时间:2023-05-30 10:4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鲸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活化 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及现代教育所面临的现状,我们必须实现人本化教育,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活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争取最大化的提高学习效率。
一、 构建开放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老师的引导及鼓励,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课堂,实现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师生交流与沟通。构建轻松的开放型课堂,就需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受到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实现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那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得主动走进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氛围,而不是课堂死寂一片。实现师生互动,是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讲授,还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有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和学生讲几个古代类似的励志故事,如凿壁偷光等,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身边的故事,引出身边学生读书难的实例,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窃"的含义及背后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很简单的领会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了,同时又可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 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改变常规课堂教学的定势模式,老师让位与学生,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授,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体验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指导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通过自身的参与和思考,使得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会大大的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领会和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进一步领会和内化,它重在使学生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达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不同程度的感悟和体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如在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准确的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的寓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自己做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目的。在分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这句话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作者的是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愉快心情,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访友的事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然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热情,为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小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事情,社会阅历非常浅薄,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会,所以,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情,采取有效的方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掌握。如在学习课文《鲸》时,文章中讲解的很详细也很清楚,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鲸的理解,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鲸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听说到,但其实并不了解,文章中很多的词语或者关于鲸的描述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筛选一段关于鲸的视屏解说,然后再用PPT展示鲸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在导入阶段就能清晰的了解到鲸的大概状况了,那对课文的理解就简单多了,这样就能很好的活化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 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要想真正的活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针对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并且要及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了,能否学会和理解课堂知识,是考验个人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学生必须提前预习,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难于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及时向老师请教,积极面对,不可回避。要想活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强化语文教师的素质建设,只有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才能实现课堂的活化,进而向课堂要效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喜欢教学才能花费精力去研究创造,把教育作为生命来传承,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善于观察和分析,敢于自我批评和反思,查缺补漏,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教学行为:上课就是照着教案走,一旦偏离了教学预设,课堂就如断了线的风筝,很难收回来。一节课下来,不管学生有哪些创新和突破、疑问和好奇,统统不加理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的预设能确保课堂的进程流畅并有条不紊的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的生成是课堂进程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因素,需要教师机智引导生成并圆满解决。只有这样,生命的活水才能在课堂上自由欢快地流淌,课堂才能吹奏起民主、和谐之歌,享受到高质量的语文课堂生活。
【案例】
笔者一向对海洋动物十分感兴趣,曾经花过不少工夫去研究它们。当看到本学期要学习《鲸》时,不由得欣喜若狂,心想:这下有了用武之地,一定要把学生带入一个鲸的精彩世界。为了配合自己的发挥,提前两周笔者就号召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鲸的资料,精心做了准备,特意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设计了一个质疑拓展的环节,准备在了解了学生的疑问后,分类进行讲解,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鲸的知识统统传授给学生。
就这样满怀期待上课了!课文学习得很顺利。笔者按计划引导质疑:“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对于鲸,你还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吗?”
话音未落,很多小手扬了起来:
“逆戟鲸寻找和追踪猎物时,嘴里为什么要不时发出响声?”
“抹香鲸体内的龙涎香是怎样形成的?”
“鲸鱼为什么会集体自杀?”
“我了解到,成年座头鲸在夏威夷水域什么也不吃,全靠其贮存的脂肪生存,这是怎么回事?
“鲸在大海里遨游从来不会迷失方向吗?”
……
从学生热切的声音中听得出,他们对这些问题兴趣极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像在本不平静的湖中又投入了一块大石头,紧跟着有更多的小手争先恐后举了起来,很显然,这些举手的同学能解答刚才的问题。他们纷纷站起来,向前倾着身子,把手举得老高,嘴里喊着:“老师,叫我!”有两名学生甚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竟从座位上跑到讲台前,挥舞着小手。
这可怎么办?略做思考,笔者决定,放弃让老师自己表演的念头,把课堂还给学生:当堂召开一次“鲸的知识小论坛”,每个人将自己的疑问或了解到的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耶!”耳边立刻响起一片轰然叫好声,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一张张小嘴开始迫不及待地发言,一张张小脸洋溢着一吐为快的兴奋表情,一双双大眼流露出获取新知的好奇目光。
几分钟后,学生们争相上台,他们有的交流了鲸鱼的进化过程,有的画了不同的鲸喷出的不同的水柱,有的模仿了鲸在各种情景下的叫声,有的介绍了人类对鲸鱼的捕捉情况,有的表演了鲸鱼救人和伤人的小故事,有的展示了鲸鱼的精彩图片……有一个学生甚至让笔者举起手,说:“代老师身高约一米六,她站在成年鲸鱼的嘴中,举起手来也够不到鲸鱼的上额。”形象生动的解说,引来了一片笑声。
从学生不时闪现着的创意的火花中,关于鲸鱼的知识已被他们内化为自己的储蓄,笔者无需再讲什么,只需站在旁边认真聆听,随时准备为他们服务。
【思考】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能自主综合所掌握的知识,自主进行表达。表达时,学生们既能运用课堂上刚学到的方法,又创造了新的方法,令人惊喜。至今想来,笔者仍然感到庆幸,正是因为重视了课堂生成,放权给学生,才有了那一次丰富多彩、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鲸鱼知识小论坛”,才引起了学生长期的研究动物的热潮。由此反思,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捕捉、判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项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真正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学生的亮点。生成的动力来自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教师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及时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信息。互动中学生那些精彩的表现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稍纵即逝,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亮点的眼睛,用心观察、及时捕捉,并进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越来越高,思维碰撞,精彩不断,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按照预先的设计“走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表现,“死”的教案就会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
2.有一颗聪慧敏感的心灵,及时调整教学的进程。发现了学生的亮点仅仅是第一步,一位优秀的教师还要在呵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前提下,立即抓住课堂中可以加以利用的亮光点,因势利导、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重组课堂教学行为。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控课堂的秩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氛围,高效率地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引导是对教师临场反应的挑战,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探索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在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评价制度的特色又从何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首先抛论文格式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③教师指导两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关键词】备课;研究;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50-02
我们先来看一个常见的例子。在教学第四册课文《守株待兔》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那位种田人,你在树桩边不断地等下去,可能会遇到怎样不同的结果?”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遇到一头老狼,把它打死后,高兴地扛回家;有的说由于不灰心,还真的等到了第二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课堂气氛是活跃的,但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1 对语文活动教学的反思
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着力研究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在语文课上,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方法,进一步细读课文,弄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述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练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步,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分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低,活动教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浅层,使活动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层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突出的表现是活动的效率较低。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创新教育的呼声与日俱增,小学教育要一下子跳到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教育这一层面,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 对深入研究活动教学的思考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与活动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论——变式练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
(1)设计以活动的目的性为根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知识的属性、学习规律等,并以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例如,教学第七册《捞铁牛》一文,其中一个学习活动指向培养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那么无论是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是活动的展开,都是以此为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的成败也在于此。另外,备课时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比如:如果要问“种田人再这么等下去,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果”,就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答应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有利于达到原定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2)设计合适的反馈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带着一个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读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不起手。是学生不会吗?不,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恰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首先是研究反馈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比如,学习第九册《鲸》一文时,要让学生说说鲸睡觉的特点,有的学生经过读书思考,连课文从几个方面写鲸睡觉都没弄清。他们学习中的误差这么一点点积累,教师巡视时却无法知道这一些,下一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接着的点拨便不切实际。在教学《鲸》一文时,另一位教师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摆出鲸睡觉的样子。他稍一巡视,发现学生摆得认真,但有几位学生把鲸的图片胡乱地摆成一圈,便立即明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随即选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试摆,要全体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评一评这位同学是不是根据鲸睡觉的特点进行摆图。学生便立即明白了:读书要抓住鲸的每个特点。通过独立学习,他们很快摆出鲸睡觉的图画,并说出鲸睡觉的两个特点:一是几头聚在一起,二是头朝里围成一圈。第二是反馈的形式便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听、说、读、写,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我们通常以指名个别学生说出学习结果,老师当裁判的形式为主,显然,一方面忽视和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单一的说的形式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馈形式。为此,我们要思考反馈的时间、人数、形式、情境等,更要考虑听、说、读、写、演等的结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系统论告诉我们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软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自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知识的渴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介绍关于《鲸》的说明文时,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文字中掌握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实在有些生硬、乏味。而在课前编辑制作鲸在海洋活动的录像,并配上解说词。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使他们“亲眼目睹”了鲸呼吸时喷出的不同水柱的形状(垂直,又细又高;倾斜,又粗又矮)也能判断出它是须鲸、还是齿鲸了,还有它们进食的过程等。他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后,要学生说说对鲸的大致了解,学生们热情高涨,都积极举手回答。这正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逼真的画面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学生们看到这新奇精彩的画面时惊叹不已,迅速对感知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 丰富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课本中一些文章在空间、时间上与学生的认识相脱离。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情景,给教学带来极大的阻碍。多媒体如一缕春风,抚平了这方面的缺陷,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当绚丽多彩的画面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为之震惊,为之感叹。如讲授课文《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 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 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3 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 “真” 的感受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文学艺术中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知识内化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偿认为: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也善于应用。一般来说,还可以保持长久的记忆。传统课堂教学,只讲知识,只讲现成结论,不讲方法和获得结论的过程,只要求学生学会,而轻视会学。多媒体应用在提供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的同时,使学生通过多种感知获取有关信息,提高认识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用平常教学手段方法说不清的含义,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连续分解为简单的信息,展示思维过程,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达到知识内化。如教《捞铁牛》一文时,教师为了揭示“捞铁牛的过程”这一重点时,采用 (1) 用投影仪将每个“准备工作”的画面逐一显示出来,让学生清楚每份准备工作的相关联系。(2)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显示捞铁牛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清楚看到“沙铲到水时里后船逐渐上升,绳子越绷越紧,铁牛渐渐上拨”等一系列的现象。在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维环境。在此基础上来真正了解怀丙和尚做准备工作的意图何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反思的平台。如“船为什么会上升?铁牛为什么会上拨?”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使其真正进入知识探究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达到知识内化。
5 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种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现代教育技术。它具有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所有教育教学资源有效的整合,成为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共享的倍增器。
1.1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容量远不及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软件依据学科特点由科任教有目的、系统地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随时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在乡土教材建设方面,信息技术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可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还可制作成CD-ROM等光盘大容量、长期地贮存备用。
1.3信息技术可凭借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网络传递与实时开放是实现基于网络的师生互动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学校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库与软件包,既可供教师和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又方便教师整合相关教育教学资源,随时更新与补充。
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
学生以计算机、网络设备为媒介,在自主筛选、合理接受、科学加工、适时反馈的信息传输中可轻松自如地搞定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以快捷、高效的优越性被迅速普及,备受师生所青睐。
2.1发挥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的“学”提供辅助工具,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辅助教师的“教”。各学科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利用电教媒体集成工具对知识内容进行筛选、重组,以整合、交互的方式集成处理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而这些学习资源可以通过CAI为学生提供的生动、形象、直观而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自主探究,完成自身知识系统的构建。
2.2利用现代网络这个资源工具,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教《鲸》一课时,课前,学生可分组收集关于鲸鱼的资料,然后在论坛上发帖,自己所搜到的一些常识以及存在的一些疑问。这样,以小组为单位,以网络论坛为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自主地学习《鲸》的相关知识,将学习心得在论坛上,与师生一起分享、一起来讨论、研究并加以解决,共同完成信息与感情的交流。
2.3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来创设情境,往往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谱写事半功倍的教学华章。在物理教学中,一般的静态图示很难把物理过程清晰呈现给观众看,而多媒体动画就成了很好的帮手,它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生活情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细致入微地暴露无遗。例如把光学中“光线的传播以及改变”,电学中“电路图的变化”等等制作成动画的课件,形象地建立起相应的过程图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去理解动态的物理过程。
3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既便于信息共享,又便于资源整合。
(1)教育观念更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地参与学生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要最大限度了体现网络的开放性特点,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资源怎么查找,问题如何总结,反思如何感悟,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的探究能力。
(2)教学方式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教”逐渐被“导”所取代。如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变了过去一本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师生互动的比重大大增加,学生接受现代信息技术速度快、兴趣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无形中得以充分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要从学情出发,以“导”为主,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达到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
关键词:通识课程 《生活中的化学》 环境保护意识
1 前言。保护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大力提倡、实施的“人类、自然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大学通识课程教学中进行保护环境教育,把保护环境科学知识“渗透其内,寓于其中”,把有关内容教好、教活、教出成效,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是化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类从一开始就在认识、开发和利用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同时科学技术也从一开始就随着人类的生存需求而产生和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范围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先后提出了“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的要求,这是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方向。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更趋明显,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2 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环境意识是环境在人脑中的反应,即人们对全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生活中的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生活中的化学》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未来的接班人――当代的大学生,理当肩负起珍爱环境、保护环境重任,并将这一重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化学专业的学生无疑应当走在保护环境的最前列,但保护环境不仅仅是化学专业学生单方面的事,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也将同化学专业的学生一样面临环境问题,因而单靠化学专业的学生去宣传、发动保护环境是不够的,也是完成不了的。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人数远比化学专业的人数多,所以培养、提高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显得格外重要,也是当务之急。
3 《生活中的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方法。
3.1 情景描述环境危机,培养学生环境忧患意识。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教学中采用描述法,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震惊中外的污染事故到80年代出现的重大恶性环境事件,用活生生的事例从国外到国内,从陆地到海洋,从地球到太空,从战争到和平,从人类到动植物界,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一件件、一桩桩触目惊心的环境事件使在场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学生的心被紧紧地抓住,环境危机意识及环境忧患意识很快建立起来。继而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阐明其中有许多项都可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说明及解决。
如近年来,石油对水体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海湾及近海水域在石油开采、炼制和使用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人为地使大量原油流入波斯湾,是最大的一次石油污染海洋事件,带来难以估量的恶果。1988年,由于英国北海石油污染,1200只海豹死去,死掉的鱼虾更是不计其数。1983年12月,120多头鲸在澳大利亚的一处海边集体绝食。1988年9月,又有140多头鲸在奥古斯塔集体自杀。1998年9月,60头鲸再次冲上这个海滩,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中的38头送回大海,一周之后,它们又重返海滩,以其不可思议的顽强走向死亡。
针对这些污染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过去对自然的掠夺般行为方式造成了今天的恶果,人类破坏自然,自然也必然会报复人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3.2 实验操作,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后果。这是一种实际操作和情感体验,其印象深刻,是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比拟的,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牢记环保,终身受益。
如在讲述水污染时,可做如下实验:用三个玻璃瓶,第一瓶装洁净水;第二瓶洁净水中放入一节破电池;第三瓶水中加适量氢氧化钠。分别放进一条大小同等的鱼,观察现象,结果第二和第三瓶的鱼相继死亡,唯独第一瓶的鱼活下来了。
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对该类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更使学生最大程度体验了水污染的危害,印象深,无形中加深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比课堂上讲述一百遍“如何如何保护环境”更有效果。
3.3 实地调查,自己得出环保结论。空洞的说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和调查环境问题,学生自己在调查中得出环保结论对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收效。
本地有一村庄,几乎家家都有傻子,有些家庭的孩子全部都是不健全人,无论多么聪明的姑娘嫁到该村后所生子女多为傻子,因此该村被称为傻瓜村。学生下到该村进行调查后发现,原来是饮水被重金属汞污染所致。改善水源,安装洁净的自来水后,傻瓜村不再名符其实。
要求学生调查和反思自己平常在生活上是否注意了环保也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调查渠道。比如:家中的生活垃圾你是怎样处理的?你家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你家的住宅区是否有人不注意环保?你家是否节约用水?你的同学或朋友是否有乱吐痰和乱丢垃圾的习惯?这样使学生感到环保就在身边,不再空洞和陌生,环境随时随地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参与程度极高,学生乱吐、乱扔的习惯悄然改变。
3.4 感观刺激,烙上环保意识。由于非化学专业学生所掌握的化学专业知识有限,加之他们的学习侧重点不在化学,因此必须给这部分学生烙上环境保护的意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可以将许多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影视资料,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学生带到事故现场。在强大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冲击下,学生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会认识得很深刻,环境保护意识便会被深深烙在学生的印象中。
总之,《生活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存在环境与化学的联系,只要适时结合所学到的化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该知识点与环境的联系,通过如此反复的教与学,学生就会在潜意识中建立起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载体[J],甘肃科技纵横,2007(1):1 77
2 戴立益,我们周围的化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生写,师巡视)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看似平常的一节随堂课,简约而不简单。不经意间,渗透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单调的“词语盘点”教学,在教师简要的点拨下,被盘活了。其中分类识字积累,借助多音字深层积累,利用文本理解词语,拓展写话练习,达到盘点词语的终极目标――学习和运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思考】
“词语盘点”该盘什么
回到办公室,我开始盘点我的听课笔记,脑海中产生了“词语盘点”究竟盘什么的疑问?基于这样的问题,鉴于朱老师的给予我的启发,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 将陈旧的教学方法盘活
俗话说:“好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听了朱老师的课,让我对“词语盘点”的教学茅塞顿开。原先我那种简单抄抄、读读,理解一下词义,这样简单、老套、落伍的方法,要坚决摒弃。我认为盘活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归类识记,帮助积累。教学“词语盘点”,重要的是学生将积累的词语,恰当运用于习作之中。对于词语识记,仅仅停留在读字音、记字形、解字义这样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机械的记忆,这样简单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给学生传授枯燥的知识,增加学习的负担。而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往往不尽如人意,回生现象依然居高不下,并没有达到“词语盘点”的目的。“词语盘点”中词汇量较大,怎样将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每一组“词语盘点”的词汇特点,采用灵活的分类识记方法,开展词语的积累教学。在教学时,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地分析词语特点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照样子,从“词语盘点”中找出词语。
本课例中的分类:
(1) 根据词语的作用分类:① 描写颜色的词语:白茫茫、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② 描写水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沸腾、奔腾、涨潮、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
(2) 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分类:ABB(白茫茫)(AABB)郁郁苍苍(AABC)涓涓溪流(ABAC)若隐若现
2. 借助文本,理解词意。“词语盘点”集中了一组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教学时,可以借助词语盘点中的词语,铺设“台阶”,再次对文本进行梳理、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用词,这是盘活词语的另一妙招。
(1) 把词语放入文本的精美语句中理解其意:先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再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
(选自五上第三组“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目前 上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贵 急促 报警 盗窃
犯罪 嫌疑 金属 银行 图纸 即使 规定
窗帘 保持 噪音 废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迹 博物馆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读读记记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机警 躲藏 追逐
强烈 溪流 警觉 触动 锐利 错杂 苔藓
狭窄 勉强 遮蔽 然而 面临 颗粒 来源
分裂 飘浮 削弱 柔和 性能 依附 稳定
朝晖 单调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如:①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② 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2) 通过复述课文的重点内容,运用词语:先找出写鲸的词语: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胎生,再根据这些词语结合文本,把鲸的生活习性复习巩固。
这些词很快被学生融入文本,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再次的回顾、感悟,这绝不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文本进行二度利用。在这过程中,词语被感知、理解、强化、运用,获得了生命力。
3. 加强练习,运用词语。我们开展“词语盘点”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这些词汇,能在学生的口语
表达和习作中得以灵活应用。如案例中: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
(生写,师巡视,生汇报)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地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还可以根据词语归类,进行练习。如:(ABB)白茫茫)、(AABB)郁郁苍苍、(AABC)涓涓溪流、(ABAC)若隐若现。
这样,根据这些词语写一段话,或写归类的词语,注重的是迁移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内驱力,真正使学生习得的大量词汇,内化为积极的语言,灵活运用于交际表达和书面习作之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将老套的教学模式盘新
教学“词语盘点”时,简简单单地将词语读读、抄抄、写写、默默等形式,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教学中,应该依据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情的不同,采取不拘一格的形式组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也愿意变换更新教学模式。
1. 对症下药式。词语盘点是一个单元词语的整理和总结。在课文教学时,哪些词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有哪些典型的错误?哪些词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需要教,可作简略处理?哪些词语学生一知半解?哪些词语要重点突破?这些教师应该做到找准点,下对药,心中要有数,备课时认真整合,选择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突出重点,不求全,但求精。针对词语盘点中容易写错较多字的情况,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记忆。就拿错别字的练习来说吧:
(1) 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如:词语擂台赛,词语听写大比拼,查字典比赛,手舞足蹈(用肢体语言比画学生猜),猜字谜等。
(2) 分步骤多重练习:
如:教学五上第七组词语时,由于这组词中,有些词在课文教学中是学生容易写错的。我设计以下改错别字的练习:举世文名(闻)、玲珑锡透(剔)、满腔努火(怒)、斩钉诫铁(截)。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a) 让学生独立改错。(b) 生生互相出题再改。学生这时有着师生双重身份,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加深记忆。(c) 布置作业,让家长帮助督促改错别字。
总之,在专项练习中,找准练习点,对症下药是至关重要的。在错别字的这个练习点中,教师不断变换形式,使之常教常新,学生始终对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分步骤多重练习,不仅培养他们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反复练习,再次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从而大大提高书写的正确率。
2. 因材施教式。
(1) 根据教材选择教学形式。“词语盘点”的教学,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安排,变换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因词而异,各有侧重,“盘”出新花样。有的“词语盘点”可以根据词性、构词特点等,给词语分类,让学生归类识记;有的“词语盘点”可以利用其中的词语,理解文本,训练表达,让学生活学活用。如:教学四上第一单元案例中的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组织教学。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2) 根据学情变换教学形式。“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是整个单元重点词语的总结。在教学单元课文时,班级中哪些学生只要求能正确书写本单元中的词语?哪些学生要求会写会用?哪些学生可以利用词语再提升?这些情况,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时进行分层教学,还可以采用“兵教兵”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此学习过程中,不仅盘点了词语的内容,更注重了学习词语的能力培养,既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又对学力不足的学生做到不放弃。
三、 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盘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词语盘点”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本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每一组“词语盘点”的编排特点,本着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理念,处处彰显个性化学习。“词语盘点”是新教材体系中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探索和挖掘,便会流淌出汩汩清泉。积极利用它来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反复地理解、运用、积累,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基,他们会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实验学校)
【案例】
我校王娟老师执教国标本苏教版五上《莫高窟》一文中的“彩塑”和“壁画”。
一、 “彩塑”
1. 映示课文中介绍彩塑的一段。
2. 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
3. 交流:(1) 这段话有三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2) 第一句和下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板书:总起分述)
4. 谁来读读描写彩塑的三个短语,你发现了什么?(抓住特点分述)
5.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神态各异,看看下面几尊彩塑,你也来试着描述一下。
6. 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卧佛的?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7. 这句话介绍了卧佛的长度、姿态和神态,写得比较详细,这是特写。(板书:特写)
8. 小结:这段话先总述了彩塑的特点,接着抓住特点,简要地介绍了三种彩塑,最后是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条理十分清晰。
9.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谁来背一背。
二、 “壁画”
壁画的教学流程同样,但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学习。
三、 练笔
让学生模仿“总写――分述――特写”的构段方式,进行练笔。
【反思】
一、 “总问”引领“指方向”――问准“一”
举一反三,首要的是问准“一”,因为它是实现举一反三的起点。所以“一”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在《课标》中,我们知道高年级的学段目标中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从上述案例看,王老师显然是把课文当成说明文来教的,所以她避开浅、碎、平、繁的提问,提出“总问”――“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彩塑的?”指向“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以及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意象信息、情感信息和审美信息是赏析中学英语阅读文本的三个重要维度。
一、意象信息及其赏析策略
1.意象信息的内涵
意象(imagery)是作品中凝结作者情感的主观倾向。意象信息即作者所写的“景”、所咏的“物”。意象信息中的星辰河流、风花雪月等自然风物以及人物烟云、人生际遇、时事嬗变等人生印痕最集中、最深刻地展示了人类人文习俗、文化传统等的多个侧面多种元素。阅读主体需要通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维和“视界融合、潜入文本”的表达,虚实结合,化浅显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赋予“景、物”深意,留下无尽回味。
2.意象信息的赏析策略
通过教师的言语呈现意象信息,或引导学生意象思维的延展,同时利用语意和思潮的丰富多彩与起落变化,绘出文本的意境,使意象得以生动显现,是赏析文本的重要策略之一。
(1)通晓常规意象
敏锐的感悟力能使常规意象得以“心灵还原”。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有助于创造特定的氛围/情绪。如dark clouds和gloomy seashores表现着bleak imagery;flitting butterflies and clear weather暗示着an atmosphere of lightheartedness。再如,The country,covered with cherry tree flowers,looks as though it is covered with pink snow.(NSEFC Module3 Unit1)教师可基于“花开富贵”的常规意象,通过绘声绘色的言语,引导学生从flowers和snow展开联想,细致刻画,自然产生“樱花盛开,粉雪遍野”的意境,进而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艺术境界的佳妙。
(2)关注陌生意象
对虽常规但少接触的陌生意象,教师要结合阅读语言进行必要的言语引导。如,Typhoon(Module 2A Unit10)中对巨浪和海水的描写:...saw a white tower of water,so high that he couldn’t believe his eyes,advancing towards them. /With a tearing crash,tons of water fell upon the deck...对风暴的描写:The hurricane,with its power to sink ships and to destroy strong walls, had found this little ship in its path.大部分学生因没身临其境,对巨浪和风暴难以有切入体肤、直入血脉的体会。教师唯有用形象、传神的言语描述三者的情态意蕴,把Typhoon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真切地表现出作者惊恐害怕、不知所措的心情。
(3)理解特殊意象
体悟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理解特殊意象必不可少。赏析:However,the lakes shone like glass in the setting sun and looked wonderful. /At one point we were so high that we found ourselves cycling through clouds.(Module1 Unit 3)夕阳本是温婉悲凉的代名词,但赏析中,时而轻松活泼、时而深沉庄重的教师言语却把作者在的所见所感生动“意象”于眼前:夕阳西下,湖面如镜;单车孤影,行走云端。恰当的言语加上语调的流转跌宕让读者恍如身临,使藏乡的美丽画面跃然眼前,把学生带入梦境的艺术氛围中。
二、情感信息及其赏析策略
1.情感信息的内涵
情感(emotion)是语言符号中蕴含的作者情绪体验。自“为情造文”,到“情动而辞发”,再到“披文以入情”,即“立意明象、立象尽意”。情感不仅蕴含于文本的语言形式(词语、句式等)中,更通过言语形式(语流、语调等)表现。
2.情感信息的赏析策略
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情感赏析是以教师基于文本的认知和情感启迪,运用个性言语为学生构建抽象心绪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或是邂逅情怀、生活艰难,或是独白惆怅等。情感赏析策略的关键是教师通过特有的情感“号召”,如诵读的饱含情感、点化的巧妙天成等,渲染浓烈异域风情,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情感涟漪,形成情感的“奏鸣器”。
(1)用比生情
对比手法是文学作品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和丰富文学的情感表现。Appreciating Literature(Advance with English Module 8):We walked,hand in hand.../As the morning mist had risen long ago when.../so the evening mist was rising now,and in the clear moonlight I saw no shadow of another separation from her. The morning mist和the evening mist象征黑暗过去,美好到来,预示着爱情破镜重圆。赏析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语阐释love和mist的意蕴,在evening和morning的对比中,带领学生体验爱情重获的喜悦,使心灵震撼的情感表现得更确切、更犀利,从而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2)拟境促情
虚拟出来的“现场”能成为道德情感熏陶的有效平台。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Module 1 Unit 4)全文仅三段,故事真实且感性:城的不复存在,人的貌似平静,海的宁静与旧金山的凄凉。文章首句和末句更是宕开一步,用两个never塑造出一个苦难的场景:肆虐的灾难和无声抗争的人们。赏析中,教师基于自己的言语,以想象等方式,虚拟出与现场相似的悲剧氛围;以凝重、深情的语气,描摹复现灾难的沉重,使学生如亲历灾后现场。无法亲临但虚拟出来的“现场”使学生时而屏神静听,时而义愤填膺,凸显了遭遇灾难时人们内心深处真善美的迸发,催燃出炽烈的感情。
(3)以情升情
蕴含于文本语言中的情思首先需要教师“悟化”,再通过教师言语提升为学生的情感。A Sad Love Story(Module3 Unit 1):He had looked forward to meeting her all day,and now he was alone with his roses and chocolates,like a fool./He would drown his sadness in coffee.手捧鲜花独自守候,望穿秋水咖啡浇愁。此情此景,教师不能仅拘泥于自身对roses、coffee和fool的情感悟化,只有用言语点化源于三者的更深层次的“意味深长”,方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三、审美信息的内涵和赏析策略
1.审美信息的内涵
审美(aesthetics)是对文本信息加以提炼和升华,形成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艺术定型。生动描述、鲜明议论、周密推理以及各种逻辑形式、修辞手法的妙用等诸多审美信息在中学英语教材阅读文本中不乏出现。但是,由于言语的艺术性、间接性,也造就了语言的“象外之象”、“题外之旨”和“言外之意”,如果审视不当,审美阙如在所难免。
2.审美信息的赏析策略
准确措辞、精妙修辞、含蓄表达的英语语言以及西方人特有的幽默感都足以唤起我们对美的感受。阅读赏析中不仅要从音韵美、简约美、整饬美以及朦胧美等方面强化审美意识,而且对语言的意蕴层要进行深度赏析。学生要在教师言语引导下将“隐喻”之所隐、“隐喻”之所喻转化为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最终使阅读的审美内涵得到美的表述和品味。
(1)感美于意中
意境中的美感跨越时空,久而弥醇。The Lake of Heaven(Module6 Unit 5):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visit the lake of heaven with your loved one,don’t forget to drop a coin into the clear blue water to guarantee your love will be as deep and lasting as the lake itself.教师“抒写胸臆”的言语对时空意境的描绘,创构出“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美景:天池旁,你与爱人相互依偎,喃喃私语,温馨浪漫;碧波荡漾中,一枚硬币激起涟漪层层,爱如湖水深远绵长。深厚的文化内涵、温馨之意蕴和美丽传说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2)品美于境中
特定的语言环境,细细地品味语言美,会令师生叹为观止。Old Tom the Killer Whale(Module7 Unit 3):an enormous animal throwing himself out of the water and crashing down again./Old Tom swimming by the boat,showing us the way./circling backto the boat,leading us to the hunt again./the killers started racing...在教师言语的“波澜”中,一系列展示Old Tom迅速、紧凑动作的非谓语动词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不仅能感受到Old Tom的灵巧、机智和可爱以及Old Tom和捕鲸者明快、亲切的感情,而且一幅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浪涌的无际大海中遨游着一头盎然生机、势不可挡的虎鲸。
(3)醉美于景中
美景是直观的感受、思想的洗礼,更是诗意的想象、情感的陶醉。A New Dimension of Life(Module7 Unit 3):all the vivid colours surrounding me - purples, reds,oranges, yellows, blues and greens.The corals were fantastic-they were shaped like fans, plates, brains, lace, mushrooms. /the yellow and green parrotfish was hanging upside down,and sucking tiny plants off the coral with its hard bird-like mouth;a yellow-spotted red sea-slug was sliding by a blue sea-star;a large wise-looking turtle was passing...此文本语言生动、清新,给人以美的震撼。在海底斑斓色彩的衬托下,珊瑚的千姿百态被赋予鲜活的美景,hanging、sucking、sliding、passing更让海底生物的憨态美“慢放”于眼前,the yellow and green parrotfish、a yellow-spotted red sea-slug、a large wise-looking turtle则给昏暗的海底增添了“耀眼”色彩,让人感到死寂中的生机和野性的生命力。充满审美情趣、审美悟性、审美创造力的教师言语让美丽的海底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梦幻深邃的海洋,五彩缤纷的珊瑚丛,色彩绚丽、栩栩如生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慢游……师生共沉醉在这逸趣横生、和谐静谧的美景中。
参考文献
[1] 区培民.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2] 林恩玲.高中英语教学中美的渗透.教育导刊,2008(9).
摘要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征服的和内心的成就感,同时也加深了对“自我”的崇拜,人类的生态良知,在不断发展的文明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日渐退化和变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小说《白鲸》叙述者伊实玛利和主人公亚哈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对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白鲸》 麦尔维尔 生态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开始呈现出现代化商业社会的特征。然而,在人类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现代商业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精神上的贫乏和弱化。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征服的和内心的成就感,同时也加深了对“自我”的崇拜,人类在以金钱为中心的工业文明中不断膨胀,在获得外在利益的同时,也失落了人的道德、人的尊严。人类的生态良知,在不断发展的文明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日渐退化和变异。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疯狂地掠夺自然界中的财富,最终导致污水横流、空气污浊、资源匮乏、物种减少。当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渗入到每一个人的呼吸之中,当维持生存和生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要面对的难题时,以反映人对大自然的征服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凭借其敏锐的文学感观,跻身于对这种人性和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的思想者之列,他的代表作《白鲸》就是一个典型。《白鲸》就像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大海和那个神秘莫测的白鲸莫比・迪克一样,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迷宫,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索。
一 人与自然的对抗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是在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牛顿力学和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片面强调分析方法,强调主客二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认为,人具有内在价值,是生物圈的中心,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价值观指导人类的实践,曾使人类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毕竟是局部性的、暂时性的,最终导致的是严重的不良后果,使人类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捕鲸业在19世纪的美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为美国最初的资本主义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当时欧美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美国成了捕鲸业的霸主,“拥有700多艘捕鲸船,2万多个从业者,每年为国家增加700 万美元的收入”。人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自身的发展,疯狂攫取自然资源,与自然之间形成了紧张对立的关系。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麦尔维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仅看到了和谐,更看到了对抗。《白鲸》中处处体现出这种矛盾,以亚哈为代表的自然征服者和以伊实玛利为代表的自然探索者以各自的方式传达了作者两种互相矛盾的生态伦理观。《白鲸》中,亚哈率领的“裴阔德号”最终船毁人亡的惨剧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严重后果。
《白鲸》的主人公亚哈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狂。由于在一次征程中不幸被一条被称作莫比・迪克的白鲸咬掉一条腿,从此他便怀着狂热的复仇心理,一心要捕获白鲸。坚定的复仇心理使亚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追捕之旅,也开始三年对自然的破坏之旅。亚哈在海上航行了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航行经验和智慧,可是因为他疯狂的复仇信念,使他无视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只为自己的需要,不惜毁坏和灭绝任何自然的其他存在物。他费尽心机准备出行,私自雇佣五个袄教徒,以古金币为悬赏激发水手的欲望,对试图违抗他命令的大副斯达巴克恶言相向,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牺牲了整条船人的性命,行为完全丧失理智。亚哈作为一船之长,对“裴阔德号”上其他人的控制欲望则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亚哈把意志强加给其他水手,他的全部思想和行动始终以捕获白鲸为最终目标,其他人在他看来只是辅助他实现这一愿望的工具。虽然在遭遇白鲸之前,亚哈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成功的捕鲸经历蛊惑了其他水手,使他们最后与白鲸展开了自杀性的搏击,但最终结果证明: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白鲸的盛怒,是自然对人类自负和贪婪的回应,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轻视,必然导致自然与人的对立和疏离。
二 人对自然的探寻
从整体看来,《白鲸》中主要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式的试图征服、控制自然的思想,但全文也有一条很清晰的生态思想发展线索:伊实玛利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芮渝萍认为,“《白鲸》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叙事小说,讲述了一个16岁的水手伊实玛利在经历海上探险的过程中认识大海、人生、自然与人的关系,最终成熟起来的故事”。伊实玛利为寻求人生意义,逃往大海,和魁魁格成为好友,一起加入“裴阔德号”,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海上冒险后,被“拉吉号”救出了茫茫大海,在“裴阔德号”的毁灭中获得了成长和新生。伊实玛利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航行之后,他不仅强健了自己的身体,在大海中得到了成长,也在灵魂上一步步取得和自然的相互认同。他曾感受到大海的阴险,白鲸的歹毒,“有种狂野的、神秘的、同情的情绪在我心头涌动,亚哈那难以抑制的复仇之情就仿佛是我自己的一样”,但他最终在自然面前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选择了与自然和谐共处。
小说卷首用了很多摘录来赞颂大鲸,也为全文定下了尊崇自然的基调。伊实玛利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裴阔德号”倾覆之后,只有他一人幸存下来,这是作者刻意的安排,也是因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才换来了自然的宽恕。在第一章里,伊实玛利认为,“出海是他消愁解闷、调节血液循环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只有大海才能让伊实玛利在灵魂上得到成长和新生;在三十二章《鲸类学》里,伊实玛利运用了很多文字比较系统地对鲸鱼的主要种类作了说明,传达了对鲸鱼的热爱之情;在四十五章《我宣誓》中,他列举出每一条著名的大鲸都用人名来命名,表现出生物种族之间的平等;而在七十六章至八十一章长达近百页的篇幅中,伊实玛利更是不厌其烦地向读者叙述了有关捕鲸业和大海的许多情况,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以鲸鱼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世界。鲸鱼和大海都是自然的象征,伊实玛利对鲸的接受、欣赏,到和平共处,表明了他对自然的理解、宽容。最后仅有伊实玛利逃出了厄运,“拉吉号”拯救了他――这个对鲸鱼、大海及一切生命物种仍怀有爱心的人,也只有他,才能为我们讲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罪恶,并一遍遍告诫我们应该去传达自然与人之爱。伊实玛利想做的是远离陆地、走近大海,认识白鲸、亲近自然。正是因为伊实玛利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他驾驶的小舟才能渐渐靠岸,表现出当现代文明的进步给人类带来更多危机和灾难时,人类重新怀有走向大海,回归自然的渴望。
三 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是否能够共存成为人类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陶醉在大自然秀丽的景色之中时,我们会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而感到震撼;可是,人类不仅不感激、不珍惜大自然对人类的赏赐,却偏偏还要征服它,甚至坚持“人定胜天”的信念,把人类与大自然置于对立的关系之上。当人类不断地挖掘自然资源,为从自然界获取巨大财富而感到欣喜之时,却没有听到大自然在隐隐。通过亚哈的悲剧结局和伊实玛利的幸存,表现了麦尔维尔在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时,不时流露出的自我冲突和困惑的态度,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冲动总是与征服自然的欲望相矛盾的思想冲突。不可忽视的是,在自然面前,亚哈是作为一个肉体的人而存在的,虽然他的精神已经张扬到最高点,但在亚哈肆无忌惮的抗议声中,却也夹杂着阵阵颤栗。一方面,亚哈是一个无所顾忌的战斗者,旁若无人的反抗者,不仅反抗白鲸,也反抗造物主;另一方面,他的心灵深处又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恐慌,以及对自己这辈子生活的诘问,充分显现出亚哈内心深处的孤独、不安和自我怀疑,从中也可以看出亚哈在自然面前的自责和悔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高扬着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大旗,以所向披靡之势向自然进军,亚哈也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但他超越其他捕鲸者的是,他在这次追捕之旅中觉醒了,在和白鲸的较量中觉醒了。人性的觉醒,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对小黑人皮普的怜惜,对大海不经意流露出的崇敬,都是亚哈试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标志。
面对自然,人类应该处于何种位置是作者一直探讨的中心。麦尔维尔从未停止过内心的困惑,在亚哈身上,他既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征服的一面,又告诫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的是必然的毁灭。于是,才会有征服者的灭亡和探索者的新生这样双重的结局。他试图用文字来解决思想上无法解决的危机,而这种精神危机的缘起是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密切相关的。有学者认为,麦尔维尔在阅读霍桑、莎士比亚、托马斯・卡莱尔的作品之后,对《白鲸》进行了重新构思,麦尔维尔在霍桑身上,“看到了他在莎士比亚身上曾经看到过并为之叹服的那种‘黑暗’和激情的结合”,这必然影响到他在《白鲸》中描写人类征服自然、捕杀鲸鱼的“罪恶”。但是,同时代的作家梭罗、惠特曼却无时无刻不在歌颂自然界的美好和自然与人的和谐相融。梭罗与自然有着一种扯不断、理还乱的深情,惠特曼则通过自然的亲身经历来向世人述说自然不仅是医治人们身心创伤的“无形大夫”,还是人们无法离开的同志和朋友。这样,来自各方面思想的冲击必然在麦尔维尔心中引起激烈的冲突和困惑,使小说的意图很难处于统一和谐的状态。正是由于作者的困惑和游移给叙事意图带来了含混,从而为读者的诠释腾出了广阔的空间。
人类和自然,是敌人还是朋友,这个问题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逝去了的亚哈和莫比・狄克都解决不了这个难题。但在后人看来,两者只能是而且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人类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的重要环节,而不是生物链的统治者。人对自身地位的认识决定其自身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命运与价值。现代人应该理解的是人类如何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是人类所面对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因为这是人类能否保存自身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亚哈的悲剧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中心,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唯一尺度来衡量自己、衡量万物,才能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伊实玛利与大海的和谐共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一部存在与占有、依存与征服、忏悔与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演进史。从敬畏到征服、从破坏到守护,这种对大自然感情的转变,一方面表明了人既畏惧自然,又想征服自然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当现代文明的进步给人带来更多的危机和灾难时,人重新怀有走向荒野,回归自然的渴望。
《白鲸》以悲剧结束,从反面启发人类如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部以反生态面孔出现的弘扬生态主义的力作。麦尔维尔是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他虽然从表面上呈现给读者的似乎是悲观主义的思想意识,但却从反面启迪了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使人类真正明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只有两者的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共赢的终极目标。环境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发展科技、经济来解决,还需要人类深层地审视、反思并改造自身的价值理念,以科学的价值观念来指导自身的行为,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麦尔维尔,罗山川译:《白鲸》,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勃兰兑斯,徐式谷、江枫、张自谋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 邹渝刚:《〈白鲸〉的生态解读》,《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策略性的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的同时,又能顺利地有效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目标。
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表现为概念和命题;知识的掌握完成于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占有。生物学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概念教学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策略性的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的同时,又能顺利地有效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目标。
1 把握住学科逻辑和学生认识逻辑不一致的关系。
学生的经验型思维逻辑和学科逻辑是有着落差的,例如: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基础(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动物行为是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学科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学生认知特点是先对动物有什么行为感兴趣而开展学习的进程,再对其结构、功能感兴趣,从而在好奇中开始学习生理功能。如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行为来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注意的品质、动机水平的都会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因此,为能激发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较好的注意品质,又使概念教学在适合他们的范畴内开展。应如何设计呢?
例如:将鲸、老虎、老鼠、海豚、蝙蝠归于同一类群(哺乳动物)。该部分动物形态特征迥异,各具奔跑、飞翔、毛色、大小、体形等非本质属性,如何依据其本质特征归类为一个种群。
设计策略是:展现动物的行为,导引其联系到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而展示形态结构。借助直观、具体的科学的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展示本质特征(: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的教学活动。冀提高其观察、分析、归纳的精确性、准确性、科学性,来帮助学生将这些间接经验固化为自己头脑中相应的认知结构以建立概念。这样学生不但是记住概念的“文本知识”,而且经过二次抽象,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从动物的行为出发,再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而展示形态结构的教学设计,就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体验和建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行为的辩证统一的学科观念。
有助于增强分析、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以达到教学设计中深入浅出的效用。
有助于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概念教学的螺旋形上升。
2 善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强化形成有效和足够强度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形成取决于下面三个方面:①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学习动机;②引起内部心理需要,转化学习动机;③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概念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概括,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知觉水平上对一类事物的特征与联系进行分析、比对、区分出一般(共有)与特殊(非共有)因素,从而揭示事物的一般因素和本质因素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能自发完成。课堂上体现为学生凭借已有基础知识和思维工具不足以解决学习任务、不足以对事物的特征和联系进行分析归纳。此时,学生这种心理困境会使对原有的知识积极地开展思考和产生更新的愿望。
“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有力为学生在解决上述困境的而开展的学
习活动中提供形式上的保障,在内容上为其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虽然费时,但是是值得的。其借助于学生日益发展的思维中的批判性、独立性;借助于不满足、不简单盲目信奉书本;借助于不满足、不简单盲目信奉教师的解释和论断的好奇心;借助于喜欢探究、喜欢争论的年龄特征。来开展活动并引导其得出学习成果。
教师面对学生依据相对薄弱的基础知识体系和有限的正在逐渐发展的思维能力,做出的简单化、片面化、不正确的命题时。需教师给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帮助、符合实际的积极归因的评价。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专注的注意力去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当成功时,这样的成功能在情感和学习行为两方面让学生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从而维持有效和足够强度的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专注注意力。
3 厘清生物学概念和生活化(或社会世俗化)用语的本质区别。
初一学生从小学的自然课和学习中、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学科信息,以学科角度来看,这些表述内容显得浅显、泛化,科学性和系统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功利性。教学中应避免它们负面的影响,而可借用其直观、形象化的特征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例如:常见的两个词语: “营养丰富”、“垃圾食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词语来了解生活化用语的片面性、机械性、绝对性和局限性。
先从以份食物成分表来看
食物成分表( /100克)(选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4 -25页)
从成分表上看,不存在着所谓的营养特别丰富的食物。而且只有针对特定的时间、空间下的特定对象才有所谓的生活意义、医学意义上的“营养丰富”一说。例如:沙漠中缺水受困者,水及含水丰富的食物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远洋航行中,含vc和淡水丰富的食物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而且以肯xx和麦xx为代表的快餐类食物、碳酸饮料。其高脂、高糖、高蛋白,何尝不是“营养丰富”,在“短、平、快”中满足了人们对营养的需求。但如以一种成瘾的吃法来摄入这些食物,自然产生不良的后果。诚如一位教授在电视上诤言:没有“垃圾食物”,只有“垃圾吃法”,斯言如醍醐灌顶。
因此,这两个词语,人们在生活形成的定义,其在性质上表现出形而上学的特质,推理形式上表现是一种机械式的论断。
教学中面对上述类别的生活词语,要与学科概念区别开,特别注意阐明学科概念的科学性、概括性、逻辑性;形成的专业、严谨、科学的概念和严谨、科学、符合逻辑的思维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辨析两者的生物学素质。
渗透这种认知于教学中,是最困难的、但也是必要的,更是应该的。其意义在于:可以使学校、课堂——自然、社会之间,被动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习时间转化为主动性更强的的自我学习时间和实践活动。真正地开拓了学习环境、学习机会和条件。
学生在接触到近似活生生的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学习和探究,在往返的辨析中,加深对生活的关注、深入地理解社会实际问题,形成更加积极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主动参与社会决策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和提高公民素质极为有利。这种学习经历有利于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敢于怀疑、坚持真理和勇于反思等科学素养。
4 理解概念的相对真理性、避免绝对化。
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们的科学观初步地形成于学校中学科学习,学生是在教师帮助下,在对自身的概念进行自觉的反思和必要的更新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科学观念的是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其科学观念也在不断加深和拓展中。
科学是一直向前发展的。总在不断更新中,如何面对科学知识(概念和命题)的不确定性和阶段性时,能不能去讨论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呢?。这是摆在概念教学前一道无法忽略的坎。
 
; 我国有着厚重而深凝的非科学文化传统和方术思想,泛灵意识充斥于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学科素养、建立科学观呢?。如果教给学生们一个似是而非的科学主义的概念。先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是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和易错性、阶段性。个人认为这不是科学观的教育。而是一种反科学的、反文明的、反社会的教育。
因此,这让教学活动有必要在科学性质上要加强经典科学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特别重要。而且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尤显必要。在学生心智还是不健全时,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应教给学生们一个经典的客观真理的科学主义概念,这是成长的阶段性、发展性决定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在不久的将来,当学生随着长大,心智渐开;会像人类发展中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一样从绝对化到相对化,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性,阶段性、发展性。从而最终建立起积极、科学具有辩证精神的唯物主义科学观、方法论、价值观、情感态度。
不可轻视并要避免机械论调对学习概念的毒害作用。
如常见的下面的论述:
当一个人依据在一楼居住的人比在二楼居住的人其承受的万有引力要低一些,而推断居住在一楼的人要比居住在二楼的人长寿这样的结论。看似合理科学的解释,却充斥着机械化、绝对化、片面化、简单化的谬误的一种逻辑推断,得出了一个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命题。其危害性在于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其割裂了事物间的联系,孤立地采取单一的标准去分析一个复杂的现象。类似与抽一支烟缩短多少天生命,爬一层楼梯延长多少时间的生命,吃一次青菜,可以延长多少天寿命一样的机械论命题。
教学设计中要通过围绕实例来组织学习活动,科学地运用逻辑思辨能力对其给予明确和严谨的辨析,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具有迷惑性的命题前能明辨是非、洞烛先机。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勇气和智慧去辩驳,利用已有的学科素养和有效的、有力的思维能力去认识这种机械论命题的危害性,洞悉该机械命题的论证过程的绝对化、机械化、片面性,洞悉该机械命题论证过程推理方法上的错误。
5 认识、遵循掌握概念的——内化定型规律。
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就是把具体事物的知识经验加以抽象化,从中区分一类有关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本质的要素,经抽象化形成抽象定义;从而确认本质属性的过程。
学生建立概念的心理过程开始于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自发进行的,直觉概括不经分析、抽象,而是依靠事物外表特征的强弱对比,强要素泛化来掩盖弱要素而实现的,这种概括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外表特征,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例如:“营养丰富”、“垃圾食物”“童子尿治病”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性概括上发展,不能停留或局限于此。尽可能超越感性概括,在教学条件下引导学生进入概念掌握的抽象化概括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学习活动来了解概念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上升到抽象定义。从抽象定义出发,以辨析、例证等思维活动,来确认本质属性。逐步地构建起科学概念。
教学组织程序可应按系统论分析方法创拟的概念模式来实施和开展。
依图所示,抽象化概括是为了揭示概念的一般的本质特征与联系的活动过程,不只是识记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一类具体事例或表象进行分析,要在解析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的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再依据确定的本质要素及其形成的联系,对这一概念提出初步的假设,经同学教师的反馈,对初步假设进行修正,以形成概念。
如未能如期修正、或出现偏差,需要再引导学生回到起始的阶段重新进入上述进程开展学习。直至完成概念的心理结构的构建,形成概念。
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中遵循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重视最大限度地在时间、
空间上保障学生自主地完成概念形成的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对学生今后持续性地学习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有着支柱性的支撑作用,并为后续的学习在方法论范畴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概念教学的螺旋形上升、实现概念教学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实现教育最本源的目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1999年,北师大出版社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2000年,北师大出版社
[3] 张毓信《科学教育哲学》——2006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倾听能力;科学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50-02
一、倾听在《科学》学习中的意义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并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而我们的课堂中,很多学生并不会倾听。他们会在老师和同学讲话的时候沉浸在自己“思维”的小天地里,或者不等别人讲完就插嘴。更有甚者,会讲一些和教学无关的话,干扰课堂。学生缺乏倾听能力不仅会在组织教学上花更多的精力、浪费时间,更为严重的是课堂深度无法挖掘,学生智慧无法形成,课堂生成无法实现,直接导致课堂的肤浅与低效。凡此种种,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发展。倾听对于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倾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也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会倾听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是不能进步的学生。
2.“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倾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交往能力。台湾心理学家黄月霞认为:“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它是一种接纳的语言。”倾听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过程。具有较强倾听能力的人,才可能会有好的人际关系,才具有交往能力。
3.“耳聪目明,探究可成”――倾听能力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既是《科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无论是师生确定探究的问题,还是学生证据收集的过程,或者是学生交流研究的结果,都需要学生认真倾听。一个不会倾听的学生,必然难以在集体的智慧中发现和发展。
二、科学课中培养倾听的方法
1.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科学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科学小游戏,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学习倾听的方法。比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物体中找出一个不是同一种类的物体。这些物体可以是动物、果实,也可以是金属、非金属等等。此游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还能强化学生的科学概念和分类能力。因为有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名称,学生操作过程别来劲,听得很认真,效果也非常好。再比如“小小邮递员”的游戏――每隔2米站一名学生,老师对第一个学生说一句话(比如“鲸不是一种鱼”),然后让他依次传给后面一个学生,最后一个学生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奖励。
2.听写。这里所说的听写不是语文课中的听写词语,而是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听写一些科学知识和概念。比如,在学完蝗虫和蚂蚁两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归纳出来的昆虫的概念让学生听写。每节课,教师花一两分钟时间,给学生听写学过的知识,学生倾听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倾听习惯也会逐渐养成。
3.述评。述评就是让学生复述、评价教师或同学讲过的观点。述评通常融合在学生的交流活动之中,此环节学生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倾听同学的观点。教师可在学生表达观点之前,提醒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要求他们述评,并且既表扬观点正确、新颖的学生,也表扬述评不到位的学生。此活动形成机制后,学生会自觉倾听同学的发言,不再局限于自我的小天地内。那些思想易开小差的学生也会担心教师点到自己而认真倾听。
4.辩论。辩论是倾听训练的最高形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同学所表达的观点,更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找出对方观点的不足,进行反驳。科学课中,针对一些科学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不仅能够训练学生会听,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在辩论中明晰一些科学观点。由于辩论对学生要求比较高,通常这种形式的倾听训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的《生物与环境》单元时,教师可以出一个辩论题,让学生进行正反方的辩论。正方的观点可以设为“我们不应该干预生物的生存环境”,反方的观点为“我们应该干预生物的生存环境”。正方学生认为生物在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会形成生态平衡,人为干预会打破这种平衡,造成生态失衡和物种灭绝;反方的观点则认为正是因一些稀有物种濒临灭绝,所以要改变它们的环境来保护他们的种群。还有学生说,如果保护了恐龙的生存环境的话,恐龙就不会灭绝。
三、科学课堂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1.明确倾听意义,指导倾听方法。在进行科学常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记住科学课学习的16字诀,即“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精诚合作”。并讲清倾听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产生要认真倾听的动机。进而指导学生倾听的“四心”方法,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细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辩证地听取他人发言,并有选择地接受;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如果对方观点正确,要能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2.建立激励制度,强化倾听行为。对学生强调了倾听的要求,教师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来强化学生的倾听行为,使科学课堂成为一个民主的课堂,一个倾听的课堂,一个合作的课堂。在我的科学课中,我设立了小科学家评比制度,学生认真倾听,就可以和认真作业、积极思考、精诚合作一样,获得一颗奖章,学生奖章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评为不同等级的小科学家。对于倾听的激励,应和其他的激励办法一样,要注意两点:一是奖励的及时性,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教师可及时用五角星、奖章等方法奖励;二是要奖惩结合,对于思想不集中或影响同学倾听的行为可及时扣除学生获得的倾听奖章,利用负强化来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3.创设倾听氛围,利用倾听注意力。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增加课堂的吸引力,那种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魅力,来创设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如此,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和谐而不呆板,活跃而不紊乱。正如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所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4.增强教师吸引力,避免选择性失聪。据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来决定的。小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兴趣。听课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如听不懂)或心理问题(如对老师反感),他们会自动关闭接收口语信息的通道,故意听不见老师的讲解,这样便产生了心理学所讲的“选择性失聪”现象。一个好的科学教师要有诗人般的语言魅力、魔术师般的吸引力、指挥家般的引导能力。增强教师的吸引力,还要求教师自身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掘学生的发言中的闪光点,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科学的大门迈进。一位特级教师在上《吹肥皂泡》一课中问学生:“你是怎么把肥皂泡吹得这么大的?”一位学生回答说:“我想把它吹大。”教师引导说:“哦,首先要想把它吹大,才能吹得那么大。”我们不禁为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引导拍案叫绝。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并形成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需要各科教师通力合作,也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其他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储晓燕.倾听,小学课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省略/news/show.aspx?id=75&cid=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