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践理论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来自加拿大和美国、意大利的四位学者的演讲构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单元,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协会(AIMAC)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先生通过六个维度。即市场营销导向、顾客服务理念、体验型营销、艺术体验者的动机分析和顾客再次消费的意图情感、参与度和满意度等后消费行为的分析,以及文化体验与消费者共同创作的互动性,阐述了艺术市场营销与消费体验的关系。他特别把目前国际学者的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了三个概念,即美学体验、服务体验与消费体验,并提出了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的理念。
意大利米兰BOCCONI大学公共与非盈利管理教授阿里克斯。图里尼以BOCCONI经验为视角产出公共政策制订的三种理念,其一,第一手资料公共决策是多层次性,不仅仅是政府决策的层面,而且也是文化组织的决策层面,特别是有可能是项目决策的层次;其二,基于第一手资料公共决策,他提出了三个类型,一是创新性的决策,二是互动性决策,三是情感吸引的决策;其三,他使用实验的方法,为提取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
来自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维多利亚・诺兰教授和纽约戏剧发展基金发展总监安・特莱茨是美国著名的艺术管理专家,她们围绕美国当代戏剧艺术能力状况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假设和调研,既设置了六个能力的一般性的关照,同时叉涉及如何论证和确认这六个能力的状况,并且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国外艺术管理的专家的研究,首先表现出视野的开阔,既有宏观的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也有微观的实际运行与操作的研究,既有纵向研究,也有横向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大众心理学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又次,能够超越单一的研究角度,上升到一个综合的、全面把握的角度。
来自国内40余所院校及出版社、文化企业的学者环绕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这一核心命题展开演讲和深入的研讨,其中又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跨文化语境下中国艺术管理的宏观审视。涉及这一命题演讲的学者从国内外艺术管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出发,高屋建瓴地分析艺术管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从对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梳理开始,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艺术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的自觉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三个发展维度”、“三大问题”的总体观察。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认为,跨文化本身是流动的。虚拟空间的形成加快了艺术流动的速度,形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艺术管理具有现代性与社会性,其制度创新值得研究;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并非专指政治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价值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指出,应当科学辨析宏观艺术管理和微观艺术管理的关系,重视对艺术活动客观规律的掌控。不能把艺术管理者等同于行政管理,应当从行政管理的模式和理念里面超越出来;要确立艺术管理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艺术管理学科;要充分认识艺术管理人才的特有品质,重视该类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济南大学江奔东教授强调,艺术与文化管理,需要重视文化规制的问题,要有制衡效果的标准,各机构职责划分是否清楚,规制出台的政策是否合理;内容规制应当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先进文化的标准;文化产业规制需要有立法实施和统一的完整性;面对文化规制,需要科学地掌控政府、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深入论述了宏观艺术管理与围观艺术管理的关系。二者在管理的特征、管理主体与客体、管理使命和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二者是制导被制导的关系,又是相互协同的关系:二者会出现一些冲突与摩擦,应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磨合与化解,使之产生更大的活力。上海师范大学方华从社会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切入研究艺术管理的状况,这一过程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引起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刘素华作了中美国家艺术基金的比较研究,指出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五十年兴衰表明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的协调是国家文化治理中的棘手问题,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如何在价值认同的框架中激发文化活力,既是其直面的挑战,也是其肩负的使命。
第二,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的发展趋向。较多学者针对艺术管理某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予以深入的剖析,许多观点具有深刻的创见。天津音乐学院张蓓荔教授认为跨文化传播要确立科学的理念和标准,寻找相同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共鸣;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力量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格局,用好交流贸易等多种方式;要科学设计项目、制定合理的指标、突出重点、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突出品牌战略,市场战略,合作战略和媒体战略。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字教授针对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指出要跳出旧有的“内向型研究”的局限,以开放的心态开拓“外向型研究”,充分发挥双向视域研究的互补优势,同时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研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讲述了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资源管理。中国文联出版社建立的“中国文学艺术+互联网”这一平台要为每一位艺术家或艺术学家免费做唯一个人的官网,精准和广泛地传播交流学术成果。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应当拓展艺术管理的视野,建立宏大的艺术资源库和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这正是科学管理的体现。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军教授切人中国外流文物的回归这一命题,认为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其间既有不同文化碰撞,也有相互的认同。为了实现更多文物的回归,应当审时度势,调动政府、民间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科学管理与运筹的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四川音乐学院廖勇教授探讨了员工与组织、组织内各部门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利于组织高效运作的内外管理生态是现代管理的关键,而遵照相应的组织制度设计和管理生态模式进行秩序井然的有效管理,则为管理的生态法则。
第三,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创意、生产与营销。该课题涉及到艺术管理具体运作的诸多问题,从创意与策划、生产与运营到传播与营销,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提出了“时尚何以先觉、先行和先倡”的命题,认为三个“先”字在市场有一种先导的作用。用这种办法,把时尚的前沿和信息传递给大家,由此从内心对时尚取得一种共鸣。对时尚开发可归纳为四个特点,即时尚和经济一体化;消费的符号也就是炫耀性的消费;时尚产业全球同步进行中,其周期大大缩小;有高附加值,也有高风险。广西艺术学院何清新教授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认为基于族流的对歌文化,隐含着艺术传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想象力。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侯云峰教授以该院创作体验话剧《问心》的经验,阐释了作为艺术管理类专业在管理实践中的探索和经验,是一种基于微观的和实证性的研究。济南大学王玉副教授杨杨分析了中国演艺产业在建设中遇到的收益不确定性较强和资产的可抵押性较弱两方面存在的风险。为使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一要从风险的来源角度准确识别风险;二要采取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选取因素集、因素加权、备择评语、确定评判矩阵四个步骤科学评估风险,为风险处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上海戏剧学院黄海认为,艺术家个人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特点,具有共性的艺术家个人品牌经营策略,包括确立个人品牌核心价值、满足艺术消费受众需要、原创性策略、达成沟通、事件营销、建立个人品牌形象、建立共同品牌。山东艺术学院李冬梅副教授指出,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中应把媒体融合作为目标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和任务分解,实现摄像、舞美和后期制作的创新,提升节目的影响力。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李囝副教授指出,管理团队的素质将决定艺术表演团体的整体水平。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符合市场要求的营销策略以及与时代同步的创新手段都是艺术表演团体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高校专业实践教学 理论研究 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038-02
目前来看,对实践的解释有诸多的说法:从英文Practice,即实践看,有“实行”、“练习”、“应用”、“实习”等含义。从存在论角度来解释,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感性对象性活动。[1]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来自于实践,实践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客观过程的高级形式。从构成内容看,实践分三个方面: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及实践手段,其中,实践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以及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组织,而实践客体则指实践主体在其实践活动中所作用的对象。实践主体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中介和手段让自己与实践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实践活动必然使得实践主客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的能动作用,实践客体反过来也制约着实践主体;从基本形式看,实践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自然的实践活动,如生产、流通、服务、消费等,其目的是以此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另种是以调整或者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包括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交往等活动。
实践是万物的创造者,实践创造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创造出了城市乡村、山川大地和生灵物种,而且通过实践人类创造出了新的客体,甚至创造出了新的主体。从广义上说,只要人(实践主体)活着,实践就存在着,实践就一定在进行中。尽管在许多时候,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人们无意识或下意识或不由自主地、甚至是被迫地进行着。可以说,一切人类的实践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那些因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实践结果却是人类打开其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
1 专业实践教学的涵义
如前所述,实践是人类改造大自然和社会有意识的活动,而“实践教学”又是怎样的活动?纵观现代高等教育理论术语,对实践教学的解释尚无准确的说法,到是《教育大辞典》从描述实践教学环节角度认为,实践教学指的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诸多种教学活动的总称。例如,实验、工程设计和测绘、实习、社会调查等。[2]但这种解释没能揭示出实践教学的内涵。多年来,诸多学者、专家对实践教学的涵义曾提出各种不同的阐释。从实践教学基本特征角度看,有学者和专家指出: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以此获得感性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一系列组合的教学活动。[3]此定义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最基本的特征为实际操作,即实践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践性。从实践教学的形式角度看,有学者认为实践教学就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方式,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在生产现场或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我学习和自作为主,根据生产、设计和实验任务的要求,通过边学边干,从而得到感性知识及基本技能,让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学形式。从实践教学的组成内容看,有的学者提出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试验操作来掌握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工艺技能之教学活动。[4]如此种种,学者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对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界定,为我们科学认识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一般认为,实践教学的概念与理论教学相对应。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配合和结合相关理论教学,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的有别于一般理论教学的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一种教学形式。
高等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一般认为是高校根据各自院校的各个专业所指定的培养目标,依照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基本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和分析处理问题综合能力开发以达到获得感性知识之教学目的的多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有多种技能训练、科学实验操作、课程内容实习、认识环节实习、金工生产实习、工程项目训练、课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军训、劳动锻炼和公益劳动、考察和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综合来看,高校的专业实践教学是以培养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有别于高校专业理论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2 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比分析,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如下。
(1)实际操作性。有别于理论教学,大学生开展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活动,也就是包括动手的实际操作活动,又包括动脑的创意实际活动是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高校专业实践教学常常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开展深入探讨,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等高校专业的课程都应该是如此。特别是像工商管理这样的高校文科类专业课程,更需要大学生针对所学知识逻辑所产生的疑问和难点、指导教师所设置的学术问题和科研课题、以及现实所遇到的学习困境等方面,采用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来解决上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最终形成大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教育部明确地将高校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这个环境中,大学生需要将其思维高度集中,通过经历较高水准的科研训练,以及大学生自己观察、动手写作、以及亲身体验等等一系列现场实际活动,可以实现大学生们用感官亲自接触客体,由此获得感性认识和感性知识,从而使得大学生们比较容易地达到较好掌握相关实务技能的效果,让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些有效的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运用,进而积累一些调查研究经验,丰富和提升实践知识,最终达到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目的。例如,毕业论文(设计)活动就是高校的一种专业实践教学的典型代表。
(2)学生参与性。从高校实践教学要求看,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与理论教学不同,高校实践教学常常采用类似小组/小班教学或个别教学等形式,大学生小组/小班或个人可以高效地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室、工厂、企事业和政府机关单位等多种环境条件,主动地、或是合作或是独立地开展各种需要的实际操作活动,从而获得感悟认识和感悟知识,使大学生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因自己主动参与而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高。
(3)教学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实践教学多数都是由一系列自成整套体系的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流程、实践教学条件和保障等等元素组成的;二是高校实践教学要求一方面要努力发展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问题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应变能力,以便他们可以随环境变化及时调试其思想与行为――这样可以对大学生开展完整的全方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高校实践教学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还能够培养锻炼大学生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场协作精神,让大学生们具备相对完整的职场作风。
(4)活动系统性。实践教学活动作为高校系统的整个教学活动一部分,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培养大学生全面且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活动从课程设计、各类专业实训、实验,到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让大学生经过了这些种种地连续不间断的系统训练学习―― 一个系统工程。由此这样的根据大学生成长需求和能力水平,在不同时期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步骤和长短时间,由低向高、从简到繁、先局部后整体,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由此逐步积累、深化,让高校的实践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5)形式多样性。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形式为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学实验、实习、实训、工程测绘、调查报告和论文、设计、创作、社会调查与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社团科技文体活动等。另外,类型和层次各异的高校以及不同专业所开展的实践教学必然有其特有的形式和组合。
(6)物资支撑性。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场地、仪器设备、实训软件和实训平台、实践教材和指导书、各种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等。因此,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获得相应的物资支持,依附相对完善的物资条件。
3 高校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的关系
高校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在思维和操作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见表1)。
尽管在性质上、功能上、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别,高校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不是两种相对立的教学体系。这是因为,一是两者均是高校完整的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其中任何一种教学缺失了或有缺陷问题,则高校整个教学体系将会失效或运转不良,高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高校要培养有知识、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当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缺一不可,需互为补充。二是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自身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专业理论知识为实践教学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指导,也为实践中的各种现象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说明;实践教学则对巩固和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其价值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还为新理论创造输送必要的经验素材和灵感。因此,从实践教学的内涵看,高校的实践教学是与专业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是建立在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检验理论教学、丰富理论教学,弥补理论教学环节中不足的感性认识,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再次理解,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5]。可以说,高校的实践教学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延续、补充、拓展和深化,它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独立于理论教学,但又与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者共同构成高校完整的教学体系。
另外,高校的现代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理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专业理论的教与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专业理论的应用以及理论的发展。而要突出这些目的,就需要根据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主体、目的、手段、客体、结果)来设计其教学活动,即在教学的主体、目的、手段、客体和结果方面,努力让教师和学生达到高度一致。一旦做到这些,专业理论教学也就具备了实践的一般特征,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6]。
所以,高校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具有相互加强和补充的关系,两种教学的好坏会相互影响和作用。因而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成为高校的现代教学特性。
参考文献
[1] 张有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其存在论意蕴[J].江淮论坛,2005(1):62-67.
[2]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14.
[3] 项目组.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23.
[4] 张晋.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15-117.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践转化;路径选择
高校作为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推动理论化和实践化转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在高校中,要求教育者和研究者应该树立和完善立场观、实践观,这样才能以为指导思想,发挥在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理论的实践转化途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通过探讨和构建多途径的转化路径,能够增强的积极作用,推动的中国化发展,实现其真正的思想指导价值。
一、现阶段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滞后
在现阶段理论研究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脱节的问题。主要原因与部分高校的领导、一线教育者、政策宣传者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的领导层缺乏对理论研究和实践转化之间的重视,未能将其提高到研究议程;另一方面,由于理论工作者将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当作自身研究之事,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未能充分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很容易导致理论工作不利于社会生活实践,出现相互脱节的情况。
2.政策落实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难度系数颇高。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缺乏有效的导向性政策指导,导致很多工作仍然处于自发的状态之中。虽然、教育部等部门都制定了学科建设、学院建设等相关政策文件,但是这些政策尚未落到实处,导致在开展工作中,实际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3.推介渠道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高校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中,由于缺乏有效推介渠道和运转平台,导致转化效率低下。在很多一线工作的反馈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机会和途径,使得他们即便是主观上想要进行实践转化,但也因为缺乏“用武之地”而最终“无疾而终”。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构建出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构建出高效的创新管理平台,提供更为优质的转化模式和载体,以便于能够全面提高理论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社会贡献率和转化率,推动转化效果的稳步提高。
二、高校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路径
高校是学习和弘扬理论的重要基地,对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的,仅仅依靠一部分人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其转化过程是多方面的,需要有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关的管理部门做好转化工作的准备
高校主管思想宣传工作的部门要重视理论向实践转化工作,将其规划纳入日常的议事体系,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重要基础。制定出转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对于理论创新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帮助,逐渐的形成推动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工作的整体优势。同时,高校的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于转化工作的政策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树立起理论研究成果如果不向实践转化就无法发挥应用作用的理念,出台相关的引导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投入政策,支持马克思理论工作者进行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发挥马克思理论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2.为转化工作构建出良好的平台
相关的平台保障是确保转化工作顺利进展的载体。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构建出有关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组织形式,积极构建出转化的工作平台,将有关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于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其二是完善和健全转化工作的方式,逐步地形成转化工作的经验交流机制,将转化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使得相关的工作者可以更深入的研究,推动转化工作的进步。其三是将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展示,利用成果展示信息交流等形式,做好理论成果和实际工作之间的有效转化,建立转化工作信息交流和咨询平台,对转化工作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科学分配。
3.做好转化工作的贯彻落实
转化工作的落实是最终的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以转化工作为中心制定出相关的规定,积极引导理论工作者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理论研究,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强化转化工作的有效性。二是要引导理论研究成果服务于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不单纯的以论文期刊的影响因素或者引用率为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理论研究可以为实际的发展需要做出更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三要完善和健全转化工作的激励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理论研究工作者申报相关的科研项目、提高研究成果的贡献。
三、结语
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于理论研究向实践的转化工作。在当前转化工作进展中,高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但是在转化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促进高校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路径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吴学东,余茂辉. 当代中国大众化的路径探索――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为载体[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01:95-99.
企业大学起源于西方,从上个世纪初出现萌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作为根植于企业生产实践但却相对独立于传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具特色的企业大学,在其逐渐发展、完善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探索出各自的成功之道。企业大学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也不断得推动着理论研究,并且理论研究内容大多也反过来聚焦于企业大学的实践领域。实践也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研究素材,并促使研究更具有实用性。
一、企业大学实践发展
(一)企业大学的由来
企业大学的出现和工业革命息息相关,其前身是厂办学校。19世纪上半叶,为了适应产业革命的发展,适应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企业对机械工人的教育运动在英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企业逐步要求工人熟练掌握机器操作技能及有关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大学及各类工程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掌握工程技术的员工极度缺乏,产业革命加速技术革新并对劳动力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引发了厂办学校的盛行,许多企业选择为它们自己的员工提供培训与发展计划。厂办学校培训对象以生产一线的员工和学徒工为主,培训层次及培训地位不高。
第二次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力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由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不仅需要掌握复杂的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方式,而且需要具有管理理论和管理水平的能够胜任工业化生产的经营者,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培训对象开始拓展至经营管理者及大学毕业生,培训层次、培训地位显著提升,企业大学由此萌芽。1914年通用电器公司(GE)倡导创办企业学校,企业学校的创办是企业大学萌芽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并遍及制造业、保险业、出版业、公共事业和化工业等各行业,企业学校也越来越普及。从1927年通用汽车公司创办第一家企业大学“通用汽车工程与管理学院(GMI)”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但是企业大学这一术语当时也不存在,但他们试图把培训和学习带入职场工作中,为促进美国职场学习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影响了以后数十年企业教育的发展。GMI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人力资本开发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原则至今仍是企业大学创建的基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第三次产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生产线出现,生产率空前提高,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很多企业的一线生产工人的数量大为减少,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大幅增加,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企业大学更为注重对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系统培训。并开始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更加重视将实现企业目标与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1955年迪士尼大学成立,目的是想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很强胜任力的高素质员工来服务企业的核心目标。1974年的摩托罗拉大学成立,摩托罗拉大学聚焦于企业的核心价值与能力,所有学习项目都与业务部门密切联系,并且有些学习项目(如商业管理等)己获得官方正式认可。从20年代到80年代,银行业机构、保险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建筑企业、电子技术禾口工程公司、健康医疗组织、计算机公司、纺织企业等行业领域的少数企业大学的系统化、专业化、正规化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并获得了学位教育资质,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时间和资源获得正式认可的学位教育资质,企业?允佳扒蟠笱У雀呓袒?构帮助培训他们的员工,与大学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目前认识到通过与大学等高教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可以利用来自不同大学、学院等高教机构的各专业领域最好的教育项目。
80年代初,欧美企业大学兴起,这时的企业大学具有实体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管理人员提供充分具体的专业培训,并改善内部沟通与协作,塑造企业个性与文化,解释说明企业战略等。8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领域科技革新,生产实践领域各种知识更新加速,培训需求日益增加,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知识技能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企业更加愿意出资为企业的所有员工提供培训与教育,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90年代末,一些在企业领导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为先进的企业,或者是以学习型组织为发展定位的企业丌始将企业大学作为强有力且高效的工具来促进组织和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变革,以实施其全球战略。
(二)企业大学实践发展现状
虽然早在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创办了第一所企业大学,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企业大学才开始成长,到80年代初美国已有400所企业大学,而到90年代企业大学才获得真正的发展,其数量增长至1600所,其中40%是财富500强企业。到2000年企业大学已增至2400所,财富500强中80%的企业已经拥有或计划创办企业大学。在我国,企业大学的发展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大陆最早迎来“企业大学”这一全新企业培训理念和形式。1998年5月,中国第一家本土企业大学――海信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大学创办的热潮正式拉开了序幕,中国本土企业大学开始兴起。
以摩托罗拉大学的创建为标志,现代企业大学在全球迅速崛起,从制造业很快发展到技术咨询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业、运输业以及农业等各个行业。欧洲企业大学俱乐部(ECCU)的研究显不:法国共有30所企业大学;英国有12所;德国有5-10所;北欧各国和荷兰则不超过5所;澳洲和东南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专门的教育机构。尤其是全球跨国公司更是掀起了一个兴办企业大学的。譬如美国的通用电气、英特尔、微软、甲骨文、惠普、麦当劳、迪斯尼、花旗银行等企业都己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企业大学;德国的大型企业有贝特尔斯曼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汉莎航空公司、西门子公司、联盟保险公司以及德意志银行等也都有自己的企业大学。并且大多数组织在员工培训丌发上的经费投入占员工薪金的3%至6%,平均水平达4%左右。企业大学成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发达国家继续教育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
企业大学己经扩展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当欧洲对近十多年来所涌现的大量企业大学引以为豪时,企业大学数量不断增长也出现在中国及很多其它亚洲国家、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企业大学全球协会(GlobalCCU)的咨询委员会的企业大学代表成员来自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法国、西班牙、瑞士、俄罗斯、阿联酋、中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世界各地企业大学竞相成立蓬勃发展,企业大学迅猛发展的势头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而我国企业大学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作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企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们通过上市不断规范,通过标杆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广泛深入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不断强大。2010年7月17日至18日,首届“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论坛暨CLO首席学习官峰会”在北京召开,该论坛暨峰会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联合主办。根据此次论坛主办方透露的信息,中国企业借鉴跨国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正式成立了400多所企业大学。
二、企业大学理论研究
(一)企业大学研究主体与研究视角
1.研究主体
(1)咨询公司。在企业大学实践领域中,提供营利性市场服务的企业大学咨询公司在创办运营管理企业大学以及企业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咨询公司一般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相对成熟有效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的研究程序。咨询公司对企业大学的发展状况、最新动态、最佳实践进行调研并归纳总结,基于自身对企业大学、企业培训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提供相关市场服务,如评选分享最佳实践、提供企业学习解决方案等。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业务发展的驱动,以专业研究为基础的业界知名咨询公司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研究实力。咨询公司还广泛参与业内专业协会、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机构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并与培训供应商、教育机构等企业学习伙伴及企业大学进行广泛的专业交流。咨询公司基于调查研究及时行业内最新发展动态信息,不仅强化了其在业界的影响力,还拓展了业务市场。相关的咨询公司有:企业大学咨询公司、智能伙伴公司、全球学习资源公司,国内的凯洛格公司等。
(2)大学及科研院所。一般比较集中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国内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等。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与之相关联的比较全面的综合学科体系,如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便于进行多学科间协作,?哉瓜低橙?面深入的研究。同时又能与业界及相关领域的实践部门、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合作从而总结相关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其研究的范围也相对宽泛,研究对象广泛,关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大学,基于对实践领域的案例调研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理论建构,并注重一般原理、普遍规律、本质属性等方面的研究,注重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
(3)专业研究机构。有关企业大学的问题己经成为当今企业界和学术界的讨论热点,相关的研究机构也不断发展。专注于企业大学、在职继续教育的非营利的专业研究机构包括政府的教育、劳动等主管部门下设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下属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企业大学以及行业内企业大学联盟等。如,企业大学全球协会、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丹麦企业学术合作组织协会、欧洲企业大学俱乐部、全球企业大学及企业学院协会、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摩托罗拉大学、GE克劳顿管理学院(杰克.韦尔奇领导发展中心)、中国通信业企业大学教学研究会等。不同的研究机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有所不同,有的关注世界范围不同行业的培训与发展,有的专注于国家政策研究,有的聚焦于本行业企业大学的最佳实践。
2.研究视角
>> 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图书馆微电影营销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分析 我国图书馆理论研究的主题及主要观点 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手机图书馆的移动平台研究 浅谈手机图书馆 我国手机媒体初具规模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思路 我国手机产业SCP分析 浅谈我国手机阅读的现状 浅析我国手机支付发展 跨国公司手机生产外包对我国手机企业的影响研究 我国手机出版面临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浅谈我国手机广告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手机银行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我国手机广告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手机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手机消费者品牌选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林春田,唐雷. 借鉴手机报创办高校短信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0(2):101-103.
[4] 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 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9):34-48.
[5] 高春玲.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J].图书情报工作,2011(5):63-66.
[6] 陈茫,周力青. 基于WAP2.0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8):52-56.
[7] 佚名. 报告称iOS和Android占移动市场91%份额[EB/OL].[2012-04-05]..
[8] 朱雯晶,张磊,王晔斌,等.图书馆手机客户端的探索实践[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5):13-19.
[9] 茆意宏,吴政,黄水清.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3-6.
[10] 马爱芳,杨国美.我国高校图书馆手机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211 工程”院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87-90.
[11] 张文彦, 刘钟美, 张瑞贤. 美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概况[J]. 图书馆建设,2009(11):96-98.
[12] 吴政.通用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98-104.
[13] 贺利娜,李源,田增山.基于J2ME和J2EE的手机图书馆研究与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63-66.
[14] 丁夷,金永贤.基于Struts+ Spring+ Hibernate 框架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77-82.
[15] 王泽贤.手机图书馆系统与ILASII集成接口的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5):89-92.
[16] 方玮,张成昱,窦天芳.基于资源整合的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6):76-80.
[17] 姜海峰.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12-15.
[18] 卢向华,姬晓辉.基于J2ME 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设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6):38-41.
[19] 曾莉.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72-74.
[20] 曾瑞,赵跃龙.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研究与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09(21):106-109.
[21] 孙丽霞.3G 技术下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探究[J].情报科学,2010(10):1484-1486.
[22] 黄志景.3G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契机―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功能的进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38-41.
[23] 师晓青,谢军红.基于3G 的智能手机移动图书馆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5):52-54.
[24] 王世慧,杜伟.手机QR 码在图书馆的应用探析[J]. 现代情报,2011(6):151-154.
关键词:理论;创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由中国明代心学家、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与“行”的关系成为了当今中国哲学、艺术届重要的议题。
知为知识,行为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概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概知,认为行便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两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仅要认“知”,更应践“行”,“知”与“行”合一,才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高校美术研究如何让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即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辅相成,学以致用,浑然一体。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生成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共同前行!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专业技术人才,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对高校美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由于高校的美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探索结合不够紧密,就造成了很多美术专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分开学习,做理论研究没有实践,不懂笔墨,一味传习古人,拿古人的标准来评价现代的绘画,生搬硬套,完全没有理解古人之意,做实践绘画的只会引用西方绘画标准,详细的描摹事物本身,从而缺少了文人气息。谢赫在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也在绘画的讲统一性。气韵生动指绘画所展示出来的精神,气在本体论中就是生命万物的本原,最初的状态,是无形,是感受,韵是气的一种表达形式,气可通过韵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而具体化,气韵两者是可以多元化、例如有轻松的、愉悦的,有饱满的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所绘的事物,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表现出它的精神。也可理解为“以形写神”。在绘画的形式中经营位置也时分的重要,讲究多少、大小、主宾、呼应、虚实、疏密,参差,等各种关系。传移摸写、笔墨技法是对气韵生动的具体形象的展示。
骨法用笔:骨法来源于相学,指人外形特点,再就是指所画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气质身份。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骨法更多的表达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用笔的艺术性,准确性,也包涵着笔力、结构表现等。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简单来讲就是用什么样的笔墨技法形象的把画面呈现给观者。“气韵生动”是理论高度,实践创新就是“骨法用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理论研究”的描写借助于用笔画出来,而骨法与用笔是展示的手段,其主要为了表达理论研究理的结果。
藝术理论作为艺术人文性传承的载体,对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距离越拉越大,更多的艺术类院校更重视绘画技巧的培养,而综合性院校更重视理论性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得不到实践的检验;从而实践创新也没有思想上的正确指导,很容易偏离主导思想,汲取不到传统理论中的营养元素,也就没有办法创造出新的笔墨艺术形式、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绘画,更谈不上做到“笔墨当随时代”。失去了理论的支撑,实践创作只会凋零,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相辅相成的发展局面就会遭到破坏,画家沦为画匠,闭门造车,临摹古人作品,只是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能,重复使用单一技法没有创造性,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与艺术理论,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掌握绘画的技能只走完一半的路程,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建立就要“明理”。明理就是要研习艺术理论,让理论做为技能的指导,才能行的更远。论评论家如果没有很好的技能临摹与训练就成了高谈阔论只会指手画脚,创作的作品不见笔墨,久而久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不能得到健康均衡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改变画者的思想与多种绘画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专业训练。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同时还要多学习传统文化,使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象,也可以临摹古代佳画名迹近距离触摸历史面对面的交流。在学习中对古与今进行必要的辩证思考,承袭古人虽然对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表现与传承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不断比对两者差异了解两者的本质特征的区别,才能对古与今不同的艺术形进行再加工。艺术作品与其传递的文化内涵才是重点与难点。只有开放的思维,包容的胸怀使各种文化融合进来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美术理论研究是实践创新的概括与升华,实践创新是理论研究的展示与重现。两者只有理论与技法并重,艺术道路才能长足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谢赫,姚最.古画品录 续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冯友兰.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像[M].北京:海台出版社,2016.
关键词:科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47-0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照本宣科和刻板的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开展,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生成超出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这样具有生成性的课堂上,不图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并且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被全面调动起来,其中展现的独特智慧性、创造性,使课堂呈现真实性和生命力。
一、精心预设,创造“生成”的可能
生成的课堂并不是一味追求超出预设方案的意外,它是包括预设与课堂的动态生成。首先,应该有成功的预设,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发挥提供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预设周密详尽的方案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空间。
(一)“有心”预设,弹性预约。
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认知的)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并充分利用这些差异,让每个小脑袋都动起来,每张小嘴都说起来,让特色性的思维火花和差异性的知识、经验在学习中得以体现。在一个发现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开发性的组织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使教学设计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所以教师的“有心”就尤为重要。
要“有心”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是造成课堂千变万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摄取知识的途径也多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能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自身水平,以适当的“探究”来有效积累和完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应有资源生成的意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衍生,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设想解决的方案和途径,以开放的意识变“直线式”为“板块式”方案,争取更多的预设成功。
科学课堂的预设还要“有心”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兴趣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有的班级很喜欢在严密的科学探究实验中得出结论,设计可以开放一些;而当有的班级的兴趣程度不高时,教师应想办法以丰富的语言、幽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逐步培养兴趣,设计也可以适当保守一点。如《蜗牛》教学设计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名运动员,知道它是谁吗?
生:蜗牛。
师:如果你是运动会的“主办方”,你会为蜗牛设置哪些运动项目?
(“运动会主办方”的身份直接勾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必会使课堂气氛充满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和原认知都被调动起来,想象出合理而有特色的运动项目。)
当然,还要“有心”创设更大的弹性,以备课堂出现的多种可能。如《蜗牛》教学片断二:蜗牛运动的观察。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一定有很多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生:蜗牛没有脚。
(预想有同学认为蜗牛跟蛇一样没有脚,所以①争取以学生对话的形式提出“腹足”这一新名词;②再次让全班观察蜗牛蠕动时的形态加深理解其作用。)
生:蜗牛爬过处有湿漉漉的黏液。
(设想学生会提出①对“黏液”的认识;②猜想黏液的作用;③还有什么动物在爬行时也会产生黏液。)
生:头顶的触角上有眼睛。
生:蜗牛的背上背了一个家。
……
这些预想不可能都如约而至,但是学生在探索观察过程中,必定会提出那么一点两点,所以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内完成。在一般情况下,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就可以了。
(二)留有余地,自主生成。
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的复杂性,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生成。因为并不是预设越密不透风的课堂教学就越成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可能一切都在教师“掌握”之中,适当的收放,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成为教师设想主线的分叉,允许这种独具真实性的“意外”出现。当然,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随机把握好预设的目标,而教学重点也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如在预想到学生对蜗牛的触角和眼睛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分歧时,教师就要提供空间留出余地让学生自行解决,要相信他们的观察能力,即使再有分歧也可以利用课外生成让学生在课外查寻资料的方式解决。这样的生成不仅加大了空间,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延伸。根据新课程中“每堂课至少有1/3的时间,最好能够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这样生成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二、在课堂互动中,促使有效生成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是有生成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会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是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这样的科学课堂,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中产生的交互影响,有机触动、共同推进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师生互动,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学生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中重要的生成者。因此,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教师只有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师生共同活动的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同时,教师要有有效处理动态生成资源的策略,真正实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蜗牛》预设片断中,有学生提到黏液作用时,有这样的课堂讨论:
生:我发现蜗牛爬过后留下一条湿漉漉的痕迹。
师:你观察很仔细!这是蜗牛爬行时分泌的黏液,你知道这黏液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一下子答不上来)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爬行时也有这样的湿漉漉的痕迹吗?
生1:鼻涕虫。
师:想一想,他们身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2:它们都是像波浪一样用腹足爬行的。
师:腹足在行走时会带来什么不便吗?
生3:太慢了,地面高低不平,很容易把肚皮磨破的。
生4:我知道了,黏液是保护腹足的,怕自己受伤。
……
这种师生间对话的形式实现了师生互动推进教学的作用,让课堂独具闪光点,使教师在学生提问回答中处理信息,层层推进;也使学生在和教师交流中理出思路,层层探究。如此紧凑、和谐、动态的课堂学生就不会觉得乏味。
(二)生生互动,在对话、合作、探索中营造动态课堂。
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关键。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经验和认知的差异性,出现分歧在所难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及时地利用这个差异性资源,并让学生在对话、合作、探索中找到合适的发挥余地,并不失时机地掌握新知识。
如在分组观察蜗牛运动特征的时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交流空间与探索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进行观察、讨论、记录。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零距离的,其中碰撞的闪光点是层出不穷的。如:在对蜗牛进行跑步比赛设计时,有同学大喊不公平,原因是规则制定的是以10厘米处的红线为终点,可是蜗牛的爬行轨迹并不是人所能控制的,这里的冲突一下子使课堂秩序有点失控,然而也正是这个“意外”使下面的教学更自然、合理。
生:我认为设计10厘米处的红线为终点不合理,因为蜗牛是乱爬的,所以我建议比在一分钟内蜗牛爬过的长度。
生:是的,因为它爬过的黏液很明显,很容易量出来。
师:测量黏液的方案很合理,也很公平,还有其他的可行方法吗?
生:有什么方法能让蜗牛沿直线爬就好了!
师:这是个不错的建议。
生:我有办法,用食物当诱饵。
生:是的,把食物放在它的前方,那它们一定会往一个方向爬的。
生: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蜗牛在绳子上比。
……
教师就要营造这样的空间和分歧,让学生在同伴之间的对话、实践、探究中见真知。
三、关注主体,适时生成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进行教学,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一定,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所以对于生成的资源教师要作一定的取舍。学生生成的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需要适时抓住课堂生成。
如在互动中讨论蜗牛黏液的作用时,在另外一个平行班中,有学生提出了异议:
生1:我认为蜗牛的黏液弊大于利,因为黏液很容易让其他动物发现它的行踪。
师:是吗?其他同学你们怎么认为?
(生1的异议是教师意想不到的,但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在认真学习中主动生成的,也为深入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涉及到黏液真正作用的核心,所以教师并没有一口否认,而是启发学生去思考。)
生2:(理直气壮)我认为是利大于弊,蜗牛用腹足爬行已经够慢了,为了不被发现而不分泌具有作用的黏液,那不是更加吃亏了。
生3:(义正言辞)万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黏液很好地保护了蜗牛的腹足免受皮肉之苦,就是被发现行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还知道黏液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的,这样被发现的危险性也就减小了。
……
这时课堂的焦点都集中在黏液“利弊”上,那些和生1意见一样的学生也在讨论中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课堂的气氛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断然否定了生1的见解,或是只当一句题外话一笔带过,相信课堂也不会变得如此精彩了。
(二)需要点拨,以备后事之需。
很多课堂生成只需教师点拨,为以后教学学习打下伏笔就够了。如在学生进行蜗牛外形观察时,学生自行的观察记录大多是没有规律的,观察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有一组学生在作观察记录时,用简笔画形象地画出蜗牛,并分别标示出观察到的形体特征及名称。
师:能把你观察到的结果按一定的顺序或形式表示出来,那也是一种发明,只要它简洁明了、科学合理的就行。
在此教师点拨学生要在记录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既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又为下一堂课观察蝗虫形态特征打下了伏笔。
(三)不必言明,一笔带过。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让它成为一种教学资源,赋予它特有的价值。当然并不是把所有的“错误”都“为我所用”。有时候生成的“错误”并不能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系统,这时教师就一笔带过,并及时引导“探究”步入正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只有尊重文本,同时又不局限于文本,在师生互动生成中学懂知识、学会学习才是动态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2,(10).
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的开发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的,以职业岗位实际应用的经验和能力为主,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设计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是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更加关注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和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创造能力,而不是将工作任务分成各个独立的能力点、知识技能点,以分解后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
(一)工作过程分析
市场调研与分析任务的具体内容由市场营销人员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流程所决定,并围绕着市场营销人员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流程而展开,这自然决定了本课程须围绕市场营销人员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流程这一逻辑主线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对市场调查过程进行分析,概括起来包括五个阶段:(l)明确调查的问题,确定调查目标;(2)制订调查计划(设计调查方案); (3)实施调查搜集资料;(4)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撰写报告。
(二)学习任务的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分析,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准确确定和描述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学习内容,描绘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学时要求,以便做出教学时间上的安排。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按照任务载体、情境递进的要求整组课程内容,将市场调研的工作过程,分为市场调查方案的策划调查问卷的设计实地调查方法的组织调研数据处理与显示调查数据的描述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与汇报6个学习任务。 见表所示:
二、《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实施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设计在特定工作情境中进行的职业活动,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事先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产品、市场、企业的调研项目,以这个具体的调研项目贯穿整个工作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做中学”),让教师在组织、指导和监控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施教学(“做中教”)。第三,为完成某项目(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任务,在教学中,采取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团结协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来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全真的实际环境中真枪实战地全过程锻炼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能力。
(二)成绩评价
成绩评定应该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和动手能力,应该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成绩评定应打破传统的闭卷书面考核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定是指按工作任务的5个阶段,评定每个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目标性评定就是评定每个学生最终完成工作任务的成果。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这两部分组成。
(三)实施场所
本课程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理论与实务一体化的课程,为与本课程配套改革,需要建设企业市场调研与分析实训室作为本课程的上课地点,该实训室需具备仿真的企业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工作环境,配备与企业实际应用相同的设备和用具,如:调查夹、录音笔、三角架、摄影机、多媒体投影设备,配备与企业实际应用相同或高度仿真的业务软件,如SPSS、EXCEL,配备与企业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相同或仿真的耗用品,如:调查报告封皮、打印机、打印纸。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会,而是在学会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操作。
【文章摘要】
在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结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能拘泥于传统思路。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将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其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大势所趋。本文从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入手,详细分析了目前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阐释了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思路,对于现阶段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明显,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与知识,作为科技与知识推动者的人才就成了发展的关键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要将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学生培养的关键,不断深化改革。尤其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将实验教学纳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保证学生知识与应用的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析
1.1 实验教学是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知识、信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高师院校势必会转变其教育观念和方式,尤其将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作为高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在其构建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实验教学将会成为其基本的途径之一,将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实验教学是不断优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实验教学来说,我国在很多教学管理方面还很薄弱,尤其是在实践方面的探索才刚刚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教学理论研究,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还相差很远,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少之又少。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优化我国高师院校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将是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关键环节。
1.3 实验教学是逐渐深化高等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仅要求高校有着一定的教学设备与设施,更是对高等教育教学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实验教学在教师的知识技能应用、实践能力操作、实验过程操作方面要求都很严格,高师院校的教师结构将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教学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高师院校师资力量的健全与发展。
2 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
2.1 思想认识不强,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通过对多所高师院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教学往往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在理论验证环节发挥着微弱的作用,这是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的表现之一。这使学生难以全面的去锻炼其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失衡,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下,纵然高师院校的实验配套设施很齐备,依然难以发挥出实验教学的真实作用。
2.2 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发挥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
现阶段,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从学生课程结构来分析,大多数都是理论课程,实验课的学时所占比例较少,其附属身份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高度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往往忽视了与实验课的结合。实验课的内容陈旧落后,与现实情况脱节,尤其是相关方面的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延伸做的很少。实验解决的问题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生活没有多大关联性,这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会在这样的实验课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2.3 教学方式单一,严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
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探索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在实验中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极大程度地发挥其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但是现实是,在实验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化,一言堂现象严重,无论是原理讲解、实验步骤开展、仪器调试,还是操作环节、设备维护,往往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的,借助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灌输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知识及其技能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抹杀。
2.4 考核措施不力,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高师院校都是以考核的方式去证明教学的效果,无可厚非,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且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将传统理论模式下的考核方式使用到对于实验成绩的考核中去,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实验结构,忽视对于实验过程的考核,很容易形成功利性的心态,这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
3.1 理论验证实验
所谓理论验证实验,就是对理论课的验证性与演示性的基础上,以基础实验项目的操作去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如设备的使用步骤、仪器的注意事项等等,这是开展后期实验的基础性工作。在基础理论实验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改革工作:第一,合理安排理论基础实验课,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筛选知识重点和难点,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其创新能力的发挥奠定知识理论基础;第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实验课程的内容来说,要以理论课内容为主,保证设计难度适宜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以实验的视角去审视理论知识,从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3.2 综合设计实验
对于实验课程的综合知识和延伸知识,要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理论基础上开展教学。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的基础夯实之后,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具备课程开展的基础。此时的教学方向就要像综合性和设计性方向发展。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不仅仅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实验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开展实验安排之前,对于相关知识背景做详细的预习,尤其是实验原理、设计方案、操作步骤等环节。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好了解之后,保证实验的可操作性后,学生开展实验,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3.3 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是综合设计实验的进阶阶段,其主要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夯实的基础上开展的,尤其是对于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学生。创新性实验主要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合理审查的方式来确定的。在这方面,高师院校往往以开办大型的实验比赛活动或者成立创新实验室的方式,来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新性实验,将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的重要阶段,高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地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此同时要处理好三个实验环节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低年级的高师学生,要以基础实验教学为主,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辅;随着其基础知识的不断掌握,慢慢加大综合设计实验,并开始向创新性实验环节迈进;对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要以创新性实验为主,不断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高师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4.1 结合学科特点,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
高师院校专业众多,学科繁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们应该充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对于学科知识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去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例如,对于动物学科来说,在形态观察与解剖步骤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属于验证类的实验课程,对于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作用,此时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内容的优化,将蛙的解剖实验设置在一起,或者增加蛙的消化系统浸制标本等环节,使得整个课堂的实验性质不断优化,增加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
4.2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
意识反作用于实践,在社会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一方面加大对于实验教学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使得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引起其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另外一方面,不断激发教师实验教学积极性,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实现教学力量的优化,使得教育与社会需求不断融合,从而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4.3 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善我们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去开展实验教学的讲解,将知识的讲解和实验的开展做到深刻、全面。我们以生物学科为例[3],在讲解植物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当今先进的科学视频资料,或者以具体的实验环境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使其更好地理解植物体的特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于实验设施的投资,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实验课程,保证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 调整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在高师院校中,很多的课程虽然设置了实验课程,但是往往缺乏对于实验的合理考核,或者是考核方式沿袭传统的成绩制度,只在乎实验的结果,或是实验的过程。这是难以全面地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由此导致学生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验,将成绩作为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使其在实践能力上毫无长进。因此,高师院校应积极调整考核制度,实施综合考核的方式去检验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将实验成绩抽离学科专业考核,实现两方面的考核。其一,以学生的实验成绩为主,依据其实验预习报告、听课表现、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报告给予考核,实验占据总分的60%;其二,以专业学科期末考核成绩为辅,对于学生在试卷考核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此部分给予的比重为总分的40%。
5 结束语
一直以来,高师院校为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代在不断发展,需要高师院校与时俱进,不断地开展教学探索,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断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健全高师院校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制度四个方面全面地去调整实验教学的缺陷,实现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的升级,将成为现阶段高师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李英俊,孙淑琴,于世钧,安悦,张治广.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3): 121-124.
[2]齐建国. 试论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12):4-7.
[3]李建武,萧能赓,余瑞元.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47.
[4]朱秀民.搞好实验室开放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 2007(6):18-22.
[5]陈斌,王林.建立综合实验室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 107-108.
[6]李春梅,贡历.开放实验室浅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12):193- 195.
[7]陈宁宁.高校工科实验室的开放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4): 9-11.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文章从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状况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指出了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信息共享空间(InfomrationCommons,IC)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新型服务模式。自1992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现以来,已在北美尤其是美国大学图书馆迅速普及。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及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尤其是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基本具备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条件。因此,介绍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
1.1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
1999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ladBeagle在(IC构想》一文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分析了IC的概念、构成元素以及服务方式等。DonladBeagle界定了IC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另一种是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
美国教育委员会(theAmericanCouncilOilEducation)将IC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图书馆的调整,即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增加具备基本生产软件、资源存取和其它一些功能的计算机实验室:另一种是图书馆机构的一种变化,即增加一个计算机实验室,装有大量的多媒体创作软件,能够访问所有资源,广泛地将空间、资源和人员整合到综合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平台上,从而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
Bailey~UTierney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细分为三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n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多数图书馆采用第三种类型的信息共享空间.即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图书馆资源结合,由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和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咨询服务。
MacWhinnie把信息共享空间描述为“共同学习的场所,多媒体工作站,高科技教室以及小组研究空间”RussellBailey在《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用户需求的提高、数字资源和学术出版的进化》一文中认为,IC作为一个场所,既是用户知识享受的空间。也是满足其不同需要的最恰当的地方。
AndrewRichardAlbanese对IC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IC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可以升级的一站式购物体验。”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Kranich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
尽管围外学者对IC作了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承认IC是指图书馆设立的一个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专业馆员及计算机专家的物理空问。这个空间为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研究、教育及学习提供全面的服务。
1.2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
国外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并没有形成共识.其中RobertA.Seal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obertA.Seal把信息共享空间的特征归纳为:(1)无所不在(ubiquity)(每台机器都有一个相同的界面和检索电子资源的软件);(2)适应性(utility)(旨在适应各种读者用户的需求);(3)伸缩性(flexibility)(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技术的发展);(4)群体性(community)(提供共同合作的发展空间)。其中,群体性是信息共享空间在大学图书馆很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因为该空间提供的高性能计算机、彩色打印机、扫描仪、高清晰显示器以及运行在电脑上的各种软件是学生们自己的电脑无法比拟的。另外.在这个空间。他们可以直接从图书馆员和技术专家那里获得比较专业的帮助。从RobetrA.Seal对IC特征的描述不难看出。IC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用户的合作性和对用户信息技能的支撑性四个方面。
l、3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
DonaldBeagle和MartinHalbert以及PhilipTramdack认为Ic需要提供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①为用户获取各种形式信息资源的用户提供向导和技术支持;②提供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并为这些软硬件提供支持;③提供适当的物理空间支持用户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④明确指定这个机构的职责、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以及创作、支持和维护这些组织和服务的工作人员;⑤提供一个鼓励、指导以及支持不断改进的文化环境和机制。归纳起来,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凭借先进的设备、独立方便的物理空间、高水平的馆员及技术专家为用户的学术交流、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
1.4信息共享空间的结构
NancyAllmang认为IC由物理空间(PhysicalCommons)和虚拟空间(VirtualCommons)构成。其中,物理空间是IC的实体,包括个人工作站和小组工作站、会议室、无线网络、写作实验室和休闲室。另外,还应配有图像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物理空间主要由技术和各类设备支撑。虚拟空间着重于“开放”,即开放存取空间。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结合起来.即构成了IC的完整结构。
WilliamBaer等人根据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等八所大学图书馆的IC实践,认为最好的IC应该拥有以下八个组成部分: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协作学习室、电子教室、多媒体丁作站、商议站(ConsultationStations)、写作实验室(WirtingLab)、延长的时间(ExtendedHours)、休闲区(Lounge)和附属IC(SatelliteInformationCommons)。
DavidBollier将IC分为物理层、逻辑层和内容层三个层次,物理层包括电磁光谱、电缆、电线等;逻辑层包括一些软件和技术协议;内容层包括信息、语言表述和文化等。另外,他还分析了不同层次上存在的应用壁垒,如对上网计算机的管理、为各种软件设置许可协议和序列号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IP地址限制等。对图片等多媒体加入DRM控制等均妨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共享.图书馆建立IC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合法的框架内消除上述壁垒。
J.Koelker和M.Bobich在《德克萨斯教会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教会大学(TCU)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思想。该IC由四部分组成:(1)一个安静的含有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配有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2)一个含有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3)一个安静但无计算功能的个人空间(即“无声”学习区);(4)一个嘈杂的但不含计算功能的集体空间。
由于IC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学者们关于IC的结构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图书馆的IC结构也是各不相同。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是IC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空间是灵魂,没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就没有IC。
2国外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践
国外最早开展IC服务的是1992年8月.美国衣阿华大学图书馆开放的“信息走廊(InformationArcade,IA)”。IA投人经费共ll9,2万美元,其中包括私人赞助的79.2万美元以及大学拨款40万美元。1994年进一步扩建.将名称改为IfnormationCommons。IA由图书馆、学校信息技术办公室(orr)和学院三方合作,其目的是以图书馆为中心,连结传统印刷型资源和新型电子资源,支持校园内跨学科教学和研究。IA的工作人员来自图书馆、OIT和学院教师,并聘用兼职研究生和本科生助理。图书馆负责提供信息资源;图书馆员负责资源使用方面的参考咨询;OIT专家负责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支持.并为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学院教师负责制作课件和多媒体数据库、评价教学方法、推选信息资源和软件,并利用这些资源从事教学和研究。IA中还配备了电子教室和小组讨论室等设施,由多方工作人员共同支持读者的学习和研究.甚至进行一对一的指导。_l]目前,衣阿华大学Hardin图书馆的IC,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既有高端的多媒体开发工作站、网络电子教室、学习室和会议室.也有提供数据库查询、网络信息资源查询、电子邮件收发和简单文字处理的普通计算机。
ARL现有成员馆123个,其中大学图书馆占90%。2004年7月,ARI在其成员馆中对IC实施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返回问卷的74个馆中,已开展ICt]~务的占30%。在建设资金方面,45%的馆得到上级部门专项拨款,41%的馆得到了私人捐赠。19%的馆设专项运行资金.预算为38.5~155万美元,平均ll0万美元。在服务设施配置方面,57%的馆开设新的务区。在资源方面。除了内容丰富的电子资源外,仍然配置大量的印刷型资源.64%的lC配置印刷型工具书。在人员配备与培训方面。绝大部分IC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人员结构。在返回问卷的20个IC中.90%配备全职人员,75%配备兼职人员,40%配备即呼(oncal1)人员,90%雇佣学生助理,85%配备图书馆员,55%配备1T:工程师。
加拿大Clagary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创建了IC.并将其定位为连接用户和信息的桥梁。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Clagary大学图书馆的IC受到了校内外用户的热烈欢迎。Calgary大学图书馆的IC的信息服务模型是3层结构,核心是专家工作人员,次外围是技巧、信息、技术支持和设施,最外围是信息资源、空间、设备和通讯技术。IC由专家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以期达到四个方面的成果,即技巧、信息、支持和设施。
Calgayr大学图书馆lC的核心服务理念是:IC是大学各个社团成员探索学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IC提供定向服务.即针对用户的提问帮助用户解决问题;IC是教学辅助设施,为学生进人未来社会做准备;IC坚持根据用户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IC是一种综合设施,为用户识别、定位、检索和操作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Clagary大学图书馆IC的核心服务方式是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以及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允许用户获取硬件、软件、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或窗口,就可以享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服务,获得各类形式的信息资源,直接得到各种问题的解答,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了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跑遍整个校园,也不用费劲地为不同的专业问题寻找适合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或专家。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方式是IC的灵魂.是IC得以创建和使用的关键所在。它不但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方便快捷的学习研究环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94年创建了它的第一个IC,在得到广泛的好评后,又建设了第二个IC,如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利维图书馆的IC规模很大,提供几百台计算机并设有多个媒体实验室和写作中心等个人或小组学习空间。
1998年,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在BelmontAbbey大学图书馆馆长leDonaldBew的领导下组建了IC任务组.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随后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实施了该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J.Henning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McPherson图书馆参考服务部的负责人.他在2004年l0月2日~2005年3月31日访问进修期间,对23个美国大学图书馆和2个加拿大大学图书馆的IC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放在了他的个人网站上。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物理层面上,实施IC的图书馆都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大多数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在人力资源层面上,大多数除了配备参考资询馆员,还配备了IT专家。IT专家有的来自学校的IT部门.有的是IT研究生.有的是图书馆的IT技术人员。
3 IC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3.1数字信息资源是IC基本的物质基础
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是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此项服务,可以使用户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获得所需的全部文献,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研究与交流,达到增长知识、交流信息、启迪智慧的目的。因此,信息共享空间的物质基础之一是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没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信息共享空间将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尤其是21I:E程大学图书馆均在大力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各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大都超过了文献购置总经费的30%.有的图书馆甚至达到了50%.这就为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3.2馆员素质是决定IC成败的关键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IC的大多数用户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用户的信息技能。这就要求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各类专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对用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提高现有馆员的计算机技能外,还应在人员招聘时重点招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人才。同时,还可以招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担任技术指导工作。至于国外图书馆实行的由学校IT部门人员负责技术指导问题,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3-3科学的管理是IC的灵魂
IC建设不仅需要配置互联网、计算机设施和各种信息资源.需要技能熟练的各类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而且还要配套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和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做得好.效果会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咨询,做得不好,效果可能仅相当于咨询台周围的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因此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有必要对读者需求做充分分析,根据现有的服务流程以及馆舍布局、设备和人员情况进行规划,以达到用较低的成本投人,获得较好的服务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
作者简介:郑红梅(1969-),女,湖北武江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金融与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44-03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别:基于学科教育体系的传统学科模式,基于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的校企合作职教模式,基于澳大利亚的TAFE、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和源于美国的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而形成的模块化课程模式,基于可迁移能力培养思想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开发模式以及当前职教界讨论很热烈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诸多课程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中,比较突出和共性的问题是:
传统学科模式一般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三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列、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和实践课单独设课自成系统。其基本出发点是将这些课程由基础到应用、由理论到实践、由宽到窄进行排列,优点是学科的逻辑性、系统性强,缺点是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无法满足企业所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尽管对这种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共识,但由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采取的这种课程模式。
传统学科模式、校企合作职教模式、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理论课处于课程结构的塔基部分,处于基础地位,学生进校后从塔基开始,逐级推进,完成了实践课、企业实践后,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实践只是最后的应用阶段,是理论的附属品。实践教学环节的非主体性使得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补充,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完善,有成熟的教材、明确的教学方式、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而实践课程体系处于模糊阶段,缺乏与理论课程的整合,基本上凭借授课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缺少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系统。
CBE和MES课程是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和形成的若干个不同的包含具体的能力要求的功能模块。该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单项模块能力的培养是孤立的,忽视了工作的整体性以及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完成中需要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能力。
在英国的“三明治”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和学校之间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从实践场所的提供、课程内容的设置、学生的应聘、薪金的支付以及学生工作质量的监督、学习效果的考核等。而我国企业界和学校之间还没有形成象英国、德国那样的密切联系的融合的运行机制,所以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和体现。
现阶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进行工作过程开发和整合的难度很大,有些专业和学校难以找到完全满足学习任务的项目课程;学生自由安排学习计划和制定工作方式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可操作性不强;评价体系和考核要求超越了教师现有的整体水平等。
本文提出的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观,即在上述各种课程模式的比较基础上,选取适合实际需要以及现阶段可操作性强的部分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多元叠加、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的最优方案,达到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企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直到为的零的目标,充分反映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一、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该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这种主动学习的动因是为了适应主体所处的经验环境,当主体已有的适应模式,或者说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问题,已不能适应这一环境时,学习行为才会发生。学习的意义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逻辑起点,实践不再是理论的附加而是教学主体,整个课程体系围绕实践课程展开;以目标体系为本体系的中心,围绕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按照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以模拟环境、专业模块、实训项目以及形成性考核为基本要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即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形成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部分就是“最近发展区”。他进一步认为,教学不应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要帮助他们在参与面对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最佳发展,进而开辟新的最近发展区。
进阶式实践模块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建立教学模块时不断挖掘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之间的联系,使模块教学内容置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进阶式模块的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能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工作结构表征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的徐国庆博士提出知识的工作结构表征理论,该理论认为:实践并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线性演绎过程,而是所学知识的非常复杂的结构转换过程,工作过程中的知识表征方式和纯粹知识的表征方式是有结构性差异的,因此,只有按照工作过程中知识的结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才能最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不仅论证了实践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还充分论证了实践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进行学科课程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体系中学习,学生掌握的能力是动态的、创造性的。本课程体系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群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重建就是基于这一理论。
二、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一)层次性教学目标的制定
1.目标引领
是本课程体系的中心,本体系是建立在专业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的,是以具体、明确的就业目标引领的。有了明确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需求,学生就在学习生涯中为自己构建了未来的生存背景,并主动学习以掌握职业技能适应生存的环境,这种目标引领的模式解决了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是只强调技能训练,而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误解。实际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在目标体系的引领下,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吸收和学习新的理论、经验、技能,引发其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提升。因此本体系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未来工作目标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所确定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2.目标层次性
(1)本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企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围绕最终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可迁移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其目的是将当前的就业需求驱动和未来的发展就业需求驱动结合起来,不仅考虑当下的社会需求,也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后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本课程体系的整体目标是从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明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以及该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到企业实际调查以及和行业专家的合作充分掌握这些职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从而详细制定确定该专业的行业需求、岗位需求、岗位能力需求等。
(3)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将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二个层次的分析,分别得出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通常一个职业岗位可分解为8~12个综合能力,每一个综合能力包含6~30个专项能力,然后对每个专项能力,分别进行具体详尽的说明。
最终目标、整体目标、子目标的制定充分体现本课程目标体系的层次性。
(二)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就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就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本课程模式在模块的设计上除了考虑各个模块的独立性之外,还充分考虑模块之间的关联性、组合性和递进关系。
1.具体做法
目标体系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说明,围绕目标要求,将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或者产品作为载体,按照产品、业务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模块,根据不同专业对应的岗位业务流程表现出来的逻辑关系总结出模块之间的递进关系、关联关系,再将若干个相关模块组成一门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确定出核心课程(或称基础课程)和职业专门课程、预备课程,再按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出教学计划。
2.关键点
(1)这种模式的逻辑主线是工作任务的完成,它打破了按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学习项目的传统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着工作岗位完成的过程来展开。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不是给学生介绍导论性知识,而是描述工作岗位职责:比如该岗位在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岗位对产品的规格要求;岗位所需要的设备、工具、材料等条件等;通过岗位职能、业务要求的学习和描述,把学生逐步导向工作体系;然后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需要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完成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2)不同专业所面向的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专业模块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找到不同职业领域所特有的工作逻辑:(a)以产品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数控加工,典型零件加工;(b)以工作对象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电气自动化;(c)以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电子产品制造;(d)以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汽车维修、空调与制冷设备的安装和维修;(e)以岗位业务流程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酒店服务、烹饪;(f)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展开的专业:如商务谈判等。
(3)每个教学模块要根据工作逻辑的要求设计若干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都有系统的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环境、实训材料和设备、实训软件、实训业务内容等。实训项目要体现可操作性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一个好的实训项目设计首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有明确的操作系统要求和基本程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便于教师把握、讲授和示范,便于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同时,实训项目的设计还应当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会随着企业自身的改革变化不断变化。只有具备动态开放特征的实训项目,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和企业职业岗位的动态契合,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三)仿真性实训环境的建设
本课程体系的教学中心是围绕职业岗位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学方式从知识的讲授转移为“如何完成职业岗位任务”,需要教师对现实的工作情境有深刻体验,对教学实训环境的创设有充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模拟环境和真实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从教学实践来看,仿真的实训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实训环境的建设要按照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设计,学生通过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实际的业务任务,体验职业氛围,获得职位体验,上课如上班,上学如上岗,最终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
(四)过程性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运用
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实训项目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解决问题、完成业务、设计项目和创新等能力,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过程性考核的依据。过程性考核涉及到考试内容、考试程序、组织实施、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考核形式的多样性,考核控制的过程性,考核目标的综合性。
1.考核形式
专业课程“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是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块,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块对应不同的考核形式,因此,过程性考核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基础模块阶段,考核形式包括分类分项业务操作、课题报告、技能测试、分组模拟工作项目等。在综合实训阶段,主要考核形式是通过完全模拟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经营过程,在实际综合业务的操作中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场问题的控制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的能力等。此考试形式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水平。不论运用哪种考核方式,都是以企业岗位的职位需要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考核标准
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参照行业岗位责任制和业务技能上岗标准,制定出十分明确和规范性的评判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杜绝实践考核的模糊不清和主观臆断。判断标准包括业务过程处理标准和业务结果处理标准两部分。同时将技能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结合,严格按照行业职业上岗标准制定技能考核要求,达到技能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技能证书。
通过过程性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在实际动手和专业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可以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不断深化、优化实训项目和教学模块,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
参考文献
[1]胡延华.高职院校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迈克尔・杨.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王晓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mod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was described, the course content reconstruction scheme and "work-learning alternating eight-step learning method" were propose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情境创设;建构主义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urse construction;situation creation;constructivis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320-03
0 引言
情境教学在各国职业教育中已引起广泛关注,情境教学是利用情境来认知学习理论,通过创设模拟、仿真、全真的职业情境,是高职教育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1]。而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重要核心课程。如何把情境教学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照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结合“建筑施工技术”重点课程的建设实践,阐述该课程的建设思路,提出建设高职高专精品课程一些浅见。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协作性的学习[2]。这种学习过程更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因此,在我院“建筑施工技术”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选择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1.1 情境 情境要素强调学生的学习环境中必须要创设符合职业特点的学习情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情境创设应该成为教学设计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1.2 协作 协作要素强调学生学习过程要体现团队协作精神。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施工技术的合作练习到学习成果的评价,每个过程都应该由团队共同完成。
1.3 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会话与协作学习是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通过会话在学习团队中形成共享。
1.4 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来说,意义就是传统和先进的各种施工技术及相应施工机械的选择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通过团队协作和会话,完成意义建构,即收获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职业教育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过程必须强调学习者是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即强调学生要有自主学习、探索和发现的意愿。这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基础。鉴于此,教师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教授知识转变成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引导学生和通过会话、协作来辅导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2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基本模式
通过以上建构主义和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分析,教学设计应遵循“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协作学习——自我评价”的基本过程。本文将这个过程概括为“STAR模式”,作为我院“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式。
STAR (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原是应聘面试中,面试官对应聘者使用的一种提问技巧,用以了解应试者对应聘职位的能力。其原意为:情境、任务、行动、结果。STAR的本质与职业教育宗旨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一致,因此,“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将STAR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模式。具体可表述为:
2.1 情境(Situation)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条件,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将学生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中,把“情境创设”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选择结构由易到难的不同工程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学习情境,通过虚拟再现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场景,将学生引领进入一个仿真的工作情境中,从而展开各项工种施工技术内容的学习与实践。
2.2 任务(Task)驱动 指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要求教学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将新知识点巧秒地隐含到一个个的任务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将“任务驱动”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将课程内容分配到X项工作任务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X项工作任务来驱动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1项技能综合训练,即形成“X+1”的学习模式,通过8个学习情境,实现螺旋渐进方式[3]的学习。
2.3 协作学习行动(Action) 指多人组成团队共同完
成一个任务。学生与周围同伴和老师通过会话实现交互作用,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团队并成为其中一员。在团队中,相互协商,通过群体思维与智慧,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
2.4 自我评价结果(Result) 自我评价是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评价体系,除了能起到学习结果诊断作用外,还能使学生心理结构(知识、技能、态度)得到改善。自我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自己和周围同伴在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中起到什么作用?在团队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他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根据“STAR模式”,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建筑结构由简到难进行重构,共设计了8个学习情境和43个学习任务。希望能让学生增强课程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循序渐进地学习课程内容。具体方案如表1。
4 基于建构主义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与学习方法建设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STAR模式”,针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提出了贯穿理论和实训学习过程的“学工交替八步学习法”。
第一步:跟随学习情境,进入学习状态。针对每个学习情境,通过典型工程案例和实景光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团队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学习情境复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要点,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准备。
第二步:明确任务。在学习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以及该任务最终要达到的技能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在实际施工中的现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步:知识准备。即通过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及引导性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完成实践该学习任务的必要知识准备。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分组构成学习团队共同协作完成,最好在多媒体教室或者理实一体化教室来实施。
第四步:实训计划。在学习任务和知识准备明确的基础上,教师将制定好的实训计划传达到各个学习团队中。
第五步:操作决策。操作决策主要是锻炼学生在教师给定的实训总体计划基础上进行团队实训操作分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感。
第六步:动手实施。实训计划和学习团队操作决策作为基础,要求每个组员在实训期间完成各自的具体实训任务,并促进这个团队完成最终的学习任务。
第七步:三方评估。三方评估指的是“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通过三方评估要求每个组在完成每个学习过程后都要进行学习质量检查,并通过互评和点评进行监督。借此过程也锻炼了学生注重工作质量的职业素养。
第八步:问题反馈。当一个学习情境完成后,由各个小组和教师对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馈,纠正不足,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促进后续学习情境的教和学的效果,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工交替八步学习法”的实施需要配合情境化的教学内容,通过X项工作任务和1项技能综合训练的螺旋渐进方式进行循环,实现学做合一,学工交替。
5 教学条件建设
5.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以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为目标,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①建立后备人才库,扩大课程建设组。②对课程建设组成员制定学历提升计划,鼓励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促进职称提升。③对课程建设组成员制定假期培训及工地实践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④鼓励课程建设组参与教学科研,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2 教材及教辅资料建设
①根据情境化教学内容,课题组自主开发基于建构主义的《建筑施工技术学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②根据情境化教学内容,编制“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指导书”。将实训计划进行整合,与《建筑施工技术学习手册》配套使用。③根据情境化教学内容,课题组自主录制不同结构类型施工全过程的实景教学光盘[4]。
5.3 实训条件建设
①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群,满足教学和学生实训需要。②构建校内“建筑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为仿真教学提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条件。
5.4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将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网络平台。
6 课程建设实践及效果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建设坚持以课程内容改革为中心,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改革为基本点,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逐步实施课程改革和建设。学生“施工员”考证通过率有所提高。学习学习态度有所改善,教学效果较改革前有一定程度地提高。
7 结论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学校永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建筑施工技术”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不少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内容,比如学习情境创设的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优化等,希望通过重点课程建设,能推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更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带动高职院校其他课程进行大胆创新,共同将学生打造成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建设.基于建构主义的职业情境创设理论研究与实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8.
[2]徐玮.建构主义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