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娱乐休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不同游戏类型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游戏感受,但没有哪种类型能像RPG(角色扮演游戏)那样,真正把我们带进游戏的世界:在《仙剑奇侠传》中,我是李逍遥,为林月如的死而肝肠寸断;在《天之痕》中,我是陈靖仇,小雪和玉儿让我左右为难;在《博德之门2》中,我又化身为邪神巴尔的儿子,毅然踏上对抗自己父亲的道路……
难怪有人说RPG是最经久不衰的游戏类型,因为每一款成功的RPG,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玩家,就是故事的主角。
在这个炎热的暑期,又有几款RPG大作接踵而至。希望它们能让你我暂时忘记酷暑,进入那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大宇双剑”中的轩辕剑又一次出鞘了。《轩辕剑5》除了传承该系列一贯的世界架构之外,还借鉴古籍《山海经》的内容来构建新的故事背景。
游戏主角名为陆承轩,他从小便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因不懂控制而被人们当作了怪物看待。缺乏自信,多疑且不易吐露心声的他,看来并不出彩,不过据说他其实是传说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哦。要想了解他究竟是谁,还是静待游戏的推出吧。
由于本作涉及到众多的种族与地理环境,因此游戏中出现的能参与战斗的角色数量高达15名,也是历代作品之最。
《幻想三国志3》的舞台仍然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三国时代,主角也是完全原创的一位新人。第一作中曾经有吕布的女儿貂芝作为同伴登场,本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让三国人物登场呢?这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悬念。
本作将人物完全3D化,背景还是采用精致细腻的2D画面。战斗中,许多2D时晃眼一下就结束的动作,在3D化之后呈现得更完整。但2D可以对人物衣饰做详细的描绘,3D就没办法绘制得如此细致。它的战斗界面没有做太大的修改,对老玩家来说,应该可以迅速上手。
由SEGA制作的知名科幻题材角色扮演游戏系列的最新作《梦幻之星:宇宙(Phantasy Star:Universe)》,在两度延期之后,将于8月正式推出PS2与PC平台版本。
国内不少玩家把《梦幻之星》称为“来自日本的《Diablo》”,因为两者确实存在一些相似性。本作仍然分为单机模式和网络模式,其中单机模式的游戏时间在40小时以上。在网络模式中,玩家们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角色,多人组队进行冒险,并且Xbox 360/PS2/PC的玩家可以连接相同的服务器一同冒险。
[关键词]休闲文化;娱乐文化;联系与差异
一、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联系
休闲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丹尼尔·贝尔曾指出:休闲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后工业社会,经济表现为“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的。”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的“生活质量的标准”,实际上指的就是现代的大众休闲社会的“休闲”标准。“休闲”(也被说成是“闲暇”)这个词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长期流行的词,而“休闲娱乐”则被看成现代社会那些所谓“成功人士”的理想生活境界。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正在休闲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休闲才是一切事件环绕的中心”。与对“娱乐”研究的不受重视比较起来,人们对“休闲”的研究历来显得非常有兴趣,且休闲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从西方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马克思,对“休闲”在人类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有非常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把休闲称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在《剩余价值理论》的草稿中指出:对于人类发展来说,“休闲”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休闲化”,“休闲学”不但成为许多哲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及社会学家研究的专门学问,而且似乎显得意义重大,包容甚广,任何一种人类活动都可以成为休闲活动,也可以成为其研究的对象,关键看这类活动是以人的精神向往“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还是在社会和生计的压力下不自由地被迫去做的“机械劳作”。“休闲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和意义,市井文化可以从中找到乐趣和空间。哲学家可以从中发现自由、美和人生真谛;社会学家可以从中发现个性、生活方式,察见社会变迁;经济学家可以从中发展消费、就业和新的产业,提出新的理论范畴;而文化学者把它看成一种思想或高尚的态度。神学家把它看成是寄托灵魂的地方。”
从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人的生存状况的研究中我们知道,在人的一身中,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有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他个人的生活时间不可避免地分为三种时间。这三种时间是:
第一种是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个人必需时间”,这种时间主要满足人的睡眠、穿衣、吃饭等需要,这是人存在的前提;
第二种是用于人为了生存和在社会中发展的“劳动时间”,这种时间主要满足人为了生存而需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种就是人的“休闲时间”,是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之后,能够自由支配,主要用于满足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的需求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拥有相对的行动自由,精神处于宽松和宁静之中,社会对人的控制相对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人的这“三种时间”是从人类产生时就具备了,也就是说,“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了,而且比较发达。比如,中国曾一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但由于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士大夫中间,休闲生活是他们追求的生活,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隐”,“隐”其实就是现代的所谓“休闲”,并且这种休闲包含了许多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休闲的歌唱和描写是非常多的。陶渊明、李白、王维等都是有名的“闲士”。陶渊明写“闲”之悠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超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李白本身就是“孤去独自闲”的“超然之士”,写“闲”之豪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王维写“闲”之宁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代的苏轼后半生为一“闲人’,大唱“闲”歌,著名的《前赤壁赋》写他与友人闲游长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浩浩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还有著名的写“休闲文化”的诗歌如陆游的词句“小醉闲眠,风引飞花落钓船”,赵师秀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及至明清张岱等人的闲情散文和沈复《浮生六记》等“闲书四种”。中国古代贵族和士大夫的休闲活动不可谓不丰富多彩,如弹琴、养鸟、下棋、饮酒、观戏、赏舞、唱歌等,这使中国的“休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丹尼尔·贝尔所说的人类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休闲”从古代的贵族士大夫少数人的休闲到部分白领人士、有闲阶级的休闲再到大众休闲社会的发展过程。西方的大众休闲大约在20世纪初期就来临了,那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的制度,并且实行了“带薪休假”制度。工作时间的缩短和“带薪休假”是大众休闲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的大众休闲大约自1995年5月起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时来临,因为这意味着中国人的三分之一时间将在闲暇中度过,后来实行的节日“黄金周”制度,近年来实行的民俗节日放假制度,更推动了大众休闲社会的发展。
这里当然不是讨论“休闲”的科学理论问题。而是要简单分析—下“休闲”与“娱乐”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一贯认识中,“娱乐文化”几乎是没有独立的文化形态的,之所以在人们看来没有独立的文化形态,与贯常的人们把休闲与娱乐混为一谈有关。“休闲娱乐”在许多人心目中并不是并联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二者没有区别,“休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休闲”。在大量的以“休闲”或者“娱乐”为讨论内容的书籍中,包括在大量的有关部门的文件和资料中,都被看成是同一概念。当然,“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关系的确是太难分开了,二者常常形影相随。在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文化学家对“休闲”的论述中,虽然论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许多与之有关的阐述有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把“休闲”与“娱乐”联系起来,强调休闲之时间内的娱乐。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关于“休闲”的著名定义中看到“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形影相随的紧密联系。
1952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约瑟夫·皮珀发表了《闲暇:文化的基础》,这本书被称之为休闲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皮珀在书中阐述了休闲的价值意义和基本概念,休闲是人的一切文化的基础和精神提升的来源,当然也是娱乐活动的基础。休
闲文化具有三个特征,其一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其二休闲是一种人类为了自由“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其三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恩赠礼物”。同时,皮珀还指出:休闲的历史发展的真正核心是“节日庆典”和“大众狂欢”,“对节日庆典会是真实的东西,对闲暇而言也会是真实的”。
1970年,联合国召开国际休闲会议,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休闲》。《休闲》对休闲作了如下阐述:“休闲是人的自由消遣的时间中的活动,休闲时间是指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段时间的使用是极其重要的,休闲和娱乐为补偿当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艺术、科学和大自然,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休闲》指出:个人是自己最好的休闲与娱乐资源,个人可以利用休闲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文化交往、提高教育水平和获得娱乐的机会。
美国的休闲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对休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他写出了两本著名的休闲学著作《你生命中的休闲》和《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在这两本书中,他在疏理了以前关于休闲的定义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他同时还指出:“理解休闲与娱乐对于更明智地改造个人生活与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杰弗瑞·戈比还谈到广义的休闲,认为广义的休闲指的是“人们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自愿地去做的事情。”
荷兰文化学家胡伊青加所论述的关于休闲与游戏的联系,作者围绕人的休闲所带来的娱乐活动加以论述,认为游戏就是在“空闲时间内从事的活动”,“游戏的最主要特征,即游戏是自愿的,是事实上的自由。其它还有如皮尔斯关于休闲的理解。他认为,休闲是自愿性而非强制性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持生计,而在于获得真正的娱乐。杜马哲迪尔关于休闲的论述,他认为:休闲具有三要素:一是放松,放松是休闲之始;二是娱乐,娱乐使人们超然忘我,快乐无比;三是个人发展,休闲使得个人发展有了可能。
从以上关于休闲的概念和内涵的论述中,首先,我们看到:“休闲”与“娱乐”的概念有时真的很难区别,二者常常可以互用,所以,人们常常把“休闲娱乐”当成一回事,二者是同一文化概念和文化类型。其次,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休闲是娱乐的前提,人在休闲的时间才有娱乐的可能。休闲是人们拥有的“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么,娱乐活动进行的前提当然是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就一般情况而言,当然也有某人参加娱乐活动并不在自己自由支配时间范围内,如集体举行的娱乐活动、人际交往中的某些“被迫”参加的娱乐活动等,也有一部分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也是进行娱乐活动的时间)。第三,休闲与娱乐都是以生活为追求的,娱乐活动正是休闲生活的重要来源。第四,休闲与娱乐都是自由的、自愿、寻求生理和心理放松的个人活动,是人的生命体内在的自然必然性。在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中国贵族和士大夫、隐士的休闲过程中,也表现出娱乐活动的必然性。
二、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差异
然而,作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在形影相随的同时,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首先,二者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不一样。“休闲”着重于人的精神内容,并且附带有各种文化理想和人格完善追求的概念;“娱乐”着重于人的本能需求,并且附带有各种身体欲望和现实利益追求的概念。这正如科林伍德所说:“娱乐与消遣的区别在于,在影响对实际生活有益的情感能量时,二者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娱乐是借方,消遣是贷方。”“消遣”在这儿显然是“休闲”的同义语。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图表:(“v”表示“是”,“×”表示“否”)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休闲”的含义比较宽泛,几乎包括了除社会或者政府、单位规定的劳作时间之外的全部人生内容,这里面不仅仅有娱乐,更有为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而产生的如教育、学习、科学探索、职业培训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活动,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聚会等社会活动,是人对自我价值进行精神的、文化的和经济的“重新定位”的过程。“娱乐”则仅指人纯粹为追求、进行欢乐而轻松的活动,是人自我陶醉、自我游戏和自我肯定的基本摆脱了社会价值追求的活动。在休闲中,有许多事情是并无娱乐情趣可言而且相当“劳累”或“用心”的,如与工作和经济利益有非常紧密联系“学习和自修”、“利用电脑学习或获取信息”、“从事工作之外的有收入的活动”、“参加宗教活动”等,有些活动只是个人随意的休息,如“逛街、逛商店、夜市”或者“闲暇”、“无事休息”等。
其次,文化观念上的“高”、“低”之分。休闲文化通常具有较强的哲学意味,很大程度上是宁静、崇高并且是精英化的。娱乐文化不含哲学理性,是通俗、热闹并且就整体而言是世俗化和享受性的。换句话说,休闲是“心灵的完善”,而“娱乐”是“身体的舞蹈”,休闲是追求“终极意义”的审美活动,娱乐是满足“现世享乐”的游戏活动。因此,在许多人(包括大哲学家和文化学家)看来,休闲文化是高层次的、满足人的“高尚的精神生活,让人获得“畅”或“心醉神迷”的,充满个性的“心灵体验”,有思想深度和精神内涵。而娱乐文化是低层次的,满足人的“本能”的,让人“玩物丧志”的、没有个性的“具体活动”。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虽然没有“休闲”的专门理论,但对休闲的论说却见于各种文化典籍,如老子的“致虚静,守静笃”,庄子的“心斋”、“坐忘”,都强调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世俗功利的利害得失中解脱出来,“闲”和“隐”,做到“不敢怀庆赏爵禄”,“不敢怀非誉巧拙”,他就不能得到创造的自由和生活的宁静。中国艺术哲学历来讲究“闲”中出“逸”,追求“闲远”的意境,所以推崇“写意”的画品。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是“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休闲是一种哲学思考似的深思状态,亦即古希腊哲学家所推崇的沉思、从容、宁静和忘我,休闲是对个人意识、精神、个性的开发。皮珀所认为的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而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休闲具有宗教般的崇高性。齐克森特米哈伊所说的休闲是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体验的过程,
是“畅”或“心醉神迷”的过程。中西方对于人生休闲的哲学内涵和崇高精神境界表现出同一种意识和追求。可见,休闲的目的是自由地探寻“人生意义和文化精神的坐标”,休闲的时间是“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所以,也有学者针对当代把休闲庸俗化和泛娱乐化的状况,指出现在的人们所谓的“休闲文化”是机械复制的产物,是文化工业的一个部分,是雷同的,无个性的,这恰好违反了休闲文化的真正本质。“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约化为是对自由时间的追求,而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不是追求获得更多的业余爱好或娱乐活动,而是追求超越繁忙的日程安排所获得的一种雅致与宁静的感觉。”反观古今中外对于娱乐的普遍看法,既使将娱乐看成是休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认为娱乐是休闲的“下品”,是与“宁静致远”和“诗意的栖居”的休闲相对立的。传统的“玩物丧志”是对人们娱乐的评价,现代的娱乐被认为是“宣泄感官欲望、拒绝精神内涵”的活动,自然显得“低级”、“庸俗”,而在现代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对娱乐的定义和表现中,也充斥了“宣泄感官欲望、拒绝精神内涵”、“低级”、“庸俗”的内容,并认为这就是娱乐,以至于尼尔·波兹曼发出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将“娱乐至死”的慨叹。
再次,休闲是制度化了的,常常表现为政府行为和行政指令,古今中外皆如此。对个人来说,休闲是法定的权利;对单位来说,休闲是不得不执行的制度。所以,休闲还具有严肃性、神圣性甚至法律性。而对于个人和单位来说,娱乐则无以上的政府权力和制度的制约,几乎没有严肃性和神圣性,相反还会对严肃性和神圣性产生较大的消解作用。所以,休闲文化是制度化了的文化,娱乐文化是非制度化的文化。考察休闲文化的发展史,我们看见,休闲之成为“人的权利”,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与世界各国政府将其制度化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天谕”让臣民百姓休息,发出“放假”多少天的“圣旨”等等。在西方,对于人们工作与休闲的权利和时间的规定,也很早就开始了。如1912年,法国议会就通过了10小时工作制的决议,到1919年又缩短为8小时。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第一号条约,又宣布了一周48小时,一天8小时工作制的原则。到了20世纪中期,法律明确对人们“休闲时间”的保障,一些国家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强制实行每周35—40小时工作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或推荐实行“弹性工作制”。西方许多国家立法不准单位缩短和侵占工人或职员的休闲时间,甚至不准个人在休闲时间加班等,不遵守者将被视为违法。政府还进行未来的“休闲规划”,“工作百分之……”、“休闲百分之……”是常见的词语。在现代中国,工薪阶层从每周休息一天到每周休息二天再到假日“黄金周”制度和中国传统节日放假制度的实行,都是政府的制度推行的,而我国已经实行的“带薪休假”制度,也将是“制度”在先,“休闲”在后。“对个体的人来说,休闲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增加量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质’的问题。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人的休闲本质的变化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一把标尺,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机构和政策,支持和鼓励人们体验更富有意义的休闲行为。”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文化越来越成为“制度化”、“法律化”的文化,“休闲的自由”是被制度甚至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但娱乐则历来是“悉听尊便”的活动,古今中外没有什么专为娱乐而制订的官方的政策法规,也没有政府规定人们必须进行娱乐活动,更没有让人们想不娱乐都不行的政策法规,最多也就是政府关于人们从事娱乐活动的、没有制度和法规作用的指导性“文件”。娱乐从古到今都是人们的自发行为,将来也是如此,在“休闲时间”内一个人娱乐还是不娱乐,是没有人来管你的,强制一个人娱乐是无法理解的,娱乐与否纯粹看你的个人爱好和情趣及当时的心境。那些关于娱乐活动或娱乐场所的政策法规,并不是冲着娱乐本身来的,而是规范某些娱乐活动的“附加值”,限制某些娱乐活动“超越娱乐本身”等的管理措施。显而易见,娱乐文化是非制度化的文化,也不可能成为制度化的“官方”的文化,娱乐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永远是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相对的概念)的一种。
[参考文献]
[1][英]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20,143.
[2]马惠娣,呼唤中国的休闲学[n],中华读书报,2000-1-9.
[3][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新星出版社,2005.
[4][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276.
[5][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
[6][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0.
[7][英]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98.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0.
【关键词】 桌面游戏 大学生 休闲娱乐
本课题对桌游产业模式管理的研究,对照着桌游的发展历史,比较桌游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的不同之处,研究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其对大学生的观念和现状的改变,找到桌游和大学生活的契合点。为研究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休闲娱乐观念做出贡献[1][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专著、论文、期刊、报纸等文献,了解桌面游戏。桌游的发展对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影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26篇文章,其中有论文、期刊、杂志、等。
1.2 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就影响大学生休息娱乐的影响,访谈有关专家、老师和部分同学,获得相关资料。访问了一些问题例如(1)对桌面游戏了解有多少?(2)桌面游戏在学校开展有没有好处;(3)桌面游戏是否可以让大学生放松心情?(4)桌面游戏是否有助大学生不迷恋网络?
1.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根据研究需要,在我各个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随即发放了调查卷500份,收集有效调查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0%。
1.4 数理统计法
通过其对原始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获得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其得到的统计值可作为其它评价方法的基础资料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桌面游戏在大学生群体内的开展状况
2.1.1 大学生对桌面游戏的认识调查
对赣南师范学院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55.9%的被调查者曾玩过桌面游戏,得知参与桌面游戏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分别是67.5%和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p<0.01)。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17.6%的调查对象迷恋桌面游戏。在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知道88.2%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接触过游戏,其中男生91.3%,女生77.3%。由于过早接触游戏,没有正确的指导,很容易让桌面游戏对我们大学生有一定的反作用。导致学习不认真[3]。
2.1.2 桌面游戏动机
调查数据显示22.1%的调查对象认为桌面游戏对自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中男生(24.4%)高于女生(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1);还有81.4%的同学认为桌面游戏可以缓解自身的压力,尤其是对于男生,高达85.0%,女生为68.2%。这部分同学一旦缺乏对桌面游戏的正确认识,就会有反作用,陷入其中,使学生的成绩下降,不但没有起到桌面游戏对我们的影响,还会使自己的成绩下降,对事物的过问减少[4]。
2.2 桌面游戏对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影响分析
2.2.1 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
根据赣南师范学院各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得知有60%的受调查者玩桌面游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桌游可以让我们自己的身心得到一定的解放,得到放松[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享受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的压力,负担也越来越重,承受能力必须要好,还需要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调节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而桌面游戏恰好是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一种好方法。
2.2.2 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
通过游戏提高参与者的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使游戏者认识到各种科学理论的应用和为求达到目标所必须制定出的策略和全盘计划。
桌面游戏可以使玩家们通过大脑思维来扭转游戏的输赢,例如“三国杀”如果玩家们不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随便出牌,那么他肯定是被对手打败的,不可能成为赢家的。如果玩家们都会动用自己的大脑去想怎么样才有机会成为赢家打败对方的话,那么就有一场游戏下来就会变得更加精彩。桌面游戏动员了玩家们去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玩这场游戏。
2.2.3 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个企业仅靠个人的能力显然难以生存,唯有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其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一个优秀的、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才具有战无不胜的竞争力。团队精神已经成为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立足当今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游戏总是提供一些需要,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任务或者是活动,在此期间玩家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与他人互相合作,互相配合,使得玩家们可以感觉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团结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2.2.4 有利于培养善于沟通的能力
通过桌面游戏,玩家们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人,以游戏为话题来进行交流进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还可以结交到好朋友。游戏还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与他人交往时轻松自如,不会畏惧,不会因为不好意思而拒绝与他人的交流。桌面游戏的玩家们一般都比较聪明机智,对文化有一点掌握。这对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文志君.英国桌游拼图玩具出新夺失地[J].中外玩具制造,2011(07)107.
[2]胡林B.将桌游“三国杀”引入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探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35-36.
[3]西祠胡同.《桌面游戏的发源于发展》[J].中外玩具制造,2012(09)45-46.
[4]蒋萍.网游已落伍 “桌游”正流行[J].理财,2009(10).
关键词:博物馆;休闲娱乐;设施;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3
一、休闲娱乐功能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1989年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 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 为研究、教育和娱乐的目的, 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1]1971年修订的日本《博物馆法》中对博物馆的定义是:“本法中的‘博物馆’ 系指收集、保管(包括培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供一般市民公众利用, 为有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供其调查研究、休息娱乐等等而举办的必要事业, 并对此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目的的机构……。”在这里, 对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可以说是表达得明白无误。在日本许多博物馆的办馆宗旨中也明确地表明了要为市民和青少年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我国对于博物馆职能的认识一直持这种观点。而在欧美则比较通行博物馆的三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ion,Entertain,Enrich)。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外博物馆界已经开始重视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的开发,而国内还是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博物馆的功能,鲜少提及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
那么休闲娱乐到底是不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呢?
从博物馆的产生与发展上来看,最初的博物馆是贵族们收藏奇珍异宝的私人场所,虽然具备收藏以及一定意义上的研究价值,但并未向公众开放,所以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直到17世纪末,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博物馆才逐渐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设施,才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2]
博物馆既然要对公共开放,就要考虑到公众来博物馆的目的。不少公众来到博物馆是为了学习研究,但更大多数的社会公众是在闲暇的时间来到博物馆,其目的更多的是学习与娱乐兼有之。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吸引更多人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接受教育,休闲娱乐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二、当今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的发展现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现代博物馆( 特殊性质的博物馆和纪念馆除外) 除了有传统博物馆的各种功能外, 还应当是人们大众提供高雅文化交流的场所。提供娱乐, 陶冶情操, 求知启智, 其终极目的是休闲娱乐, 以此作为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才能增加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亲和力, 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休闲娱乐”常常只是书面化的语言,很难被观众正确的接受和理解。因此,为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博物馆才强调“三贴近”和社会服务工作。本着为观众服务的宗旨,笔者于2013年末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关注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发展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以观众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旨在获取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休闲娱乐服务功能的认知、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唤起博物馆和社会各方面对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的关注。
本次调研主要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问卷调查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全面系统的了解观众的多种变量,所统计到的结果是直观可见的,便于统计和分析。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从而从更多的群体和社会层次中获取信息。而且研究者无论是否参与调查,都可以从数据中得知受调查者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这是其他调查形式无法做到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问题。 即难以反映设计以外的情况以及一些问题的细节。因此在使用问卷调查进行量化的同时,我们还辅之以人类学“田野访谈”的方法,力求进一步探索和细化问题,从而使本次调研更为科学和全面。
博物馆调查的对象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参观者。涉及到家庭观众、零散观众、旅游团观众等多种类型,但以家庭观众和零散观众为主。
下面我们将以所调查的黑龙江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在发展及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对黑龙江省博物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87份,无效问卷13份,有效率为93.5%。
(一) 参观者的基本构成
博物馆观众的基本构成反映了博物馆的主要受众类型和博物馆应该为什么样的人群服务。通过对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从性别上看,男性观众占48%,女性观众占52%,女性观众多于男性观众。从年龄分布看,20岁以下的观众占16%,20岁-40岁的观众占74%。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高中以下占24%,大专或者本科占60%,从这两项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居多,结合现场调查,这两部分观众中大部分为学生。学生观众为什么会这么多?原因主要有三点。一,调查的时间为寒假期间,有学生进行集体参观。二、家庭集体参观时,见家长更愿意让孩子来参与调查。在进行调查过程中,中老年观众大多不愿意配合进行调查,而学生更愿意参与调查。参见表一。
表一:观众的个人背景资料统计
(二)观众行为的初步分析
博物馆作为一个向大众开放的机构,观众参观的次数是衡量博物馆展览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因素。但仅仅统计参观人数很难反映出观众的意愿与态度等方面的信息。
关键词:手抓球;娱乐;价值;前景
1.前言
健身保健一直是人们所倡导的。在古代,人们就十分注重养生之道,如五禽戏、中国气功、太极拳等。现代人也越来越重视健身运动,我国健身产品市场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健身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针对广大老百姓的健身产品少得可怜,产品极其单一,有些体积太大,有些颜色突兀,产品设计缺乏突破性和人性化;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多,缺乏必要的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因此,本人设计出了手抓球这一健身产品。
2.手抓球的设计原理
手抓球是一款抛接型运动产品,产品组成是一副球拍和4个小球,球拍跟部设置织带,以固定手指。使用时,只需把小球放在手抓球球拍里然后快速张开手,小球就会向前方弹出,在另一边同样手持拍子的搭档就能快速抓牢它。球最好采用荧光色,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夜光小球则会为游戏增添另一份独特的色彩。手抓球体积小,设计成时尚富有创意的外形,运动强度中等就好,操作方法简单,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轻松掌握它,是一款全家皆宜的运动产品。
游戏方法:第一,单人手持一拍对墙弹接球,也可向上做抛接球;第二,双人传接球,面对面站立,可传接1―4球,根据个人水平;第三,多人可各持一拍,站成一圈,进行传接球游戏;第四,学校中适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比赛,如双人组合同数球的传接次数比赛,多人掷远、多人掷准比赛等。
手抓球除了花样繁多的玩法,还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反应速度、灵活度、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让后背、肩膀等身体多处部位得到活动和锻炼。
3.手抓球的健身价值
3.1对于少年儿童的健身价值
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简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也可能导致人们身体活动减少。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学校体育与家庭、社区体育的联系和结合,有利于巩固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也为学生课余参加体育运动创造了条件,实现学校体育向社会、家庭的延伸。对于促进和维持学生个体体质健康,最终实现学生群体体质健康得到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抓球运动作为休闲娱乐的一项体育运动,对儿童来说最适合不过了。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手抓球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少年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对儿童的视力紧张能起到放松的作用,降低近视率,促进儿童骨骼生长发育,快速的抛球、迅速地抓拍,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及灵活度,使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手抓球运动不会产生身体对抗,安全性高,是家长放心、学校放心、孩子喜欢的运动玩具。
3.2对于老年人的健身价值
目前,中国已步入老年性社会,银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但是面对老年人巨大的体育需求,老年人的健身产品却少之又少,因此老年人体育应该被重视起来,老年健身产品应被大力开发。而手抓球这一健身产品,既能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和手指的灵活度,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又能使身体每个部分都得到充分锻炼,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老年人在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同时,又收获了乐趣。
3.3对于白领工作者的健身价值
现代生活,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能够投入到健身、锻炼的时间、精力也越来越少,这就更需要一项能随时随地进行、简单减压的健身工具。手抓球不受场地限制,正符合上班族的这一需求,在家里的客厅、小区花园随时可以享受运动的乐趣。每天半小时的手抓球运动,可以充分锻炼到手腕、四肢、后背、肩膀、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时带动全身90%以上的肌肉和骨骼参与运动,充分发挥全面的运动功效,能有效地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工作疲劳。对颈椎病、鼠标手、亚健康能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
4.手抓球的发展前景
当前,全民健身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明病”的蔓延,发达国家扩大体育消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类产业、健身市场也随之发展起来,而手抓球作为一项健身产品,能让使用者在运动中获得健康,在健康中体验快乐。所以在未来将会风靡全国,甚至世界。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适用人群是4岁以上所有人群。手抓球运动能有效提高运动者的协调性及反应速度,充分锻炼四肢、后背、肩膀等部位肌肉,操作简单、易学,运动强度中等,不受年龄限制,于儿童、成年人、老人都能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第二,手抓球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符合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近些年来,健身养生,健身取乐以其挡不往的诱惑,磁铁般地吸引群众加入健身行列,“健康投资”已被列入许多家庭的开支帐单。然而越来越多的健身城、健身俱乐部的投产,却使越来越多人感到健身难,这当中,不乏为工薪阶层、普通群众。究其原因除了各种健身场所水涨船高的收费以外,则是所兴建的健身场所太过于高档,其消费并非大多数人所承受得起,手抓球产品的产生正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收费合理,能满足各种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第三,外形设计小巧、轻盈,观赏性较强,容易吸引人眼球,携带方便,居家、旅行都适合;第四,手抓球运动对使用场地要求不高,可以在海边、广场、家里的客厅、小区里进行,可以说是一项室内外皆宜,不受空间限制的运动;第五,手抓球既没有身体对抗,又很容易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手抓球运动在进入市场后,将会很快成为广场体育、学校体育、家庭健身的主流运动。
5.结论
手抓球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不受年龄限制,特别受到老年人及儿童和白领的喜爱,上年纪的陪同自己的子女,即可以看护幼孙,又可以自己锻炼身体。现阶段白领的压力越来越大,腰背疼痛,手指麻木,很多年轻人都有鼠标手,手抓球可以说是鼠标手等电脑病的克星,在未来几年电脑和网络的流行趋势下,手抓球绝对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手抓球让使用者在运动中获得健康,在健康中体验快乐,它将必然为中国市场带来一场新的时尚运动革命,掀起一场新的运动流行风潮!
指导老师:任海龙
参考文献:
[1]李宏.办公室人群健身产品设计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9:151-152.
[2]王.老年人健身产品交互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
[3]刘菲.养老社区户外空间健身产品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11.
[4]汪凌燕.老年人休闲产品的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一、休闲文化的基本功能
1、具有调和功能。随着休闲文化的成功运作,人们的文明休闲习惯正初步形成。人们走出家门,三五成群到社区参加休闲文化活动,在休闲中放松身心,交流思想感情,消除隔阂,化解矛盾,融洽关系。
2、具有规范功能。走进休闲文化场所,乐曲悠悠,清雅飘逸,或读书看报,或品茶聊天,或打扑克。这种场所没有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也没有污言秽语,划拳喧闹,若有撒野的人,也会在周围的鄙夷的目光中溜走。
3、具有导向功能。实践证明,休闲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和外来打工族或旅游者的休闲去处,也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但更有意义的是休闲文化活动成为人民的精神乐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时尚,出现许多好现象:到休闲场所读书看报学知识的人多了,上歌舞厅、泡酒吧的人少了;品位高雅,讲究行为美,遵守社会秩序的人多了,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污言秽语,打架闹事,行为野蛮的人少了。
4、具有感化功能。现代休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别致有趣,文明健康,深受大众喜欢。人们参与休闲文化活动,是为了娱心健身,陶冶情操。在浓浓文化氛围中,即使有不文明、不礼貌、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等丑恶陋习的人也会有所收敛,或在相亲相融、感化的过程中得以规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具有教育功能。休闲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具有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
6、具有更新功能。现代休闲文化体现休闲的时代潮流,是对休闲内容方式的创新和观念的提升。在改变旧思想旧观念的同时,拓宽人们的思维空间和思想领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新的过程实际上是文明与不文明、道德与不道德、诚信与不诚信、健康与不健康等的较量净化过程,也是创建文明社会文明社区的过程。
二、现代休闲文化建设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1、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做到协调统一。现代休闲文化是对公益性文化的补充,属文化范畴。要顺应时代潮流,始终把握住“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形成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和时态心理、运作机制,通过各种载体,各种形式,各种活动来展现人民群众对生活、事业的美好追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政府方面要大力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发展各类休闲文化,活跃群众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统一。现代休闲文化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大都非公益性,它与市场相连,与经济挂钩,受利益驱动,这毫无疑问。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更不可能发展。同时,现代休闲文化又具有非纯物质性,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的属,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要两者并重。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为社会文明进步尽其所为。现代文化产业是公认的未来最具爆发力的朝阳产业,休闲文化也不例外。现代休闲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具有意识形态之“特殊性”。在这个问题上,既要防止淡化休闲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完全市场化倾向;同时亦应防止过分强调休闲文化意识形态属性而淡化、排斥其产业属性的倾向。现代休闲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从产业属性方面讲,它不同于公益性文化,自主经营,在经济上自负盈亏,无偿服务缺乏基础,也不现实,经济利益是其从事休闲文化经营的首要目标。从意识形态属性方面看,不能只顾追求高价的经济效益而有损社会公德,影响社会文明,有义务承担社会赋予文化的历史使命,务必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业休闲景观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服务经营产生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通过农业生产和农业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经过专业策划管理运营。将农业产品与农业文化价值,通过体验感受的形式进行销售的行为。农业休闲景观的经营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渴望农村朴实的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环境。通过吃绿色菜、住农家院、赏农村景、看农村戏、采摘体验、农作锻炼、农业科教等感受活动。使人们得到特有的享受与教育。这种副业将农业资源深化挖掘,对改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调整改善产业结构;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发展开发农业旅游: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等都起到了促进和发展。
一、农业休闲景观的分类
农业休闲景观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农业生态景观,主要指农耕土地、生产工具、农作植被、生态水域等;一类是人造景观,主要指建筑物、交通道路、景观基础设施、绿化植物、公共广场、街区等。但相对于城市景观来说,农业休闲景观还是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
二、农业休闲景观的功能
农业休闲景观园具备种植采摘、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诸多适用功能的农业园区。农业休闲景观不只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且成为美化环境、绿化市容,以及观光、休闲、学习的重要产业。不同地域文化的农业园区会有不同的特点定位,但农业休闲景观共同的功能是统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展示功能
农业休闲景观的自然生态展示是其特有的主体景观。区域农业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农业休闲景观发展的基础。通过改造完善自然生态景观的生态链,使各构成生物群体和谐共存。农业休闲景观设计并不是限制在单一景观所能创造的自然生态环境。而要注重的是各物种和谐统一的结果。通过生物学合理的数量搭配各类物种。使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的能量和谐转换,通过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的感受体验、品尝绿色生态食品、包租生态农园、饲养家禽等等生态信息的传达,使游客对自然生态展示有感官的享受和生态环保的学习,不能因为景观设计短期利益的需要而忽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营管理上不断改进生态结构关系,从而发挥农业休闲园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展示功能。
2 休闲娱乐功能
农业休闲体验园是通过农业生产作为休闲娱乐的基础,在生产中创造休闲娱乐项目,使游客在不同季节都会有适应性的休闲娱乐项目,通过休闲娱乐让游客得到农村地域特有的感受。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法定假日的增多,渴望来农村休闲娱乐的人越来越多,这就对农业休闲体验园景点的内部及周边的景观设计建设带来了新的困难。增强娱乐性、体验性、科教性等,使游客能充分了解农业文化。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市场的导向,所以,要完善休闲娱乐的配套设施,深化特色经营项目,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服务种类,如:为青年人群设定篝火晚会、童年游戏、绿色周末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项目。提升服务质量,迎合地域农业文化的特色,合理设定空间序列,人性化的布局,从而强化休闲娱乐功能。使农业休闲体验园景观处处体现农业文化带来的休闲娱乐感受。
3 科学教育功能
农业休闲景观是农业科技教育平台,在其环境中通过科技农业展览,先进生产工具示范,传统种植演示植物生长规律。虽然传统种植已经落后成为过去时了,但这种融合了世世代代农民耕作经验的传统农业方式,对于完全未曾经历过的一部分大众而言。却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通过经营者管理运营。游客参与体验传统农作生产,了解农耕的技术与植物繁衍生长的规律。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场景的再现。解读农业文化的发展,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展现现代农业科技的成果,使农业休闲体验园成为自然农业科学的教学基地,使游客真实感受农业科技对现代生活的改变。参观科技农业展示项目多样,例如:节能绿色培育、控释肥、无土有养栽培、立体式种植、电脑自动调控等。农业科学教育是城市人群最渴望的体验,也是农村展现现代农业文化最直接的方法。
三、农业休闲景观的设计原则
1 美学性原则
(1)自然美感: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保留了原有形态空间的自然美感。
(2)形态构成美:充分表现区域形态的形式美感,运用形式法则,如重复、叠加、特异、渐变、阵列、连接、包容、互锁等。进行形式美感设计,创造出符合区域大环境的人工形态美。
(3)景观设施组合:通过材质肌理的运用。表现出农业文化的朴实美感,不浮躁不奢华。自然的衔接到整体环境中。
(4)绿化形态及色彩美感:运用地形地貌及树种配置关系给予游客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创造出弹性而多层次的美感空间。
2 教育性原则
(1)休闲娱乐教育:通过农村地域文化特有的休闲娱乐方式。让游客感受单纯朴实的娱乐活动,使游客从现代电子科技娱乐的环境中解脱。回归大众娱乐。
(2)劳动参与教育:通过对农业生产劳动的参与。使游客得到农作知识的学习。繁忙劳累的工作状态,对城市人群内心和肢体都是很好的锻炼。
(3)农业科技教育: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环境中,感受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是科普教育最好的平台。
3 体验性原则
农业休闲景观设计中。注重农业活动的体验项目开发,特别是注重四季特有的体验项目的开发与设计。游客只有参与农业活动体验,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各要素向游客提供感观服务,通过亲身体验经历农业活动,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营造全身心的旅游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关键词】古代;体育休闲;趋势
0前言
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可以上溯到人类远古时期,历经了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直至1840年的爆发。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国内外体育研究表明休闲娱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娱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却被人们所忽视,当中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体育休闲逐渐成为人们丰富生活目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体育休闲开始受到中国体育研究者的重视,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研究势在必行。
1 体育休闲概述
休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休息,过清闲的生活。“休”在中文字里是一个会意字,有“人依木而休”之意,意味着人在大树底下身心得到休整和颐养,而这一休整和颐养是需要时间的,便与“闲”(即空的时间)组成了“休闲”,人在空的时间里依木而休,成为了一种生存状态。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4款的休闲权和1983年《世界休闲组织的休闲》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在一定约束下自由选择行动的时间,是可以使人们在与社会规范和价值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获得快乐、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最大抱负的体验。① 本人结合对休闲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探索,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体育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以体育为途径或载体,为达到娱乐、消遣、刺激和宣泄等多种目的,获取直接的生理或者心理的满足而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休闲活动的定义。②
2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进程
2.1 原始社会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070年以前)
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人类体育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的体育休闲主要以舞蹈的形式存在,主要有劳动舞蹈、生殖崇拜舞蹈、宗教祭仪舞蹈和战争舞蹈,这些都是史前人类体育休闲的原始娱乐形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远古时代人类通过舞蹈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身心的融入到了生活中,创造和发展着人类身心自我健康的体育休闲活动。
2.2 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经济、农业、畜牧业还是手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灿烂的华夏文化应运而生,而随着华夏民族的迁徙、聚合、劳动和战争,中国古代体育的雏形得以形成,且主要以军事活动中的体育、祭祀礼仪中的体育、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为主,其中可归纳出田猎、燕射、乐舞等体育休闲活动。田猎活动在这一时期极受统治者的喜爱,是统治者用以娱乐享受的活动;燕射是天子与群臣宴饮、娱乐时所行的射礼。③ 统治者举行燕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慰劳使臣,使天子与众臣得到身心的愉悦;乐舞是奴隶社会贵族在朝会、祭祀和宴乐等场合进行的一种舞蹈,深受当时统治者的喜爱。综上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休闲群体主要以统治者与贵族、奴隶主为主,当时这些群体已基本具备进行体育休闲的要素,他们通过猎、射、舞等体育活动,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
2.3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使古代体育休闲出现了新的局面,民间体育休闲活动普遍发展。这一时期的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且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如投石、游泳、划船、牵钩、蹴鞠、各种棋类活动等,但从项目的主要功能及体育休闲的内涵来进行分类的话,投壶、秋千、飞鸢才算得上当时真正的体育休闲项目。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休闲活动开始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在普通百姓之间得到蓬勃发展,妇女和孩童逐渐成为体育休闲的主体。
2.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21年――589年)
秦始王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走上了继往开来的发展时期,体育作为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五个显著的变化,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随着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确立,按儒家礼乐观确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将休闲娱乐活动纳入“事功”(指为国勤奋努力的功勋)④与道德修养的轨道,这不仅仅是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一次突破,更是两千五百年来中国体育休闲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休闲体育活动主要通过节日、节令习俗等文化形态展现出来,其中以踏青、登高、斗百草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的体育休闲项目预示着户外休闲活动的兴起,人们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
2.5隋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体育休闲(581年――1840年)
唐朝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繁荣强盛时期,体育活动也得到高度发展。唐代重视军事训练和实行武举制,推动了武艺的发展,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风行;城市的繁荣和宫廷娱乐有益于舞蹈、百戏的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内容;妇女与老人较为广泛地参加体育活动更是唐展的一大特色。唐代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体育活动的空前发展,使中华民族体育休闲活动在唐代基本定型,唐代沿袭并改良了之前的体育休闲活动(如:投壶、秋千、登高、春游等),并丰富创造了新的体育休闲项目(如:抛球、十五柱球、垂钓等),唐以后各个时期的体育休闲项目基本沿袭了唐代,但宋辽水嬉与冰雪游戏的盛兴、明清跳百索、踢毽子与打的盛行,丰富了这一时期的体育休闲活动。⑤隋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体育休闲涵盖面较广,且结合了此前各个时期体育休闲的特色。
2.6 小结
以上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进程的简单阐述,分析并介绍了中国古代各时期体育休闲的特点,体育休闲无论是在宫廷、军队、府邸、还是民间都很常见,且这类活动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有不统程度的发展。
3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对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的影响
3.1 体育休闲将回归自然,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发展进程的阐述,不难发现,人类的体育休闲源于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使人的身心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解脱,使人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面对经济、文化、科学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人类远离了自然,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里被紧张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金钱利益的诱惑所束缚,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事实上,在经济越发达,个人压力越大的状态下,人更应该走向乡村,走向山河湖海,把体育活动作为消除压力和愉悦身心的重要渠道,让自身尽量地贴近自然。因此体育休闲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用以回归自然的新的生活方式。
3.2游戏将成为体育休闲新的追求目标
中国古代的体育休闲多属于带有娱乐性质的游戏活动,是人类在闲暇的时间里通过某一体育游戏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身心达到愉悦。游戏既是体育休闲的手段,又是身心娱乐的目的。“游戏”通俗地讲就是“玩”,一个人,从婴儿时代开始就喜欢玩,在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也喜欢玩,甚至是到了老年时代还是喜欢玩,玩是人最原始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无论现在与未来,人总要在工作之外做些专门娱乐自己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是玩,就是游戏。兜转了一大圈,新时期的中国体育休闲最终又将回到以追求游戏为目标的活动中来。
3.3加速了体育休闲产业化发展与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
中国古代的体育休闲活动已较有规模,活动范围涉及海陆空等诸多领域,且影响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如书画、诗歌等,似有形成产业的势头,为中国现代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发达国家,所谓的体育产业多属于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休闲在欧美已流行多时,而且形成了一系列产业。新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意识的产生,为体育休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体育休闲娱乐成为一股强烈的社会潮流,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产业已成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参与主体非常广泛,那时的参与者根据自身特点与娱乐需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休闲活动,儿童们放风筝、打,青年们登高、踏青,妇女们跳百索、打秋千,
老人们玩起了垂钓,这样的景象在新时期的中国已经很难见到了。现代社会的儿童、青年、老年都不同程度地背负着各种压力,他们忘却了休闲,不懂得如何通过休闲来调整自己的身心,因此出现了儿童叛逆厌学、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老人孤独感增加等社会问题。体育休闲是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关键,而加速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是关键的关键,因为只有当人在各个阶段都懂得了如何通过体育得到休闲,人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4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新思路
4.1 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休闲
体育旅游是指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异地旅行浏览活动。它能使人类本身最直接地亲近大自然,从而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它还能拉动消费,带动国民经济水品,成为假日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关于中国体育旅游休闲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体育旅游休闲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体育旅游休闲的项目设计还是组织管理都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因此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休闲不仅仅是体育休闲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重要内容,。
4.2扎实普及体育游戏休闲
游戏能够给人带来情绪的快乐,几乎被所有研究游戏的思想家所认同。⑥体育游戏融体力与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它能满足人类最原始的贪“玩”的本性,能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高。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游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各种休闲方式当中,体育游戏被认为是人类余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更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健康发展来说最具积极意义的方式之一。扎实普及体育游戏休闲在一定得程度上不仅能使游戏成为体育休闲新的追求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大大加快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步伐。
4.3培养体育休闲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加,休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有钱有闲的人们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专业的人才能更合理地从服务大众休闲娱乐需求的角度出发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专业人才的体育休闲教育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多的终极关怀,对于防止精神匮乏、缓解精神贫困、避免精神家园的荒芜具有精神导向作用,更能使各阶层的人群积极、健康、科学地投入到体育休闲活动中来,从而解决儿童叛逆厌学、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老人孤独感增加等社会问题。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产业化发展还是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都需要体育休闲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体育休闲方面的人才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因此培养体育休闲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的关键,更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P1
[2]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3]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P88.
[4]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P117.
[5]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8).P143.
[6]百度百科网:http:///view/2754399.htm
[7]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二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P366.
[8]赵彩霞,解毅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要素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8(12).
注释:
①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P1
②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③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P88.
④百度百科网:http:///view/2754399.htm.
关键词:休闲产业;郑州市;旅游业;会展业
我国休闲产业虽起步较晚,但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已经成熟,具有了强大的发展潜力,逐步富裕的中国人开始享受假日和高薪之后,日常休闲活动已经如火如荼。但是休闲主体的消费能力还比较低,周平均休闲消费支出不足百元,休闲旅游也只停留在观光、探亲访友等层次上,度假基本未形成概念。
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
一、郑州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1.旅游业发展现状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龙头地位凸显,首位度进一步增强,但旅游业对全省乃至周边省区的辐射度不够,与南京、青岛等旅游成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新型旅游产品发展较慢,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休闲度假旅游。相关旅游企业分散且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郑州的旅游资源不足以吸引入境游客。
2.会展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郑州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大型流动展荟萃郑州,自主品牌展会迅速成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中部会展之都的地位。虽然郑州及周边城市产业优势明显,但与之配合的展览会尤其是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展览会却寥寥无几。
3.体育健身业发展现状
郑州市体育市场有多种形式并存,并且集体和个体经济形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一些本土企业也逐渐看到了郑州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有意通过体育竞赛这个市场树立企业产品品牌,也为河南体育做贡献。体育健身市场管理不健全,投资环境不宽松,制约了体育市场发展。
4.文化业发展现状
郑州市的文化消费的产品对大众的吸引力下降,而文化的主流消费意识未能很好地引导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郑州市文化产业仍是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的,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广阔的现代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贡献的增加值份额偏小。 郑州文化产业单位规模较小,缺少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5.娱乐业发展现状
尽管郑州市的娱乐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但是无证经营、变相经营的情况层出不穷,也成为娱乐业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郑州市歌舞厅作为一个文化娱乐场所,只是规模外延上的不同,在内涵、品位建设上没有什么新特色,基本上是面貌趋同,品种单调。特别是中小歌舞娱乐场所更为严重。同时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力量薄弱。
二、提高郑州休闲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郑州市要整合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努力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为旅游规划、宣传促销、配套设施建设、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公益性支出等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吸引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完善协调机制,为加快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提升会展业发展的建议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发展政策,健全会展管理体制。引导市会展行业协会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加大郑州会展城市的推介宣传力度,努力提升郑州会展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外力,内引外联,积极引进全国巡回展。立足自身,扎根郑州,大力培植本土品牌展会。要壮大会展职业人才队伍就必须强化人才教育培养,健全我市的会展职业人才培训机制。积极与发达国家和国内主要会展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必须建立城市会展业的开放体制和运行机制。
3.促进体育健身业发展的建议
郑州市居民对体育消费已有初步的认识,在经济收入及体育锻炼环境改善的情况下,将会有更多的体育消费者,更好地促使郑州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重视对体育场地的建设和维修,支持和扶植本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注重对体育事业队伍人员的人力资本投资,培养引进优秀体育经营人才。抓好少林拳与太极拳的竞赛和培训工作,以登封市为重点,研究制定武术竞赛表演、培训、武术用品制造与销售以及武术旅游业的开发措施,以武术产业为突破口,谱写郑州市体育产业开发的新篇章。
4.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政府及有关部门鼓励、优先发展的娱乐行业政策,适当引入多种经济成分进入娱乐行业领域,发展大型娱乐项目,使娱乐行业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充分利用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丰富的郑州市文化旅游资源,要进一步提升嵩山少林、黄帝故里、黄河风景等文化旅游的经营水平,全力打造商都、武术、寻根、炎黄始祖祭拜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大力发展网络动漫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大企业,大品牌。还需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实施文化人才引进工程。
关键词:休闲时代消费特征;休闲农业;农村休闲产业项目规划与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休闲是近几年才流行的词汇,休闲既是指一种休闲活动,也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休闲产业则是指与满足人们娱乐、旅游、体验、健身等多种休闲需要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设施、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社区服务等产业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5+2”的工作方式、假期的增加、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时尚的假日消费等因素,都极大地推动着国内休闲经济的发展。
所有迹象都表明,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快速地向我们走来,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正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城市中风景优美地段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建设、名胜古迹开发,以及餐饮服务业、体育表演业、旅游观光业的蓬勃发展,还有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等,无不反映出休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甚至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其大部分内容同人的休闲有关,比如公园绿地、健身场馆、社区文明程度、生态环境状况等。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对于今后的经济繁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许多地方都把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我国找到经济新增长点。休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促进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是以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为目标的休闲消费。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文化娱乐成为时尚消费。近年来,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消费是人们最普遍的消费特征。据调查,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已越来越普遍。娱乐性强、参与性高的各种“吧”文化也非常流行,如“网吧”、“陶吧”、“布吧”、“玻璃吧”等,风格各异的“吧”文化有着浓浓的艺术和个性化的氛围,能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吧”与文化的融合,引导着都市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青少年乐意消费的好去处。
2、体育健身消费将成热点消费。休闲消费的另一个热点就是体育健身消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竞争的激烈,促使人们把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花钱买健康”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各种体育场馆,如游泳馆、网球场、溜冰场、健身房、台球厅、保龄球馆、女子健美中心等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至于利用休闲时间花钱观看足球、拳击、篮球、体操、跳水等比赛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可见,体育健身消费的顾客群体很大。
3、旅游服务消费魅力无穷。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回归自然的情结、访古探幽的高雅、文化娱乐的情趣、体育健身的魅力等融合在一起,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旅游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所以,现代人热衷旅游的兴趣始终不减,旅游消费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4、休闲体验消费开始流行。休闲体验消费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用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体验为主的消费方式,已经辐射到休闲购物、休闲农业等项目上。休闲农业正是在体验消费的趋势下发展兴起的。节假日和家人、朋友到近郊的农田去从事种地、除草、垂钓、采摘等农活,可以亲自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还能获得休闲度假和精神享受的满足。这种体验项目带给城市居民的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体验的是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
三、以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需求的互动农业。一般可以发展以下几种类型:
1、休闲娱乐型。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方式为主,在景点设置有果树采摘、花卉赏花,农作物栽培、生长,畜禽饲养参观,鱼塘垂钓、采菱泛舟、农家习俗、舞蹈等。
2、体验消费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市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是让游客自己动手种菜、养鱼、摘果,并引导他们消费购买牲畜家禽以农家方式加工品尝。这种类型强调农村生活的真实感,体验感。
3、观光疗养型。这种类型以农家乐、度假村的方式为游客提供餐饮、观光、度假、运动、娱乐、养生、住宿等综合服务达到休闲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四、农村休闲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在我国农村运作休闲产业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少占耕地,降低污染,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许多农村,虽然耕地稀少、劳动生产率不高,但是,它们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民俗风情、传统资源和大量劳动力,恰好构成了开发休闲产业的良好条件。
发展农村休闲产业项目要因地制宜,对于本身就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拓展当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客源集散条件。增强文化创造商业价值的意识,在农村休闲项目中融入时尚化、艺术化、国际化元素。休闲产业项目开发定位主要强调综合性,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着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全面融合,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将餐饮、娱乐、运动、住宿、休闲购物和旅游、文化等功能全部集在一起;让消费者在当地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共同构成一个融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居住等诸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度假村。
对于许多既无名山大川,也无文化名胜,交通也不方便的农村地区,休闲产业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在无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利用时,可以挖掘整合当地农村民俗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提高乡土文化内涵。农村地区民俗民风丰富多彩、人际关系和睦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就是发展休闲产业的基础。通过人文、艺术、民俗的整合为此类农村地区开辟发展新天地,例如可以将各种民俗节日和庙会开发成经常性举办的活动。长期进行乡村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表演、舞龙舞狮、敬“财神”、请“灶神”等活动。同时,创造条件开发一些健身场地,当今人们休闲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极巨的变化,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方式,希望参与一些能康体健身、休闲疗养等体育旅游项目。在农村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其最大特点是将健身活动寓于自然山水和休闲观赏之中。有利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的影响,树立起热情、健康、时尚的品牌形象,增加对游客吸引力。总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地区,休闲产业的开发一切都要围绕着地域特色文化主题展开,用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充实休闲产业。
五、农村休闲产业项目推广与营销
1、资源贫乏型乡村开发方式。首先,经营管理方式要统一管理、公平分配。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专门负责机构管理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综合整治当地生态环境。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绿化覆盖率高的绿色农庄;其次,市场开发要以人造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资源挖掘为主体。以农业主题、生态背景为主要吸引物,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娱乐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并辅以节令性采摘、农村婚庆和节庆民俗活动满足游客渴望参与农家活动的需求。农村休闲产业的“卖点”在于地方特色,而民俗民间活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是地方特色。因此,加大对当地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提高,使之适应社会形势,适应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农村休闲产业的厚度和内容。在营销方式上要讲信誉、做长线,加强同省、市旅游局和相关景区的合作,保证市场信息的畅通和协作,重视同商的合作,促进客源特别是回头客的增长。
2、现有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型开发方式。也有一些乡村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这些地方的发展策略就是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可以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运作模式。拓展现有资源的文化内涵,对当地民俗风情、地域食品、特色工艺等进行挖掘包装,将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整合起来,发展相关联的饮料、服装、文化、艺术等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按照整合发展、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拓展当地现有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营造各种文化主题增强当地核心竞争力。
3、普通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开发方式。在距城市一小时车程内的郊区农村可以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这样的地方发展农家乐条件不高,公路旁边一家一户就可以开办。而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各家各户特色各异。这样的农家乐因投资不大,所以物美价廉。只要服务好,再有几个自家的拿手特色菜,就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而且因为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办,容易与游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游客产生走亲访友的感觉,收获快乐和好心情。
关键词:休闲产业 休闲消费 产业链建设
休闲消费与休闲产业
(一)旅游业发展拉动休闲消费
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旅游情结、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很受各类人士的喜爱。这种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随着旅游业发展,休闲产业会更突显其多元趋势。
(二)文化娱乐成休闲消费时尚
近年来,广西各地文化市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重点。人们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利用休闲时间进行文化娱乐是人们休闲消费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在广西南宁、桂林等城市的市民常常选择在家观看电视、录像、家庭影院,或外出观看电影、观赏节目、听音乐、跳舞。还有的经常以亲朋好友为群体,或切磋棋艺,品尝茶艺,喝咖啡或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等。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使人们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还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艺术享受。从文化市场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报刊、图书,还是电影、音像,近年来广西各地文化市场潜力巨大。
(三)运动休闲消费市场发展势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广西各地都市的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跆拳道馆、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瑜珈馆等,已经成为人们节假日或休息时间常去消费的场所。像高尔夫球高消费项目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比赛,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运动健身在广西各地都市的市场空间较大,这种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看好。
(四)商业街呈现休闲时特性
现代的商业街里,商场、超市林立,各种专卖店、餐饮店、应有尽有。加之城市及城乡之间交通便利,在广西人们已将“逛街”看成首选的休闲方式,商场也就成为休闲产业最大的窗口之一。从中心城市到县城不少商厦和专卖店十分注重美化购物环境,许多商场引进盆景、鲜花、灯光喷泉、艺术雕塑乃至假山鱼池,使购物环境充满活力,成了温馨世界,让顾客在浏览购物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北海等地不少商厦和购物中心特意辟出场地作为顾客的共享空间,实行开架售货、电脑管理,并设立咖啡间、休息厅、展览角、娱乐区等空间。还有更多的时装专卖商场推出流行服饰展览、名师获奖作品展、时装模特表演,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增添不少艺术渲染力,使顾客感觉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中,成为一种享受。
(五)休闲农业受到城市居民青睐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出现了休闲农业。在南宁等地众多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农业园和农村去从事种地、观赏、采摘等活动,亲自感受辛劳,并获得田园情调的休闲度假和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这种耕作体验、品尝消费、疗养修身型的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年广西城市居民主选项目之一。
广西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首先,各旅行社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桂林、北海、南宁一些主要的旅游线路上,从促销宣传、人员组织安排及资金的投入上都重点向旅游热线倾斜,导致游客对旅游地点的选择过于集中。由于现有旅游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难免接待质量会出现问题,得不到保证。其次,旅游点营销手段太少,旅游产品品种单调,层次较低,缺乏休闲内涵。再次,各旅游景点在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在旅游信息传输协调等方面还欠缺很多。最后,旅行社无序竞争,使旅游市场竞相压价,旅行社生意火爆利润却平平。
消费者消费不够理性。一是消费意识不成熟,存在盲从心理。表现在出外旅游对景点盲目选择,喜欢跟风,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观赏,自己也跟着去;购物时见商场打折让利就有购买冲动,只顾价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休闲娱乐也喜欢随大流,不会寻找新的消费途径。二是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不成熟,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不了解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当消费利益将遭受损失时,不懂得及时采取措施把未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不足。目前休闲热仅仅是迈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开始。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广大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对职业技能的寻求同样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些都是亟待大力开发的领域。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对民众的精神生活和身体健康等行业产品开发较好,但其他城市可供追求的产品仍缺乏。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较长的假日里,旅游胜地固然游人大增,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利用这一良机为自己、为子女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而花钱。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为数众多,各具特色,成为市民乃至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这类场所,吸引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很少给假日的交通增添大的负担。由此而见,休闲产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旅游和购物等基本需求,从长远来看,还要满足人们休闲发展的愿望,丰富假日大餐的内容,真正把消费者在假日的各种消费需求挖掘出来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政府、企业、行业应予重视。
促进广西休闲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 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一些现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外,许多景区由于长期以来产品开发欠综合考虑,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而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更大吸引力,造成广西旅游资源没能发挥更高效益。只要增加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投入,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就能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既能分流过热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旅游城市要在提高自身承载力上下功夫,改变旅游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一体化。此外,还应发展城市周边旅游和城郊旅游,以分散游人。引导本市居民在假日到郊外旅游,以便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外地游客。目前区内的旅行社大多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广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扶优扶强,使具有优势的旅行社得以不断地发展扩大,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社组建联合体,内部统一步调,规范运作,优势资源互补,推出精品,开辟特色,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强休闲产业链的建设
1.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据调查,长假期间,市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社会消费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已越来越普遍。随着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发展报刊、图书、电影、音像等传统文化行业,举办书市、花市等富有特色的广场娱乐项目,适当增加文艺演出,开展各种娱乐项目。广西有发展文化娱乐业的良好基础,如有日趋发展的消费群体,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因此,要不断增强娱乐性,注重参与性,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深化假日的吸引力。并适当增加运动场等青少年乐于参与的娱乐场所,使他们尽情享受娱乐文化的乐趣,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提高营造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消费方式来创造消费、引导消费。
2.重视体育健身业,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是要兴建和改造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二是要正确合理地进行引导。关于前者,据统计,目前广西已拥有350个体育场馆,具有一定规模,但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足1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兴建一批体育场馆,改造一批体育场馆,是很有必要的。应该看到,我们的体育健身休闲消费起步很晚,消费水平不高,要从现有的实际出发,合理引导这种休闲消费。
3.抓好餐饮零售业, 带动休闲产业发展。首先,餐饮业要把握好以下几种节日服务型经营方式:一是主妇型。即饭店为市民家庭配送半成品节日套餐,饭店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二是包办型。即饭店为市民预订到饭店就餐的节日家宴。餐馆酒店要本着勤俭节约、物美价廉、面向市民、为大众服务的原则,推出特色的个性化菜谱,扩大目标市场。三是系列型。为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餐馆酒店应推出面向家庭的节日宴席快送、“出租厨师”,向居民开放客房、游艺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以吸引居民到酒店里自娱自乐过假日。同时,餐饮业的经营者,还应在文化品味上做文章,要以饮食文化搭台、在店内推出书面摄影展览、音乐欣赏、杂技魔术表演、名厨教授顾客“绝活菜”等活动,让顾客集食、饮、赏、览、听、玩于一体,吃的同时又得到精神享受。商场要在店内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除了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等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布置出自家的特色。节假日商家应以真诚回报顾客消费者为宗旨,开展打折销售、买大件赠小件、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促销活动要以“情”字当先,充满浓郁的温情,打动消费者的心。
4.创品牌,积极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商品农业,要有推销商品的意识,通过广告宣传向城市居民输灌休闲意识,通过各种农事活动(如花卉展览、民族体育竞赛、民间舞蹈、民间绝技等)吸引游客。主动适应市场,积极争取市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利用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在为市民提供卫生、洁净、新鲜的农产品同时,为市民创造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广西各地城市在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方面已取得较好成效,势头也好,在这基础上应创出品牌来。
5.重视技艺培训。不少人希望利用假期难得的时间学习汽车驾驶、电脑操作、花卉栽培、投资理财、古董鉴赏、书法篆刻和体育、舞蹈、烹调等一技之长。社会各方面应当提供这些方面的机会,促进这些行业发展,以满足各类培训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尽管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加工业的繁荣,然而,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向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因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也越来越依赖于休闲要求的实现,这种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广西随处可见,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各类非职业技能培训式的成人教育,众多高雅艺术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以休闲为依托的经济转变。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那么,对于日后的经济繁荣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方都把他们的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只要加强休闲消费引导,休闲产业将会迎来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休闲旅游;品牌建设;廊坊
廊坊位于京津之间,地处环首都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腹地。2008年,借河北省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之机,廊坊市确立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廊坊要充分依托区位、交通、政策、环境、产业、资源、合作、开放等优势,立足主导市场,着力打造六大休闲旅游品牌,逐步建成京津冀城际型休闲娱乐基地、环渤海休闲、商务、会展和娱乐旅游胜地,打造国际化休闲商务旅游目的地。
一、中国龙凤主题城
立足廊坊“中国龙凤之乡”的品牌,充分挖掘、提升廊坊龙凤文化内涵,依托龙河、凤河城市景观水系,开展龙凤河观光,建设廊坊龙河、凤河人文景观街区,丰富城市功能与内涵;提升现有的旅游资源休闲品味,增加龙凤文化内涵,如将廊坊市博物馆建成“中国龙凤文化博物馆”,将廊坊市文化公园建成“廊坊龙凤文化公园”;开发建设龙凤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如龙腾大型欢乐场;打造廊坊龙凤主题的节庆活动,如“龙舞凤翔”文化节,“龙凤呈祥”婚庆节;与其他休闲旅游资源恰当组合、有效融合,打造具备廊坊风格、北方特色、中国文化、东方韵味的中国龙凤主题城。
二、北国温泉养生之乡
霸州、固安已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廊坊要想把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不仅需要加大对温泉资源的开发、保护力度,更需要与其他优势、特色资源合理组合,以差异化的开发策略形成独特的品牌吸引力。如在北三县,以伊斯兰风情为特色,开发建设夏垫伊斯兰风情温泉旅游镇、度假村及大型温泉休闲度假项目,如三河市港中旅燕郊海泉湾温泉休闲度假项目等已列入《廊坊市旅游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形成温泉养生与伊斯兰小镇风情、高尔夫、会议、度假、购物等组合的温泉旅游品牌;在南部的永固霸三县,霸州国际温泉公园、霸州国际老年温泉健康城、永清县京南国际温泉城、固安温泉产业园等均已列入《项目》,依托三县的古镇、森林、乡村、古战道等特色资源,采取温泉养生与度假、养老、娱乐、休闲、乡村体验、民俗文化体验、遗址遗迹参观等组合的策略,建成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特色温泉旅游品牌。
三、北方会展旅游胜地
廊坊位于京津冀会展经济带的核心,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丰富的会展旅游资源。廊坊会展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初具规模和影响力,形成了一批品牌和知名展会,对廊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廊坊休闲旅游的发展不能小视会展休闲市场。会展是带动廊坊旅游的发动机,是廊坊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助推器,是扩大廊坊影响的一面旗帜。会展旅游发展要在现有基础上,以廊坊市区和开发区为中心,重点发展燕郊、香河、永固霸、津西商务等四个会展旅游区,要加快各区域会展中心的建设,借助会展与其他资源的结合,形成复合优势的会展产品,最终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会展经济带上的重要板块、北方重要的会展旅游胜地,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会展旅游地。
四、京津冀城际化健康娱乐中心
目前,京津冀地区还没有大型健康娱乐中心,廊坊的区位、交通等方面具备开发建设大型城际健康娱乐中心的条件。目前,三河市成功(中国)大广场休闲娱乐中心、大厂民俗休闲健身旅游中心等已列入《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填补京津冀休闲健康娱乐项目的空白。廊坊需做好市场宣传与引导,使休闲健康娱乐中心成为未来的京津冀地区的品牌休闲项目。
五、环渤海特色休闲购物中心
廊坊现有的休闲购物资源优势主要是家具产业,有香河家具城、胜芳国际家具博览城、南赵扶古典家具市场等特色市场,此外,还有市区万达广场、新世纪步行街等综合购物场所,渔具、清真食品、特色工艺品、花卉、乐器、地方特色食品等也具备一定基础。为发展休闲购物旅游,政府还需继续强化家具家居产销产业优势,建成香河家居用品城,形成大规模的包括家具、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产品的家居展销地;建成以本地优势和特色产品为基础,京津冀等地的特色旅游商品展销的京津冀名品博览中心等特色购物中心,形成在北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环渤海特色休闲购物中心。
六、京津冀乡村休闲驿站
永清是廊坊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已建成杨家营村、天圆山庄等4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此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观光园还有廊坊市金丰农科园、三河燕龙绿色生态园、大城祖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区等。南王起营花木村、葛渔城万亩桃林等林地等都是可利用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目前,永清县乡村旅游开发项目、香河“一亩三分地”休闲体验田项目、大厂北方国际万果园、霸州市胜芳古镇、廊坊市龙河湿地休闲度假基地等均已列入《项目》中,这将为廊坊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奠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廊坊“京津冀乡村休闲驿站”的品牌形成也指日可待。
总之,廊坊要通过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打造出类别丰富、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质量过硬、有影响力的休闲旅游品牌,早日向“环渤海休闲旅游名城”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