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维生素d3

维生素d3

时间:2023-05-30 10:4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维生素d3,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鱼肝油

顾名思义,是从海洋鱼类肝脏提取的油,多为黄橙色带鱼腥味,所以名称上常有鳕鱼、鲨鱼等字样。通常被加工成胶囊、滴剂,个别是固体片剂。其实形式无所谓,关键还是看含量。

鱼肝油的主要作用在于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功能常见有两个:一是组成视觉细胞,维持正常视力的必需元素,缺乏维生素A就可能患夜盲症、视力下降。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维护黏膜、皮肤的健康,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也就是保护黏膜和皮肤,增强抵抗力。如果缺乏,就容易患皮肤干燥、角化,特别容易感冒、腹泻。

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以及骨骼钙化和牙齿生长。如果缺乏,婴幼儿容易患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年长儿和成人则容易患上骨质疏松、骨骼软化。

家长给孩子补充鱼肝油时,也要看其中维生素A和D的比例,根据每日建议量,0~3岁的维生素D一般每天400到800国际单位,维生素A则是其3倍剂量。

那鱼油和鱼肝油是一样的吗?答案是完全不同。鱼油主要成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是大脑和视网膜中脂质的主要成分,所以才有吃了聪明、明目的说法。建议儿童DHA每天摄入量是100mg(毫克)。我们都说吃鱼聪明,其实就是DHA的作用,要达到那个效果,每天得吃10斤海鱼。EPA主要是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不是儿童需要补充的重点。另外还有专门的DHA,来源有鱼油、藻类,差别不大,主要看含量。在购买DHA时,家长要注意,个别不良厂家把洋文的鱼油、DHA标签改成中文,冒充鱼肝油。

维生素AD

这个最多见于药厂生产的各种制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婴幼儿维生素AD的摄入量比为3:1。0~3岁的宝宝应该每天坚持补充维生素AD。对于维生素AD的补充剂量,应该按照每日常规推荐剂量进行补充,维生素D一般每天400到800国际单位是安全、有效的,维生素A则是其3倍剂量,都是补充的安全范围。有人说维生素AD吃了中毒,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按照正常剂量补充就可以。

维生素d3

维生素D是类固醇类衍生物(胆固醇熟悉吧?它们就是胆固醇转变过来的),其中以D2、D3最重要。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主要来自植物,作用较弱;维生素D3(胆钙化醇)作用更强。还要一种来源是阳光维生素,它是最重要的皮肤合成。我们身体表皮下面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在波长290~315nm的紫外线照射下,进行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维生素D,再在肝脏、肾脏进行2次羟化,变成有活性的维生素D。

医师建议,3岁以内婴幼儿每天需要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早产儿前3个月则需要800国际单位。

如何补充维生素D

问:母乳喂养的孩子需不需补充维生素D?

答:要补,每天400国际单位。问:吃奶粉的孩子需不需补充维生素D?答:如果每天吃奶量总量达到1000毫升,就不需要了。

第2篇

[关键词] 维生素D3;稽留流产;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082-03

维生素D的活性成分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一种维持骨代谢及矿物质平衡的脂溶性激素。维生素D3通过与细胞核的维生素D3受体(VDR)结合发挥作用[1]。在人类胎盘和蜕膜存在VDR和各种酶包括维生素D羟化酶,并已经证实局部存在维生素D3复合物均提示这一激素在生殖功能中的重要性[2-4],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发现其作为母胎免疫调节活动中的一个潜在的免疫调节分子的行为[5]。稽留流产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患者病因不明,考虑与母胎界面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研究显示,1,25-(OH)2D3抑制树状细胞产生白介素-12(IL-12),促进其产生IL-10,这些影响使细胞因子模式偏向Th2表型[6-7]。根据最近的研究,子宫内膜和蜕膜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模式部分受到子宫内膜与蜕膜前哨树状细胞的控制,其频率和亚型在不同动情周期和妊娠时期受到不同调节[8-9]。因此,本文笔者对维生素D3对不明原因稽留流产患者蜕膜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12周以内稽留流产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夫妇双方和(或)胚胎染色体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②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和(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排除患者器质性病变和生殖器官解剖畸形;③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双相,超声监测排卵正常;④男方分析正常;⑤性激素、甲状腺功能、血糖、胰岛素等内分泌检查均正常;⑥排除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⑦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病原体检查IgM均为阴性。对照组选取同期妊娠12周以内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既往无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史,无遗传、解剖、内分泌方面的异常及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此次妊娠期间无阴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流产症状和体征;超声证实胚胎发育正常,有心管搏动。术中无菌瓶收集蜕膜,置于盛有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链霉素的冰D-Hanks液中,即刻送至实验室。

1.2 研究方法

FD培养液(F-12/DMEM=1∶1)、胎牛血清(FCS)购自Gibco公司,胰蛋白酶购自上海第二生物制品厂,透明质酸酶、胶原酶购自Sigma公司,PRL 免疫组化试剂盒由博士德公司提供,IL-6、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ELISA试剂购自BD公司。

选取较厚实的蜕膜组织,在冰D-Hanks液中反复涮洗、吹打清除血污。取小片组织在无菌青霉素小瓶中剪碎使成糊状(1 m3左右),加入30~50倍体积复合消化酶,充分混匀后置于37℃培养箱中静置消化30 min。取消化上清液置于无菌离心管中,600 r/min离心8 min。清洗两次,弃上清,加入含100 g/L FCS的FD应用液2 mL吹打成细胞悬液。光镜下见组分主要为核直径为25 μm的球形细胞(decidual stroma cell,DSC),1 g/L的台盼蓝活细胞染色证明细胞存活率达90%。滴板计数并调整细胞浓度至5万~10万/mL,接种于盛有FD应用液(含100g/L FCS)的25 cm2一次性进口培养瓶中,置5%CO2、37℃、湿度99%的培养箱中培养过夜。次日换液,清除污染的红细胞和未贴壁细胞。蜕膜细胞一般2~3 d铺满瓶底,待细胞融合后即可消化传代。取传至第三代的细胞制备细胞爬片,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ABC法)进行PRL 免疫组化染色,鉴定DSC纯度。

为评估1,25(OH)2D3对蜕膜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刺激物种类(IL-1或TNF-α)、1,25-(OH)2D3浓度、用于细胞培养的这些成分的刺激物和作用时间必须优化。简单来说,不同浓度IL-1或TNF-α、不同作用时间首先被检测,基于这些刺激物触发细胞因子产生的能力,选择0.1 μg/L IL-1作用48 h。接下来1,25-(OH)2D3浓度和添加IL-1至1,25-(OH)2D3治疗细胞的间隔时间(同时,6、18 h后)被建立。浓度为10-7 mol/L的1,25-(OH)2D3被选择,因为该浓度调节主要有利于细胞因子的产生,最重要的是这一浓度为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的生理水平。因此,所有蜕膜细胞以10-7 mol/L的1,25-(OH)2D3在24孔培养基治疗6 h后继续以0.1 μg/L IL-1进行刺激。对照组加入相同数量的酒精作为媒介物对照。无细胞的悬浮液贮存于-80℃待统一检测。

培养基悬浮物IL-6、IL-8、TGF-β水平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所有检测经反复重复。IL-6、IL-8、 TGF-β变异系数(CV)分别为2.43%、1.42%、2.07%,最小检测限分别为2、3.1、125 pg/mL。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样本间总体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停经天数、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分离的蜕膜细胞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95%的细胞PRL染色呈阳性,且细胞大小形状均一,染色特点为胞浆内细小棕色颗粒,越近细胞核染色越强,表明所得细胞纯度较高。

1,25-(OH)2D3治疗后,稽留流产组、对照组IL-6、IL-8及对照组TGF-β水平均明显下降,但稽留流产组TGF-β水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3 讨论

稽留流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然流产。近年来研究发现胚胎染色体异常、感染因素、血型不合、甲状腺功能异常、血糖异常及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纵隔等与胚胎停育有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稽留流产的发生原因不明,可能与母胎间免疫失衡有关。

根据妊娠中的Th1/Th2模式,Th1细胞因子占主导地位与妊娠丢失明显相关,据报道,Th1细胞因子通过多种机制对妊娠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抑制胎盘滋养细胞生长,阻碍胚胎和胎儿发育,减少免疫营养细胞因子的生成和诱导母胎界面血栓形成和炎症过程。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能够有效下调Th1细胞因子,治疗Th1型细胞因子过度活动有关的疾病[10]。基于这一结论,Bubanovic[11]假设维生素D3可以作为治疗流产的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虽然已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3阻碍IL-12、IFN-γ、IL-1和IL-6的产生[12-13],但尚无有关维生素D3在稽留流产患者子宫如何发挥免疫调节行为的研究。有研究显示,在IL-6存在的情况下,幼稚T细胞的分化从调节T细胞(Treg细胞)途径转向Th17细胞途径[14-15],根据本实验结果,对照组和稽留流产组蜕膜细胞产生的IL-6在维生素D3治疗后明显减少,提示维生素D3是一种能够在母胎界面阻碍TH17细胞分化有效免疫调节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IL-6是阻碍Treg细胞生长的关键细胞因子,而Treg细胞是维持正常妊娠过程的重要T细胞亚群[16],那么维生素D3下调IL-6的表达则有利于正常妊娠的维持。IL-8是一种有效的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研究发现,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IL-8表达增强,认为IL-8在蜕膜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蜕膜细胞变性、坏死,胚胎发育的正常环境受到破坏,导致流产发生[17]。本组实验结果显示,维生素D3抑制蜕膜细胞产生IL-8,推测其可以降低趋化中性粒细胞的能力,形成局部免疫保护,使胚胎不被母体排斥,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

本组结果显示,维生素D3减少对照组蜕膜细胞产生TGF-β,增加稽留流产组蜕膜细胞TGF-β的表达,在维生素D3治疗后稽留流产患者及对照组蜕膜表达的细胞因子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反映了维生素D3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局部代谢机制。另外,Treg细胞的分化需要TGF-β,如前述,调节T细胞是维持正常妊娠过程的重要T细胞亚群,推测维生素D3亦能够通过增加TGF-β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分化这一过程阻止稽留流产的发生。Díaz等[18]最近亦研究发现骨化三醇明显抑制滋养细胞产生TNF-α(其可以诱导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IL-6和干扰素γ(IFN-γ),从而减少妊娠相关疾病如早产和流产的发生。目前国内有研究将维生素D3用于器官移植、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维生素D3可能通过其免疫调节功能成为治疗稽留流产的新药,但考虑母胎界面免疫调节网络的复杂性,维生素D3治疗稽留流产的潜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1] Jones G,Strugnell SA,DeLuca HF.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actions of vitamin D [J]. Physiol Rev,1998,78(4):1193-1231.

[2] Zehnder D,Evans KN,Kilby MD,et al. The ontogeny of 25-hydroxyvitamin D3 1α-hydroxylase expression in human placenta and de ciduas [J]. Am J pathol,2002,161:105-114.

[3] Pospechova K,Rozehnal V,Stejskalova L,et al.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vitamin D receptor in the human placenta and in choriocarcinoma BeWo and JEG-3 cell lines [J]. Mol Cell Endocrinol,2009,299(2):178-187.

[4] Viganò P,Lattuada D,Mangioni S,et al. Cycling and early pregnant endometrium as a site of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he vitamin D system [J]. J Mol Endocrinol,2006,36(3):415-424.

[5] Yoshizawa T,Handa Y,Uematsu Y,et al. Mice lacking the vitamin D receptor exhibit impaired bone formation,uterine hypoplasia and growth retardation after weaning [J]. Nat Genet,1997,16:391-396.

[6] Etten EV,Mathieu C. Immunoregulation by 1,25-dihydroxyvitamin D3:basic concepts [J].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5,97(1-2):93-101.

[7] Adorini L,Penna G,Giarratana N,et al. Dendritic cells as key targets for immunomodulation by vitamin D receptor ligands [J].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4,80-90(1-5):437-441.

[8] Zarnani AH,Moazzeni SM,Shokri F,et al.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feto-maternal interface protects the semiallogenic fetus through its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n dendritic cells [J]. Fertil Steril,2008,90(3):781-788.

[9] Zarnani AH,Moazzeni SM,Shokri F,et al. Kinetics of murine decidual dendritic cells [J]. Reproduction,2007,133(1):275-283.

[10] Adorini L,Penna G. Control of autoimmune diseases by the vitamin D endocrine system [J]. Nat Clin Pract Rheumatol,2008,4:404-412.

[11] Bubanovic I. 1alpha,25-dihydroxy-vitamin-D3 as new immun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J]. Med Hypotheses,2004,63:250-253.

[12] Inove M,Matsui T,Nishibu A,et al. Regulatory effects of 1alpha,25-dihydroxyvitamin D3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psoriasis[J]. Eur J Dermatol,1998,8(1):16-20.

[13] Smolders J,Peelen E,Thewissen M,et al. Safety and T cell modulating effects of high dose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J]. PLoS One,2010,5(12):e15-35.

[14] Peck A,Mellins ED. Plasticity of T-cell phenotype and function:the T helper type 17 example [J]. Immunology,2009,129(2):147-153.

[15] Crome SQ,Wang AY,Levings MK. Translational mini-review series on Th17 cells: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human T helper 17 cells in health and disease [J]. Clin Exp Immunol,2010,159(2):109-119.

[16] Saito S,Nakashima A,Shima T,et al. Th1/Th2/Th17 and regulatory T-cell paradigm in pregnancy [J]. Am J Reprod Immunol,2010,63(6):601-610.

[17] 宋芳,郝奋,岳淑芬,等.白细胞介素-8蛋白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的表达[J].解剖学报,2010,41(2):267-270.

第3篇

关键词 胆维丁 拉曼光谱 粉末X射线衍射法

中图分类号:R917; R97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5-0071-04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eutectic and free vitamin D3 and cholesterol in cholecalciferol cholesterol compoun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DAI Jian*, JIANG Ling, SUN Ningyun

(Institute of Medicine, Shanghai Xiny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201206, China)

ABSTRACT Eutectic structure existed in cholecalciferol cholesterol compound was found by Raman spect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XRD) and characterize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eutectic and free vitamin D3 and cholesterol in cholecalciferol cholesterol compound was establish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KEY WORDS cholecalciferol cholesterol compound; Raman spectroscop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物共晶是指在常温下共晶形成物与药物活性成分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形成的晶体[1]。药物共晶是一种新的药物固体形态,共晶具有改良药物原有理化特性的优势,且新的药物共晶可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可延长原有药物的上市周期,具有广阔的研发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开始获得广泛关注[2-3] 。

胆维丁片或乳剂是维生素D3与胆固醇的等摩尔分子加成物,其作用与肌肉注射维生素D的效果相当,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利用,促进骨正常钙化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安全有效的临床常用药物[4-10]。胆维丁原料为晶体,仅有少数文献报道其由维生素D3与胆固醇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等摩尔分子加成物[11],但并未对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尚未见胆维丁和胆固醇、维生素D3的混合物进行区分的报道,也没有对游离的胆固醇和维生素D3建立分析方法。本文根据文献提供的共晶表征方法[12-15],对胆维丁原料晶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拉曼光谱及粉末X-射线衍射(PXRD)发现该晶体中存在共晶现象,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PXRD建立了共晶与游离态维生素D3和胆固醇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提高此类难溶性药物共晶形成工艺条件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药

i-Raman Plus型高性能拉曼光谱仪(必达泰克公司);DSC 204F1型差示热量仪(德国Netzsch公司);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德国Bruker AXS 仪器有限公司)。胆维丁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胆维丁样品为本公司自制,胆固醇样品购自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维生素D3购自四川玉鑫药业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拉曼光谱的测定

测定条件:激光源780 nm,激光功率 100 mW,曝光时间 15 s,曝光次数10次。分别精密称取胆维丁对照品、企业自制胆维丁、维生素D3和胆固醇各100 mg,在200~2 700 cm-1位移范围内分别进行扫描。

1.2.2 DSC的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样品各5 mg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温度范围 20~300 ℃,升温速率10 ℃/min 。

1.2.3 粉末X-射线衍射法测定胆维丁

取相同质量的胆固醇和维生素D3混合均匀,制成胆固醇-维生素D3=1∶1的混合物。按制剂混合规则,将胆维丁与混合物配制成胆维丁含量分别为1.6%、3.1%、6.2%、12.5%、25.0%、50.0%、75.0%、87.5%、93.8%、96.9%、98.4%的混合样品。样品研磨过100目筛,称取过筛后的样品50 mg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读取2θ≈4.0°处的衍射峰峰高值,乘以仪器校正因子后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20 435x-23.87,即x=(Y+23.87)/20 435,计算待测样品中胆维丁含量,每个待测样品平行测定2次,取平均值。

1.2.4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配制适量胆维丁含量为25%(低含量)、50%(中含量)、75%(高含量)的样品,从中各取6份样品进行XRPD测定。

1.2.5 稳定性试验

配制胆维丁含量为95%的样品1份,取50 mg,于室温放置0、3、6、12和24 h时进行XRPD实验。

1.2.6 回收率试验

平行配制胆维丁含量为20%、75%、90%的样品各5份,每份各取50 mg的样品进行测试。

2 结果

2.1 拉曼光谱区分胆维丁与维生素D3和胆固醇

拉曼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单独的维生素D3与胆固醇在1 130 cm-1与1 175 cm-1处衍射峰与共晶的胆维丁明显不同。胆维丁在1 640 cm-1处有特征衍射峰,可用来判断是否存在胆维丁(图1)。

2.2 DSC可区分胆维丁与维生素D3和胆固醇

由DSC检测发现,维生素D3在86.5 ℃有明显吸收峰,胆固醇在151.0 ℃有明显吸收峰。维生素D3与胆固醇单纯的混合物为多处吸收峰,而共晶的胆维丁在121.3℃有单一吸收峰。可以认为胆维丁与维生素D3和胆固醇混合物的DSC明显不同(图2)。

2.3 XRPD测定条件

2.3.1 XRPD样品前处理的确定

XRPD定量分析要求样品颗粒尽可能细小、均匀,从而尽可能避免由于择优取向的影响而产生的偏差,同时样品在研磨处理过程中也可能导致样品晶型发生改变,故需对样品研磨处理前后的衍射图谱进行考察。

胆维丁样品在研磨处理前后的衍射图谱的拓扑图形、衍射角位置均基本一致,晶型未发生改变(图3)。故可将上述胆维丁样品研磨过100目筛。

2.3.2 衍射峰的选择

将胆维丁、胆固醇、维生素D3的XRPD图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图4),结果发现,胆维丁的衍射峰中未与胆固醇、维生素D3的衍射峰发生重叠的衍射峰主要有2θ≈4.0°和2θ≈8.0°的二个衍射峰,且2θ≈4.0°的衍射峰为胆维丁的最强衍射峰,2θ≈8.0°的衍射峰为胆维丁的较强衍射峰,故初步选择2θ≈4.0°和2θ≈8.0°的衍射峰作为胆维丁的特征衍射峰,并对其进行含量分析。

2.3.3 XRPD分析测试参数的筛选

分别以胆维丁含量为横坐标(X),2θ≈4.0 °的衍射峰峰高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A:Y=20 435X-23.879;以胆维丁含量为横坐标(X),2θ≈4.0 °的衍射峰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B:Y=225 838X-9 313;以胆维丁含量为横坐标(X),2θ≈8.0 °的衍射峰峰高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C:Y=6 100.2X-390.3;以胆维丁含量为横坐标(X),2θ≈8.0 °的衍射峰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D:Y=78 982X-3 476.2。

经比较发现,方程A的线性相关系滴R2=0.997,为四个方程中最优,方程C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1为4个方程中最差。在精密度、准确度方面,方程A和方程C的RSD值最大值均小于4%,而方程B和D的RSD值最大值分别为4.23%和8.31%。稳定性方面,4个方程的RSD值均小于2%。综上所述,最终采用方程A对混合样品中胆维丁含量进行分析。

2.4 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

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RSD均小于4%(表1)。

2.5 稳定性和回收率

含量为95%的胆维丁样品在室温放置0、3、6、12和24 h时测定的含量分别是95.13%、94.44%、94.64%、96.20%、94.60%,RSD=0.76%,小于2%,表明样品在室温放置24 h稳定。

3种含量的胆维丁样品各5份测定的回收率表明,同一含量的RSD值均小于5%(表2)。

3 讨论

用PXRD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胆维丁中维生素D3和胆固醇通过氢键形式形成共晶的含量多少,有效区别了胆维丁中维生素D3和胆固醇的共晶态和物理混合态。而常规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方法则无法识别出形成共晶的还是处于游离态的维生素D3和胆固醇,也就无法针对性的对共晶进行含量检测,从而不能区分固体制剂中原料药的晶型和成分。用PXRD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可确保证制剂质量的稳定性。

由于X-射线衍仪器精度不高,所以PXRD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的精确度较低,目前只能保证RSD不超过4%,这是本分析方法不足之处。PXRD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可用于制剂研究,如有共晶现象的原料药在制剂工艺中的稳定性及制剂成品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考察等。

参考文献

[1] 高缘, 祖卉, 张建军. 药物共晶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010, 22(5): 829-836.

[2] 马坤. 药物共晶的筛选技术及热力学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0, 34(12): 529-534.

[3] 闻聪, 金方. 药物共晶在药学中的应用[J].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15): 1167-1177.

[4] 斯琴, 陈月华.胆维丁乳液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 2008, 27(21): 121.

[5] 王义成, 冯成亮, 杨素勤, 等. 药物共晶的最新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3, 37(3): 120-121.

[6] 唐业忠. 胆维丁乳与维生素D丸治疗佝偻病活动期的疗效对比[J]. 上海医药, 1994, 15(5): 15-16.

[7] 秦平, 翟玉华, 生敏, 等. 英康利(胆维丁乳)治疗小儿佝偻病100例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 1994, 15(6): 17.

[8] 林秀芳, 汤通如. 胆维丁乳剂与维生素D3针剂治疗小儿佝偻病的比较[J]. 新药与临床, 1997, 16(2): 128.

[9] 张婕,杨威. 佝偻病儿口服胆维丁乳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2, 13(6): 378-379.

[10] 胡忠梅, 焦喜涛, 宫宏宇. 胆维丁乳治疗早期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19(3): 254-255.

[11] 何丹, 杨林. HPLC法测定胆维丁原料药的含量和有关物质[J]. 中国药房, 2012, 23(21): 1999-2002.

[12] 张晓明, 卢晓娥, 李静. 药物共晶制备及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3, 40(7): 79-80.

[13] 王小兵, 黄世铭, 廖静怡, 等. 氯噻嗪药物共晶的制备、表征及量化计算[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3): 240-245.

第4篇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1,25二羟维生素D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近年来气道重建在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它被认为是哮喘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哮喘气道病理改变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哮喘治疗的一大靶向目标。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 它不仅是体内骨代谢及钙

稳态的关键性调控因子, 同时还是一种第二类固醇激素, 能调节更为广泛的生理作用[1]。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其调节哮喘气道重塑的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旨在利用卵白蛋白(ovalbumin, OVA)激发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气道重构的干预作用, 为其

在哮喘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OVA和1,25二羟维生素D3为美国Sigma 公司产品; 氢氧化铝凝胶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TRIzol试剂为美国Invitrogen公司产品; Taq 酶及逆转录RT试剂盒为美国Promega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哮喘模型的制备

4~6周龄健康BALB/c小鼠30只(清洁级, 雄性, 体质量18~22 g), 由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将小鼠分为3组: 哮喘组、 VD组及对照组, 每组10 只。哮喘组分别于第0、 7、 14天腹腔注射0.5 mL致敏液(含OVA 10 μg十氢氧化铝凝胶2 mg)进行致敏;从第21天开始为激发阶段, 将小鼠置于自制密闭箱内, 给予雾化吸入25 g/L的OVA溶液30 min, 其中第21天~第27天每日雾化1次, 而后第28天~第77天隔天雾化1次, 共激发8周; VD组以上述同样的方法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小鼠, 并在每次激发前1 h分别予以腹腔注射100 ng的 1,25二羟维生素D3; 而对照组则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OVA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末次激发后24 h内处死动物, 取右肺组织用锡铂纸包裹,即刻-70℃冻存,用于总RNA及总蛋白抽提, 左肺经40 g/L多聚甲醛固定后, 石蜡包埋, 切片, 切片厚4 μm, 用于HE染色。

1.2.2 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

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 400×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另在200×光镜下, 每只动物切片随机选取5个无软骨且平滑肌成环的完整细支气管横断面(无分叉及断裂), 且气管最小径/最大径≥0.5, 采用leicaQ5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 气管内管壁面积(WAi), 平滑肌层面积(WAm)、 平滑肌细胞核数(N) , 并用Pbm将测量值标准化, 分别代表支气管内壁厚

(WAi/Pbm)、 平滑肌层厚度(WAm/Pbm)及平滑肌细胞核数(N/Pbm), 以衡量气道重塑的程度。

1.2.3 RTPCR检测哮喘肺组织MMP9 基因表达

采用TRIzol 一步法提取肺组织总RNA, 提取的RNA, 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A260和A280的值, 判断其纯度, 并由A260吸光度计算出RNA 浓度。按照Promega公司的逆转录试剂盒进行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PCR 扩增。MMP9引物为: 上游5′GCCCTACAGCGCCCCCTACT3′, 下游 5′AGACACGCCCCTTGCTGAACA3′, 扩增片段大小为400 bp; 扩增反应参数设置为: 95℃预变性5min; 95℃变性45 s, 57.5℃退火45 s, 72℃延伸1 min, 35个循环; 72℃保温7 min。内参找GAPDH引物为: 上游 5′AACGACCCCTTCATTGAC3′,下游5′TCCACGACATACTCAGCA C3′, 扩增片段大小为191 bp, 扩增反应参数为: 94℃预变性5 min; 94℃变性30 s, 55℃退火30 s, 72℃延伸2 min, 30个循环; 72℃保温7 min。取PCR产物置于20 g/L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溴化乙锭染色, 电泳条带经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扫描

及分析, 并以内参照GAPDH条带进行标化, 计算MMP9PCR产物的相对定量。

1.2.4 统计学处理

各组实验数据以x±s表示,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方差齐性时, 用oneway ANOVA检验组间差异, 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间比较; 当方差不齐时, 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激发后哮喘发作情况

哮喘多在激发后30 min内发作, 哮喘组小鼠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 腹部翕动, 烦躁不安, 活动频繁等表现, 而VD组发作程度有所减轻, 对照组大鼠行动敏捷, 未见异常。

2.2 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图像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 哮喘组小鼠气道壁及气道平滑肌明显增厚, 黏膜下水肿, 黏膜下层增宽, 黏膜皱褶增多,管腔狭窄, 有时可见黏液栓堵塞, 气道上皮细胞脱落, 杯状细胞增多, 黏膜下及管周有大量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图1)。而1, 25二羟维生素D3的干预部分逆转了上述病变。

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支气管壁厚度(WA /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平滑肌面积/Pi)、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N /Pi) 3 个指标上, 哮喘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表1), 而VD组上述指标均较哮喘组明显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P

2.3 肺组织MMP9mRNA的表达

RTPCR结果显示,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MMP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VD组的MMP9mRNA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显著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表达水平(图2); 对各组条带进行半定量分析示, 对照组、 哮喘组及VD组MMP9 mRNA相对定量分别为(0.57±0.08)、 (5.74±0.13)及(3.16±0.09), 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哮喘本质上是一种以Th2细胞免疫应答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 它可引起气道损伤, 随之而来的是气道重建。气道重塑作为哮喘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被认为是哮喘慢性化、持续化、严重化的病理基础, 是哮喘中存在的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

础, 也是激素抵抗性哮喘的病理基础[2, 3]。治疗哮喘必须与防治气道重塑相结合, 只有控制或者逆转了气道重构, 哮喘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控制。1, 25二羟维生素D3是体内最重要的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 它主要通过与其受体VDR的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新近研究明确VDR基因是哮喘的易感基因, 提示1, 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与VDR的配体受体效应参与对哮喘的调节作用[4]。目前研究发现1, 25二羟维生素D3在哮喘的免疫应答及慢性气道炎症发面均发挥着复杂的调控作用[5, 6]。本实验在用OVA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时, 给予腹腔内注射1, 25二羟维生素D3进行干预, 结果显示与哮喘组比较, 1, 25二羟维生素D3不仅减轻了哮喘的急性发作, 而且还部分逆转了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多种病理改变。进一步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各组肺组织进行气道形态学指标的检测, 显示VD组的支气管壁、 平滑肌厚度及细胞核数均较哮喘组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1, 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气道重塑的改善作用, 同时还提示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抗增生作用。

气道重塑过程也是细胞外基质重塑的过程, 上皮下纤维化形成及气道壁Ⅰ、 Ⅲ型胶原的沉积增加是气道重塑的重要病理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MMP9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 它与哮喘气道重塑关系密切, 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最主要蛋白酶

。TIMP1是MMP9 的生理性特异性抑制剂, 生理情况下, 它以1∶1 的分子比例与MMP9结合, 特异性抑制MMP9 的活性[7]。有研究表明, 哮喘时, MMP9过度表达, 造成MMP9/ TIMP1失衡, 不仅能导致细胞外基质(ECM) 的降解和沉积发生紊乱, 而且还能诱导嗜酸细胞迁移及影响SMC增殖与迁移, 进而引发哮喘气道重建。因此抑制MMP9表达被认为是改善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8]。我们用PRPCR法观察1, 25二羟维生素D3对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表达MMP9的影响, 结果显示VD组小鼠肺组织中的MMP9 mRNA转录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 说明1, 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MMP9的表达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提示1, 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部分通过下调MMP9表达, 调节MMP9与TIMP1的比例, 来干预哮喘气道重塑, 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证实。

目前1, 25二羟维生素D3在临床主要是用于防治哮喘因长期使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本研究阐明了1, 25二羟维生素D3在改善哮喘气道重塑中的积极作用, 为扩展其在哮喘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Deluca HF, Cantorna MT. Vitamin D: its role and uses in immunology[J]. FASEB J, 2001, 15(14): 2579-2585.

[2]Cakebread JA, Haitchi HM, Holloway JW, et al. The role of ADAM33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sthma[J]. Springer Semin Immunopathol, 2004, 25(3-4): 361-375.

[3]Bel EH. Clinical phenotypes of asthma[J]. Curr Opin Pulm Med, 2004, 10(1): 44-50.

[4]Hirst SJ. Airway smooth muscle as a target in asthma[J]. Clin Exp Allergy, 2000, 30(Suppl 1): 54-59.

[5]Adorini L, Giarratana N, Penna G. Pharmacological induction of 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 and regulatory T cells[J]. Semin Immunol, 2004, 16(2):127-134.

[6]Wittke A, Weaver V, Mahon BD, et al. Vitamin D receptordeficient mice fail to develop experimental allergic asthma[J]. J Immunol, 2004, 173(5): 3432-3436.

[7]Atkinson JJ, Senior R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lung remodeling[J].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03, 28(1):12-24.

第5篇

【关键词】维生素D ;免疫功能;儿童

维生素(vitamin)D钙化醇,脂溶性。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为固醇类衍生物,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浆钙、磷水平,从而维持个体牙和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因此,维生素D对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很重要。

1维生素D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而与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24-甲基-22脱氢-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2。在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自皮肤形成的D3、口服制剂D2或D3进入肝后,在肝细胞微粒体经25-羟化酶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D。25-OHD为血清中多种维生素D代谢产物中含量最多和最稳定的一种,其血清浓度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25-OHD经血入肾,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内经1-α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1 ,25-二羟维生素D[ 1 ,25-dihydroxy vitaminD ;1 ,25-(OH) 2D ] ,活性大大提高,有类似激素的作用。1 ,25-(O H)2D受其自身合成的反馈调节,还受血浆钙、磷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及降钙素调节 。维生素D通过特异受体作用于小肠、肾和骨等靶器官,主要生理作用包括: ①促进小肠黏膜上皮对钙、磷的吸收。②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③对骨有两种相反的作用。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 血钙浓度低时,诱导甲状旁腺素分泌,将其释放至肾及骨细胞。在肾中pth除刺激1位羧化酶与抑制24位羧基化酶外,还促使磷从尿中排出,钙在肾小管中再吸收。在骨中pth与1,25(oh)2d3协同作用,将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在小肠中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从这三条途径使血钙恢复到正常水平,又反馈控制pth的分泌及1,25(oh)2d3的合成。在血钙高时刺激甲状腺c细胞,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并促使钙及磷从尿中排出。小肠吸收磷为主动吸收,需要能量,钠、葡萄糖、1,25(oh)2d3及血清磷低时(8mg%以下),刺激1,25(oh)2d3的合成,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由于pth不参加反应,所以钙从尿中排出而磷不排出,从而使血钙略有上升,而磷上升较多,使血磷恢复正常值.因此,如果维生素D缺乏,受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骨骼,可导致个体罹患佝偻病或骨软化病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钙、磷代谢调节,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25-(OH) 2D 除了直接作用于T 细胞外,还通过各种机制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尤其是树突细胞。体内和体外实验都已证明 ,1 ,25-(OH)2D3及其类似物诱导树突细胞获得致耐受性.基于以上免疫学特性,维生素D,可预防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及某些肿瘤和Ⅱ型糖尿病。婴儿期和儿童早期补充维生素D ,可降低Ⅰ型糖尿病发病

率。

2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的临床表现

维生素D缺乏型Ⅱ型佝偻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早在1951年日本学者通过观察佝偻病患儿的预防接种效果!证实其免疫功能明显低于非佝偻病患者!1,25(OH)2 维生素D3治疗3个月后! 细胞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最近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减少及IgG.IgA降低,容易招致呼吸道感染疾病!补充,1,25(OH)2 维生素D3后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及时纠正维生素D不足!免疫功能可望恢复正常.慢性肾衰患者! 肾脏合成! 1,25(OH)2维生素D3减少时! 往往伴有细胞免疫功能障碍.肾衰患者因为长期血透!损害与细胞免疫有关的NK细胞的活性!在经过维生素D3治疗后!其NK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加!这一结果被证实与,1,25(OH)2维生素D3是一种免疫刺激激素是一致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与迟发型过敏反应下降有关!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关,1,25(OH)2维生素D3用来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已经取得良好效果.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表明,1,25(OH)2维生素D缺乏易发生结核病,维生素D的代谢与结核病的再复发有关!特别是肺结核以外的其它部位的结核病.1,25(OH)2 维生素D3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具有一些潜在的治疗作用!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它可以用来治疗白血病.

3总结

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临床有广泛的影响!激素的产生在免疫系统的许多通路中均发挥有益的作用. 1,25(OH)2维生素D3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发挥作用!可以帮助免疫反应的启动"1,25(OH)2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作用既可作用于全身!也可仅作用于巨噬细胞等可局部合成1,25(OH)2维生素D3,在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之间起一种局部调节因子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已被证实与修复免疫反应有关!能降低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增加感染机会。通过对临床实验的研究,我们会更好的利用维生素D,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奎雄主编@ 医学营养学[M] 上海7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65-67

[2]宋亮年.1,25(OH)2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作用[J] 生理科学进展1994,25:83-85

第6篇

关键词维生素D 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10-0474-03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supplementation

ZHANG Hao1,HUANG Qi-ren1,SHEN Xiao-tong2

(1. Metabolic Bone Disease and Genetic Research Unit,Department of Osteoporosis and Bone Diseases,

Sixth People’ s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233;2.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Shanghai Medical Colleg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

AbstractVitamin 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rmones to maintain bone health.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1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 have vitamin D deficiency or insufficiency. Most people require extra supplements of vitamin D to meet the recommended intake and vitamin D3 (cholecalciferol) is usually recommended abroad. Now most clinical trials recommended an intake of more than 800 international units (IU) of vitamin D per day for old adults,and the safe upper limit for vitamin D intake was set at 2 000 IU per day. Vitamin D is the fundamental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now.

KEY WORDSvitamin D;bone health;osteoporosis

近10年来,维生素D及其广泛的生理功能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存在于身体的大部分组织中,许多常见病包括一些常见肿瘤、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1]。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维生素D更是维持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能刺激成骨细胞中的骨桥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合成增加并抑制成骨细胞凋亡而有利于骨形成[2]。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骨骼畸形和增加在以后生活中髋部骨折的危险;维生素D缺乏也能导致或加剧成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危险、甚至引起骨软化和肌无力,增加骨折的风险。

1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是目前公认的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金指标。大部分专家根据血清25(OH)D水平定义维生素D缺乏为25(OH)D水平<20 ng/ml、维生素D不足为25(OH)D在20~29 ng/ml间、维生素D充足为25(OH)D≥30 ng/ml[3, 4]。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超过50%的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不足,40%~100%的欧美社区老人维生素D缺乏[1, 5]。在北京和香港的育龄妇女中,血清25(OH)D<20 ng/ml的发生率均超过90%[6]。在上海地区,朱汉民等[7]调查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以及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上海地区2 607例健康成人血清25(OH)D水平,结果显示1 449例女性血清25(OH)D的平均值为17.96 ng/ml,维生素D缺乏比例达66%、维生素D不足比例为31%。笔者也曾调查了上海市绝经后妇女在冬季维生素D的状况,发现101例绝经后女性血清25(OH)D的平均值为17.09 ng/ml,维生素D缺乏比例达68%、维生素D不足比例为30%,而维生素D充足比例仅占2%[8]。

2维生素D补充

人通过暴露于阳光下、膳食摄入和维生素D补充等途径补充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并不多,乳类、蛋黄、动物肝脏(如鱼肝油)和富含脂肪的海鱼(如三文鱼)等含少量维生素D,而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蔬菜和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所以,与其它营养素不同,维生素D在饮食中很有限。阳光中只有波长290~315 nm的紫外线B能穿透皮肤,由此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但阳光照射的效果难以确定。在冬季,阳光照射减少,通过大气层的紫外线B也大为减少;而在高纬度地区,有效的阳光照射亦大为减少。尤其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缺少户外活动、使用防晒产品等,都会影响皮肤有效合成维生素D3。大部分人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来达到推荐的摄入量,国外通常使用的是维生素D3(胆骨化醇)。至于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各国不同,但过去都较为保守[9]:在欧洲,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仅为0~400 IU/d;在美国,对51~70岁妇女的推荐剂量为400 IU/d,对70岁以上妇女为600 IU/d;而加拿大的骨质疏松协会建议,成人至少应摄入800 IU/d。

低25(OH)D水平会使肠钙吸收减少,从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经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并增加骨折的风险。许多研究显示,补充钙和至少800 IU的维生素D能减少65岁以上老年人的骨折风险,且即使骨密度变化很少,骨折风险也下降了1/3[10, 11],这与维生素D能增加肌力和平衡有关[12]。Hanley等[13]经搜索1996-2008年的MEDLINE数据库,从168篇文献中筛选出16篇系统的回顾性评论文章,它们均认为维生素D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所必需的。当血清25(OH)D水平≥30 ng/ml时,反映维生素D有较好的摄入或合成并能减少骨折风险,但要获得此维生素D水平,许多人必须每日摄入超过1 000 IU的维生素D。对50岁以上具有中度维生素D缺乏风险的成年人,建议每日摄入800~1 000 IU维生素D3;对高风险的老年人,建议每日摄入800~2 000 IU维生素D3。在一次专家圆桌会议讨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即认为合适的血清25(OH)D水平至少要达到20 ng/ml[14]。这意味着若要所有个体的25(OH)D水平达到20 ng/ml,则平均血清25(OH)D水平就必须≥30 ng/ml。每日推荐的维生素D摄入量应至少达800 IU,且该推荐量与光照、季节或其它多种维生素的补充无关。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同时还须应用能够有效防治骨折的药物。钙和维生素D已被公认为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2006年北美绝经学会就声明,充足的钙和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能够减少绝经期前、后妇女的骨量丢失和降低60岁以上低钙摄入绝经后妇女的骨折风险[15]。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在2008年指出:骨质疏松症患者一般每日应至少补充1 000 mg的钙和800 IU的维生素D。2011年,中华医学会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也指出,钙剂和维生素D为骨健康的基本补充剂,且推荐成年人每日补充200 IU维生素D、老年人每日补充400~800 IU,而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应同时接受药物治疗。当然,临床上也需注意个体差异,定期监测血钙与尿钙水平。

目前,美国指南中对维生素D的最高耐受剂量为2 000 IU/d[16]。Hathcock等[17]建议,当给予健康人少于8周的维生素D时,它的最高耐受剂量可达10 000 IU/d。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导致的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减少腰椎和髋部骨折的风险,目前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但在临床中,如患者本身维生素D严重缺乏,则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容易引起低钙和低磷血症。因此,阿仑膦酸钠加维生素D治疗既有益于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又有益于改善低维生素D状态、减少低钙和低磷血症的发生。近来,阿仑膦酸钠加维生素D复合制剂已上市,被认为是一经济、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较佳选择[18]。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120例骨质疏松症妇女经接受钙剂500 mg/d、阿仑膦酸钠10 mg/d、钙三醇0.5 μg/d或合并使用阿仑膦酸钠(10 mg/d)和钙三醇(0.5 μg/d)治疗2年,结果合并用药组的骨密度无论是腰椎还是髋部都比单药治疗组显著增加[19]。在一项每年1次静脉内滴注唑来膦酸5 mg预防有髋部骨折史男性和女性新发骨折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每例患者均在静脉内滴注唑来膦酸14 d前给予负荷剂量的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50 000~125 000 IU口服或肌内注射)、然后每日口服钙(1 000~1 500 mg)以及维生素D3(800~1 200 IU),研究结束时无1例发生高钙血症[20]。

参考文献

[1] Holick MF. Vitamin D deficiency[J].N Engl J Med,2007,357(3):266-281.

[2] Morales O,Samuelsson MK,Lindgren U,et al. Effects of 1alpha,25-dihydroxyvitamin D3 and growth hormone o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in UMR 106 osteoblast-like cells[J].Endocrinology,2004,145(1):87-94.

[3] Thomas MK,Lloyd-Jones DM,Thadhani RI,et al. Hypovitaminosis D in medical inpatients[J].N Engl J Med,1998,338(12):777-783.

[4] Dawson-Hughes B,Heaney RP,Holick MF,et al. Estimates of optimal vitamin D status[J].Osteoporos Int,2005,16(7):713-716.

[5] Lips P,Hosking D,Lippuner K,et al. The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inadequacy amongst women with osteoporosis:An 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J].J Intern Med,2006,260(3):245-254.

[6] Woo J,Lam CW,Leung J,et al. Very high rates of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living in Beijing and Hong Kong[J].Br J Nutr,2008,99(6):1330-1334.

[7] 朱汉民,程群,甘洁民,等. 上海地区人群维生素D状态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3(3):157-163.

[8] 张浩,黄琪仁,章振林,等. 上海市绝经后妇女冬季维生素D状况[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53-57.

[9] Vieth R. Why the optimal requirement for Vitamin D3 is probably much higher than what is officially recommended for adults[J].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4,89-90(1-5):575-579.

[10] Dawson-Hughes B,Harris SS,Krall EA,et al. Effect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bone density in men and women 65 years of age or older[J].N Engl J Med,1997,337(10):670-676.

[11] Chapuy MC,Pamphile R,Paris E,et al. Combined calcium and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in elderly women:Confirmation of reversal of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nd hip fracture risk:The Decalyos II Study[J].Osteoporos Int,2002,13(3):257-264.

[12] Bischoff HA,Stähelin HB,Dick W,et al. Effects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on fall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Bone Miner Res,2003,18(2):343-351.

[13] Hanley DA,Cranney A,Jones G,et al. Vitamin D inhealth and disease:A review and guideline statement from Osteoporosis Canada (summary)[J].Can Med Assoc J,2010,182(12):1315-1319.

[14] Roux C,Bischoff-Ferrari HA,Papapoulos SE,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in osteoporosis management:An expert roundtable discussion[J].Curr Med Res Opin,2008,24(5):1363-1370.

[15]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2006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J].Menopause,2006,13(3):340-367.

[16] Th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s Committe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J].Nutr Rev,1997,55(9):319-326.

[17] Hathcock JN,Shao A,Vieth R,et al. Risk assessment for vitamin D[J].Am J Clin Nutr,2007,85(1):6-18.

[18] Jansen JP,Gaugris S,Bergman G,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a fixed dose combination of alendronate and cholecalciferol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Netherlands[J].Curr Med Res Opin,2008,24(3):671-684.

[19] Frediani B,Allegri A,Bisogno S,et al. Effects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calcitriol plus alendronate on bone mass and bone turnover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Two year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J].Clin Drug Invest,1998,15(3):235-244.

第7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25-羟维生素 D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45-0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RA患者外周血 25-( OH) D3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多数患者存在骨质疏松,而有部分仅提示骨量减低,通过既往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笔者给予RA患者服用骨化三醇治疗,对于提高骨密度及关节肿痛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3 年 5 - 2014年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门诊及住院符合 RA 患者 72 例,平均年龄( 59. 5 ± 5. 3)岁,均符合美国类风湿病学会 1987 年修订的 RA分类标准;其中男性15例,女性57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5.12±11.78)岁。无长期服用雌激素、雄激素者;无使用抗惊厥药物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史者;无严重肾功能损害、肝病、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使用抗凝药者、无酗酒者。所有入选对象在入选前至少 3个月未使用过激素和维生素 D 制剂,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程 体质指数和治疗前精确骨密度及疼痛质量评分标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骨密度测定采用我院引进的美国GELunar双能 线骨密度仪 见表l。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X:S

治疗组 对照组 P值年龄 48.46±11.27 51.08±9.42 0.3087病程 2.67±1.03 2.51± 1.25 0.5685疼痛评分 6.25± l.66 5.94±l.68 0.9467 体质指数 24.43± 4.98 25.42±4.59 0.6496腰-BMD g/cm2 0.56± 0.08 0.55±0.07 0.6303股-BMD g/cm2 0.64±0.04 0.63±0.05 0.3360 1.2 方法:将72例RA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常规慢作用药物加用骨化三醇0.5ug/次,1次/日,共3月。对照组为常规慢作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活动度上齐同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25-(OH)D3测定:25-(OH)D3测定研究对象取空腹静脉血2ml,经离心后,应用荣志海达生物科技公司25-(OH)D3试剂盒,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检测步骤按照说明书操作。维生素D状态评价,近年来众多学者均认为,25-(OH)D3≤20ng/ml为维生素D缺乏,20ng/ml

1.4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质疏松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BMD较成年人骨量峰值减低不超过1个标准差,T-评分>-1SD为正常; BMD较成年人骨量峰值减低1~2.5个标准差,-2.5SD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25(OH)D水平比较:实验组36例RA患者中25(OH)D缺乏6例(16.7%),不足18例(50%),正常12例(33.3%);对照组36例RA患者中25(OH)D缺乏18例(50%),不足14例(38.8%),正常2例(11.2%);实验组外周血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发现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临床评分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可以改善疾病活动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可抑制抗原提呈细胞的成熟,使其处于未成熟状态,并且对促使其成熟的刺激反应钝化,因此不能激活初始 T 细胞,从而使免疫反应不能继续[1]。还可能与维生素 D 通过对 B 细胞的抑制作用,抑制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2]。

参考文献

第8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356、81370562)

通信作者:王卫星,Email: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大鼠肾脏1α-羟化酶表达和血清钙水平变化,探讨两者的变化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各组分为1、3、6、12 h 4个时间点,各时间点10只。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在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后检测血清淀粉酶、血清钙及血清肌酐与血清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1α-羟化酶表达部位及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对肾脏组织中1α-羟化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SO组比较,SAP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逐渐加重,1、3、6、12 h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升高(P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1α-羟化酶;1,25-二羟维生素D3;血清钙;低钙血症

The study in the level of 1α-hydroxylase in kidney tissue and the variation of serum calcium in ra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Zhou Xing, Zhao Kailiang, Yang Bo, Xiong Xingcheng, Wang Weixing, Zhao Lia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6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Weixing, Emai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nal level of 1α-hydroxylase and the change of serum calcium in ra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nd their correlation. Methods Eighty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ham operation group(SO group) ,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group(SAP group), and each group was further randomly divided into 1 h, 3 h, 6 h, and 12 h subgroups(n=10).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odel was made by retrograde infusion with 5% sodium taurocholate solution into the biliopancreatic duct,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1 h, 3 h, 6 h, and 12 h separately after modeling. The levels of serum amylase, serum calcium, serum urea nitrogen, serum creatinine, serum 1,25-dihydroxy vitamin D3 were measured,and the level of 1α-hydroxylase protein in the kidney was deter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of kidney tissue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were observed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Compared with SO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amylase, serum urea nitrogen, and serum creatinine were higher in SAP group, but the levels of serum calcium and 1,25-dihydroxy vitamin D3 decreased at 3, 6, and 12 h, and the renal level of 1α-hydroxylase also decreased at 3, 6, and 12 h after modeling. In SAP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calcium, serum 1,25-dihydroxy vitamin D3 and the renal level of 1α-hydroxylas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renal level of 1α-hydroxylase and the level of serum 1,25-dihydroxy vitamin D3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at 3 h, 6 h, and 12 h(r=0.93, P

【Key words】Pancrestitis; 1α-hydroxylase; 1,25-dihydroxy vitamin D3;Serum calcium;Hypocalcaemia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常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病情严重,在其病程中常伴有血钙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血清钙水平可低于2.0 mmol/L。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游离脂肪酸增多、低蛋白血症、低镁血症、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异常、降钙素水平升高等各种学说,各种学说之间仍存有争议,急性胰腺炎低钙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病理机制尚不得知。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病程中,肾脏1α-羟化酶表达与血清钙水平变化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低钙血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80只,年龄7~8周,体质量200~250 g,由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各组分为1、3、6、12 h 4个时间点,各时间点10只。

1.2 动物模型制备与处理

造模前大鼠禁食12 h,不禁水。SAP组:10%水合氯醛(0.3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行上腹正中切口进腹,采用4.5号头皮针穿过十二指肠进插入主胰管,5%牛磺胆酸钠溶液(0.1 mL/100 g)沿胰胆管逆行恒速(0.1 mL/min)注射造模,夹闭主胰管5 min后见胰腺出血、水肿,表明造模成功,关腹。SO组:麻醉大鼠,开腹后仅翻动肠管找到胰腺后关腹。术后各组大鼠均皮下补液(2 mL/100 g)。

1.3 标本采集与处理

造模后在相应时间点(1、3、6、12 h)用10%水合氯醛(0.3 mL/100 g)经腹腔注射麻醉相应大鼠,经原始切口进入大鼠腹腔。用5 mL注射器穿刺心脏采血5 mL,2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用于相关指标检测;取部分肾脏组织用多聚甲醛固定和电镜固定液固定用于制片,取部分肾脏组织-80 ℃保存备用。

1.4 血清指标检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7000)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血清钙、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的水平,用大鼠1,25-二羟维生素D3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ELISA)检测大鼠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

1.5 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

取部分肾脏组织用多聚甲醛固定,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

1.6 免疫组化检测肾脏1α-羟化酶表达和分布

使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一抗为1∶200,DAB染色。各组大鼠各选4张切片,每张切片在高倍视野(×400)下计数阳性细胞的个数,以视野下阳性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为阳性率,通过阳性率比较各组大鼠肾脏中1α-羟化酶表达。阳性判断标准:阳性细胞胞质呈棕黄色,阳性细胞≤25%为弱阳性(+),25%~50%为阳性(++),>50%为强阳性(+++),未见阴性(-)。

1.7 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1α-羟化酶的表达量

取胰腺组织常规提取蛋白,BCA试剂盒(碧云天)测定蛋白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电泳后200 mA转膜70 min,10%脱脂奶粉封闭4 ℃过夜,加入1∶2000 稀释的一抗(SANTA CRUZ 公司)4℃孵育过夜,加入1∶3000稀释辣根酶标记二抗(武汉飞羿科技有限公司),室温孵育1 h,暗室显影。Western 印迹条带用分析软件Image J进行分析,以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用1α-羟化酶条带灰度值/β-actin条带灰度值的比值表示1α-羟化酶的表达量。

1.8 电镜观察

取部分肾脏组织用电镜固定液固定,常规制片后电镜下观察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

1.9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成组t检验,SAP组各时间点与SO组对应各时间点比较采用是独立样本的t检验,SAP组各时间点数据相互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HE染色光镜下观察,SO组大鼠肾脏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结构正常,无明显水肿,无炎症细胞侵润,细胞界限清楚。SAP组大鼠1 h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肾小球及肾间质未见明显异常;3 h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刷状缘损伤明显,肾间质轻度水肿;6 h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水肿,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阻塞管腔,形成管型; 12 h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细胞界限不清,管腔内可见大量细胞碎片及管型。

2.2 大鼠血清指标

SO组1、3、6、12 h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1,25-二羟维生素D3、血清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P组1、3、6、12 h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较SO组升高(P

2.3 肾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α-羟化酶的表达

1α-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着色,呈棕黄色,胞核呈蓝色,其中以近曲小管表达较为明显。 SAP 组1 h时点 1α-羟化酶表达为强阳性(+++),SAP 组3 h 1α-羟化酶表达为阳性(++),SAP组 6 h及12 h 1α-羟化酶表达为弱阳性(+),表明随着时间推移,肾脏中1α-羟化酶表达逐渐减少(图1)。

2.4 Western blotting 肾脏1α-羟化酶的表达

SO组各时间点肾脏1α-羟化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SAP组各时间点肾脏1α-羟化酶表达逐渐减少(P

2.5 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

SO组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界限清楚,可见微绒毛突向管腔,胞核呈圆形,胞浆内可见大量线粒体。SAP组 1 h时点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正常,嵴结构清楚;3 h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上皮细胞绒毛结构开始紊乱;6 h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化;12 h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严重肿胀,嵴结构消失,溶酶体增多,胞核开始变形(图3)。

2.6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SAP组1、3、6、12 h各时间点肾脏1α-羟化酶表达与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呈正相关(r=0.93, P

3 讨论

1,25-二羟维生素D3是调节人体血钙的重要激素之一,通过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增加破骨细胞数量使骨钙入血、促进肾小管对尿钙的重吸收等途径维持人体正常的血钙平衡,还能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间接调节血钙水平[1]。有研究[2]显示人服用1,25-二羟维生素D3后短时间内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而大鼠维生素D3受体基因敲除后由于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血钙水平出现明显下降[3]。1α-羟化酶又称细胞色素P450 27B1(CYP27B1),主要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内合成,人体血液循环中大部分的1,25-二羟维生素D3由肾脏近曲小管中1α-羟化酶催化维生素D3生成。当人体内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时,肾脏中1α-羟化酶的活性明显增强[4-5]。当血清钙浓度过高时,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1α-羟化酶基因表达也会受到抑制[6]。有研究认为肾脏中1α-羟化酶活性的高低常决定着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含量[7-8],本研究中也证实SAP组大鼠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下降的同时,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也出现下降,两者相关时间点变化具有正相关关系。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产生的多种毒素和免疫应激反应可导致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9-10],肾脏近曲小管的损伤可以导致血钙水平的紊乱[11]。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SAP组大鼠病情发展,肾脏的病理损伤逐渐加重,电镜下观察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正常结构逐渐消失,同时大鼠肾脏1α-羟化酶蛋白表达逐渐下降,说明大鼠肾脏的损伤导致肾脏中1α-羟化酶活性下降。而大鼠肾脏1α-羟化酶表达下降的同时,血钙水平也呈逐渐下降趋势,两者的变化亦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笔者认为在SAP大鼠病程早期,由于继发的肾脏损伤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结构受损,导致肾脏中1α-羟化酶的活性逐渐下降,继而血清中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不能有效动员各种途径调节血钙平衡,最终导致血清钙水平下降形成低钙血症。

参考文献

[1] Reichel H, Koeffler HP,Norman AW. The role of the vitamin dendocrine system in health and disease[J]. N Engl J Med, 1989, 320(15):980-991.

[2] Liach F, Coburn JW, Brickman AS, et al. Acute action of 1, 25-dihydroxy-vitamin D3 in normal man: effect on calcium and parathyroid statu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77, 44(6):1054-1060.

[3] 张增利,李冰燕,史勇,等. 1α-羟化酶活性和血钙水平对24羟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6, 22(3):339-342.

[4] Brunette MG, Chan M, Ferriere C, et al. Site of 1, 25(OH) 2 vitamin D3 synthesis in the kidney[J]. Nature, 1978, 276(5685):287-289.

[5] Kawashima H, Torikai S, Kurokawa K. Localization of 25-hydroxyvitamin D3 1α-hydroxylase and 24-hydroxylase along the rat nephron[J]. Proc Natl Sci USA, 1981, 78(2):1199-1203.

[6] Murayama A, Takeyama KI, Kitanaka S, et 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he renal 25-hydroxyvitamin D3 1a-hydroxylase gene by parathyroid hormone, calcitonin, and 1,25(OH)2D3 in intact animals[J]. Endocrinology, 1999, 140(5):2224-2231.

[7] Zehnder D, Hewison M. The renal function of 25-hydroxyvitamin D3-1a-hydroxylase[J]. Mol Cell Endocrinol, 1999, 151(1/2):213-220.

[8] 张秀珍,.活性维生素D3[M]//张秀珍,李素. 内分泌代谢疾病与肾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6-37.

[9] Takeyama Y. Significance of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systemic complication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J Gastroenterol, 2005, 40(1):1-10.

[10]Boneqio R, Lieberthal W. Role of apoptosi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renal failure[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 2002, 11(3):301-308.

[11] Nakhoul N, Batuman V. Role of proximal tubu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kidney disease[J]. Contrib Nephrol, 2011, 169(1):37-50.

第9篇

本文作者:江志贵 吴洁 刘玲 林艳 杨翠艳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儿科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以咳嗽、喘憋为主要表现,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毛支炎可出现反复喘息发作,且容易发展成哮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失衡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而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机体钙、磷代谢外,还参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分化和调节[3],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4]。本研究通过检测毛支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25-(OH)D3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二者在毛支炎发病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毛支炎组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共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19个月,平均年龄9±5个月。所有患儿符合毛支炎的诊断标准[5],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无基础心肺疾病。健康儿童组为同期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8个月,平均年龄8±4个月,均无个人或家族特应质。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毛支炎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抽空腹静脉血4mL于抗凝真空采血管中,离心分离血清并转存在EP管中,于-70℃保存待测。健康儿童在体检当天抽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试剂盒采用英国IDS公司;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的Array360型散射免疫比浊仪检测,试剂为该公司原装进口。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毛支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与健康儿童血清25-(OH)D3及免疫球蛋白的比较毛支炎患儿急性期血清25-(OH)D3、IgG及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而血清IgE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支炎患儿恢复期血清25-(OH)D3水平较急性期增高,而IgE水平较急性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儿童组比较,毛支炎患儿恢复期血清25-(OH)D3及IgA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IgE明显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5-(OH)D3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分析毛支炎急性期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IgG、IgA呈正相关(分别r=0.36,P<0.05;r=0.63,P<0.01),与IgE呈负相关(r=-0.72,P<0.01),与IgM无明显相关性(r=0.29,P>0.05)。毛支炎恢复期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IgE呈负相关(r=-0.34,P<0.05),与IgG、IgM及IgA均无明显相关性(分别r=0.12、0.26、0.31,均P>0.05)。

3讨论

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患儿更易发生毛支炎,且病情重[6]。而血清25-(OH)D3是维生素D在人体血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在血液中浓度最高、最稳定,是衡量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检测指标[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毛支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25-(OH)D3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25-(OH)D3水平与毛支炎密切相关。维生素D同时对人体免疫功能亦有重要影响。维生素D作为免疫系统的调控器,可刺激单核细胞增殖,促使单核细胞向吞噬细胞转化,加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及被激活的T细胞产生IL-1、IL-2、IL-3、IL-6和肿瘤坏死因子。更重要的是它能显著地刺激基因表达抗微生物多肽(AMP)及其他人类细胞系,这些内源性抗菌素,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可直接杀死入侵体内的微生物,使病毒失活[8]。1,25-(OH)2D3的缺乏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辅助T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同时也可使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发生障碍,引起低免疫球蛋白血症[9]。而在炎症反应过程中,抗体被大量消耗,进一步加重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临床实践中,静脉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地缓解毛支炎的临床症状,因此有学者认为体液免疫水平的降低可能是造成婴幼儿易患毛支炎的重要原因之一[10]。IgG是机体抗感染最主要的抗体,其降低表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减弱。IgG、IgM在早期感染中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通过激活补体来发挥抗感染作用,从而吞噬和杀死微生物。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在呼吸道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是由局部的分泌型IgA抗体介导的,是呼吸道黏膜抵抗微生物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和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11]。此外,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儿童血清25-(OH)D3缺乏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相关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毛支炎患儿急性期血清25-(OH)D3、IgG及IgA水平均降低,提示25-(OH)D3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25-(OH)D3及IgA仍低于健康儿童,说明恢复期尚存在25-(OH)D3缺乏及体液免疫异常。临床研究还发现毛支炎患儿存在以IgE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气道变应性炎症[13]。IgE是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并附于肥大细胞表面,具有强烈的致敏性,当机体再次感染后可与之结合,使肥大细胞活化脱粒,释放炎性介质并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从而导致喘息的发作[14]。而维生素D与过敏性疾病亦有着重要的关系[15]。Hyppnen等[16]报道,25-(OH)D3可以抑制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和释放,从而抑制IgE的产生。动物实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3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的IgE水平[17]。本研究发现毛支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的IgE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25-(OH)D3呈负相关,故推测低水平25-(OH)D3在病毒感染后使机体致敏或体内原有的特应性增强,这可能是毛支炎喘息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毛支炎患儿存在25-(OH)D3缺乏,它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参与毛支炎的发病,或许可以通过提高维生素D含量来防治毛支炎。

第10篇

钙尔奇碳酸钙是市面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钙片,很多人都服用过,但同时很多人在服用碳酸钙后会出现上火现象,那么钙尔奇碳酸钙d3片会上火吗?钙尔奇碳酸钙d3片会伤胃吗?

钙尔奇碳酸钙d3片会上火吗 不会。而钙尔奇主要是用于补钙和促进钙的吸收,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并能辅助“钙结合蛋白”的形成,进而使肠道中吸收钙送至血液及骨骼等组织。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新期妇女、 老年人正是急需补充钙者,所以钙尔奇碳酸钙咀嚼片可以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新期妇女、 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并帮助防止骨质疏松症。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

钙尔奇碳酸钙d3片会伤胃吗 有一定的伤害。医生所指定的时间跟胃肠的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简单来说,医生如果希望胃酸对药物的影响能少一点的话,就会指定没有什么食物存在于胃里的“饭前”时间服用药物,如果是对肠胃造成负担的药,就会指定在“饭后”服用。而碳酸钙D3片就是适合在饭后吃的药,因此,建议患者不要空腹服用碳酸钙D3片,以免刺激了胃,最好是在饭后服用。碳酸钙D3片使用注意事项有:1.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7.肾结石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钙尔奇碳酸钙d3片会长高吗 有一定的效果。碳酸钙d3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碳酸钙.5克。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由于钙和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折、佝偻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缺钙。一般情况下,服用钙片是能长高的,所以吃碳酸钙d3片对长高也有一定的帮助。患者若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自行前往各大药店购买。多接受日光浴,多到户外活动,进行适量日光浴,以增加维生素D的生成。并注意防寒保暖。另外,要戒烟戒酒,酒精中毒可致骨质疏松,吸烟过多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

碳酸钙d3片是处方药吗 碳酸钙D3片是非处方药。碳酸钙D3片是补钙药,它是由碳酸钙和维生素D3构成的复方制剂,属于非处方药。钙是维持人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细胞膜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维生素D3在体内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其吸收,同时促进骨质的形成,因此钙和维生素D3构成的复方制剂能很好的防治缺钙和骨质疏松。临床此药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钙的补充,并且帮助防止骨质疏松,其疗效明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容易导致骨痛、骨折。怎样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所关心的。本期根据最新资料,对这个问题再作些解答。

既往,大多数医务人员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大都停留在补钙和止痛上。新近的观点认为: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要补充钙,还要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钙在骨质内的积累,减少骨钙的丢失。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多方面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改善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疗法、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维生素D制剂、钙制剂、中药等治疗。这些药物根据其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分为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与骨矿化三大类。

首先补钙。目前市场上的钙剂有很多种,从成分上说不外乎离子钙、有机钙和复合钙。其中人体对离子钙的吸收效率最差,对复合钙的吸收效率最高。

其次促进钙吸收的药物。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准确地说是维生素D3能促进钙吸收。活性维生素D3,在骨吸收和骨形成代谢过程中起着双向的作用。维生素D3缺乏,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常说的“缺钙”,其实是人体对钙的吸收不良,而钙主动吸收的主要调养者,就是活性维生素D3。活性维生素D3的水平不足或功能低下,在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中比钙不足更重要。钙剂只有在活性维生素D3的作用下方可被骨有效地利用。因此要补充维生素D3。补充维生素D3不仅只吃鱼肝油、阿法迪三等,也可以适当多晒太阳。

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必须多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北医大运动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调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的2.3%,提示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机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表明,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对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因为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而且运动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自我增生并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一些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分两次完成也可)。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这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对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平时多喝牛奶,少吸烟,适当晒晒太阳,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对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应注意减少骨丢失。从根源上讲,骨丢失是因为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所以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现象比较明显。适当地补充雌激素可以有效地减少骨中钙的丢失。不过这种办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激素服用过量引起不良后果。另外降钙素和二磷酸盐都可以有效地减少骨中钙的丢失。降钙素可迅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减少其数量,从而抑制骨吸收。二膦酸盐是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中研究最全面、疗效最确切、应用面最广的药物。它不仅能显著地降低过高的骨转换率,明显提高骨量,改善骨质量,还能降低骨折及再骨折的发生率。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药物也可以有效促进骨的形成,如护骨素、甲状旁腺激素等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

第12篇

【关键词】 维生素D;儿童;疾病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17-02

20世纪30年代人工合成维生素D后,维生素D一直被认定为是微量营养素,参与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发育。但是近年来对维生素D代谢有了深入的研究,维生素D需要在体内转化成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即25-OHD3和1,25-(OH)2D3后,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1 维生素D基本情况

维生素D(vitamin D)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主要包括胆骨化醇(微生物D3)及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2)等。维生素D也为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机体无法自身合成维生素D,需从食物及日晒中获取。维生素在机体中主要功能为调节体内磷代谢,钙代谢,维持体内血磷,血钙平衡,从而维持人体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行及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也不断加强和深入[1],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仅仅只影响人体磷钙代谢,它在维持人体细胞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影响人体生殖,神经,内分泌等,而且人体内维生素失衡也可导致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D与儿童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也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儿童时期的维生素D缺乏甚至也能影响成人时期的身体健康。

人体中维生素D的存在形式有多种,其中维生素D3最为常见。机体在无紫外线情况下不能合成维生素D3,需在日晒和从食物中摄取,富含维生素D3的食物主要为蛋黄,肝脏及鱼肝油等。机体合成的维生素D不能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而需与球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进入肝脏,并通过一定作用形成具有生物学效应的1,25-(OH)2D后再发挥作用,而且微生物D作用的发挥还需要维生素D受体的参与,微生物D受体为一种核受体,主要分布于脑组织,皮肤,牙齿,小肠及肝脏中,在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及胚胎组织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儿童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导致儿童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主要有年龄,纬度,饮食,运动及季节等原因。在我国影响儿童体内维生素D含量主要原因为日晒时间,在我国某些高纬度地区,由于日照时间过短,再加上父母带儿童户外活动的意识较弱,导致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及日晒时间过少,引起维生素合成受阻,进而引起儿童维生素缺乏。

3 维生素D与儿童疾病

3.1 维生素D与儿童佝偻病

儿童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缺乏可引起抽搐及佝偻病。儿童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体内磷钙代谢发生异常,引起骨组织矿化不足,从而导致儿童发生骨骼病变及全身营养性疾病。儿童发生佝偻病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生,也能影响成人后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可导致其它疾病[2]。儿童发生佝偻病主要原因为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日晒时间过少等。

3.2 维生素D与肿瘤性疾病

研究发现若儿童每日摄入75nmol/L左右维生素D即可控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及癌变,但是儿童过度摄入维生素D可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因此儿童过多或过少摄入维生素D可能导致某些肿瘤性疾病的发生。

3.3 维生素D与儿童骨折

若儿童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佝偻病及骨软化症,导致患者骨折,骨骼畸形及骨痛,而且儿童骨骼发育中可出现钙吸收较少及矿物质盐沉积过少,从而导致儿童骨折频繁等情况发生。

3.4 维生素D与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

若儿童缺乏维生素D也将导致其免疫力降低。儿童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其1,25-(OH)2D合成减少,导致单核细胞不能有效分化为巨噬细胞,从而导致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受损,导致儿童免疫力低下,发生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这也可导致儿童发生肺炎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3.5 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微生物D的缺乏可影响脑血管,心血管等,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等。研究表明儿童缺乏维生素D与体重超重,肥胖有密切关系,且也与甘油三酯血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研究还发现若及时补充维生素D将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也降低儿童发生肥胖的发生率。

3.6 维生素D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还未完全成熟,而且免疫系统也与维生素D有密切关系,若儿童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其T细胞或定减弱,从而减少免疫球蛋白的分泌。研究发现儿童缺乏维生素D可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生率。而且研究也发现若产妇在孕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3.7 维生素D与儿童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为儿童糖尿病常见种类,主要与儿童维生素D缺乏有关。胰岛素功能与维生素D的有密切联系,若维生素D摄入量减少,则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研究发现维生素D代谢产物可维持胰岛素B细胞活性,促进外周T细胞凋亡,减轻儿童自身免疫反应,减轻对胰岛素B细胞的破坏,从而降低儿童发生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4 总结

维生素D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为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在调节体内磷代谢,钙代谢,维持体内血磷,血钙平衡,从而维持人体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但机体无法自身合成维生素D,需从日晒中获取。因此在我国某些高纬度地区由于日照时间过短常常导致儿童缺乏维生素D。儿童缺乏维生素D将为儿童带来许多疾病,如儿童佝偻病,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Ⅰ型糖尿病及皮肤病等,这些疾病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应重视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增加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主要方法为婴幼儿可摄入维生素D强化配方奶或全奶,对于肺炎,腹泻及呼吸道感染患儿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