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合同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合同,是支撑产品买卖、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技术开发、土地管理、生产生活服务等各项业务交易活动的载体,是现代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防范交易风险的重要保障。国外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已将合同管理研究与实务发展为一项系统工程,并出现了以合同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协会和刊物。例如,美国于1959年成立了全国合同管理协会NCMA(National Contra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专门对合同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州合同管理指南》(State of Texas Contract Management Guide)通过发表政府指导性文件,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合同管理的内容,通过对合同管理的关键点的理解和阐述,形成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将合同列为重要经济管理手段,各企业经营者、专家、学者都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科研技术服务型单位,合同管理工作在遵照国内法律法规要求及合同管理基本思路的同时,根据自身科研型工作特点,在合同管理中进行了不同的管理思考和尝试。
一、管理模式
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合同管理架构上严格遵循共性要求,采取对交易主体集中管理、管理系统集成对接、审查审批流程统一规范以及实行合同全过程监管等措施,实现合同管理相关要素、系统、方法的集成,有力地提升了合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交易安全保障。
在此基础上,严格实行“三项审查”要求(见表1),严格按职责和流程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审查,实现了技术、经济、综合审查三位一体,使合同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机融合。通过三项审查把关,使签订的合同公平、公正,合法、合规,保障了交易双方的权益。
表1 合同三项审查要求说明表
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对“三项审”以外的环节,通过下列手段严格控制,充分发挥合同综合管理的作用:
一是在国家合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实际,制定实施《勘探开发研究院合同管理办法》、《勘探开发研究院招标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合同管理和招标管理工作要求和流程,确保合同管理行为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二是加强合同签订前的法律审查工作,防范合同风险,坚持事前预防的原则,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合同谈判或招标前检查项目是否符合“五审查”(对方主体是否合格,授权是否合法,资信是否保证,经营范围是否超出,合同结算方法和法定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对审查不合格的,不予审查通过,不允许参加我院的项目选商。
三是由院主管领导、技术专家、主管部门、法律部门、纪检部门、研究室和课题组进行项目联合验收,加强了合同履行验收的法律介入,实现合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二、特色管理方式
鉴于我单位科研单位性质以及技术和知识产权合同所占比重较大的现状,在合同管理中,对这类合同加重了管理力度,具体做法是:
(一)加大合同技术审查力度。在交易的磋商谈判阶段,根据交易金额多少、时间跨度等因素,决定谈判队伍构成。
(二)充分运用招标选商手段。招标作为合同相对人遴选的重要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充分的竞争性,从而实现交易最优化。我单位对于重大技术类交易事项,在严谨认真制定了招标文件要求后,积极委托开展招标工作,以实现与有履约实力的相对人建立最佳合作关系。
(三)明确对我方有利的成果归属。技术与知识产权类合同对合作过程进行了权利义务划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科研成果的归属确认。我院在此环节会集中技术与法律人员,根据成果的价值、后续使用率评估以及合法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效益最佳的成果归属条款。
三、合同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合同管理基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同信息和合同文本信息填写是合同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规范、及时填写对于合同管理有重要意义。合同信息包括合同类别、金额、履行期限、收付款条件等,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效率;而合同文本信息主要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条款、争议解决方式等,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更加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利益的实现。
二是合同履行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合同履行包括对方履行和我方履行,目前合同履行的不规范想象时而出现,一方面是对方保质保量履行,侵害我方利益,而我方无特定人员负责,导致利益损失;另一方面是我方不按约定履行,形成违约风险,不仅存在经济利益丧失的可能,还会影响企业形象。
三是出现事后合同的风险仍然存在。事后合同是指履行开始时间早于签订时间的合同,这类合同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发生交易纠纷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和利益保障,因此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治理和杜绝的。
[1]任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天津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科研管理工作是指科研院所通过管理科学的运用,对科研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对于具体科研项目而言,科技管理工作包含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计划、经费,以及科技攻关团队管理、项目后评估管理等。科技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日常工作中重要工作之一,是科研院所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科技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科研院所在所属专业领域的科研项目承接、科技成果获取,以及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整体水平。“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对科研院所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现行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主要以项目任务制为主,是典型的任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强调立项效果、关注自身技术突破,以及成果推广应用难度大。
2过程管理的优势
过程管理注重对研究成果应用进行考核评价,是用系统的方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和应用目标融合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有:一是以成果评价为核心,能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二是结合市场环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开放的研发环境;三是强调过程监控,将参与项目研究的科技人员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群体积极性;四是强调全员参与性,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注重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并将其作为项目执行效果的可靠依据。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将过程管理和任务管理相结合,运用于科研项目管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在船舶电站成套系统集成项目中的管理方式应用
作为国家级专项科研项目,船舶电站成套系统集成项目由于投入大、参研单位多、研究难度高等原因,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既满足对突破关键技术的成果要求,又要在规定的研制周期内,实现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是有相当难度的。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作为项目执行牵头单位,通过对科研管理内容和研究计划的梳理,在完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了以过程管理为主导,同时强调和重视任务管理的方法,在项目执行中取得了很好成效。
1)管理思路
一是计划实施、经费规划、成果申报等所有的科研进程和工作都以服务于市场为原则;二是通过管理实现船舶电站成套系统的技术突破,推动核心技术进步;三是不断完善、调整,发挥动态管理效能。
2)制度支撑
针对项目实施,制定专项科研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结合电站成套技术研究的特点和实际,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在已有科研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部委制定的专项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制定了船舶电站成套系统管理规定,并正式实施。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职能,理清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规范化管理。
3)体系覆盖
由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牵头的船舶电站成套系统集成科研项目,参研单位包括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东风仪表厂、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总装企业、配套企业和科研院所。参研单位种类的多样化,使项目管理呈现出科研重点分工不同,研究内容侧重各异,完成时间节点要求不一致,技术实现相互交叉、渗透等特点。通过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对每项专题研究内容的进度目标,进行有序管理和监督考核,并及时向主管部委反馈出现的问题,寻求改进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果。
4)严控经费
以任务批复为依据,结合实际市场情况,细致制定经费使用预算,确保所有经费使用与预算策划基本一致,所签合同均纳入信息系统管理范围,便于群众监督和审计审查。基本做到既保证节省经费又保证研究质量。对已经评审确认的采购类目,根据具体实施时间要求的顺序,提出采购比价邀约,要求乙方单位提供所能承担质量大纲和经费报价,确保合同报价择优过程公开透明。
5)合同管理
日常工作中,按照签订合同,严格履行相应条款,定期确认合同执行进度,切实履行合同管理职责。对于合同管理中发现乙方存在的技术和进度问题,及时、积极的组织开展中间评审或专项评审工作,提出后续工作要求和建议。
6)协调组织
从提高科研管理的质量出发,坚持现场管理、现场交流的工作方式,对项目参研单位、合同乙方单位,以及管理先进的科研院所进行走访调研。通过组织协调,交流日常工作经验、学习先进科研管理办法、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为项目顺利验收打好基础。
4工作成效
通过有效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课题组不仅成功突破了众多关键技术,有效完成各项研究、试验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项目验收,还在科研成果市场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承接了某渔业有限公司大型远洋拖网渔船电站项目、某疏浚公司海洋工程船电站项目等技术难度大、技术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集成项目,为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在电站成套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由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提供电力推进系统供货的某上市公司两艘五星级豪华游轮正式起航。这是承担该项目以来,该专业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集成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市场化合同的承接和顺利实施,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在该领域的系统集成、设备配套的市场地位,标志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在产、学、研、用之路上又结出了新的硕果。
5结束语
将过程管理方法融入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不仅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而且实现了科研项目研制目标和产品市场化应用目标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了科研项目研制的市场培育作用,为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根据船舶电站成套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经验,提出后续项目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如下:
1)提高认识
由于对项目科研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科研院所或高校认为科研管理人员是单一行政事务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进行科研管理创新的意识和动力。通过改进对科研管理的认识,可以有效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2)加大力度
在增强科研管理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除了制定专项科研管理工作办法等制度、条例外,工作中要按照管理内容的层次和范围,实时修正科研管理的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召开阶段性科研工作会议,检查执行进度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保证科研计划有序实施。
3)善于总结
二、人员调配管理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佳合理配置。
三、人事考核评价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五、人才储备工作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20**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五、人才储备工作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20**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20**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佳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
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xx年6月30日194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xx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
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xx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关键词】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按照其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主要是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服务与咨询等取得收入。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扩大对外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人员普遍认为横向科研经费不是国家的钱,是项目负责人凭个人专业能力从企业争取来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部分高校管理人员也认为横向科研项目是企业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事,对其经费的管理学校无需过多干涉。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现象便由此而生,挪用、贪污横向科研经费的行为时有发生,给高校学术风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造成恶劣影响。
(二)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从预算制定的标准化到经费支出的规范细则等方面都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行为。而对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在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高校财务部门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尺度难以把握,往往造成“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部分高校套用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过严,特别是对人员经费支出的过度限制,使得项目负责人要么通过虚列支出等方法套取科研报酬,要么私下和企业合作,直接将经费转入个人账户,避开学校监管。部分高校为追求科研经费的规模和总量,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过于宽松,使得横向科研经费支出处于无序状态,极易滋生腐败。
(三)高校横向科研经费没有实行全成本核算
横向科研经费实行合同管理,高校对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的签订往往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约束秩序,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一般不参与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的签订,合同由学院、科研团队甚至个人与企业签订。简单合同、口头协议比比皆是,经费使用用途、开支范围和标准在合同中少有体现,仅对经费支付时间、支付方式进行约定,给经费核算带来一定难度[1]。高校科研人员成本效益意识淡薄,无人考虑科研成本的高低,科研成本核算仅仅是项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其在教育事业费中开支的科研人员工资,以及与纵向科研工作进行资源共享的间接费用,如实验室使用费、仪器设备使用费、图书资料费、水费及电费等都没有在横向科研经费中分摊[2]。这样,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本没有得到真实反映,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四)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缺少有效监督机制
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需要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监察审计部门等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然而在高校现行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形式下,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项目立项,对横向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不了解;财务部门只注重核算,对横向科研经费支出是否产生效益不关心;监察审计部门对横向科研经费的跟踪审计力度不足,很少主动介入,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合作不够,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缺少有效监督机制。
二、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学习,切实转变观念
为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于2012年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明确提出“不管纵向科研经费,还是横向科研经费,应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要纠正横向科研经费属于项目负责人个人所有的观念。”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可组织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对《意见》进行集中学习;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短信和邮件等多种渠道对科研经费管理法规政策展开宣传,切实转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观念,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制度建设,规范横向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应根据国家近年新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和要求,结合横向科研项目特点,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制定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横向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与规范管理,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强化合同管理,逐步实现横向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
高校应制定科学、规范的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要履行终审责任,从根本上改变有关责任人对合同审核的随意性,确保横向科研经费及时到位、项目如期完成[3]。逐步完善横向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防止盲目挤占学校资源。
(四)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应以服务科研项目为出发点开展工作,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监察审计部门等职能部门应改变不完全信息的非合作关系,利用科技手段推进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对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网络化管理,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实现横向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督。
参考文献:
[1]王辉. 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J]. 会计之友, 2012年12期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西方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其业务活动的非营利性质。近年来,许多国家把高等教育列为发展和投资的重点。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随之也带动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美国为例,其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更是重视对高等教育科研的投入。美国等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从观念上注重效益,从方法上突出分析管理的功能,从手段上立足于现代化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从近年来审计、检查的情况看,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注重科研经费的管理。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研经费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条件,是科研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数量大,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足、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科研经费使用范围不规范等问题,财务管理在高校科研活动中作用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重核算,轻管理;重计算,轻规划;重数字,轻分析;重本职工作,轻参与过程;重事后反映,轻事前预测等。随着科研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会计工作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改变,将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整个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瓶颈。提高财务工作在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加强财务工作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而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就要注重生财、用财、聚财之道,改变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
(二)加快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效益所必须的举措
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就应该着眼于改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并服务于高校的绩效评价。同时要注重高校经济决策的质量与效益,发挥科研经费管理的辅助决策功能,对决策者实行约束和监督,使决策者与风险收益、责任挂钩,防止决策上的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目前有条件的高校安装了内部局域网账务查询系统,使科研人员能随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为合理安排经费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财务技术决定财务服务,管理的创新就是基于技术创新而言的。通过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提高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促进了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改善了科研经费服务的质量。
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纵、横两种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不明确
纵向经费是财政性拨款,是无偿使用国家资金;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人员争取的,需要科研人员用劳务或科研成果来偿付。两种经费性质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由于高校现行财务管理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着重点是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对资金运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成本、风险和使用效益的管理一般都不十分重视,所以,在财务操作中对纵、横两种科研经费管理的方式不明朗,在使用范围上没有细化,给财务人员的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横向科研分项目管理不严格
由于科研经费大多靠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去争取,特别是横向科研,有的科研人员为使用方便,在入账时把多个科研项目合成一个项目号,把所有项目经费在一个项目号中使用,这样造成财务和科研部门掌握信息不一致,部分项目结题无法查清其财务账面余额,有的科研项目已结题,但财务账面上却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无论哪种情况都无法真实反映每个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
(三)科研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核算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由于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没有严格的规定,致使开支的内容五花八门,与科研活动无关的支出占有较大的比例,无法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
(四)轻视资产管理
资产主要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固定资产科研人员能主动办理学校入库手续,由本人或相关学院进行管理,但是普遍存在科研资源共享难,设备利用率低。而无形资产的管理,一般是科研部门掌握相关资料,技术在科研人员手中,但实现成果转化的不多。
五、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目标要明确
财务管理观念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管理模式上,只是简单的核算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财务管理要产生价值、要出效益就应在观念上创新,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最大效益。
(二)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在目前国家财力困难,对科研投资、特别是高校总体科研投资还很少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当务之急。针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根据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经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管理办法。
最主要的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到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对科研工作要有所了解,从开始制定经费管理办法、经费入账、分配、使用、结题等等,对不同渠道来源的经费按照不同的管理办法执行,自始自终的参与其中。这样做,可以加强监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科研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沟通、交流,共同搞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增强主动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要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高校应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加强项目经费的预算、计划、审批等管理环节。选择合适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四)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在各个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传输科研经费的各种信息,使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相关的政策、制度、资金到账、使用等情况;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向科研和财务部门咨询相关问题,起到互动作用,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五)加强资产管理
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文件规定: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各高校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执行。科研人员应加强对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以防无形资产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制定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需要科研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科研人员了解国家和本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承担责任。
保障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是科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财务部门同志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宁.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J].南华大学学报,2002(1).
2、雷振海,刘世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河北理丁学院学报,2003(3).
3、黎松强等.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科研管理创新[J].嘉应大学学报,2002(l).
4、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Z]. 2005.
5、何亮.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J].科研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3).
一、医院合同档案的特点
1.凭证性。由于合同的强制性和保护性以及具有的制裁功能,使其成为维护医院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医院与另一方按照法律建立的合同,可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合同在订立之后,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对合同中相关权利义务的转让、终止合同或者违约等,都必须以建立的合同档案作为唯一的和完全的依据。如违反合同档案中的相关规则,双方当事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权威性。医院合同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按照相应的章程和实施条例进行拟写、签订、变更和终止。比如,医院与外界签订合同,必须医院的负责人委托,以法人单位的名义。
3.广泛性。医院合同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泛,按照业分工部门的不同包括药物、试剂、医疗器械、耗材等采购类合同,基建工程、物业管理、水暖电气供应等后勤管理类合同,还包括财政类合同、科研类合同、人事类合同及医疗协作、医疗纠纷处理等合同。不同类别的合同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是都要以院办为综合管理部门,财政管理为职能管理部门,监督审查和采购为具体执行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医院合同管理体系。
4.时效性。时效是一个特定的术语,主要用于法律,是指时间在法律上所产生的效力。从时间的性质上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法律事实,在法律中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我国的《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建立后不同阶段产生的时效力,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例如,我国《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在合同的要约阶段,“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则要约失效。
二、目前医院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的管理设计到方方面面,十分复杂,包括资格信用调查、拟写、审查、记录等,同时还要注意双方是否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定期的对合同进行核实统计。迄今为止,仍有很多医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因此在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非常欠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部门和合理的办事流程,导致部门之间分工不明,不能有效配合工作,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有部分医院未设立专门负责合同管理工作的部门,而是由业务职能部门一并包办,致使各类合同得不到规范统一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且许多合同文本是由业务部门安排施工方或供货方拟定,合同条款往往对对方有利。
2.合同审核流程不规范。合同管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审核流程,当合同拟写完成后,就会进入审核阶段,合同的审核会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照流程分别进行会签审核,最后由直接责任人审签。目前许多医院仍缺乏规范的合同审核会签制度,导致部分会签部门拖延时间、合同流转速度慢、合同审核质量低而无人监管,且部分合同的签订忽略了法律顾问重点把关的环节,导致未能识别合同中的潜在风险,使医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合同归档难度大。由于每一份合同都有相当的复杂性,各流程环节要衔接紧密流畅,但由于涉及的部门过多,导致合同从拟定到完成的过程中,被拆分在不同的部门中,以至于给最后的合同归档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一些医院未设立专门的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合同最终分散到各个承办科室或个人手上,增大了合同查询的难度,且极易造成丢失,若发生合同纠纷医院需要维权诉讼时,往往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
4.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阶段大部分医院依旧以书面合同为主,继而将合同内容存档,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样做使医院的工作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合同中的信息,无法共享,难以做到快速查询和统计,且录入的信息往往只关注合同签订时约定的内容,对于之后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并无全程的记录,难以做到合同的追踪管理。此外,一份合同的信息在不同科室被重复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管理的效率。
三、关于医院合同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为了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必须先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尊重各方面规定的前提下,制定高效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医院应制定适合医院自身的情况的《合同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应充分考虑合同管理的负责人、权限及部门,运行体制,管理体系等。此外,还应该明确合同管理体系中每个部门的职责,使合同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优化合同审核会签流程。由于医院合同种类多,涉及范围广,仅靠某一个部门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实显力薄。因此建立和完善合同会签制度,加强对合同会签各个环节的管理及监督,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会签的负责人应包括:使用部门、项目主管部门、规划财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分管院领导,另也要将医院法制部门及法律顾问纳入会签的固定流程,为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把关。参与会签的各负责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对合同草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严谨性和合法性等提出意见,再汇总到项目主管部门,统一由该部门代表医院与合作方洽商。为保证会签的时效性和质量,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每个业务审核部门完成合同会签的时限为1~3个工作日,按照明确的审批顺序进行会签,并由合同职能管理部门指派专人完成会签相关工作,以避免合同流转脱节而导致合同搁置。并设立监督部门对会签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总结,积累经验,发现薄弱环节,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逐步改进方案和各种奖惩办法,达到有效提高会签质量的目的。此外,根据合同的类别,制定相对应的规范文本合同,将医院既定的条款纳入合同中,是加快合同会签的另一基础。
3.加强合同签订环节管理。合同由医院法定的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的人签订。如果没有得到医院的授权,则没有资格代表医院与其他方签订合同,此外,医院签订合同所用的公章都是专用的,不可用其他的替代,而且公章更不能由私人使用,合同归该部门的印章负责人负责保管。
4.实施合同集中归档制度。合同归档管理要求对已订立的合同进行登记、分类、编号和标志.并进行妥善保管,便于查阅和管理。除归口部门保存一份合同原件外,医院规划财务部应保存一份原件用于支出凭证,项目主管部门保存一份合同复印件便于合同履行。合同签订完成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这些合同分别存储摆放,避免混淆或丢失而造成更大的问题。在规定合同的管理时间是,要综合的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了解合同反映出的经济以及社会意义。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合作协议,可进入永久保存的名单。
安排是计划中最为具体的一种格式:由于其工作比较确切、单一,不作具体安排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其内容要写得详细一些,这样容易使人把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11、售后服务工作由业务部主管指定专门业务人员——跟踪业务员负责完成。
2、跟踪业务员在顾客车辆送修进场手续办完后,或顾客到公司访谈咨询业务完后,两日内建立相应的顾客档案。
顾客档案内容见本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3、跟踪业务员在建立顾客档案的同时,研究顾客的潜在需求,设计拟定“下一次”服务的针对性通话内容、通信时间。
4、跟踪业务员在顾客接车出厂或业务访谈、咨询后三天至一周内,应主动电话联系顾客,作售后第一次跟踪服务,并就顾客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流。
电话交谈时、业务员要主动询问曾到我公司保养维修的顾客车辆运用情况,并征求顾客对本公司服务的意见,以示本公司对顾客的真诚关心,与在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对顾客谈话要点要作记录,特别是对顾客的要求,或希望或投诉,一定要记录清楚,并及时予以处理。能当面或当时答复的应尽量答复;不能当面或当时答复的,通话后要尽快加以研究,找出办法;仍不能解决的,要在两日内报告业务主管,请示解决办法。并在得到解决办法的当日告知顾客,一定要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
5、在“销售”后第一次跟踪服务的一周后的7天以内,业务跟踪员应对顾客进行第二次跟踪服务的电话联系。
电话内容仍要以顾客感兴趣的话题为准,内容避免重复,要有针对性,仍要体现本公司对顾客的真诚关心。
6、在公司决定开展顾客联谊活动、优惠服务活动、免费服务活动后,业务跟踪员应提前两周把通知先以电话方式告之顾客,然后于两日内视情况需要把通知信函向顾客寄出。
7、每一次跟踪服务电话,包括顾客打入本公司的咨询电话或投诉电话、经办业务员都要做好电话记录,登记入表(附后),并将电话记录存于档案,将电话登记表归档保存。
8、每次发出的跟踪服务信函,包括通知、邀请函、答复函都要登记入表(附后),并归档保存。
(四)指定跟踪业务员不在岗时,由业务主管临时指派本部其他人员暂时工作。
(五)业务主管负责监督检查售后服务工作;并于每月对本部售后服务工作进行一次小结,每年末进行一次总结 ;小结、总结均以本部工作会形式进行,由业务主管提出小结或总结书面报告;并存档保存。
(六)本制度使用以下四张表格:“顾客档案基本资料表”、“跟踪服务电话记录表”、“跟踪服务电话登记表”、“跟踪服务信函登记表”。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2一、人员调配管理
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
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
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x年6月30日194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x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
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x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
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2、做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齐全性、保密性;
3、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办理员工的辞职、辞退、除名、开除退厂手续。
严格退职手续的办理,做好退职员工钱、财、物的交接监督,不留后遗症。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3时间总是转瞬即逝,新的一年到了,对于新的一年充满着期待,期待自已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我个人20x年公司计划:
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适应工作
前台是公司对外形象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接待公司来访的客人要以礼相迎,接听和转接电话要态度和蔼,处理办公楼的日常事务要认真仔细,对待同事要虚心真诚,点点滴滴都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二、学习公司企业文化,提升自我
要全面感受公司的员工关怀和重视人才文化,感染工作氛围,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地和部门沟通,争取把工作做好,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员工。这也一直是今后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
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拓宽自己的知识,减少工作中的空白和失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和内涵,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在新的学习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公司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当好领导的助手
对主管交待的工作努力完成并做好,增强责任感、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完成自已份内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帮主管或同事分担一些工作。和同事互帮互助,共同维持和谐的工作环境。
五、熟悉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
公司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特别在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推行工作中,作为公司一名职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配合。
我深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无限的。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若我们不能很快地提升自已的个人能力,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那么我们就这个社会淘汰。20x年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已,让我们一起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4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全员聘用制度体系
1、继续做好全员聘用的相关工作,在开展全员竞聘上岗的基础上,按照合同管理的要求,组织全校教职工陆续签订聘用合同,报批兑现聘后的国家政策性工资待遇,及时总结全员聘用工作经验,针对首次聘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完善聘用管理方案,使聘用管理办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全面建立全员聘用制度更加有利于学校建设发展,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结合全员聘用制改革,制定岗位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建立与全员聘用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体系,完善校院两级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察内容,创新考核方式,探索岗位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统一的途径。
进一步扩大各单位各部门在人员考核和管理中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在人员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更加广泛人事人才工作合力。
3、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根据上级有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有关精神,做好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改革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在政策范围内的校内绩效分配机制,制定校内绩效分配办法,改进分配方式,扩大各单位各部门对教职工的分配自主权。
4、制定临时工作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完善编外人员聘用管理制度。
制定并组织实施临时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按照精简高效、合理设岗、总量控制、依法管理、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基本工作思路,制定临时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和编外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对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用人成本和用人风险。
二、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1、实施学科团队领衔人选拔管理工作。
建立与岗位设置管理相配套的校内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把校内高层次人才选拔与学科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校内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选拔管理模式,建立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相互衔接的用人机制。
2、实施学科领衔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按照青年骨干教师重在培养的基本思路,为了加大对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制定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办法,完善培养机制,每年选拔部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做访问学者、专题进修、项目支持、学历提升等方式,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领衔人后备人才。
3、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制定新增人员招聘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新进人员公开招聘的程序、条件和要求等。以师资队伍为主体,认真做好20x年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做好博士、特聘教授、省“候鸟型”人才引进工作,完善特聘教授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提高人才使用效益。
4、完善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工作。
加强对外联系与交流,充分利用校外各用人才培养的平台,积极组织申报类高层次人才支持项目;积极组织推荐评选各类高层次人才,继续做好黄如论基金优秀评选表彰工作,努力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学校人才队伍对外的影响力。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5转眼之间又要进入新的一年-20x年了,新年要有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为了我要调整工作心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并做好厂房中介的工作。为此,在厂房部的朱、郭两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步认识本部门的基本业务工作,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各方面的不足,为了尽快的成长为一名职业经纪人,我订立了以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基本业务工作。作为一位新员工,本人通过对此业务的接触,使我对公司的业务有了更好地了解,但距离还差得很远。这对于业务员来讲是一大缺陷,希望公司以后有时间能定期为新员工组织学习和培训,以便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顺手。
1、在第一季度,以业务学习为主,由于我们公司正值开张期间,部门的计划制定还未完成,节后还会处于一个市场低潮期,我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补充相关业务知识,认真学习公司得规章制度,与公司人员充分认识合作;
通过到周边镇区工业园实地扫盘,以期找到新的盘源和了解镇区工业厂房情况;通过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多种方式联系客户,加紧联络客户感情,到以期组成一个强大的客户群体。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公司已正式走上轨道,工业厂房市场会迎来一个小小的高峰期,在对业务有了一定了解熟悉得情况下,我会努力争取尽快开单,从而正式转正成为我们公司的员工。
并与朱、郭两经理一起培训新加入的员工,让厂房部早日成长起来。
3、第三季度的“十一”“中秋”双节,还有20x奥运会带来的无限商机,市场会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且,随着我公司铺设数量的增加,一些规模较大的客户就可以逐步渗入进来了,为年底的厂房市场大战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时我会伙同公司其他员工竭尽全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4、年底的工作是一年当中的顶峰时期,加之我们一年的厂房推界、客户推广,我相信是我们厂房部最热火朝天的时间。
我们部门会充分的根据实际情况、时间特点去做好客户开发工作,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节我部的工作思路。争取把厂房工作业绩做到化!
二、制订学习计划。做房地产市场中介是需要根据市场不停的变化局面,不断调整经营思路的工作,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工业知识、营销知识、部门管理等相关厂房的知识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公司给与我们业务人员支持)。
三、加强自己思想建设,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水利科技项目管理,促进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水利科技管理水平,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科学治水方针的基本保证。要大力采取“工程带科研”的措施,切实加大水利科技投入力度。
第三条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实行立项审查制、专家评估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负责人制。
第四条
第二章项目立项
第五条项目实行立项审查制。申报水利科技项目,需填报《水利科技项目申报书》,并提供《水利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材料于每年8月底前报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根据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水利科技工作重点,对申报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立项审查,提出评审意见。对审查后提出列入计划的科技项目,由水利厅审定后下达。
第六条项目申报和承担单位。水利厅所属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各盟市水务(水利、水保)局和计划单列市水务(水利)局所属科研所(站)及有关大专院校。鼓励科研、院校、生产单位联合承担,发挥各自专长,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七条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批准立项后,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水利科技项目合同书》。
第三章项目实施
第八条项目下达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要各负其责,互相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工作,必要时,应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重大项目的领导和协调。
第九条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认真组织科技力量,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跨年度项目必须在每年12月底前报送项目计划实施报告,反映项目进展情况、经费投入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第十条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协议、明确权限,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完成时间、成果质量和资金使用负全责。项目完成后接受验收和审计。
第十一条项目实行专家评估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中期评估或检查,对执行不利的项目,要及时予以调整或撤消,并对造成损失的项目追查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需对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和进度进行变更时,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报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经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计划和变更合同。对于未经批准,自行变更不按计划执行以及终止的,停止下拨该项目经费,并收回已下拨的科技经费。同时,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准再申报和承担水利科技项目。
第四章项目验收与鉴定
第十三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申请项目验收或鉴定。推广应用类项目一般申请验收,技术研究类项目一般申请鉴定。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验收或鉴定申请报告后,应尽快组织验收或鉴定。
第十四条申请验收项目,需提交验收申请报告、项目技术报告、工作总结报告及经费使用说明等材料。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初审后,即可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和未按合同要求如期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继续履行合同。在项目未经验收之前,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或承担新的科技项目。
第十五条申请鉴定项目,需提交鉴定申请报告、鉴定申请表、项目研究成果报告、工作总结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检索查新报告和应用效益证明等材料。经水利厅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科技成果鉴定办法,由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
第五章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水利科技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合同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分期或分年度拨款,可以跨年度使用。项目承担单位依据合同和项目实施进度,编报年度经费预算,经审定后按规定程序下拨经费。项目经费的预算按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项目承担单位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滞留。承担单位的配套经费也应按进度及时、足额到位。对违反经费使用规定,不按照项目预算执行的,将停止拨款直至追回已拨资金,予以通报,并追究有关方面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章成果管理
【关键词】 科研课题 经费管理对策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科研经费收入主要包括:一是纵向科研经费,指列入国家计划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地市计划项目和各类科学基金,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经费;二是横向科研经费,指在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科技有偿服务过程中,各类企业及社会其他单位、自然人支付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经费。科研经费收入占学校总经费收入比重的高低,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同时也是高校社会声誉、学术地位、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就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目前科研经费分纵向科研和横向科研,纵向科研主要有国家各部委、省级主管部门及地市的专项拨款。经费种类多种多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专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科技三项费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等等。来源渠道不同导致文件下发到学校相关部门也不同,有的直接将文件转发到高校计财处,有的文件转发到高校的科技处等部门,文件下发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科研经费管理带来困难,有的科研人员到财务询问资金到账情况,财务未收到款,有时收到科研专款,未见到拨款文件,不知是哪个渠道来的资金,使财务人员无法判断收入到哪一级科目,年终与财政对账受到影响。横向科研主要是学校教师为企事业单位研究相关课题和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纵向科研和横向科研要求不同,经费管理办法也各异,给财务管理带来难度。
第二,科研经费支出范围不明确。高校科研经费普遍没有进行预算管理,不同渠道来得经费主要是设项目号,在代管科目使用,报销内容不明确,票据种类繁多,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内容很多,但真正属科研项目使用的不多,如日用品、招待费、礼品等等居多,从事科研使用的房费、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科研人员工资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第三,科研经费日常核算任务繁重。部分高校为使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给各学院下达科研任务,鼓励个人联系科研课题,许多教师为完成科研任务,从企业转进科研经费,但很快又用票据将可支配的部分报销,现在财务报账主要就是科研经费报账,主要体现在下半年,进账同时又开始报账,账上只留少许资金,这种现象无形中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影响了事业财务预算经费的核算;显而易见,科研经费并没有真正地使用在科研项目上,有的课题几年不结题,使剩余经费长期挂账,未发挥作用,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率低。部分科研人员认为利用自己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只能自己课题组使用,导致有些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又长期闲置,造成浪费。课题组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也不严格,常常归个人使用,结题后也不上交。同时,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又伸手找学校要维修经费。
第五,无形资产管理管理意识淡薄。高校财务对无形资产基本没有账务处理,而由校科研部门掌握资料,主要有专利权、著作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目前有些高校对这部分的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比较弱化,自我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无形资产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给学校带来的是经济损失。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第一,目前,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主要有发改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基金委以及一些相关部委,上级部门对高校科研拨款除给学校相关部门下发文件,建议同时给学校财务部门发文,便于财务人员按正确会计科目入账。
第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文件规定,高校要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要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科研人员应合理测算科研成本,确定科研项目管理费、设备费、人员经费、业务费或科研合同明确的费用等支出的比例,根据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务部门对各种费用额度进行控制,避免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内容报销,同时也保证了科研经费的确使用在科研上。科研经费的使用应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和管理机构审核相结合的制度。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课题负责人按照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课题负责人应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规定使用经费,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项目负责人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科研报账、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在科研经费不超支的前提下,对于2人以上的课题组,可由课题组成员作为经手人、课题负责人审核签字报销,当发票涉及课题负责人本人时,可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审核签字报销;当课题组由一人组成或由家庭成员组成时,所有发票的报销必须经过该课题负责人所在的教研室(或相关机构)负责人、学院分管科研的领导、学校科技管理部门逐级审核签字报销。科研经费转拨业务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所有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申请转拨经费的课题组负责人应向学校科技管理、财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批复、项目合同和其他必要的资料,否则不予批准。财务部门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协作单位的合法有效财务凭据办理转拨手续,不得将款项转入非协作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课题负责人不得借协作科研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或转入与课题负责人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关联单位。违反规定者,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第三,加强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因此,学校资产部门应有权调配仪器设备,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避免重复购置,妥善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资源共享,既满足科研需要又能满足教学需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过程中,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自行试制成新的设备或购买零配件完全自制设备,对这种自制设备要及时请专家评估,促使设备保值增值。从事科研使用的房费、水电费等支出应计入科研成本,而不应该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第四,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应协同科技等部门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无形资产,同时还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保密宣传和教育,使科研人员自觉地规范科研行为,多出人才培养效益、学术研究效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执行,未经学校允许,泄露学校的技术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科技成果的,应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成收入后,从中给予科研人员一定奖励,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潜力,更好地为高校服务。
第五,督促科研人员对完工项目结题,及时处理结余经费。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加强本课题管理,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或鉴定后,结余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用于补助学校的科研事业发展支出。根据这一规定,纵向科研项目完成后,结余经费按照国家、地方政府科技财政管理部门或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横向科研项目完成后,结余经费可作课题组的发展基金,也可作课题组人员工作的酬金。
第六,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保障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是科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总之,财务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地位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关键性,规范的、开拓创新的财务管理会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促进高校科研的良性发展。
(注:本文为武汉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已占全部支出的30%,科研经费来源也日趋多元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有效,事关科研项目能否按期高质量的完成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但很多高校的科研部门不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与信息,不跟踪、评价经费的使用情况,把经费管理的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也没有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缺乏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配合。
(二)经费开支不合理
很多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或者管理办法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在实际的报销工作中,经常引发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矛盾。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支出中控制审核不严,导致科研经费开支中招待费、劳务费等支出比重偏大;结题项目不进行财务结算现象普遍,导致资金的闲置与浪费;所购电脑、仪器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管,遗失、报废也不办理相应的手续。
(三)存在管理过宽和过严并存的现象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主要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两种类型。对纵向课题,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等项目管理单位审查较严,高校都加强了监管,但也有些过头,如不少高校规定,调研差旅费必须有来回程票才可以报销,只有单程票不允许报销。而对于横向课题,由于没有人审查经费的使用情况,所以,使用比较随意,管理较松,高校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用途没有太多的限定,只要是发票都可以报销。这样做存在一些风险,一旦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或委托方不满意,学校就会承担责任甚至面临法律诉讼。
(四)奖励措施不够
既然经费的使用事关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那么,奖励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就有助于创新性成果的出现,有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各高校对拿到科研项目有奖励,但是对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无奖励,显得不配套,导致只注重拿项目,不注重项目的过程管理,这不利于高校履行其科技创新方面的职责。
(五)审计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经费的审计重视不够,内部审计的重点大多放在财务收支、基建、经济责任等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对高校的审计也主要关注这些方面。有些高校虽然也开展了科研经费的审计,但实施审计的随意性较大,没有纳入常规的审计工作计划。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科研项目管理联动机制
高校须从宏观和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起联动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承接后,应及时向财务部门传递相关的信息,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在进行日常的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也应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反馈信息。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应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最好能建立起一个双方能共享的信息系统,便于适时跟踪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共同研究制定专门、具体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严格核定科研经费的开支项目、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特别是对纵向科研项目中的劳务费、招待费等制订严格的开支比例,严格控制与课题不相关的费用支出。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对科研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防止资产的流失。另外,要加强科研经费结题管理。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应及时敦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结账手续,避免长期挂账,及时处理科研结余经费,防止科研资金的浪费与流失。
(三)实行科研项目的分类管理
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财务管理上应有所区别。纵向科研经费必须严格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要按照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项目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过于僵化、刻板,只要是用于本项目的开支,可以在不违反财经纪律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对于横向科研经费,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等方面,可以相对宽松。
(四)逐步完善科研项目奖励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科研项目奖惩机制。高校应鼓励用科研经费购置电脑、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鼓励节约,对经费结余实行奖励,鼓励用科研结余经费来解决自主课题经费短缺问题。学校应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给予工作量等方面的奖励,或作为年度考核加分的考虑因素,与其奖金收入挂钩,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五)加大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审计部门的作用。审计部门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角度对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国家审计机关和项目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尤其是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也应加强学校内部审计监督,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将科研经费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实行定期检查和抽查来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清奎,王贯中.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管理,2007(1).
[2] 孙幼飞,石天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事业财会,2007(2).
关键词: 技术 风险管理 合同
一、技术合同的特性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义务的合同,包括技术开发合同(委托开发合和合作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四种合同,简称“四技”合同。与普通合同相比,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标的是无形资产
技术合同的标的是技术或与技术相关的行为,它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或劳务,属于无形资产。但它载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有形的,通常表现为技术资料、文档报告、图纸、样机等。
2.技术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技术合同是科研人员与县级以下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签订的合同。双方存在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技术一方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经验、信息为委托方完成项目研发任务或通过提供给委托方专利等特定技术成果的许可、使用、转让,而另一方为此支付相应的科研报酬。
3.项目风险高
科研合作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风险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失败的风险:因出现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开发失败或部分失败的风险。(2)研发落后风险:竞争对手率先研发成功,而自己的研究尚未开展或进展了一部分。[1](3)研发无效风险:在技术合同履行中,因作为研究开发标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包括以专利权方式公开),使我方研究失去意义。(4)不可抗力的风险。所谓不可抗力,在我国《民法通则》上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异常事件三种情形。在合作过程中若碰到自然灾害或者因国家政策或行业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而导致已进行的研究工作不符合新的规定,无法通过审批,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风险。
4.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技术合同是知识形态的商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的法律形式。[2]签订技术合同的根本目的是将已有和待开发的技术从理论研究领域投入应用领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过来,高校通过获得企业的物资支持,建立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充分发挥人才与学科优势,提高科技开发的实效,提高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更有利于从市场上中了解技术需求,进而创造更多的利益。
二、技术合同的风险成因
1.科研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高校科研人员普遍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合同签订,认为只要与对方口头谈判好就行,合同只是表面形式而已。更有甚者为争取到项目,认为与对方过于较真合同内容有伤和气,对方提出的条件科研人员往往是一味地迁就、妥协。因此科研人员不仔细斟酌合同条款,随意书写合同,造成不按格式文本填写、随意删减合同条款、合同文字表述不严谨、该约定的条款不做约定或约定过于笼统不具操作性等合同缺陷,所有这些都可能埋下合同纠纷的种种隐患,造成不良后果。
2.高校管理方式粗放
目前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看重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类计划项目,看成果能否鉴定、获奖。看的数量和质量。横向项目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人才培养几乎不起作用。正因为此,教师对横向课题积极性不高,为完成科研工作量随意忽弄,即便有参与横向合作的教师也有把横向科研看成是自己创收的途径,认为它是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这些定位的错误,认识的偏差与学校对横向课题不重视、粗放式地管理无不关系。大多数高校由于没有系统规范的横向课题的管理办法、管理流程,放任自流地管理方式导致在科研合作过程中出现或大或小的纠纷,损害科研人员及学校的利益。
三、技术合同法律风险的规避措施
1.规范化书写合同条款
规范书写合同是减少合同风险的首要环节。现对合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版的技术开发合同为例)重点条款的注意事项做简要分析: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应尽可能体现技术特征,与技术合同类别相适应。技术合同四种类型的法律关系都是不同的,选择合同时不能张冠李戴,比如技术开发合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新”,强调未知的技术,不能与技术服务,咨询合同相混淆,否则不利于在技术市场认定登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合同金额。合同金额必须确保大小写都填写。合同支付方式通常有一次总付和分期支付两种。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在分期付款里经常发现很多合同都写“提交XX之后付款”,这里之后到底是什么时候止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由于语句表述的不精准造成的歧义就会使自身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特别要精确付款日期的填写。
保密条款。保密条款目的是保护高校的技术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因为一旦信息泄露出去被竞争对手使用,双方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合作创新的本质将会被破坏。因此双方要公平理性地商定保密内容、保密人员、保密期限、泄密责任等内容。
成果归属及成果后续改进权利归属。一般情况下成果归完成方所有,由于技术成果的完成方一般都是学校,学校拥有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但是很多科研人员为了拿到项目向对方妥协而放弃了成果的所有权,这样做无疑会造成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因此为了保护双方的利益,尽可能共享技术成果,而不是一味地放弃,同时也要明确利益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权、转让权。在整个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双方都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对某项技术改进,由此产生的具有实质性或创造性技术进步特征的新的技术成果及其权利归属也要事先做出约定,防止出现后期纠纷。
违约条款。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是技术合同责任的主要方式。审查合同发现此条款常被很多科研人员忽略,有些是出于对合作方的充分信任或者想当然认为违约是小概率事件而不填写违约条款,有些则笼统地填写“X方违反本合同第X条规定,应当无条件支付违约金”或者“X方违反本合同第X条规定,应当赔偿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如果高校一旦违约,这样填写对高校是极为不利的。由于合同中无违约条款,此时赔偿的损失是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如项目研发投入金额)和可得利益损失(如企业利润),远远大于科研报酬。因此科研人员必须重视此条款的填写。违约金额度及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要根据合同中甲乙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技术风险因素及实际承担能力加以确定,防止巨额赔偿的出现,一般都不应超过合同金额。
风险责任条款。由于开发类合同受环境条件,科研人员知识水平等限制,其研究各阶段都包含了不确定性因素,呈现高风险性。笔者认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风险应由当事人共同承担,由于委托方或受托方单方原因造成的风险责任由过错方承担。
合同签署。技术合同必须加盖法人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签字盖章才能生效。 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很多科研人员因不懂法律知识或者为了减少繁琐的程序以二级学院的名义签订合同,由于二级学院不具备法人资格,这些无效合同一旦引发纠纷,学校将作为上级法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合同的签章单位必须为独立的法人,若为二级法人,需要授权。
解决争议条款。解决争议的方式有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在选择争议处理地点时,从维护高校利益角度要积极争取选择高校住所地,这样一方面可以诉讼减少成本,另一方面能有效规避外地企业地方保护主义对判决结果的偏倚。[3]
2.提高对横向课题的重视 强化流程管理
学校要改变“重纵向轻横向”的现象,在职称评定、人才培养、职务晋升的考核标准中提高对横向合作项目的比重,将科研人员的专利数量、与成果转化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作为教师科研能力的考核标准,从政策上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研氛围。同时要建立健全合同审查体系和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二级学院主管领导、校科技主管部门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各担其职。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合作方资信情况判断、项目可行性、技术方案,双方权责利等协商。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对项目负责人履约能力、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完成情况跟踪检查,校科技部门管理人员对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具体、双方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成果归属、财产权归属、风险责任、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合同文本进行实质性审核,并对技术开发、转让合同的认定登记、减免税事宜予以指导。这样实行分级审批才能有效避免技术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3.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素养
高校应该给与科研人员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专立法》等知识产权法,可以在学校科技处网站上增设横向科技项目技术合同专栏,对合同签订有关事宜进行答疑。[4]每年定期开展对技术合同文本的书写规范讲解指导,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对科研合作中经典的合同纠纷案例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法律素养,使得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免税等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和严肃的态度。
总之,校企合作是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展开的,但更要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高校对技术合同只有从规范合同的书写着手,建立健全合同审查体系,分级审核合同,把好“技术关”和“法律关”,从合同的签订、履行、项目验收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使技术合同的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才能顺利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有效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高波.对企业技术合同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127.
[2][3]徐拯,朱杰,张从昕,凌刚.高校科研合作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高校科技2013(1):51-53.
[4]卜洪震,邹东云,苏洲.高校农业院校横向技术合同管理现状与对策 [J].科技管理研究,2009(6):236-23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