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平衡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可从演示实验入手,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新课的引入:
①复习上一节讲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②给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③指出学习和研究化学平衡的实际意义正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化学平衡。
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下:
1.重点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观察上一节教材中的表3-l,对比第1和第4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里应明确,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实质是浓度的增大与减小而造成的。
(3)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说明浓度的改变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讨论时,应研究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讨论后,应明确浓度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调整;新平衡建立时,生成物的浓度要较原平衡时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刚增加时减小,但较原平衡时增加。
2.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也是从实验入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在明确了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后,可采用归纳法,突破对勒夏特列原理表述中“减弱这种改变”含义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几个问题:
1.关于催化剂问题,应明确:①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②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应明确:①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作铺垫;②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对本节设置的讨论题,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4.对于本节编入的资料,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当堂阅读,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可回顾第二节“工程师的设想”的讨论,明确:欲减少炼铁高炉气中CO的含量,这属于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而利用增加高炉高度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的做法并未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因而是徒劳的。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引入】得不到2molSO3,能得到多少摩SO3?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化学平衡所研究的问题。
思考并作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SO3。
提出反应程度的问题,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
结合所学过的速率、浓度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化学平衡的概念的实质。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速率与浓度的变化并画图。
回忆,思考并作答。
【板书】一、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见课本P38页
【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研究的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原因:v正=v逆(同一种物质)
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准确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提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点?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小结。
讨论并小结。
平衡特点: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动(动态平衡)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知识点分析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胶粒带电规律
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2.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1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看了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
2.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教案
3.高二上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用教案
4.高二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传统的“五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加上有限的化学实验演示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1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微观概念和
原理[1]
化学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年开设的一门学科,由于概念较多,对于初学者来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些学生因为不理解化学概念造成后续学习的困难。对于微观领域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处理和转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形成化学概念。
例如在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学生的世界首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世界,因此,他们在认识事物时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所见所感,不容易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教师在一开始引入微粒的概念时制作了一段视频,就是从浩瀚的宇宙开始搜索追寻一个微粒,从宇宙到地球,从地球到亚洲,从亚洲到中国,从中国到北京,从北京到东城,从东城到学校,从学校到一个人,从一个人到一只手,从一只手到一个细胞,从一个细胞到一个个分子,让学生感知对于物质的认识就是这样:从看不见的猜想假设一直到看得见的仪器检测,这就是认识微粒的发展历程。学生也初步理解了物质是不连续的,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接下来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学生也不能想象出各种微粒的微观结构,就造成概念形成的困难,对进一步学习物质构成(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造成障碍。借助画图软件,把微观分子、原子变成看得见的分子、原子模型,并且借助球棍模型使之立体化,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概念。
在学习微粒的性质时,大部分教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微粒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又融进了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推测出微粒的性质后,利用动画模拟了蔗糖溶解的过程以及酒精和水混溶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微粒性质的理解,进而又播放了视频“金原子的超显微结构”,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金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在不断地运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析确认无疑。
如何检测学生有没有真正建立微粒观呢?设计一个想象力比赛活动,就是把“物质及其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通过类比的方法表现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作为活动的前言:“当1919年日蚀证明了我的推测时,我一点儿也不惊奇。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我倒会非常惊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表现超乎预期,他们借助语文中的文言文写了“两小儿辩水”,解释宏观上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微观上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用数学中的图形变化类比化学变化,用英语中的单词重组类比化学变化,用音乐中音符重组类比化学变化,等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学生已经建立了微粒观。
建立“宏观—微粒”的认识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符号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让学生在看到一个个符号时能联想到宏观物质,能想象出微观结构。所有的符号不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有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的指代意义。学生初步建立“宏观—微观一符号”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后,继续用这种思路学习化学方程式。
例如先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建立宏观事实,接着引导学生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揭示氢气燃烧的微观实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用符号表达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也就很容易写出来了。进而用相似的方法,学生可以写出水通电、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等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让化学教学不再是像英语学习一样单纯的记忆,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奠定了扎实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微粒观的建立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溶解过程以及酸碱中和的实质时,学生很容易描述出微观过程,这有力地证明了微粒观已经深入学生的认识观,这样好的教学效果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成功的体现。
高中阶段也有一些化学原理适合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学生不能理解可逆反应自身的特征,对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认为完全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也不能理解动态平衡的含义,认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就停止了”。利用3DMAX制作了课件,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融合在一起,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都在变化。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过程,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分开,设置时间,第一秒反应物分子减少得多,增加得少,生成物的分子增加得多,减少得少;直观看到的是反应物分子数减少,生成物的分子数增加。与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吻合,即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加。但通过上述媒体展示,学生感知了逆反应的存在,只是正、逆反应速率不同。接下来的动画是第二秒、第三秒……,正反应速率在减小,逆反应速率在增大,到了某一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减少分子数等于增加的分子数,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学生理解了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课件也获得了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优秀奖。
2 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实验[2]
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可能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有毒、有味,或是由于有危险,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相关反应,或者教师将有关实验录制好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视频。如讲空气成分的测定时,动画模拟拉瓦锡的实验,通过抓取细节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原理和误差。接下来让学生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学生就在拉瓦锡实验的启发下设计了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一个和书上的实验设计大同小异。可见,形象的动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
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中,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是本课题的重点。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课堂无法完成实验,单纯画图讲解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障碍。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之后播放高炉炼铁的视频,接下来按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实验装置实验顺序尾气处理这一主线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起来,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因为他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表象,也就很容易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浓硫酸的稀释,若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就会引起液滴飞溅,以上这些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使用Flas模拟这些实验的错误操作,还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除此之外,初中化学教学中像倒吸现象、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酒精灯的错误使用都可以借助动画模拟,让单纯的讲解变得形象生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我学习[3]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根据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化学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如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在网络上自主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钻研学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展个性特长,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也能让学习弱的学生根据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多媒体信息补充落下的知识或者理解不深入的问题。例如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更深层次问题的详细信息,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共享的资源像哈佛课堂实录,扩充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学习弱的学生可以选取网络上的视频片段,重新对化学某模块知识进行学习,加深理解的同时自学能力也会逐步增长。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考试评价体系是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祖建方.论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课程网.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及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
关键词: 无机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无机化学课程是大学化学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专业课。无机化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其授课对象为只具有中学化学知识基础的学生,一方面,当前教学内容与中学化学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跟不上现代无机化学的发展,因而远不适应创新型化学化工人才的培养。如何使无机化学课程紧跟时代要求,如何使学生对现代无机化学学科内容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是大学无机化学课程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我根据自己近几年来无机化学的讲授经验并结合现代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对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更新教学体系,丰富课程内容
在以往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化学教育专业、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基本上都采用同样的无机化学教材,并没有区分出各个化学化工类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不同专业的无机化学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选择,例如化学教育专业主要采用师范类大学编撰的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工科类化学专业要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和锻炼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各个专业的共性和共同的技能训练[1―4]。
国内的无机化学教材多为20世纪80年代出版,内容略显陈旧,多为传统无机化学的内容,而近年来新兴起的无机化学新的分支学科和领域,如生物无机化学、无机材料、纳米材料等的发展在教材中涉及较少,已不能反映当今无机化学学科的全貌。因此,我们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一些传统的内容进行合并,同时在授课中加强无机化学中新理论、新知识的介绍,例如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和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的仿生合成无机材料,等等。
二、改革讲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研究范围较广,因而教学内容庞杂分散,特别是元素部分知识的讲授,章节之间缺乏联系和系统性,内容枯燥无味,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寻找规律,例如可将原子结构部分的元素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亲和能和电负性)周期性变化及分子结构部分的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与元素部分知识的讲解联系起来,用理论来阐明具体的化学问题,通过具体事例将原本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化学平衡部分的学习应注意不同的平衡之间的联系和共性,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虽然类型不同,都可用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只是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平衡时表现形式不一样,如解离常数、溶度积常数、稳定常数等。
利用传统的课堂板书讲授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内容时,学生不能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概念,比如,在原子结构部分中关于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概率分布图和分子结构部分中的分子轨道图很难在黑板平面上表现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课件可以将抽象难懂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以直观、形象的三维立体图展现出来,图文并茂的讲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传授的知识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5]。此外,我们还通过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建立无机化学课程的网站,提供大量的教案、课件和化合物性质的数据库等资料,便于学生在课外浏览学习。除了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外,还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例如,对一些重要的理论性较强的公式,采用板书进行详细的推导。将现代的和传统的教育技术相结合,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习题课,增强掌握知识的能力
习题课并非用来应付考试,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习题内容应与理论知识相呼应,并可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回顾和复习学习过的内容。传统的习题课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主要为被动地“填鸭式”接受。我们认为应该改这种习题课的模式为讨论的方式。对一些知识的难点,由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在讨论过程中他们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透彻。在习题课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有疑问、有争论、有讨论,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四、改革考试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考试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以往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好与差,一般只看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的好与差。我们认为此种考核方法有一定的弊端,从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来看,这种形式还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很多学生只注重书面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突击复习,甚至还有作弊等投机行为。为此,我们改革了单一的考查考试方法,采用课后练习、平时测试与科研小论文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老师评分和学生评分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采用这种全面、丰富的考试内容和全程性、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可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同时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对大学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既丰富了学生无机化学知识,又充分体现了现代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实现化学化工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3]张祖德编.无机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也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形势下每个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作为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深入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标准,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课程标准、考试标准,熟悉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完成的。有的知识教材所呈现的方式不利于有效学习,因此教师还有必要对教材的有些内容进行适当的科学的调整,重新组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编好导学案,用好导学案
现代的高效课堂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倡导使用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编写,它不同于老师的教案。好的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补充,当学生脱离老师时,它也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我非常重视学案的设计和利用,让学案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1.学案精心设计。在学案设计中,首先要列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预习方法指导和预习内容及要求、预习检测、课内合作探究学习内容和思考内容、当堂检测和巩固提高等内容;其次列清本节课相关规律的延伸与拓展,对实验现象的存疑探索、概括、整合等。学案内容要力求全面细致,起到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的作用。
2.根据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每节课要用的导学案提前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外完成预习、预习检测。然后老师再对导学案进行认真批改,其目的是认清哪些内容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学会了、哪些需要特别强调加深甚至延伸。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学案为基础,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对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学习内容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课堂的每一个时间段内该做什么事,怎样进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生生间的交流发言,配合默契;教师则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评,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以导学案为主体进行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高的。
三、重视合作学习中讨论问题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倡导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老师在讨论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置问题,讨论问题的设置不能偏离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到达教学目标,再好的讨论都是无用的。另外,讨论过后一定要有交流发言、展示、归纳总结过程,特别要关注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交流发言、展示,让他们的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提高。师还必须做适当的点评、补充,老师不能把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讨论,没有对讨论结果进行必要的交流点评,这样达不到讨论的效果。
四、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化学课堂实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科学探究相当多。这些都说明,作为一个化学老师,必须有效利用实验展开教学,以此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突破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1.以实验活动激趣。实验是引导学生爱上化学课的重要突破口,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实验能让学生很直观地学习化学,有些很复杂的理论借助实验手段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例如,《必修一》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吹气生烟或者水能点火的趣味实验,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过氧化钠的兴趣的目的。可是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简单处理某些实验,甚至对有些实验采取说一说、看一看的方式,只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也关闭了学生兴趣的大门。我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能让学生参与的坚决让学生参与,不能让学生参与的,也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实验活动促思考。在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还巧妙引导,利用一些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使学生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化学1》研究氯水的漂白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不同,在课堂上只要分别往品红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通入二氧化硫,然后再把褪色后的品红加热,根据现象的不同,就可以得出它们的漂白原理不同的结论。再如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们只要把盛有二氧化氮的连通小玻璃球一只置于热水中,另一只置于冰水中,通过它们红棕色的深浅就可以轻易知道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有利于二氧化氮生成的方向移动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最有效的锻炼。可以这么说,化学课堂绝对不能没有化学实验。 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一门课程,化学课堂受学科授课的限制,也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单靠粉笔来展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子,也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描述一些化学现象。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困难,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模拟微观的化学世界。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用肉眼甚至是普通显微镜也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由于不能像宏观物体那样展示在学生眼前,造成不少学生对化学中的微观粒子琢磨不透,不会学化学,不敢学化学。但自从在化学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后,便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化学1》中的“电解质”部分,有“氯化钠导电实验”的六张图片,如果仅让学生看这几张图片来理解电解质的导电,学生是难以做到的。此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投影氯化钠导电实验的flas,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导电行为,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实质。自从有了多媒体技术后,可让微观化学变成宏观化学,拉近了化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看到了微观世界中化学反应的过程,学生对微观粒子不再陌生,对化学反应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使化学的学习变的轻松起来。
2.视频演示某些危险性的化学实验。有些化学实验,由于有一定的危险,或者受教学条件的制约,在课堂中无法完成。此时,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电脑中的实验内容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达到教师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化学1》中“研究氯气的性质”部分,有氯气与铁丝、铜丝、氢气反应的三个实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这样的实验无法在课堂或实验室中完成,教师可将课件中的实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眼目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达到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样,教师不再空洞地用嘴来说实验。
3.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用粉笔书写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这部分时间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背道而驰。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减少这种浪费。教师把将要讲的内容提前书写在投影纸上,或是将学习内容制成POWERPOINT课件,需要时在课堂上投影显示以代替板书,便可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快速传递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基础教育也不断地在改革中完善。在这里我只是对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做了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组织 编写《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媒体;网络资源;化学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34-02
新课程改革一贯提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和提高农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教学成效,必须先从转变学困生开始。学困生的转变又要从他们本身的内部动机开始,这种内部动机就是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就会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学习资源的获得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中,媒体和网络资源的推广,学习资源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加强,为农村化学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文章通过对农村化学学困生成因的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资源在化学课堂内外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实践新课改“让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促进农村化学教学成效得到提升。
一、农村化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化学能力考查要求高,学习资源单一
农村学生学习化学只能是“学教材”,而且多数农村学校化学实验仪器缺乏,演示实验能完成的不多,再加上实验准备阶段比较烦琐,学生也就较少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探究,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考是检测化学学习成效的最终门槛,高考试题中都涉及到了对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远远超过教材中的内容,由于农村学生学习资源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成效。
2. 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基础差
虽然近几年新课程改革让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变化,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还是不均衡,部分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学方式落后单一,一本教案一用就是几年,一节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缺乏不断及时地对自身的“充电”,缺少根据学科的特征运用新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辅助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低于同年级城市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弱,在教师单调枯燥的教学中,导致高一到高三,学生越学越不爱学,学困生越来越多。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成效低
化学学困生的成因,除外界条件的影响外,主要还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有些学生智商高,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但学习过程中缺乏自觉性,目标不明确,毅力不强,化学成绩忽高忽低,我们称为高能化学学困生;另外一些学生其他学科成绩较好,而对化学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学习化学,化学学习成效低,我们称偏科化学学困生;还有一些学生,课堂接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长此以往,认为自己就是差,不会独立思考,不能进行自主学习,长期下去形成恶性循环,这类学生在农村化学学困生中占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我们称为智商化学学困生。不管哪种化学学困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低、自主学习能力差及学习成效低的状况,也是造成农村化学学困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策略
有学者提出:“当学生在原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只要学困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起来,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案例。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根据授课内容,因课施教,发挥网络环境下课堂内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发挥网络环境下课堂内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激发学习兴趣从序言课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化学的第一节课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今后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如果这节课讲授起来平淡无味又烦琐,学生在一开始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第一节序言课上,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播放化学发展的历史,播放生活中和化学相关的短片。如古代炼丹师发明创造化学仪器的过程、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的过程、法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等。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促进学习意识从难懂内容入手。化学不但研究物质的性质,而且还要研究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物质的结构、变化是微观的,学困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薄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还很缺乏,像物质的量和化学平衡移动等内容,教师光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表达清楚。此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其发挥优越性。利用多媒体和Flash课件,能生动表达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能生动直观地模拟出客观事物的变化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教学效果好。例如,化学平衡移动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课题组教师通过Flash课件,模拟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起到了“百听不如一见”的效果,避免学生感觉太难而放弃学习的想法。微观粒子、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原子的结构及离子键形成过程具有一定抽象性,应用多媒体教学,能起到形象客观、化难为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能提高学困生的接受能力。
(3)增强探究意识从实验做起。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农村化学教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由于仪器缺乏根本不能演示,有些实验由于本身产生有毒物质不宜演示,还有些能完成但实验现象不明显,于是实验只能依靠教师的讲授完成,使学生失去了化学学习的探究机会。把网络资源和媒体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完成实验。例如,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学生实验室,所有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都在教室完成,必修一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是高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氯气是有毒气体,实验所用仪器多,仪器连接复杂,耗时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在教室中做。为此我们利用网络共享资源,采用多媒体播放实录视频的方法教学,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还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过程,而且避免了氯气中毒,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见性,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了演示实验的安全,增强了学困生的探究意识。
2. 提供课堂外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系统,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资源是学困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课堂上没有理解、消化的知识,完全可以在课后从网络资源中获得帮助。熟练掌握网络媒体技术是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方法,这也是调动学生最广泛、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1)学习多媒体网络技术,掌握网络应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学困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多数农村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浏览器的使用、一些搜索引擎的使用等网络技术,但个别学生在上网浏览、查找资料、资料复制下载、在线讨论、使用电子信箱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搜索方法,如专题目录搜索、关键词搜索及两者结合搜索。熟悉后,再告诉学生一些搜索的原则,还需要教师介绍一些较可靠的平台上的网站,如百度文库、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乎等等。教师还需要教授学生一些搜索技巧,方便学困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2)富集网络微课视频,弥补知识缺陷。近年来,微课被很多专家和教育者青睐,学困生通过观看网络微课视频,很容易理解知识点,也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观看网络微课视频,能弥补学生课堂没接受的知识,还能巩固所学的内容,微课视频特别适合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学困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微课往往围绕某个知识点、某道试题、某种解题方法或思路设计,讲解时间一般是五到八分钟,不超过十分钟。调查发现,网络课堂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为十分钟左右,较长的网络视频,学生看到中途往往会关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微课很好地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反复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目前,网络化学微课资源较少,知识点不完整,质量也不高,这就需要各位化学教师和教育部门制作、整理、富集优秀的微课视频,供学困生课后学习。
(3)利用网络知识资源,开展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有动力互补性,协作学习的作用在于把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困惑和收获向小组成员展示并供其研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讨论。如利用留言板、BBS、邮件、讨论区、在线会议等方式。这种网上的交流互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并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为观察学习伙伴的学习进展、成就及学习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平台,进而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意识的增强。因此,协作学习是对自主学习的促进和升华。例如,学完“原电池”一课后,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新型电池,发到我的电子邮箱,出乎意料的是有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网络资源,圆满地完成了作业,有些学生还写成小论文而且内容新颖,此时我真正体会到网络为农村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带来了机遇,网络资源不仅是教师的信息库,也是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平台。
(4)建立网络学习系统,提升学习成果。虽然网络资源对学困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的兴趣远远大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兴趣,学困生网络游戏的兴趣更突出,有些学困生开始为学习打开网络,不到几分钟却投入到网络游戏中去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帮助学困生坚定信念,明确奋斗目标,戒除游戏心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更需要教育部门和化学专家开发交互性好、趣味性强的学习软件。例如,学生做化学练习题,做完后软件能直接统计出分数,再把做错的题加以提示,也可以把化学知识作为游戏闯关的工具,掌握的化学知识越多,学生游戏级别越高,这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游戏中得以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自主学习成果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转变和提高农村学困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教学成效,首先必须从其本身的内部动机开始,内部动机就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一旦形成,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学习资源的获得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媒体和网络资源的普及和推广,农村学困生学习资源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加强,为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在课堂内合理运用媒体辅助教学,能改变单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化学学困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的形成,课堂外借助媒体资源,可以弥补学困生课堂学习中没掌握和遗忘的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化学教学成效。影响农村学困生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要彻底转化学困生,提高学习成效,只研究一种教学方式还远远不够,避免学困生的产生和学生的转变是一个重大、长远的课题,对每位教育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课;能力;化学教学;反思;总结
中图分类号:G421;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42-01
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某一知识内容的某个方面进行讲解的微教学在线视频,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有针对性地重复学习,可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需要,是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基本素材和资源。微课,核心是“微视频”,考虑其资料展示的完整性,可包含“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相关内容,其中“微视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典型例题、实验操作等进行教学分析与突破。其“本质”是一种支持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少、知识点明确突出、资源容量小四大优点。根据教学需求,微课可分为讲授类、演示类、实验类、探究学习等多种类型。山东考生面临2016年转型全国卷,使用鲁科版教材,应考全国卷,针对教材变化和考点比重调整问题,结合本校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较薄弱、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如何让学生突破疑难点,从容面对全国卷试题,优化化学教学,微课应用必不可缺。高中化学,涉及必修、有机、结构、反应原理五本教材,内容多,知识点繁,教学任务重。微课的出现及应用,在优化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化繁为简,锻炼观察能力
部分化学实验(电化学、有机等),准备复杂,反应时间较长,对药品要求较高,或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很难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试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型微课可以将该类实验通过视频演示及讲解,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反应现象、注意事项、操作要点,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反应中“海陆空”的具体变化,且规范描述语言。观察实验现象远比教师口头讲解或书面陈述更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又节省时间,避免潜在危险。
二、化解教学难点,锻炼思考能力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同一课堂上学生不可能都能理解难点知识。借助讲授型微课,则会由浅入深,逐个突破。因为同一知识点,不同的教师会基于自己对难点的理解制作成不同的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的理解情况,通过学习不同的微课来学习、思考、理解同一个知识点。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产物的判断、氧元素的处理、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各种类型(电极式、总式书写、不同介质产物的确定),化学平衡(方向的判断、平衡状态判断、三行式求算K及转化率),盐溶液的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化工流程题型的解法(明确目的、找好突破口、分析环境、确定产物)等难理解的内容,微课中,多位优秀教师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诠释,保证了重、难点的顺利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理解了疑难点,又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思考能力。
三、展示微观世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物质结构及有机化学涉及很多空间构型问题。例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有机物的空间构型、四大晶体的结构特点等。学生单凭听讲和想象很难理解把握。化学微课视频及动态Flsh可以向学生动态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金刚石、石墨、SiO2的空间构型、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行为,溶液中溶解和结晶中的微观过程等。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轮廓和印象,既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学以致用,培养应用能力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主要目的。我校生源较差,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同学思维能力弱、应用能力低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所学化学知识,演示类微课可解决这一问题。演示类微课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与生活化,既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微课的另一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重复使用,对课堂知识进行再现、回顾,利于学生对疑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五、结束语
总之,微课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资源不足、知识专题化、系列化尚待完善,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尚需努力,并且微课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不能全面代替传统教学方式,更不能过分依赖微课,放弃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度。应用微课,优化化学教学,相信学生会受益匪浅,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范福生.微课的制作及应用浅探[J].教学与管理,2014(16) .
[2]朱华光.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基本技能[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03).
一、强调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为了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交流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自觉地转变角色,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互动,求得共同发展。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差异性,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注重学生学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对既有的问题提出质疑,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反思等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
教师要能够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论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资料和事实的处理方法、科学抽象方法、模型方法、假说方法等。运用科学方法论的一般过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主要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化学实验事实―整理加工资料和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形成化学概念、定律、原理和理论体系―应用;还可用假说的方法进行设计;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化学实验事实―提出假说―推理判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应用。
四、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定位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信息化课程的优势是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同伴交流合作、研讨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理论教学一直是困扰许多化学教师的难题。例如:在物质结构部分的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话,学生通过观摩一些模拟动画,就能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体会,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如果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对事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有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自觉融入到问题中,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化学学科中,它比较适合以下课程类型的教学,如: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模型、难以实现的化工实验模拟(如危险系数高的实验、温室效应实验等)、化学工程模拟(如化学平衡过程、化学反应历程、化工生产过程)、对化学原理理论解释的模拟等。
有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如果没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应用(尤其是公开课),该课堂就是不完整的,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特色,从而在课堂评价中将是否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作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只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为用媒体而用媒体,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去分析、解析的知识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突破难点,但并不是说每一节课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有些教师出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将一些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录像甚至多媒体模拟动画课件来替代展示,这也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但没有真正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本质意义,而且使学生没有实际观察、思考、判断和分析实验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因为缺乏了现场感而没有学习兴趣,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定位,让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五、改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
/
关键词 化学教育 化学师范生 PCKg 化学知识 相异构想
1 从PCK概念到PCKg理论的发展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针对学科知识(Subject Matter Content Knowledge)与教学知识割裂而提出的。1986年,舒尔曼(Shulman L S)在“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一文中通过对美国当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行考察及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指出在教师知识考核和培养中,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存在巨大鸿沟,他称这是一种“缺失的范式(Missing Paradigm)”。针对这样的情况,舒尔曼指出教师知识包括3种类型的知识,即“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按照舒尔曼的定义,PCK就是以别人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和形成学科知识的知识形式,既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学知识,也是学科知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基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而通达了教材的教育学知识维度,另一方面则包含了课程内容中与可教性联系最紧密的方面。PCK定位于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交叉之处,其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因此,实际是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化合物。学科教师拥有PCK是其与学科专家的最大区别所在。
PCK理论对于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凸显教师的职业特性和专业地位具有深刻意义。近二三十年来,在教师教育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育领域引起了普遍关注和大量研究。其中,科克伦(Cochran K F,1993)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洞悉了知识学习的动态过程,提出了学科教学识知理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简称PCKg),即学科教学识知(相比“知识”一词,“识知”含有动态性,能更好地表达科克伦理论中“Knowing'’的动态生成的含义)的综合发展模型(见图1),是对PCK理论的重大发展。该模式显示PCKg由4种知识转化而来,即教学知识、学科知识、环境的背景性知识和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理解的知识(简称“关于学生的知识”)。扩展的圆圈表示教师对4种知识的理解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反思不断拓展。黑色箭头和模型的扩展表示PCKg的发展。重叠部分表示4种知识发生整合和转化。
相比PCK理论,科克伦的PCKg理论突出2个方面。第一,从静态结构的教学知识观向动态生成的教学知识观转变。知识是动态建构的,即“识知(knowing)”。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是学习者从环境中未被加工、被动接受的,而是积极建构的,是对自身经验世界特定的排序和重组。这个过程既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社会建构,也包括个体内部的认知建构。教师PCKg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不断创造和更新的过程;是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环境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不断整合和转化而成的。第二,除了强调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外,突出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学习环境知识”的重要性。这里的“学习环境知识”主要指形成教学过程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物理环境等相关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年龄和发展水平、态度、动机与及相异构想的理解等。PCKg强调教师在关于学生的知识和环境的背景性知识基础上,整合发展教育学知识和学科知识。
2 PCKg理论对化学师范生教育的启示
2.1 整合化学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
长期以来,在化学师范生教育中或偏向化学知识或偏向教育学知识而形成钟摆模式,2者常是割裂、缺乏实质联系的。但缺乏扎实的化学学科知识,单纯有教学知识,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化学教师,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具备丰富的化学知识,也只是成为卓越中学化学教师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而需要整合化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引导师范生从多维度挖掘化学知识的教育意义,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时注意联系化学知识教学。
加强化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结合,要看到化学知识本身所蕴涵的教育性,不只是从知识内容的维度理解学科知识,而是从多维角度建构对知识不同层次的、立体的理解,从而为确定教学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设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奠定基础。比如,对同一概念,师范生应知道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水平的理解要求。除了关注知识内容,还应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挖掘知识本身蕴涵的方法,体认其在学生思维培养中的价值和意义。要明确化学知识为“真”的前提条件和特定背景,避免过度地将知识去情境化,而导致对知识零散的、机械化的理解。
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应联系化学知识,而不应是抽象空洞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如“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思考对于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等不同年级的学生,其“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如何用该理论来进行不同年级的化学教学设计?又如“三重表征”的教学,可以结合相应的实例,如“乙醇的催化反应”,说明其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分别是什么,如何建立不同表征的联系等。还如在“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理论学习中,可以列举“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探究”、“空气成分的探究”及“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的探究教学案例等。既帮助师范生具体地、有联系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能提高师范生建立教育教学理论与化学知识联系的意识和能力。
2.2 引导师范生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师范生缺乏关于学生的知识。许多研究表明,学生的相异构想具有普遍性和顽固性,学生原有的相异构想不但是教学要改变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起点。引导师范生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又称错误概念、前概念),是增加他们这方面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师范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成效。如关于学生“原电池”概念认知的调查显示,学生容易产生诸多相异构想:(1)同种金属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2)当2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为原电池的电极时,活泼性强的一定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为正极;(3)将“活泼性强弱”误解为金属活动性;(4)忽略电解质溶液的影响。针对学生的相异构想,可以设计相应的“原电池构成条件的探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有概念的局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对原电池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不是仅仅演示课本的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就给出原电池构成条件,这样学生对电极的作用认识还不清楚。此外,化学史有助于师范生了解化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中蕴涵的方法与智慧,还化学知识“真实”面目。有研究显示,科学家对理论的探索发现,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如空气成分的发现、化学平衡理论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些内容时,也遇到类似的困难,产生相似的相异构想,因此重视化学史学习,有助于师范生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2.3 培养师范生调控学习环境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越来越成为课程与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甚至是最重要的方面。但师范生在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中,更多表现对内容的关注,缺乏调控学习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如缺乏对社会、技术与化学知识联系的思想,表现在微格训练或教育实习中很多师范生虽然列举ST-SE的例子,但这些例子往往陈旧、单一或缺乏可靠的证据。此外,在模拟教学或教育实习中,师范生也常常忽略具体的学习环境,如油性笔快没水了,字的颜色已经非常浅了,而且旁边就放着新的笔,但大多师范生没有注意到需要换另一支笔;板书写得太靠下,不考虑学生是否看得见;让学生上讲台协助老师(师范生)完成实验后,把学生晾在一旁;对课室的光线照明等物理环境缺乏考虑,不根据投影、天气等具体情况调节课室灯光;只会依赖ppt,不会也不关心实物投影等其他媒体的使用;对环境突况的处理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等等。因此,需要加强师范生调控学习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4 重视PCKg的动态建构性
关键词:无机化学;环境工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了除有机化合物以外的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各个方向的理工科专业领域均将无机化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列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1]。随着行业战略方针的调整和学科发展的推进,无机化学教学也在面临不断的改革与新发展,尤其是现代物理方法和各种波谱技术在无机物结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无机化学的研究范围打破了原有的界限,其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向本科生一年级的无机化学是我校化学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也是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阶段深入拓展化学知识的首要系列课程之一,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物质的特性、存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等等,均离不开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高等院校的无机化学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中,既要配合与时俱进的科技发展,又要满足现代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与任务,因此,这就对我们现在大学课堂的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当然,鉴于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学生获取信息、收获知识及交流沟通的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课堂上手抄笔记,相反地,甚至很少有学生上课记笔记,这必然影响到现在大学生听课的认真与投入程度[2];再比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因家庭条件的允许其目标是出国,这些学生则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外语的学习,以及还有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总是想依赖于教师的课件及希望教师所划出的考试重点,只求考试通过,而对于真正知识的渴求与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特别地强烈,甚至对于课堂讲授的基本原理不去理解透彻甚至不理解,等等这些系列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探索与研究,并找出改革方法与措施并进行实践。本文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及对无机化学知识体系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无机化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工科特别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1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强化
大学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中承担着链接校园与社会的职能,而随着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异常激烈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综合型、创新型人才[3],其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训练已经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最为突出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来。在大学教书育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大背景下,特别是结合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的确立,我们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将如何引导学生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何从基础知识中寻求突破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作为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制作教案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教学内容与环境工程学科的相关联课题或现象,以与学生切身紧密相关的生活问题或生产实际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即将基础知识、理论与原理,在教师的讲解下与生产或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素材与源泉,这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所必备的教书育人模式。如此,将环境工程专业无机化学的教学目标定位明确,学生能够很清楚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学习此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同时强化了无机化学在环境领域方面的教学目标,以本课程的第一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篇为例,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均与环境工程学科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应用相联系,并设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因此,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引导与启发而培养起来的。
2对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扩展
无机化学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虽然几十年来其教学内容框架基本没变,但由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因此无机化学学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反应、新方法和新型结构的化合物,同理要求我们的无机化学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4]。目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无机化学课程采用的是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无机化学》作为本科生教材,并且将前十一章即从第一章“气体”到第十一章"配合物结构"作为第一期无机部分的教学内容。为满足现代无机化学教学紧跟学科发展进度的要求,同时由于新教学大纲对于课时的压缩,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精简教学内容、适当删减部分过时内容和适量补充最新发展动态中无机化学相关知识的措施,既保障了教学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完整,又实现了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强化,同时达到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从我校研究型工科大学的本质要求出发,要做到“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就要在基础课程教学别强调“宽基础”,尤其是针对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专业方向的概念尚未形成,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专业的培养才刚刚是打地基的阶段,因此对于无机化学这种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扩展方面,除了讲授基本原理外,适当引入或扩展一些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实例与学科研究进展,将会让提前对专业领域的研究范畴和学科动态有一定的认识与感悟,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来说将会是受益匪浅。为此,我们将无机化学教材课后化学视野的部分内容作为引例或本章内容的切入点,即是对教学重点内容的补充,又是基础教学内容在应用方面的扩展。如第二篇“物质结构基础”部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环保材料需求的急速增长,而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合成与结构鉴定分析等相关知识与理论均与本章内容息息相关,以新型环保材料有研究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为本章讲解的切入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较为抽象的化学键类型与价键理论将大有帮助和启发;再如将前两章“气体”与“热化学”串联到一起,先提出当前的能源过剩、绿色能源市场不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现状,从能源的合理利用、解决能源危机和快速发展绿色能源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讲起,以此来理解本章教学内容中的反应热、焓变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系列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把握不同形式能源之间热值的对比问题,并让学生从中思考能源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思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通过这些与基础理论相结合的具体实例的引入,学生们对课堂上教师提出的精选与扩展内容相当感兴趣,作为连接理论知识的桥梁,它使得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且生动,让学生们觉得无机化学知识体系在未来学有所用,自己也具备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生将来从事创新训练活动提供了素材和思考空间,学生们表示非常欢迎,因此保证和提高了教学效果。
3对教学方法的转变与探索
如前所述,无机化学是一门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其在整个大学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衔接性与过渡性的地位,授课对象则是刚刚从高中毕业初入大学课堂的新生,这就决定了无机化学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增加课堂教学的机动性、灵活性与趣味性,让学生们有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等方面也是循序渐进地展开,以帮助学生们完成从高中时期的偏固定化思维方式向大学时代开放型思维方式的转变[5]。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们从全方位、多视角去看待问题,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固有的知识点,并逐渐确立专业概念与对专业领域的感悟,让学生意识到甚至是某些科学问题也还是有很多地方或存在诸多疑惑的,是需要探讨和争论的,并不完全是真理似的存在,还需要学生们用一点点积累的知识去解决和探索,比如无机化学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归类和总结之后,从每一章的切入点教学内容中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当然问题是与本章内容相关且紧密联系科学发展动态和生产生活实际的,让学生头脑中带着这些极为实用和感兴趣的问题,层层讲解基础理论,逐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方法与相关理论。比如:讲解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和第四章“化学平衡”时,两章之间有相互关联的基础理论原理,即化学反应的两方面稳定性问题,一个是热力学稳定性理论,一个是动力学稳定性理论;如果单纯枯燥地讲解纯理论内容,尽管教师讲解得已经很透彻,但学生对此仍然是懵懵懂懂、模棱两可的状态,这说明对学生们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具体实例的辅助,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的理解。为此,我们改变了教学方法,从一开始便抛出问题,让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随时从中找到答案,带着问题去探究基础理论原理。如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的化学反应2NO(g)+2CO(g)=N2(g)+2CO2(g)为例,分别用到化学反应热力学稳定性原理与动力学稳定性原理,热力学原理上这个反应是客观存在、完全可行的,也就是说汽车尾气是可以实现自然状态下无害化转化的,但现实却为何并非如此呢?同时安排适当的课时供学生相互交流,带着兴趣性问题的分析与探究,逐层次展开课堂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参与和进行实际问题的讨论、推论与拓展,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推广。通过这种带着问题探究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机理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主次分明,能让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点都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从切入点处入手逐级掌握各层次知识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到了课堂上有效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拓展知识的能力,完全有助于实现我校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4结语
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物理方法在无机化学领域的应用与扩展,使得无机化学教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都不言而喻。通过多年的无机化学教学经验体会,我们在教学目标方面进行专业方向定位与强化、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精选与适当扩展、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问题探究式方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很好地结合了我校研究型大学培养工科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优化了教学内容,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乔正平,龚孟濂,巢晖.浅谈基础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授[J].大学化学,2017,32(5):7-10.
[2]王立艳,蔡卫滨,袁宁.矿物加工专业无机化学教学研究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9):186-188.
[3]隋惠芳.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0(1):76-78.
[4]李良超,何亚兵,童国秀,等.基于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J].大学化学,2017,3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