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园生活初中作文

校园生活初中作文

时间:2023-05-30 10:4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园生活初中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校园生活初中作文

第1篇

一、教师个性化作文教学

1.作文辅导个性化

我们要针对学生个性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畏惧写作的的学生,了解原因与思想感受,帮助学生寻找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话可写的练笔,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于少数生活困难或单亲学生,我们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入手,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生活细节,将写作作为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渠道,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周记与学生展开交流,教师要通过温暖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对于写作基础较好、有一定文学兴趣的学生,在完成平时作文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些高要求的写作任务,例如在写作材料的选择、构思独特、立意新颖、语言优化等方面提出要求。通过个性化辅导,让所有学生都乐于写作,并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

2.呵护学生写作个性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个性张扬,这些张扬的个性往往表现在写作中。对于学生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写作个性,教师要学会呵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写作要求与条例,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创新,发挥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于非积极个性,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突破写作的框框条条,不受写作题材的束缚,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文体及自己擅长的文体,挑战一些没写过的文体。

3.个性化风格引领学生

教师要狠练下水作文,将下水作文作为传达个性写作教学思想的载体,尤其要注意突出教师写作的个性风格。一方面,通过下水作文让学生领略到教师的风采,进而产生钦佩之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将我们的个性写作思想渗透在下水作文中,有效避免了理论讲解的枯燥、空洞,便于学生领会写作技巧及理论,从而以教师的风格引领学生写作个性的形成。

4.建立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

作文评价方式是促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尝试通过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化作文教学。既可以是师生间的评价交流,又可以是学生间的互评。在评价中,我们要突出写作个性化特色,对于个性化特色要多肯定,多引导。我们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通过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与交流,形成写作思想的碰撞与共鸣。

二、学生个性化写作

1.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个性化写作中,积累素材是关键。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素材,为个性化写作奠定素材基础。

第一,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在写作中做到有话可说,才能写出具有一定深度、一定思想和富有个性的作文。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家庭生活开始,深入观察家庭布置和家庭成员的性格、外貌、言谈举止、生活习惯、工作等,增强对家庭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对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真挚感情。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校园生活。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最具特点的,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校园生活素材,写出个性化作文。最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精彩纷呈,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观察生活,例如借助报纸杂志、音像媒介、网络媒体等,感知生活大事,走出狭隘的生活圈,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独到的视角,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第二,个性化阅读。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增长见识的有效手段。学生的文采、写作灵感很大程度上源自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可以每周安排一次阅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喜爱的作品、故事进行交流,也可以对富有特色的精彩句子、片段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

2.加强平时练笔

学生只停留在素材积累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感悟等转化为语言文字,特别注意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写出独特的感受。

3.在活动中彰显个性

写作需要良好的氛围,我们可借助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写作氛围,在活动中彰显学生个性。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美文共欣赏、新闻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同时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素质的提高。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思品 生动教学 教学方法

在初中思品教学工作中,教学生动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综合成效。新时期的思品教师应当立足教材教法和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深入研究,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打造生动课堂,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引领,健康地成长。

一、让思品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发展

思品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职责,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校园的围墙无法让他们生活在真空之中,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借助思品教学契机,广大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社会发展与思品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运用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联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受到正确引领。伪劣商品横行、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正逐步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列举了本地区三起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有造成人身伤害的,有造成财产损失的,以这些案例作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受到什么样的法律保护,应当采取哪些方式进行维权,等等。建立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基础上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似曾相识、非常熟悉,进而有效强化了针对性效果。

二、让思品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思想

在初中生的成长中,青春期属于一个非常关键而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独立,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形成了一些思想。但是人生社会阅历短浅、涉世不深,使这些初中生在成长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侵蚀。如受一些港台影视作品的影响,盲目讲义气、逞强好胜在一些初中生身上初见苗头,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让人三尺又何妨》这一课教学,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出示了两个典型案例,都是本地区中学生因为一句话或一件小事的缘故逞强好胜,盲目讲义气,结果大打出手致人重伤的惨痛案例,逞一时之勇给双方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样的负面案例让学生感到非常震撼,笔者乘势引导学生懂得包容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案例警示相结合的方式,笔者有效化解了学生逞强好斗的不良思潮,对他们盲目讲义气的不良倾向进行了充分的教育引导和纠正。

三、让思品教学更加贴近校园生活

初中生的校园生活应当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每一位学生在宝贵的三年时间里都应当认真刻苦地学习、快乐幸福地生活。青春期学生思想波动性较强,容易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思品学科对学生的教育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和校园生活的结合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展行之有效的引导。在《相逢在花季》一课教学中,笔者针对校园中一些学生时间意识不足的现象进行了专题分析引导,要求学生算一算三年初中在校时间是多少,除去法定假日、双休日、寒暑假之外,一共用于学习的天数是多少、用于学习的小时是多少。经过这样计算,学生突然觉得原来三年看似较长,而实际上可以运用的时间并不多,对如何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学习有了更加强烈的感知。同时,笔者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灿烂的花季相逢,在一起学习生活同窗三年是人生的难得缘分,大家应当珍惜彼此之间的缘分,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班集体应当大力弘扬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格,使学生既增强时间意识、团结意识,又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以这种正能量的引导有效抵制校园的不正常风气。

四、让思品教学更加贴近家庭变化

思品教学中的一些内容和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具体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也有所体现。将思品教学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特别是发生的一些变化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走共同富裕之路》教学中,笔者专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近三十年来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宏观角度让学生对我党的富民政策、改革开放的成果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入手验证这一段发展的历史。这一环节事先进行了布置,学生发言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表达,有的从自己家里存款的变化、家庭饮食结构的变化论证发展,有的从家里交通工具的变化、通信工具的变化体现生活条件的提高,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学生家庭生活中亲身感受、形象感知的内容,经过他们的口叙述出来更具说服力,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强化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教育渗透。

五、让思品教学更加贴近思想成长

思品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引导促进作用,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要针对青少年将来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结合具体教学章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将中长期宏伟目标和现在的学习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做胸怀大志、踏实学习、快乐生活的青少年一代。在《放飞理想立志成才》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了中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机遇和挑战,让他们将自己的成长进步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并在全班表达。每一位学生所表达的理想都是慷慨激昂的,都是充满激情的,对于他们的豪情壮志,教师要加以积极地引导和妥善地保护,并引导他们将胸怀大志和做好当前结合起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学习提升自我,为将来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奠定扎实基础。通过这样的正面引导,学生所树立的人生理念积极向上,心态更加阳光。

综上所述,在思品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善于发掘各种资源,在方式方法改变和资源整合方面下工夫,打造更加生动的思品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3篇

为了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近,我们对作文教学的诸多方面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班级有8个,共410人。其中初中4个班,204人;高中4个班,206人。8个班既有城市中学的,也有农村中学的;既有重点中学的,也有一般中学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调查内容包括作文题材、命题形式、表达方式、作文指导和讲评、课外练笔等方面,几乎涉及到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下面结合调查的结果加以分析、探讨。

一、关于作文题材

题材是写作者摄入文章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材料。了解学生熟悉哪些题材领域,了解他们作文材料的来源,对我们的命题及作文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所熟悉的题材领域从总体上来说依次是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到家庭生活,高中的人数呈递减的趋势,而初中则反之,呈递增趋势。可以说高中生的生活视野比初中生要广阔一些。二是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兴趣。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再加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形象性,使学生对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为了具体地了解中学生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焦点,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答题:“在社会生活中(包括新闻媒介所报道的),你最关注哪一方面的事情?”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的,但比较多地集中在重大新闻、热门话题(包括《焦点访谈》中的内容)、世界体育赛事、国际军事冲突等,可见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评论,如《向“下海”的老师进一言》、《闲话“追星族”》、《我看学校招收“自费生”》、《我为东亚残疾人运动会欢呼》和《小山智丽(即何智丽)该不该挨骂》等。

学生作文题材取自自身生活经历的为数最多,而虚构的也不在少数。学生的虚构不宜一概否定,但不合情理的生编硬造毫无疑问要加以反对。学生写作时生编硬造往往是教师随心所欲的“命题”逼出来的。以取自书刊的间接材料作为作文题材,高中生人数超过初中生一倍,可见高中生的阅读面更广,吸摄力更强。在作文指导中,我们应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去写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二、关于命题形式

命题形式指教师命题与自由命题、命题作文与供料作文。

喜欢自由命题的学生比喜爱教师命题的多,占被调查人数的66.6%。究其原因,一是自由命题在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灵活性,符合青少年自由、活泼的天性;二是有些教师命题或脱离学生生活,或过俗过滥,限制过死,以致倒了学生的胃口。适当地让学生做一些自由命题作文,即古人所倡导的“放”或“先放后收”,是一条契合学生写作心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汲取。欧阳修主张“作文之体,初欲奔放”,谢枋也认为“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刘国正先生也提倡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即让学生自己拟题自由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当然,完全“放”长期“放”是不行的,可将教师命题与学生自由命题结合起来,间隔反复,形成螺旋形上升。而教师的命题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情感实际,点燃他们写作的欲望。

喜爱命题作文的同学略多于喜爱材料作文的同学。从具体的调查材料来看,初中学生喜爱命题作文的更多一些,而高中学生在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与初中段较多地训练命题作文,而到了高中段适当地增加了材料作文所造成的学生的思维定势有一定的关系。

三、关于文体和表达方式

从表5、表6统计的数字来看,初、高中学生在文体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段差异,初中学生喜欢记叙文和叙述、描写表达方式的占有优势,高中学生喜欢议论文和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的占有优势,反映了初中学生偏重感性思维、高中学生偏重理性思维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引导初中学生多写记叙性的文章,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形象;而对高中学生,应引导他们多分析一些社会、人生问题,力求深入、辩证,具有理性色彩。

选“说明文”和“说明”的只有20人和12人,分别只占总数的4.9%和2.9%。学生为什么对写说明文这么不感兴趣?一、说明文的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不含或较少含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一般来说,学生较难把握,缺乏探究的热情;二、说明文阅读教学往往显得枯燥、平板,知识讲解多,而情趣激发少,因而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写作说明文的兴趣;三、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往往满足于布置题目,不善于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不能使学生体验到作“有米之炊”的成功的乐趣。说明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重视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要有一个搜集、分析、整理材料的阶段,决不能以布置一个题目或交给几则材料而简单了事。可以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上街检查、搜集错别字,然后,说明产生错别字的现象、原因和纠正的方法;也可以设置特定的情景,如让每个学生带一样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工艺品,互相观摩、欣赏,然后说明它的形象特点和心爱的原因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四、关于作文指导

根据“你对作文指导有什么要求和建议”的提问,学生作出了令人深思的回答。这些回答出自内心,发诸真情,是我们平时所不易听到的,对我们改进作文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的要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作文指导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让学生的眼睛发亮、发光。”“指导时多点拨,少一些老师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使我们打开思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写,不致在框框里打转。”“对于一些题目,老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些话语在指出了教学弊端的同时提出了恳切的希望,值得我们反思。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作文指导经验可资借鉴。如英国的作文教学,鉴于学生不会写好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听音乐,看戏剧,讨论等,以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第二,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或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神游其中,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起成年人来当然不够丰富,但也并不是白纸一张。作文指导应该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学生说得好:“建议老师着重开发同学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源泉,从而使同学们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体会最深的,而不是按老师讲的一般套路去刻意虚构。”“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确实,有丰富的生活,有强烈的表达动机,才有可能写好作文。

第三,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作一些相机点拨,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喋喋不休大谈作法,而不注重开启生活、情感这一源泉,那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非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误导学生,使他们以为只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就可以包医百病了。不但如此,“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的提高,学生反而对写作文易产生厌恶的情绪”。(王晨、徐同编《国外语文教学概况》第39页)因此,有必要提出“适当淡化写作技巧的指导”这一观点。对此,学生也有强烈的呼声:“作文指导对写法不能提示太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思路。”“应理论联系实际,少讲空话、套话。”“作文指导应将学生易写偏的地方加以点拨,但最好不要多举例,多讲解写法,否则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得不到扩展。”确实,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力戒空话、套话,作一点切实、精要的点拨。

五、关于作文批改和讲评

真正要求精批细改的学生只占少数(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差生),另有一部分认为不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改或互改,而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是教师批阅后加以讲评。这后一种评改方式是教师所经常运用并取得了实际成效的,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

为了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作文讲评的要求和建议,我们又采用要求简答的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遵循鼓励性原则,就是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不嘲讽,即使对一些典型的毛病非指出不可,也要抱着诚恳亲切的态度,嘲讽决不是教学幽默。学生说得好:“讲评时,好的文章应加以表扬和宣读,而对较差的文章则不应责备。否则容易使这些学生难堪,从而失去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兴趣。讲评时,应将作文中欠缺的地方分析透,然后告诉学生改的方法。”“不要把作文讲评课上成批评课或笑话课。”我们应该让学生特别是作文差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快乐和信心转化成追求的具体行动。二是多采用比较的方法。学生说:“讲评时应重复一下作文指导时的话,好让学生与自己的文章对照一下,看是否符合要求。”“在作文讲评时最好把好的作文与差的作文都读一读,先让我们自己比较,然后再指出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哪里,最后再读一、两篇范文,让我们在比较之后有所收获。”“作文讲评应以一至两篇好文章和差文章为例,先让同学们发表意见,然后老师讲评。”这些建议包括了三方面的比较:一是将习作与写作要求进行比照,二是将好作文与差作文进行比较,三是将学生作文与范文(或优秀作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差距所在及努力的方向。三是多分析“为什么”。讲评时罗列一些现象,套用几句术语是懒汉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作一些具体深入的分析,正像学生所要求的:“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哪篇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好,哪篇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不好,都要使我们弄清楚。”讲评不必面面俱到,但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六、关于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作文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延伸,理应列入我们调查和思考的范围。

表8

(附图{图})

表9

(附图{图})

第4篇

一、仔细观察,说话、写作

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五颜六色的世界。它推动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作文的重要源泉。引导他们观察、描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根据初一学生好吃、好玩、好奇的心理,常买来几种不同的水果,让学生说这些是什么季节产的,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怎么样。也可以找些小动物挂图,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的外形是什么样,怎么叫,爱吃什么食物,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训练,学生看得认真,听得仔细,说得有趣。这时要求他们把内容写下来,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二、利用活动,说话、写作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是训练学生说话、写作的极好题材。

1.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说话写作训练。如科技活动课上,学生学会制作风车后,我要求学生先说说制作风车的过程,然后把“先——再——后——”用在说话中,最后要他们写下来,这便是内容具体的文字。

2.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说话、写作训练

课外活动时,我常有目的地带学生做游戏,然后让学生说游戏内容,说游戏方法,谈做游戏的感受等。学生玩得高兴,说得有趣,写下来便是极好的小作文。如有一位学生写到:今天课外活动时,老师领着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班长当老鹰,老师当母鸡,我们都是小鸡,我们这些小鸡紧紧跟在母鸡后面,很怕被老鹰捉住,我玩得可高兴了。

3.参与社会活动,进行说话、写作训练

学生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说的、写的不只是校园生活,走出校园,能说出、写出老师意料不到的精彩语段。如我市在创建旅游城市时,我要求学生搜集我市旅游景点的知识,活动课上开展“我说濮阳名胜景点”的活动。课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一位学生写下了下面的话:今天,我知道了我们濮阳是集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于一身的新兴城市,我要努力学习,把她打扮得更漂亮。

三、利用阅读,说话、写作

阅读可以吸取知识营养,只有读得多了,说、写出来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教学实践中,我由课内指导阅读做起,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最后利用课外阅读,进行说、写训练。

1.指导阅读,模仿说话。在教《山的那一面》时,让学生体会“山”、“海”的意义,在学生理解后,再指导学生用这两个词造句,这样不仅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还实现了读写结合。

2.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在班内建立了图书角,还鼓励学生节假日去书店或阅览室。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书,有的学生有几十本属于自己的书。

3.利用课外阅读,进行说话、写作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好词好句抄下来,不定期进行“优美词句大展示”,同学之间交换优美词语、句子摘录本。再进行优秀作文评选活动,以读促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5篇

【导语】高考满分作文是在考场上临场发挥写出来的佳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写出来的,也不是碰运气的,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以下是

都说最美好的校园生活在小学,天真快乐,无忧无虑;都说最放肆的校园生活在初中,意气风发,任性叛逆;都说最难熬的校园生活在高中,三点一线,溺于书海。可是,我的高中岁月还没来得及珍惜就快要与她分离。时间就像一把重重的锤子一样给我狠命一击,让我感受到了阵痛与难舍。而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如同潮水般渐渐涌入了我的脑海,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依然深刻地记得第一次踏进校园的时候,那种陌生感与紧张感;我依然深刻地记得第一次和同学交谈的时候,脸通红通红的样子;我依然深刻地记得军训的时候,我们响亮的口号,我们整齐的步伐。仿佛一回头,我还可以看到高一时青涩的我们穿着军服在烈日下被晒黑的样子,而瘦瘦的老班则拿着矿泉水,拿着解暑药,顶着烈日,默默地陪伴着我们。风像热浪一般吹起*散落在肩头的几缕发丝,干干地,带着夏日特有的味道;吹起每一个人心中的绿叶“哗哗”作响,仿佛在唱着动听的歌。那个夏天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个季节,它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漫步在校园里,往事历历在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下我们的足迹和身影。升旗台下,我们曾庄严而肃静地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校园的上空,我们身上所穿的蓝色校服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就像阳光在蓝色大海上留下的点点波光那样得美丽。教学楼后面的草地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最不寂寞的地方。我们总喜欢在温暖而慵懒的午后,懒洋洋地坐在草地上聊天。天南地北地聊,“人生梦想”等词句从我们嘴里自然地跳出来,演化成为最浓郁的信赖。有时候,还可以看见一群学长在草地上奔跑着踢球,因为奔跑,因为运动,豆大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掉,滴落在草地里,滋润了脚下的土地。小草,来年的春天,它们肯定会更加地绿意逼人。还有校园的篮球场,也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一群群生龙活虎的学生在奔跑着,挥洒着他们的汗水,激扬着他们的快乐。只见他们用手运着篮球就像是牵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自然而娴熟。篮球与地面因相碰撞发出有节奏的“砰砰”声,急促而响亮,就像看球的人的心在跳一样。而有时,还可以看见老师们的身影。此时的他们,全然没有了课堂上的严肃,而是散发着青春的光和热。他们与学生一起欢快地运动着,彼此融洽地仿佛就是要好的朋友。紧挨着篮球场是我们学校最漂亮的运动场,红色的塑胶跑道,绿油油地塑胶草皮,还有像战士一样静静地守护着运动场的青少

年校外活动中心,他们彼此映衬着,彰显着不凡的气质。每天下午,我们都可以看到穿着各种颜色的体育特长生在跑道上进行着艰苦的训练。他们奔跑在红色的跑道上,一圈一圈地跑着,从不放弃。我仿佛看见他们奔跑在时光的隧道上,向着胜利进发,朝着那叫梦想的光芒进发。

这一幅幅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还是那么得鲜明,还是那么得芬芳。这种鲜明与芬芳,就像校园里桂花的味道,淡淡地萦绕着鼻息却紧紧地裹住心脾。而这一切,怎么就那么快地接近尾声了呢?这个我深爱着地方,是我的校园。这里有着我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有我曾洒下过的欢声与笑语,有我曾流下过的汗水与泪水,有我艰难成长中的点点与滴滴。此时的我,静静地坐在高三的教室里,盯着挂在墙壁上的高考倒计时的牌子,那上面的日子在一天天地减少。看着这一切,心中像是长了一地的纠缠的藤蔓在错综复杂地生长。有对未来美好大学的向往,有对即将逝去的高中生活的依恋;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有对磕磕碰碰的成长路上的迷茫;有对告别的伤痛,有对离别的不舍„„

突然想起了日本作家春上村树说的一句话:我似乎说过很多次再见,我把每一次都当作诀别。可是我们却一次又一次的重逢。每个人都有一片森林,迷失的人已经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我也坚定地相信,我们还会再一次的重逢,那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将永远储存在我们的心中。高中岁月里的点点浪花会植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渐渐地发芽,慢慢地生长,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为方便大家及时获取2018年高考试题、成绩、分数线信息,

第6篇

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有人说生活是清茶,须在斜阳夕照、微风拂面时清啜;那杯盏之间的一缕余香才最令人心怡。有人说生活是烈酒,须在飒飒寒风卷袭尘土时随风畅饮,折射出的闪烁着炙热余光的甘醇,才最有味道。而往往,喜清茶者会在暴雨雷鸣时悲叹生活的残酷无情,乐烈酒者在和风煦日时爱上生活的索然无味。?

我既不愿做喜清茶者,也不愿为乐烈酒者。所以,我要将生活点缀得五彩斑斓。?

有人说“小学生太单纯,大学生又太世故,只有中学生的生活最丰富多彩”。的确是这样,中学生活就像一盘怪味豆,充满了酸甜苦辣。

自从上了初中三年级,学习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各科的试卷、习题像三月的牛毛细雨,连绵不断。大家都在背地里使劲儿。考试前,人人睁大红肿的眼睛,愣说没复习,考试成绩一出来,一个比一个分数高。唉,虚伪!?

看看时钟已过了两点,夜静静的,只有父母的鼾声与我做伴,我轻轻地呷了口热乎乎的咖啡,真苦呀!看着月亮恬静的笑脸,我机械地牵动一下嘴角。接着学!?

没有苦,哪会有甜!快乐才是中学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在我精精细细地跋涉生活的每一朝暮的同时,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

回首望去,在我们辛勤耕耘的土地上,留下我深深的足迹。我相信,我们都将收获那丰硕的果实。校园的花,丰富多彩;校园的树,茁壮挺拔;校园的人真诚热情;校园多姿多彩。?

[名师点评]?

这篇二类文的作者有一定的语言功夫,也善于思考,善于写出自己的感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首先,作者对题目的理解没有到位,更没有深入。第二,下笔千言,内容主要部分离题较远。文章前四段都是在空发感慨,没有可以突出中心的文段。考生没有把握好作文内容的详略布置,脱离主题的叙述抒情过多,造成立意不明,中心不突出,本末倒置。精简与主题“劳动”相差较远的文字,本文如果在如何通过劳动获得成功的方面多花些笔墨,凭借作者的语言功底,应该能达到一类文的水平。

第7篇

《新作文》。作为《新作文》的一名小编,怎么能不知道星星们的故事呢?于是夏梦也召集了众多星星来讨论他们与《新作文》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故事一曲折的投稿梦

我是一个绝对的文字控。不是我自夸,从初一开始,我在县里或者学校的各种作文比赛中就能获得不错的名次了。在初三,我就一直在一等奖的位子上称王称霸了。但是,我胆小的潜质一直追随我来到了初三,所以初一初二时,《新作文》上始终没有我的名字。于是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要给《新作文》投稿啦!

后来,我自己都差点不记得我投过稿了。一天晚上,爸爸拿回来一个信封,问我是不是订购了《新作文》。我莫名其妙地撕开了那个信封,看到了一本《新作文》,还有一张纸。我拿起来一看,居然是刊用通知。我的神啊,当时我就震惊了!大概呆了五六秒,我才意识到那篇作文登上去了。之后我就跳啊跳的,兴奋地告诉爸爸妈妈我的作文发表在《新作文》了。爸爸妈妈也很高兴,要我继续努力。我就继续兴奋着去睡觉了,天知道我那晚兴奋到几点才睡着的。

曾婉嘉

夏梦说:这条漫漫的投稿路,走得该有多曲折啊。

故事二误打误撞的缘分

第一次与《新作文》相遇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刺眼的阳光发呆,不经意间瞟到了那本躺在凳子上闪闪发亮的《新作文》。随手翻了翻,碰上一个新颖的题目,好奇心牵引着我看下去,欲罢不能。于是,心慢慢静下来,窗外的光变得柔和,蝉鸣变得悦耳。时不时有几缕游丝在空中悠然自得。

仿佛是注定的缘分,第二次的“巧遇”让我跟《新作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去书店买书,我想,要是有卖上次看的那本作文杂志多好啊,可惜我一时记不清刊名了,只依稀记得比其他杂志“瘦”一点。就在这时,老板突然开口:“哎!那谁!对,就是你!”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是在对我说话后走了过去。“上次要我进《新作文》的是你吧?”“啊?”我不知所措。“看,《新作文》到货了,我特意给你留了本。”这话听得我是一愣一愣的。“额,这……这

个……我……”老板直接把杂志装了袋子后递给我,说:“6元钱。”为了避免尴尬,我只好莫名其妙地给了钱,糊里糊涂地带回了家。拿出来一看才知道,这不正是我上次看的那种杂志吗?原来叫《新作文》!就这样,我阴差阳错地买回了想买的书。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杂志就在灯火阑珊处。

卜珞雪

夏梦说:看来,老天都在帮我们卖出《新作文》。

故事三与《新作文》在一起的日子

2009年10月,第一次遇到《新作文》。那时还在读《新作文・小学生适读》,每次从爸爸手里接过那本薄薄的、溢着淡淡墨香的书,心中总是充满了小小的满足感。从那时起,我便与《新作文》朝夕相处。一拿到《新作文》,总是看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还有一次竟然因为看得太入迷忘了时间而迟到,就连在教室门口罚站时,还忍不住回味书中的点点滴滴。

上了初中,我仍然“义无反顾”地选订了《新作文・初中生适读》。没有理由,还是因为喜欢。此时的《新作文》如我的一位挚友,当我伤心时让我高兴,高兴时让我幸福。渐渐地,《新作文》让我爱上了文字,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我爱上了这种文字带给我的踏实的感觉。我爱读书时带给我的安逸的氛围,我爱写作时带给我的畅快的热情。与《新作文》一起走过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成长路上,有了新作文,我不孤单。凌薇

夏梦说:我们欣慰地看到《新作文》又培养了一名写好者。

故事四 她的名字叫青春

第8篇

一、 藏区初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

康巴藏区的学生具有先天性的汉语文学习基础差的特点,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扰。汉语文中的写作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作文格式等,这对于基本的汉语字词认识都不娴熟的康巴藏区初中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平时的语言交流基本上使用方言母语,除了汉语课以外的其他科目,许多教师上课不用普通话教学,这给汉语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由于藏语跟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使母语与汉语不能正常切换。学生对于丰富的感情、想法和场景不知道如何用标准的汉语文字表达出来,有话写不出,真是有口难言,有笔难状。然而在写作时,往往也是提起笔来不知从何入手,总抓不住几个可以写下来的词汇,这是对于很多初中生,特别是康巴藏区的初中生来说经常会在写作时出现的情况,有的学生即使能写出东西来,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没有内在情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藏区初中生本身存在的汉语语言学习的困难及阅读空间太狭小,缺乏足够的语言储备量。

二、 培养藏区初中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要改变康巴藏区初中生作文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首要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文学语言还是数字方程,唯有兴趣,学生才肯花时间去克服困难钻研学习。同样,在面对藏区初中生学习写作所存在的诸多困难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没有兴趣,学生对写作始终是厌学和畏难的心理,那么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训练和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之一,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养藏区初中生写作的兴趣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培养起藏区初中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有如下方法:

(一)看身边人、说身边事

藏区孩子生活环境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信息相对闭塞,所见所闻也比较单调,枯燥,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社会生活,这就给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但学生在校园、家庭等现实生活中,必然会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素材其实是很多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鼓励学生激感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身边选材,从小事写起。怎么想就怎么写,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矛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快乐成长的记忆等等。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同学们都唉声叹气,很是头疼。有一次,恰逢周末广场有藏戏表演的活动,我知道学生们肯定会去观看,就借此布置成周末作文的题目,要求学生们把藏戏表演的节目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并可谈谈藏戏表演里蕴藏的藏族历史文化,也可以说说自己所知的藏族历史故事。结果这次作文,因为是关于自己民族的东西,虽然在汉语的文字表述上还很欠缺,但作文里的情感内容明显丰富可感。

(二) 善于观察生活,丰富写作语言

除了从自己所熟知的环境里去提取材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是这个道理。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现实的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出“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如果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又有了写作的“语言”,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三、 藏区初中生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 说好普通话,为写作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藏区的初中生而言,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因为康巴藏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康巴藏区的学生语言环境复杂,经常藏语夹杂汉语,汉语混杂方言。要说好普通话,对于藏区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为了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上,我一直都坚持普通话教学,不管学生听着是否顺耳,是否习惯。坚持普通话教学,可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汉语语感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学生说普通话说得好与坏,我都坚持要求他们说普通话,哪怕有时因为有的同学由于藏语母语语调的影响,导致在说普通话时语调比较怪异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我也鼓励学生大胆说普通话。在课外,我与学生的交流也基本使用普通话,还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尽可能使用普通话,为学生创造一个说汉语的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作文环境。只要能说一口标准的汉语,就不愁写不出漂亮的作文。

(二)通过阅读空间的拓展提升写作能力

要改变藏区初中生 “有笔难状”这一写作现状,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为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情感,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堂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在图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饱饮知识的美酒。但在现实的学校,特别是藏区的学校里,图书十分缺乏,且内容单一,图书更新的速度十分缓慢。这给学生的阅读兴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学校以及学校的主管部门加大力气、努力打造能够完全满足学习需要的图书馆。另外网络也是获取阅读资源的有力渠道,只是目前网络环境的复杂,这一方式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才能发挥出网络资源的有效性和有益性。阅读其实不分场合地点,只要是积极健康的内容,都可以作为阅读的资料进行学习。所以要鼓励学生多读身边健康的书籍、报纸、杂志,甚至是广告、宣传单,从中也可以学习到措辞的方法,提高自己对文字的使用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尽量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汉语文写作教学的互动情境设置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跟不上发展的速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努力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论怎样创新、怎样变革,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缺乏动力的学习不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再结合新课改下的写作常常是根据一段材料,引出相关话题进行写作的特点,在初中汉语文写作的教学中设置大量的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快乐。如“制止犯罪行为的勇气和方法”的话题写作训练,结合这个题目,安排学生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表演犯罪行为,另外的同学自己想办法制止犯罪行为,在制止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实际情况,保证人身安全等。通过表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加深了学生对“善”

第9篇

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难现象困扰着诸多教师,不仅学生感觉写作较难,就连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于提高教学成效方面也颇有压力。对高中作文教学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学生生活素材不足、写作技巧不高以及存在消极情绪等等。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当以创新的理念,重新审视作文教学工作,对教学方式方法流程环节进行优化与改进,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制约作文教学成效提升的因素及其突破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制约作文教学成效提升的因素分析

1.学生生活感知不足,写作时“心中无货”。当前,高中生学习生活较为紧张,沉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往往会因为缺少真实的生活感知而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许多学生作文中所列举的事例,要么抄袭其他文章,要么凭空捏造,给人以很不真实的感觉,对作文写作的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作文写作技巧不足,写作时“无从下笔”。相当部分高中生虽然经历了小学、初中阶段的作文学习,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掌握写作的技巧与要领,尤其是在如何构思文章的框架、表现文章的主题、运用各类写作手法方面具有一定的薄弱环节。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搜集一些素材,但是却缺乏对其加工表现出来的方法技巧,这就影响了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3.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写作时“痛苦煎熬”。阅读、古文、作文,在许多眼中号称语文学习三大难点,其中以作文为甚。有些学生写作的过程简直就是心灵煎熬的过程,对作文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情感较少,没有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样的消极情感对于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一些不利影响,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二、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成效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做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对于作文教学难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研究,要能够以改革创新的理念重新设计组织作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引导全方位感悟生活,获得生动写作素材。作文是对生活的文字反映,缺乏了生活的感知,学生的作文写作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因此,教师要领导学生去认真地感悟生活,从中搜集整理、筛选和提炼出能够为作文学习所用的有价值信息,久而久之,能够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从这些媒体中搜集大量的信息,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大到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小到邻里市井坊间的奇闻异事,丰富自己的生活感知。其次,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涉及发展民生大事,还是与群众生活相关的琐事,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都可以从中发掘搜集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搜集可以为作文写作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做有心人,观察各类庆祝活动、集体活动,观察身边的同学以及校园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入手积累写作素材,这对于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是强化与阅读教学融合,给予写作技巧指导。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其与阅读教学紧密联合起来,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因为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了许多精美的文章,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方法,这样的技巧方法内化吸收为自己的经验所得,可以运用到写作活动之中。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各个环节渗透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结合阅读分析开展写作技巧渗透,在对教材的分析之中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深刻性,结构合理性,手法丰富性等等,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对这篇文章写作方法技巧与特色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了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效果较为明显。为了巩固阅读教学中技巧的掌握,笔者还相机进行仿写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运用效果。

三是开展快乐化作文学习,增强积极学习情感。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化解学生的不良情感,提高作文学习快乐指数,让积极的情感成为作文学习的有效动力。首先,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形象化指导,要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要么通过影音演示的手段向学生出示生动的剖析素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进行交流、表达、叙述。活灵活现的演示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缓解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所感,才能够畅所欲言。其次,笔者还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让学生降低作文写作的难度。如带领学生梳理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要点,怎样确定新颖的题目,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安排文章的主题结构,如何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如何进行词句的斟酌提炼等等,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掌握这些写作的技巧,充分感受到作文学习的轻松与快乐。另外,在快乐教学中,笔者还注重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多激励学生,让他们在作文写作中增强成功的体验。定期举办各类作文学习竞赛,也是缓解学生不良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这些方面共同着力,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现状,广大教师应当充分拓展思路,优化措施,以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弥补不足,扎实有效的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发年.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谈作文教学的策略[J]. 甘肃教育.2008(02)

[2]刘庆仪.浅谈高中语文与作文教学[J].成功(教育). 2008(04)

[3]胡为炳.试析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作为之表现[J].作文教学研究.2009(04)

第10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写作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兴的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课程,试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历史文化,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要记住,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教会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让我们利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投入实际生活的大门,解除巧妇的无米之忧。

一、走出课堂,通过亲近自然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大自然是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深深地体验到了自然之美,有时抬头观察,有时低声交流,有时仔细对比,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然后,我再组织大家汇报各自观察的收获,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不需要搜索枯肠,冥思苦想,而是有感而发。经常这样积累丰富的素材,必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立足学校,通过学校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我们身边,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如果你带着发现的目光去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身体力行,事事留意、处处留心、勤学善思,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观察学校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寻求新奇。

从自身在学校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关注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不只是枯燥的学习,如课间操时,我们舞动青春;运动会上,我们拼搏进取;诗朗诵时,我们激情飞扬。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如“安全知识抢答赛”、“珍惜时间”的主题班会、名著阅读、美文欣赏、手工制作等众多的兴趣活动项目,每次活动后学生都饶有兴味地进行交流,并动口、动手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充实生活,不断积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如小记者社团活动、羽毛球社团活动、武术社团活动、十字绣社团活动、美术社团活动等,每次活动过后,我都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让自己的感兴趣的或感受深的一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拿手的文体,展示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创意地表达,这样,学生不但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还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把写作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酷刑。

三、关爱家庭,通过感悟亲情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对写作的建议是:“应重视对写作过程、 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就要写出个人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突出真情实感。

除了学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各个家庭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家庭资源也不同。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靠别人资助才得以读书。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感恩与努力。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从老师同学亲友那儿获得了安慰和关爱,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理解;有的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的,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纯真和美好;还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还有些陌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唤起学生对家的回忆,激发他们对家庭生活里那些天真幼稚、生动有趣往事的回忆,激发他们回忆与父母亲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故事,学生和家人在一起有很多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家庭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如“我”周末帮妈妈收拾屋子、洗衣、拖地、做饭,不仅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如“我”和爷爷奶奶到公园散步、放风筝,欢乐无比;和爸爸看了大片《熊出没》,很有感触。

我们要引导学生珍视个人在家庭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不断开采,不断利用,广开题材,在家庭生活中感悟亲情,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作文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经筛选后有选择地写进作文中去。综合实践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就像是一把开启写作源泉的钥匙,为学生打开作文大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不断地从活动中汲取写作的素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1篇

所谓微写作:从广义上,泛指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一类文体;从狭义上,特指200字以内,语言精练、内容完整,具备即时性、灵活性、个性化特点的写作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大作文”,微写作在篇幅长度、创作空间、题材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1、微写作的特点

1.1、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既然是微写作,篇幅首先要体现“微”。无论是2014年北京高考的微写作还是2014年浙江嘉兴中考“微评论”,字数都不超过150字。重点考察学生应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观点、描述场景、抒感的能力,以此达到“文约而事丰”。

1.2、主题明确、内容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微写作有着字数限制,但仍然要求文本主题明确,具备来龙去脉、兼顾起承转合,表达完整思想。这对学生逻辑思维、遣词造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形式灵活、贴近现实。微写作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微诗歌、微评论、微散文等形式给予学生广泛的创作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抒发感悟、“指点江山”。这样既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又让学生有话可说,可谓是“一箭双雕”。

2、微写作的目的

2.1、架起生活和写作的桥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微写作教学无论是命题设计还是活动形式都要积极与现实接轨,做好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广泛取材,自由、创意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写作”的道理。

2.2、培养学生勤于写作、随感随发的习惯。自媒体时代下,随时随地表达自我、记录生活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微写作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笔,及时捕捉瞬间灵感,培养励学生利用微博、微信、QQ“说说”等多种形式记录所见所闻、思想感悟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中促进写作、在写作中深刻思想。

2.3、凸显人文精神

新课标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微写作关注个体情感,强调自我意识,真正做到“用笔写我心,用语表我情”。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或说心情、或记感受、或发议论,以自我为对象,从“心”出发,使人文之光在写作中熠熠生辉。相较于传统式的以教师设定写作内容为主体的作文训练模式,微写作无疑有着更突出的人文关怀。

3、微写作的教学策略

3.1、做好课内与课外的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微写作的教学应积极调动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在课堂上,教材既是阅读鉴赏的文本材料,也可以是微写作的重要资源。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有效利用,推进阅读和写作同步进行、相互支持。如学习《故乡》时,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写一则广告宣传语;学习《袁隆平的“寻梦园”》时,为袁隆平写一段“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等。在阅读中,巧妙设计“练笔点”,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各类活动,丰富微写作的形式。如组织课间读报,要求学生撰写新闻评论;利用微博、QQ平台,建立班级微写作交流群,鼓励学生发表阅读心得、生活感悟等微作品;创办微作品刊物,将优秀微作品收集成册,供学生相互交流、借鉴。

3.2、进行明确合理的训练

微写作教学要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如初中作文以写作记叙文为主,可以集中训练学生表达方式特别是记叙、描写能力的应用,通过人物刻画、景物描写、事件叙述等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驾驭能力。高中阶段微写作目标更加多元,训练内容可以涉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材料选取、语言组织等各个维度,文体也可以更加灵活,如微散文、微小说、微诗歌等,形式也可更加丰富,如推荐信、广告词、微评论、邀请函等。此外,围绕课本素材进行仿写、续写、述评、补白等形式的训练也可以适当穿插,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3.3、把握好教学方法和原则。

相较于传统“大”作文,微写作教学有其特有的旨要和规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首先是精细性原则。由于微写作篇幅有限,训练目标要集中专注、不可贪大求全。如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训练,需要做好目标拆分,从单一目标入手,做到一“事”一练,夯实学生写作基础。其次是生活化原则。微写作的重点是写自己、记身边,因此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训练内容都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切入点可以从班级、校园生活入手,逐步扩展至国家、社会热点事件,题材涉及读书、影评、美食、旅行、学校、家庭等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第12篇

关键词:藏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初中生;学生;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97-01

中学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中考高考的进一步改革引导下,在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呕心沥血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下,我们已经比以往更加重视并加强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和中考作文中书面表达能力较之十年、二十年前同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语言技巧和构思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写作视野和主题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也大大降低,大部分同学认为作文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学生作文能力偏低却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写作的书卷气

我们经常说学生的作文太浅显,缺乏内含,缺乏思想。也经常听到教师评价某位学生的作文有书卷气,有文化气。这和他读书多与少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国唐代诗圣杜甫有一句妙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好文章是在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才写出来的。写文章就像盖房子,不准备充足的砖木沙石等建筑材料,怎么能盖成房子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又从何而来?为什么一提起写作学生就抓耳挠腮、无言可写、无从下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库存"无几,知识不丰,因此难以成文。

阅读不仅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素材,还可以为写作提供模本,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提升写作所必需的思维能力。苏轼曾经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是说,积聚了一定量的内在知识底蕴,在无声中自然地外露! 这便是写作。

当知识能让人的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人的心灵才更显得丰盈,更神采奕奕,也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气质、风度!这便是大量的阅读给人心灵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人变得敏锐而有思想。

当然,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没有阅读的积累就没有写作的提高,阅读也是写作的木之本、水之源。只重视阅读不去写作也失去了一定的意义,二者应紧密结合在一起。

2 在细心观察中积聚神韵

鲁迅先生说:"要创作,第一需观察。"俄国作家契柯夫也把观察看作是作家的"第二天性"。这虽然是针对作家的创作而言的,但对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教学也不无一定的启示。

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和内心情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生作文就是练习将日常生活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创造,再用最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形象综合体。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些至少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3 积极实践以求充实

擅长写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文章是越写越流畅的,语言是越用越老练的,思路是越来越开阔的,脑子是越用越灵活的。许多作家都有随手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和所见所闻所思的习惯。读得多了,看得多了,然后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悟,就会感觉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把它随时记录在生活随记本上,强调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发生什么就记什么,有什么感悟就记下什么,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也不要求立意和主题,突出一个"随"字。生活随记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3.1 记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

3.2 记录学校生活。将学校生活分为学校美景、人物素描、人际交往、校园故事四个板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素材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3.3 记录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家庭中的一员,大街、公园、菜场、车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值得学生去思索和记录。

3.4 记录自我生活。生活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内容,也包括自我的广阔世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记录自己丰富的内心及精神世界,无疑是对自我的最好诠释和剖析。在随记中,学生畅所欲言,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3.5 作好读书笔记。好词佳句、灵光一现、独到见解、深刻感悟,都可以是小小读书随笔的内容。书本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个延伸,它可以带你任意东西,心鹜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