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时间:2023-05-30 10:44:06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第1篇

1、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2、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3、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4、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5、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6、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浏览题目

做文言文阅读题时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都常会带有文中的某些重要信息或帮助我们阅读并理解文章,而部分试题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应先阅读题目,并带着题目所给的问题阅读文章。尤其在面对考试时,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二、速读全文,理解文意

了解了文言文阅读的问题,就应该立刻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言文。通常文言文阅读资料下都会对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注释,学生应在速读文章的同时结合文下注释尝试对文章进行翻译。

在阅读时应注意,对个别较难理解的句子应暂时越过,不要浪费时间去研究。同样的,对部分比较容易理解的句子则大概了解其意思就可以,如在阅读《桃花源记》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翻译,我们只需要知道是形容桃花源中优美的景色就可以,而无需逐字理解。这样争取在通读一遍之后理解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并对相应的部分问题进行作答。

在这一阶段并不需要学生逐字逐句的研究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只需通过全文速读大概了解文章意思即可。

三、结合具体问题理解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意思并做答

目前,我国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与内容整理三部分。而针对不同的问题,解题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词语解释

文言文考试中的实词解释大多是考察文中的实词或古今异义词。其中有不少我们曾经学过的字词,都比较容易翻译,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和“绝境”,都属于古今异义词。对这样的词语解释题,只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积累。

此外,在解题时还应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解释,而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如“出”在“不复出焉”中是“出去,离开”的意思,而在“皆出酒食”中则是“拿出”的意思。

(二)句子翻译

首先,在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时,主要应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并注意对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年号等必须原词保留。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应先翻译文中的部分关键字,通过直译得到“询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不知道有汉朝,不用说魏晋。”这之后再结合上下文对句子进行润色,就可以得到“(桃花源中的人)询问(捕鱼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之后的)魏晋了。”

其次,在翻译时对部分没有实际意义的拟声词、虚词等删除。如“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也”在这里是语气助词,在翻译时应当删去。而这句就可以直接翻译成“(这里的情况)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

再次,对文言文中诸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等特殊的语法句式,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应先进行相应的调整再翻译。如在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倒装句)时,应将这一句翻译为“渔人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件一件告诉桃花源中的人,村里的人们都很感叹。”

最后,对部分省略句,在翻译时应对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进行增补。《桃花源记》中有多处省略主语的句子,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省略主语“小口”,“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渔人”在翻译时,应将省略的主语填补上,否则会导致句意不完整。

(三)内容理解

第3篇

林语堂(1895—1976)是世界知名的文人、学者和翻译家,兼用中英文写作。其英文作品比中文作品更具影响力,对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对英文的精通,足以让英语为母语的人钦佩汗颜。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College)校长给林语堂先生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youhavespokentothepeopleoftheEnglishspeakingworldintheirownlanguagewithanartistrythatisatoncetheirenvy,admirationanddespair.”[1](P65)由此可见,林氏英文及汉译英作品,如MyCountryandMyPeople(《吾国与吾民》),TheImportanceofLiving(《生活的艺术》),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byShenFu,RenderedintoEnglishbyLinYutang(《英译浮生六记》),及TheImportanceofUnderstanding:TranslationsfromtheChinese(《中国古文小品选译》)等深受美国人的欢迎和追捧是情理之中的。郭著章等在《翻译名家研究》一书中曾有注释“《中国古文小品选译》,1960年美国克利夫兰世界出版公司出版(指的是陶渊明等人著的古文小品)”[2](P101)。据此,本文分析的林译《桃花源记》应出自《中国古文小品选译》。

二、对林译《桃花源记》“创造性叛逆”的关注

(一)“创造性叛逆”简介

“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也称“创造性背离”。此词最早出自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尔皮,他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曾云:“如果愿意承认翻译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背离,那么,那个使人大为恼火的翻译问题也许就可以解决了。”[3](P136)国内学者谢天振则把“创造性叛逆”定义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那么文学翻译中的叛逆,就是反映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4](P137)翻译即创造,翻译即叛逆。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目标语读者能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审美的感受。典型的文学语言有其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对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对作品的理解、赏鉴构成挑战,同时也给译者翻译时的创造提供了契机和空间。所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是客观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二)林译《桃花源记》的“创造性叛逆”之处

例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TheysaidthattheirancestorshadcomehereasrefugeestoescapefromthetyrannyofTsinShihuang[builderofGreatWall]somesixhundredyearsago,andtheyhadneverlefti.t

根据源语读者的历史常识:秦朝末年,秦二世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朝败,横征暴敛,人民疾苦不堪。陈胜、吴广首先揭竿而起,领导穷苦农民组织起义军反抗秦二世暴政。接着项羽、刘邦等各路豪强也开始逐鹿中原,进行关中争霸。混乱的战争时期,人民自然是视战争为瘟疫,避之而不及了。陶文中的“避秦时乱”描述就是这一情景。看来只有谙熟中国历史常识才能很好地理解原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细节。而译者林语堂则避重就轻,把“秦时乱”具体为“thetyrannyofTsinShihuang[builderofGreatWall]somesixhundredyearsago”,回译成汉语则是“六百年前秦始皇(长城的缔造者)的残暴统治”。

表面上看,林氏似乎背离了原文,其实他这样处理真可谓用心良苦。从他的生活、翻译经历来看,他翻译主要是给不懂中文的英语读者看的。对于一般英美国家人士,对中国文化常识的了解应该包括中华民族的标志长城的。通过括号里“长城的缔造者”的这一注释,想必译文读者会很“感激”他们译者的“体贴”的。但稍觉遗憾的是林却把桃源中人到此源中至外人(渔人)闯入之间的时间流逝约六百年直接交代出。试想,源中人幸福地生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天天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怎可能有人专门去计算历法,并铭记他们来此源中度过了多少岁月。由此,林把时间“六百年前”直接放译文中是欠考虑的不明智之举。因其非原文所含信息,把其置于括号内作注,或让读者通过上下文自己推算时间的跨度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例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TheyhadnotevenheardoftheHanDynasty(twocenturiesbeforetotwocenturiesafterChrist),nottospeakoftheWei(thirdcenturyA.D.)andtheChin(thirdandfourthcenturies).

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是很复杂的,即使是中国人不费周折也很难搞清楚。要想试图让外国读者清晰了解朝代的更迭及纪年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对此,林氏很自然地选择了归化译法来处理这一棘手问题。到底何为归化,归化的目的又何在?归化指的是用目标语中有明显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替代源语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成分。其主要目的是用目标语中读者熟悉的语言弥合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距,减轻读者阅读理解的负担。林译中,括号里的注释很明显是针对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英语世界的人们大为基督徒,从小捧读《圣经》,他们对上帝的儿子耶稣(JesusChrist)是很亲切和熟知的,对其生平再熟悉不过。且公历纪年原本就是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为界限的。括号里的注释会无形中拉近与译文读者的距离,还会有助于读者轻而易举地知悉原文中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这对他们正确理解体味原文的内容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三)林译创造性叛逆的因由分析

创造性叛逆是客观必然的,因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是翻译生态环境的产物。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作者、原语文化、译语文化、译语读者、译者等多个翻译因素互联互动的整体”[5](P3)。同时,董明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译者是一个兼搞文学翻译的文学家的话,他的诗学意识,即他信奉的翻译原则、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他的爱好和艺术特长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的译作里”[5](P176)。另外,还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是名家翻译,越容易不忠实于原文的文字。他们的叛逆更多的是有意识地叛逆,以期能更好地处理原作者想传达的写作意图。基于此,笔者将从译者林语堂的翻译观和翻译目的两个方面来分析他可能在翻译中做出创造性叛逆的原因。

1.林语堂的翻译观

译者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必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有自己独特的追求目标。而在翻译活动中,翻译观就是译者一切行为的准则,译者总会受到翻译观的左右,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的发生。

翻译家林语堂既重视翻译实践,又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翻译思想,这集中体现在他的长篇论文《论翻译》[6](P417-432)及其散文和译序、跋中。在其论文中,林氏讨论并详细阐释了翻译的三大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认为,忠实的第一要义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责任”。译者所要忠实的,是每个字所组成的整体的语意,而非单个字的意义。忠实的第二义,“就是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另外,林还赞同克罗齐(Croce)的观点———凡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不能译的,只可重作,译文即译者之创造品。这种观点显示了译者在翻译艺术文时的无奈心理,却不无道理。林氏向西方读者翻译中国的古典散文,难度很大。想必正是受上述翻译观的影响,同时为了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让更多的英美读者乐于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他走了一条着眼于普通英语读者的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面向目的语文本的策略(target-textorientedstrategy)。于是,就不难理解林译中的“创造”了,把“秦时乱”译为具体的“thetyrannyofTsinShihuang[builderofGreatWall]somesixhundredyearsago”。

2.林语堂的翻译目的

功能派翻译理论家HansVermeer(1989)曾提出,任何行为都有其目的,翻译行为也有其目的。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Skopostheorie(目的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的策略”[7](P111)。

林语堂所处的时代,大多数西方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的情况有隔膜,不甚了解,他们头脑里有关中国的知识,大部分是被歪曲和变形的。为了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林氏有目的地选择了那些宣扬中国文人旷怀达观、高逸退隐、陶情遣兴、涤烦消愁的人生哲学,例如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byShenFu,RenderedintoEnglishbyLinYutang(《英译浮生六记》),Chuangtse,TranslatedbyLinYutang(《英译庄子》),TheImportanceofUnderstanding:TranslationsformtheChinese(《中国古文小品选译》)等。这里分析的《桃花源记》译文最初即出自《中国古文小品选译》。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林氏的翻译目的,进而影响了他的翻译实践。

林氏顺应了社会环境的需要,在译介中国文化时,为了获得大多数普通英语读者的认可,采取了相应的变通手段和归化策略,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质成分,以迎合适应西方读者的文化语境。由此上述的创造性叛逆案例就理所当然地出现了。

第4篇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新闻会 教学过程

三年前,看到电视上直播国务院的新闻会,新闻发言人正在侃侃而谈,回答着记者们的提问,翻译利用新闻发言人讲话的间歇做着翻译工作,将信息传达给外国的记者们。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想法:“教文言文的时候何不用新闻会的方式来试一试呢?”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不错的效果,现在把它整理出来,以供交流讨论。

“新闻会”式文言文翻译简言之,就是课前做好准备,然后指名或推荐一名或若干名新闻发言人,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解决难点后由“新闻发言人”指定同学做翻译进行交替传译(是指讲者讲到一个段落后,停下来让口译员进行翻译,以此方式交替进行),一读一译完成课文翻译。下面笔者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具体阐述。

一、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课下注释和手头的有关资料对要学习的文言文进行自译,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正如新闻发言人,虽然在新闻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不过寥寥数语,但在会前他们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备新闻记者们涉及方方面面的提问。

新闻会的这些准备工作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有着极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新闻会”式文言文翻译更具有借鉴意义。全班同学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甚至手头的资料都是不同的版本,因此他们所提的问题肯定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新闻会上记者们的提问情况大同小异。因此,如果被推荐或指名做了“新闻人”,为了不在台上“卡壳”,在台下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一)字词部分

1.一字多义。以《桃花源记》为例,要注意:①处处志之 做标记;寻向所志 标记。②捕鱼为业 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给、向。③寻向所志 寻找;寻病终 不久。④便舍船 离开;屋舍俨然 房屋。

2.古今异义。以《桃花源记》为例,要注意:①鲜美 古义:鲜嫩美丽;今义:味道可口。②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③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情况危急的境地,还有无论、交通、如此、等词。

3.词类活用。以《桃花源记》为例,要注意如“欲穷其林”,“穷”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应是走完之意。

4.通假字:要。

5.其他一些重要的字词,如缘、扶、向、及、诣等字。

(二)句式部分

1.省略句。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②具答之,便要还家;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倒装句。以《陋室铭》为例,如“何陋之有”。

二、新闻发言人人选要具有随机性

上课时,由老师指名或由学生推荐新闻发言人人选,并且要具有随机性,不在课前指定,以便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人人皆有可能。

在新闻会上,一般都是新闻发言人针对热点要点问题,先根据本国政府的政策和原则立场阐述观点和意见,然后接受各国记者的提问。因为新闻会上难免会有外国记者,所以还配有翻译进行交替传译,在新闻发言人讲话的间隙,翻译成外语传达出去。

这种方式改良后就可以用于文言文翻译了。

首先,召开小型新闻会,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4—6人,推选1人为新闻发言人,接受其他“记者”同学的提问,在此环节“新闻发言人”不概述文章大意,不指定同学做翻译,原因只有一个,节省课堂时间,避免环节设置重复,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其次,由老师指名或由同学推荐一名或若干名“新闻发言人”,到讲台前主持全班的“新闻会”。请“新闻发言人”先概述文章大意,然后接受各个小组推选的记者的提问。

在此环节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限推选一名记者,所提的问题应是本小组没有达成共识的,或虽有答案却感觉不太满意的,这也是为了课堂学习效果着想。

最后,在解决了文中的难点词句后,新闻发言人随机指定一名同学作为翻译进行交替传译,二人合作翻译课文,让全体同学对本文的整体翻译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记忆。

三、“新闻会”式文言文翻译教学法的优势

(一)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闻发言人具有随机性,每个同学都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因为人人都是有可能被指名或推荐,这比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抄,满教室一潭死水的情况要有效得多。

(二)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老师所讲重难点大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有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新闻会”这种方式则能弥补这种缺陷。为了在抽到自己时能完成任务,每个学生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理解课文,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三)课堂氛围活跃

这种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作为指导,在“新闻发言人”卡壳时要作为救场的“消防员”,以富有激情的活动代替呆板的死记硬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课堂充满欢乐,既紧张又有趣,既开心又能学到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同现在很多老师使用的同学先自学,同桌或小组讨论,然后老师答疑的方式相比,此种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学生做“新闻发言人”而不是老师,这样就给了每个同学一定的压力,在课前要进行全面而有深度的预习,增强了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同学学习的被动性。

四、采用“新闻会”式教学法的注意点

一是课前预习要全面而有深度,不能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二是老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不能做“甩手掌柜”诸事不问。

第5篇

论文摘要:《围城》作为中国的名著,从未被学术界和文艺界的狂热者忽视过。由Jeanne Kelly和矛国权翻译的英译本《围城》,在西方文艺界引起了轰动,并且好评如潮。很多学者认为,《围城》的英译本顺应了西方读者和西方文化。然而,这究竟是一种顺应还是一种暴力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主要从几个部分进行展开和讨论:首先,在分析前人对《围城》英译本的评论后,提出观点,翻译即归化暴力;以贝尔曼的异质性与韦奴蒂的差异的伦理为理论框架,从文化的各个层面展开讨论,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最后得出结论:翻译的归化暴力在《围城》的英译本中有很好的体现。

钱钟书先生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围城》也被认为是近代中国最好的两篇小说(《围城》和矛盾的《子夜》)之一。C. T. Hsia就曾在他的《一部近代中国小说历史》一书中,对钱钟书的《围城》给予了全面的赞扬。C. T. Hsia说:“《围城》令人愉快的描写手法,丰富的喜剧效果和它独特的悲剧视角,优越于任何传统讽刺的小说。毫无疑问,中国读者将频繁地阅读这本书,盛过于共产主义时期的其它任何小说," ( C. T. Hsia,1961;434)。目前国内对(围城》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英译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如:孙艺风(1995)先生在(中国翻译》上撰文指出(围城》英译本的一些问题,诸如误译、遣词不当、语法、文体毛病、以及汉语式倾向等等。(2)从关联理论看《围城》译本的讽刺与幽默。如:吕林琼(2007 ) ,《幽默和幽默翻译—析(围城)及英译本);冯建平(2009),《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围城的幽默翻译》;李平(2008 ),《关联理论关照下幽默话语的翻译》。,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集中在从文化顺应性角度对《围城》英译本的研究,如:杨朝军(2007 ),《文化顺应性翻译与研究》;张招(2009),《语用顺应理论下(围城>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文化顺应论对(围城)英译本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在《围城》中的大部分的英译是顺应文化顺应论的佳译。然而,笔者细读了《围城》的英译本后发现,这究竟是一种顺应还是一种暴力值得我们深思。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翻译即归化暴力。文章意图要说明《围城》英译本中的暴力现象,但暴力是相对的,也就是本来不该被暴力化的,也被暴力化了。

一、翻译即归化暴力

早在1813年,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只有两种翻译方法: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 Lefevere ,1977 ;74)劳论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由此认为,“译者可以选择归化异化的译法,前者以民族中心为中心,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译语文化中,把原作者请到国内来;后者离经叛道,把外国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国外去”( Venuti ,1995 ,20)简单地说,归化就是主张以目的语或译文为归宿,烙守本民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异化则是译文以源语或原文为归宿,保存源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即保留异国情调。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第一章中提醒我们,任何翻译都包含一个归化过程,即由原语的可理解性向目的语的可理解性的转变过程。但是“归化”并不等同于“透明”或“同化”,“同化”是根据本土的主流价值观对异域文本进行极其保守的“简约”( reduction)。翻译不可避免的要归化异域文本,给它们烙上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印记,以便于本土特定的读者易于理解(Venuti,1998;67)。韦努蒂的归化暴力观,是当代法国著名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 Antonie Berman)理论核心的继承和发展,正是韦努蒂于2000年把贝尔曼的论文(翻译及对异的考验(1985)译介到英语世界,使之在英语译介广为人知的。这里的考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目标语文化在体验外国词语、文本时所经历的异的考验;其二是指外国文本从原来语境连根拔起之后,在新环境生存的考验。贝尔曼指责以往翻译对“异”成分的压抑,一味将其“本土化”,而翻译行为的伦理目标恰恰是“将异作为异来接受”。他详细地描述了译本中存在的种种变形倾向,认为文本变形系统(System of textual deformation )阻碍了异的进人。他把对这些变形的分析称为“负面解析”:关注被种族中心主义、兼并主义主宰的译本以及超文本翻译。他认为优秀的译文应该对原作的语言文化中的“异”怀有敬意。

二、《围城》英译本中归化暴力的实例探究

文化翻译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学者所重视,特别是自20世纪翻译史上的文化转向以来,文化翻译学认为,“语言文字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语言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理解与处理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并指出语言翻译不仅是预付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包惠南、包昂,2000)。文化的差异往往给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带来难度,为了方便本土特定的读者理解,而将其“本土化”,因而形成了翻译的暴力。根据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Nida的理论,我们将文化分作5类,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胡壮麟,姜望其,2002;364)。

(一)生态文化

由于居住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人对自然的认知也是不同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辽阔的内陆国家,而英国是一个航海事业发达的岛屿国家。两个国家具有显著的气候、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差异,所以也发展了各自截然不同的生态文化的词汇和表达。例如: 不免像黄梅时节的墙壁。

resembled the wall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Kelly and Mao, 2003:248)

“黄梅时节”是一个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形容气候的,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成语。指的是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一带,四月到五月期间,李子成熟的时候,一连串的湿润阴冷的天气。译文将其简单地翻译成为“雨季”,这显然是为了方便目标语读者的理解而将其“本土化”的表现。又如:

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钱钟书,1980:32)

Miss Su, who pictured herself in the words of the familiar saying, "as delectable as peach and禅um and as cold as frost and ice, "decided she would allow Fang to humbly gaze at her in admiration and then prostrate himself to beg for her love.(Kelly and Mao, 2003:33)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原意是运用大自然中色彩形象的词语描绘绚丽多彩的画面,以表达抽象意义。桃花色泽浓艳,香味馥烈,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将桃花李花喻指女子艳丽的容貌,可谓言简意骇,生动凝练。《中华成语辞海》对“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解释:像桃花李花一样艳丽,像冰霜一样冷漠。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神情冷漠(戴钦祥,2002:1274)。然而,(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2000;432)与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6;596)对delectable的释义基本一致:highly pleasing;deli沙tful; deliciously flavored; savory。目标语读者能够推断as delectable as peach and妞um,是在形容人的容颜“像桃子和李子一样令人喜爱”,但这一比喻并没有准确地体现出源文作者描述的苏小姐理想中的那种美艳与冷漠。

可见,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对桃的认知也是不同的,英译本书后未对as delectable as peach and plum加任何注释,所 以,将“艳”翻译成“delectable”这显然是暴力的体现。

(二)物质文化

每个特定的语言团体对物质文化的表达都具有其各 自典型的特征。这些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和运输工具,日常用具,食物,服装等等。例如:

汪处厚走到圆桌边,手拍桌子,仿佛从前法官的惊堂木……(钱钟书,1980:254)

Wang Chfi一hozc strode over to the round table, pounded it with his hand the way judged once used the wooden courtgavel(Kelly and IVIao, 2003:264)

在中国,“惊堂木”也被叫做“惊堂”,它指的是旧中国地方官员在公堂上通过敲打桌面发出响声用于恐吓被告或让公堂保持肃静的一块长方形的小木头。译者将它翻译成“the wooden court gavel",在英国,"gavel”意思是锥,是指法院法官或公共场合主席用的小锤子,法官或卖东西的拍卖人用以敲击桌子,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显然,“拍惊堂木”被翻译成“the wooden court gavel”是不合适的。这是典型的质量受损。译文的质量受损是指用新的术语、表达法、人物形象来代替原文,这些术语、表达法、人物形象缺少原文语言中醒人耳目的丰富性,相应的,它们的指示( sign汤ing)或形象(iconicity)的丰富性也会受损。译者归化了异域文本,给它创造一种形象,能引发人们对相似事物的感知(Venuti ,2000 ;291) 。

(三)杜会文化

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他们各自独有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这些都被统称为社会文化。

例如,社会称谓即社会文化中的一种。在中国,有许许多多表示极其谦逊或是尊敬的短语,中国人长期以来受传统礼教的影响较深,形成了骄傲不足、谦虚有余的社会心态,人们在交往中都自觉遵守严于律己,谦虚待人的原则。在《围城》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表达(括号里是《围城》英译本中的表达)。譬如,中国人注重长幼之分,并有一套措词系统:同辈交谈时,一方可称对方的长辈为“令尊大人”( your father),“令伯”(uncle ),“贵岳家,,( your in一laws ),“令慈”(your mother);称对方晚辈为“令郎”( your son in-Iaws ),“令媛”( your daughter),“贤婿”(worthy son一in-law);称其同辈为“令兄”( your brother ) ,“令弟”( your brother),“嫂夫人”(sister一in一law)等。而说话者本人对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则极力贬抑。如自谦的词有“敝银行”( the bank where I work ) ,“舍间”( my horse ) ,“舍妹”( my younger sister),“内人”and“内子”( my wife)。很显然,《围城》的译文根本没有体现原文的恭谦内涵。原文中,表示谦逊和卑下的“敝”,“舍”,“内”或是表示尊敬对他人的“令”、“贵”、“贤”等,在译文中都被丢失了。这种无视中国文化的差异和特殊性显然是一种暴力。

(四)语言文化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它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语言的发展都与本民族人民的实践密切相联系,人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创造、改进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不过我是饭桶,你知道的,照顾不了你。”(钱钟书,1980;48)

"But I’m a good for nothing, you know .I canf look after you.”(Kelly and Mao, 2003:51)

“饭桶”和“a good一for一nothing”都是指没有本事的

人。如我们所看到的,例句是句很典型的口语,用“a good 一for - nothing”翻译“饭桶”似乎不但传达了源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非常的通俗化。事实上,译者是将其异国情调化了。异国情调化就是通过用当地语言来译外国口语以达到通俗话的效果(Venuti,2000:294)。它是对方言网络或其异国情调的破坏的具体内容,也即归化暴力的具体体现。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反映其自身语言特色的成语、谚语、俗语、理语等。例如:

信后又添几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假使二年前结婚,则此番吾家破费不贷矣。(钱钟书,1980;8)

The Postscript read;This may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If you had married three years earlier, this would have cost us a large sum of money.(Kelly and Mao, 2003:1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寓意深远,并且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被翻译成“This may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这两种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虽然相同,用一方取代另一方显然是种族中心主义的做法(Venu-ti,2000;295)。贝尔曼强调,对对等的把玩,就是对异国作品话语的侵袭。诚然,某则谚语在别国的语言能够找到对等,但这些对等物不能算作翻译。翻译不是对等物(Venu-ti,2000;288)。很显然,译者不但对这个有着寓意深厚的故事的固定表达及成语破坏,也是一种对方言网络或其异国情调的破坏。

(五)宗教文化

中国和英美等国在长期的历史衍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受三大宗教的影响,即:儒教(Confucianism ),道教(Taoism)和佛教( Buddism )。而西方主要信奉基督教(Christianity ),他们相信上帝,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世上的一切都是根据上帝的意愿安排的。所以,西方人关于宗教文化的词语和表达都来自圣经,如:“天不助人,人自助”(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禁果(the forbidden fruit)等。为T使这些反映宗教文化的词的含义一目了然,理解起来更容易,译者便将其暴力化了。

关于儒教(Confucianism)文化的,如“兵戈之象”(apo-tent of troops and~),“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the Way of Great Learning lay in ruling the country and pat如ng the land ) ,“要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 The house must be first be put in order before the kingdom can be ruled and the coun-try pacified),等。

关于道教(Taoism)文化的:“视之不见,转之不得”(looked at but not seen, expounded but not grasped) ,“道不同不相为谋”( we won’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each other),“黄道吉日”(choose an auspicious date ),“得道成仙,平地飞升”(soared high above the ground as though they had a-thieved Nirvana and immortality ),等。

关于佛教(Buddism)文化的:“功德圆满,取经到了西天”( Ultimately everything came out well, and we reached the Western Paradise Buddhist heaven ) ,“另抱佛脚”( He would have to read something else ) ,“千手观音菩萨”(the thousand一~ed Goddess of Mercy),“白衣观世音咒‑ ( dens of Mercy Chant),等。

这些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给中国带来深远影响的来自儒教(Confucianism )、道教(Taoism)和佛教(Buddism)的宗教文化,在大多西方人信奉的基督教中是找不到对等词汇。于是,译者给它们烙上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印记。

第6篇

1《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诗及其英译本简介

一些送别的名句名篇,已经成为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一种诗意缩影。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尤其喜爱云游四方,广交天下才俊,又很少囿于一地而居,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离别主题是很多见的。这其中既有描述他受友人相送的感激之情,如《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等;也有他送别知交的不舍之意,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等。因送别诗多为描摹或记述别离场景和事件,故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是较多的,涉及到的英译问题也比较复杂,正是研究古诗中专有名词英译的绝好语料。所选《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讲述的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该诗的英译本有多种,本文的讨论涉及了六种,包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曹顺发译本,孙大雨译本,BurtonWatson译本,以及邢全臣译本1。所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摹的情景则是诗人至交孟浩然启程前往长江下游的扬州,诗人站在黄鹤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该诗也有多家英译本,本文将选择包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屠笛,屠岸译本,万昌盛,王间中译本,王大濂译本,WitterBynner,江亢虎译本等六种2予以探析。

2原诗中专有名词被英译为对等的专有名词

从本文所选的语料分析对象看,诗中大多数的专有名词在英译本中也是以名词形式出现的。例如,《赠汪伦》中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李白的朋友,也是本诗题赠的对象。在原诗中以人名形式直接出现,大多数译本除邢全臣译本外都是对应处理的,直接译为对等名词,没有采用加注法,或同位语等形式来诠释汪伦的身份以及与诗人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直接译为对等人名的译本中,许渊冲译本有一细微差别,那就是在人名汪伦前,加了感叹词“O”,即“It’snotsodeep,OWangLun,asyourloveforme.”在英语中,“OWangLun,”实际上是呼语,呼语的作用为了确定受话人,或是保持或增强讲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关系的。李白与汪伦是朋友,分别时情谊绵长。使用这一呼语非常贴近讲话人对友谊珍视和不舍的心情,从人际功能角度看是成功的,但从语言使用看,带有呼语的语句语体方面通常不正式,这样的成分出现在古诗句的英译本中是否合适还需进一步考量。还有一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选的六译本中对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专有名词“黄鹤楼”都译作了专有名词,但在表达上还是有差异的。屠笛,屠岸,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将其译为“YellowCraneTower”,即采用了前置修饰结构;万昌盛,王间中将其译为“TowerofYellowCrane”,即采用了后置的修饰结构;Bynner,江亢虎译为YellowCraneTerrace,与前二者的区别在于Terrace和Tower的选择使用。王大濂译为“CraneTower”,但值得注意的是王大濂将诗题中“黄鹤楼”译为了“YellowCraneTower”。由此可以看出的是,原文的专有名词在英译处理为对等的专有名词时,不一定要用完全一致的表达,可直译也可意译,无论哪种形式,意义的表达和意境的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如果能做到许渊冲先生推崇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三美聚,译文当然就更为成功了。

3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为不对等的专有名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标题和开头两句即清楚交待了送别的双方人物,时间,地点,目的地。标题出现的地名是“广陵”,而诗中第二句却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诗文本身并未解释广陵和扬州的关系,但汉语本族语读者应该都知道广陵是扬州的别称,两者在符号学看是同一所指。但是英译本的读者是不具备这一常识的,在此处避免混理解乱应该是译者应完成的一个文化传递的任务。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本文所选六种译本中有四种都回避翻译诗题中的“广陵”,而独留诗句中的“扬州”并将其译为“Yangzhou”,只有WitterBynner,江亢虎的译文中将标题改译为“Yangzhou”保持与下文的一致。可惜,原文的确是有广陵和扬州两个专有名词,李白应该是为了与末句“天际流”押尾韵才在第二句使用“扬州”这一名称的,而古人更多的是使用“广陵”。这一不对等的译法直接化“广陵”为“扬州”虽避免了混乱,却有不忠于原文之嫌,有些遗憾。另一与众不同的译本仍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他将句中的“扬州”译为“RiverTown”。从书面形式看,许译把“RiverTown”当做专有名词,但它并没有像“Yangzhou”那样表示特指意义,或者说读者不一定能够确定它所表示的特指意义。这样看来,为了更好更忠实的表达原诗的意义,还是用两个专有名词把它们分开译最好,但可以使用加注法,向读者说明“广陵”即“扬州”,都是中国一座古老城市的别称。

4原文的专有名词被英译成普通名词

《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的译本中都出现了把原诗的专有名词译成普通名词的情况。前者本文所选的六译本中,邢全臣将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桃花潭”化译为普通名词“adeepgreenlake”,原诗中“桃花潭”的“桃花”则处理为“peachblossoms”,即潭上倒影的桃花。这样译其实改变了原诗的意思,桃花潭不再是一个整体,深千尺的也不是桃花潭,而是潭面倒映着桃花的一个绿水潭。这样的情景意境也很优美,却是译者重新创造出的,与原诗出入太大。其实桃花潭是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的一处风景地,确有其址。历史上也已有定名,即“桃花潭”。译者随意将这一固定的专有名词译为普通名词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文中也有一处颇受争议,但若追根溯源,原因其实还在于对原诗的理解上。诗中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里的“长江”一词,出现了由于定位问题而将其分别译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的情况。屠笛,屠岸将其译为“theYangtzeRiver”,王大濂译作“River”,许渊冲译为“theendlessRiver”以上三种译法虽不尽相同,各有方法,但在用专有名词翻译专有名词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另有三种译文就有着根本的不同了。杨宪益,戴乃迭译为“thegreatriver”,万昌盛,王间中译作“amightyriver”,Bynner和江亢虎译为“theriver”三种译法都没有译作专有名词,源头应该在于这几位译者对于原诗中“长江”的理解,此处到底是指扬子江,还是一条名字不确定的长长的江呢?细读全诗,通过“黄鹤楼”“下扬州”等信息不难看出,此处就是指中国第一长河,母亲河长江!因为送别地的“黄鹤楼”正位于长江之滨的古镇武昌,“下扬州”说明是沿江而下能到扬州城,稍有地理常识则能准确定位此江即为长江,因而将其译作“theYangtzeRiver”是最贴切的,即使不译为“theYangtzeRiver”,译成其他专有名词也要恰当得多。

5原文的专有名词未被译出或换用它词

能印证本节小标题的例子首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题翻译,本文所选六个译本中有四个都回避了专有名词“广陵”的翻译,前文已有论及,在此不再赘述。另一例出自《赠汪伦》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中专有名词“李白”的翻译。六个译本中有三人对等音译李白为“LiBai”,但杨宪益,戴乃迭,邢全臣译本则出现了以代词“I”代替“LiBai”的处理。这其实是非常巧妙和智慧的做法,体现了三位译者熟谙中国语言文学表达习惯——作者以第三人称出现正是中国古文的叙事特点之一!当年严复译《天演论》首段也是将“Itmaybesafelyassumedthat,twothousandyearsago,beforeCaesarSetfootinSouthernBritain,thewholecountrysidevisiblefromthewindowsoftheroominwhichIwrite,wasinwhatiscalled‘thestateofNature’.”译为“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他将英文原文的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这样做使得译文读起来与中国古代史书何其相似!而且,也使译文更显典雅,更符合古汉语的行文习惯,更易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所接受。回到《赠汪伦》一诗中,诗人李白此处直呼自己的名字也并非是想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而是相当于说“我”或“我李白”,仍为第一人称视角,这一点也与诗歌最后一句“不及汪伦赠我情”中遥相呼应,因而杨戴译和邢译是很有道理的。而许渊冲先生的译法似乎又是棋高一招,他的译文是“I,LiBai,sitaboardashipabouttogo,”既体现了第一人称,又保留了专有名词;不是简单的回避不译亦非换作它词。既忠实原文的形,也忠实了神,可谓妙笔!

6结语

第7篇

出自《桃花源记》一文,《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翻译:(渔人)到了太守所在地(武陵),拜见太守,说了这件事。

及:到达。

郡下: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诣:拜见,拜访。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甲]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

(1)芳草鲜美( )

(2)勿携金珠(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译文:

3.《桃花源记》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对桃花源的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请你说说自己的推想。

4.《穴中人语》一文中第二段,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5.两文中的人们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黑体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

(2)执策而临之( )

(3)愿子还而视之( )

(4)去而顾之( )

2.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译文:

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

(1)为: (2)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手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的感悟。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卷八・齐一》)

[注释]①\: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挠,念(náo)。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译文: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段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段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第9篇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已逐渐淡化了语法。中考中,句子成分分析、复句的层次分析已不再出现。于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就只是随便提提,甚至,有些老师就干脆放弃语法这一块的教学。其实,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而有害的。文言文中的语法应该包括词类的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要作为学习的重点,要注意随时地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语法学习是文言文学习的必要内容。

一、初中阶段的学习要以“文”和“言”为主,对语法知识只要涉及即可,而不必作为授课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在课文《桃花源记》中,有“林尽水源”这么一句,学生在翻译本句时,很多都只能按课文下面注释进行翻译,“尽”翻译为“消失”,整句翻译为“桃花林在水的源头消失了”,老师讲解也最多只讲“水源”不能看作名词,为介词结构“在+水源”后置作补语,但为什么作补语呢?就可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实,古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在有的地方是相通的,在英语词类中,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古汉语也一样,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也不能直接跟宾语,如跟上,须加介词才能进行翻译。“尽”这个动词就是不及物动词,在翻译时,后边“水源”须加上介词“在”,形成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的形式,诸如此类动词在古汉语中占相当的比重,老师要深入剖析,不然学生翻译时就会进入误区,把握不好,翻译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语法还是很感兴趣的,经常拿来与教师讨论,而且很多语法与现代汉语中成语的解释也是完全相同的,能激发起一部分学生学习古汉语的热情。

二、文言文中的语法可作为初高中语文知识接轨的重要内容

我很关注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接轨问题,因为在逐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时候,考上好大学是学生的终极目的。同样高考决定着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考试。考试考的是课外文言文,如果你看不懂文言文的意思,那怎么去理解分析呢?因此,这就需要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众多的知识: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词义不同的词、重点虚词用法、多种句式等。先举两个小例子:“何不蚤来”中的“蚤”是“早”的通假字,如果不知道,当成“跳蚤”岂不贻笑大方了。再如“之二虫……”的“之”字当“这”讲,如果没有这个积累,这句话怎么理解肯定会难坏很多人的。

三、文言文中的语法对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积累字词外,语法就显得很重要了。“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对语法进行长期的渗透,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实,古汉语教学中,无论是句法特点还是词类活用,都始终贯穿着语法的渗透教学。如果我们施教者不加以重视,认为教材不涉及,自己就懒得讲解,这是相当错误的。初中古文翻译较为简易,到了高中,难度加深,学生翻译时就更加难以把握。我在近20年的教学中,总是把词类、句子成分的分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认真完成,并指导学生在古汉语翻译中查找规律,归类掌握、理解。这样,学生在考试时,跳出书外的古文阅读与翻译就胜券在握了。

第10篇

李新新,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澳大利亚文学。

摘要:从顺应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动态顺应的过程,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也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译者很难把握两种策略的选择。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本中的习语翻译,研究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以期为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顺应论;归化;异化;《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习语翻译

1、引言

习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断推进,研究欧・亨利小说中习语的汉译有利于中国读者了解美国文化,从而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可见,习语的汉译是非常值得译者研究和探讨的。

归化与异化作为习语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译者在进行选择时也要受到各种非语言因素,如:社会心理、文化语境、政治背景等的影响和制约。译者该如何进行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这一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以《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为例,研究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发现对于译入语读者有所了解、可以理解且话语结构与汉语有相同之处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策略;对于译入语读者仍十分陌生、不易理解且话语结构与汉语大相径庭,但在译入语中有相似文化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归化加注的协商策略,而对于在译入语中无相似文化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异化加注的协商策略,便于读者了解与学习西方文化;对于译入语读者耳熟能详、完全理解且话语结构与汉语相似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归化策略。

2、顺应论简介

顺应论由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该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顺应过程,语言的顺应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使用要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环境。该理论问世以后,国际语用学理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打破了英美传统学派一统天下的格局。可见,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起初是用于语用学领域的。

2011年,李捷、何自然和霍永寿主编的《语用学十二讲》中指出了顺应论与翻译的关系,详细阐述了翻译中的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性顺应以及意识突显性顺应,指出“语境关系顺应要求译者利用其具备的东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交际语境来翻译文本和校正译文”;“语言结构顺应要求译者选择合适的言语行为、语篇类型,还要遵循语篇衔接和连贯等话语构建原则进行翻译”;“动态顺应要求译者注意语言动态顺应的灵活性”;“意识突显性要求译者通过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习语翻译中的折中、归化、异化等,使译文更好地顺应译入语文化和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突显原文意义”①。就目前国内习语的翻译现状来看,译者大多综合考虑了时间、语境和话语结构因素进行习语翻译,这正体现了顺应论的精髓。

3、《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与习语的基本内涵

欧・亨利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表现了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善用习语、双关语,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国内欧・亨利短篇小说翻译的先驱当属王永年先生,因此,本文选取王永年先生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包惠南的观点,“习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词组、短语或短句”;包惠南认为“习语的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在汉语中还包括歇后语”②。经笔者统计,《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中共有成语4则,俚语38则,典故40则,可见,该小说选中俚语和典故的使用占了很大的篇幅,故本文将重点从俚语和典故这两种习语的翻译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创造性地尝试从维索尔伦顺应论三个维度的视角为文学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提出建议。

4、顺应论视角下《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本中的习语翻译

何自然指出“对于语言顺应来说,维索尔伦认为需要同时考察四个方面:(1)顺应的语境相关因素;(2)顺应的结构对象;(3)顺应的动态过程;(4)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程度”③。笔者结合何自然等人的观点,发现从顺应论的视角进行翻译实践研究,无非是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即时间维度、语境维度和话语结构维度,同时,这三个维度也是顺应动态性的三个影响因素。

4.1时间维度

顺应论的时间维度认为交际是一个印有时间痕迹的动态过程,受时间变动的影响,语言选择发生在特定的交际状况和听众出现的时候,之后才会产生一些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听众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译入语读者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进行策略调整。例如,“and that handsome man only ruffles his curls and smirks and prances like a lady-killer at my side”(《醉翁之意》)④,王永年将其译为“而那个美男子只是在我身边拢陇他的鬈发,像浪子似地嬉笑着昂首阔步”。在源语中,俚语“lady-killer”的定义为“a man who is very successful with woman”⑤,其字面意思为“很能博得女性欢心的男人”;而在译入语中,“浪子”原先的意思是指“不受世俗约束、颇有才情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浪子”有了新的解释,即“不学无术、拈花惹草之辈”,与西方“lady-killer”相似相通。译者受时间维度影响,进行动态选择,顺应了历史时间变化后译入语读者的认知心理状态,采用了归化的策略将“lady-killer”译为“浪子”。可见,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于译入语读者有所了解、可以理解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策略。

将“In his fancy the Island seemed an unattainable Arcadia”(《没有完的故事》)译为“在他的想象中,那个岛简直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世外桃源了”⑥。在源语中,“Arcadia”为希腊的地名典故,阿卡狄亚是古希腊一个人情淳朴、风光明媚的理想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译入语中,《桃花源记》⑦中的世外桃源已成为理想乡的代称,与阿卡狄亚有相通之处。译者受时间维度影响,进行动态选择,采用归化加注的策略对“Arcadia”作出处理,顺应了历史时间变化后译入语读者的认知心理状态,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文化亏损。如果直接采用归化策略将“Arcadia”译为“世外桃源”而不加注,译入语读者并没有理解障碍,但却错失了了解阿卡狄亚理想乡的机会。可见,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于译入语读者仍十分陌生、不易理解,但在译入语中有相似文化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归化加注的协商策略,便于译入语读者了解与学习西方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4.2语境维度

顺应论的语境维度认为语境是动态的,对语言选择起制约作用,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关系、认知心理状态、主观愿望、所谈话题等都影响动态语境中的语言选择和顺应。同理,语境是动态的,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需根据作者和读者所处的社会关系、认知心理状态、主观愿望等选择翻译策略。例如,“these dingies will cheat you out of the gold in your teeth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ir ways”(《双料骗子》)⑧,王永年将其译为“这些黑家伙,如果你不了解他们的作风,会把你的金牙齿都骗光”。在源语中,俚语“dingy”的定义为“loony,giddy”⑨,其字面意思为“发狂的、轻浮的、肮脏的人”;而在译入语中,“黑家伙”大有黑心肠的坏人的意思,这一对话发生在领事馆的领事游说小利亚诺与其同流合污的时候,领事急需获取小利亚诺的信任,因而极力贬低他人。虽然“轻浮肮脏”与“黑心肠”一样,表达的是道德上的不可取,但“黑心肠”更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认知心理状态。译者受语境维度影响,进行动态选择,顺应了译入语读者的认知心理状态,采用归化策略将“dingy”译为“黑家伙”。可见,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于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完全理解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归化策略。

“Madame,large,too,white,chilly,hardly looked the ‘Sofronie’”⑩(《麦琪的礼物》)中的“Sofronie”指的是莎弗朗妮,一个舍生取义的伟大人物,属于宗教典故,为西方读者所耳熟能详,但是中国读者并不了解莎弗朗妮。此故事中的莎弗朗妮是个唯利是图的商贩,用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德拉的金发,与宗教典故中的莎弗朗妮形成对比。译者在翻译时,受语境维度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的选择,顺应了译入语读者的心理状态,采用了异化加注的协商策略,将其译为“莎弗朗妮”,并加以注释“莎弗朗妮为意大利诗人塔索(1544-1595)以第一次为题材的史诗《耶路撒冷的解放》中的人物,她为了拯救耶路撒冷全城的基督徒,承认了并未犯过的罪行”B11。可见,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于中国读者仍十分陌生、不易理解,在译入语中无相似文化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异化加注的协商策略,便于中国读者了解与学习西方文化。

4.3话语结构维度

顺应论的话语结构维度认为语言结构总是按线性序列出现,话语结构制约着句子的词序和传递信息的先后,但这并不突显语言的动态性样貌,交际者不只是按线性语言死板地进行交流,还可以凭借记忆力回顾前文或预览下文,使语言结构灵活多变,顺应动态的语境。将顺应论的话语结构维度拓展到翻译实践上要求译者不能只是按线性语言死板地进行翻译,还需要顾及上下文与前后文的连贯性,使译入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思想。例如,王永年将“oh,and the next two hours tripped by on rosy wings”B12和“a rosy dream”B13分别译为“噢,此后的两个钟头仿佛长了玫瑰色翅膀似地飞掠过去”和“美妙的梦想”,它们分别出自于《麦琪的礼物》和《警察和赞美诗》。

在源语中,俚语“rosy”的定义为“good,satisfactory”B14,字面意思为“美好的”;然而在译入语中,并没有这种表达方法,王永年先生并未在《麦琪的礼物》中加注进行解释,而是直接采用异化的策略将其译为“玫瑰色的”,但在《警察和赞美诗》中也直接采用异化策略将其译为“美好的”,前者让译入语读者难以理解,后者却能使读者接受,因为玫瑰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好。这里并非是译者出错,而是译者考虑到了前后文的连贯,使意义相通。译者在译介作品时不光要考虑上下文的连贯性,也要考虑前后文的连贯性。如果单独翻译《麦琪的礼物》,而非翻译《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译者则需给“rosy”加注进行解释,以防读者难以理解。可见,对于译入语读者有所了解、可以理解且话语结构与汉语有相同之处的习语,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策略。

5、结语

习语的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需要译者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文化的亏损,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归化与异化是文化翻译中常用的策略,译者可以在顺应论的指导下进行策略选择,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与源语作者的思想,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贡献。(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项目成果:本论文系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cjj2014025)及西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XZD1907-09)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解:

①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4-176.

②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48.

③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

④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6.

⑤ Richard A.Spears.NTC’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and Colloquial Expression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261.

⑥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4.

⑦ 作者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借世外桃源抒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反映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⑧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32.

⑨ Richard A.Spears.NTC’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and Colloquial Expression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125.

⑩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B11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

B12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B13 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0.

B14 Richard A.Spears.NTC’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and Colloquial Expression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360.

参考文献:

[1]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4-176.

[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48.

[3]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

第11篇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兴趣;学习

作为肩负着文言文传播特殊使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在遵循时代气息的基础上,以尊重学生心理、个性发展为前提,寻找一个传播传统文化和强调考试实效作用的契合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我们必须深究的问题。总结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所得经验与体会,我概括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朗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朗读要注意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首先,从内容上分析,“其一犬/坐于前”意思能够讲得通,“其中的一条狗坐于前面”,但一放进文章就讲不通了,因为文章中没有出现狗,“其一犬坐于前”是说“其中的一条狼象狗一样坐于前面。”“犬”不是指狗,而是名词作状语。其次,从语法角度分析,也会发现第一种断法的错误性,“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成了偏正短语,“犬”成了这个偏正短语的中心语,这个句子的陈述对象自然就成“犬”了。另外,这种划法把“犬坐”这个偏正短语(状动结构,即动词偏正短语,其结构是“状语十动词”)也给割开了。

(2)朗读要注意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二、以改写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写是以原著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改写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各种文体、语体、人称、结构、表现手法的特殊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它对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很有效的。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成的文章来写,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固有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

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主题方面,要对原作进行认真品味,透彻理解。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不作改动,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不改变主题思想。第二,在内容方面,要注意到古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古文的语言比较精练,语句跳跃性较大,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上受的限制较大。而记叙文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对环境进行具体描写。情节可以充分展开,人物的性格可以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凸现出来。所以,如果不根据原文加以想象,适当补充一些情节,就会使改写后的文章显得枯燥无味。只有在充分运用古文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增补必要的描写,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第三,在语言方面,要注意古文和记叙文不同的文体特点。用现代汉语来改写古代诗歌,不是翻译文言文,不必句句都紧扣原文,只要能表达原意就行了。为了叙述的方便,有时候还可以改变人称进行写作。诗歌中的语言为了符合文体需要,常常会省略一些句子的内容,语言顺序比较自由,在改写时,都要一一改过来,使语言符合记叙文的语言要求。

三、以翻译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达,即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生搬硬套,没有语病;雅,即要优美,争取做到遣词用语生动传神,富有韵味。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意译。具体方法可概括为五个字:留、调、换、补、删。(1)留。对古代专有名词和古今词义相同的普通名词,不必翻译。(2)调。调整语序,如使动式、意动式、为动式、特殊动宾关系、互文见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3)换。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或结构换古文中单音节词。如: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传》[译文](怀王)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用现代汉语单音词换古文中的单音词。如: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译文]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讯;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换与今意不同的词语。(4)补。名词活用为动词,就应补出相应成分。如:道不通,天又大风。《赤壁之战》[译文]道路不通,天又刮起了大风;补出省略的成分;补出量词。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译文]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按照现代分数表示法补出未出现的成分。如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译文]即使不被斩首,去边地戍守而死的至少有十分之六七。(5)删。删去偏义复词中做为陪衬的词。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译文]你可以告诉婆婆,尽早地把我休回娘家;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少量的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包括发语词、"之"、"是"等)。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译文]山上有一个小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此外,为保证译文准确,翻译时还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甚至其它信息(出处、标题、注解)进行推断和印证,译完后还要将译文与原文仔细核对,以免出错。当学生把陌生的文言文译出趣味时,那文言文教学就没有困难可言了。

第12篇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总结出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提问的一点经验。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提问;二是立足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提问方法。只有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控制度,化难为易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力求表述清楚、详实、准确,切忌笼统、混淆不清模凌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可转化出一系列的小问题、浅问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触类旁通,一平缓坡度,化难为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又能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自己的知识,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才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对本文描写桃花林美好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不难,如果把这些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很快能回答出,问题没有难度,没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出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做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那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是和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量,循序渐进

语文课的内容多而杂,要在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消化,作为引线作用的提问,就要注意处理好量的问题。过去不少课堂是一问到底,表面上是气氛活跃,而实际上收效甚微、误人误己。要避免这种误区,就要问得适时、巧妙、有趣、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问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提得过多过繁又会让学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象思维纵向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和各种综合能力,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陋室铭》一文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从文题上看,本文采用什么写法?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借助对陋室铭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的?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的表达出来。抓住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明了而思路清晰,由浅入深,有的放矢,学生完全可以顺着课题这一线索,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方法,收到预期效果。

三、恰当评价,积极回应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不评或乱评都是不妥当的。我们要不吝词藻地表扬他们,当学生回答比较困难,可以换个角度,启发提问。如在教授《麻雀》一文时请同学圈划体现麻雀特点的语句,并简单赏析交流。我在班内巡视时,发现一个成绩较差、听课效率低的男生圈划了“麻雀是对人类依赖性最强的鸟类。但是,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于是请他起身大声朗读。他朗读了此句,并表示只是喜欢“不屈服”一个词而已。我抓住他谈及的“喜欢‘不屈服’”一词,明确这是麻雀一大特点,表扬他能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并在朗读时注意重读,但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提醒他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为己所用。一向埋头不语的他一改常态,认真地听着记着,甚至自己举手主动发言交流。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学着“善问”“巧问”;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准备,因人而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只要我们教师发挥提问的作用,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锦上添花。

王彬,吉林省松原市大洼镇风华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