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3-05-30 10:4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为习惯的养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培养良好体育习惯的外因

1、体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要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一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要求体育教师以身作则、举止大方、率先垂范、用规范的行为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学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规定练习时间、科学定量、合理安排强度、规范细节要求”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解示范、准确规范、组织严谨,课后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教学内容情况及表现进行反思总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2、课堂纪律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保障。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跟课堂的严密组织分不开的。教师在授课时,要语言精炼、思路清晰,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在严格的课堂管理中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课堂上管理太严会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抹杀,管理的松了学生会自由散漫影响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收放自如,把握住尺度,教学效果就会达到最佳。

3、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集体行为习惯对自身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起到约束、促进、巩固和发展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游戏、教学比赛等方法,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让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才能;同时也要发挥同他人集体协同配合的能力,让学生在集体练习中,养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习惯,从而达到养成好的集体行为习惯的目的。利用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让学生体会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敢于和不良行为习惯作斗争,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4、重视和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要求他们,应对他们做到一视同仁,正确的鼓励、支持,错误的就批评指正,使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既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这样使体育特长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体育特长生刻苦训练、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优良品质时时刻刻影响着周围的学生,其他学生无形之中受到感染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内因

1、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在良好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的培养,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后,对课堂教学效果和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质量也就会提高。在授课中要用创设情景、语言幽默、寓教于乐等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2、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立姿、坐姿、跑姿和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姿态,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明确的健康意识,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学生要多引导鼓励,少批评。

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还需要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要择机对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喜悦,从而调动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4、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现在,有些学生家长和个别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不关心,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甚至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必要的技术教学外,还要教育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对人的影响,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三、形成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途径

1、教学过程中的日常行为教育。

在课堂上,要严密组织并启迪学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严格要求学生,从个人的养成教育人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生不迟到,早退,要穿校服,佩戴胸卡,有学生需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积极参与学界的各种文体活动,教育学生要团结合作,遵守活动的规定,文明、公平、公正的参加比赛。

2、教学过程中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2篇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行为习惯 养成

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会让人受益一生。叶圣陶老先生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换句话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人的一辈子总离不开教育,无论是走进校园老师教授的知识,还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间获得的教育,可见养成习惯非常重要。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开始。如果这一时期养成了文明礼貌、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方面的好习惯,那么他们将会终身受益。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呢?

一、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它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来到陌生的环境,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养成的习惯都不同,有的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难适应园里的生活,虽然他们能力差,但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别看他们年龄小,他们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爱模仿。所以,在让小班孩子养成行为习惯时,要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与措施,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实现目标。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们常会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园都是自己吃饭,可是回家怎么说都不肯吃,老师你帮我说一说,他就听你们的话”,“这孩子怎么说都不肯穿棉袄,天都这么冷了,早上还把衣服扔掉,老师和他说一说,孩子听你们的话”等,诸如此类的话会听到很多。孩子们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那么,教师就更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孩子们的好榜样。

刚开学时,孩子们对周围的环境很陌生,对老师也很陌生,不会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每天都是老师先与孩子打招呼,他们才会轻轻说一句“老师,早上好”,老师并不会责备孩子,不懂礼貌,看见老师、同伴不主动打招呼,而是在日常谈话中,告诉幼儿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老师以身作则,早上来园,与幼儿打招呼,与孩子们交谈时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二)利用儿歌养成行为习惯。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专注力较短,如果只是用口头传授的方法让幼儿养成行为习惯,没有几分钟孩子们就坐不住了,也不会认真听老师在讲些什么,因此,要想让小班幼儿养成行为习惯,我们就必须用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教授。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我经常使用儿歌吸引幼儿兴趣,集中幼儿的专注力,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养成一些行为习惯的要领。例如,在洗手的时候,我会教幼儿念有关洗手的儿歌,在儿歌中学会洗手步骤。

(三)利用游戏养成行为习惯。

《幼儿园工作规则》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当中。当然,游戏也不是让幼儿纯粹地玩,要利用游戏养成幼儿的行为习惯,如,在游戏中不与同伴争抢玩具,共同分享;在游戏结束后整理材料,把玩具宝宝安全的送回家等。同时,通过游戏让幼儿养成饮食的良好习惯,如,我让个别幼儿扮演小动物,到小熊家里做客,小熊在桌子上放了好吃的食物,请小动物们品尝,让旁观的幼儿看他们是怎么吃饭的,说一说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正,也让参与游戏的小朋友说说自己存在的问题。孩子们在游戏与观察中不知不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习惯不是经过一次游戏就能养成的,所以,在每天的进餐中我还是会不时地提醒,让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园合作,共同教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宝贝,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还在不断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且他们的自我控制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只有不断督促、提醒幼儿,他们好不容易养成的行为习惯才会得到巩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只在幼儿园里遵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家长不配合的话,回到家里不要求孩子养成行为习惯,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难养成。因此,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需要家长配合教师,共同教育。

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可以通过面谈、家校路路通等不同方式,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及一些要求孩子们养成的行为习惯。家庭也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同时,在家里要给孩子立规矩,“应该怎么做,不能这么做”,幼儿没有达到要求,应该有一些小小的处罚方法。让家庭与幼儿园同步,使得孩子能更快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叶圣陶教育名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朱永新.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第3篇

一、 新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1.一般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情绪大都多变且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刚入学的孩子意志力也比较差,缺乏必要的耐心和毅力。他们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目标,并且只有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他们不善于仔细而全面地考虑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或草率冒失的特征,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活动时多持放弃或否定的态度。

2.学习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只要老师对自己比较关心,他们就很愿意接近老师,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由此而喜爱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3.交往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大多喜欢跟同伴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伙伴,他们还在探索与谁交朋友是比较合适的,但他们的择友标准又是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并不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厚的感情,有一种明显的依恋感,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为依赖老师。

4.生活心理特点

刚入学孩子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他们虽有自立意识,但因年幼而显得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他们在学习用品的整理、学习作息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常常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帮助,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最佳期”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所以当学生迈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抓好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刚入学儿童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教育计划,需要全体教师及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抓住年龄特征开展养成教育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小学阶段是他们生活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学,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学会过集体生活。为了让儿童很快地适应小学,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告诉他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心理上的准备,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优秀小学生的故事,让孩子向高年级同学学习,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2)生活方面,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如收拾文具、穿衣扣纽扣等。(3)注意学生在家作息时间安排。另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中还要注意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衔接,注意学习的趣味性,一堂课中随时加入游戏,使他们逐渐地适应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将使其受益终身。

3.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实践也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由不良习惯向正确行为转化尤其需要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实现转化的关键。(1)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训练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二字,不反复训练就形不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2)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练习的过程是个痛苦的过程,得咬着牙坚持下去。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养成好习惯。(3)训练必须要求具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示范。(4)训练必须要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不能高估我们的自觉性,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必要的纪律制约是很重要的。要争取家长、老师、同学的真诚监督和帮助,把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结合起来。

4.在养成教育中教师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学生的习惯都是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渐形成的。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道德概念的具体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要想有文明学生,就得先有文明老师。”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我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做好学生的榜样,这样我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们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例如:平时上课,我每次走进教室后只要看到纸片,就会立即弯腰捡起来,孩子们看到后也会马上检查自己座位附近是否有纸屑等废弃物;讲桌乱了,我就轻轻地整理一下,孩子们也马上动手整理自己的课桌和学习物品;课间我有意识地拿本书坐在讲桌上看书,学生就会自觉地读起课本来……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我们只有时刻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来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5.开展评价活动,强化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我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其进行表扬和暗示。鼓励学生自己对照要求找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利用晨会、班会课,对他们进行专题指导,给予评判,树立典型并在全班予以表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都进行“明星”的评比,树立典型;每周确立“纪律星”、“文明星”、“卫生星”,以点带面。这样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养成教育的评价就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6.重视家校结合,构建养成教育体系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不出现大问题班主任就不告知家长,只有当其“屡教不改”时,我们才会通知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这时候家长多半接受不了孩子“变坏”的现实,会质问班主任,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早通知我们?现在你们管不了、想推卸责任了才想起我们家长,没那么容易。这样不仅有违我们的教育初衷,而且还使教育环境更加恶劣,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理解家长的不易,因此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家长工作做在前面:每周向家长汇报一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得当、作业是否及时上交、成绩是进步还是有所下降、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和在校表现(是否迟到、是否早退、是否尊敬师长与团结同学、上课是否遵守纪律等),以便家长能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积极地参与教育和问题的处理。

第4篇

中职生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树立远大志向,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诸因素中信念是第一要素。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信念。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没有信念,便会终日无所事事。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有为实现志向的信念和毅力,才会明辨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才会激励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理想服务,从而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会自觉利用自己的力量纠正这些缺点。中职德育课教师可根据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为实现职业理想制定出一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正面要求,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

纪律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而是对整个团体制定的。这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会遵守和服从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和团体性要求。中职德育老师可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让学生知道作为职业人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应该从学生起就开始养成,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养成遵守法律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学会自我评价,强化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强化自我意识,遇事才会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四、树立榜样,渗透礼仪意识

教育学生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树立遵守纪律的模范和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正确认识和改正自身缺点,同时正确认同他人的优点养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从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安慰父母、帮助他人这些细小事情做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文明发展的人。

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

实践证明,一切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自制力为前提。对于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愉快而艺术的引导,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转化为有意识注意。同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将有意识注意的时间延长,提高其自律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和服从的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5篇

摘要:当今每位幼儿身上都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如何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多面临的共同的难题。本文主要先分析了当下的主要不良行为习惯,再从幼儿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解决措施及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方面来进行研究。旨在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关键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家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77-02

一、引言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要注重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保护幼儿与的生命安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然而当今的家庭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难免有很多娇惯和纵容,这样就造成了孩子很多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以后的成长造成的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怎样及时防止和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和养成就成了当今教师和家长的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国内外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广泛的成果。本次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找等方法,深入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并添加了个人的创新性思维的理论成果。本次研究首先先列举了当前幼儿常出现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如攻击;挑食厌食行为;自私任性;乱扔东西;说谎;偷东西等。然后分别从家庭因素和幼儿园因素来分析,幼儿形成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最后又从家庭因素和幼儿园因素来总结如何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本次研究主要是从幼儿园和家庭入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主要接触的生活环境,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影响不良行为习惯出现的原因

1.家庭因素。①家长的不良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幼儿自出生起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具有终身性、首要性、广泛性。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在无形中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幼儿在学龄前每天所接触最多的人是父母,父母的所作所为幼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幼儿的模仿能理很强,父母做什么孩子学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幼儿很多的行为都是从父母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学来的。②父母的文化素养低。父母的文化素养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父母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成长坏境,能否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否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是否有利于未来的发展等等都至关重要。而文化素养高的家长会比较关注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对幼儿的反应能给予积极的回应。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会比较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能较好的激发孩子W习探索的积极性。③家庭关系紧张。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睦也会影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样成。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很难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成长环境。家庭关系紧张会使幼儿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幼儿阶段应有的童真、天真、善良的天性渐渐的缺失,相反为了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照顾,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幼儿开始出现不良的行为,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2.幼儿园因素。①幼儿园的环境氛围紧张。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包括教师为幼儿创造的物质环境,而且还包括教师为儿童创造的精神环境。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紧张的环境氛围不仅会遏制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感。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幼儿在学习中应自主的发现,发现问题的所在,并积极思考,自觉的去探索。但紧张的幼儿园的环境不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氛围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②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幼儿的保育者。教师不但要提高幼儿的文化水平,还应培养幼儿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高尚的情操。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和纠正,这样幼儿的不良行为才不会恶化。同时教师应运用正当的方式进行指导。如果教师一味运用强制的手段,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只会惩罚、批评甚至体罚,幼儿的没有得到尊重,必将会生成一种胆怯的心理。幼儿对教师会有一只陌生感,不能真正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就不能从内心深入的对幼儿进行了解,不知道幼儿的真正的情感世界。这样也就会进一步导致教师对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没有及时的回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就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③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应具备合理的科学育儿观、正确的心态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具备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管理能力、调节幼儿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等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面对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教师如果没有教高的职业素养,不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纠正,不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不知道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就不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

三、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措施

1.家庭方面。①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应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每日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在孩子面前展现一位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勤劳勇敢的拥有高尚品德的形象。在幼儿面前,家长不仅要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还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②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父母在教育幼儿时的教育理念。提升文化素养有利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文化素养较高的家长能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阶段,给予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相应的教育内容,同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选用良好的教育手段。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倾向,在日常生活之中,选取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学。提升家长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家长能熟练的将游戏和教学完美的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同时在游戏中熟练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③创造和睦的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能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尽量在孩子面前展现出一幅和睦的家庭景象,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之间出现矛盾,也尽量在私下解决。不应在孩子面前狡辩、争吵、说脏话,甚至大打出手。

2.幼儿园及教师的因素。①教师为幼儿创造轻松的环境氛围。积极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和共同合作的。培养幼儿共同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幼儿所学的知识不单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幼儿通过自我怀疑、自我提问、自我探索发现的。培养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氛围,充分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发现,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所在,找出问题的答案。②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国家可以通过师范类学校、职业学校或专科等正规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提升师范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国家应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教师入职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等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采用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如观摩或分析优秀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经验比自己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她们在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时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进行微格教学、园本教研、自我反思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措施。教师应经过深入观察分析幼儿,因人而异,即使是同样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在针对不同的幼儿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纠正,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这有这样,幼儿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是错误的,是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的,才会进行改正。

参考文献:

[1]刘艳.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J].学前教育学研究,2010,(6):55-57.

[2]蒋俊梅.儿童攻击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71-73.

[3]吴霞波.幼儿攻击行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64-65.

第6篇

【关键词】学生管理 行为习惯 养成

职业技术教育是向社会和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一种理念,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晋煤技校是向晋煤集团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用性直接影响着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才能使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网络等各种通讯娱乐方式极大地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些新鲜的词汇常常传进我们的耳朵,其中让大家耳熟能详的莫过于80 后、90 后这些定义当今年轻人的字眼了。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更有价值地度过他们技校学习与生活并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要,已成为我们每位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新课题。

管理是一个有目标的活动,是一个过程,是实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学生管理工作应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工作理念,因此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是管理学生的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请假的考核员;鸡毛蒜皮化解矛盾的协调员;上传下达信息的情报员;更应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教育、行为习惯、人生规划做好一名导航员。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管理办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则通、通则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的管理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需要我们因地制宜进行管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采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时刻把握学生的脉搏,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关注点及相关心态,形成点、线、面的综合管理模式。不管是从事学生管理的班主任,还是学管干事对学生管理这项工作在当好“三员”的基础上,更应该深化此项工作的真正含义。

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警察式的管理方式是最易被学生采纳的,所以很多老师就成了“警察式的老师”。所谓“警察式的老师”就是学生看见老师就害怕,“问题”学生在老师高压之下往往不说实话,学生的错误老师看不到,自己又不改,犯了错误又不敢让老师发现,所以这类学生就会处于“潜伏”状态,这些“问题”学生的错误和谎话就会越来越多。我们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之以心的教育比简单粗暴的训斥、打骂、体罚更有效。让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最值得信赖的、最可靠的、最贴心的朋友。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曾有一位美国医学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站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记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教育我们清洁卫生,对人要友善,不说谎话。”按理说这些与他的医学研究没有任何关系,但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成就了他一辈子的德行,为他的医学成功奠定了真正的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简单地说,习惯是人们在较长时间里养成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复杂地说,(1)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4)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当前学生存在以下主要不良习惯:(1)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喜欢依赖别人;(2)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3)责任心不强,没有团队精神,不能勇于承担责任;(4)学习懒惰,没有上进心,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现状反应)学生与老师角色的转化,学生不会急得老师转,老师追着学生学,学生躲着老师玩,老师发愁怎样教学生才能学会,学生想我就是不学看你怎么办。

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我们主要抓住人性的三大弱点:

(1)人性最深层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2)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3)对学生而言,他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同、欣赏和表扬。根据学生最深层的心理需求我们要学会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建立积极地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制不良习惯的发展。

善于积极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寻找优点,转变“后进生”。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或优点。关键是,做教师的能否发现、挖掘乃至用放大镜去看待,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长处或优点,只要能被发现,并给予表扬和赏识,就能唤醒“后进生”的自信和尊严。

用多种表扬方式,增强学生的进取心。表扬是一种积极的评价形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有人说,赞扬就像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就像是点燃憧憬和希望的火种,就像是给人温暖和感激的春风。在现实中,赞扬和鼓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能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采用不同形式的表扬,来增强学生的进取心:(1)以“口”为主的表扬——口头表扬个人或集体;(2)以“笔”为主的表扬——利用“作业本”、“板报”表扬;(3)以“笑”为主的表扬——用微笑、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表扬;(4)以“评”为主的表扬——评选先进集体或个人,授予荣誉称号;(5)以“展”为主的表扬——多种形式展览进步学生的作业;(6)以“奖”为主的表扬——发奖品或给予丰富多彩的精神奖励;(7)以“生”为主的表扬——让学生自我表扬与相互表扬;(8)以“家’为主的表扬——请家长表扬。

我们总会在升完国旗后对获得处分的学生进行通报,如果我们在国旗下对学生不仅仅是通报处分,而是表扬,那会不会改变学生的心态?

积极评价学生的举措。如果学生的优点、进步能够得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

(1)准确评价学生行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望得到肯定和赞许。责问、批评、处罚等消极评价的后果,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学生,肯定、赞扬、鼓励等积极评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

(2)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问题”学生也有闪光点。在教师心中每一位学生都应有闪光的地方,教师应宽容地对待有缺点的学生,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消除他们因怕挨批评、训斥而形成的心理压力,还学生一个自由、宽松、愉悦、安全的心理环境。

(3)运用积极评价的多样性,多元评价学生。针对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学校在管理学生时,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把“尺子”不仅仅是长短的变化,而且应该是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的变化。应该使教师的积极评价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创造出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积极评价学生是管理学生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建议教师多赏识、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以促进更多学生健康发展。

萨克雷说: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告诉我们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增强技校学生的自信,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从心理上提倡人人都说《我能行》。

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

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

第7篇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规范的小学生活,面对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许多习惯都没有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所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年级的教学之重。因为只有在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在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教师与家长去细心培养,制定一系列措施,让他们能在活动中获得进步。本人从行为习惯的界定、行为习惯的分类、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以及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措施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行为习惯教师 家长学生

一、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种行为模式,是反复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而行为习惯就是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下需要去养成的符合环境的一些关键性的动作。

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带给他更的进步,反之,坏习惯不仅会降低他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其身心发展。

二、行为习惯的分类

(一)生活习惯

在生活中,一年级的小学生必须从自由的幼儿园生活中转变过来,不能没有时间观念,要学会讲究个人卫生,在生活作息上听从老师的安排,能够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些事情。

(二)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正式步入小学生活,也是从一年级开始,学生要开始学会学习。在课堂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端正坐姿、不懂就问、诚实守信等,这也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习惯中进行培养。

(三)品德教育。

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不仅仅在学习上要有优秀的成绩,在自我修养上也要有良好的品行,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存在问题

(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生活步入小学生活,在课堂中容易分心,常常会自己玩头发、和同桌讲话、发呆、到处乱看,从而使得课堂纪律混乱。特别是在课中的20分钟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厌倦与对下课的期待,使得课堂气氛稍微减弱。

(二)没有明确时间观念

学生对上课和下课铃声没有明确认识。常在上课铃响后几分钟才缓缓走进教室。甚至有的小学生在早自习铃响后不回教室,反而在下面玩玩具。

(三)语言表达能力稍弱

在一年级的课堂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在老师提问时,哪怕自己会,也不敢勇敢的举手,而部分同学则是举手又不能完整的做出表述。

四、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

(一)教师

1、以身作则。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跟着做,做到言传身教。

2、奖惩结合。在学生取得进步或有良好的表现时,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必要时进行实物奖励,如贴小红花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表扬方式。此外,当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做不好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明白,只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3、有耐心。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行为上管不住自己,特别是在课堂中常不遵守课堂纪律。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耐心去感染他,让他慢慢的去改正。

4、寓教于乐。对于天真可爱的一年级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参与一些活动,在课堂中多用游戏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多创编儿歌让学生对常规进行识记,在儿歌中养成规则。

5、及时提醒。一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稍弱,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时,发现错误后及时提醒,并引导学生做出改正。

(二)、家长

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在学校有老师进行系统管理,而在回家以后就需要家长进行时刻监督,如果发现孩子有行为不一致的,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同时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严格,让他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学生。

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所以在养成在于单他们能够充当教师的小帮手,可以将教学生分为几组,选出组长,监督其组员,而组员可以挑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监督对象,让自己在有管理权的同时,帮助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帮助自己改正不好的行为。学生在自己当管理员时,往往能比教师发现更细致的问题,对于他们的发展,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五、结语

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他整个小学生胡,甚至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并非朝夕之间,而是需要教师的千锤百炼,

教师需要做到时时讲讲、时时师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人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研究,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加规范小学生活,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2020年9月17日

论文字数:1997字

参考文献

[1]董秋蕊.谈一年级新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小学),2016,(03):220-221.

第8篇

通过一年的一年级教学,对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心有感触,下面就对对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常规教学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操场上有纸屑时时,总有学生去打扫干净,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和口令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第9篇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讲到仅七岁的萨沙将妈妈给他的雨衣批在了弱小的蔷薇花身上,我顺势让学生联系自身来谈谈感受,王壮壮同学说:“我应该向萨沙学习,平时要多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而不是取笑别人。”张静宜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萨沙虽然年纪很小,但他的做法很了不起,这是我比不上他的地方,我要向他学习,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另外,利用活动机会向学生渗透品德教育也是必要的。如清明扫墓活动,学生去烈士纪念碑前扫墓,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从活动中学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学习和生活。

二、以身作则,为养成教育做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小学阶段是个体学习的启蒙阶段,成长的初级阶段,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没有稳定的模式,好奇心、模仿能力极强,因而极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一旦外界影响产生作用,就形成了较稳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老师的表率必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两年前,我接到一个卫生习惯极差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随手扔纸屑,纸屑教室里到处可见,即使有人往垃圾桶里扔,也是一半里一半外。我严厉批评、惩罚后,也就只能改变几天状况,而后又重犯。因为学生在意识上还没有得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讨论:“假如学校是我家”。通过讨论辨析,学生意识上都得到改变,但难以行动起来。于是,我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平时我走进教室,一旦发现有纸屑,就随手拣起来,扔进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学生的卫生习惯在静观默察中,在不断模仿中逐渐形成。记得一次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有纸屑,当我俯下身子拣纸屑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的目光都投向我。此时有位学生红着脸走到我面前,低着头说:“对不起,老师!让我自己来拣。”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三、开展活动,强化养成教育

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必然要延伸到课外,实践到家庭,检验到社会。行为教育本身有着深刻的实践性,这个结合点就是“活动”。在这方面,我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要设计和提出学生喜欢的活动。例如,我发现学生吃零食很厉害,便提出开展小储蓄活动,学生一听很乐意接受,参与积极性很高。每组选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储蓄员,制作一个小储蓄箱,每天为自己的小组收集要储蓄的钱,并且登记好各个人的储额,当天把储蓄的钱交到老师处保管。每星期累计汇报一次,期末返还学生。班上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学生几乎没有吃零食,这样学生逐渐养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又如,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利用班队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制订了“天天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给自己打分”活动。每天学生按“天天行为规范”给贴在教室墙上的“给自己打分”表打分。一周小结一次,进行奖惩,并作为“评三好、评积极”的重要依据。通过此项活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了。每位学生都养成了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是拓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家庭实践的生活。例如,教学“学会商量”的口语交际课时。课前布置学生走进社会、家里实践,遇到一些事情应该怎样商量?怎样处理?课堂上要求学生汇报在社会和家里的商量处事的经历。让学生从实践走向课堂,充分认识到“学会商量”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从而养成了“遇事商量”的良好习惯。

四、抓住机会教育,养遵守纪律好习惯

小学生的精力旺盛,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学校活动空间较大,他们在奔跑中极容易发生突然事件。学校将此也是作为重要工作狠抓、严抓。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必须对学生的安全尽责。对此,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班会课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二是课间我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不良行为即时纠正,再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监督、制 止任何违背常规的行为。我们班班级的侧墙上一直张贴着“比一比,谁最棒”的评价表格,根据我在班级内部制定的一套奖励措施,每周为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对应的五角星。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学生已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为此我们开展“送自己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行动,“练”成做事持之以恒意识,形成做事持之以恒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家校合作――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第10篇

长期来,由于外出打工的家长无法照顾自己的子女,把子女交给其他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应该如何尽到责任,教育好托付给他们管理的孩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说实在话,绝大多数监护人年纪都比较大,在教育管理子女的问题上有一定经验,但对于今天的未成年子女,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长时间脱离父母管教,缺少父爱和母爱,性格扭曲,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缺乏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在教育上仍有很大的难度。

一、留守儿童的产生

由于地处落后的农村,家庭困难,许多农村地区青壮年夫妇为了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现状,给长辈和子女创造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大量地外出打工或经商,由于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自己的身边或安置在所在的城市读书,只能将其留在家中,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照看,甚至把这些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这样便成了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

1.成长环境。外出经商、打工的家庭多半是家庭经济比较差、生活困难迫于无奈才出去的,外出者中有一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而另一部分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留守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贫困的困扰,学习环境差。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与临时监护人的特殊关系,使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了放任自流和娇宠溺爱两个极端,加之部分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有意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引发了喝酒、抽烟、打架、偷盗、逃学、辍学、早恋、心理脆弱、懒惰、缺少责任感、缺少理想和目标等一系列问题。

2. 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有些爷爷奶奶根本不识字),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因此只能煮一点饭菜供这些孩子吃却不能有效地教育他们。比如,这些孩子从学校回到家,爷爷奶奶只是问“老师布置作业没有?做完了没有?”至于孩子做完没有,骗没骗他们,他们都不可能再去追究,更不用说去辅导他们。因此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行为自私、任性,打架斗殴,更有少数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走上犯罪道路。例如,我校刚毕业的沙寨村下兔场组的一名男生,因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这孩子自己在家,父母在出门之前只随便交待邻居看管。该男生最初学习成绩还在中等,可是他性格外向善于交往,受到几名不良社会青年的引诱教唆,开始在这男生家聚众抽烟喝酒、赌博,把家里的大米、油菜等粮食拿去卖后就大肆挥霍,我们学校老师发现问题后多次对该同学进行教育,并通知家长回家对其进行教育,可家长回家对其痛打一顿后又外出打工去了,该生仍没有改变,最后发展到与同这些不良社会青年一起入室偷盗,在沙寨中学至马龙的路途中对学生拦路抢劫,被公安派出所干警抓获,经干警和学校领导、老师多次教育仍未改正,一位聪明的少年就这样毁了前程。

(3)心理发展不健全。有些爷爷奶奶生怕亏待了孙子,导致自己在外打工的儿子有意见,因此过分的宠爱,受委托的临时监护人(叔、伯、阿姨等)怕管紧了,批评多了这孩子的家长对自己有看法,于是这些留守儿童渐渐地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缺少责任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合群,存在厌世嫉俗的心理。

(4)安全意识差。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包括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企图拐卖留守儿童,尤其是未成年留守女童容易成为害的主要对象。由于缺少管理和控制,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有些孩子还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此外,部分留守儿童的冷暖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三、影响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育氛围较差,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学习质量滑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人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缺乏理想目标。而有的父母教育观念差且监护人又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种观念影响孩子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情绪;有的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对学生不能提供学习帮助;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使孩子学习成绩滑坡。

(2)缺乏父母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抚养中,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儿童骄横跋扈的气焰。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难度。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就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有着自己的认识,也带来一些相关的烦恼。由于外出务工父母及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留守儿童缺少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以图消除孤独寂寞等。

(3)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思想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参与违法违纪事件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大大增加。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四、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1.作为受委托的临时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担当起培养孩子的重任。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爷叔伯家或亲戚家中。不少老人对留守儿童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只管给孩子较多生活上的照管,而较少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还有一些受委托的亲戚,认为孩子并非自己的,在教养过程中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担心管严了孩子生恨或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离家出走、自我禁锢等)。于是也采取这种溺爱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养成了留守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有这样一起事例: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女儿托付给爷爷照管。一是爷爷忙着做自己的农活,二是爷爷存在上述的心理,不重视对孙女的教育和引导,这孙女任性,有一天,她在学校里看到一名刚从别的学校转学过来的一女生穿着打扮上稍微与众不同,她就对那女生说,“你别逞能,你星期天不来跟我讲好,我见到你一次就打一次。”星期天那女生按照她的要求来向她讲好,可她说那女生说话不中听,于是就叫上几名和自己玩得好的同学为自己助威,把那女生打伤进医院治疗”。所以,临时作为监护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统一。

2.作为临时监护人,我们不光要照顾好留守儿童的生活,还要重视思想教育并且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简单粗暴,语言中伤。要正确地认识到未成年人,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经常化,要有耐心地引导他,做到以理服人,让孩子感到你是真的关爱他。有一位朋友,接受了小姨的委托照管其儿子,这孩子有些调皮,有抽烟的坏习惯,还经常逃课去网吧上网。这位朋友很是生气,真想把他交还给其父母算了,但他没有对这学生说。他还是耐心的对这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他认识父母打工的辛苦,用自己同样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刻苦努力后事业有成的事例感化这孩子,并经常和这孩子交心谈心,最终这孩子的坏毛病慢慢地改掉了。

第11篇

随着改革开放,先进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时尚的家用电器等正迅速地走进农村生活,从而使农村小学学生安全问题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交通事故、中毒、触电、意外伤害等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在“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校园的今天,要杜绝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农村小学校园安全必须从源头上治本,在现有硬件条件上,突出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全面深化安全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切实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如:自己的物品随意放,等到东西不见了才着急找老师;课间活动不讲文明,一活动起来就不管身边的人、物,等到弄疼弄伤了,才急着找老师。我们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地震、进行疏散演练等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安全逃生自救技能会伴随孩子一生,要让他们在新学期伊始就有这种意识,要让他们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珍爱生命!我们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防患于未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有一天能够自豪地说:“灾害不可怕,我们会自救!”

二、通过营造安全氛围感染学生

农村小学安全工作不能被动,要主动向上的争取资金,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积极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网络。首先要配合校本教材,办好学校安全板报、壁报、广播等,补充宣传国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及安全防护自救知识;另一方面各班要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升国旗仪式等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从侧面用“小品、故事、童谣、游戏”等形式,营造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化”氛围,在趣味中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引导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后要利用学校围墙或各班教室墙壁,刷写安全标语、悬挂安全宣传画等内容,努力做好校园安全文化日常环节工作,让小学生时刻都身处浓郁的安全文化中,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熏染,强化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通过安全告知制度,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以安全示范践行安全工作

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获取技能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安全行为水平,教师既要言行统一,做到安全行为自律,如“规范用电”、“遵守交通规则”等,为小学生做出示范性的榜样,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逼真地创设各种环境,使学生践行安全行为。如“防震逃生”、“溺水救护”等演习,让学生有模有样地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空旷地带,以及迅速地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秽物,并做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等,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救护技巧,加速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只有全体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当然,我们还要继续高瞻远瞩,持之以恒地重视小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工作,用最佳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

第12篇

关键词:家园共育;小班幼儿;饮食行为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能让幼儿更加健康茁壮成长。纵观幼儿园或家里幼儿的饮食存在很多问题:①营养不均衡,挑食严重;②习惯不养成,边吃边玩;③家园表现;不统一,时好时坏。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而是双方围绕同一目标,有意识地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要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二、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实施策略

1.多元家园活动形式,促良好饮食习惯

(1)家长会中找原因。在家长会中,我们会将幼儿就餐时候的视频和照片同大家一起分享,并在这些照片、视频中找出幼儿就餐中不好的习惯,并结合在家里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研讨,找出原因,从而达成共识。

(2)家长学校齐分享。每个月我们会请家长到幼儿园来参加一次家长学校,而家长学校的主题也是根据大家最关心的饮食习惯而展开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连载的形式介绍、了解、深入。从家长学校中,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家园共育了,孩子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来。

(3)家教絮语谈见解。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中,家长只是以听众的身份去接纳老师的一些观点,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互动当中来,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家教絮语这个平台,针对如何来提高幼儿良好就餐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反馈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家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是可以实实在在去操作的,这对我们今后培养孩子就餐习惯上又拓宽了思路。

(4)家长课堂说营养。我们班在开学之初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个强大资源,让家长能了解孩子在园的就餐情况,通过家长课堂让幼儿知道吃饭要营养均衡,不能做挑食的孩子。所以我们利用餐前准备这一环节,让家长进行食谱介绍,用情景化的形式让小班的小朋友看得懂、听得懂,通过每天的强化巩固,让幼儿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菜肴,进而能走出挑食的行列。

(5)家长观摩见成效。家园共育达到一定时间,我们就会邀请家长进班观摩幼儿的就餐环节,观察孩子的就餐习惯是否有所改变,挑食的现象是否还很严重,是不是自己独立吃完一份饭菜的,等等,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客观的评价。虽然小有成效,但我们也不免发现另外的一些小细节,这些细节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养成中有了新的突破口。

(6)厨艺室来尝鲜。利用幼儿园非常好的厨艺室资源,我们会根据家访中家长所提到的孩子不喜欢吃的菜,进行罗列,将幼儿共性的一些菜进行归类,并且将这些菜谱安排在每周的厨艺室中进行。幼儿通过自己的摘菜、洗菜,看着热腾腾出锅的菜肴,会张大嘴巴将它们全部消灭掉。通过尝鲜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原来自己原本不喜欢吃的菜也不是那么的不好吃。

2.家园同创,营造幼儿进餐氛围

(1)轻柔音乐——助餐。在幼儿用餐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旋律,使幼儿边进餐边欣赏音乐,同时给幼儿一定的暗示作用,调解幼儿的情绪和心境。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了温馨的用餐气氛。

(2)亲切口吻——引餐。要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教师和家长要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从而引导幼儿开始良好的就餐习惯。

(3)积极表扬——固餐。每次对稍有进步的幼儿要积极表扬。在幼儿园,我们为每为幼儿制作了一本“我的就餐记录本”,考虑到小班年龄特点,所以我们在记录本中以图片的形式将好习惯列入表中,让家长在家监督幼儿就餐,并记录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进餐问题给予纠正,以这样的表扬来强化和稳固今天就餐的行为。这样一天又一天下去,幼儿在表扬中将逐渐建立自己的良好就餐行为习惯。

(4)自主选择——悦餐。家长在选择第二天吃什么菜肴的时候,可以让幼儿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里,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幼儿自选的基础上,家长加以适当的引导,如介绍一下这种菜的营养价值,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有了幼儿的参与,在就餐的时候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就餐行为习惯。

3.家园一致要求,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1)耐心引导,打消依赖心理。家庭和幼儿园中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要等人喂,这样的幼儿要占50%。应该说这类孩子很聪明,他们很能掌握成人的心理;我不吃你会看不下去,你会担心我挨饿,你最终会来喂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采取家园一致的形式,打消孩子依赖的念头,采取耐心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拿着调羹吃饭。

(2)座位调控,发挥餐伴作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同伴或家长的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我们应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将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教育其他幼儿,让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的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他们,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吃得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3)浅尝即可,逐渐加量。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