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纪工委工作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为了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推动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内容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工作在县纪委。监察局的统一领导和工交财贸纪工委的指导下,由县财政局具体组织实施。
三、财政总支各支部主要领导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五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是直接责任人。
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汇报、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对象是财政系统领导班子及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五、领导班子报告内容包括: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责任书签定执行情况;2、单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情况;3、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情况;4、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述职述责述廉情况;5、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及其落实情况;6、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及责任追究和重大问题随时报告情况。
六、领导干部报告内容:1、个人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分工履行职责情况;2、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或进展情况;3、个人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4、管理好配偶、子女、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情况;5、个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重要事项。
七、报告的基本形式:1、半年的工作报告和全年的综合报告;2、凡发生涉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重大事项和情况,要一事一报,及时报告;3、综合报告和单项专题报告,均须班子讨论研究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
八、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和考核。本着公开、公正、全面、准确和规范的原则,由局总支采取经常性检查和半年、年终定期检查考核及单位自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且将检查考核结果计入廉政档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对落实不到位、走形式的要追究其领导责任。
九、责任追究和遵循的原则:1、及时、公开、公正的原则;2、有错必纠,责任自负为主、连带责任为辅的原则;3、事实清楚、责罚相当的原则;4、追究责任与纠正过错相结合的原则;5、纠正过错与预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十、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的内容:1、不履行“一岗双责”,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的。2、对开展党风党纪、廉政勤政教育工作不重视,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党风建设理论和党风廉政法规的。3、对管辖范围内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能有效制止,导致问题形成的。4、对上级的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授意、指使下属人员隐瞒事实,涂改证据,干扰和影响问题查处的。5、不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不检查或者不纠正廉洁从政中存在问题的。6、本单位因发生违规违纪问题,被中、省、市、县党政机关及纪律检查机关通报批评的。8、领导班子成员中,有违纪违法行为,并给予党内警告以上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的。9、本单位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经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披露的。10、上级部门对单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
十一、系统各单位及领导干部。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须将本单位和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报告局党总支,同时向县纪委、县监察局及工交财贸纪工委报告。
[关键词] 抗旱工作 问题 建议
兰山区辖区9个镇、4个办事处和一个工业园区,总人口105.16万人。自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2月中旬,兰山区降水量仅为2.5毫米,比常年平均降水量减少97.3%,达到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等级。面对严重旱情,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1.抗旱水源及工程情况
1.1 水资源状况。兰山区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34722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多年平均28398 万m3,其中地表水27011万m3,地下水12130 万m3(重复计算10743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47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处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0m3水危机区。且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80%分布在城区附近,由于调蓄能力有限,一部分不得不随沂河入海。丰、枯年份降雨量相差较大,南北差异较大,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年降雨量平均少50―60毫米。水源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较差,地下水开采过度,漏斗面积不断扩大,我区水资源正面临短缺形式。2010年,兰山区总供水量为16243万立方,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3243万立方,地下水源供水量3000万立方。
1.2 抗旱工程及可用水量情况。我区共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5座,总兴利库容0.367亿方;塘坝258个,机电井1002眼,取水泵站967处;茶山、花园2处引河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06万亩;施庄水库、刘庄水库2座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2010年旱情发展以来,全区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2条河道断流,8座小型水库干涸,近百个塘坝干涸,700多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有效蓄水量仅为1900万立方。
2.正常需水量及缺水情况
2.1 农业抗旱需水情况。
兰山区现有耕地面积39.25万亩,粮食作物30.98万亩,经济作物种植12万亩;旱地面积30.9万亩,水田面积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5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58亩,井灌溉面积15亩,泵站提灌面积4亩;春季播旱面积7万亩,夏季播旱面积20万亩,插水面积7万亩,秋季播旱面积30.98万亩。2010年农田灌溉用水量为6750万立方,林牧渔畜用水量为933万立方。
2.2 农村人畜饮水需水情况。
兰山区自来水解决的途径主要是村庄自筹、千村人畜饮水解困、村村通自来水.截至2008年,兰山区已通自来水村庄414个,受益人口47.1万人,全区自来水普及率73.9%。农村饮水工程全年供水量约为911.5155万立方米。去年旱情发展以来,全区有1.13万人、近千头大牲畜出现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2010年居民生活需水量为962万立方米。
2.3 城市需水情况。
兰山区城镇供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2010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273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3191万立方米,生态与环境补水量为536万立方,城镇公共用水量为1136万立方。
3.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3.1 加强抗旱组织领导
去年9月份旱情出现以来,区委、区政府实行区级领导包镇街制度,明确了各镇街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把抗旱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会议,落实中央、省、市各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区抗旱保麦工作,建立了由区六大班子领导包镇街和工业园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区包镇街、镇街包村社区、村社区两委包户的“三级三包”机制,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个人。镇街作为抗旱保苗的主题,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抗旱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靠上抓落实;副科级领导及农业水利技术人员包工作区,机关干部包村、包片、包地块,层层抓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面对特大旱情,我区在没有人员编制、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了部分人员组成了抗旱服务队,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服务工作。同时,利用200万元中央特大抗旱补助救灾资金购置了部分抗旱设备,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镇街抗旱服务组织也健全机构积极行动,购置机具设备,结合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抗旱救灾。
3.2 突出重点,早浇早灌,抗旱保墒保苗
由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抗旱保苗服务队,多次深入到各镇街的田间地头进行苗情、旱情调查,根据麦田长势及受旱情况,制定出《兰山区2011年小麦抗旱技术意见》,指导农民按照“浇水追肥,保苗促根;镇压划锄,保墒增温”的技术路线,进行麦田管理和科学抗旱,做到适时浇灌返青水,及时划锄镇压、喷施抗旱剂。
3.3 科学调配水源
区防办组织人员对水资源可利用量和麦田灌溉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对全区各镇街、工业园区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日调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科学合理、统筹安排好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用水需求。同时根据水源分布和工程条件,优化配置现有水源,努力做到丰缺互济,切实提高水源的使用效率。白沙埠、枣沟头等自流灌区,充分利用引水流量和灌溉渠系,做好受旱麦田的灌溉;朱保、义堂等沿河镇村,利用拦河闸坝蓄水、扬水站提水、挖河边井等形式,扩大麦田灌溉面积;李官北部、半程依靠小型水库、塘坝蓄水,利用喷灌机、管道输水,尽可能增加灌溉面积。
3.4 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抗旱期间,为加快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将各级抗旱补助资金381万元分别分配到白沙埠、枣沟头、李官等八个镇街及茶山、花园、施庄水库、刘庄水库四个灌区,结合当地政府投入,用于抗旱保苗油料补助、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及维修、人畜饮水、抗旱打井及配套等项目补助。打井及配套建设14眼,维修抗旱应急工程多处,购置部分抗旱应急设备,并建设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在抗旱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5 加强检查督导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四个抗旱工作检查督导组,派驻区直部门和镇街纪工委书记任组长,负责对各镇街、临沂工业园区抗旱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片督促。深入饮水困难户和田间地头,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重点检查抗旱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使用、人畜饮水困难及应急工程建设等情况,针对检查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落实具体措施。
3.6 部门密切协作
区防指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全力做好抗旱工作。农业部门加派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加强了技术指导和抗旱服务;水务部门加强了水利工程管理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搞好水源调度,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抗旱减灾作用;财政部门及时做好抗旱资金安排,确保各级抗旱补助及时划拨到位;发改部门协调做好抗旱应急工程的审批立项工作;经信、供电部门协调柴油、汽油等抗旱物资和抗旱用电保障。其他有关单位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责,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3.7 做好宣传发动
为做好抗旱工作,区委、区政府召开抗旱动员会议,通过广播、网站、报刊、召开现场会、张贴标语、组织宣传车、印发抗旱明白纸等形式,号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的抗旱保麦工作。其中在临沂在线发表的抗旱宣传稿件,点击量曾一度位于月排行榜首位。使全区干部群众切实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意识,引导群众早准备、早行动,只要具备灌溉条件,能浇的马上浇,争取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3.8 做好旱情测报
组织专人负责旱情的统计测报工作,分析旱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区防汛抗旱办公室24小时全部安排值班,加强苗情、旱情的监测调度,及时统计测报。
4.抗旱取得的成果
由于区委区政府对旱情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各有关部门宣传指导措施到位,据统计,今年抗旱期间共投入抗旱人数5万人,投入抗旱资金1782.5万元,投入机电井0.0537万眼,泵站51处,机机抗旱设备0.268万台套,有效浇灌面积22.56万亩,临时解决了0.23万人, 0.0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通过抗旱救灾工作的大力开展,挽回夏粮1.66万吨,最大限度降低了干旱对全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5.存在的问题
一是抗旱工程设施方面。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抗旱期间,我区利用抗旱补助资金结合当地政府投入,建了一批见效快、投资小的应急水源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抗旱水源短缺问题。但由于不少地方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堤防建筑物工程老化失修,水利设施老化、退化严重,缺少配套资金,不能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二是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大多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时间长,年久失修,老化损毁严重,部分建筑物报废,多数扬水站设备陈旧,效率低,耗能高。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标准低。三是工程管理方面。目前主要以镇政府、水利站、和村委会管理为主,基层管理单位机构编制没有纳入镇政府系列,无经费来源,工资待遇低,管理职能差,农民协会组织和农村集体等管水组织在建设初级阶段,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四是工程投入方面。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投入建设,没有形成社会各界投资或群众主动投资的投入建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