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承认的反义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瞒天过海反义词
实事求是
以诚相待
光明磊落
瞒天过海的近义词和同义词
声东击西 [注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
掩人耳目
瞒天昧地
瞒上欺下
瞒天过海造句
1.师父讲笑话-瞒天过海打错如意算盘
2.土耳其人瞒天过海的本事很不错
3.这简直就好像“瞒天过海”里演的一样我喜欢这活
4.以一小小的统计戏法,他们就能瞒天过海。
5.只要在统计上耍些小小的花招,他们就能瞒天过海。
6.一名抢劫这家的酒店的男子决定在脸上缠胶带瞒天过海。
7.一个人的骗术纵使能瞒天过海,却瞒不了自己的良心。
8.不合规格的石屎和钢筋充斥地盘,他们更让承建商以特制石屎样本供政府化验,以求瞒天过海,掩饰偷工减料的情况瞒天过海_万里无云_纸上谈兵的造句瞒天过海_万里无云_纸上谈兵的造句。
9.鉴于实践中偷税犯罪大多是在帐上做手脚,以瞒天过海,偷逃税款,本部分采用了按征税对象不同将我国现行各税分为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大税种的划分方法,并按税种不同分述偷税犯罪在偷逃不同税种时使用的常见帐务处理手段。
10.可是,数钱职员想出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将两条或三条内?的?脚缝合起来,改装成双层的?型布袋,穿在短?之内,趁著闭路电视转离自己工作范围时,便偷偷把币值较高的硬币,如五元或两元,拨进内?
11.他以瞒天过海的功夫骗得了群众的信任。
12.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竟敢耍瞒天过海的花招。
13.这么大一件事,被他廖廖数语竟然瞒天过海。
14.这件事万目睽睽,谁有本事把它包庇起来,瞒天过海?
15.一边暗中大做其军火生意,一边却高喊和平口号,这种瞒天过海的伎俩,又能欺骗谁呢?
16.我做了错事,总想瞒天过海,不让爸爸妈妈发现,可我的心里天天七上八下惶恐不安,最后我还是向爸爸妈妈承认了错误。
17.他以瞒天过海的功夫骗得了群众的信任。
18.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竟敢耍瞒天过海的花招。
19.你可以将秘密文字信息隐藏在MP或者图片格式文档下,于是你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20.等到她那涉政的母亲,因患足部关节炎不能开车,瞒天过海给岁的玛格丽特弄到驾照后,玛格丽特就开车带着母亲到处走。
21.原来,仍未暴露的幕后黑手已经改变了它的攻击模式,使之能够从来自中国的网页上取得恶意代码,并制定了新技术,以瞒天过海。
22.在老师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下,我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能瞒天过海继续犯错,可是被老师发现了。
23.让他更加趋于完善,更加趋于隐蔽,去瞒天过海的欺骗所有人的眼睛。
24.相关例子:假如SEO排名上去了,一定要小心,不能麻痹,给别人瞒天过海的机会。
25.这哪里是“公关”,分明就是不择手段息事宁人瞒天过海,是厚颜无耻的“厚黑经济学”。
26.那名巡逻员说:“那些中国人故意把合法和非法的货物混装在一起瞒天过海。
27.企图瞒天过海的黑烟丝厂,终于在警方的重拳出击下现出了原形。
28.奶农和牛奶贩子开始向生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目的是在牛奶公司的质量检验中瞒天过海。
29.一名抢劫这家的酒店的男子决定在脸上缠胶带瞒天过海。
30.由于良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支付赔偿的义务,早已经通过瞒天过海的战术,把财产转移了。
31.现在只希望宁皇他不识货,能够瞒天过海!
32.事实上,由于《神鬼认证》和《瞒天过海》大受欢迎,其续集也相继推出。
33.尽管它瞒天过海,还絮絮叨叨,《合金装备》还是提供了一种有趣而迷人的看待电子游戏及其续作的视角。
34.如果一个骗子,为了短暂的幸福而瞒天过海,去换取一个能同情她谅解她的人间,那么,那个被她欺瞒的人间,会原谅她吗?
35.你看过《瞒天过海十三张王牌》?
36.盟军利用培训挪威语的方式,吸引了德国人的注意力,以瞒天过海的方式,骗得德国军队从诺曼第地区移防出去。
37.年的一份会议文件也指出:“我们应该为达到这一效果并能在检测中瞒天过海而做出努力。
38.别认为因为他们是年轻人你便可以瞒天过海,骗骗他们。
有关瞒天过海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相关文章:
1.有关当时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2.有关大起大落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3.有关到达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4.有关大概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5.有关大材小用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6.有关大惊小怪的近义词,反义词和造句
一、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词汇学习的特殊性,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高耗低效,教师和学生逐渐产生一定的消极心理。为了了解词汇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以浙江多所学校80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有关词汇教学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词汇教学有关问题上,教师中存在一定分歧,笔者在此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知难而退”型
首先,英语的全部词汇有一百多万个,虽然部分旧词因使用场合减少、使用频率降低,渐渐失去生命力,甚至退出词汇大家族,但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词汇频频诞生,如此纷繁复杂的英语词汇,别说普通的中国学生,就连很多资深的老教授甚至英语国家的人也不见得都能完全掌握,由此可见词汇记忆难度之大,加之记忆的过程总是伴随遗忘[2],所以词汇的学习过程总是充满艰辛。
其次,英语词汇十分丰富,很多常用的单词往往都是一词多性、一词多义,词语之间的搭配也比较复杂,要学生完全掌握几乎不可能。
再次,根据不同划分标准,词汇可分为领会式和复用式,或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或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等,每种划分所形成的词汇阵营都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记忆、掌握和运用,可见词汇教学的复杂程度。
最后,英语教学有其复杂性。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在各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时体现在基本的英美文化知识的获取乃至人文素养的提升,可见,教学目标极其复杂。近年来英语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课时却在逐步减少,这种情况下,有效开展系统性的词汇教学难度便可想而知。
2.“无为而治”型
不少教师认为,英语词汇习得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大量的“泛听”,尤其是“泛读”,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词汇量自然会增加,就像很多从小在国外成长、学习的孩子,其拥有的词汇量未必不及历经多年学习的国内学生。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外借助教材和字典,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扩大词汇量,无须依靠教师讲授习得,而是依靠自身的学习积累,即用“学”取代“教”。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课外阅读,从各级词汇表到各种阅读卷,从英美小说到经典名著,该做法由于过度突显“书海策略”(book flood)的价值,学生看似有了大量阅读任务,效果却依然不理想。
3.“心有余力不足”型
对于词汇教学,不少教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承认词汇因语言的发展而日益更新,也坚信不断扩大词汇量并非神话,同时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不遗余力地“教”词汇,但由于自身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或教学条件的局限性,教师的词汇教学实践也很缺乏,虽然花费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但学生词汇记忆仍然收效甚微。
二、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反思
针对以上几种类型,笔者就词汇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1.词汇学习要有针对性
虽然词汇总量非常大,且更新速度快,但并非所有词汇都需要同等记忆,同等对待。汪榕培等在《English Lexicology》中指出,词汇量分四个层次,能说的词汇(speaking vocabulary)、能写的词汇(writing vocabulary)、能读的词汇(reading vocabulary)和能猜的词汇(guessing vocabulary)。前两者属于积极词汇,后两者属于消极词汇,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区别对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对于消极词汇,不要过分追求立即掌握,要利用斯宾浩遗忘曲线规律[3],循环学习,螺旋式上升,再通过广泛阅读,从领会式、复用式到活用式逐步提高、自然推进,达到能识别、能理解的目标。
2.自然习得法有缺陷性
我们知道,习得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学习语言,是语义的获得[4]。我们应当承认,自然习得法比较符合语言规律,所掌握的单词比较自然、全面和持久,自然习得法的确是英语词汇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他们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更缺乏长年累月的熏陶和广泛的语言环境的刺激,因此,中国学生单靠自然习得法很难真正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
3.教师系统指导的必要性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教师系统教授词汇习得技巧和方法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根据文秋芳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大多追求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很少顾及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无法取得明显进步”[5]。这里是否反映出缺乏教师系统指导的学生其词汇学习的单一性呢?其实,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三、英语词汇教学的改进策略
词汇教学阻碍英语学习的事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因此,教师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传授词汇记忆策略,扩大学生词汇量以夯实语言基础,从而实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标。
1.以有意学习词汇为主,附带习得词汇为辅,两者结合扩大词汇量
“词汇附带习得主要是通过推测词语意义的过程来完成的”(Fraser,1999),但是词义猜测的制约因素很多,包括词汇量、语境线索、语言知识、阅读水平、理解能力等。其中,词汇量和语境线索是决定词义猜测能否成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词汇附带习得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大量的阅读,以确保目标词在阅读材料中的复现率。Nagy等(1985)认为,同样一个词要在不同语境中重复5~15次,被习得才有可能。较高的复现率对于外语学习者的中国学生而言很难实现。客观上,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中国学生面对的多是EFL同伴或中教,不具备足够语言输入的客观环境。主观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相对较少,必要的课外阅读尚且难以保证,大量的阅读更无法实现。两者综合来看,可谓是“雪上加霜”。同时,即使同一个词汇具备了足够的复现率,如果读者未运用策略进行必要的深加工,习得的几率仍然较小[6]。
有意学习(explicit learning)重点明确、学习内容比较系统。通过有意学习,学生直接从单词表中学习词汇,通过英语课堂,从老师那里学习词汇的结构、意义及背景信息等知识,并将其构成一个语义网络达到随时激活的效果。
阅读材料的重点词或高频词应该作为有意学习的重点。然而如何区分重点词和非重点词、高频词和低频词,对于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在阅读材料中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同时教师有目的地讲授其词义、用法、搭配等知识的词属于重点词。而在阅读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在语言输出阶段被反复使用的词属于高频词。与之对应,非重点词及低频词只需附带学习便可习得。因此,有意学习和附带习得结合的方式既为词汇积累提供源泉,也为语言输出提供保证。
2.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习得词汇
(1)采用语境法,创设真实情境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语境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也更加牢固[7]。一直以来,我们将学习方法分为定义法(definition)和语境法(contexual)。前者是最为传统的方法之一,它指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记忆词义或同义词来学习词汇(Herman and Dole,1988,p.45)。后者则是教师要求学生摆脱字典,通过所读篇章的语境来推断出词义,即猜测法[8]。在纯粹的词汇测试中,采用定义法的学生分数比语境法的学生要好得多;而在推测测试中,语境法的学生远远好于定义法的。结果表明,除初级实践外,语境法的学生在中高级语言实践中表现出了更好的运用和理解力(Jenkins et al.1989,p.232)。
通过语境法,教师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化抽象为直观,在充分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帮助其实现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结合,从而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同时,针对中国学生缺乏语言学习环境的问题,教师采用全程英语授课方式,模拟各种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练中学,在做中记”。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支持,采用多种教学设备,将词汇的语音、词义、搭配等元素融会贯通,构建词汇的立体感,使词汇教学过程由枯燥、单一向趣味性、多样化转化。
(2)突出联想法,建立知识间联系
众所周知,许多英语词汇本身存在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部分词汇有形似词、同音词,词汇之间还存在同根词、同前缀词、同后缀词等各种关系,如何科学巧妙地利用各种词语之间的关系将影响词汇掌握的程度。运用联想法将词汇分类和归纳,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诱发创造性设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而且有助于扩大其文化背景知识。通过联想,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3)参考横聚合和纵聚合,实现词汇的立体式扩展
掌握词汇不仅需要掌握该词本身的音、形、义,还应对其进行适度的多维度的扩展来全面获得相关词汇。对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积极词汇进行示范教学,在保证扩展与所讲词汇的语义有较强关联性的前提下,以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结合的方式讲授;对学生而言,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模仿或借鉴教师的方式,能对目标词汇有充分了解。
根据近代语言学家的观点,词汇关系可分为横聚合和纵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又包括上下义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等。也就是说,进行词汇扩展时应遵循同一语义场的原则。例如在讲解medium时,对有关媒体的单词应有涉及,如television,newspaper,magzine,advertisement等,这样的横向扩展能使学生对medium这个单词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扩大了相关的词汇。
横聚合很重要,纵聚合同样不容忽视,英语词汇的纵聚合主要体现在词汇学习的运用中。例如讲解单词时,要使学生对所学单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都能够区分开来,只有这样,在使用单词时才不会犯错。以反义词为例,英语中的反义词既有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obedient/disobedient,subjective/objective;也包括意义不相反只被人拿来对用词,如South/North,parents/kids。前者又可划分为分级反义词和非分级反义词,分级反义词和非分级反义词之间还有表缺反义词和均等反义词,如果缺乏教师系统的纵向深入指导,学生很难对反义词有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对词汇的掌握也就停留在表面。
(4)遵循群体动力理论,引入“竞争、合作”模式
调查发现,学习者在话题讨论环节,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所用词汇多是最熟悉最常用的积极词汇,而最近学过单词出现的频率很低。遵循群体动力理论(group dynamics),在词汇教学中,引入竞争合作学习的理念,挖掘学生潜能并激发学生斗志,同时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凝聚集体智慧,既彰显个性又尊重共性,不失为良好举措。基于此,笔者做过如下尝试:
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的任务并进行检查。首先,要求学生熟悉词汇的语音、拼写、词义、词性以及英汉双向解释及课文内容,授课前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和单词,然后抽查学生词汇及课文朗读情况,准备认真的学生得以充分展示自我,表现欲得到极大满足。对于完成情况一般的学生应及时点评,纠正错误,激发其求知欲。其次,检测学生的词汇,可以采用传统的单词听写方式,也可以独具匠心地设计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如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甚至开放式问答题,以上方式便于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词汇,也为教师后阶段开展针对性词汇教学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问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呈现梯度,确保建立竞争型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积极尝试合作学习模式,即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组参考因素有:性格差异(主动型与被动型)、学习方式(团结协作型与孤军奋战型)等,大体实行平均分配。另外,性别、专业、学习基础等客观因素也予以充分考虑。这样,每组水平相当,既体现形式上的合作,又便于形成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教师和学生都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词汇教学又促进词汇习得。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步步推进和不断深化,学校甚至社会对认知词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教师首先应该端正认识,走出误区,同时教给学生词汇习得的策略,更主要的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克服其畏难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总结适合自身的记忆方法,在不断运用中扩大词汇量,最终提高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 Wilkins,D.A.Teaching Vocabulary.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Ltd 1982.
[2] 汪庆华.关于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初步探讨.外语界,1998(2).
[3] 王正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及方法.外语界,1996(4).
[4] 桂诗春.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答客问.外语界,2006(1).
[5] 文秋芳.从全国外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外语界,2001(4).
[6] 徐志敏,王瑛.词汇附带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悉.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3).
[7] 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关键词: 英语学习联想记忆简单化
要学好英语,方法很重要。但是如果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巧记英语知识,其实英语学习也不难。在此,我就英语学习中的联想记忆加以介绍,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用联想法记忆单词
如在学crime(犯罪)这个单词时,可联想到criminal(罪犯),想到sentence(判刑)。学到reduce(减少)这个词,便可联想到它的同义词decrease和decline、反义词increase及其相关用法,这样便可记住一连串单词和用法。同时也要注意单词的前后缀,先找到词根,再加前后缀。如agree(同意)的名词是agreement,其反义词为disagree,disagreement。再如real(真的)其副词是really,由此可联想到名词reality(现实),形容词realistic(现实主义的),以及realism(现实主义)和realist(现实主义者),也可联想到动词realise(实现)。英语中这样的词很多,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归纳和联想。
二、用联想法记忆知识点
在复习虚拟语气表建议、要求或命令“应当做……”这一意思时,suggest等动词后的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省略。像suggest这类词很多,难记忆,学生可以归纳这样一句话:I DROP CAPS,即“I:insist坚决,D:demand/desire要求/请求,R:request请求require要求/需要,O:order命令,P:propose建议,C:command命令,A:ask命令和advise建议,P:prefer宁愿,S:suggest建议”。这样就好记多了,而且通过记住这些词,学生还可学会相关知识,如以上这些词变为被动语态时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省略。
Eg:It will be suggested that she(should)finish her homework on time.这些词变为名词后,其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的谓语部分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省略。
同时这些词中的相关形容词和某些形容词的主语从句中也用should+动词原形,表惊奇、不相信、惋惜、理应如此等。
Eg:It is desirable / advisable / important / natural / necessary / strange,etc.+that we should finish our homework every day.
三、编制顺口口诀,再加以联想,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复习多个形容词修饰同一名词时,很多学生对它们的顺序问题颇感头疼,有的学生只是毫无根据地瞎猜,我便告诉学生一个口诀:“限定描绘大长高,形状年龄和新老。颜色国籍出材料,作用类别向后靠。”学生先凭语感选择,然后通过口诀验证。口诀含义是:限定词(冠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数词(序数词+基数词)+描绘性形容词(beautiful,interesting,kind,good等)+特征形容词(大小、长短、高低+形状+年龄+新旧)+颜色形容词+国籍、出处+物质材料+用途、类别+名词。
Eg:a beautiful little red flower
the first beautiful little white Chinese stone bridge
those three beautiful large square
由此联想到:多个限定词和数词的位置关系,即“不代冠序基(不带冠序集)”,含义是不定代词(如all,such,both,what)+冠词/指示代词/物主代词/所有格+序数词+基数词。
Eg:all these last few days
由此还可联想到:多个同类形容词如描述性形容词的位置关系,即“音节短带长”。
Eg:a good beautiful skirt
由此又联想到:(1)形容词修饰some,any,every,no等构成的复合代词时须后置。
Eg:something interesting
(2)带a的表语形容词须后置,如alive,asleep,awake,alone,etc.。
Eg:the greatest man alive
(3)形容词短语要放在被修饰词后面。
Eg:This is a problem easy to solve.
Mr Smith is a person worthy of being trusted.
四、用联想法编制口诀,巧计难点和知识点
在学习动词后加ing和to do时,学生也颇感头疼,老是记不住,这样学生也可自编口诀,加强记忆。如:动词后加ing的,口诀为:“考虑建议避免冒险,推迟完成继续练习。承认错过否认介意,允许逃避禁止后悔。喜欢想象感谢原谅。”所对应单词分别是:consider,suggest/advise,avoid,risk.delay,finish,keep practice;admit,miss,deny,mind;agree/permit,escape,forbid,regret;enjoy/dislike,imagine/fancy appreciate,excuse/pardon。
动词后加to do的口诀为:“计划决定二要求,设法选择三希望,渴望主动担付,不要假装许诺,目的是拒绝下降和失败。”所对应单词为:plan,decide,determie,ask,demand;manage,choose,hope,wish,expect;desire,offer,afford;pretend,promise;aim,refuse,decline,fail。
在医生居住的那座城里,有一位贫苦的女人。一天,她对自己唯一的儿子说:“孩子,妈妈没有钱供你念书,你装成哑巴去学医吧,学好了医道,好为人们jiě chú( )病痛。记住,无论医生怎样kǎo yàn( )你,你都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第二天就去求拜医生。医生问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是的,医生。”母亲回答说。
医生收下了孩子,可他仍不放心,便用各种方法进行试探,但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最后医生què xìn( )他是一个“哑巴”,便开始向他传授各种医术。“哑巴”学生勤奋聪明,伶俐好学,老师感到很满意。几年过去了,孩子学到了许多“绝招”,不少疑难病症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
一天,来了一个病人,说他头痛得很厉害。医生zhěn duàn( )后对病人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病人同意了。脑壳被揭开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原来,里面寄生着一条白蠕虫,虫子一动,病人就痛得要命。于是,医生拿出一把细钩子,打算把虫子钩出来。“哑巴”学生像往常一样,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这时,他突然想到:“这样的手术很危险,万一钩不出虫子而伤了病人的脑子,后果十分严重,应该采取别的办法才好。可是,如果我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就会立刻bào lù( )了我不是哑巴,欺骗了老师,他会赶我走的。”他急得直冒汗,再想:“如果我不说,病人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不但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而且会坏了老师的声誉。”
“哑巴”学生终于说话了。老师他平静地说您这样做太危险了
说完,他接过老师手里的钩子,放在火上烤了烤,拿过来挨近蠕虫。蠕虫被炙热的钩子烫着了,开始蠕动起来,很快就爬出了病人的脑子。接着,“哑巴”学生缝合了刀口。医生听到“哑巴”学生突然开口说话了,惊奇万分,但他还是允许学生做完了手术。
你不是哑巴为什么欺骗我手术后老师质问自己的学生并打算赶走他
这时,学生坦然回答说:“是的,老师,我欺骗了您,很对不起您。不过,那是为了学到医术。可现在,看见病人受到死亡的wēi xié( ),作为一个医生,我不能再沉默了。如果老师万一失手,不但病人有生命危险,而且还会损害老师的名声……”
老师听了很受感动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对我的名声倒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才是大事啊
考考你
1.给文中有“”的地方加上恰当的标点。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允许―( ) 欺骗―( ) 答应―( ) 聪明―( )
4.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写在横线上。
医术 手术 脑壳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女生,我现在的心情很烦闷。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的语文成绩非常好,班里的第一名非我莫属,但数学就差好多。每当考数学的时候,我心里总没底,很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怕考不好。今天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这次我准备得真的很充分,可是做到最后几道大题时,做法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再加上一紧张,就更做不出了。考试结束后,我的心彻底绝望了,看着别人边笑边对答案,就很想哭。我的朋友很少,因为我认为很多同学都很俗,可是我有什么资格这样看?也许是为了掩饰这个偏差,我表面上很清高,其实心里很自卑。
梅子姐姐,这样一个自负又自卑的我该怎么办?我如何才能快乐起来呢?希望早日聆听你的教导。
梓桐
梓桐:
很高兴你能写信给我,梅子姐姐没有教导,就让我们做一次心灵的沟通吧。
现在我们先来分析你的烦闷从何而来吧,表面上看是因为你的数学成绩不够好,导致你自卑和不快乐。但梅子姐姐还注意到你说你的朋友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有时缺乏人缘,缺少人情的温暖,更让人心生烦恼,这也许正是你不快乐的关键所在。
如果让你给自卑找反义词,那么一定是自信而非自负。和成绩相比,我认为自信更重要。因为自信是快乐的源泉,而成绩不是。
对上面的话,你大概会产生怀疑。没关系,让我们先把成绩跟自信的关系搞清楚。
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够增加你的自信,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自信却并非只有当你取得成绩之后才会具备。就是说,自信有很多来源:首先,你的努力就可以使你产生自信。在你争取成绩的过程中,你听课也相当认真,也努力地做了许多练习,你知道自己踏实地一步一步地靠近目标,虽然目标还未达到,却可以率先肯定自己。你可以从自己努力的感受中获得自信。其次,你可以从数学之外的其他方面获得自信。比如你看完了一本小说,比如你把房间收拾干净利索,比如你的语文成绩很好,你完全可以由此认为自己很能干。再次,就算你承认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够理想,但是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开始努力,成绩一定会提高,自信也会很快就能增强。
也许我例举的几个来源都不能打消你的疑虑,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把成绩看得高过一切,你觉得无力和众人的习惯对抗,但是,你可以想想,如果没有自信,犹豫不决,烦恼不堪,对你取得好成绩有什么好处么?取得成绩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让自己自信而快乐?那么,何不让自己现在就开心呢?
成长的目的不是数学好,不是各科分数高过别人,一句话,成长的目的不是把别人比下去,而是把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发挥出来。如果一个同学仅仅是各科成绩优异,但是待人冷冰冰,思想里全是教条,没有个性没有主见,你希望成为那样的人吗?
梓桐,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温馨真情的慰藉,但是,爱的温暖不是可以索要的,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一定会首先爱别人,因为肯播洒爱的种子,才能有爱的收获。敞开自己的心灵,对朋友伸出你的手,你会发现友谊之光定会驱赶你心中的烦闷。
学习没有捷径,重要的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多思考多练习。也可以请教同学,放低自己的心态,虚心地请教别人,相信同学会真心地帮助你的。
对于幼儿而言,此阶段的语言发展处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热爱音乐也是儿童的天性。在学龄期,很多的语言学习也是伴随着音乐而进行的。确实,儿童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模仿,通过模仿学到技能和本领,音乐正好为儿童提供了可以模仿的极好材料。那么,音乐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无影响?若有,这种影响是怎样的?针对性地音乐教学能否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一名四岁幼儿实施针对性的音乐教学,以探索音乐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之间的联系。
一、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
1、语言及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语言是什么?皮亚杰承认语言是我们最灵活的心理表征方式。(【美】L.E,贝尔,儿童发展[M],吴颖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31.)它帮助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也是我们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主要是指: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句子的发展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李红,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15,)学前期是个体一生中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随着幼儿听觉系统和发音器官的发育逐步完善,4岁的幼儿基本能够掌握本民族的语音,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词汇量由3岁的800-1000个,发展到6岁时的3000-4000左右,词类范围也不断扩大。句子从不完整到完整,由单词句、双词句到多词句,句法结构日趋完整。语言表达从情景性语言到连贯性语言,说话技能与听话技能均在快速发展。(罗家英,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6.)
2、音乐及儿童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声音这一物质材料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的一门听觉艺术。它根据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速度、节奏、和声。所谓儿童音乐,是指儿童从事的音乐艺术活动。对于3-7岁的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所从事的音乐活动从内容上分为歌唱活动、随乐表现活动(韵律动作、打击乐和音乐游戏)和音乐欣赏活动。(王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本文立足于两个研究问题:一、音乐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有怎样的影响?二、音乐教学能否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现状
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应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听、说、读和前书写等多种能力。(袁爱玲,幼儿园全语言——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小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而这些能力对于音乐的学习也同样重要,许多音乐的训练也是伴随着这些能力的提高。
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它包括音素、语调、声调等基本要素。音素是语言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比如“发展”的“发”字,是由“f-a”两个音素构成的,“展”字是由“zh-u-a-n”四个音素构成的。(许宝华,汤珍珠,语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23.)音素意识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这种意识产生的时期非常早,要先于学习字母表的阶段。具体包括“分”意识与“合”意识。“分”意识是指把单词分割开来的能力,“合”意识是指把分开的音素融合成单词的能力。Adams(1990)认为歌唱活动是一种自然地通过呼吸进行音素分合的形式。当歌唱者在演唱元音、辅音时往往有暂停、延长等不同节奏,这些不同节奏、音高和强弱的演唱包含了很强的音素意识。这种意识,对小孩子来说,可以在音高训练及发音练习中很好地被加强。(Adams.M.J.(1990),Beginning to read: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Cambridge,MA: MIT Press.)
Weinberger(1994)研究了音乐教育对于语言的影响,研究对象为7岁15岁的儿童,他增加了音乐教学时间,减少了语文和数学的教学时间。结果发现音乐教学的增加提高了语言和朗读、诵读的能力。(Weinberger,N.M.(1994),Music and cognitive achievement in chiIdren,Music Research Notes,1(2),4-9.)
Douglas and Williatts(1994)研究了7岁-8岁的儿童在拼写、词汇、朗读和辨析节奏的能力。通过测试发现不同节奏的能力与朗读有关。研究者对被测试组的儿童进行了六个月的听觉、视觉和模仿能力的教学,结果表明,音乐教育大大提升了孩子的朗读能力。(Douglas,S.&Williatts,P(199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al abilities and literacy skil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1 7(2),99-107)
Charlotte p.Mizener(2008)认为音乐活动能促进语言发展。他提到利用音乐中的基本要素,诸如音高、强弱、速度、音色等方面进行练习,有助于语言的表达,因为这些也是讲话中经常运用的要素。他还提到奥尔夫教学法,其中大量的节奏和律动训练,为音乐与语言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桥梁。比如,有节奏的念诵,即用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敲击、拍打,再加上其他打击乐器来伴奏,念诵的内容可以是儿歌或者幼儿的格言、谚语。这样的训练为儿童的音乐概念以及阅读技能打下很好的基础,可以加强对稳定的节拍的练习,同时对发音、轻重音、强弱、速度、音高、曲式、表达、文学语言的风格神韵等方面都有所帮助。(Charlotte p.Mizener,(2008),Enhancing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Music General Music Today,Winter 2008.11-17.)
Wolverton(1991)用大量信息证明,合理的歌唱教学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他尤其提到音乐教师的歌曲选择很重要,要针对嗓音特点选择曲目。他提出了5点原则:①歌曲教学至少能帮助发展语言的四种技能之一:语法、发音、词汇、文化;②旋律相对较简单,可以更多关注歌词;⑧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或者包含容易掌握的叠句、副歌;④歌词在语言的语法和运用习惯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⑤歌曲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意义。(Wolverton,V.D.(1991), Facilitating language acquisition through music,Update: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9(2),24-30.)
McCarthy(1985)曾做过一项实验,得出歌唱可以加强字词认知、理解、阅读学习、读写鉴赏的能力。他还认为歌唱表演是对节奏、曲式、强弱、情绪等语言和音乐共有技能的很好的培训。(McCarthy,W.G,(1985),Promo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through music,Academic therapy,21(2),237-242.)
Charlotte p.Mizener(2008)认为音乐欣赏课很好地融合了语言与音乐的发展。学生们可以通过音乐聆听来扩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技能。他们接受各种听觉和视觉的信息,分享彼此的听觉感受与视觉感受。,还可以写下对作品的分析及理解。(Charlotte p.Mizener(2008),Enhancing language skilIs Through Music General Music Today,Winter 2008 11-17.)
Joyce Eastlund Gromko研究了音乐教育对音素意识的影响。他把103名幼儿分为两组(实验组43人,控制组60人),首先对其进行了前期音素测试,再对实验组实施了音乐教学。教学步骤有:1、学唱不同地域的民歌;2、伴随歌曲进行打击乐演奏及律动;3、身体律动中伴以固定节奏型,对歌词进行节奏快慢、音调高低等。Joyce Eastlund Gromko认为,类似于舞蹈的身体律动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变换的感觉,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可以加强他们对固定节奏的把握及旋律感的建立。在为期4个月的实验后,进行了音素意识后侧,结果表明: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音素意识,尤其对音素意识中的“分意识”(phoneme-segmentation)作用显著。(Joyce Eastlund Gromko,(2005),The Effect of Music Instruction on Phonemic Awareness in Beginning Read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Fall2005,53,3.)
综上所述,音乐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恰当的音乐教学是可以帮助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但由于以上研究均基于非汉语研究,而国内与此相关研究甚少,故笔者进行基于本国汉语的研究探索。针对本文的研究问题,笔者提出研究假设为: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个案研究法、实验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对象是一名4岁女孩。笔者对研究对象实施歌唱、节奏和欣赏方面的音乐教学,频率为一周两次,一次四十五分钟。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此次的研究对象是一名4岁的女孩叫珊珊(化名),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的年龄必须定位于3岁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所以珊珊的年龄很符合本文的研究意图。其次,据了解珊珊的普通话发音并不是太好,更加坚定了确定珊珊为研究对象的想法。
2、实施前侧。在对珊珊进行音乐教学之前,首先对其进行了前期测试,使用的测评工具是根据刘俐敏的《幼儿言语能力测验》改编而制。(刘俐敏,幼儿发展评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90,)测试包括语音、词汇、句子、表达四个维度。语音包括声母和韵母(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词汇包括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句子包括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复合句;语言表达的测试采用多彩光谱对儿童语言评价的“故事版”活动。(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4.)
3、实验教学过程。用音乐课融合语言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时为45分钟,一周两次。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一、唱歌教学;二、节奏教学;三、音乐欣赏教学。
4、实施后侧。
三、结果与分析
(一)前侧结果分析
1、语音方面。声母g、d发音不正确,z、c、s与zh、ch、shi常常混淆;韵母中的前鼻韵an、in、en和后鼻韵ang、ing发音不清晰。
2、词汇方面。形容词和象声词的运用正确率为100%,动词和量词的运用正确率为50%,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正确率为50%。
3、句子方面。基本会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但不会使用复合句;造句时用词不熟练;语句基本通顺,流利程度不够;不会使用额外的修饰语。
4、语言表达方面。描述性讲述结构混乱,故事线索不清晰、不能衔接;无叙述语气的运用、无模拟对话以及时间标记的运用;简单词汇频繁使用,偶尔使用形容词,表现性和情感性的词汇几乎没有;句子结构简单、不连贯,以并列句为主,无介词性词组、复合句及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分词短语的使用。
(二)后侧结果分析
1、语音方面。声母g、d发音没能纠正,z、c、s与zh、ch、shi混淆的情形明显减少;韵母中的前鼻韵an、in、en和后鼻韵ang、ing发音已经改善。
2、词汇方面。形容词和象声词的运用正确率为100%,动词和量词的运用正确率为75%,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正确率为60%。
3、句子方面。基本会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能够使用简单复合句;造句时用词的熟练程度及语句通顺度都有所提高,流利程度较之前稍好;额外修饰语的使用与之前没有明显变化。
4、语言表达方面。描述性讲述结构依然不够好,但能够使用一定的感彩描绘故事;无叙述语气的运用,可以进行模拟对话;词汇使用较之前丰富些,学会使用少量形容词和情感性的词汇;句子结构依然以简单句为主。
英语的过关
学习语言,包括英语,有一个过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英语过关的必要条件有三:一为掌握基础语法,二为掌握基本词汇,三为掌握基本技能。英语语法知识对中国学生帮助很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国内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讲授,学生到了初三或高一,基本上已初步掌握了英语语法体系,有了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造句的拐杖,这就够了。但是,不少人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而忽略了诸如词汇等重要方面的学习,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英语词汇浩瀚,但最常用的词汇相对有限。如果是打基础,学生宜掌握3000个左右基本英语词汇及1000个左右英语常用短语,并知道其中每个单词的最常用义英语一词常多义及搭配关系包括短语,对于这些词要会念、会拼、会用。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往往不愿按此要求去做,掌握3000个单词就觉得不胜负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必须尽快纠正。教师应告诉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
除了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和手段,从打基础阶段起,就必须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或听、说、读、写、译“五会”)能力。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始,声音即为载体,后来才接触文字,学英语也应从听、说开始,然后才进入读、写。“哑巴英语”既有悖于语言规律,也会使学习变得很吃力。除英语语法外的另一根学习拐杖,是国际音标的知识和认读能力。初学时就应教学生掌握,这将有助于自查词典和认记生词。有人学英语的目的仅是为了阅读专业资料等,但如果不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说和写,阅读也会很不顺当,而且学到的英语也容易遗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加强了沟通,英语学习者面临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仅局限于阅读而置身于交际之外已不现实。英语过关的标志之一是达到用英语思维,哪怕是局部的英语思维。一般是要会说这种语言,才能用它进行思维。
英语的微技能
当英语学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已初步过关后,有人仍感到英语似乎用不上,英文报纸看不懂,英语广播及原版电影听不懂,与英美人士交谈容易词穷思竭,不善于用英语作长篇发言,写英语作文或论文不连贯……凡此种种,是因为微技能subskill不过关。比如,英语原版电影听不懂,一方面固然跟词汇掌握太少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不适应快语速。电影对白说穿了只有很少文字,且多是通俗口语,写出来往往很简单,但由于其语流快,发音有连读、弱化、调子的变化等,令人应接不暇,茫然不知所云。要突破听力关,除了多听,自己也必须学会快速说英语。
为了英语的实用需要,掌握微技能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些专门课程就应运而生。可以开设的课程有:英美报刊文章选读、各级英语口语、英语演讲、英美电影观赏、各级英文写作、英文诗歌赏析、英文小说阅读、科技英语、英语戏剧等。
目前的状况是,从小学到中学,一般只开设英语精读课。这对入门和打基础十分必要,但学生仅依靠为数有限的课文和少得可怜的文字的喂食,要想学好英文,是难以奏效的。在许多学校,通常不见开设英语泛读课,使学生没机会大量阅读。如果不广泛接触英语,就学不好英语。今后的英语教学,应大力提倡阅读和听、说、写技能的发展。微技能的培养可作为选修课程或课外活动开设。英语教师应既能教英语主科,又能教某些英语副科,要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学习英语需要多长时间
英语学习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漫长无边。那么究竟要多久才能掌握英语呢﹖据国外语言专家论证,学会一门外语一般需要5年。英美人学习欧洲或其他地区国家语言,包括汉语,也大致如此。国外专家们认为,英美人要把外语真正学好,5年仅可过关,7年才能达到熟练。他们也承认,对于汉语,要达到熟练运用,估计需花十几年。
欧美语言中英语最难学。据专家分析,由于英语多辅音,且拼写和发音之间缺少规则等,造成英美本国孩子识字困难。在识字方面,欧洲大陆国家孩子用1年时间,英国孩子则要用两三年。因此,英美孩子患阅读障碍症dyslexia的人数多于欧洲大陆国家。
虽然英语有其难学的一面,但较之汉语,它还不算最难,高中生一门外语过关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笔者认为,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连贯,在课时设置和教材选用上要严密衔接,否则学习时间再长,成效也不显著。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学习期限的设定等方面摇摆不定,再加上英语教材不断更迭,考试目标和要求经常改变,致使英语教学备受折腾。
词汇!词汇!词汇!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法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英语难在词汇。它数量庞大,同、反义词一大堆;许多长词难念、难拼;最常用的普通词,虽然短小,但搭配和意义层出不穷!众多的成语,往往非字面能解释。凡此种种,使得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啃下去要经历艰苦的过程。有的学习者在闯过语法关和掌握了最基础的词汇后,未能在词汇积累上继续下工夫,结果功败垂成。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教师条分缕析地讲授语法,学生不厌其烦地做语法练习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泛滥,且大多是冷僻偏题。这种偏颇,严重影响了英语词汇教学。至今尚未见对英语词汇有严格的“三考”,其恶果是学生普遍懒于记生词,很少下苦功拼读和默写,一开口词汇忘却,一写句子别字连篇。针对英语教学中铺天盖地的“语法!语法!语法!”我们必须大声疾呼:“词汇!词汇!词汇!”
英语词汇的特点是:来源杂、数量大、且增加迅速。据估计,英语词汇目前已有100万左右,《牛津词典》收词量已达50万之众。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网络化的推波助澜,专家推测,每年英语普通词的增长速度为800个左右,专业词汇的增长更不可计数。
英语所生成的词,形态独立的居多。即使通过词干加前缀或后缀派生出来的词,也常常面目变化很大。英语词汇的拼写与读音经常不很一致,单词重音位置变化多端,造成了念、记的困难。相对而言,现代汉语构成新词的方法较简单,方便识记。它主要利用词素,也即称之为字的成分合成,属于“熟字生词”。以基本数量的汉字创造新词,一看就容易明白,因此人们不太意识到汉语新词的增长。例如,millennium——千年,hegemony——霸权, computer——计算机、电脑,hacker——黑客,等词语,英语均以独立的生词面目出现,而汉语均由熟字合成。可见汉语较英语容易识记。
据统计,英语国家的人,平时经常用到的词约3000~5000个,但需要认知的词汇量则很大。那些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不查词典能懂得的词,一般可达2.4万~3万个,有的甚至达到4万个以上。即使英语国家的一般儿童,也达到认识约6000个词的水平。不难想象,如果中国学生连英语的日常生活词汇都不知道,那么即使是翻开英美儿童读物也会有阅读障碍。
正因为如此,英语学习者必须立志,毕生致力于巩固、扩大和掌握词汇。在初学阶段,教师常强调记英语单词的规律,如发音和拼写的吻合、重音位置的有序,这对学生可说是一种安慰。这些道理在局部和小范围可能应验,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接触更广泛的英语词汇后,就会发现词的拼写以及词的发音和重音位置简直很少有规律可循。因此,对于英语词汇,基本上是靠死记,也即反复诵读及默记。对常见的同、反义词,需作比较和归纳。英语中通常一种意思有许多并存的词和短语,它们或可交替使用或有意义色彩差异。如表示“燃烧”的burn,combust, conflagrate, scorch, kindle,catch fire, set fire, be on fire, be in flames等, 表示“解雇”的dismiss, discharge, remove, relieve, fire, sack,lay off, send away等。英语有极丰富的成语,常常非字面意思能解释,需花工夫去记忆,如take the floor(发言),more often than not(多半、往往),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等均属常见,可惜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尚不知。短语和成语的教学应着力抓。英语中有大批词汇是通过构词法生成的。掌握常用词根和前缀、后缀等知识,对扩大英语词汇非常有利。因此,老师应不失时宜地传授英语构词法。总之,学校的英语课应强化英语词汇教学。为了今后实现英语一纲多本(教材)的目标,对于中学生毕业时英语词汇应达到的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英语语法的纲目历年来明白无误,但有关英语词汇的规定却十分模糊。因此编写一份统一精细的达标词汇册,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样能使选编教材有的放矢,纵然五花八门,仍将殊途同归,以保证学生通过各级考试和英语过关。
就中国学生个人英语词汇的进修而言,一般认为掌握3000~5000个常用词能满足表达和交流需要的90%,掌握5000~8000个词就可以有较高的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原作也无需经常查词典。目前托福考试TOEFL的词汇量要求8000个以上,而GRE考试的词汇量则略超出此数。总之,起初应掌握的是常用词汇,然后增加上去的是次常用词汇,进一步扩大的则是仅需认知或偶尔用到的大批词汇,并且多多益善。
学以致用
学习英语犹如学习游泳,必须浸泡到水中去。在懂得漂浮的技巧后,宜投身到江河海洋中去经风浪,以锻炼出更好的水性。在学校里打好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如果老是关在课堂里,抱住一本英语教科书,仅依赖老师的嚼喂,就永远迈不出学以致用的坚实一步。当前英语教学往往内容陈旧、知识狭隘,致使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切实际。能走出国门,直接到英美等国去学,当然很理想;但即使不出国,也可利用原版刊物、国际互联网以及接触外籍友人,去学习地道的英语。事在人为,出国的人并非都能学好英语,而留在国内的人也有英语学得很好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科学的目标,刻苦学习,大胆实践,真正驾驭英语这门语言。
英语教学改革大潮汹涌,我们对于英语大纲、教材、教法、考试,都需作重大调整:必须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向来对国内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托福考试,由于过分强调英语考试的标准化,从而误导考生埋头于选择题,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检测失实,也滋长了“哑巴英语”现象和高分低能者的出现。负责托福考试的机构受到北美学术界愈来愈强烈的抨击。大学教授们抱怨,许多非英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学生,进入北美大学后,仍不能适应真实的语境,不善于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写论文。现在考试负责机构已决心进行重大改革,2002年将出台突出英语说和写的托福考试新办法。凡听的内容,除了测试听力外,还要针对内容进行说和写;凡阅读的内容,除了测试读和理解外,还要围绕文章进行说和写;听力方面要求考生除了听英语广播电台的标准音外,还要听各种美国地方音及不同阶层人的说话。
[关键词]偏误生成学 偏误类型 偏误成因 偏误严重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147-06
自从鲁健骥1984年开始引进中介语理论进行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至今20多年,偏误分析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研究的触角,赵春利对偏误分析的20年研究进行回顾总结时,就涉及到86篇论文,目前仍然有迅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出版的专著有: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程美珍《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吴丽君等《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等。
但是,学术界仅仅将偏误分析作为一种在操作层面使用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将它形成一门体系较为完善的学问。偏误分析的单篇论文,往往局限于某一个点,某一个方面;而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专著,有的是病句的汇集,有的是若干语法点偏误的分析,要不就是个别母语者偏误的分析,可以说只是单篇论文的放大。本文提出“偏误生成学”这一名称,并对其范围和方法进行探讨,将偏误分析这种操作层面的方法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知识。本文借鉴Cad James等人偏误分析的研究体系,立足于现有的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研究成果。试图初步建立起偏误生成学的系统框架。
我们认为偏误生成学范围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偏误类型(types of errors)。
1.1 四种常见的偏误类型。Dulay、Burr、Krashen和鲁健骥均将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类型分为遗漏(omission)、误加(addition)、误代(overrepresentation)、错序(misordering)四大类。遗漏不是省略,而是句子成分的残缺,如:*“他打球得很好”,在助词“得”前面遗漏了动词“打”;误加是不该加而加,如:*“他常常去了商店”,动态助词“了”误加;误代是从几个形式中选择了不适合的形式,如:*“明天还是后天,我去看你”。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表示选择,用了“还是”就是误代;错序是指句子成分放错了位置,如:*“我学习在中山大学”,应该说“我在中山大学学习”。
在国内,自从鲁健骥的后,一般进行偏误分析的研究都以此为框架。当然每种偏误类型还可以再细分,但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1.2 第五种偏误类型――杂糅(blends)。杂糅又叫结构纠缠、结构混乱。周小兵在他的专著《第二语言教学论》中,首次将“杂糅”归纳为一种对外汉语偏误类型,这借鉴了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丰富发展了偏误分析的内涵,我们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后来,Carl James也将杂糅列为二语习得偏误的第五种类型。笔者著文对杂糅偏误进行了专门研究,确定了杂糅的两种亚类型:叠加和拼接。
1.2.1 叠加。它是指将两种结构简单相加。如:*“我们要买书包,但是价钱有点儿贵,所以我们商量商量一下”。动词的重叠形式表示“短暂”义,它与表短暂的词汇形式“一下”不兼容,即不能同现,二者只应选其一。
1.2.2 拼接。它是指两种结构有所取有所不取,又可分为平行拼接和前后拼接两种。
(1)平行拼接。如:*“好一会儿他看到旁边的妻子,大吃惊一跳”,偏误点“大吃惊一跳”是“大吃一惊”和“吓了一跳”两种结构有所取舍而拼接生成的。
(2)前后拼接。如:*“他住在韩国工作”,“他住在韩国”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可是没有就此断句,而又接上了动词“工作”,从而造成前后拼接。此句应该改为“他住在韩国,也在那儿工作。”
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杂糅这五种偏误类型是从语法形式上对偏误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它们也可以适用于所有语言层面的偏误分析,包括语音,文字偏误、词汇偏误、语法偏误和篇章偏误等各个层面,不过视具体情况要有所调整和改进。如果不按照这五种类型进行分析,那么分出的偏误类别会比较随意。比如:施正宇分析了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有关部件的偏误类别有“部件错”、“部件异位”、“部件形似”、“缺部件”和“左右结构”等。“部件错”是比较含混的概念,其实它是“部件的误代”如:“欢”字写成“人+欠”,是“又”被“人”误代,而“部件形似”也应该属于这一类,不过是因为部件形似而误代;“部件异位”很明显是“部件的错序,错位”,如:“欢”写成“欠+又”,而所谓“左右结构”也是一种“错序,错位”,不过是将半包围结构的汉字写成左右结构;
“缺部件”当然是“部件的遗漏”,如:“色”字写成“巴”字。施文没有谈到“误加”和“杂糅”两种类别,但在我们的语料里都有。误加如:“苹果”的“苹”写成“萍”,“国”顶上加一横一竖,象“上”的上边两笔。杂糅如:“该”写成“讠+应(丢了一点)”,明显是“应”和“该”的杂糅。
我们从五种基本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归纳,分类是比较明晰的,各个层面之间也有了可比性。
偏误类型研究采取的是描写和比较的方法,就是将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从形式上加以描写,并比较偏误点与目的语相关项目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距。这是偏误生成学研究的基础,我们只有将偏误形式上的类型分析清楚以后,才能进一步分析偏误的成因和严重度,而偏误成因研究是偏误生成学的关键部分。
2、偏误成因(eauses of errors)。
偏误成因有以下四种:母语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和误导(inducemenI)。
2.1 母语负迁移。这是母语对于目的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如:*“这是我住在的房间”。
相应的英语句子为“This is the room which I live in.”英语的从句、不定式和分词短语作定语,如果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就需要跟上介词,这里是“in”,如果没有这个“in”则是错的。汉语主谓词组(或其他动词词组)作定语,如果其中的动词是不及物的,并不需要加上介词。英语背景的留学生受英语语法影响,造成偏误,此句删除介词“在”即可。
再如:*“他遇到很多苦难,虽然,他还不放弃”。这是越南研究生陈氏虹发现的越南学生的偏误,此例是“虽然”用错了,应该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转折的连词。越南学生误用为“虽然”。是因为在越南语里“tuy nhien”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它是一个汉越词,“tuy”对应于汉字“虽”,“nhien”对应于汉字“然”。而汉语中“虽然”并不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姑且承认某个事实。
迁移是一种认知心理现象,人们先获得的知识,在大脑内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系统,对于后学的知识
会产生影响甚至干扰。语言迁移是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对比分析,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决定了语言习得的难度。当两者存在差异时,就产生负迁移,导致偏误产生,使语言习得变得很困难。
对比分析对于母语的负迁移即偏误的发生进行过预测,然而预测并不准确,这使学术界对于对比分析产生了怀疑。Eckman提出的标记性区分假说(differential markedness hypothesis),则是对于对比分析进行的修正。其基本观点为:对于相关的语言项目,母语无标记而目的语有标记,则负迁移发生,导致偏误;相反,母语有标记而目的语无标记,则负迁移不发生。如:日语是SOV语言,那么SOV形式对于日语来说是无标记的,而汉语是SVO语言,在汉语中的“S把OV”形式(即“把”字句)则是有标记的。因此,根据标记性区分假说,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S把OV”形式,则负迁移会发生而导致偏误;中国学生学习日语的SOV形式则不会发生负迁移。
2.2 学习策略。从认知角度(cognitive view)来研究偏误成因,主要是要研究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探讨他们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某个阶段出现的一种心理上或行为上的活动。
采取不恰当的学习策略而导致偏误,这可以分为错误类推(false analogy)、错误分析(misanalysis)、规则的不完整应用(incomplete rule application)、利用羡余(exploiting redundancy)、忽略同现限制(overlooking cooecurrence restrictions)、矫枉过正(hypercorrection)、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七种学习策略,我们将分别进行探讨。
2.2.1 所谓错误类推是根据已有的形式类推出不存在的形式,如:汉语单音节动词有“V了V”和“V了一下”两种形式:如“看了看”和“看了一下”等,而双音节动词只有“vv了一下”一种形式:如“研究了一下”等。留学生错误类推出“Vv了Vv”的形式:*“研究了研究”,究其原因,是因为双音节动词的规则化程度不如单音节动词。邓守信、周小兵认为规则化程度不高。则容易出现错误类推。形容词也是这样,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不如单音节规则,容易出现错误类推,留学生根据“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就会类推出*“幸幸福福”这样的形式。
2.2.2 错误分析是指留学生对汉语形成了错误的假设、错误的概念因而产生偏误。如:高级班的学生,有形成这样错误的假设,认为汉语中“爱”是动词做谓语,而“爱情”是其相应的名词做主、宾语。因此说出*“父母对孩子的爱情”这样的偏误。其实汉语中“爱”也可以当主、宾语,而且是用在更加宽泛的意义上,所以原句应该改为“父母对孩子的爱”。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错误分析,使有的留学生将这个短语理解为“发展中国的家庭经济”。主观上由于留学生还没有学到“中”作为继续体的标志,客观上由于汉语没有按词连写,而且“中国”又是高频组合。因而使留学生发生理解上的偏误。
2.2.3 规则的不完整应用,是指对于一个语法点,只应用了其中某一规则,而另一(些)规则没有落实。如:将“进行”这个形式动词运用到像“认真地研究历史”这短语中,必须遵守两个规则,
(1)将状语改变为定语,即“认真的研究”;(2)用“对于”将原句中的宾语“历史”前置,从而转换成“对于历史进行认真的研究”。而当有的留学生只部分习得了这个转换过程,只应用了第一个规则,因而造成偏误*“进行认真的研究历史”。
2.2.4 利用羡余。所谓的羡余,是指语言中有时既用词汇形式,同时也用语法形式来表达某一个范畴,如英语,既用数词,也用词尾“s”来表示复数。研究表明,学习英语的人,单用一个名词时,“s”不会遗漏:books。如果前面有数词,则往往遗漏了“s”:*three book。这是学习者利用语言的羡余现象,将语言系统简化。
汉字羡余度(redundancy)比拼音文字要大,旧留学生利用汉字的羡余现象,从而造成汉字偏误如:“鲤鱼”、“鲨鱼”等词中,因为有类名“鱼”存在,专名“鲤”和“鲨”字中的形旁“鱼”就是羡余的,留学生因而就写成*“里鱼”、*“沙鱼”,写了别字。而在“锦鲤”和“大白鲨”等词语中,没有类名“鱼”存在,“鲤”和“鲨”字形旁就没有遗漏。
2.2.5 忽略同现限制。汉语中量词和名词组合没有问题,但是,哪些量词和哪些名词能够同现,是有限制的。如:*“一条衣服”,量词“条”不能与“衣服”同现,应该用“件”。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留学生往往会忽略其同现的限制而造成偏误。
2.2.6 矫枉过正。是因为留学生害怕出错,就特别注意监督他们的语言输出,结果引起偏误。课堂语法教学强调动词谓语前状语应该用“地”,而不是“的”,过度监督就会矫枉过正。如:*“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发展”是动词,在通常的语境中,“不断”做状语,用“地”,“发展”做谓语;而这里“随着”是介词,“发展”不是谓语,而是介词宾语,前面应该是定语,所以应改为“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
2.2.7 过度泛化。是指过度使用某个类别中的一种形式,而不用或少用这一类别中的其他形式。汉语中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常用的连词有:“和”、“并/并且”、“而且”等。“和”一般连接两个名词,“并/并且”、“而且”连接谓词。但是留学生不顾语法限制,过度使用连词“和”,从而造成偏误,如:*“诸葛亮叫船上的士兵大叫大喊和擂起鼓来”,此例中的“和”应改为“并/并且”。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将成人的语言简化。儿童习得母语分为从单词话语(single-word utterances)、双词话语(tWO-word utterances)、连接语法(connective grammar)和递归语法(recursive grammar)四个阶段。单词话语和双词话语都不用虚词或其他语法形式,显然是成人语言系统的简化,而所谓“连接语法”阶段,也是简化的系统,主要表现为将语言系统规则化(regularization),这与上文讨论的错误类推是一致的。到了“递归语法”阶段才逐步建立起与成人相同的语感。
留学生学习汉语也是这样。不过,我们认为,二语习得中的语言简化不仅表现在虚词和词缀的遗漏上,而且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错误类推试图将语法完全规则化,规则的不完整运用就是试图用部分规则代替整体的规则,还有错误分析、利用羡余、忽略同现限制、矫枉过正、过度泛化等策略,目的就是试图将语言系统简化。简化就是不恰当地采取学习策略从而造成偏误的心理语言学动机。
2.3 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留学生在使用目的语交际过程中,为弥补语言能力不足而采取的种种策略,具体可分为采取近似的词、生造词语和迂回三种情况。
2.3.1 采取近似的词。在缺乏所需运用的词时,就会运用他们曾习得的另一个相近的词汇形式来代替,这个近似的形式包括近义词、上下义词和否定词+反义词等。
(1)近义词。如:*“我喜欢一个日本电影导演‘宫崎骏’的作品,他的作品是漫画”。留学生想表达的是“动画片,卡通片”,他还没有学到,只好用学过的近义词“漫画”来表达。
(2)上下义词。如:*“我爸爸开车送我们回家,路途上他发现没有燃料,所以在附近的燃料站停车”。“燃料”是上义词,而“油”是下义词,在这个语境中应该用下义词,而留学生用上义词代替。
(3)否定词+反义词。如:*“这就是抽烟的不好处”。留学生的脑词库里缺乏所需要表达的形式“坏处”或“害处”、“弊端”,用否定词“不”加上反义词“好”来表达。
2.3.2 生造词语。如:*“那一天天气非常好,天高云爽别提多美丽了”。“天高云爽”是留学生生造的成语,我们应该说“秋高气爽”或者“天高云淡”。
2.3.3 迂回。迂回就是兜圈子,对于一个尚未习得的词,用多个词即短语来表达。如:*“这个地方竟是把垃圾扔掉的地方”。汉语有“垃圾填埋场”,留学生用了一个迂回的说法:“把垃圾扔掉的地方”。再如:*“在古巴,有很多养老人的地方”,其实该生想表达的是“养老院”。
2.4 误导,由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不够长,加上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我们的教材、词典、教师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因而诱发了留学生的偏误。
2.4.1 教材。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如:《现代汉语教程・读写课本》第一册)在介绍形容词谓语句的时候强调:在肯定形式中,谓语形容词前经常用副词“很”,但是这个“很”已经不表示程度了。但是在介绍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谓语的时候,却没有同时说明这时应该去掉“很”,这就误导了留学生,因此产生了这样的偏误:*“他的眼睛很非常不好”。
2.4.2 词典。*“爸爸使他学习”。李大忠在分析这类偏误时指出:这类偏误的出现一方面跟外国留学生不能区分“使”与“叫、让”有关系,同时也是汉语的一些工具书释义方式影响的结果。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都用“致使;叫;让”来解释“使”。这对汉族人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对外国人就有点麻烦。
2.4.3 教师的教学。陆俭明和马真先生曾经讲了一个教师误导学生的故事。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他这样做是合情合理”,老师在批改时在句末加了一个“的”,并告诉学生说:根据汉语语法,“是”后面要求有个“的”和它相配,构成“是……的”格式。后来学生写了*“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的”,老师却把句末的“的”字删去。学生问老师:“您上次不是说前面用了‘是’,后面要用‘的’相配吗?怎么在这个句子里前面用了‘是’后面不能用‘的’了呢?”老师被问得答不上话来。
朱其智做了初步研究,成语在置于“是”之后时,分成两类,一类像“合情合理”是描写性的、限制性的,需要加“的”;另一类像“偏听偏信”是判断性的、同位性的,不需要加“的”。这样就能够解释上述问题。
3、偏误严重度研究(gravity of errors)。
偏误的严重度可以从偏误的跨度(range)和密度(density)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3.1 偏误的跨度。Ellis认为,可以在评估偏误严重度时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整体性偏误(global er-rors),指影响整句结构从而导致理解困难的偏误;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指仅影响句中某一个成分而不影响整句理解的偏误。整体性偏误跨度大,严重度高;而局部性偏误跨度小,严重性低。朱其智和周小兵认为:汉语习得中的偏误严重度研究,也可以从这两类进行考察。如:
(1)*“天气暖和,很多人去河边或者去公园看樱花。入学、参加工作等,这个季节也是新生活开始的季节”;(2)*“天气很冷,冷风刮,有时下雪”。例(1)确实让人感到理解困难,而且它的理解难度比例(2)的明显要高。不但如此,例(1)还难以纠正。通过考察,我们知道,该句是受学习者母语日语主题句的影响而产生的。“入学、参加工作等”其实是跟“新生活”相关的。可以改为:
(1’)“天气暖和,很多人去河边或者去公园看樱花。这个季节也是入学、参加工作等新生活开始的季节”。相比之下,例(2)只是个别相邻词语的错序,丝毫不影响句子理解,纠正也非常容易(将“冷风刮”改为“刮冷风”),因此,它只是局部性偏误。
3.2 偏误的密度。其方法就是统计每百字中有多少不同的偏误,这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的偏误,相同的偏误不重复统计。偏误密度越大,偏误严重度越高,这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随着量的变大,其累积效果(cumulative effect)也是相当惊人的。
我们随机抽取中级(上)程度的留学生作文20篇,对每篇作文的偏误密度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K的作文每百字出现5.28个偏误,偏误密度最高,偏误严重度最高;而留学生N的作文每百字出现1.40个,偏误密度最低,偏误严重度最低。
4、结语。
通过描写和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偏误的类型,即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杂糅;从母语负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误导四个方面,我们归纳了偏误的成因,而导致偏误的学习策略有七种,我们将它们归纳为根本的一条,就是语言系统的简化;在探讨偏误严重度的问题时,我们用了统计的方法。我们认为描写、比较、归纳和统计是偏误生成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2]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程美珍.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4]吴丽君.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Dulay,H.,Burt,M.&Krashen,S.D.Language Two[M].Rowley,MA:Newbury House,1982.
[7]鲁健骥,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8]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朱其智.留学生汉语杂糅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3).
[10]施正宁.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编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0,(2).
[11]Eckman,F.MarkedD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1997,Vol.27 No2.
[12]Em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3]邓守信.对外汉语语法点困难度评定[C].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4]周小兵.学习难度的测定和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15]曾性初.汉字好学好用证(下)[J].教育研究,1983,(2).
[16]桂诗眷,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7]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8]朱其智.留学生汉语痛句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00,(4).
关键词:新语法学派语言学史
一、引言
新语法学流派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流派,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语法学派的理论是19世纪末语言学界讨论的焦点,引发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革命,语言学界对其理论争议很多。 如果不是直接受益于新语法学派,很多语言学理论, 特别是历史语言学理论都不会进步到今天的水平。本文将对新语法学派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做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新语法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原则
(一)、历史背景
一般情况,19世纪比较语言学在方法和理论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第三个阶段是 19世纪的最后 25 年 ,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形态学研究》的创刊标志着新语法学派的正式成立,在其序言中就正式运用了“青年语法学派”这一称号。
(二) 、新语法学派理论原则
新语法学派奉行的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主要有“语音规律无例外”原则和类推作用普遍性。这两个原则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取得的巨大成绩在某种程度上与新语法学派的理论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1) 语音规则无例外
语音定律就像机械运动一样,是盲目的。语音规律无例外的观点最早是新语法学派代表人物莱斯琴在其文章中公开提出的。这一观点后来作为新语法学派重要的理论之一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他们的"语音规律无例外,每一个例外都有规律"的宗旨之中。
根据新语法学派的原则理论,任何语音变化都是机械的发生的,语音规律完全是盲目的根据自然地需要起作用。新语法学派出现前,普遍认为语言的发展并不是有规律的,所以随着语言的退化一定会产生许多不合规律的东西。
(2) 类推作用普遍性
类推是语言形式创新的重要推力,很多的语音变化都是心理类推的结果。语言类推的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规则论”与“不规则论”之争中已有反映,但直至新语法学派类推进行系统阐述,竭力推广这一原则时,类推现象才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新语法学派认为,除了语音变化,语言发展中的另一主要动力就是类推变化。
语言形式不是孤立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类推正是通过心理上的联系把本来相近的东西变的更加相近,是说话者无意识的依照语言中某些词的形式变更另一些词的形式或创造新词这一种语言现象。比如拉丁文有一对反义词,g r a v i s(重)和l e v i s(轻)。后来说话人根据l e v i s类推出g r e v i s形式。这个词到了古法语中成了g r e f,再次借用,成了今天英语中的grief。类推是造成语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语法学派认为不能仅仅重视言语的物理方面,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心理方面,因为“语言不是游离于人们之外,临驾于人们之上,为自身而存在的现象。语言只存在人们之中,因而语言生命中的一切变化,只能来源于说这种语言的人”。新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Paul将心理因素看做整个文化发展中最本质的因素,认为心理学是一切人文科学的基石,类推也是有心理根源的。
三、新语法学派理论对其他学派的影响和历史地位
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中的地位除了从其理论本身入手,还可以从其理论对索绪尔和其他语言学派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同时与新语法学派有着密切的关系。索绪尔1876年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时适逢“新语法学派”成立,索绪尔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观点,深受新语法学派理论的影响。
语言学的发展往往是这样的,当一种理论被推行到极致时,其缺陷也日益凸显,常常意味着这一理论行将衰败,为新的理论所替代。被新语法学派推崇到极点的历史主义原则正是这样。19世纪末,这种狭隘的历史主义观点使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在这种情况下,索绪尔提出 应着重语言的共时研究的思想。索绪尔认为语言研究应该分清共时的,即同时代的活语言和历时的 ,即历史演变之间的不同,共时的研究可以完全不管历时的问题而独立进行,并且共时研究应优先进行 ; 从历史的角度看,索绪尔强调共时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区别于对语言的历史性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样就承认了语言除了有自身的历史之外,还客观地存在着当前的结构属性,这在语言学中是一次巨大的变革。语言系统论的思想亦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观点与新语法学派的指导思想针锋相对。新语法学派受当时的实证主义影响,在语言研究中采用的是原子主义的研究方法,因此又被称为“原子主义学派”。语言成分间的联系不可能引起注意,语言亦不会被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结构的系统来研究。在这种背景下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系统论,纠正了新语法学派的原子主义倾向。索绪尔的最大成功, 就在于他把语言当成一个封闭静止的符号系统。该系统独立自在,不受外界干扰和历史影响,只受制于系统内部的整体规律。
四、结语
综上,历史比较语言学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语法学派的理论深刻的影响了索绪尔和其它的语法学派,为一些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参考平台,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其理论本身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但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是进步的,改变了当时语言学史的研究方向,在语言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索绪尔 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话语言学教程 O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徐志民欧美语言学简史 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教师 学生
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是具有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历,试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然后提出几点反思,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1.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缺陷
1.1教评方面。
1.1.1教育观念落后。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因此,教师总怀有这样的思想:我应该把我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这样才不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也不例外。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板书内容丰富,语言点解释清清楚楚、逻辑性强。然而,这种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附属地位的课堂教学形式,自古一直延续至今有它的弊端,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1.1.2考评方式单一。
我国历来重视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形式注重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短时间内记忆知识的熟练程度。考查的大部分都是课本知识及课堂上讲过的重难点,考试内容大部分都是客观题,所以学生考前集中时间全面复习,至少可以得到及格分数。在新形势下,一些高职院校非常注重专业课学习,一再缩减公共基础课的学时,有些院校从大一开始到在校期间理论课学习结束,始终是一周一次课2个学时。由于课时少,而课堂上只能讲解大部分课本知识,教师没有适当扩展延伸相关知识,如相关的英语三级词汇、同义词、反义词、形似词等。教师讲解知识有限,因此学生学到的知识受到局限,而考评内容也只是考查学过的,缺乏一些有深度的供学生努力思考、开动脑筋、激发创造力的题目,造成考评方式单一,评价效果不尽如人意。
1.2学习方面。
1.2.1态度不端正。
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本身入学时分数就不高,英语底子薄弱,所以在学习英语这门课时态度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我来职业院校是学技术学手艺的,为何还要学习枯燥的语言呢?我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毕业后我是靠手艺吃饭的。何况我中国人只通过上课学习点语言知识,实际根本得不到运用,又不和外国人打交道又不出国,到头来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所以学英语用处不大。这种思想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行为:睡觉、看手机、精力不集中,甚至干脆不上课,不参加考试等。
1.2.2方法不正确。
课堂上,学生总是机械地、被动地记笔记,努力记录课堂上教师板书的所有知识,但是没有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由于职业院校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较多,课下学生没有及时复习英语课堂所讲知识,作业完成有时候也是通过抄袭方式解决。考试前,学生熬夜复习临时抱佛脚,这种方式有时候很奏效,考试后,就把学到的知识又还给了老师,结果到毕业时连句简单的英文也说不出口,甚至常见的英文应用文体写作都成问题。
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几点反思
2.1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上教学,教师应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课堂上,教师应就课本内容适当删减有选择地讲解,也就是经常说的“精讲”。比如涉及课文学习时,教师若能将与课文知识内容有关的小故事、西方文化背景常识、小幽默等穿插在课堂上所授内容中,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将单纯性地讲解变为灵活多变的传授,则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考评方式。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科技的灵魂在于创新。学生的发展也不例外,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每位教师都应该承认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尊重学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以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课下作业的布置可以改变原来的纸质抄写,引导同学们浏览相关英文网站,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鼓励同学们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精美课件。每个组课件制作的完美程度作为考试评价的依据,不单单通过原来的答卷评定,从而丰富了考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转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不同于中学学习,学习主要是自己的事情。大学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仅仅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课下自己还要下大工夫,尤其是英语语言课的学习。这就要注重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第一,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重要环节,课堂听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听预习中的难点部分。第二,做好课堂听讲。课堂上集中精力50分钟比课下花更多时间,学习效果要好得多。第三,做好课下及时复习。根据记忆遗忘曲线可知,人的记忆力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当天学到的内容当天复习是最好的方法。
高职教育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家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容忽视。鉴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如何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及激发学生兴趣,还需要和同行进行切磋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这是多年以来,我第一次与大红大绿的英语书封面重逢。
再一次听见仿佛从老式录放机传来的“Lesson One”时,我想起了Miss Lee,还有那些满怀疑惑和期待度过的春夏秋冬。
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再见过Miss Lee。
许多老师的形象在我们的记忆里渐渐模糊了,但偶尔同学相见,我们会惊讶地发现,Miss Lee严肃的面孔总是默契般地在我们的谈笑间光鲜如昨。或许,她真的在太多人的少年记忆里留下过噩梦般的阴影吧。严厉是其次,还常常口不择言。几年以来,班里的孩子,每个人都未曾逃脱过她尖酸刻薄的训斥。
除了我。
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每每想起她时,生出那么多的骄傲,隐秘的却永藏心间的幸福。
忘了是初几了,在一次英语课堂上,练习单词。由她说一个词,我们跟着接出反义词。在她念到with的时候,我说without,当我说出这个单词后才诧然发觉,整个教室只有我一个人的声音。
同学们的表情满含惊讶和胆怯。惊讶因我而起,胆怯因Miss Lee而生。
其实,我也很紧张,我担心自己答错了。
几秒钟的空气凝固。
“你们看好了!你们听清楚了!什么叫天才?这就是天才!人与人之间的智商真的是有区别的!”
这是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尖锐犀利,就算被她表扬,也依然享受得胆战心惊。
坦白讲,当时的我,好不容易才做到了面不改色。内心得意,却又极力想表现出谦虚。我们还没学过without,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看到了这个单词。我一直相信我曾经看过的一句话,一个对语言有天赋的人,无论学习中文英文还是日文,都不是难事。
想来,Miss Lee待我真的不错。有一次我嗓子病了,声音沙哑了好久。一向只顾上课,下课就夹着书本走人的她,竟然破天荒地,在下课后问我:“你嗓子怎么了?你要赶紧去看医生,这声音,将来要是当翻译的话,没人要哦。”
呵呵,她想当然地认为,我长大后要当翻译。
听说过Miss Lee的事情,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她谁也没跟,在老家长大。考上了不教外语的中等师范,却自学了英语。工作后,她和校长吵过架,和学生家长吵过架,甚至还和男生在课堂上差点打起来……必须要承认,她确实算不上温柔美好。
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更感念于她对我的偏爱。
此际回想,不知她现在的脾气好一点没有?
她的双胞胎儿女如今长成什么样了,该念大学了吧?或者已经毕业了?
而亲爱的Miss Lee,也许你不会感觉到,但我想说的是,十年前的那个小女孩,她会永远对你心生感激和祝福。
班里有个叫F的男生,白皙如女孩,很调皮,给我取绰号。
每次考试,他的其他学科徘徊在六十分左右,英语却一定接近满分。原因我知道,他在刚接触英语时,生出几分兴趣,某次展露才华,被Miss Lee狠狠地表扬过。那几乎是他唯一一次受到老师的赞赏,他就此认定自己跟英语有缘。初中毕业,他没考上高中,去念技校。前几年我们还有过联系,我记得他对我说,他在自考大学英语专业,短信里,还时不时夹杂着英语单词。
这么多年了,想来,若是他不曾放弃的话,专业八级也该能达到了。
或许,他也曾听过这首歌。
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feeling?
年级里有个尖子生L,曾在某一次期末考试前,在操场里向我敬礼,说希望我给他指教英语。其实,知道他是开玩笑,那样优秀的孩子,哪里需要我的指教。不过是因为,学校刚张贴了英语竞赛的名次,一等奖里有我的名字。
秋天的时候想起这件事,很是感慨,不知他在何方,做着什么,有没有实现自己一定不庸常的理想。
初冬时,和同学吃饭,问及L,得知他已经和三班的霞结婚了。
蓦然间想起,那些年来,学校的红榜上,他和霞的名字总是排得很近。同是勤奋又聪颖的孩子,他们之间,一定有着许多的默契和悲欢吧。
歌词里唱:“有点遗憾,李雷和韩梅梅,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一样的是,我们都有了个,当初不曾料想的以后。”
忽然挺喜欢徐誉滕的,这句话写得不动声色,却凛然彻骨。
谁陪我们一起成长,谁陪我一起湮灭。
你是否与我一样,在对比自己曾经为自己设想的种种未来之际,才怆然发现,生活如此强大,可叹可感的是我们,执着于做它羸弱又狂热的对手,纠缠不休,誓死不放手。
我记得我们的班长,全班女生热烈仰慕的Q,他时常拿着一本英语书来请我给他讲题。我在认真念单词,他却在偷偷注视我,直到我实在无法在这样炽热的目光下假装无知无觉,只好一把抢过书搭在自己的脸上。
“看什么看,再看不讲了!”
“总不可能闭上眼睛嘛!”
“回自己座位上去!不讲了!”
……
今年,经常和Q一起吃火锅,我带着我的孩子和孩子他爸,他牵着他美丽贤淑的已有身孕的妻子。热气氤氲间,她的妻子与我问及育儿的经验,彼此在奶粉纸尿裤和防疫针的话题间乐此不疲。
我却心猿意马,坏坏地走神想:Q还会不会记得,毕业之际缠着我,跟我要家庭住址的事情。
“你问着干嘛?”
“有用。我想我们可以做个朋友。”
“我们本来就是朋友啊。”
“我……我的意思是说……”
“你什么意思?”
“我……”
“要上课了,我走了。”
“等等,你还没告诉我你家住在哪!”
“干什么?!”
“我考上大学以后来跟你的父亲谈件事。我今年考上了,今年九月就来找你,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明年九月还来找你。”
这句绕口令一般冗长地话,很奇怪我竟然一直记忆犹新。
三年前的某个秋天,我抱着我的幼子在街边等车,忙乱的生活令我丢三落四,记忆力迅速下降。就在我俯下身准备零钱的时候,孩子突然尿了我整整一身,淋漓尽致,毫无保留。我手足无措,欲哭无泪。四下张望,期望可能的帮助。
然后我就看见Q,牵着他的女朋友徐徐向我走来。他们一路谈笑,完全不曾留意到我。我抱着孩子,在他们走近我之前,跳上了一辆根本没看清楚车次的公交车。
那段心力交瘁的日子里,我时常在咀嚼这段画面时,品出沉沉悲哀。
直到我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前赴后继涌进烟火之城,瞬间发胖变老,满身市侩,我才明白自己已是幸运之人。就算满城洪荒,逆流纵横,能在自己的旗帜下紧抱旗杆,守住方向,多么可贵。待春日来临,与草焕发。
Q抱着我的孩子说:“长大要好好念书,考到我们学校来,我教你。”
我忽然明白,不久的以后,Q的妻子也可能独自带着孩子,被懵懂无知的婴儿折磨得狼狈不堪、寸步难行。而我唯一期望的便是,在那一时刻,有人能为她伸出温暖包容的双手。
当我在电脑里断断续续地敲打这段文字时,耳畔一直流淌着徐誉滕清澈中隐藏忧伤的声音。其间几次哽咽,泪盈眼眶。
回首旧日种种,狂妄和无知,纯真和唯美。少年时光,仿佛人生中的破晓时分,星月在疼痛中沉沦,晨曦在辗转反侧中迟迟不肯洒向案头。这一条路,从黑暗到渐渐明亮没有错。难就难在,雪白日光之下,我们看见太多十字路口,还有阡陌交错令人眼花缭乱的道路。而无论你选择那一条路,行程都是如此千回百转,梦想尚远。
你可以流泪或者歌唱,叹息或者作诗。
但你不可以停下来。
“Lucy回国了,Lily去了上海,身边还有了那么多男朋友。Jim做了汽车公司经理,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 Li Tao当了警察, Uncle Wang他去年退了休。”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策略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对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效率应当采用的阅读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广大高中学生能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找出适合于自己的阅读策略,并将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策略;学习策略;英语教学;阅读理解
1 引言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规定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教学目的都是侧重阅读。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最难的是阅读,平时也最惧怕的是阅读,考试时得分率很低的还是阅读。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仍很普遍。通过与学生交流及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如词汇量、背景知识、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等,但缺乏阅读策略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不会使用阅读策略,也不了解有哪些阅读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无疑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因为,快速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完全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培养起来的。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认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范东生,1999)。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密切关系,如果两者协调一致,则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应该是吻合的,做好学生阅读策略的跟踪工作对于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行阅读策略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学的效果,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保证的,这是现代教育界普遍承认的事实。
没有学生阅读策略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学会阅读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阅读策略水平的提高是学会阅读的保证。英语是多数中学生深感难学的科目之一。从主观方面讲,造成英语难学的原因有英语观念的原因,更有英语学习策略方法是否有效的因素,即会不会学英语是能否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但是已有的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难以通过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而大部分学生又很难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自发、自然地形成自己的英语阅读策略和方法。因此,探索研究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的有效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阅读学习观,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水平,使学生会阅读,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然而,不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掌握知识本身并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知识的掌握过程本身也是运用主体性学习策略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果教师自身不懂学习策略,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学习新的教育、学习理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1956年布鲁纳等人对人工概念学习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概念的形成过程因其富有策略性而表现出人的主动性,如果人们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将会明显好转,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对于学习策略学术界尚未统一定义,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张大均,2001):
第一类,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学习的规则和系统,如都费(Dufy, 1982)认为;“学习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第二类,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如尼斯比特(Nisbet, 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第三类,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如梅耶(Mayer, 198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的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是在学习活动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一般学习者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和“学习如何知道”(learning how to know)。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综合这些不同的看法可以认为,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策略。心理学家费拉维尔关于记忆策略的实验和布鲁纳关于假设检验策略的实验表明,人们在遇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课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效果也不同(邵瑞珍,1990);学习策略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刘电芝、黄希庭,2002)有人认为:学习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刘电芝,2002)。杨孟萍等人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注意力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行为的三种最主要因素之一(杨孟萍、丁锦红,1998)。
3 学习策略的分类
语言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习得语言及技能的过程中,为促进学习而采用的各种行为、步骤或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使他们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能够真正独立学习,进行终身教育的人,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观念和方法两个子系统(文秋芳,1996)。所谓观念是指学习者对“如何学好英语的认识”。如有人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是掌握词汇,而有人认为是学习语法。方法是学习者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行动,它分为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两种。管理方法指学习者为了安排和组织语言学习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通常又涉及英语语言材料本身;而学习方法指与英语语言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学习活动,如听、说、读、写的各种做法,因此有英语听说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等具体之分。虽然英语等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较多。如0'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主要内容为重复、利用资源、利用肢体语言、翻译、归类、记笔记、演绎、重新组织、利用语境、利用关键词、迁移、推论和精加工等;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包括先行组织者、集中注意、选择性注意、自我管理和监控及自我评价等;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包括合作学习、澄清疑问等;Co hen的从运用策略的目的出发,把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学习语言的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区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接触材料和有意识记忆等;运用语言的策略包括检索、排练、掩盖和交际等策略。
Oxford (1990)根据与所学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凡与所学语言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直接策略,而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间接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几大类。
4 阅读的模式和策略
4.1 自上而下模式。Goodman(1967)在作了大量研究后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谜游戏,并推出自上而下阅读模式。该模式以概念理论为基础,认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本人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根据这一模式,阅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知识的实践和实现。
4.2 自下而上模式。该模式强调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的辨认开始,不断进行信息组合,完成阅读活动。该模式遭到了人们的批评,因为它忽视了一系列影响阅读过程的语境因素,把阅读过程当作一种纯粹的语言知识的应用活动。3.综合模式。该模式认为阅读过程中有几个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词语识别、句法分析、语境知识等。阅读时,各个层次的知识相互补偿。在这三种模式上,具体提出以下一些英语阅读策略。
4.2.1 略读。略读就是快速阅读文章,以获取语篇中心思想、写作目的或原因的阅读,通过整体略读,领略内容大意,为精读作准备。因此,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阅读的速度要快,浏览阅读报刊杂志就是用这种方法。
4.2.2 寻读。寻读是一种快速回读方式,目的是寻找特定的信息,比如寻找姓名、日期、数字。在进行寻读时,读者对于要获得的信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要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带着问题找答案。寻读要求既快又准,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学生不必逐行阅读,也不必考虑文章的结构布局,寻读要时刻记住所要寻找的特定信息,快速扫读,时刻期待有关信息的出现,必要时可适当停留,辨别是否找到了特定信息。
4.2.3 预测。预测是指在看文章之前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的插图来预测文章可能的内容,或者根据已读文章来预测文章的发展内容。预测在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进行预测。可操作的方法是:通过读前活动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标题或关键词启发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在读完一段后观测文章的其余内容;或读完文章后给文章写续。
4.2.4 猜测词义。词汇是影响阅读的一大障碍,是阅读的关键所在,阅读能力获得的关键是词汇量问题,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意思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常,我们是通过上下文以及我们对词汇结构的一些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猜测词义方法有多种:①根据定义线索猜测词义。根据同位语或定语从句得出相关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也可以利用文章中表示比较、对比的信息词的线索猜测词义。②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猜测词义。同义词和反义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作者都会用变换的词汇和句式来摆脱平淡乏味的表达。因此,陌生的单词附近总会有相似的表达甚至重述的部分。③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有关词法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提供推测词义的线索。作为单词基本组成部分的词根,前后可以添加不同的前缀或后缀。
4.2.5 推理。推理判断要求读者根据文章中的句子结构、情节、环境、顺序等,对词义、句意,特别是文章的主旨意图、标题或作者的态度进行推测。推测时尽量考虑文中的全部信息和事实,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在对作者态度和写作意图进行推理时,关键在于分清文章中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引用他人观点,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另外,在阅读中也要注意一些与文章本身的叙述没有关系的形容词和副词,因为它们往往蕴涵着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褒贬态度。最难的是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把观点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时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情境、背景知识以及常识来体会作者的观点。
4.2.6 总结概括。概括信息能力需要阅读者仔细审视语篇的整体内容,区分重要与非重要的信息,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忽略琐碎的细节,然后综合这些信息,写出代表语篇的主要内容的梗概。判断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总结文章的大意和主要段落的大意,教会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包括主要观点和关键细节的概括:①确定主要信息;②删去琐碎的、冗余的信息;③浓缩信息,用抽象的语言代替形象的语言;④把主要信息和关键信息联系起来,即把概括的句子组成连续短文,使概括的短文能够反映语篇的层次结构。
5 结语(conclusion)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提升,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熟记词汇,掌握好基本语法,拿捏好阅读的速度与质量,培养出时常阅读的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以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指导,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范东生.正确认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6)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
[5] 刘电芝.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