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楚门的世界影评

楚门的世界影评

时间:2023-05-30 10:44:53

楚门的世界影评

第1篇

[关键词] 《楚门的世界》;主题;叙事;人物

1998年上映的《楚门的世界》由彼得・威尔执导,影片邀请喜剧天王金・凯瑞担纲主演,但该片并非一部喜剧,而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影片讲述了生活在“桃源岛”的楚门的故事。桃源岛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生活在其中的楚门并不清楚周围的一切都是在演戏,而他自己在浑然不觉已经上镜的情况下,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明星――持续热播三十年的电视剧《真人秀》的主角。楚门身边都是专业演员,生活也被剧本安排好,但一些意外因素使楚门意识到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可疑性,他历尽艰险最终逃离了这个世外桃源。电影是以讽刺的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被媒体导演控制和营造欲望下的矛盾世界,用“乌托邦式”的虚拟完美世界寓意着“笼中鸟”式的生存悲剧。[1]影片一经上映,就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一致好评。本文从主题、叙事、人物三方面浅析影片的艺术魅力。

楚门生活的桃源岛是现代人类生活的缩影。影片通过楚门循规蹈矩、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以及楚门对程式化生活的厌倦与逃离反映了更深刻的主题,那就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与个体的反抗。观众透过镜头演绎的虚拟世界,感受到的是与其自身所处空间类似的真实的社会生活方式。这种感同身受的刺激,促使观众去思考影像背后的母题。

楚门的桃源岛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在桃源岛有各种典型的社会组织,而楚门也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固定的工作。早上楚门出门,遇到熟人会说“早上好”,而且活泼开朗的楚门会加上“假如再碰不见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楚门每天会到报亭买报纸和时尚杂志,然后到公司上班。楚门一天的生活和我们周围每个上班族的经历如同复刻一般,极度逼近现实。刻板的、一成不变的社会生活,使人的个性受到压抑,每个人如同社会这个巨大机器上的零件,无论你是否愿意成为生活中的那个你,也不管你是否接受这种程式化的生活,社会的机器都会推动你的成长。在适当的年龄你要上学,然后是毕业工作,结婚养育后代,赡养父母,最后是自己也颐养天年,一切都是意料之中。

影片中身处天幕控制室的总导演,一手安排楚门生活的他就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操控的标志。在楚门想要逃出桃源岛的过程,狂风、暴雨、闪电、巨浪等高科技的成就的不断展示,就是要楚门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他才是主宰。导演所代表的社会生活的力量,要求楚门过的是被事先安排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楚门作为个体有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种发挥绝不可越雷池一步。在楚门终于到达海的尽头要推开那扇门离开时,作为“上帝”的导演用一系列“我在看你”表达了对楚门的情感,同时他还警告楚门:“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纵使外面的世界很可怕,楚门依然坚定迈出了步伐。

楚门对操控力量的反抗,是人们对模式化呆板人生的反抗,是人类追求自由天性的表现。社会生活使人趋于物化,而奋起反抗的楚门正代表着个体去物化的抗争。楚门在反抗之前首先细致观察周围的生存空间,这才有了他偶然发现幼年时期死去的父亲竟然成为流浪汉出现在街头。喜爱他的女孩吐露了他的生活真相,这使他更加注意这每天简单重复的生活。错乱的收音机使他收听到节目正在播报自己的行踪,他开始警醒。但他发现逃跑是徒劳的,自己的一切皆被人掌控,只有冲破心魔勇敢面对大海才有一线机会。而这套系统的设计者不但从物质上束缚楚门,更是在精神上弱化楚门对这个虚拟世界的抵抗。比如楚门不如意时摄制组派出其从小到大的玩伴马龙进行开导,那推心置腹的交谈实质上是预先指定的大段台词,利用友情来拴住楚门。而楚门无意间在街头碰到父亲后,又是母亲的开导,又是妻子的劝诱,亲情和爱情的夹攻令楚门缴械。但人追求自然的天性是无法泯灭的,当楚门意识到这一切的虚假,他选择了战胜心魔,从海上逃离。楚门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勇气,当他站在写有“EXIT”的门前,彬彬有礼展示出他的招牌式笑容和那句“假如再碰不见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的台词,什么都无法阻挡他迈向自由的脚步。个体终于冲破制度的樊笼,即使面对的命运黑暗莫测,心中的自由之灯已然照亮了脚下的路。

影片的叙事总体基调是严肃的,在小的情节处会有幽默元素的存在,使观众的心态合理地在紧张与松弛之间往返,从而体验到观影的乐趣。电影理论家劳拉・马尔维认为,电影叙事中包含三种“看”:摄影机的看、观众的看与电影中角色的看。“叙事电影的常规否定了前两种观看,并使它们服从于第三种观看,其明确的目的始终是消除闯入的摄影机的存在。”[2]《楚门的世界》在这三种“看”中嵌套了一层电视剧观众对楚门的看,影片叙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这一层次的看,消除了闯入的摄影机的存在,使观众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影片利用片中演员的演绎与电视剧观众的加入,使电影观众认为《真人秀》确实是一部电视肥皂剧。首先是片中演员的精彩演绎。除了楚门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要在电影观众面前表现出是在演肥皂剧,而一旦楚门出现,他们就要成为楚门生活中的正常人,而不流露出任何演戏的迹象。比如楚门的妻子美露,在楚门撅着屁股照顾他的花草时,推着自行车的美露笑意盈盈地从牛皮纸袋中拿出一把“厨师良伴”,还介绍说“剁、磨、削一物多用”,这明显是在做广告,这是肥皂剧中的常见做法,也就是植入式广告。而在妻子美露告诉楚门草坪漏剪了一块儿时,则变成了妻子对丈夫说话的神情。类似的,楚门的朋友马龙以喝啤酒的方式出场,最有意思的是马龙在说“That is a beer”这句台词同时,把罐装啤酒的正面转向观众,把做广告已经自然而然融入其表演中。这种肥皂剧中的惯用做法,会使观众觉得自己就是在看电视剧,也使楚门无表演痕迹的演出更加真实。观众由此更加同情毫不知情的楚门,也就随着剧情的发展沉浸其中。

其次是电视剧观众的加入,他们的出现使影片中电视剧的嵌套更加真实可信。当楚门从不透明的白色塑料袋中拿出心上人施维亚的红色针织外套时,镜头转到了电视剧观众角度,两个酒吧的服务员在工作之余注视着电视节目《真人秀》。其中一个不太了解剧情的年轻服务员问同事“他(楚门)在干什么”,年长的女服务员显然对剧情了然于胸,“她(施维亚)虽然被带走,但他(楚门)对她(施维亚)念念不忘。”年轻服务员则继续追问“她是谁”,年长女服务员则介绍了楚门母亲得病的剧情。而一个男员则挤到二人中间说“我们有那段剧情的录影带”,从而打断了她们的对话。可见电视剧观众的加入有助于电影情节的展开。随着剧情的发展,各种观众纷纷登场,如泡在浴缸里的老年男性,聚集在酒吧里的观众,在沙发上抱着印有楚门肖像抱枕的老太太,这些人的休闲时光都是围绕电视剧《真人秀》展开,可见这个电视节目火热的收视率。同时,这些观众表现会使《楚门的世界》的电影观众联想到自己平日里观看电视剧的感受,从而对影片营造的虚拟世界深信不疑。

电影中的人物是一切故事发生的前提和载体,对编织事件、推进情节乃至故事的走向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成功塑造一个人性化的真实而饱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深刻剖析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其人性化特点[3]影片取得巨大成功,金・凯瑞的表演功不可没。

金・凯瑞擅长以夸张的表情演绎喜剧,如《阿呆与阿瓜》《神探飞机头》等,奠定了其好莱坞喜剧之王的地位。在《楚门的世界》这部影片中,他招牌式的笑容依旧,但夸张的表演几乎无迹可寻,灿烂的笑容背后是令人动容的真情实感。首次出演正剧的他将一个从出生开始三十年来一直被人摆布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的小人物刻画得十分传神,让观者笑中带泪,而这种效果是通过一系列小的细节中金・凯瑞的有克制的表演达成的。首先来看楚门上午与双胞胎老头儿相遇的情节。这时的楚门对周围的人抱有完全的善意,他的笑容很纯真。在经过一栋建筑的拐角时,他与双胞胎兄弟“巧遇了”。兄弟中的一个与楚门握手,另一个则拉着楚门的手臂使其转向正对镜头的一面。更有甚者,他甚至推着楚门的肩膀使楚门靠在背后印有“Kaiser”商标和大红公鸡的广告牌上。楚门这时的表演非常到位,他先是瞟了一眼后面的广告牌,一瞬间脸上有严肃表情露出,但转过脸面对双胞胎时,则笑容依旧在脸上。楚门一开始对老头儿推他的粗鲁动作不太舒服,因此不太高兴,但礼貌的他还是对这对双胞胎报以善意的笑容。

楚门去码头等渡轮的一段,金・凯瑞的表演让观众不禁心酸。售票员问他是单程还是往返,他顿了一下然后严肃说:“往返”,证明他认为这里是他的家,亲情和爱情是他无法摆脱的羁绊。他站在售票窗口时,船还没开,但他买完票却发现船已收完缆绳,沮丧的他简直无以言表。他深吸了一口气推动旋转闸门走了过去,面对那艘已经沉在水中的小船他蹲了下来,他抽搐着面颊转过身,这时一个黑人船员高呼“需要帮忙吗”,楚门转过身来展示出招牌式的笑容,“不用管我,我没事”,但其转过身去又差点跌倒。这一细节把楚门在沮丧失望之极时,仍要把心情藏好而不在外人面前显露的痛苦诠释得淋漓尽致。金・凯瑞没有夸张的演绎,只是从沮丧到笑容再到颤抖,就把楚门的心酸展示给观众,这种克制的表演下是深刻的内涵,将笑中带泪的感觉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综上,在《楚门的世界》中,电影创作者以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和巧妙曲折的情节叙事向观众展现了主人公楚门的生活及其对真实世界的渴求。楚门的世界看似是美好的,他的人生不必担心遭遇挫败,不必因衣食而忧愁,更不会遭遇各种险境。但楚门得知这一切都是假象的时候,却勇敢地选择了离开,终于获得了主宰自我的自由,勇敢地面对真实世界的艰险与不完美。事实上,每一个普通人都是楚门。影片塑造了双重的看客,也塑造了一个双重的世界。这种层次的建构犹如在观众面前敞开了两道门,穿过这些亦真亦幻的图景后,最终到达真实生活的本质。而影片以超现实的、夸张的、隐喻的形象呈现,其目的正是为了向观众揭示现实世界的真相,激发人们对现实生活及个体生存状态进行重新审视与反思。

[参考文献]

[1] 王大壮.对现代图像媒介的几点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劳拉・马尔维.视觉与叙事电影[A].金虎,译.珞珈艺术评论(第二辑)[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海景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楚门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身边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楚门的世界》的演员。

然而这一切却使一位既是《楚门的世界》的忠实观众又是该节目群众演员的年轻姑娘玛丽十分同情楚门,她给了楚门一些善意的暗示,使他不得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

痛定思痛,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出海景这个令他噤若寒蝉的小城,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然而,楚门却低估了这个肥皂剧的制作人、导演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克里斯托弗将一切都设计得近乎完美,近30年里牢牢地把楚门控制在海景的超现实世界之中。

经过几次逃脱的努力失败后,楚门决定从海上离开这座小城,然而他却绝望地发现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这个巨大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走了出来,他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楚门他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他愿留在海景就可继续明星生活,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向远方的自由之路……

影片采用叙事性的组织形式,将情节时间选定在从真人秀节目播出的10909日开始,中间穿插闪回镜头交代楚门的诞生学会走路初吻以及关于父亲的记忆。在叙事上使用平行对应法。大多数重要的技巧以我们所见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平行对应。例如,开篇即通过剪辑,使剧中楚门的表现与剧外人物的解说评价平行发展,让观众在镜头切换中获得双重认同和全知的认识地位。在整部影片中,剧内与剧外场景交替出现,平行的剪辑确定了场景之间的联系,使观众可以通过剧外基斯督工作室里的活动推测剧内事件的发展。同时楚门的人造的虚假世界与基斯督造人的真实世界对应我们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随着情节的推进,场景的转换体现了剧内的楚门与剧外的操纵者之间的矛盾发展。另外,在真人秀节目中事件是平行的,楚门每一天的生活已形成一致的模式。从第10909期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见他早起,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而后出门,笑着与邻居一家打招呼,接下来是一个推镜头,推向楚门的中近景,假如再碰不见你们,早安,午安,晚安。他向史宾沙老人问好,受到史宾沙的斑点狗惊吓。然后楚门驾车去上班,中途在报亭买报纸和时尚杂志,路遇双胞胎兄弟;下面是楚门在保险公司上班的镜头,最后是他下班在家割草。而这一串流水账似的镜头在影片后面重复出现,甚至人物及服饰,对话,事件顺序,镜头的运用都变化很小,大体相同的平行对应和特殊的风格技巧,体现基斯督对楚门的生活章程化的控制。再如楚门与他的挚友马龙的三次倾心交谈都安排在黄昏或夜晚,四周的黑暗既可以摒除外界干扰,又有利于在人物身上合理布光以突显人物面部表情并强化交流氛围。同时相对微弱的光线与楚门的心境相符。这在场面调度上又构成一重平行关系。另外,音乐也能产生平行的对应,在这两段相似的情节中,配合的音乐相同,都是欢快愉悦的,与剧情的气氛,主人公的心情吻合。

看完《楚门的世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该活出真正的自我。活在映像里,别人给的映像,那是最大的痛苦和悲哀。谁都不是圣人,但总会有一些人故意把自己伪善地包装成圣人,把别人也架在一个自己理想的位置上。

你问谁喜欢哗众取宠?极少。绝大多数人从小被父母要求,苛刻地要求,不允许这样,不可以那样,最终发现长大以后没有自己。一大堆接受不了,一大堆见不得。你躲避、不承认,就代表这个世界上没有离婚和丑陋了吗?该存在的,都客观存在着,你改变不了那些东西,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境。压抑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对很多人而言,其实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压抑,如果仅是工作压力也就算了。但来自家庭、亲人、社会道义、伪善映像、内心等等方面的压抑,其实才是远比工作压力大很多倍的负面力量。正是那些脏东西,毁了很多人的性格,最终毁灭了他们的一生。能改变的,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性格。测试一下自己吧。看看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又多强,无论视觉、还是心理,这些外在的感知,折射的,都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认清了,全了解了,放会原处,做简单、快乐、正直的自己知道总比不知道要好,了解总比不了解要好。

所以,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人,敢于揭穿自己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人的可敬之处,在于敢于直面自己和复杂的社会环境。曾经沧海,最终还能保持那份坦然与率真,值得钦佩和仰慕。

《楚门的世界》在商业和评论界的双重成功,奠定了导演彼得威尔在好莱坞的地位,而这样一部富有深度的电影,注定会在影史占据重要的地位。导演的匠心,让这样一部很可能沦为好莱坞商业流水线作品的电影,成为了一件值得珍视的艺术品。

最后,我想引用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来结束这篇文章:“我们厌倦了演员造作的表演和虚假的感情。我们厌倦了放焰火和花哨特技。尽管他居住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是假的,但楚门本人却千真万确……这不是莎士比亚的杰作,但,这是真实,这是生活的本身。”

作者信息:

第3篇

[关键词] 楚门;观众;摄像机;导演;观看视角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与叙事电影》一文中指出:“有三种与电影相关的不同观看:记录前电影事件时摄影机的观看,看成品时观众的观看和银幕幻觉内部人物彼此的观看。叙事片的常规否定前两者,使它们服从第三者,因为自觉的目的总是要祛除闯入的摄影机的在场,防止观众产生距离感。”[1]286

作为一部“戏中戏”式的电影,影片围绕楚门的生活而展开,主人公最终发现他的生活不过是导演控制下的一场真人秀,周围的所有都是虚假的,在恐惧、矛盾后终于决定逃脱这个“美好”的世界。《楚门的世界》恰好把这三种看的方式都展现给了现实的观众。对于影片而言,观看对象本身并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本质,而是与观看过程紧密相关,正如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一般,怎样观看将直接影响甚至赋予观看对象以意义,不同的看的方式对客体对象的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三种观看方式的观看机制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彼此孤立还是相互发生作用呢?

一、观众观看视角的双重含义

影片《楚门的世界》不同于一般影像作品,其观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电影中观看楚门真人秀电视节目的观众,如酒吧里人群、浴缸中的男人、保安等影片中的观众;二是指如我们一样观看这部电影的现实世界的观众。

首先,对于影片中的观众来说,他们之所以热衷于观看“楚门秀”是因为楚门是“真实”的。与传统电视节目不同,“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者更多地隐藏自己,同时它要求观众互动参与乃至影响节目本身,传统被动的观看行为,由于互动因素的增加变成一种主动的参与行为。如“楚门秀”中的很多演员就是普通群众,在楚门乘坐巴士时的乘客、回忆中楚门的同学,甚至他的初恋女友都是他的观众……

“楚门秀”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由观众的偷窥欲可以在节目中获得满足,喜欢这个节目的观众与其说是在欣赏别人的生活,还不如说是在偷窥别人的生活。楚门的世界在此向外界敞开,他的隐私正在被偷窥群体集体吞噬,观众以全能的方式侵犯到楚门的私人领域。在电视面前,每个人可以堂而皇之欣赏一切,无需背负偷窥的罪名,他们被导演和媒体操纵,成为麻木不仁的观看者,和楚门一样,观众在此也沦为了导演的玩偶。所以这里观众也从主动的“看”沦为成一种被动行为,他或者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导演和楚门为其共同设置的场域,失去了本体的主动性。人性在此成为一种公共消费品,供人咀嚼和评论。所以这里观众的“观看”是一种看/被看,主动/被动的双重结构模式的交互行为。

其次,对于第二观众――观看这部影片的现实观众来说,他们处于一个更高维度。如果说导演为楚门建造的桃源岛是第一重世界,那么克里斯托弗以及“楚门秀”的观众所在的就是第二重世界,而现实的观众,也就是我们所在世界则是第三重世界。这三重世界与柏拉图的三重世界的划分有所类似,都表征为真实度的逐层递升,与柏拉图的艺术世界、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分别对应着。由于我们处于“更加”真实的“第三世界”,所以对“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可以以一种俯瞰的眼光或者说是上帝的视角进行观看,我们是全知的,可以站在旁观者的维度审视“秀”中的楚门与“秀”外的克里斯托弗和观众。这种旁观者的视角是一种有距离的、非功利式的观赏。现实世界的观众已从“楚门秀”观众的“观看”转变为“观察”,即由一种“与在场者之在场的觉知联系”转变为“对现实的有所追踪和有所保留的加工”[2]。

在这里,“双重观众”的“观看”使电影更具有层次感,观众代替了上帝的位置,而摄影机(或者说是导演)的观看角度则是为了更好地使观众身临其境。

二、摄像机观看视角的三重聚焦模式

穆尔维所说的“摄像机的观看”在影片中可以理解为导演克里斯托弗的观看角度,或者说是期望他的观众所能观看的角度。在此我们借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把摄影机的视角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三类来解读为何导演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排摄像机的拍摄视角。

1非聚焦(零度聚焦)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视角类型,叙述者可以从所有角度观察被叙述者,站在上帝的位置。对于“楚门秀”来说,克里斯托弗就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他创造楚门及其居住的桃源岛和周围的一切社会联系……这种非聚焦型叙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全景式的鸟瞰。影片中出现一些规模庞大、人物众多的场面,面对这种情境必然要通过非聚焦型的叙述,如:导演在发现楚门消失后安排所有演员手拉手在城中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为找到楚门而把日出提前,通过远景的方式把桃源岛瞬间由黑夜转入白天清晰表现出来。(2)可对故事作出回顾或预言。如在楚门到地下室翻看旧时的物件时看到初恋女友施维亚的毛衣沉思后,镜头立刻闪回播放楚门与施维亚相遇时的情景以及克里斯托弗在接受完观众电话互动后预言下一集楚门的妻子美露将会离开楚门,楚门将迎来第二春。在这里,摄像机或者说是观察者(导演)犹如一位先知,对故事的历史、发展了如指掌,这种预示只有处于居高临下的视角才能看到。

2在内聚焦型视角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这种聚焦类型从人物的角度展示其所见所闻,能充分敞开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典型的一幕就是楚门在地下室找出施维亚的拼接照片,镜头以楚门的视角长时间凝视,观众只能从楚门的眼睛来看,所以必然和楚门产生共鸣。相对非聚焦叙事而言,这部分延缓了故事的节奏,在揭示悬念的同时为后来楚门决心逃离做了铺垫。

3在外聚焦型视角中,“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以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3]这种视角在影片中运用最为广泛,如片中讲述楚门每天固定上班的过程,遇到不同人物的反应。

总之,《楚门的世界》总体上是以非聚焦型的全知叙述视角为主,穿插着内聚焦型视角和外聚焦型视角叙述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展示楚门的心理蜕变历程。摄像机或者导演的这种视角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是居高临下的,尤其表现在影片结尾以俯拍和仰拍来展开楚门与克里斯托弗的对话,把克里斯托弗置于一种虚无缥缈的上帝般的位置,而这种位置其实也是导演想让观众所处的位置。

三、银幕内人物的观看视角――凝视

无论是观众还是导演,他们的观看其实都是对楚门视角的再现或者代入。我们可以把楚门在剧中大部分的观看称之为凝视,因为“凝视这一概念所观照的,既是看的行为,也是被看的行为;既是知觉,也是解释;既是眼前呈现的事物,也是事物在光学的物理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中的呈现和消逝”[4]。以影片开始楚门注视初恋情人的“照片”为例,这里的“照片”并不是施维亚的真实影像的再现,而是楚门通过撕下杂志画像,用其中破碎的人物五官拼接成的心中所爱人物的图像,镜头是以楚门的主观视点出发来凝视照片。

凝视是一种看与被看的双重行为,恋物和窥淫都是从主体(观众/楚门)出发,另一方面,照片中的“施维亚”对楚门甚至观众还有一种回视。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互相观看的行为,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对视。首先,回视可以理解为照片中施维亚眼睛对楚门的回视,这是比较简单机械的;其次,“楚门秀”外真实的施维亚通过电视以楚门的视角观看照片,这就形成一种异次元的对楚门的回视;最后,施维亚的目光还可以理解为对“楚门秀”外双重观众的回视,由于观众也是从楚门的视点出发,所以其内心体验也具有相似性。于是,这一楚门的凝视镜头可以从照片、楚门、秀外的观众以及现实的观众四重世界来进行思考。

影片中,当楚门开车去上班的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正在被播放,意识到正处于被监视之中,他开始焦虑、恐慌。在此可以借鉴希区柯克引导观众亲自经历不同程度的焦虑――震惊的主要视觉手段来进行分析,希区柯克这一手段主要是由“看/被看/反应(看)”三种镜头组成。首先是“看”镜头,导演通过近景和特写,如楚门进入大楼时旋转门上的镜头,观众此刻想要知道楚门将要干什么,于是“被看”镜头很快切入。“被看”镜头是以人物视点所看到的人或物,或全景、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反应”镜头则是满足观众对主角反应行为的期待需求,它是紧接着“被看”镜头的,然后又马上引出新一组的“看”镜头。镜头之间快速切换,人们随着楚门共同感受到了他的迷茫、焦虑和恐惧。

楚门此刻所面临的情况正如边沁说描述的“全景监狱”中的囚徒一样,一个看不见的观察者正在审视被禁闭或者被控制的主体,他无法逃脱这种大众凝视,所以才开始恐慌、迷茫,开始奔跑着逃离。楚门这里对周围世界的凝视不能简单理解为对周围世界的观看,因为观看是我在看,而凝视是“在外面的,我被看,这就是说,我是一幅画”[5]。根据梅洛・庞蒂的观点,这里我的观看不再是传统现象学意义上的主体的知觉建构,而是主体与他者的共同世界为显现自身而对“我”的利用,这也就是他所说的“我的私人世界不再仅是我的世界;此时,我的世界是一个他者所使用的工具,是被引入到我的生活中的一般生活的一个维度”[6]。楚门的这种凝视隐含着征服或者被征服的意蕴,导演和观众的权力通过其不见可见性而得以实施。

美国学者布鲁斯・F・卡温在《解读电影》一书中说,“选择谁来说部分或全部的故事、要不要现身说法,都会影响叙事作品的概念形态和讽刺性,相当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形式意义,也是意义组成的方式”[7]。毫无疑问,不同观看角度的选择决定不同的立场与意义,银幕背后双重观众可以从参与性、偷窥与旁观的视角来解读;摄像机是导演的外在眼睛,实践着导演的意图和想法;剧中楚门的观看则体现其对世界认识的改变,其中还穿插着他对导演和观众的反观。这三类观看本身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视线网络,就如观众通过摄像机中楚门的眼睛来观看,这既是一种按照导演意图无奈被动的观看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主动的、可以移情式的观看。《楚门的世界》中这三重观看模式在电影史上独树一帜,通过对这种观看视角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电影中的视觉行为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6.

[2] 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3.

[3]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2.

[4] 克里斯蒂安・麦茨,等.凝视的[M].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4.

[5]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03.

[6] 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0.

第4篇

关键词:镜像;他者;主体;异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49—02

一、浅析拉康镜像理论

人很久以来就已经消失了并且不停的消失。——福科

在医院的产房里,一位母亲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周围站着一群人,包括婴儿的父亲和其它的亲朋好友。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有人说:“现在是经济社会,孩子长大一定有钱。”

有人接着说:“我们的家里要出个名牌大学生,孩子长大一定要读名牌大学。”

又有人说:“我们这里的人还没出过国,孩子长大要出国留学工作。”

再有人说:“我们家里总被人欺负,孩子长大后要做大官,光宗耀祖。”

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安静的熟睡着,他当然不知道众人说的是他,给他规划着未来。

这个场景其实随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如果用拉康的眼睛可能发现一些我们从前看不到的东西。

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阶段”理论,这是他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镜像阶段”概念来自法国儿童心理学家瓦隆的动物与婴儿的镜像试验,通过对动物和婴儿对镜像的反应,确定其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当婴儿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时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谁,他还不能区分自己与镜像、他人与他人镜像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其他对象。但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婴儿认识到镜中自己的影像,比如自己伸手,镜像也伸手,婴儿发现镜中的影像会按照他得动作作出反应。意向性地实现了一个自欺性的格式塔转换想象所,在这里,婴儿开始确认身体的同一性与整体性,并对自己的镜像产生自恋式的认同。可是这种想象性式的总体性的认同必须要付出代价,因为孩子统一自己的肉身,协调自己的行为机能,是以一种本体上的异化为前提的。这好比喀索斯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时深深迷住的情景,他疯狂的跳进去,披着外部他者的形象,将自己的形象淹没其中。就像我们多次说的那样,孩子并不知道在认同于镜像的同时,失却的正是自己。①

在拉康那里,我们其实处在一种诡计、一种欺骗、一种诱饵而加诸个人的镜像作品,我们深深的误陷于这个陷阱之中。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以后对“我”的最早体认便是镜射幻想,然后以我们身边中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一起玩耍的伙伴和老师等等)所反射出来的面容之镜,强迫自己成为他人眼中应该成为的“我”。长大以后,不在场的语言象征逐渐替代了当下的面容,教化式的他者成了新的成年“我”,处在社会语言中的“我”,追求着人们都想要的东西,无从挣脱和免俗。而这些东西只是形形他者的欲望,我们永远只是在无意识中追逐着他者的欲望,可我们却自以为是自己最本真的欲望,可怜而可悲的人,从来不是他自己,也永远不是他自己。

拉康在这里已经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宣判:个人主体是不存在的。在这个称为主体的舞台上我们上演的只不过是穷尽一生的伪我与他者争斗的悲剧。从此,被笛卡尔作为理性之思起点的那个我;新人本主义先驱斗士施蒂纳笔下那个“唯一者”的我;海德格尔的此在之我;弗洛伊德肯定意义上的的理想之我,统统只不过是一种想象中的“理想的我”而已。拉康的理论是令人震撼的,从拉康的理论中想到我们每个人:我们也不是一直在不辞劳苦的进行着理想自我的寻找和社会身份的定位吗,而确认的最后结果不也同样是为这个社会所异化,成为这场无意识悲剧的主角。

二、对电影的解读

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劳拉?穆尔维曾在《观影与叙事性电影》这篇论文中指出银幕之于观众,相当于镜子之于婴儿的作用。的确,电影银幕与镜子十分相似,在电影中搭建起一个想象的世界,而观众对电影的凝视相当于婴儿在镜中对自我的寻找和确认。表面上看观影者是用自己的眼睛关注银幕形象。换言之,观众会如同婴儿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求认同,他们先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影片人物身上,然后再与人物相认同。比如观众会情不自禁的同电影人物一同欢笑、一同哭泣,这种似乎应理解为感情的共鸣实为一种欲望的投射和对观影的认同。而且电影中的人物在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地在寻找自我,但却被无意识地置换了主体、无意识地构建了自我,这与我们是何其相似,所以对影片的观望能让我们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到那些和我们类似的群体。如此的反观或反思,便是电影的最大价值。②

由此可见,不管拉康是否想过要将其理论运用在电影中,其理论与电影也必定有不解之谜。这种通过电影体现出来的理论又将以最直白的方式给人们带来启示。

第5篇

一、 数字时代的信息文化

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感知经验,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自己对宇宙、时间、空间、生命、社会甚至整个人类文化的理解,改变了自己对价值、真实、艺术的认识。在数字时代信息社会中,如果从媒介意义上来看,虚拟现实的氛围营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电影等传播媒介工具来实现。在影片《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都被分散在不同秘处的5000多台摄像机所拍摄,并通过卫星信号24小时全天候向全世界现场播出, 1.7亿人目睹了他的诞生;2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收看他学会走路;看到他如何进入恋爱、与家人争吵。他如同生在透明的盒子里,楚门的生活,恰恰代表了很多现代人对日常生活的困惑。《楚门的世界》中故事情节以现实虚拟现实,一方面体现了媒介的后现代娱乐方式,对人生活隐私权剥夺,而在这背后真正的含义是: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无隐私性,被媒介娱乐的无自由性。“总有一台摄像机藏在某处,人们可能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摄像。人们可能被叫到无论哪一个电视设备前重新表演这一切”。表面看来自然平常的生存环境,也许只是冥冥中不可知的神秘的主导者刻意安排好的,世界不再真实,成了“一个根本性的幻觉”(鲍德里亚语)。

产生“虚拟现实”的是数字时代的产物——电脑。电脑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保存和处理、能够选择、记忆、反应。它是人脑的延伸,能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文化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认为,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艺术观和现实观。这种观念认为,为了认识现实,人必须站到现实之外,在艺术中则要求画框的存在和雕塑的垫座的存在。这种认为艺术可以从它的日常环境中分离出来的观念,如同科学中的客观性理想一样,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计算机通过混淆认识者与认识对象,混淆内与外,否定了这种要求纯粹客观性的幻想。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世界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在“虚拟现实”好莱坞幻想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与我们观众相距遥远的未来时空,而他们通过计算机营造出来的虚拟现实空间却是我们熟悉的现实社会的生活。

当今的网络发展现状,真正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如今大多数的网络用户不能只满足于阅读他们的电子邮件、浏览信息、体验网上购物行为,越来越多的虚拟网站开设,丰富的服务项目:耕种、养宠物、赚钱等等为你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方式,足以使你沉醉于虚拟现实生活中,并从中获得满足的。这种发展趋势表明,这种未来时空的可实现性使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电影作品外的世界变得统一起来。同时,在后现代的信息社会中数字化是明显的趋势,就象尼葛洛庞蒂说的:“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象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一个新时代的生活已经形成,这个世界是由许多可以构成事物的、运动的和善于驾驭事物的信息单位“比特”所构成,从而取代了原先由许多具体事物构成的、有许多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活世界。世界符号化的转变趋势是必然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最终带来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

虚拟现实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新的文化媒介。它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器官的全面延伸。虚拟现实拥有现实生活中人类各种感官的特征,提供了比任何别的媒介更适合的环境和信息。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信息”,这种信息即“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因此,当一种新技术得到应用,一方面它会放大和延伸人类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人类关系、感知模式来说,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取代人的身体部分功能,并使之逐步退化。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电子媒体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形容成技术生活化或日常生活技术化。因此,“虚拟现实”幻想电影在客观表现这种现象的同时,超越了由现代技术、大众传播媒介所制造的日常生活消费的审美,通过主人公的主体性选择,使人的生存意义超越物质的日常生活表面,深入到人的内在生存意识。

二、 后现代的影像复制文化

“虚拟现实”幻想电影创作面临着后现代文化语境,在叙事题材与风格上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元素。后现代文化成为无所不包的文化。它打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使文化和生活相融洽。影像的本质是纪实性的,其中包括了人所需要的影响。所以,抛开所有的一切理论特征,我们可以将当今的后现代文化概括为:影像文化。影像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复制,极度逼真的模拟。它可能模拟现实,也可能模拟幻像。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最先指出,随着复制技术的产生,艺术创作中的即时即地性消失了,即作品的原真性消失了,“复制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这样看来,原件就是去了自身的优越。

在《异次元骇客》中“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者珍妮对着道格表白,“我爱上了你,从模拟创作时就已经爱上了你。”因为对于傅珍妮而言,道格并不是虚拟的,而是她以前深爱着的丈夫的复制品。在影片的结尾,珍妮杀人狂的丈夫永远的留在了虚拟时空中,而虚拟的、善良、仁慈的珍妮与道格来到了现实世界。本雅明指的复制是机械时代的复制,所采用的也是机械化的制作方式。而当今社会的复制主要通过电子技术完成。

从20世纪40一50年代开始,随着电子传媒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特别是电视的普及,西方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进入消费社会后,我们所面临的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观社会,而是一个充斥符号的社会。在对物体的消费中,物的使用价值被消解了,而消费的是以物表现出来的社会身份与文化差异;同样,消费的主体也不再是理性的个体,而是由符号组织起来的主体,主体的存在和身上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变成一个符号。而作为符号的主体,人类的生存价值、情感表达都失去了以前形而上的终极意义,更多的依托于物质需要的现实满足。“虚拟现实”科幻电影通过电影中出现的影像复制情节对此状况进行了讽刺表现。如在《楚门世界》中赚取真人秀节目《楚门的世界》观众最多感动的泪水是楚门父子深情相拥的镜头。当楚门转身面对远处父亲的影子时,基督斯要求工作人员开始放烟雾和音乐,增强感人效果;当父子越走越近时,基督斯指挥用吊臂镜头以推进方式拍楚门的面部特写镜头,直至楚门激动的泪水从眼角滑落。此时也正是基督斯煽情到了高潮,真人秀节目工作现场、酒吧和其他正在收看节目的千家万户掌声雷动,人们如楚门父子般的激情相拥。《楚门世界》导演彼德·威尔将之如实展现的过程恰恰构成了对众多好莱坞情节剧的经典镜头的极大讽刺。复制追求对原件的真实再现,在消除了原件唯一的神韵的同时,也进一步地拉近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但复制也可能模拟幻像,将幻觉化成真实。这样,假的可能比真的更真实,真实和虚拟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了,人们对真实世界理解的逻辑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黑客帝国1》中,这种“世界幻觉”以科幻的形式被极端夸张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你一生中都会体验到的感觉。感觉到这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你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知道它在那里,就像在你脑中有一个碎片,搞得你快发狂了……到处都有Matrix,它无时无处不包围着我们,甚至在这里,这个房间里……是这个世界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见真相。”(莫菲斯语)在高科技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虚拟和真实的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我们似乎不得不把这个噩梦般的故事当作巨大的启示和预言。这也正是《黑客帝国》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也赢得学者们更多的哲学讨论的原因。

第6篇

[摘 要] 楚原是目前仍在幕前耕耘的香港著名电影导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与武侠小说家古龙合作,在编剧时精确提炼了小说中人物的风骨,着重于情感的冲突,人性的矛盾,别具匠心地挖掘出了武侠电影现代性特征,从而使中国武侠电影提升至一个新的艺术高度。楚原武侠电影的现代性特征表现为:情感与情节的离奇迭变;自由与浪漫人生的升华;大道正义的弘扬与彰显等。

[关键词] 楚原;武侠电影;现代性

 同以往打斗节奏缓慢、宣传儒家传统的20世纪50年代黄飞鸿武侠电影相比,以张彻、胡金铨、楚原等导演为代表的新派武侠电影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影片主题由传统的宣扬伦理道德侠义精神,转向了具有现代人气质的快意恩仇、情感表达和文化探讨,以现代性特征来折射和鉴照现实社会。张彻、胡金铨是香港新派武侠电影的奠基性人物,楚原则是后新派武侠电影的杰出掌门人。[1]楚原的武侠电影在情感和情节上追求离奇迭变,在美学情趣上追求自由和浪漫的人生,在主题上弘扬和彰显大道正义,所有这些都赋予了香港新派武侠电影一种崭新的生命形式,具有浓厚的现代性特征。

一、情感与情节的离奇迭变

20世纪50年代末期,注重浪漫传奇和新颖手法的新派武侠小说兴起,为武侠电影告别僵硬的拳脚功夫模式走向新颖的刀剑武侠片路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6年,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大醉侠》上映,1967年,张彻的武侠电影《独臂刀》上映,以此为标志,新派武侠电影正式诞生,香港武侠电影整体上进入了一个辉煌的转型变革时代。楚原1956年开始投身电影事业。到60年代末期,香港粤语电影衰落时,楚原已经导演了70多部粤语电影,累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1970年,楚原编导他第一部国语武侠片《龙沐香》,初具浪漫、唯美风格,引人注目。1972年拍摄了奇情武侠片《爱奴》,更加艳丽奇诡,风格独特,被认为是楚原最佳代表作之一,在香港和英国均获得好评。此后在邵氏公司“新武侠世纪”的号召下,楚原从1976年开始选择了古龙小说作为突破口,执导了《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楚留香》等情节奇诡、场景唯美、动作诗意化的武侠佳作,将自己的导演生涯推上了第二个高峰,在港台影视掀起了奇情武侠热潮。70年代香港武侠片生产高潮时期,邵氏有个名气响当当的“铁三角”,即:楚原、古龙、狄龙的黄金组合。楚原是执导古龙电影最多的导演,狄龙则是主演楚原电影最多的男演员。

中国传统武侠电影中的情爱表现含蓄、清浅。这是东方人独有的关照世界的方式。[2]楚原的武侠电影跳出传统的宣扬民族大义或夺宝秘笈的武侠故事,往往在影片一开始就设下重重悬念,让观众一下子坠入迷雾一般的故事情节里,有福尔摩斯探案的感觉。如《陆小凤之绣花大盗》,整个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环环相扣,跌宕曲折,使人仿佛置身于机关重重的迷阵,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楚留香之蝙蝠传奇》与其说这是一部武侠片,还不如说是悬疑侦破片更为贴切。剧中情节犹如山洞小溪,跳跃飞溅,时而湍急,时而回旋,惊险频出,虽蹊跷离奇,却不违情悖理。这些改编自古龙武侠小说的电影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紧张快捷的生活节奏,比较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因而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体现了楚原武侠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另外,楚原的武侠电影还体现了现代人的心理特征、道德准则和伦理观念。特别是关于男女之间情爱的刻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与林诗音之间的刻骨相思和相互关爱。全部影片一直处在刀光剑影之中,但男主人公那斩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情丝,以及爱情、友情的难以抉择让人深深体味为情所困的甜蜜与苦楚。正如《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歌词所唱:“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分,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

又如《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与沈璧君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楚原的武侠电影中,男女情爱既没有授受不亲的礼教大防,也没有必须从一而终、坚守贞节的传统信条,因而他的情爱观是新型的,对追求求新求变的现代人来说确实感到耳目一新。30多年前,楚原的武侠电影《爱奴》一出,惊艳影坛。该片是描述一位弱质少女双亲遇害,自己被卖入妓院,此后就以美色和奇特武功报仇,将仇人逐一杀死,最后却因一念之仁,亦被垂死的鸨母所杀。许多人觉得这部影片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描写的奇特恋情,还有人将它看成一部武侠片,更有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新颖之处不过是描写了同性恋和性变态,其实作者在影片中表达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比如对女性的观点,对人性内涵的探索,对人类生活隐秘世界的深刻隐喻,等等,很具有现代意义。

二、自由与浪漫人生的升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香港武侠电影大行其道时,无论是张彻的阳刚武侠还是胡金铨的禅意和禅趣都是在中国传统道德范畴里的情感表述,而楚原却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意义:小说中的人物充满对权力和欲望的追逐,强调自己在武林中的社会地位,在乎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这就是古龙的江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充斥着谎言、欺骗、权势、欲望的城市写照甚至是当时香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而且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楚原的武侠世界。也就是说楚原武侠电影重点通过对武侠人物人性的表达与探索,通过诠释和挖掘“人性”使自己的作品有了较强的文化价值,也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3]

楚原武侠电影中主角往往不再有着显赫的身世和良好的师承,因为其中人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与历史传统关系不大,具有明显的现代性。他们往往是有着绝世武功但仍然居无定所,无依无靠,无门无派,甚至没人知道他们从何处而来。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阿飞干脆就说自己从小在荒野中长大,天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所以他不屈服于任何势力也没有群体归属。再如,根据古龙小说《武林外史》改编的电影《孔雀王朝》中的沈浪是个专门以缉捕匪徒领取赏格为生的游侠。《楚留香传奇》中的楚留香是个江湖侠盗,武艺超群,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深得众多女人的喜欢。这些侠客不受任何礼教规范的束缚和限制,无拘无束,是享受人生、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自由的普通平民人物。他们无疑具有种种缺点,但这些平民化的形象展示给观众的是个性的觉醒,是对自由的追求,是对人性枷锁的抛弃,因而让我们觉得亲切。正是有了这种缺陷的审美,中国文化中侠的含义才开始真正丰满起来。

第7篇

《我的藏书票世界》

吴兴文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

定价:39.00元

本书精选作者历年收藏的中外珍贵藏书票113枚,配以朴质、真诚的文字,按“寰宇一家”“书人一票”“我的最爱”3辑展开讲方寸之间的故事,说艺术与文学的学问。本文选编自该书的附录。

在我收集藏书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历程中,已经得到过科柯施卡、埃舍尔和比亚兹莱等人的藏书票。他们的作品,无疑永远是我毕生追寻的目标。而没得到的,虽然至今只能从画册上欣赏,不过也足以令人回味了。

目前在拍卖会上,克里木特、马蒂斯与马奈等人的画作,几乎都在数百万美元以上,似乎很难将他们与藏书票创作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当我知道,仅仅是毕加索的画册就有几千种以上,而且分布世界各地出版时,真有不知从何处找起的感叹。还好我从事编辑工作,时常有机会逛书店,甚至到国外参加书展。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从约翰逊《藏书票珍藏:从文艺复兴到当代》上,得知马蒂斯曾经设计过藏书票,于是就不断在他的版画与插图作品中寻觅,一度以为只是个传说而已。不过在90年代中期,从首次对世人公开史楚金(Sergei Shchukin)和莫洛佐夫(Ivan Morosov)收藏的马蒂斯作品的画册中,我意外地发现他的藏书票创作。

1906年,马蒂斯在延续前一年和同门在巴黎举办的秋季沙龙,公开与官办的春季沙龙对抗后,再度展出独立沙龙,却被艺评家沃塞尔(LouisVauxcelles)讥评为令人难以接受的“野兽派”。身为领袖的马蒂斯遭此嘲讽,导致他们的作品一时乏人问津,生活拮据。幸好史楚金和莫洛佐夫成为马蒂斯的赞助人,特别是史楚金,为了布置楼梯间,请马蒂斯画了《音乐》和《舞蹈》两幅巨作,以及《河岸浴者》(静卧绿草中的“休闲”,画于1916年),这幅画可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人的梦。

为了感谢赞助,马蒂斯于1911年为史楚金设计了两款藏书票,并在其中较大的一款设计稿下方注明“我喜爱”。史楚金那时在军中服役,直到1912年2月4日才回信,果然也比较喜欢这一款,并评价另一款“未足为大师高境之写照”(见图一),史楚金把它转给女婿使用。这两款藏书票都是马蒂斯作品中一再出现的裸体画作,虽然比不上其余成名的巨作,但孤零零坐着的女体,却也表达了欢乐和安详的有力结合,既活泼抒情又和谐悦目,足以表现马蒂斯的艺术造诣。我从画册上发现的这两款马蒂斯藏书票是底稿,现藏于圣彼得堡博物馆。虽然只能从画册上欣赏底稿,不过我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从史楚金及其女婿流散出来的藏书中,发现这两款藏书票。

在约翰逊这本书上,马蒂斯创作藏书票的讯息,只是出现在封底的说明文字而已。书中有一款马奈自用的藏书票,以他的半身雕像作为画面(见图二),我怀疑它是否能够代表马奈的藏书票创作水平。而且我后来发现,它是贴在1884年巴黎出版巴齐尔(Bazire)编的《马奈》上。书中虽然有11幅马奈的插画,不过这款藏书票也可能是别人为他设计的,不然为什么它会以半身雕像作为画面呢?

19世纪中期拜通商之赐,日本的浮世绘传到欧洲。那时以巴黎为中心的印象派画家,正值改革的关键,看到浮世绘木刻版画的构图、线条与平涂的色彩,如获至宝;加上小说家兼艺评家龚古尔兄弟的大力提倡和收藏,更让“东洋热”弥漫于整个艺术界。马奈不但收藏浮世绘,还将它运用于藏书票创作,而且取材自不同于当时歌川派浮世绘颓势风格的葛饰北斋。这款藏书票即取自北斋画册中的荷花图案。

第8篇

深入研判舆情,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所谓舆论,是社会公众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的总和,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社会舆论是与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的;负向的社会舆论则是片面、极端、虚妄的,与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相违背。

新闻媒体作为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高扬主旋律。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更好地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三是坚持群众路线,帮忙不添乱,既要合理反映人民群众诉求,更要在党委、政府与百姓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积极主动地做好社会的“稳压器”、“减压阀”,不给党和政府添乱,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当前的舆论引导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形势复杂,有许多新课题亟需研究和破题。

1.突发事件如何争抢第一落点。面对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思想上应努力把握主动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力争抢先权威信息,做到先声夺人,及时准确地报道事件真相和动态,客观全面地报道处置措施和进展,并以权威主流的评论引导社会舆论。

2.理性化解社会矛盾。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时出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现状,应力求做到积极理性,科学把握舆论热点形成的规律,权威解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3.正确引导社会热点。社会热点出现前,如何作出准确的预判,制定周密的预案,掌握舆论引导的先机?热点出现后,如何及时报道动态,以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引导民意?在热点引导中,如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理性探讨、平等交流?这些都是目前舆论引导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

楚天金报努力深入研判舆情,敢于碰触热点,妥善引导难点,力求把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一是组建新闻策划团队,成立了社会文化、经济财经、机动突击三个策划团队,为重大选题、热点新闻的策划报道把脉。二是日常管理建章立制,规范采编工作全过程管理。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的大小作出相应的应对,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中发出主流声音。

创新思维方式,努力做好主题宣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楚天金报精心组织,策划推出献礼建党90周年湖北十佳红色景点、十部经典影视、十本精品图书、十首传世红歌等四大“红色经典”推评活动和“我们身边的好党员”大型系列报道,并在“七一”前夕举行了隆重颁奖典礼,将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主题宣传推向高潮。此次活动吸引了数十万网友和读者参与,掀起荆楚大地传承革命传统的红色风潮。“我们身边的好党员”大型系列报道,挖掘出30位市民身边优秀的普通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报道亲和力强,引起广大读者共鸣。

近年来,楚天金报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根据媒体的特点和不同受众的兴趣与需求,用大众化的语言、平民视角、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报道,每年推出至少一组重大主题报道,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

2005年,楚天金报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出了《将军本色・先进性楷模》系列报道,并举行座谈会,被社区干部群众视作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教材。2006年,围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组织策划了《明荣知耻・英模风范》系列报道;2007年,围绕总书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讲话,组织策划了《讲正气树新风为人民・公仆情怀》系列报道;2008年,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年,组织策划了《改革开放30年・时代标杆》系列报道;2009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组织策划了“万人祭奠开国先烈”、“湖北十大金嗓、十大金曲”评选和“辉煌荆楚60名片”推评等主题活动;今年,又承办了“名家挥毫・礼赞道德模范”公益活动。

这些重大主题报道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紧扣主题,深入挖掘,正面展示。二是平民视角,细节呈现,轻松阅读。三是持续报道,层层推进,规模宏大。四是及时总结,扩大影响,升华价值。楚天金报组织策划这些报道和活动时,优先考虑的是主题宣传的及时性、贴近性和传播效果,主动“制造热点”引导舆论,潜移默化地传播主流价值观。

坚持科学方法,巧妙报道社会热点

在新闻实践中,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必须深入研究和努力掌握舆论引导艺术,做到引导有方、有力、有效,实现舆论引导和传播效果的有机统一,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近两年,楚天金报推出一大批深度调查性报道,譬如“和平大世界黑物流调查”、“武汉快递业调查”、“武汉停车现状调查白皮书”等。这些调查性报道为楚天金报赢得了众多读者和广泛的社会反响。

对都市类媒体来说,读者报料很多。曾经有一段时间,楚天金报经常接到读者举报,反映武汉三镇众多家居市场存在“黑物流”现象。以往类似的热线投诉都陷入了一个“死角”:相当一部分被简单处理了,关系到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在特定时期暴露的制度性、阶段性问题时,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时,武汉市已被国务院确定为中部物流区的中心,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武汉打造成全国中部物流中心。而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少实际问题。经过反复思量,编辑部决定探索一条特别的报道路径:对和平大世界周边物流状况进行深度调查,为武汉物流业现状提供一个研究样本。

为此,楚天金报派出近十名记者分布三镇各个市场,沉下去一个多月去调查,然后在近半个月时间里,重磅推出《“黑物流”骗惨和平大世界商户》、《和平大世界周边黑物流调查》等10多个整版的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地揭露了非法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大胆触及武汉物流行业存在的暗流。最终,楚天金报通过报道为数十位经销商追回经济损失,促成2011年上半年武汉市出台了物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是媒体的倾向和立场的体现,也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内容。2007年初,疯狂歌迷杨丽娟苦追偶像刘德华,举家赴港,导致其父不堪重负跳海自杀。一时间,“杨丽娟事件”成为夺人眼球的热门新闻,全国不少媒体连篇累牍地滚动报道。楚天金报意识到,再这样推波助澜地跟风追踪下去,新闻主角杨丽娟深陷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不能自拔,会诱导更多的青少年陷入疯狂的追星行列。2007年4月12日,楚天金报一版以通栏标题率先表态:《今日起,本报停止报道“杨丽娟事件”》,并配发言论《放弃,也是因为爱》。《工人日报》等媒体和众多门户网站及时转发本报评论,并配发言论支持,“杨丽娟事件”逐渐由狂热转向了冷静,由盲目追捧转向理性思考。

都市类媒体放弃一条正在夺人眼球的热门新闻,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损失一些市场份额。但这种放弃,让偏执得丧失理智的“杨丽娟”们,从媒体的热炒中全身而退,就是一种避免火上浇油的舆论引导,是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更是维护媒体公信力的行为。

进入网络时代,报纸面对网络热点话题和事件,如何在互动中强化舆情引导?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对网络热点的“冷处理”。“冷处理”不是冷漠对待社会热点,而是冷静、理性地分析网络热点的来龙去脉,合情、合理地引导社会舆论。

今年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正式挂牌更名为“真维斯楼”,校方称百年校庆期间,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提出希望捐赠学校的教育事业,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将第四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次日,这一世界知名高校发生的“真维斯楼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楚天金报当晚的编前会上,两个部门上报了“真维斯楼事件”,准备作为热点选题,放大报道。会上,总编辑引导大家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进行借鉴,分析真维斯的商业炒作意图,否决了放大报道的方案。5月25日,楚天金报以《清华真维斯楼,掉价的商业炒作》为题作了评论,没再发其它相关报道。不过三日,网民声音呈现一边倒,认为真维斯的商业炒作过分,许多媒体被利用。实践再次证明,楚天金报的判断和“冷处理”是正确的。

第9篇

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各市、州、县粮食局、农业局(委)、教育局、科技局、气象局、妇联:

20xx年10月xx日是第x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10月10日—10月xx日)是第26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根据国家粮食局、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和组织统一部署,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20xx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

20xx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当前,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日益增多,给粮食和农业领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同时,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将导致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粮食生产、收获、储藏、加工、包装、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推动构建能够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保障系统,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活动内容

(一)结合秋粮收购,推动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各级粮食、农业部门会同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专家、气象专家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国家粮食生产、收购政策,促进秋粮收购工作;讲解粮食种植、收获、储藏科技知识以及节粮减损知识;普及气候对粮食生产、收获、储藏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增强爱粮节粮意识。

(二)结合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推动粮食减损增效进学校。各级粮食、教育部门会同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学生走进种粮大户、农技站、粮库、加工企业、粮油检验室、农业科研院所、气象站等,开展粮食种植、收获、储藏、质检、科研、气象职业体验,宣传讲解相关科普知识,提升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和粮食减损增效知识水平。面向学生举办各类“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讲座,宣传讲解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科普知识;组织开展学生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加强优秀作品宣传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营造“珍爱粮食、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要组织儿童、青少年积极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的主题宣传品征集比赛(20xx年9月30日前提交作品,xx)。

(三)结合完善提升“放心粮油”市场体系,推动粮食减损增效进家庭。各级粮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会同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利用好“放心粮油”网点等平台和窗口,组织开展社区主题科普讲座、社区互动交流活动、主题倡议等活动,向公众宣传讲解节粮减损、粮油营养健康,以及气候变化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等科普知识,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各地可结合实际开展“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知识竞赛、节粮主妇评选、节粮小窍门征集等活动。

三、主要举措

(一)编印发放宣传资料。省粮食局翻印由国家粮食局编印的“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宣传册等资料,分发至各市、州、县。各地围绕“三进”,结合实际可自行编印相关宣传资料,一并向广大群众发放,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

(二)组织主会场活动。各地要根据实际,依托有关学校和科研院所、粮食龙头企业、爱粮节粮教育基地及公共活动场所设立活动主会场,举行爱粮节粮活动仪式,组织主题报告、专题展览、发放宣传品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

(三)依托爱粮节粮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各地要切实发挥当地爱粮节粮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学生、群众参观,邀请农业、气象等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现场咨询等丰富多彩的爱粮节粮主题实践活动。省储备粮油管理公司、省粮油质检中心组织好有关宣传活动,发挥省级平台的带头作用。

(四)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协调电视、报纸、电台、网络新媒体等新闻单位全方位、多频次开展爱粮节粮集中宣传,唱响爱粮节粮精神,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各部门政务网站要在显著位置对活动情况进行宣传报道,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五)加强督导检查。活动期间,由市州有关部门对县市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各地及时上报活动进展情况,省里将随机组织抽查。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筹划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国粮政〔20xx〕184号文件精神,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认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突出活动主题,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务求实效。各市州粮食局于9月30日前将本地活动方案报省粮食局备案。

(二)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保证必要的活动经费,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坚持勤俭节约办活动,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规定。注意搞好活动场所安全工作,维护好活动现场秩序,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及时总结反馈。各市州相关部门要及时对口向省相关部门报送宣传活动的最新情况和信息。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并于10月25日前将本地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情况(含总结报告、活动图片、视频材料等)报送省粮食局、省农业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气象局和省妇联。

省粮食局联系人:卫xx,联系电话:xx,邮箱:xx

xx省粮食局 xx省农业厅

xx省教育厅 xx省科技厅

xx省气象局 xx省妇联

20xx年x月x日

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为组织开展好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根据省粮食局、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妇联《关于做好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x粮发〔20xx〕x号)要求,结合楚雄州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受消费观念、储存习惯、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约,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数量惊人,需要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广大消费者掌握必要的粮食营养及储存知识,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爱惜节约粮食意识,同时提升农户粮食种植和收储技术水平,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实现“隐性增收”,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粮食供求形势和收储制度等发生深刻变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着力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导农户逐步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总体思路

州发改委会同州农业局、教育局、科技局、妇联决定共同组织开展以“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和“爱粮节粮保安全,优粮优价促增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

(一)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活动主题是:“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

(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10月16--22日)

活动主题是: “爱粮节粮保安全,优粮优价促增收”。

四、主要活动

(一)组织开展粮食增收进农户活动

活动周期间,州农业局要会同教育、科技等部门,组织农业专家、科技专家、农业院校师生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讲解粮食种植、收获、干燥、储藏等专业知识,提高农户粮食种植和收储技术水平;州发改委要会同云南楚雄国家粮食质监站,结合20xx年新收获粮食风险监测及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样品采集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宣传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及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宣传开展新收获粮食风险监测及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的意义,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各县市发改局要依托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开展推广“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宣传,提高粮食产后专业化服务水平,减少产后损失。

负责单位:州、县发改委(局)、州农业局

时 间:10月16日-10月22日

(二)组织开展优质粮油进家庭活动

活动周期间,各县市发改、妇联等部门要开展社区主题科普讲座、互动交流、主题倡议等活动,组织公众走进优质粮油加工企业和示范基地,宣传讲解膳食营养健康知识,普及“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和质量控制导则,引导老百姓科学消费,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粮食消费升级。各县市发改局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各类中国好粮油产品及品牌推介活动,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引导社区家庭健康消费。各县市还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优质粮油与健康饮食科普知识竞赛、爱粮节粮主题征文、微视频宣传片征集等活动。

负责单位:各县市发改局、妇联

时 间:10月16日-10月22日

(三)组织开展爱粮节粮进学校活动

各县市发改、教育、科技部门要面向学生举办爱粮节粮科普知识讲座,宣传讲解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健康消费、合理膳食等科普知识;组织“光盘行动”、节约标兵评选、爱粮节粮随手拍等活动,倡导珍惜节粮、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还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进一步加大优秀作品宣传运用和推介力度,逐步引导青少年群体树立“爱粮节粮,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观念和意识。州发改委会同云南楚雄国家粮食质监站,结合下半年学生粮抽样工作,深入学校宣传有关粮食安全保管及爱粮节粮知识。

负责单位:州发改委,各县市发改局、教育局、科技局

时 间:10月16日-10月22日

(四)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竞赛活动

过去几年,全球移民数量剧增,每7人中就有1人是移民。饥饿与贫困、气候变化和冲突是导致人口被迫迁移的根本原因。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更好地管理人口迁移,并停止和预防冲突,以带来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粮农组织正在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征集对本年度世界粮食日主题的创意意见。

5-19岁之间的青少年、儿童,可以设计有关本年度世界粮食日主题的海报;13-19岁之间的青少年,可以制作一个片长不超过1分钟的视频。

所有参赛者可以登陆xx网站提交海报或视频作品。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xx年11月10日。

粮农组织评委将从两个年龄段分别选出3名获奖者,评选结果将在世界粮食日网站和粮农组织社交媒体上公布。

(五)组织参加“爱粮节粮之星”评选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首届“爱粮节粮之星”评选活动,在全社会树立爱粮节粮风尚。

五、有关要求

(一)各县市发改局要与农业、教育、科技、妇联等部门密切合作,紧扣本次活动主题,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确保活动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效果明显。

(二)宣传周活动期间,各县市要邀请新闻媒体对活动情况进行报道,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合运用纸媒、电视、电台、网站、短信、微信、微博等多种宣传渠道,扎实有效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活动实效。

第10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 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教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引导众生从痛苦走向快乐。佛教的创立者并不是命运或灾难的创造者,而是引导众生寻求祝福、避免灾难。命运与灾难源于因果循环,与个人的前世今生有关。每个人的想法无论是否付诸行动,都将在脑中留下印记。一个人的言行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象无论好坏,都将累积并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处可逃,无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主要采取佛家的因果报应叙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现代剧改编的电影《雷雨》也处处可见佛教意蕴。在第一幕鲁大海刚到周公馆就对四凤说:“刚才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在花园里躺着,脸色发白,闭着眼睛,像是要死的样子,听说这就是周家的大少爷,我们董事长的儿子。啊,报应,报应。”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后,侍萍说:“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侍萍得知周萍与四凤之间的关系之后,沉痛地说:“这怪你妈太糊涂了,我早该想到的。可是谁料得到就会有这种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着呢?妈的命苦,可你们的命……”当得知四凤已怀有周萍的孩子时,侍萍痛苦地说道:“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当我一个人尝。”因果报应的思想观念在剧中人物身上很容易显现。

二 中西电影中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 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通常被解释为独立、自恃、独断独行、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这些字眼。科本哈瓦却说:“它帮助人们不断向前,是人类本性,身体,感官,心灵,智力的觉醒。”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再者个人主义更重视民主和平等,同时也重视他人的权利。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2 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是用来描述道德上、政治上的思想或社会观,强调团体中成员间的合作,并且个人利益总要让位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和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整体主义有关,即整体大于部分。集体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相对,特别是这些观点经常在系统中相互结合。那些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认真遵守社会或团体的规则,保护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而任何影响集体利益的个人行为都将招来批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

集体主义在中国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记号。中国“”之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尤其是由中国第四代导演所导的电影,大部分是以革命为题材,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 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电影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集体主义电影”,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等等。

三 中西电影中的人权

人权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言论权、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中西方电影中表现出的有关隐私权、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的权利,从而透视、分析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

1 中西电影中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个人或集体把他们的私人信息隔离起来的权利,也只有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性的对外揭露。“隐私权的界限和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人中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隐私权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个方面,由相关利益集体权衡”。隐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英国和北美国家。这个概念并非全球皆有,有些国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隐私权一说,所以中国人对自己的隐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护,相反,美国人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权。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权利。主角楚门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镜头前面,且一直未发现这个事实。楚门的生活通过成千上万个隐藏的摄像头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直播。制片人克里斯托弗给他制造不同的环境来捕捉楚门的真实表情和行为。为了防止楚门发现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克里斯托弗想尽办法遏制他的冒险精神。后来,西尔维亚闯入楚门的虚幻世界,并和楚门坠入爱河。之后,她发起了一个“还楚门自由”的行动,希望楚门能够从电视中走出来。《楚门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隐私权是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同时警示我们必须尊重保护隐私权。楚门的生活也启示观众,他们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国有一部电影《无形杀》说明了隐私权意识的缺乏,讲述了由于人肉搜索导致一个女人的死亡,这个女人在网上被通缉,因为她和别人有外遇。网友们跟随调查她的情人,认识她的路人都不断质问她。后来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她的无头尸体,这部电影涉及到了网络搜索触及隐私的问题。

2 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权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这些平等的权利却有很强的意识。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权利。

《费城故事》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艾滋病、同性恋和同性恋歧视的主流电影,改编自吉尔弗雷·鲍尔斯的真实经历。吉尔弗雷是首个因艾滋病受歧视而状告贝克·麦克肯兹公司的律师。这部电影涉及到难以被公众接受的话题——艾滋病和同性恋,披露了对这些特殊人群的社会隔离和歧视。另一部2008年出品的传记式电影《米尔克》,讲述了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后当选为加州议员的政治家哈维·米尔克一生都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利的故事。这说明西方人强烈的平等意识,无论多艰难,都要为平等奋斗。

中国一部类似主题的电影《喜宴》,反映了中国人对同性恋的否定、拒绝态度。电影讲述高伟同在纽约的生活。他有一个成功的事业,和他的同性恋爱人赛蒙关系很融洽,而他在台湾的父母却不知此事,一直盼着他早日娶妻生子。因此,在赛蒙的同意下,伟同和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薇薇说定假结婚。后来,薇薇引诱醉酒的伟同而怀孕。伟同不得不将真相告诉他母亲。他母亲极为震惊,但坚持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伟同也不敢告诉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刚中风复原,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最后,薇薇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并希望赛蒙留下来做孩子的另一个爸爸。在中国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接受同性恋,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的父母来说。因此,同性恋者也不敢让周围人知道,怕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

四 小结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文化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无权威的状态,使得社会问题突出;而中国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也让中国在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西方向东方取经,东方向西方看齐,东西方民族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中西方文化重新获得活力和新生的唯一出路,也是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于杰:《都是刮痧惹的祸——从〈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2] 王俊霞:《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第11篇

据《重庆商报》2009年10月14日报道,红歌热掀起后,重庆首家具有鲜明红色特征的“大队长知青老火锅店”,生意增长了近三成,全市的连锁店从五六家发展到30多家。该店加盟部经理告诉记者:“红歌勾起了很多市民对当年的回忆,跑到我们店里找感觉。”这家70年代装修风格的火锅店,宣传广告的主题是“大队长吃出历史”:以知青文化为主题,提倡学习知青年代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大队长老火锅的经营理念之一。“大队长”在“知青”两个字上狠下功夫,菜品以知青命名(如知青葱、知青红薯等),深刻挖掘知青文化(知青文艺表演),让你体验独一无二的老火锅。

红歌成了该店的企业文化:“除了向各店员工培训革命歌曲外,还在各店安装了喇叭,向广大顾客朋友播放那一首首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受到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另外,各店还组织员工参观了红岩村、烈士墓等革命纪念馆……”

该店的“知青文艺表演”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的“加油”声中走上重庆街头,有这样一段视频:一群红卫兵装束的年轻女孩,手举国旗和北京奥运旗帜,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在路人的围观下载歌载舞,镜头在热烈的“万岁”声中结束……女孩灿烂的笑靥和稚嫩的歌喉,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场行为艺术,很难与那个狂热的年代联系起来。

或许,这些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是怎么一回事。但就在同一座城市里,至今还存留着一片阴森残破的“红卫兵墓园”, 100多位与她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祭品长眠于此,不知该店是否组织员工参观过?望着视频中腰扎皮带、伸臂踢腿的绿衣舞影,不像是在宣传“绿色奥运”,恰如“忠字舞”重出江湖。恍惚间时光倒流,莫非40多年前的亡灵,真的从坟墓中走出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历史回潮?在《重庆商报》的同一报道中,另一家推出“红色菜品”的饭馆经理道出了玄机:“今年以来,很多带起娃儿到店里吃荞麦包谷粑的妈老汉,粑粑一端上来就开始对着娃儿忆苦思甜,回忆自己灾荒年饿肚皮,到处挖野菜,好不容易有个包谷粑揣得发霉了个人还舍不得吃。”我从中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在四川这个“”重灾区,被屏蔽的历史记忆并未从民间消失;“”中知青生活的苦难记忆,也隐含在吃红菜、唱红歌的怀旧情愫之中。

处于“不完全市场经济”的今天,红歌之所以能被追捧为时尚,除了有关部门的强力推行外,更重要的是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形成了一个怀旧市场。商家的利益动机被模糊化,各种复杂的情感都可投入聚宝盆,通过精妙的炼金术置换出真金白银。

红歌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传唱者的身份、年龄段、记忆及诉求也各不相同:

第一类传唱者为40后、50后乃至60后,是伴随着共和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唱歌主要是为了怀旧:破灭的人生理想、狂热的斗争哲学、不堪回首的磨难岁月、消逝的青春与爱情……随着熟悉的旋律不断回放,唤起的未必是对那个时代价值观的认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眷恋与无奈。

第二类传唱者是70后、80后、90后及各种迷惘人群,或服从于组织的安排,或纯粹追求时尚;或寻找对未来的信心,或宣泄对现实的愤懑……前两者可归入“集体无意识”,后两者则属于有意识无出路。

第三类传唱者是革命老人、红色后代,以及被誉为革命“领导阶级”的老工人,他们都以唱歌方式,旗帜鲜明地维护革命政权的合法性,符合红歌提倡者的政治需要。然传唱者的境遇已大不相同,有的位于权力及财富的中心,有的则已边缘化甚至生计艰难。其传唱也各抱情怀,有的是为了延续并扩张既得利益,有的则希望唤回革命的平等理想。

32年前展开的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从对“”的反思开始的: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作出《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尽管对历史的清算留有尾巴,但思想解放的80年代,毕竟是一个全民有追求的年代,人们敢于讲真话,不断探究真相,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然而后来思想解放有所退潮,假话重新取代真话。遮蔽真相成为“潜规则”,从历史上的“”、“反右”、“”和,到现实中的“打酱油”、“俯卧撑”、“被自杀”、“倒钩”……到处都存在无法“一抹了之”的“难言之隐”。无须苛责那些扮成红卫兵跳舞的小姑娘,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领导永远是英明正确的,群众永远是不明真相的,甚至进入了近乎透明的互联网时代,“皇帝的新衣”依然显摆抖擞。

以2007年挑战常识的“周老虎”事件为起点,地方政府公信力跌宕直落,“革命造反”基因迅速克隆,再来一次“”的呼声甚嚣尘上,不仅互联网上弥漫这暴戾之气,现实中的规模、频次和暴烈程度也不断升级。对各种社会事件的官方版本,公众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几乎成了“狼来了”式的条件反射;而对于愈演愈烈的袭警事件,网民舆论竟同情嫌犯。“江湖正义”挑战官方价值观――既是社会矛盾接近临界点的信号,也是屏蔽真相真话的后果。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弹指间32年过去,除了不断屏蔽历史,甚至连常识都背叛了。当我们反思“前30年”和“后30年”的历史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无从回避。根据当前国情,要从实践中检验真理,有两条常识须先行确认:一、接受检验的须是真相;二、检验的结论须是真话。

说到此,我想起了一部好莱坞老电影《楚门的世界》:某电视制作公司收养了一名婴儿,培养他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的主人公,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主角楚门却浑然不知。他自幼生活在一座叫海景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却不知道每时每刻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演员。楚门花了30年时间,才逐渐探明了真相,并义无反顾地对导演说“不”。凭借真相与真话,他永远走出了布景中的虚幻世界。

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肥皂剧,电影中的楚门可以逃离,而现实中的人们却无处遁逃:人人既是自身的社会角色,又互为他人场景中的演员。编导对真相的恐惧,导致新生代演员们的历史常识出现了空白,演出不时“穿帮”……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中有戏,戏外有戏。当你在历史舞台上自编自导一部楚门式肥皂剧的时候,也就将自己暴露在全世界的镜头之下,成了穿着“皇帝新衣”的楚门之一。当剧情绑架了导演,导演绑架了演员,并试图绑架全体公众时,演出的“穿帮”无异于导演的裸奔。对真相的绑架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

第12篇

共有14幅照片角逐本次影展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在评选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票数很分散的情况,只好先选出了其中8幅票数相对较高的作品作为下轮候选作品,它们是:突发与重大新闻类单幅作品《受伤的伊拉克儿童》、组照《海啸灾难》、《抗议》和《已经腐烂的小男孩的尸体》;社会生活新闻类单幅作品《墙》;经济与科技新闻类作品《被解救的印度童工》;文化与艺术类组照作品《深圳青年的音乐冲动》、单幅作品《伟大的母爱》。

潘加尔(印度评委):我们都知道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上《抗议》和《海啸灾难》都是获奖照片,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在WPP上的获奖而影响在“华赛”中的成绩。

米盖尔(智利评委):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不仅要描述事实清楚,还应阐明评委会的观点。

徐祖根(本届影展评委会主席):我认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应能体现出本次展览的主题。

贺延光(中国评委):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是政治冲突,是人为的,但WPP《海啸灾难》和《已经腐烂的小男孩的尸体》却是自然和人的冲突,能够体现人们有时对生命的不可把握性。

陈振平(中国评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在新闻摄影的展示上,是否刊登或是刊登哪一张照片并不表示支持或不支持照片上的事件,2004年全世界都关注的冲突放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大家是会思考的,会有自己对事件的判断。

于文国(中国评委):《受伤的伊拉克儿童》更符合“华赛”影展的主题要求。

都利(美国评委):我要在陈振平先生和于文国先生的意见后面再加上自己的观点:我们依然需要考虑图片的质量,因为全世界的摄影师都会看到获奖照片,这张照片一定要能体现出影展的质量。

蒋铎(中国评委):无论是外国评委还是中国评委,都看重照片质量,好的照片大家最后都认可,如贺延光所提出的两幅,确实是重大的世界事件。与战争相比,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预知;但对战争来说,人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摄影也是,而且从影像上来讲,每次评选评出的佳作应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我认为《受伤的伊拉克儿童》应当获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戈伦(美国评委):我同意蒋先生的观点,新闻摄影首先要关注人。《受伤的伊拉克儿童》和《抗议》有很强的冲击力,前者的主人公是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后者虽然更具视觉冲击力,但主人公采用了自我折磨的方式。

贺延光(中国评委):我服了蒋先生。摄影师是可以通过影像来改变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的。

门泽尔(荷兰):我知道“华赛”想办得与WPP及美国的普利策奖齐名,但“华赛”应有自己的特点,评选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希望“华赛”能有个耀眼的起点。

12:00,4幅照片前的4个小投票箱被一一打开:《受伤的伊拉克儿童》胜出。

《受伤的伊拉克儿童》(年度最佳作品,突发性及重大新闻单幅佳作)Fares Al-Dlimi摄(伊拉克)

标题《乌干达的夜行者》(突发性及重大新闻类组照佳作)

Jehad・Nga摄(美国)

图片说明 乌干达,古卢 ,2004年3月2-8日

夜幕降临了,给数千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惧,他们不是害怕被晨光唤醒,而是害怕圣主抵抗军幽灵般的出现,将他们逐出家园。每个夜晚睡觉之前,超过1万3千名儿童离开他们的家园,步行不同的距离来到古卢,在那里他们住在当地和国际组织建立的避难所里。乌干达北部所有的儿童都必须这样做,否则他们就会被强迫加入圣主抵抗军。圣主抵抗军野蛮的做法迫使乌干达北部成千上万人背井离乡。这些儿童在这些避难所有卫兵保护,黎明时分才会离开回到自己的家。夜晚,一些避难所会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唱歌,给他们放电影。虽然空间有限,孩子们从没有被禁止入内。

点评 詹姆斯・都利(美国):这次比赛的绝大多数作品的表现手法相对比较传统。这组照片却令我着迷。原因之一就是摄影师运用了一个比较新鲜的摄影语言。这组照片讲的是乌干达的夜行者,反映这样一个题材,摄影师不得不在夜晚拍摄,而使画面有种运动的感觉。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论拍摄哪种题材都要选择一个更新的角度,用更新的表现手法来讲述。另外,作者在照片的色彩上控制得很好。值得称道的是,这组照片的编辑非常高明,使照片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

普拉尚特・潘加尔(印度):拍摄这组照片,作者没有使用闪光灯。他的技术非常好,完全运用了现场光线。他明白自己想获得什么效果,而且控制得很好。

《练跳水的孪生兄弟》(体育类单幅佳作)邱焰摄(中国)

图片说明 2004年5月27日,在湖北省跳水学校,11岁的孪生兄弟肖哲人(左)、肖哲衍(右)在弱跳网上练跳水。这对孪生兄弟是2001年被选进跳水学校的,他们和其他20多个小队员一样,为实现奥运梦想,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陆上和水上艰苦训练。这里曾培育出了伏明霞、肖海亮等奥运跳水冠军。

点评 文森特・门泽尔(荷兰)

我看到这幅照片的第一反应是:说不定这是我认识的某一个摄影师拍的。但事实上他不是,他是一个中国摄影师,这充分说明中国摄影师有多棒。画面简洁、清晰,故事也完整。这种清晰说明不需要什么说明文字,你就知道这幅照片在说什么。这幅画面呈现出一种甜美的、温柔的感觉。

标题 《昆虫制药研究》(经济与科技类组照佳作)

Christophe Lepetit摄(法国)

图片说明 法国科学家研究昆虫以进行药剂的研发。

点评 阿兰・勒布克(法国):我本人是化学博士,所以很高兴能看到一组科技类的照片获得肯定。这组照片中有好几张没有科学家出现,但我们能了解到人类正在从事对昆虫的研究。作者从不同的距离表现昆虫,既从传统的角度讲,同时还能看到昆虫的特写。这样做有助于我们进行版面设计,也有助于把故事讲清楚。

《被解救的印度童工》(经济与科技类单幅佳作)Sherwin Crasto摄(印度)

图片说明 2004年3月4日,在印度西部城市孟买,一些儿童在看着警察对他们所在的一家刺绣作坊进行突击检查。当天,90多名为一家刺绣作坊工作的7-10岁的印度童工被警方解救。有社会团体称,仅在孟买市就有至少35000名童工在从事着制作皮革制品、烧砖和拾破布废纸等工作。

点评 米盖尔・拉雷亚(智利):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它的弱点是构图相对比较松散,视觉冲击力弱一些,因此,在参加年度最佳摄影评比的时候显得不够有力。但是我仍然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因为它好象隔离了两个世界。照片上的孩子好象对摄影师说:“你要给我照相?”然而他们却无法跨越这个边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画面表现的就是这种不可能,就是他们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不可能。作者拍摄时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所有的人都能看懂他在说什么。照片会让人心里隐隐作痛,并且使人们为有在这样生活状态下的孩子而深深思考。

标题 《日军隶台籍慰安妇》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组照佳作)

黄子明摄(中国台湾)

图片说明 根据已知官方资料,六十年前日本对亚洲各国发动战争期间,至少有超过2200余位台湾妇女被调为日军隶――担任“从军慰安妇”,而全台湾迄今经验证确认有31位当事人仍然幸存于世。

点评 柏木和彦(日本):关于慰安妇的问题,我本人是很痛苦的。我不从政治上说,只从照片本身讲。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张就是大家都拿着面具的那张照片。他们能把面具拿下来就说明他们能勇敢地面对过去发生的那一幕,这点很重要。看到其他几张照片后,我们会对这张核心照片了解得更深。有了其他照片,整组照片的意义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相拥抿恩仇》(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单幅佳作)Vincent Kessler摄(法国)

图片说明 有多少历史瞬间可以如此重温,有多少新闻照片值得如此玩味。即使有电视现场转播,我们也未必曾经注意到过如此的细节,幸亏有人定格了这一个决定性瞬间。2004年6月6日,在法国卡昂举行的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活动中,法国总统希拉克(右)结束演讲后与德国总理施罗德热烈拥抱。

点评 邓维(中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个时候看到这张照片特别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会会心一笑。在评选过程中,有评委说作者能拍到这幅作品很幸运。也许是他幸运,但幸运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把握。

贺延光(中国):以我的判断,睁只眼闭只眼肯定是非常偶然的,但是我们偶然拍到的画面放到特定的人物身上,让人读起来特别意味深长。

门泽尔(荷兰):我们在评照片的时候并不会讨论它是否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角度、恰当的地点去拍摄,而是拿照片来说话。对于摄影师来说,我们重视结果。

标题 《深圳青年的音乐冲动》(文化艺术类组照佳作)

余海波摄(中国)

图片说明 4月25日,12支深圳本土乐队共同举办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噪音之门”。1000余本市青年在音乐冲动中,追求现代艺术、张扬个性。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移民城市。青年人在工作之余以自己的方式组成乐队,在音乐中享受人生,并以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

点评 普拉尚特・潘加尔(印度):作为摄影师和编辑来说,尤其是新闻摄影,它首先讲的就是信息。但是我本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好的摄影给你一种好的感觉。好的感觉是藏在影像当中的。这组作品实际就是大量地使用色彩、光线以及人的动感来表现照片中发生的故事。那么,这组照片非常完整地充分表现出现代人的活力。

《对话幸存者》(文化艺术类单幅佳作)傅拥军摄(中国)

图片说明 2004年9月28日,《影像生存》为主题的上海双年展上,一位观众在作品《911幸存者》前久久驻足。

点评 于文国(中国):文化艺术类的新闻性和艺术性往往不太好把握,但是这幅照片的题材特别好。它的突出特点,第一是颜色,第二是虚实。他用了三个视觉要素,半拉脸、大眼睛、背景。有两点体会,第一,视角的转换很重要。第二,就是关注重大事件未必跑到现场。不喜欢利用别人的作品在自己的画面当中,但是这种事情却时有发生。我们在承认摄影师利用他人的作品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摄影师用了一个非常新鲜的视角讲述这个故事。

《墙》(日常生活类单幅佳作)Goran Tomasevic摄(塞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