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发展的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也就使得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1 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就其理论中最基本、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发展主体论。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2)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它的推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并顺次经过五种社会形态。(3)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表现出来,并对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作用。(4)社会发展趋势论。马克思是一个辩证的社会进步论者,他认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综合作用,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前进上升的总趋势。(5)现代社会批判论。这里的“批判”指对社会的理性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理性评价。
2 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
2.1 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两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这是几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只有说清楚,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一般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一,社会历史观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体价值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二,社会历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是引导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引导人们在历史发展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2.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
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就是发展与批判的统一。(1)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2)基于实践对各种各样关于社会发展非科学观点的批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3)在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对主体所创造的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
2.3 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1)思想发展过程中科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的社会批判思想内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评判逐步确立起来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也促使他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和价值也是统一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说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而它的说明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3 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专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在于:(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唯物史观作基础,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尺度,考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连续性和动态趋势,这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方向。他还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没有以的历史观作基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论述,不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设想都没有从本质层次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的出路问题。(2)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把资本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将要被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的可能和趋势。(3)二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现代化理论给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按照西方的模式,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的理论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政治革命等形式,来改变世界整体发展格局,建立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
4 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旨,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根本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首先,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按照社会发展理论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次,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理论,树立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但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看作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至上主体。往往陷入了理性至上主义,招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难。再次,明确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加快社会建设。马克思要求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可见,理论显然是要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总之,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和理解的社会发展理论,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 。
参考文献
[1] 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
摘要: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他通过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主要内容 及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探索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人;当代价值
真正揭开人类历史发展的序幕始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乃至危机。这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两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这是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说清楚,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1.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一般关系,概括地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历史观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侧重发展中的“真”。主体价值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侧重发展中的“善”。其二,社会历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是引导人 们的行为。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尺度,引导人们在历史发展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其三,虽然真是构成善的基础,但当下并不必然善。在历史发展中某些价 值的实现可能会以牺牲别的价值为代价。就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要生存, 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其二,从发展的趋势看二者是统一的。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的对象化活动,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程。其三,从两者的内容上看二者也是统一的。从上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问题角度的考察,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人们行为的善,而人的行为 的善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真,才是真正的善。
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就是发展与批判的统一。这里的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而是指他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所体现的批判功能。
其一,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的发展。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都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而社会发展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
其二,基于实践对各种各样关于社会发展非科学观点的批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就使各种非科学的观点,都在此基础上烟消云散。
其三,在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对主体所创造的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时代在前进,马克思的研究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对理论自身进行反思、修正、并达到完善。
3.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所谓科学,是指马克思从客体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所谓价值,是从主体角度考察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状态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具有价值评价的特征。它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价值取向。
其一,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科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内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评判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当他对生产 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演进关系从质到度都把握住的时候,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同时,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也促使他进一步完善和 深化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二,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和价值也是统一的。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是为了说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而它的说明又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同,它十分强调人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能动创 造作用,高度重视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严密整体。就其理论中最基本、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而言,主 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发展主体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社会发展就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矛盾过程,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2.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 因素。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它的推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并顺次经过五种社会 形态。
3.社会发展动力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表现出来,而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汇集成一个合力,并对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4.社会发展趋势论。马克思是一个辩证的社会进步论者,认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综合作用,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前进上升的总趋势。
5.现代社会批判论。(这里的“批判”是指对社会的理性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理性评价)他追求的目标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幸福寻找一条现实的道路。当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辩证的、历史的。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专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的兴起与二战后的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1.社会发展问题兴起的原因
二战后,世界整体面临着两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一是东西关系问题。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60年代后社会主义阵营 破裂,形成了以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实质是世界和平问题。二是南北关系问题。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形成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 少数发达国家相对的南北关系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东西关系、南北关系相互交叉的复杂局面。
在这种格局下,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发展的问题。战后新兴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是走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老路,还是走别的什么道路?所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理论,其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
就二者的比较来看,最根本的是他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角度、方法的不同。
(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作基础的,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尺度,考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连续性和动态趋势,这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方向。并且他还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没有马克思的宏大的历 史观作基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论述,不管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设想都只是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层次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的出路问题。 (2)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又指出了要将社会主义现 代化超越的可能和趋势。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就等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否认资本主义现代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转变的趋势。
(3)二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
现代化理论给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照搬西方的模式,想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马克思的理论,在以民族利益 为出发点的世界整体关系中,必须扬弃私有制,通过发展生产力、政治革命等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整体发展格局,建立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
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探索和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题。同时,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本真精神。在实践层面上,有助于我们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第一,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看,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准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树立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 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看作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绝对至上主体。从而陷入了理性至上主义,招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自 然灾难。
第三,明确社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加快新时期社会建设。马克思要求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可见,马克思显然是要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市民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样式。
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在世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掌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实现中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4
[2]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9
[3]刘新刚.《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3
关键词 人 自然 社会 和谐发展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
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能进行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而人则能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但人类社会并不能超越自然的制约,并不能完全突破自然的限制。在当今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基础之上,必须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一)自然生态系统为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是不能离开自然界凭空产生的,自然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先在性。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受自然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工具的出现和应用,大大延长了人的手臂和大脑,但是,这并没有
改变劳动主体受自然制约的性质。一方面,未经人的劳动加工过的天然的劳动对象,比如原始森林,以及未开垦的土地和未开采的矿藏等,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比如已经被开垦的土地和已经被开采的矿藏,它们虽然打上了人的劳动的印记,但仍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也就仍然受自然的制约。
(二)自然生态系统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中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减弱,而是随着社会和技术进步呈现出了一种加深的趋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
(三)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
当今社会,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是以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及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也即人的实践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人的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而是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来达到目的。人的活动只有在自然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才能成功,违背了规律,就必定受到惩罚。
二、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两个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二者存在着质的差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互不相干、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当今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就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必要地社会物质条件。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指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教育、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的进步等。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既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映一定社会的社会环境,它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人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推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上层建筑的必要改革以及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
三、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同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严重失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只有人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达到了和谐统一,才能使社会的发展不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但自然规律和自然力量是永恒地按其自身固有的必然性在发生作用的,它不会迎合人的需要,一旦人的实践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或者超过了它的平衡系统所能容纳的限度,它就会顽强地抗拒人的力量,甚至以种种严重的天灾来报复人的所作所为。当展困境的出现,正是片面的发展哲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未能有效地实现同自然界的和谐交换和协同发展,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灾难。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当代中国乃至全人类面临的绝大多数灾难性困境,是由于人类社会内部相互关系的严重失衡引起的。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前.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抓住主线 突出主题 注意联系
初三思想政治课使用根据新颁发的《课程标准》的规定重新编写的新教材。这套新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启蒙课程。下面就新教材的教学,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抓住教材的主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围绕这条主线的展示组织教学
新教材自始至终贯穿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指出这是一切社会中发挥作用、决定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教材结合有关背景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一再展示了这条主线。首先,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次,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状况入手,引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基本概念。第三,结合不同社会形态巾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从不同层次上具体分析二者关系。在原始社会,强调的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原始的生产关系,侧重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三个阶级社会,教材分别从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中具体揭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教材从我国实际出发,分别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方面来证明只有杜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来论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最后,在教材的第五课,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全面系统地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揭示这条主线,有计划地把逐步认识的过程贯穿始终,还需要适当延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二、把握主体与主题的内在联系,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统一于社会发展常识的教学中
新教材的主题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新教材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展示,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必然性。可以说,通过社会发展常识与我国基本国情的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教育依托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这个课程主体中进行,这是新教材逻辑结构的特点。
那么,如何把握这种联系,突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个主题呢?本人认为教学中,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 二是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关系: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性的关系。二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三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三、注意史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以理论观点为主导,把史科、事例放在原则中去作理论的注脚,是社会发展吏构筑教材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不能就史论史,也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进行空洞说教。而应遵循“论从史出,理寓事中”的原理,以史说话,以理服人,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要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在史实的叙述之中,让学生从史实、事例的分析中总结出理论观点。为此,在教材处理上,耍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正文与辅助文的关系。二是本学科与历史学科的关系。三是本课程与时事教育的关系。
世界银行的2013年《世界发展指标》报告显示,金砖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的是巴西,近85%。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巴西的城镇化率有望达到90.7%。巴西人用5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英美等国耗时一两百年的城镇化进程,从农村社会急速转型为城市社会,导致大量社会问题集中爆发。
有专家指出,巴西人口不能长期无序流动,否则将给巴西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城镇化带来巨大障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巴西需要在社会收入分配、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等方面做出全面改革。
这条消息很耐人寻味,很值得咀嚼。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各国都在推进的方向。但是,这个必由之路,也必须是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必须是水到渠成,不能跳跃,不能跨越!如果不按规律发展、幻想一蹴而就,人为压缩过程,必然会出现反弹。
近几年,城镇化在中国也是最热的词了,各地都把城镇化当作加快经济社会的不二法门,有的地方甚至采用赶农民上楼,逼农民进城的办法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许多边远山区、偏僻地区也是大片大片的圈地,建起了成排成排的楼房,好像让农民集中居住在成片的楼房里就是城镇化了。根本不考虑客观实际、不考虑现实情况,不尊重发展规律、不尊重农民意愿。农民上了楼,日子发了愁,生活没着落,生产难进行,农具无处放,畜禽无法养,有的进城农民城里留不住,乡下回不去。生存焦虑,前途迷茫。
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还以城镇化之名,大行土地财政之实,在集体变国有的名义下,用尽各种办法,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拿来土地,在建设新城区、产业园、开发区的幌子下,加价卖给开发商,农民手中的那点土地补偿款还不够从开发商手中买到一间房子。表面看来,有些地方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宽阔马路,但实际上房屋的空置率高得惊人,车辆过往少得惊人,而且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跟上,上学、医疗、出行、购物、娱乐、安全都存在着重大问题,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因为超越承受能力,新城成了债城,不仅百姓生活不易,政府也被债务所累,债务成了一颗随时都有爆炸可能的定时炸弹,危害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它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总的经济运动支配下各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掌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任何试图超越规律、改变规律甚至违背规律则肯定会受到规律的反叛和惩罚。
城镇化也是这样,它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种必然的规律。政府当然应该发挥作用,但政府不能违背规律,强制推行,幻想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做完一百年的事,一代人完成几代人的任务。甚至直接由“裁判员”变成“运动员”,由“警察”变成“拳击手”。这样,速度可能快了,过程可能减了,在一定时间内的确提高了城镇化率,但却因为压缩了过程,超越了规律,煮成了一锅夹生饭,无序化、跳跃式带来的隐患,造成的危害导致百病丛生,大量社会问题集中爆发,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来吞下苦果,严重制约了未来的发展。政府应该做的是,研究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做好市场引导、搞好市场调控等工作,助推让城镇化按照发展规律又好又快地进行。绝对不能不讲规律、不顾实际做归大堆、摊大饼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西过快城镇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方式
一、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哲学视域中,“发展”是指以多样性为基础,事物因相互作用而沿某一方向的螺旋式上升运动。社会发展。一般而言,就是指人类及其社会追求价值目标并付诸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是人通过主体性活动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它以人的需要的满足和目的的实现为趋向,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完善及人类生活的健康、幸福、文明联系在一起,它必须有助于社会持续、稳定、完善和人类生活健康、幸福、文明。社会发展是有限度的,它在一定条件集的基础上进行。条件集就是限度,个体行为受规则系统限制,经济发展受政治、文化系统限制,人类社会受生态环境系统限制,超越条件集单方面的狂飙突进,是为畸变,而在限度以内活动,社会发展则显现出负反馈或“循环”的特征。条件当然可以改变,限度也不是不能超越,但一则限度依然存在,即超越后会形成新的限度;二则超越必须在条件集允许的基础上进行,且超越后的条件集必须是平衡的,即一种条件的改变,能够带动其他条件的改变,或如“帕累托最优”所言,至少不损害其他所需条件。社会发展中贻害无穷的做法是,某些条件改变而另一些条件不变,甚至以牺牲另一些条件的存在为代价。
“和谐”,最一般地说,就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其基础是事物的多样性。(1)和谐是以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为前提的,即是说,没有差异,没有独立,就无所谓和谐。只有一种声音就谈不上音乐,只有一种颜色就没有纹彩,只有一种味道就不成其美味。和谐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只是同一,这样的社会不是和谐社会,而是大一统的社会。(2)既然存在差异,和谐就不等于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恰恰相反,由于差异和独立的存在,矛盾和冲突必然是和谐社会中不可回避的现象。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不是和谐的社会,而是一个超强控制的社会。(3)和谐社会允许矛盾和冲突的表达,但并不等于是无序的,和谐包含着规范,包含着秩序,矛盾和冲突一定是在某种规范和秩序下表达出来的。(4)和谐是有条件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打破旧的和谐,再解决不和谐,建立新的和谐,永无止境。(5)和谐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和谐”社会。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到政治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构成社会的各种因素、各种关系相互协调、彼此包容、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安定有序的协调平衡状态。
以上分析表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是有差别的两个范畴。(1)社会发展主要是一个关于社会向前运动的展开状态的描述性范畴,是相对于停滞、倒退而言的有方向的运动状态;而社会和谐既是状态的描述,也是以某种标准对某状态的评价,是状态描述性范畴与结果评价性范畴的统一。(2)社会发展更多地表征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和某一层次的向上运动,因而有所谓“发展不平衡”问题;而社会和谐则主要标示社会整体领域、整体方面和整体层次的积极运动。(3)社会发展具有多向性和多样性,既有社会客观的运行方向或内生方向,也有通过人的自主设计所谋求的方向。由于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社会发展往往具有多种方向同时生成的性质,比如能源的使用与资源耗费或污染等同时生成,财富的聚集与财富的转移同时生成。因此,社会发展与发展代价相伴而生,如果发展代价超过一定程度,则这种发展的结果往往是不和谐。(4)社会发展是人性的实现方式,但是在某种条件下,却往往以人性的丧失为代价,造成对于人性的开放性、创造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等品质的压抑。呈现社会发展与人性的背反。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性发展是直接同一的。(5)社会发展主要是手段意义的范畴,而社会和谐直接就是目的,如果手段凌驾于目的之上而忽略自身的价值旨归,则有可能形成“发展崇拜”,至于手段背后的真正目的则可能被遮蔽。
虽然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是有差别的两个范畴,但它们又不是相互割裂的。一方面,发展创造和谐,“和谐”是在发展中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谐作为一个环节包含在发展中并被发展所决定。没有以多样性为标志的发展:“和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问题不解决,和谐就会成为乌托邦。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发展。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特别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社会分工就会混乱,社会差异就会转化为激烈的社会冲突。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发展是硬道理”,“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先验的自明性和自足性,并不自然地导向社会和谐。它必须被“合理性”所规定、所限定,才能实现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性。社会的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式如果背离了规律性或目的性,如果没有对于发展过程中所关涉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目的与手段、事实与价值、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复杂关系的辩证把握,则又阻碍社会和谐。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历史都已说明:并非所有的经济增长都一定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合理性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当然,社会发展也需要外在的和谐作条件,诸如政治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道德和心理素质等等。但是必须看到,这些外在条件也是由发展本身所决定的,也必须从发展本身出发去创立。因而,当这些条件能真正适合发展而创造出来,它们也就从外在转化为内在,与发展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系统。因为所谓外在的条件,也是在相对意义上,就其实质而言,它们也在发展之中,而非在发展之外。
二、社会合理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实现方式
所谓的社会合理发展是指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现实(包含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反思、批判、建构和完善基础上的,为达到社会整体更好的发展效果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而达到的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合理的实践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是超越了动物式本能活动和非人的对抗式与盲目式的活动,是内在的尺度与外在的尺度统一的活动,是具有反思性(生命活动本身成为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全面性(活动时空要素的整体性)、广泛性(整个外部世界成为活动对象)、对活动结果具有支配权(活动与享受的一致性)的活动。
1.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创造着对象的和谐,即在改造和创造客观世界、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是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通过实践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与此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人类自身的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因此,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改变了原来与自然相对立的掠夺式的实践方式,而以一种新的以维护生态平衡、解决生态危机为目标的合理的实践方式出现。在这种合理的实践方式中,人将成为自然界自觉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存,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实现自然规律与人性的结合。2.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创造着人类自身的和谐,即创造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合理实践活动不仅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生成“人化自然”和人类历史,并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推动真正的人的形成。“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类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不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而且内化到人的肉体与精神之中。“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与人的和谐本质上是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使人以真正的主体身份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自觉建立起公正、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制度以及文明、诚信、友善、协作的人际环境。“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正是这种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不仅改造和创造着客观世界、人化自然,而且创造人类自身,创造人类思维、意志、审美及人的各种能力;不仅创造着对象的和谐,而且创造着能理解和创造和谐的主体及其和谐能力。
3.合理的实践方式和社会的合理发展是通过两次提升达到两个和解的过程来实现的。两次提升即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物种提升凸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社会提升凸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志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次提升是以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基础的,而合理的实践方式和社会的合理发展正是通过两次提升达到两个和解的过程来实现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实质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是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实现人的自然化。人通过物质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利用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与自然和解”的实践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从冲突对抗式的社会交往实践向对话和谐式的社会交往实践转变。
三、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方式
这是基于前两个问题而提出的事实与价值选择和具体操作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和看法是:
1.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应立足于人及其周围世界的整体性,充分开发和利用主体自身的潜能及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推进发展,并注意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讲的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与我国自身发展要求相结合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1.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应遵循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满足学生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符合学生发展的自然成长规律,也要培养学生适应学校教育及外部社会环境,设计、开发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课程。体育课程的职责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教育。
2.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随经济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当前,人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其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全面的知识,还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通过运动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身体体质,丰富社会生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目标来看,体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实现,是促使普通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1.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需转变观念
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增强体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体育观念的更新客观反映了人们对体育活动认识的进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我们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结合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各种各样的认识和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对人类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理念,反映了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总和。科学重视理性思考,追求真理、规律和知识。人文精神是基于人的基础上,追求感情、信仰和价值观的。体育课程本身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科学和技术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强大动力,课程也是在文化和教育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体育教育的功能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为体育人文观念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为体育科学的发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我们找到它们的交集点,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的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结语
从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趋于均衡,分配收入从两极分化到缩小差别,市场竞争从行业垄断到公平自由,有其内在的矛盾规律。顺应并进而掌握这个规律,就会取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成效,反之则将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甚至混乱。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上升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经济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借鉴国外解决社会均衡问题的经验教训,更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速度和稳定
工业革命后,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不仅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方式,也成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种不平衡发展是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普遍规律。但在工业和城市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后,由先行发展的工业成果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由先行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也是从不平衡走向均衡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些国家,一方面先后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同时采取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逐步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水平,实现了以6%―7%农业人口支撑社会消费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大缩小了工农业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另一方面利用先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经验,带动和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美国和日本有西部开发的经历。韩国甚至采取迁移首都的方式,要在落后地区重现“汉江奇迹”。
经验和教训证明,能否把握从不平衡和均衡发展的规律和时机,关系到一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韩国在工业和城市快速发展后,在全国农村大规模推动“新村运动”,把城市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向农村,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经过持续努力,目前韩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已接近城市居民的92.5%,城乡差别基本消失。作为新兴国家率先成为世界经合组织的成员国,韩国发展速度超过日本。
而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违背工业发展后反补农业的均衡发展规律,造成其后期发展停滞甚至负增长,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致使社会基础动摇,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败北。
因此,从不平衡到均衡发展,要把握速度和稳定的矛盾关系,注意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
两极分化和缩小差别
一些国家为抑制两极分化和缩小贫富差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时,先后采取调整分配制度,抑制社会分配过度倾斜,加大工人工资增幅等措施,缓解了社会矛盾。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的工会组织,成为工人与业主定期进行调整工资问题谈判的载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劳动力价格的中介。日本还制定了财产继承法案,近乎于苛刻地严格限制财产的继承,克服财产代传的弊端。
进入发达国家前后,这些国家又更大规模地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生计问题。韩国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提出要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国民福利的社会。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韩国已建立起惠及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还普遍出现中产阶级扩大的状况,使社会结构从两极分化转变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消除了绝对贫困化,促进和保障了社会的持续稳定,克服了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崩溃的灾难。突尼斯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防止两极分化的弊端,特别采取有利于中产阶级增长的举措,“制造”了一个中产阶级,使之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新加坡还将公务员纳入中产阶级的范围,使之在行政管理上更有成效地承接社会整体。
但是,社会分化成不同阶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和富庶不可能同步,总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共同富裕。因此,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分配收入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趋于缩小和合理。
缩小分配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程度,一方面要随着经济发展程度逐步推行,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持促进经济增长,要掌握好适度,利用分配杠杆的规律,把握好社会承受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系。
抑制垄断和促进创新
一些国家为抑制行业垄断,采取拆分垄断企业,抑制大企业,扶植中小企业的举措。
美国有严格的反垄断法,以法律手段制裁违规的垄断企业,保持相对公正的竞争环境。日本采取股份分散化方式,改变大企业的资本合成,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连接众多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经营模式,发挥大中小企业的各自优势,改变大企业倾轧小企业的恶性竞争。韩国采取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在投资和开发等问题上给与中小企业以优惠待遇,使中小企业的数量得到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大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实现更强发展。
但是,大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是中小企业难以达到的。其多年经营形成的赢利氛围和有利条件,也是中小企业难望项背的。日本的中小企业离不开大企业的晶牌效应和整合氛围。韩国实行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达20多年,从未出现“脱小变大”的著名企业。而且,由于对大企业发展的限制,反而促使韩国的大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将资金和技术转移国外,成为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因素之一。所以在防止产业垄断时,也应同时注意发挥大企业的传统优势,避免产生杀鸡取卵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方向 方向设置
引言
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我国的人口素质,尤其取决于高级人才质量。人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培养模式和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发展史证明,有什么样的专业方向设置体系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所以,专业方向设置的建构是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既是体育,更是一种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21世纪,究竟应该构建何种课程体系,才能切实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的原则
1.1体育教育规律原则
分类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规律。不同目的、不同出发点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因此,首先要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并能够适应和满足应用对象的需求。人才培养有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都有自身的规律性。对于本科应是专业面宽些,奠定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基础,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更高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其次,在体系结构上要层次清晰,口径适宜,界定明确。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有民族特色,然而这些各具民族特色的项目有些是同一类体育项目。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繁多,不可能都成为体育院校教学的内容,也不能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成大而全的“大杂烩”,要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布局,有的放矢。
因此,我们在设置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时,就应考虑专业口径问题,使专业面不至于过窄、过细或者过宽、过粗,利于兼顾专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增强就业的可选择余地。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社会需求有长远需求与近期需求之分。高等院校不仅要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而且要考虑社会长远需求。在这个问题上,狭窄短视的实用主义与完全脱离的理想主义都是不可取的。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快,人才培养的周期却较长,一个新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若干年努力才能办好,设置之后又不能轻易停办。假如没有经过科学的人才市场预测,轻易决定设置专业方向,将会陷入被动。在一定时期社会对某些专门性人才的需求总量和结构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对人才需求也存在结构性差异。因此,新设专业方向一定要以未来可持续发展作为决策前提。
一劳永逸,还会引起专业内容上的变化。所以,必须遵循动态原则把握专业方向的设置,才能使专业方向设置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掌握专业方向设置的主动权。
1.4兼顾办学条件原则
从理论上讲,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当然是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但必须考虑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如专业教师队伍的配置,专业建设所需的场地、设备等客观物质条件,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办到的。社会急需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开设一批相关专业,缓解这些专门性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只要社会需求,则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可以开设新专业方向。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
纵观当今社会,社会对所需人才结构、层次、培养模式、数量及质量已有新的要求,人才向多层次、复合型方向发展。高等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有本质不同,又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学校的专业设置。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要通过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要遵循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及办学规律协调一致的原则,形成和发展专业的优势和特色[4]。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要反映出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对专门人才规格的需求谈专业及方向的设置,办学就失去了基本依据。因此,研究、预测社会需求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影响,提出并形成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科学指导思想:坚持改革方向,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专业方向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符合实际需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动态需要,又要考虑人才就业的需要,还要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有利于学科发展,同时突出重点,以创新求发展,形成专业特色。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教育”过渡,培养的人才模式从“单一专业型”向“多科复合型”,“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5]。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新专业在高校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设置,旨在不断完善、改进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高速度、快节奏日趋激烈竞争的现代化社会,从而全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翠兰.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体系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100-104.
[2]倪依克,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3,24(1):25-27,52.
西南政法学院1978年开始恢复招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作为78级大学生,梁治平回忆当时的情形说,“七十年代末有一种振奋的和向上的精神状态。时代的转变使每个人都觉得前途光明,社会也还没有淹没在物欲当中……终于有了机会重新办学,老师和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见该书第247页)
书中的一幅照片深深触动了我,这张照片后来被用作《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一书的封面,拍的是清华大学77级学生上课的情景:上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学生衣着朴素,带着一种近似宗教般虔诚的态度在认真听课。那个时代没有多媒体,没有PPT,更没有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可是为什么老师仅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吸引学生呢?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教育规律。
研究教育理论的人都知道教育规律一说,教育规律还经常出现在领导讲话中――“按教育规律办事”。但是如果有人追问,教育规律到底有哪几条,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在按教育规律办事,相信能给出满意回答的人不会很多。一般认为,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其一是外部规律,其二是内部规律。外部规律揭示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说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并对其产生反作用。教育的内部规律揭示的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说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制约,并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反作用。
从梁治平与马国川的对谈来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之所以成为教育的“黄金时代”,主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八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文化热”,形成了多个有代表性的学术文化团体,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中国文化书院、“新启蒙”丛刊等。与“文化热”互为表里,大学里人心向学,读书、思考之风盛行。其时,人们久被压抑的精神追求得到了释放,走出文化沙漠的青年期待着用知识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可以想见,在那样的社会氛围中,教师欢欣鼓舞,学生求知若渴,师生目标一致,都想把荒废的时光抢回来,教育事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从这样的时代背景看,“新三级学人”群体的诞生就不难理解了。
对谈中,马国川提及西南联合大学,梁治平认为两者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大家都有理想,对未来充满憧憬”。如果说西南政法的成功印证了教育外部规律的话,那么用教育的内部规律来解释西南联大的辉煌似乎更合理。教育要受制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是教育又能激发人的主动性,使人知难而进、自强不息。西南联大虽然偏处西南一隅,且遭遇动荡时局,但是师生在战火中悲歌前行,弦歌不辍。他们为国读书,读书救国,期待“南渡北归”,凤凰涅。强敌入侵、多难殷忧反而令学人动心忍性、刚毅坚卓,面对断壁残垣他们精神不倒,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因此,在西南联大艰苦的条件下,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振动光谱》等开创之作完成,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经典论著问世,联大在简陋的条件下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任继愈、何兆武等一批大家。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教育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历史告诉我们,“教育救国”行不通,而“科教兴国”庶几可行。教育的外部规律反复证明,教育发展受制于社会发展的状态和水平,这正是“教育之痛”。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人的发展还受生物、社会实践和个人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片面强调教育的功能将导致“教育万能论”。学生身心发展有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必须充分尊重这些特点,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学不躐等、因材施教。尤为重要的是,学习者的主动性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效果的好坏,端赖学习者兴趣之有无。对此,传统文献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记》《论语》等经典文本蕴含着“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思想,《学记》通篇以学立论,强调对学习者“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则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主张。王夫之也曾经说过,“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
中国传统教育以自学自修为主流,两汉经学教育、唐宋书院教育、明清私塾教育概莫能外。近代以降,废科举、兴学堂,偏重于“教”,夸大了教师的作用。以至于,一提到教育首先想到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于是,但凡教育出了问题,教育者首当其冲遭到责难。“教育之病”,其症结恰恰在于夸大了教育功能,把教育看成了“万应碇”。一本影响甚大的教育论著这样写道:“现代教育的功能,除了政治功能或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外,还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类自我发展功能,改善人口质量功能,提高民族素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甚至过好日常生活的功能……”其志可嘉,其文可议。
如果把教育功能分为选拔功能和发展功能的话,我认为,在一般性讨论教育问题时,人们更看重发展功能而忽略了选拔功能。重视学生的发展是对的,可是认为“每个学生都应当发展,都能发展,都必须发展”而毫不顾及现实条件,那就走向了谬误。从普及小学到普及中学,以至于倡导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诸多实践皆以此种认识为基础。其结果是,许多适合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进了普通高中,不适合读大学的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反思今日中国大学的种种怪现状,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病因。
“教育之病”源自对教育的迷信――认为教育的功能无限,教育者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让每个人得到发展。其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教育的反作用,却忽视了教育受制约的一面。事实上,教育规律是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对于总体成立的事实,对于某一样本则可能是例外。一个人不具备某方面发展优势,缺乏兴趣和进取心,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求他进步明显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关键词: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根本。在正在经历着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模式转换、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今天,如何推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如何确保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如何实现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先富起来的地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体制下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等,其产业结构面临着优化升级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整个区域中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人力结构、对外经贸关系等均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加速条件,未来时期整个区域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宁波市2004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开始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一时期宁波市整个区域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处于加速阶段,人力资本结构属于技术密集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力资本结构配置不当,经济社会发展中容易出现“瓶颈”。要想克服这种不必要的“瓶颈”现象,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转换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而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转换,前提条件是要大力深化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的改革,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只有成功地推进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
那么,如何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理论上,所谓教育结构指的是教育系统中诸要素之间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它关系到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关系到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产业结构则是指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组成类型、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基于此,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与相关产业的组成类型、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需要相适应。以高等教育为例,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注重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有效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注入新的发展要素和内生变量,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进程。
就目前而言,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整个区域教育,尤其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服务型”的办学理念,构建服务型的教育体系,按市场需求进行办学定位,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的现状,科学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其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以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在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架构下,地方性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以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地方性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特别注意培养发明家、企业家、高新技术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师、高级设计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营养师等各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型教育体系要求实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从而使整个区域的教育体系与区域社会的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积极承担地方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争取为区域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应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区域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更快、更高、更好的发展。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结构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服务型的教育体系下,区域教育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区域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服务支撑。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被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运动,大批原属于中央部委的院校下放给地方管理。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共有公立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教育部及其他部委所属院校不过100余所,地方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方院校,首先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且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
作为一种新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服务型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着普遍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等教育必须首先立足于服务地方。在这方面,美国的赠地学院、州立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都是成功的范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所谓的“都市大学”(metropolitan university)、“相互合作大学”(interactive university)和“合作伙伴大学”(partnership university)等新型高校。这些新型高校抛弃了传统大学“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他人为中心”,以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实践证明,这些高校合理的办学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高校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市场空间。
众所周知,在我国由于学校办学定位不合理,升格攀比之风盛行,严重影响了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我国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原本很明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目的失落。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地方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心,以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需要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迷失了这个战略方向,缺乏服务型的办学理念,地方学校的办学定位就会出问题,区域教育的发展就可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最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传统学术性大学的发展道路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性高等学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年一届的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而且对教学有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一般来说,考试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考试的内容是教材的精华。对于政治课来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围绕政治课的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于废弃“三大任务”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和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无情”的鞭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近十多年的中考实践表明,今年的中考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年中考应认真对待的一大难题。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会是今年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还不等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于是社会就向前发展了。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还必须运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第二步摆出社会发展规律,然后用“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即说明改革就是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步摆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然后再用这个原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一步分析说明,即说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就发展了,随之整个社会面貌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向前发展了。第四步归纳小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既是教学的依据,也必然是考试的依据。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既是教学的宗旨,也必然是考试的宗旨。教学中只有扎实教学,克服“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明确方向,拾遗补漏,避免“猜题押宝”,中考中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