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时间:2023-05-30 10:4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第1篇

关键词:化学变化;兴趣;实验探究;价值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15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药与健康、环境污染与治理、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等领域,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推动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从个人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引领科学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活跃思维,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时往往借助于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报以极大的探究兴趣。然而,这样的兴趣仅仅是对实验本身的热忱,并不足够持久。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元素等抽象、晦涩的化学概念时常因缺乏兴趣而掉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化学科学的重要性及价值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维持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因此,在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科学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科学呢?我区使用的教材是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教材,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3课时: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探讨化学的价值、研究内容),第二课时《神奇的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三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下面以《神奇的化学变化》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归纳概括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通过对燃烧、玻璃等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材料的举例,认识到化学变化是获得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感受化学学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坩埚钳、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镁条、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五、 教学过程

[导入]形态万千的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这些神奇的变化。

[投影]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目标是行为的动力,当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就会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得以维持和加强,最终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环节一: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问题]列举纸张、饼干能发生的变化,并对列举出的变化进行分类。

[结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

[举例]生活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质疑]为什么水沸腾、水结冰两个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提升]“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结构不同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比如:饼干、纸张、蜡烛能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能列举很多。此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例可举,充分体会到化学并不神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列举变化进行分类并归纳概括出每一类变化的特点,很自然地就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通过举例、质疑等环节,及时评价学生是否真的明确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内涵与外延。

[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蜡烛燃烧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材料的获得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制成塑料 B. 砂石制取玻璃

C. 铁矿石冶炼金属铁 D. 石块磨成石刀

[过渡]化学变化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先从铁矿石中冶炼出了铁,从此我们告别了风雨飘摇的茅草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楼房;我们的科学家以砂石为原料获得了玻璃,我们就跟纸糊窗说了再见,从此感受到了窗明几净的惬意与温暖;我们的化工学家用石油制造出了塑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化学变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化学家们是怎样研究化学变化的呢?

设计意图:环节一与环节二的衔接,借用了关于“材料”的练习题。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评价学生对化学变化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通过产生新物质、新材料改变我们的生活,体会化学变化在人类“获取新物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化学变化如此重要,如何进行研究?引出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化学实验。既进行了方法的引领又自然地过渡到了环节二。

环节二: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演示实验](1)镁条的燃烧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学生分组实验](1)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设计意图:以上4个实验既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在动手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本中提供了四个实验,采取何种方式呈现?我们认为:学生学习化学之初,尚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都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不切合实际;倘若都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远观时现象不够明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需求。所以,我们采用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镁条的燃烧对于初学化学、缺乏基本实验技能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计为演示实验,其余三个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技能方面只涉及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我们确定“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用于演示,因为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远观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借助此实验的演示,指导学生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为分组实验做好实验技能上的铺垫。

[质疑]有的化学变化同时伴随多种现象。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小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过渡]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化学变化除了一定产生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往往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他们认为:发光、放热也是产生新物质,而据此判断该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此处过渡语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引入下个环节:体会化学变化能实现能量转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新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

环节三:体会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过渡]人类认识的第一类化学变化是“燃烧”。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能和热能,而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是物质本身蕴含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学生交流]蜡烛燃烧、电池充放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小结]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练习]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电灯通电发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能量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

[提升]获取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是人类研究化学变化的根本目的。

设计意图: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化学变化,燃烧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光能与热能。通过分析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蜡烛燃烧、电池放电、电池充电、光合作用等变化中能量的转化,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在能量转化中化学变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化学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科学。化学变化不断地为我们创造新物质,不断地为我们实现所需要的能量转化。通过化学变化,我们拥有了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翅膀 (飞机);我们可以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底(潜艇);它甚至帮我们实现了遥远的太空梦想(神九、神十、天宫一号)……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吗?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变化呢?

[学生交流]有害的化学变化举例。

[问题]如何避免或延缓这些有害的化学变化?

[学生交流]可以通过低温、真空包装延缓食品的腐烂,可以通过通风防止矿井的瓦斯爆炸等等。

[提升]化学变化有益有害,学好化学、习得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控制条件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所提及的化学变化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片面的认识。此处教师着意进行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历数化学变化的丰功伟绩的宣讲,一方面突出化学变化的价值,另一方面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认知冲突:并非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有益的。学好化学,我们就能抑制不利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化学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根本在于学生。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素材的选取等都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习。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初步体会实验在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燃烧、玻璃、塑料等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材料的举例,使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对“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是否全部有利”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到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初步构建物质的变化观。然而,在这节化学的入门课中,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的形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到化学变化的价值,让学生爱上这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有意思、更有价值。有意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化学变化乃至化学学科的价值可以将这份兴趣持久的维持下去。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贴近生活的素材或者明显的实验现象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而关于材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等例题的选取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价值,体会“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从本节课的实施过程看,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从学生交流和反馈练习的情况看,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第2篇

重点如下:

一、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二、化学的发展过程:

1、发现利用火,发现矿石制造出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

2、创立的原子论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代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探索微观世界;绿色化学。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化学的研究进入微观阶段

4、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5、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6、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主要是化学变化,当然也有物理变化。

2首先,火烧赤壁,是一个燃烧现象,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表现。就比如你点燃酒精灯,酒精跟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当然是化学反应,火烧赤壁跟这个是一个道理。

3、当然也会伴随物理反应,比如火烧赤壁时,水会受热蒸发,在烈火中发生热传递、金属融化等现象也都是物理现象。若题目的考点是“燃烧”,便是化学课本上的知识点,主要还是考虑其化学变化。所以笼统地、不确切地说火烧赤壁是化学反应。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课】

教师进行魔术表演:“不怕火烧的手”。

(通过一个与“火”相关的小魔术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借用PPT展示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燃烧的实例。

燃烧,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利用燃烧取暖,烹制可口的食物,用于化工生产,以及节日里绚丽的烟花所营造的喜庆气氛。因此,燃烧既神奇又平凡。这节课,我们就来开启项目――“探索燃烧的奥秘”之旅。

【学生讨论】

就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你对燃烧的认识是怎样的?在这一项目中,你还想了解燃烧的什么内容?

【自主探究】

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物品。它的燃烧平静缓和,是我们进行探究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实验探究一:

在进行实验前,对所用物质进行细致的观察,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溶解性等。

实验探究二:

按时间顺序观察现象。燃烧时,熄灭后。

实验探究三:

物质燃烧过程中有状态的变化。

实验探究四:

燃烧还伴随有物质的变化。

实验探究五:

对火焰的结构和温度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组交流】

对记录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评价,组织科学的语言对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初步得出结论。

【概念提炼】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过程。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反思交流】

学习了化学变化,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从化学变化的角度看待燃烧有何深层次的理解?

【课外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身边的燃烧现象,思考哪些物质可以燃烧。上网查阅课本第15页的信息检索内容。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究竟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

【实验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和记录,并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实验一:

蓝色沉淀,新物质生成。

实验二: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新物质生成。

实验三:

气泡产生,温度升高,能量变化。

实验四:

气泡产生,温度降低,能量变化。

【讨论交流】

通过这几个实验,同学们对化学变化又有了什么新认识?燃烧作为最常见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的视角,你想探究燃烧的哪些内容?燃烧是如何发生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观察思考】

观察周边环境中哪些物品可以燃烧。

【小组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上节课布置的信息检索内容。

【课外延伸】

环顾教室四周,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概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将灯帽罩在酒精灯上,火焰熄灭;烧杯罩在蜡烛上火焰熄灭。什么原因?

空气按体积计算,78%为氮气,21%为氧气,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究竟是谁在燃烧中发挥作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

【思考交流】

(利用控制变量思想,纯物质设置单一变量进行实验)如果是空气中的氧气或者氮气在发挥作用,那么物质在纯净的氧气或者纯净的氮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呢?

【实验探究】

实验一:

归结氧气的检验方法。

实验二:

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分析不同燃烧环境中物质的变化。

实验三:

硫磺的燃烧,分析物质的变化。

实验四:

铁丝的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物质的变化,实验注意事项的引导。

实验五:

氮气的性质检验。

在实验分析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发生反应的物质是什么?生成的物质是什么?从而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分析燃烧。

【讨论交流】

通过上述的实验,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燃烧着的物质在氮气中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物质燃烧本质上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氮气是不支持燃烧的。)

【新课推进】

PPT展示实验中涉及到的物质燃烧的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观察这几个反应的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有氧气的参与。)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由此可见,多种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概念的提炼,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概括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燃烧的必备条件之二为氧气。

第四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条件吗?

【讨论交流】

木柴、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是如何被点燃的?为什么?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探究】

实验一:

酒精容易被点燃。

实验二:

石蜡不容易被点燃。

(不同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热量不同。)

(物质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需要能量,物质不同,需要的能量也不相同,则物质能发生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就不同,即着火点不同。)

实验三:

冲不出的火焰

(降低的是温度,而着火点不会随意变化,因此,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着火点低的物质容易发生自燃。)

【在线查询】

酒精灯和蜡烛结构的区别。

【推进新课】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变化一定像燃烧这般剧烈吗?

(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酒和醋的酿造,金属的腐蚀,食物的腐烂等。自燃:缓慢氧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逐渐积累,使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发生自燃。)

【归纳总结】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

【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手抄报,分板块将本任务所学到的知识编排出来,在小组间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反思

在项目学习的授课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猜想和预设。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逐步激发其产生新的探究欲望。在每个探究之前,多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是怎样的,而探究之后又有了怎样的新认识,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冲突或者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会不断形成一种驱动式的学习主线路以及螺旋式问题思考的思维。

在这一任务的学习中,学生所欠缺的是站在化学变化的角度去全面认识燃烧。燃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燃烧发生前的物质是什么?燃烧之后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为什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会不同?这样逐渐以燃烧的三要素为切入点来理解化学变化这一核心内容。反过来又通过化学变化的本质和不同视角来深刻完善对燃烧的认识与理解。

第5篇

____部分地区中考试卷知识点分布情况统计

____一、知基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初接触到的化学用语,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物质的变化形式有两种,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形态变化(如块状变成粉末状)、状态变化(如液态变成气态)、物理属性的变化(如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均为物理变化;而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产生了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这些现象只能帮助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而不是判断的主要根据。

既有体积的改变又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变小了,同时放出了热量,但由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当然,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其体积变小了,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放出,但因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即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2.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判断的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必须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就是化学性质,反之,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称为物理性质。

_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是不同的概念,如“酒精在燃烧”和“酒精能燃烧”虽只有一字之差,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前者表示一个化学变化过程,而后者表示酒精的一种化学性质――可燃性。再如“食盐能溶于水”和“食盐溶解了”,前者是指食盐的物理性质,后者是指食盐的状态、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变化是过程,而性质是结论,性质是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性质的描述词前一般有“能”、“易”、“不易”、“可”等字词出现。

例1__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为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

解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题中所给信息可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物质。化学性质有:易燃烧。发生的物理变化是汽化。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燃烧。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6题(选择题),乐山市第18题(选择题)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传统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新课标实施后,这类以识记形式为主的试题逐渐减少,预计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分值不会太高,且将以选择题为主。

二、明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试验,该实验第一次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操作过程。该实验主要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反应装置,其原理是: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并消耗氧气,使内部(集气瓶内)压力减小,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导管,根据水面上升的高度可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该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燃烧后不能产生气体。如果有气体产生,必须选择适当的试剂来除掉气体,以免使气压差减小,影响实验结果。

常见的装置如图2所示:

例2_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为20_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_cm处;③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④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填字母)。

A.红磷_B.木炭C.铁粉

(3)在操作④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为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④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本题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知识背景,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迁移。本题的实验原理是:通过加热铜粉消耗A容器中的氧气,使A中的气压降低,通过计算倒吸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问题(1)考查利用“气压差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问题(2)间接考查了可燃物的选择条件;问题(4)紧接着制造了与问题(2)不相符的认知冲突,从另一角度展开讨论,突出了试题的发散性和创新性;问题(3)则主要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把“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1/5”用于实际解题中。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在测定过程中为了使A容器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在实验前后必须都要调整A、B中的液面,使之保持水平。

答案:(1)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2)B;(3)12,偏大;(4)NaOH,2NaOH+CO2=Na2CO3+H2O。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黄石市第1题(选择题),北京市第14、18题(选择题)等。与空气有关的环境污染题很常见,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作为探究方案题出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在今后的考查中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其中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分值约为4分左右。

三、看热点――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制取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在中考试题中常以实验题(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1.发生装置的选择

主要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来选择。

(1)如图4所示,凡是给固体加热或固体跟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均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O2的装置(a套装置)。教材中Cu2(OH)2CO3、加热NH4HCO3、CO以及还原Fe2O3等实验均采用此装置或类似的装置。

(2)如图4所示,凡是由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且反应不用加热,均可采用实验室制取H2的装置(b套装置)。教材中用H2O2制O2_,实验室制CO2等均采用此类装置。若要控制液体反应,可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若反应物固体块较大,且用量多,可将试管换成广口瓶、锥形瓶或烧瓶等。

无论选用上述哪套装置均应注意:①先检查气密性,再加药品;②制取装置中导管口略露出胶塞即可;③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另外,使用a套装置时还应注意:①药品平铺;②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③如反应较剧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药品堵塞导管口;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使用b套装置时还应注意:①长颈漏斗底端须液封;②装药品的顺序是先固后液。

2.收集装置的选择

(1)凡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根据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分别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空气取气法。如图5所示,若使用C或D装置收集气体时,一定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正确选择气体的入口。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①导管应插至集气瓶底部(无论向下排气还是向上排气);②应在瓶口验满,可燃性气体不能用点燃法验满。

(2)凡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可采用排水取气法(如图6所示)。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收集前集气瓶应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不留气泡。

(3)有毒性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可采用洗气装置进行收集(如图7所示)。先将瓶中灌满水,使气体从B端进入(短进长出),从长管排出的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筒还可用来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洗气装置中的液体可根据气体性质选用。

例3__图8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错误,并说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能否换成NaOH溶液__(填能或不能);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4)B、C顺序能否交换?

分析:B、C均为洗气装置,气体要顺利流动,导管要“长进短出”,显然C有错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排出,D有错误。除杂质时,主要物质不能与洗气瓶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用NaOH(2NaOH+CO2=Na2CO3+H2O)。B、C顺序不能变,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

答案:(1)C中导管没按“长进短出”装配,气体无法流动;D中导管未插入集气瓶底部,不便于空气排出,难以集满纯净的CO2。(2)CaCO3+2HCl=CaCl2+CO2_+H2O。(3)除少量HCl气体,不能;除水蒸气。(4)不能互换,否则除去水蒸气的气体通过B时又会带来水蒸气。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泰安市第16题(实验题),镇江市第26题(实验题),乐山市第46题(实验题)等。氧气、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气体,两种气体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在中考中往往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高,一般为6~10分,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分值不会减少。

四、破难点――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微观结构剖析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的)、碘、硫磺、磷等;(2)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水(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五氧化二磷等;(3)有机化合物。如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醋酸、甲醛等;(4)酸。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的)、硝酸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石墨、单晶硅等;(2)金属单质。如铁(由铁原子构成的)、铜、汞等;(3)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氖气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1)碱。如氢氧化钠(由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钙等;(2)盐。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硫酸镁、碳酸钠等;(3)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由钙离子、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等。

例4__已知酸性物质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一些性质,设计了如下的系列实验:

(1)如图9,向一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

(2)向图9的烧杯中再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分别取A、B两个烧杯(见图10),A杯中加入蒸馏水,再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杯中盛有浓盐酸,用一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是:

(1)_______;_

(2)_______。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微粒的一些性质。(1)向烧杯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时,由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有间隙,所以构成石蕊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水的微粒间的间隔中去了。(2)向该烧杯中再加入盐酸时,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说明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3)过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其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使A烧杯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中考题型总结及预测:在2008年的中考中,涉及到此知识点的考题有:扬州市第23题(填空题),北京市第11、24、25题(选择题),黄石市第4题(选择题)等。物质的结构为中考必考内容,考题仍以选择、填空为主,分值可能会略有提高。

五、析错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元素基本分两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区分金属与非金属应该从元素的性质入手,不过表面上我们可以元素的中文名称来区分:一般偏旁为“钅”的为金属元素,但偏旁非“钅”的汞例外;通常中文名称偏旁中含有“石”或“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但溴元素例外。

1.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占据一格,每一格都含有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元素周期表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依据,还能为人们寻找、发现和合成新物质提供参考和途径。

2.元素与原子结构: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类原子”即指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以核电荷数为根本依据对原子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数(即原子序数或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由更为微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3种粒子构成的,但是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里只有一个质子,却没有中子。

在核裂变及核聚变中,不仅元素本身发生了改变,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巨大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也发生了变化,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这属于核变化的范畴。

例5__对过氧化氢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分子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D.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解析:元素属宏观概念,而分子、原子属微观概念,当提到一种物质的组成时,应该说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当提到某物质分子的构成时,才能说它是由什么原子和由几个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也就是说,它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_,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所以A、C是错误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因此D也是错误的,故应选B。

第6篇

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我用微笑一一赞许他们列举的例子。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小草长大。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就喊道:“不对!小草长大是化学变化。”顿时,教室里刚才积极踊跃的发言被打断了,代替的是稍稍沉默之后的争议。

看到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争议。我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正方:小草长大是物理变化 反方:小草长大是化学变化)并组织其展开辩论。

稍做准备之后,辩论开始了。

正方:“长大后的草还是草,没有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反方:“在生物课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草在长大的过程中,进行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正方:“虽然小草在长大的过程中进行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但就它体内的淀粉和叶绿素而言,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反方:“小草在长大的过程中要发芽、开花、结籽。那不就有新物质产生了吗?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正方: “这个题目是‘小草长大’,从题意看,小草由小到大,就象你长大一样。难道你现在不是你了吗?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反方: “你只注重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

学生们辩论的很激烈。最后,我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是因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了问题。当然,一切事物都有主次之分。大家想一想,小草长大这个变化主要反映的是什么呢?”再经过大家讨论,确定该变化是化学变化。同时,学生们也体会了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一场学生的争论过去了。迎接着新课标挑战的我,接受着教改浪潮洗礼的我,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忽然间,有一股强烈的意识逼迫自己去思考,怎样让学生的评价“动”起来?

语言表达能力决定着一个人能否畅通无阻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只要人与人适时的进行着交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激发人创造力的氛围也就形成了。单就化学而言,它的学习方法之一是通过现象得出结论。不管是现象还是结论都要求学生准确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坐在自己座位上回答问题或者集体回答问题时神态自然,语言表达流畅。一旦让他站起来当着同学的面重复他的答案时,他就别别扭扭,结结巴巴;有的学生用书面语言能表达出来,但用口头语言表达时就出问题。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时常不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吗?当在无人的地方或无人注意你时,你可以毫无拘束的放声唱歌,形态自如的轻歌曼舞,表情丰富的自我陶醉。突然,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还会那么自如而流畅吗?人的灵感在周围环境纷繁杂乱的时候有易被激发的特性,所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嘈杂”的,“老师没注意他”的环境,同龄的他们之间会毫无顾及的把自己表现的淋漓尽致。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则是给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最好方式。

在教学中不妨把一些教学内容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例如讲《碳的单质》时,先在投影仪上出现了几个问题:1.自然界中以碳单质形式存在的物质都有那些?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那些?他俩的物理性质为何差异这么大?3.碳的几种单质的用途分别是什么?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然后,让各小组的成员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再让各小组内进行讨论评价。学生讨论的声音越大,越能激发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最后各小

组选派代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由于有刚才讨论的基础,大多数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胆子变大了,表达也就变的流畅了。

第7篇

一、农村化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资源严重缺乏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探究性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没有完备的化学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一些先进的仪器无法购置,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教师只好在课堂上讲实验,在黑板上画仪器,学生只能背实验、记实验,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中学还缺乏计算机网络、图书设备、音像资料,依然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效果甚微。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在农村中学,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仍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他们对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说教,对实验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或讲解,学生只需记忆、模仿就行。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农村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偏低。化学新课程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教材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到处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也常常令农村中学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往往就很难进行。更不要说是上网获取信息,就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学生也难以做到的。有些问题,即使是教师也不容易完成,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电脑才刚接入互联网,且不说还有相当多的教师根本就不会上网,学生中更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进过网吧,而进网吧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而已,甚至还有不少学校连“古老”的幻灯机都进不了教室,落后的教学手段可想而知。另外,大部分的初中教师,特别是教龄较长的化学教师,由于长期脱离高中知识,根本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每天接触只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知识,或非常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本来就不甚准确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老化,思维呆板迟钝,几乎不具备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的科学素质。很显然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新的肥皂泡,只是一个漂亮的气泡而已。

(四)评价方式滞后制约课程改革

尽管中考的考试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学校和师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升学考试的压力,某些农村中学的一些做法更是偏离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新课提前结束、延长复习时间、新老教材一起用,依然是题海战术,学生的负担有增无减。如何改变这种阻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二、农村中学面对困难应采取的措施

(一)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在日常的学习中,农村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学经费的投入,帮助农村中学完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必需的教学设施。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例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的铝、铁、铜等,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第8篇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幼儿科学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Interesting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Children's Science Education

YUAN Ye

(College of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Abstract To introduce the chemistry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Dazhou, and propose some sustainable strategies on carrying out chemistry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children's science education, relating to chemistry experiments characterized by interest, operability and life.

Key words chemistry experiments; children's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和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具体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科学素质具有基础性,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关键期是2~6岁,科学启蒙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途径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宜的科学意识培养,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尝试性地进行化学知识启蒙教育已逐渐成为当前国内外化学教育工作者新的研究方向。

1 达州市幼儿化学启蒙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系统的化学教育始于初三化学,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部分科学教材(如教科版)仅在六年级下册涉及少量化学知识,感知化学,围绕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以及化学变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化学启蒙教育,而学前教育阶段几乎没有介绍过化学知识。通过走访达州市机关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商业幼儿园等我们了解到,多数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更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弹、唱、跳等素质和技能,对于科学教育活动(或自然常识)这种具有隐性、远期效应的课程缺乏热情,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且忽视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使得幼儿完整的素质教育受到影响。加之化学一直被认为内容难,幼儿可能接受不了,化学药品有腐蚀性,危险性大,化学实验操作复杂,化学仪器多, 使用规范性要求高,②幼儿心理惧怕,无法胜任,种种因素造成化学教育一直未在幼儿园正式开展。在具体的实施教学中,由于受幼儿园办学条件的影响及幼儿教师科学知识结构的限制,多数幼儿园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偏向于知识的传授或讲解,在教学中从生活常识和健康饮食等角度介绍化学小知识,同时在幼儿园科学角,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方面加入化学元素,更多以科普知识栏的形式向幼儿和家长宣传化学知识,如以图片的形式告诫小朋友不要乱动农药、家庭药物不能乱用,一些食品如爆米花其中含有金属铅,所以不要经常食用,除此之外,有的幼儿园也会结合传统节日如九月初九插茱萸的风俗,向幼儿介绍茱萸的药用价值等。

有研究指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引入趣味化学实验,对开展幼儿化学启蒙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趣味化学实验重视趣味性、可操作性、生活性、简易性,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探究的乐趣,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参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专注力和协调能力。因此为了改善达州市幼儿园化学启蒙教育现状,拓宽幼儿科学教育思路,本人收集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探究乐趣,且操作安全的趣味化学实验案例,部分小实验已在幼儿园进行试点,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我市幼儿园相关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教学参考。

2 趣味化学实验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1 善用生活用品,开发趣味小实验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化学探究,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生活物品,合理利用和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使孩子感觉自己不是在做什么实验,而是觉得自己在玩。如在药品选择上,可以选择厨房中的食盐、白醋、小苏打、食用油等调味品,充当化学试剂中的酸碱盐溶液,洗衣粉、洗涤剂、肥皂水、泡菜坛水等在相应的小实验中也可作为实验药品;实验材料选择上,可以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筷子代替玻璃棒搅拌、用眼药水瓶代替滴管、用空饮料瓶代替试管、用吸管代替导管来进行实验操作,很多材料可由幼儿独自从家里获取,部分材料是由生活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觉到化学随处可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幼儿深深感受到化学的亲和力。如“自制果汁碳酸饮料”,原理是利用食用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便可制成汽水。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将日常食用的水果如柠檬、橙子等榨汁,再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或食盐)、小苏打、冷开水(不要将瓶子装得太满),同时可以准备一些果味香精供幼儿选择添加,将瓶盖旋上放置15分钟之后,一瓶果汁碳酸饮料可以喝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饮料,并鼓励孩子回家之后做给父母们喝,启发幼儿要学会分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自制酸奶、腌制酸甜小黄瓜等趣味小实验,在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劳动使命感。

2.2 巧借颜色变化,开展化学小游戏

幼儿对颜色的变化天生敏感,许多化学变化都伴随着明显而美丽的颜色变化,而且变化多端,非常有趣。化学中的变色反应有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盐发生的变色反应、碘与淀粉的变色反应,但这些原理对于幼儿来说是没有必要知道的,但通过活动可以让孩子明白,物质与物质之间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时两种物质放在一起是会发生变化的,从而显示出颜色的变化。③因此设计一些伴随明显颜色变化的趣味化学小实验,开展化学游戏教学,一方面可以抓住孩子的眼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使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化学的乐趣。如开展“葱汁密信”游戏活动,仍然从我们身边选取材料――洋葱汁,原理是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活动前,教师事先用葱汁在纸上画一幅图或写上孩子们认识的字并晾干,活动开始时让小朋友们猜猜老师刚刚在纸上画了什么图画(或写了什么字),当在蜡烛上稍微烘烤一下时,这张白纸上却立刻显现出图画或字迹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再试试柠檬汁、蒜汁及醋是否也有能产生相同的现象。

2.3 幻施化学魔法,传播生活小常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的健康教育常常渗透着化学常识,大多数幼儿园采用科学角或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饮食和保健科学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但由于幼儿识字不多,大篇幅的文字内容显然不适合幼儿的理解,故往往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展示,便于幼儿直接感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将化学常识融入到一些充满魔幻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或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化学赋予的魔力,同时也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如“沸腾可乐”,不是将可乐加热至沸腾,而是当将薄荷糖扔进一瓶可乐中时,几秒钟之后,可乐像着了魔似的冒出大量气泡,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气泡汇聚成水柱从瓶出,大约有15厘米高,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幼儿千万不要将薄荷糖或口香糖与碳酸饮料一起食用;另外,民间有清明节或立夏节气玩“碰蛋蛋”的民俗游戏,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酸蛋壳表面会冒气泡,同时蛋壳变得脆弱易碎,若在蛋壳表面涂上一层牙膏,则蛋壳表面被保护起来,不会被继续腐蚀。将涂过牙膏的鸡蛋和没涂过牙膏的鸡蛋分别放入两杯可乐中,放置10分钟,让幼儿用经过处理的这两只鸡蛋玩碰蛋蛋游戏,结果涂过牙膏的蛋壳仍然较硬,不容易破碎。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幼儿,我们的牙齿表面和蛋壳一样, 其主要成分是有机钙,常喝碳酸饮料有害牙齿健康,坚持用牙膏刷牙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使牙齿更坚固。④

3 结论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是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发符合幼儿思维发展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实验内容,且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实验材料安全易操作,让幼儿在充满乐趣而又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化学世界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化学实验中充分利用幼儿感官,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探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并尝试运用清楚、连贯、完整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表达在活动中的观察与收获,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锻炼幼儿的表达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从而为孩子们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基金来源:

1.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四川革命老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达州市为例》,项目编号:SLQ2012A-05

2.四川文理学院院级青年项目课题:《幼儿园化学知识启蒙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达州市为例》,项目编号2012R006Q

注释

① 王炜祺,张凤,陈凯.趣味化学实验与儿童科学启蒙教育[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12(23):50-52.

② 陈晓娟,杨燕.幼儿化学小实验的实践与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化学专集.

第9篇

.化合反应: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 + 5O2= 2P2O5

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2.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SO2

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2= CO2

燃烧更旺,白光,产生无色无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 + O2=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2 + O2= 2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水雾生成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解反应:

7.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8. 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 + 3O2

9.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O2

1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置换反应:

11.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12.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13.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白色粉末消失,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1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CuSO4+2NaOH==Cu(OH)2 +Na2SO4

蓝色溶液变成蓝色沉淀

二.概念: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第10篇

第一次

姓名

______

一、

填一填。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________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________。

2.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_________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_________琢磨而成。

3.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________,分布_______,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________和本领.

4.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_______,而且还能在上面______,这和它___________有关。

5.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_________,每个蚜虫只有________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_________,这些_________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

二、

选一选。

1.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几种纸,可以发现(

)的表面最光滑。

A.书写纸

B.吸水纸

C.过滤制

2.蟋蟀的耳朵在(

)。

A.头的两侧

B.足的内册

C.触角顶端

3.下列动物中,(

)是蚜虫的天敌.

A.蜻蜓

B.草蛉

C.苍蝇

三、明辨是非.

1.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任何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倍数都相同。

3.放大镜越大,放大物体的倍数越大。

4.所有的昆虫都是害虫。

5.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6.当蚜虫进食的时候,它全身蠕动,嘴顶着叶子。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二次

姓名

______

一、精彩补白。

1.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______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________,但都很有_______.

2.

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例如花岗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的晶体。

3.

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_____”,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好像一片_____。

4.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_______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________.

5.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_______,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______倍的_______结构的显微镜。

二、

择优录取。

1.我们生活中吃的食盐是(

)晶体。

A.氯化铵

B.氯化钠

C.碳酸钠

2.用下列仪器中的(

)不能看清大肠杆菌。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扫描隧道显微镜

三、明辨是非.

1.晶体都比较大,能用肉眼看到。

2.人们是按照物质内部的结构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

3.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

(

4.只要把放大镜的凸度制大点儿,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就能无限大。(

5.显微镜最多能把物体放大几千倍。

四、回答问题。

怎样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三次

姓名

______

一、精彩补白。

1.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________的物体以及物体的__________。

2.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要求。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___________。

3.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________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4.

_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

列文虎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找到了微生物。

6.

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________的作用。

7.

微生物是________,具有同其它生物一样的___________。

8.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0.

随着_________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___________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

明辨是非。

1.我们用自制的显微镜不能看到细胞。

2.细胞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子。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很大。

4.霉菌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所以发了霉的食物是可以吃的。

5.酸牛奶是因为在牛奶中加了醋形成的,和微生物没有关系(

6.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

三、写出显微镜各步分名称。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四次

姓名

______

一、精彩补白。

1.

有些物质变化很_________,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___________,甚至不易被我们_________。

2.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__。

3.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_________的物质是一种_________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二、

择优录取。

1.下列物质中,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冰

B.雪

C.水

D.酒精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水结冰

C.铁钉生锈了

3.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一种(

)的物质。

A.红色

B.蓝色

C.绿色

D.黄色

4.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

A.胡萝卜

B.大葱

C.面条

D.豆腐

三、明辨是非。

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物质有的不发生变化。

3.岩石、房屋、马路不发生变化。

4.我们不能人为使物质发生变化。

5.吃进嘴里的饭没有发生变化。

四、对答如流。

1、、为什么原本并不甜的米饭,咀嚼一会儿就出现了甜味儿?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五次

姓名

______

一、精彩补白。

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新物质——_________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

2.

二氧化碳气体是______的组成部分,它能使燃着的火焰________。

3.

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4.

买来的新自行车_________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____________了。

5.

铁生锈变成了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变化。

6.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硫酸铜溶液是____色的,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钉表面_________。

二、明辨是非.

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都相同。

2.醋和小苏打反应后,留下的液体是小苏打。

3.蜡烛燃烧过程中,只伴随着化学变化。

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实际上是铜与铁进行了置换。

5.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四、对答如流。

1.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

2、

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六次

姓名

______

一、

精彩补白。

1.

铁锈是一种_______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______,很容易________。

2.

我们周围的_____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会发生________。

3.

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________变化和_______变化。

4.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_______、土壤_______、大陆和两极______,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三、

明辨是非。

1、

铁钉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2、

把铁钉浸没在水中,会加快生锈。

3、

在铁器表面喷漆可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4、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5、

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6、

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7、

煤、石油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四、解释。

1、

人们在铁器表面涂上油漆的目的是什么?

2、你知道建筑用的水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七次

姓名

______

一、

精彩补白。

1.

月球总在围绕______公转,公转的方向________。

2.

月球是距离地球_______的星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

3.

______年__月,美国的“____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二、择优录取。

1.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体积是地球的(

),引力是地球的(

)。

A.1/4

B.1/6

C.1/49

D.1/80

2.月相变化是由于(

)而发生的。

A.地球公转

B.月球公转

C.月球自转

3.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月相变化都是循环的,大约(

)循环一次。

A.农历一个月

B.农历一年

C.公历一个月

D.公历二个月

4.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

)形成的。

A.水流冲刷

B.陨石撞击

C.火山喷发

三、明辨是非。

1.月球总是围绕地球顺时针方向运行。

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英国人。

3.月球公转和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

4.在白天,我们有时会发现天空中有月亮。

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透明的球体。

四、对答如流。

1.

你知道月球的地形特点吗?

2、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八次

姓名

______

一、

精彩补白。

1.

太阳系是以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2.

在太阳周围有八颗大行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择优录取。

1.月食没有(

)现象。

A.月全食

B.月环食

C.月偏食

2.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

)开始。

A.东边

B.西边

C.上边

3.月食需要经过(

)的过程。

A.偏食—偏食—全食—复圆

B.偏食—全食—复圆—偏食

C偏食—全食—偏食—复圆

4.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

)的行星。

A.唯一有生命的

B.会发光

C

.没有卫星

5.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

A.金星

B.太阳

C.火星

6.太阳系的行星中,距地球距最远的是(

)。

A.水星

B.

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7.

太阳系的行星中,卫星最多是(

)。

A.火星

B.金星

C.水星

D.土星

四、对答如流。

1.你知道月食的形成吗?

2.你知道日食的形成吗?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九次

姓名

______

一、精彩补白。

1.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____________,根据其形态现象成_________、_________或其它物体的形态,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__________就称为星座。

2.

在北部天空的______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是颗________的星星,但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__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

3.

狮子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____________,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________,这些就是师子座的明显标。

4.

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他们分别属于_____座、_______座、_______座。

5.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组成的一个_________,被人们称为_________。

6.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组成的一个______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7.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_______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______________的古籍上就出现了“_______”的名称。

三、择优录取。

1.织女星位于(

)座。

A.天鹰

B.天琴

C.天蝎

D.大熊

2.北斗七星是(

)座的一部分。

A.大熊

B.小熊

C.

天蝎

D.猎户

3.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

)亿个河外星系。

A.100

B.500

C.700

4.我们生活的地球在(

)。

A.仙女座星系

B.银河系

C.猎犬座星系

四、对答如流。

1.

如何借助大熊座找到北极星?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十次

姓名

______

一、

精彩补白。

1.

我们每天都要消耗_________和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___________。

2.

我们在处理垃圾时可以使用________或_______,之后还要注意__________。

3.

现在北京人均日产生活垃圾_____千克,全市日产垃圾______吨。

4.

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家庭垃圾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每天也在生产着大量的垃圾。

6.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不能用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8.

重新使用是指_________或用另一种方法使用_________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二、

对答如流。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十一次

姓名

______

一、

精彩补白。

1.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________它们并重新______。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__。

2.

对生活垃圾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由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世界人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______________。

4.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____________。

二、

择优录取。

1.回收利用(

)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

A.塑料

B.玻璃

C.废金属

2.废电池属于(

)。

A.可回收垃圾

B.有害垃圾

C.橱余垃圾

三、择优录取。

1.垃圾不值几个钱,不如随便扔掉算了。

2.垃圾又脏又乱,没什么用,也不会有人要。

3.为了积极、科学地处理垃圾,垃圾必须要分类和分装。

4.用过的废旧电池可以随手扔在路边或水里。

5.水是用不完的,我们可以随便用。

6.每个人一天的用水量都是一样的。

四、对答如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

六年级科学作业

第十二次

姓名

______

一、精彩补白。

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____________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2.清洁的自来水被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就成了污水

3.淡水在自来水场中除了______和______之外,还要加入______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4.经过有效处理的废水,可以排放到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中,也可以_____________。

5.______是我们生命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

6.由于全球______的大量破坏和______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______倍。

7.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10.1909年____国的化学家__________发明了合成塑料。

二、明辨是非。

1.洗衣服的水不会造成水污染。

2.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

3.经过处理的水,一定适合饮用水。

4.待在家里就不会有空气污染了。

5.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6.可降解塑料并不符合环保要求。

三、对答如流。

第11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和结构、改变教学方法,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教育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既与传统的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对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整合的内涵

所谓“整合”不是二者简单“相加”,不是综合,而是融合,“整”为调整、重整、整改;“合”则为融合、合二为一。以化学课程为出发点,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进行整合,集二者之长,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化学教学,使“教”与“学”趋于一致,通过“整合”以达到把信息技术的完美手段恰当地融入到化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学得轻松,让老师教得顺心。

二、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使学生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

1.通过整合,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信息技术的flas、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了同学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教学“绪言”时,让学生观看课件录像:“高山流水”、“汽车奔驰”、“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空气污染”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让学生感受到空气受到污染的严重性。通过这种 “视频导入”方式,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整合有利于缩放演示效果,突破实验难点

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感官刺激不强,对于这种类型的教学,如果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作辅助手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如在“稀释浓硫酸实验”中,错误地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后果,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用flas方式模拟其过程及现象并伴随音效,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该知识。再如在教学“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实验时,由于产物SO2,污染空气,不太适合做课堂演示实验,通过采用录像播放的形式,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同学们观看,现象既明显,又能解决了污染问题。

3.通过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在对学生讲解红磷燃烧的反应原理时,通过动画模拟 “氧分子”分解为原子,再与磷原子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以及通过演示钠原子与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两者再重新组合形成氯化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4.通过整合,实现化学教学由抽象向直观的转换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及原理以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微观结构,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比如:在教学中通过用动画形式模拟出“水分子”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过程来解释化学反应。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通过整合,使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知识内容融入到社会生产活动和学生实际生活之中,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采用“学科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方式,既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化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就是与自己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自己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现象的观察能力,获取经验的积累,又能使自己从最基本的化学视角出发,对科学概念和科学观点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新的经验。

6.通过整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化学课程;观察能力;体会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27-01

一、培养化学观察能力的几种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例如:在演示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先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演示:①冰水水蒸气。②碱式碳酸铜分解。让学生看物质的成分。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的改变,启发学生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成分的差异。引导学生对两组实验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抓住每组变化的本质特征,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2.在兴趣中培养观察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时,指导学生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展开。先观察钠的状态:美丽的银白色光泽,固体很软继而变得灰暗。然后观察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产生无色气泡。最后观察反应生成物的性状:溶于水,使酚酞变红。每当学生看到这些现象时,立刻会对教学产生浓厚兴趣。这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现象和结论区别开来,学生就不会只看到溶液出现红色和钠的无规则运动,而忽视了钠浮在水面上,听到嘶嘶的响声,由于放热而使钠熔成小球的现象,也不会将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这一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这样,在兴趣中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变化过程,观察现象要做到眼看、耳听、心思。描述现象做到“海”(溶液)、“陆”(固体)、“空”(空气)全面兼顾,则可避免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发生。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训练,使学生懂得了怎样观察,掌握了观察的要领和方法,逐渐形成习惯,观察能力的的培养和提高也就在其中。

3.典型实验示范,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好些学生在观察中感到好玩,不认真仔细去观察,只看表面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实验中,教师应抓住实验现象,进行启发引导,深入讲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由观察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规律性认识的高度。教师要善于把观察什么问题给学生具体化,在进行任何一个实验时,都必须提示学生应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并且在实验中还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从隐蔽的细节现象中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按照课本中实验装置进行效果会不好,可以改为:催化剂用三氧化二铬并装在玻璃管中,将空气鼓入浓氨水中,导出的氨气经干燥再进行催化氧化。实验时也做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边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在浓氨水中鼓入空气会导出氨气?用什么物质做氨的干燥剂;②为什么催化剂继续保持红热现象?③锥形瓶中气体是什么物质?出现红棕色气体又说明了什么问题?④锥形瓶中有时会产生白烟是何原因?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维,观察能力必定会得到提高。

二、指导学生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

1.要求学生逐渐培养和提高全面观察的能力。全面观察就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装置等都要进行观察。例如,每次做实验,都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一下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是如何放置的,实验结束离开时,应使其恢复原状。只有全面观察,才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感性认识,才能对各个细节都有丰富的感知,以利于从中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和本质特征。

2.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面观察和分清主次的关系。这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必须要做到这几点:①必须注意观察的规律和顺序。例如,先观察实验器材,再去观察反应物质,尔后再观察操作的顺序,并注意观察物质至始至终的整个变化,包括生成物的最终状态。再如,先观察熟悉的仪器、药品;先观察应出现的现象,再观察可能的特殊变化。②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比较持久的,同时伴随着积极思维的知觉。学生的知觉常常会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还有观察的训练程度、错觉等因素导致观察目的不明确,对稍现即逝的现象无法及时观察纪录,对多种现象并有的实验,无法抓住其本质的现象。例如: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学生只能描述出“火星四射”这一明显的现象,但不能说明变化的本质特证。但是恰恰是由于生成黑色物质这一变化的现象说明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一个主要途经是通过实验现象观察,摄取正确的信息,认识规律。为此,应该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个别辅导和集体讲解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③必须指导学生要关于运用多种感观参加观察活动。

三、在观察和思维的有机结合中培养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