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十三年弃置身

时间:2023-05-30 10:4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十三年弃置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诗词作品的前面一般或写景或叙事,后面或抒情或议论,以点明主旨,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赤壁》《水调歌头》都是如此。然而在《过零丁洋》一诗中除了首联外,叙事与抒情皆融为一体,诗人既是在叙事,又是在抒情,让人分不清哪是叙事,哪是抒情。叙事抒情水融,浑然一体,从而更深一步地将诗人那一腔爱国热忱抒发了出来,最后达到了感情的炽点。可以说,《过零丁洋》是一首较为成功的抒情诗。而《山坡羊潼关怀古》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写法上又别具一格。

二、诗歌用典寓意

用典寓意是古诗词的主要表现手法,善用典故能够曲折表达感情,含蓄而隽永。

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烂柯人”“闻笛赋”两个典故表达对亲戚朋友的思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朽烂。他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了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他自己经过嵇康故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再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运用“山河表里”这个典故,把“外河内山”的军事要地潼关,形象地显现在人们的眼底。春秋时期,楚国的军队在地背后驻扎,晋侯担心他们来偷袭晋国,听到童谣“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足谋”,晋侯更加担心了。子犯进谏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晋侯就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了。

1.(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

2.(201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2篇

那么如何才能让今天的中学生热情细致地去玩味古典诗词,提高鉴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呢?

一、反复诵读,领悟诗歌内涵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声音的组合,适当的诵读能让学生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

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表面上看是在咏歌洞庭湖的阔大气象,但作者的真正的目的却是要借此得到时任丞相的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反复诵读就不难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了。你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已将自己不甘寂寞、希望引荐的意图含蓄道出,最后两句更是化用成语: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要将自己不愿“端居”化为实际行动了。

二、借助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由于时代的差异,生活境遇的悬殊,文化素养的欠缺,今天的中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本来就容易产生隔膜,再加上诗贵深曲,往往语近意远,诗人的创作意旨经常隐藏在诗句表面意义之下,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就更显困难。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想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

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从贞元二十一年(805)因参与王叔新集团失败被贬朗州司马,直到宝历二年(826)才由和州刺史调任东都尚书省返回朝廷,前后在朗州、夔州等巴山楚水凄凉之地放逐达23年,内中的困顿辛酸自不待言。途经扬州时,白居易等友人置酒相待,白更当场赋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诗中对刘出色的才华表示钦佩,对其不幸的遭遇表示同情,更有对坎坷命运无可奈何的哀叹。友人的感慨和同情自然勾起刘禹锡对二十三年苦难生活的回忆,但刘禹锡毕竟是个不屈服于命运的铁血男儿,即使偶露伤感之情也会很快矫以开朗之态,所以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回应白诗之“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从而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规律、开朗又达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是对白居易接风赠诗的感谢,更是慰友励己,表现出不甘沉沦要奋发进取精神。

三、放飞想像,体会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放飞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

如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无题是表现隐秘难言的恋情,重点在于别时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造成一种朦胧深婉的意境。用“东风无力百花残”来比拟别时之难,用“春蚕”二句来比拟别后的思念,这皆是实写分别和别后的情和境,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晓镜但愁云鬓改”,是诗人对情人的虚拟想象:因为终夜思念,早上梳妆时会有些形容憔悴吧!“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惦念担忧:夜深了,你彻夜未眠,吟哦中会觉得有点寒意吧。诗的最后两句更是虚拟,设想情人是蓬莱仙子,居住在神山之中,往来探看的只有西王母的青鸟使者,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诗已经结束了,而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四、对比分析,提升鉴赏能力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鉴赏古诗词更需要对比分析。如下面三首李白的送别友人之作。

其一《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其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其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一首直接点出与友人的别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二首“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寓情于景,描绘友人的帆影渐渐消逝在碧空之下,眼前只剩下滚滚东去的大江在天地间流淌,表现得含蓄深蕴。第三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第3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 教育 诗歌教学 挫折 品质

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开发潜在的智能,使人获得正常的智力;培养愉快的情绪,使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形成健全的意志,使人能主动自觉地迎接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等。

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常规教学的不少学科都可进行,而在文学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除教育、心理学科之外最为便利、最容易切入的一个学科。文学课的教师可从大量的写人写事的现代散文教学中去实施这种教育,而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去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似乎没有引起我们过多的重视,缘于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愁苦;“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喜悦,都曾引起过无数人的共鸣。诗言志,诗抒怀,通过欣赏诗歌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文学课教师的责任。下面以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决不颓唐自弃的豪迈情怀。在引导学生欣赏这首诗时,先结合时代背景来讲诗句的内涵,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对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使他们保持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积极作用。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被抛弃在巴山楚水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的漫长岁月。刘禹锡因为参加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二十三年后被召回,前时旧友丧亡殆尽,一切景象面目全非,恍如隔世,这就不能不使他在颔联发出了“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慨叹了。此联句句用典,上句用向子期写《思旧赋》的典故来表达对亡友们的悼念,“空吟”更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悲哀。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来暗示被贬时间之长,和因人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的心情。但他并不因此而叹老悲穷,灰心绝望,而是在感叹的深情中,奋力喊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作者生动地描绘出这幅千帆竟发,万木争荣的壮丽景象,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而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表现出作者旷达的情怀。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长精神”,既是向友人表明态度,也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如果不是胸怀开阔、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健全意志、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安能有此诗句?

弄清诗意后我引导学生结合作者遭遇来感受他的宽阔襟怀、乐观情神。刘禹锡33岁被贬谪,55岁才回来,一般人受此打击怕是一蹶不振了,而他在深沉的慨叹之后喊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这是何等豪迈的襟怀!受打击不倒下,遭挫折不沉沦,多么坚韧的性格,多么成熟的心理素质!

通过分析诗意,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怀,已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谈,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坎坷、遭颠簸是常有的事,不少人能正确对待,泰然处之,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人则相反,诸如因学习成绩不好怕被同学瞧不起、被家长训斥,离家出走或自杀者有之;因经济条件差而行窃抢劫者有之;因恋爱不成而自杀、杀人者有之;因争强好胜而伤人闹出官司者有之;恶意制造事端陷害别人者有之,诸如此类现象,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从自身方面讲,不正是心理素质太差的缘故吗?如果这些人在遇到挫折时能调控好自己的心态,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刘禹踢的那种豁达乐观的襟怀,那么我们的生活中该减少多少烦恼,该有多少人生悲剧就不会拉开序幕了。

通过学习这一首诗,学生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后有学生和我交谈时说到,刘禹锡受那么多磨难还对生活充满信心,真值得我们钦佩。可见,通过欣赏诗歌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颇有成效的。

第4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好一首《归园田居》,好一个视功利为粪土的陶渊明,好一派平淡的生平。?

轰轰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举措我没有去做过。朋友们,在这个激越的年月里,我却钟爱一种平淡,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几页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种享受。?

看着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种凄美的平淡,却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因为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时,过着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种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的畅想的最高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贬谪,但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员,我不喜欢灯红酒绿,成名利欲。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观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动彻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济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拥有许多。?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快乐即享受。虽然现在的我尚年小,没有明白那陶渊明的“真意”,但我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止,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来自于心灵深处。

第5篇

唐诗醉人之处,当属珠玑字后的意蕴,那山之苍黛幽微,水之清丽蜿蜒,气之意旨高远,魂之长虹飞天,抑或是危崖泄瀑,古木小桥,古松明月、大漠夕照……皆因笔下奇思妙想,闪烁青翠碧绿之色彩,呈现橙黄靛青之光芒,或又有黄钟大吕之音,知微心迹之韵,更聚就人生命运之况味。

李贺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诗之幽峭,凿人心怀,惊人情思,别于林林诗家。李贺虽为郑王之后,却受尽排斥,一生贫困,直至27岁病逝。但苦难成就了秾艳奇丽的诗风,他人难以摩临的特质。赏李贺诗,当知其遭际,方可沉入他诡谲异幻的构筑,犹如阴岩冰雪的意境,方可翱翔在他浩渺的宇宙。李贺之诗,多有神来之笔。“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生命的飞动、灵魂的翔舞,当是他诗的精魂和高峰,更是他生命驰骋的狂放。

唐诗如画。那牧童杏花、寒山寺院、江枫渔火,那木兰轻舟、阳关故人、古道西风……唐诗中的一壶酒,一柄剑、一弯月、一溪水、一座山,多成不朽美景,品之苍润绝秀,读之胸起风云。

刘禹锡遭贬时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画幅,境韵雄勃,将历史、现实和壮志襟怀一诗以荟之,给人怎样的震撼?亦有小幅,“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虽如素描,但荡思八极高旷清超。他因永贞革新遭贬,重回洛阳已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悲苦磨砺,成就独有的诗风。“银川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风俗风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民歌风味,使他独立一格。由诗入文,刘禹锡有《天论》《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存世,诗文中可见他遭贬远郡却顽强于世的精神,即使晚年也有着“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放。刘禹锡诗中多有画意,画意背后又是他怎样的人生呢?

唐诗写景,必从于人物、行态、心理和意兴所指,可谓含情而尽达,会景而生心,鲜灵而神动。那草丛鸟鸣、桃花绿叶、宫墙红瓦,那阡陌田亩、风烟雨影、远山近水,看似凡常景物,亦成笔底缤纷之万象。

杜牧有《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丛绿红花,傍水村庄,依山城郭,临风酒旗,那四百八十寺的豪台楼阁,回环曲廓,历史陈迹,就藏于这疏离烟雨漫漫阔远,无不设色古厚花明柳暗。但奇美景色,掩不住内心感慨,出于官僚之家的杜牧,意欲上层,却难展抱负,终堕于纵情声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让人品出怎样的况味?杜牧喜寺院,“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在这些佛寺楼台背后,又是怎样的心境和情绪呢?

诗评家总说诗言志。是也。观唐诗言志激扬者有李白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李贺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有王昌龄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杜甫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林林总总,多有凌云之气,长虹之势。吟诵之际,犹如仰视巍峨高山,俯瞰涛涛江流。但我更欣赏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移步换景,着微驰阔,满怀粹然卓立之恬淡,深远静穆之志趣,更有智者形神其间,带着远古的风流,今世的宁静。诗人何以要将万千心绪化入空旷,这或许只能从他求索的履痕中寻找答案了。他的《秋登万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将那些烟树、秋月、小舟、山寺状写得温馨而亲切,浸漫着诗人醉心田园之志。这当是我们的平民之志吧,当难以打通上升通道时,这也是一种壮美和气度,高举着一颗不屈的灵魂。

唐诗里的况味,难以千字概之。其气象与感悟,也难以千言叙之。诗中那高峰坠石,陌云千里,陆断犀象,诗人那胸中丘壑,心底风云,万般慨叹,实难绘之,只能是江河瓢勺,森林一叶。宋朝曾公亮诗云:“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权作拙文之结尾吧,它让我对诗之况味有了更深的领悟,读出了多少弦外之音。

第6篇

(丰镇市第一中学 内蒙古 丰镇012100)

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教师指导诵读名篇,感受语感

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名篇语句优美,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这点。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渗透着一定思想内容的语言有一种灵敏的感悟。

现代研究表明,诵读时强调语调、节奏会反复刺激大脑,这样就在诵读着的记忆中留下了特定的“声音映像”,当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和熟悉的语言环境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我在教学《行路难》中描写李白因仕途坎坷而对前途倍感茫然的重点词句时,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分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反复品位“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等词语,又引导他们想象宴会当时的情景,感受作者当时的犹豫彷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会主人公空怀豪情壮志的惆怅无奈,通过诵读,学生悟出了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一一一方面是面对前途的茫然,另一方面,豁达的人生态度。

另外,有感情地朗读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从而在朗读中接受与积累有关的知识语言材料,而语感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二、创设情境,加、深对语感的领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全面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进行深层把握,使学生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我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搜集了许多关于杜甫及安史之乱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听其声、感其形,在音乐、画面、解说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感悟诗歌的深层意蕴,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通过情景的创造与立体化的教学,学生终于深刻理解了杜甫那时心怀天下苍生的崇高情怀,语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三、多途径实践,升华语感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因此,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途径的语感实践,语感分析。

(一)深入体验生活,培养敏锐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可见,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真正将阅读、写作、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

(二)利用教材,进行情境陶冶。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配合情境陶冶法,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语言环境的生动性让他们受到感染和陶冶,从而产生语感体验、激发语言情感、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我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时这样引导:“作者仕途受挫,多次被贬,经历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还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困难、挫折吗?你们又是如何做的呢?”很多学生结合实际畅谈了自己的生活感受与学习体验,完善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激发阅读兴趣,丰富知识体系,促进语感的培养。阅读文章要做到整体理解,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整体感知一一局部琢磨一一整体把握”这样的过程。

1.整体感知,把握语感功能。语感具有直觉性感受和想象性感受功能。善于调动语感功能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掌握文章的梗概,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局部琢磨,领悟语感。课文中的

关键词 、中心词、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中心,激发学生情感,因为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引人人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精读、诵读这些片段,揣摩与品位文章语言,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文章中所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第7篇

1.(2分)下面词语的书写或者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杳( yāo )无音讯、冥思暇想 B.粗制滥造、窥(kuī)谷忘反

C.正襟危座、千山万壑( hè ) D.凛冽(lì )、犀(xi )利

2.(2分)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她( ),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她(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洗刷了百年的污浊;她(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骤,挺起不屈的脊梁;她( ),灼灼的光华穿透重重阴霾,熔铸了新的辉煌。

A.巍然屹立 B、蒸蒸日上 C、激流勇进 D、地大物博

3.(2分)仿照示例,再写一句话,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

示例: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仿句:生命像 。

4.(2分)读文答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①选文巧用动词,活画出“留学生”丑态的词语有: 。

②选文妙用比喻,勾勒出“留学生”丑形的语句是: 。

5.(8分)按要求填写诗句。

①《赤壁》以小见大,给人深刻警策的句子是:

②《过零丁洋》最能体现文天祥为国捐躯决心的句子是: ③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④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二、(8分)综合性学习。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11年5月11日母亲节前,八年级⑴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6.(2分)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7.(2分)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冰心暴走妈妈陈玉蓉

8.(2分)为了加强子女和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创办一份刊物,请你为刊物拟一个恰当的名称,并为刊物创设两个栏目。

9.(2分)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三、(12分)古诗文阅读。

(一)欣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2分)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11.(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录毕,走送之 ( ) ② 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③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④ 媵人持汤沃灌 ( )

13.(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14.(2分)翻译下面句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5.(2分)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表现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四、(10分)课内阅读。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

第8篇

关键词: 李清照 声声慢 意象 意境

1.引言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诗词这一艺术宝藏逐渐为外国人所了解和重视。但是诗歌不同于建筑、艺术、雕刻、刺绣等艺术作品,不是一眼便可使人惊叹爱慕的;也不像饮食文化那样一经品尝就能使人赞不绝口。诗是要研读、吟诵的,尤其是古诗,即便是现代中国人,对于用古文写的古诗也多有隔阂,更何况是外国人。因而,翻译诗歌就成为必要。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诗不可以译,至少汉语古典诗歌不可以译。朱光潜先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中西方诗歌在风味传达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张胜,中诗以简隽胜。”[1]诗歌具有音义俱重的特点,义可传而音不可传。奈达说:“在诗歌翻译里,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尤其突出。”[2]虽然可译说和不可译说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但是二者太过于绝对。翻译,包括诗歌的翻译是可能的,可译性是有限度的。但同时,可译性的限度是相对的。

2.译文的对比与分析

正如奈达所说:“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言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1]翻译是对原作品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或再现。在此,笔者选取了林语堂、许渊冲和朱纯深三位译者的译文,分别从意境的再现、数词的“虚实”与“国俗语义”的亏损和补偿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注:译文一至三的译者依次为林语堂、朱纯深和许渊冲。)

2.1意境的再现

与翻译散文不同,译诗词除了要表达内容与形式外,还要传达原诗的意境与风貌。我们衡量古诗词英译作品的质量好坏,不应完全以诗体或散体,押韵或不押韵简单地加以判断,而应结合具体的译作是否掌握了原诗的意境和情趣来看。何谓“意境”?某可以界定为:“语言艺术作品通过现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趣。”[1]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以追求原作的意境为己任,以再创等同的意境为目标。

李清照《声声慢》上阕的第一句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若有所思,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与悲戚之感。起句一连用了七组叠词,奇在此,然而翻译也难于此。以下是三种不同的译文:

译文一: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

译文二:Searching,seeking,endlessly.Alone,lonely,Moody,gloomy,

译文三: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在译文一与译文二中,译者试图模仿原诗开头空前绝后的叠字效果,在诗词的翻译中力图做到不多译也不少译。正如严复先生所云:“信”,忠实于原文,努力最大限度地译出原作者的思想,以其为主体。译文三与原文形神兼似。在翻译中,有时只要意思与意境在了,就可得“意”忘“形”。当然,如果做到“形似”则更妙。

2.2数词的“虚实”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不是所有的数词都是具体的数字与次数,应结合具体的诗词辨析。因此,在诗歌的英译中,正确理解数词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其中“二十三”则为实指,数字愈确切,愈见其弃置之久。[1]译为:twenty-three years.柳宗元《江雪》首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千山”与“万径”则为虚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在表明目力所及的范围内,看不到飞鸟,看不见人迹。因此,Over a thousand mountains the winging birds have disappeared.Through ten thousand paths,no trace of humankind.与Over no hill there is a bird in sight.Along no path there is a footprint on pure white.[1]相比,后者更妙。

李清照词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由此不难看出词中“三杯两盏”并非实指,若直译为two or three cups则欠妥,且不自然。在此,“三”与“两”是虚指,意为多,与成语三顾茅庐中的“三”意思相同。数词的虚指和实指是英译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难点。

译文一: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译文二:Wine,two or three cups―thin wine―

译文三: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2.3“国俗语义”的亏损合补偿

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丢失了较多极具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语义,未能再现原诗意境的语义,即国俗语义的亏损。这里所说的国俗语义是借用王德春教授的想法,它是“语义名族性的一种表现,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1]。国俗语义的亏损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译文中尤其在译诗中不可能不发生,它实际上是由地域的差异性和名族差异性造成的。因此,亏损不可避免,但必须设法把它减到最低限度。

雁、黄花和梧桐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难译的几个充满文化含义的意象。如何处理中国诗歌意象,往往关系到译文的成败。亚瑟・韦利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主张翻译时“既不增添自己的意象,也不删减原作的意象。”[3]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有过雁、黄花和梧桐雨。不论是雁、黄花和梧桐,都赋予了更多的语义。必要时为了让外国人看得懂,可以用音译加注的方法。

①雁

译文一: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

译文二:South―bound wild geese at morn

译文三: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鸿雁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雁子一般译为wild geese,为什么不用鸟、鹰,这是中国情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如果在目标语中没有对等的事物,为了让外国人看得懂,就可以用音译加注的方法。

②黄花

译文一: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译文二:Massing chrysanthemums,everywhere;

译文三: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黄花即,秋菊借指秋天,“人比黄花瘦”的容颜,“满地黄花堆积”孤苦飘零的晚境。[4]意如,“明媚鲜艳能几时”与“花开易见落难寻”,容颜已逝,既指花又指人。译文一译出了一种无奈;译文二和三重在描述,欠情感抒发。

③梧桐

译文一: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译文二:In the garden wutong tree stands blurred.

译文三: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梧桐即雨的意象,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在心头,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树,三更雨”。“the kola nut”,不知外国人看了会不会联想到愁思?

3.结语

诗最难表现的是原诗的意境和神韵。在诗歌的不同英译文本中,通过对比研究和解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国古诗词,用外文最大限度地传达原诗人及词人的情感与意境才是我们最想要的。诗歌翻译是每个译者努力的延续与递进,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必读与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

[2]杨平主编.名作精译.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145.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感训练; 能力升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06-001

语感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界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新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先后五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分不同层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加强诵读,着眼对语言的感悟

现代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我在教学李白《行路难》一文时,文中描写李白在面对仕途坎坷而对前途倍感茫然的重点词句,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分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推敲、品味,“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引导他们想象宴会时的情景,感受作者的心事重重,犹豫彷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会主人公空怀豪情壮志的惆怅无奈。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中人物的真实思想感情,面对前途的满腹愤懑,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终让他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巩固阅读的成果,如此,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积累,在写中发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二、创设情境,加深对语感的领悟

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我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客一体,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在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我精心准备了课件,搜集了许多关于杜甫、安史之乱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听其声、感其形,在音乐、画面、解说中声临其境,零距离触摸作者心路历程,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通过情境的创造,立体化的教学,学生终于深刻理解了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时刻心怀天下苍生的崇高情怀。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多种实践,注重对语感的升华

第10篇

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题虽占分不多,但它无疑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能力考查点】

1.诗意理解。正确理解诗词中词语、句子的意思,如某个词语的含义,全诗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

2.画面描绘。即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些诗句展现的画面。

3.情感体味。即概括全诗(词)表达的感情,这是诗词鉴赏最重要的内容。

4.写法分析。“写法”既包括着眼于全篇的写作特点,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联想想象、虚写与实写等;也包括诗中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用典、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对偶等。

5.炼字品味。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类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6.名句鉴赏。选取古诗词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分析其“名”在何处。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这些名句,有的还是全诗的诗眼。

7.内容探究。指对诗歌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理解评价。它可以是对诗歌内容进行多元化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也可以是立足诗歌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创见;还可以是质疑诗作,与作者对话,敢于就诗作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8.综合评价。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将诗意理解、情感体味、主旨把握、写法分析、名句欣赏等熔于一炉。

【真题回放】

(2012年贵州铜仁卷)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解析】第1题属于诗意理解题,采用了填空题的形式。从首联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语。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认知实际。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这方面的积累,应该不难拿到理想的分数。

第2题是名句鉴赏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以对仗的精工、比喻的贴切、蕴涵的深刻而脍炙人口。我们顺着题干提示的答题方向,可以侧重分析哲理: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也可以分析其表情达意:这一联,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误区警示】

1.浅尝辄止。对含义深刻的名句,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说上,而不能引申展开。

2.概念模糊。对不同的表现手法辨识不清,不能结合特定的诗句分析该表现手法的表达作用或效果。

3.不能展开想象。画面描述题,要求展开想象,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现画面,而不少考生往往停留在逐词落实的翻译阶段。

4.不能知人论世。有的考生因为不知道典故的本义,不明白诗人创作的背景,所以不能正确分析运用典故的作用。

【备考策略】

一、掌握基本知识

这里的“基本知识”,首先是指与诗歌欣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意境、起承转合、对仗、押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等。其次,指作家的创作风格,如王维的“诗中有画”,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奔放”,等等。再次,指诗歌流派,如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

二、熟悉鉴赏步骤

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大体理解诗意。

其次,按“写什么”“怎么写”的思路来鉴赏。落实“写什么”,就是要理解作品的内容,这里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理解“内容”时尤其应重视对诗题的解读。落实“怎么写”,须研究诗歌的结构、诗中的典型细节、诗歌采用的艺术手法。再深入一步,还应探讨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古诗,我们只有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正确地解读它。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分为社会背景和个人境遇两个方面。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境遇,无疑有助于准确解读作品。如《朝发白帝城》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后所写,由此我们便不难体会出“轻舟已过万重山”所洋溢的轻松愉快心情。

三、明确答题思路

(1)诗意理解题,只要读懂了诗词的基本内容,就可据题作答。如果是词句理解,有时则需要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如2011年中考南京卷第8题诗歌《金陵酒肆留别》鉴赏: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读完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从诗题及诗中“吴姬压酒劝客尝”“欲行不行各尽觞”等句,我们便能得出应填“酒”字。

(2)画面描绘题,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展开联想、生动描绘是关键。如2012年中考四川宜宾卷第17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我们应该展开想象,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展现这几句词所描绘的画面。参考答案: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3)情感体味题,一要看诗歌类型:写景诗,大多借景抒情;思乡诗,一般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史诗,常常借古讽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感;边塞诗,一般抒发思乡之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二是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

(4)写法分析题,先要准确判断题干是着眼于全篇设问,还是针对语句提问,然后指出其写法特点。如2012年中考云南昭通(附加)卷第12题:《破阵子》一词中,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极度愤慨和悲伤”,请结合这首词作简要分析。该题无疑得从全篇展开分析:这首词,开头一句为实境,“醉里挑灯看剑”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醉酒之时,词人还在灯下抽出剑来仔细端详。表明词人虽隐居乡间,但心中仍在忧虑国事、不忘杀敌立功的感情。中间四句为虚境,写梦境中军队召唤战士出征的号角声响成一片,为战士们壮行、点兵、出征、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意气风发、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为实境,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之中;呼应首句,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以沉痛的感慨有力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5)炼字类试题,我们要把所考查的字放在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2012年中考湖北随州卷第16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孤立地看,“见”和“望”尽管都是写“看”的动作,用哪个字好像都说得通,但具体到这首诗,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明显不同。“望”强调的是有意识地看,而“见”表现的是诗人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更加切合诗人当时悠然的心境。

(6)鉴赏名句题,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有时也要求分析其语言技巧。如2012年中考贵州六盘水卷第26题: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显然,这是要求我们从内容方面鉴赏。再如2012年中考河南卷第22题: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自然要从语言运用技巧的角度来鉴赏了。鉴赏名句,我们还须注意,有的诗句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7)探究性试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占有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内容要点;第二步,整合材料,即把几则材料联系起来看,找出共性,发现规律;第三步,写出结论。如2012年中考常德卷第21题: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作此诗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乙文(《陋室铭》)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要完成本题,我们首先要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在课内学过或课外读过的符合“贬官文学”的诗文篇目,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等,然后分析这些作品在表达感情、写作方式上的特点,最后作出相应归纳。

(8)综合评价题,要细读各个选项,善于发现表述错误之处。如2012年中考辽宁抚顺卷第5题: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选项A的表述可以用来概括封建时代杜甫等进步知识分子的许多诗歌的主题,但不切合刘禹锡这首诗的感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贬,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