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楚门的世界影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至今日,西方精神分析学在电影研究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楚门的世界》是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于1998 年制作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楚门从出生就被收养到30多岁一直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的荒诞故事。而《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第一部英语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天才钢琴师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的充满传奇的一生。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学的重要学派,而电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活动的镜像。因此,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电影《海上钢琴师》和《楚门的世界》的人物成长过程分析,可以看到拉康镜像理论的“印记”。
二、前镜像时期——混沌的自己
婴儿在刚出生时是一个混沌的状态,拉康将其称为“前镜像阶段”,这一时期的婴儿对“他者”是没有意识的,出于身体本能的需要,婴儿所渴望的是仅仅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
本文所提到的两部影片中的主人公,虽然这两个孤儿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未来也将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但对于刚刚出生的他们而言,食物、温暖、母爱这些最低层次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存在是清澈无暇的,他们的生命中还没有出现“他者”。然而,既然生命中还没有出现“他者”的存在,那么是否在前镜像时期中,“他者”就不会对“自我”造成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人类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无法避免地进入了现实所形成的“他者”状态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家庭、成长生活的环境,但这些因素伴随并影响我们的成长。
对于《楚门的世界》的主人公而言,自打出生就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环境。与其他普通的婴儿不同,对楚门影响最大的“他者”并非他的亲生父母,而是导演克里斯托弗。剧组几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小到每天的日出日落,大到各种天气季节的悄然变化都有着精密的电脑程序进行控制。
这是楚门所选择的生活吗?当然不是。但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银幕上的主角,楚门像是导演手中的一粒棋子,任其摆布,纵一生。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这些只是楚门成长过程的“小他者”,从更宏观的方面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台需要新鲜有趣的形式来博得观众的喜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才有了楚门离奇的遭遇。由此可见,宏观上塑造楚门的“大他者”,是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和大众心理需求。[2]
相对于楚门而言,《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的出生背景也许显得简单许多。19世纪末期,美国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大批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寻求财富与自由。1900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他的父母亲也被卷入这场狂热的浪潮中,而讽刺的是,当他们抛弃自己孩子的时候,却正好将他抛入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成长空间,一个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非常态的“他者”状态中。
·外国电影评论李幸,姚国军:在“他者”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楚门也好,1900也罢,他们的命运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般非常态。不管是“大他者”的宏观影响还是“小他者”的主观塑造,在他们还没有任何意识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这样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他者”影像所覆盖。
三、镜像时期——镜像的依恋
镜像时期,婴儿对镜子中的反应慢慢从零碎变为整体,这使得他们感到轻松感到快乐,将自己完全置于这个刚刚认识的“他者”之中。
导演克里斯托弗给了他的小演员“楚门”(TRUEMAN)这个名字,意为真实的人。但讽刺的是,从楚门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自我就是不真实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自我逐渐和克里斯托弗为他设定的角色融为一体。但为什么楚门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呢?“我们都乐意接受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原因就是这样简单。”这是导演克里斯托弗给出的答案。也正因为这种欣然接受的态度,楚门将克里斯托弗给予他的并不真实的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等他者内化,最终塑造了这样一个自我,就像婴儿对镜中自我的认同。
而对于《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而言,他所依恋的镜像来源于他的黑人养父丹尼。丹尼告诉他“妈妈是这世界上最好的马”,孤儿院是“那些没有孩子的大人的监狱”,这些善意的谎言几乎伴随了1900的一生,带给了1900独立与自信的坚强性格。
1900没有家庭的羁绊,因此他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这样的观念一直影响并指引着1900。在他所依恋的镜像中,大海给予了他生命,在这个巨大的摇篮里,他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不会离弃大海,如同婴儿离不开母亲。这位年轻的钢琴师终其一生,都几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四、后镜像时期——命运的抉择
当婴儿1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就基本到了后镜像时期。婴儿开始有了自我映像,对镜像这个概念也逐渐趋于认同。“他者”的影像与真正的自我慢慢融合甚至达到统一。
回顾两部影片中的主人公,楚门站在海景镇出口的阶梯上的情景与1900驻足轮船悬梯的一幕是多么的相似。他们两人拥有着相似的出生背景,几乎都生活在一个某种意义上与世隔绝的空间。而当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终于有机会能够接触外界的时候,一个选择离开,另外一个却选择了留下。虽然故事的结局不同,但却仿佛体现着共同的价值主题:对自我的坚持、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掌控。
楚门生活在海景镇这个巨大的摄影棚,在导演的控制下,楚门被压抑被束缚被掌控。但楚门也有他的理想与追求,因而想方设法去冲破这个虚拟的“他者”世界。尽管克里斯托弗告诉楚门,外面的世界有着太多的危险,但这依旧无法阻挡楚门跃动的心,他勇敢地去寻找爱情寻找自由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自我。
虽然1900和楚门一样都是为了追寻自由,但他们对自由的定义却又是截然不同的。“钢琴仅有有限的88个琴键,但由它演奏出的音乐是无限的。” 1900选择了弗吉尼亚号这个比楚门生活的海景镇还要狭小的空间去演绎自己的传奇。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只是没有尽头。”1900不愿被城市中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压抑自我,任何名誉、财富都无法取代音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面对未知的世界,1900选择了放弃,选择了“拒绝上岸”,将自己的命运和一片海一条船紧紧相连,最终消失在永恒。1900的孤独与纯洁向我们展现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握自己看得见的梦想,在无尽的“他者”影像下让真正的自我和心灵获取完全的自由。
楚门选择了离开,1900选择了留守,前者更多的是勇气,后者更多的是坚定。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楚门身边巨大的密不透风的谎言网和导演克里斯托弗狠心的阻拦,1900面临的爱情的美好召唤、唱片公司的利益诱惑,还有朋友的善意劝说,这些“他者”无时不刻试图左右着他们的抉择,但他们终究不为所动,怀揣着自己内心坚定的信念,对自由对理想无畏的追求,穿越层层障碍,最终在“他者”中寻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找到了自己最终的归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钢琴;电影配乐;作品;分析;应用
电影配乐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已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观众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也越来越高。众多配乐大师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视听震撼。在电影作品中,配乐师完全是无名英雄。他们不能像画面中的人或物那样,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却在人们的心间流淌。这种音乐在心中的记忆更加深刻,推动情节的进程,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我们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一、电影中耳熟能详的钢琴曲目
对钢琴的热爱还表现在学习演奏钢琴者众多。学会演奏一项乐器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文化追求之一。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就有演奏乐器这一项。这使钢琴曲目的普及程度较高,人们对钢琴曲目的认识、理解和熟悉程度是所有器乐中最高的。
在电影中运用钢琴曲目来做为背景配乐,可以选择的空间非常大,而且观众较熟悉,容易产生强烈共鸣。很多导演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电影的故事情节与钢琴曲目的艺术表现充分利用,使其成为电影故事发展的一个良好背景,使观众视听感受强烈。2003年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钢琴家》,这部电影融入多位音乐大师的钢琴作品,如肖邦的大量作品,奏鸣曲、夜曲、圆舞曲、协奏曲、幻想曲等。经典科幻惊悚片《变脸》中有肖邦的《第15前奏曲——雨点》;《美丽心灵》中莫扎特的《第11钢琴奏鸣曲》;《永恒的爱人》中贝多芬《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乐圣柴可夫斯基》中柴可夫斯基的《第1钢琴协奏曲》;《闪亮的风采》中肖邦的《降A大调第六波兰舞曲》;《致命报酬》中肖邦的《圆舞曲——小步舞曲》;《罗丝玛丽的婴儿》中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十一罗汉》中德彪西的《月光曲》;《楚门的世界》中肖邦的《第1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第11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莫扎特的《回旋曲土耳其风格的小快板》;《小迷糊当大兵》中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艾尔维拉?麦迪根》中莫扎特的《第21钢琴协奏曲》。
电影中的文艺片对钢琴音乐的运用更为精妙,注重人物内心的变化,对故事进程的推动作用,烘托情绪效果等。2004年出品的由迈克?尼克尔斯指导的电影《偷心》,在表现人与人感情问题上,主人公有一段经典对白,这段对白犀利地指出了电影的核心思想,在这段对白中,电影配乐运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的音乐作为衬托,极其符合当时的主人公表达的意境,音乐与电影配合紧密,音乐性强。
电影中的纪录片也是对电影配乐十分重视。纪录片对钢琴作品的选择上更注重音乐风格与影片的相互配合。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选择进行曲等激昂有力的作品。人物题材的影片,根据叙述的事件来进行配合。历史题材的影片,选择古典钢琴曲目的居多。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音乐方面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对影片的烘托作用也更强烈。
二、以知名钢琴曲作家为题材的电影作品
在钢琴艺术发展中,很多音乐家的名字是不能忘怀的,比如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等。
世界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因其伟大的艺术作品而流芳百世。正是出于对这些艺术家的喜爱,电影人将作曲家的生平搬上银幕。电影《莫扎特》在第57届奥斯卡奖上获得8项金奖,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备受瞩目的经典作品。其他表现音乐家生平的电影作品也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爱,很多片子已经年代久远,但是仍然有很多钟爱他们的观众。而且还有很多作品几经重拍,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要。
(一)《莫扎特传》
《莫扎特传》是音乐家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影评人称:“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的顶峰之作,深刻洞悉人性,成为轰动世界的第一流视听享受音乐片。”这部作品获奖无数。《莫扎特传》这部电影将音乐神童莫扎特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全面展现给观众,影片中对各种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感人。将莫扎特对音乐的挚爱,心无旁骛专心写作,与平庸嫉妒善用权术的萨利埃里形成鲜明对比。影片的故事发展都沉浸在莫扎特优美的音乐当中,其中莫扎特在萨利埃里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中,莫扎特的三段钢琴演奏精彩至极。影片中多处回旋着莫扎特的钢琴作品,第10小夜曲、G大调钢琴变奏曲、第10钢琴协奏曲、第22钢琴协奏曲、第20钢琴协奏曲、安魂曲、《魔笛》序曲、《唐璜》序曲等等。看过这部电影,我们对莫扎特的音乐更加着迷,对他的英年早逝唏嘘不已。这部作品是后人对莫扎特音乐成就的总结,也是在向这位天才音乐家致敬。
(二)《贝多芬伟大的爱情生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一生坎坷,耳朵失聪的音乐家,克服了自身的一切困难,坚持他所钟爱的音乐事业。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等各种风格音乐作品,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张瑜,“中国表演艺术家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她比三十年前更加纤尘不染,美若初莲……
在银幕上与青春“结缘”
五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北京电视台的演播厅见到了久违的张瑜。其实对面的演播厅里,就是时下炙手可热的纵贯线组合在同时录制节目,但我还是毅然走进了张瑜老师的节目现场,真的想看看当年那个身材娇小、眼神充满童真、笑容娇灿如花的张瑜是什么样子。
演播厅里已坐满了张瑜的影迷,令我诧异的是他们竟然都是年轻人!算来自己的年纪应该在张瑜的影迷中算是“年轻”了,但眼前一张张期盼、真挚的脸,让我对即将登场的张瑜充满了幻想和期待,站在舞台上的她将是什么样子呢?毕竟岁月的车辙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但她却青春依旧。
恍惚间节目已经录制完毕,所幸我和张瑜老师约定了下一次的见面。
周末的北京依旧车流涌动,已经很早出门了,但游车河的感觉依然还是让人担心迟到。由于张瑜的行程非常紧密,我恐怕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采访时间,对于我这个“话唠”型的人来讲,简直是种折磨与考验!何况张瑜的“江湖地位”,足以有让我花更长的时间去掏挖独家猛料的资格!
索菲特酒店的大堂里,忐忑的我拉着女儿的手,见到了久违的张瑜老师。虽然只是小小的“平媒”访谈,但张瑜却做了精心的准备,刚刚做完的发型清爽、高贵、典雅、灵动,面部的妆容更是淡雅如莲,亲和温婉,眼神充满温暖与平和。身上淡淡的粉红色绒衫使人忘却了北京已是初秋的时节,窄长的卡其休闲裹裙让我觉得张瑜亲和如邻。
坐在宽大沙发中的张瑜和我记忆中的她差别甚小,除了眉宇间淡淡的岁月的交汇,你找不到一点岁月的痕迹在她温和的脸上。刚刚受邀到庐山参加完国际交流活动的她,脸上看不出一丝的疲惫。得知采访的大概流程和意图后,张瑜主动提出先行拍照,严谨风格卓然呈现。
《春苗》这部久远的电影是我最早对于张瑜老师的印象,除了主题歌,除了主演李秀明,当年小小的我硬是记住了张瑜――这个美丽的名字。于是我们开始一起梳理张瑜老师曾经的青春、银幕之路,一起再次步过岁月的“小街”,找寻来时的印记。
当年,刚满十七岁的张瑜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果断招入,家人极力的反对!除了年纪太小,家人放心不下外,重要的是未完成的学业,张瑜说当年自己也非常的犹豫不决!自己是个喜欢念书的人,但电影厂方面表现出的诚意让她和家人都难以拒绝。就这样,祖籍山东却生长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张瑜,走进了中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也注定了她将要走过的辉煌。
一部部片子里,观众都记住了那张永远纯净的脸,不是主角,但划过你视线的她总是如初荷般娇媚、执着,静静的演绎着一个个小小的美丽角色,使你不能忽略她的存在与美好。动荡的年代成就的是国人沉寂的心、孤寥的情。直到“春天的故事”唱响国疆,中国的大银幕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张瑜老师下一个角色的出现,给国人复苏的心、寡淡的情揭开了厚重的苫布!整个电影界为之振臂高呼,全中国的观众起立鼓掌,很多老艺术家、观众,更是泪莹于心。
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庐山恋》,那个美丽的角色叫――周筠!!
“吉尼斯之吻”的回忆
《庐山恋》,一部仿若风光片的电影,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河山的拥抱,一个少女对爱情的期待,一对恋人对青春的诠释……这些不都足以概括影片的成就,它最大的成就,是那个记入中国电影史册的“惊世之吻”!!这小小的、轻轻一吻,看似轻描淡写、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的做作与矫情,却开拓了一个时代的来临,推启了用电影艺术还原本真生活和本真情感的大门。然而这几秒钟的震撼,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波折。
原本《庐山恋》的剧本并没有让人觉得会成为惊世之作,在女主角的甄选上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如今依然没有淡出人们视线的宫雪花其实是当时剧组的首选演员,但当时上影厂的厂长徐桑楚老师觉得张瑜才是合适的人选,于是找来《啊,摇篮》的片段,让导演黄祖模看。导演觉得宫雪花的五官和眼神有那股“洋气”劲儿,张瑜的气质明显过于清纯,怕是不适合海外游子重归故土的气质。但徐桑楚厂长就是觉得张瑜合适,他说:海外归来不一定就要“洋味十足”,拍摄背景选在庐山,宫雪花的面容不错,但眼神中天生的“媚”与影片唯美的背景有点冲撞,或许张瑜的“纯净”更能体现祖国河山壮丽与重生。
黄导演听从了徐桑楚厂长的建议,让张瑜上妆试镜,就这样,当年还有着小小婴儿肥脸庞的张瑜,披着长长的乌发,踏着庐山的烟云,和郭凯敏一起在镜头下演绎了风清云淡的赤子之恋!剧本中并没有“吻”戏,拍摄过程中导演突发奇想,要演员进入“更高的境界”,吻下去――这可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只是尝试,而是一种开拓,一种冒险,一种未知……谁也不知道后果会是什么!
张瑜一直称自己是很“乖”的演员,这一次颠覆历史的成功也得益于她的“乖”。作为女主角的她,本就没想到这个角色会属于自己,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影片拍摄的整个过程中她始终准备着自己被换掉!在片场她想的最多的就是,既然来了,就好好演,演出自己最本色的一面,反正指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被换掉,还不如静下心去演自己内心的那个角色,也就没什么负担和遗憾了。正是这种心无所求的心态,让张瑜的表演第一次进入了最天然的状态!对于被突然增加的“吻”戏,没有太大的抵触,用她自己的话讲:“那时候就知道要听话,毕竟自己不是学表演专业出身,听指挥是必要的,自己能尽量去体现导演和编剧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虽然那时的张瑜已经开始参与剧组的专业讨论和剧本分析,但个性谦逊的她还是“乖乖”的好演员。
一个简单的“乖”字,战胜了女演员惯有的矜持和尴尬,成就了一个银幕上的历史时刻!当《庐山恋》在全国开始放映,掌声和共鸣如潮水般涌向各大媒体、涌向行业内部的回流、涌向爆满的观众席!观众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中国电影致敬!
伴随着“中国电影第一吻”的诞生,业界最大的哗然出现在当年百花奖的影后评选上。当时没有拉票会、网络投票、电话投票、短信投票……有的只是刊登在《大众电影》杂志上占据三分之一页面大小的一张黑白选票,要观众填好并剪下来,装进信封、贴上八分钱的邮票,才能寄往百花奖组委会,而且――复印无效!尽管如此,也没有挡住全国观众的热情。观众们挤进邮局购买大量的《大众电影》去填写选票!盛况的“空前”不亚于当年抢购稀缺商品,让人瞠目结舌。
一张张选票被信封包裹着,用硕大的麻袋装载,堆积到评委会的办公室。一封封拆启选票,一张张选票进行按候选人进行分类,计数统计……所有这些全部是手工作业!126万票!请记住这个数字,这就是《庐山恋》里“周筠”的得票数!!试想下126万张选票堆积的场面吧,是实实在在的126万张手写选票,除了张瑜当仁不让、毫无悬念的当选为当届中国电影百花奖外,这一数字被记入了世界吉尼斯“票选”记录,迄今无人超越!除了这126万对于周筠角色的承认,还有高达76万票是投给《巴山夜雨》里的刘文英的,加起来,这届百花奖全部票数的近90%被张瑜一人坐拥!
这在当时的电影界绝对是前无古人的,至于是不是后有来者,我们可以参见著名访谈主持人鲁豫的话:“张瑜的126万票不同于现在任何一种娱乐票选的意义,即便是时下全国最有名气的选秀冠军也不能有如此的荣誉,因为当时条件的限制,使得126万这个数字完全是纸质选票的形式存在的,完全不包含虚拟渠道的票数,这种客观的存在是无法超越的!”
选票的传奇数字造就的不仅仅是中国首届百花奖的影后,更大的意义在于造就了中国第一个可以称之为“偶像”的艺人,“偶像”一词从此流传在街头坊间――我想,早已作古的词人柳永作为“最古老的偶像”一定也会笑对此景吧……时代的进步需要偶像,需要偶像与拥趸的互动,这种互动其实是一种彼此间的认可和支撑,是一种良性的沟通形式,它会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126万张选票、票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电影第一吻、中国第一对银幕情侣偶像……这些都以它的不可超越而载入了中国电影史。谈到这些过往的荣誉,张瑜只是淡淡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拍了一部还算合适的电影,简单讲,《庐山恋》是一部天时、地利、人和的作品。没有惊天动地的精彩,却促动了时代的变迁。”
二十三岁的张瑜,凭借《庐山恋》和《巴山夜雨》两部影片,同一年里囊获了第四届百花奖、首届金鸡奖(两部片子均得奖)、文化部政府奖(即现在的华表奖)、文汇奖四个影后头衔,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大满贯影后!如此殊荣让无数的业内人士兴奋、慨叹、侧目。
充满青春气息的张瑜,用自己的真挚、自己的青春,为中国电影的青春献上了深深的一吻,这一吻深深的印记在国人的电影史上。它宣告着,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敞开国门,吐故纳新,在情感上也更加懂得宣泄与表达。长达十年的黑白灰蓝时代不再复返,国人的情感生活也是缤纷绚丽、跃动精彩的!它让老外们知道:中国人的生活也很有味道!
让青春更加“丰满”
然而就在事业刚刚完全步入正轨时候,八五年,张瑜却悄然离开了国人的视线,远渡重洋到美国去学习。而且一走就是六年,直到九三年才真正回到国内(期间受邀在台湾参与影视剧的拍摄),而此时,张瑜已经拥有了电影制片专业的硕士学位。
讲到在海外的学习经历,张瑜说其实自己一直是个不讨厌学习的孩子,喜欢念书的那种感觉。过早的成为了一位职业演员,许多该学的东西都没有学。但作为一个专业演员,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行的,对角色的揣摩和演绎都会有障碍。为了使自己的内涵、自己的青春更加“丰满”,张瑜依然走出了国门,去梳理自己的羽翼。出去读书肯定会错过不少拍片子的机会,开始学习时也是有浮躁情绪的,但很快那种情绪就淡化了,她发现自己还是非常爱读书,于是漫长的求学过程中,愣是推掉了美方几次不错的片约机会,安安静静的读完了全部的课程。
回国后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张瑜大胆展示的试水片《太阳有耳》!这部张瑜首次参与制作的影片,虽然没有在国内达到想要的效果,但却走出国门,在德国柏林拿到了尊贵的最佳导演银熊奖和影评人最佳故事片奖。虽然在效益上没能达到预期,但在艺术上张瑜知道,自己没有错,自己的八年没有白白付出。这是她最大的欣慰。而且她并没有被吓到,她知道有时候经济和艺术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但如何很好的去结合她有足够的信心。与此同时,她着手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太阳系列”。《太阳火》是她的第二部“太阳”片。除了继续担任制片人与女主角外,还参与了导演工作。影片推出后,在全国国产影片研讨会上引起瞩目。
作为给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的献礼,张瑜拍摄了纪录片《中国电影在上海》,片中汇集了各个时代中国电影人在电影艺术上的心路历程。2005年是张瑜的本命年,也正是中国电影百年之际她重返电影,参与投资,拍摄了影片《鲁迅》并出演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同年张瑜还深情演绎了2005年感动中国第一人的主旋律影片《任长霞》。《任长霞》与《鲁迅》分别荣获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和剧本文学奖。
《春苗》中的莲莲 、《连心坝》中的秀梅、《青春》中的金阿燕、《啊!摇篮》中的梁燕、《庐山恋》中的周筠、《巴山夜雨》中的刘文英、《知音》中的小凤仙、《小街》中的俞、《小金鱼》中的谢小英、《明姑娘》中的叶明明 、《雷雨》中的四凤、《太阳有耳》中的油油、《鲁迅》中的许广平、《任长霞》中的任长霞 、《大道如天》中的江如兰、《天地告白》中的晨枫、《八十一格》中的莫知秋......数不清的角色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国内的电影业发展迅速,张瑜是个不多产的演员,多年过去,她的眼神更加理性,角色沉稳有度,不变的是清澈!你永远可以在她的眼神中感觉到清澈。
继续与青春“约会”
总给人纤弱、娇小感觉的张瑜,在08年初愣是得到了一个强势的别称“张大胆儿”!张瑜再次做了史无前例的尝试,首执导筒的张瑜选择了时下很少有人触碰的青春题材进行投资,讲述当代大学生择业题材的影片《81格》在张瑜的掌舵中应运而生!这部影片中张瑜集制片人、导演、主演(片中莫知秋教授的饰演者)于一身。之所以得到“张大胆儿”的大名,不仅因为题材的“不商业”,更在于她在影片中启用的演员,除了女主角外,全部是初涉银幕的年轻人,没有丝毫的经验!“好男”选秀出身的王睿如果因为学过表演还能让张瑜比较“省心”的话,那么“快男”选秀出身的阿穆隆就着实让张瑜有了“崩溃”的感觉。然而就是这些“生瓜蛋儿”,在张瑜老师手把手的教授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着。阿穆隆更在很多场合谈到,张瑜给了他母亲般的感觉,镜头下观众看到眼睛湿润的阿穆隆,想到的是张瑜对影坛新人的用心栽培。
问到她会不会因为《81格》使用新人的艰辛而放弃再度与新人合作的念头,张瑜坦然地说:“谁没有当新人的时候啊?总要有人给他们机会。如果有合适的好剧本,我还会用新人,也许没有用老演员那么顺手,但给予他们机会也算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促动吧。成长是需要帮助和时间、机会的。”
今年,张瑜老师已经有了金鸡奖评委的身份,我真的很想听听老师对自己的一个定位,张瑜笑笑说:“很多人让我写本书,写写《庐山恋》什么的。我跟他们讲,还不是时候,我还没有资格去为自己著书立传。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能够演百姓们认可、喜欢的角色是我的荣幸,非常感谢那么多领导的关心和培养。我不太喜欢被动的感觉,喜欢自己去面对问题。很多人说我固执,其实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那么点固执的心态,怎么能坚持下来?这么多年,我一直跟自己说要坚持,因为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妥协而怜悯你,积极的心态让人觉得永远有希望,太阳永远会在明天再次升起。
因为有幸扮演电影《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角,乐平伯伯和我父子般的友情超过了半个世纪。解放前因生活贫寒他患过肺结核,解放后治愈了。 “”后,老病根逐渐成了肺气肿,加上糖尿病,身体每况愈下,本来红润的脸逐渐消瘦。我经常去看望他。乐平伯伯全家九口人,伯母姓冯名雏音,尽管因严重糖尿病人过分肥胖,但她十分能干,思路敏捷,条理清楚,乐平伯伯的大小事情全由她安排。在她枕头下放着三个笔记本,一个记事,另两本分别记市内外通讯地址,把伯伯的衣食住行及社会活动安排记录得井井有条。伯母每次见到我总喜欢说: “这么多年了,龙基总来看望我们,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乐平伯伯一共有七个子女;大女儿娓娓,小名;二女儿晓晓,小名小小;老三是儿子融融,因为长得虎背熊腰,所以小名叫熊熊;老四是女儿,因为嫌生的多了,便取名朵朵,小名多多。当时是人多热气高的时代,所以多多后面又多了三个弟弟建军、苏军、慰军。因为娓娓比我小一岁,所以小时候,他们都叫我三毛哥哥。
乐平伯伯去世后,他的子女们将伯伯七十多年来在各地报刊杂志上所发表的漫画都分别整理成册,并将《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等作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各种不同的文字出版发行,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关三毛的连环画始终能保持畅销。
这些年来,伯伯的子女们每年春节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全家团圆饭,包括我们夫妇和编外儿女们,大家尽管都已六七十岁了,但在一起的欢快和友爱、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如同当年。
1948年至1949年,在我从试镜到拍电影《三毛流浪记》的整个过程中,乐平伯伯都常和我在一起,他还不时送我他画的三毛漫画。他曾多次给我讲述他画流浪儿三毛的最初冲动:那是在194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吹,挟着鹅毛大雪把上海染成一片银色,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树上挂满银白的雪,马路已经被茫茫冰雪所罩,分不出车人行道。乐平伯伯在一条弄堂口,看到三个10岁左右的流浪儿。他们用破麻袋紧裹着身体,赤着一双脚,紧紧围抱着一只白天烘山芋的炉子,他们不停地踏着脚,鼓着冻红的腮帮吹着即将熄灭的火,一个劲地吹呀吹呀,就靠那一点儿火星取暖。乐平伯伯是没有能力帮助他们的,那时这种景象比比皆是。那时,伯伯居住在嘉兴,到上海是借住在他堂弟家。第二天一早,他又走过那条弄堂,他看见两具已经冻僵了的小尸体依然伏在炉旁,他们的小手还伸在早已熄灭的炉壁里……乐平伯伯久久地站立在那里,望着那凄凉的景象,他的脑海中显现出三毛的形象。就这样,他开始了《三毛流浪记》的创作,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每次乐平伯伯总是含着泪讲述,我总是流着泪听。
伯伯在1948年初将《三毛流浪记》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后,因时局关系就撤离了上海;陈白尘伯伯代为修改一遍后又匆匆离沪。后来由李天济叔叔修改定稿。乐平伯伯很赞赏这个电影剧本。
本来计划由陈鲤庭伯伯担任这部电影的导演,因为当时他执导的电影《丽人行》还没有停机,还因他自己感觉对儿童影片不十分熟悉,所以就请当时他的助手赵明和刚从演剧队来的严恭两位青年担任导演。
鲤庭伯伯把寻找三毛演员的任务交给严恭,他一连找了几个月也没有结果。其中有一次,别人介绍他去看演员,他走进一幢洋房,只见一桌丰盛的菜肴,一个老板和几房太太领出一个胖小子要扮演三毛,吓得他连饭都没有吃就走掉了。
一天严恭叔叔路过昆仑电影公司门口,看见我和两个大孩子趴在地上打弹子。当时我才8岁,刚拍完石挥叔叔导演的电影《母亲》,母亲由秦怡阿姨扮演,我演他儿子。偏偏打弹子我赢了,而两个大孩子欺负我小,输了不给我弹子。我急了,不管自己势单力薄,论理不成便抡起拳头就打,结果是我一个小的战胜了两个大的孩子,把弹子拿到了手。这引起了严恭叔叔的兴趣,他细看我大脑门、细细的脖子、大眼睛,加上那股倔犟的劲头,真有几分像漫画上的三毛。
为了让当时昆仑公司艺委会的。郑君里、陈鲤庭、史东山、蔡楚生、沈浮伯伯们审定,赵明和严恭叔叔想让我外形更贴近人物,便给我剃光了头发。开始我死活不干,两位叔叔好说歹说我才勉强剃了。他们按图索骥――按漫画三毛的造型给我化妆,让我披着破麻袋,赤着双脚。污着脸试镜头。
想不到,试片放映了两遍后,所有的伯伯叔叔,包括电影公司老板都认可了:“这就是三毛!”乐平伯伯高兴地讲: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三毛形象。”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漫画《三毛流浪记》,十分同情三毛的遭遇,更喜爱他那正直善良、倔强机智、活泼聪明的性格。而且我也有许多类似三毛的苦难经历。我知道饿得吐青黄水(胆汁)的滋味,睡过稻草当垫被的床铺,小时候父母也曾准备把我送给别人……所以在我参加拍摄的十余部电影中,最喜欢三毛这个角色。拍《三毛流浪记》时,我感到像在生活中一样,一点也不陌生。三毛是旧中国千千万万穷苦儿童的典型、缩影,其中也有我的影子,我觉得三毛是我,我就是三毛。
电影开拍前我就和赵明、严恭叔叔一起住到中电二厂(现大木桥)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因为我小时候十分顽皮,又不容易受拘束,所以我们还签订了一份“合同”,他们一本正经地签名盖章,而我当时没有图章就签名按了手印,约法三章,约束我按时作息,遵纪守法,认真专注地进行拍摄工作,“合同”就贴在我床边的墙壁上。乐平伯伯经常在那间小屋给我讲他的漫画三毛的故事。
赵明叔叔1960年担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我在电影文学系读书,成了他的学生。他对我讲,拍三毛时想不到那个“合同”还真起作用,而且合作得很好,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当然,偶然的例外也在所难免。严恭叔叔前些年就告诉过我,有一次,摄影棚都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摆好了镜头位置,布好光,准备开拍了,我却不见了。急得在场的人都团团转,到处找我,好不容易在场地的一个角落,看见我一门心思在寻找什么。那时我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是自己用火柴盒做的汽车、沙发。我用了七个空火柴盒子做了一个写字桌,藏在那里,那天突然找不到了,我正在发急。赵明叔叔马上叫人买了一大包火柴给我,我把火柴统统倒掉,拿着一包空火柴盒子,就高高兴兴地去拍戏了。一边拍戏,一边我还和他们去外滩排污沟旁看流浪儿的“寓所”,到苏
州河畔和小乞丐一起搬运粮车,一道抢饭店拿出来的剩饭,并和许多流浪儿童交了朋友,我熟悉了他们的苦难身世和辛酸经历,我同情他们,也更热爱他们了。我在肇家浜河畔看到过船民那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忘不了有多少人是住在用废旧自行车钢圈搭起来的“滚地龙”里,“房”不足自行车的钢圈高(因为一半是埋在地里当墙基),睡觉时得钻进钻出。
为了像三毛一样赤脚走路,开始我是穿着袜子走,电影正式开拍后我已习惯光着脚满地跑了。在拍电影过程中,我一直是赤脚生活的。记得电影拍完后,妈妈爸爸特意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鞋,那是我生平第一双皮鞋,可我就是不肯穿,还是赤脚舒服,自由自在。
在拍三毛喝糨糊一场戏时,乐平伯伯厕的三毛喝糨糊后来肚子痛的漫画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尽管我知道给我喝的是藕粉,可真要我捧起又脏又破的糨糊桶喝,我是不肯的,怕肚子痛。于是导演带头先喝,我才试着用嘴抿一抿,实在不像饿慌了的样子。中午,讲好不给我吃午饭,下午要我进摄影棚自己找东西吃,于是就出现了小三毛抢糨糊桶猛喝的镜头。等镜头拍完了,他们也没能从我手上把糨糊桶抢下来,因为加糖的藕粉太好喝了。
三毛的造型是按照乐平伯伯漫画设计的,那蒜头似的圆鼻子是用泡泡糖做的。而那三根毛,其实是用外面粘着毛绒的三根铜丝贴在橡皮膏上,然后再贴到我的光头上造成的“三撮毛”。为了贴住这三根毛,化妆师辛汉文伯伯每天总是亲自给我剃头,还要用剃刀刮头,那把剃刀在我头顶心上来回刮,我实在吃不消了,头来回扭动,他用手打了一下我的头,顺口道: “小赤佬,头勿要乱动!”我本来就不情愿,便立即回过头顶了一句:“你是――老赤佬!”结果双方很认真地大吵了一场。当时的情形,便在电影中再现了出来,就是三毛被富人买去当义子,领着流浪儿们大闹命名宴会后,三毛和贵妇对吵的场面和对话。
电影《三毛流浪记》的场景,大约四分之二三是在实地现场拍摄的。在人群熙熙攘攘的外滩,流浪儿有的奔跑着卖报,有的在捡香烟头;在四川北路桥头,流浪儿争抢着推三轮车上坡过桥,向坐车人讨几个小钱;风雪严寒的冬天,树都包上了稻草,而衣不蔽体、饥寒交迫的流浪儿们,夜晚无家可归。天天都有冻死、饿死、病死的孩子……这一场场、~幕幕活生生的景象和漫画融为一体,在我眼中、在银幕上、在拍摄过程里,我对当时不公平的黑暗世界,产生了和三毛一样的不满情绪,播下了与三毛一样反抗的种子。
在电影中有一场“豪门大宴会”的戏,布置富丽,场面豪华,其实那并不是实景,而是在中电二厂摄影棚里搭的布景。顶是一个玲珑的小模型,通过摄影技术把小顶和大厅衔接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众多男女贵宾都是著名的大明星客串演出,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因为场面宏大,一连拍了一个星期,每天为接送全体女明星到美发厅做头发,就用了五辆轿车。这些大明星中有上官云珠和她的女儿姚姚、中叔皇、壬静安、朱莎、朱琳、沙莉、林子丹、金淑之、吴茵、林默予、奇梦石、徐曼、徐缓、袁蓉、孙道临、高正、郭玲、黄温如、梁明、许兰、章曼、张邵、张婉、张逸生、傅惠珍、张庆芬、程梦莲、农中南、汪漪、熊伟、苏英、苏茵、苏曼意、谭云等阿姨叔叔们。 其中还有沈浮、高依云,应云卫、程梦莲,魏鹤龄、袁蓉,项、阮斐和新婚不久的赵丹、黄宗英,凌之浩、沙莉,刁光覃、朱琳共七对夫妇参加。
参加宴会的服饰都是各人自己设计的新奇时装,显示出当年的穷奢豪华气象。
扮演小学看门人的是刁光覃。警察是石炎,小老大是丁然。爷叔是关宏达,阿姨是黄晨,贵夫是杜雷。贵妇是林榛,男仆薛敏,家庭教师莫愁,瘌痢头是孟树范,小牛是王公序,老乐师是我爸爸王云阶。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乐平伯伯经常在摄影棚,时而是名观众,默默站立在一旁观看,时而又是一位编导,在现场指导启发。其中许多时光是和我一起度过的。当时的电影杂谈《青春电影》记者给我拍照时,就是乐平伯伯陪伴着我,一起选了一堆圆木做背景,拍了不少照片。他还把自己的一顶法兰西帽给我戴。那张照片成了《青春电影》的封面。
1949qz9月,当上海六大电影院同时首轮上映《三毛流浪记》时,发起了义卖活动,乐平伯伯画了六幅三毛漫画印成贺卡,我和大明星们一起在电影院门口签名义卖。
1958年和1980年,全国两次重新拷贝发行电影《三毛流浪记》,不久香港和东南亚将电影配成粤语片,收到很好效果,乐平伯伯十分高兴。1981年,我带小儿子王曼淦去看望伯伯,他望着曼淦笑眯眯地对我讲: “长得太像你小时候了。”他把刚再版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送给我,还不顾手指颤抖,花了许多时间画了一幅彩色三毛送给我,题为:“龙基弟留念辛酉年初夏张乐平画”,还盖了一颗红印章。这幅画我托人裱好一直挂在家中墙上。
特别令乐平伯伯兴奋的是,当他从国外记者口中知道i981年5月21日至22日,在戛纳电影节期间举办了中国电影日,放映了《三毛流浪记》等四部电影后,巴黎六家电影院继续放映《三毛流浪记》,连演六十天,接着8月份两家影院又上演了一个月。《三毛流浪记》轰动了巴黎,电视台播放了预告片,巴黎的餐馆、咖啡馆前张贴了大幅海报。影片受到了法国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各家报刊纷纷刊登介绍文章和影评,称“影片堪与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或布努埃尔的《被遗忘的人》相媲美”。乐平伯伯还拉着我和港台记者一起在大海报下合影。这部电影还获得1983年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资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84年意大利第14届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2005年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银幕形象”之一、“我最喜爱的百部中国电影”2_--,并于2009年9月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荣获“建国六十周年儿童电影经典形象奖”。
1982年,乐平伯伯邀请我出席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张乐平美术作品展”的开幕式。我和伯伯、伯母一起仔细欣赏全部作品,乐平伯伯还不时告诉我作品的构思和意图。当时乐平伯伯已年过七十,可那精神、那风貌似同青年。 1985年在上海市少年宫,我和乐平伯伯谈起往事,谈到漫画和电影的再版、重映和评论,听了著名动画艺术家阿达谈连续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各集的设想和构思。可惜时隔不久,突然听到阿达因病离开我们的消息,乐平伯伯和我都为失去这样一位大师和挚友而悲痛。于是那部动画片成为了永远没有完结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初的几年,乐平伯伯总有一半时间要在华东医院度过,我经常看望他老人家。一次我去病房,见床空着,我便一间一间寻找过去,后来在电视室里找到了他。他穿着病号服,坐在一把藤椅上,双手托着头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新闻。我站在旁边凝望很久,他那神态,不像是一位老者,而像一个天真儿童。
1987年的春天,乐平伯伯兴致很高地让我扶着他从华东医院的一楼走到四楼,他把挂在每层楼梯口,他画的三毛漫画指给我看,告诉我每张画的神态区别。他最满意二楼那张,于是拉着我在那张画前合了影。
在我的日记本里,还保存着乐平伯伯画的两个三毛头像。那天,他刚喝过二两白酒,心情很好,他随手拿过一张纸,教我怎样画三毛的轮廓,三根毛应该如何用笔,着力点在什么地方。他一边在纸上画一边对我说: “龙基,你不要看三毛就这么几笔几划,其实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三毛的喜怒哀乐。”画着画着他手又抖了起来,他对我说,等他手好一些,画一张我的肖像素描。后来他又提过很多次,总因手抖没有如愿。1991年底我去医院看望伯伯时,他还没有忘记这件事,他对我说:“过几天我身体好些,回家去住,我给你画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