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湖职高

西湖职高

时间:2023-05-30 10:4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湖职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浙江有哪些烹饪学校如下:

1、浙江新东方烹饪学院: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是经浙江省省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以杭帮菜菜教育为主的大型烹饪专业学校。

2、东南教育集团:拥有实力雄厚的全国性教育网络和资源,是培养国家高级烹调师、技师和烹饪管理人才的国际餐饮教育基地。

3、杭州西湖职高:是杭州市成立最早的职业高中之一,也是目前浙江省职教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学校之一。设有西点专业、厨师专业等烹饪相关专业。

4、苏州市烹饪培训学校:是苏州培养厨师、餐旅服务、商贸、I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三维目标职高英语英语综合能力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推行的不断深入,职高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改革需求,其自身的发展迎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对职高英语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对于推动职高英语教学水平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就探讨三维目标在职高英语教学实施的具体效果,以期能够真正落实三维目标,推动我国职高英语的发展。

二、三维目标解析

1.概念

所谓三维目标,就是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个主要目标在内的新型教育目标。三维目标的产生,是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三维目标的这三个具体目标,具体指的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到新知识心能力之外,还需要学会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方法。另外,还需要在达到这两个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感情升华,实现知识和情感的统一。

2.目标设计模式

目前,职高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模式主要有整合模式、行为目标取向模式以及学生生成性模式3种。所谓的整合模式,就是教师课前没有设计一个完整详细的目标,而是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整合起来就是所谓的整合模式;行为目标取向模式恰恰与整合模式相反,它是教师在课前就设计好的细化目标,然后教师根据这些细化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式;学生生成模式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教学方法的模式,属于一种突发目标,相对于行为目标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实际不定因素较多,这种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刚开始均没有行为目标模式好。

3.目标设计原则

三维目标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在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绝对的主体。所以,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必须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而由于三维目标还注重培养学生了解过程和学习方法能力,但若在比较传统和规矩的氛围下开始教学,那么学生势必难以很好地掌握这些学习方法,所以还应该坚持开放性设计原则。另外,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够验证知识的真伪,所以进行目标设计时还需要坚持实践性原则。

三、三维目标在职高英语教学的实施

1.选择更加合适学生的学习材料

一直以来,教科书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资源,不同的教材其侧重点各有不同,每一种教材均尤其各自的优缺点,而若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材,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第一、第二册很多学习内容均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英语》教材中的Unit 2 weather,就是主讲weather alert(天气警报)、heavy(浓雾)、drought(干旱)、lightning(闪电)、sand storm(沙暴)等多种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或者看到的浓雾、闪电雷鸣的,能够激发学生共鸣,且还能够在极大学生兴趣的同时加强其对新知识的记忆。又如,Unit 3 In the cities,通过详细讲解城市的情况,能够让学生在回忆其城市生活的同时,学习到更多在城市生活需要使用到的英语用语。比如,The hotel(旅馆)、 restaurant(饭店)、The cinema(电影院)、The game is city(游戏城)、park(公园)、The zoo(动物园)等。这种贴切学生生活的英语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更加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新知识,且由于是贴近生活,因此更加能够容易记住,其实际使用的机会也比较多。

2.选用不同以往的教学方法

英语对于我国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二、甚至是第三语言,而多年教学经验表明,第二语言教学时应该与第一语言教学有一定区别,即应该多加使用创设情景的方式。也就是在英语课堂中创造一个自然的情景,要求学生进入情景中表演,表演过程需要使用英语去表达。比如,在教授《英语》Unit 2 weather时,可以将讲台架设成为一个天气预报台,用画画画出天气种类或者直接无实物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天气讲解员,要求用英语进行表达。比如,常用到的句子有“Today is sunny or cloudy?”“Today have heavy rain or heavy rain,you go out remember to bring an umbrella”“On a rainy day a cold,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ep warm.”在不断表达过程中,能将学生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诱发出来,提高学生记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学有所用。另外,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在开课时可以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或者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等。比如,Unit 3 In the cities,则可以找一些著名城市的图片,如长城、故宫、杭州西湖、云南丽江、布达拉宫等,首先吸引学生注意力。而若在学习与音乐有关的单元时,则可以播放一些比较流行的英文歌曲。比如,《someone like you》《Let Me Breathe-Danielle Diiorio》等,让学生在领略优美英文歌曲的同时感受到更多不同的文化内涵,实现内外兼修目的。

3.理论和情感兼行,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英语课程与语文、数学以及地理等其他课程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相对于这些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大多均是本国的知识而言,英语课程需要涉及到外国基础知识和价值理念。其中,很多价值观与我们的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文化习俗也各不相同。比如,外国人很盛大的一个节日是Halloween(万圣节)和Christmas(圣诞节),而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外国青年18岁以后父母不再负责为其提供生活费,而国内青年有些甚至到老都需要父母养;外国人追求的是一种个性自由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学大多是按照框架进行教学。在外国课堂上,如美国课堂上,学生可以指导老师,且课堂并不强制要求课桌椅等要整齐摆放,而国内的课桌椅必须要整齐摆放,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必须要充分听从教师。这些差异是文化差异的鲜明体现,外国很多价值观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毕竟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英文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该正确指导学生的价值观,并学会利用将国外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与国内学生特点相结合后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外国不同价值观的同时,能够树立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高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采用改变教学方法、选择合适教学内容以及理论与情感兼行的方法,能够使职高英语的三维目标更好实现,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学到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慧.三维目标下创设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J\].科技信息,2009,3(33):141-143.

第3篇

1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明文规定,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应融入多元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育界对此也早有共识,很多院校也都开设了《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讲授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背景知识,但是这些课程总体上以讲授目的语文化为主,忽视了本族语文化的传授,直接后果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讨论西方文化时,不说能侃侃而谈,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但是一遇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时,就哑口无言、不知所措,要么是对相关的传统文化本身知之甚少,要么是没有相关文化的英文表达的知识储备。在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一项跟踪调查中,笔者也发现,很多学生在与客户私下交流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不知道如何介绍和表达客户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即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播给世界,而且影响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2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探析

笔者在与全国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师进行探讨时发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有偏颇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的桥梁。教材中是否包含中国文化对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强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各院校的英语专业采用的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进行了解时,各个专业英语教师给出的反馈情况如出一辙:《综合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教材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微乎其微,文化课程类教材如《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也只是着重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介绍,中国文化的介绍基本处于边缘状态。

(2)教师素质待提升英语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者,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和跨文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笔者在与高职英语教师交流和探讨时发现,很多英语教师由于在师范阶段接受教育时,就很少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更不用说学习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了。加上一线英语教师工作量大,进修提高的机会少,所以虽然已经意识到在教学中教授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文化底蕴的薄弱,以及相关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欠缺,在进行中国文化教学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层面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导致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

(3)学生基础显参差如果说教材内容和教师素质是导致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外在因素,那么其中的内在因素就应该是学生本身了。高职学生是高考招生的最后一个批次,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为了保证招生数量,一再降低或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反而比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调查访谈中,很多英语教师表示,自己有弘扬母语文化的热情,也很重视课堂内外的母语文化教学,对中国文化教学抱有美好的愿望,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低,导致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文化,是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3缓解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策略

分析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探求缓解此类现象的应对策略了。

(1)整合中国文化资源,注重教材质量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文化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媒介,教材质量的高低、内容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缓解“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编写高质量的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教材。编写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材绝不仅仅只是一些中国文化词汇和文章的罗列,而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系统性和传承性。这就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各种出版物中,有关西方文化的文章数不胜数,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却少之又少,能入选教材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就要求编者能仔细甄别,反复考量,挑选最能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内容,以全英文或双语对照的形式出现。在文化素材的呈现方式上也应该多样化,与时俱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可以制作各个文化知识点的微视频,直接在教材中印制二维码,学生用手机扫码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和英文表达。

(2)加强英语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教师业务水平、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文化传输的效果。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英语师资的教育和培训。一方面,高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高水平的进修培训或出国交流的机会,在英语教师培养上,不仅要强调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还应该开展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跨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增设《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等科目。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教学,这就对一线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学贯中西”,不仅要有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还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应看到自身的不足,加强自学,增加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积累。此外也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研习适当的文化教学方法。

(3)丰富第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对高职学生来说,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效果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学习和掌握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文化主题周、辩论赛、演讲比赛、配音比赛、英语舞台剧表演、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影视欣赏等,但设计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并贴近生活。如开展文化主题周活动,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可操作性强,又实用。以杭州的学校为例,可以开展西湖旅游文化周活动,驰名中外的“西湖十景”每个景点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典故,让学生分组准备“西湖十景”的相关内容的英文介绍,以导游的身份用英文向全班介绍景点。或者要求学生直接到实际景点,义务为外国游客讲解景点相关情况,并要求得到游客的反馈。反馈的情况可以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真实的场景中历练,效果远比课堂中单向的文化输入好得多。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胡爱英(1976- ),女,江苏苏州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47-02

著名教育专家于漪教授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承担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文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思、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无论是从规范语言教育、传承中华文化,还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及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都越发显示出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在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因为旅游类专业学生均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大学语文课程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但在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越来越边缘化,有些旅游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的课时锐减,由原来开课一个学年,每周四节课,减为开课一学期,每周两节课,有的学校甚至停开了大学语文课程。

一、旅游类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一)对旅游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号)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于是“技能”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一些旅游类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一项或多项旅游服务技能,只要把服务技能学好就可以了,专业课、实践课要加大开设力度,至于与技能培养无关的课程则是可有可无,特别像大学语文这种不能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公共基础课程更是无关紧要。所以,大学语文课成了专业课的点缀,依据专业课程开设的需要,大学语文课程成了可以挤压的蛋糕,课时可多可少。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死板的原因

长期以来,因为大学语文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语文教师没有教学积极性,教学也因循守旧,不愿改革,上课时教师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依照着中学教学的模式,缺少创新,使本来应该生动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板、沉寂,导致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使大学语文课程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其课程的作用,越来越处于边缘地位。

二、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面对大学语文课程在旅游高职院校的尴尬地位,笔者对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数家国内知名的旅游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及授课情况进行访查,总结了几所知名旅游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特点,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规格需求,对高职旅游院校大学语文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建立适合于旅游类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

旅游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于旅游业各工作岗位的,具有行业所需的人文素养,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意志的应用型、技能型服务人才,“应用性强,人文素养丰厚”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而这两点与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谋而合。旅游专业的学生除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外,还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是重点强调的,也是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另外,相较于其他行业,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更丰富的文化素养,因为旅游与文化密切相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注重思想启迪、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的教学,通过美文赏析、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把本课程定位为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素质,共建大学生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

(二)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教材建设

目前各家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公共课教材,这类教材有助于强化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性,但这类教材往往缺乏学生所学专业的针对性,与专业的结合度不强,学生感觉学学语文没有用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面对这种现状,旅游高职院校近两年掀起自编校本教材的热潮,纷纷摒弃原来使用的公共《大学语文》教材,组织本院校或相关旅游院校语文教师,集思广益,编写具有旅游类职业院校专业特色、针对性更强、教学目标更加明确的语文教材。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即以“大旅游”教育为导向,编写了一本大学语文教材――《旅游文学作品欣赏》。此教材以古今中外典范的文本为基点,侧重选入与旅游直接相关的篇目,如和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选文有《说园》《西湖七月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洞庭一角》《入川小记》等,与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选文有《喝茶》《谈吃》《贾宝玉品茶栊翠庵》《美食家》等文章,结合行业发展的历史,以“够用”为前提,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在考虑与行业结合的同时,教材也选取了一些在中外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影响的经典篇章,力求在专业性和学科性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又能提高学生旅游职业素养。目前,此教材已在江苏省的旅游院校中广泛使用,取代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

(三)适应专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

自编教材是以“大旅游”为主线,结合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虽然适用于大旅游专业的教学,但具体到细分的专业,如果授课内容面面俱到,就会导致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整合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相应的篇章,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课文只是例子”的理念,给作品适当补充一些与专业、专业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再延伸、引入新的内容,如讲到《贾宝玉品茶栊翠庵》,除讲授《红楼梦》相关内容外,还要向学生介绍中国的茶文化,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茶的生长及制作过程以及茶的品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都是他们需要了解的。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大学语文课和他们专业的学习没有关系了,他们会意识到语文课不仅和他们的专业学习相关,而且还可以学到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不到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除了以教材作品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还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同一主题的时文佳作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为学生提供一种培养专业文化素养、滋养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

(四)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教学方法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教学大多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采用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法,教师上课费劲,学生感觉乏味,课堂枯燥,效果很不好。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需求,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进行改革,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性学习。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因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做前期的教学准备,任务布置和督促、检查工作,成为课堂的导演,把讲台让给学生。例如学生授课法,教师在上次课结束时布置下次课的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行备课,下次上课时,由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授课,最后,教师总结概括。又如演讲法,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文以及学生思想状况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演讲比赛,人人上台,三五分钟,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关注自己心灵、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再如表演法,对于一些戏剧作品和场景性较强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编导,进行课堂表演,这样既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又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除此以外,还可采取情景教学法、类比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官接触。教学改革,除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外,教学手段也是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设备,大学语文教学可借助多媒体,将课程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动画、视频等并茂,教学手段灵活变化。例如在讲到一些文学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不仅使学生了解大量有关作家作品的图片资料,扩大知识视野,而且让学生听到名人对作品的朗读和演唱,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体会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思想、课文的内涵。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的手段,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大增。

(五)依据课程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在旅游类高职院校,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体现,这不符合当今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应建立一套合理的考核模式,使其既能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仅以试卷为评判标准,考核要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挂钩,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综合考虑。

因而,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趋向。首先,关注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授课、讨论发言、演讲、表演有记录,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其次,期末考核的内容从侧重知识记忆的考核转变为侧重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再次,考核形式上,需改变过去一张试卷闭卷考试的状况,采取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听、说、读、写多方面测试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语文课程在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肩负着旅游文化传播及旅游从业人员人文素养、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职能,只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将其所具有的知识性、人文性、工具性的功用落到实处,既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更好地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淑娅.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与设想[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第5篇

关键词:导游;文化知识;知识体系

2006年10月27日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导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0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47.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与此同时,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32万名执业导游中,30岁以下的占8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80%。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有关导游素质问题常常见诸报端,业界学界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笔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文化素质这一关键着手,其切入点就是要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所忽视,或者说研究不深。上至政府行政部门所定的导游行业的准入点,下至高职院校的教学和旅游部门的培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使得这一工作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和可操作方案。因此,本文将从现行的导游考试、导游教学、旅游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提出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培养导游的文化知识和提升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帮助。

一、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分析

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调查可以从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两方面进行,国家导游证考试由四个板块或说四门组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等。本文涉及的课题主要是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调取四个样本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本文调取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进行分析。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及培训内容

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主要考三门笔试和一门面试,即“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试教材通常采用本省旅游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浙江省采用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04月第二版)。全省各地的培训中心也采用该书。下面举四例以了解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

例一,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的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等。

例二,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浙江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江浙沪旅游、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等。

例三,云南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云南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云南历史概述、云南地理概况、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云南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 云南古今名人和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云南饮食文化与风物特产、云南经济与旅游业、云南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选读等。

例四,导游基础知识(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李文芬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中国的宗教、中国的风物特产与烹饪等。

(二)高校导游专业(或导游方向)开设课程(教学计划)情况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导游培养的课程体系比较能说明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

例五,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中国旅游地理、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英语听力、旅游英语、中国旅游文学等。

专业课:导游实务、杭州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客源国概论(双语教学)等。

实训课:杭州模拟导游、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等。

专业选修课: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旅游电子商务、江浙沪旅游文化、商务旅游、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美学、市场营销等。

院级公共选修课:旅游新闻实务、影视艺术欣赏、生态旅游、音乐欣赏、旅游景观鉴赏、影视英语、英语报刊选读、新诗赏析、摄影基础、插花艺术、汽车驾驶培训、排球、跆拳道、交谊舞、调酒、特色菜制作、就业指导等。

例六,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专门化方向)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旅游概论、礼仪规范、旅游职业道德、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

专业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地理、民族与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旅游文学、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地方旅游文学、模拟导游、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选修课: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旅游美学、旅游摄影、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

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分析:

第一,就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教材来看,四个教材11章到6章不等,其中只有3章是相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饮食文化。教材不一,表明各地要求不一,同时也说明培养导游的标准不一,是否也说明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认同的混乱?如果把四个教材综合而成,是否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那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如此大的不同,应该认为是有问题的。

第二,就两个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分析,其培养的目标也模糊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知识体系混乱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知识体系不明使之课程设置不全。如案例五专业基础课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本论题的核心课程,调查发现该教材目录

中已含盖了9门学科(章节),而专业基础课中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旅游地理”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江浙沪旅游文化”等都是相同相近的课程。两个院校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区别,都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重要的课程。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不一一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一般导游(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准入还是优秀导游(高职院校培养)的培养,在其起步之初,就有了偏差和缺陷。究其原因就是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还不规范,这就影响了对导游的培养,进而也将影响行业的发展。

二、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其一,1987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暂行规定》中,对于导游工作的基本职责第二点是这样表述的: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和传播中国文化。1999年5月14日国家旅游局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对导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十二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但是,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该条例对导游的文化知识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即由人文和自然两大部分,突出传播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我们可以认作是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原则性要求。

其二,旅游资源是导游文化知识组成的依据,也是导游在工作时所面对的主要范围。所谓旅游资源,在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起草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是这么定义的:“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e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2003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8主类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1个亚类:地文景观有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水域风光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有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有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有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有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有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标准是最具权威性的标准,非常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目前存在的旅游客体。笔者做过搜索,可以说旅游资源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目前都有可游览的目的地。肖星、严江平主编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分19章,其分类方法和几个章节的设立对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书中提出“按照属性分类的旅游资源分级系统”为(引至2级分类,3级分类略):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生物景观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购物等。

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应以以上两个文件为依据和确定范围。

三、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研究所在1996年编了一本《中国文化概要》(华文出版社出版),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认为“从普及意义说,一般可把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官制、兵制等等。”物质文化“指体现一个民族一定生活方式的具体物质形态,如园林、住宅、服饰、器具等等。”

以旅游资源为范围,以提炼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准则,可以概括为导游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即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和行业都还处在探讨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侧重的说法,笔者比较赞同的是“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遇到的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这个范畴之内。

由此可以说导游文化涉及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道德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考古学、体育学、金融学、人文地理、饮食学、医学、建筑学、风水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交通学、公共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食品学、茶学、环境与资源、园林学、信息软件等。

这里其实涉及了两个概念,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从范畴角度来说,导游涉及的学科太多太广,如果要掌握,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做到,更谈何学好,但是,我们可以与旅游资源的标准一起研究,进行分类合并,以掌握学科的文化特点为要求,这应该能做到;从内涵来说,所有涉及的学科,我们都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来统领,概括出中国文化特质,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越是民间的就越是高雅的。不能像现行考试和培养课程那样,只重知识而轻文化。比如,在讲山水时,我们只讲山水的客体数据,而不讲中国人对山水的认识。忽视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就讲不好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有的感情;忽视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杭州西湖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蓄水池了。目前,我国导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较窄,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文化层面的高度。有的导游人员只满足于背诵导游词,在讲解时,单调生硬,激不起游客的游兴,更有甚者,竟杜撰史实,张冠李戴,胡言乱语,欺骗游客。这不仅有违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有损于我国导游服务的声誉。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导游服务的“原料”。是导游人员知识的看家本领。导游人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要对旅游景点的风土

人情、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了如指掌,并对国内外的主要风景名胜、景区景点有所了解,还要善于将本地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名人轶事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导游人员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一名合格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

就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来说,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单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章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道、释文化组成,而我们的教材和课程里就缺儒家文化。二是在所有的章节或课程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知识点要简要,知识点中文化内涵要突出。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事实是导游文化知识的补充

培养优秀导游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对导游服务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对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是未来旅游的必然趋势。

现行旅游产品的种类很多,比如观光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奖励旅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商务旅游、休闲娱乐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文化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各类主题公园等等。旅游产品的种类发展和变化虽然对导游知识体系没有多大的突破,但对导游知识的要求却在往综合型发展,也对导游知识和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自驾车导游,导游对交通知识不熟悉因而胜任不了。再比如笔者有一次在随团往机场的途中导游介绍了该省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推论出该省特有的商业文化,使游客受益非浅。这些在导游文化知识体系中都应该考虑进去。

另外旅游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追求文化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活动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样就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它是在基础需求满足以后,才产生出来的社会行为,以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为驱动力,属于精神需求为主导的范畴。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将人类旅游需求划分成五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需求,包括生存与安全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层次为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以舒适为基础的休憩,以健康为基础的康体、疗养,这是人体生理与心理调养的需要;第三层次为精神需求,主要有修学、审美、交流等方面:第四层次为综合需求,是一种集合了生理心理与精神不同层次需求的统一体,是人类寻求突破、探险、新奇、刺激等新的生活阅历与感受的需求,在精神上,是一种追求生活新体验的需求?第五层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需求,这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同一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旅游的发展势必对导游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6篇

2011年12月19日,总理在南方考察时呼吁,中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占领世界市场的像“苹果”一样的产品。

企业如此,对于省区也一样。以宁波帮、温州帮、义乌帮为代表的浙商,便是创新创业基因作用的真实写照。

2011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首次向社会《中国城市创新环境排行榜》,杭州、宁波位列前20名城市行列。

在全球化的当下,如何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开发,找到自身独特的发展潜能和文化资产,应当是每个省区的核心目标。

而以浙江为代表的中国发达省区发展更是由低劳动力和便宜的资本竞争,转向知识产权的竞争,进入了全面创新创业的时代。

2011年浙江GDP达到32000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突破3万亿元的省区市,也成为突破工业化中期保持经济高增长的比较少见的一个经济体。全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突破3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2.3%。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创新创业提到“推动浙江发展总战略”的新高度。

在这块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满足在升级转型大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成为浙江职教人近年来思考与探索的新课题。

以“两创”为标志,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新一轮的转型与发展。

1

创新无限

自主创新,借力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寻找新兴产业。

浙江早在两年前就锁定了生物产业、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以及核电关联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球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商CREE和全球最大照明器材公司欧司朗,都将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确定为重要供应商。公司董事长华桂潮知道,自己的核心武器就是87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潜伏”着崛起于传统制造业的新浙商。

做文具的浙江广博集团,看上了纳米金属材料,建立了我国第一条高水平超细纳米生产线,目前年产能力达到400吨,产品涵盖纳米镍、纳米铝、纳米银、纳米铜等多种新材料。

以制鞋闻名的浙江温岭市宝利特公司,爱上了光伏产业。珍贝羊绒除了用牛奶、大豆开发动植物纤维与羊绒混纺产品,也投资光伏电池产业。从事道路交通建设的浙江振州建设公司,建起了药业园,专门从事生物医药的研发与生产。

被视为中国“创业教主”的马云在杭州带领阿里巴巴集团全力发展“云计算”,用数千台服务器组成一个可智能调节的机群,处理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

想象无限,创新无限。

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和在校生中,同样上演着创新的传奇。

胡初平是绍兴市新昌县第一职业中学机电专业1996届毕业生,1998年加入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公司。他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从一名普通的机修工迅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从机修主管——技改科科长——煤气站站长——煤气站长兼合金车间主任,到现在的能源设备部经理,为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公司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成为公司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榜样。

隶属金华地区的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徐丰平,偶然发现小朋友玩的滑板车是脚蹬式的,用力过度或过轻,就会失去平衡而摔跤。于是他冒出了这样的想法:造一种滑板车,脚蹬、手摇,都可以前行,还可以自由控制车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安全健身滑板车”终于面世。改良过的滑板车手脚可以同时驱动,平衡感强;速度较快,一分钟最快可以跑七八十米;造价低,只需60元;车身轻,不足10公斤。浙江博特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老板方根红闻讯而来,以26.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项专利。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2009数高1班两位学生在制图课创新教学的启发下,对常用的学习用具圆规和铅笔进行创新,发明了“制图双头专用圆规”和“铅笔连接套”。“制图双头专用圆规”获省“两创”大赛一等奖,申请了国家专利,并成功转让给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投入大量生产。

衢州市职业中专与当地的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有一次该校承接了某企业零件加工任务。最初学校参照企业加工这种零件的方法,工作量很大而效率却很低,学生便设法进行工序改进。他们充分结合平口钳与压板的特点,巧妙地将两者组合起来,用压板固定7个夹具,这样一次能同时加工7个零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师生从电视栏目《中国达人秀》冠军“断臂钢琴师”刘伟身上得到灵感,研制出可以戴在头上的“鼠标”,为上肢残障人士操作电脑、浏览网页带来福音。还能用于汽车驾驶模拟系统,戴上“头控鼠标”,可以通过头部的转动360度切换屏幕中的景物视角,让人置身逼真的道路场景中。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机器人创新团队4年间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在2007年机器人世界杯赛中获得“机器人舞蹈最佳合作奖”。“多功能智能护理床”、“助残车”、“简易节能电烙铁”等多项发明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这个团队研制参展的“迷你电脑”力夺全国一等奖。

2

创业弄潮

杭州高新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内,600余名海归已经创办350余家企业。年轻博士王健从美国硅谷回国创办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这个主要由留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研发了全国首创的半导体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不仅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让中国掌握了激光气体分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北京车展沃尔沃新车会上,所有的镜头都捕捉到了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依旧是一脸标志性的微笑出场,即便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便匆匆离去,却不妨碍他成为本次车展的大热人物。这个从浙江台州走出来的草根浙商,曾经被《华尔街日报》类比为亨利·福特。从一个乡镇企业老板到跨国公司掌门人,李书福的成长史,便是一部新浙商的创业史。

让每个人的创业激情澎湃奔流,让每个人的创业梦想都有可能实现。

在浙江,不管你是海归,还是普通人,只要你心怀理想,只要你胸怀激情,宽广的创业舞台、宽松的创业环境、浓厚的创业氛围,就会激励你前行,让你的人生绽放创业之花。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的“悠购”社团是浙江省第一个经工商注册的中职学生创业社团,目前已开发产品20多种,构建了立体营销创业模式,实现了网络营销与现场实物营销同步。“邮游友”参照行业旅行社经营模式开展活动,开发以邮票为特色的旅游线路,创作和开发具有文化创意特色的旅游产品。社团所创“运河申遗”个性化邮票被市民抢购一空,与旅游公司持续合作开发旅游新产品。

温州市职业中专2006年开设第一家学生创业实体酷族时尚公司。公司业务现在开展良好,不但开设订购热线,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学生尝到创业的喜悦,原来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创业园成功孵化多名毕业生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近2000人,创办有一定规模企业500余家。1995届4班是学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成果的典型个案,该班58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者目前已发展到38人,其中有20多人的年产值达到了200万元以上,也有不少人在其他各业卓有建树。同班毕业生自主创业集聚成才,被媒体称为“95·4”现象,引起广泛报道和解剖。

浙江每天有200多家私营企业诞生,每天有1000多人成为小老板,而其中的弄潮者就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他们是新一代的浙商。

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他们继续着一个个奋进的故事。

3

自觉探索

为什么要创新?

为什么要创业?

浙江有着独特的区域特点和共性的社会诉求。

浙江绍兴,40多家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素质要求重点是“职业道德、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中职学校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企业一线最需要的是直接有效的“螺丝螺母型”创新。

浙江温州,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温州模式”更是享誉海内外。温州之所以能创造民营经济的辉煌,深层的原因在于承继了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重商观念、务实精神和开放意识,形成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帮精神。当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替代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成为主流时,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变得紧迫起来。

浙江台州,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近95%的生产总值、75%以上的财政收入,吸纳了全市85%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肯吃苦、敢冒险、善创业”的精神,造就了台州人的财富。隶属于台州的三门县职业中专把这种精神自觉融入到了职业教育中。

……

浙江省教育厅主管职业教育工作的鲍学军副厅长认为,当前浙江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经济国际化提升等各方面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在新型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浙江必须改变资源依赖型、引进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创新型发展道路。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方式,劳动者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环境,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生的行业或职业的要求;同时,劳动者可能不得不较经常地变换职业,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自身有优势,师资有优势,设施设备有优势,校企合作有优势,区域文化有优势。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浙江水到渠成。

这项活动得到了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被视为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校适应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被视为全省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大特色,也被视为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校企合作”的一项积极探索。

浙江省在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深入探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扶持建设50个左右中职学生创业基地,有计划地开展中职学校师生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

企业出题,学校选题,教师析题,学生破题,浙江中等职业教育“两创”行动大步上路。

由职业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到企业征集难题,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研究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施攻关,形成破解企业难题的作品。

企业出题是龙头,学校选题是基础,教师析题是带动,学生破题是核心。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选择“四题”的方式推动“两创”。

有文化,有组织,有师资,有教材,有课程,有大赛,有载体,有实践,有研究。

保障“两创”效果的实现,是浙江通过实践凝练的“九有”之措。

4

以文化人

文化是一种资源。

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利用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等营造创新创业文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示范校三门职业中专经历“两次搬迁,三次创业”。走进主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16字的办学理念——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三门职业中专教育集团董事长谢卫民身兼三门作家协会主席,是一位文人,也是一位“老职教”。他介绍说,鉴于名人离学生实际太远,学校在教学楼、实训楼、绿化带等显眼的地方不挂名人头像、不写名言警句。在教学楼的底层楼道上开辟创业文化长廊,在教学楼、综合楼的楼道上张贴优秀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学生;在教室外墙上镶贴学生的创新创业语录,让他们的创新创业构想上墙;在校园显眼位置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心愿墙。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在创新创业环境中。

镇海职教中心前身是镇海城关二中,校址所在镇海庄市街道是宁波帮的发源地之一。五金大王叶诚衷、船王包玉刚、影视大亨邵逸夫等都出自庄市,记录有宁波帮先贤艰苦创业历史和成就的宁波帮博物馆在学校附近。追寻“宁波帮”创业者的足迹,成为新生入学后“两创”教育的第一课。

宁波经贸学校是浙江大港职业教育集团、宁波药学专业职教集团成员。学校建设了“商帮”文化广场,布置凸显宁波商帮文化的艺术雕塑、名人名言标志牌,有效传承宁波历史悠久的商帮文化传统。

首批国家重点职业高中温州职业中专这么多年来雷打不动地两周开展一次温州民营企业家创业成功范例讲座,南存辉、王振滔、邱光和、郑秀康、朱爱武、胡成中、钱金波、吴志泽、余进华这些温商成为创业成功要素阐述和分析的对象。

选身边人,叙身边事,树身边榜样,更能增强“两创”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榜样是一种力量,榜样是一种文化。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全省组织了两届“职教之星”评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百余位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点燃了学弟学妹们创新创业的巨大热情。

5

组织平台

以试点学校为基地,浙江省搭建起了校——市——省三级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研网络框架。

今年年初,浙江开展了全省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校评选。加上首批评选的53所学校,试点学校达到100所,占到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1/3。

中职学校“两创”逐渐成风,组织保障也相应到位。一些学校专门成立由校长挂帅、专人负责的中职“两创”办公室。

在市级组织层面,以温州为代表,2007年组建市中职创业教育研究实验小组,提出“虚拟园地,激情创业”的组训,其后发起成立由全市28所中职学校32名教师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班。

2011年5月,温州市组建中职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宁波市也开始谋划建立中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在省级组织层面,浙江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研大组,探索中职学校“两创”教学形式,交流活动经验,积极发挥省、市、校三级教研网络大组的作用。教研大组设立理事会,确定21所学校为理事学校。其中,新昌职业技术学校担纲理事长学校,三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和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为副理事长学校。

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扶持,研究开发……

浙江逐步拓展“两创”平台。

下一步,浙江省将进一步坐实“两创”基础,在 “两创”课程教学试点学校设立以企业生产需要为导向、以“发明专利”为内容的“创新实验室”,和以自主创业为导向、以“实体操作”为内容的“创业实验室”。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其中重要项目便是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工程支持建设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实施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开发、项目咨询、模拟实践、实体运行,融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于一体。

6

师之学之

任何一项教育内容,师资、教材、课程都尤为关键。“两创”更是如此。

这三大环节决定了中职“两创”的实与虚、质与量,决定了已搭建“两创”组织平台有效性的强与弱,决定了学生“两创”的成与败。

对于全国的中职战线来说,“两创”还是一个新科目。浙江省当然是自豪的,“两创”率先探路,师资、教材、课程方面不仅做到“三有”,而且在很多学校实现 “三优”。

只有“两创”型的教师才能培养“两创”型的学生

光华慈善基金会作为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在中国的独家合作伙伴,长期致力于教育支持方面的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公益创业行动项目。浙江省宁波市选择了与光华慈善基金会合作,通过培训创业教育专业指导教师,把专业的创业理念、精神、知识、技能系统引入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

与传统培训不同的是,NFTE创业认证培训遵循参与式教学精神,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小组辩论、现场演示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

这样的模式将会带给参训教师怎样的体会?

“这是我从教十年来参加的所有培训中最特殊的一次。最累人——整整7天每天不折不扣7小时连续不停地学习、思考;最有趣——参与式教学为我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培训课堂,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最被关注——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感受和心情都时刻被关注着,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角;最有收获——我们汲取了全新的创业知识,体验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这是其中一名教师的回答。目前,宁波已培训了74位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有愿意和学生一起捣鼓的热情”、“专业出身”,这是浙江选择“两创”指导教师首先考虑的因素,前者是前提,后者是主体。

三门职业中专学校锻造创业导师队伍的策略是,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派送到全国创业教育开展得较好的院校进修。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培养4名骨干教师,支持参与省市“两创”课题研究,参与校本教材开发,参与校内创业实践。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定期安排“两创”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实践锻炼,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多位教师被绍兴汉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新昌县曙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聘为技术设计顾问,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

这所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允许“两创”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外出兼职、创业。教机械的去工厂兼技术指导,教财会的去公司兼会计,讲物流的去做点生意,教音乐的去当节目主持……

通过教师以身“试水”,“两创”更加实打实。

许多学校非常关注“两创”主阵地专业教学,主动征询企业现实需求,广泛整合专家和能工巧匠资源,延揽企业的“大脑”研发机构进驻校园。

2012年3月13日至16日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师资培训研讨会上,上述经验得到与会者的赞同。

除了“内培”,“外引”也是“两创”教师构成的方式。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温州职业中专就聘请了亚龙集团、松庭模具、星际控股等一批企业创始人担任“创业导师”。在定期举行的企业家论坛上,身经百战的“创业导师”与学生们零距离交流。

“两创”教师构成的方式除了“内+外”,还有“专业+综合”。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商务专业华敏老师指导“BE DIFFERENT”专业派对策划有限公司,电气专业的鲁晓阳、万亮彬老师指导GPRS远程及自主研发示教仪。

面对“两创”项目发展 “跨界合作”、“专业咨询”等新问题,许多学校以校为单位统一协调,将指导教师优化组合成几个工作团队。杭州旅游职业学校“阳光陶艺吧”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就既有教德育的,也有教美术和会计的。打破专业篱笆,“两创”走的是综合实践之路。

教材“教、学、做合一”

杭州市2004年组织力量编写了市本级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业教育》。结合杭州市实际,重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本地经济发展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勇敢搏击,是这本教材在内容上的最大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教、学、做合一”是这本教材在形式上的历史突破。

几乎和杭州同步,温州市创业教育地方教材《创业指南》自2005年起在全市中职学校使用,曾加印4次,发行6万余册。去年和今年,凸显“温州人精神”的教材《创业在温州》和《创新在温州》也先后出版。

三门职业中专学校也在7年前编辑出版了《职校生创造力开发》教材, 2010年出版了《职校生创业指导》教材。

宁波市则选取了NFTE编辑的教材《如何成功创办一个小企业》。

2006年以来,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先后组织编写了面向全省的《创新教程》,和以省两届“职教之星”为点评素材的创业教材。

浙江还注重使用“两创”“活”教材。

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校友创办的企业。这些校友企业每年都定期接受学弟学妹的参观访问。通过耳闻目睹,学生们从“活”教材中不仅感受“两创”的气息,分享“两创”的喜悦,更汲取“两创”的经验,感知“两创”的艰辛和周折。

让“两创”课程带给学生惊喜

一年级开设《创新教程》,二年级开设《创业教程》。这两门课程均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提倡“做中学”,同时辅以必要的创新和创业知识与技巧。

浙江省尝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对完整的“两创”课程新体系。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全面进行以技能为本位的专业课程改革,为“两创”课程教学奠定了一个好基础。

创建于1994年的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创新教育原来只是以讲座的形式面向少数学生的专门培训,受益面较小。2008年学校开设创新课程,其后成为高一学生的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创新教育。

三门职业中专以多学科为基础,以创业发展阶段为线索,以人的素质发展为线索,运用基于过程的课程理论,构建教学项目形式的“双线索项目式”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学校将创业教育课程列入中职学生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计划,设立创业教育学分,使创业教育更好地渗透进中职生的教学之中。学校设置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基础化、综合化、核心化课程,代表课程体系的广泛性,如《职校生创业指导》。专业课程是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课程,显示课程体系的纵深性,如《农副产品加工》。

宁波市首批13所“两创”试点学校率先开设创新课程。镇海职教中心在高一高二阶段开设包括“发明创造”、“创意申报”、“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与维护”等模块在内的“创意教程”。余姚市职成教中心从2006年起在技能走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始以机器人创新教学为切入点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从2010年9月起,全市中职学校全面推行NFTE创业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启动和创办一个小生意所需要了解的18个主题,在商业机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综合应用4大模块的参与式互动教学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

“两创”课程在浙江呈现多元类型。

相对于固定课程,还有灵活课程。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和“两创”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实际和需求,组织开展一系列“两创”专题讲座,介绍相关的“两创”信息和资源。

相对于显性课程还有隐性课程。温州职业中专就很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五分钟整理教育”——每天花五分钟整理课桌椅:每节课课前半分钟先整理课桌椅,早自习上课、上下午下课和晚自习结束再各花半分钟整理课桌椅。学校时时传递的理念是,“两创”的成功往往在于细节和规范。

相对于短期课程还有长线课程。宁海县职教中心为学生构建了从在校三年到毕业后的“全程化”创业服务体系。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学校、班主任继续与毕业生保持一定联系,学校规定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班主任,更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班级网络的建设,通过开展与学生的联系沟通、继续教育、创业扶植、合作交流等工作,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脉支持。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授予“终身班主任”称号。

7

赛事评价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校校有赛,市市有赛,时时有赛。

浙江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员性、全程性和系统性。

每年从3月到12月,赛事热潮就不断在三门职业中专的校园里掀起。迄今学校已成功举办4届“师生创新大赛”、6届“学生创业计划书答辩大赛”和1届“企业出题学生破解”大赛,全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参加了竞赛。

自2007年开始,杭州市就正式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创业实践活动”总决赛。入围总决赛的创业计划都遵循“小家创业”的理念。来自企业的评委给出高度评价。

宁波市将比赛命名为中职生商业计划书大赛。在现场陈述展示中,选手们各显神通,不仅展示项目PPT、展板、海报、产品实物,还将茶艺、甜点DIY、专利产品演示、真人动漫秀等精彩表演展示与商业计划书推介巧妙融合,充分展现项目团队别出心裁的创业思维、独巨匠心的营销策略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时机已经成熟。2008年起,在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的组织下,浙江有了全省性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两创”大赛。

大赛内容分三项——

小发明小创造竞赛。比赛具有新颖、实用、原创并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创作、自行制作的作品,特别是在工业设计和制作领域的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的作品。

创意竞赛。比赛学生创作的平面广告作品、动漫短片、住宅室内设计作品。

创业计划竞赛。比赛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创业计划,包括创办企业、创办项目、电子商务等的创业方案。

充分体现作品的原创性、职业性、专业性,以专业实践技能为基础,鼓励各专业之间交叉融合,鼓励教师辅导和团队协作。这是赛事主办方的倡议。

“你们有无做过这个项目的市场调查?”

“如果按每天平均有8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书社‘工作’计算,一年总共获得利润1300余元,你的‘经济收入’划不划算?”

“你们卖的东西太便宜了,也许你们在乎经验积累,期待回头客。一旦离开学校庇护,你们能生存下去吗?”

“你们有没有申请营业执照?有没有纳税?”

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比拼的是真功夫。答辩环节,评委或步步追问,毫不留情;或循循善诱,殷殷期望。

浙江省中职“两创”大赛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十二五”期间,这项赛事仍将每年举行。

鲍学军副厅长希望,通过创新类项目的比赛,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创造发明潜能;通过创业类项目的比赛,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职场创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2012年,浙江省增加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大赛。教具、学具、实验实训设备的革新、改造与发明,生产操作技术、工艺的革新、改造,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等纳入了教师比赛的内容。

“两创”的比赛机制、评价机制在浙江省逐步建立和完善。

8

基地实践

浙江“两创”有载体。

无论是组织作品参赛,还是推动“两创”实践,浙江各中等职业学校紧紧依托社团、工作室以及创业一条街、创业园。

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以兴趣小组为载体,以点带面。在全省的“两创”大赛中,该校四个项目获得一等奖,两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是团中央确定的全国中职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试点学校。2005年始推行“社团学分制”,2008年将学生社团建设和“两创”融为一体,以社团为载体,开启中职生创新创业大门。学校当前拥有38个学生社团,“两创”活动产生的积极效果惠及全校80%以上的学生,并辐射到许多兄弟学校。

给活动经费,配指导教师,奖励学分,扶持重点项目。学校催生了“杭州市悠购图文工作室” “邮游友模拟旅行社” 和“BE DIFFERENT”专业派对策划有限公司等多个典范团队。从促进专业建设出发,学校有意识引导建立新社团。基于电子商务大赛,打通网络专业、商务专业、会计专业,遴选学生建立“淘宝小卖家”;基于无线电测向竞赛,在电气专业建立“绿色电子社”……

专业型的“两创”社团结合专业获得多赢。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专业学生组织成立的“奇创团队”,从维修小电器,参与发明性能好、成本低的电子设备起步。杭州江滨职校的“小赢家”依托本校会计统计专业。西湖职高的“清风轩茶楼”依托本校旅游专业。

学生社团有较完善的组织体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所有成员往往有较为一致的兴趣和价值取向。“两创”成功的几率要远远高于个人单打独斗。

温州市职业中专创艺社社员由各班爱好创新创意制作、发明的学生组成,建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和社员发展制度,已成为学校创新创意人才培养的“摇篮”。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是新昌县发明协会成员。2008年10月,在原有“创新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创办学校科技创新协会,培育学生科技创新团体。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目前已成立了包括“千里马快递服务部”、“彩影工作室”、“电脑维修与服务工作室”、“唯美工作室”、“创新发明工作室”等在内的20多个工作室。

在“两创”社团、工作室的基础上建立创业一条街、创业园,是浙江中职学校“两创”孵化的一大亮点。

三门职业中专学校2008年专门腾出 18 间房子组成“创业一条街”。对入驻“创业一条街”的创业团队实施严格考核制度。前期重点检查各团队人员组织是否到位,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制定,制度是否切合创业项目本身。中期主要考核创业团队是否落实各项制度,执行的力度怎么样,再者考核各团队是否每月制作并上交财务报表,以备查看盈利情况。后期主要考核各职能部门对创业团队的指导情况,并根据各部门给出的数据评选优秀创业团队,筛选出经营状况良好,适合进行校外创业的团队。

宁波经贸学校2010年在宁波市第一个建立中职生“创业一条街”。学校商铺以项目招投标的形式,确定竞标创业团队,并由学生自主经营。目前,学校已成立有固定场地、证照齐全的12家学生店铺。学校尝试构建“一条创业街、一群幕后军师、一个选修课程、一批创业项目、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一个管理保障机制”孵化模式。

以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宁波为例,还有一些学校的做法可圈可点。

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学生创业一条街” 2012年2月开业,这些创业项目中除了一般的商品营销外,更有一些店铺“出售”的是创意和智力,例如以动漫为主打产品的“迪漫客”和以3D网站开发运作为“商品”的“Dream List Web Project(梦想工场)”,他们的DIY动漫产品和为企业开发网站也各自淘到了“第一桶金”。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2005年创立“学生创业园” ,是一个集创业孵化、创业技术研发、学生实训、创业培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创业园建筑面积6225万平方米,包括模具创业孵化区、创业技术引进和辐射区、创业培训基地等功能分区。创业园实现了“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教师与师傅、学习与生产、作品与产品、就业与创业”的“五合一”。针对毕业生在创业初期缺资金、少设备、无场地等困难,学校让毕业生带着项目进驻创业园,利用学校设施设备开展生产,遇到技术难题学校派专业教师研究解决,扶持他们走出创业困境。目前已成功孵化出产值超亿元的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数控雕刻企业。

宁波镇海职教中心在校内专门开辟了“两创”活动基地,设立创意源、创新坊和创业谷。创意源是以展览的方式展出有创意的作品,供师生参观学习,引导师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坊是学校把各种创意作品从文字、图片变成实物的加工场所,是师生动手制作创新作品工作室的聚集区。创业谷是学校为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的孵化平台,为学生创业实训提供场所和便利。

这些“两创”基地建立本身就是在创新,就是在创业。

9

传动效应

“两创”为职校生成长奠基

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学会一种本领,实现一次成功,感受一份愉悦。

浙江的职校生这样来评价属于他们自己的“两创”活动。

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一种成功教育,鼓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通过成功,哪怕点滴的成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杭州旅游职校的“阳光陶艺吧”团队结合校旅游、园艺等专业,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园林陶艺作品等。这支队伍的感受是:“我们获益最多的,不在拿奖时那喜悦的一瞬,而是‘痛苦’的学习过程。策划能力、审美能力、抗高压能力、创新能力,这些才是我们参赛最重要的收获。”

观点在共鸣。

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傅建中教授连续4年担任浙江中职“两创”大赛的评委,他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并不只是获奖与否,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的点子要能够真正做出一件产品,要克服很多困难,经过多次的尝试,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为了搞技术创新,需要主动查资料,需要参与答辩,付出很多努力。这是一个综合的考验。经历整个过程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成功,学生们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找回自信,重新认识自己,对学生的成长、成熟非常有益。”

中职学生常被视为普通教育的淘汰者,他们在各类创新大赛中却屡获佳绩。人们重新对这群所谓的“刺头”学生进行审视和定位。

从浙江省职业学校创业基地里,走出一批创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敢闯敢拼的创业团队和创业小老板。他们在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中,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他们也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浙江省职业学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睁开眼睛就是一笔笔潜在的生意,依靠专业是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有利条件,灵机一动、跨界综合有可能创造不可低估的附加值。一大批试水者在“两创”实践中乐此不疲。

在创新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大大提高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近几年,杭州中策职业学校当年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广受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尤其领军人物成为“香饽饽”、“抢手货”。普通中职生做不了高精尖的项目,但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层面实施创新,实现突破,从而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效益。高志刚校长的自豪也是浙江许多中职学校“掌门人”的自豪。

“不可替代”日益成为中职生获得成就感、走向幸福生活的根本所在。

“不断点燃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智慧之火,使他们以创新创业者姿态走向社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说,这正是面向中职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原因和价值所在。他寄望通过“两创”大赛,让学生亲身感受,不断获得并修正观念,构建创新创业知识,实现自身主动发展。

“两创”助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来自象山的王老师说:“‘两创’课上了两节后,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比老师活跃多了。”

来自东阳的虞老师说:“上这个课,觉得气氛很好,学生很活跃,我都有点舍不得给别人上了。”

来自金华的汪老师说:“越是上‘两创’课,越是喜欢上这门课程。”

……

通过贯穿于“两创”过程的大量实践活动,学生在“做”中学,不仅对他们学习专业课和文化课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促动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改革,最终达到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目的。

方展画教授评价说,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两创”,其意义不仅仅只是成就学生的创业梦想,而在于其打破了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两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课堂学习之外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就势必要求学校教育要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教学内容也要从学科逻辑性为目标的学科课程向以实践过程为导向的活动课程转变;教学方法要从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向“行动导向”、“理实一体”等转变。

他用“实现中职‘育人模式’转变的有效载体”这样的表述来定位“两创”课程。

“中职学校要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用教育转型升级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为‘创意发现新价值,创新激发新活力,创业拓展新通道’,这也极为契合当前阶段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宁波市教育局陈文辉副局长予以赞同。

探索建立参与式教学下的开放互动课堂,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行动中体悟,在锻炼中成长。在浙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悄然生变。

“两创”提升校企合作品质

杭州财通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体育馆营业部出资1万元,投资于江滨职业学校财经、金融专业学生创业团队“小赢家”证券期货工作室,企业承诺“赚了钱归学生,亏了企业承担”。同时,“小赢家”工作室也成为财通证券企业新员工定向培养基地。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吴江辉完成的“制图专用圆规”创新作品,成功转让给中国圆规标准制定者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企业以该产品年销售额的2%作为奖励资助学校“两创”活动的持续开展。

在2012年3月举办的浙江省中职学生小发明展洽会上,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电缆断点查找仪、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制图多功能圆规、海盐理工学校仪表车床自动化改造、温岭太平高级职业中学钻切复合成型机、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安全健身滑板车、绍兴市职教中心便携式长量测定器、衢州中等职业学校内壁钻孔专用机床等创新作品,被宁波光电器材有限公司、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海盐晶贸电子有限公司、温岭锯力达锯业有限公司、浙江博特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绍兴海德数码电子有限公司、浙江红五环集团全居加工分公司等企业分别看中。

知识产权转让签字仪式见证着校企合作进入新境界。

浙江省职成教教研部门将再助力一把,征集“创新实验室”的专利,组织全省职业学校发明专利展示会,进一步向企业展示学校的收获。

杭州西湖科技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徐金贤非常欣赏“两创”活动,因为它很好地把握了现代产业的时代特点。

比较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创新作品,前者更多来源于企业实际,这些作品实用性很强。浙江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杨英主任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