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

时间:2023-05-30 10:4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轼赤壁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精神流变

笔者在职业中专,面对的是中职生,在给学生讲述苏轼《前赤壁赋》中,对此文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一、感受不同,缘于主客品位的不同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客观景物可能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不同的表现。那么为什么苏轼和客的美感体验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面对浩瀚清明的大自然,客由苏轼吟诵的明月之诗联想到诗作者曹孟德。遥想当时,曹操挥兵下江南、横槊赋诗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只可惜如此“千古风流人物”也不免被时间之“浪淘尽”,空留遗迹山川让后人嗟叹。客不免联想到此时“吾与子”虽亦“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表面上看去自由自在,但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生须臾,江山无穷,想登仙界却又乏术,无可奈何间客只好将悲思通过箫声诉之于秋风。

能和苏轼相往来的客,定非俗客。但是,对人生的把握,对人生的感悟,和苏子比较,品位就有了高下之别。

第一,客在欣赏大自然的时候心态是浮躁的,功利的,是站在以我为本的位置上去感受大自然的。这种欣赏角度,在客的潜意识中形成物我对立的局面。物我相隔则不能顺应万物之性。以人为中心赏景,赏景的人处处受牵制。客的箫声如泣如诉,如孤舟之嫠妇,就是因为心受束缚,不自由导致的。客之心之所以受束缚,不自由,根本的原因是客放不下现实世界中的恩恩怨怨,纠缠于众多的人世羁绊,心灵受制于功名利禄物质世界的积压乃至身心的系累,使客无法超越自己的心灵。试想,面对美妙的大自然,捧着一颗不满足的心,一颗颓然失意的心,想着人生处世的不得志,想着得失荣辱,无法做到天人合一的客对美景自然是无法超然的把握。所以,面对壮阔宁静的自然,不老的月华,不息的江水,陡峭的赤壁,客不能不生出悲凄之叹息了。

第二,客不该拿短暂的人生去和浩瀚的大自然相比较。比较使他徒然发出了对人生短暂、自我渺小之浩叹:人生是“天地间一浮游,沧海之一粟”,即便是绝代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不过如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一晃而过。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被大自然的博大轻轻的瓦解。这时,客自然倍感苍凉、无奈、颓唐和自卑。

第三,客无端又羡慕起“长江之无穷”来,客希望能长生不老,希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幻想只能增添客的无限悲哀感伤。“知不可乎骤得”,客在这一点上是清醒明白的,但正因为客在大方向上的糊涂和局部上的清醒,对着无限壮阔的大自然客才感到无所适从,感到无法把握短暂的一生。故此,客和苏轼相比,对人生的把握毕竟略逊一筹。

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主宰一切的夜郎自大,消弭了人与物的界限后的苏轼,在心灵上就能含万物而不与之相悖,就能飘然物外随意遨游。灵魂就能轻盈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不认为人是渺小的。把人生投入大化中的东坡是和谐潇洒的,但同时也是哲理的,深刻的。在自然面前,他超脱地洞察人与宇宙之间的辩证关系。月夜江上,苏轼借眼前的江水与明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他站在天、地、人三个平等共处的角度去把握自然,把握人生。人的逝去正如月的亏、水的逝去一样,是从这个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人也是生生不灭的。天地自有所长也有所短,人亦有所长也有所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得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于子之所共适。”我们尽可借其长而避其短,利用清风、明月、江水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苏轼脱俗地把超越自然的期望转为超越自我的祈向。这是一个深刻的心灵的文化的转向。因为人生的经历不同,因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因为审美品位不同,面对同样的景色,苏子和客的感受是各异的。对自然的不同感悟终于转化为艺术的表达。

二、苏轼精神流变历程

苏轼的人生感悟,并非来自一时心血,而是有他的精神流变过程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出仕前后,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对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实践,苏轼就已开始思索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一著名的人生探索,是写在他刚出仕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任之时,那时他还涉世未深,主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抒发人生的忧患感,对人生的感悟,同后来写入文中的李委一样是在同一个层面上。

从出仕到写下《前赤壁赋》这期间,苏轼不断的有超然于物外的领悟。谪居黄州前,他在《和子由浴罢》中写道:“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意思是说:他沉静下来无语深思,就觉察到了天地运行往复的道理。到黄州后,他写了《雪堂记》。在这篇文章中,他主张人要摈除心智,形如槁木,心同死灰,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一的境地。“乌台诗案”、谪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时他已经逐渐从“故我”中解脱出来,对污浊尘世产生了厌倦之情。坎坷的仕途体验,使他意识到自己屡屡遭受沉重打击,原因就是对功名“利害之途”的追逐,一旦抛弃这一枷锁,那就是海阔天空的自由自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坡传[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

第2篇

贬谪之地黄州,长江边上一个偏辟荒凉的地方。苏轼在此挂名“团练副使”,诏令“不得签书公事”。苏轼由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有名无实的闲官。他该如何放置那满腔的抑郁之情呢?幸好,这儿还有三国时赤壁古战场上的英雄们可供凭吊,还有大自然的不老的山川风光可借以寄情。

于是到了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人生低谷的贬谪路途上,苏轼却用文学创作迎来了他精神上的华丽转身。“文章憎命达”似乎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不得不接受的宿命。李白、杜甫如此,柳宗元如此,苏轼亦是如此。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两次泛舟游赤壁,先后写下前后《赤壁赋》和《寒食雨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这些字字珠玑的诗文,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挣扎的灵魂是如何冲破精神的重围、实现自我的超脱,从而摆脱尘世的羁绊的。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第一次游赤壁。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此刻,他全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赤壁赋》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沉醉于大自然的天才文人的豪放与旷达。他摆脱了俗世的羁绊,宠辱不惊;他遗世独立,高蹈世外;他的灵魂在月下自由地飞翔。

《赤壁赋》中的贬谪文人苏轼近乎完美,我们几乎看不到贬官黄州给他内心造成创伤的痕迹。但是《后赤壁赋》却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它更真实地逼近苏轼的内心世界。

三个月后,即这一年十月,初冬时节,苏轼再次泛舟游赤壁。这时的苏轼是否已经完全摆脱了贬谪之痛而快意逍遥了呢?从《赤壁赋》来看,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读过《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初冬,霜露给山川抹上了清冷的色调,树木枝条疏朗如写意山水画。明月皎洁,清风吹拂。这幅初冬月夜图,恰如三个月前赤壁上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上月色一样动人。良辰美景触动了苏轼的心弦,激发了他故地重游的逸兴。

当然,还有客相伴,携带佳肴;更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备好珍藏许久的美酒。由此看来,苏轼是满怀欣喜之情走向赤壁,再次泛舟夜游的。

距离上次游览赤壁,不过短短三个月而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本以为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面目竟然也会变得不可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不能不让曾经在此获得精神上超脱的苏轼感到些许的失落。心有不甘的苏轼转而登上高处,希图寻觅别样的风景:“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寻觅的结果却发现“高处不胜寒”。“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摄、履、披、踞、登、攀、俯”,写奋力登往高处,不断寻觅的情形。这一系列的动作,是身处逆境不甘沉沦的苏轼的写照;那声“划然长啸”,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抑郁不平之情的倾泄。可是这种对现实的抗拒不但无助于摆脱痛苦的处境,反而让他心底升起一种“悲恐”之情。最终,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让苏轼从困境中找到出口。苏轼选择“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此时的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不妨看作是苏轼在痛苦纠结中的无奈之举。

来到赤壁,苏轼情感由乐转悲,经历了“失落―悲恐―无奈”的挣扎。表面看来是由于季节变换、风景殊异触动了内心的伤感,实质上是被贬黄州的苏轼难遣寂寞痛苦之情的真实流露。

《赤壁赋》中,苏轼纵情于山川景色之中,他认为大自然是永恒的。“流水”“明月”虽不断地“逝去”“盈虚”,但最终没有减少,没有变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正是这种认识消解了他被贬黄州的巨大痛苦,从而让他变得超脱、旷达起来。但是,三个月后,再游赤壁,却发现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也禁不起岁月的流逝,改变了容颜。大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那渺小脆弱的个体生命呢?情随境迁,此时的山川明月已然不能排遣贬谪之痛,苏轼该如何放置这满腔的愁绪呢?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叟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苦闷的苏轼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与其说是一只孤鹤转移了苏轼的痛苦与纠结之情,不如说是道家超尘绝世的思想让苏轼走出了思想苦闷的困境。这种“悟”虽不免虚无,却让他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赤壁赋》中的苏轼看似从贬谪黄州之痛中走了出来,完全摆脱了精神上的俗世羁绊,走向了超脱与旷达,其实不然。《后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苏轼。在他身上,这种贬谪之痛仍是如此之深沉、厚重(要知道,苏轼此时被贬官黄州已经三年多了),它蛰伏在苏轼的心底,是如此难以排遣。然而,愈是如此,愈让我们看到这颗灵魂挣扎时的艰难与高贵。

第3篇

关键词:《前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同

《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作,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经久传诵的名篇。这两篇作品写作的背景一致,都是以赤壁为题,但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两部作品的不同。

首先是感情的旷达与无奈。

《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乐——悲——乐”,贯穿全篇。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快乐到苦闷,再由苦闷到解脱的发展过程。开篇首先描述月夜泛舟:明月、秋水、凉风,心情怡然自得;但作者马上转笔一变,借“客人”之悲表达自己的感情。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触景生情,赤壁一带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多少英雄豪杰,随着岁月流逝,已经不在。二人生须臾,和浩瀚的历史比较起来,如沧海一粟,一种虚无的情绪油然而生。三抱负无以实现,一心忠于朝廷却落得贬谪的结局,一心想建功立业,却无机会。渴望能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摆脱困境,但终究不得。最后诗人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经过一番哲学思辨,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由悲而喜,开怀畅饮。通篇可以看出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显得深沉蕴藉,却缺少了豪放的味道。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浓墨重彩刻画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及婚姻生活的美满舒适,暗中与诗人此时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周郎赤壁”几个字写出了诗人的羡慕之情。事业周瑜因赤壁之战名扬天下,而作者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最后感慨“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像梦一样短暂,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又是指人生既然像梦一样,在梦里有功无功无所谓。这是自我解脱,有一种淡淡的无奈。

两篇作品中苦闷解决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其次是江水的柔美和奔放。

《前赤壁赋》中情景交融,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初秋时节,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泛起点点银光,作者和朋友喝着美酒,不禁扣舷而歌,吟诵着有关明月的诗句,吟唱着婉转优美的乐曲;白茫茫的雾气轻抚江面,水光和月光远处相接;小船随波逐流,在这短暂的陶醉中,作者感觉自己仿佛要羽化成仙。充分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起笔高唱入云,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以下“乱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生动描写,刻画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尽显豪放派的风格: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最后是历史人物的失败和成功。

赤壁之战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曹操和周瑜。这一仗中曹操中了反间计,败走华容道,丢了一世名声;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英名远播。

《前赤壁赋》中缅怀的是曹操。“破荆州、下江陵”宛如破竹之势;其水军之多,船队之大令人叹服,曹操面对长江饮酒,横执长矛吟诗,视天下为无物,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就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最终被周瑜打败,而今安在?由败者曹操引发已悲,抒发了“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用“遥想公瑾当年”六句集中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先从“小乔初嫁了”从细节上写英雄生活的幸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水战的特点和周瑜的卓尔不凡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很渴望有周瑜一样的人物,来扭转这一现状。这正是作者缅怀赤壁之战,并着力刻画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同时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己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第4篇

评价:

⒈从目标方向论,他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之人,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少时的苏轼是很崇尚儒家思想的,他一心考取仕途,以取得功名,然后报效朝廷为自豪;

⒉从思维论,苏轼是一个思维开阔,他的诸多作品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他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

⒊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他是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而且堪称才华四溢,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

⒋他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豪放洒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气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狱之灾后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因为他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才华四溢的人,从苏轼留下来的数千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熙宁九年十月(1076),王安石变法受挫,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的政治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造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心里十分苦闷。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壬戌(rén xū) 桂棹(zhào) 余音袅袅(n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 旌旗(jīng) 酾酒(shī)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扁舟(piān) 匏尊(páo) 蜉蝣(fú yóu)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2. 辨形

“壬戌”的“戌”,内部是一短横,不是点(戍)。

“桂棹”的“棹”,是木旁,不是三点水旁(淖)。

“洞箫”的“箫”,是竹字头,不是草字头(萧)。

“郁乎苍苍”的“苍”,不能写成“沧海桑田”的“沧”。

“匏尊”的“匏”,不能写成“瓠子”的“瓠(hù)”。

“乌鹊南飞”的“鹊”,不能写成“欢呼雀跃”的“雀”。

3. 解释

(1) 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

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乱。

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尊”通“樽”,酒杯。

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通“溯”,逆水而上。

(2) 词类活用

凌万顷之茫然 万顷:数量词作名词,辽阔的江面。

击空明兮泝流光 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

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正襟危坐 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整理。

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东、西: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向西,向东”。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动词,可译为“向东进军”。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肴核既尽 尽:副词作动词,吃完。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形容词作动词,泛白。

(二) 整体把握

1. 了解文赋体裁

【明确】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散文式清新流畅的风格。《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2. 梳理层次结构

【明确】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随遇而安的态度;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3. 把握思想感情

(1) 第1节是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彩如何?

【明确】本节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节的感彩以喜悦为主。

(2) 第2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本节的“喜”从何体现,与上节的“喜”有何不同?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本节的“悲”又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本节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1) 本节写作者的歌声、客人的箫声,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2) 本节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节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3)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4) 本段“悲”通过客人悲凉的箫声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5) 转折过渡。

(3) 第3节主要写了什么?感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1) 本节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2) 感彩甚为悲伤。(3)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有志而无为者,作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4) 第4节主要写什么内容?感彩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l) 本节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2) 感情变为喜悦。(3)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5) 第5节感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 本节感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2)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3) 这样结尾是对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4. 掌握主要写作手法

【明确】(1)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再转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头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以风物之美,给读者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用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作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 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三) 重点研习

1. 问题探究

(1) 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积极和消极的人生心态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2) 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作者希望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 作者是如何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瞬息万变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人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天地万物和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天地万物都是永恒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4) 作者又是如何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生感悟的?

【明确】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主宰,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因此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人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进一步表现了苏轼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2. 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明确】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特色。

课后检测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属客(zhǔ ) 扁舟(piān) 横槊(shuò) 冯虚御风(féng)

B. 桂棹(zhuó) 壬戌(rén) 蜉蝣(fú yóu) 遗世独立(yí)

C. 嫠妇(lí) 愀然(jiū) 匏尊(páo) 余音袅袅(niǎo)

D. 舳舻(zhú lú) 狼籍(jí) 酾酒(shī) 相与枕藉(jiè)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桂棹兰桨 大淖纪事 卫戍军区

B. 洞萧声声 萧条冷落 乌鹊南飞 欢呼雀跃

C. 郁乎苍苍 沧海桑田 杯盘狼籍 古代典藉

D. 未雨绸缪 山川相缪 鱼樵对话 漏网之鱼

3.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凌万顷(辽阔的江面)之茫然/击空明(水月辉映的江面)兮泝流光

B. 舞(起舞)幽壑之潜蛟/月明星稀,乌鹊南(向南)飞

C. 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下江陵,顺流而东(向东)也

D. 肴核既尽(吃完),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白色)

4.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洒酒江中,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 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阅读下面《后赤壁赋》的语段,完成5~7题。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行歌:“歌行”,一种诗体

B. 曾日月之几何 几何:多少

C. 予乃摄衣而上 摄衣:披上衣服

D. 攀栖鹘之危巢 危巢:危险的鸟巢

6.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江山不可复识矣。

② 听其所止而休矣。

③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7. 本文记游于初冬时令,赤壁情景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赤壁赋》记游于什么时令?赤壁下的情景如何?两种情景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流露出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

1. D(A.“冯”应读“píng”;B.“棹”应读“zhào”;C.“愀”应读“qiǎo”)

2. A(B. 洞箫声声;C. 古代典籍;D. 渔樵对话)

3. A(B. 舞,使……起舞;C. 东,向东进军;D. 白,泛白)

4. C(“洒酒江中”应为“面向大江斟酒”)

5. B(A. 边走边唱;C. 提着衣襟;D. 筑在树梢处的鸟巢)

第6篇

1.意象的选择

在《赤壁赋》第一段中,苏轼选取“清风、水波、月、白露、一苇”这组意象,构建了和谐、宁静、流动的意境。对比学生习作中所选取的意象:

今天是8月25日,一大早,我准备好雨伞和饮水,放进背包,坐上爸爸开的车,我们出发了。爸爸说由于担心下雨,这次我们选择了一条比较平坦、好走、却比较远的路来上山,但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决定要一口气到达目的地。

我们沿着山路一直往上爬,山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翠绿的大树,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休息点,设满了石凳,到处是绿树成荫,往下看山间的泉水哗啦哗啦地往外流,真是感觉舒服极了,漫山遍野都开满了不知名的花,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我们走到了一块绿草如茵的草坪上,到处都是嫩绿的小草。一阵清风吹来,小草和小野菊摆动着身体,好像在向我们呼唤,风把烈日下的热浪带走,留下一片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第一组意象“雨伞、饮水、背包、车、山”内容散乱,可有可无,缺乏美感。第二组意象“大树、泉水、不知名的花、草坪、烈日、清风、小草、小野菊”则显得庞杂又互相缺乏联系。

通过对比,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自己在写作时随心所欲选择意象带来的问题,但是如何进一步学习归纳提升,对他们又是新的困惑。我鼓励学生以习作第二组意象为例,重新排列整合,整理合并成“树、泉水、草、烈日、清风、花”。在此基础上,归纳为“青枫、芳草、骄阳、白云泉、花信风”这样的有文学色彩的意象来。

2.句式的运用

在讲解《赤壁赋》时,我们重点介绍了赋体“骈散结合”的文风特点,学生普遍的接受情况是可以理解但无法体会。在此环节,我鼓励学生将整理出的意象填入语段中,形成骈散结合的句式,增强可读性。

此次盛夏前来,才发现倒也是别有一番景致。骄阳下芳草萋萋、青枫簌簌;我们信步其间,竟也忘记了天的炎热。走在林茂花香,浓荫蓊郁的山路上,忽而听到潺潺的水声。真可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二十四番花信风,夏满芒夏暑相连”。

同样的意象,当和骈散的句式结合起来后,就自然多了一分韵味。

二、结构:谋篇布局―错综变化之美

《赤壁赋》中主客问答,看起来是主人与客人的交流,实则是作为道者的苏轼和作为儒者的苏轼的思辨过程。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而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主客问答体这一赋的传统手法,已不再是简单地借设问以说理,而是用以展示作者自己思想的波折、挣扎和解脱的过程。从游赏之乐,到人生不永之悲,到旷达解脱之乐,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心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这种借客形主、回旋进退,借他人之口道出自己的主旨的写作手法,在作文中也经常被用到,我们称之为“借笔”。

看起来比较高深的理论,在学生的习作中也不是没有出现:

大约10分钟后,我们走到了“一线天”,爸爸告诉我离目的地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了,“一线天”是一个很陡的坡,他关心地问:“累了吗?需要休息一会儿吗?”我想:“我们要一鼓作气地到达目的地,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摘 要:文章从苏轼名篇《赤壁赋》入手,从语言、结构、立意三方面探讨古文阅读对中学生现代文写作的指导意义,通过修改整理意象、套用“骈散结合”的句式、借鉴“借客形主”的借笔手法,达到整体境界的提升。不能气馁。”我从背包拿出了水,喝了两口递给了爸爸,说:“我们还是继续吧!” 我们继续前进,从大道转入石阶山道,又走到了一处称“飞来石”的景区,我觉得双腿沉重了起来,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爸爸也说有点喘不过气来,我看了看爸爸,他依然在向前坚定地走着,我心里也给自己不断地鼓劲。

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们再次阅读习作时就不难发现,“我”和“爸爸”对话的内容是重复的,平淡拖沓可有可无,完全无法起到提升的作用。我于是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修改,尝试用“借笔”的方法,借父亲之口表达父子之情。要求包括以下细节:①父亲带了我喜欢的饮料;②在“一线天”景区,父亲提醒我注意安全;③父亲在爬了一段时间山后,气喘吁吁;④对话内容要体现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

在流火的七月去爬山,本就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挑战。还没上山,我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父亲从背包里掏出一瓶可乐,递给我说:“太热了,喝一点吧。”

我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不是不喜欢我喝饮料吗?”

他说:“难得和你出来爬山,喝一次也无妨。”

我们又继续朝山上爬去。

眼看着就到了著名的“一线天”景区,大概是我走得快了一些,父亲在背后叫住我说:“慢点走,小心摔跤了。”

我说:“那好,我跟在你后面走吧。”

从林荫道转入石阶山道,走着走着,我觉得两腿都沉重了起来,汗水把衣服浸透了,我跟在父亲后面,看他气喘吁吁的样子,心中突然掠过些许难受。

“爸爸,要不要我拉你一把?”我说。

“我还没有老到这么不中用呐。”爸爸说着,笑了起来。

这是学生填充修改之后的段落,较之之前言而无物的对话,这段语段读来更真实,也更有人情味。一方面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爱,也借父亲之口表达出我对他的爱戴。

三、立意:境界提升―自然率真之美

在讲解《赤壁赋》时,老师通常要花很长的时间,为学生讲授苏轼夜游赤壁时情绪的变化与超然自适的精神面貌。由赤壁之景与夜游之行写出游之乐,进而由一曲洞箫联想到英雄易逝、人生苦短、仙愿难成而陷入自伤的悲情之中,继而再由水、月的感悟洞察人生的真谛,再次达到逍遥自适的境界。这种思想境界是在层层的思辨中上升达成的,我们在日常的习作中,也始终不能忘记主题的境界提升,才能免于习作陷入过度诠释、文辞假大空的缺陷。

4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山顶,汗水从我们额角不断地流下来,但掩盖不住我们脸上的笑容。我们站在山顶,俯瞰山间错落的小矮房子,这天平山美景使我陶醉,使人流连忘返。

这一次登山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毅力,让我们这些整天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当学生们再次阅读这个结束语段时,明显感受到文章的结语假大空,没有可读性。大家跃跃欲试地想要修改最后的结语段落:

终于爬到山顶的时候,父亲高兴极了,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他回过头时的笑容:

“以前是爸爸抱着你上山,现在是我们一起登山,不知道以后……”

“爸爸,再过二十年,我就搀着你上山。”

夕阳下父亲的笑容,从来没有离我这么近过。

这是其中一位学生修改的语段,读起来流畅自然又触动人心,一次看似平常的登山,化解了父子之间的芥蒂,让我们看到血浓于水的父子之情。

经过学生们的修改,整个文章从语言、结构、立意三方面得以全面提升,语言更精致凝练,有指向性;结构更统一完整,让人读来一气呵成;立意也得以提高一个维度,符合中学生的价值观。

我们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现代文参考学习得多,却忽略了古文的参考价值。通过这节课的比较学习,我们一方面从苏轼的写作技巧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普遍反映对苏轼写作功力的敬佩,这就意味着他们真正从文本内部了解了他的创作意图。

第7篇

其实,外表坚强、刚毅的苏轼,心中盛满了太多的孤独。我们可以从中学课本中苏轼的作品中去探微他那孤独的内心世界。

一、痛失爱妻的孤独

苏轼的《江城子》是悼念离世十年的妻子王弗的。诗人19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相濡以沫。可只有短短十载幸福光景,王弗就撒手西去。苏轼十年中,宦海沉浮,政治失意,生活潦倒,失去妻子陪伴,“不思量,自难忘”。在十年忌辰,蓦然回首,对亡妻的思念一发而不可收。可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尘满面,鬓如霜”,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小轩窗,正梳妆”虽然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

二、远离亲友的孤独

性格豪爽的苏轼,才华横溢,孤高清傲,难免招来小人的猜忌。苏轼一生仕途多舛,先被排挤出京,继而身陷囹圄,幸免一死,又一贬再贬,黄州、惠州、儋州囊括了他心酸的做官历程。在遥远的蛮荒之地,他郁郁寡欢,昔日的亲朋相聚之欢都已远去,此时唯有“清酒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

三、高洁自许的孤独

苏轼被贬黄州,写了一首著名的《卜算子》来抒写政治失意后的孤寂忧愤之情。他刚刚从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惊魂未定,“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词中的孤鸿就是作者自己的写照,满腹心事,踽踽独行,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宁愿寄宿于荒冷的沙洲,也不肯栖于寒枝之上。形象地表明了作者不愿随俗同污,入世屈志的孤高品质。他的高洁自守,他的铮铮傲骨,注定了他备受孤独的煎熬。

四、壮志难酬的孤独

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都流露出他的这种功业无成的遗憾。《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他英俊潇洒、意气风发、指挥若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盖世功业令人仰慕。作者吊古伤己,写英雄业绩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功业未就。“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自我嘲讽里包含几多无奈、几多辛酸。

《赤壁赋》中他直抒胸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一方”。其中“美人”都用作古代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苏轼很早就有报国建功之志,一个正值壮年的男子,正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无奈被命运抛到蛮荒之地,有职无权,还被人觊觎监督。多想为国效力,多想事业有成,可是“美人”却在水的那一方,这种理想难以实现的孤独,是刻骨铭心的痛。他只好寄情山水,从清风明月中去寻找心灵的寄托。

第8篇

关键字:引用;英译;前赤壁赋

古代散文中典故与其他方式的引用散落在文字之中,倘若不仔细推敲并对原典足够熟悉,很容易就会与其擦肩而过,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有缺漏或者偏误。本文就《前赤壁赋》中的引用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对比研究两篇译文在这方面的具体翻译。以时间顺序将两篇译文排序,译文一是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文(1999年);译文二是英国汉学家卜立德(David Pollard)的译文(2000年)。

苏轼在写此篇《赤壁赋》时,多处引用,本文主要据与英译联系紧密的引用内容将其分为两类:对《诗经》、《楚辞》的引用和对曹操诗句及其赤壁典故的引用。

1 引用《诗经》与《楚辞》

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译文一:We chanted 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 singing the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

译文二:We recruited the ‘Bright Moon’ ode from the Book of Songs, and sang the verse on ‘graceful maid’.

“明月之诗”与“窈窕之章”皆出自《诗经》,“明月之诗”为《诗经・陈风・月出》,“窈窕之章”为《诗经・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月出》中“劳心”为“忧心”意,“悄”为“忧愁状”,“”为“忧愁不安的样子”,“惨”是古文中讹文[1]的现象,当为“ā保也是“忧愁烦躁不安的样子”。[2]整首诗的氛围是忧愁焦躁的。而《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也同样写出主人公心中的焦躁不安。看似随意无心的两句,其实已经为后文发出悲伤的感慨定下了基调,所以在翻译这两句时应当注意感情基调的问题:虽是“诵”与“歌”,但不能太活泼轻快。译文一 “chant”,“吟诵、歌颂”之类的意义则比较符合,而且“chant”本身具有一丝宗教的色彩,某种程度上与文章暗含的“思贤主”相吻合,译文二采用有“颂诗、颂歌”意的“ode”一词,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

2.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一: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 is far away,

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

译文二:Oars of cassia and sculls of magnolia

Strike the glittering air

and ascend the stream of light

Far away in reverie, my gaze shifts

to seek my fair on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earth.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用的是明显的楚辞体,苏轼想以此表达自己与屈原有着相同的感慨,既有被贬谪的苦闷也有对君主的忠诚。用“桂”与“兰”象征美好,用“美人”指代“贤主”。两篇译文都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桂”翻译为“cassia”(肉桂、桂皮),“兰”的翻译有“orchid”(兰花)、“ magnolia”(木兰)两种,依据楚辞“香草美人”的说法,“桂”译为月桂(laurel)比译为肉桂(cassia)更好,而中国人历来称为君子代表的应该是兰花(orchid),而不是木m(magnolia)。“美人”一词表面是“美丽的女子”,实际是“贤明的君主”,还存在一个性别上的差异,译文一与译文二都采用“dear one”和“fair one”,选择没有性别差异的“one”,很好地规避了表面意与深层意性别矛盾的问题。

2 引用曹操诗句及其赤壁典故

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译文一:The moon is bright, the stars are scattered, the crows fly south

译文二:Bright the moon and faint the stars,

Southward wing he darkling birds.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一句是直接引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以“客”的身份描述当时的环境,进而联想到曹操,而曹操的原句为“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暗指人才难得,所以曹操的“求贤若渴”和苏轼被贬谪的苦闷形成一个内在关系上的映衬,而联系上文苏轼问客为何箫声如此悲伤,“客”显然是触景生情,于是这一句简单的景物描写就有了悲伤的气氛。两个译文都是按照字面意义对原文进行了直译,但对于星“稀”,译文一译为分散(be scattered),译文二译为星光黯淡(faint),虽都不影响原文要表达的主要意义,但将“稀”译为星光黯淡,则“明”与“稀”相对应,显得更有诗的韵味,而且faint又有“衰弱、虚弱”的意义,蕴含着感伤的情绪。“乌鹊”就是指乌鸦,没有贬义,曹操是用乌鹊来指代人才,所以译文一将其译为crow就挺好的,译文二译为darkling birds(乌黑的鸟)显得比较拖沓。

2.运用曹操赤壁之战的典故,则是形成双重对比,一是曹操之今昔对比,他昔日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是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瞬间倾泻出人生短暂的悲凉;第二重对比就是曹操和“客”、“我”的对比,像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都转眼即逝,“我们”就更是渺小,所以更加凄然。“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将世界之广阔与人之渺小写得极为形象。以下对这一句的译文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一:We are nothing but 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 mere specks of grain in the vastness of the ocean.

译文二:We are as mayflies in our passage on the earth, as insignificant as grains of corn floating in an ocean.

原文应理解为“我们如同蜉蝣一般托身于广阔的天地之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对整个句子的把握,译文一特意强调“we are nothing”、“mere”以着力表现人之渺小,但是对于具体单词的选择却没有那么恰当,如“蜉蝣”是指一种春夏之交生在水边的小虫,往往只能活几个小时,译者将“蜉蝣”译为“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实际是将蜉蝣的含义解释了一番,在文中显得不够干脆,而译文二的译者是英国学者,对词汇的掌握更佳,所以用的词意义对应非常精准―― mayfly。

K轼的《前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进行探讨,“客”的形象与其说是一个真人形象,不如说是苏轼内心一种想法的载体,而主客问答实际上是苏轼内心进行了一次交锋,是一个从失意到超脱的过程。在英译时如果不能把握引用之处的奥妙,就难以揣摩作者的情感,译文的情感或许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只有理解了引用背后的含义,才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在英译时更好地译出原文所想表述的情感。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电子书包;比较阅读;教学模式;赤壁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3-0048-03

基于电子书包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是指以电子书包为平台,将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言文文本进行对照、分析、思考,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文言文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辨析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的必要性

就目前语文教学而言,比较阅读在现代文教学中应用得较多,在文言文中教学中使用得则很少。笔者之所以进行这种尝试,理由如下。

1. 文言文教学中思维与情感增长点的缺失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张大均教授也曾说:“正是由于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会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事实证明,积极的思维状态与情感上的愉悦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

在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中,将字词讲细、以反复小测巩固强化学习效果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这是高考要考的”“写在书上”“一定要记住”成为课堂中的高频词。这一方面折射了文言文教学趋向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文化与思维训练缺失、激趣活动缺失、文言文教学沦为字词释义的积累与记忆的教学现状。以讲练测为主的单一形式、立足于字词文意疏通的单薄的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维与情感发展的增长点,削弱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学生讨厌文言文、教师抱怨文言文难教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2. 引进基于电子书包的比较阅读的合理性

比较阅读就是在对文本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的过程中,辨认事物的异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给学生更广阔空间的教学方法。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的。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文言文的阅读同样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深入品读其共性与个性,引进比较阅读无疑是不二选择。梁启超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分组比较”教学法,主张“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

教师直接讲授字词、分析文本,可保证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但是也会因此而忽视搭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引进比较阅读,其优势之一是,能让学生在探寻事物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优势之二在于,让学生脱离教师讲解这根拐杖,通过核心问题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子书包的出现,正好为教师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及丰富的教学软件创建出一个虚拟、跨时空的个性化学习环境,通过学习环境的创新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以电子书包为媒介来研究与构建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颇具现实意义。它可以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比较理论的优势,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动脑、动手、动心,有助于激发其内在情感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内化。

3.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者认为,人类在接受新知识时,要以新知识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现实进行选择、修正,才能赋予其独特的意义。换句话说,学生必须在深入思考之后,加以整合和筛选,才可能将新知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纳入已有知识结构。将比较阅读运用到文言文教学当中,就是引导学生以已有体验积极参与文本学习,与文本对话,深入思考。通过文本材料之间的比较、分析与总结概括,学生学会辨认事物的异同,形成自己的见解,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其分析和理解能力。

当代课程论认为,活动是人心理发展的基础,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重主体实践,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对于与今天相隔久远、字面意思理解存在障碍、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而言,尤其应该引进大量的比较阅读实践活动。基于电子书包的比较阅读也正是力图以多元互动、有序有效、逐层深入的比较阅读活动打破文言文教学形式单一及学习内容浅薄的局限,推动更富内涵的、更有活力的文言文学习。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 基本模式

简而言之,该模式包括电子书包支持下的精选比较材料、确定比较阅读任务清单、根据任务清单开展比较阅读、微型写作、写作评价与反馈展示五个环节(如右图)。

(1)精选比较阅读材料。课前,由教师将比较材料与要求发至电子书包专题阅读区。

(2)确定比较阅读任务清单。学生熟读两篇文章,从不同层面提出比较材料的可比点,并将其发至主题讨论区。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鲜花的数量表示自己感兴趣的程度或对可比点质量评价的高低。教师收集问题进行分析汇总,综合学生的反馈情况与教学目标,整理出比较点,并初步形成学情诊断。

(3)根据任务清单开展比较阅读。课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逐个抛出比较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利用班级论坛抛出问题,寻求帮助。教师通过实时监控,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与展示、质疑。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总结。完成该过程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两节课。

(4)微型写作。课后,教师根据比较点设计微型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辨析总结中深入文本或作者。

(5)评价反思,发现新问题。对提交至电子书包的文章进行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推出优秀文段进行展示,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这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找出新的比较点并进行研究。

2. 实践案例

《赤壁赋》是苏轼传诵千古的美文。文章无论是写景还是说理、抒情,都极为漂亮。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赋的特点,又能体味苏轼内心情感的矛盾,并进一步理解苏轼集儒、道、佛三种思想于一体的人生境界,这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笔者遵循上述流程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

首先,选择《后赤壁赋》与《赤壁赋》一起比较阅读,并列出学习任务:请反复朗读这两篇文章,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并将答案发至讨论专区,并请用“”评价其他同学的答案,“”数越多代表回答的认可度越高。

之所以选择《后赤壁赋》,笔者基于这样的考虑:苏轼在新旧党争中,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化。他被贬至黄州所写下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变化,也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两篇文章分别写于秋季和冬季,它们一脉相承,拥有众多相似之处,如都是赋,都有整散结合的语言,都有主客,都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可是,它们又有不少不同点,如写景的特点、主客的关系等,而这些恰巧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真实的情感。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找准了两篇文章的相似点,说明这一点并不难。受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两篇赋的写景特点不同、作者情感不同,却没有学生提及景的写法以及主客关系不同。这意味着学生能够从内容上读到景的特点,但未能思考这些景借助的文字表现形式;能从文字上大概知道苏轼在文章中流露出的表层情感,但不一定知道他更深层的内心。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请划出两篇赋中写景的句子,并从写景的内容、特点、写作方法上比较其不同点。②请从文中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并将它们按照顺序罗列出来,概括你理解到的前后两篇赋中苏轼的情感世界有什么不同。③作者在两篇赋中流露的不同情感,除了通过直接抒情的词语表现外,有些地方亦有铺垫,你能找到几处?说说理由。

设计第一个问题意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些美文,不仅要理解其内容,也要关注内容得以呈现的工具――语言,能养成品读语言的良好习惯。第二个问题并不难,能从文中划出关键词,比较有利于学生发现两篇赋中苏轼的情感世界是很有变化的,他的人生感悟与追求是不太相同的。第三个问题比较难,思考指向的是写景不同、主客关系不同的背后苏轼的内心世界是不同的。前者反映的苏轼内心世界是自由舒畅、飘逸无阻、和谐的,而后文中的苏轼是受到挤压、相对紧张、情感是受阻的。而这种不同,一定是在深入比较后才能发现的。

学生根据上述任务清单开展比较阅读。因为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能激起学生思考的乐趣。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表情证明他们在思考、在收获。这样的任务清单有助于学生学会在比较的过程中慢慢建构起借助内容与形式来深入解读作者内心世界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进入微型写作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有人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你同意吗?请引用所学两篇文章中的相关内容来阐释你的观点。这个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并通过进一步咀嚼语言体味苏轼的内心世界,其内在的思维张力要求学生必须动脑、动心,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认知。

最后进行评价反思。学生的作品及其互相点评不乏思辨的火花闪耀其中。有学生指出,苏轼虽然流露出悲的情绪,可最终的解脱恰恰证实其难能可贵的乐观心态。有学生说,苏轼外在的乐观豁达掩饰了他内心的纠结、痛苦。当前途无着落时,他无以自救,只能转向道家的空。这让笔者欣喜地看到:真正被激发过的思维和被激荡过的情感是能提升认知、产生智慧的。

反 思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借助电子书包开展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的确改变了以往文言文教学被动、低效的局面。学生内在被激发的因素多了,课堂的场活了,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当然,诚如张志公所说:“只要比得恰当,越比理解得越清楚,印象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是比得恰当。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比较材料,筛选富有价值的比较点,以教材为根本出发点,明确教学目标,不能为比较而比较,这是提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成效的前提。

特别要指出的是,首先,这种基于电子书包的实践活动绝不能简单地利用技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理念之上,真正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其次,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语言积累、能力提升、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的训练。再次,要善于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与环境。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的环境比竞争的环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经验,并产生学习上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努力追求掌握目标。

只有这样,这种基于电子书包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才会变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活动的“场”,才有可能使学生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

第10篇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叟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

“扬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坡的豪迈与诗情的不朽。

第11篇

一、动听的音乐可以让学生身心放松,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思维力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歌唱或者演奏或者是倾听,都蕴含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悠扬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缓解人们的身心疲劳。音乐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可以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文字也是一种符号,通过文字可以表达内心感情。将音乐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身心放松,进入“假消极状态”,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更加的集中注意力,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思维能力。例如《荷塘月色》的宁静,《我的空中楼阁》的那种静谧,《祝福》之中的哀婉,《孔雀东南飞》中所蕴含的缠绵凄楚等等,这些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秦桑曲》或者是《梁祝》,通过其中的缠绵凄楚的曲调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让他们能够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涤。

二、通过配乐朗诵,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意境

很多时候在教学一些离现代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特别是文言文)时,由于学生对相应的历史环境已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在感情上很难引起共鸣,带着一种“我只是看客,一切与我无关”的感觉,在朗诵的过程中很难将感情投入到朗诵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配乐,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由于这是苏轼所写的两首《赤壁赋》中的前一首,作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这个时期作者拥有十分矛盾的思想: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朗诵这首前赤壁赋时可以选用古筝曲《高山流水》,因为这首《赤壁赋》当做表现出了作者比较乐观的精神,通过高山流水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感情带入到文中。

三、运用音乐进行课堂导入,渲染气氛

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很多情境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遇不到,造成了学生很难体会到课文中所描述的那种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过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当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四、利用音乐引导写作,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文学有很多的相通之处,特别是音乐所提供的广阔的情感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音乐几乎突破了一切的时空限制,可以让你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教学的过程中,作文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很多学生都视作文写作为洪水猛兽。在作文课上播放相关主题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写作主旨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写作。而且音乐所表现的主题相当宽泛,不同经历的人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主题的理解也会不同。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声音到画面、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同时音乐所包含的旋律与节奏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审美共鸣。正因此通过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例如为学生布置以“母爱”为主题的写作时,在讲述的过程中配合播放一些充满柔情的并能表达母爱的曲子。讲述完后再播放一首满文军的《懂你》在凄婉唯美的旋律感染下,整个堂课都笼罩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这时再让学生开始写作他们的母亲。在这样的充满深情的音乐感染下,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弦都会被拨动,从而写出更加充满情感的文章。

五、结语

不喜欢音乐的人很少,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同时音乐所能产生的力量又是难以估计的。将音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满信心奋发向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12篇

《赤壁赋》中提到主客二人。据考证,当时同游赤壁的确实只有苏轼与客共二人,客人就是苏轼的好友杨世昌道士。如译为“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人”就表示客人不止一位。因而第一种译法明显是不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一些人采取第二种译法,如《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第2期马龙强《“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一文即是如此,将原句视为定语后置的倒装句。

然而,第二种译法也是有问题的。“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从语法角度看,并不是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结构,而是一个动宾结构:“有”是谓语,“客人”是宾语。

那么这句话怎样翻译比较妥当呢?笔者以为应该这样:(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这种译法,去掉“有”字,与第二种译法只有一字之差,既避免了第一种译法的事实矛盾,也避免了第二种译法的语法矛盾。问题是:去掉“有”字的译法科学吗?

理由一:去掉“有”字,不影响对原句的理解。苏轼原文为:“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可译为:“(一位)吹洞箫的客人,依循着歌曲的(节拍)应和它”。没有“有”字,读起来仍然顺畅。

理由二:“有”字本身可做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辞源》中“有”字有九个义项,其中第七项为:“助词,无义”。“客有吹洞箫者”中“客”字为单音节词,其后加一个助词,会使整个句子的语气变得舒缓。

对于这个句子,有一点是共识,“者”在本句中起提示定语后置的作用。

其实,文言文中用“者”提示定语后置,加助词舒缓语气的现象并不少见。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②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③有一言而可心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句①②可归纳文言固定结构: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提示定语后置,“之”舒缓语气)。例句③④可归纳文言固定结构:中心词+而+定语+者(“者”提示定语后置,“而”舒缓语气)。

王力先生云:“例不十,法不立。”文言文在用“者”提示定语后置的倒装句中,加助词“有”舒缓语气的现象也很多。

⑤人有亡斧者(《列子・说符》);⑥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⑦宋人有耕者《韩非子・五蠹》;⑧齐人有冯谖者《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⑨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⑩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例句⑤~⑩可以归纳文言固定结构:中心词+有+定语+者(“者”提示定语后置,“有”舒缓语气)。而这种文言固定结构的翻译,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调整句序,将后置的定语放到被修饰语前面来;二是助词“有”不译。所以,例句⑤~⑩应译为:⑤(一个)丢失斧头的人;⑥(一个)将要买鞋的郑国人;⑦(一个)耕田的宋国人;⑧(一个)叫冯谖的齐国人;⑨(一个)过江的楚国人;⑩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各位武将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