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

时间:2023-05-30 10:4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培养的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 自学能力

教育家B.F.Skinner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生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自学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定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学能力,就是指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独自地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无师自通的能力。(1)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学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概括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诸种能力要素的综合反映,是学习者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理论的一种能量因素。(2)从教育学角度看,自学能力则是学生消化课堂教学、扩大知识范围的催化剂,是打开知识宝库、探索科学奥秘的金钥匙。大学生自学能力更多的是思索和自我发现,吸收和改进现有的方法,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拥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

二、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实施终身教育、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1.终身教育的基本前提。

终身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发挥人的潜能,引导人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努力获得知识和学习技能。因此,教会学生在大学期间仅仅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使学生掌握将知识应用到“任何任务、任何情况和环境”中的本领。终身教育向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大学生在校时间的短暂性也决定了高校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任务来抓。可以说,自学能力是高校毕业生一生受用不尽、得以不断获取知识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凭借。从普遍意义上讲,评价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不在于考量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而在于考量他们是否掌握了学习知识、思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则是高素质人才的本质特征之一。高校毕业生在完成大学学业时应该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应是其中的重要内涵。因此,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在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后,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备为未来发展而储备知识的自学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应有之义。

3.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办学育人的重点任务,也是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重要载体。随着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主体(即创新型人才)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意识到,不论是对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是创新主体自身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的调整与更新,都离不开其自身较强的自学能力。可以说,自学能力是培养创新品质的必备前提。而人的社会化和国家科技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人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时展、科学进步赋予当代学生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靠后天培养形成。不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学校,教师都应该采取多条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学生应从自我做起,培养自学能力。

改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养成自觉自发的主动学习习惯。传统观念的教学,注重教而忽略了学,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应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学习中勇于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做主。大学的学习,应当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目标选择相应的专业,从而更有效率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应当自主地改进逻辑思维方式,加强自身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内课外相结合,积极参与到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最真实、最长久的。从课堂教学中专业课程的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到课外的各类专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加深知识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也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各种社会实践中提高为人处世、社会交际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充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开拓思路,增加信息来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书本则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只有掌握最先进的工具,才能掌握最先进的知识。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获取知识的快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悄然取代了传统的图书资源的功能。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搜索到与专业相关的各类书籍和文献资料,还可以获取任何感兴趣的知识和新鲜事物。如今,网络知识的更新速率,已超越了人们曾经的想象,使得它成为有效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之一。大学生应培养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搜索引擎,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师应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教师在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是所学知识本身的特性。大学生求知欲高,凡是相对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鼓励大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三是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愉快体验,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承认或内在的满足等积极情感体验,会增强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转变教学方式,更新实践方法,营造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自学。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潜意识,教师要不断拓宽锻炼学生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改变原有的观念,由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转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习,从简单到复杂,从课内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方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在基础和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将遵循固有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转变为设计好实验要求和目的,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想象力,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更广泛地开展开放性实验;组建兴趣小组、科技小组,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别、各学科的知识竞赛;巩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改变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自学能力提升。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仅是一纸试卷,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应试教育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学生迎来了新的机遇。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从原本的通过试卷考核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答卷与产品设计、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讲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自学能力,达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的。

总之,自学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条件。因此大学生应该更主动地创造条件提高自学能力,教师应付出更多的耐心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新时代需要有自学能力的大学生,通过高校、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定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出既有专业素质又能胜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霜.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教育探索,2006,(5):48-49.

[2]祝庆韬.关于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0,(3):53-57.

[3]白社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陕西教育,2007,(10):25-26.

[4]魏刚才,常新耀,谢红兵,陈金山,崔艳红.论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19-20.

[5]裴桂清.论终身教育与创新主体自学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6,(5):15-16.

第2篇

>>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 形成性评价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机制探索 论古代汉语教学与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汉语汉字应用能力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数学学习形成性评价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逻辑教学与大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 浅析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 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EB/OL].2015-03-24..

[5][8]杨惠中.C.Weir.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4,191.

[6]黄冲.83.6%受访者认为国人汉语应用水平下降[N].中

国青年报,2012-01-10.

[7]贺阳,徐楠,王小岩.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

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N].光明日报,2011-01-11.

第3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 102617)

摘要: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是指企业最看重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为此,高校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意识到核心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学习并留心培养自己这方面能力,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33-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责任教授和管理专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IPT-POPME-2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宏雷(1972-),男,河南禹州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辛俊杰(1987-),女,山东威海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处,助教,研究方向为心理学。

0 引言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生力军,所以大学生的未来,直接和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和国家能否持续和谐发展相关联。现在大学生最关注的往往是就业问题。因此,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安定有着紧密联系。在这个问题上,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连续出台多项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1]当然,这些措施和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单靠这些就能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比较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心态和社会整体就业观念的差异。针对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社会整体就业观念的改变是我们能力难以企及的层面。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做的就是重视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2]

1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内涵

在探讨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就业能力一般分特殊就业能力和一般就业能力两类。特殊就业能力是针对特定职业或环境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主要表现在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上。一般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事的态度、做事习惯、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自我学习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等等。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企业对大学生群体的要求,张慧丽学者把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细分为:①基本技能:阅读、写作、学习能力;②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③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执行力、自制力,抗挫折力;④发展能力:勤奋诚信、责任感、职业规划;⑤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3]

通过对大学生一般能力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基本技能中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能力中的责任感、交往能力中的团队合作能力。[4]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

通过和用人单位的接触、调查,笔者发现从企业所需人才角度出发,现在大学生主要的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2.1 部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高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高低作为能否被录用的一项重要因素。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条件限制,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说起专业知识时头头是道,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动手能力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2.2 部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低 大学生刚入职时,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企业是希望大学生尽快自己学会职场中的一些知识,但是部分大学生习惯了别人教自己这种模式,很难自己去主动学习,甚至于事情不会做时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同事帮助,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任务。那这样的话,必然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2.3 部分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等道德素质不够强 很多企业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的诚信、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方面存在部分欠缺。当前,少数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影响,就业时个人资料存在虚假部分,有很多技能正式工作以后才发现并不具备,或者主动请缨的任务却没有及时完成,对个人利益得失过于计较等。这让用人单位很难放心的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2.4 部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弱 很多企业选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员工,主要就是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或者盲目尊崇权威,在面对问题时缺乏创新自信心、害怕批评、或者在进行创新过程缺乏耐心。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所处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科研环境等外在因素,他们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其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乃至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

3 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措施

核心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企业最看重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用于任何工作的求职,符合任何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如果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势必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针对上述五种核心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相应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这些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5]

3.1 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的初等教育一直是教师为主导,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这导致到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会很不适应,因此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鼓励学生改变过往的依赖型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此外,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应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大一新生就开始灌输给他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甚至于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3.2 要稳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是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定期举办各种专业的学术活动,开设创新系列专业学术报告会;二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创造、发明协会等社团,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三建立专项奖励基金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在于就业能力的提高也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3 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高校中任课教师应做到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多参与理论的实践研究活动;其次,学校应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规定所要求的课外实践活动学分;另外,高校可以在校内多组织一些实践操作竞赛等。这样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的补充等措施,大学生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自己尝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工作就更加容易处理一些实际发生问题,这样的大学生自然也是企业所青睐的人才类型。

3.4 要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自身意识、社会、家庭、学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责任感淡漠的现象。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往往习惯于淡漠态度寻找种种理由敷衍塞责。那么针对这一的情况,我们高校应该怎样办呢。必须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具体可以用分阶段、分层次这样的创新模式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由于大一到大四各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责任教育内容应按不同年龄段而各有侧重。[6]只有让一个人有了责任感,那么企业才会放心的把工作交付给他。所以说,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是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5 要逐步增加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和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接触中,我们不难发现“90后”的他们中出现大批宅男宅女,即那些整日不出门、习惯在宿舍待着的人。这种足不出户的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这样会导致他们喜欢独处,渐渐不善于和他们相处,更谈不上与他人合作。学校可以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多增加一些必须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才可以完成的论文写作、科学研究等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就要求他们必须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思维,主动协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通过讨论交流达到小组最终的一致性,最终有效地完成任务,并在团队合作中体会群体的力量,通过和其他小组PK提高组内每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假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这样两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数百万的大学学子中,很多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就业,所以在校期间,我们除应要求学生掌握普通高等教育所规定的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需要专业技术能力以外,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只有让大学生意识到这些能力在求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有意识地去锻炼和培养,就可以提前为他们的就业做好准备,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顺利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尊利,刘朔.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探讨[J].陕西教育,2008(3):104-107.

[2]姚夏军,黄新敏.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8(1):221-223.

[3]张慧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77-180.

[4]顾艳霞,杨小燕.谈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30-33.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面对不断增强的人才竞争力,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涵盖了各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也要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1)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纵观现在的高校,大多数学科采取闭卷考试,有些科目的考试内容是从建立的题库中进行抽取,通过制定的标准答案来判别学生答卷的对错,这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影响了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2)大学生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大学生所处学校、社会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科研环境和良好的、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氛围将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鼓励创新、充满挑战、激励竞争的学府气氛和社会环境,都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也会促进学生勇于创新,奉献社会。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其核心因素是要其具备创造性思维。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普遍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欲望;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但不能否认,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是指既要转变学生的思想,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运用转变者,让学生作为教学的重要一员参与到教学本身中来看,同时,也要转变老师的思想,从以往的知识的授予者到对于学生运用知识的指导者,旨在关键点对学生进行指导。有人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仅要从老师那里学到传统的经典的知识,更要从这些厚重的知识中提炼方法,用于知识的再学习;而老师则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研究本学科的前沿理论,从而提出自己的想法。

(2)培养创新兴趣和创新思维。现在的大学生的兴趣缺乏深度和广度,对于创新的第一步--思想有了转变,但兴趣点停留的层面比较浅,同时,有些学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的思维和观察力都有待于加强。培养创新的兴趣可以从改革高校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作为突破口。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调查总结性实验等内容;多结合理论课程安排课程设计;重视毕业设计。而这样做的同时,也逐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的发展。

(3)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具备了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学校则要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高校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思想。

“引进来”是指引进一些课题、项目,让学生协助老师作科研课题,参与项目的研究,参与分析、设计,直至见证科学结论的诞生,使其思维得到锻炼,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出去”则是要求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学校的合作企业中去,检验他们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创新的热情;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科技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论

面对人才济济的社会和对高校教育的严格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而这一任务不可一蹴而就,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的实现都能为这项任务带来新的动力,也将使这项任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彭志武.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及其实施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3期:64-66

第5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但事实表明,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女性创新型人才尚为不足,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缺乏的不是女大学生,而是优秀的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女大学生。因此,把培养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对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代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1]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所提高,她们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能力,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不愿被社会视为弱势群体,多数女生也能够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对自我成长成才的作用。但是根据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科技展的科技成果统计,我们发现女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远远落后于男大学生。通过邓德球等人对广州、河源等地的十所大学的5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优秀的学生中男性大学生占89%,女性大学生只有11%,在这些女大学生中理工类专业的女大学生占93%,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只有7%。[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创新能力远远低于男大学生。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女性高级人才主要来源的女大学生们,她们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创新思维能力较差等主要问题。

二、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1、女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

事实表明,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常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情绪情感比较脆弱、依赖感强、对新事物的积极主动性不够、抗挫折能力较差等。情绪波动大,常常使女大学生心神不宁、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进入严密的思维状态,因而也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及创造性的活动;部分女大学生思考问题时总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不敢挑战“权威”、害怕失败,因此就抑制了她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很多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较低,成就意识淡薄,往往满足于现实生活与工作的安定,而缺乏拼搏进取的精神,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她们对成就的追求,降低了成就目标,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在思维方向方面,女大学生偏向于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相对薄弱,因而思维的选择性较少,很难做到灵活变通各种办法;在逻辑思维方面,往往具体形象思维较强,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较弱;在思维空间方面,女大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比较习惯于定向思维,这就是她们的思维空间往往局限于条条框框之中。

2、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缺乏创新教育,教师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了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以对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为主。教师在教授中,重照文理解,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推理,轻发散求异;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重知识积累,轻心理素质;重师道尊严,轻环境培育。[3]这种教育模式使女大学生们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她们的思维机械化,也降低了她们的创新欲望而不愿主动去探索,最终导致毕业论文水平不高,创新成果贫乏。另外,我国高校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开设的课程也大多是无差别教育,而很少有适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并且缺乏创造性思维训练。从家庭教育来说,家庭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个场所,女孩子却是父母最容易呵护、溺爱的对象,因而使部分女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依赖他人、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甚至有一些家长认为女大学生“学得好不如嫁的好”,根本不会重视对她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3、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形成了一系列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观念早已根植于很多人的头脑中,许多女大学生深受此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淡化了她们的创新意识。其次,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角色期望过低,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比女性聪明,进行创造性活动是男人的事,而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可以说是社会对女性最典型的角色期待了。这种角色定位往往使她们表现出温顺、依赖、柔弱的性格特点,无形中就会导致现代女性的成就动机受到压抑,造成部分女大学生成就意识淡薄,从而影响了创新潜能的挖掘,阻碍了她们的成长成才。

三、加强当代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切入点,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型女大学生就是要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越强,创新思维越活跃,然而,创新思维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而形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女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一方面,要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学》、《科学史》等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她们的创新潜能,不断培养其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批判思维及逆向思维;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把教学看作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的互动过程,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体发现、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需要和价值取向、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能动地对认识客体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客体吸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来的过程。[4]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怀有质疑精神并不断尝试、探索,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敢于质疑前人已有的结论,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此外,要善于观察,注意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同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得弄虚作假,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死记硬背和对教师讲解的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以弘扬“四自”精神为着力点,完善女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所谓自尊,是指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这就要求当代女大学生珍爱自己,不卑不亢,敢于向“权威”挑战,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创新型人格;所谓自信,就是女大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妄自菲薄。它激励女大学生摒除“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优女劣”的错误思想,确立男女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真正成为社会的“半边天”。只有自信,当代女大学生才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所谓自立,是指树立独立意识,反对依附顺从。女大学生只有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真正自立于人群;所谓自强,是指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是一种自励自进的精神气质。作为当代女大学生,必须具有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弘扬“四自”精神有利于当代女大学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成才观,从而达到超越自我。

3、以参加各种活动为突破点,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要培养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创新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她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我们要为女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开展学术讲座、女大学生研讨会、女大学生修养、女大学生成才知识讲座、女大学生创业竞赛等以女大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她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与新见解,并邀请一些女性专家与学者来给她们做学术讲座与经验交流,这不仅可以激发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热情,还可以锻炼她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为了调动女大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我们要对有发明创造和科研成果的女大学生给予奖励;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实践观教育,使她们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女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投身于社会调查、自主创业、科技文化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当中,让其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4、以优化环境为增长点,营造女大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5]当代女大学生是我国女性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必须为女大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更有利于使女大学生产生创新欲望,敢于探索新知,正如陶行先生知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6]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校园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其次,学校要开设与女性相关的课程,将男女平等观引入各类教学中,帮助女大学生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认识女性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与成才观;再次,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女大学生创新水平的高低,如果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平等地对待和信任女大学生,经常与她们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其想法和意见,并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兴趣。实践证明,成长于民主、和谐、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的女大学生,往往具有健全的人格,成就欲望较强。

【参考文献】

[1] 彭宗样,徐卫,徐国权.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Z].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邓德秋.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4(14).

[3] 吴永光.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4] 胡龙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 赵艳红,张海钰,周燕.女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6]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755.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义务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等学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深入的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使之最终成为引领时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迫切任务。而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紧跟时展的潮流,最终学有所成。因此,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今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挑战。

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当前陈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以及存在缺陷的课程设置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高校目前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得不到尽情的发挥,学习效率不高。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照本宣科,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直接导致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低下的后果。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是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环节,我们现在处在瞬息万变的知识创新时代,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所形成的培养架构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只有构建起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知识经济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才。

在进行合理的课程架构和体系的构建时,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要有利于大学生伴随社会发展实现知识的优化更新,把社会发展的近期和长远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基础教学,扩大学生视野和知识面。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最终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的优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专业知识教育向增强创新能力教育的转变。当前,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建设更新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瓶颈,亟待加以改变。不完成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换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创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迫切地呼唤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改革。

完善和改进基础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能力只有在扎实掌握了基础知识并经过实践锻炼才能具备和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而强大的能力又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二者相辅相成。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要改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做好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打牢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提倡教授多的下到教学一线,给学生上基础课。通过知名教授走进本科生基础课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基础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建全新模式的课堂教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通畅的渠道

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极不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须加以改变。要使课堂成为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空间,就必须由教师来营造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要启发学生能发现、提出、并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必然意味着某种知识的创新。现在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训练对现成问题被动的、应答式的解决能力,若强化这种训练,必然导致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意识的弱化,也削弱了创新能力的激励和培养。因此,结合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也将会面临一定的失误和风险,比如紧张或不够宽松的课堂环境会造成学生启而不发或沉默不语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并对学生所犯错误具有高度的包容精神。

(四)大力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极大内在动力。反观当今高校现状,不少在校大学生正缺乏创新的激情,既无心标新立异,又惰于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另辟蹊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极强的依赖性,课堂上将老师讲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到笔记本上,回去后再照搬到作业本中,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激情是阻碍其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克服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必须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赛面向全体学生,由在各自学术领域内有所建树的教授作为大赛指导教师和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耐心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参赛学生则在相对宽松的范围内自由选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因特网查找资料,最终将自己的构想形成成果并接受大赛评选。这一过程将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杯”等各种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根据参与情况以及获奖等级增记学分或给予其他各种奖励。 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深入的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最新动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五) 加强实践环节并调整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可以在引导人、激励人方面发挥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可充分展示其创造才能,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培养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的能力。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验课设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低年级, 应当针对相应课程,加强课程设计。对高年级, 则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逐步开展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鼓励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

现阶段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基本没有专门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而通过对学生创新环节进行分析,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建立: 一方面对学生的相关创新活动给予学分上的认定,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对参与创新活动,学校应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这样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导向,使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大多数学生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从而在校园里展现出一个群体性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牟艳娟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与战略》 2003,09期

第7篇

当代大学生作为促进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其专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道德素质等各方面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作用着未来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职业核心能力这一方面,引入先进的培养措施,比如通过构建有趣可行的新型教学学习基地、开展实训教学项目等一系列方法,让学生在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同时又能够进一步发展自身素质。

一、充分展现当代新型课堂教学基地的性能与优势,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科学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是现阶段各高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途径,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工作则应当逐渐融入到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各项课程项目当中,从而让教学课堂具备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合理性。首先,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务必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坚持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项目的主体,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积极地引入游戏教学、沙盘教学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方法。再者,高等院校应当将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关知识内容纳入到教学课程内容当中,例如“文字处理能力”纳入到应用写作课程当中进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纳入到校内企业仿真模拟实习课程当中进行锻炼、“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则可以纳入到大学语文等课程当中进行学习等,灵活运用各项教学内容来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二、灵活运用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项目,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来进行落实开展,而还应当灵活运用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项目的形式来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内容有效落实。众所周知,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特征是活动导向性能,而这一性能在本质上与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项目的实质意义是具备共同的切合点的,为此各大高等院校在积极地落实与推广第一课堂教学项目的过程中,也需积极地分析探索第二课堂的开展途径,着重关注学生的技能操作与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有效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班级评比、院校社团项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讲座与论坛等各种模式,逐渐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慢慢地渗透至本院校日常的教学项目当中。

三、在最大限度上构建学习实训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所谓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即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中能够基于潜移默化的前提下逐步培养锻炼而成的社会基本工作能力,而高等院校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均为专业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精英,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程度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校实践项目的开展成效与教学成果。首先,加大对学校内部实验、实训基地的构建力度,从锻炼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性能力着手,关注与强调实验、实训等一系列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项目,增强对各项实训工作室的构建工作,为广大高等院校大学生提供舒适、健康、良好、和谐的实践工作环境,为全面培养与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供条件基础。再者,拓宽企业外部的实训渠道,建设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比如高等院校能够依据学校发展形势以及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进行沟通与联系,并由此来构建出较为稳定、长期、安全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供充足、安全、可靠的机会基础。

四、充分展现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独立自主性,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高等院校要全面地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就务必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的主体性特征,在最大限度上展现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独立自主性,从而让学生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经济社会上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制定与完善健全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积极地指导学生落实与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控制、评价等一系列符合主观能动性质要求的工作项目,让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上关注与重视职业核心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再者,对于学习项目的完成情况,高等院校能够通过严格的互相监督制度来要求所有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的课程作业,必要时能够为他们配置必要的教学辅导小组,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分析、总结的方法与技巧,促使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与掌握专业化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全面培养与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进一步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国家经济增长、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因此当代高等院校在落实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要着重强调专业知识的讲解,而且还需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工作,从而为学生往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竞争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朱静宜 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独立思考指的是一种洞察力思维,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找到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大学生作为已成年的个体,应当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由于我们教育制度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受到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从相对封闭的高中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载体,让缺乏独立思考的大学生变得茫然。

1 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1.1 对外界的依赖性

现在的大学生,在娱乐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见,然而涉及到专业选择、就业、深造等对他们的将来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时,就变得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甚至不知道都有哪些选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今大学生对外界的依赖性太强。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学习课程的安排都是学校、老师做的,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们很少思考学习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知识将来有什么用。绝大多数同学学习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即使考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个学校都有可能是家长代劳。这种培养方式形成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惯性。进入大学后,需要学生自己选择要学习的课程,自己规划将来的学习目标,自己考虑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时,他们往往变得无从选择,无法做决定。但毕竟,当今的大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面对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时,他们首先会选择从外界获取相关的信息,从网络上吸取别人的经验。这本是无可厚非,因为从外界获取信息,参考别人的经验也是独立思考的一个前提。然而,由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别人的选择往往成了学生们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很可能是不合理的。例如,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比较关心将来的就业,就问他们高一级的同学,高一级的某些同学告诉他们某个专业将来就只能干某个职业。然后问的学生就向老师倾诉,说他们专业没前途,将来只能干某个职业,他对这个职业不感兴趣,所以觉得学习没兴趣了。这类学生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典型代表。首先咨询对象的选择就没考虑清楚,咨询就业问题却选择向没毕业的学生咨询,得到的反馈信息肯定不合理。其次,别人给出答案,都不加以考虑就信以为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独立思考,最终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可见对外界过度的依赖往往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又往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热情,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滑坡。

1.2 “自我中心”的个性

强烈的“自我中心”同样会导致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90后”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烈,自信并崇尚自由,同时也十分自我和功利。信息化时达的网络、电视、报纸等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事情。然而泛滥的网络、媒体并不都能准确地传递信息,甚至被故意掺杂诸多负面信息。当学生习惯了从这些渠道信息来判断事物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出现偏差。但是,他们唯我独尊,认为学校的规定,政府的宣传才是对他们的束缚。时代独有的叛逆使得他们愿意不假思索地相信他们认为“绝对自由”的网络宣传,而不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判别自己所见所闻。这种“自我”造就了个人主义,造成了责任感的缺失。混淆了固执己见与独立思考的内涵,违背了独立思考的真正含义。最终会造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偏颇。

1.3 “随波逐流”的思想

随波逐流思想也是造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学习场所。学生要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生活,就要学会自我管理。然而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事、班级的事、学校的事都漠不关心。班长、辅导员一遍遍地催他们才勉强把事情处理掉。平时的学习生活随波逐流,看别人怎样做,自己也跟着照做,不管事情好坏。从而导致了现在大学校园里旷课以宿舍为单位,迟到以班级为单位,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怪现象。这些同学不会独立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不会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让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紧张忙碌的大学生活变成了消磨时光的游戏。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企业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解读此报告时说:“劳动力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 

实际上,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该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企业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面试中,用人单位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工作?”“你做过什么项目吗?”等等。用人单位在对大学生进行招聘时的问题已经明确地起到了导向作用,这一导向清晰地指向了大学生在求职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高等教育要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这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企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主要需求 

职业能力是企业对于求职者的最主要的需求,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通过职业能力来衡量应聘者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职业能力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诸如经验、智商、情商方面的标准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调查表明,接近100%的大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使用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向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去甚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能力不足。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等负面因素的评价,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不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最为关注的大学生求职者职业能力 

2007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 

通过调查,在职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因此,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最为关注的五项职业能力,并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企业和社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能够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能够投入热情执着追求,要有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意识,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的落脚点。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大学毕业生,不会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同时,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大学毕业生更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和企业带来双赢。 

(二)敬业精神 

企业和社会非常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尤其在职场上,很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那么大学毕业生就要有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拼搏、敢于冒险、不断进取、并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当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成为一名职场人,就不能够再用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要清楚自己所担负的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大学毕业生无论在今后从事何种工作,即使是纯技术类工作,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企业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职业能力,这就更不用说诸如销售这一类以语言艺术为职业必备技能的工作领域了。尤其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好的想法、完整的工作思路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能够顺利的表达出来,而顺畅的语言沟通往往能够起到展示自我、为工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必备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但是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企业更为看重的将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内容,是否能够快速地掌握新的技能,也就是说是否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使自己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材”快速转变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型“人财”。 

(五)解决问题能力 

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般能力要求,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在“创新能力”这一宽泛的领域中,“解决问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从事的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棘手难题,这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更为严峻,所以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乎着是否能够做好本职工作,更为严重时很有可能关乎着企业形象建设等关键问题。所以,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积累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难题。 

三、基于企业需求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回归到高校中,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主要趋向,通过市场调研和归纳,梳理出学生所需重点发展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个人素质,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教学,达到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做好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充足准备。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在课程日常教学中,就需要高校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可以在高校中引进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 

第10篇

Abstract:It is oral ability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that decide undergraduate’s social adaptation in the future.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or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likely to be a two-way communication, or a dynamic communication, we couldn’t replace the examination of undergraduate’s oral ability with a certificate of qualification, as known as PSC (Putonghua Shuiping Ceshi), which is a standard spoken test. There are divers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setting up different optional courses; reinfor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in university, etc. Cultivation of Oral Ability counts a lo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alents.

关键词:言语能力 综合素质 隐性课程 高素质人才

key words:oral abi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ural activities high-quality talents

课题项目: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江苏大学教改与研究专项“言语表达能力与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及其考评方法研究”(JGYB2009047)和镇江市2011年度社科应用研究课题“具有镇江特色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策研究――关于镇江市区社会噪音现状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茅海燕,上海崇明人,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的研究。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常常在言语交际中有所展现。言语交际能力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工作成就的大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文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言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大学生言语交际的能力。

一、大学生言说能力现状分析

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自身语言习得的制约影响,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缺少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必要的实践训练, 也缺少评价机制,致使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存在放任自流或停止不前的状态。

1、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由于紧张或担心被别人耻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对开口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一般不愿也不敢在课堂、座谈会等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同学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宁愿选择“看书”、“欣赏音乐”、“网络对话”“QQ聊天”等不打照面的交际活动。

2、书面色彩过于浓重。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体系是听写读说并重,但多年的教学过程往往把“说”的环节忽略,或用“读”来替代“说”,加之少年时期的羞涩,让更多的青少年失去了“说”的勇气,只好用“读”来应急,自然就形成了浓厚的“读书腔”。

3、口语表达词不达意。由于缺乏系统的“说”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不完整、不流畅、不简洁的现状特别突出。不少学生爱说套话,表达模式化,没有个性,没有新意。词不达意或用语粗俗。有些学生吞吞吐吐,说话时离不开口头禅“这个、那个、嗯、啊”,极大地影响了口语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4、选词用语多不得体。口语交际必须讲究礼貌,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尽量理解对方的心境,掌握分寸,适度说话,同时注意避讳,尽量避免无原则的争论。但是有的学生讲话不得体,不能根据场合、情景、对象说话,没有良好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甚至出现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让人皱眉的尴尬场景。

5、应变的思维能力欠周密。劝说别人、安慰别人、称赞别人、批评别人、就连说笑话,开玩笑也需要周密的思辨能力。有的学生在几个知心朋友之间可以侃侃而谈,但一遇到突发事件或陌生人,应变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很苍白,不仅不能化解矛盾,甚至会引发更激烈的言语冲突。

6、情绪自控力影响表达。有的同学面对突发事件,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甚至不能自控情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除了具备人文教育,科学教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同时,还应具有比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才能在情急之中较准确地运用言语沟通技能。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与言说能力对比

针对广播电视工作者、演员、师范生、部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实施了近18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为PSC),对推广普通话,推进社会和谐交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PSC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员口头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试和评定,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PSC由四部分组成:单字、词语、读文章、说话。前三项考评总计60%。“说话”这个项目的测评,占测评总分的40%。《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描述“说话”这个项目为“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1]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当代大学生中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时代对人才的言语需求有较大的距离。张一清[2]也(2009,105)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根据自身的测试目的,其测试内容绝大多数针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所占得比列并不大。”

从我们掌握的针对师范生和在岗教师的PSC情况来看,应试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确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师范生面对测试划定的话题范围常常“无从说起”,致使测试成绩极其不理想。PSC中“说话”这个项目是单向表述。尽管允许话题范围事先可以准备,但是在实际测试时,被测者仍然不能把那些自己所经历的非常熟悉的人或事,使用较准确的普通话较完整地顺畅地单向表述三分钟。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在高校师范生中开展的PSC考前培训,多数辅导人员把培训重点放在“单字、词语、读文章”三项上,“说话”项目的培训只介绍考核中的注意事项,对“说话”训练几乎是放任自流。二是PSC培训采用的是典型的语言考核应试训练形式,没有在语言思维训练方面多做文章,应试者一旦没有准备好“腹稿”或紧张“卡壳”忘记了“腹稿”,就无法继续表述从而匆匆结束“说话”。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目前需要的是言说能力的系统指导,而不是应对PSC。因为口语交际使用更多的是双向交流,是动态交流。无论是在学校学习、公司实习,还是去应聘工作,或代表公司参加商务谈判、讨论问题、交流沟通都离不开言语表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表达技能与07级学生毕业成绩挂钩[3]。无独有偶,09年3月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也开始施行“一口话”测试制度。这种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契合了经管职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较高要求。这是应用语言测试方式的一大进步!

三、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 :教育应当培养未来人才的四种基本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 ,共同生活的能力 ,参与合作的能力 ,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展现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语言素质的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人习惯于沉默寡言或照本宣科。这种口语表达现状严重地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削弱了大学生的竞争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性格情操、礼仪风度等。加强对学生语言素质的教育 ,是培养开拓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经济中就业竞争的胜出率。社会交际的实际需求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欠缺。加之在“考碗”背景下出现的考证书、考雅思、考托福、考GRE、考编制、考公务员等等现状又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锻炼交际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训练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言说能力的培养,如何大面积地开展交际言语的测评工作,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开设丰富多样的校级公选课,提供综合素养供给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开设了“交际语言艺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公关语言艺术”、 “大学语文”、 “广告语言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实用语言艺术”、“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结合每门课程的学习,设置一些相关的交际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在临时组成的教学班主动寻找朋友,并且把寻找过程、交往过程记录成文,加以分析评价总结;要求学生设置调查问卷,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发放,将收回的调查问卷分类总结,写出书面报告;要求学生主持小型座谈会,就校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要求学生在校园或附近社区就某个问题进行寻访,完成分析报告;提供文字材料,课堂开展讨论或辩论等等的言语应用活动。当然,因为是公选课,所有的课程学生有权自由选择;因为是公选课,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公选课,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堂训练极其有限。这个方面还有待相关的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来整合、调整、梳理并完善。

2、加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和课堂,还发生在众多不同的环境中,教育产生的结果有时常常是无目的的,无目的的结果可能比有目的的结果更有意义。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 年在其《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它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中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行为和情感态度,具有“潜在性”。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还具有涉猎范围的宽广性。隐性课程打破了显性课程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经验的状态;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文化现象,有助于弥补作为显性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正常的生理发育。校园建筑、校园设施和校园美化物等物质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学什么”和“怎么办”,让隐性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认为首都师范大学08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的“校长邀你喝下午茶”、“校长助理招聘”等系列活动就是与提高大学生言说能力有关的隐性课程建设的最好尝试。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解决困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建设文明社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6号.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Z]2003年5月15日

第11篇

伴随中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 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就指出: 人们不断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 [1]188这种解放的需求促使了创新教育的诞生, 如今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基点, 创新人才培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 而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高校之重责。

中国的创新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 但也初见成效。一方面, 我们看到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 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样不尽人意的数据。另一方面, 我们也看到例如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学生们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多篇专业创造性学术成果, 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同的客观成绩。应该说, 创新能力培养已成强势之趋。本文试图顺应这种趋势, 在阐释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性, 进而从主体发展和环境营造两个层面上提出构建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 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

(一)创新

“创新”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年首次从经济学领域提出创新理论, 他将创新概念界定为5种情况: 一是创造一种新的产品; 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四是取得或控制原材料货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 五是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2]4-5这种定义过于强调经济学意义, 目前对创新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创新是新设想(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3]328

从教育学角度来讲, 创新是一种文化过程, 它是由一种新观念、 新行为以及新事物的出现, 所引发新方式的推广和普及的过程。笔者认为只要创新主体能够用新方法、 新思维、 新途径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都能称之为创新。本文的“创新主体”, 意指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 独立思考、 协作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方法、 理念、 理论、 产品等成果。概括起来创新的特征主要包括: 新颖性(首创性)、 未来性、 创造性、 变革性、 价值性、 先进性、 时间性、 市场性、 风险性、 协同性、 效益性。[4]4-6

(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上, 通过自身努力,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 发明或改革旧方案的能力。[4]59综合来讲, 创新能力涉及一个人的多种能力, 如认知能力、 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判断能力、 分析能力、 想象能力、 试验能力 、 自学能力、 吸收知识能力、 信息能力等, 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5]41

尽管学术界对创新能力还没有统一定义, 但许多研究者在“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以及具有独特的、 稳定的心理特点”的观点上已达成共识。[6]58-59就创新能力本身而言,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具有以下特征: 探索问题的敏锐力; 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 转移经验的能力; 形象思维、 侧向思维、 灵活思维的能力; 联想的能力; 评价的能力; “联结”和“反联结”的能力; 预见的能力; 运用语言的能力; 产生新思想的能力以及完成目标的能力。[4]59-61

二、 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

创新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现代教育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特征, 创新教育应着力发展学生自我实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根深蒂固, 致使创新教育实施起来非常艰难, 创新能力培养低效, 其制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观念陈旧, 制约创新教育理念引入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的自觉行为, 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高等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囿于传统、 惯性定势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 第一, 教育目的。传统教育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颇深。至今将“传道、 授业、 解惑”知识的灌输作为中心。[7]63应试教育并没有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而退出历史舞台, 而是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竞争性而变得更为“扎实”, 严重制约了创新教育注重“引创、 生本、 培能”的目的。第二, 师生地位。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尊师重道”, 无形中将师生地位不平等化,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创新教育强调师生互动、 学生为本, 倡导以学生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 知识渴望、 方法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三, 教学方法。传统教育方法单一, 以教材为中心, 以“注入式”、 “灌输式”“封闭式”等接受方式为主,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独立性、 创造性, 与创新教育寻求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相违背。第四, 学习内容。传统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 以培养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8]32这种专业教育分科过细使学生知识成点线结构, 难以成面, 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 思路局限, 难以满足学生通识教育的需求。正如怀海特所指出的那样: “ 最糟糕的那种教育一定是以一种或两种特定科学为基础……往往只向学生灌输这些特定学科的狭隘的成果……一个人如果只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 把它作为这种学科特有的一套固定程序, 那么, 他实际上并不懂那门学科。他缺乏丰富的思维, 不能很快领悟完全不同的思想概念的含义。他将无所发现, 在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时也将反应迟钝。”[9]92-93创新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面的知识结构、 发散的思维模式。

(二)教育体制落后, 制约创新教育体制变革

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政策导向仅体现在舆论上, 多数学校保障创新教育实施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10]50虽然许多学校在管理过程中, 要求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但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 刚性的考核要求、 实质的激励措施。教师未能彻底履行“引创”职能, 培能目标难以实现。创新教育体制的变革需要教育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来进行支撑, 而往往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社会政治、 经济、 市场发展速度, 得不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撑, 创新教育体制规划完善难以实施。现今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高等教育的培养体制难以形成: 教育——市场——经济——人才的良性循环, 已经导致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已屡见不鲜, 2010年考研人数已突破140余万, 就业难成报考主因。[11]140余万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数字, 而是教育市场失衡的另一种体现。高等教育体制中教学、 课程、 管理、 激励、 保障等体制再不加以完善, 教育满意度将会不断下降, 帕金森的“办公大楼法则”将深入人心(大学的大楼愈盖愈大愈高, 人文精神却愈来愈矮化, 创造性的成果和大师级人物也愈来愈匮乏)。[12]

(三)培养环境局限, 制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

人要完成创新活动, 实现创新目标, 离不开社会大舞台。首先, 创新能力不能单纯依赖个体的生理、 心理成熟而自然形成, 它还依托于多方外部因素。其次,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 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13]49-50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要创造条件, 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外部环境和实践平台。从社会这个宏观层面上来说, 需要发达的科技环境、 开放的文化环境、 兼容的学术环境。从学校这个微观层面上来说, 需要一种复合型、 宽口径、 重交流的教育模式, 可以通过完善引导平台、 选择平台、 自学平台、 实践平台、 保障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开拓型、 复合型创新人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创新意识还不够、 文化注重权威和继承性、 前沿科技信息非公开化、 教育观念和模式复制国外居多, 自我创新较少; 社会领域中学术气氛、 创新气氛、 文化环境、 协作气氛有待提升; 政治经济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度还不足。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 稀缺的软、 硬件资源, 较低的支持度和协作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教育中“引导、 选择、 自学、 实践、 保障”五平台的建设, 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开发出适合我国情发展的低成本、 高效能、 切实际的创新教育模式的现状。

三、 创新教育: 内外结合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类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创新活动史, 而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中心, 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 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质, 更是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而人发展核心就是其创新能力的发展。[13]191人的发展实际上包含两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指个体的生长和成熟, 是本质也是基础; 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 是发展也是条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基于两方面, 一是内在创新素质的修炼。二是外在育人环境的营造。

(一)加强主体性, 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力根源于深层的自我, 包括人的一切快乐、 热情、 潜能, 是产生创新型思想、 灵感的源泉。[13]190本文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 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思维培养、 学习能力培养、 创新品质培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主观能力性, 只有不断加强主体性意识, 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创新源泉。文辅相教授曾说过: 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 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 没有发展主体的内化, 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倡导一种“以生为本”的创新教育, 应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上来。

1. 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

创新意识是指主体自觉进行创新的心理活动。它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 亦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它支配着人们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规定者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 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4]189创新意识具有新颖性、 社会历史性、 个体差异性等主要特征。根据创新意识在创新实践中自觉程度的高低、 指导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可以将创新意识依次划分为创新需要、 创新动机、 创新兴趣、 创新理想、 创新信念、 创新世界观等六种表现形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起点, 只有注意从小培养主体的创新意识, 才能为成长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门应以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强国。[15]

2.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

创新是在创新思维的主导下进行的, 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是以创新思维为灵魂的。创新思维即产生新成果的思想活动, 一种具有创新品质的思维。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突破性, 超越旧的成果; 新颖性, 开创产生新颖的成果; 独立性,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综合性, 有多种思维方式参与; 辩证性, 循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进行; ⑥开放性, 审视、 吸收外界的新信息和新材料等特征。[16]173-174本文认为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里的创新主体即大学生是一群具有一定的知识贮备、 学习经验、 认知能力的个体, 首先要他们认识到创新思维是无限的, 是可以训练的, 只要不断思索均可以产生一种相对于自己来说的未知的结果, 这就是一种创新。其次要不断扩大思维空间, 创新主体应从善于引发思维、 学会发散思考、 注重逆向思维、 发挥联想的魔力、 精于辩证综合、 重视比较思维等方面入手。[17]76-87只有发挥其主体性, 不断质疑、 思考, 才能形成惯性的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

3.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能源基础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学习能力包括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18]46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创新主体的潜在学习能力。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1964年出版的《人类潜在能力探索》一书中认为: 一般情况下, 人的大脑资源的95%没有得到开发, 人脑最大的创造能力可能是无限的。种种科学调查亦显示, 人的创新潜力极大, 但挖掘、 开发得却很少。[19]7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学习潜力开发力度不够, 没有将这种源源不断的学习潜力转化为现实学习能力来加以实践。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就是一种以拉大时间跨度来加大学习潜力的开发的有效举措。大学生既需在时间战略上加大力度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还需在方法战略上加大力度, 学习方法远比知识重要, 知识仅是一种量的积累, 方法却是一种质的拥有, 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大学生应在惜时的原则上创新学习方法, 提高自学效率。如: 自主学习法、 问题学习法、 开放学习法、 案例学习法、 课题学习法等可为借鉴。[20]40

4. 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的形成关键

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创新品质上, 这主要表现在应具有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 坚韧不拔的毅力,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意识。[21]9创新品质因人而异, 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 大学生应着力培养以下心理品质: 独立性, 能够独立思考、 判断、 选择、 行动。具有强烈自信心, 超越“权威定势”、 “经验定势”、 “从众定势”; 敢为性, 有相当的胆识, 敢于行动、 敢于冒险、 敢于拼搏、 并勇于承担后果; 坚韧性, 为达到目标而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不畏苦难。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特在讲他的成功奥秘时说过: “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自控性, 能自觉调节和控制情绪和情感, 保持心理健康, 约束自己行为; 合作性, 善于交往、 合作、 共事、 体谅、 理解、 沟通。这些品质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个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和立足社会的本领差异。

(二)营造育人环境, 促进个体发展

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系统, 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唇齿相依。高等教育作为个体教育的高级阶段, 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创新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的是即将进入社会且心智成熟的青年。高校凝造了一个小社会集, 学校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包括: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叶澜教授认为: 与社会功能相比较, 个体发展功能是学校教育更为直接和内在的功能。促进个体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固有价值, 亦是对人本理念最为本质的诠释。而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 人的教育也是源于环境的影响。对于心智趋于成熟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 他不仅是一个受教育者, 更是一个公民、 子女, 他接受教育影响的环境涵盖了家庭、 学校、 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 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自由、 开放、 民主的发展空间, 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家庭: 创新能力培养的起始点

家庭教育是个体发展的起始点, 其影响伴随个体一生。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子女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直接保障。适宜创新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在: 家庭的鼎力支持、 家庭的文化修养、 家庭的民主和谐等方面。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 促发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 家庭中轻松、 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13]280家庭教育担任着启蒙教育的重任, 个体的身心发展、 品性发展方向决定于此。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 和谐、 健康的家庭环境, 促进其心智健康发展。其次要从小养成个体良好的自主思考、 动手的习惯, 启迪其多思、 好问、 多疑、 自立的品性。再次要尊重个体的个性和兴趣, 并加以正确引导, 培养其兴趣爱好。另外要丰富生活, 宽阔视野, 扩大个体的知识面, 充分了解“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的深刻寓意, 激发其创新、 探索意识。

2. 高校: 创新能力培养的黄金点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这阶段的受教育者面临步入社会实践, 应用知识并创造新知识的挑战, 所以这对学校的创新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全力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诚然, 这两方面并不矛盾, 是一种前提和目标、 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所以高校要致力于创造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软硬件条件, 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 营造积极的氛围和有利的环境,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阶段得到关键性提高, 成长为创新人才, 在创新平台的建设方面具体建议如下。

(1)引导平台: 打造创新型导师队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全面实施因材施教。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其进行思想内容、 学习方式、 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引导。[22]130-131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了一种平等互动、 双主体的创新教学氛围, 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 促进教学相长。因此, 各校应加大力度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健全激励机制、 管理机制、 监督机制、 考核机制来保障导师的工作到位; 建立遴选机制、 培训机制来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思维、 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导师队伍, 才能高效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选择平台: 创新课+转系制

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自由, 为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改革传统办学体制, 改变学校惯于让学生适应学校课程, 适应学校管理、 缺乏人性化选择与服务的现状。首先, 高校应提供给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力, 建立菜单式弹性学分制课程体系, 合理压缩课时, 给学生足够的消化、 自学时空。其次, 要分阶段、 分学年开设创新能力必修课。第一学年: 创新心理课和创新思维课,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身心和思维上的熏陶和训练。第二学年: 信息资源探索课与科学方法论课,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信息与方法的贮备。第三学年: 创新课题研究课, 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课题和导师来完成研究型报告。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实操与协作的机会。第四学年: 创新就业实习课, 让学生们进入社会实习、 进行知识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展示、 实操的平台。再次, 高校应建立健全二次专业选择机制, 让大学生在一定的考核标准下在第二学年有再次选择专业和攻读双学位的机会, 以弥补其高考选专业的盲目。所以高校应尽快在导师制、 学分制、 转系制、 双学位制、 自修学分、 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为创新能力培养服务。

(3)自学平台: 图书馆+实验室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还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以高校有义务提供健全化、 人性化、 现代化的自学平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入现代化模式。因而高校应进一步开放实验室、 图书馆, 给学生以独立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并配备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指导人员, 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和指导系统。取代守旧、 落后的管理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提供丰富完备的馆藏文献、 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 高速的互联网信息检索系统, 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的第二课堂和重要阵地。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实验室应配备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 让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实验,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个可以实践的空间, 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实操能力, 形成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实践平台: 校园文化+实践基地

实践是知识的升华, 是能力的质变过程。经历了一定的量变学习后, 所追寻的是实践中创新能力的质变飞跃。创新教育下的高校应努力丰富校园文化和建设实践基地, 建立“教、 学、 研、 产”相结合的实践平台, 创造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首先, 要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信息文化环境, 在信息化社会使学生能在开放的、 互动的氛围中了解最新科技动态, 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载体, 举办“大学生素质形象大赛”、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 “创业计划大赛”、 “科学报告会”、 “名家讲座”、 “学术沙龙”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其科技创新的兴趣。其次,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在就业之前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5)保障平台: 激励大学生创新积极性

高校应该确定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 构建多层次、 多规格、 弹性化的激励机制, 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首先要建立具有校本特点的学分制和有效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如实行弹性学分制放宽学制年限, 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并相应调整有关学生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制度等,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实施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要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的激励制度。这类激励制度主要包括: 设立学生创新基金、 学生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 学生创新成果的产权制度、 学生创新成果评价体系, 以及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制度等。[23]144

3. 社会: 创新能力培养的质变点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要求我们的社会具备开放、 民主的创新氛围, 形成尊重教育、 尊重知识、 尊重科技、 尊重创新、 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首先, 社会要全力配合教育系统构建终身教育机制, 让终身学习观、 终身教育观深入人心。其次, 社会政治、 经济应与教育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合作关系, 为教育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社会政治应提供给教育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政策倾斜。再次,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 与教育系统一起努力落实改革措施, 改变大学生高失业率现状。同时提供给高等教育系统的学生质量并举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来确保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 陈伟. 创新管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3] 鲁克成, 罗庆生. 创造学教程[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7.

[4] 匡长福. 创新原理及应用[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5] 徐东坡. 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 高教论坛, 2008(3): 41-43.

[6] 贾琼.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9): 58-59.

[7] 成秀英.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12): 63-65.

[8] 乐伶俐. 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及其对策[J]. 教育探索, 2007(5): 32-33.

[9] 怀海特. 教育目的[M]. 上海: 三联书店, 2002.

[10] 尹金荣, 罗锋, 王东.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3): 49-50.

[11] 汤寒锋. 140万人今考研, 就业难成应届毕业生考研主因. [EB/OL]. (2010-01-09)[2011-04-15]. http: //edu. people. com. cn/GB/kaoyan/10734924. html.

[12] 杨建业. 中国高校陷入“办公楼法则”? [EB/OL]. (2010-04-08)[2011-04-15]http: //news. xinhuanet. com/comments/2010-04/08/c_1222115. htm.

[13] 赵卿敏. 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 上海: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4] 彭宗祥, 徐卫, 徐国权. 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15] 百度百科. 创新意识[EB/OL]. (2009-08-07)[2011-04-02]http: //baike. baidu. com/view/19912. htm.

[16] 耿俊茂.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8): 173-174.

[17] 文茂林. 开发你的创新思维[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18] 陆晓莉. 潜在学习能力开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23): 46-48.

[19] 文茂林. 开发你的创新思维[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20] 龚春燕. 创新学习的方法[J]. 人民教育, 2002(4): 40-42.

[21] 曾萍, 张雅君, 蒋华.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 2009(5): 8-10.

[22] 吕绍明. 互动与引导: 双主体理论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两种表现形态[J]. 南京社会科学, 2006(4): 130-131.

[23] 陈新颜, 包和平.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4): 143-144.

Innovative Educa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WU Xueling, LIU Ying

(School of Law,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7-02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顺应时代潮流发生着改变。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思维敏捷、灵活,能够较快适应外界环境同时也可以短时间内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特点,这一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其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乎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通过论述道德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着重探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能力,这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能力内涵

尽管学界对道德能力的概念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将道德能力定义为:道德能力是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道德思维与道德实践、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相统一的特殊能力,而不只是一种道德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

(二)道德能力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就稳定性而言,道德能力是人们为了完成某项道德行为所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一心理特征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行为主体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面临某种道德现象时,往往会做出对这一道德问题的一贯态度与想法,从而在行动上也会保持一致,因此道德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就可变性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道德关系、道德环境也适应时展需求产生了变化,一些新的道德矛盾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个体不断适应新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新经验,从而提高道德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掌握道德生活的主动权。若只是停留在原来的道德水平而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就会陷入道德的迷惘,而这就是道德的退化。由此可见,个体道德能力的生存与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结合的过程。

2.独立性与连贯性相统一

就独立性而言,道德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独特功能。比如道德认识能力是对一些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就连贯性而言,每一种能力在道德能力系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问题时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程度。个体身上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与其他能力相互贯通,相互联系。任何一种道德能力的缺少,都会影响到其他道德能力的发展。比如,道德认识能力在道德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没有对道德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道德能力中的其他能力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选择能力的逻辑起点,而道德选择能力则是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向道德行动转变的关键。若没有道德践履能力,科学的道德判断、正确的道德选择便很难落实到行动中。由此可见,道德能力的诸要素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是独立性与连贯性的统一。

二、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这是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现实需要。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经济利益、文化意识的不同,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呈递增状态。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主流道德价值观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威胁,许多新的价值观悄然而生,一些腐朽陈旧的道德意识再次兴风作浪。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中,任何一种现象、一种行为,都会因文化的多元性有着不同的理解,既可以得到某种文化价值标准的肯定,又可以受到另一种文化价值标准的否定。现实生活中因存在多元文化而缺乏一种权威性的道德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道德评价机制由绝对向相对转变,道德标准由严厉向宽容转变。这虽然会给予人们相对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和更多元化的选择,但大学生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应如何正确进行辨别显得更为重要。

这是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境的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一种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社会生存方式以其传播速度快、灵活、简单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尤以大学生为主。在这自由、开放的网络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汲取自己所需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分享。但在简捷获得巨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威胁与挑战。丰富的信息包含真假信息、合法和非合法信息、有益和有害信息,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信息污染”。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作为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必然会产生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困惑。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道德迷惘的重要力量。

三、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路径

(一)创新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内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等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质,它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民族文化有关。因此,人格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人格是形成人生价值观念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人格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道德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由此,良好的人格易于道德能力的建立。

高校德育内容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可能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积累新经验、找到解决方法,并提出适宜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知荣辱、辨善恶。

(二)创新高校德育观念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正确处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是教育者施之于受教育者的活印T谡饫铮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传授德育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作为受教育者,教师要向学生虚心学习,同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处于教育者的地位,这就形成了“双主体性”,这是提高道德能力的基础。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对话关系。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是指师生在相互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对民主精神的发扬,对教师权威地位的消解,但并不是消除教师。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摒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直觉的能力会得到深化。

本文从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出发,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道德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学校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协作,更需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参与。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道德境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各方面的道德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学生从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中对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能够知荣辱、辨是非、分善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