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性特点

个性特点

时间:2023-05-30 10:44: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性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性特点

第1篇

【关键词】蒙古族 文化 舞蹈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一、草原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蒙古族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于是,他们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会于鹰的舞蹈形象上。他们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这是因为当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的即将到来,让牧民做好越冬的准备;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而女性的动态,则常摸拟天鹅的形象。

天鹅也叫做鹄,它既象征女性的温柔、优美,又能体现出牧民妇女向往美好未来的“鸿鹄之志”。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源于数千年来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的哺育与陶冶,是牧民们继承古代文化基础上的创造与升华。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鹰》等。蒙古族舞蹈中马的舞蹈造型上,通过肩部的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来。例如: 蒙古族民间舞蹈“沙吾尔登”中,舞者用双肩强弱鲜明的震颤、在平面上绕圆来表现骏马的奔驰;双肩细碎的抖动来表现平稳、均匀的走马。我们从这里看到了用肩刻画马的形象,看到牧民们的审美情趣和他们自己才有的深切体会。这种形式的表演已经把蒙古族对大草原、对马的感情抒发出来,已无需再作大跳跃和奔跑去表现马。

游牧民族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受到毡房内场地狭小的局限,所以脚步的动作比较少,上身与手臂的动作则比较丰富。这方面的蒙古族代表作有《牧人舞》、《牧马舞》、《马刀舞》。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草原文化的影响,蒙古族舞蹈逐步形成开阔、粗犷、热烈、奔放、刚劲而又不失沉稳、舒展、温柔的个性特点

二、宗教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早期蒙古族受萨满教祭神活动的影响明显。十二世纪初,黄教(喇嘛教) 传入蒙古草原,排挤了比较原始而落后的萨满教。从此喇嘛教不仅夺取了萨满教的地位,并且也利用舞蹈为其宗教目的服务,同时喇嘛教的文化也影响了蒙古族的舞蹈。

蒙古汗国初期,统治阶级为了侵略行动和迷惑人民,于是利用了在古代蒙古族人民之中早已流传的巫神教(萨满教) ,该教的舞蹈也就随之发展了起来。如祭奠、出征时萨满教的巫师在牛车上跳萨满的战神舞。萨满崇拜日升父、月升父、望背母、望怀母、火脖台萨满父、达古台萨满父等六神,当萨满们请这六位神降临时就跳不同的六神舞蹈。而且在祭天地、祭水草、求雨、卜卦看相,除妖抓鬼、医病、祝平安、庆丰收、祝寿、治丧等仪式中,也都有不同形式的舞蹈。萨满教中有游娱神,游娱神又分:欢乐女神、醉酒神、公山羊神、蜜蜂神、口吃神、鹰神、瘸拐神、小偷神等, 这些神都有其不同形象的舞蹈。

“安代”舞就是源于萨满跳神,是由萨满“唱白鹰”跳神治病发展为今天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因此,安代又被称作“唱安代”、“唱白鹰”。直到上个世纪50 年代初,贫困的牧民们遇到病痛或天旱无雨时,仍请萨满跳神治病或求雨,这是安代流传不断的群众基础。

大约在十三世纪,佛教通过传入蒙古草原,即黄教(也称喇嘛教) 。喇嘛教的舞蹈“查玛”也同时传入蒙古草原。喇嘛教的这种舞蹈在蒙古草原上进一步和草原文化相融合,形成现在独特的蒙古族舞蹈的“查玛舞”。据说“查玛”最初传入到内蒙古的时候其方式很多,有的是藏族喇嘛来传授的,有的是蒙族喇嘛去学习回来的,而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字记载传来内蒙古。文字有的写在纸上,有的写在木板或是羊皮上。大部分的寺庙只能以记载得不细致的舞谱为基础,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具有自己庙宇和地区特点的“查玛”。编排这些舞蹈是由“查玛”的老师和编导“查玛喷”负责,而这些“编导”绝大部分是本地的牧民或是农民的子弟送去当喇嘛的,他们对乡土的风俗习惯、娱乐形式都非常熟悉,他们于是就大力运用了本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宗教服务。因此内蒙古的民族民间舞蹈曾一度被黄教的“查玛”所吸收和删改。从传入内蒙的佛教舞蹈,经过多年的不断修改、丰富以及与草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蒙族特点的“查玛”舞了。

“查玛”舞即有藏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积淤,代表动作为原地左右甩臂半翻身及演变动作;又有蒙古族传统舞蹈文化中自上而下前后左右始终围绕着圆的韵律而舞的特色。整体风格端庄凝重而古朴,表现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原始性和代表性。

三、蒙古族舞蹈的地区差异及特点

蒙古族人口众多,生活地域广阔,在我国除内蒙古地区外,还有东北地区、新疆、云南等都有蒙古族聚居地。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群体,由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文化具有较多的差异,即使是内蒙古地区、东部蒙古族和西部蒙古族的文化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所以各个地区的舞蹈还有各自的风格。

“安代”是科尔沁草原最具特色的舞蹈,它热烈奔放,雄健粗犷,以重踏步、顿足、转、跳等走马灯为主,舞姿优美、抒情。流行于额济纳旗和新疆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托普修尔”舞则是在乐器伴奏下跳舞,它的绕臂、抖手、提压腕和全身轻微上下颤动等动作极具特点,与“安代”迥然不同。再如发源于鄂尔多斯的“筷子舞”,在喜庆的宴会上,当人们情绪高涨,用歌声不足以表达情感时,就拿起桌上的筷子舞蹈起来,绕肩动作运用较多,慢则稳重端庄,快则轻快飘洒,又是一种风格。

总之民族舞蹈的特点,是民族性格、民族风貌、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的凝聚,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思想感情、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好似每个人都有个性一样,没有风格的民族舞蹈是不存在的。民族舞蹈的特点,绝非是静止、固定、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它的特点、风格是要不断发展、变化的。毋庸置疑,发展的趋势定将是多层次、多侧面、多类型、多样化的。

参教文献:

[1]金春昌,袁志敏.论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及教学中的训练与把握[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1.

[2] 卫平.新世纪蒙古族舞蹈发展略述[J].内蒙古艺术,2002 ,第1.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人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1.创设文化情境。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例如在人教版幼儿师范教育教科书(试用本)第一册《图案》的感觉色彩知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花时间收集有关描写四季不同色彩的散文、诗歌等等,并且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使学生对色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由学生用不同的服装道具表演不同季节的色彩?随后进入正题。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一次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文学、音乐、舞蹈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

2.创设生活情境。 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时,学习就会变得欢乐有趣。在一年级《图案》的二方连续纹样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去寻找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用当时我上课穿上了一条印有很多二方连续纹样的连衣裙),上课前在课室的一角先展示这些由学生带来的用品(花瓶、陶器、手帕、同巾、衣服)。当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原来这些知识都源于生活又体现生活。学生们跃跃欲试,好像都是设计师似的,至第二节我检查时,学生们不仅创造性的完成了作业,而且,出色的作品还真不少。

3.创设激发想象情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谈话中设境,在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或文学作品欣赏中设境,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在一年级的《手工》插编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课本的范图谈起,让学生结合课本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编织,再说说它们的作用?接着让学生说说家里用的箩筐、篮子等等,想一想它们是怎样编的?可以有哪些功能,什么材料,怎样的造型这样,通过在和学生交流中设境,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标新立异。在学生的习作里,令人惊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

二、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以“变废为宝”为题的美术课。要同学们怎样把自己身边的废品变为宝物提意见。大部分学生都说拿去废品收购站。这时却有一个腼腆的女同学说可以拿纸巾筒来做成自己喜欢的用具,如笔筒,也可以做成自己喜欢的玩具。我马上表扬了她的大胆,更为她的“金点子”给予肯定。这时,其他同学也纷纷说“我要做一个不倒翁!”“我要做一只长颈鹿!”“化妆盒”个个跃跃欲试。我抓住机会鼓励大家:“你们都是一个小发明家,老师决定办一个‘变废为宝我最棒’的展示角,大家共同努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也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好不好?‘好!”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我把早已准备好的废品拿出来让大家选择,让他们大显身手。在这一课时中,学生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探究了设计的方法,然后动手制作,他们的探索、求异求新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发挥合作互动精神。

合作互动学习是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问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它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的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合作学习应体现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组员间平等相待,相互接纳,合作互动,彼此信任。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其次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最后是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合作互动学习的基本操作为:确立目标一一(任务分工)一一自主探究――交流互动――完成任务。

四、积极评价,促进发展。

1.自评互评。 (新理念的教育任务已不能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到适合于他(她)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说说作品的创意、创作的态度,遇到的困难和成功的感受。就以风景装饰面创作课为例,学生把收集资料、创编、绘稿等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感悟都评说得非常诚恳,实事求是。还有些学生很有体会地说,他们在创作中遇到共同的困难形象一时描绘不出来,他们就寻找大量风景丽资料,从而克服了困难,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感受非常真切,给同学们以很大的启发。学生互评是同学问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学生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年级的《手工》动物面具的教学中,学生们完成习作后,都纷纷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在大家面前展示、评说。在课后的作业中发现:上课练习所现的问题已不见了,而且作业质量较高,在作业汇报展中受到师生好评。在学生自评,互评之后,教师作简明总结,尤其要点评学生的“闪光点”。把学生本以为“不怎么”或“随意发挥”之处,教师应加挖掘,大力肯定,激发创作热情。

第3篇

关键词:现代汉语 网络语言 个性特点 影响

引言

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它不仅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蓬勃发展,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广泛使用并日渐普遍。网络语言是一种求新求异、不断推陈出新的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一般语言。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中的一些常见形式是在一般语言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和一般语言会有相似性,当然它也有独特的魅力。

一、现代汉语网络语言的个性特点

(一)随处可见的数字谐音现象

数字谐音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其中有经典的、一直被沿用的,如:1314表示一生一世,著名歌手沙宝亮有一首歌就叫《1314》,也是利用了谐音,表达的是一生一世,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如果2013年1月4日我们都还在,那就结婚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侣已经这样做了,可见“1314”已经深入人心。除此之外,网络上还有很多临时的组合,因为基本数字毕竟只有十个,很多人会随意根据自己的口音任意排列组合,这就可能造成音不准,不利于交流,这就属于负偏离现象。

(二)数字与字母的组合方式

数字和字母的混合构词方式是网络语言中独有的形式,而且是利用谐音形成的。如“啤酒”在网语中会用“P9”来表示;再如英语单词“thanks”,由数字3和英语字母ks的组合“3ks”表示;还有“3Q”代替“thank you”。这些组合形式简单,有很大的随意性,只凭相似的读音就可以代替原词,可能会造成歧义或语意不明,因此其中很多组合是不规范的,只适用于网络。

(三)形象直观的网络符号

网络上有很多模拟人的面部表情的各种符号,它们没有语音,只有意义,是对一般语言的完全偏离,如:“:(”:嘴角向下,看上去是一副伤心的表情;“^_^”:眉毛弯弯,看上去就是一张笑脸。这些通过模拟形成的网络语言,都需要调动人们的视觉与想象,都以形象直观为特点,可以弥补文字表意的不足。符号的组合形式和数字的组合形式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可以随意变化、任意表达。这些词虽然偏离了一般语言,却流行于网络,而且适用于国际交流。对于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只能通过手势、表情来交流,所以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符号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国际性。

(四)网语中的特殊语体

网络语言的影响力非常大,其中很多特殊的语体具有极强的可模仿性。在一般语言中,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我们一般都不会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如2011年出现的“咆哮体”,以使用大量感叹号为显著特征,它没有固定内容或格式,常以“伤不起”、“有木有”结尾,很多网友还会给感叹号排序,从而引起强烈的视觉感受。从“咆哮”二字就可以看出,它是在表达激动、愤怒心情的文体。咆哮体一般出现在网络聊天或帖吧中,不会出现在一般语言中。这些语体都是片段式的,不在乎是否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类似语文中的填空造句,只追求时尚幽默的效果,互动性强,流行得迅速,消失得也快,很多形式在你还不熟悉时就已经过时了,生命力不强。当然网络中也有生命力很强的语体,比如淘宝体,其中称呼语是最大的亮点。由此,“亲”这个字红遍了大街小巷,其复数形式是“亲们”,常与语气词“哦”连用,构成“亲,……哦”句式。这个句式已经走出网络,迈入了现实社会生活。

二、网络语言的影响

现代汉语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汉语的创新、补充和发展,它既保留了一般语言的某些形式,又有自己的独创形式。它虽然和一般语言有相似之处,但其中很多相似点在一般语言中只是偶尔出现,仅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时运用。但在网络中,这些新词新语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趋势,使用频率非常高,适用范围也极其广泛,因此它才能被人们如此关注,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新的言说方式产生后,总会对传统的语言产生影响,现代汉语网络语言也一样,它来势汹汹,对一般语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丰富了一般语言

网络中产生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极其丰富,有些已经闯入人们的生活,融入一般语言,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如“给力”,不仅成为口头交际语,在正式的场合、书面语也用。人民日报就有《江苏“给力”,文化强省》(2010年11月10日,第一版)这样的标题,湖南卫视曾开播过一档叫《给力星期天》的娱乐节目。“给力”的由来众说纷纭,但不管来源于哪里,总之它在网络中走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已成为一般词汇的一员。还有上文中提到的“诈弹”,它常出现在各种新闻标题中,如2012年9月4日《中国青年报》有一则新闻标题是《“诈弹”频出,谁扰乱了公共安全》,2012年11月29日《京华时报》有一则新闻标题是《一月四州遭诈弹》。总之,只要是表达“谎称某地有炸弹”之意,一般都直接用“诈弹”表达。旧词赋新义同样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义,如数词“二”,在网络中失去数词的性质,变成了形容词,表示“可爱的傻、愣”,著名歌手那英性格大大咧咧,生活中很“二”,在2012年最火的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中,她带的班就叫“小二班”;还有时下流行的“萌”,本是“萌发”之意,网络中“萌”变成了形容词,表示可爱,2012出现了“卖萌”,表示装可爱,形象贴切,深入人心。网络为谐音词汇提供了很好的可视平台,因此网络中谐音词极多,受它的影响,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巧妙地利用谐音,故意使用错别字,如“醉美泸州,筑梦酒城”和“醉辣重庆老八锅”,在这里他们故意用错别字“醉”代替“最”,从而取得了积极的、新颖的表达效果。

对于现代汉语中有很多不常见的成语,我们往往会望文生义,有些甚至根本不知其意,而网络中的新词新义因为形象易懂,因为各种传播媒介联系密切,因此慢慢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更有利于交流,能提高表达效果。如果离开这些词语,很多话我们不知如何表达,或表达程度不够,而这些转义的网语恰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冲击着一般语言

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各地方言是对普通话推广工作最大的障碍,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各地有各地的讲话特色,而网络又是各地方言相互渗透的最好平台,像“系不系”、“木有”、“帅锅”、“匿鸟”、“偶”等都是通过网络让全国各族人民熟知的,而且现在已经达到习非成是、约定俗成的地步。要改变地方口音,说标准的普通话,本来就特别难,现在又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很多人为了时尚,为了特立独行,故意说方言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工作。

文字又是交际工具,因此它不仅要求自己明白,而且也要求对方理解,所以文字要统一,不能让人随意改变。网络中经常根据谐音写错别字,将错就错,这其实是运用了飞白修辞格。运用的恰当,当然会给人强烈的新鲜感和幽默感,可是使用飞白,也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语境,如果滥用飞白,会让别人误认为语文水平低下,尤其对于网络,它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一旦运用不当,就会使不规范的汉字流传与普及。比如上文提到的“炸弹”与“诈弹”,它们是一对典型的同音形似词,上述新闻标题用“诈弹”效果更好,但如果不管适不适合,都用“诈弹”代替“炸弹”,这就是极其错误的做法,还有人用“衣衣不舍”代替“依依不舍”,用“孩纸”代替“孩子”,这样的错字还有很多,久而久之,人们会分不清其正确用法。对于早被人遗忘的古体字、生僻字,国家已经规定不再用了,像这样特殊的除外,其他昙花一现的,不利于人们学习与应用,它们的再现也只是开放中的倒退;对于数字、字母的随意组合,更是对规范汉字的冲击,对交际与语言发展没有积极意义。

结语

作为新兴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存在的价值是推动一般语言的发展。虽然它至今没有精确的定义,但它的范围是肯定的,定义丝毫不会影响它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网络语言是对一般语言的补充和创新,不仅有“灰常”、“伤不起”、“躺着也中枪”这样的普通新词新语来丰富汉语词汇,还有各种数字、字母甚至符号组合而成的网络新语在辅助我们交流。在未来,网络语言可能会在更多方面出现偏离与创新,它的正面效应会丰富语言的表达力,成为网民甚至非网民交流的一种时尚;而对于它的冲击力,我们更要认真对待,进行规范,由此,网络语言才能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辉.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10.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郝新星,邻,李静.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S1).

[4]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第4篇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规模不断增大,很多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也逐步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在校生数量不断攀升。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学科的特点和群体特点,他们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艺术气息,活跃了课外活动,尤其是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专业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活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但是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思想开放,性格活跃,行为随意自由,这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新时期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群体特点,建立符合学生实际、满足学校管理要求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命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新时期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群体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教育管理对策,以期推动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学生个性特点分析

艺术类高考生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以我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专业招生的来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在中学阶段,经过一定的艺术设计、表演等方面培训,有一定专业特长的积极分子;还有一部分是文化成绩不好,正常升学无望,转而进行突击艺术培训,加入了艺术类专业招生。这两类不同生源在进人大学学习后,一般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喜欢艺术类的学生学习刻苦,但仅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出现散漫、厌学等情况。总的来说,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个性特点。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这是由中学阶段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造成的。由于艺术类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所以在中学阶段就放低了对自我的要求,和同龄参加正常高考录取的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薄弱,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不重视文化课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松懈,这些学生就会很快出现散漫、厌学、迟到、早退、学习上应付差事等各种现象。

2.个性自由随意,集体观念淡薄。学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里追求时尚的群体,他们对于流行元素和国外流行文化很推崇,因此个性比较鲜明,个人特质突出,不从众也不随大流,敢于在集体中表现自己。这是学习艺术类专业需要的品质,但是这种品质也带有一定的问题,就是集体观念淡薄。高校艺术类专业授课比较分散,教学模式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集体课较少,艺术类专业注重对学生个体特征的挖掘较多,对于集体观念、集体协作教育较少。

3.情感丰富敏感,个性张扬偏激。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的内心情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丰富,在捐款、志愿活动等方面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独立的生活方式,重视自身的情感需求和实现。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和情感需要的时候有时会比较偏激,脱离了自身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艺术类专业学生也承担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家庭压力,来自父母的成材期望,也使他们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变得急功近利和遇事偏激。

4.虚荣攀比心强,自我认识不清。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吃、穿、用等方面喜欢攀比,没有形成理性的消费观,比一般大学生群体更加注重物质需求。艺术类专业培养成本较高,学费和专业实习花费较多,对于未来就业预期也较高,期望找到薪金高和环境优越的工作,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职业规划和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眼高手低的现象比较普遍。

5.注重专业学习,轻视全面发展。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注重专业学习而轻视自己的全面发展。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体系性的工程,课程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如果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了基础课和通识课的学习,必然会造成认知上的短板,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未来其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1.树立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理念。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重点在“管”,而面对新时期的艺术类大学生,强“管”不如合理引导,因为他们自由的个性和传统僵硬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高校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平等关系,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新时代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的特点,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给予他们尊重和鼓励,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

2.建立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的管理体系。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自由,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而获得认同,这种群体个性特点决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不会获得太好的管理效果,反而会使艺术类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为了适应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我们应把学校管理转变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教师应起到监督和辅导作用,把灵活的学生组织和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打造成管理和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当然也要让学生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以确保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实。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是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材施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艺术创造力,教师需要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一生一策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认真全面地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一生一策的差别化教学和管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最优化的发展。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以优秀的综合素质促进艺术创造力的提升,由此促进学生专业艺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提高。

4.大力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得到自我实现。同时多接触社会有利于他们认清自身的价值,有利于他们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在集体协作中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有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现代艺术类大学生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专业素养和教育,促进其正确认识社会,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不断成长,增强其对社会问题、社会热点的辨识度,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艺术类人才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因而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突出、人格完善、思想成熟的艺术类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大任务。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要针对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时俱进地改进高校教育管理方式,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需要学生、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以开创多元参与、共同关注的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新局面,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全面培养的教育思想,扎扎实实地推进艺术类大学生培养管理体系改革,最终实现培育优秀艺术人才,实现艺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第5篇

摘要: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现代教育理论的构建下,语文教学及教研不乏新人倍出。但语文教学质量偏低仍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弊端。离开丰富的语言积累,缺乏对语言运用及优美意境的感悟,没有充分的个性培养,是很难培养出较高语文素养的人才的。那么在新的教育技术指导下,在新的教育理论实践中,语文教学恰恰在这些方面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育 积累感悟 个性培养

1 学会积累

传统语文教学特别注重熟读成诵的习惯培养。而背诵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凭着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受到了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尤其是趁着记忆力旺盛的时光广读多背,积累下了一笔终身受用的语言财富。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传统语文教学以积累为突破口,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清代黄宗羲在《论文管见》中说:“要使古今体式,无不备于胸中,始不为题目所压倒……余尝见小儿搏泥为铳,击之石上,铿然有声,泥多着声宏。若以一小丸为之,总使能响,其声几何?此古人所以读万卷书也。”[1]所谓“备于胸中”就是要将纸上文章变为心上文章。心上文章积累多了,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慢慢地转化为活的语感能力。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一文中回忆了他诵读古文后的感受:“头脑里甚至筋肉里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2]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然而,时至今日,语文课堂很少有学生的琅琅书声,却充斥着繁琐的理性分析,陷入“思而不读”的怪圈。对于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具体详尽,而对文章内容却没有几篇能入心入骨。这种重讲轻读的结果如何呢?语言贫乏、句式单调,结构程式化几乎成了学生写作的通病。形式上的条分缕析,使学生失去了一份在诵读中唤起生活体验、引发联想和想象的“读”书之乐。

忽视诵读、注重讲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应试教育迫使教师不得不追求知识点的落实,把完整的课文内容变为印证知识点的语言断片;二是对于启发式教学的误解,课堂上问来问去,导致思维训练和语言积累一手硬一手软;三是教材本身要求背诵的篇目少。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经世济国、仁政爱民的儒家思想为世界推崇,诗歌、散文、辞赋园地中堪称奇花斗艳、姹紫嫣红。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不在金子般宝贵的少年时代努力记诵,对个人发展和民族未来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格式与方法没有掌握,可以在工作上弥补,积累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应多注重在传统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积累,充分积累。

2培养悟性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的同时主张精思。思什么,如何思,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主体感悟。这种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东方色彩。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东方人重妙悟与直觉。因此,中国古代的文艺鉴赏者从不使用内容、形式、主题、思想等抽象的批评概念对具体对象作细致的分析和界定。他们强调心领神会和得意忘言。在他们眼里,文学是作家的人生体验,以浑然感悟的方式去把握比纯粹的理性分析更可能接近艺术的真谛。古人读书向来不重分析重感悟,主张在积累中体悟做人和为文的可行之道。感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需要阅读主体具有全面的观念,能够于文章中知心见性,它与各人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和个性气质都有很大的关系,这正如参禅悟道,全在个人修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它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具有完整的系统和严密的逻辑性。但我们的做法往往是人为地抽象出语文知识系统,并以各种各样的知识目标使评议教学活动在理性的框架中就范。于是,融汇了作家生命感受的文章变成了枯燥的知识图解,完整的课文被肢解得零零散散。这种观点和加材料式的知识传授,对号入座式的“能力培养”,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逻辑实证,与直觉思维的培养近乎背道而驰。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排斥理性,它是感性与理性的双重统一。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分寸。正如章熊所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本末倒置,知识概念不是用来分析语言现象的手段,而是成为学生穷究的对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一元走向多元,关键在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教师个性的保护。传统语文教学极力推崇“虚心涵脉,切已体察”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反对理性概念的先入为主,反对穿凿附会,提倡在涵脉体察中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个性化的反面是模式化。当前语文教学热衷于探索模式。老师们在形形的模式化教学使他们固有的教学个性日渐消失。我们并不否认模式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发挥。无论如何,在“人”、“文”、“理”三者的关系中,“人”始终是第一要素。就写作而言,目前的一些写作指导书,动辄归纳出数十条技巧,它们都从阅读中抽象出来,又被阐释得玄而又玄。我们无意否认技巧之于写作的意义,但技巧果真有那么神吗?林语堂先生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初学文学的人听见技巧之讨论――小说之技巧,戏剧之技巧,音乐之技巧,舞台表演之技巧――目眩耳乱,莫测高深,哪知道文章之技巧,于作家之产生无关,表演之技巧与伟大演员之产生无关。他且不知世间有个性,为艺术上文学上一切成功之基础。”[3]他劝导人们不要在写作技巧这些肤浅的问题上空费功夫,而要学会如何表露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才是你具备的个性所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语言是基础,要重在积累;思维是关键,要强调感悟;人格塑造是终极目的,要注重个性培养。做到这几点,对弘扬语文教学传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宗羲文集》,第108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体育教学 个性化教学 策略

个性化教学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培养目标,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发展特长,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也有积极意义。那么,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尊重个体差异,发挥主体意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实现。

一、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关注每一个学生

个性化教学不是个别教育,而是基于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的针对性教育。所谓的每一个学生即教学所面对的所有学生。从年龄结构上看,高职学生已基本进入青年期,从心理上看,他们的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性增强,社会适应力和价值观念逐渐成熟;生理上趋于平缓并逐渐成熟。此时的他们个性逐渐趋于定性,且学习中个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实施个性化教学,就需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始。

从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个性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向型学生,他们一般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珍惜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而且持久。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意志力,能很好地和同伴合作,情绪较稳定,自制力也较强,但有时显得冷漠,动作迟缓。在体育运动中,此类学生多喜欢个体运动;相反,个性外向型学生则更加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控制力和意志力又不如内向型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多表现出急功近利和冲动,喜欢群体运动,如篮球、排球一类。三是抑制型学生,该类学生性格上趋于内向,有些孤僻和冷漠,意志力,反应力和判断力等不如外向型学生。或许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让该类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喜欢在没有人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练习。

了解学生的这些个性特点,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也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后,教学中,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才有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客观上,每一个学生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差异,学生个体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运动,有的学生则喜欢速跑,而有的学生则喜欢投掷一类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个体的运动能力、运动量,运动负荷也不尽相同。个性化教学正是基于“不同”而进行的“个别教育“,即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要在正确面对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而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所面对的本来就是参差不齐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又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差异,但又有各自的有点。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弱化学生的缺点,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发展,最终实现个性发展。如某一学生性格趋于内向,但又喜欢篮球运动,在练习中,教师就要引导他多和其他同伴交流攻防技术,从而提高个人战斗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最终让自己得到发展。

三、发挥主体意识,突出主体性

教学始终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主体性被掩盖,主体意识也在所谓的“权威”下被磨灭,这也是高职体育教学效率一直“居低不上”的一大原因。从体育运动本身来看,要达到运动效果,必须是学生个体参与锻炼和运动,这个过程教师无法取代,在运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是教师无法“传输”的,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运动在主体积极参与中进行,其效果将超出被动式教学。

要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来看,群体运动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在运动中实施非物质性鼓励教学。其次,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支配权而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更多是在教师指令下进行运动、训练,模仿大于创新。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就是要学生在自我个性基础上发挥自我特长而进行自我训练,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共同发展

一个好的老师成就一群好的学生。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从多年的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好的老师并不一定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就可以的,而是懂得关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的判断标准。

第7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 个性化 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 2(2012)12(a)-0177-01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曾经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普遍实行的“制度化教育”、“划一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忽略了德育在促进人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儿童不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自我表现能力,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进行改革,学生个体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探索、改进,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实现人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使学生人格更完整、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具备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化道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熟悉学生个性特点。确立德育教育目标

要进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对小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全方位了解,从家庭、学校、卫生部门、校外活动基地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德育的具体目标,从各个类型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和实施不同教育方法。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 发扬学生优良个性,突出主体常抓不懈

要开展个性化道德教育,首先要针对小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在课上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发展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完整独立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个性,释放生命潜能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教师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为小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地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性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的不懈工作才能取得成效,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环境,以便于更好地发挥优秀文明传统对学生个性的熏陶作用。

3 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方法、途径因人而异

对小学生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各类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的差异以及原有道德水平层次的高低分类施教,采取相应的途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及阅历的积累,小学生道德教育也呈现出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变化。我们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强化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有计划、有目的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及行为习惯。例如低年级的儿童对直观性和情境性的行为的理解较为容易,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他们这方面的个性特征,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对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除了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内涵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自觉将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

其次,针对各类小学生的性格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性格内向的小学生往往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们交往,做事情犹豫不决。上课回答问题不踊跃,参加课外活动不积极。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诚心和耐心,一方面要多鼓励,培养其树立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引导他们主动的与老师和同学们交往,并安排几个外向型的同学带动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融入到班集体大家庭中,从而克服自己的孤僻感。同时要求他们多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不要迟迟疑疑,逐步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不断修正自身的性格缺点。外向型的小学生为人正直、热情、勇敢、有进取心、喜欢与人交往,但往往又性格浮躁甚至暴躁、粗心大意。对这类学生,要培养这类学生脚踏实地、坚持到底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对他们有时犯的错误,要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批评教育,使其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

第8篇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小学生分属不同的民族,因此在授课和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由于班级中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在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上都不尽相同,给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基于这一现状,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等方面入手,保证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需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就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认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班主任只有掌握学生的民族情况,并认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基于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才能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入手,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班级管理的实效,小学班主任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正确理解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满足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

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属于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又具有各自的特征,这些都给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特征,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才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进而保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在整体性上有全面提升。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教师的威信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是决定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树立教师的威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应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任务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获得主要不在于社会、学校给予了他多少权力,而应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于自身品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即学生对老师具有的品德、智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认真负责精神的折服。

2.班主任应明确树立威信的重要性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

3.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而言,班主任要想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就要在认清自身职责和任务的同时,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满足班级管理需要。由此可见,班主任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能干的班干队伍。班级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班干部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小学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班级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性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单纯依靠班主任的作用,难以达到提高整体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管理现实,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班主任应明确班级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构想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中,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班级管理工作需要。

2.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艰巨性以后,班主任就要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保证班级骨干队伍能够帮助老师共同管理班级,使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在实效性上面有全面提高,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需要,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撑。

3.发挥班级骨干队伍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建立了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之后,班主任要善于对班级骨干队伍的利用,除了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正常班级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发挥班级骨干队伍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第9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前言

在中学教育中,英语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其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对此我们必须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通过了解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学受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在课堂教学成绩上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距离现实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应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保证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持续的提高,满足中学英语教学要求。

二、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了解发现,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英语教学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教学理念急需更新

由于英语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英语教学质量不断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成绩,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具备较强英语运用能力。基于这一认识,中学英语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成为了重点学科。但是受到教学体制和教学观念的制约,中学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还停留在传统应试教学的阶段,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学的要求。在这种状态下,中学英语教学理念急需进行更新,主要目标是满足中学英语教学的现实需要,将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当作整个教学的侧重点。

2、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应进行全面创新

通过了解发现,在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学方法在创新点和有效性上还比较欠缺,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缺乏必要的依据,导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以致影响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这一现状,中学英语教学应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全面创新,保证中学英语教学取得积极效果。所以,我们要对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引起足够重视,并坚持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

3、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未得到尊重,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

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正是个性特点突出、彰显自我个性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英语教学,就要对中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但是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来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未得到充分的尊重,英语教学的重点依然倾向于老师的讲,而不是学生的学,由此导致了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学能力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对中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探讨

1、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备课,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课书"的过程。教材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教材,束缚在教材所规定的内容里,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教师还应该将教材与社会热点、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恰当进行教学情景设计,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环境中吸收知识、活化知识,并形成学习技能,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课标",活化教材,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充分备课。

2、合理使用教学方法,不要盲目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方式的新颖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确实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有效教学的有利手段,但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为学生创建更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直观的语言呈现,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注意"度",不能过犹不及、盲目创新。

3、重视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目前中学学生的个性特点普遍比较突出,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对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将无法制定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计划,也就无法取得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由于英语学科主要是词汇、语法和阅读方面的训练,因此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学英语教学取得积极的成绩,满足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中学英语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提高措施,主要从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备课,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合理使用教学方法,不要盲目创新;重视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周广;;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4期

[2]崔淑艳;;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12期

[3]覃宏忠;;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2期

[4]董爱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8期

第10篇

【关键词】 战士; 个性特点; 问卷调查; EPQ

士官作为操作使用、维修管理武器装备的主体力量和基层指挥管理的骨干,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是军队“五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队伍素质能力的强弱,对于我军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士官遴选工作只有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从优化士官队伍结构出发,提高士官队伍素质能力出发,才能使部队不断保留优秀人才。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被遴选为士官的战士的个性特点及其从新兵入伍到被遴选为士官期间个性改变的情况,为部队选拔人才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某部队所有入伍新兵进行心理测验并存档。2年半后,对选取留队的士官用同一量表进行测验。均为男性,士官平均20.56岁,兵种包括步兵、炮兵等。

1.2 方法 本调查采用龚耀先教授1980年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该问卷是国际上公认并被广泛使用的测定个性的一种标准量表,测查人格中的四个维度,分别为精神质(P分)、内外倾(E分)、神经质(N分)、掩饰性(L分)。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新兵时以及士官时EPQ各因子分与男性常模[1]比较,见表1。表1 新兵时、士官时EPQ各因子分与男性常模的比较

2.1 新兵时EPQ各因子分与男性常模的比较 这些将来被遴选为士官的新兵在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三个因子分上均与男性常模的差异显著(P0.05)。并且,精神质和神经质两个因子分均低于男性常模,内外倾因子分高于男性常模。

2.2 士官时EPQ各因子分与男性常模的比较 士官在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三个因子分上均与男性常模的差异显著(P

2.3 新兵时与士官时EPQ各因子分的配对比较 士官在新兵入伍时与遴选为士官后,其精神质、内外倾和掩饰性三个因子分的差异显著(P0.05)。并且新兵时精神质和内外倾因子分低于遴选为士官后,而新兵时掩饰性因子分高于遴选为士官后。

3 讨论

个性一直被作为心理学选拔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并且间接揭示人的动机及意志水平,是人才选拔中的一个主要研究和测量方向[2]。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被遴选为士官的战士在新兵时个性上就表现出了与男性常模的差异,表现为性格比较外向,情绪比较稳定,态度比较温和,能够服从组织管理,社会适应性较强。经过2年的特殊训练,表现优秀,被遴选为士官后,他们的个性在这期间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他们在精神质因子分上的提高(仍显著低于男性常摸),说明他们的个性更加突出;内外倾因子分数的提高,说明他们变得更加外向;掩饰性因子分数的降低,说明他们变得更加纯朴;神经质因子分数的变化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说明他们的情绪稳定程度变化不大。

本研究认为,士官作为比较优秀的人才从义务兵中脱颖而出,被部队选择留下来继续服兵役,一方面与部队的实际需要有关,另一方面,士官自身的个性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性格比较外向,情绪比较稳定,态度比较温和,能够服从组织的管理,社会适应性较强的战士在部队这样的特殊的环境下更能适应,更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更容易受到领导的重视。与此同时,经过2年的义务兵军事生活,也塑造了他们竞争意识强,做事主动积极,待人纯朴正直,愿意与人沟通交流,掩饰性降低的良好个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学生;特点;班主任工作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班主任要想开展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并结合恰当的教育方式开展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学生特点进行班主任工作是每个中职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掌握本班学生的特点

1.班主任在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

中职生的生源大多是初中成绩并不好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成绩低于中考分数线,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基于这种状态,班主任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在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动态,并对学生进行“有爱心、有责任、有梦想”的目标教育,进行对社会的感恩教育,对父母、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育。

2.班主任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了解本班学生

中职班主任要根据需要安排不同的活动,从不同的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二、教师要结合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1.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状态安排不同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中职学生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状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好主题班会

在中职学校里,很多学生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主题班会中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各科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三、教师要把握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做好班主任

工作

1.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点

中职学生由于个性特点的不同,需要教师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中职学生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喜欢一些新事物以及新观念,但是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着怕吃苦、不求上进、缺乏责任感的现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2.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师要用激励来引导学生进步,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独有的长处,学生渴望这种长处受到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关注。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特有的空间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那么学生在得到充分肯定的时候一定会增强进步的信心。当学生在班级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从生活以及学习等多个方面教育感化他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1.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确定班级目标

良好的班风是决定班级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班级目标,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这些班级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和本班同学一起制订长远目标。如,争夺“优秀班集体”称号、在各种比赛中获取较好的名次等。教师只有让学生心中凝成一股凝聚力,帮助学生在心中有目标可以寻求,他们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逐步前进。学生心中拥有了集体荣誉感,那么当教师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的时候,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民主管理

班级的纪律需要每一个班内学生的遵守。只有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对待班级纪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才不会成为一盘散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班内组建班委会成员,让学生能够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但是,当一些问题需要班主任出面解决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进行有效疏导,这样既能处理好班级的违纪现象,又能够使整个班级继续和谐地发展下去。

3.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可否认,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班主任会遇到一些调皮、不服管教、学习能力低、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不要放弃他们,要通过不断地接触,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学习基础也比较差,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个性心理进行教育。要结合日常工作因人施教、正面引导,并不断拓宽班主任工作的渠道,促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做个有心人 当好班主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1).

第12篇

摘要: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并能较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直都是教师们所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肢体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游戏教学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小学英语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探究

2013年 4月21~25日,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第七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在研讨会上老师借助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和师生互动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英语,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了学习活动,帮助孩子们直观重点,掌握知识,发散思维。为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这个创新就是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教学内容,运用实物、形体语言、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活动和手段,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真实的情境中采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的场景和语言环境,以及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实施英语创新教学的方法做一下探索。供参考。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肢体语言教学

我们知道人类的肢体语言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点。为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运用得当,便能把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含义给清晰地表达出来,它甚至比有声语言更能说明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英语教学。因为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现场表演,所以操作简单直观、形象易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对英语单词和课文的教学时,由于枯燥难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情绪,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可帮助学生对单词的正确记忆,也符合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爱玩的特性。肢体语言虽是无声的,但它却能起到恰到好处地补充、配合,甚至一些夸张的动作,都能使单词变得更形象,授课更有趣。而小学生比较好动,模仿力又极强,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起来,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单词记住了。在教学牛津英语“chicken”这个单词时,笔者先是用两个手臂模仿小鸡扇动翅膀的动作,并配合小鸡“唧唧”的叫声,直观地给学生增加了这个单词的词意印象,很多学生都模仿我,跟着我一起做小鸡扇动翅膀的动作,嘴里一遍一遍的念着“chicken”这个单词,很快学生们都能记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和词意;在教学“goodbye”这个单词时,可以用再见的手势很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轻松明白这个单词应用何处,课堂结束时,当我宣布下课时,同学们都用英语对我说“goodbye”,很显然,同学们不仅记住了这个单词,还能学以致用。实践表明:肢体语言运用得体,就能够帮助教师把词语的确切意义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给英语课堂教学增加了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肢体语言表现法,应该永远成为我们英语生态课堂的常态。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现实生活进行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具体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和开发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能否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小学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力和展示自己学习、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在课堂里会接触到一些日常用语,这些日常用语不拘一格,有的跟平时学过的句型词汇有偏差,如果教师在这里一味地套格式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对于这些日常英语,就应拿到适当的场合加以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我常常创设生活情境,用生活教学的理念来构建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游戏教学

有关资料表明:90%以上的小学生都喜欢游戏,游戏可使学生自觉乐意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为此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活动,不失为活跃氛围、寓教于乐的一项好的教学方法,这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自觉自主地学习英语,从而达到自然运用语言、习得语言知识的教学目的,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收效彰显。在教学《On and Off》这节课时,因为曾经看到过某位教师利用“举左手、举右手”的课堂小游戏,收效不错。于是,笔者尝试先说:“Let’s open the pencil-box.”然后引导学生边跟着读,边做打开铅笔盒的动作;然后再说:“Open the book.”,让学生再边读边做翻开书的动作,连续几遍以后,我开始不定地说:“open the xxx……”让学生迅速地做动作,有的反应快的就能跟上老师的节拍,反应慢的,就会显得手忙脚乱,引来同学们善意的笑声,通过这样一则小插曲,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们的大脑得到放松的同时,在快乐、轻松的笑声中,掌握到了本课的知识概念,教学效果明显上升了。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边说边做小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新单词、新句型的记忆力,也使学生学起来更有趣。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标,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为本进行创新教学,方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