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时间:2023-05-30 10:4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第1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57-01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创新教学。

一、古诗词释义

古诗词是中国文章独有的一种文体,这种中文文体要具备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二是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内容来分类: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物诗。咏物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语言清丽洗练。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战争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外出时间较长(或久戍边关、长期流离等),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送别诗。古时候由于交通上的不便利,亲人(朋友)之间往往很长时间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抓住诗歌的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播和引导。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便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理解程度,对古诗词的教学难点先行找出来,然后帮助学生逐字逐词弄懂搞清楚。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时,一是要告诉学生题目中的“鹳”字是形声字,读鹳(ɡuàn),鹳雀形似鹤;二是对古诗词中的多音字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够熟悉;三是告诉学生“多义词”不能够把他单独拿出来进行理解,而是要结合上下的诗文来作理解;四是对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要多学生进行重点交代,作重点解释。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把诗歌的的意思弄懂弄透。我们知道古诗词是讲求凝练的,是用极为有限的词句来尽可能的表达作者尽可能多的意思,所以说古诗词的句法是有一定特点的。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歌时,笔者就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按照时下白话文的意思给小学生进行了讲解理顺诗词的句子,疏通语意,让小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弄懂弄透。

教师的课堂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让学生学有所得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歌时,笔者显示给学生讲了作者李白当时的生活窘境,是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后的作品,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诗中写的“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水流湍急、顺水舟走得很快、沿途重叠的山峦等景致都是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的感情的表露。

第2篇

什么是美?美学中是这样给美下定义的: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因此,美不是一个孤零零的概念,它至少有三个要素:信号、主体和美感。

什么是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古人们内心的无法抑制之情。千百年来,这些古诗词以其博大精深,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养分。

二、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小学古诗词以短小凝练、鲜明优美的形式描绘人物、事件或景物,并借事物的特点表现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师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诚然,我们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误区:一是填鸭式的背诵。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笔记,之后就是单调的背诵、默写等,学生的想象力就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掉。二是机械式的问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奉行你问我答,看似热闹,实则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其意境支离破碎。三是囫囵吞枣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难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诗词是生命之歌,是美的化身,理应跨入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之美。

四、古诗词中的美

1.感受自然美

生活中有美,古诗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而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它们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自然界中那些无情无知的山水,在诗人的笔下,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有情有义的灵动之美。

2.体会韵律美

“文字的诗可以简单解说为美的有韵律的创造。”诗歌是音乐性最强的文学体裁,它的音乐性和韵律美必须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会”。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佳句诗中有画、诗中有情,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回旋反复中尽显韵律之美。

3.感受人格美

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融合一体,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柳宗元的《江雪》这样写道:“千山鸟正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倾注于所描写的雪景之中了。短短四句话所描写的现实的雪景,经过诗人的心灵再创造,赋予了自然以再生的灵魂,从中透露出人的理想、人生态度。诗言志,诗人的精神追求、人格风范在诗句中表露无遗。

4.形成心灵美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不能分析内在的美和价值。古诗词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正所谓“诗以明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比如:学习《赠汪伦》《别董大》,体会依依惜别之情;学习《静夜思》《泊船瓜洲》,表达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之情;学习《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倾诉对祖国山水、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学习《游子吟》,歌颂真挚无私的母爱……

五、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美

1.营造美的氛围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图画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视觉,恰

当的音乐、图画可以烘托、渲染诗的内容,营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李白的《望天门山》时,选择古筝曲配乐,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再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波涛汹涌的江水,作者随着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感受飞流直下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

2.运用美的旋律去读

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第一大法,而小学古词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首先让学生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进入诗境,在读中体悟诗意,在读中融入诗情。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例如,我经常就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人在“永歌不足”时,犹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学生诵读时,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呢?

3.构建美的画面

“意”是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象”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古诗中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意象之中,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揣摩语言,体会意境。例如,我在教《清平乐村居》中小儿“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时,是这样品味“卧”字的:(1)反复品读这句诗;(2)看图观察想象小儿的神态、动作等;(3)让学生把“卧”换成“躺”“趴”,想想有什么感觉。这样一来,学生都能够从中体会到“卧”的情境、“卧”的情趣。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深读文本,更要挖掘其意境,让两者有机地融合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抓住一个“美”字,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自然美、韵律美、人格美,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灵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诗中的“美”也是随处可见,俯拾即是,教师要善于抓住古诗的美,使古诗教学展现出其最美的一面!

第3篇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化,古诗词是中华 民族的知识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诗词教学中,把与古诗词相关联的民族音乐贯穿于教学之中,对学生领会 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使古诗词教学呈现出生机无限。

【关键词】古诗词;民族音乐;教学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化,自开天辟地以来,那些动人的传说与优美的风情,伴随着文人高风亮节的身影,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而中国古诗词就是这浩瀚文化海洋中的一轮巨浪。中国古诗词以其发展历史悠久,语言纯粹精练,文化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意趣深远而堪称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因此,古诗词教学中精心挑选与所讲的古诗词相关联的民族音乐来贯穿于教学之中,能触发学生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渗入民族音乐,将会烘托出高雅的艺术气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高品位理解古诗词恣肆的韵味,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美”,起到烘托文章主题的作用,达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一曲《满江红》表达了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磅礴气势,令人感情激荡。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月亮的奇思妙想,让人盼望圆月和欢聚,让人难以入睡。因此,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根据古诗的内容,配以相适应场景的民族音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在音乐中享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修辞美,进而体会到古诗有严谨的结构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在范读时就可以配上其《高山流水》乐曲,悠扬的乐曲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抒发了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感情。《过故人庄》这是一首把田园美景与悠然自我的心境进行了完美统一的佳作。教师可以选用民乐《苗岭的旱晨》开头部分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齐声朗读时配入,并启发学生进入朗读中所描绘的场景中,享受到真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氛围中感受“美”的情趣。

古诗词原本就与音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先秦到两汉绝大多数诗歌是要和乐演唱或者舞蹈的.《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在优雅的民族音乐欣赏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古典诗词风雅的意味,能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词独特的人文情怀。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的产生来看,我国古代诗歌形式中的诗、词、曲、赋无不与音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诗经》和历代的词曲都曾经是配乐歌唱,随着诗歌的发展,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性。《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这个分法也恰恰是按照音乐来分的。先说“风”,周朝的统治地区主要在北方一带,因此它的经济、文化等都主要集中在北方,它的诗歌采集也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所以“风”中所记述的诗词多是北方民歌。再说“雅”,雅是相对于俗而言的。所谓俗是民俗,民间的,大众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它是有别于士大夫的“雅”文化而言。“雅乐”也就是是儒家所说的“正音”,是帝王的,统治者的,文人的音乐。最后一个“颂”,是祭祀。这个祭祀不仅仅包括自己的列祖列宗还包括天地之神,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与音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学习与乐曲《渔舟唱晚》审美意境相似的古诗,如教学《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和《知江南》:“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时,播放古曲《渔舟唱晚》或《烟雨唱扬州》能使学生产生对江南美丽山水的联想,感悟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受。

其次,诗词本身的音乐性决定了诗与乐密不可分。古代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大批优美的诗、词、曲、赋,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着迷,令人神醉。每每徜徉其中,都会有各种感受,而其与音乐的内涵与外延的结合,又显得相得益彰。也正是这种诗情乐韵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鉴赏诗词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让音乐走进古诗词课堂,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轻松地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更能让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遗产更好的传承。诗本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赋予的气息,它所特有的音乐灵性是其它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总之,诗歌与音乐在韵律、形象、节奏等方面具有共通点,诗歌具有音乐性。例如《诗经.关雎》、屈原的《九歌》等诗词作品在当时都是要演唱并且伴舞的。《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思就是说《诗三百》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我们可以从下面一段记述中看出当时诗与歌乃至舞是不可分离的,《诗经.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虞书》上也讲:“诗言志,歌永言。”也是说的如此。及至唐代、宋代的雅俗之乐都是要配以诗词和乐而唱的。比如李白的《清平调》,这是依曲填新词,专为杨贵妃而作的。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空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城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意,沈香亭畔倚阑干。”后传闻李白获罪是因此三首诗而起。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是可以和乐而歌,诗在最初阶段是作为歌词而呈现的,而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诗词与音乐自身的发展需要,两者才逐渐分离。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浸润着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趣,古诗词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辅以优雅的音乐融入其中,更能培养学生跨越时空联想、想象能力。在教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马致远笔下的《秋思》时,如能播放《苏武牧羊》或《昭君出塞》等箫独奏的民乐,效果更佳,读者会在低沉的音乐中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那旷野之中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而《秋思》中所描写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凄凉、幽静而深邃的意境也将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民间音乐似乎难与古典诗词歌曲相媲美。与民歌、戏曲等其他中国民族音乐形式相比,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文人雅性是超越于其他形式的。在历史的沿革中,由于古典诗词歌曲与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它深受文人墨客的审美取向的影响,成为文人寄意托寓的一个载体,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因此使得它更为阳春白雪,成为一种古有的“雅乐”。而诗歌较强的写意、抒情性将会促进乐谱风格雅致与乐曲妙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任意挥洒、自由率真、融合天籁、舒卷自如、简淡冲远的审美追求,

从《诗经》看出中国诗词与音乐结缘,对中国文学影响巨大的另一部文学典籍《楚辞》,同样也是可以证明诗与乐密不可分。《离骚》乐曲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楚辞》所作的古琴曲,乐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再如《渔歌》,相传是柳宗元所作的古琴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诗作《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些古诗词后来编创成乐曲后无不是词曲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的发展,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相伴相随的关系。诗词的盛行,促进了歌曲的发展,而这些优美的诗章加上音乐的翅膀,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体现出了“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美妙境界,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轻松学习古典诗词。

可见,古典诗词及由此韵生的民族乐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朴含蓄,典雅精绝,是诗词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特点,蕴含着华夏民族的审美观,对古典诗词和韵文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吸收了蕴含了民歌精华,一些原谱原调的作品更是保存了当时的民情世态,是活文物、活化石。它是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一种通俗的表现。民族音乐的鉴赏,对于学习古典诗词,学习血统纯正的汉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诗词与音乐是同根同源的,是相辅相通的,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多媒体已成为一种十分主要的教学帮助本领,在这一背景下,古诗词的讲解可以更好地与音乐联合。音乐能触发人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能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更好地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苦闷厢濉S镂慕萄в谢地将民族音乐融入古诗词解析中,渗透到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圣殿,把学生带入深邃而磅礴、庄严而抒情的意境之中,实现学生与诗词创作者的心灵交汇,使学生与诗人达到情感的共鸣,在优美音乐中,真正领会中华民族古诗词深邃而丰富的艺术内涵。

第4篇

关键词古诗;情境;创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利用图画创设情境

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图片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如在教学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时,如果教师就文字这样给学生讲解:“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学生可能很难体验到。因为学生们没有做游子的经历。因此,在学习这首小令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将小令中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前三句写景——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这是全诗的基调铺垫,已然是愁绪满纸了。);精巧的小桥,清澈的流水,幽静的人家(这里描写的是恬静幸福之景,从反面牵动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因而更怀念家乡);荒凉的古道上,刮起阵阵萧瑟西风,旅人骑着一匹瘦马,正在继续奔波(这里透露出了游子的身世)。接下来,教师质疑:“你认为小令中哪些词更能表现出游子的心情呢?”引导学生理解。而后,教师出示图片:枯藤老树、黄昏中栖息的乌鸦、瘦骨嶙峋的老马、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游子形象(断肠人)。有的学生看到那匹“瘦马”时说:“从瘦马的身上,我想象到了游子奔波的劳累艰辛,马都瘦成这样了,就暗示了人的劳累。”还有的学生将最后一句与图片结合在了一起:“因为人在天涯,离家遥远,在秋风中骑着瘦马行进,无依无靠,所以更加伤感秋天的来到更加思念家乡了。”

图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诗文所表达的感情,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二、利用声像创设情境

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由于古诗的年代久远,理解就比较容易有误差,因此不少学生感到有困惑,有个别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要求教师想办法使学生爱上古诗,爱学古诗。若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现代教育媒体——计算机,融光、声、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学生对瀑布的形象感知较少,因此对瀑布声音的气势、形象的壮观都不会理解得太到位。于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了瀑布的有关录像,让学生对瀑布的声音及形象产生浓厚兴趣。而后,配着音乐,师生共同朗诵课本中叶圣陶爷爷的《瀑布》,使学生更加熟悉瀑布的声音与景象。最后,师生再一起共同学习、讨论、交流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此时,学生们不用老师多讲,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美丽景象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弘气势,更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风光的无比热爱之情了。

利用声像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诗人所处年代,就犹如坐在诗人对面,聆听诗人吟诵,产生出一种真切的感受。

三、利用亲身经历创设情境

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时,里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有的学生对诗句理解有一定难处。什么是“山重水复”,怎么会“又一村”,需要教师的引导。除了可以用图像资料加以引导,还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用自己身边的简单示例来理解。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楼走廊来理解。初来我校的人对我们的学校格局不是很清楚,当从西门而入时,往东走,看到一块硕大的版画,以为是尽头,但是走近了却看到一个拐角,拐过去再次往东走。如果想去办公楼,那么需要走两个这样的拐角。因此,这一情形和我们诗中的情形有类似之处。让学生走一走,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了。

四、利用模仿形式创设情境

古诗的教学不一定必须是严肃规范的,只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很多古诗,既像一幅画,又是一段美妙的旋律。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将古诗可以作为真正的音乐旋律来欣赏,而且诗词并不只在于音律上的押韵,很多有趣的能够唤起人们想象的声音就藏于诗句当中。

一首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出现了多少美妙的声音。月光明亮,惊飞了树枝上的喜鹊,摇醒了半夜沉睡的夏蝉,发出清幽的鸣声。人们在浓郁的稻花香里谈论着今年丰收的消息,高兴地听着田野里蛙声闹成一片。多么惬意的景象!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注意了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既是夜间,却将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多种事物巧妙地组织起来,让人感到恬静。在此,教师请学生们细细品听诗句中的声音,引导他们模仿这夏夜里的声音。于是,教室里一片鸟噪、蝉唱、蛙鸣,山村特有的音响交会在一处,好不热闹,使黄沙道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再来提问学生的感受,会答出:“真热闹,这个乡村太有生气了!”“我能感受到人们喜悦的心情!”“我能体会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这种乡村生活的喜爱。”……

第5篇

一、文章辅助教学。

我想作为初中生都学过《死海不死》一课,这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说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的形成,死海的昨天和明天,而且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把奴隶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但当我讲到世界地理的“亚洲”时,学生还没有学到这篇课文,我便用这个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至于死海为什么会叫死海,它是如何形成的等方面的知识,暂且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课下去阅读《死海不死》的课文,下一节课我提问时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搞清楚了死海不死的谜底,当然,两千多年前的罗马统帅狄杜将军在当时是无法明白俘虏淹不死的原因的,而把它归咎为俘虏有神灵的保佑。这样把地理教学和语文知识穿插起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诗歌增光添彩。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语言优美,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读易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我国自然风光的,它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它们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现象,对地理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课堂上若能根据教材内容,恰当的选择其中的一二首典型作品穿去,既娓娓动听,又诗情画意,会使学生对相关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对教师教学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我国地形中的内蒙古大草原时,我先让他们看着视频中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对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的描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现牛羊。”同学们马上进入了状态,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的意思:“一马平川的敕勒草原,坐落在阴山的脚下。四垂的天象个蒙古包,笼罩着坦荡的原野。天是那么深邃蔚蓝,地是那么广阔无边。丰茂的牧草被风吹得一起一伏,一群群 的牛羊现在眼前。”诗歌中描绘了大草原的优美风光,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景象,俨然是一幅游牧民族的典型的风俗画,而且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内蒙古高原的地形(平坦,辽阔),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温带草原)和主要从事的职业(畜牧业)等,这样内蒙古草原的特点不言而喻。

三、谚语生动活泼。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常用简单的通俗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其中不少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上课时若能灵活引用,也可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请看“耕南山,住北屋。”其大意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应该是坐南朝北的,而人居住的房子却正好要坐北朝南,理由何在呢?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北半球的房子坐南朝北,相对来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则显得阴凉,这恰好是适合林木的生长,坐北朝南的房子却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而较温暖,对于人的居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温暖的环境,对于人的生活,生产就更显得重要了,连同家庭饲养的牲畜都会生长得更好,因此“住北屋”更能人丁兴旺,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把它归咎那是“风水”好,其实这是地理科学,在房屋建造上的运用,而并非迷信。同样现代的许多建筑也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一方面是较温暖,另一方面是因为太阳的东升西落,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房间,做到冬暖夏凉。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更是不胜枚举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鱼,月晕午时风。”“日出东方红,无雨便是风。”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的过程中对天气变化规律的一种总结。

当然上面所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诗词、民谣、谚语,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反映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各科之间是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我们得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我们才会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上下工夫,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当然也不能扯得太远、太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

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集中体现了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向他们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

第6篇

关键词:审美能力;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地,初中语文教材的美言佳句、如诗如画的意境,洋溢着美的韵律,初中语文教师要借助这些文辞优美的文本,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塑造心灵美,完善人性美,创造人生美,拓展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一、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说:“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发现美、感受美。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文辞华美的篇章,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引导学生体味名言佳句,结合现实多方面耐心指导,进行审美渗透,提高其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意脉流动,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声调高低错落,语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具有音乐之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感受诗歌的艺术美。用多媒体再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体验如诗如画的情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真切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作家笔下的画面,例如,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导入,向学生展示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学生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接着播放录音范读,眼前是百花争艳的春花图,耳边是欢快活泼的鸟鸣,在轻柔曼妙的音乐伴奏下,学生感受到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之美,身心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在轻松愉悦优美环境中陶冶情操。朱自清笔下的春花图,形象地勾画出春天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争芳吐艳的美景,人们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童话世界,“闹”字静美的画面灵动起来,蜜蜂、蝴蝶的喧嚣,野花随风摇曳,成就一幅动态的立体春花图,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鲜艳的色彩,明快的节奏,激活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风姿,用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体验不同文章的艺术魅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

二、激活学生鉴赏美的心灵

文本表达了作者的审美倾向,抒发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语文教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挖掘教材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鉴赏美,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思索,领会作品蕴含,例如,《岳阳楼记》的教学,春和景明的洞庭湖,阴雨霏霏的洞庭湖,引发作者不同的情感,“迁客骚人”立足于岳阳楼,阴晴两景使他们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作者中描述洞庭湖美景的同时,融入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最后升华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情,学生中体验华美文辞的同时,激发了爱国情愫,崇尚真善美,厌恶假恶丑,鲁迅的《故乡》一文,文中描写的杨二嫂从“豆腐西施”到“圆规”的变化,概括了杨二嫂的悲惨历程,闰土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巨大反差,反映了前后,中国农民受到的重重压迫,两个人物形象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收到入木三分的美感。

三、捕捉学生创造美的灵感

审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都是流传千古的绝唱,散发着无穷的韵味,古诗具有音乐特质,节奏感强,韵律和谐,通过丰富的美感、特有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塑造形象,精彩纷呈的古诗是前人留下的艺术瑰宝,传承着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诗中的形、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体味文章美的意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以“假如我是诗人”进入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一幅画面:长江两岸,春暖花开,彩蝶翩翩,百花吐艳,滚滚波浪向东翻腾,一叶扁舟漂向水天相接的远方,消失在烟波浩渺的江面。学生借助想象,融入自己理解,创造出美的意境,学生领悟到作者融景色之美之中的情感,拓展美、创造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续写、仿写训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歌颂祖国河山的壮丽,描绘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讴歌生活情趣,在感悟美的同时创造美。

总之,文学作品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激发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智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提升审美素养,达到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三峡 诗歌 惊险 浪漫 奇丽

长江三峡自古便以雄奇秀丽的险峰峡谷、曲折湍急的江水险滩而闻名于世,号称“峡谷天险”。绵亘近200公里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自然山水雄奇险峻、奇美多姿,吸引着历代诗人墨客为之吟咏歌唱,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佳篇名作。高入云天的山,汹涌澎湃的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共态的美,加之附丽其上的云蒸霞蔚、瀑飞泉涌和哀猿长鸣,使三峡成为面貌独具的审美客体。三峡地区流传的许多神话与传说,又为雄奇壮丽的三峡敷上一层神秘的浪漫色彩。以下,笔者将从惊险、浪漫、奇丽三个方面来分析古诗词中的三峡形象。

一.三峡之险

李白的《上三峡》中写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写航船经过黄牛峡的危险,让人不由得愁白鬓发。与李白性相似的岑参,生性好奇又爱历险,游遍塞外奇景,但他到了三峡也只能颓然感慨:“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初至犍为作》)像李白、岑参这种性格乐观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到此都颓然神伤,不能不感慨三峡之险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瞿塘峡山势雄峻,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有诗称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也写道,“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峡中多怪石险滩,因此航程特别惊险。刘禹锡《竹枝词》中说:“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瞿塘峡中最危险的礁石,就是屹立在瞿塘峡口附近江心中的滟堆。船工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滟大如龟,瞿塘不可归;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大如牛,翟塘不可游。"正由于此,人们一向把瞿塘峡视为危途,甚至是鬼门关。李白的《长干行》中说:“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写一对新婚夫妻,婚后不久丈夫就出外做生意,因旅途经过瞿塘峡的滟堆,让妻子顿生生离死别之感。

白居易《初入峡有感》中有一段写道:"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瞿塘呀直泻,滟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如此险峻的山势,如此汹涌的江流,加上江心险恶的大礁石,难怪人们普遍把瞿塘峡视为畏途,以至于白居易担心自己会死在这里,“长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下面再看杜甫的《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P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诗写三峡历史的久远,两岸山崖的陡峭壮观,接天蔽日,以至于江水像从云中滔滔流下。作者想到冬天时候太阳神羲和的太阳车飞得较低,他大概也要发愁会被两岸高耸的山崖撞翻日车了。这首诗在写实中兼有夸张想象的成分,形象地描绘出瞿塘峡的高耸、陡峭与壮观。

二.三峡之浪漫风情

出了瞿塘峡,经过25公里的大宁河宽谷就来到了幽深秀丽的巫峡。巫峡西起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东到湖北省的官渡口,全长约40公里。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峡两岸为巫山十二峰,其中以神女峰最为俏丽,也最有名。自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出以后,巫山云雨的传说便引起后世文人无限的兴趣。他们为之创作出无数的浪漫诗篇,这些诗作为雄奇壮丽的三峡敷上一层神秘的浪漫色彩。李商隐的《有感》中说:“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以至于“云雨”已成了性的隐晦代称,《巫山高》也成为著名的乐府曲名。下面看李贺的这首《巫山高》: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t然,

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这个梦幻色彩的传说在李贺的笔下更加显得飘渺恍惚,山间缭绕的雾霭,吹过的凉风,都带着灵异的气息,仿佛神女还在这里,仿佛楚王的亡魂还在这里追寻。 “晓风飞雨生苔钱”一句,由想象的境界进入现实。那“\然”的凉风以及随之飘洒的雨滴,那竹林里啼叫的老猿,那寒冷的月光下荒废的古寺,那不断坠落的带露的红椒,无不在提醒人们,昔人已逝,往事成空,欲寻旧梦,却已了无痕迹。

晚唐李商隐的《过楚宫》也是感怀楚王巫山云雨的故事,全诗如下: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本诗的出色之处在于:诗人并没有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抨击楚王的沉迷声色,而是积极地肯定其对梦境、对理想的恋爱对象执着追求的精神,一种宁愿脱离现实,也不放弃理想的执着精神。不管现实多么的平庸,人的内心都不能自甘平庸堕落,应该永远保留着一份美好的追求。

三.三峡之奇美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中的这段文字,描绘三峡两岸的绝美景色,清新雅致,仿佛一副副优美的山水画卷,堪称经典。而众多诗人诗作中表现的三峡优美风光更是不胜枚举,这类诗作共同构成了三峡形象的另一面――奇丽。如白居易的《竹枝词》:“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声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泾叶碧萋萋。”写峡中色彩明丽的花草。刘禹锡的《竹枝词》的:“蜀江春水拍山流,山桃红花满上头。”陆游的《三峡歌》:“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表现秋季三峡两岸色彩斑斓的美景。还有清代张问海的《瞿唐峡》:“峡两蒙蒙竟日闲,扁舟珍落画图间。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唐两岸山。”尽管没有具体描绘三峡两岸的美景,却也让人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审美愉悦。李白的《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一诗中这样描绘三峡美景: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山崖上苍翠与丹红的色彩把三峡两岸装饰得犹如璀璨华丽的屏风,苍苍远树,历历行舟,潺潺水声,水气氤氲中,远山与草树一片朦胧,岸上的溪花色泽浓艳,似映日含笑,凄哀的猿声久久回荡,牵动旅客的愁肠。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有声有色的画面,令作者的心思飘渺远去,追思神往,疑心自己进入了神仙幻境。

苏轼有一首长诗《巫山》描写巫峡两岸的奇丽景色,其中有一段写道: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t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

…………

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洪鞑菔髅埽葱茜云霞腻。

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诗中写巫山的峥嵘奇伟,它的石崖如鬼斧神工、精彩绝艳,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步步惊奇,石崖上蒙茸的草树,氤氲的云霞,清冽的泉水,无不令作者赞叹惊奇,流连不去。

再看齐己这首《巫山高》

巫山高,巫女妖,雨为暮兮云为朝,楚王憔悴魂欲销。

秋猿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千岩万壑花皆坼,但恐芳菲无正色。

不知今古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云深庙远不可觅,十二峰头插天碧。

本诗写巫峡的秀美风光,两岸山崖上笼罩着红霞紫烟,石崖上生长着绿树红花,色彩斑斓,令人心动神移,久远的山路杳无人迹,古老的庙宇隐藏在白云深处,远望去,巫山十二峰隐现于蓝天碧霄,恍如飘渺的神山仙境。这些优美的诗作为我们勾勒出三峡形象的另一面:它的秀丽与奇美。正是有了这些奇美的风光,三峡才显得更富有魅力:它不光有惊险恐怖的激流险滩,浪漫神秘的仙山云雾,它更有令人欣赏陶醉、叹为观止的秀丽风光。

三峡,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在这里寻幽探胜。而三峡,也以其雄厚博大、神秘秀丽的景色,包容涵养了历代的诗人,给予他们不同的创作灵感和生命体验,激发他们创作出众多精彩优美的诗作。今天,尽管三峡已不复往日的风采,但熔铸在古诗中的三峡形象却将永世长存――它的险峻与秀丽、它的神秘与风情,将永远留存在后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黄权生,罗美洁.三峡水文化钩沉[J].三峡大学学报.2013(5).

[2]刘玉堂.三峡文化的主要内涵[J].三峡大学学报.2005(5).

[3]刘军.三峡地区的水文化与审美文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3).

[4]郑敬东.中国三峡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5]蓝勇,等.中国三峡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插花;意境美;表达

1 插花的概念

将插花材料经过技术处理(如修剪、做弯等),然后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和规范,经过作者的构思,进行组合与造型,使之更具装饰效果或审美情趣,并能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叫插花艺术。概括地讲,插花艺术就是一种以花卉为主要素材的造型艺术。它将花卉的自然美,经过艺术加工,成为更具装饰美,并有一定精神内涵的艺术造型中国插花艺术根据用途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侧重商用的插花讲究外型整齐,花色丰富数量多,以装饰为主要目的,外型侧重于西方插花风格。另一种是讲究意境美的艺术插花即中国传统插花。由于东方的美学观受我国汉文化影响极大,重在抒情与表现,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形象以写意抒情。所以中国传统艺术插花注重写意抒情,讲究意与境的统一、情与理的结合。讲究诗情画意,插作之前作者心中要先有明确立意,匠心独运利用完美构图形式与花材自然特性创造意境,借诗词题味托物言志深化意境,运用巧妙构思对作品进行命名,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构图师法自然,色彩淡雅清丽,线条清秀,往往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可以说中国艺术插花创作的重点就是意境美的创作。

2 什么是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意”和“境”是两个范畴的统一:“意”是“情”与“景”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形、神、情、理的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形成。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就是情、理、形、神、韵的统一。

3 中国传统插花意境美的形成渊源

传统插花的意境美起源于中国悠久的古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中国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综合体。儒家重人伦、轻功利。道家的“依乎天地,因其自然”“自然无为”、追求虚静,逃避现实。佛教追求“清净无为”,“虚心去欲”的境界。这在花文化中也起主导作用。传统插花讲究花的形色香德,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寓意人的品性。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最终这种蕴含文化底蕴的插花形式以其无限深远的内涵,结合轻描淡抹清雅脱俗的线条造型,逐步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4 意境美的表达

4.1 取意花名的谐音

在我国民间的风俗习惯中,人们往往利用花卉的谐音将花卉组合搭配成独特的情感表现。如:苹果、石榴、桃,表示福、禄、寿。大丽花寓意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百合寓意百年好合,桃花预示大展宏图,万年青表示青春常驻,富贵竹暗示大富大贵,桔子表示大吉大利。我国传统花材——牡丹与其他材料组合,就有不同的谐意:牡丹与石头或梅花组合,寓意“长命富贵”;牡丹与玉兰或海棠的组合,分别寓意“玉堂富贵”、“富贵满堂”;牡丹与竹叶或苹果组合,寓意“富贵平安”;牡丹与莲叶、花组合寓意“年年富贵”;牡丹与寿石、如意组合寓意“富贵寿考”;牡丹与柏树、灵芝组合,寓意“富贵百龄”、“富贵长寿”;牡丹配长春花,寓意“长命百岁”;瓶插牡丹、如意配果盘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如意”等等。

4.2 根据花材的自然特性表达意境美

东方传统插花常以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和色、香、质、形来评价花卉的含义,进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情。如梅花凌霜斗雪独步早春,象征无畏;兰花高洁幽香,不与群芳争宠,不求闻达于世被誉为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竹代表刚直不阿,高风亮节;则代表高洁、隐逸、高贵、长寿。迎春花象征春光明媚。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象征纯洁无邪。慈菇、石相一株多子,代表子孙满堂;灵芝状如玉如意,代表一切如惫;红千层、悬玲花形似宫灯,可烘托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传统花卉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号称“花中之王”,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

了解和熟悉花木的各种特性,以及人们所赋予花木的精神,选用寓意和具有象征意义的花材,能恰当地表现插花作品主题,对于表达作品的意境引起欣赏者的强烈的思想共鸣很有帮助。

4.3 利用插花的造型表达意境美

艺术插花来源于生活,所以一些表现时代气息意境的创作,可以从插花容器、配件和花材方面考虑更容易表达。如著名的插花作品《踏青归来》,就用带马的小马车作容器插入山乡野花小菊,野藤等,容器下撒上不规则的花瓣,使作品既有美丽的线条,又有自然的乡土气息,更有“马蹄踏的落花香”的意境,虽用花不多却耐人寻味。而配件使用得好常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中国传统插花中有一种“盆景式插花”“盆景式插花是受盆景艺术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插花艺术方法。山水山石盆景艺术是自然风光的缩影,它缩龙成寸,小中见大,有一种咫尺千里的气势。盆景式插花艺术手法精炼,意味深长,往往几块拳石,设置得宜,或状同悬崖峭壁,或状如江山大海,巍峨澎湃;或者几株树枝,少许闲草,却似平林原野,幽深广阔,再附之一些得体的饰件,像人物、飞禽走兽、楼台亭阁等,更平添景致,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烘托和神化了主题,意境深远。”

4.4 根据环境、色彩表现意境美

环境和色彩会使人在视觉感官上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联想。如洁白无瑕的白色代表纯洁,柔和的粉红色代表温馨,紫色代表神秘高贵,绿色代表希望及勃勃的生机,蓝色代表深邃、广阔、沉静等等。合理利用色彩,在不同的环境里就能达到特定的效果,比如春天里百花争艳,众芳缤纷,到处是姹紫嫣红的景色,此时插花选择色彩鲜艳的花材,给人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则要求清逸淡雅、轻快明净,适当地选用一些偏冷色调的花材,使人在酷暑之中感受到丝丝凉意。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满目红彤彤的果实,遍野金灿灿的稻谷,这个季节插花可选用红、黄等明艳的花作主景,与黄金季节相吻合,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给人留下兴旺的遐想。冬天,往往给人以寒风刺骨冰霜凛冽的印象,这时插花应该以暖色调为主,摆饰色彩浓郁的花卉,给人以迎风破雪的勃勃生机之感。让人在冬的凛冽之中体会生命的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4.5 结合古诗词合理组合表达意境

中国的许多写景的古诗词,如果将其描写的内容意境通过插花表达出来,既是一幅美丽的插花作品又具极深意境,能够让人直接感觉到它的美和引起联想。如杨万里《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皮日休的“丽影缤纷迎暖日 红妆窈窕绽芳丛”;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等。如果想以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描述作为插花表达的主题的话,造型时甚至不用使用太多的花材就可以完成一个很好的具有自然美、线条美、意境美的艺术插花作品。这主要看创作者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对花材的组织及驾驭能力。同一句诗由于创作者的文学艺术功底和插花的表现力的差别和不同的理解力,可插出千差万别的造型效果。因此,这种潜力是很大的,何况,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诗句,能为插花艺术提供十分丰富的题材。如加以造型上的规范发掘,形成某种流派也应是可能而且颇具特色的。

总之,插花虽是人人可为,但完成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寓意深刻引人遐思,让人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几乎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作品朴实自然,简洁、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乍一看五彩缤纷,却经不起细观,让人过眼即忘,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产生“意境美”。

可以说意境美是东方艺术插花所追求的最高形式的美,是综合的美,它能以有限的艺术形象引发欣赏者无限的想象。它既是作者创造的结果,也是欣赏者参与再创造的结晶。中国传统插花未来的发展要紧紧抓住这一要素,才能将中国传统插花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韦力生.插花技能培训[J].江苏科学技术传媒集团,2007(1)

2 朱迎迎.意境插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 林丹彤.插花,艺术与生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4 郑青.牡丹在传统插花中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4(23)

第9篇

一、评论引导

艺术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形象引起观赏者的审美联想。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他们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还应能看出它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从中受到启发与艺术的熏陶。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美术作品的评论与欣赏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欣赏作品《破纪录》这一画时,画面上表现的是一个跳高运动员即将跃过三米标杆的一瞬间,画面中远处无数的大小观众正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紧张地观看着运动员这精彩的表现。在欣赏与评述这幅画时,同学们集中反映出对画中人物的动态与情景表现十分欣赏。当谈到画中的不足之处时,有的同学提出运动员跳高高度表现得不突出,应该在身后加上云彩来展现他跳得特别高,同时反映出运动员身手的娇健。还有的女同学说远处的观众表情都一样,“要是我在遇到惊险的场面时就用双手捂着脸从手指缝里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丰富想象、经历、感受带进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有了这样的欣赏引导,许多学生对名家名画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改进意见,无形中增强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艺术鉴赏能力。这种参与性欣赏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用自已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来体会、理解作品。在完善作品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情感表现,达到在鉴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从而丰富自已的艺术情感,克服美术欣赏中的盲目性,而实现既看门道,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不但会说,还能真正的会画。

在参与性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能很好的认识作品、了解作品,从而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美术这门艺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足、形象与逼真之分。在整个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接受了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自信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敢于对不同层次的作品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学无止境的。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教师要大加赞扬,对不足的想法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对一时提不出什么意见的学生也不要轻意否定,要鼓励他们课外去思考、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接纳他人意见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品德和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追求真理,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求知精神。

二、画诗引导

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常常是“画中有诗”。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中,主要是理解其独特的艺术传统,特别是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风格和意境都各不相同,不同风格不同的意境给人的视觉感受不一样,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对于古代的山水、风景以及较为抽象的美术作品,它们较之现代作品简直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笔者认为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更容易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语文课本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词,所以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就比山水画的意境感受容易得多。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作者都是以自然的手法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通过写诗与作画不谋而合,不是直接表露,而是诗中喻景,画中藏诗。尤其是南宋山水画极力追求诗的意境,画家们为了使画面景色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把与追求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色一律删去,常常运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画面简洁、构图缩小、意境深远。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意境就与唐代诗人柳宗元诗《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对元代山水画的理解,可以用倪瓒的《六君子图》为例来分析:初看上去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画面景色显得气象萧疏,近乎荒凉。但读了黄公望的题诗,其中的意境便可见一斑,诗曰:“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前两句诗是写画中的景象,后两句显然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对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不满之情。加上元代山水画的用笔,普遍带有个性特征。所以,把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人们常理解为“有我之境”,即画家的情感和艺术个性在画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了。通过以上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想象引导

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局限,在美术欣赏中当他们看到欣赏主体的形象后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对欣赏主体形成了固定的,先入为主的理解,使赏析思维活动受到阻滞。笔者认为使用先谈感受后看作品的美术欣赏模式,即一开始先不让学生看原作品而仅把作品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讨论后各自提出自已的见解,如何表现题目的内容和形式。以作品“大街上真热闹”为例,通过以过街天桥为主体,画面表现出天桥拥挤的人群以及形形的人物形象,桥下川流不息的汽车、摩托车⋯⋯课中先让学生依照题目自己去感受体验,从不同视角描述自己对这一主题的构思。有的同学描述三层立交桥互相交错,不同的车辆风驰电挚的热闹情景;有的学生描述了从汽车驾驶室里看后面的汽车排队,行人通过机动车间隙过马路的拥挤场面。学生的想法基本形成后,再让学生翻开书看被欣赏的作品。比较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哪些地方与自已的想法一致,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方面比原作品要好。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原来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加入到欣赏活动中来。

四、网络引导

现代美术学习,已经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了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而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又使得美术教师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但教师个人的学识有限,教材和教学参考中的资源也不足,在美术课程资源的扩展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庞大的人文性素材资源库。计算机作为美术学习的载体,学生采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繁琐的工具限制。学生一有灵感,立即构思,就可以在电脑里进行尝试,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能自由驾驭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电脑绘画,进行图像处理,设计贺卡、装帧、招贴、标志,制作电脑动画和网页作品等。使美术课程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变得快捷而更有创意。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知识局限性的束缚,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通过对网络美术资源的检索、查找、发现、探索,还有利于学生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起较全面的人文性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互联网上有很多大型论坛,里面有对大师的佳作分析和网友们的作品评论,是一个高手汇聚的地方,也是学生增长美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的场所,如果合理把握,适时学习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能力会大有好处。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负面影响。因此,学生课外的网络自主、探究性学习,更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有目的地上网,吸收网上的知识营养。让那些优秀的教育网站、个人主页、网上博物馆、美术展览等美术资源,供学生学习、控究、鉴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教育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