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时间:2023-05-30 10:4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荷塘月色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荷塘月色赏析

第1篇

一、感情造境之真、哲理构思之巧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而意境则是艺术皇冠上璀璨的明珠。荷塘月色之所以有不衰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创造出了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意境。它不仅创设出了优美的意境,塑造出了丰富鲜明的艺术形象,还有真挚的感情、浓郁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哲理、精巧的构思、深邃的意境等。

通过细致的观察、精微的体验,作者先是细腻、逼真地描绘了苍茫的月光这一特定环境下荷塘那有形有神、有光有色、有静有动、绮丽迷人的特有风貌,使读者读过这篇文章后犹如进入这样一个境界∶苍茫的月光下,作者一个人逍遥自在、从容不迫地走着、踱着。荷塘里的荷花也显得迷人了,硕大的叶子,亭亭玉立,体态轻盈柔美;洁白的荷花袅娜摇曳、欲开含羞。“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时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那灌木、那杨柳留下的参差、斑驳的黑影和那稀疏的像画在叶子上的倩影,那隐现在树梢上的远山……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静谧、淡雅、朦胧,任何一个读过这篇作品的人都会被这美好的景色所陶醉。这时候,纵使有满怀的惆怅、一腔的愁思,也早已消融在这境界之中了。其实,此时作者笔下的景物,是他深入领悟自然生命与自我性灵的默契和交融,是他生命体验和人格追求融为一体的外化。正是由于他的敏锐捕捉和留心体察,大自然的风姿神韵及万物之间的关联谐调,才汇聚到作者的笔下,才为我们营造出一种神与物游、物我同化的境界。

二、色彩素淡朦胧,情调隐曲含蓄

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表现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从“我”因心头烦闷而独步塘边开始,写到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再遥想古代采莲美景,最后以独步回家结束,展示了“我”当时抑郁苦闷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寻求不到出路的那种徘徊怅惘的矛盾心理。

写那些可爱的荷叶,饱含着情,写那美妙的月光,也饱含着情,写那些荷塘周围的景物也含着情。无情写不出美,无情表现不了爱。情在哪里,情在景物之中。在《荷》中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惘郁闷之情融会于细腻的景色描写之中。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说过∶“经过费力才能得到的东西,要比不费力就能得到的东西更能令人喜爱。”正是基于这一点,《荷塘月色》所展示的作者内在情感的朦胧美,就需要读者全心地去感受,才能从回味妙悟中得到美感,而审美的最大兴味正在于此,所以,这也是《荷塘月色》具有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另一原因。

三、抒情言志的中心,清新淡雅的笔调

朱自清先生还善于运用像是抒情,又不是抒情,类似议论,又不纯是议论的笔法表现自己的情感。最集中突出的是这个自然段:“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好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段文字,看似平常,却极不平常。这是作者朱自清先生情感的凝结,灵魂的慰藉,精神的火花,愤怒的宣泄。离开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思想,特定的历史氛围,特定的感受,就绝然写不出这一段精彩的文字。

第2篇

是什么让朱自清先生将他“日日走过的”、普普普通通的荷塘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有人说是描写的细腻,有人说是融情于景的技法,还有人说是语言的自然新颖,我要说,这得益我于课文描写的层次美,更得益于生活,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应当从课文中读出“生活”来,读出课文中的“生活情理”来。课文无处不体现着层次美。

一.课文所写景物的层次性

作者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上下皆美,这本身就是一种立体的美。先写“田田”、“层层”的荷叶,后写盛开的荷花,再写“欲放”的荷苞,最后写微风送来的“缕缕”花香;单写月光一定比较单调,于是作者着力摹写了光的投影,“参差”、“斑驳”的灌木的“黑影”,“弯弯的扬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这样,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复杂的图案。

只写月色和荷塘或许还有些单调。作者于是又写了“天地”之间的另外一些东西。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以及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色;“远近高低”、层次分明的柳树,还有“树梢上的远山,树峰上的蝉声,树下的水里的蛙鼓。

总之,《荷塘月色》一文里的景物层次里复有层次,这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层次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描写的层次性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作者为什么先写“开着的”,再写“打着朵儿的”?为什么不颠倒过来写?

原来,由荷叶而荷花而花苞而流水,正体现了由远及近,由粗而细的认识规律,体现了观察的顺序,体现了生活的情理。

作者首先“弥望”满唐的荷叶,观赏“出水很高”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的叶子。先看到的是叶子,然后走近细看“层层的叶子”,作者看到了“袅娜的开着的荷花”,花瓣已完全开放,再细一看(也许此时作者是低头不语,默默细瞧),才发现还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含苞待放的,”如碧天里的星星”.。

这时,一阵清风拂过,使“肩并肩密密的挨着”的叶子,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再仔细一瞧,“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因为被更有风致的叶子“遮住了”,所以“不能见些颜色”。

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一个粗到细的过程。作者按照观察的顺序依次写荷花、花苞、流水,由此组成层次分明的月下荷塘美景,将荷塘美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谓美满荷塘。

三、感情的层次性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这种情是一种“微妙”的心绪。

“心里颇不宁静”,如何摆脱?追求刹那间的安宁!

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全是幽静安宁的: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但作者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心中的“不宁静”,暂时忘记“对当时现实的愤懑”,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所以听到“蛙声”,愁思即涌心头,不禁感叹“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采莲赋》中“有趣”的“嬉游的光景”,作者又感叹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由作者思维而定,作者“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

第3篇

关键词:句法差异;翻译;转换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13-0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之一,主要描写了作者月下在荷塘边散步的情景,文章语言优美、思维缜密,实为散文佳作。本文进行对比赏析的两个英译本,一个出自朱纯深,另一个出自杨宪益夫妇。主要比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方面的差异,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人称主语句式和非人称主语句式

汉族人受传统的哲学思想影响,在他们的意识里人的主体意识是相当强的。而英民族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到语言表达上,就是汉语习惯用表示人的词作句子的主语,而英语则有用非生物主语的倾向。

例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朱: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

杨:The last few days have found me very restless.

在该句子的翻译中,朱和杨分别采用了人称与物称来做主语。与朱的译文相比较,杨的译本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思维,采用的是物称做主语。而且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善于运用非人称作主语,可有效的减少“汉语腔”,从而增加英语的韵味。

例2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朱:It is however just right for me.

杨:But I felt this was all to the good.

从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原文的主语是人称,而朱和杨的译本分别用了物称“it”和人称“I”来做主语。比较两个译本,笔者认为朱的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杨的译文则是按照汉语思维进行的翻译。

二、静态与动态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某一动作概念时所具备的共同点就是既可选择动态的表述方式,也可选择静态的表述方式。但是英语更倾向于选择静态的表述方式,而汉语则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动态的趋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注意静态与动态之间的转换。

例3.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朱: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杨:Alluringly open or bashfully in bud.

在原文中出现了“开”和“打着朵”这两个动词及短语,原文主要强调的是荷塘上白花的状态,并非强调花儿正在开放或打朵,所以在朱和杨的译本中,笔者认为朱和杨的译本分别采用介词和形容词来表达是非常贴切的,而且也十分符合英语的静态表述方式。

三、主动与被动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被动态,但形式却不一样。英语通常使用“be+V-ed”来表示被动态。而在汉语中,如果句中无须指出施事,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又不至于发生混淆,一般就用意义被动式。

例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朱:Here and there, 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

杨:And starring these tiers of leaves were white lotus flowers.

研究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知汉语句子中运用的是意义被动式,表明叶子被白花点缀着。在翻译的过程中,朱采用的是被动,而杨采用的则是主动。笔者认为,朱的翻译更符合英语中用被动的习惯,而且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英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再现。

四、结语

英汉互译的理论和技巧都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的相差甚远这一点上,翻译中大部分问题都起源于两种语言的差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须充分认识这些差异,掌握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转换规律,使译文能够通顺、流畅、自然。

参考文献:

[1]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2]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8.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8-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散文单元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文章内容涵盖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颇具典范性,对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作为首次使用新教材上课的高一语文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授散文课中的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强诵读品味,领略语育美感

有人曾这么评价散文的语言:“有飞扬的神思美,浓厚的诗意美,高妙的技巧美。”语言就是散文的外衣,特别是经典优美的散文,它总能以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让读者从中体会深邃优美的意境及深刻的思想蕴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学生的诵读,特别是文章的一些精彩语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略散文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盛宴,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达到美的升华。如朗读“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能一气呵成,把感情抒发得淋漓酣畅,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则有一种迂回舒缓、娓娓道来的美感。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荷塘”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诵读: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浮在水面的一把把花伞。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的已盛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通过诵读玩赏,学生就会发觉上面的文字比较平白,缺少一种美感。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原句,体味文章中叠词、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妙用,启发想象和联想,眼前呈现出一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浮现出一幅淡淡月色下荷花摇曳、水汽弥漫、荷香氤氲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氛围,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可以在感受语言诗化美的同时,不断地靠近或接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对话。

二、巧设置引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时,我巧置引导,努力搭建对话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就抓住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让学生自由畅谈:作者出生在南方,为什么对北国之秋这样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快速找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慢、淡、润”的比较点后,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文本去解读郁达夫笔下故都秋的“色”和“味”。随后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五幅“北国秋色”图,带领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领略北国之秋,明晓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在于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的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京韵的互答时。我又不时加以引导。这五幅“北国秋色”是如何体现“秋味”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郁达夫相似的体验呢?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明晓: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秋境、秋味,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鸣叫的秋蝉,还有那秋风秋雨等,被清晰而逼真地烙上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只有善于引导,才能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理解,从而展现学生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思考。

三、重情感体验,多层解读文章内涵

散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文质兼美的散文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囚绿记》时,我并没有依照教学参考资料渲染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文章的内涵。有的学生就巧抓文眼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者用极富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心目中的“月色下荷塘图”和“荷塘上月色图”: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荷”“月”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幻,就如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正像他的名字“自清”那样,虽一身清贫,但活得清白、清正,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保持着高贵的民族气节,朴素的名字成为万代敬仰的一座人格丰碑。对于陆蠡的《囚绿记》,学生也抓住了“囚”字畅谈“爱”就要给它自由,不能将其束缚,这样绿才能焕发生命应有的勃勃生机。如此一来,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枷锁,打开了思维的牢笼,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启迪,达到形散而神聚,心与灵的交汇,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抓训练表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教学,“品读”是基础,“悟情”是深入,“写作”是能力迁移。如在教授完巴金的《小狗包弟》后,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在课堂进行一场有关“过错面前你该如何面对”的辩论,让他们知道,只有在过错面前勇于忏悔和剖析自己,才能在不断反省中回归良善,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教授完《荷塘月色》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十里画廊”写一段赞美家乡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第5篇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将这种情诉诸于文字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而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的。这种情,打上了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

本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编排在必修二的第1单元里,教学要求是:

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认识能够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就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经比较,二者存在些差异:

一、关注文本阅读,品味与鉴赏语言依然是散文教学的重点

大纲版:“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新课标版:“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相比较而言,新课标的要求更具体,更细致,并且提供了教与学的方法指导,操作更强。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诵读。因此,我们上新课标教材时,要适当的调整教学定位――注重审美,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充沛的感情去读课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基于此,品味与鉴赏语言这一块,就可以放在课前预习:布置学生自由诵读,准确的把握字音、停顿、重音以及感情,把文中精彩的语句圈点批注,并写下心得。课堂上:通过呈现学生的优秀作业,再请其他同学相互进行补充、点评的形式来完成,之后,老师再点拨。

也许,学生几乎都能画出来。例如:第四段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然而,他们却很难具体说出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说不出所以然。这时,就需要老师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去想象,将月色下的荷塘那种朦胧、静谧的美,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第五段学生也可能用笔画得出所用动词;且能说出各自对应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作替换,“泻”(流、淌、射、照)、“浮”(笼、罩)、“洗”(沾、蘸、涮)、“笼”(罩、扣)、“画”(描、绘、写)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品读、内化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师只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意境:朦胧、淡雅、宁静。将一个个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画面在眼前浮现,尽可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而不要用任何图片、声音、动画、视屏等多媒体来代替,让他们尽情地感受文章景色的朦胧美,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

内容熟悉了,再通过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转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荷塘月色”、“月下荷塘”的意境。接下来,要求学生用简明、清晰的语言描述文中的景物,引导学生理清“月下的荷塘”这一段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并抓住“塘上的月色”这一段中精确而传神的动词,可以让学生尝试模拟微电影,把这些画面拍出来。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内容的熟悉及掌握程度,也是一个回顾、梳理、巩固的过程,并将阅读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审美品味和精神品质,对文本的美进行了创见性的评价。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形成圈点、批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只能够从表面上、局部上对文章进行分析品味,缺少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理解和鉴赏的意识,就会出现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逻辑结构混乱、描写不到位、词语贫乏,缺乏文采,语言缺少表现力和张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内阅读时有意识的去培养,从品味名家名篇的优美语言中领悟语言锤炼的方法要领,并融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递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文本有真正的对话,营造一个个性化的阅读世界。

二、体会情感,挖掘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依然是散文鉴赏难点

大纲版:“打上了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

新课标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认识能够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相比较而言,在对文本中“我”的用情方面,大纲版教材强调知人论世,还原文章的写作实况,而新课标教材更注重人文性。

在教学新课标版本时,可将教学内容重新定位――体悟朱自清的心与性。

翻开众多的备课上课资料,几乎都将写作背景放在品读的开头,几乎都将时代性、社会性大肆渲染:“这几天心理不宁静”就是因为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笼罩中国大地。作者对政治环境不满,但无力改变。内心抑郁,想起荷塘,是为了寻求解脱……

其实,只要多读几遍文本,从语言到内容到情感,去读、去品、去悟,在对语言艺术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层,也就是说,从语言表现形式走向作者的情感世界,着力去探求文本的情感体验、自由思想、主体精神的建构,就会退化了这种政治性,从而浓饰情感性,赋予它新的内涵与阐释,收获这部文学经典给当代人文精神所带来的启示。

在《一封信》里一开头朱自清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他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我”由“不宁静”而出游,寻找“宁静”便是这种深藏于内心隐秘之处的意识的外化,寻找放大了精神的故乡,让信仰和精神呈现。[1]作者是努力在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2],进入自己所创造的语境,悖理欲情,体现自己的美学与精神。

面对异化的自己,作者选择“出走”,去宁静优美的景色中去调适自己的心态,找回“宁静的自己”。这原本就是一种日常的心态,是每个人对真实生活的感受和表达,是感悟生活与热爱生活的真实场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搬用一般文本解读的现成结论,一定要进行“教学文本解读”,去调整教学定位:体味作者的体验,做出个性化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成为对生活怀有感悟和热爱的人。

至于文中大量篇幅的南唐《采莲赋》和《西洲曲》,可以让学生比较两幅画面的情景:前者是热闹的,后者是静赏的。他笔下的荷塘与《采莲赋》、《西洲曲》所写的荷塘对比,少了温柔妩媚的江南少年女子,少了她们轻松自由欢快的采莲生活,少了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在苦闷、忧愁、烦躁、困惑时,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和《西洲曲》,开辟了一个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快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更能真切的领会第四段美景描写中的“美人意识”,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否定,以及对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的理想世界的向往。“江南”是理想的家园,是理想的精神境界,作者在“出世”和“入世”的双重人生中转换,在虚拟中实现了的自我的写照。虽最终回到现实世界之中,依然不宁静,但他的精神世界却经过了一次跋涉,一次洗礼,会用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现实世界。正如他的散文集《温静人生》中一句:以出世的心情来做入世的事情。

以往,很多的老师都对此略讲,其实这正是一个教学的难点。为此,新课标在“研讨与练习”里,还有郁达夫、杨昌江、佘树森、余光中等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论与争鸣。如果教师借助自己的“眼力”,能在课堂引领学生打开多扇窗户,让学生的感悟和教师更高层次的点播补充相结合的课堂模式生成,帮助学生看到文章更高层次的美,开阔视野,启发思考,经典文章才能永远散发出熠熠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莫琴琴 《人文精神在《荷塘月色》中的建构》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1 A

第6篇

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反映现实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它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样式比较起来,具有独特的间接性、观念性、想像性和超越时空的自由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精神现象。中国现代美学通常把它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学体裁。

基于文学的特点,文学鉴赏课应该抓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形象。

文学以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物精神世界。文学课要把通过语言艺术刻画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放在第一位。形象大于思想,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来认识形象、认识生活、理解人生,受到美的陶冶,得到思想启迪。中外文学画廊展的艺术形象,如诸葛亮、鲁智深、孙悟空、贾宝玉、阿Q、范进、孔乙己等等,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显示出不朽的意义,以其深厚的底蕴和艺术魅力,给人们以多方面的教育。如果忽视了形象,就等于忽视了文学,忽视了美,忽视了人生。文学鉴赏课不抓住形象,就没有抓到关键,学生就缺乏形象感染,缺乏美育,甚至会成为“美盲”。上文学鉴赏课,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了解内容,感受形象;驱遣想像,再现形象;进入情境,理解形象;发掘意义,评价形象。特别要指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在再造想像中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为形象而动情、移情、融情,在艺术共鸣中潜移默化,产生美感,贮美于心。

文学就是人学。人物形象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中心,也是文学教育与鉴赏的中心。小说、戏剧文学要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自不待言,散文要理形摄神,在“形散神聚”中把握形象;即使是诗歌,也要通过意境把握形象,通过抒情把握形象。

二、理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理结构就是认识作品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时是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围绕和突出主题,评论它为什么要这样布局谋篇。作品的结构多种多样,有的以时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组织材料;有的以空间为线索,以地点转换为契机组织材料;有的以时间为经线、地点为纬线,经纬交织组织材料;有的单线前进,层层深入交代人事沧桑;有的复线缠绕,多头并进,显出错综之美;有的明线张扬其事,暗线辅助机抒,言在此意在彼,显出别出心裁之妙……这些都值得认真赏析和评价。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结构:他以一路行去为经线,从家出门,沿煤屑小路,来到荷塘,驻足观赏荷塘月色,引起联想,回到家里,脉络十分清楚。以荷塘月色的描写为纬线,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别有一番情致。经纬交织,造化天然,表达了作者曲笔写衷肠、荷塘寄苦情的心迹。这篇文章的结构如下赏鉴,就没有领会文章的匠心。小说、戏剧文学的结构抓情节发展,诗歌结构抓精巧构思。

三、评技巧。

文学作品是作者精心结撰之作。为了塑造艺术形象,作者几乎是呕心沥血、苦心孤意,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运用写作的一切技能技巧、表现方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表现美的技能技巧,值得学生认真学习和借鉴,既能增强鉴赏能力,又为学生创造美打下基础。小说重在人物形象描绘的技巧,描写典型环境的技巧;戏剧文学重在剧中人个性化语言的写作技巧,矛盾冲突的编织技巧;散文、诗歌重在意境、情思的表现技巧,还有各种体裁都常用的对比衬托等等都值得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揣摩。

比如《范进中举》中,围绕中心人物范进,作者吴敬梓高超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以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鲜明的时间段,我们看到了:胡屠户前倨后恭,众乡邻前疏后亲,张乡绅前没影后攀亲……各色嘴脸竞相展现,让我们在拍案叫绝的时候,更深刻地理解到作品的主题――科举制度不但毒害读书人,而且败坏社会风气。

四、品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品。文学鉴赏课就必须品味作品的语言。小说语言的优美生动,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散文语言的风姿神韵,戏剧文学语言的十足个性,都可以仔细品味。同时,辨识不同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有的婉转曲折、巧妙比喻;有的视听通感,化静为动;有的映衬点染,随物赋形;有的淡雅见长,语出天然;有的精雕细刻,不留痕迹;有的挥洒自如,恣肆;有的娓娓道来,涓涓若溪流。文学鉴赏课就是要品味汉语言丰富的表现力,若不能充分发掘并体会这种美,对于学生来讲,语文学习就是索然无味的,空留遗憾。

第7篇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第8篇

一、赏析语言特点,仿写富有情采的语段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人教版)所选的现当代散文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有的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在嘻笑怒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有的语言精练准确、清新隽永,具有立体感和声韵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的语言清新典雅、酣畅明快,雅俗熔于一炉,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等。

在引导学生涵咏体味语言之美时,可以让学生刻意模仿,将阅读所得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充盈自己的语言。如学习《荷塘月色》描写月色的语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拟人的句式来描写“小区(乡村)月色”;学习《故都的秋》五幅秋景图时,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视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用细腻的笔触写《家乡的

秋》;背诵《记念刘和珍君》第2节时,可以引导学生揣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等句子的深意,体味反复和反问的句式对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澎湃的激情的作用,然后让学生也运用这样的语言来抨击某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仿写是将阅读积累的言语迁移到写作训练中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仿其形,立己意,以模仿而来的精练优美的语言表现自己独特的体悟,学生的语言便不再干瘪贫乏,行文构思就不会抽象。

二、把握文体特征,师法生动的表达技巧

在学习这些散文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使形象(或人或物或景)鲜活生动起来的表达技巧,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于彼景彼事彼情之中,感同身受。以便在写作时也能运用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或白描写意或工笔雕琢,或绘声绘色或动静结合,来丰满自己所刻画的形象,使其生动逼真。

比如,学习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想必许多学生对那“‘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印象深刻,笔墨不多,却足见梁任公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人格气质。可以先让学生感同身受一下,模仿梁任公讲演,从而体会梁实秋“描写要深刻,篇幅不一定要长”的笔力;然后让学生借鉴本文描写着重于表现神采的技法来描写自己的老师上课的形象。

再比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品析作者将眷恋故都的情愫寄寓在对故都的秋“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的表达技巧后,让学生尝试着去寻找故乡的秋,描其形绘其色,来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源自学生切身体悟的感受,定会深深地撞击学生的心灵。通过师法教材中生动的表达技巧后,难以摹写的情景在找到表达的方式后便能涌现到面前。

三、借鉴文本思路,触发人生世相的评说

必修四所选的议论性散文,如《拿来主义》《敬畏生命》等大多寓理于社会人生种种世相中,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这些文本所阐述的社会人生的问题往往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从文本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材料和观点紧密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评说,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中得到启迪和熏陶。

比如《拿来主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学习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抓住文章的观点。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学生便可以按照《拿来主义》的思路拟出提纲:“当下现状(该不该拿)―拿什么―怎么拿”,并进行讨论,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然后诉诸笔端就不是那么为难的事情了。

细腻的感受,明晰的表达是写作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通过课内文本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议论文写作思路,让他们在发表自己对人生世相的看法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能用课内所学知识去缘事析理,形成观点,让自己的文章有条理。当然,言说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让学生写读后感、一句话点评、为自己欣赏的文本写推荐语、为作者写颁奖词、把阅读材料转化成写作素材等,不一而足。

第9篇

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学生 审美能力

一、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由此,我们也能清楚看到,情境教学模式既不同于教育学,亦不同于教学论,它仅仅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1.引入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一个人不能感受美,就无从鉴赏美,更谈不上创设美。教师凭借情境,利用语言、图画等,从感官上刺激学生;或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使学生因爱美而要学;或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使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或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学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我在讲授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一课时,我采用情境法帮助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苏轼曾赞叹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诗,画中有诗。”赏析诗文关键要体味意境,我为学生提供五幅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意象想象描绘画面,分别概括出空山新雨图、明月松间图、清泉石上图、竹林深深图、莲动渔舟图。如何将抽象的语言化为美丽的意境,将一幅幅画面整合到一起,教会学生品味意境,鉴赏诗歌呢?我选取最能表现雨后景象的水墨画视频动画,将诗人描绘的五幅画面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意境,通过诵读吟唱,学生能够当堂成诵,通过情境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了学生的感受,突破了教学难点。

2.凭借情境,在扮演角色中丰富感受

学生凭借教师引入的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如《荷塘月色》一课,整篇文章作者充满了“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感情。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怀着这种心情去读,努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在讲授《威尼斯商人》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法庭裁决这一部分,读出夏洛克的恶毒,鲍西亚的机智……角色转换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文本,学生充分调用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借助文本语言,展开想象和联想,在灵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言语环境中拥抱文本、亲吻语言。

3.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境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因,以审美为手段,感受“美”中激发“情”,情动而辞发,辞发即情升,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我在讲授杜甫的诗《登高》时,让学生融入诗人当时的生活情境,体味作者当时的感受,教学效果非常好。

4.营造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

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趣味、语味、情味、个味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使优化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语言和思维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课堂会因此而充满生命活力。我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时,通过视听资料和影视图片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欣赏荷塘下的月色和月色上的荷塘,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体味作者淡淡的哀愁。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并依据教材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问题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我在讲授《同题散文两篇》《我的母亲》时,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与母亲相处的情景,把作者所写的母亲与学生自己的母亲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例如,我在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超市买来新鲜的荔枝,让学生按照文中的说明顺序介绍荔枝,由外到内,由表及里。这样书中枯燥的文字就能具体形象了,学生也很感兴趣,易于学生的理解。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王维的诗《山居秋暝》时,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山、雨、舟、竹……学生画的非常好,利用这种方法,学生能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例如,我在讲授匈牙利作家裴多菲的诗《我愿意是急流》时,我采取了音乐导入的方法。整首诗以“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贯穿全诗,所以我选用瓦格纳的钢琴独奏《婚礼进行曲》,让学生想象教堂中婚礼的场景,神父对新娘、新郎的问话,这种方法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 教法研究

现代教育条件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是立体的、多元的、丰富的,教育目标不仅是掌握Z文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也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性特征。高中学生具有相当的审美认知基础,对审美鉴赏能力教育有较高敏感性,适时开展审美教育势在必行。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为学生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品质,拓展学生审美空间,为全面塑造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一、情境激发审美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美学解析,为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奠基。为提升学生对美育的感知敏感性,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觉形成美育感染。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典范之作,教师要对文本内涵展开美学解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文本中的人物、情节、景色、场景、语言、写作方式等,都渗透着浓浓美意,教师要细心引导,让学生感受美质因素的无所不在。特别是多媒体的介入,能够将相关图片、动画、视频、文字等材料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形成重要审美教育切入点,为美育顺利进行提供重要平台。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出描写精彩之处,画出典型词语和句子。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相关图片,并让学生将前面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对应,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文本。教师播放《荷塘月色》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指导学生展开感情朗读。教师为学生感知文本之美创造了适宜环境,学生自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经典词语和句子的感知充满美感,在配乐朗读时,与作者情感形成共鸣,受到的美育冲击是剧烈的。这篇散文是描写经典之作,美质因素比比皆是,为美育教学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审美情趣,教学效果自然呈现出来。

二、创新教法提升审美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更要打破常规实现美育的跨越式发展。教师在美育教法选择时,要根据教学实际作出明智判断。首先要对教材美质因素进行深度挖掘,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凸显文本美质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美育感知。字词美、语句美、修辞美、结构美、描写美、情感美、寓意美,等等,教材文本美点众多,让学生养成发现美的意识,对提升课堂美育品质有重要意义。其次是引导学生欣赏美的手法要创新,美文美句需要发现更需要会欣赏,教师要从美学角度给学生以鉴赏美的方法,品读、感受、比对、整合、优选、归结等,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出发,形成审美突破口。

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先对文本进行适度解读,设计一些阅读问题,让学生结合教辅资料展开自主探究。在赏析文本语言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文本语言美感特征。在成果展示时,各个小组都做得非常到位。有小组总结:文本语言富有特色,首先是节奏感很强,全诗四句为一节,每一节中又有两个用“兮”连接的句子组成,而且有比较整齐的韵脚;其次是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使得表达充满灵动感;再就是象征手法的应用,给文本增加了无限深意,言在此意在彼,含蓄而深远,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教师让学生集体讨论总结语言特点,是为学生探索美创造了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在具体探索过程中经历了美育洗礼。

三、优化训练拓展审美空间

语文课堂审美教育不能单靠教师讲解引导,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训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美、欣赏美、构建美。教师在课堂训练设计时,要摆脱传统教学意识束缚和影响,在题型、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创新,体现美育要素和美育追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时,教师在文本解析之后设计了一组课堂训练任务:①积累题: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形成网状总结体系。②简答题:烛之武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抱负的?③论述题:烛之武是人们学习的榜样,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审视,他身上是不是有不足和瑕疵?从这些训练内容设计来看,每一道题都渗透着美育因素,积累题要形成网状认知结构,追求的是形式美;简答题列举烛之武的实践行为,体现的是赞美和崇敬,追求的是情感美;结合现实评判烛之武优缺点,这是联系现实论证美,追求的是现实美。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是通过教师科学设计、学生自觉学习才能实现的。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对学生学习特质进行到位研究,找到文本与生本思维有效对接点,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在课堂教学引导中要刻意挖掘美、展现美,为学生追求美创造美提供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领略美、感受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科学审美观。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是一种阅读的新理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将自己所体会的情感赋予文章里,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人生感悟,领略作者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主旨,有对文章的独到见解,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只有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更好地展开想象,感受不同的阅读心得,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应用,虽然翻开了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崭新的一页,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受到限制,不能更好地开发潜能,改善现状是目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趋势。

人类有史以来就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及所要表达的人生真谛。然而为了应对考试,高中语文阅读已经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一味由教师代劳帮助阅读,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的。

三、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个性化阅读来说,学生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支配更多的时间,通过对课文的赏析,读出情趣,切实地把握好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有关荷塘的画面,同时配乐小提琴曲《夏夜》,给学生打开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这样才能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实地体会荷塘月色之美,倾听这种美的感觉,自由地鉴赏课文。

从有声有色的画卷中隐约可见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个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

(二)独立思考,读后反思。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通过想象阅读、体验阅读加以把握。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外在的媒介,深入理解抽象的文字,才能高效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设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充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任何阅读,都需要学生思考,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体验作者的写作心境。很多阅读都是通过故事说明作者的不幸遭遇,我们往往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这就是读后的体验。教师往往让学生写读后感,其实这就是读后反思的一种过程。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读后反思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阅读,达到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真正目的。

(三)强化训练,尊重体验。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是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下,教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模式教学,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自我学习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在强化训练中,必须尊重体验。因为“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体验,以自己特有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体验对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在强化训练中,教师会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答案,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并不能说谁对谁错,阅读就是如此,因为个人能力不同,体验到的结果就不同。

随着文化产业的推进,我国的语言文化业彰显了它的魅力,语言一直都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但是有多少人能够体会语言文化中的乐趣,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就是如此,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不强根本达不到高中教学大纲的要求。面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困境,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独立思考、读后反思;强化训练、尊重体验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在训练中切实地实现个性化阅读,引领学生欣赏课文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薛胡.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 .现代语文,2009(5).

第12篇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发音由声母与韵母两部分拼出,有四个声调。可以利用汉字的这种声、形、色的可感性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智慧之门。

一、语文的声

阅读本来是一种单纯视觉活动,可如果我们对文字细心研究则可以调动起我们的听觉,使平面的阅读变得立体。

1.关注拟声词和动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人》)、“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些语句当中有“吠、鸣、滚滚”等动词,也有“萧萧”这样的拟声词。如果我们对这些文字加以推敲研究,我们的阅读将是十分平淡枯燥的;可当我们在阅读时利用想象,把狗吠声、鸡叫声还原出来,把萧萧落叶的那种干燥的哗哗声和长江滚滚而逝的轰鸣之声还原出来,试想我们的阅读将会是多么的精彩,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啊!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而这一能力的生成一定是在某种意识的促动之下形成的。利用想象还原某种声音就是诸多阅读意识中的一种。

2.关注声韵。汉字的声韵美是独一无二的。闻一多先生强调的“诗歌三美”中就有声韵之美。诗词韵脚的和谐之美,文章当中排比句气势的铿锵之美,对偶句的整齐之美,顶针句的回环之美,这些美可以说把语文这一学科打扮得美不胜收。罗丹说:“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文章当中处处有美的存在,我们缺少的不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是发现美的意识。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才能把它的美赏析得淋漓尽致。

二、语文的形

1.关注形容词和比喻修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文字当中有“曲曲折折、甜甜、亭亭”等一系列描摹性的文字,作者把不同形态的荷花与荷叶比作“的裙、星星、明珠、初浴的美人”。文字是抽象的记录符号,铅印的汉字已没有了书法的艺术美,可汉字所描摹出来的形态是美的。学生如何在初读文本的时候就能把这些美体会出来,体会得到位呢?要靠老师的引导。如引领学生赏析“曲曲折折”?在听觉上,“曲曲折折”如同重奏或交响乐曲,浑厚有磁性,耐人寻味,而“曲折”则如同小喇叭单薄高亢不柔和;从视觉上,“曲折”则如同“Z”显得倔强,风骨外露,棱角分明,不妥协,而“曲曲折折”如同“S”线条柔美,如体态丰满三围比例和谐的的侧身——美,而且美得耐人寻味。从这一点上说,在高中语文课上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有关形象的想象与联想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了。

2.关注文章的形式。语文学科的可爱除了丰富的人文气息外还有他的形式。古体诗的自由,如潇洒飘逸的舞者;律诗的整齐,如方正严肃的君子;散文诗的参差变化,如热情奔放的少年;短篇的小巧灵活,如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少年;长篇的恢宏厚重,如阅历丰厚稳健持重的长者。可见,把赏析形式美的意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有了审美意识才能涵养出审美情趣。

三、语文的色

1.关注色彩名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月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这些语句中有“红、绿、蓝、青”直接表颜色的名词,我们在阅读时若是把这些颜色还原,试想我们的阅读将是多么的精彩啊!苏轼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为什么能在王维的诗中体味出画的精神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苏轼从王维的诗中品出了颜色。画是不能缺少颜色的,可颜色只有以艺术家的眼光被组合搭配,绘画才能精美好看,所以把色彩单纯地还原对于阅读来说还是不够的,还应从全篇着眼,想象出色彩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