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就业计划书

教师就业计划书

时间:2023-05-30 10:4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就业计划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就业计划书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赛飞培训

赛飞(CEFE)是“Competency-basedEconomiesthroughFormationofEnterprise”的简称,意思是“基于个人能力基础之上的公司创建和企业管理”。它是一项由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发展和推广的针对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企业家培训理念。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显著,社会上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更不用说年龄和经验不占优势的中职学生。笔者以广西贺州市经济干部管理中等专业学校(下称“经济干校”)为例,初探赛飞创业培训模式,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赛飞创业培训的一些建议。

1我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

我校对中职生的创业教育纳入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范畴,开设一些诸如口才训练、就业礼仪等课程作为创业就业教育的课程,没有专门的创业培训,学校的创业教师大多是由公共课老师承担,侧重于就业观念的培养和就业理念、礼仪的培养,很少系统的涉及到具体的创业思路、创业步骤、创业方法和创业理念,学生缺乏创业精神,更缺少创业能力。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创业培训的路子,我校自2010年到2014年,先后派出包括校长、教研室副主任等在内的5名老师参加“赛飞”创业辅导师的培训,并把赛飞创业培训班引进校园进行试点培训。通过培训发现,赛飞创业培训灵活的教学方法、多角色的互动使得中职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学生不仅激发创业潜能、明确和提高个人创业能力以及编写商业计划书,不仅有助于学生向本专业方向进行创业,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阔了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2开展赛飞创业培训的必要性

2.1中职学校教育目标转变的需要:

创业教育相对于就业教育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创个性的新一代创新创业人才的思想,而赛飞创业培训就是一门系统的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创业综合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的新领域、新亮点的课程。引进赛飞创业培训,旨在使我校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并轨实施,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在学校同步培养。

2.2发展创业教育是中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的“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中职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要求下,中职创业教育的创业人才培训理应跟上时代对人才的新的素质要求。赛飞创业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创业者适不适应创业、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提升、创业项目的选择、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于动手学习方法,采用国内很少见的互动式、启发式、分组游戏、场景模拟、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现场点评、实地研究以及经验分享等方式,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业创新思维,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3赛飞创业培训让中职课堂“活”起来

3.1独特理念,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潜能:

赛飞培训的核心是通过在培训中采用动手学习、实验性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商业活动所需的竞争力,开发学员的创业能力,通过实践学习帮助他们制定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或可行性调研报告。该培训活动的一个特色是,在培训结束时,邀请政府、企业、银行等专业人士对学员们制定的商业计划书进行评估,从而让学员们清楚地了解到银行方面在考虑发放贷款时有哪些要求,及时规避创业中的风险。3.2创新教法,培养团队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1)“小而精”的班级组织,灵活的课堂模式:

赛飞创业培训模式最基本的原则是坚持“以生为本”,小班教学,每个班人数在30人以内,充分注重每位学生的能动性。与传统的“讲台—课桌”模式不同,赛飞培训课堂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需求,课桌椅多呈“U”字形、一字型、环形、“回”字形等结构布置;教学设备除电教化设备外,还配备有移动白板、定卡板、卡纸等直观课程道具。灵活多变的课堂布置使师生、生生可以面对面交流,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还缩进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讨论和分析;教学设备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及时将培训的核心内容和学生的问题呈现在卡纸、白板上,使学生一目了然。

(2)组建团队,模拟企业经营管理为培训主脉路:

赛飞培训以创办微小企业的具体方法为组织教学的主脉路。培训前期学生通过统一期望值、个人目标设定、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等,根据中职生的能力、条件、专业及所在地市场需求等创办的虚拟企业,并且根据成员特点组建企业所需的团队;培训中期虚拟企业通过运用宏观/微观筛选、“SWOT”分析等设计并制定商业计划、编制市场营销计划和财务计划,通过飞镖游戏、信封游戏、盖楼游戏等模拟经营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各要素,掌握企业经营的步奏和方法;培训后期邀请邀请政府、企业、银行等专业人士对学员们制定的商业计划书进行评估,对优秀的商业计划书加以指导推向市场。

(3)注重实践,构建以案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赛飞培训打破了目前中职学校的创业培训沿袭传统课堂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创业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构建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结合各专业特点,引用了一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和财会分析知识。如斯坎普(Scamper)、强弱危机综合(SWOT)分析法等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可提高学生对创业的个人能力发掘;而头脑风暴、项目选择、市场营销、创业项目的选择、可行性分析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内容中,能使学生获得有关企业的感性认识和创办企业的意识;创业时的现金流、成本利润概念、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能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充分整合各种有利于中职学生创业的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成功。

4结论

创业教育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指导老师最好是行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同时,学校还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教师也要按照创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努力提升自我,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亲身参与创业实践,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只有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指导学生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赛飞创业辅导中心.《赛飞(CEFE)创业辅导培训教材》.

[2]张建虹,黄干才主编.《创造与创业》.广西科学出版社,2001.9.

第2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实习;时效性;方法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经常遇到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习对口单位难寻等诸多困难,实习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学生的实习质量很难保障。

1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习现状介绍

首先,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对实习单位的期望值过高,盲目从众地追寻社会地位高,收入诱人的实习岗位。于是,造成专业学生"实习难",实习单位"难用人"的两难现象。另外,在高校市场营销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却不能亲临现场,配合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学生的整体实习过程进行专业性指导,其结果是容易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向不一致,产生严重脱节的现象。再次,大部分实习单位安排学生进行营销实习的内容技术含量偏低,大多是围绕"发传单","做促销"等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且重复的劳动,根本无法起到培养市场营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提升综合技能的作用。

2 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差的原因分析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理、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还要具有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然而,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和营销专业学生均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太明确,日常教学存在广而不精的情况,忽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差,没有专长,无法体现专业特色,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大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2)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

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仅要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注重后期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备,以此保证实践效果。在使学生达到各项需求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内容的完整性、关联性、延续性。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经常误认为只有理工科才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系统地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对文科类的实践教学却关注度不足,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不够系统,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习任务不明晰,实效性弱

部分企业招聘实习生,或者本着"低成本,易支配"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态对实习学生分配工作,或者一味地姑息迁就实习学生,使实习过于形式化。企业常常出于满足各种合作关系的需要,被动接受实习生,草率安排实习任务,造成学生的实习内容过于简单、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过程枯燥、重复劳动,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也无法真正提高专业知识的实践技能。实习结束,学生只能东拼西凑一些材料,汇成实结报告交差,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效性的方法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营销专门人才"为专业建设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性,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

另外,鼓励"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在职教师向"双师型"方向的转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具体策略一是通过学校政策影响,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以鼓励在职教师积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给予合理的工作量核算和薪金待遇,使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切身参与企业运营实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技能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市场调研技能,市场分析技能、市场营销策划技能,促销技能等。应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实习单位并与对口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通过针对性地专业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并有效的运用其指导实践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提高专业所需的各种综合技能。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依托企业,利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积极探索"双进"方式,聘请企业界高层管理者作为客座教授,让企业家进教室,让学生进企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获取未毕业先就业的机会。

建立校企合作的学校与企业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力求为企业具体的工作服务,确保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企业在日后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时也会极具针对性和计划性,与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融合并起到辅助教学,提升应用实践能力的特殊效果。

(4)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企业实习

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展开日常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多种调查方法和调研渠道,分别制定一份内容各不相同的营销计划书。各组学生将完成的营销项目计划书全部交由实习单位统一论证,最终筛选出一份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项目,被选中的小组学生结合企业对计划书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始提交的项目计划书进行认真仔细修改,最终拟定出一份各方满意的可用性强的项目计划书。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监督和评价作用。

最终方案形成之后,根据教学计划,由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实习单位,针对项目方案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检验。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教师都要全程在场并积极参与其中,做到实时监控,现场指导,及时评价,积极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遭遇的棘手问题。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指导教师的实战经验,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起学生对于实习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提高了专业实习的实效性,同时也有望为合作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团省委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启航计划”——广东青年创业圆梦行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举办XX年“荔香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之创业计划大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校团委

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分团委

赞助单位:茂名市营兴水果专业合作社

渤海商品交易所茂名石化产品交易中心

二、比赛时间

XX年3月-4月

三、参赛对象

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一)创业计划系列培训

1、邀请茂名市营兴水果合作社联合会总经理文武全先生(经济师)讲解地区水果电商创业背景;

2、邀请我校知名创业指导老师何明光副教授作创业计划书撰写指导讲座;

3、组织报名参赛的团队代表前往广东青年网商联盟粤西创业中心参观。

【参赛团队应全程参与创业计划系列培训】

(二)创业计划大赛

1、创业项目意向(以下两个方向任选其一)

(1)结合茂名地区实际创业。抓住茂名水果加盟电商的机遇,依托电商平台,组建电子商务团队,创立茂名市水果分销电子商铺,以模拟经营的形式完成一份切实可行的创业策划书;

(2)结合自身或所学专业实际创业。以模拟经营某项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完成一份可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

2、参赛团队要求

(1)参赛者须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团队成员总数不超过6人,鼓励团队成员跨学科、跨专业,以提高团队素质;各团队需指定1名负责人,每位同学最多只能参加1个团队。团队可邀请本校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最多1人),每位指导老师最多只能指导2个团队。

(2)参赛者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

(3)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严禁抄袭。参赛团队遵守大赛各项规程,按要求提交创业项目计划书,参加各个环节及评审。

3、奖项设置

一等奖2个 奖金500元+证书

二等奖4个 奖金300元+证书

三等奖6个 奖金200元+证书

第4篇

一、高校创业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创业管理教学教师缺乏实践背景。创业管理教育对大学主讲教师要求相对较高,教师除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实际教学中兼具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教师十分缺乏[1]。目前,大多数从事创业管理教学和实践的教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学校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二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老师。这两种师资的弱点主要是由于自身缺乏亲身创业经历,在进行创业管理教学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论灌输为主,实践演练较少,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多为纸上谈兵。

2.创业管理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业管理教材包括创业过程管理的主要理论内容,但大多都是泊来品,创业课堂上传递出的更多的是如IBM、惠普等大企业成功案例,而实际上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国内小企业,创业管理课程应从创业精神的内涵入手,对创业管理涉及的创业环境、创业机会和创业计划、新创企业的管理、以及新创企业的成长问题进行分别讲述,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模式、程序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创办企业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并能够通过建立创业团队撰写创业商业计划报告,以便为学生将来自己创办企业奠定一定基础[2]。同时,讲授的课程缺乏实践设计和实验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参与环节,不能提高学生参与创业管理实践的兴趣。

3.创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不足。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创业管理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创业大赛和情景模拟等,目前主要集中在创业管理案例教学,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创业管理模拟机会教少,学生对创业管理流程的了解停留在理论和案例分析里。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的创业实践基地,大多受到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实习机会相当有限,实习的内容单一,甚至没有教学基地来开展实践环节的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虽然设置有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基金项目,但提供数额较小,且运行方式也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业计划。

二、创业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由于创业管理课程的特殊性,在进行创业管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创业管理理论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

1.加强创业管理教学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创业管理教育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创业管理课程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创业管理教学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因此要求从事创业管理教育的教师需要对以上各个领域有所了解。高校应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同时选派教师到外校进行研修交流,并就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期开拓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水平、带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相关法律人士等各类专家担任创业管理教学的兼职导师,打造一批“双师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2.尝试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业学实践教学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创业大赛等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尝试和推广新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方法的长处。①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准确地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3]。在创业管理教学中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对知名企业家成长经历、知名企业经营案例开展系统研究,可增进学生对创业管理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成功案例、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讨论,帮助学生从现实中学习,将经验和教训上升到理性层面。②建立课程教学小组教学模式:某些课程的教学不单由某个教师讲授,而是由教学小组共同承担,有些课程可以聘请企业家为主讲教师,这些企业家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这种“课堂教学、名家讲座、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掌握并融会贯通创业管理知识的能力。③创新仿真化教学:以企业实务为主,设定情景,让学生实地演练企业人员、模拟运营企业包括市场机会评估、赢利模式分析、开业危机应对、摸清市场情况制定产品市场营销计划等,结合创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创办企业的流程,增强感性认识。④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他发展目标,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读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以商业计划书为主强化训练是提高创业管理教育授课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4]。由教师指定项目,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根据项目的性质分析创业思路,明确经营理念、与顾客沟通解决商业模式、运营思路的核心问题,来完成一份商业计划书计划书,对企业经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思考。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在美国和英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中,一个学生光有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意愿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去经历创业的过程。高校应该经常开展创业大赛和创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举办创业成功者创业现身讲座,分析创业者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借鉴。事实上,创业大赛是培养创业能力的良好平台,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活动,并与创业管理教育课程相衔接,用创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创新思路。

4.积极搭建学生创业平台。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校内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创业学生在资金和服务上牵线搭桥,为创业团队的建设和开展创业活动构建载体,大力扶持高校的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①校内试办企业。通过校办商店、校办小型企业等,帮助学生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②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可以选择条件较好的社区、联手建立有一定基础的劳动技术服务中心,以方便为学生提供试业机会。③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单一的校园环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能手,学校可跟当地工厂、商场、酒店、公司等挂钩,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那里见习、劳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让学生从中了解、学习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社会知识,获取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宝贵经验,提高其创业的组织运筹能力。

作者:武增海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第5篇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型,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必须改革。而数字电子技术一直都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课程,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明确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本文是笔者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应用项目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设计内容广而且极难掌握,学生大多摸不着头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形势下,探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1.项目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1.1项目的选取工作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是格外重要的,所选取的项目要典型且在实际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成功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关键。(1)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调研与分析,由老师带领学生归纳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当今高等学校的教学趋势,将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重新整合,而后将典型的电子产品引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项目的选取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有很多种,按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与项目相关的产品有小中大等规模的集成电路。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也需重视。学生在设计项目时,可以将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分散开来,让它们在不同的环节中体现。从易到难,从测试单个集成芯片功能到设计、制作完整的电路。(3)项目要具有代表性和可实施性,让学生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例如,在典型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老师可以先说出自己设计理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制定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与制作项目数字钟的拓展方面,可以将可编程逻辑器运用到数字钟的制作中。

1.2项目的准备工作

确立项目之后,教师要先开发出产品的完整电路,以此证明该项目的可实施性,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然后让学生五至六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制定本组项目开发计划,给每个组员分配明确多的任务,监督组员的进度情况。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2.1提出项目任务,收集资讯

在进行该项目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基本的设计要求,给学生下达任务,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图书馆收集资料。学生为了激发自己对项目开发的兴趣,需要自己在课下查询资料、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学生要整理、记忆相关资料,以此来提高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中,首先,教师要大致讲解逻辑代数的相关知识,再以案例为载体,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一些设计方法,最后对学生提出项目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再根据所学知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2项目计划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和整理的资料,初步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应大致包括电路的设计步骤、电路的调试步骤以及计划实施的相关步骤等,还有项目任务进度和组员分工。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讨论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出项目计划书,教师也应深入各组进行指导。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更能理解合作共赢的含义,此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起到指导作用。这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讨论并制定出项目计划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的积极性。

2.3项目方案决策

各小组经过讨论制定出计划书后,每组选一名成员对本组计划进行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适时地进行补充,而教师及其他组的成员可对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问题,由讲解者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或者再重新制定方案。例如,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后,提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几个设计方案成本、可操作性、典型性,最后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让学生进一步优化各自的方案。

2.4项目方案实施

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电路的调试、芯片的安装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工作。每个小组可选取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对比各个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从而优化自己的方案,最终找到理想的电路。例如,在“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通过实施不同的设计方案,将亲身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得出最终结论,这比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若在电路开发中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以保证项目的开发顺利完成。

2.5项目检查与成果展示

学生自己进行项目检查,不仅可以提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判断出电路是否正确。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制作的电路反复检查,及时纠正电路中的错误,然后可以让教师或其他组成员检查,相互之间交换检查结果。确保电路无误后,各组展示制作的电路,学生自主发言,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3.结语

项目的评价可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依据。主要是考评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最后由教师总结各组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的办法和大家的经验。项目的开发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项目完成后,学生要独立撰写项目总结报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索、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总结经验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

[2]丁娟.项目化学习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3]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16(19).

第6篇

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其特点

美国政府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十分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工作,其特点如下:

1.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美国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全部正规教育,基础教育进行创业教育主要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面对创业者日趋年轻化的特点,自1998年1月开始实行“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面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

2.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或培训重点科目。美国有369所大学至少开出一门创业学课程,包括哈佛、宾州大学等。一项研究表明,在被调查的大学中,有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23.7%的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企业学课程,有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中开设至少一门创业课程。

3.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美国教育部自20世纪80年起创业教育以来,立刻被职业界所接受,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就业观。由于美国就业市场的动摇不定,传统职业就业机会减少 ,被雇佣、解雇、失业现象在美国司空见惯。美国创业教育是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

4.美国创业教育注重创业内容的切身体验。对创业内容的切身体验,使学生获取创业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有研究表明,美国2/3的企业家来自拥有企业的家庭。他们通过参与家庭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获取实践经验和创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美国的创业教育中,重视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内容的体验,同时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美国教师的这种体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创业活动进行的。在创业教育国际协会有关领导的指导下,职业技术教师用一周的时间体验创业活动,如教师组成小组,以经营商店为例,从寻找店铺地点、取名、店面设计、销售目标定位、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环节,通过有序的体验,使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5.美国创业教育组织有序,财力支持有社会保障。美国创业教育组织创业活动开展活跃、积极。这些组织包括教师组织和学生组织,层次众多,有国家级、州级、地方级等。在创业教育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的开发、教学信息的交流等工作上进行相互支持。这些组织吸引大批教师和学生投身其中,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另外,创业教育还获得了社会部分资金的支持。这些社会机构提供经费赞助创业竞赛,激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

启示

1. “三方”就业观念要到位。“三方”指教师、家长和学生。长期以来,我们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所束缚,端着“天之骄子”的架子不肯放下,毕业生都在力图寻找一个固定和安逸的工作。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三方必须要认清形势,改变传统的择业就业观,把自主创业看成是选择就业和出国之外的第三大出路。

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到位。首先,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变成“引导”作用,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启发式、实践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强实践锻炼。学校应提供时间和实习场所来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教师可通过深入生产一线实习锻炼或利用到企业兼职的方式接触市场,积累创业经验。再次,教师可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展工作。工作室是教师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又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工作室的对外服务,积累创业资金,获取创业经验。最后,学校可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创业成功人士当兼职教师,指导师生的创业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把有创业激情和创业才能的师生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制定创业计划,挑选有实力的创业教师进行模拟或实战训练,增强师资队伍的创业实战性。

3. 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建立要到位。目前我国部分院校已开设了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启蒙、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市场营销、企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司理财等。创业课程以选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居多,没有被纳入必修课范围。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内容缺少连接,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也尚未建立。因此,建立完善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4.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要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注意知识内在的传承关系,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体的特点。创业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个体差异,并把个体优势发挥到极致。教学中要保护学生自尊,也就是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业自信心。

5. 夯实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创业实习平台的工作要到位。学生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或学校提供的创业实习场地,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也做出决定,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可每年定期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者,在完成计划书的过程中,可通过竞赛提供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交流,全面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职能体系;通过比赛,结识未来创业伙伴,结识风险投资家、商界和法律界人士,并可与媒体建立良好的联系;可以培养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增强创业的勇气、信心,了解创业途径,寻求创业信息,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第7篇

1.课程内容。

在“传承”教学模式下,理论课占较大比重,实践课占较小比重,且两者内容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往往是理论课教师给学生讲述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而实践课教师训练学生非常初级和简单的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具体运用。

2.课程计划时间表。

课程计划时间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课程中,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

3.空间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分别教授,即理论知识在教室讲授,实践知识在实习车间或实训基地训练。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模拟、实训过程通常只是局部与间断性的且操作(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难。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传承”教育方式;教师角色:老师。学生的角色:学生。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学习为主,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授法。教学手段:教室+黑板+粉笔;而实践课主要采用演示法,以师傅演示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5.作业与考试。

理论知识主要采用纸笔方式进行考试。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练习本表达即可)。作业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一张试卷)。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

6.教学考核体系。

单一性(笔试)。

7.学生评价体系。

片面性(记住+背得+能写=高分=优秀)。

8.教育功能。

传承性、复制性、统一性。教育成效: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

二、《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

针对“传承”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能够科学、合理、自然、巧妙、全面地解决“传承”教育模式的存在问题。

1.课程内容。

在《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下,理论课与实践课占同样重的比重,且两者内容存在密切联系。《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以“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为学习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内容存在密切联系。教师给学生讲述完理论课中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后,就训练学生与理论课相对应的技能,这些技能就是对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

2.课程计划时间表。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安排在同一门课程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同一个的教师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知识的训练紧密结合。

3.空间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同一的课程,这些知识大多安排在同一地点教授与训练即可(如教室)。少数安排在生产现场实习实践知识即可。模拟、实训过程具有:全面性、联系性、操作(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易。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讲授训练法。教师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学手段:教室+黑板+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的模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模拟职业经理人为主线,建立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进行模拟训练。同时,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管理对策演习、团队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5.作业与考试。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的考试被整合在一起。作业与考试形式: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论文或课题(即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其作业与考试答案:强调个性、差异、创新,只要有深度、广度、力度及艺术再现力就行,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到自己所做“企业”的实际并通过转化才能作出。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做出不同的“企业”。

6.教学考核体系。

具有多样性,即采用笔试、口试、实作测试。笔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考核学生能写会算的能力。口试(演示演说虚拟“企业”):考核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实作测试(做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考核学生能干会用的能力。

7.学生评价体系。

全面性(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能力+艺术再现力=高分=优秀)。

8.教育功能。

传承性、差异性、创造性。教育成效:创造者、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学生在进入学科前的阶段。

第一,撰写《假如我是经理》;第二,模拟举办一场“职业经理人招聘会”———招聘经理。第三,同学们以双重身份参加模拟“职业经理人招聘会”。在上台时,是“应聘者”,演说:假如我是经理(体会应聘者的心理:即要想应聘到心仪的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在台下时,是招聘者,需要在招聘会现场招聘经理人(体会招聘者的心理)。第四,“招聘会”结束时,请“招聘者”介绍在众多“应聘者”中,招到了谁?为什么?第五,老师点评。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同学们模拟成企业经理人,站在企业经理人这个平台来思考:假如我是经理,我将如何构建企业?假如我是经理,我将如何设计企业管理的体系?假如自己创业,需要把握的是什么?这样的模拟,有利于同学们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理解与把握现代企业管理即将要展开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阶段。

学生在开始理论学习时,需要让自己自始至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需要设置一个“职业场所”、一个空间来做支持。这就需要搭建“虚拟企业”这个平台,让“模拟的企业经理人”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创办企业。这样,当课程讲完时,也就是同学们熟悉做企业的整个流程与构架时,当然也是同学们成长、成熟及企业成长、成熟、成型时,而同学们成长、成熟及企业成长、成熟、成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制作出一份成熟的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教学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把握什么是管理?谁来管?在哪里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

第三阶段:学期末的考试考核阶段。

同学们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效果如何?如何考核?采用什么方式考核?考核方式:请同学们以创业团队为单位制作的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以创业团队为单位演示演说自己创办的“未来的企业”。通过做“企业”,最终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考核体系: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进行测试。笔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口试:演示演说虚拟“企业”。实作测试:做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评分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均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演示、演说:20%;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60%。考核目的:通过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考核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考核学生的理论思维、口头表达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应变等方面的能力。

四、《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特色与效果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传承”教育模式下,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学手段:黑板+粉笔。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表达即可)。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学生评价体系:片面性(记住+背得+能写=高分=优秀)。教育功能:传承性、复制性、统一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随意性。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局部性、间断性、操作难(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教师角色:老师。学生的角色:学生。教育成效: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职业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讲授训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形式: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课题(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教学考核体系:多样性(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试题答案: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自己所做“企业”的实际通过转化才能作出。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性(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能力+艺术再现力=高分=优秀)。教育功能:传承性、差异性、创造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配套性。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全面性、联系性、操作易(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教师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育成效:创造者、应用性专门人才。

2.实现教学主体的转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教师的真正角色:教练。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并能激励学生的士气,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认清自我,制止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要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死心塌地跟着教师打拼,并且激励“有能力、没意愿”的学生,提升“有意愿、没能力”的学生。“建立一个成功的教与学的团队,推动团队成员共同进步”是团队教练的核心职能。在学生提升能力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他们,让他们跑起来,只有他们跑起来,学生的成长速度才能提高。如果说,教师的角色是教练,那么,学生就应该是运动员。无论在哪一场比赛中要想获胜,那绝不仅仅是靠教练说出来的,而是要靠运动员做出来的。教练是否出色,要看运动员做了什么?怎么做?做的水平怎样?做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现代企业管理》运用职业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应趋向于学生的主体化,注重个性发展,即实现教学的主体转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们制作的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多次在学院和省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以《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开设的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引导学生做课程论文或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学好专业知识

《现代企业管理》采用的职业教学模式,其考核方式是课程论文或课程课题(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需要大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考试作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同学们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自学,具有想像能力;增强了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计算能力、管理能力;锻炼了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大学生自主研发能力,如独立观察、独立阅读、独立实验、独立实习的能力,等等,促使大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

4.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学生在做“企业”的时候,因为没有直接经验,如何做“企业”呢?在虚拟企业制作活动的带动下,课余时间大学生们不仅要常到计算机室搞制作、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查阅并购买图书、资料,还须留心观察、调查、进行社会实践。

5.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和兴趣

第8篇

【关键词】创业 双创时代 教学改革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提高学生的智商、情商外,目前还非常强调财商的培养。2015年,广东省率先进行试点改革,在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财商类课程,可见其重视程度。在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开设财务管理课程。不过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这无疑对很多非专业学生来讲难度加大,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吃力,学生也痛苦。多数高校不断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但还未达成一致意见。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来临,财务管理课程有了新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以创业为导向,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真正发挥财务管理课程的价值。

一、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教学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财务管理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投资、筹资、资金营运管理和利润分配为主线,结合案例讲解财务知识,没有关注管理类专业学生应该把握的财务管理技能。并且,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习惯于创新思维的教学,不太适应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训练的财务管理课程学习;加之学生底子薄,数学基础较差,且认为毕业后不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重,部分学生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学习能力有限,最终只能为应付考试而学习。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一方面,教师受课时量限制,加之学生缺乏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使得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难以安排,在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基础知识上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而真正讲解财务管理实务时只能草草收场;另一方面,教师授课的案例多数源于“高大上”的上市公司,较少以学生身边的中小企业为例剖析。这导致学生难于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恰到好处运用到现实中,难以将财务知识运用到创业计划书、策划方案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知识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课堂以讲课、做题为主,互动讨论相对较少,难以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到本门课程中。这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疲于推导公式,讲解例题,最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拥有一些财务管理技能,有利于其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其财商,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得心应手。在确定管理类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目标时,不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计算财务数据,而是应让他学会如何利用财务数据,成为合格的财务信息使用者。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明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财务管理应具备的观念、财务预测的方法、资金筹集的途径与方法、资金成本的意义、项目投资与技巧、风险的防控、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评价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教学、ERP沙盘比赛、创业计划书的财务可行性分析等,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财务管理基本操作技能。结合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开展企业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能力,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使学生养成关注经济时事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财商;使学生具备财务管理意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使学生具备敏捷的思维,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受益。

三、财务管理课程的改革思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选择自主创业也成为就业途径之一。然而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非常擅长捕捉有创意的点子,但其短板是缺乏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双创时代为契机,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非常成熟,为适应双创时代的来临,将打破该课程固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一线两翼三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1.突出“一线”。打破财务管理教材的系统性,以“创业”为主线,大胆对教材内容做“加法、减法”,重新构架知识模块。除了讲解筹资、投资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补充有关创业的知识。比如要增加风险投资、风险评估、财务计划的知识;适度删除难度大、应用实践较少的知识。

2.强调“两翼”。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除以“创业”为导向外,还需强调“两翼”。左翼即为财务基本知识,包含货币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财商,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右翼即为财务基本技能,包含财务报表分析技能、筹资技能、投资技能。除了“高大上”的上市公司,更多地应该以中小企业为案例对象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财务基本技能,提升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3.坚持“三个结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始终贯穿“三个结合”,即将教学内容与“创业计划、活动策划、景区线路设计”相结合。管理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擅长写各种策划文案,但其短板在于财务预测及财务可行性分析。为弥补其短板,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案例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应忍心割舍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案例,而应多增加民间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案例。比如可以将学生的创业计划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其财务可行性等。这便于学生能效仿他们,大胆创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删除单一的教学方式,真正将多种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式:实务引导法,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收集、阅读已经实施的创业计划书,提升学生自我的财务技能,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案例教学法,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组织案例分析、讨论与评价;课后交流、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务驱动法,通过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主要是扮演财经新闻播报员的身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扩大其知识面,养成关注财经时事的好习惯;实验教学法,通过ERP沙盘模拟,融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于一体,让学生掌握业务技能,并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竞赛,模拟商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行业工作者互动教学法。邀请行业的实际工作者现身说法,分享其财务管理心得,并就同学工作、生活上会遇到的财务问题提出建议。

2.教学手段应与时俱进。借助Excel计算财务数据。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财务管理的难度在于有大量的计算公式,但又无法避开这些公式,否则难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出理性的抉择。为此,教师可以借助Excel克服学生的短板,教学重点不在于如何去计算,而是如何利用计算结果来做决策。

以“互联网+教育”为契机,构建网络课程。开通《财务管理》网络课堂教学平台,进行系列网络软件资源建设,构建优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外利用慕课、微课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改革,应注重平时的过程学习,多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识记能力。基于此,平时应加大考核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检验其创业计划书的财务分析部分、以及小组团队学习的结果。另外,期末考试尝试以半开卷的形式完成,允许学生提前准备大量的计算公式,将其带至考场,这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彤彤.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4(10).

第9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创业意识 创业素质 创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8-02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创业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创新教育理念,是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创业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新方向。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以创业促就业”的政策需要

2010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专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完善我国高校学科体系的需要

我国的创业教育和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表现落后。首先,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完善,教学上缺少鲜活的本土案例,创业教育实践缺少与企业的联系和必要的创业活动设计,创业课程的师资大多缺少创业经验和相关研究,也缺少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的课堂参与,诸多原因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比较低。吸收借鉴国外在创业教育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开展创业教育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创业教育学科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创业能力。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将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体制上面具体和深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本研究通过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以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三大目标为出发点,构建出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基于三大目标,结合韶关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际情况,我们提出构建三大目标体系的具体方式方法,见下图。

图1 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二)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方式方法

韶关学院自2011年开始与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创业教育)专科办学项目,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充分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上进行了以下实践。

1.创业技能体系构建

(1)参观企业。第一,组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观当地企业,认知不同类型企业运作流程,了解不同岗位员工的岗位职责,熟悉职位要求和说明,提升学生对专业和实体公司的认知。第二,走访行政审批中心,让学生了解工商注册、申请营业执照、照章纳税等创办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审批流程。

(2)聘请企业家。邀请校外企业工作者、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述个人工作经历、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教训。可以将创业课程分成不同模块,直接外聘这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家承担某个模块的课程教学。

(3)课程实训。工商管理专业很多课程适合开展课程实训。比如市场营销学、消费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这些模块的内容本来就是创业计划重要内容模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创业教育引导。教师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充分体验创业计划具体的操作内容,在专业课程实训中,体验创业的乐趣,启发学生创业的精神。

2.创业素质体系构建

(1)自我认知培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3.7%的大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创业但能力还不够,78.6%的大学生还受“别人觉得自己能否创业”评价的影响。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自我认知这个问题上还相当欠缺。首先,我们在创业教育实践中,设计创业能力自我评价和互评环节,然后分组讨论,最后由指导教师给予点评。其次,教师团队通过设计挑战性项目,让学生项目中磨炼意志、挖掘潜能、认知自我,改善自身形象。最后,设计项目实行末位淘汰制,这不仅能打破学生不劳而获的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在群体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置于最重要地位,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实践整个过程都能贯彻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搭建亲密的师生关系,把对学生的热情贯彻到课题设计中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3)创业模拟。开展创业模拟,让学生自建团队,模拟实体企业,选出项目经理,并设计组织架构。通过分工合作,撰写创业商业计划书,在计划书成型过程中反复探讨、酝酿和沟通。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管理、协作沟通的能力。在创业模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如何选择好项目、发现创业机会。创业模拟让学生亲历从组建团队、注册虚拟公司、撰写商业计划书等创业环节,能让大学生熟悉在创业过程中寻找创业项目、筹资、工商注册、消费者调查、风险评估、广告设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照章纳税等企业经营流程。

3.创业技能体系构建

(1)开展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技能训练,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展开,开发传统教育渠道之外的辅助渠道,营造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韶关学院从2012年至今共立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507项,省级项目147项,国家级项目40项。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就业指导中心取得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在学校举办“SYB―创办你的企业”和“创业实训”两种模式的创业培训。第二课堂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延伸到课堂之外,为拓展大学生创业技能开辟了新的路径。

(2)搭建创业技能训练平台。韶关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部门通力合作,实施多项举措为青年学子打造了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的“六个平台”。一是以大学生创业课程为平台,丰富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知识。二是以创业计划竞赛为平台,每年举办创业计划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力。三是以专业技能大赛为平台,不断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四是以大学生创业实践日为平台,举办“未来CEO”创业实践日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业锻炼机会。五是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见习的机会,让他们提前与社会接轨。六是举办《就业与创业》论坛,通过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优秀企业负责人来校做报告,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经历。

(3)搭建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不仅能为创业者创业提供硬件支持,更为关键的是在于利用政府政策扶持、政府提供创业服务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可靠的创业环境,提供软件支持。2013年,韶关学院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立项;2014年,韶关学院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作为学校近3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的10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4年,韶关学院投资近90万,规划近2000平方米的面积,建设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2014年,韶关学院与韶关鑫金汇合作,在“韶关鑫金汇建材家居广场”设立“韶关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和“韶关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我校在校大学生创业训练实践和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及相关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三、总结

高校应根据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改变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观念,积极推进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韶关学院近几年在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今后需要进一步结合本土实际,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推动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其他专业展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群.预创业: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 郑春,王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改革思路[J].现代企业教育,2014(9).

第10篇

1.1校企共同研制、组织实施培养方案

学校依据企业的用工名额拟定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后,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1.2校企共同招生招工

学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招生队伍,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缓解了企业用工难和学生生源紧缺问题。

1.3共同制定教学文件

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分层次、校岗交替,根据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编制课程标准,确定校企双方师资队伍构成及聘任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标准以及相应实施方案。共同完成各种制度建设。

1.4共建实习管理平台

完善传统的家政技能实训室、共建满足在线家政电子商务实战教学需要的现代化实训室、校办家政企业,共同优化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学生实习心理疏导”、“学生创业咨询”工作室,适时发现和调整实习中的问题。严格执行校企双方“师资培训”制度,提高双方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总之,这种方式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克服了学校培养人才针对性不强的局面,激发了企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2“前校后企、校岗直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1含义

校内的家政实训基地和各种教学资源形成“前校”,承担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精选百强企业和校办企业石家庄尼特家政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作为工学结合教育的“后企”,完成学生就业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轮岗训练。采取2+1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在企业的岗位实习反复交替进行,螺旋式递进,完成学生就业创业基本技能准备。最后一年,在家政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或自主创业,完成就业创业技能的演练。

2.2教学体系

学徒式教学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的高度统一。通过理论与实习的反复交替式训练,创造了接触社会、调整自己的机会,学生逐步由一个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2.3以学生为本的“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依据人才培养定位,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了“通识+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为第一学期-第四学期第1学段的所有课程,培养全体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部分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课程为第四学期第1学段模块课程理论部分到第六学期的全部课程,分家政企业运营管理、家政服务信息化平台维护与管理、管家三个方向,可在协议允许范围内自选一个模块学习,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4逐层递进的实践体系

创业企业观摩、家庭服务、家政企业日常管理、模块课程顶岗实习以及顶岗毕业实习的五段式的创业实践体系,由基础(初级)、中级、高级到就业创业层层递进。在本企业内聘任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优秀员工为师傅,学生为徒弟即企业的准员工,在师傅的密切指导下完成实习。实习和毕业答辩实施多元化评价,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用户、行业专家、学习小组或者学习者本人共同进行。

3融合式教育

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成果,表现如下。①贯穿于每个学期。创业教育的融入课程、创业知识、创业企业观摩、创业理论与实践等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第一学期的思政课程上直接传授创业知识;家政专业导论及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中,加入学习企业创业优秀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家政创业教育讲座等内容,让学生们带着创业的心开始他们的大学学习;在第二至六学期完成创业课程、三项学徒项目和一项就业创业模块课程,最后学生完全以一种社会职业人的姿态去面对工作。②融入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均设有一项专业项目的市场调研、某一创业机会的识别甚至是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学习项目。使就业创业以专业为依托,专业与岗位对接。③融入第二课堂。举办了家政创业计划大赛,以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引起一家明星家政企业的扶持;家政网络服务中心平台或网店运营管理的无偿服务;成立线上线下“午餐快递”创业小组;依托校办企业,学生运营的创业项目成立早教部和老年陪护部。

4结论

第11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技术学院任何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广大教师应当认识到,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规划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营销技能,还要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就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满足用人单位工作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体

广大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综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课程实践、课题讲座等,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起营销经验。职业学院也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沟通交流,帮助更多的学生争取就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的接触市场,并从实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模块化教学

市场营销教学专业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市场营销教学的课程设计也应当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向,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制定模块化的教学计划,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开展“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

(一)“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具体流程

“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学关键是开辟出一块独立的市场,作为学生检验学习效果的“练兵场”,即“实验田”。通过“实验田”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直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独到见解应用到“实验田”中。“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的流程分为三个环节: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也就是开垦“实验田”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需要职业院校与当地的企业搞好校企关系,鼓励广大教师群体走出校门,积极联系一些对此项目感兴趣的企业,其次,需要学校利用已有的资源,找到一个可供实践的市场(主要是“校园市场”,这一市场相对比较独立,易于学校管理),并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运营开发。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制定培训计划、参与实际经营。一是制定培训计划:这是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应用理论水平的能力,由参与项目的学生自主制定一份详细的营销计划书,包括营销环境分析、营销策略、具体推广措施等,计划制定完成后,由专家或教师在众多计划书中选取一份相对合理完善的计划书,并将其应用于下一阶段的实施。二是参与实际运营:参与项目的学生可以有目的的建立销售小组,并分阶段实施营销方案。

3、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参与项目的学生编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心得、表现不足、经验总结等内容。

(二)“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的要点

1、开辟“实验田”

开辟“实验田”是众多环节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开辟“实验田”的开辟效果。广大职业院校可以借助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构建出一套适合本院学生的训练培养方案。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努力为学生找到一块质量较高的实践市场,学生通过深入市场的方式可以切身参与到营销实践中去。为达到市场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首先,需要使学生掌握实际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积累基本的工作技能,其次,通过学生到市场人的角色转变,使学生不再依靠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独立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后,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基本能力,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的营销工作。

2、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角色在这一教学体系中,由“给予者”转变为“管理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进行独立地开发学习,教师则不再对这一过程起主导作用,只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实施等进行整体管理,教师也由课堂上的“演讲者”变为课堂外的“指导者”和“考评者”。只有教师角色顺利转变。

三、广泛开展“案例教学法”

市场营销的课程学习只有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授课模式并不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但是通过“案例教学法”独特的引导功能和感化功能,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市场营销教学的重要性和适应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步骤:

(一)设计案例课程

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明确两个课程设计重点:一是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确定了案例教学目标,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目的性的挑选和收集材料,为下一步教学行为奠定基础。二是选择合适的案例。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案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有符合教学要求、有代表性的案例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以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选材依据,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果相似案例较少或者案例描述不符合教学内容,可以对案例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更加符合课时内容。此外,选择案例时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案例课堂教学

确定案例教学课程目标和案例后,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践。

1、案例引入

在课堂教学的案例引入阶段,应当围绕本节课堂的学习主题确定合理的引入时间和切入点,如学生在学习“市场选择战略”时,已经了解了“市场细分战略”的内容,学生对市场细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教师需要将市场细分理论作为切入点,并由此延伸到“市场选择战略”的内容。市场营销教学的案例教学核心就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所选案例中也包含了许多层次的问题,教学将案例引入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将学生的质疑点和理解难点进行汇总,指导学生围绕汇总之后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2、案例呈现与讨论

教学目标不同,案例呈现的时间和方式就会有所不同,市场营销教学中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前呈现一个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案例的具体呈现方式有视频、录音、文字材料等,案例呈现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由学生针对他人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操作的可能性。

3、总结分析

经过上述步骤之后,学生已对案例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此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热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即使观点错误的同学也要予以鼓励。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将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分析。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66-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好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和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重要部分,通^创业教育,积极倡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科学完整的创业教育,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思想。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功能,不断地优化自身角色,落实角色定位,努力营造良好创业教育环境,力争成为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激励者。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水平,才能不断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技能,更好地推动高职学生科学的步入创业大军,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多元化就业的目标。

1 就业指导教师在创业教育中的引导者角色

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就业指导教师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创业教育深入推行的今天,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者。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开端,是高职学生接触创业的启蒙,如果学生缺乏对创业的准确认知,缺乏对创业的思想准备,将创业等同于挑选项目的复杂性、投入资金的巨量化以及人脉资源的复杂化等,那么高职学生很难真正将经历投身于创业中,高职学生很难以创业为导向来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高职学生也很可能因错误的创业观而盲目地浅尝辄止。可见,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者,这是就业指导教师首要的角色。

1.1 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创业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为导向,不断地将创业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而有效地提升创业教育的贴近性和实践性。同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还应该善于将复杂的、晦涩难懂的创业理论,与适合学生的项目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能够提升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长期以来处于“尾大不掉”的尴尬位置,这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薄弱息相关。因此,为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创业典型或者创业先锋等为例,以具体的创业事项为典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深化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

1.2 教师还需要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在创业意识的培养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虽然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本身并不是成功的创业者,他们可能没有成功的经验,甚至没有创业能力。但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不是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如何挣钱,如何开办企业,而是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准确认清自身的作用,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依托于学校提供的创业基地、创业政策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是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者,还要求教师在创业教育的落实和践行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学生给予精准性的创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开端,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创业方向不同,自然创业意识也会存在差异。实践证明,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中,宜早不宜迟,应该在大二阶段就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尽早地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在创业意识的指引下,深化专业技能,不断地提升专业能力,努力增长专业水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创业实践。

2 就业指导教师在创业教育中的激励者角色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激励者角色。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生的创业经验不足,创业动力缺失,创业准备不足等,使得他们往往在创业的过程中“瞻前顾后”。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激励者角色,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推动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

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创业,点燃学生的创业梦想,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创业激情。对于有梦想但无行动,有行动但行动缓慢,行动快但目标分散等方面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明确辨别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开办讲座,开展就业论坛,开办各类型的创业交流会,邀请优秀的创业毕业生讲座等方式来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和引导高职学生积极进行创业。如,就业指导教师可以聘请学校优秀的毕业生返校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与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学长或者学姐的创业故事和人生经历,这种“身边人”成功的例子更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还应该通过实践行动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身的思想藩篱,敢于拼搏敢于挑战,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目标,在创业中不断激发个人潜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充分结合学生的优劣特长等基本情况后,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外出参观与学习,深入创业一线基地,深入工厂、公司等一线,让学生掌握未来创业方向的基本运作思路,能够提振学生的创业信心。

3 就业指导教师在创业教育中的参谋者角色

从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教师的确没有一线创业的经验,也缺乏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但这不能否认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创业中的参谋和帮扶作用。就业指导教师同时必须履行好自身的这一角色,强化自身角色的定位,不断地放大和优化参谋者的角色功能,尽可能地帮助到每一个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首先,就业指导教师应该为学生量身打造科学合理的创业框架,这是学生创业的基础。学生根据就业教师提供的创业意见书,包括市场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创业前期准备工作的流程等,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创业计划书。就业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给出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设性的评语,尤其要做好风险的评估工作。其次,就业指导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经验,为学生创业之路提供平台,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和搜集国家、政府及行业等关于创业的政策、补贴、优惠等措施。最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还应不断地整合资源,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国家或者政府,高校等举办的创业大赛。实践证明,就业指导教师只有为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参谋工作,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性,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

4 结语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功能并不单一,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明确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创业道路中的引导者、鼓励者和参谋者,努力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提供思路,提供参考,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