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诗歌四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玉台新咏;童谣;讽谏;民生
众所周知,《玉台新咏》是以描绘女子生活、情感为主的一部诗歌选集,也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道展现古代经典诗歌的亮丽风景,它于后世对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与乐府诗的研究有重要的文献作用。本是以艳丽词藻刻画女性为主题的诗集,却收录了四首童谣,这确实存在着怪异之处。但仔细分析作者的思想与文本内容,就能发现其中是有根可寻的,收录之因也并非徐陵随意而为。
一、《玉台新咏》与艳丽歌辞
《玉台新咏》是公元六世纪由徐陵编撰的一部“艳歌”诗歌选集,此选集收录的是从两汉到梁代的诗歌精华,共八百多首。它展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优秀诗集代表。这部选集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甚至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诗集。再加上,梁朝只维持了55年,陈朝则只有32年,于是《玉台新咏》被看作是“亡国之音”的代表。
这种偏颇想法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这部选集中的大部分诗歌都与女性有关,加上徐陵自序中也提到《玉台新咏》是给宫中妃嫔、佳丽阅览的,从而必定会带有靡丽奢华的情思特点。
《玉台新咏》的主要内容更是描绘女性的生活,多抒爱之思,容易使人想入非非。但不可否认,它是继《昭明文选》后又一部反映古典诗歌艺术特色的作品,对后来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于是金克木教授在《玉台新咏三问》中提出了要多层次地、多角度地研究《玉台新咏》,还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1]。总的来说,这部诗歌巨作有着非一般的影响力与魅力,这种魅力尤以女子的精神、生活为特色,使整部作品散发一种艳丽、恢宏的气势。
二、中国童谣的最初功能
汉代的童谣共为十四首,《玉台新咏》收录了四首。童谣是什么呢?《毛传》中有提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2]。“童谣”一词用作中国古代对儿歌的称谓,其篇幅短小精悍,朗诵时较容易上口,音韵优美,便于口耳相传。
童谣的传唱有利于通过社会的言论而达到政治上的讽谏目的。古代的童谣与现代的童谣有所不同,古代童谣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突显儿童的娱乐功能,而是为了政治提供服务,童谣因此披上政治的色彩。政治正是利用童谣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收效大的特点,使之在政治讽谏上具有强有力的杀伤性。讽谏通过间接的方式利用童谣进行传播,使讽谏者处于受保护的位置,直接隐藏了主要传播者的身份。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包括百姓的风俗,生活,战乱等方面,可以说童谣是一把利剑,迅速挖掘并全面展现其政治问题。
三、《玉台新咏》中的童谣
《玉台新咏》收录的童谣总共四篇,分别是《汉时童谣歌一首》、《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汉桓帝时童谣歌二首》、《晋惠帝时童谣歌一首》。
1.作者之因
《玉台新咏》编者徐陵(公元507年一一583年),字孝穆,是山东郊县人。徐陵年轻的时候与父亲徐擒经常前往梁皇太子萧纲的住所,他的文采更受到了萧纲的喜爱,于是徐陵奉命选编《玉台新咏》。“唐代的李康成认为是为备讽览而作,‘昔陵在梁世,父子俱仕东朝,特见优遇。时承平好文,雅尚宫体,’故采西汉以来词人所著乐府艳诗,以备讽览。”[3] 徐陵虽在小序中说明收录《玉台新咏》是为供宫中女子阅览,但内容多数反映百姓生活与暗讽宫中奢靡之风。且童谣带有讽谏的政治色彩,徐陵将其收录正是表现了他心系于民的刚正之风。
《陈书・徐陵传》记载了,徐陵博涉史籍,纵横有辩才,为人,孝义坦诚,性耿介,重情谊,清简廉明,乐善好施,俸禄与亲族共之。[4] 由此可看出,徐陵不仅博学多才,文采了得,性格方面为人耿直廉洁,心系于民,因而可收录的这四首童谣均与百姓的生活有关联。
徐陵关注百姓,关注民生,从而间接地反映政治之思。
2.文本之因
《玉台新咏》序中明确表示其内容是供嫔妃等女子阅读以缓解寂寞的哀愁,因而在内容上较为注重刻画女子细腻的情感以及生活片段。乐府诗也收录在《玉台新咏》当中,而汉代童谣属于乐府诗,因而从文本的层面上看其收录原因是有根据的。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收录的四首童谣均与女性的生活有关联,符合收录内容的特征,而且具有讽谏色彩,反映百姓生活之思。
汉时童谣歌一首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城中女子因高髻的流行而争相模仿,衣袖的裁剪竟要使用一匹帛,这种奢华之风流行于整个城市中心,这首童谣的主要目的可见是讽刺批评奢华的生活之风。利用生活的平面来达到政治上的讽谏目的,其传播者是心系于民,为老百姓着想,反映了社会风气不合现状,批评贵族女性的奢华之风,影响百姓简朴的生活作风,从而阻碍德政的实施。
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并序)
汉成帝赵皇后名飞燕,宠幸冠于後宫,常从帝出入。时富平侯张放亦称佞幸,为期门之游。故歌云:“张公子时相见”也。飞燕娇妒,成帝无子,故云:“啄皇孙”,华而不实。王莽自云代汉者德土,色尚黄,故云:“黄雀。”飞燕竟以废死,故“为人所怜”者也。
燕燕尾殿殿,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这两首童谣附上小序,大致上分析了其主要内容,“桂树”、“黄雀”都是比喻的手法,暗含着赵飞燕的一生,虽然她之前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最后却失去依靠而死去。在小序中提到,汉成帝容忍赵飞燕的善妒,赵飞燕无子嗣,却不允许别的女子为汉成帝生育,因此“桂树华不实”。这两首衔接的童谣反映了百姓对赵飞燕一生的讥讽,通过传唱,寄寓了一种警示世人的功能,而这是最安全有效的讽谏手段,对统治者来说更有警醒的作用。
关键词: 《真州绝句》春景秋景
“半江红树卖鲈鱼”出自王士祯的《真州绝句》(其四)的第四句。原文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关于第四句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
(1)《古代诗词曲名句选》(广西人民出版社):半江,江边枫树很多,倒映水中,遮满半面江水。红树,枫树,秋天枫树经霜,叶子变成红色,所以叫做红树。……卖鲈鱼,指卖鲈鱼的热闹场面。
(2)《诗词曲名句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红树:秋日下霜,枫树叶子变成红色。鲈鱼:盛产于长江下游的一种口大鳞小的味美之鱼。句意:最好的景色还是太阳偏西,风平浪静之后。红色的枫树下,渔民在卖鲈鱼。描绘出了富有渔村生活气息的图画。
(3)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中黄立新认为这首诗是写真州江边渔村秋天傍晚的旖旎风光。半江,半个江面上;红树,长着红叶的树。有的树叶秋天变红。鲈鱼,一种体呈银灰色而背部有小黑斑的鱼,产于我国沿海一带。“半江”句说,在江边红叶树下,渔人们正在卖鲈鱼。
(4)在《历代绝句精华鉴赏》中艾治平认为这首诗是写秋景。红树:枫树。枫叶秋天经霜变成红色。他是这样解释第三、四句的:最好的时光怕就是红日西斜,风平水静的傍晚时分了。你看,江水波平,碧光闪闪;枫叶经霜,艳红如染;走着,走着,请听,在你耳畔响起了“卖鲈鱼呵”的声音,声韵悠远,余音不绝。
(5)在《古典文学鉴赏集》(三)(辽宁教育出版社)中陈体津认为此诗描写秋天傍晚江边的渔家风光。他是这样解释最后两句的:后二句描写渔人的生活即景,落日的余辉斜照在经霜的枫树林上,倒映江边,半边江水像被染红了似的,显得分外妖娆明艳,渔人们趁看傍晚晴好的天气,在江边树下售卖自己刚刚打来的新鲜鲈鱼。诗中洋溢着渔乡的气息,却又透露出清远的闲情逸致,真有耐人寻味的意境。
(6)陶文鹏在1993年《古典文学知识》第6期第113页是这样解释的:《真州绝句》组诗是写真州春天风物。他是这样解释最后两句的:在黄昏时分,日斜风定以后,斜阳照在江上,一半江面碧绿,一半江面嫣红,江岸金丝轻漾的柳树,传来一声声很有地方风味的吆喝,原来是渔民们正在高兴地叫卖鲈鱼。
从以上列举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关于“半江红树卖鲈鱼”所写之景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以艾治平老先生为代表的,认为此句是写秋天的景色;一是以陶文鹏先生为代表的,认为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前五个主张此句是写秋天的景色,只有陶文鹏先生认为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到底谁是谁非呢?
我认为分歧的焦点是对“半江红树”的理解。艾治平老先生认为“半江红树”的“红”是形容树的,红树也就是枫树,因为枫叶秋天经霜变成红色。人们自然会想起杜牧有名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而陶文鹏先生则认为“半江红树”的“红”是形容江的。江面没有被斜阳照射的一边是碧绿的,被斜阳照射的一边是嫣红的。人们自然会想起白居易有名的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我认为这句诗应该是春天之景,理由如下。
首先,从《真州绝句》组诗的写作时间来看。王士祯所写的《真州绝句》一共有五首。我们看一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的目录就会发现,这五首诗排在“《维扬萧尺木画册四首》壬寅稿”下面,壬寅应该是康熙元年,也就是公元1662年。当时,王士祯二十九岁,这首诗应当是1662年写的。查《渔洋山人年谱》可知,这一年,他在扬州做推官。真州在扬州西南六十里,他的《真州绝句》(其一)写道:“扬州西去是真州,河水清清江水流。”从这里可知王士祯对真州是比较熟悉的。其中,《真州绝句》(其二)说:“白沙江头春日时,江花江草望参差。行人记得曾游地,长板桥头旧酒旗。”写了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白沙洲一带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野草,一眼望去,煞是招人喜欢,是人们游春的好地方。那长板桥边的酒店,悬挂着引人注目的酒旗,更是人们休憩、观景、叙谈的好场所。这首诗写出了人们在春天到白沙头游乐的欢快情景。由此可知《真州绝句》肯定是写春天的景色。再看《真州绝句》(其五):“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第一句“江乡春事最堪怜”是《真州绝句》组诗的总结性诗句,是说真州春天的景物最可爱,也是《真州绝句》组诗的诗眼。其中第二首和第五首都写明是春天,所以第四首也是春天写的,也是写春景。因此这句诗是写春天之景。
其次,从“杨柳”的意象来看。清朝诗人所写的“杨柳”意象,要么是歌咏春天之景,要么是伤春惜春。总之,是写春天的景物。如张问陶的《阳湖道中》:“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魏源的《三湘棹影》:“溪山雨后湘烟起,杨柳愁杀鹭鸥喜。”沈德潜的《过许州》:“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王士祯的《真州绝句》(其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也写了杨柳的意象,这首诗也应该是描写春天之景。因此,“半江红树卖鲈鱼”所写之景应是春天的景色,而不是秋天的景色。
为什么认为“半江红树卖鲈鱼”是写秋天景色呢?我的理解是如下:
其一,犯了“就诗论诗”的毛病。鲁迅在《草(六至九)》中指出:“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我们分析、赏析诗歌,一定要顾及全诗。如果是组诗,一定要顾及整个组诗,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掌握这首诗。否则,“就诗论诗”就可能曲解作者的原意。
其二,受宗梅岑《读阮亭先生真州绝句漫作》的影响。惠栋在《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里引了宗梅岑的这首绝句,全文如下:“板桥山色晚秋初,楚泽真州画不如。我爱新城诗句好,半江红树卖鲈鱼。”此诗对于王士祯的《真州绝句五首》,特别推重第四首,还引用这首诗的“半江红树卖鲈鱼”,称为“诗句好”。宗梅岑认为此首诗的艺术特色是诗中有画。不但诗中有画,而且胜过画,画出来也不如诗。这一点宗梅岑先生是别具眼力的。但宗梅岑认为“板桥山色晚秋初”,认为《真州绝句五首》是描写秋天的景色,这就有问题了。原来宗梅岑读“半江红树卖鲈鱼”,读成“红树”,成了“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说成“晚秋初”了。可是这五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不在晚秋,是写“半江红”,不是写“红树”,所以不对了。
其三,是受杜牧《山行》诗的暗示。人们一看到红树的字眼,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很自然会联想此“红树”可能是枫树的叶子经霜变成红色。再加上没有顾及整个组诗,很自然地认为这句诗是写秋天的景色。
参考文献:
[1]刘利等.古代诗词曲名句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2]赵传仁.诗词曲名句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马美信,贺圣遂.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
[4]艾治平.历代绝句精华鉴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5]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古典文学鉴赏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关键词:冯至 叙事诗 悲剧意味 抒情性
1923年,冯至创作了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随后他又创作了《帷幔》(1924)、《蚕马》(1925)、《寺门之前》(1926)。后又将这四首诗收入了《昨日之歌》。这四首叙事诗,在当时的文坛显得有些突兀,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朱自清先生非常欣赏它们,将前三首收入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王瑶先生也认为,在冯至早期的诗作中,“长篇目叙事诗尤称独步”。
现在让我们一同品味这四首诗歌中的悲剧意味:
一、《吹箫人的故事》写的是一部爱与美的悲剧
一个健壮俊美的青年,长年累月的在一座高山上独自吹箫,“忘却山外的人间”。然而爱神敲开了他的心扉,于是,他“奔向喧杂的人间”,找到了心目中的女郎。“流浪无归的青年/哪能娶豪门的娇女”,爱情受到了世俗的阻挠。女郎一病不起。洞箫告诉青年:“我能医治人间的重病,因为在我的腔子里,蕴藏着你的精灵。”于是他“把洞箫劈作两半,煮成一碗药汤”。女郎病愈了,父母也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而青年却因思念自己的洞箫而重病不起,“缕缕的箫的余音/引他们向着深山逃亡。”失去了美的爱就如失去了精神的空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拯救生命的同时却在削弱生命的意义。
二、《帷幔》讲述的则是一出命运的悲剧
一个少女无意中听到未婚夫是一个丑陋愚蠢的男子,“毅然走入尼庵中,情愿在尼庵里消灭她的青春”。若干年后,“远远来了一对青年兄妹”,妹妹诉少尼,深情的哥哥“只因为一个未婚妻遗弃了他,他便抱定了永久不婚的志愿”。少尼死寂的心被这意外的话撩起,“她取出一张红色的绸幔”,先在帷幔中央绣上了一朵白莲,象征她洁白无暇的一生;又绣上了象征爱情的比目鱼、相思鸟……终于“把帷幔绣成了极乐的世界”。然而,在那左方的一角,她却留下了空白。少女自以为不会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命运却告诉她,她所遗弃的那个男子也许就是眼前这个俊美多情的青年。只是一个“也许”,就让她痛彻心肺地后悔那最初的选择。这一切在命运的眼里是多么的无知可笑,在我们的心里是多么的惧怕和哀痛。
三、《蚕马》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
白马一直深深地爱着姑娘,但是姑娘的心只牵挂着父亲,理解不了白马的一片痴情。”白马的“癫痴”行为终于导致它被父亲所杀,并将马皮挂在墙上。然而,在大地将要崩溃的一瞬,马皮紧紧裹住了她(少女)的全身!”风雨过后,他们在“月光中变成了雪白的蚕茧。”故事讲述的是白马对少女的相思之情,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个青年对少女的苦恋,体会到的是恋爱的美妙与痛苦。 四、《寺门之前》则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出人性的悲剧
诗中的老和尚,少年时便出家了;然而寺院里的清规戒律却完全压抑了少年人正常的心性。一次夜行时,小和尚发现了一具女子的裸尸,难以自持地将她全身抚遍,并在女尸上睡了一觉!“在这默默中间的三十年,蜃楼的幻影回来三十遍”,精神的折磨与分裂让他质疑:“什么是佛法的无边?什么是彼岸的乐国?我不久死后焚为残灰,里边可会有舍利两颗?一颗是幻灭的蜃楼!一颗是女尸的半裸!” 这破灭的幻想和罪恶的比佛法更真实的印刻在他的生命里,没有丝毫忘记过。
冯至的叙事诗对于悲剧的表现所达到的深度在当时诗坛上的确是极为少见的。他的叙事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他同时也是个出色的抒情诗人是分不开的。
首先,叙事形象的意象化。冯至诗中的形象往往被赋予了象征的寓意,不仅使叙事诗不粘滞于事,而且构成了叙事诗深远的意境,如吹箫的少年、绣帷幔的少尼、痴情的蚕马,甚至包括了那缺了一角的帷幔、通灵性的洞箫……无不是灌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富有丰富蕴涵的意象。
其次,幽婉的叙事风格。冯至的叙事诗都是一首哀婉动人的心曲——凄美的情调,冷寂的气氛,营造出幽婉的诗境;曲折渺茫的人生悲感婉曲而揪人情肠。幽婉的叙事语言特别能表现感伤的抒情,冯至的感伤因叙事的幽婉而消解了冲突和宣泄,是平和静寂中的感伤,不浓烈夸饰,也不颓唐。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
关键词:《精选陆放翁诗集》 文献价值 审美范式 经典化
《精选陆放翁诗集》为现今可考的陆游早期重要诗歌选本,明清两代史志目录、官私书目对其多有著录,如高儒《百川书志》卷十五、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十二、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卷四、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四、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十等。《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云:“剑南诗集汲古阁刻本今已盛行于世,然此选去取颇不苟,又宋人旧本,故以陈亮、欧阳文粹之例与本集并存之。”[1]对《精选陆放翁诗集》的价值作了一定的揭示与肯定。本文试对《精选陆放翁诗集》的价值意义做进一步的钩沉。
一、文献价值
《精选陆放翁诗集》的文献价值首先在于对陆游诗歌的保存。刊刻于南宋的陆子虡《放翁先生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本、陆子遹《剑南诗稿续稿》六十七卷本,由于长期没有新刻,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散佚,《精选陆放翁诗集》作为元明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陆诗选本,遂成为明代各种通本及单行本陆诗选本的文献来源。明代的宋诗选本如《宋艺圃集》《石仓历代诗选》,核其篇目,不仅所选之陆诗均见于《精选陆放翁诗集》,且篇目前后次序多与《精选陆放翁诗集》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渊源关系。[2]就单行本而言,明正德年间汪大章刊本《渭南文集》收诗九卷,经傅增湘详考证,全取自《精选陆放翁诗集》。明末毛晋在刊刻汲古阁本《剑南诗稿》时,亦从须溪本放翁诗集中检得未刻诗二十首。[3]又据今人辑考,《精选陆放翁诗集》所录诗篇中有十四首不见于今《剑南诗稿》,“如《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卷三《黄山塔》、《送三兄赴秦邸》、卷五《闻婆饼焦》、《种桑》、《夜间橹声》、《离家示妻子》、卷八《闻角》、《寄杨济伯》、《采菊》、《吴娃曲》四首、《过江至萧山县驿东轩海棠已谢》”,[4]足见《精选陆放翁诗集》在陆诗采失补遗工作上的巨大价值。
作为宋人旧本,《精选陆放翁诗集》的文献价值还在于它保存了宋人对陆诗的评点形式与内容。南宋的诗文选本具有与前代选本不同的特点,“不仅有序论,而且有圈点、评点。诗文选本与圈点、评点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选本形式,且在后代成为传统。……这些诗文选本除了具有入选作品自身的文本价值之外,还具有传播价值和理论价值。”[5]《涧谷》《须溪》两选本即体现了南宋选本的这一特点,明弘治十年冉孝隆刻本前集有罗憼序、罗椅圈点,后集有刘辰翁评语56条。这些圈点、评语和他们所选录的诗歌篇目一起,为我们了解、探究八百年前陆诗读者的阅读趣味、审美取好、评诗标准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姚斯认为:“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6]作为名声显赫的早期陆诗读者或批评者,罗、刘二家选本的文献价值还在于,其独到的见解及精辟的阐释,为陆游诗歌接受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
二、树立了两种陆诗审美范式
钱钟书《宋诗选注》评陆诗时说:“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7]朱自清《经典常谈》亦认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慨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8]两家观点可谓是对陆诗整体风貌的一个精辟概括,这个概括固然源自钱、朱二家对陆游诗歌的深入研读后的内心体悟,然而亦是对八百年来陆诗接受活动中两种审美取向的理论总结。我们知道陆游诗歌在宋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由于诗坛风气的影响,陆诗的关注度虽然时强时弱,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陆诗的阅读评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从而构成了一部长达八百年的陆诗接受史。在这八百年里,人们对于陆诗的审美取向因时代风尚和个人的欣赏趣味不同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如明代刘基欣赏陆游流连光景的诗篇,在陆游《晚兴诗》《卖花叟》《湖上诗》等诗篇后都有题诗。同时代的费经虞则读出了陆诗中深厚悲壮的另一滋味,其《雅伦》卷二“放翁亦学杜学白,而尖新峭别,自成一体,有宋诗人无出其右。近日家弦户诵,不能得其深厚悲壮,但得其率意而已。”[9]人们或将陆游拟之杜甫,或将其比作李白,或喟叹其诗之豪宕沉郁,或欣赏其透脱清奇,诸家观点不一而足。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其诗歌风格的形成和确认,不仅取决于主体的创作实践,还建立在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其诗歌的阅读与接受的基础之上。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和不同读者的审美取好都会影响人们对于某一诗人诗歌风格的体认,对于陆诗接受来说,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由于一般读者难以获取或遍览陆诗全集,陆诗的面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本的呈现。清代比较流行的陆诗选本因过多遴选模写事情、品题花鸟的闲适诗乃至于使陆游被认作“苏州一老清客”[10],可知选本本身的审美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陆诗风格的认识。
作为元明两代广为流行的陆诗选本,《精选陆放翁诗集》的选诗情况亦决定着陆诗的面貌进而影响着后世读者对陆诗的接受。关于《精选陆放翁诗集》的选诗特点,现代诗人冯至有一段精辟的概括:“前集所选多闲情逸致之作,不能代表放翁诗全面,刘辰翁编选之后集,则慷慨悲歌,读之使人振奋,盖与选者身世及思想水平有关也……平心而论,两集正好互相补充,可以看出诗人的全貌。”[11]遗民诗人刘辰翁对陆游豪宕沉郁的爱国诗作感触深刻,其《须溪集》卷六云:“陆放翁诗万首,今日入关,明日出塞,渡河践华,皆如昔人想见狼居胥伊吾北,有志无时,载驰载驱,寐语出狂徒,以资今人马上之一笑。然今人马上万里复少此。”[12]言语之中透露着对陆游浩荡之气的敬服与欣赏;而资性淡泊又仕途坎坷的罗椅对于放翁留恋光景、叹老嗟卑之作则更为偏爱。
《涧谷》《须溪》二集不同的选诗趣好使得陆游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呈现。其美学意义在于,作为陆诗的早期读者,他们以选本这种审美实践的方式表达了各自对于陆游诗歌不同风格的审美取好并为后世读者提供了陆诗欣赏的两种审美范式——“豪宕沉郁”与“清新刻露”。后代读者对陆诗风格的体认,虽然带有不同倾向,但大体都跳不出这个审美框架。
三、推进了陆游诗歌经典化进程
“宋人之诗,多者莫如子瞻、务观。……务观闲适,写村林茅舍、农田耕渔、花石琴酒事,每逐月日,记寒暑。读其诗如读其年谱也。”[13]陆游笔耕不辍、勤勉作诗的精神得到后代评论家的广泛称许,近万首的诗篇亦奠定了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然而成诗过繁过快也给陆诗带来了蹊径太熟、章法句法雷同的缺陷,清人对此多有批评。对于陆诗研究来说,披拣出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深入研究其内涵质素、生成机制、价值影响,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陆诗精髓的了解,还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社会心理和文化思想变迁的轨迹。经典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为“经典不仅仅是刻写于竹简、书页之上的实体存在,更多地存在于作家与批评家、读者共同的阅读、阐释、接受与创造之中。”[14]就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产生的特殊形态而言,主要受到选编、评点、引用、目录的著录与评价等影响。要还原经典形成的过程,我们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在这诸多因素之中,选本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批评方式,最易在大众读者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对经典的形成可谓居功至伟。对于陆诗经典化来说,选本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不同时代选本的选录与评点,一些诗作一再进入人们的阅读视野,被反复地阅读、注解、评论,遂成为地位稳固的经典之作。而在经典形成的历时态的进程中,早期选本、权威选本起到了主导与支配的作用。据江西师大黄英硕士论文《陆游诗歌五十首经典名篇的考察》统计,在排名前五十的陆诗经典中,《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选入12首,《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选入16首。[15]又据复旦大学张毅博士论文《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统计,48首出自《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的作品,在清代吴之振、陈訏、杨大鹤、朱陖、周之麟、等许多大型陆诗选本里反复出现。[16]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收诗总数不足陆诗全集十分之一的《精选陆放翁诗集》,其名篇选入率却在50%以上(《别集》一卷选入陆诗经典篇目情况尚未考虑在内)[17];二是在清代陆诗全集俱备的情况下,面对近万首可供选录的陆诗材料,选家们却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与《精选陆放翁诗集》重合的陆诗的小部分诗篇中,使得其中的某些诗作反复出现,最终成为陆诗中的经典。
这种情况看似偶然,实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接受美学认为“文化传统对文学接受的支配、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接受群体、个体提供了一个经历史选择和淘汰遗存下来的、群体审美经验积累而成的期待视野。这个视野成为每个接受群体、个体现实的接受活动由以出发的前提。”[18]作为在陆诗接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早期选本,《精选陆放翁诗集》以权威选本的身份为陆诗欣赏树立了一种基本的视界和规范,这种视界和规范被元明两代的读者所采纳和继承,从而形成了群体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并作为一种文学传统一直影响着后世的陆诗接受。审美接受传统一旦形成,就会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对陆诗阅读、欣赏的发展走向,使人们不自觉遵循着已有的审美原则、方向来对陆诗进行阅读、欣赏、理解和评价,从而保持了陆诗经典的相对稳定性。
当然,文学传统的形成不是单向性的,后世读者除了继承文学传统外,亦有对传统的选择与调整。不同的时代由于文学风气、审美取向、政治环境的不同,会带着各自的审美视界对传统加以扬弃和革新,这也正好解释了某一时代的陆诗经典在另一时代退出读者审美视野的原因。在文学传统形成的双向作用之下,《精选陆放翁诗集》能够保有50%以上的名篇入选率[19],足见其作为陆诗选本的经典性。《精选陆放翁诗集》作为陆诗经典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推动了陆游诗歌的经典化进程。
注释:
[1][清]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44页。
[2]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艺圃集》、《石仓历代诗选》统计核实。
[3]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70页。
[4]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16页。
[5]张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6][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7]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页。
[8]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9][明]费经虞:《雅伦》(卷二)《陆放翁体》,《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10][清]阎若璩:《潛丘箚记》(卷四),转引自孔凡礼、齐志平:《陆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页。
[11]冯至:《手握旧卷,倍觉情深》,范用编:《买书琐记》,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31页。
[12][宋]刘辰翁:《须溪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20页。
[13][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一)品藻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3页。
[14]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5][17][19]黄英:《陆游诗歌五十首经典名篇的考察》,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6]张毅:《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2页。
一、创作时期均为杜甫后期作品
见下表:
杜甫卒于公元770年,除《蜀相》一诗是杜甫初至成都,定居浣花草堂时所作,其余六首诗均为杜甫在生命的最后漂泊岁月中所作,是他生命最后衷肠的倾诉。
二、情感基调大体一致
杜甫越是晚年的诗作,“沉郁顿挫”的个人风格体现的越是淋漓尽致。这时期的情感,对比他少年壮游时期的远大抱负、雄心壮志已不可同日而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干云也已渐行渐远。诗人在颠沛流离中更多流露出的是凄苦、悲催、哀愁等情感,尽管这种情感的抒发往往是迂回深沉而非宣泄式的哀嚎。杜甫之所以给学生大体留下一个“苦涩”“哀愁”的模糊印象,多半与其最后时期诗作的这种情感不无关系。
三、虽抒沉郁之情常写壮阔之景
这七首诗情感的抒发多是沉郁的,悲切的,但老杜在写景之时却并没有选取细小的、狭窄的、婉约的乃至凄凉的种种意象,相反,他选取了一些宏大的、开阔的、近似豪放的意象,进而构成气象雄浑、天高地阔般的整体意境。见下表:
杜甫之所以能将这种沉郁之情与壮阔之景天衣无缝且以一种一贯风格的姿态出现,或许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主观上:诗人个人文学功力的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创作上:“一切景语皆情语”。写这些壮景根本上还是为了更好的抒感,表达主题。如《登岳阳楼》诗中,若没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诗人的渺小、无助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感染力也将被削弱。正所谓“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清・浦起龙)。再如《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呈现的是天高地迥、雄浑阔大的意境,唯如此,不能衬托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般个人的极端渺小。
3.客观上:“盛唐气象”在诗人身上的折射。杜甫生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而杜甫晚年已完全处于唐朝的衰落期,但是,盛唐特有的雄壮浑厚的时代气息,赋予了诗人充分的自信、开阔的胸襟,诗风也明朗刚健、大气磅礴,且这种诗风是一贯的、连续的。可以说,这是盛唐时代的精魂在诗人身上的“余音缭绕”。
四、“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
杜甫晚年的诗作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单纯的,分割的,而是多样的、复杂的、交织的。如《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万里是一悲远,悲秋是二悲凉;做客是三悲离,百年是四悲老;多病是五悲身,登台是六悲孤,壮志难酬七悲怨和八悲愤。再如《登岳阳楼》中的“凭轩涕泗流”,杜甫泪水的成分是复杂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悲年老,悲体病,悲孤身,悲漂泊,悲亲朋无信,真可谓五味杂陈,“剪不断,理还乱”。正如卢世所说:“杜诗如《登楼》《阁夜》……,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
五、不论穷达,心忧天下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被尊为“诗圣”。当然,个体生命中遭遇挫折苦难的绝不止杜甫一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被古代知识分子奉为圭臬。杜甫的“圣”体现在他一直扎根在那片大唐土地上,一直关注着现实社会。他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自身遭遇怎样困苦,始终心怀家国天下,心忧黎民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还以《登岳阳楼》为例,如上文所叙,在抒发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个人情感之后,笔锋一转,“戎马关山北”,又虑及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在《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突出蜀中大乱,战事紧急,时局动荡不安;“野哭千家闻战伐”又描绘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水深火热,读来令人动容;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他人杯酒浇胸中块垒,表达一心为国却怀才不遇的抑郁,《蜀相》里也流露出类似情感。
摘要:古代文人名士,志趣高雅,行为高标。有些名士,即使饮酒也雅致不俗,以诗书为下酒之物,诗酒相伴,豪爽而不失风雅,尽显风流倜傥之风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对比现今粗俗的酒桌文化,不禁令人感慨万端。
关键词:诗书下酒;苏舜钦;顾炎武;于成龙;林清玄
古人有诗曰:“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这句诗道出了文人的七件雅事,其中的“诗”“书”“酒”则为文人所必备之事。“书”,可理解为书法,也可理解为读书,不读书何以为文人?不会作诗也不能算作真文人,而且,还必须会喝酒。“诗”“书”“酒”可以说就是文人的代名词,样样不可或缺。但以“诗书”做为下酒物,却不是一般文人可为的!闻一多先生说:“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是的,只有真名士才能以“诗书下酒”,诗书和酒,入于肺腑,酝酿发酵,遂成浩然之气,气贯长虹,流芳百世。
北宋苏舜钦以“《汉书》下酒”,书读得深情,酒喝得酣畅。喜怒哀乐中,荡气回肠时,兴至处,手舞足蹈;伤感时,涕泪纵横。于是,以酒助兴消愁,酒入豪胸,情怀万丈,酒浇愁肠,泪雨淋漓!这部《汉书》,真是读出了情味,读出了古今现在。一个人的孤夜,有奇书有美酒,再加一个骨气奇高的苏才子,一代名士就这样炼成了!
明代顾炎武《与归庄手札》有言:“别兄归至西斋,饮酒一壶,读《离骚》一首、《九歌》六首、《九辩》四首、士衡《拟古》十二首、子美《同谷》七首、《洗马兵》一首。壶中竭,又饮一壶。”这就是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位先贤。看他读诗饮酒,其胸怀多么阔大,其豪气直冲云霄。一夜之间,两壶美酒,三十一首诗歌,可以想象他痛饮畅读的情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杯美酒下肚,万丈豪情升腾;“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又是一杯。这左一杯右一杯,诗到动情处,酒入热血肠,于是“天下兴亡”之忧患都涌进这“匹夫”之胸,于是,浩荡的国仇家恨就在诗酒中弥漫开来,化作暗夜里熠熠生辉的北斗星。
随着电视剧《于成龙》的热播,清代廉吏于成龙的美名天下传扬,而他“唐诗下酒”的故事更是为人乐道。于成龙《与友人荆雪淘书》曰:“夜以四钱沽酒一壶,无下酒物,快读唐诗,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为酒为泪也。”可怜堂堂封疆大吏,竟无下酒之物,而以唐诗佐酒!但可敬的是他以天下为念,为民生立命的青天形象。酒入愁肠,诗出其口,化作忧国忧民的激情,感天动地!
林清玄曾说:“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的时候,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温一壶月光下酒》)
这样说来,诗书真是可以下酒,只是风格不同的诗书要配不同的酒罢了,但不知现在的文人是否有那种雅兴,有那样的心胸,是否能虺惺苣茄的酒力?在这个时代,酒与诗书已是越走越远,此时,回味这些“诗书下酒”的故事,便倍觉珍贵。希望那酒香、书香能够穿越时空,回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浸润那些干渴的灵魂!
作者简介:安志鹏(1965― ),男,陕西省永寿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诊断 目标分类 分类框架
教学目标也称为学习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是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有效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教学目标制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因而目标分类进入我们的教学当中,它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目标分类框架中,检测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课堂质量起到预测和评估作用,对实施有效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追因分析
新课改开始前后,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研究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难于把握目标制定的准绳,更没有科学的测量评估的尺度。使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迷惑。本文主要运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和课程、单元、本节课目标分类框架对搜集归纳的语文课《渡荆门送别》进行追因分析,把几种目标制定的误区整理分析如下:
(一)目标繁多
例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布卢姆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4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目标3活动2目标6
C.程序性知识活动3目标7活动4
D.反省认知知识目标5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这首诗的相关知识。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运用当堂掌握的技巧。
诊断结果:例1目标设置数目太多,教学设计里没有活动环节与此一一对应,这些多余的目标沦为伪目标。
目标8~目标10为德育目标,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样难于测试,因而不能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框架中。这显然是已经落伍的教学目标,难度较大,数目繁多,不利于学生记忆,更别说理解运用,难于被学生当堂吸收,因而目标达成度低;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检测表中可以发现,目标之多,缺乏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对应,不符合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这注定教学形式肯定是满堂灌,缺乏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设置教学目标,效度可想而知。此外,这种方法对检验活动环节是否与目标设置一一对应,重点是否突出,也是有效的。
(二)词不达意
例2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②
教学目标:
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目标2.过程与方法:①温故知新,调动已知;②初读课文,唤醒情感;③细读课文,品
味探讨;④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活动2活动3
B.概念性知识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再认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调动已知,创设情境之用。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活动4=旨在提取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即反省性认知知识)。
诊断结果:例2目标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使至目标难于置于表中,这说明该目标陈述不规范。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可知,目标1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有活动2和活动3与它对应;而目标2由于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加上表述不明,均无法找到类目与它匹配。如目标2中的②“唤醒情感”情感一表述就非常不专业,“唤醒”一词并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一位市教研室专家曾在中考质量分析现场会上非常幽默地举例“不睡觉怎么唤醒?”其次,第③第④点的表述也缺乏指向性,没清楚地说明究竟让学生探究些什么?如果是表达技巧,它应属于程序性知识;如果是思想感情,它应属于概念性知识,也就是说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
(三)缺乏衔接
例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③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活动2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技能;
活动2=旨在理解诗意,概括景物特点;
活动3=旨在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让学生再认并运用本节课的程序性知识。
诊断结果:例3的目标1与目标2间的跨度过大,腾空了“理解”与“运用”两个不可逾越的认知维度,这说明目标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环节作衔接。
比起前两例,例3教学目标数目少,表达简练,陈述用词规范,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表都可以从宏观预测到这样的目标达成度会很高。可是横向一比较,就会发现学习目标1和目标2之间的跨度太大,如果在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点上作量化分析就会知道,能“朗读”的学生未必都掌握“概括”的技巧,能“概括景物特点”的学生同样也未必能“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在目标预设的过程中缺乏“提炼关键词句”等方法作衔接指导,它们属于“理解”或“运用”的认知维度类目,在学生的认知当中具有梯度性建立连接的意义。
其次,这种现行的课程、单元和子课题学习目标三者并存的学习目标陈述方式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分类的框架,具有一定的导测评功能。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置于这个框架之中就会发现,如果预设目标不符合前面相关的总目标,或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少于前面的指导性目标,那说明学习目标没有以课程大纲为依据,脱离指导思想,可操作性低,预设的效果可能低于全国或广州市平均水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该目标的信度和效度的质疑。班中如果有语文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的茫然被这种低难度的目标“达成”掉了。
二、改进策略
上述微型实例一来向大家展示目标分类框架在评教评学时发挥的科学诊断作用,对目标制定时所犯的数量多、不规范、不连贯等问题有着显著疗效,为我们的课堂诊断提供高效度的客观依据。二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目标设置和陈述的现状:㈠目标设置繁多,成了难以达成的伪目标;㈡目标陈述不专业,词不达意,难以归类;㈢有些达成度高的目标经不起课程、单元、子课题的目标分类框架的比对,忽视学情分析,脱离教学实际。本人基于上述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对目标的制定提出几点改良策略:
(一)目标多重分析,数量难度适中为佳
例3的分析告诉我们,语文子课题的教学目标受语文课程目标指导,不能全用达成度来表示,否则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有鉴于此,本人提出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以最新版的《新课程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情进行分析,最后再把目标置于多种目标分类的框架进行归类比对,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上完课后最好还能对某知识点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全面客观地检验评估它的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从例3的分析提示我们对待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的陈述,除了要使用专用术语讲究规范以外,表述时还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环节设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基于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我们使用教学目标分类评估教学质量不在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而在于考察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为学生所掌握。在关注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因而提出“立足基础””发展能力”的要求,以达成”高效愉悦”的教学效果为宗旨,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
[附录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 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活动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活动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活动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 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 课外拓展
活动4: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 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附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温故知新,调动已知;初读课文,唤醒情感;细读课文,品味探讨;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用具: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活动1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活动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
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活动3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
活动4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附录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特点,说出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唐朝以其灿烂的文化盛极一时,请为唐朝推荐以为形象代言人并说说理由。
活动1 朗诵诗句
1.个别朗读
2.全班齐读
活动2 品读诗句
1.读标题,引入诗歌。
2.来到楚地,诗人看到哪些景象?请引用诗句回答。
3.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活动3 诵读诗句
说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小结
活动4 拓展延伸
自由朗读《送友人》,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找出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注解:
①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1]
②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2]
③ 目标选自《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3]
参考文献
[1] 方相成.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J].浙江丽水教师教育学院,2011.(3)
[2] 胡庆兰.科学评价框架与国际比较[J].课堂教学研究的国际比较与诊断改进框架的构建,2011.(2)
[3]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4]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0.(4)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古代诗歌教学 改进对策
一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达到46%以上,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但是,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从内容上来说,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描写思想爱国之情,描绘美丽风景,寄托人生哲理等,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甚至反复默写,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毕竟,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增加生活化的选篇。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文章选得好,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①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仅要“文质兼美”,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增强责任感,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关注内心的诗歌,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科学整合选编诗歌。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扬长避短,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增加辅知识提示。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笔者以为,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内外兼修,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学习方式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实践活动的指导。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学习中,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多样评价。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虽然反对考试,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掌声、眼神、手势等)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然后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多元评价。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那么,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过程评价。在笔者学校,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期中、期末各占25%,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这些评价,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多方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顾之川.试论我国教材选文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7.
②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3.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沈周;《吟窗小会》;诗话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133-05 收稿日期:2011-05-11
沈周诗话《吟窗小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吟窗小会》口卷,明沈周撰,清抄本。存一卷,上”而不知其卷数。钱谦益《沈石田跋》云:“石田先生《吟窗小会》前卷,皆古今人小诗警句心赏手抄者。今为遵王所抄,后卷向在绛云楼,为六丁取去久矣。……”据此可知,此书共有前后两卷,后卷已毁于绛云楼的火灾中。《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云此书有清抄本在安徽,然笔者查访多次均未发现,或已亡佚。其实上海图书馆所藏缪日藻《敬米斋笔记》中亦全文抄录了此书前卷。此抄本半页七行十九字,黑格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卷端题“长洲沈周”。后有嘉靖乙丑(1565年)陆师道跋、康熙壬寅(1662年)钱谦益跋,共计诗话115则。周维德《全明诗话》、吴文治《明诗话全编》均未收录,罕有见者。《吟窗小会》是沈周晚年阅读的记录,是其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明代吴中文坛的重要材料,故笔者对其成书过程、诗学思想作如下考论。
一、《吟窗小会》成书考
《吟窗小会》前卷共徵引诗歌161首,自陶渊明至明成化弘治间诗人均有涉及。其第六十四则云:“弘治间,真州人殷叙用能医能诗,有旷达之致。年五十余,即制寿木,号为蓬岛睐舟……”∞殷叙用暂不可考,然可知《吟窗小会》成书不早于弘治间。弘治元年沈周已六十二岁,《吟窗小会》当是沈周晚年之作。笔者在多次阅读后发现,《吟窗小会》是沈周晚年在阅读《瀛奎律髓》、《后山居士文集》、《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等书时所作。
《吟窗小会》主要是沈周在读《瀛奎律髓》时所摘抄的笔记,所徵引评论的唐宋诗歌,有近一半的内容出自《瀛奎律髓》。如第四则到第十四则,所引十四首诗,均出自《瀛奎律髓》卷四十七“释梵类”,先后顺序与《瀛奎律髓》基本一致。第十八则到第二十九则,引用诗歌全部出自《瀛奎律髓》卷二十九“旅况类”;第三十则至四十二则,所引用二十六首诗,分别出自《瀛奎律髓》卷三十至三十五、卷三十九、卷四十二;第七十二至八十一则,除七十四则出自《瀛奎律髓》卷十“春日类”外,其他全部出自卷十二“秋日类”,编排顺序与《瀛奎律髓》完全一致。此外还有其他旁证,如第七十七则云:“章存标《立秋日》云:‘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此诗亦在《瀛奎律髓》卷十二,但作者为司空曙。而此诗前一首恰为章存标《长安秋夜》,沈周一时眼误,将此诗看成是章存标作品。由此可见,沈周作《吟窗小会》时,并非是在阅读诸多唐宋别集,而是在读《瀛奎律髓》,随读随记,故顺序如此吻合。
沈周作《吟窗小会》时亦在读《后山居士文集》。其第一一二至一一四则,密集摘录陈师道诗二十首,为说明问题,兹全录如下。第一一二则:“陈后山《谢傅监》云:‘今年贺公归,乃复过我庐。当使有近行,应门有长侯。小家不耐事,鸡飞犬升闾。莫归自有恨,亲颜一何娱。汝家吾无忧,能致贤大夫。’其诗中意谓傅公曾谒后山,有‘去年辱公先,怀刺留寓居’。后山已出。今傅公再至,后山又出。观其寓一段情致,俨如杜子美。”第一一三则:“后山《答秦少章》云:‘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云:‘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绝句》云:‘身将白鸟同归月,梦到黄粮未熟时。’《寄晁以道》云:‘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又云:“快意会有违,急行宁须缓。’《寻涧水源》云:‘施筇探清浅,垂平弄潺谖。’《湖上晚归》云:‘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答颖长道》云:‘白发羞明镜,青灯怯素书。’《答关彦良》云:‘论人较贤知,富贵不在数。功名如附赘,得失何所顾。’《赠大素轲律师》云:‘自叹世间于计错,羡他湖上十年人。定知城市无穷事,尽在山人冷眼中。’《秋怀》云:‘风雨听朝鸡,岁月老松菊。’《杂题》云:‘生涯鞍马上,岁月短长亭。’《春酬应物》云:‘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第一一四则:‘《东坡谒告》云:‘静中有业官成集,醉里无何老是乡。’《苏公独酌》云:‘云月酒下明,风露衣上落。’‘功名无前期,山林有成约。’《送叔弼》云:‘舌端悬日月,笔下悬江汉。’《赠山谷》云:‘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醴泉避暑》云:‘清泉照眼自生凉,修竹回阴欲遇廊。’《简李伯益》云:‘时情怜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鸟。’《秋晚》云:“叶落迎风脱,孤云带月归。”除《谢傅监》一诗有评论外,其他十九首均是摘抄,无任何评论,这就是钱谦益所说的“皆古今人小诗警句心赏手抄者”。其实这二十首诗,均出自宋刻本《后山居士文集》。《谢傅监》、《答秦少章》、《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出自卷一;《绝句》、《寄晁以道》、《寻涧水源》、《湖上晚归》、《答颖长道》、《答关彦良》、《赠太素轲律师》、《杂题》、《奉酬应物》均出自卷二;《秋怀》、《东坡谒告》、《苏公独酌》、《送叔弼》、《赠山谷》、《醴泉避暑》均出自卷四,最后两首《简李伯益》、《秋晚》均出自卷六,顺序也完全相同。可见此时沈周是在阅读陈师道的《后山居士文集》,并作摘抄。
《吟窗小会》同样是沈周在阅读《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及宋代诗话的基础上完成的。沈周家藏有《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现在有据可查。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二十卷,元刊本。……每卷首有朱文圆印,日‘镜及吴兴’、‘有竹居’、‘蓬壶侍史’‘飞华亭’诸朱记。”“有竹居”即沈周别业雅号。如《吟窗小会》第一则云:“‘空屋孤萤入燕巢’、‘水萤穿竹不停飞’、‘萤入定僧衣’、‘一点孤萤照寂寥’,皆唐人工语……”所引用的四首唐诗,均出自《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第十七则:“唐彦谦《长陵》云:‘耳闻英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扌+不)。千载竖儒骑瘦马,渭城斜日重回头。’高祖有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之语,彦谦追忆当时,故云‘耳闻’。张释之谏文帝将诛盗玉杯者日:‘假如愚民盗长陵一(扌+不)土,陛下置之何法?’彦谦生于百世之后,故云‘眼见’。高祖善骂士,尝骂郦食其日竖儒,彦谦谓竖儒之叹,千载尚存,不能回头顾内之陵寝于荒丘斜日之次,其宛转感慨于言表,可见唐人妙意。”与《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卷十一《长陵》之内容基本一致,当是参考了此书。此外《吟窗小会》中还有众多宋代诗话的影子,如《竹坡诗话》、《苕溪渔隐丛话》、《竹庄诗话》、《诗话总龟》、《吟窗杂录》等,亦多有所徵引摘录,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二、《吟窗小会》诗学论
《吟窗小会》不以资闲谈、考本事为胜,主要以评论诗歌为主,可以较为集中地体现出沈周诗学思想。其诗学思想,以“自然”一以贯之。在诗歌创作上,沈周追求“随口道”、“触口言”的随意即兴表达方式,要求自然天成,不假思索;在诗歌审美上,追求含蓄婉雅、“意外之趣”的诗风。
“自然”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已存在,刘绍瑾先生称其为“中国古代一个隐性的、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沈周论诗,亦以“自然”为主。如第一则:“‘空屋孤萤入燕巢’、‘水萤穿竹不停飞’、‘萤入定僧衣’、‘一点孤萤照寂寥’,皆唐人工语,皆触目见索而得景与像融会,出自然之妙,如不涉思维者。……”第五则:“潘阆《宿西禅寺》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想随眼见而随口道,妙处自然也。”第五十四则:“杨凝式尝书云:‘云驶月晕,舟行岸移’,自然之妙。”“自然”从创作论上讲,即“强调艺术创作要从自然、真切的审美感受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传统的教条、书本上的法则出发”。这也就是沈周所说的“皆触目见索而得景与像融会”,而“不涉思维”,即在艺术思维中坚持形象直觉,而不是逻辑思维。只要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自然遇合,不必苦吟推敲,就能情景适会,自然感兴。所以沈周多次强调诗歌要“随眼见而随口道”,如第十则:“僧皎然《怀旧》云:‘不因寻长者,无事到人间。’俨然二人相晤,触口而言耳。……”第五十二则:“潘士骥《乡友宿别》云:‘问年俱老大,记旧半存亡。’此眼前事,信口言也,妙而雅。”这种“随口道”、“触口言”、“信口言”,就是随意即兴的“自然”创作方式。触目之景、身边之事,都可以即兴吟出,自由抒发,而不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更不能雕琢藻饰。因此沈烈反对诗人的“费思断句”、“穿凿求奇”。如第一则:“……出自然之妙,如不涉思维者。今人便用心穿凿求奇,何曾咏到如此田地。所以见唐人之高也。”第四则:“唐人周繇《甘露寺》云……语似易而难咏,岂尚强斤句者知此妙哉。”第五十三则:“柯茂谦《江行早发》云……眼前意思,人徒费思虑,远求而反涉近。此近意而人亦吟不到。”穿凿求奇、费思求远,便破坏了诗歌的“自然”之美,只有“不涉思维”,没有任何人为的思考拟议,以最为随意的语言,才能达到即境会心,人物合一,才能道出诗歌的“自然之妙”。
在诗歌审美上,沈周追求含蓄婉雅、有“意外之趣”的诗歌风格。第九则:“常建《题破山寺》云……句浑成而思精巧。读去殊未觉,味之则有馀。”第十七则:“唐彦谦《长陵》云……其宛转感慨于言表,可见唐人妙意。”第三十一则:“刘长卿《献节度李相公》云……词意从容宛尽,此唐人之高妙。”第三十八则:“陈简斋《感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第四十四则:“赵师秀《寄友》云:‘春到山疑长,江空雨似无。’意外之趣。”无论是景物描写的意象融合,还是咏史感怀的思绪万端,沈周都是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格。刘绍瑾先生指出:“平淡自然的美是几经淘洗、锻炼,化巧为拙、藏深于浅而臻的‘大巧之朴’、‘浓后之淡’。”追求诗歌的意外之趣,正是美学风格上的“自然”趣尚。故沈周在强调“意婉”时不忘“词直”,如第二十六则:“赵师秀《简同行翁灵舒舟楫先后相失》云……语直而意婉。”第三十七则:“韩致光《春日经野堂》云……虽眼前景物,词直而意圆,可爱。”“词直”是指自然的、直白的、没有雕琢的语言,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真性情无拘束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但自然直白的诗歌语言,并不是要诗歌趋向浅俗,而是雅。沈周多次强调诗歌的“雅”,如第十则强调“雅而不华”,第五十二则强调“妙而雅”,第四十七则:“尝听人诵《镊白发》诗云……似俗而雅,可爱。”沈周所推崇的是语言平直而婉雅,浅近而不雕琢。因此对于白居易诗歌的浅俗,沈周也颇有微词。如第四十三则:“白乐天《感兴》云:‘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理趣固足,辞伤近而少宛雅。”要想诗歌充满意外之趣,就不能冗长拖沓,沈周非常强调诗歌的简洁。如第二则:“国朝诗僧泐季潭咏《落叶》云:‘一片复一片,西风与北风。但看阶下满,不觉树头空。’后尚有四语,便赘了。何似止前四语,意足词是。正如柳子厚《渔翁》诗多后两句。”第三则:“……《赠隐者》云:‘筑金诱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后又剜泥带水,便不如前斩截了,其识尚不到。”第十五则:“……又《过废宅》云:‘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之于落花流水便见废宅,何必苦苦言颓垣败壁也。”这种拖泥带水,便破坏了诗歌的含蓄意境,就不是“触口言”出的真性情,而是“费思断句”所造成的画蛇添足。诗歌含蓄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怨而不怒”,沈周亦多次强调,如第十六则:“崔涂《屈原庙》云:‘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此诚怨而不怒也。”第三十三则:“皇甫冉《婕好怨》云:‘事与时偕往,恩无日再中。’其寓感叹之意,而略不涉怨。日不中则不复正矣。然下一无字与再字,犹有期望存焉。”
徐楠将沈周的创作观归纳为“漫兴精神”,并指出:“漫兴,不仅是沈周的夫子自道,也正好足以代表几位苏州诗坛核心成员的典型创作观。杨循吉、唐寅、桑悦等人,均主动以任性缘情、不受羁勒的方式提笔为诗,这,恐怕才是其诗歌观念上看上去‘无严格宗主’、作品风格表现出强化‘真’而脱弃‘雅’的反古精神之根本原因所在。”黄卓越先生认为:“沈周中期归于习宋及偏好白、苏、陆等,在当时更多地还应属于有异于时流的一种选择。与尊唐一系相比,如果习‘唐格’的特征是公于锤炼,那么习宋或者习白、苏、陆则更偏向于求意与风格上的趋于平易、浅白。”两位先生对吴中文坛的把握都较为精准,但就沈周而言,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我们在《吟窗小会》中可以看到,沈周确是“任性缘情、不受羁勒”的创作方式,但在强调真的时候更是注重雅,而不是脱弃雅。沈周在习白上还是有所选择的,自居易诗歌风格、语言以浅俗著称,而沈周却是追求有含蓄婉雅的诗风,与白居易恰恰相反。这恐怕与沈周的性格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关。作为一个安隐和顺的儒者,沈周和张扬狂放的杨循吉、祝允明、唐寅等人毕竟不同,唐寅的诗歌可以俚俗至“如乞儿唱莲花落”,可以有露骨的描写,而沈周创作诗歌只能要求婉雅含蓄,怨而不怒。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怨而不怒”的追求,尚有台阁文学的影子,而正德嘉靖时期台阁文学退出主流,复古派独领,吴中诗风也变得更加俚俗化。沈周以“自然”为主的诗学思想,在吴中文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自沈周至祝允明、唐寅等人,其诗学思想是一个演变渐进的过程,不可以“吴中”笼统而论。
三、《吟窗小会》的价值
虽然目前我们不能看到《吟窗小会》的全貌,但仅此前卷,就足以体现出沈周追求“自然”的诗学思想,是研究明代吴中文坛的宝贵的资料。不
仅如此,《吟窗小会》还是钱谦益编纂《列朝诗集》的资料来源,对钱谦益诗学思想亦有一定影响,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出吴中一贯的诗学传统。此外,《吟窗小会》还为我们提供了沈周晚年阅读、书画创作的资料,亦颇有价值。
由于《吟窗小会》藏于绛云楼,故钱谦益得以先睹,在编纂《列朝诗集》时有所参考徵引。如《吟窗小会》第五十九则:“罗状元纶云:‘禅房花木尘中蝶,净土池塘劫外鱼。”’《列朝诗集小传》之罗修撰伦条:“伦字彝正,吉之永丰人。成化丙戌状元,除翰林修撰。……沈石田极称其‘禅房花木尘中蝶,净土池塘劫外鱼’之句,而集本不载。”正是来源于《吟窗小会》。周兴陆先生指出:“钱谦益的这部《列朝诗集》是在明诗史的大背景中有意识地突出吴中诗学传统,对吴中诗学传统的追溯、忧思和提倡,是钱谦益诗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列朝诗集》的一个重要意旨。”作为明中期吴中文坛首位盟主的沈周,亦是钱谦益“追溯”的主要对象,故在诗学思想上有许多契合之处。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中的性情灵心,无不有着“自然”的影子。如其在《题交芦言怨集》中说:“古人之诗,以天真烂熳、自然而然者为工。若以翦削为工,非工于诗者也。……吾之所取于《吾炙》者,皆其缘情导意、抑塞磊落、动乎天机而任其自尔者也。通人大匠之诗,铺张鸿丽,捃拾渊博,人自以为工,而非吾之所谓自然而然者也。”从《吟窗小会》可知,在宗唐的大背景下,沈周依然读宋诗、论宋诗,这就是祝允明所说的“卒老于宋”;而钱谦益在天启崇祯之际掀起的学宋之风,亦可从吴中诗学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吴中文学思想是明代文学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链,从吴中派到公安派、再到钱谦益的诗学发展脉络,已为学者所重视。《吟窗小会》的发现,将会使此诗学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杜甫 曹操 沈缙 审美价值
本文解读几首诗歌,主要有杜甫的《石壕吏》《羌村三首・其二》《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曹操的《苦寒行》《龟虽寿》,初唐诗人沈缙诘摹对邮・其三》。主要从他们的审美特点入手,为文本讲解提供一定的参考。
《石壕吏》:从诗中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可以看出,诗人杜甫对老翁是同情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老翁逾墙走”是老夫妻两人商量好的,意思是说,抓壮丁的看到家里只剩下老太婆,媳妇,和“乳下孙”,也许会放他们一马,但结果还是“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阶级强迫人民服役的罪恶行径,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年代的悲惨遭遇”[1]。因此全诗的正常顺序是,老夫妻先商量,老妪出门接应,老妪被带走,天明留下老夫(他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就可想而知),所以老妪在向差役述说自己的苦难时,侧重了自己的不幸,希望唤起他们的同情。这首诗特点在矛盾双方对立的不平等,一方冷漠无情,一方想尽办法以引起同情。
《羌村三首・其二》:写杜甫晚年回家,被迫苟且偷生时的心乱如麻,“少欢趣”的心情。该诗的特点就是细节的真实。正是心乱如麻,所以对孩子缠身而不能静静的滤滤头绪的敏感;正是心乱如麻,所以心是灼热的,所以对北风的拂面是记忆深刻的;正是因为心乱如麻,所以,对酒是敏感的;正是因为心乱如麻,对眼前出现的景物或物体是专注的。这首诗的正常顺序应该是对娇儿的感觉,对北风的感觉,对树的回忆,以及对酒的期待。
《望岳》:这首诗表现了青年杜甫昂扬乐观的精神的。这种年轻人的朝气,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面对“齐鲁青未了”的泰山,大刀阔斧,三下五除二地就勾勒出“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2],不是年轻人,很难有这等清新壮阔的胸襟;二,幻想登临高处“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既是写登临泰山的具体感觉,也是登临人生高处,睥睨世间的想象。另外,这首诗的“岱宗夫如何”的反问,是一个人面对庞大的没边际的事物的失语反应。表面上虽是一般修辞手法意义上的反问,而实质却是诗人杜甫面对泰山正常反应的真实书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写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消息后高兴的诗歌,这种高兴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喜极而泣;二、寻找知音;三、开心喝酒,想将喜悦深化和扩大;四、畅想回家的路线。这是一个人高兴时的四种表现,具有相当的概括性。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哭泣,漫卷,喝酒,畅想回家路线,这些表现带有隐私性,和显得孩子气,甚至在古代那个社会都有点“丢人现脸”,诗人杜甫为什么将其写出?诗人将其写出,背后有一种小人物不能把握命运,一切听天由命的人生深味寄予其间。
《苦寒行》:这首诗歌的审美价值就在情感的深厚性上。因为深厚的情感具有集束性,和穿透力。能让普通人心中沉睡的体验苏醒,或原本飘忽不定的丝缕情感共振。曹操的《苦寒行》是记叙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的。“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是一个人陷入人生绝境的真实心理写照。这首诗深厚的情感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曹操本人先天禀赋,曹操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的心底仿佛一面牛皮做成的皮鼓,轻易不会被生活里的琐事、小事触动;二、曹操此次的遭遇是强大的,冷静的自然。两种力量的强强相遇,让曹操深感创业的艰难和自然的无情和力量。所以在吟咏和回味中透露出一种苦涩和悲凉的深沉情感。
《龟虽寿》:这首诗主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对人生的“单纯的乐观”上。具体说:诗的“大意是说人寿有限而壮志无穷,但寿命长短不一定全由天定,人也有可努力处。”[3]这种单纯的乐观,是人在非常自信或开心时,所流露出的对人生的激情,生命力的洋溢和张扬。全诗的最后一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我们都知道,即使“养怡”,人远远追赶不上,神龟和腾蛇,更何况还是“老骥”还是“暮年”。该诗将相对人类已经非常长寿的动物贬低,将本来已经非常短命的事物夸大,充分表现出了诗人的乐观,一种“单纯的乐观”。人对人生的“单纯的乐观”是感人的,他是人的生命力在人生中短暂激扬和外泄。
沈缙诘摹对邮・其三》:这首诗歌的审美特点在诗人“局外人”式的洞察世事的自由和诙谐。具备“局外人”的条件有两个:一、诗人对社会和人的心理是通晓的,既深入体会过,品味过;二、又时常站在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所以当他再次遭遇类似的情景和类似的人性之后,一种既熟悉,又知晓的幽默感就会油然而生。总之,诗人与世界是隔开的,他总是一副流浪汉的欣赏的态度观看着人生中一幕幕的戏剧上演而后会心一笑。“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是诗人的猜想,他猜想这样的夜晚,一定是个不宁静的夜晚。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选唐诗三百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45.
[2]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选唐诗三百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3.
关键词:情智课堂;情智交融;情智奔涌;古诗学习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它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与美感。在古诗的历史长河中尽情欢快地畅游,在古代圣贤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下,我们踏着时代的气息,继续徜徉在文学瑰宝的洗礼与滋养中,拥有更加诗意的美好人生。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小学六年的教材中古诗的总篇数不足六十篇,所以,要扩大小学生的古诗阅读量,就必须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殿堂,使其感受古典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语文教学要根植于课本,又不能囿于课本;立足于课堂,又不能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能力。
一、情智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古诗年代久远,有的语言深奥晦涩,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如何巧妙地创设情境,应当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热爱古诗的学习与赏析。经过钻研、探究,我采用反复诵读、创设情境、自学诗意、合作探究诗情、配乐升华诗情诗境、表演再现古诗情境等多种情智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情智教学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古诗词积累和感悟加工能力,这样在古诗课堂的教学中才会有灵气、有号召力。
在古诗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反复琢磨、探究出灵活多样、激趣生情的情智教W策略,不断发展创新激发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更加智慧。
1.反复诵读,重在指导读出诗词的韵味
古诗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又耐人寻味。所以,诗词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指导学生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是诗歌教学最基本的策略,王崧舟老师说:“吟诵就是理解、就是对话、就是以心契心,吟诵使诗人重新活在了我们的心上。”课堂上,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赛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加强古诗词的朗读指导和点拨启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诗词朗读能力,也能增强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情趣。
2.研读词句,重在将文本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画面
我们常说“一诗一画面”,古诗通过精妙的语言文字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形态各异、情趣盎然的画面。所以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配上入情入境的音乐,激发学生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在学生们大胆、合理的猜测与想象下,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加入各自感悟和想象的个性独特的画面。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清平乐・ 村居》这首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小令,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五幅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乡村画面:溪前茅檐、微醉翁媪、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和小儿卧剥莲蓬。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象,因而课堂就出现了个性鲜明、赏心悦目的精彩画面创造。
3.补充资料,重在深入感悟“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诗情诗境
古人留下的每一首诗词都寄托了诗人或悲或喜、孤寂惆怅、愤懑不平的情怀,因而具有独特迷人的魅力。这些独特不一的情感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诗歌的情感、情怀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与人生遭遇中的自然流露。如南宋词人李清照后期笔下的经典词作大都是她南渡后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生活的真实写照,“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虽只有十个字却全面概括了她的悲惨遭遇。所以教学古诗时,教师应恰如其分地把这些课外资料适时地插入具体教学中,这对诗情诗境的深入把握和体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古诗情智教学的一个大智慧。
二、情智交融,点燃学生拓展古诗的激情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将课内所学古诗的方法迁移到课外古诗的阅读中去。诗词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本首诗词的学习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学期一本教材就只选取四首古诗,这和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作品相比、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都相差甚远。所以古诗词教学我们必须进行同类主题古诗、同诗人其他作品的资源整合、补充拓展,有助于他们把课堂上所学的鉴赏诗词方法拓展迁移到课外。拓展延伸,重在以诗激趣、抛砖引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比如,我在教王士G的《题秋江独钓图》时,拓展补充了《江雪》和《渔歌子》两首同主题的诗词,在巧妙的对比赏析中,挖掘渔翁的不同形象,从而感悟体会诗人的不同情怀和诗境。这可谓是在情智的互融中,点燃学生拓展延伸古诗课外学习的激情。
三、情智奔涌,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豪情
孙双金认为情感为智慧的生长提供动力支持,并且把握着智慧的方向;智慧则为情感寻找深刻的内涵,并且提供着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啊,情感和智慧的共生,激发了学生古诗学习的潜力,也鼓舞着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1.浅吟低唱,开展古诗诵读比赛活动
现代教学新理念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这是学生与诗歌、诗人的对话,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学生个人见解和智慧的真实抒发。古诗的学习重在朗读,在反复吟咏、低声传唱中体会感悟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开展古诗比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与激情,同时,对其他学生古诗的诵读学习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和激发意义。
2.以读促写,征集学生的片段情景剧、诗配文、诗配小报、诗歌创作等个性化创意大作
诗歌的学习,重在理解与感悟,重在启发学生想象补充诗词的空白,让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更加迷人。征集学生的片段情景剧、诗配文、诗配小报、诗歌创作等个性化的创意作品,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诗意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曾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在当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孩子们也不例外。语文学习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铺垫。那么学习古诗,我们就得学会用诗中诗人睿智的思想、乐观进取的态度来调剂指导我们的生活。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起舞弄清影的苏轼,他们都在人生天地间诗意地栖居。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诗意,每一缕阳光,每一条小溪,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个活跃跳动的音符。所以,让我们诗意地栖居,用心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古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粹。教师通过课堂上对古诗的情智教学,以情激情、以智激智,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古诗学习热情,进而不断点燃学生古诗拓展延伸的激情,并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在古圣贤积极进取或乐观豁达等情感的感染与熏陶下,热爱生活,诗意生活!
参考文献: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林波.上好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雷 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