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沉默是金作文

沉默是金作文

时间:2023-05-30 10:44:07

沉默是金作文

第1篇

一首歌,歌者总有沉默的时候,因为沉默,歌曲才有间歇,才会动听,

生活亦如此。生活里夹上些沉默,才是真的生活。生活需要放开,但不要全放出去,应留一些给自己去沉默。不要让生活像个实心体,那样会很压抑,想逃逸,然而却毫无空间可去。要让生活有一些空间,沉默的空间。沉默是思考、是构思,是生活的驿站。是这一站的休息或者结束,养足精神,为下一站或者后面的宏伟大业绘上蓝图。生活要充实,但不要过分充实,要留有空间去沉默。沉默只属于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占据你沉默的空间。

每次看到插花师把一束花插成美丽的一盆,他总会嘱咐一句,不要把花插得太满,要留有空间。这就如生活,不要挤得满满的,要留有空间回顾从前,设想未来。

失败了,不要灰心,去沉默,去构想再出击的方案,迎接你的或许就是成功。因为沉默的时候,你在埋头苦干。叫嚷者往往难以成功,而会沉默的人则常常会有一番成就,因为沉默是金。

第2篇

一首歌,歌者总有沉默的时候,因为沉默,歌曲才有间歇,才会动听,生活亦如此。生活里夹上些沉默,才是真的生活。生活需要放开,但不要全放出去,应留一些给自己去沉默。不要让生活像个实心体,那样会很压抑,想逃逸,然而却毫无空间可去。要让生活有一些空间,沉默的空间。沉默是思考、是构思,是生活的驿站。是这一站的休息或者结束,养足精神,为下一站或者后面的宏伟大业绘上蓝图。生活要充实,但不要过分充实,要留有空间去沉默。沉默只属于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占据你沉默的空间。

每次看到插花师把一束花插成美丽的一盆,他总会嘱咐一句,不要把花插得太满,要留有空间。这就如生活,不要挤得满满的,要留有空间回顾从前,设想未来。

失败了,不要灰心,去沉默,去构想再出击的方案,迎接你的或许就是成功。因为沉默的时候,你在埋头苦干。叫嚷者往往难以成功,而会沉默的人则常常会有一番成就,因为沉默是金。

第3篇

不喜欢公开表态,是中国人的传统。王小波曾说,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中国人无疑是这大多数中沉默得最久、沉默得最习惯的大多数。

沉默的习惯,曾让我们受益匪浅。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道家宣扬的无为而治,佛家推崇的忍性修养,儒释道三种哲学,殊途同归地教导我们沉默是金的道理,合力共为地造就了中国人含蓄、谦和的性格。沉默让我们像坚韧的杂草一样,虽然在大风吹来的时候东倒西歪,但歪而不倒,倒而不折,风过之后,依然挺立。我们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之久,屡次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甚至占领,却从未割裂文化并延续至今,这与我们的沉默习惯不无关联。当然,在封闭的空间里,沉默得久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彼此会交融、发酵,形成柏杨先生所说的“酱缸文化”,在这种酱缸里,任何外来的东西,一旦混入,就难免不被其酱化,最终成为同质的东西,却始终不会产生出新的东西,呈最为顽固的单极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沉默是金的哲学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负面因素。当年,鲁迅先生正是看到当同胞被日军砍下头颅,而许多拥有“强壮的体格”的中国人“显出麻木的神情”围着“赏鉴”的画片后,发现了沉默的危害,毅然弃医从文,大声“呐喊”,以期唤起“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但这呐喊之后,我们还是习惯于沉默。

习惯成自然。习惯于沉默的我们,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们从不自觉、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智慧全都用在一点上:政策之下,对策安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清浊与我无关,我们所需要决定的,只是濯缨或是濯足而已。因而尽管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朝代频繁更替,但天下不管姓什么,却总是天子的,普天之下,始终是“王”的土,率土之滨,始终是“王”的民。而沉默的大多数,只要看见一线生机,就沉默地选择载舟,不到忍无可忍,轻易不肯覆舟。

我们是如此习惯于沉默,以至于在国外住了多年、被洋人思想洗脑的作家龙应台一回来,就不禁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对于这声质问,中国人还是不生气,沉默地去买她的书,沉默地来看她的书,然后,以沉默来应答她的质问。作家王小波本来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之一,但后来他到了国外,站在庐山之外回头看了一番庐山,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并决心不“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于是开腔说话,他为我们辩解说,保持沉默并不是怯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过,网络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我们沉默的生活方式。从许霆案、宝马撞人等一系列事件上,网络话语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网络话语给药家鑫判处了死刑,揭开了郭美美炫富背后的玄机……正如王小波所说,沉默的原因,是信不过话语圈。一旦验证了话语圈的信誉和力量,不再甘于沉默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但网络上的话语开闸,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哲学。网络上的发言,是面相背、言相对的交流,如果要在公开的场合,表达意见,举手表决,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沉默。我们可以将网络上的发言,看做是走向民主的一种进步,不过一定要记住,这种进步仍然逃不脱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这一定律。

不禁又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旧事。从广州坐汽车到东莞去,上车前,车主说好一人十元钱,但等到车开上高速路后,车主开始售票,却向每名乘客索要三十元钱。第一个乘客与车主理论,其他人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乘客势单力薄,只好掏出三十元。到第二个乘客,仍是如此。最后全车的乘客,每人都与车主单独较量了一番,全部落败,无一胜利。这是沉默是金生活方式下的常态现象,好在还有吃亏是福的生活哲学来帮助我们平衡心态。

十几年过去了,北京导游的一个小伎俩,轻易地让我看见,我们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第4篇

【关键词】大英课堂;沉默;焦虑原因;打破沉默策略

凡在中国大学的课堂授过课的教师,无论是中国教师还是外国教师都会发现一个共同问题: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自始至终都非常沉默。尽管“沉默是金”被中国人奉为至理名言,然而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会觉得这种沉默十分令人尴尬和难以忍受,尤其是在外语课堂上。本文以大学英语课堂为例来阐述如何有效打破这种令人尴尬的沉默。

沉默背后隐藏的原因

毋庸置疑,要想真正有效打破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沉默,首先必须弄清楚导致这种沉默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有效的“药方”,即策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隐藏在中国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方面:1.中国文化的烙印; 2.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焦虑。

一、中国文化的烙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无数圣人、贤人、智者,称之为“人类文化的瑰宝”一点也不过分。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有些文化的影响会成为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障碍,故称之为“负面烙印”。

(一)不做领头者

中国学生倾向于做“跟随者”而不愿做“领头者”,因为做跟随者更安全。所以,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着别人打头阵。

(二)避免出风头

在中国,如果某个学生在课堂上过于积极,经常发言,其他同学极有可能会认为他是想表现自己,想出风头,从而逐渐疏远冷落他。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是出风头,很多同学会选择沉默或少表现。

(三)羞怯敏感被动

由于中国文化的“抑自扬他”的特点,在这种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羞怯敏感缺乏主动,当然也有些孩子是天生如此。如果他的言行稍有差错被人哪怕无意或善意笑一笑,他都会认为是极大的失面子或羞耻而难以释怀。

(四)展示一种美德

也有一些中国学生在课堂上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想展示一种美德――把表现机会留给他人。把利益和机会留给他人会被人看成是一种大度,这样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喜爱。

(五)以沉默为盾牌

还有些同学,把沉默当作最安全的盾牌,既掩藏他们的懒惰,也粉饰他们的无知――他们给人一种错觉: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我不屑于表现。

二、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焦虑

(一)不熟悉所谈论的主题

有些老师由于对学生的语言基础或知识结构缺乏了解,给学生定一个他们很不熟悉的主题,这样,即使是英语基础很好的学生也难以回答,更不要说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了。

(二)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整理思想

有时候,老师给出一个主题,期望学生离开回答,这会让学生紧张。因为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想。

(三)词汇量不足

有时候,学生词汇量不足,满脑子的思想(idea)却找不到想要的词汇来表达,这也会使他只好选择沉默。

(四)语言不流畅、语音语调不标准、口音不动听

有些同学中学时因为语音语调不标准,或口音难听,或语速不流畅被人耻笑过,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选择沉默来避免闹笑话。

(五)被某些词汇卡塞

有些同学有思想,英语基础也不错,可往往就因为被一个或几个词汇卡住了壳而不敢说出其他部分,于是也选择沉默。

(六)恐惧感

有些同学因为天生的胆怯,似乎满脑子的恐惧。他们害怕丢面子,害怕难堪,害怕出差被人小瞧,害怕在公众场合说话。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让我在公众场合说话,简直比要了我的命都难!”

(七)认知水平与语言技能之间的鸿沟

有些学生认知能力很强,思想很成熟深刻,而他们的英语能力却还处于孩童的水平。孩童的幼稚而有限的词汇远远跟不上大学生深刻而成熟的思想,这让他们感觉“怪怪的”,于是也不知不觉就选择了沉默。

如何打破这令人尴尬的沉默呢?

以上从两方面分析了引起中国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但若仅仅找出原因而不解决问题,说了也等于枉然。所以,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打破各种沉默的对策。

策略一、对学生进行洗脑,清除中国文化的负面烙印

这种清除文化负面烙印的工作,最佳时间应该是每个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次课。尽管大学课堂时间很有限,但即使花费一次课(90分钟)来做这项工作也无妨,因为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材工”嘛。这种“清楚文化负面烙印”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1.将各种负面文化烙印用英文归纳在黑板上:

(1)Never be the first one (play safe game / non-risk taker)

(2)Be self-effacing / Avoid being showy

(3)Be shy / self-conscious (by culture & by nature)

第5篇

经常听到人们说,沉默是金。沉默至少有很多好处,保持沉默比说许多废话更有益处和涵养。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历来鼓励沉默。历代哲人在谈及处世时,总要求慎言,作为君子,不要对人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肚里明白就行,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更有许多时候,碰到别人的误解,遇到别人的造谣,沉默确实有力量,能让误解自然消失,能让谣言不攻自破。

然而,人毕竟是语言的动物,人在学会沉默的同时,还要学会表达。沉默在许多场合是单薄的,比如有人拜访你,你即使满脸微笑如花,但只要你保持沉默两分钟,对方恐怕就会打道回府。再比如你爱上一个姑娘,你始终保持沉默、沉默,那沉默就是泥,你也将在沉默中走向沉没,沉默是有局限的。

很自然想起一句话:雄辩是银,善言语表达的人在生活中很占便宜,他们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其实未必尽然,有个小有才华的青年,刚分到单位时,对许多东西看不惯,并擅用他的雄辩与领导据理力争,结果与领导关系处得极差,几年下来,事业自然无成,留得感慨颇多。

其实沉默本身无过,雄辩本身也无过,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不当是过。在人际交往中,真正的金是沟通,沟通是沉默与雄辩的平衡,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该沉默的时候沉默,沉默是沟通;该雄辩的时候雄辩,雄辩是沟通。沟通是金,必须处理好沉默与雄辩的关系,有意识地沉默与有意识地雄辩,都是至佳的沟通。

沟通讲究双向交流,你传递某种信息,需要对方的响,对方对你的意思不作反应,沟通无法继续。碰到对方不高兴,不想说话,你完全可保持安静,你的安静是对他情绪的反应。碰到对方情绪高涨,你何妨不与他海阔天空,与他神吹仙侃呢。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强调注意观察对方习惯,使用对方语言,以调动对方情绪,沟通实在不可自我感觉良好,只管自己兴趣。

老李是个会计,饭后总喜欢串门,好几次到老黄家,碰到老黄在吃饭,他便在老黄家滔滔不绝地议论世事。希望得到老黄的共鸣,而老黄根本无心听他发言,沟通效果可想而知。不注意对方反应,盲目行动是导致他沟通失败的原因。

这件事从反面给人的启示是,碰到别人主动与你沟通,你要懂得合作,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干扰,即使有事,或者情绪不好,也不要让沟通变成敷衍。在这样的情形下沟通,可适当引导对方,把话间接地表达出来。若实在无法在短时间完成沟通,可另约时间。沟通贵在真诚愉快,愉快的沟通体验会引发后沟通,完善人际关系。

沟通更是动态的,在交流里随时间调整沟通策略,何时用强策略,何时用柔策略,要动态地把握,重要的是沟通要有效要。有年夏天去广州,车里温度很高。有个旅客嫌热,露出他两只硕大的脚丫,只管自己看书,不管空气污染。旁边有个车友捂着脸,低声对他说:"这是公共场所,人很多。"那个旅客竟然说:"不要紧,我的鞋有味儿,没人会拿。"对这有故意企图的旅客,你何必照顾他颜面,低声提醒,没必要与他谋求正常沟通,完全可与他雄辩,明确指出他的行为让周围的人不舒服。后来那个旅客收回他那并不受欢迎的脚丫,正是由于周围旅客对他不客气的群体斥责的结果。

沟通是金,沟通讲究适情适景。只要你真诚待人,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而不是挑剔别人的毛病,你总归会找到能帮助沟通的场景。想起那位小有才华的青年,他能提出许多意见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若他考虑领导面子,在某个非正式场合向领导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想来沟通就容易产生些效果。没有领导不喜欢改善政绩的,领导能接受你的意见,其前提是你不要让他不好下台。

在单位里要想完善自己,就要善于把握机会,学会与领导沟通,等待机会,在拥有机会的前提下,勤勤恳恳地做事,总会取得业绩的。今天的业绩又为明天的沟通创造着条件。“人情练达即文章”,懂得沟通能和谐人际关系,使事业有成,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第6篇

关键词:沉默;空缺言语行为;话语意义;交际功能;情感特征

the utterance meaning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silence”

li feng-q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silence” is one pervasive communicative phenomenon in all nationalities. silence, which has rich utterance meanings and powerful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is related to society, culture, folk customs, psychology, language and so on. in linguistics, “silence” is considered as a form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es are d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pragmatics, communicative function, etc. communic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i.e., people will adjust utteranc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and purpose. within this process, the utterance meaning of “silence” not only has to be understood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but also may be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and purpose, which will definitely in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utterance meaning of “silence”. this paper aims at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utterance meaning, emotive re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silenc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is special communicative form.

key words:silence; vacant speech act; utterance meaning; communicative function; emotive representation

1 引言

言语交际中的“沉默”现象普遍存在。不同民族对这一现象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表述方式。作为人类交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沉默”在俄罗斯学界已有200多年的研究历史。起先的研究先后集中在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以人为本”的语用研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语言与“语言主体”,甚至“人”成为俄罗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沉默”现象随之进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尽管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存在着诸多差异,“沉默”在各种语言中的适用范围却颇为相似。这一点,无论在词汇释义还是在话语交际中都可以得到验证。

汉语词典对“沉默”的释义是:(1)<形>不爱说笑,沉默寡言;(2)<动>不说话(

арутюнова认为,沉默是交际活动的最高形式,是表达或者传递心理感受和感情的纯粹方式。“按照她的观点,沉默是一种有意义的空缺言语行为(нулевой речевой акт),对它的理解必须依靠交际语境,对它的描述断然离不开上下文。”(周民权 2009:4) 根据语言学中的结构缺失理论,我们可以将言语交际中的“沉默”看成一种言语形式的缺失。这种“缺失”同“零符号”、“零能指”一样,形式的缺失使其更具想象空间和隐含意义。交际中言语形式的缺失(沉默),以语言形式动词“沉默”表述。也有学者将这种“沉默”称为言语活动中体现社会文化特征、判断推理、控制情感、传达心理语言过程的“间歇行为”(杨平 1996:2)。话语“间歇”意味着话语的“继续”。可见,沉默不代表思考的停止,它是话语准备过程,是为促使事物向着交际者主观意愿方向发展而保持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沉默”不仅具有话语意义,传送言语信息,还能真实反映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对言语交际中的沉默现象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沉默在不同语境中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含义,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积极沉默包括默认、沉思、羞涩、威严、默契等行为,所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沉默是金’等说法,而消极沉默指逃避、不悦、拒绝、挑衅、放弃等非言语行为。由此看来,消极沉默在交际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否定、贬义的色彩”(姚芬芳 2009:106)。也就是说,在不同语境中,“沉默”分别表达肯定或者否定意义,有时甚至带有评价意义。

2.1 肯定意义

巴赫金认为,话语必然依附“人”这个主体存在。“在每一个表述中——从一个构成的日常话语到科学或文学的鸿篇巨著——我们都能够掌握、理解、感受到说话人的言语意图或言语意志,它决定整个表述及其规模和界限。我们可以想象出说话人想要说什么,并用这个言语意图、言语意志来衡量表述的完成”,“说话人的言语意志首先是在一定的言语体裁的选择中实现的”(бахтин 1986:270)。 一般说来,言语交际中的一个成分在语义上一次只与一个成分有直接指涉关系,沉默的话语指向可以是对前面话语的赞同、支持、同意等肯定的话语意义。例如:

①大家为之一楞,猜出了“班长”不平常的用意。他们知道此时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②他说这番话的时候,那位女部长就坐在他身边,一言不发,沉默已经说明她对参谋长意见的赞同。

2.2否定意义

крейдлин指出,“在对话中,特别是在社会交际中,沉默具有另外一种功能和语用特点:它常常等同于未发出的言语反应或未完成的体态动作,表达的不是同意,而是回避对话、放弃或者抗议”(крейдлин 2005:27)。 语句的否定通常不是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否定肯定句中负载的已知信息。“沉默”表示否定意义时,相当于隐性否定词,其语义指向是邻近的其他词(主要是动词)。例如:

③ 记者请他评价一下与他合作过的一位当红影星,他沉默了。

在③中,“沉默”的语义指向记者(评价他人)的要求,明确表示交谈者拒绝评价自己的合作者,是对记者要求的否定。

④ 新娘边哭边提议新郎到法院告这几个闹房者侮辱女性,然而新郎却沉默不语。

④表明,新郎不赞同新娘的主张,没有告闹房者的意愿。“沉默”表达他不同于新娘的想法和对新娘提议的委婉否定,揭示新娘、新郎在对待同一事件上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在此种情况下,新郎的沉默可以避免言语冲突,并可能改变新娘告状的想法。

2.3 评价意义

评价意义不是某个词独有的特征,或者至少不是只有评价词才有的特征。评价在句子命题结构中通过语义谓词体现出来。含有评价意义的“沉默”,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哲理。例如:

⑤ 有了这本《讲真话的书》,算是有了荆棘中的一条路,于是,沉默也就是另一种发言。

⑥ “一见到垃圾——错误就是垃圾——我就拿扫帚扫干净。”他还说过,“沉默是穷人唯一的朋友。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3 交际功能

корнилова曾给沉默现象下了一个概括定义:“沉默可被视为一种多功能的交际单位,在一定的社会相互作用(对话或拟会话)条件下充当交际策略”(корнилова 2002: 215)。按照她的观点,“沉默”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具有一系列交际功能,并对交际策略的运用产生各种反应,而沉默的本质特征描述与量化评述(长度、感彩、意向性、真/伪、符号性)相互变换,则取决于沉默所赖以存在的民族文化特点、沉默主体(性别、年龄、社会地位)以及交际语境的特点。另一位学者формановская则从体态语视角研究沉默,认为沉默是一种有效的非言语交际手段,并将其分为“听话人的沉默”和“说话人的沉默”两种类型。“第一种沉默是听话人的角色义务和礼貌合作行为,并且发出自己参与交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号,如点头、注目、发出‘嗯’之类表示认同的感叹声等,以此来确认自己对于交际的关注与理解。听话人这种规范性的沉默符合说话人的预期;另外一种沉默则属于说话人的角色,当听话人等待他的话语反应时,他却一言不发,其言语符号呈零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根据上下文、交际语境和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等,将沉默诠释为一种独特的、含有意愿及感情评价色彩的言语行为。”(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1998: 282-283)

表面的沉默是内心活动的表现,新的交际行为就是在这种模式中酝酿和产生。交际双方,特别是听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沉默”这一隐而不见的功能,从而对进一步的交流作出应有的推测,而不应将一方的沉默看成是消极、被动的交际行为,甚至是交际的终止。“沉默”这种行为方式不仅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还具有话语转换衔接作用。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互动参与者的沉默导致,言语相互作用受到背景条件的限制。例如:

① 张伟的母亲也在电话里劝儿子赶快回来主动坦白自首。长时间沉默之后,电话那边终于传来了“我愿回去投案”的回答。

在母亲的劝说和得到儿子答复过程中的一段“沉默”,体现儿子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情感挣扎,并最终促使决定(答案)的形成,使事件向着母亲预期的方向发展。又如:

② 谈判桌上互相对峙。沉默的对峙。沉默。沉默。沉默持续了132分钟。

相对无言的132分钟,恐怕创下了谈判史上沉默最长的记录了。谈判桌前双方长时间的沉默终于使事情发生了转机。成功的沉默使对峙的一方放弃了初衷,而使坚持的另一方实现了交际意图。

4 情感特征

除话语意义与交际功能之外,“沉默”还具有丰富多样的情感意义。其表现形式与“沉默”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习性、思维模式和文化理念密切相关。俄罗斯学者从社会性别语言学视角研究“沉默”的情感意义,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富有感情,因而在日常交际中对于过多的话语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爱说话是她们的天性。“说话过多、饶舌、闲扯被认为是典型的女性特征。不仅如此,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看法,即认为真正的男性不应该饶舌和搬弄是非。否则,就应了一句话:搬弄是非的男人比肮脏的还要糟糕。”(крейдлин2005:30-31)基于这一原因,女性一旦沉默,其行为则被视为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在许多文化中,男性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女性只能居于从属地位,在社交场合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同男性的沉默截然相反,可能与“伺机而动”的策略相关,即在不得已的沉默中寻找说话的机会。 除了上述迫不得已的沉默(вынужденнаямолчаливость)之外,俄罗斯语言学家认为女性的沉默还包括“表面上的沉默”(внешняя молчаливость),其表现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一些帝王与达官显贵的妻妾或宠妃常常使用这种策略,在众人面前保持沉默,不干涉政治与社会问题,但背地里却不断地“吹枕边风”,从而达到掌控朝野,主宰国家命运的目的(корнилова2002:216)。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表面上的沉默特征在普通的女性身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妻子之于丈夫,女友之于男友等等。

笔者以为,“沉默”的情感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性别差异方面,大凡与人的言语活动有关的言语交际行为,都能够从不同层面凸显出这种意义。语言学之所以对情感进行语义和语用层面的分析,是因为情感的意义和语用价值都与特定的文化相关。情感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感受,它通过某种外在形式被人所感知并产生某种影响。特定的情感可以投射到特定的行为之上,对行为产生推动作用。“情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也是情感化行为的发生语境,它是言语事件得以展开,言语行为得以实施的情感背景。”(何刚 2003:37) “沉默”可以传达交际者的各种思想情绪、心理过程,可以表达人类喜怒哀乐的全部情感状态。

4.1 思念

① 当记者向正在神采飞扬地介绍情况的马里问及家中和小孩时,马里的语气明显地顿了一下,只说了一句“今年14岁”,然后便是长长的沉默。(张磊 2003:11)

该例是记者采访干部时的一段描述。马里说完上述话语之后,眼圈渐渐变红,然后用力地咬牙,转过了头,几分钟过去了,马里才颇有些歉意地说:“只是想孩子”。这段长达几分钟的沉默,表达的是一种对孩子深深的思念与歉疚,这种情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引起会话参与者的高度共鸣。

第7篇

沉默权是刑事司法国际标准中被告人的最低限度保障之一,它因代表着诉讼文明与诉讼公正而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那么,沉默权又该如何融入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呢?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其主要内涵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不利于己的提问可以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而审判人员不能从被告人的沉默中推断出于其不利的结论。沉默权目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接受,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确立和推行的国际准则也将沉默权作为被告人最低限度的保障之一。

我国刑事诉讼法与沉默权相关的条款是第九十三条:“……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由于该条款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陈述”

,从而学界一致认为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确立沉默权制度。鉴于沉默权是一项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就我国是否该明确设立沉默权,学界及实务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个讨论在我国签署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更为激烈。

关于我国是否该确立沉默权的争论,是由于各自所追求的利益不同而造成的。刑事诉讼追求的是多重目标,自身充满着多元价值的冲突与取舍,对其中不同价值的偏重必然会带来不同的逻辑和演绎。在普遍注重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世界潮流中,同时也不忽视刑事诉讼打击犯罪、惩罚罪犯的功能,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是各国刑事诉讼共同面临的问题。

沉默权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尽管其间出现过倒减、限制的呼声,但最终还是被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因为它代表了现代诉讼的文明与公正。刑事诉讼追求实体真实的目标,必然会损害相关诉讼人的权益,但是现代刑事诉讼充分考虑刑事诉讼所采用的手段与其所损害的法益的相当性,因此要求刑事诉讼的程序必须适度,以确保当事人的权利。沉默权则充分体现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意思决定的自由与意思表现的自由,体现了刑事诉讼对“人的尊严”的尊重。沉默权的产生和发展是司法逐渐从蛮横、专制转向文明、公正这一过程的必然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和排斥它,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该不该确立沉默权制度,而是要考虑如何使沉默权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

综观各国,由于存在不同的司法条件、司法特点、诉讼文化和诉讼传统,沉默权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不同的立法模式。有的是明文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有的是规定不得强迫公民自证其罪;有的是侦查、审判阶段的全面沉默权保障,有的是着重保障侦查阶段的沉默权;有的是沉默权只适用于羁押状态中的犯罪嫌疑人,而有的则适用于任何犯罪嫌疑人;多数国家犯罪嫌疑人行使沉默权后,侦、审人员就不能继续讯问,但有些国家在肯定沉默权的同时也肯定警察的讯问权;对违反沉默权所取得的证据,多数国家予以排除,但也有国家设立了例外,允许一定范围内证据的可采性。其他国家的做法告诉我们,在吸收沉默权时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使沉默权符合我国的实际。

中国是一个司法集权色彩较为浓厚的国家,历来倡导被追诉人应当与司法机关配合,强调刑事诉讼的职权主义。尽管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后吸收了大量抗辩式诉讼因素,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司法实践表明,这些抗辩式因素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操作经验,并没有被司法实务界和社会公众广泛认同,达到预期的效果。况且,现行刑事诉讼中抗辩的成分多集中在审判阶段,侦查阶段基本上还是遵循了修改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那一套,一旦立法全盘吸收国外的沉默权制度,受冲击最大的将是侦查工作,而中国目前的侦查队伍、侦查水平、侦查力量,绝对不能与那些已经明确规定沉默权的国家相比。因而,在现阶段犯罪率较高、社会治安需要加强的情形下,全面吸收沉默权制度显得操之过急,与我国的诉讼传统和现实国情不相符合。

因此,我国对沉默权的吸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态度,目前首先应该废除现行刑诉法第九十三条关于“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而代之以“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无须违背自己意愿作出回答”,充分赋予犯罪嫌疑人陈述的自愿性。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为确立、推行沉默权制度创造条件,如提高侦查人员的侦查水平,增加刑侦科技的资金投入,提高调查取证的现代化水平,立法明确规定排除非法获得的证据,等等。

第8篇

关键词:组织沉默;内涵;前因后果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02

一、引言

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得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个体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只有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才能使企业保持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但是在现实组织中, 员工往往明确认识到组织中存在某方面的潜在问题,而且知道该问题如果得到改进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即表现出员工沉默行为(Silence Behavior)(何轩,2009;何铨等,2006;Morrison & Milliken,2000)。

目前,员工沉默行为正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组织问题,并且组织中员工沉默行为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不仅对于组织和员工的发展都很不利,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了解这类行为的动机及其干预机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内涵和前因后果进行一个系统的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二、员工沉默行为的内涵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界就开始关注组织中员工的沉默问题。如Festingger(1954)提出群体结构加上等级制度就自动的限制较低地位的成员对较高地位的成员的批评。但在当时,由于沉默行为本身的内隐特性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组织内沉默行为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Johannesen,1974;Scott,1993;Morrison & Milliken,2000;Pinder & Harlos,2001;Maria & Dimitris,2005)直到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组织沉默行为对于组织决策、组织健康发展、组织创新以及员工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才逐渐地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沉默行为上来。

虽然沉默行为的研究已经开始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学术界对其仍未有一个具体的准确的定义。大部分概念都是研究者根据其研究视角或研究领域给出,而且主要基于对现象的表述或研究内容的集合。譬如,Johannesen(1974)认为沉默行为就是指员工有意保留信息不让他人知道。Farrell(1983)认为沉默行为的关键是疏忽和无行为。Kahn(1990)则认为默许沉默意味着是更多消极被动的,而不是积极主动的不卷入行为。国内学者主要是在学习国外沉默或沉默行为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做出界定。如,沈选伟、孙立志(2007)在汲取了Morrison & Milliken(2000)、Pinder & Harlos(2001)和Dyne,Ang & Botero(2003)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员工沉默行为的定义,即员工对组织工作、环境等有关问题保留了个人观点、信息、意见等。纪晓梅(2009)认为员工沉默行为是以顺从为动机、以害怕为动机、以利他为动机的沉默,包含三个要素:(1)能够提出改善他们工作或组织的绩效的想法、信息或观点;(2)有意识地、主动地保留看起来重要的信息;(3)有保留信息的动机。

综上所述,中西方学者对员工沉默的定义虽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对工作或组织中的问题保留自己的观点是员工沉默的主要行为。本研究聚焦于员工沉默行为的两大特性:故意性和损害性,将员工沉默行为定义为:组织成员有意采取的保留自己观点或者提炼和过滤自己的观点。

三、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员工沉默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特征变量、员工个体特征变量以及管理者等特征变量。

1.组织特征变量

高源指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基于“向雇员投资并认可雇员贡献”的一类实践思想与模式,体现了组织对于员工的重视以及强大的支持。员工受到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这一积极情绪事件的影响,能感知到组织对其的重视和支持之后,进而形成强烈的组织支持感与情感承诺,促使员工产生有较强的意愿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避免由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而保持沉默的行为产生。

2.员工个体特征变量

现有研究发现,员工沉默行为是一种保存正面情绪,表达负面情绪的手段。通过沉默行为,个体员工既能保护自身利益,又能表达个体对于组织的一种态度。因此,员工沉默行为可以被看作为是一种主动深度行为,而它能在个体情绪耗竭的情况下被激发,并正向影响员工沉默行为。此外,心理安全度较高的员工表明了其在职场中的处境更加从容,只有在相对安全的职场环境预期下,个体才敢于承担风险,勇于尝试,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

3.管理者特征变量

现有文献表明,员工感知到的领导开放性是体现了领导者在管理思想上的宽度与广度,而个体对情境的知觉会调节其个人特征对行为的影响效果(Tett & Burnett,2003)。因此领导开放能够为组织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消除顾虑,促进其为帮助组织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而贡献自己的意见,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此外,高心理授权感知能够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为员工积极建言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有利于减少影响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

4.员工沉默行为的后果研究

对于员工沉默行为的后果研究,现有研究看已运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员工沉默行为负面影响组织成员的沟通,造成组织学习效率下降以及管理决策的准确性降低(何铨等,2006),负面影响组织的创新机会和创新绩效(Dundon,2004;Edmondson,2003)、对组织公平、组织公民行为(Morrison,2000;何铨等,2006)。此外,从员工个体层面的变量看,员工沉默行为负面影响组织忠诚(何铨等,2006)、组织满意度(Milliken等,2003;钱小军, 詹晓丽,2005)、自我自尊(Morrison,2000)、团队间信任(Lind,Tyler,1988),并在客观上增加员工的离职比率(Mathieu & Zajac,1990)。

此外,有研究表明:员工如果长时间处于组织沉默的环境中,大部分员工会感到对环境具有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所导致的缺乏控制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工作满意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引起各种形式的工作倦怠和工作压力(Bandura, 1986)。

四、结语

本文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内涵和前因后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虽然近年来员工沉默行为越来越受到东西方学术界的重视,但现有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沉默行为本身的内隐特性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员工沉默行为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如何通过高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来消除员工沉默行为的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此外,以员工沉默行为为代表的组织行为与心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从心理动机角度来探究员工沉默行为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因此,未来研究还应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继续展开,从而进一步丰富员工沉默行为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实务界消除员工沉默行为对个体和企业带来的危害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何轩.互动公平真的就能治疗“沉默”病吗?――以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本土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04):128-134.

[2]何铨,马剑虹,Hora H. Tjitr.沉默的声音:组织中的沉默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13-417.

[3]Morrison, Elizabeth Wolef, Milliken, Frances J. Organizational silence: A barrier to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a pluralistic world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4): 706-725.

第9篇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今天的中国,朋友们聚餐,点龙虾鱼翅燕窝,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皇帝的新装”是个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装”只是个隐喻。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地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电视屏幕里站着一只大象。成百上千个人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开会,但谁都明白这个会只是个橡皮图章而已,在那个会议厅里,同样站着一只大象。

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解放前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解放后却在屡次政治运动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革命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好在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终,孩子小声的一句嘟囔“皇帝没穿衣服”,就可能使这只充气大象迅速地瘪下去。二战之后,德国人纷纷睁开闭上的眼睛;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人也纷纷从对斯大林的崇拜中“醒悟”过来;文革之后,曾经打得不亦乐乎的人们回头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感到不可理喻。可惜,在众人眼睛的这一闭一睁之间,已经有无数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直视沉默也就是抵抗制度性遗忘和集体性否认的压力,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被压迫者的痛苦和我们自己的软弱。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它随时可能抬起脚来,踩碎我们天下太平的幻觉。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 沉默权 人权保障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沉默权是一个有历史的悠久话题,古罗马关于自然正义的司法原则就包含了沉默权制度的内容——“正义从未呼唤任何人揭露自己的犯罪”。英国在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问题上,首先确立了该制度。随后,沉默权制度在美洲及其他国家逐步建立,虽然一直伴随着争议,但是就在争议中也逐步走向完善。时至今日,沉默权制度已经不分国界,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都对沉默权制度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世界各国普遍认可,但是我国法学界仍然在为是否应该建立沉默权制度展开激烈的讨论。就这个问题而言,本文认为,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符合中国司法现状需求的沉默权模式,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沉默权制度还是应该审慎建立,在是否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的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沉默权制度是国际司法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审慎确立中国的沉默权制度。

一、沉默权制度概述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或出庭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沉默权,最开始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法律术语,对于沉默权准确的含义,我国国内的学者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沉默权制度含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沉默权是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被指控有罪行或有犯罪嫌疑的人针对司法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有拒绝回答的权利。(2)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享有对司法人员,包括警察、检察人员、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不证明自己有罪的权利。(3)沉默权,即拒绝陈述权。(4)沉默权,即拒绝供述的权利。(5)被告人的沉默权是指被告人在收到审判、检察和侦查人员讯问时有权拒绝予以回答的权利。(7)对沉默权的界定应当是被追诉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追诉者(警察、检察官、法官)的讯问有缄口不语的权利。也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沉默权包括一系列的权利,具体有以下六项内容:(1)任何人有权拒绝回答其他人或机构的提问。(2)任何人有权拒绝回答可能自证其罪的问题不受强制。(3)任何人因受到犯罪嫌疑而被司法人员讯问时,有权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不受强制。(4)任何刑事被告人在接受审判时不得被强制作证或者在被告人席上回答任何提问。(5)任何人一旦被刑事指控,警察或者有其他刑事管辖权的官员不得再就有关被指控犯罪的重要事项对他进行讯问。(6)被告人不得因在审判前没有回答有关司法人员的提问或者在审判中没有提供证据而被做出不利于己的推定。

二、我国沉默权制度的法律现状

(一)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法律规定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享有沉默权,相反,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及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处于自证其罪的地位并且还要为控方提供证据。由于我国规定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要如实供述,因此常常采取各种手段逼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陈述”,有时甚至会采取行刑或者在精神上给犯罪嫌疑人施加重大压力,由此导致犯罪嫌疑人陈述的事实不可信,或者陈述的意愿性低,由此有可能导致司法不公,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无法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虽然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但仍然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坦白列为法定的七类证据之一。对于被告人提供的有罪供述,就相当于为控方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使得本身力量对比就不平衡的被告人和国家司法机关更加的不平衡。

(二)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司法现状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要求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司法机关对于口供的依赖性非常的大,并没有达到我国的“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要求,因此我国关于沉默权制度的实际情况与我国对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承诺相差很多,远没有做到我国承诺。

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司法方面也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境内的犯罪率仍然较高。而沉默权制度能否从西方成功引进关系到司法改革的大方向。我国正经历建国以来的第五次犯罪高峰,从1989年至今都没有回落的迹象,犯罪的升级不仅表现在数字上,而且表现在手段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科技化,这对于资金、技术都不足的侦查资源的国家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障碍,而我国擅长利用攻破犯罪嫌疑人心里防线的方法获取口供,省时简洁。我国一直以来都实行的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这是由于我国是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这种诉讼模式有利于查明犯罪真相,迅速破案,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在忽视当事人权利方面的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由于之前的政策,我们对犯罪嫌疑人实质上就是推定其为有罪,若是不坦白就是抗拒司法,这样,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就处于一个无法保护自己的地位,这与国际刑事诉讼的发展不相符。

三、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条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方式,使得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人民的认识水平也极大地提高,民主和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自身的权利要求从生存权、发展权到公民的政治权利、民利不受侵犯。当然,公民的权利不仅包括实体上的权利而且包括程序上的权利、诉讼上的权利,这其中就包括沉默权。另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和改革,也使得我国的侦查技术和装备大大提高,虽然与英美等先进的西方国家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的刑事科学研究人员和物证鉴定技术等水平也可以达到引进沉默权的技术水平,我国现代化设备如多参数心理测试仪已经在全国各级司法机关推广,因此以技术装备落后为由迟迟不引进沉默权制度的想法已经无法立足。

(二)人们的权利意识增强提供了思想上的温床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物质上的变化引起了精神上的转变,包括道德和价值观念都有所变化,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主体的自由,正是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使得人们对于权利和自由的追求逐步增强,逐渐认识到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就包括沉默权。公民个人和国家机器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强烈不平衡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确立一些制度来平衡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此外,人们对于犯罪事件本身也逐渐形成了更为理性的看法,认为这个社会确实需要建立一种制度来更新由于物质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精神道德的更新,正是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维持国家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我国的司法体系创造了法治条件

我国的法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由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中,宪法的出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国1999年颁布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说明,法治社会的思想已经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而在宪法和法律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一些沉默权制度的影子,例如《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其中的言论自由就包括说与不说的权利,说这个或说那个的权利,沉默权正是不说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这就给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提供了保障,严禁刑讯逼供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陷入自证其罪的境地。另外、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重证据不轻信口供,此条规定的含义更加接近沉默权制度的题中之义,口供的证据效力低于证据,因此这就要求警察及司法人员在办案时要更加细致,更加注重证据的搜集。我国的刑事诉讼法逐渐将我国的纠问式的审判制度向对抗制转化,吸收英美法系对抗式的优点,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这些司法上、程序上的改革使得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得到了启示,更将这种人权思想传播给公民。原来的检察机关的标志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但是近年来,随着民主改革的深化,司法人员对于公民的诉讼权利尤其是沉默权给予了重视,这说明这些年来我国的司法改革已经取得成果。

第11篇

关键词:员工沉默;组织规则;沉默认知

在日常的工作互动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保持沉默、明哲保身还是慷慨陈词、提出意见?是忽视一个带有攻击性的评论还是去积极回应?是遵照刻板的指示还是另辟蹊径、发起挑战?是像一个局外人似地翘首观望还是把自己作为当事人积极应对?面对这些选择,不同个体的选择大相径庭。而这个员工对沉默还是进谏的选择对组织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员工沉默的内涵

国外学者对员工沉默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视角。一是以Pinder和Harlos(2001)为代表,认为员工沉默是员工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虽然该员工有能力发现当前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组织绩效,却保留了对组织环境、组织运行等方面的行为的、认知的或感情的评价。Morrison和Milliken(2000)指出当一个组织的大部分员工对有关组织环境、运行等方面的问题都选择保持沉默,这时沉默就变成了一种集体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组织沉默”。这是对员工沉默研究的另一个视角,与Pinder和Harlos相比,他们将沉默行为上升到了组织层面,将沉默定义为一种集体现象,指的是员工因为担心建言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或者认为其观点对组织并不重要,从而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

国内对沉默行为的研究比较少,何铨和马剑虹(2006)把员工了解组织运行中潜在的问题,但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没有表达个人观点的行为称为组织沉默。郑晓涛等(2008)则参考以往研究者的观点,将员工沉默总结为员工本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出想法、建议和观点,从而改善所在部门或组织的某些方面的工作,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会选择保留观点,或者提炼和过滤自己的观点。

以上定义都强调员工沉默是一种有意识的,经过思考和判断后决定选择沉默的行为,属于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心理效应。

二、员工沉默的影响

“沉默是金;会吱吱响的轮子才会得到机油……”这些谚语表明员工沉默也是一把双刃剑。员工沉默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降低管理信息过载、减少人际冲突、保护同事间的信息隐私权。但是,与此相比,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其消极影响方面。员工沉默的不利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员工沉默直接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管理者对关键信息的获取。比如,持续的过程改进需要实施掌控操作问题,因此有关当前工作流程中的问题的信息资料异常重要,员工沉默却阻碍了这类信息的传播,减少了工作场所的创新行为,使组织丧失创新的机会。二是员工不愿意发出预警信号,使得组织缺乏负面的反馈信息,这会带来诸如阻碍组织及时纠正错误等负面结果,如在一些医院或者事故中由于药物治疗差错导致病人死亡。

员工沉默对组织绩效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员工的健康起作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员工发现组织问题时,产生表达观点的意愿及态度,若是因为害怕带来负面结果等各种担忧而选择保持沉默,这种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会产生认知失调感,由此集聚的认知失调往往引发许多心理和生理问题,如情绪衰竭。同时,出于沉默氛围中的员工对环境的控制感也较低,这种控制感的丧失会减少个体自信,降低成就感及内部激励,更容易体验工作压力及挫折,他/她们往往也很少去参与组织变革工作,很难适应组织变革。

三、员工沉默产生的原因

员工沉默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来自组织方面的组织结构、组织氛围、组织规范等影响,也有管理者对进谏的刻意回避和内在理念的影响,还有员工本身的个性特点、认知等影响。

(1)组织规则和等级观念。Argyris & Schon (1978)指出在组织中存在强有力的规则,这些规则阻止员工对他们了解的组织技术和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类似地,许多组织含蓄地向员工传达这样的信号:不要对公司政策或管理特权有任何质疑,即不要“找麻烦”。正是因为组织通常不能容忍异议,导致了员工不愿意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Huang et al(2003)利用从一个跨国公司收集的数据检验了Morrison的组织沉默理论模型,并发现了民族文化相关因素(如文化权力距离)对管理者的开放性和员工保留他们对组织的意见的倾向的调节作用。

(2)管理者的回避和内在理念。Morrison和Milliken认为组织沉默起源于:①管理者担心会有消极反馈;许多相关的研究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Argyris & Schon提出这种对消极反馈的担心对于管理者来说特别强烈,许多管理者都有一个强烈的避免尴尬、威胁、无助感以及不胜任的需要,因此他们倾向于回避任何揭露他们弱点或者那些对当前行动过程提出问题的信息。实证性研究指出来自下面的消极反馈(与来自上面的消极反馈相比)通常被管理者看作是不精确和不合法的(Ilgen et al., 1979),并且对一个人的权利和信誉的威胁很大。②管理者的一系列内在理念:员工是自私的和不能信赖的,管理者最了解组织中的重要问题,和谐一致是组织健康的体现。在诸如此类内在理念的指导下,管理者倾向于回避员工建言,导致更多的沉默。

(3)员工个性特征及沉默认知。Detert & Burris给439名全职员工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员工们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担心进谏或许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员工比较关心进谏的结果或者“感到徒劳”;4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进谏的收益比较小,或者分享观点的成本比较大时会选择沉默;25%的被调查者说他们保留对日常事务的消极反馈和改进的建议是因为害怕得到不好的结果;20%的被调查者害怕对一些严重的不合法或不道德活动提出异议(该调查有多选的情况,所以总和超过100%)。Premeaux & Bedeian对118名通讯员和他们的合作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员工的自我监控对两个个人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掌控、自尊)以及两个环境因素(高管的开放性、对上级的信任)和进谏具有调节作用。

四、管理启示

员工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之所以保留个人观点,选择沉默,其内在动因异常复杂,而这种沉默或者信息保留的影响面也非常广,可能会造成组织错误的决策、损害员工的信任与士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增加员工的建言倾向,减少沉默行为:第一,创建鼓励建言的组织氛围,建立完善的建言管理制度。在缺乏信任的组织体制中,员工常常认为自己的建议被上级采纳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倾向于保留意见。第二,提高管理者认知品质,提倡民主化的柔性管理模式,重视员工的利益诉求,关注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积极采纳员工意见。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常常导致员工积极性和自主性的下降,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与承诺水平,于是,员工自然会忽视组织利益而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从而有意识的规避发表意见带来的损失,选择沉默。第三,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构建科学的甄别筛选机制,关注候选人的个性特征及认知风格,将责任心、主动性等纳入胜任力模型,并据此通过各种素质测评试题来考核候选人,进而淘汰潜在的沉默者,选择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强的员工。

参考文献:

[1]何铨,马剑虹.沉默的声音:组织中的沉默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13-417.

第12篇

提升口才能力的方法一、要有幽默感。

幽默的语言风趣、诙谐、意味深长,使人得到的感触就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幽默感可能有点天生的味道,有的人生来就很幽默,一张口就能让人捧腹,也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说过一句能让人笑的话。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心去学、去模仿,变得比较幽默一些是可以的。这里讲几种制造幽默的方法。

第一种是实话虚说,虚话实说,故意混淆本义和引申义;这可有如下方法:一是把原本比喻硬理解为被比喻本体或相反,二是把抽象的概念硬作具体化,把具体的东西硬是抽象化,或者把两者当作一回事。

第二种是利用谐音来制造幽默。这种幽默只能在口头上发挥,书面是不行的。它利用的是说话人说的是一个词语,听的人却把它听成(或者是故意听成)另一个同音的词语。举个例子:医生为一个姓焦的病人检查完身体后就对他说你以后不能同房了,病人是偏僻山村来的农民,不懂同房的意思,医生再解释,就是不能**了,病人更不懂了,医生一急之下,就说,就是不能****呀!病人更急,说:我爸姓焦,我爷爷姓焦,祖祖辈辈都姓焦,我为什么不能姓焦?!病人把****听成姓焦了。

第三种故意不把话说完整,留给别人想像和引申的余地。改革开放前较穷,北京一些单位把组织去澡堂洗澡当作一种福利。一次某单位工会组织两个活动,一个是去澡堂洗澡,一个是去参观博物馆。由于人数多便分上下午、分男女两批进行。工会主席在大会上宣布,上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参观。下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要遵守纪律,不许拍照!工会主席有意无意地没把话说完全,形成了强烈的幽默效果。年轻的女领导刚来上任时,原领导在欢迎会上把单位每个同志介绍给女领导认识,介绍到我时,我说,不用介绍了,我们是老相----讲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大家脑子里浮现的一定是老相好这个字眼,我才慢慢接下去,是老相识了,大家笑了起来。这就不多不少营造了一些幽默气氛。

第四种是偷换概念。直接用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阿红明天有事,向单位领导请假一天的时候,领导这样和阿红算一笔账:一年里有365天你可以工作。 一年52个星期,你已经每星期休息2天,剩下261天工作。 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去掉170天,剩下91天。 每天你花30分钟时间化妆上洗手间,加起来每年23天,剩下68天。 每天午饭时间你花掉1小时,又用掉46天,还有22天。 通常你每年请2天病假,这样你的工作时间只有20天。 每年有9个节假日休息不上班,你只干11天。街道每年还慷慨地给你10天年休假,算下来你就工作1天,而你这一天还要请假?!还没跟你算去年的婚假呢?!

这就是偷换概念,把实际的24小时太阳日偷换为8小时的工作日。

第五种是故意用歧义词来构成幽默。所谓歧义词是指有几种不同解释甚至意义相反的词。汉语一词多义的特性最能满足幽默矛盾性的特性。故意选择有歧义的词语造成思维逻辑的矛盾,由此而产生幽默的效果。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幽默方式。举个例子:你在停车场可能看过这样的告示:停车不足一小时的,按足一小时。这时你可找停车场主人幽他一默,你不必交费,还要叫他帮你做一小时的足部***。告示不是说按足一小时吗!他的足是指足够的意思,我们故意把它理解为手足的足,这就产生幽默了。

有时还可以用方言,或者普通话不准来制造幽默。这也是一种谐音幽默。如有这么一个笑话,一批大学新生正在进行军训。这天,指导员操着方言说:今天,一班杀鸡,二班偷蛋,我来给你们做稀饭 !同学们听了面面相觑,搞不清这算什么训练内容。后来一个同学看了指导员的动作,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一班射击,二班投弹,我来给你们做示范 !

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是讲几种常见的、容易学习的。

提升口才能力的方法二、要注意语言的修辞

要说好话,光有幽默感还不行,而且的庄重的场合你一味幽默,可能就会让人感到你油嘴滑舌,浅薄和没有修养。所以还要注意语言的修辞。在一般的口头表达上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法、夸张法、排比法、数字归纳法等。适当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使说辞生动有趣,不会干巴巴的。比方说,我要称赞阿红,可以这样说,阿红,你很美,也可以这样说,阿红,你美得就像天山上的雪莲一样。阿红肯定更喜欢听后面这句,后面就用了比喻。当然比喻要有新鲜感,老重复别人的,拾人余唾,就没有味道了。大家也听过这句话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再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人,第三个再把女人比作花的人就是蠢材了。夸张也是很常用的。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脑门特光亮,我们经常拿他那油光可鉴的脑门开玩笑。一次到河北旅游,在抱犊山上他要我帮他照一张像。我拿着照相机对着他煞有介事地瞄了好几秒钟,然后放下相机瞪着他的脑门,让他注意到我看着他的脑门,才说,照不了,反光太厉害。这就是夸张。还有排比法。排比法能给人一种气势,给人一种非听下去不可的感觉。

提升口才能力的方法三、要有一定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

在讲话中适当用一些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名人的名句,可以使你的讲话给人一种知识渊博、水平很高的感觉。这里顺便说一下,讲话表现得更有水平和文学素养是对的,但不能不懂装懂,闹出笑话来。有些把握不准读音的字,一定要去查字典。现在有些朋友不在乎读错别字,这使我感到很吃惊。讲话在适当的时候、场合,有意运用成语典故、诗词名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升口才能力的方法四、讲话最好有一定哲理

这个难度比较高,但也不是不可企及。所谓哲理,就是能在讲话中体现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抓住本质必然的东西,点出内在规律,具有前瞻性,言简意赅,给人以启迪。具有哲理的的语言,看起来是简单的句子,但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内容,使人越咀嚼就越有味。可以举几个例子:马克思最尊崇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说过这么一句话:同是一句格言,在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口中说出来,具有不同的广袤性 。这就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它的意思是说,关于人生的同一句格言,年轻人会讲,老年人也会讲。但是他们所体会的意义则迥然不同。尽管年轻人也可以正确地表述这句格言,但他绝对体会不到这一格言内涵中的那种深刻性和广袤性。因为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句格言不仅是一句语言,其中已凝缩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人生体验。比方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么一句格言,年轻人讲的时候,脑子中最多是理解为要不断奋斗,而老年人讲的时候,脑子中呈现的会是一生中无数失败与成功的镜头,其中的辛酸苦辣和成功的喜悦,都会涌上心头,为这句格言作注脚。你看,他这么一句话,就包含那么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哲理。我们再举黑格尔的一句话,他有一次讲到研究哲学不容易早出成果时,这样讲:哲学就像密纳发的猫头鹰,傍晚才起飞。这句话的内涵就非常丰富,它是说,哲学不像数学或物理那样,二、三十岁甚至更早就可以出成果,甚至成名成家,哲学更多的是人生与阅历的总结,是对各门学科和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所以要穷尽毕生的精力,才能出成果。傍晚是比喻晚年,所以说傍晚才起飞。我是学哲学的,年青时候没有什么成果,所以自我安慰,到晚年吧,结果是到现在还飞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