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祖国的诗

关于祖国的诗

时间:2023-05-30 10:4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祖国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一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二

龙腾马啸,与时俱进。

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鸡鸣凤舞,同乐共欢。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经有计,

军民共筑卫国堤。

庆国庆

看世界沧海桑田,

庆中华成立四九年.

中华美德源流长

英雄辈出焕荣光.

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三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

 

关于国庆的朗诵相关文章:

1.2016国庆节诗歌朗诵稿

2.关于国庆节的诗歌朗诵

3.迎国庆诗歌朗诵稿

第2篇

《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从诗歌的风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进取,反对黑暗歌颂光明;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那么关于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作文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最新艾青诗选读后感优秀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内涵与此刻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然后是在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必须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仅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我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我。仅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应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仅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能够不劳而获的,仅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仅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完美。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他用斑驳的色彩与光影呈现民族苦难与爱国怀乡之情。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千风呼唤,天光暗淡,沙雾弥漫,塞外凝结着千古的阴郁凄苦,死气沉沉,无数中华儿女横戈跃马,奔赴中华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风吹散马蹄声的边关,为保卫土地,不曾屈辱过一次。

艾青的诗色彩斑斓,用浓墨重彩发泄胸中郁气。血红、朱红、金黄、土黄、枯黄、青灰、雪白、铁黑、紫色、堇色、灰色、绯色,银色、古铜色、赭黄、暗绿、蓝色、草黄……正如陆游所说: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够熟视。兼之光与影的交错变幻,艾青的诗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韵味悠长的水彩画。还有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银浪白羽,太阳与黎明,血液与火把,故乡的树木池沼,黄土地与黄河、原野鸟雀、号角、桥、白雪……都承载着他对人类、对自然刻骨铭心的心的爱,对民族命运的深挚关怀。从这些流动的画面中还透露出袅袅的哲思,屹立不动的礁石和离开运动死气沉沉的鱼化石,连同那面直率的镜子,都给人无垠启迪。

艾青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同样是“诗中有画”,王维的诗偏于冷色调,情幽空灵,而艾青的诗偏向暖色调,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炫目色彩下汹涌着遏止不住情感洪流,神州沉陆的忧思,穿过数千年风尘扑面而来。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礁石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至于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他们吹响了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但无法实际的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带着我们前进,带着我们冲向未来!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他用斑驳的色彩与光影呈现民族苦难与爱国怀乡之情。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千风呼唤,天光暗淡,沙雾弥漫,塞外凝结着千古的阴郁凄苦,死气沉沉,无数中华儿女横戈跃马,奔赴中华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风吹散马蹄声的边关,为保卫土地,不曾屈辱过一次。

艾青的诗色彩斑斓,用浓墨重彩发泄胸中郁气。血红、朱红、金黄、土黄、枯黄、青灰、雪白、铁黑、紫色、堇色、灰色、绯色,银色、古铜色、赭黄、暗绿、蓝色、草黄……正如陆游所说: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够熟视。兼之光与影的交错变幻,艾青的诗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韵味悠长的水彩画。还有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银浪白羽,太阳与黎明,血液与火把,故乡的树木池沼,黄土地与黄河、原野鸟雀、号角、桥、白雪……都承载着他对人类、对自然刻骨铭心的心的爱,对民族命运的深挚关怀。从这些流动的画面中还透露出袅袅的哲思,屹立不动的礁石和离开运动死气沉沉的鱼化石,连同那面直率的镜子,都给人无垠启迪。

第3篇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 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第4篇

关键词:诗歌 《思修》课 教学 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作为运用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一门充满理性和思辨色彩的学科,在《思修》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可以运用充满了美感的诗歌去丰富课程内涵,将诗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诗情洋溢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命的课堂,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奠定精神基础,找到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

1 《思修》课运用诗歌教学的可能性

1.1 充满了美感的诗歌能丰富课程内涵 古今中外的诗歌,尤其我国的诗歌,是人类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先进、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道德指向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文和科学两方面的教育功能。正值青春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某种意义上,诗歌就是青春的象征,“诗”的年龄,需要诗的滋养。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思修》课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诗歌,能有效丰富课程内涵。利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大学生,把诗人的情感和大学生的自身情感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千载之下的诗人情感,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和激情,再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并陶冶自身的性情就水到渠成了。如此,教学事半功倍。

1.2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诗教 《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古往今来,人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情,运用诗歌这种鲜明的语言艺术生动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表达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抒发对自然和他人的真挚情感,反映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塑造健全人格的理想等等。我国有运用诗歌教学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利用《诗经》宣行教化,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是说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人民在礼教方面的表现,如果人民温柔诚实淳朴,那肯定是《诗经》教化的结果。即是说诗教具有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作用。以往人们注重运用诗歌来进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立身处事、济时应变的能力,如今,诗歌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1.3 有助于实现《思修》课教学目的 《思修》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不但要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同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个性密切相连,讲究情感和感悟,必需架起情感的桥梁,才能使大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继而升华他们的灵魂。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的形成源于情感,源于内心的感动。《思修》课堂上,适时引入美好诗歌,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把握他们在接触诗歌时的那些感动,将它逐步升华为一种深刻的理解,一种情感的熏陶,一种心灵的共鸣,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并使其从中得到人生的受用,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大学生通过优秀诗歌这股“清泉”的浸染,更容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继而坚定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信念。

2 《思修》课中引入诗歌的具体做法

2.1 运用诗歌的智慧,唤醒灵魂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大学生难免会急功近利、感情淡漠,甚至价值沦丧。唤醒大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诗歌美妙的意境,能吸引大学生积极、灵动地参与《思修》课课堂,诗歌凝练的语言,能触发他们的诗情;诗歌高深的内蕴能唤醒他们的灵魂,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他们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的教学中,我引入著名现代诗人于沙和流沙河关于理想的诗,用隽永的诗句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告诉他们,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船,人生要是没有了理想,就像失去船桨的小船,在人生的大海中随波逐流,随时面临沉没的危险。激励他们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追求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使理想之花结出成才之果。

2.2 运用诗歌的哲理,启发感悟 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许多青年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优越,经历尚浅,所以不懂生活也不会生活,甚至很少去思考生活、生命这样的命题。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一节时,我引用圣哲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警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他们,作为人,必须有思想,有思维,要去思考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人生。在感悟中走过最美丽的人生风景,到达最美好的终点。上完第三章的第二节,我在进行小结时提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并把臧克家先生的那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诗――《有的人》作为回答,让学生在隽永的诗意中领会人生的意义――个人只有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为了启发学生深刻思考人生,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思考人生及人生价值并以此为主题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学生们认真积极地思考着、写作着,当作业交上来时,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许多美丽的思想火花,这些学生个人情感的真实、自然流露,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考和成长的痕迹。这种诗意的课堂交流不仅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追求新意、渴求交流的需求,更能使我们思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深度互动,进而更好地完善与改进教学工作。

2.3 运用诗歌的情感,激感 “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一节时,我为学生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为导入,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启发学生体会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体会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理解爱国主义;通过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领会了民族英雄心系天下、造福万民的浩气丹心;通过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怒发冲冠”,发出的“还我河山”的呐喊,和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通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在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节时,我通常领唱一首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以歌曲那诗意、雄壮的歌词,震撼学生们的心田,澎湃起学生们胸中赤诚的爱国情怀,抒发我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我适时叮嘱他们要时刻铭记我们是中国人,都有着同样的中国心,我们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要为祖国的不断强盛共同奋斗。

2.4 运用诗意的至理名言,升华境界 至理名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是陪伴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良师益友。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或者摘抄下来,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终身伴侣。在讲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一节时,我适时设问:几年后,当同学们离开校园时,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引入爱因斯坦的名言:“青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造能力,而且思想、心理、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回答,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成才目标。引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及《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等诗句,启发学生珍惜少年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授课中有机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科技伟人和文学名人的至理名言,能有效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成才,修炼人格,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1):144.

[2]侯晓华.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7):7.

第5篇

“意境深远”,是考场作文的较高境界。意境是由文章所描绘的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蕴含的或者体现出的含意。通俗言之,“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的有机融合,景与情的自然结合。其或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意境深远表现为一种形象化的描写。有形象不一定有意境,但有意境就必定有形象;意境是对形象的更高要求。刻画一个人物,描摹一种情状,如果只是表面的形似,只求其生动逼真,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不能表现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深思,那么就难说它是生动形象的。那么如何使考场作文“意境深远”呢?

一、诗意地写作

1.意象的选择。朱自清在《关于散文写作》中说:“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体的暗示抽象的。”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来寄托主观情思。其实在考场作文中,考生也可以借鉴诗歌中意象的选择方法,来对文章的意象进行处理。如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作者从不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如“老水车”“矿灯”“路基”“驳船”,这些作者精心选择的新颖独特的意象,几乎很难在此前赞颂祖国的诗中找出。作者采用意象叠加(如老水车、路基、驳船、蛛网、古莲、笑涡、起跑线等)和强化(如深深、挂着眼泪的、新刷出的等)的手法,表达出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过程,使不可感的主体的情感,变成了可以用五官感知,看得见(如矿灯)、摸得着(如隧洞)、听得到(如疲惫的歌)的情感,激活了读者的想象,使诗歌更为生动可感。再如“祖国”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让这一概念产生诗意?正如一位俄罗斯作家说:“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那么拓展开来就是:“祖国,是祖父老屋后那青翠的竹园;祖国,是家乡小镇那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祖国,是雨点打在门前芭蕉叶上的声音;祖国,是屋檐下挂着的那成串的辣椒……”“青翠的竹园”“青石板铺就的小路”“雨点打在门前芭蕉叶上的声音”“屋檐下挂着的那成串的辣椒”,这些意象赋予了“祖国”这一词语丰富的内涵及诗意。显然选择富有特征的意象,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是建立诗意的第一步。

2.意象的表达。选择了新颖独特的意象,还要思考如何表达才能体现真正的诗意。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修辞,如比喻、象征、对比、夸张、对偶、拟人、反复等。如母爱是考生写作中常常遇到的话题,那么怎样把母爱诗意化?运用修辞把选择好的意象表达出来,是体现诗意的好途径。什么是母爱?罗曼・罗兰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通过仿写句子,考生就可以写出诗一般的语句:“母爱是在孤寂的深夜里,那一杯热牛奶的温暖;母爱是放学时,永远伫立于路口的等待;母爱是在我们成功时,那缀满欣慰泪花的笑容;母爱是我们因失败而选择逃避时,那坚毅的眼神……”再把这些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拓展、细化、延伸,我们的作品就会充满感染力。所以说,意象的表达通常要借助修辞,来表现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最终形成富有诗意的文章。

3.意象的升华。再美好的意象、再华丽的表达,如果没有真实的情感就是缺少诗意的灵魂,无论怎么写,只能是一潭死水,不可能成为透着灵气的一泓清泉。如《家乡的树》原稿:“家乡老井边上有一棵树,已经很老了。它为爷爷的童年遮风拦雨,为爸爸的童年投下阴凉,也是我童年的港湾。”作者把对家乡的老树的深挚感情写得很平淡,此时如果能寻找恰当的意象,把对故乡的一片深情投射到这棵能产生温馨、依恋、感激、思念等感觉的老树上,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如:“老井边站着一个你,几只小鸡在你的脚边啄食着岁月。你微笑地看着小猫在你的身躯上小憩。有淘气的孩子在你身旁笑闹,你‘嘘’了一声,怕吵醒了那只小猫。你把你印在月亮上,让远方的我仰头便看见你的笑容。”文段选择独特意象,借用恰当修辞,升华真情实感,诗意便盎然而至。

二、思想情感含蓄蕴藉

“意境深远”表现在内容上往往蕴含哲理。这种哲理不是直白的,而是寓于描写、抒情之中的、隐含的一种理念。“意境深远”表现在感情上是含而不露、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写景状物可以通过象征、暗示等,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把所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写人叙事可以进行虚实相间的处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写作时,如果考生描写的内容有画面感,同时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作者的意念,“意境深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有的考生片面地以为只要有了“景”,就能表达“情”,就能达到“意”与“境”的融合。在这样的认识之下,考生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造景,生硬地在文章中穿插“景”,甚至于在议论文写作中也用上“景”。如此的“景”是“景”,“情”是“情”,是无法达到“意境深远”的,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避免。

第6篇

中秋节演讲稿一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代表公司向所有的同事们说一声节日快乐,也祝福我们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聚在了一起共同努力,一起为了公司的成长壮大,在此我向为了公司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员工道一声谢谢!在今天这个花好月圆的美好夜晚,我们难免会有思念亲人的感想,但是也为在我们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而感到高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当前,我们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多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机关是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中枢神经",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内外沟通的枢纽作用,其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对内对外形象和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让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为了公司的大力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谢谢大家!

中秋节演讲稿二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节演讲稿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第7篇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我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透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忙幼儿明白祖国的生日,以自我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小编为大家整理幼儿园国庆节活动策划文章,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活动一

一、主题名称:

欢腾的国庆

二、设计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我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透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忙幼儿明白祖国的生日,以自我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三、主题目标:

1、明白每年的十月一日竖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感受节日的气氛,以自我的方式表达热爱之情。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

庆祝国庆节

活动准备:

1、炮竹的图片(没有烟花)人手一份。

2、中国地图一张、五星红旗一面。

3、关于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4、解放军阅兵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解放军阅兵视频。

为什么到处有鲜花?

二、介绍国庆节。

1、过几天就竖庆节了,国庆节是谁的节日呀?

2、学说:十月一日竖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大家会怎样庆祝呢?

4、欣赏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5、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认识祖国的首都和国旗。

三、幼儿以自我为祖国妈妈燃放礼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1、教师介绍背景图。

2、边念儿歌边添画:点点点,画画画,送给祖国妈妈小礼花。

3、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要求:

(1)要用漂亮的颜色画礼花,要画满。

(2)蜡笔不要涂在桌子上。

四、将作品送给“祖国妈妈”。

把自我的礼物送给祖国妈妈,并对“妈妈”说:“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活动二:

爱祖国,爱妈妈

活动目标:

1、明白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

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网上搜集人们欢庆的场面的资料;欢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了解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1)师:你们明白国庆节是谁的生日?(学说: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请幼儿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

师:人们都在干什么?

2、透过“过生日”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再次观看欢庆场面,教师向幼儿介绍这是大人们为祖国妈妈准备的礼物。

2)师:我们小朋友能够送什么礼物给祖国妈妈呢?

3)幼儿自由讲述。

请个别幼儿上前大胆讲述自我的想法。教师小结。

5)游戏:做礼物

根据大多数幼儿的意愿带给一些轮廓的纸,让他们利用画笔涂色等活动。

活动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庆祝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经典诵读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活动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20_年9月29日20_年9月30日

二、活动准备: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画主题悬挂标语气球、彩带若干

三、活动内容:

1.出一期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开展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的经典诵读比赛。时间为9月30日下午两点。

3.评比标准:

(1)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

(2)所选诗歌内容必须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4)读出诗歌的韵味,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诗歌的情感准确自然。

(6)现场演出效果好。

四、活动具体要求:

1.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各年级段分别评奖,各中队原则上要求全体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若干。一二等奖将设立奖金,以资鼓励。

2.诵读内容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崇尚感恩,传诵经典,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1-3年级可以选择《经典诵读读本》和童谣,4-6年级选择歌颂祖国的诗歌或散文朗诵。

4.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分工:

评委:__

统分员:_

会场布置:_(

音响)__

第8篇

薛仰丽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挖掘教材资源,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大集体观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初中生渴望和同龄人建立稳定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建立、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群体。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初中生所形成的集体观不是主流文化中的大集体观,不是所谓的爱国等类型的集体观,而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中的集体观。他们通常是通过对亚文化集体产生认同和归属,而并非是对主流文化群体产生认同和归属,但是我们却不能排除培养学生认同和归属于主流文化群体对培养学生认同和归属于亚文化群体的作用。由此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之时,笔者发现有关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选文篇目最多,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处处都渗透着大集体观的人格教育。另外,也有些关于在亚文化群体中形成小集体观的选文。

教材中有关大集体观人格教育的选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达对祖国至深至诚之热爱的选文;一类是满怀对祖国无限忧虑的选文。无论是纯粹的热爱,还是无限的忧虑,都是作者表达出来的对祖国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们或用话语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用行动默默地践行自己的情感。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轻轻地设问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对祖国深情的呼唤,她把祖国比作伤痕累累的母亲,她用一种赤子之情对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出了自己为祖国的未来而献身的激情和决心;莱蒙托夫在《祖国》中用一种奇异的爱情表达着他对祖国狂热的爱;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述说了闻一多为了.国家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等;杨振宁在《邓稼先》中通过邓稼先对祖国事业无私奉献的事例表明了邓稼先的爱国人格;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表明了自己弃医从文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是因为要救国;郭沫若用激昂的笔调写出了《雷电颂》,表现出了雷电颂中的主人公屈原以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诸如表达对祖国之热爱的选文比比皆是,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当然,有一些选文满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忧虑。最具有代表的是杜甫。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杜甫的诗文四篇,其中三篇都表现出了他的忧国忧民。在《春望》中他说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把花鸟拟作人,表达出自己对国破城荒的忧虑;在《石壕吏》中他描述了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反映出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和自己对祖国的忧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诉说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样可见他的忧国忧民。当然,还有其他选文向学生呈现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把国家的命运看做比自己的命运更加重要的高尚人格。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了自己的报国志向,他虽然被俘虏却依然心系祖国,和“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祖国共命运;陈与义在《登岳阳楼》中抒发自己辗转湘江的颠沛流离的同时,更多表明了自己对国家瓯越和中原动荡的担忧……爱国、忧国、为祖国奉献自身等都是大集体观的表现,只有心中装着“祖国”这一大集体,才会热爱它、关心它,并甘愿为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有关大集体观的选文在有关集体观选文中占大多数,这些选文通常是对祖国的高度赞扬,教师往往通过对这些选文的教学,培养初中生对袓国这一大集体的热爱和认同,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唤起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情。

对于大多从亚文化群体中获得认同和归属的初中生来说,大集体观的人格教育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初中生在自成一统的小集体中的观念和行为举止。另外,选文中还有些关于在亚文化群体中体现出集体观的选文。如沈石溪《羚羊飞渡》中写到斑羚以种族作为自己的集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大我,以小我成就大我,他们用生命在挂了彩虹的雨后天空中又架起一座美丽的天桥,那种气势震撼着我们每位读者;再如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中提到了大雁的联合观念,无论走到哪里,大雁都会吹起联合的号角,他们常是家庭或家庭的聚合体。这些选文都是在写亚文化群体中的小集体观,大多在告诉学生在集体中应该如何做。

中国人讲求“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大集体观还是小集体观的选文,都是从集体高于个体的角度去写,都体现出集体的重要性,都在培养学生对大集体以及小集体的认同和归属,都在告诉学生中国人所谓的集体观——“舍小我,以成就大我”。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集体观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使学生习得如何更好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语文教材选文不仅仅是言语行为的结果,它还是人格塑造的镜子,通过语文教材这面“镜子”,人们可以观察自己,反思自己,洞察社会。要实现语文教育的根本价值,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必须要不断挖掘语文教材资源,让语文教材不仅仅是学生进行言语训练的重要材料,而且还是学生建构健全人格的关键材料。

(薛仰丽 西藏林芝地区八一中学 860000)

第9篇

在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日子里,调皮的树精灵们冲我们眨着眼睛,天上的白云都充满了奇妙的色彩,透过白云,一轮红彤彤的旭日,向繁华热闹的都市投下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鸟儿们正唱着欢快的乐曲,跳着轻盈的舞姿。我们的文艺汇演也拉开了序幕。

今天,是祖国母亲64届生日,我们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伴着凉爽的秋风,迎着明媚的阳光,展开了一次关于“中国梦”的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穿着整整齐齐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用自己激情澎湃的朗诵诉说着对祖国的热爱。俗话说得好:“滔滔长江水,淹不尽浩浩的中华魂。滚滚黄河浪,击不倒深深的爱国心。”那洪亮的声音,一直回荡在我耳边。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三零一班的朗诵,他们从容不迫的走上舞台,将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给我们。那激情昂扬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坚韧的中国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的心,使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也使我们明白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明天需要我们建设守护。

快轮到我们了,我既高兴又紧张,浑身上下都是汗,整个人像是被钉在座位上似的,一动也不动。可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前面几个班级都朗诵完了,最后,我只得硬着头皮,像要踩着地雷似的走上讲台,心里就像有一只小兔子在蹦蹦跳跳。到了台上,下面的同学将目光齐刷刷的射向了我们,我抿了抿嘴唇,试图想让自己镇定下来。朗诵开始了,我面带微笑,尽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可是,当诗歌快朗诵完时,意外发生了:读到“啊!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正准备做动作时,有的同学将动作抛到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了。有的同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做好了动作,但看看别的同学没做,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同学做了动作,这对我们的朗诵来说,可是十分不利的。看着其他班神采飞扬的样子,我问我们班的成绩感到不安。但是,我相信,只要挥洒过汗水,就一定会有收获的,风雨过后一定就是彩虹。

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文艺汇演结束了。但那份快乐,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去。

五年级:吴欣悦

第10篇

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有这样的一个综艺节目,叫做国学小名士,不知道大伙看过没有。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国学小名士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国学小名士观后心得1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清词丽句,恢弘奇伟;遨游诗海,美不胜收。

古诗是什么?要让儿时的我来说,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难以理解的句子。而这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在考卷上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低年级时,背古诗对我来说是最复杂不过的了,背个诗简直比登天还难呐!可当我今天看了《国学小名士》后,我看到各位哥哥姐姐们那脱口而出的背诗速度,实在让我惊呆了!他们口中那一句句优美的古诗,都是祖先留下的财产,这一份份财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启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古诗热爱的激情。

古诗句的境界也很高,不只是字面上的描写风景、人物、心情等,更重要的还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深层意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诗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是不会倒回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像竹子一样坚强,顽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告诉我们做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是劝告我们小时候要努力,不然长大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古诗句的意境也很多,读着读着,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伊人独立花下,落英缤纷,一双春燕在细雨中飞翔。晏几道把相思都描绘得如此浪漫,在下真是佩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妙哉!妙哉!

可是自从有了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后,人们有什么问题就会使用它们查询,可以搜到很多的满意答复。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变得很少去通过书籍查找资料。那就更没有多少人会去在意故事词了。

我通过看《国学小名士》对古诗词加深了理解。古诗词已不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了,古诗词是每个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文化,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古人说的文言文到现在说的白话文,文言文现在也成了学习的一种,它们都被挖掘了新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无价的。

我对《国学小名士》里的哥哥姐姐们都赞不绝口,我要向他们学习,多积累古诗词,多了解祖国文化,多看些好书,多储存有用的知识。

同学们,让我们向祖国的璀璨文化走去吧!让我们向古诗词的方向前进吧!

国学小名士观后心得2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像璀璨的颗颗繁星,令人耐人寻味。它们又是煞丽、无穷无尽的瑰丽财富,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领我们开启国学的道路。

观看《国学小名士》时,我不禁佩服起诗句语言的鬼斧神工,更佩服寥寥诗句所散发的青草般的细腻芳香,选手们机警应对、学富五车的才艺更令我叹为观止。

第一轮是说“国”与“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我们只有事事关注我们的国家,把握住未来,学好每一堂课,未来才会发出光芒。

第二轮讲述的是“亲”与“情”,我国绝大多数的诗歌赋词都是抒情用事,它们使我们的情感流程得到了升华,进步。陶冶了我们对亲情的情操,更把它们表达的淋漓尽致。如同“妙笔生花”。

看完后,我对国学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懂了它的真谛。这个节目让我更想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而且让我陷入了沉思:中国有无数的唐诗宋词,它们都是我国绮丽的瑰宝,引领我们去熏陶、认识。只有不断的阅读与积累,探索文化结晶,才能成为真正的“国学小名士”!

中国人一向是勤奋好学,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我们应努力拼搏、完善自我,勤奋向上,以新的姿态迎接每一次的挑战,争取开放出最绚烂的花朵,摇曳在群山之中。

我们尚还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朝气蓬勃的我们像金光闪闪的太阳,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精力。我们应该把美好的花样年华好好地利用起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人生观,让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栋梁,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学习经典文学塑造文明社会,为未来的良好基础做好铺垫。

在以后漫漫的求学之路上,我们应当把中华美德的精髓传承下去。积累更多的古代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修养,让我们与文学诗词为友,畅游古诗天地。用自己的知识点缀祖国的万里大花园,以高标准、高素质的目标要求自己,领略中华蕴含的文化奥秘!

国学小名士观后心得3顿挫抑扬的诗韵,优美又带有灵性的诗句,悠久而又璀璨的国学文化。这是让我们后人为之感叹,钦佩不已。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分别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字——日,月。国学文化博大精深,里面记载了许多关于日和月的诗句和词。古人们总是借皎皎月光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关于月亮的诗句总是透着悲伤,凄凉的情感。

我很喜欢描写月亮的诗句,因为这样的诗句会让我身临其境,去体会作者的心情。

《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见识,还真正理解了古诗中的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其中有一项环节是“美德大考验”,我很喜欢,在我的理解中,即使没有文化,也要有正能量。知识量再大也不能温暖人心,可是,正能量多起来却可以把冷却的心温暖的融化掉,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在“美德大考验”里,有些选手没有通过“美德大考验”,却靠自己真心的忏悔和积累的国学知识, 以及口齿清晰的表达能力赢得了老师们的心。可有一些选手通过了“美德大考验”却因为表达能力不好,而且又没有使用一些国学知识,这个问题让评委老师们起了争议。

我感觉不管怎样,只要做好自己,认真回答问题,保持自然状态就好,就像我们平常考试一样。

以后,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美德好少年,学习国学中的知识,弘扬国学璀璨耀眼的文化。

国学小名士观后心得4由于没有从一开始看《国学小名士·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我便从网上搜找出来了,便开始看了起来。

首先是主持人宋磊介绍莅临本次大赛的几位重量级评审——石玲、刘悦坦、魏新、杨波、董姝。紧接着,选手们个个登场:一号选手王梦忆、二号选手孙荣忆、三号选手任家豪、四号选手周子靖、五号选手于皓凡。他们的介绍各不相同,都富有诗意。而且,他们的形象也是彬彬有礼、不拘小节。

进行第一轮比赛:我爱记诗词。规则为:根据大屏幕显示的关键词,选手依次背诵包含关键词的古典诗词、名句。每次答题限时五秒,答错即出局,依照出局顺序,5位选手分别得到5分、10分、15分、20分、25分,本环节共两回合。关键词为“风雨”,选手们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好记性呈现在我眼前。可不幸出现了,一号选手王梦亿因重复了而没有及时作答,Out。紧接着,三号选手任家豪也因为这个原因Out。剩下的3位选手出拼搏着。然而,五号选手暂时想不出来,也被out。只剩下2位选手了,二号选手差一点没有答上,但还是作答了,但4号选手重复作答,out了。第一轮坚持到最后的是——二号选手孙荣忆!

之后,石玲老师给五位选手解释了“风雨”的意思,评委董姝非常欣赏二号选手,因为她在差一点点就被Out的时刻中回答了,她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

下一组关键词:江湖。先Out的是三号选手任家豪,然后是一号选手王梦忆out,再然后是五号选手out,又剩下两个人了。最后,四号选手失败,二号选手获胜。

第二轮:名家对对碰。

一号选手开始作答,然后答对了。接着,三号选手也答对了,可是五号选手却不幸的out了,四、二号选手也不幸out。

第三轮:美德大考验。

“汉宝”哥哥介绍完之后,五名小选手与导演一块吃饭,在这个房间里有不少“眼线”,究竟哪个小选手会礼让出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呢?

考研开始,还没入座,周子靖、孙荣忆就表现出互相谦让的举动。然后,于皓凡子大家都坐定以后,主动给每一个同学倒上一杯水。大虾端上来后,王梦忆发现只有五只大虾,而有六个人。周子靖与孙荣忆相后谦让,之后大家都开始谦让了。之后,开始分鸡蛋,五个人开始谦让,侯磊导演表扬了他们。吃饭结束后,每个人的碗里都有剩菜。最终,大家总结了一下今天的表现,自己要努力去改正缺点。

《国学小名士》给了我很多道理,比如我们要节约粮食、要注意餐桌上的礼仪、懂得谦让......而且,我们要多记一些古诗词、名言名句等等,要遵守着中华传统美德,不能只说,要去做,继承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做一个美德好少年!

国学小名士观后心得5《经典诵读》是我们学生必背的,可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两天我看了一个节目《国学小名士》,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国学小名士电视诵读大赛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让青少年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把传统经典中的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经典诵读》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国学文化,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享用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盛宴。

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倍受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多看书读报,来丰富我的知识。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领悟:应未雨绸缪――我无论做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魅力的法宝。经典诵读中所含的国学文化须牢记。

第11篇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它们以其独有的风姿脱颖而出,它们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如何让诗词中蕴藏着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如何使学生能感悟到诗词中的精髓,让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诗词意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的扎下根?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粗略的研究,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一点教学见解付之于笔。

首先,对于诗词的美感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而这个感知要建立在读的基础上。读诗文并非如读课文一般逐字逐句朗读,这里的读指的是吟诵,即有格调、音律的读,甚至可以让学生仿学古人闭目想象,摇头晃脑的读。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在观看了西湖的美景图片后让学生自由畅谈观图后的感受,然后在图旁赋上这首诗,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如:自由读;跟着老师读;闭目摇头晃脑的读……在吟诵时音乐不失为一个好道具,因为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便会不知不觉的走进诗词的意境,此时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不用多言,诗词的整体基调已映入学生心中,后面对诗词的讲解也是水到渠成。另外,我偶尔还会把一些诗词谱上曲调教孩子们唱,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原来枯燥乏味的诗词也可以变得这么有趣。

其次,当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由这单独的一首诗而牵连出同类型的诗。如学习《饮湖上的初晴后雨》后再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类诗词相互比较,评味异同。同样的景物、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心情诗中就有不同的味道;或者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节、相同的心情、不同的诗人描写的景色也不同,描写的手法也是多样。同样在教学某一诗人的诗词时也可以把这一诗人的其它作品,不同时期的创作进行对比,以诗词走进诗人了解诗人。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唐代田园诗的奠基人,虽描写田园风情的诗词众多,但不同时期诗的情感色彩也不同。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在诗中多有体现,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透过诗词看诗人,老师可以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式有选择性、侧重点的进行教学,将散乱的诗词内容整合成有序的板块,让学生融会贯通,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言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还应该粗略的教给孩子们一些关于诗词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明白押韵的规律。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当触击到诗词的教学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诗词的规律,例如提到为什么有的诗四句,有的诗八句,有的诗每行五字,有的诗每行七字,让学生粗略的分清楚律诗、绝句的分类,词与诗相比有什么不同。记得有一次在教到语文园地里的“日积月累”这一板块时遇到几句诗句,在以前的单元里也常遇到对诗句的教学。我想每次教学都是孩子们读、理解、背,这次能否让孩子们学些新鲜的东西呢?于是我出了一副对联“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问:“孩子们,你看这副对联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如果咱们在春节时把它贴在家门前应该怎么贴呢?”学生胡乱猜测一番,最后我让他们观察上、下联最后一个字,揭示其奥秘:最后一个字为“仄”的为上联,为“平”的是下联。然后再去读书中的诗句并细心观察,这样让孩子们在学习诗句时也明白了贴春联的一些常识。总之在教学中慢慢的渗透一些古诗词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以后进入初、高中古诗文的学习奠定一个好基础,这是很必要的。

古诗词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古老”的歌谣传唱、延续下去,让我们借用诗的甘霖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徜徉在浩瀚的诗海之中,让他们的心智沐浴在诗风里,使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把学生觉得枯燥的诗词变得生动,让学生把古诗词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充分让每个学生从多彩的古诗词中去谛听到落叶的叹息、感受溪水的欢畅,探寻春花的芳踪!让孩子们在古诗文的百花园中深情诵读唇齿留香,看尽那满园春色!

第12篇

各位同学:

端午节就要到了,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