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时间:2023-05-30 10:4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第1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2、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第2篇

心理学对于迁移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好比我们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而我所说的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所引用的迁移法,是指学生利用自己有的知识背景,解决与已有的知识背景具有相同原理的陌生问题。

这种迁移的方法大致有二种情况:

一、词语的迁移

(即将词语在一个语境中的意思迁移到另一个语境中去。)

这种迁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虚词的迁移;一是实词的迁移,包括已学课文中的实词和生活中常见的实语。

我们知道,在中考试卷中关于文言虚词的考察所呈现出的内容,看似新的、陌生的,但实际考察的知识和技能却是来自于课本的,只是稍微改变了形式,有些甚至连形式都没有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对常见的、重点的文言虚词进行明确,如: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同时指导并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准确掌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法于课内”“万变不离其宗”。

其次 ,对于生活中常用的实词,我们要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将今人与古人语言交流上的不同加以明确和强调,并以具体实例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如:词类活用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如: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这句中的“名”本是名词,这里由于前受能愿动词“能”的修饰,后带有宾语“其一处”,故活用为动词,有“说出”的意思;名词作状语的:例如: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这句中的“空”是“在空中”,修饰谓语“游”,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这句中的“利”原为名词,现用作意动词,可译为“认为……有利”;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这句中的“伏”作“有”的宾语,表示跟“伏”这种行为有关的人,活用为名词,意思是“伏兵”;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这句中的“穷”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走完”。 古今异义词中的妻子,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交通,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开张,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一词多义词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古人与今人在语言交流上的共性和差别,记忆深刻鲜明,从而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迁移效果。更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用学生所熟悉的文言文翻译方法解决对陌生文言词语的理解

我们知道,初中阶段,学生在课内所学过的文言文翻译方法无外乎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翻译的,即对词语的理解角度(活用、多义、单音、古今异义等)和对句式的掌握角度(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关于词语,我刚刚已经说过,在这里就不在重申,而现在要说的是句式上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而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这也正是我们能采用迁移法解决陌生文言词语的最好途径。

第3篇

关键词:方法;初中语文;文言文;质量

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与学的目标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也是直接影响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应试教育下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仅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一直都是在死记硬背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借助多种教学方法重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为文言文课程存在价值的体

现、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质量进行论述,以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自主翻译法

自主翻译法是课改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文言文教学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仅是在被动的学习,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应对考试,严重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认真学习自主翻译法的核心思想,要通过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语文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质量,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结合下文的注释,自主从自己积累的文言文知识入手进行翻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所以,在本节课的自主翻译法的应用中,我组织学生自主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自主翻译,比如,“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等等。组织学生自主对这些句子进行翻译,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质量,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确保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小组汇总法

小组汇总法是指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是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汇总法的应用对学生主动求知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词语”进行汇总;对“通假字”进行汇总等等,以确保学生在知识汇总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质量。以“之”字的用法为例,在文言文复习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之”的不同用法进行整理汇总,比如,

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桃花源人。这里的“之”字为人称代词。

渔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桃花源的情景。这里的“之”为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对“之”的不同用法进行汇总,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对文言文价值的体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零散知识的整理和汇总中确保课程价值实现最大化,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直观教学法

所谓的直观教学法是指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微课等辅助工具将抽象的文言文知识形象化,这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文言文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是难理解的,所以,缺乏兴趣是主要现状,而直观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文本直观地借助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隆中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视频,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展示中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自主地走进本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为了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锻炼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时,我们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真正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数量较多,文质兼美,体裁多样,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学情绪。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上新课前,教师可以发给学生文言文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提示重点词语、特殊句式,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通过预习自学课文,真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预习自学时,要交给学生会用一些符号来标明课文中一些特殊的字、词、句,如“”表示通假字;“ * ”表示词类活用现象;“”表示一词多义现象;“_”表示特殊句式等等。这样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应用这些符号做批注,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抓住重点难点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点拨。还能使学生在复习时根据标记抓住重点难点,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例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学案中就把这个难点当作课前预习的一部分,让学生先自己去自学寻找答案。让学生在翻译文章时,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子分类做好标记,在课堂上再逐个提问、解决。对比写作手法的学习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之一,所以在学案中就先要提出这个问题,“文章在叙事的过程中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初步理解文章的写法。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学生就能逐步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多了,就自然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课堂上也能更轻松地接受教学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的最常见方法是讲授翻译法。老师死板地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讲、被动的做笔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不能进入主动思考、学习的境地,学习的效果很差。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吸引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例如:在《桃花源记》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画面、音乐、影像等把作者描绘的桃花源的美好图景展示出来。陶渊明的画像、桃花林美丽的景色、桃花源美好的环境以及热情好客的人们、朗读的声音、优美的音乐等,就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知不觉的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眼、耳、脑、口、手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提高。

三、引导学生归纳方法,灵活背诵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时,背诵一些精妙文章是必须的。通过熟读成诵,学生不仅能明白诗句篇章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能领略其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但不理解其意义的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一定要让学生能在准确背诵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种轻松灵活背诵的方法:

(一)理解原文,感受其美。很多学生因为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语言又绕口难记,背诵起来相当困难,难免引起厌学情绪,不愿学,不愿记。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将文言文译成现代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根据意思去记。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例如:《爱莲说》一文中描写莲可爱形象的句子,学生不易记诵,但通过先翻译为现代美文,理解之后再还原为文言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便能背诵了。

(二)根据内容,设置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背诵,教师要设置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来回答。例如:在背诵《醉翁亭记》的第三段时,我设置了三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1)作者是怎样描绘“滁人游”这幅图画的?(2)“众宾欢”是怎样一种热闹场面?(3)作者是怎样描写太守醉态的?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理清了语段的写作思路,化繁为简,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去记,在不知不觉间就将课文记住了。

运用多种多样的背诵方法进行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快速背诵课文,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记忆中。

四、学以致用,重视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5篇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近百分之三十的篇幅,所选的篇目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为了激励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上下功夫。初中学生有一个共性: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难点突破也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我认为: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固定模式。即: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简介——朗读全文——词句疏通——逐句逐段翻译——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传统模式首先它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学生机械的接受,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容器,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会索然无味;其次,这种模式它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教师灌输,教学中,老师“两支粉笔一张嘴,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没有求知的主动性,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文言文教学可先预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课前了然于心。课中,由学生分组讨论(可借助辅学习资料及课文后的注释)得出相应答案,再让全班学生相互交流,提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一一解答,重点问题着重答,难点问题突出答。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使学生体味到了文中之情,领悟到了文中之道,这才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我的教学模式是:“预设目标——分组讨论——组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解答。”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照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强调文言文的诵读,体味文中之美。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缺乏对话,学生的“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已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的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音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幽默的抒情小品,更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优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情,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的体会,调动起自已的情感体验与想象。以作“心灵沟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

我们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朗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文学的诗情画意。对文言文精彩片段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学生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在学生听读、朗读、议读、品读过程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确立重点、难点,并加以突破

教《出师表》《醉翁亭记》《曹刿论点》《桃花源记》《爱莲说》《马说》《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言名篇时,文中的寓意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理解时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引入相关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就好学得多。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地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经典名著时,引用“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破题导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和设计教学形式时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和主体能力为宗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教师实施这种方法时,课前要给予明确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课堂上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然后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难点问题一一加以点拨、讲解,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总结规律,使之能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第6篇

一.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正确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须注意正确区别单音词,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误为双音复合词。古代诗文以单音词为主,但古文当中又有很多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我们同学常犯的毛病,就是用现代词的复合词去理解它,从而导致译文的失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是妻子,“子”是孩子,而不是今义所说的“配偶”的“妻子”。

像这样的词很多,如:

①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地方”解释为土地方圆。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其实”,解释为他实际上。

③晋于是始墨(《之战》)――“于是”,解释为从此。

④至于成立。(《陈情表》)――“成立”,解释为成人自立。

⑤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容”解释为形体容貌。

⑥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父”解释为祖辈和父辈。

⑦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解释为智慧力量。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必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二.切勿将偏义词等量齐观

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于“入”。其义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像这样的词也有很多,如: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④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⑥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公姥”只有“姥”的意义。

因此,翻译古文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偏义复词,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三.应熟悉用字的通假现象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里的某个字,从意义上讲,不管本义或引申义都讲不通,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另一个意义可以讲得通的字相同或相近。这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由来是:本来有一个字,古文章的人,或抄收的人为了省事,或者由于笔误(也就是写别字)和方言习惯写法,用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相传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认定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情况大致有二种:

第一种是语音通假

1.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亡”通“无”。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2.所通字与原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廉颇蔺相如列传》)――“不”通“否”

②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③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识”通“志”。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

3.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寤”通“悟”。

②吏遂断颠颉(人名)之脊以殉。(《商君书・赏弄》)――“殉”通“徇”。

4.有一些通假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如:

公何不蚤告我!(《史记・秦始皇本纪》)――“蚤”通“早”。

秦倦而归,失心罢。(《战国策・赵策》)――“罢”通“疲”。

第二种是形近通假。如: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

②堕军实而长寇仇。(《之战》)――“堕”通“隳”

③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通“披”

④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太”通“大”。

第7篇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兴趣;学习

作为肩负着文言文传播特殊使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在遵循时代气息的基础上,以尊重学生心理、个性发展为前提,寻找一个传播传统文化和强调考试实效作用的契合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我们必须深究的问题。总结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所得经验与体会,我概括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朗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朗读要注意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首先,从内容上分析,“其一犬/坐于前”意思能够讲得通,“其中的一条狗坐于前面”,但一放进文章就讲不通了,因为文章中没有出现狗,“其一犬坐于前”是说“其中的一条狼象狗一样坐于前面。”“犬”不是指狗,而是名词作状语。其次,从语法角度分析,也会发现第一种断法的错误性,“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成了偏正短语,“犬”成了这个偏正短语的中心语,这个句子的陈述对象自然就成“犬”了。另外,这种划法把“犬坐”这个偏正短语(状动结构,即动词偏正短语,其结构是“状语十动词”)也给割开了。

(2)朗读要注意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二、以改写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写是以原著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改写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各种文体、语体、人称、结构、表现手法的特殊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它对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很有效的。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成的文章来写,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固有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

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主题方面,要对原作进行认真品味,透彻理解。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不作改动,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不改变主题思想。第二,在内容方面,要注意到古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古文的语言比较精练,语句跳跃性较大,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上受的限制较大。而记叙文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对环境进行具体描写。情节可以充分展开,人物的性格可以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凸现出来。所以,如果不根据原文加以想象,适当补充一些情节,就会使改写后的文章显得枯燥无味。只有在充分运用古文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增补必要的描写,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第三,在语言方面,要注意古文和记叙文不同的文体特点。用现代汉语来改写古代诗歌,不是翻译文言文,不必句句都紧扣原文,只要能表达原意就行了。为了叙述的方便,有时候还可以改变人称进行写作。诗歌中的语言为了符合文体需要,常常会省略一些句子的内容,语言顺序比较自由,在改写时,都要一一改过来,使语言符合记叙文的语言要求。

三、以翻译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达,即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生搬硬套,没有语病;雅,即要优美,争取做到遣词用语生动传神,富有韵味。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意译。具体方法可概括为五个字:留、调、换、补、删。(1)留。对古代专有名词和古今词义相同的普通名词,不必翻译。(2)调。调整语序,如使动式、意动式、为动式、特殊动宾关系、互文见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3)换。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或结构换古文中单音节词。如: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传》[译文](怀王)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用现代汉语单音词换古文中的单音词。如: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译文]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讯;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换与今意不同的词语。(4)补。名词活用为动词,就应补出相应成分。如:道不通,天又大风。《赤壁之战》[译文]道路不通,天又刮起了大风;补出省略的成分;补出量词。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译文]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按照现代分数表示法补出未出现的成分。如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译文]即使不被斩首,去边地戍守而死的至少有十分之六七。(5)删。删去偏义复词中做为陪衬的词。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译文]你可以告诉婆婆,尽早地把我休回娘家;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少量的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包括发语词、"之"、"是"等)。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译文]山上有一个小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此外,为保证译文准确,翻译时还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甚至其它信息(出处、标题、注解)进行推断和印证,译完后还要将译文与原文仔细核对,以免出错。当学生把陌生的文言文译出趣味时,那文言文教学就没有困难可言了。

第8篇

一、水落石出――正读

所谓正读,就是在开始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纠正读音、句读和语气语调。

1.读准字音。

在学习中,对于生僻字学生完全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文下注释来认识并读准,而对于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一些文言字词的异读和轻读则需要教师适时指导。①文言异读一般包括通假异读、古音异读和破音异读三种情况。通假异读如“孰为汝多知(zhì)乎”,古音异读如“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破音异读如“此中人语(yù)云”。②轻读一般表现在文言虚词。但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这些虚词一般需要重读。

2.读准句读。

句读也就是句子的停顿。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要求是不能读破。①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应稍作停顿。例如“至若/春和景明”,“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③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停顿,使句意更明显。主谓之间有停顿,如“负者/歌于途”;动宾、动补之间有停顿,如“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有停顿,如“吾与汝/毕力/平险”。④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3.读准语气语调。

诵读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话语”。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揣摩、体会字面之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时要注意重音,讲究抑扬顿挫。如:“何苦而不平?”(反问)“微斯人,吾谁与归!”(感叹)同时,文言文诵读讲究照应转承,音韵的铿锵、句式的整散等,需要在吟诵中反复去琢磨、去感知、去体悟。

二、聚沙成塔――理读

所谓理读,就是学生参考注释和工具书自译课文、自读课文,是在正读的基础上整体理解词句的意义,边自读边思考,以译读为线,以质疑为点,由解疑扩展成语片,从而把词义融入文本自然地掌握。

理读可采用默读、朗读、散读的方式,在自己的诵读空间里与文本对话。

具体来说,理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补充句中省略的部分。如“见渔人,乃大惊”,原句中省略的主语“桃源中人”,要视情况补充完整。②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何陋之有”,属宾语前置,理读时应调整为“有何陋”。③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言简意赅,理读时应做适当扩充,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强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此外,还要注意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④要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

三、点石成金――美读

如果说理读重在读出文本的言内之旨,那么美读就在于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由教师带着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入情入境地读出情态。

如读《岳阳楼记》,读得情韵纡曲,回肠荡气:直读得不知是己之文,还是人之文。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发之于声,自然而然印入心灵。因而,即便难以理解诗文的词义主旨(有相当的诗文是背诵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理解的),也会在美感的涌动之中记诵下来。学生学习《醉翁亭记》《出师表》等美文无不如此。这类文章意蕴无限,决非两三课时的教学就能理解通透,只有在含英咀华、涵泳品味的语流中,才会渐渐将其理解。

美读是以追求诵读境界为宗旨的,就如品茗并非为了解渴一般,虽然其形式类同于初读感知,在直觉思维的形式中完成语音、语流、语势的表现,但是它决非是对初读的简单重复,而是升腾性的质变。“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这种感应性共鸣的出现正是诵读的升华。

四、一览众山――背读

所谓背读,就是在对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要逐步减少机械记忆,学会理解记忆。背诵应该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的思路来背诵。

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

还可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如《桃花源记》,可以指导学生找出表明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顺序的句子,然后引领进行背诵;如《岳阳楼记》,可抓住“岳阳楼之大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关键句子来背诵。

第9篇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开始,生动的导入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的热情,化被动为主动,促其形成一种持久的、动态的、积极的、高效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多媒体形、声、色兼备为我们的导入设计提供了多种样式。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切入点,只要依据切入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特有功能,不难设计出经典导入。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长须老人背着土石,一边哼着“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唤醒学生尘封内心深处的那份高亢的情怀。然后利用flash中时空交错的画面将其思绪无限拉伸、延展。学生在听、看的同时,广泛接受着声音、画面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使文学美以音乐的方式凝缩再现,再现本身己经含蕴了极丰富的现代信息,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间的心灵的距离,使其更切合现代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吸引其专注力。体味、沉吟中,也使古典文学的语言重现现代生命的灵性。 听完,教师适时一问:你认为那句歌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这一问,可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适时控制,自然转题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

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只有深入了解背景,才能深刻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思想。而文言文所展示的内容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距甚远,怎样帮助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很好地融入到当时的境界中呢?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其课文内容学生很好理解,但作品产生的重大意义,就不易讲解。通过多媒体收集、剪辑并展示晋代内乱纷争、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然后再联想《桃花源记》中描绘祥和的场景,结合教师讲解,学生不难体会到这正是当时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和生活追求。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的出处《资治通鉴》及其相关知识时,我把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资料在学生交流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其中有司马迁的生平及坎坷经历、《资治通鉴》的成书过程及后人的评价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既有了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也学会了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和补充,感受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有助于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狼》一文时,首先通过flas演示故事情节,再分节重播,并在之前显示与片断相关的句子,边观图边解析句子,这其实就是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这样的互动型学习带来的效果自不必再多言。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黑板

以前教文言文,教师全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碰到示范课、评比课等,教师更是大黑板加小黑板,上面写满了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等。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制成课件页面,既可节省时间,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还可让学生利用用网络教学黑板写一段话,目的是通过“写”将学生自己的“朦胧、模糊的思想明晰化”,“对零星、残缺的思想片段进行修正、补充、发展,使其相对完整化与逻辑化,并将纷乱、无序的思想系统化、有序化”。我深知,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和写是脱节的。其最大弊病就是脱离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理解和情感。而这一板块的设立,就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化静为动,变僵为活,充分拓展学生自我表达的空间,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思辨、乐观向上的表达真实思想与情感的语言环境和民主气氛。同时,直观、及时的评析更加快了反馈的速度,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五、教是为了不教

第10篇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以经典的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和喜爱三国里的人物。在讲《隆中对》时,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评析历史事件。一开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为诸葛亮的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有为曹操评反的,有为二乔命运担忧的。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昨天。

2.以文中成语名句引出课文。《桃花源记》的导入,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总结道:“这就是你们的世外桃源。”然后我由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引入新课效果颇佳。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波澜不惊,静影沉璧,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借助多媒体,用图像或声音资料引出课文。《愚公移山》一文,我用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愚公移山》导入,此歌已概括了此文的大概内容。《出师表》一文,我截取三国演义的片段导入,学生们看得如此如醉,引入课文,也就水到渠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讨论导入,名言警句导入等,只要能让学生平静的水面产生涟漪,不拒绝文言文的方法,都是可取的。

二、分类阅读,合作探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

第一、粗读课文。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读音障碍。朗读时,声音要洪亮,笔要拿在手上,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进行圈点,读完全文后查字词典,弄清正确读音,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字词的读音,字形进行交流。自己动手,学生们会更牢固的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例如,《满井游记》一文,有这样几个生字较难:“麦田浅鬣寸许”中的“鬣”字,“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中的“茗,罍,蹇”字,都是一些比较生僻的字,学生自己去查阅字词典,找方法记住字形,小组又交流自己的方法,这样,比老师在黑板上强调了又强调的效果好很多。通过交流,大家又会多掌握几种识字的方法,这真可谓两全其美。

其次,听读课文,更正读音,掌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及停顿。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不能使用普通话,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è hán)、单于(chán yú)等。还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需要老师的范读或是听课文的录音,以加深记忆。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一句中,“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大道之行也》一文中,“选贤与能”一句中的“与”应读“jǔ”。《隆中对》中“欲信大义于天下”的“信”应读作(shēn)。正确的掌握课文的语气语调及停顿,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狼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如果停顿不正确,就会对句子理解为“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很显然,意思完全错误,学生也很费解,什么时候又跑来了一条狗?此句应读作“其一/犬坐于前”。这样一来,意思就很明白了。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在掌握读音,把握好语气停顿的基础上,再次自由的朗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阐明了什么观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文言文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通过学生的思考是完全能够解决的,老师没有必要插手其中。

第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特殊文言现象。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

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小组同学一起读。共同讨论完成对文意的疏通。在这一个环节,要坚决杜绝学生使用资料书,参考书等教辅资料,只能使用字词典,结合书下的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我一直认为,使用教辅资料会助长学生的惰性。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通过查阅,一般都能解决。此时老师是一名“消防战士”,哪个组发生问题,争执不下,老师就得去“灭火”。通过自己的劳动,记忆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知识也会变成是自己的了。疏通完毕,通常语文老师都是不辞劳苦地帮学生总结,然后学生记笔记。老师们应该完全放心的把这项任务交与学生。让他们归纳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的字词和文章当中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特别指出,在总结时,要联系到以前学过的文言文,“温故而知新”。小组内可以进行分工,最后交流,取长补短。 转贴于

通假字,要求学生一定把本字和假借字对照,然后写出本处的意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通“横”,阻塞,不顺畅。

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书写形体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词义。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中有“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其中“故”的意思是“原因,缘故”。学生们先找找本课中故还有哪几种意思,然后再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本文中还有一个“故逐之”,“所以”的意思。《论语十则》中有“温故而知新”一句,其中“故”的意思是“旧的,从前的”的意思;《扁鹊见菜桓公》一文中有“桓侯故使人问之”一句,其中“故”是“故意、特意”的意思;可见,“故”在古文中就有四种意思之多。我们积累的“故”的四种意思之后,在新的古文语境中,我们就可以试译,看哪一种意思放进具体语境中最适合,就可以采用那种意思。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活用。有名词做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做名词、动词做状语、形容词做名词、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奇怪。“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古今异义词,则要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识记,加深印象。《唐雎不辱使命》,“休祲降于天”“休”,古义为吉祥,今指休息。“长跪而谢之曰”“谢”,古义为道歉,今指感谢,凋落。

此外,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后置、主谓倒装、固定句式。学生可以分类整理,再写出相应的例句,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归类总结,举一反三,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三、选读课文,写出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喜欢的语句语段进行阅读,写出自己的感受见解。可以从内容上写,也可以从写作手法来谈,有话则多,无话则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提高其赏析能力。在小组交流展示时,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成就感。课堂也会变成“游乐场”,将他们深深吸引。有学生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用了对偶句,春夏四季之景恍如眼前,节奏明快,如沐春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生写到:磨难能造就人才,忧患可以兴国,我们要居安思危,要在困难中铸造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

第四、精读课文,设置问题,小组内交换完成。学生摇身一变为“老师”,他们针对文章设置问题,或者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未弄清楚的知识点,自备答案。考题在小组内交换完成。学生在完成考题的同时,教师要抽看他们的考题和答案,给予指导。考试完毕,每组评选出最佳命题人和最佳考题,给予精神奖励。《曹刿论战》中,一学生的问题是:曹刿和鲁庄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他们的形象。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的五彩斑斓。《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一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自己美吗,为什么?学生能设置问题,说明他是真真正正在思考,都应该得到表扬。

第11篇

关键词:文言文 文言词汇 常用句式 翻译方法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是古人留给我们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指导作用。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一、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多读多记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诵读时要做到:眼观其义,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三步记忆法”,收效明显。即:第一步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脑默记,第二步闭目回忆,实在回忆不起来时,就“偷看”一下,第三步迅速反复,多次诵读。

二、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

古汉语中的文言词分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两大类,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以下四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意义项了。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

2. 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

3.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dm 的重要ntg 。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

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习惯使某类词临时改变原来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很多,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数词活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等都是学习文言文中常见到的词类活用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实词的特殊活用现象,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

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也就是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该虚词可省略不译。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一句中的虚词“也”可省略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第12篇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选的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名篇和美文,可读性和欣赏性也比较强。所以让学生读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增进文化修养很有帮助。因此指导初中生读文言文,首先要让他们明确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中的文言名篇;二是掌握一定数量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从课文中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社会情况、文化知识。其次,就是指导初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 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初中文言文阅读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

一、 自主学习

1、先将要学习的文言文先通读一遍,用笔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然后结合课文

注释和查阅古汉语类工具书,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拿下”,做到即能认又会写;对于有些熟字读音特殊的,就必须读准。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句中的“食”读shí,第二句中的两个“食”确读sì.

2、在完成先自读,先识字之后,接着就是朗读课文并正音、断句。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环滁皆山也”应断句为“环滁/皆山也”,“环”是“环绕”的意思,“滁”是“滁州”的意思,总的意思是“环绕滁州都是山”;如断句为“环/滁皆山也”,意思就变为“环绕滁皆山”了。因此朗读课文中的正音、断句,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朗读课文时还要做到高声朗读。对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再结合注释看课文,能看懂多少算多少。

二、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1、实词。有些文言实词字面就很生僻,罕见的只好“识一个,记一个”,逐渐积累;而有许多文言实词,字面虽熟,在语句中只好取“古义”,有的在用法上又有特殊的规矩,这样的词须单独掌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的今义是“男子的配偶”,古义是“妻子和儿女”;“绝境”的今义是“困境”,古义是“与世隔绝”。

2、虚词。所学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数量并不多,在学习过程中多留意多体会,基本上都能把握;而有些虚词又有多种的用法,就要掌握一定的判定方法才能把握。如“之”就有多种用法,有时候还是实词。

以上“两词”的确认一定得遵循语句大意:关键词语的确认,又是正确理解句意的保障,二者之间互为作用。如《陈涉世家》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等”是关键词,不理解它的意义,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就体会不出来。所以学习文言文时,随时积累,注意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对比辨析,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练习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僻的文言词语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一定要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2、有些虚词只起到参与“造句”的作用,不能牵强“对译”;有些虚词古今相通,可以保留在翻译后的语句中。如“人之初”中的“之”是助词,不译;再如“学以致用”,“以”字也不译。

3、如有“成分省略”,译文要将省略的成分填补在恰当的位置上。

4、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时可能要对原句某些词语的顺序作必要的调换。

如:《史记.》中的《陈涉世家》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亡,逃跑;等,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中“亡”字不能理解为“死亡”,陈胜、吴广等人去戍边,天将大雨,无法前行。他们面临几条道路,“亡”,如果解释成“死亡”就讲不通。“亡”是指逃跑,“亡羊补牢”的“亡”也是这个意思。逃跑是死,“举大计”亦死。举大计就是造反。“等死”,“等”不是指等待,应该理解为“同样”。逃跑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国可乎”,为国而死有什么不可呢?陈胜、吴广为国而死,就是举大计,要这个腐朽的王朝,这样死才有价值。

联系全文来看,“等死”非常关键。所以应该这样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