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型企业调研报告

小型企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5-30 10:4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型企业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型企业调研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整体包装 中小型企业 评估体系 包装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注重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成为了各企业谋得发展和利润的新途径。因此作为商品重要组成部分,包装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得到各行业的持续关注。几年前,国际包装业基于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包装供应(制造)商应向“整体包装解决方案”(Complete Packaging Solutions,简称CPS)供应商转化的新理念。“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就是包装供应(制造)商向用户提供的从包装材料的选取、材料供应商的遴选,到包装方案设计、制作。到物流配送直至面向终端用户的一整套系统服务,涵盖了包装设计、包装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仓储、发运直至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各个环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世界包装业已对整体包装解决方案进行了实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但这些包装企业多数是针对大型机械或精密产品,还较少出现针对中小型企业,好的包装不仅能够降低产品成本、保护产品,还能起到促销的作用,因此,整体包装在中小型企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包装从业人员可以对针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有益的尝试。

1 中小型企业在整体包装上的必要前提

以中小型企业为定位的整体包装企业,服务的目标也以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为主。这类生产制造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包装带来的巨大作用,但又很容易接受整体包装的概念,即由整体包装企业为其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产企业的后顾之忧,这些生产企业可以只把重心放在产品质量上。但其他生产环节也十分重要,将这些生产流程交予第三方物流包装公司处理,这就需要整体包装企业具备重要的必要条件。

1.1 建立完善的产品包装评估体系

首先应该对产品及现有的包装进行充分的认识。对产品包装进行综合分析,是产品包装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这项工作,其分析出来的结果才能作为企业对产品包装进行分析、定位、改进的重要依据。要对产品形成完善的认识,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这些途径包括市场调研、试验测试、专家评审等,通过不同角度搜集对产品及其包装的看法,从包装的保护性、便利性、艺术性、经济性、环保型等不同方面撰写最终的调研报告,最后将结果应用于产品包装的选材、设计当中去。建立可量化、有效的产品包装评估体系能客观反映产品包装的水平,为后续的程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 形成以包装人才为核心的专业队伍

大型企业一般具有包装研发部门,该部门可以将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与包装之间的配合建立起严格的评价体系,而中小型企业通常没有经费设立单独的研发部门,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的工人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工,却对基本的包装概念都不了解,只是简单的照搬国内外同领域内的产品包装。例如针对产品包装的设计问题,非包装专业人士对防止堆码倒塌等的包装的科学设计不会计算;基本没有顾及到物流包装系统的整体优化;不知道出口产品的包装如何符合进口国的包装法规等。而所有这些困扰产品生产企业的诸多问题,只有交给具有包装专业人士的包装公司去解决,可见包装专业人才对整体包装企业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包装人才培养体系及薪资标准,招好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实现整体包装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1.3 建立整体包装解决方案设计的流程

生产企业在实施物流包装外包时,首先要看它有没有丰富的经验,能否提供CPS服务。建立完善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设计的体系可以保证产品包装设计的合理性。从对产品特性、现有包装的咨询到包装材料的选取,从包装结构和运输包装设计到产品包装装潢设计,从产品包装试验测试到最终经过营销卖到消费者的手中,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这就需要整体包装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摸索出一条有效、可靠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处理办法。

1.4 注重积累经验和创新机制

市场上的产品纷繁复杂,有成千上万种之多,与之而来的是产品包装的多样性。每一种产品的背后又有着多种不同的包装方式,因此面对大量的包装形式,要想将所有的产品包装归纳成体系收集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找到合理的市场定位,从某一种产品或小的行业入手,从零到一,逐渐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待形成了完善的某产品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后,再进而再向其他包装原理相似的行业发展,以此来谋求企业的发展。目前包装工艺的研究内容之一是采用国内及国外现有的包装技术。整体包装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原有的包装形式,确保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1.5 加强市场对整体包装的认知

包装即服务,整体包装公司的盈利方式除了为生产企业提供包装方案和运输方案外,主要是提供整体包装的解决方案。企业希望包装成本越低越好,但是具体到每个企业对于产品的包装成本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这就导致某些产品利润低、产量低的中小型企业无力承受CPS的报价。CPS服务所体现的出的价值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等无形资源,难以用一些量化的指标去衡量,因此中小型企业一般很难接受这样的报价。因此,整体包装企业需要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扩宽营销途径。在市场上建立以成本低、绿色环保、提高效率为优势的整体包装舆论导向,解决目前CPS概念流行火爆但服务订单却少的可怜的现状。

2 结语

作为一种近几年来流行的概念,现在已经被很多企业当作一种全新的企业盈利模式。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整体包装理念的提出为包装业注入了很大的活力,这也印证了市场的竞争正在趋于白热化,企业都在通过内部资源的运营和整合努力寻找自己生存的空间。整体包装在中小型企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让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借由资源的相互整合和使用,达成多方的互惠,让整体包装企业与生产企业一起做大做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课证融合 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32-02

一、调研目的

高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以后从事职业的能力要求相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这一文件精神,推进了“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课证融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寻一种使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密切配合、培养既具有专业文化素养,又掌握综合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教学模式,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了解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需求情况,使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德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广泛调查,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调研过程

1.调研对象:德州及周边地区的财政、税务部门、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型企业和兄弟院校等诸多单位。

2.调研方法:调研以网络查询与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与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

3.调研内容: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调查组从调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入手,对用人单位引进会计人员的各方面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的要求以及兄弟院校“课证融合”方面的实践情况等诸多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信息资料。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对德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调研。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看,近年来,德州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围绕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两大低碳产业”的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迅速成长,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90%以上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尤其今年以来,德州市抢抓国家、省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实施了以“凝聚信息创新动力,领航中小企业升级”为主题的中小企业信息化领航行动。到目前,全市有1200家中小企业使用了OA办公自动化软件,800多家企业采用了ERP信息化管理系统,18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建成8家大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扭转了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落后的状况。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业务可以实现系统化的计算机管理。因此,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计人员不能再是过去单一的“账房先生”,而是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分析解释会计信息,参与管理决策的综合型人才。

第3篇

《市场营销实务》的核心内容重在分析市场和制定策略,如果把它的内容表述为一项企业的工作,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归纳为“企业市场进入与拓展”,考虑到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中小企业市场进入与拓展”,这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内涵正好概括了《市场营销实务》的主要内容。

我们对“中小企业市场进入与拓展”这个“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企业要进入市场、拓展市场,必须展开一系列的营销活动,这些活动涉及生产和流通的方方面面,包括决策前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面对各种各样市场时的科学选择,以及在向市场推广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组建自己的团队,然后初步选择一个适合这个团队的项目,再对这个项目所属的行业进行充分地调查、分析、论证,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目标市场,并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准确的定位。进入市场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情势,通过一整套营销组合策略(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稳定、扩大这个市场。

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必须为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重点、经营决策提供决策上的支持,这不仅要求营销人员具有调查、分析、选择的能力,还要求他们能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同时营销人员的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客户发展与维护等能力也十分重要。

2 课程内容项目化重构

按照这个思路,结合企业实践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市场营销实务》的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设计的内容一共包括七个学习情境,具体如下:

学习情境一:营销团队的建立 任务1:制作一份个人简历;任务2:组建一个团队、完成个人介绍;任务3:参与模拟现场招聘。学习情境二:创建一家小型企业 任务1:选择一个创业项目;任务2:熟悉开办一家小型企业的程序。学习情境三:企业市场调研的准备与实施 任务1:为拟建企业撰写一份市场调研方案;任务2:为拟建企业制作一份问卷调查表;任务3:为拟建企业完成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任务4:为拟建企业撰写一份市场调查报告。学习情境四:企业市场分析 任务1:对拟建企业进行微观环境分析;任务2:对拟建企业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任务3:对拟建企业进行SWOT分析;任务4:为拟建企业撰写营销环境分析报告。学习情境五:企业的目标市场营销(STP营销战略)任务1:对拟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任务2:为拟建企业选择目标市场;任务3:对拟建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任务4:拟建企业的STP策略展示。学习情境六:产品(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 任务1: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产品策略;任务2: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价格策略;任务3: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分销渠道策略;任务4:为企业的产品(服务)制定促销策略;任务5:完成产品(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学习情境七:商务实战演练 任务1:对所创建企业的产品(服务)进行介绍;任务2: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商务谈判活动;任务3: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商务电话交流;任务4: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召开销售例会;任务5:以所创建的企业为背景模拟处理客户投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应当能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①全面地介绍自己并通过个人展示成为一个项目团队的成员。②与团队合作,分析、论证、选择一个创业项目。③为你创立的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包括制定市场调研方案、制作问卷调查表、撰写市场调研报告。④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你创立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宏观、微观、SWOT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参考。⑤对你创立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结合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状况选择适合企业经营的目标市场,对经营的产品(服务)进行市场定位。⑥为你创立的企业制定产品策略,在产品组合策略中注重品牌的建立和包装的作用。⑦运用各种定价策略为你所经营的产品(服务)制定合适的价格。⑧分析各种分销渠道的特点,为你所经营的产品(服务)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⑨根据企业情况、产品(服务)特点以及人员推销、广告宣传、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的优缺点为你所经营的产品(服务)选择有效的促销方式。⑩在制定产品组合策略的基础上,为你创立的企业制定整体市场推广方案。B11独立向客户熟练、完整地介绍一个产品(服务)。B12与客户、商业合作伙伴熟练地进行电话交流。B13与商业合作伙伴进行商务谈判。B14参与或者主持部门销售例会。B15以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熟练、正确地处理客户投诉。

3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与学习内容包括: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具体如下:

(1)工作对象:待组建的团队;待选择的创业项目及待组建的企业;待制定的市场调研方案;待制作的问卷调查表;待撰写的市场调研报告;需完成的市场调查活动;待分析的市场;待制定的STP营销战略;待制定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待训练的商务实战技能,包括产品介绍、商务电话交流、商务谈判、销售例会、客户投诉处理等。

(2)工具:互联网、计算机及各种影音设备;各种方案、报告范本及其他参考资料;布置学习任务的任务单。

(3)工作方法:上网查找资料博采众家之长;理论学习与动手操练相结合;参考、借鉴、模仿、模拟,由简单学习到复杂学习;对计划、方案、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填写任务单,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反馈。

(4)工作要求:能准确理解项目任务的内涵、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该任务,明确任务完成的成果形式是什么样的;能熟练地进行工作沟通,阐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每一项任务都要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实施前制订完善可行的工作计划;根据每个人员的特点来确定执行人员,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减少偏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能提出针对性、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收集真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对各项成果进行展示,充分吸收各方意见优化项目成果;实战训练具有合理性、仿真性,体现团队职业素养;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各项成果的记录、归档。

4 学习过程的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学生首先组建一个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团队负责人类似于公司经理(店长),负责任务接受与分配、工作沟通与协调、任务检查与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运作过程为:各团队选择一个创业项目,模拟创建一个公司(小店),以公司(小店)的身份进行运作。公司(小店)创建以后,对市场展开调查与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推出一整套营销组合策略。在实施各项营销组合策略的过程中,各团队以创建的企业为背景去模拟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务实战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教师则成为“导演”和“主持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示范、角色扮演、视听资料、商务实战、企业观摩、成果展示等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5 学业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需要考虑几点:①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互评中融入辩论环节;②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考核,二者不可偏废;③注重学生学习任务创新成果的考核;④注重团队协作与个性发挥的考核,关注团队与个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和进步。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

0.引言

和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较,互联网金融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新一代的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支付以及信息的中介等业务并将互联网的高效性、灵活性的特征充分运用到金融领域中来。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主要有众筹融资、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特征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谋而合。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来解决自身面临的融资难题,从而促成中小型企业由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

1互联网金融概述

1.1什么叫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领域,它强调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融入互联网“开放、协作、分享”的精神。这对人类的金融模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互联网金融是指一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形态。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不仅采用不同的媒介开展金融业务,而且强调金融工作者要在充分理解互联网“开放、协作、分享”的精神的基础上展开金融工作。互联网金融能够使金融业务更加透明化、中间成本更低、金融操作更便捷。

1.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管理弱、风险大、发展快等特点。其中的成本低是指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需要商讨的各项事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来完成,这就大大减少了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效率高指的是各项金融业务都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且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这就大大提高了办理金融业务的效率;覆盖广是在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能够发展更多的客户,此外,互联金融的客户主体是微小企业,这就覆盖了传统金融的服务盲区;这里的管理弱和风险大是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缺陷。它是指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金融管理比较弱,同时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各种违约事件的发生,也加大了互联网金融投资的风险。

2.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呈现以下状况。(一)、受多重原因的影响,融资困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型企业经济发展首要问题;(二)、中小企业往往是处于创业或发展时期,自身资金有限。企业的成长壮大是循序渐进的,任何一个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通常处于发展的初期,自身的力量十分微弱,自有资本及其有限。(三)、经营上的激烈竞争导致资金紧张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在经营上处于市场开拓和培育阶段,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成熟的大型企业。(四)、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筹资方式极其有限。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资金,但中小企业筹资难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除了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似乎很难找到适当的筹资方式。

2.2造成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部分主要是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状况不佳。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是存在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企业本身的制度缺失,导致企业治理混乱,发展缺乏潜力,甚至导致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从而不被银行看好,融不到发展急需资金,制约了自身发展;外因则是金融机构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金融业的整合和贷款紧缩。转轨中的金融业由于种种原因不重视对企业的监管与约束,金融机构对低效投资和投机活动提供了软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设置和经营治理滞后于发展,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

3.互联网金融模式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

3.1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坚持普惠性的原则,能够帮助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歧视

互联网金融是在搜索引擎、信息技术、云计算和社区网络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它在审核贷款、资金交易的时候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对中小型企业这样的客户的服务中具有更明显的竞争力。中小企业的“二八”法则中的“八”恰恰就是指银行的中介机构和各个资本市场都没要办法为之提供金融服务的那部分对象。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它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资金的融通,使得金融的普惠性加强,这种普惠性原则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大大降低。就拿阿里巴巴的信贷业务来举例,近年,阿里巴巴在自身的电商平台上推出了信贷业务,而这些信贷业务的受惠对象正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业务的开展,使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了”普惠“待遇。此外,众筹也是互联网金融实现普惠性的一种金融方式。这种方式使小额单笔投资的投资者大量增加。开放的网络平台扩大了金融业务的服务对象,能够帮助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歧视。

3.2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的特点,这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成本

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贷款金额都比较小。银行在处理这些小额贷款时,每笔贷款单价成本就相对较高。而使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就能使申请贷款的这个环节得到简化。从而降低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产生的边际成本,申请贷款的交易成本也会随之减少。这里也拿阿里巴巴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公司向客户推出了两款贷款产品,分别是订单贷款还有信用贷款,客户在贷款过程中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担保。据了解,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完成一笔小额贷款仅需2.3元的操作成本,而银行的成本大约是2000元。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在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中更具明显的竞争优势。

3.3互联网金融模式能有效的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个性化融资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各有差异。例如,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资金额度的需求也各部相同。而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就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这有利于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自身的征信记录,改造和重组传统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以便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信贷产品。根据P2P 企业宜信的《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显示,在小微企业中,64%的小微企业日常资金短缺额度在10万元以下。因此,就满足中小企业各有差异的融资需求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

3.4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大数据的分析有利于帮助微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通过利用大数据的特征,对中小型企业的现有资产和还款能力进行较为精准的评估,并从中筛选出符合放贷资格的企业,为其提供贷款服务。通过严格的筛选,有利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微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和评估水平。例如,阿里巴巴金融公司在提供贷款前,要通过第三方的数据认证服务以及自身的大数据对贷款客户进行资格审核。看该企业是否具有贷款资格,在贷款期间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监控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可以实时地对违约行为予以惩罚,例如,一旦有企业发生违约,就可以采用网络店铺关停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又如,当有客户未按规定期限归还贷款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予以处罚。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建立微风险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放贷风险。

4.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联网金融模式融资转变了了传统金融业的分工过于细化和操作成本过高的局面,减少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也降低了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融资负担,对实现中小企业的快速融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加宁 金融创新、金融监督和金融改革[J]银行家2013(7):124

第5篇

关键词:生产型中小企业 融资 问题 决策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型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生产型企业在支持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劳动力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相比而言,生产型企业所占的金融资源非常有限。近些年,我国生产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生产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瓶颈约束。本文将在分析生产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金融方式来破解生产型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一、生产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一)银行贷款渠道信息不畅,导致贷款比重偏低

2009年11月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难以从银行贷款的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占有63.4%和70.9%。从银行贷款分布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多为中长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绝大部分资金投向“铁公鸡”基础设施领域,而且主要投给大中型国有企业,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信息不对称是严重影响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往往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在信息方面,中小企业在资金的经营和管理方面比银行所拥有更多信息,这样就可以导致产生信息不对称带来了矛盾和问题。如生产型中小企业歇业率和破产率高,而且信用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使得银行对其贷款服务存在很高的风险。这样就使得银行对生产型中小企业在信用记录缺失、信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财务报表、银行资金账户不规范的小企业,银行不太愿意为其提供服务。

(二)证券市场融资难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一种滞后状态,并且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化,如关于我国上市标准中对资本规模、盈利记录及融资额度等方面的限制,已经使得大量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民企排除在上市公司之外,导致民间资本流动不畅、民间资本供求双方往往无法顺利结合。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上市还存在诸多问题。据统计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6月,我国沪深两市只有民营上市公司769家,而其中沪市民营上市公司241只,总市值为1.38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14万亿元,占比分别约为31%、37%和49%,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达国家90%的上市企业是民营企业。同时中小型企业自身在财务和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他们不愿意不愿意接受上市后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必要稀释和变动,某些企业也不愿接受召开股东大会、定期披露信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约束,这样使得我国生产型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参与证券活动。

二、生产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一)建立对融资平台的信用保障

根据我国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政策性、商业性与民间互担保机构,再通过政府和社会共同出资成立,如形成信誉度较高的担保公司,形成生产型中小企业与特定人群的诚信体系,让担保公司和需求企业之间的关系迅速形成互相信任,以此达到获得银行的认同效果。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的一份调研报告建议:加强政府财政和债务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达到实现商业银行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与完全性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的效果,并且将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等级作为调控其融资规模的主要依据,可以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中央政府进行有区别地调控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达到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约束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效果。为商业银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方便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作用。

(二)允许地方政府向生产型中小企业发债

2009 年地方为了配合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以此才开始启动地方政府债券。随着地方政府发债规模的迅速扩大,达到缓解了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直属机构,并且按照项目性质和债务主要还款来源,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进行分类管理, 以此从大的方向上提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清理整顿的原则。如果从长远形势来看,与其让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隐形方式大规模举债,那么还不如通过修改我国现行的《预算法》与《担保法》来完善政府发行地方债券的担保法规,从而实现地方政府举债透明化的作用。中央政府就各级地方政府是否具备发行地方债券资质进行评估,严密监控地方政府债券的增量规模与存量规模,发债资金的流向和债务的偿还等等方面,并将这些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以此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是我国化解地方隐性存量债务,达到有效为生产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很好目的。

(三)加大建立民营中小金融机构

生产型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其关键还是需要培养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民营金融机构,并且确定民间金融机构合法的地位、活动的范围、行为的准则,对存在如市场准入(资质条件)、资金来源、用途、借贷行为、收款手段、利率设定和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一开始就纳入国家法制正规轨道。同时为了保护存款户的利益,我国人民银行应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监管,并且把贷款投向经营效益好、对国民经济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户。并且加强行政管理,通过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发给营业执照,采取分级牌照管理的办法,一是属于全牌照银行;二是可吸收大额定期存款,作专业贷款人;三是只贷不存的办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分类;融资;改革

根据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简报,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60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 800多万户。由此可以看出,如此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如能健康发展作用之巨大,分类研究其融资问题才是有效方法。

一、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与差距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拉动经济增长还是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自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8%,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的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68%左右。在40个工业行业中,中小企业在27个行业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部分行业已经超过70%,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

二是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民工相当大一部分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不断加大,研究开发机构不断完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目前,经认定的省区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是中小企业建立的。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其科技成果也占80%以上。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个体劳动者或自由职业者不计入中小企业的范畴,按周天勇教授估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每千人口的企业数不到9家,与发达国家的40~50家水平相差较大。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既有理论上的可能,又有促进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二、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融资难分析

(一)融资难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据2005年7月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我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6%,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200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调研结果也表明: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强烈,资金用途明确。六成企业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所获资金近六成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余用于维持正常生产和更新技术。中高发展速度的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比例更高,说明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企业负债水平较低。调查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40%,说明融资潜力大。

(二)融资渠道单一,对商业银行信赖度高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商业信用、内部集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及民间融资等。其融资成本也按此顺序由小至大。财政拨款成本代价最低,但数量极少,微不足道;商业信用多表现为应收应付款,受制于企业规模,数额一般较小。数额较小时,信用双方一般不计利息,信用成本较低,数额稍大时,成本远高于银行贷款。如赊购货物时,大额货物需要计息,赊购价远高于现金付款价;内部集资多在亲朋戚友范围内,一般融资规模较小,出于亲情成本较低。但若融资规模较大,往往按民间融资形式办理,成本大增;而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条件要求苛刻,一般企业无法获得此信用。因此,追求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成本最低的选择。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的调查也证明,近七成的企业选择商业银行贷款为企业融资的第一和最主要选项。

(三)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难易程度不同、需求满足不同

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条件苛刻、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例低。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占总贷款的平均比例为76.4%。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物主要是个人住房,且抵押率往往低于50%。设备的抵押率甚至只有10%,往往还不被接受作抵押物。同样的贷款条件,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达到要求,否则反之。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中期报告会”上披露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中做大的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其他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

此外,贷款期限短,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属于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短期贷款占总贷款的85%以上,且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

三、中小企业融资分类分析

整体而言,融资难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但是,中小企业千差万别,融资难的程度及需求类型往往不同,只有对中小企业科学的分类,才能理解和把握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及风险大小,才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

借贷双方一般会以企业竞争优势作为融资的基本条件,竞争优势强、经营收益大,融入方需求大,融出方有收益保障。融资基本上用于未来经营,但融出方对融入方未来经营竞争优势的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的短板,融出方往往使用融入方现有竞争优势作衡量条件,综合衡量企业现有竞争优势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现有规模、企业发展速度与市场占有率等。

(一)按企业现有规模

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企业规模既是历史竞争优势的体现,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由小变大;同时也是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规模效益是其竞争优势之一。大企业、规模较大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青睐是目前不争的事实。进一步说,由于大企业划分标准较高,数量较少,各地金融机构只能面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其中较大者自然受青睐。因此众多的小企业、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体。而微型企业,多数为个体户形式,规模细小,资金需求量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按常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企业贷款,内部融资是其可能、且有效的融资方式。

(二)按企业发展速度

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超过平均发展速度的高速发展的企业、在平均发展速度范围内的一般发展企业和低于平均发展速度的衰退企业。

高速发展企业体现了历史及现有竞争优势,按照惯性原理,在现有生产函数不变的前提下,未来的竞争优势仍将延续,所以,这部分企业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此细分方法与按规模细分方法比较,在生产函数不变或效率更为提高的前提下,长远而言细分结果往往一致,即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规模就大,否则反之。但若生产函数发生恶化以及短期而言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金融机构往往更钟情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融资需求除流动资金需求外,更需要长期固定资产资金,统合而言亟需权益性资本。

衰退企业可能更需要融入资金以补充亏损导致的资金流失,这种融资风险极大,只有改变产品、更新设备,或更换管理人员、完善管理方式,构建更有效的生产函数,才能挽救企业。金融机构信贷一般无法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函数,一般也不对衰退企业融资。只有兼并注资等方式才是较有效的挽救衰退企业的融资方式。

(三)按市场占有率高低

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和一般竞争性企业。

当今,只有市场更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细分的市场中或特定市场中也能占有很强的垄断优势。在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当代,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业务专一,争取在细之又细的市场中占据更高的份额,以赢得竞争优势。如某中型企业专注于生产电饭锅的温控器,占有全国电饭锅温控器市场的60%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垄断优势强,其规模一般也较大,而且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生产函数变异较小,未来的生产经营稳定性较强,是金融机构授信的优质对象。反之,市场占有率低的中小企业,即一般竞争性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稳定性普遍较差。

将上述分析,参照波士顿矩阵方法,按企业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划分四大类企业: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企业。每一大类企业又按企业规模分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两类,形成八种企业类型。这种分类法将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予信贷的微型企业、衰退企业排除在外。再将这八类企业对资金需求分为高、较高、低、极低四种,将风险分极高、高、较高、低四种。按企业类型对应资金需求及风险形成融资需求与风险分析表(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指企业原有业务产生的资金需求,若企业转变业务内容,形成新的生产函数,资金需求将会不同、风险也不同。业务转型的企业可重新按表1分类。若企业有多种不同的业务,分属不同的市场,则既可按不同业务分类分析资金需求及风险,也可按一定的方式加权合计后分析。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上,一般认为是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银行风险收益不对等、企业可抵押资产少等。中小企业往往经营不够规范,难以向大企业一样提供规范、令人信服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需要依靠信贷员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长期、细致地了解,得到企业与企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信贷决策,这就形成金融机构较高的信息成本。根据徐洪水的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平均贷款额仅为大企业的0.5%,导致银行单位贷款额的管理成本较高。由于贷款利率浮动空间有限,中小企业贷款对于银行而言是一项成本高、利润低的业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抵押或质押,抵押或质押额主要与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正相关,实证发现与企业规模正相关。一般而言,越小的企业,抵押或质押贷款的条件越差,获得的贷款额越少。

因此,根据国内外经验及分类指导原则,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与对策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于较易获得融资的较大规模且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中型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和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信誉,争取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贷款。

具体包括:首先,利用企业业务量大,承担管理费用能力强的条件和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内在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内化信息成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其次,保持合理贷款水平,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成本。

对于亟需权益性资本的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中型企业和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以短期贷款为主的银行融资较难完全满足其需求,可寻求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如寻求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市场上市等。

二是对于数量庞大的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中型企业和衰退型的各类企业,经营风险高,企业容易陷入亏损或已经进入亏损状态,企业往往需要融入资金以补充亏损形成的资金流失,或是融入资金转营新业务,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应贷款给其补亏或转营新业务。企业只能从其它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如通过兼并注资等方式获得新生,或者倒闭。

三是对于小型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绝大多数属于高科技企业,如某人发明某项技术获得专利或专有技术,在某个市场获得垄断地位,而该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很迅速。因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亟需的权益性资本既无法通过抵押贷款取得,也无法获得发行债券的权利,更无法获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其融资最好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获得,或通过信用担保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

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小型企业多数是独占某种技能的传统企业,业务稳定,发展潜力不大,多无融资需求,融资为偶然性需要,或发展新业务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小额融资要求可以抵押方式或担保机构担保办理贷款。

而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小型企业和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的小型企业其融资风险高或极高,除非有担保机构担保或易于变现的资产作抵押,否则,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应给予贷款。

四是对于众多的微型企业及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因其组织形式绝大部分为个体户或与个人资产无限连带责任的私人企业,规模细小,资金需求量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按常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企业贷款,个人出资、亲朋戚友集资等内部融资是其可能、且有效的融资方式。此外,不足的资金可以个人资产作抵押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个人融资业务。资金不足的最后融通办法是代价最高的民间融资。

五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应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国内外学者都证明了银行规模与企业规模在融资渠道上是相匹配的,即大银行主要给大企业贷款、小银行主要给小企业贷款。在我国举办大量的小银行是不现实的,较好的办法是发挥大银行的作用。但大型商业银行在经营权力高度集中时,很容易偏向大企业贷款,忽略了基层银行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与能力,实际上,不少学者实证认为对中小企业信贷收益不比大企业差,政府可以考虑制定法规,规定向中小企业信贷的最低比例。

六是构建和规范有效的担保体系。在银行信贷资金受制于浮动利率上限无法实现信贷资金风险定价的体制下,担保机构外延了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定价的功能,大力发展各类担保机构成为政府、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担保机构承担了最后的信贷风险。规避风险的最佳方法就是获取真实的企业信息,构建最终风险的分摊机制。因此,担保机构应有政府参与,以及众多合格的可能被担保企业参与。被担保企业群最好是由相互了解、相互关联的企业构成。如此,担保机构才能及时、迅速、低成本地获得真实信息,才能在自觉自愿互相分摊最终风险的机制下长期生存与发展。

此外,还应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信用评估制度,才能有效减少信息成本,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 五年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情况与2008年工作重点[J].中小企业简报,2008,(1).

[2] 周天勇.中国究竟有多少中小企业[N]. 中华工商时报,2003-10

-14.

[3] 徐晓峰,纪建悦.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再探讨.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1).

[4] 池仁勇. 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综述[J].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2006.

[5]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调研报告[J].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2006.

[6] 王永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际启示[J].大经贸,2006,(6).

[7] 申义,糜仲春.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 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与政策路径[J].金融研究,2001,(11).

第7篇

【关键词】“4.5+0.5”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47-01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从2013年起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时间9个学期(4.5年),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0.5年)。同时规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框架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专门化方向)、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教学时间分配表、教学时间安排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实训条件、编制说明。按照以上要求,笔者完成了五年制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现以该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收获进行总结。

一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思路

1.打好基础

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首先就要进行行业企业调研,这是打好基础的阶段。调研主要可以采取问卷调研、访谈、专家座谈等方式进行,不同的学校可依据自身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只有明确了企业行业的需求分析,才能知道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2.分析提炼

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就可确定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即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和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当把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分析清晰之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可以提炼出来形成课程,这就为后续制订教学时间安排表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专业开设的课程最主要是为了培养出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学生。

3.后续完善

当课程分析提炼出来后,就可以制订教学时间安排表。这个表格确定后,专门化方向也就定下来了,课程结构与教学时间分配表、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实训(实验)基本条件、编制说明也就迎刃而解了。

4.专家研讨

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订完成后,就要请专家尤其是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研讨。专家的角度与教师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不同,专业教师只有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才能让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完美。

二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总结

1.企业调研十分重要

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之前,我们首先完成了一份江苏省生物制药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报告。调研显示企业对生物医药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在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上,企业对学生的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责任感、吃苦耐劳与质量意识要求很高,表明这些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制订的培养方案中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就以此为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职业资格标准制定

目前,生物制药行业没有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就依据前期制定的地方职业标准,以期培养出符合资格标准要求的学生。所以,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职业能力分析就要围绕职业资格标准来制定。

3.专业面向凸显地方行业企业特色

经过企业调研得知,江苏省的生物制药企业以小型企业居多,其中从事疫苗生产和基因产品生产的企业最多,这些医药企业对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方面的技能比较重视,这些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应成为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适应新形势下生物制药行业需求的必备技能。因此,在高职的职业面向中我们就设立了疫苗生产方向、生物工程方向,以顺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4.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势

除了利用好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外,还要和别的专业进行资源共享。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实训基地的实力以及实际情况来选取或确定合适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方面,充分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让更多的教师包括非专业教师参与进来

专业负责人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修订工作,同时由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管理机构,负责方案的开发辅助、贯彻执行和执行结果的检查监督等工作。在开发过程中,一些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就需要物理老师、无机有机化学老师商讨后来制定。这些均需要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以利于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8篇

关键词:辽东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辽东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市场营销、管理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市场营销与管理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各类中小型企业市场营销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7版、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何构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解决专业实训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成为头等大事。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训体系的建立面临问题

1.市场营销本科课程设计与专业综合性、创新性实训的区别

专业课程设计为主,重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简单应用的问题,运用知识,推广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初步综合能力。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内容展开时,既要有每部分知识验证实验,同时也要有课程内容的综合实验,并能将实际应用问题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形成课程实验,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理论,同时还能了解掌握理论的应用技巧。

综合性、创新性实训以专业课和专业综合课及相关的课程设计为主,重点解决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问题和研究性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

2.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学生去企业调研,让专家学者为学生讲授当今企业面对的营销实际问题。积极采用先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应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等数字化教学环境,把用语言叙述非常困难的具体事物轻而易举的用图像、动画来表达,它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一切因为条件限制而不能搬进课堂的情境,让学生感知,使学生产生一种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通过E-mail、博客等形式下载课程纲要、电子教案、演示文稿、习题库、案例集、实验指导等,从而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3.实践教学中指导教材的使用

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核心,也是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质量的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极为慎重,在教材选用时一般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选用的教材必须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沿性、新版性,且所选教材的内容应尽量与课程纲要的要求相吻合;二是坚持选用国家教育部规划或推荐的教材。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体系构建内容

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可以为其他院校提供一些借鉴。实践环节的组织与评价体系相对比较科学。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

毕业实习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市场营销专业有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模拟实训的条件。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市场营销办学定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工作,专题研讨实践教学环节计划的制定,组织编写全部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教学纲要”,重视实习与就业工作,加快建立实训基地。开设了“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市场调研与预测综合实训”、“营销策划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设立了专业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学生积极参加辽宁省营销师职业技术鉴定考试,获得营销师资格,为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增加新的砝码,

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1.增强校内实验室功能

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内拥有使用面积500m2的案例室、商务综合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并配有具有升级功能的奥派企业市场营销教学系统软件和现代中欧KJ市场营销沙盘的操作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仿真模拟教学平台,保证教学使用,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应用能力。

2.增加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投入

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外还建有辽宁辽丰禽业集团、丹东欣泰股份、丹东奥龙射线集团等10家校外实训基地。其中辽宁辽丰禽业集团已被批准为辽东学院校级示范实习建设基地,该基地拥有5家实体公司,每年不仅能接受20余名学生的认知实训,还能接纳4-5名学生的就业,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已建有10家校外实训基地。

第9篇

内部控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各界关注的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1992年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2004年9月29日COSO委员会正式《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在不断加强完善企业外部监控体系的同时,应当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及实务操作规范,2001年6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一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2007年3月22日,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为了了解内蒙古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现状,内蒙古农业大学与内蒙古财政厅于2007年7月联合成立了课题组进行调研。从是否有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执行和完善情况几方面着手,发现内部控制总体的缺陷,并提出解决办法,针对内蒙古地区;试图探索一些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做法。我们选择了问卷调查、访谈及典型调查等形式,对有代表性的50家大中型企业采用Liken五点评分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剔除其中信息缺失较严重的部分后,最终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60%。本文是本课题调研报告的阶段性成果。

二、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被调查企业主要分布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共30家,基本情况的统计如下:

被调查的对象所在公司所属的行业类型为:制造业13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43.3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家,占23.33%;信息技术业2家,占6.67%;建筑业3家,占10%;综合类3家,占10%;采掘业2家,占6.67%。可见,从所属行业来看,被调查企业具有较全面的代表性。

调查选取2006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作为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规模划分依据,40000万元以上大型企业25家,占83.33%;4000万元―40000万元中型企业5家,占16.67%。以上划分标准是按照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可见,被调研企业以大型为主。由于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调研样本大型企业占绝大多数,其构成具有代表性。

被调查的对象所在公司按是否为上市公司划分的类型为:上市公司13家,占43.33%;非上市公司17家,占56.67%。样本在是否上市公司方面的选取各占一半,分布相对均衡。

被调查对象在企业担任的职务,涉及财务部门负责人13人,占43:33%;会计审计一般人员12人,占40%;其他部门一般人员4人,占13.33%;审计部门负责人1人,占3.33%。

从各方面的比例来看,所分析的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结果的分析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内蒙古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状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企业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本文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内部控制的设计与经营管理要求的符合性、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的有效性等几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第一,从行业来看,各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均趋于比较健全,占到总样本的60%,其中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技术和采掘业更为集中,分别为69.23%、57.14%、100%、100%;而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企业在样本量中为0。这表明,被调研企业认为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均处于较高水平。

第二,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非常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8%,比较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64%,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企业样本量为0;中型企业非常健全的样本量为0,比较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40%,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60%,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企业样本总量为0。这表明,大型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性好于中型企业。

第三,从企业是否上市公司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非常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15.38%,比较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69.23%,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企业样本量为0;非上市公司非常健全的样本量为0,比较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52.94%,健全的占样本总量的47.06%,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的企业样本总量为0。

(二)内部控制的设计与经营管理要求的符合性

第一,从行业来看,各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经营管理的要求比较符合的占到总样本的46.67%,其中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采掘业更为集中,分别为61.54%、50%、100%;符合的占到样本总量的40%,其中电力57.14%、建筑业100%、综合类66.67%;完全不符合的企业在样本量中为0。可见,内蒙古各行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经营管理要求符合程度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采掘业好于其他行业。

第二,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经营管理的要求符合程度更好一些,非常符合的占样本总量的16%,比较符合的占样本总量的44%,完全不符合的企业样本量为0;中型企业相比较稍微逊色一些,非常符合的样本量为0,比较符合的占样本总量的60%,完全不符合的企业样本总量为0。

第三,从企业是否为上市公司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经营管理的要求符合程度明显好一些。非常符合的占样本总量的30.77%,比较符合的占样本总量的46.13%,完全不符合的企业样本量为O;非上市公司明显逊色一些,非常符合的样本量为O,比较符合的占样本总量的47.06%,符合的占样本量的52.94%,完全不符合的企业样本总量为0。

(三)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的有效性

第一,从行业来看,各行业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的有效性非常有效的占到总样本的10%,比较有效56.7%,有效30%,基本无效3%。其中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采掘业有效性最好,但制造行业也有基本无效的企业。

第二,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的有效性更好一些,非常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24%,比较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56%,完全无效的企业样本量为0;中型企业相比较稍微逊色一些,非常有效的样本量为0,比较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60%,基本无效的占样本总量的20%,完全无效的企业样本总量为0。

第三,从企业是否上市公司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的有效性明显好于非上市公司,非常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23.08%,比较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46.15%,完全无效的的企业样本量为0;非上市公司非常健全的样本

量为0,比较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64.71%,有效的占样本总量的29.41%,基本无效的占5.88%。

(四)内蒙古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状况分析

首先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业内部控制总体情况在所有行业中相对来说是最好的。这同所调研的样本全部为香港和纽约上市有关。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即“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要求美国本土公司从2004年开始执行SOX法案,非美国本土但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从2006年执行。SOX法案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对企业现在、将来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期评估,按时报告,并要求外部审计师对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并公布。被调研的信息技术业作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全面推进内控建设与维护工作,既是执行美国索克斯法案的要求,也是公司发展和管理的内在需要。

其次,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状况相当,但中型企业要稍微逊色一些。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无论从内控的建立还是执行都受到成本的限制,强调“成本效益”的原则。只有在建立、执行内部控制的收益大于应用内部控制的成本时,实施该项内部控制在经济上才是可行的。对于规模较小企业来说,应用某项内控的成本过高往往会使得企业放弃该项内控的实施。其二,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制度执行人的素质,规模较大的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好,对内控运用总体效果明显要好。其三,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从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总体效果。

另外,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公司在以上三方面明显要好许多。近来,我国上市公司出现内部失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上市公司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了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上市公司经营和运作,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各类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制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经营目标和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上证所于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上市公司应从2006年年度报告起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四、建议

首先,政府继续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作用,企业根据内部控制框架确定的内部控制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进行内控制度的设计,并在有效实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维护。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并有效执行。监管机构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检查,对现有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做出修订,根据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成本效益的考虑,提高规范对不同层次企业的实用性。

第10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逐步壮大和外贸经营权的相继“松绑”,民营企业也经历了其从幼弱苗芽到枝繁叶茂的成长历程,进出口规模呈现几何级数增长,2008年与1993年相比已增长了惊人的465倍。2009年全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054亿美元,仅小幅下降5.7%,且在全国外贸进出口中所占比重也由2008年的20.9%攀升至22.9%。今年前5个月,民营企业更以49.3%的增速位居各企业类型之首,实现进出口2618亿美元,所占份额进一步上升至23.8%。

外贸回暖稳增长

月度持续高速增长

我国民营企业单月进出口在去年11月结束了连续10个月的同比下滑势头,此后各月均保持着高达30%以上的高增速。今年5月份进出口值和出口值更双双创下“入世”以来新高,实现进出口606.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7.6%,环比增长7.7%。其中,出口410.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0.5%,增幅比上月加快27.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6%;进口195.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1.9%,环比略下降6.3%。

一般贸易生命力凸显

2009年,我国民营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90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77.2%,比200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这一比重虽降至76%,但仍快速增长45.3%,达到1990.1亿美元。同期,由于加工贸易受国际市场影响程度高于一般贸易,2009年其进出口下降7.7%,高于同期一般贸易降幅2.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12%降至11.7%;今年前5个月进出口295.1亿美元,增长43.8%,增幅仍低于一般贸易1.5个百分点,比重进一步下滑至11.3%。一般贸易主导地位的巩固将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私营企业地位巩固

2009年私营企业进出口4368亿美元,仅小幅下降3%,占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84%上升至86.4%。今年前5个月更大幅增长53%,达2291亿美元,所占比重进一步升至87.5%。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占据民营企业主要角色的集体企业地位逐渐削弱, 2009年其进出口值为670.5亿美元,下降19.8%,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15.6%降至13.3%。今年前5个月比重继续下降至12.3%,同比虽快速增长28.3%,但与私营企业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个体工商户由于其资金实力普遍弱小,在危机中受冲击更为严重,2009年快速下降30.4%;今年前5个月在各类型企业进出口普遍增长的环境下仍逆势下降7.3%,但因其占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不足0.5%,对整体进出口状况的影响较小。

广东独占1/4强

2009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前10大省(市)中,东部地区占有8个,其中广东省民营企业作为各省市中的“执牛耳者”,2009年实现进出口1375亿美元,呈3.7%的逆势小幅增长,占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比重由2008年的24.7%升至27.2%。而同期同属进出口前5大省(市)的长三角地区浙、苏、沪三省及山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均呈不同程度下滑之势。今年前5个月,在广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685.1亿美元,继续实现44.9%的稳步增长的同时,浙江、江苏和山东省民营企业形势也纷纷转好,同比增速呈现赶超广东之势,增幅均在50%以上;而同期上海市增幅稍缓,但也达37.5%。

多方因素促发展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009年,国家相继推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主要行业领域的系列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今年5月13日,国家又下发《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进一步放宽了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实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同时,还明确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并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壮大实力和推动民营品牌“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等。国家持续性的政策利好措施使得民营企业的成长空间日趋优化,为其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

经济好转迹象增多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止跌企稳,今年来主要经济体好转迹象继续增加。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为59.7%,美国制造业的经济活动连续第10个月实现增长,总体经济活动连续第13个月实现增长;欧元区5 月PMI为55.8%,连续第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日本5月PMI为54.7%,连续第11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稳定。同时,我国经济也持续好转,根据IMF统计数据,2009年在全球经济不振的环境下,我国GDP稳步增长8.7%,今年1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继续领跑全球。根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PMI数据显示,2010年5月PMI为53.9%,该指数已经连续15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之上。我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继续显现,带动民营企业进出口积极性增强。

灵活经营是法宝

民营企业背后缺乏强大资金支援,但在创新性和灵活性上明显优于传统类型的企业。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决策权和随行就市的贸易权,在一些传统企业易忽略的领域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如金融危机以来,国外订单数量明显缩减,近期虽有所回升,但呈现向“小单”、“短单”发展的趋势,这对于习惯于“大单”、“长单”的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接受,而民营企业由于其相对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务实功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际市场需求容量相对缩小下订单切割所形成的缺口。同时,在当前传统市场经济恢复速度相对缓慢、新兴市场蓬勃成长的形势对比下,外贸市场的多元化特性正愈发凸显。而面临各国在生活方式、文化和喜好上存在的较大差异,民营企业凭借其较小的资金规模和更强的经营自,能够更为灵活地按照客户要求对经营策略和生产计划做出及时迅捷的调整,表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性。

长远耐力存变数

融资仍受制约

当前民营企业虽保持快速发展,但仍以中小企业居多。2009年民营企业平均每家进出口值为327.8万美元,而同期外商投资企业为1292万美元,国有企业为4597万美元,分别为民营企业的3.9倍和14倍。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加之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状况不稳定,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惜贷现象普遍。当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仅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的10%-15%左右,根据《2009年度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与担保状况调研报告》,融资满足资金需求的程度基本处于不足70%的水平。今年以来,银行的信贷规模相比去年有所紧缩,很多中小企业反映从银行获得贷款更加困难,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压力沉重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短期经营现象突出

2009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由2008年的13.8万家增长至15.4万家,虽然企业数量增长明显,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短期化经营行为,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深层次开发研发能力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大多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同质化程度较高,在争夺海外市场时经常采用相互压价的手段,导致企业出口量大利薄,后续发展能力欠缺。2008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13.8万家民营企业中,有2.4万家企业2009年已无进出口实绩。大量民营企业的 “昙花一现”式的发展,不仅不利于我国外贸的总体平稳增长,同时也增加了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

成本压力明显加重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普遍走高,民营企业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削弱;同时东南亚国家的崛起也使得其廉价劳动力资源对我国民营企业形成有力竞争。近期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民营企业赖以维持的低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如受到用工紧缺局面的影响,作为民营企业集中地区的珠三角将集体面临涨薪预期。据香港贸发局的《内地出口价格上涨压力续增》报告,在今年1-5月份对500家港资公司的调查显示,过去半年珠三角平均工资上升17%,加上相应社保等,总生产成本提高4%-6%,这对于民营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而言已形成沉重负担。

管理低效

当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粗放式经营、家族式管理等模式;同时,部分企业内部存在组织关系不稳定,管理层次不清等现象,易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完全消退的环境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实力较弱,缺乏专门的市场研究机构,难以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以及所属行业发展前景全面了解和掌控,多数民营企业面对当前相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在投资决策上仍然十分审慎,尤其是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信心指数仍然偏低,也制约了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法制与信用意识亟待增强

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民营企业法制和信用意识相对欠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仍存在不够规范的行为;加之由于民营企业转产较为灵活,又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宏观的战略视角,容易发生大量民营企业向利润较高的行业“哄抢”生产,“扎堆”投资的现象,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升温的环境下大量民营企业仍主要采用低价竞争手段争夺市场,也更易导致国外反倾销事件的频繁发生。此外,在进出口环节中,还存在少数民营企业在利润诱惑之下,采用伪报品名和低报瞒报价格、倒卖免税设备和进口料件、侵犯知识产权等手段从事走私违规等不法活动的现象,扰乱了我国进出口市场秩序,也对我国民营企业信誉造成了恶劣影响。

东西发展“跛足”明显

我国东部各省市的民营经济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低廉的商务成本和灵活的经营手段,发展速度较快,外贸实力较强,同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了出口竞争优势。而中、西部各省区民营企业发展步伐明显滞后,外贸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体现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特点,同时经营范围较为狭窄,仍主要分布在社会服务、零售、贸易、餐饮、采矿等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难以形成集聚效应,竞争合力不足。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仅小幅下降3.2%,而同期我国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分别呈现10.2%和24.8%的降幅,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促进“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12日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自2008年IBM推出智慧地球概念后,我国已有无锡、宁波、广州、沈阳、南京、西安、重庆等20多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许多城市甚至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并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当前,我国各城市高度重视信息基础建设,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等信息化指标显著提升,政务、商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向更高层次、更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迈进奠定了基础。高校是聚集知识、信息和人才的宝库,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为一体的前沿。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广泛应用,高校信息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具有了更好地为智慧城市发展服务的条件。

一、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理论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城市发展主要是由信息、技术等发展的革命新力量所决定。信息全球化加快了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使城市慢慢地融进了全球化体系中,城市区域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加速了信息经济含量的提升,再加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合,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而加强了现代城市的国际。只有拥有完善而发达的服务设施特别是信息服务设施的城市才有可能成为国际性的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中心,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助互进的直接成果。而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对信息资源的有序管理,建立新模式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信息资源的“按需服务”模式。在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中,知识及知识服务是其必不可缺的软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并非只意味着网络基础设施的硬件设施,没有基于知识的应用内容与之配套,所有的硬件设施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拥有促进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和信息服务人才。高校的信息服务也正向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二、高校信息网络服务中心的构建

“211工程”所设立的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要选设在高校比较集中、文献信息比较丰富、资源共享有一定基础、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的高校,根据地区优势配置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重点文献信息,实行专管共用,防止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与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和重点院系图书馆或资料室的文献信息,汇总形成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构建模型可以有实体、网络和实体加网络等三种模型:

1、实体模型。该模型是指投资建成一个新的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形成实体。其优点是便于组织和管理,但不能有效利用各高校图书馆原有和将要配置的文献信息,不能调动各高校的积极性,且投资强度大。

2、网络模型。该模型是指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条件下将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组成一个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各馆文献信息实行共享,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仅为虚设机构,主要负责协调。其优点在于可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现有文献信息,投资强度小,但管理协调难度较大。

3、实体加网络模型。该模型是指以本地区高校中实力强、服务功能齐全、管理水平高的某一高校图书馆为基础,充实、更新和改造相关的文献信息,建立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实体。该中心实体与本地区其他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和重点院系图书馆或资料室的文献信息联合开放,形成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这种模式投资强度适中,既可调动各高校积极性,也便于协调和管理。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在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构建中可采取不同的模型,其中实体加网络的模型可适用于多数地区。在实体加网络模型中,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依托的高校应是该地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选择办法应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平竞争、择优布点的原则。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应按其提供的服务内容而定,根据不同地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应有所侧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复购置,提高使用率,应将那些投资大、共用性强、某个高校图书馆使用率不高的文献信息纳入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统筹考虑。文献信息的科学保护是提高文献信息使用效率和保障共享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应该设立文献信息保护部,为地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文献信息的正常使用提供保证。同时,该部还应承担为本地区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保护服务和技术培训。

三、高校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服务的策略

与社会上的信息机构相比,高校的信息服务应形成自己的特点,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服务:

1、信息调研服务。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为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发展,需要掌握高质量的情报信息。高校信息服务人员应抓住机遇,根据所在地区或单位的某些重大科研课题、工程项目或产品,在充分了解信息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有关单位进行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市场调查、用户调查,开展专题文献收集和分析研究,将分散的信息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认真分析鉴别,并进行归纳整理,最终以综述、述评和专题信息、调研报告等形式,提供给有关科研机构、工程技术部门和生产厂家。

2、信息服务。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信息和较高素质的信息人员,迫切需要各信息机构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高校信息、服务人员应主动深入基层,调查中小型企业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成为该企业的信息人;为企业科研项目开发提供国内外产品样本、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研立项、产品调研、课题论证、专利申请、科技定题和外文资料翻译等信息服务。

3、信息检索服务。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很多企业经常要进行技术改造或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的开发一般都是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且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这时,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有关新产品的技术和营销信息。高校信息服务部门完全可以利用本校丰富的馆藏和人才优势、技术优势,通过各类工具书、文献、数据库、光盘或联机检索、网络检索等途径,为用户准确、全面、快速地提供文献检索、技术查新和事实数据咨询等信息检索服务。

4、信息共享服务。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情报信息部门拓宽服务范围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信息服务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邮件服务、网络信息资源报道服务、网上馆际互借服务、网上文献订阅服务、网上广告服务、网上文件传输服务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6.

[2]张陶新,杨英,喻理.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石晓峰,刘伟良.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东盟博览,2013.2.

第12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十五”期间我州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加速了国有资本的置换速度,基本上探索并构建了“国资委—经营公司—企业”三层次的国资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制约着国有资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削弱了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现状

截止底,全州共有28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涉及盐湖化工、煤矿开采、民爆生产、水利发电、粮油购销等行业,分布在全州8个行政区域和州级各部门。28户企业注册资本29267万元、实收资本93953万元、资产总额274951万元、资产负债151739万元、利润总额4505万元。

二、制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因素

1、国有资产总量小,规模小,布局分散。全州28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274951万元,大部分企业属于小型企业,企业产品单一,有些企业已名存实亡,且分布在全州8个行政区域和州级各部门。

2、资产“家底”不清。因州国资委成立不久,各县、市、行委(格尔木市除外)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国资监管机构,出资主体缺位,管理松散,规模小,效益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难以落实。同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国有资产清查、产权登记等基础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州国资委正在开展此项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国有资产家底还待进一步清查。

3、闲置资产难盘活。由于产权市场极不活跃,产权信息极不均衡,管理体制极为呆板,思想观念普遍保守,因而造成县级国有资产大片闲置,并且难以盘活。致使闲置资产承受着功能性陈旧、实体性陈旧、经济性陈旧的贬值外,还花费着一大笔的保管、维修、管理等费用,不仅得不偿失,而且妨碍着国资管理与经营工作的开展。

4、资产处置不规范。在我州三县三行委基本上没有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场交易无从谈起,因而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没有任何处置程序,处置极不规范,缺乏制约机制。二是确立了拍卖程序与方式,但执行得不理想,欠规范。

5、资产收益难收缴。由于历史原因,我州国有企业没有形成给国有资本分红的习惯及制度,国有资本分红只是一句空话,根本得不到落实,各占有单位和使用单位总是强调种种主客观原因,拒交、少缴、拖欠国有资产收益,使国有出资人权益得不到保障,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困难。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大工作力度,摸清家底。通过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完成对全州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国有资产分布状况,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为今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

2、做好控股企业的做强做大工作。目前州资产运营公司控股的民爆物资公司和巴音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已基本走向成熟,如何利用现有存量资产做强做大企业。一是民爆物资公司,将目前的流通模式转变为产、供、销一体的集约化模式。二是巴音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州内的存量资产,以收购和兼并的方式扩大资本存量,扩大生产规模。

3、做好参股企业的保值增值工作。一是对经营管理水平差,设备落后,产品单一,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及国有资本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不强的领域,国有资本要坚决退出。对管理水平先进,符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和行业,在继续保留国有资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二是用有序退出的股本及收益,引导社会资本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进一步加快国有资本布局转换。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开拓思路,充分发挥园区内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依托资源优势,提高国有资本在园区内的集中度,引导国有资本在园区内合理流动,促进国有资本运作方式的多样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做好各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州国资委要加强对各地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一是对经营效益好,产品市场稳定的企业,在保持原有企业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加大投资,逐步扩大企业规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对经营困难,规模小的企业,可采取改制、出售、转让等形式,将国有资产逐步退出。三是用退出的国有股本进行再投资,可选择一个或几个市场稳定,经济效益好的产品进行再投资,也可在条件允许时,可投资证券或基金,使国有资本有效的流动起来,达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5、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国有资产流动、重组,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完善国有资产基础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统计和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积极探索适合我州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相关办法,规范和完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体系建设。

6、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建立产权交易机构。搞好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国有产权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对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国有权益,防止国资流失,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等均具有积极作用。

7、加快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州市联办、政企联办等形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的问题,尽快建立泛柴达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积极争取省、州两级政府的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

8、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和落实。严格措施,强化制度,依法管理国资。在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中,清产核资、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资产转移、收益计提等等,都是规范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措施并依法遵循,是很难管理的。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履行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各项职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