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国诗歌大全

外国诗歌大全

时间:2023-05-30 10:45: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国诗歌大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国诗歌大全

第1篇

一、淡化“功利性”,强化“广博性”

不少中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太强。我常问学生:你们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种目标的诱导下学生们读得最多的是作文选之类的读物,诸如《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优秀作文》……以作文选为主要课外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写作训练,最多不过像在浴盆里学游泳,终究写不出“大气”的文章,对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对学生的阅读内容做了适当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误区和以作文选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要像蜜蜂采蜜那样广泛博览。具体做法如下: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告诉学生读书不只是为了写作,即使学习写作,只读作文选,你写出的文章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上永远是“学生腔”,难有创新。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广博地阅读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童话、科普小品……只有广博地阅读,博采众长,写作时才能纵横捭阖、融会贯通、联想丰富、游刃有余。

2.量体裁衣,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读物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的最普通的情感息息相通,与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特点相适应。刚刚由小学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到了八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八年级下学期及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羊脂球》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经常交换读物,使阅读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可能读到种类繁多的好书,视野更为开阔。

二、力求组织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实效,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太集中,维持对某一事物的热情时间较短。因此,丰富多彩又具有实效的组织形式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1.小组竞赛。在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中可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利用每周的阅读自习课或午休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或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竞赛不仅引发了同学间的良性竞争,还有利于同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班级蔚然成风。

2.自读自悟。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有部分学生读书只是应付差事,导致学生对所读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如果选择读物不当,还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误导。因此,教者在给学生充分自主、自由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阅读过程适时监控和正确引导。

3.选取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文学作品。由于电影电视的普及,影视剧成为热门话题,中学生无法拒绝影视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及时介绍学生阅读被搬上影视舞台的文学原著,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增强,理解也会更形象、更生动。

4.成果展示。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们常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朗诵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三、把课外时间交给学生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愿望,但大量的课外作业吞噬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因此,尽量少留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如每周固定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或读书竞赛活动。

四、书本未翻,笔墨先行

第2篇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性格与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认为哈代的众多作品都着眼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因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关注了“种族(家族)、社会”对人物性格的种种制约。应当说,哈代是文学理论“种族、社会与环境”的伟大实践者,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中流基石。本文拟从哈代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分析其悲剧观的形成和其悲剧的表现形式,阐述其悲剧意识的发展过程,进而展示哈代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性格与环境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 小说的悲剧及悲剧人物

100多年来,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的命运悲剧曾对社会秩序和信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的读者和研究者心目中,哈代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充满了无数的神秘色彩。对哈代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开始,绵延了近一个世纪。尽管各国哈代研究专家曾从不同的视角对哈代及其作品进行了探讨,但至今,哈代仍然是一个述说不尽的研究课题。《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本文拟从《德伯家的苔丝》入手,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方法,论证主人公的悲剧根源;运用顺序的方式阐述作者悲剧意识的发展过程,努力展示哈代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经典建构。

19世纪后期,英国农民阶层的瓦解过程已达到其最后和悲剧的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农业的扩张,小私有者和古老的自耕农阶级,连带着他们传统的独立性以及他们自己的纯朴文化都行将消失。而这一切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是根深蒂固的,因而它的毁灭必然是痛苦和悲惨的。哈代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控诉和批判的时候,看到了农民的贫困是历史的必然,但他不知道他们该怎样摆脱不幸的生活,所以在其作品中常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而他这种来自批判主题的悲观思想,与其小说中的人物的不幸经历相结合,就转生出了“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主题。

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1842-1927)在大量通读了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作品后,对欧洲文流做了精辟论述。他认为众多作品都着眼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因素,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关注了种族(家族)、社会对人物性格的种种制约。《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她的悲剧故事,也是千百万被侮辱和受苦难的农民的故事。小说最后写道,16个警察前来逮捕苔丝,以警察的形式代表的社会亲自出面对反抗者进行干涉和报复,这就揭示了苔丝的毁灭不仅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引起的恶果,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的罪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作品记录了当时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生活的历史性大变革对英国农村的冲击。而产生这种冲击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随着连接美国东海岸与中西部的铁路于1870年前后完成后,英国农业发生了迅速和决定性的衰落;另一个原因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从长远来说,其影响更为深远,那就是农业中的工业革命。所以苔丝的个人悲剧是与历史和时代的悲剧不可分割的。更进一步讲,人物形象经历的重重磨难、作品的悲剧效果的加剧,不能离开作者对偶然和巧合事件的“特定环境的”安排。小说中的两封信――苔丝婚前向安吉尔坦白身世的信和她在棱窟槐写的信,两次都未能顺利到达安吉尔之手,这虽都出于偶然,却在决定她命运的紧要关头起了坏作用;还有当安吉尔抛弃苔丝独自前往巴西后,走投无路的苔丝再次遇到亚历克等等。种族、社会、环境影响并制约着人物的性格,而人物性格在特定环境中形成和变化。哈代正是凭借他那敏锐的目光,把握住时代的特征,采集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了社会变革中的层层画面,揭示了其中蕴涵着的无可挽回的悲剧主题。

家庭因素所造成的苔丝的命运悲剧也不容忽视。从她在小说中露面的时候起,她的头上就悬着一柄德莫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而且好酒贪杯的小贩,母亲则是个浅薄庸俗不谙世事的大娃娃,也是一脑子虚荣。两个无能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孩子,沉重的家庭负担随时都可能落到苔丝头上。偏偏苔丝又深情地爱着几个弟妹,不忍心看他们受苦。这个形势就决定了苔丝的命运,她的悲剧迟早是会发生的,只是表现的形式可能不同而已。

然而,这悲剧的诸多要素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苔丝的性格悲剧。她是因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遭到厄运的。她太纯洁、太善良、太勇于作自我牺牲了。这样一个纯洁的、美丽的灵魂,却被资产阶级社会视为伤风败俗的女人,警戒的典型,受到无情的冷遇和残酷的伤害。苔丝本是受害者,可是却被虚伪陈腐的世俗偏见看成是一个奸罪人。纯洁和善良变成不幸的代名词。这真是莫大的不公。

归根结蒂,悲剧是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环境影响着性格,性格同时反作用于环境。家庭的贫困、旧的社会道德观念的顽固等,从根本上决定了苔丝悲剧的不可避免。

二 哈代悲剧意识的表现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个悲剧故事,而哈代将作品创作定为悲剧格调在西方文学史上不是偶然的。悲剧意识在西方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哈代的悲剧小说在形式和内蕴上都不知不觉地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悲剧思想。

首先,哈代悲剧观的形成与他的艺术观一样,也是错综复杂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还有英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时代的政治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悲剧的影响。

哈代最初从人自身的冲突中寻找悲剧的根源。他认为人的激情、偏见、野心、欲望等都是悲剧的因素。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等,都因为不能避免由上述个人因素导致的一系列灾难而毁灭了自己。在哈代的作品中,一些悲剧人物,像苔丝、安吉尔等,也因为不能克服自身的、偏见、固执、追求、向往,从而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从哈代的一系列小说可以看出,小说中遭受最大痛苦的正是追求自己的愿望或坚持自己固有观念最为狂热和执拗的人物;反之,能克制、消除偏见和没有野心的人们,最容易获得幸福。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命运思想的痕迹,他往往不能从理论上做出正确的解释,只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预先决定了人物的灾难和死亡。哈代极力寻找他的主人公悲剧的第一原因,往往在相信天命和否定天命之间游移不定。

其次,在悲剧的表现形式上,随着哈代观察和理解生活的深入,他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由于资本主义的出现,由于利己主义、贫穷、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了高贵的小人物的不幸。而古希腊悲剧常常是根据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的名字命名的。它非常重视男主人公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男性比较容易展现刚毅而又悲戚的剧情,而英雄人物的悲剧更能打动人心。即使是女性为主角的也必须具有男性所具备的气质。英国戏剧权威威尼克尔指出:

“一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人物只能是一个男人,如麦克白,或是美狄亚那样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在其气质中,有一种坚毅的品格和严峻的目的,而这两者通常与典型的女性是联系不到一起的。”

在这些具有男性气质和特征的人物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痛苦遭遇,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灾难是社会和民族的不幸,也使自己体会到命运捉弄人的无奈。所以希腊悲剧专门关注君王、高贵人物或英雄。哈代的后三部小说也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但他们的身份却有了实质上的变化。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的大众。挤奶女工苔丝、打草工亨查尔和石匠裘德成了他所塑造的悲剧主人公。而苔丝也和美狄亚一样有着坚毅的品格和严峻的目的。她在杀死亚历克后强调自己的正义目的,凸现了一个弱女子的坚毅的品格,从而使这个形象获得了悲剧意义。但是苔丝自身的温柔、天真的性格所经历的世俗的不幸更易于引起同情和怜悯。

哈代一直被认为是个悲观主义者,是个阴郁沉闷的作家。他所展示的人生图画确实并不叫人乐观,其小说世界里的人们总是在难以摆脱的罗网里绝望挣扎,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总是被无情的力量所毁灭。《德伯家的苔丝》里有不少超自然的东西。它们是围绕着苔丝出现的,给读者带来某些联想。如苔丝试穿婚服时在她心理泛起的《儿童与丝袍》的不祥民谣;苔丝举行完婚礼回到奶场时那“主凶”的午后鸡叫;新婚之夜守在新房门口那两幅狰狞的杜伯维尔家的妇女画像,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哈代是宿命论者。

但这却是一个误会,是把哈代对苔丝的负疚心理的描写当作了哈代的思想。苔丝所生活的农村是个闭塞的、充满种种迷信思想和迷信心理的社会,苔丝的母亲那本《算命大全》便是一个象征。总之,哈代的作品里尽管有许多含宿命意义的东西,却只起着烘托气氛、增加色彩、刻画人物、加深主题的作用,而不能说明哈代是个宿命论者或有宿命论思想。

当我们终于仔细考虑我们对作品整体的印象的时候,其效果是令人信服和满意的。我们从那里已经摆脱了生活所强加于我们的羁绊和猥琐情感,我们的想象力已经得到了扩展和提高;我们的幽默已经被诱发出笑声;我们已经深深地吮吸进大地之美。我们还被迫进入一个忧伤、沉思的精灵阴影之中,这精灵即使在最悲伤的情绪之中,仍怀着威严的正义感;即使在被惹恼火了的时候,也决不丧失其对男男女女的苦难所表示的深切的爱。这样,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止是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生活的副本,还是以一种强有力的印象、一种深沉而有诗意的天赋、一颗温柔而富有人性的灵魂出现的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幻景。

参考文献:

[1] A・凯特尔:《哈代:〈德伯家的苔丝〉》,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W・特伦特:《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英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申晓义、任晓敏:《荒原上的钟声――试论哈代的命运观念》,《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 W・豪威尔斯:《悲剧的》,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 哈代:《威塞克斯小说诗歌总集序》,《文艺理论译丛》(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7] F.E.Hard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Macmillan,London,1972,p.154.

[8] F.R.Southerington,Hardy’s Vision of Man,London,1971,p.21.

[9] D・戴维森:《哈代小说的传统基础》,陈焘宇编:《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 T.Hardy,preface to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Bantam Books,1982.

[11] F.E.Hard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Macmillan,London,1972,p.32.

[12 The Pastoral Mode,Ball&Hyman,London,P.128.

[13] Irving Howe,Thomas Hardy,Macmillan,New York,1985,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