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矿石化验

矿石化验

时间:2023-05-30 10:4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矿石化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矿石化验

第1篇

[关键词]矿石 化验 偏差 验收 采样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91-1

1矿石加工过程分析

矿石样品的准确性,按规程取样或缩分后,粉磨是矿石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按要求,1000g-500g 矿石经粉磨机粉磨后,要全部通过 180 目的筛网,然后按缩分网络法取每份不少 100g 的样品多份,送化验室分析和备用。但由于现有设备装备技术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厂矿是用人工拖锤研磨来完成。磨完一个样需要 25 分钟左右,而且磨样过程要分小量,经几次磨筛才能完成,同时工作过程产生的粉尘较多,如抽尘风机配备不当和操作人员不按规程操作,就会造成样品偏高影响产品质量的准确度。

2矿粉全部通过 180目筛的原因

各类公司生产的铁矿石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摩氏硬度均为5.5-6,与脉石矿物双透石的摩氏硬度相同。而与赤铁矿、磁铁矿和双透石共生的石英和石榴子石摩氏硬度均为7,比赤铁矿、磁铁矿及双透石大,相对较难磨。可见,在矿石粉磨加工过程中,游离态的赤铁矿、磁铁矿及双透石先易破碎而通过180目筛网,而被石英、石榴子石等有害物质包围着的赤铁矿、磁铁矿就较难磨,其因杂质含量多而铁品位逐渐降低,并要经多次粉磨后才能通过180目的筛网。另外,这两种有害物质是不能被盐酸直接分解的,检验分析全样时必须加入NaF,因为NaF在盐酸环境中先发生下列反应:产生的氢氟酸(HF)把分解,分离出铁离子,这样分析全铁才是比较可靠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只以第1、第2 段粉磨后的质量就代表全样的含铁品位是不可靠的,因为把低品位的矿粉抛弃后,会使整个样品铁品位偏高。所以,粉磨后要求全部矿粉要通过 180 目筛网,混匀后送化验室分析才能保证样品地准确性。

3采掘(剥)工程质量控制及测量验收标准设计

(1)矿山一切工程和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均须通过测量人员进行验收。

(2)未经验收的作业量,不得作为统计数据上报。

(3)测量人员对验收的结果负全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验收结果以书面报表、报告为准,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

(5)采准平巷验收

①先检查平巷导线点及中线、腰线是否完好,坑道中心偏差以测设中心为准,向左右偏差超过允许限度(±0.2m),连续达 3m 以上,即为不合格。

②坑道坡度偏差用腰线来控制,采准巷道、切割巷道为±0.3m。连续达 5m 以上,即为不合格。

③检查断面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宽、高均为±0.2m。

④坑道进度数字以米为单位,取至厘米。

(6)硐室验收

①小井允许偏差±0.3m,平硐允许偏差±0.2m。超过允许偏差的,限期整改。

②药室必须按设计施工,不允许小于设计,药室超设计部分在+0.2m 以内,按实测报量。只要一个药室不合格,整个硐室不报量,按测量通知单整改合格后方可报量。

③未掘完的硐室当月不报量。

④因矿体破碎不能继续掘凿且已掘部分不能使用的硐室,必须经生产指挥中心安全办、生产计划部门现场确认后,按实测报量。

(7)深孔验收

①设计排面位置与实际排面位置,不得超过±0.2m,超出允许误差,则为不合格孔。

②设计角度与孔实际角度允许偏差≤3°,角度偏差在 3°-4°按 50%报量。4°以上则视为废品。

③单孔深度允许误差±0.5m,超出允许误差,则为不合格孔。超出设计的孔,按设计孔深报量。小于设计的透孔按实测报量。超出设计的透孔,则视为废孔。

4严格掌握矿石的分析化验方法

铁矿石中各种成分的分析化验有多种方法,目前用的最多,最为简单的是光度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采用化学试剂将铁矿石样品溶解,应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经过数据转换后直接输出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4.1母液的制取

称试样100mg于150ml的锥型瓶中,加入20ml盐酸(HCL),1g氟化铵(NH4F)低温加热溶解,稍等,再加入1g氟化铵继续加热溶解完毕,加水稀至100ml,此为母液。

4.2分析步骤

分取10~20ml母液于50ml量瓶中,加入5ml抗坏血酸(Ti0.1时,分取20ml母液,加10ml抗坏血酸)摇匀,或加草酸(量同抗坏血酸)。加入6.0ml变色酸(参比中不加),用水定容。于530nm(510nm)处,1~2cm比色杯,所制参比作参比,测其含量。

5解决策略

(1)加强质量基本知识和质量责任心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准确掌握和理解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做到质量管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切实落实“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指标的均衡稳定和回采率稳中有升。

(2)强化采场质量监督管理,现场管理以穿与穿之间的配矿为重点,对沿脉、穿口收尾、岩石夹层及切割等重点部位实施重点跟踪监控,力保采区溜井的质量稳定。

(3)认真落实周配矿计划。进一步强化中段运输配矿管理工作,运输作业班组要随时掌握各溜井的矿石质量状况,克服一味地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的思想,保证运输矿石质量的均衡、稳定。

(4)强化采掘工程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使采准工程质量、深孔工程质量、开拓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测量管理,做到工程质量检查、服务指导及时到位,杜绝采准超计划带岩现象的发生。

(5)做好保温矿仓自动布料系统维护、运行、检查工作,使其充分发挥均匀布料,均衡稳定输出矿质量的作用。改进加工技术及设备。例如把粉磨机改为多段粉磨或缩分,加快粉磨速度,缩短粉磨时间。最好是购置 1 台功率大、密封式的粉磨机,自动磨粉和过筛,这样既可减少粉尘污染,又能减少劳动强度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使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来保证化验地准确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字]菲律宾 红土镍矿 地质填图 快速勘查

[中图分类号]P618.63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68-3

0引言

随着国内矿产资源的需求量的增加,镍矿的市场价格也逐步走高。中国的镍产量又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严重依赖进口。2012年中国进口了6446.3万吨的红土镍矿,比2011年增加33.59%。近年笔者参加了某矿业公司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的红土镍矿国外风险勘查找矿项目,对红土镍矿的成矿以及找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借此望与读者互动,在红土镍矿勘查找矿方面有一定的借鉴。

1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菲律宾海板块-菲律宾海沟中部西侧。沉积岩不发育,仅在岛的西侧或海边有零星出露,岩性为灰岩、礁灰岩、生物灰岩等,产状平缓,厚度不详,形成时代为第三系,前人定为洛雷托组。靠近海边局部地段有第四纪冲洪积。中生代末侵入的为深灰绿色纯橄岩、深灰色斜方辉橄岩及蛇纹石化橄榄岩和部分辉长岩构成的超基性杂岩体(图1)。前人资料介绍呈岩基侵入,出露面积大于600平方公里。同位素测年方法年龄84.8百万年,应属燕山晚期产物。区域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早期北东向断裂早于北西向断裂,但后期北东向断裂进一步活动,切割北西向断裂(图1)。[1][2]

30#矿权区位于迪纳加特岛北部,其地理纬度为10o,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1.8公里,面积9.72平方公里。本次研究的地段主要为30#的矿权区第11号段,面积约1平方公里。

2 矿区(床)地质

地层:工作区未发现沉积地层。

岩浆岩:本区的岩浆岩主要是白垩纪形成的超基入岩,岩性为深灰绿色纯橄岩、辉橄岩。根据首采区所采样品鉴定结果统计,岩石矿物含量为:橄榄石85-95×10-2(其中约一半发生蛇纹石化),斜方辉石3-10×10-2,主要为顽火辉石。金属矿物有镍黄铁矿、黄铁矿、硫铁镍矿,并有少量磁铁矿、黄铜矿、孔雀石等。由于后期的风化改造作用,纯橄岩、辉橄岩中的橄榄石大多发生蛇纹石化,从而转变为蛇纹石化橄榄岩。辉石大多发生绢石化。首采区超基性岩基岩主要出露有三处,分别位于工作区西南部、中北部及中东部。[1][2]

构造:本区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三条,F1、F2、F3,走向在55o-65o之间,出露宽度在15-30m。主要位于北部及中部的超基性岩内,性质不明,但可以确定为纯橄榄岩受到强烈挤压形成的构造破碎带,破碎带内见大量碎裂岩、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图2)。

赋矿层位:本区的矿产主要为红土镍矿,赋矿层位为超基性岩之上的风化壳上,具体为铁质红土,腐殖土,松散红土。

3 矿体(层)地质

矿体(层)特征:矿层数目不确定,一般为一层或两层矿,少数为三层或者多层矿。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受地形及风化壳的发育程度。共圈定了3个主矿体(分别以Ⅰ、Ⅱ、Ⅲ编号),其中Ⅰ号矿体为主矿体。Ⅰ号矿体总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向控制长1000m,南北宽560~780m矿体厚度一般为2-20m。平均厚9.32m。统计的厚度变化系数为46.76%,厚度变化幅度属稳定性。Ⅱ、Ⅲ号均为单工程控制的独立小矿体,长宽均为100m,Ⅱ号矿体厚2m,Ⅲ号矿体厚仅1m,且埋深相对较深,剥采比太大,虽品位达2.1×10-2,但实际工业意义不大。[1]

从钻孔样品物相分析及化验数据来看,红土镍矿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红土氧化镍矿石和硅酸镍矿石。红土氧化镍矿石位于腐殖土层 、松散红土层上部,结构构造较均匀,不夹杂岩石碎块,Ni品位较低,为0.8-1.2×10-2,Fe品位较高,平均品位49×10-2;硅酸镍矿石位于松散红土层下部,结构构造较杂乱,一般夹有强风化的橄榄岩岩块,Ni品位较高,为1.6-2.2×10-2,Fe品位较低,平均品位15×10-2。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Ni、Fe品位相互变化较大,Fe元素品位会突然减少,Ni元素品位则突然变富,这种规律在许多钻孔中都能见到。

从整体上看,镍矿体厚度与铁质红土、松散红土厚度亦呈正相关。一般来说,红土越厚,矿体也越厚,越富;红土越薄,矿体也越薄,越贫。

4 矿床成因

迪纳加特岛纬度为10o左右,靠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炎热干燥。区内大面积分布的超基性的橄榄岩及辉橄岩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母岩。超基性岩出露地表后经历了两个阶段改造。第一阶段红土化阶段。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橄榄岩或辉橄岩沿节理及裂隙风化,生成粘土及铁氧化物,并释放出其中的Ni、Mg被针铁矿吸附。风化作用继续发展,基岩被风化殆尽,地表铁氧化物的比例越来越高,Ni被吸附在针铁矿中形成红土氧化镍矿石,Mg随淋滤液被带走。第二阶段次生富集阶段。随着风化作用的深入,植被发育,地表的有机质含量变高,产生了酸性的环境。铁氧化物发生溶解和重新沉淀,其吸附的Ni从晶格中释放出来,并随淋滤液向深部迁移。在深部的碱性环境中镍沉淀生成含镍的层状硅酸盐矿石,即暗镍蛇纹石。同时,淋滤液中的Ni可与风化形成的蛇纹石、蒙脱石类矿物发生离子交换反映。[1]

5 成矿模式

从矿床成因上我们可以看出,地下水的发育对矿床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同一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又与地形地貌有关。在平缓的山脊等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流动较缓慢,因此就能长期参与风化作用的进行。

镍含量的高低,还与剥蚀程度有关。在低山丘陵、平缓的斜坡、平坦山顶等地段,地下水能长时间停留而使风化作用快速进行,但是剥蚀较缓慢,形成矿体的速度远大于风化剥蚀的速度,所以就能形成较厚较富的矿体(A、B、D、E)。在平坦的山谷等地,也可能形成较好的镍矿床(C、E、G)。这是由于先前在山顶及山坡地带形成的镍矿由于剥蚀作用被搬运到谷底,有时这类型镍矿规模还比较大,本区的ZK02-24、ZKJ0206、ZKJ0207等钻孔中都有验证。其中ZK02-24钻孔见到有两层富矿体,在11-17m见到了厚7m平均品位为1.92×10-2的厚大富矿体(图3)。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传统的正地形找镍矿方法,还要留意平坦的负地形成矿的可能性。

6 找矿方法

前人对红土镍矿的找矿方法主要利用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崔敏利等,2009)[3]、地球化学,其中对地质填图的论述方法较少。本文推荐地质填图做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找矿方法。本次地质填图根据地表出露情况,分为腐殖土,铁质红土,松散红土及坡积物,基岩。腐殖土常指被植被覆盖层,褐红色,暗红色,颗粒较细,结构较松散,含有植物根系,周围基本不见坡积物转石。铁质红土主要由褐红色、砖红色,土状、块状、皮壳状、胶状褐铁矿团块组成,见结核状铁质氧化物。主要矿物有针铁矿、赤铁矿。铁质红土没有被植被覆盖,直接地表。松散红土及坡积物主要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地表散落许多大小不等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岩块。基岩指超基性岩于地表的地区。

镍矿最有利的成矿地带是铁质红土及腐殖土出露区,其次是松散红土及坡积物出露区,而基岩出露区基本不成矿,或者说成矿作用很小。镍矿的厚度及品位从基岩、松散红土及坡积物、腐殖土、铁质红土依次增加。结合钻孔分析化验数据,我们做了统计,也验证了这一规律。

铁质红土区见矿率100×10-2,平均厚度达13.44米;腐殖土区见矿率达97.7×10-2,平均厚度达10.4米。松散红土及坡积物内的19个见矿钻孔中,有17个钻孔相邻于腐殖土区均见到工业矿体。所以松散红土及坡积物中的矿体从根本上来说是腐殖土地区矿体的自然延伸。基岩地区的钻孔大部分位于基岩夹缝中的红土部位,所以打到的工业矿体一般不具工业意义。

上述统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笔者认为这与镍矿的成矿特点有关。从根本上来说,同一地区的超基性岩侵入岩其镍初始丰度是相同的,经过各阶段的风化淋滤改造后,最后地表镍丰度变高,无疑是由于超基性岩的风化富集作用。风化作用越强,风化程度越高,那么超基性岩中的镍也就能完全释放出来,在红土中的丰度也就越高。风化程度越高,地表的Fe含量也越高,地貌上表现为植被不发育,地表土壤颜色偏红,并且见不到转石及其他堆积物,其镍含量也高。随着风化程度变低,地表的Fe含量也降低,地貌上表现为植被变得发育,地表土壤颜色偏黄,并且转石及其他堆积物变多,镍含量变低。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通过野外的地质填图,我们可以对镍矿的成矿性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从成矿和找矿的角度,把填图单元划分为这四种类型(见表1)。

7 找矿流程

前人在找矿流程方面已有论述,但是多限于大面积地形图测量,然后选区进行大面积地质填图和地球化学扫面,进一步人工挖浅井、打普查钻。如此工作方法,不仅耗费时间,也浪费资金和人力物力,笔者根据此次野外的经验,结合目前的先进技术,认为找矿流程如下:

(1)在现在处于低纬度(北纬15o-南纬15o)或者地质历史时期处于低纬度的国家的地质图上圈定纯橄榄岩或辉橄岩发育面积较大的地区。因为红土镍矿成矿的基本条件必须有超基性的成矿母岩及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

(2)由于赤道附近植被极其发育,人工进行地形图测量费时又费力,我们可以利用google earth 提供的高精度地形图数据制作1:5000甚至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张书华等,2012),速度快,成本低。

(3)选择地形图上坡度较缓的低山丘陵、平缓的斜坡、平坦的山谷盆地或者山顶等地区,进行野外踏查,在成矿有利地段,布设若干洛阳铲浅钻或者肩背式钻机,深度在5m左右。并每一米取一个样。

(4)利用Thermo Niton公司生产的便携式矿石元素分析仪(便携式X一荧光仪)测定浅钻样品的Ni含量(徐强等,2009;崔敏利,2009;付伟等,2012)。

(5)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其成矿性。如果品位较高,则利用地质填图圈定铁质红土及腐殖土发育地带,在圈定的区段内最有利成矿地带布置钻孔,根据钻探见矿情况结合地形地貌向四周延伸,并最终控制矿体,计算储量。

总之,就选出成矿靶区而言,利用此方法至少能将工时和费用减少四分之三。

8结论

通过红土镍矿的成矿演变模型,认为除了低山丘陵、平缓的山脊等地形之外,平坦的山谷等负地形也可能形成镍矿床。

把岩性单元划分为四类,并对每类填图单元的成矿做了详细的统计,如此下去通过地质填图完全可以圈定出镍矿的成矿区。

通过镍矿的高效的快速找矿模式,能大大加快镍矿的找矿速度,并节约大量资金。

基金项目:中钢矿业开发公司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基金项目(财政部财企[2012]84号)

参考文献

[1]陈怀亮,王志刚,王西玉.等.菲律宾迪纳加特岛30#矿权区红土镍矿首期地质勘查报告[R].天津: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2009.

第3篇

关键词金矿床 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江西徐坊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太湖—芙蓉山隆断束中,南城一大余,安远—鹰潭深断裂交汇矿区南东侧。鹰潭—赣州混合岩带通过其南部。(图1)

区域上大面积出露震旦系下统变质岩系,零星出露三迭系砂岩、砂砾岩,侏罗系砂岩、粉砂岩,白垩系红层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等。

岩浆岩活动以燕山早期为主,其次为加里东期。燕山早期有徐家村岩体和腾桥岩体等,岩体呈岩株产出,另外见一些小岩瘤分布,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加里东期主要形成混合花岗岩,一般呈小岩瘤产出。

震旦系地层在区域上发育规模较大的近东西倒转复式褶皱,其东延部分,在茅排--徐坊一带略向北弯曲,呈北东东--北东向展布。褶皱北翼正常,南翼倒转,褶皱形态紧闭,两翼近于同斜,在荣山一带的侏罗系地层中,发育一短轴状向斜,向斜轴向北西。断裂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南北,近东西和北西向,其性质一般为压性、压扭性。以断裂相互切割关系确定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北东东、北东、北西、近南北向。断裂成群成组平行排列,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为北东向断裂。由此观之。本区存在着明显构造迭加和多期活动的特点。

作者简介:江里跃(1968--),男,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勘查专业。

区域之西部,梨溪--荣山有一个孤独的砂金异常,南部丹下有一个钨锡铜重砂异常及与之扣合的铜铅锌分散流异常。

区域内矿产丰富,主要分布于区域南部,主要矿种有:金、钨、铅、锌、煤、石墨、磷等。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区内主要出露震旦系下统变质岩系,主要见上施组和下坊组。

上施组(Z1sh):其岩性主要有含矽线黑云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角闪帘石变粒岩、含矽线黑云石英片岩、含石榴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岩层倾向北西,倾角75°,出露厚度大于800m。该组地层普遍具强弱不同的混合岩化,长英质脉体多呈脉状、透镜状、肠状顺片理产出,脉体矿物成分布不均,总体含量为:长石70—75%,石英25—30%。混合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部分长英质脉体含金品位已接近或超过工业要求。

下坊组(Z1X):其岩石组合为:黑云片岩、含矽线黑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砾黑云片岩等,出露厚度大于170m。

矿区主要矿体均产于上施组中。

2.2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少,仅见有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和少量脉岩。混合花岗岩主要呈长条状、团块状、不规则状产于变质岩中,与围岩界线清楚,总体展布方向北东或北北东,岩性主要有两种:中(粗)粒混合花岗岩和中(细)粒(黑云母)混合花岗岩,后者主要见于钻孔中。脉岩主要有花岗伟晶岩、闪长玢岩、煌斑岩等。

2.3构造

2.3.1褶皱构造

矿区褶皱为一复式背斜,属于区域近东西向复式褶皱的一小部分,两端延出矿区外。

组成背斜核部的地层为震旦系上施组,翼部为震旦系下坊组。背斜北西翼在本区未见出露。总体轴向呈北东40°展布。由于本区断裂十分发育,破坏了褶皱形态的完整性。在上施组地层中,上下之岩石组合差异,大致恢复其次级褶皱形态,如图2。由图观之,复式背斜中次级褶皱发育,且大部分均已倒转,正常翼产状290--340°/40—65°,倒转翼产状相对较陡。其次级背斜之核部控制了混合花岗岩,而次级倒转向斜核部则控制了大部分断裂,并接受矿质沉淀,形成含金地质体。

本区小褶皱亦较发育,大多数小褶皱波长为20—30cm,波幅为15—20cm。其轴向多为北东,少数为近南北向和北西向。这些小褶皱属于后期褶皱迭加的结果。大多数褶皱呈等斜或紧闭状态,反映了强烈挤压之特征。另外,有个别小褶皱,其轴线近于直立,孤立地、不协调地产出于变质岩中。

2.3.2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集中在发育在矿区中部,总体展布呈北东向,由一系列北北东、北东及少数北东东向的压扭性断裂组成,断裂空间上似有向北东收敛往南西散开的趋势。

断裂对区内成岩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南东侧长条状混合花岗岩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金矿化受断裂制约更加突出,如Ⅱ、Ⅸ号矿体直接产于断裂中,大多数矿(化)体亦产于断裂附近的旁侧裂隙中,以断裂下盘为多。

应当指出的是,矿区内已发现多处有糜棱岩或糜棱岩化岩石,另外小褶皱亦较发育,且多为紧密型,个别褶皱呈直立状。上述特征说明了矿区发生过韧性剪切作用。

矿区规模较大的断裂主要有F1、F2、F4等,分述如下:

①F1断裂:位于矿区中部,长度>650m,地表宽一般为5—8m。该断裂段走向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较陡,多大于60°。断裂面沿走向或倾向舒缓波状,断裂主要呈破碎带、硅化(破碎)带等形式表现。硅化普遍较强,并见有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等。黄铁矿、磁黄铁矿是断裂中常见的金属硫化物。断裂中有时能见到自然金。

F1是区内活动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导矿、容矿构造之一,Ⅱ号矿体直接产于其中。

②F2断裂:位于F1断裂的北西侧,属矿区的最大断裂构造,长度约1750m,宽度一般为1—10m不等。断裂走向北东20—45°,倾向北西,倾角陡,为65—85°,破碎带中岩石主要由碎裂(黑云片)岩、碎斑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化云母片岩等组成。断裂带中见石英脉,石英脉脉幅15—30cm,膨大处达50cm以上;石英脉沿走向不稳定,总体排列具尖灭侧现,尖灭再现等特征;石英脉具金矿化,但品位大多较低(0.2—1g/t),只有9线附近(Ⅸ号矿体)金品位较高,最高达121.75g/t。

③F4断裂:位于F1断裂之南东侧并与之平行产出。断裂带内岩石主要有硅化岩、碎裂岩、碎裂花岗伟晶岩及硅化角砾岩等。断裂中蚀变较强,常见硅化、绿泥石化,并常见黄铁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

2.4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较发育,主要有硅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叶腊石化,蚀变多呈线状、带状,沿构造带或矿(化)体延伸。其中硅化、黑云母化与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另外,虽然绿泥石化分布较零星,本身与金矿化关系不明显,但若迭加在上述蚀变上,金品位尤好。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区内矿体均产于震旦系上施组地层中,主要受断裂控制,并赋存于断裂中或断裂下盘裂隙中,少数产出于断裂上盘或断裂交汇处。区内共有9个矿(化)体,矿体长35--290m,厚度一般为1m左右,最厚可达5.70m以上。矿体空间连续性较差,变化亦较大。矿体多呈不规则脉状、脉带状产出,矿体边界主要依靠化验结果按工业指标进行圈定。走向上矿带总体呈北东向延伸,自南西向北东,矿体走向稍向东偏转,其变化规律是: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倾向上呈舒缓波状,向下有增厚之趋势。

在矿(化)体中,石英脉或长石石英脉之形态极为复杂,常呈不规则脉状,肠状、透镜状、团块状等多种形态产出,具有平行排列或尖灭侧现象等特征,如图3、图4等。脉与围岩界线多较清晰,少数呈渐变过渡特征。脉边部常有一层厚薄不等的黑云母蚀变边。也有的黑云母蚀变沿裂隙贯穿脉体。石英脉中,长石分布较为普遍,并含少量云母,含量高时,长石可达15%以上,甚至达花岗质成分特征,自脉中心,向其下盘或两侧,长石含量增高,并常过渡为花岗伟晶岩。同时,沿走向和倾向,石英脉亦常为花岗伟晶岩所代替。

主要矿体为Ⅲ号矿体主要特征述如下:

分布于6—5线之间,赋存于F4断裂之下盘的次级破碎带或裂隙中,产出标高160--300m。矿体呈脉状、带状延伸。其中南西段矿体走向10º--20°左右,倾向北西西,倾角60°或更陡;其北东段,矿体走向向东偏转,为4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80°左右,矿体长220m,平均水平厚度为1.76m,平均品位4.40g/t,最高品位达11.95g/t,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62.40%,属均匀型,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40.50%,属稳定型。获得金的金属量393.77kg。

3.2矿石质量

3.2.1矿石的矿物成分

①矿物种类及组合

综合野外地质观察及人工重砂资料,区内矿石矿物成分种类有29种,其中硫化物类矿物6种,氧化物6种,硅酸盐及其它17种矿物(见表1)。主要有用矿物为自然金。

表1 矿石的矿物成分

在这些矿物中,黄铁矿、石英、闪锌矿的特征变化是很典型的。一般说来,黄铁矿颜色较深,晶形较差者,多呈浸染状分布,矿石金品位亦较好;反之,黄铁矿颜色较浅,晶形较好者,多呈细脉状分布,矿石金品位较差。石英以断面呈贝壳状、油脂光泽强者,金品位较富;反之则贫。另外表生作用下,硫化物流失,有的石英被铁染呈肉红色或黄色,其金品位有时亦较好。由石英脉—长英质脉,闪锌矿颜色变浅而鲜艳,其变化规律为黑色—褐黑色,少量黄色—棕色。

②自然金的形态及产出特征

据野外地质观察、民采调查及人工重砂鉴定,区内自然金主要呈金黄色,少量呈浅金黄色,浅金红色等,以粒状、片状为主,次为树枝状,长条状、网眼状,局部见立方体及八面体晶形。金颗粒较大,最大粒径在2mm以上,一般均在0.02—0.10mm之间。自然金多沿裂隙及矿物质粒间产出,少量呈硫化物的包体产出。金常与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或石英、云母等连生。部分自然金含铁质包体。含铁质包体的自然金呈强弱不同的电性。

3.2.2矿石化学成分

据部分矿石样品的化学及光谱配套分析结果统计表明,区内不同矿物组合的矿石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元素组合特征。其中,石英脉中,元素含量特别突出,分别为硅化岩或长英质脉的5—10倍,见表3。

在矿(化)体中,取9个金矿石标本进行单矿物颗粒的电子探针光薄片的分析鉴定,发现金品位与诸元素的相关性较差,如表4。

表2 矿石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注:Au、Ag为化学分析,其他为光谱分析,矿区背景中Au为微金分析,单位g/t。

3.2.3矿石结构构造

区内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结构,部分见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连生结构等。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细脉状、脉状构造,局部见晶洞构造及蜂窝状构造。

3.2.4矿石类型和品级

据区内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矿化等特征,可将矿区内矿石划分为三种类型:①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②石英—黄铁矿金矿石;③长石—石英金矿石。

三类矿石中,以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金品位最高,可达209.75g/t,其次为长石—石英金矿石,石英—黄铁矿金矿石金品位最低。

另据工业要求及区内矿石之特点,矿石可划分为二种工业类型:①金—硫矿石;②金—低硫矿石。

区内矿石主要以金—低硫化物矿石为主,约占总矿石量的95%,金—硫化物矿石主要分布于Ⅺ矿体。

表3 单矿物颗粒电子探针光薄片分析成果

注:据江西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检测报告2010年3月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矿床成因

纵观本区区域地质及构造地质特征,矿区中矿体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与其南部地区的鹰潭—南城—赣州混合岩带的总体展布方向一致,矿区位于该混合岩带向区域中浅变质岩带之过渡地带中。

由矿床地质特征可知:矿区上施组地层有较高的含金背景值,均方差很大,且岩石含金量随变质程度的加深降低,有明显的后期迁移之特点,含矿地质体中,石英脉、长石石英脉形态不规则,常呈细脉状、透镜状、肠状、团块状等,平等排列,带状产出,局部见脉体呈揉皱状。脉幅一般1—十几cm,少数达几十cm,多数脉平行片理分布,与围岩界线清晰,且边部常有黑云母边,较大脉中,时有片岩残留体,脉与花岗伟晶岩关系密切,常相伴产出,有时见分异过渡之特征。脉中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并含少量黑云母。同时脉中亦常见石榴石、矽线石等变质矿物分布。

由此观之,区内金矿及区域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热液,溶解活化了上施组地层中的金,并携之向构造有利部位迁移,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金自热液中沉淀出来而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

但必须指出的是混合岩化作用较弱地段对成矿反而有利,区内矿体均分布于中低级混合岩化发育地带,而众多的混合花岗岩中,并没有矿体产出,相反,有的混合花岗岩脉却切穿矿体,如在4号勘探线中所见的混合花岗岩产于矿化体中,却并没有同期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矿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区内的北东东向的矿体,分布于矿带之北东端,呈大脉、大透镜状产出,其围岩蚀变较弱,并有一套独特的多金属硫化物的矿物组合,区内所见仅两条,对其特征研究不深,成因尚有待探讨。

4.2金的富集规律

4.2.1与地层的关系

如前所述,矿区上施组地层具较高含金背景值,同时不同岩石其金含量相差悬殊,均方差很大,元素具有明显的后期活化迁移之特征,为本矿区金矿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4.2.2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区内断裂发育,为矿液的运移及矿质的沉淀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断裂控制着矿带的总体展布,并与其旁侧裂隙等一起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由于断裂主期活动为逆时针压扭,故相对而言,在断裂拐向北北东向处及其旁侧北北东向裂隙或次级破碎带等有较大的构造空间,更有利于矿液的储存及矿质的沉淀。

4.2.3与岩石及蚀变作用的关系

由前述得知,区内矿体多产于片状岩石中,且与蚀变作用关系密切。其中,与成矿有关的蚀变有:硅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一般说来,蚀变越强,蚀变种类越多,对成矿越有利,但当硅化过强时,金品位反而降低。

4.2.4与混合岩化作用的关系

区内大多数矿体均与混合岩化作用有关,为混合岩化热液成因。但并不是混合岩化越强,成矿就越好,有时正好相反,其与成矿的联系尚须以后进一步探讨。

4.2.5与其它因素的关系

①矽线石的生成与金含量的关系

区内矽线石多呈纤维状,为黑云母等矿物经蚀变而生成,在此过程 ,金被迁出,岩石含金量降低,均一化,见表5。

表4 矽线石与岩石含金量的关系

②岩石含脉率与金含量的关系

脉带中石英脉的含量(含脉率)不同时,其金含量亦有较明显的差异,见表6。当脉体含量≤5%时,金含量最低,分布较均匀(或呈迁出状态);在5—15%时,金含量最高,变化最大。

表5岩石含脉率与其含金量的关系

4.3 找矿标志

4.3.1地质标志

①石英脉、长石石英脉(带)

区内石英脉、长石石英脉(带)为混合岩化作用之产物,常成组成带产出于北东向断裂之下盘裂隙中,沿走向及倾向常与混合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等呈相变关系,多数脉顺片理产出,与片岩界线清晰,脉体呈灰白色,粒状、伟晶状结构,团块状、块状构造,脉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长石和少量云母,脉中有时含少量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此类脉(带)为矿区主要找矿标志。

②硅化(破碎)带

矿体直接受断裂控制,并产出于断裂之中或其旁侧次级破碎带中,以其岩石破碎并具较强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为矿区重要找矿标志。

③热液蚀变

如前所述,矿区热液蚀变发育,其中硅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呈线状、带状展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为矿区找矿的又一重要标志。

4.3.2 地球化学标志

据原岩样品分析结果统计,金矿体中,与之相关的元素主要为 Cu、次为Pb、Zn、Ag等,故在矿区找矿过程中,此诸元素,可以用做综合找矿标志。

本文主要根据《江西省南城县徐坊矿区金矿详查地质报告》编制而成。

参 考 文 献

1 张群喜.江西临川茅排金矿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金成矿动力机制探讨. 黄金科学技术2007

第4篇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 绿岩型金矿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大青山金成矿带内。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宙集宁岩群石榴黑云紫苏斜长麻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二辉斜长麻粒岩、角闪透辉斜长片麻岩、角闪透辉石岩、含铁石榴石英岩、长英麻粒岩和夕线榴石片麻岩,乌拉山岩群岩石组合下部为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灰白色浅粒岩、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上部为薄层长石石英岩、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灰色斜长浅粒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灰白色石英岩、角闪斜长变粒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灰绿色黑云片岩等,下元古界二道洼群黑云石英片岩、云英钠长片岩、灰白色长石石英岩、石英岩及矽线黑云二长变粒岩夹黑云斜长变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局部夹角闪斜长变粒岩,下部夹变质砾岩等。区内存在两套含金建造均为前寒武纪地层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元古界二道洼群。这两套地层沿大青山一带东西向分布,断续延长300余千米。目前在该带发现了几十处金矿点,其中在二道洼地区发现的10余处金矿(化)点几乎无一例外分布于上述两套地层中,如鹿场金矿床发育于乌拉山岩群中,以卯独庆金矿(点)为代表的一批小型绿岩型金矿床产于二道洼群片岩中[1]。

2. 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2.1金矿床类型的划分

目前大青山地区相继发现了油篓沟、卯独庆、哈拉沁等十余处金矿(点),按其矿化特征、矿石类型和成因等分为构造蚀变岩型、绿岩型。

2.2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2.2.1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油篓沟金矿床位于察右中旗速勒图北约5km处,新地沟金矿南2km处。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道洼群,为一套石英岩、大理岩、绿片岩组合,岩石受动力变质作用的影响大部分具糜棱岩化,部分糜棱岩又受后期构造改造而具千糜岩化。金矿化带严格受地层控制,分布于大理岩上、下层位的绢云千糜岩中。在二道洼群的南侧出露石炭系栓马桩组沙砾岩和侏罗系大青山组沙砾岩。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容矿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依据化验结果区分矿层。矿层产状与糜棱面理产状一致,形态随岩层糜棱面理产状变化而变化。矿层附近多有灰黄色硅化微晶灰岩分布,具蚀变现象,风化表面呈褐黄色。

目前用地表工程控制西段长>700m,圈定矿体3个。其中Ⅰ号矿体为主矿体,长688m,厚度0.93m~23.56m,平均厚度8.6m,平均品位2g/t,Ⅰ号矿体中段施工YZK2号钻孔,显示深部有变富趋势。

矿石中金属硫化物较少,含量

围岩蚀变以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次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钾化等。金矿化主要与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有关。硅化、黄铁矿化可划分2个阶段,早期形成含黄铁矿化长英质糜棱岩型金矿,晚期阶段形成褐铁矿化绢云千糜岩型金矿。

主要有用元素为Au,Ag可作伴生组分回收。

氧化矿经试采堆浸试验,浸出率可达45%。

2.2.2卯独庆金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呼市北约30km处。出露地层为二道洼群二岩组硅化白云质大理岩,绢云石英片岩。赋矿层位为大理岩下伏层位褐铁矿化绢云千糜岩。这套地层沿卯独庆北西向断裂呈带状分布,出露长约4km,宽200m~400m。走向西段NWW,东段为NEE,倾向北,倾角40°~75°。地层南侧与黑云母花岗岩侵入接触,北侧与元古代石英闪长岩断层接触。此外白垩系沙砾岩分布于矿区东北部。

中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二道洼群大理岩夹片岩内,具弱糜棱岩化,弱片麻状构造,岩体边部有大量的大理岩、绢云石英片岩包体。中元古代浅肉红色斜长花岗岩呈岩枝侵入早元古代石英闪长岩内,早元古代石英闪长岩与二道洼群大理岩呈断层接触,具片状构造,变质变形较强。

矿区内构造与区域构造线相同,呈北西向,主要表现为韧性剪切变形和北西向脆性断裂。含矿地层总体呈单斜构造,局部形成小的向形构造,在向形转折端处矿体有加厚变富的趋势。

经2000年工作,控制矿化带长800m,宽>60m,呈似层状,产状与围岩片理产状一致。

岩石类型以褐铁矿化绢云千糜岩为主,夹片理化薄层状白云质大理岩。矿化带为强片理化的糜棱岩带,具明显的褪色现象,裂隙、小揉皱、退变质及蚀变现象极其发育,带内岩石普遍含金在200PPb以上。Ⅰ号矿体长820m,如果矿体是按边界品位1g/t圈定的,平均宽度28.87m,较富矿段一般品位2g/t~5g/t,矿体西端变宽变富,向东逐渐变薄变贫。若按边界品位0.5g/t圈定矿体,则4条矿体合为一条,西段平均厚度53.9m,平均品位1.44g/t,东段平均厚度19.03m,平均品位1.68g/t,矿体非常适宜露天开采。

矿石类型主要为硅化褐铁矿化绢云千糜岩型。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自然银,次要矿物有黄铜矿、方铅矿,次生氧化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斜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伴生有效组分有Ag、Cu、Pb、S等元素,可以综合回收,金矿石光谱分析Cu含量>3000ppm。矿石结构主要有糜棱结构,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千糜状、浸染状构造。

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石柱浸试验和堆浸试验,金浸出率达65%,属易选矿石。

卯独庆金化探异常与矿化带吻合,该化探异常为1∶5万水系加密圈定,异常面积2.5km2,形态为三角形,与金伴生的前缘元素组合有Ag、Cu、Pb、Sb、As、Bi等。经1∶1万土壤测量,矿化带产于Au、Ag、Cu、Pb元素异常相互套合部位,矿置与化探异常位置十分吻合。

矿区进行激电、高精磁测方法试验,圈出的激电异常带与矿化带吻合对应良好,金矿体是本区内主要的高极化地质体,极化率平均为2.5%,最高为6.5%。其他岩性极化率相对较低。试验结果证实矿体具高极化、低阻、弱磁性特点;矿带向两端略有延伸,电测深表明矿体向下延深约100m。此项试验表明,物探方法在此类矿床找矿的有效性。

3. 控矿因素分析

如前所述,内蒙古大青山各种类型金矿床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前寒武纪地层、中基性幔源岩浆岩、韧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对区内金矿床起到控制作用。

3.1地层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二道洼群是本区金矿床(点)最多的层位,卯独庆、新地沟等金矿床均出露在该地层中。二道洼群为一套产于古元古代为裂陷槽环境下的碎屑岩-泥岩-碳酸盐夹火山岩沉积建造,变质程度属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产于二道洼岩群金矿床主要产于其上部层位,为绢云绿泥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长英质片岩等,它们的原岩为陆源细碎屑岩。这些岩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活动间歇期或由火山活动向正常沉积作用过渡时期,或由陆源碎屑沉积向碳酸盐岩沉积的过渡时期,即它们形成于沉积环境发生变迁的阶段。这样的环境往往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聚集,而形成金的初始聚集层。

下元古界二道洼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由表2可见,该群底部为红山沟组绿片岩建造,上部为哈拉沁组碳酸盐岩夹绢云片岩建造。红山沟组以富集Ti、V、Sn、Th、La、Zr、Nb、Rb、Ba为特征。其中Nb和Zr浓集系数为3.34和2.92;哈拉沁组富集Cr、Ni、Co、V、Au、Sr、La、F、P等元素,其中Au均值为3.72,该组中二个黑云石英片岩含金分别为40.4ng/g和31.7ng/g,Au叠加强度系数3.75。该群相对贫化元素有Li、Mn、Ag、As、Sb、Bi、Hg、W、Mo、Cd、U、B、P。

该群含矿性特征:以成矿元素Au富集成矿为特征,特征元素组合是Cu、Cr、Ni、Au,说明金的成矿与绿泥绢英片岩有关。赋金矿部位通常都在绿片岩顶部和灰岩底部或灰岩夹黑云石英片岩中。这是由于含金变质热液遇到碳酸盐岩碱性障时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而引起金的沉淀富集成金矿。金矿还受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如哈拉沁金矿受褶皱背斜构造的虚脱部位形成很富的石英脉型金矿(金品位大于10g/t),卯独庆金矿受断裂构造转变处或交汇处形成金的富集。另外,二道洼群分布区的金矿围岩中金明显富集,如哈拉沁矿区围岩中含金均值6.5ng/g,新地沟金矿围岩中含金均值3.4ng/g,卯独庆金矿围岩中金含量为4~6ng/g,说明二道洼群岩石中原始金含量丰富,致使成矿后围岩中残存金也多。

二道洼群中找金矿建议:一是对察右中旗新地沟1:1万土壤测量成果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近几年地质物化探新成果,进行深部找金矿,扩大已知金矿远景;二是对区域化探金异常AS12、13、14进行深入查证,在二道洼群中寻找绿片岩类型金矿;三是深入评价哈拉沁区域化探AS50金异常,该异常规模大(面积大于50km2),强度高。同时深入研究哈拉沁的1:1万土壤测量成果,该成果除Ap6为哈拉沁金矿引起外,还有Ap12、13、17、22等重点金异常未深入查证,这些异常初步查证时拣块样分析发现金达工业品位,但未进一步深入评价[2]区内主要绿岩型金矿床均和二道洼群关系密切,主要有有:卯独庆金矿床、补换沟金矿点,还有研究区东部的新地沟金矿床、油篓沟金矿床。

3.2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内蒙古二道洼地区金矿床主要受控深大断裂及相关的次级断裂,其中东西向深大断裂控制矿床(点)分布,次级断裂控制着矿体的分布,因此,矿体走向多为北东向、北西向,少量南北向。内蒙古中部区深大断裂既控制着不同构造单元,又控制着金矿床的空间产出位置,深大断裂为控矿和导矿构造,其次级的斜滑移正断层为容矿构造。如乌拉山―大青山山前断裂控制着乌拉山金矿田及红山口、哈拉沁、鹿场和牌楼、种地窑子等金矿床;石崩断裂控制着老羊壕等金矿床的产出;固阳―土左旗断裂控制着东大塔等金矿床;山后断裂控制着东伙房等金矿床。在绿岩带区,韧脆性构造带对金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有新地沟、后石花、摩天岭等,脆性断裂带型金矿床有大汗青、东伙房、松树背和打不亥金矿床等。按矿石建造可分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矿床均为热液型金矿床,其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点。当然,任何成矿作用均不是孤立的。在内蒙古二道洼大青山地区,尽管特定的地质条件形成独特的矿床类型,但更多的体现是相互作用。一般来说,地层主要是提供成矿物质,而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体主要还是靠构造活化和热叠加才能形成。因此,在有利地层、有利的岩浆环境和有利的构造带中才是最好的找矿部位。即使在绿岩型金矿床中,其构造作用显而易见,在该类矿床中,只有在剪切带或脆韧性过渡带中才是有利的成矿部位[3]。

4. 找矿方向

通过对大青山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其成矿特征的论述,控矿因素的分析,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金矿找矿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重视古元古代二道洼群分布区的找矿工作,尤其是其叠加有韧性、或韧性-脆性构造地区是找矿最有利地段。

(2)主干断裂带和次级断裂的交汇处,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是本区重点找矿地带。

(3)矿化带受强片理化的糜棱岩化带控制,矿化带、矿体产状均与糜棱面理产状一致。

(4)矿化层呈层状、似层状,宽40m~120m,长1km~2km,主矿层厚7m~53.9m。

(5)矿石品位较低,一般2g/t±,最高可达70.5g/t,在褶曲核部一般较富,在其上叠加断裂控制的热液蚀变可出现特高品位。

(6)含矿层宏观上为褪色带,具有较强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7)矿体与金矿化层呈渐变过渡,依化验结果圈定,金呈微细粒状赋存。

(8)矿体为高极化、高磁、低阻,激发极化法找矿效果好,矿体视极化率一般在2.5%~6.83%之间[4]。

(9)矿床有较好的1∶20万化探异常,1∶5万水系加密后重现性好,金矿化层产于Au、Ag、Cu、Pb等元素的套合处,故金的综合元素异常为本类矿床最有效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内蒙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特征和变质动力学,金巍 李树勋 刘喜山(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长春 130061)

[2]冷福荣、黄增芳、任亦萍,内蒙古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及普查找矿建议,内蒙古地调院内部资料,2004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维护高速公路使用功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使用效益,促进高速公路事业快速发展,必须要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虽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从总体来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管理意识需要有新的创新,管理设备需要有新的加强,管理技术需要有新的进步,管理方式需要有新的转变,市场化运作需要有新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养护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对人、财、物的管理是比较粗放的,仅靠生产实绩表、材料消耗表以及考勤表等手工进行处理,缺乏详尽的材料、机械、人力资源、生产以及路况等管理系统。同时养护自我查评、好路率的形成等源自手工操作,资料查阅困难、汇总不及时、容易出错,管理部门难于监管。

2.思想认识不足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并没有把养护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认识上的不充分,是造成养护行动不到位的思想根源。目前和以后的规划中,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处在高峰时期,建设任务繁重,如果不能进一步解决养护管理这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将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3.养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比例不足35%,创新人才较少,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相对较差,对已经取得的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够重视,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4.内部体制和规范建设不够完善

内部关系不理顺,政出多门、职责交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而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直接影响着交通行业的管理职能。

5.市场化运作不到位

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缺乏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活力,养护市场专业化水平低,有竞争力的大型养护企业发展缓慢,养护市场对养护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由于对养护市场的监管缺乏力度和手段,高速公路养护仍然沿用传统的一般公路养护方法,没有全面进入市场化运作。

二、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有效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

国内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及时有效的养护能够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我们应该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有效落实养护管理工作。需要认识到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早期损坏严重和车流量迅速增加以及重型超载车辆比重过大的特殊情况下,做好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工作,减轻路面损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这不仅是公路工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意义重大。从思想认识上要贯彻落实“建养并重”的方针,切实扭转长期重建、轻养、轻管理的倾向,增强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体现在行动上需要落实各项养护管理措施,做到养护资金到位,养护组织到位;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督促检查。

2.不断创新技术

应强调养护工程的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时效性,力求实现养护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养护方案更加合理,养护技术更加先进,养护方法更加符合实际,使养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高速公路养护目前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微表处、雾封层、新型冷补、新型灌缝以及热再生等技术。特别是及时实施微表处等封层养护技术,对处理车辙病害,增强路面抗滑性,防止水损害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保型路面养护新技术,包括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低噪音路面技术、常温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工业废料筑养路技术等,用较低的能源消耗,较小的环境成本,使公路维持较高的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公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废旧公路材料的循环利用,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例如在大修工程中,对损坏的基层采用了沥青大碎石结构,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对路面早期损坏起到了遏制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黑色化过程中,采取碎石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积累了水泥路面改造的经验。

3.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系统

建立养护管理系统,防范于未然预防性养护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一项根本性制度,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根本性措施。为推进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我国各地加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的路况调查、病害观测,处理情况等信息收集和记录,一些成果开始应用。有系统地推进养护管理系统建设,建立预防性养护制度,转变养护方式,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实施预防性养护制度,是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一条基本经验。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把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提到日程上。因此,首先要加强对预防性养护制度内涵的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总框架;其次需要加强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科学养护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向着开发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发展,全面推进养护管理方式的转变;再次是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特点,抓紧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尽快形成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的基本措施和成套技术。

4.规范养护标准体系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养护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反映较多的问题是规范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全面,操作性相对较差,养护维修工程的很多方面无标准可依,无规范可循。如大修类工程不得不参照建设规范行事,直接影响着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应该组织力量,在总结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养护技术和经验,抓紧推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建议养护标准规范建设推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制度,允许并指导地方在国家标准规范体系的框架下,从当地实际出发,建立更适合当地特点,更具操作性的标准规范系统,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5.推进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

按照”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原则,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养护资源的基础作用是高速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积极培育养护市场,重点加强企业准入条件和资质管理,有方向地扶持较有能力的养护企业的发展;二是大型养护工程积极推行招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三是推行日常养护工程专业化承包,取得明显效果;四是加强包括养护质量评定、规程、规定、安全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养护市场行为。

6.加强养护体制内部改革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加强行业养护管理高速公路是公益性社会基础设施,无论是政府资金投资还是非政府资金投资,所形成的公路资产都是非经营性资产,其产权均属于国家。建议在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中,一是不宜按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形式进行管理。二是高速公路公司不能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经营的是公路收费权,而不是经营权,应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三是要杜绝将高速公路行业养护管理职责划归运营企业,造成运营企业游离于行业之外和行业养护管理职责丧失。从长远考虑,应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就养护管理而言,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行业管理,落实管理职能,充实管理力量,切实把养护管理工作做好,抓出成效。

7.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老路结构与新路结构的关系,养护施工与维持交通的关系,施工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和旧料再生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是现阶段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大车流量路段高速公路维修期间的交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地从设计方案到组织实施,从时间安排到路段工序选择以及施工管理各个方面均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更好的服务车辆的思想。应着力抓好养护方案设计审查和切实加强施工管理两个重点环节,实施人性化服务,确保通行和安全。

8.提高职工素质

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工维护根本利益的需要,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市场经济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与目前一些职工素质较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经济成分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形式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打造高素质的职工群体,所以我们应该普遍提高养护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可以通过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等方式,使养护人员经过学习,增加专业技术知识及责任意识,达到高速公路养护对人员的要求。

三、总结语

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将树立“按需养护”的理念,按路况实际需要安排养护经费,杜绝人为压缩正常养护经费。对公路路况较差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交通部门将主动出击,依法先停止拆分通行费收入进行强制养护。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目标、路况水平、服务质量、服务区扩建改造等作出规划,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养护检查评定,全面掌握公路技术状况,合理制定养护计划。逐步建立高速公路养护计划备案制度,加大高速公路养护投入。进一步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和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落实快速处置机制,确保高速公路路况良好。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标准,根据交通量及时增开收费车道和增加收费设备,避免造成车辆拥堵。总之,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2.2.2.2 水泥厂

因为水泥矿是供给公司控股公司的水泥厂,沟通便捷,水泥厂生产工艺也根据矿石资源情况而设计,并不断改进,200万生产线与老系统生产的水泥原料到水泥厂进入均化库还经过充分的中和,中和后的0-50cm的原料再与0-10cm与细粒石灰石再中和。

2.3 质量管理人员条件

船山矿经过多年的运转有成熟的质量管理网络,每个质量岗位人员职责明确,采矿技术人员根据每月计划和采场现状编制采掘计划,取样工每天到采场对潜孔钻取样,地质人员每年做生产勘探保证地质图纸的正确性,部门经理与质管员结合地质图纸综合分析后,制定出矿方案并形成爆堆质量分布图,生产部将每一个爆堆质量分布图纸交给采运车间,并在现场插牌、红旗标示,采运车间质管员交代到电铲装运工,做到操作工心中有数,以保证不同品级的矿石进不同的生产线,生产部与采运车间质管员每天都到采场根据前一天的生产情况,随时调整铲装作业。其次在矿石的加工运输过程中,生产部制订并监督各部门与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工艺质管员每月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定期进行粒级测试,并每天巡视生产线,岗位工要求1小时巡视一次并取样,运输系统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化验室做到及时准确的将化验结果送到质管员手中,每一个质量管理的过程都已控制到。

2.4设备条件

采场铲装设备较充足,设备能力有富裕。

3.质量中和的具体做法

由矿石资源可知熔剂矿中配入高S矿石,水泥矿中利用排土场及采场内的夹石是可行的,工艺技术条件也能做到将矿石充分中各,质量管理各司其职,设备富余,所以每天上班后生产部质管员就根据前一天生产矿石的情况结合采场现状,与采运车间质管员到采场安排铲装作业,决定低品位、泥巴矿是否进入生产系统,进入哪个系统的比例是多少,比例由运输汽车的辆数决定,还是进入图三中的露天堆场a,b,以后再回配,因为不能滞留在采场内,再决定哪个系统哪个仓位(堆场)的发运比例。

4.质量中和取得的效果

经过如此质量中和,即使有一个班质量超标,几个班质量一中和就能满足用户要求,2010年熔剂矿输出矿石合格率为100%,水泥矿也符合要求。

2010年采场动用储量624万吨,出矿605万吨,回采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7%,提高了12百分点,矿产品价格为27元/吨。采场增加采出矿量=(年产矿石量÷实际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设计开采回采率)=(605.7÷97%)×(97%-85%)=70.42(万吨),增加矿产品收入=增加采出矿量×单位矿产品价格=74.93×27=1901.34万元。

2010年入选矿石量355万吨,实际全部回收,设计选矿回收率92.5%,我公司生产石灰石矿,矿产品价格为27元/吨,增加的选矿产品量=年入选矿石量×入选矿石品位×(实际选矿回收率-规定选矿回收率)/精矿品位=355×54%×(99.9%-92.5%)/54%=26.27(万吨),增加矿产品收入=26.27×27=709.29(万元)。

利用排土场和采场内低品位、泥巴矿为149.38万吨;产品平均价格约为11元/吨,增加收入:增加的产品增量×产品平均价格=149.38×11=1643.18(万元)。

2010年可以增加收入1901.34+709.29+1643.18即为4253.81万元,可以看出2010年利用矿石中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老的排土场搬迁的过程中将废石回收利用减少了征地,新系统生产线上原进入尾矿坝的细位石灰石被回收利用,为尾矿坝的尾矿下一步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也减少了危险系数,减少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5.结束语

1、质量中和是矿山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2、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减少以往排废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3、挖掘矿产资源潜力,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镇江市船山熔剂石灰岩矿延深地质勘探报告2002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第6篇

关键词: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节约用地;厂址;运输方式

中图分类号:U452.2 文献标识码:A

总图运输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工程项目如果想要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总图运输的设计就必须是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还应该是因地制宜的。总图运输设计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此影响其设计好坏的干扰因素也是很多的,所以负责总图运输设计的相关人员不但要具备非常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在设计之前必须研究和调查工作,在应用与其相关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等一系列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协调设计中的基础设施以及各个专业的设备,也才能使他们发挥最优异的作用。

1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节约用地

1.1 在海滩和河滩处建厂

我国大概有10000Km以上的海岸线,也分布着众多的内河和湖泊,湖海滩地占有的面积也都是很大的,所以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滩地,在一些海滩和河滩处建造工厂,就能够节省下来很大面积的土地。如我国的宝钢厂在长江入海口的滩地处围堤并造地1000hm2以上的面积;而我国的上海石化总厂也在杭州湾的海滩处造地约700hm2的面积。当然在滩地处建厂也是有一定的问题的,不但会增加修堤的工程量和填土的工程量,同时建设构筑物的地基的处理费用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在海滩和河滩处建厂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因素,为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在坡地和山地处建厂

在坡地和山地处建厂就能够尽量的不占用良好的田地,但是在山地和坡地处建厂也是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的,这些区域的地理条件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建厂施工时就会出现土石方工程量很大以及道路联系困难等一些不利的因素,当然在这些区域建厂也是有一些有利的条件的。如云南玉溪的钢铁厂,烧结厂作为钢铁厂的配套厂就被建在了当地的坡地上了,这样既减少了土石方工程的工程量,同时物料运送是从高地向低地运输的,运营的成本也就相应的降低了。另外在山地和坡地处建立工厂也更有利于排渣、排水以及排废气等设施的建立。在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通过前期的详细的调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对于当地的地形和地质等复杂因素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对任何的突况都应该严肃的对待并且妥善的处理。

1.3 设计时应尽量的采用高效的生产设备

在企业的工艺生产时应尽量的采用高效的生产设备,这也是减少厂区用地的很有效的手段。如对于一座废石含量大概为2500kt/a的露天矿山,如果采用汽车的运输方式,需要的道路以及停车等场地约为5.5hm2;而如果采用火车的运输方式时,就要约为7hm2的面积;而当采用高强度的胶带机作为运输方式时,就只需要约为3hm2的面积了。又如使用两台载重量为2吨的汽车运输时,停车的场地就需要37m2,当采用一台载重量为4吨的汽车进行运输时,停车的场地就只需要33m2了。

1.4 多发展多层建筑

在为企业进行总图运输设计时,一些生产、生活以及辅的建筑物也是可以被建设成多层建筑的,如一个企业的各个楼层都是可以存放劳保用品、轻型材料以及仪器和仪表的,而企业仓库的底层也是可以堆放材料和一些体制和重量较大的设备的。另外在半山处修建的仓库的底层和楼层都是可以设计成双向开门的,这样就能够从两个方向进车了。还有一些生产型的企业的车间办公室、配药室以及化验的实验室也都是可以设置在矿厂的楼层的,而地下室也是可以作为水泵房的。

1.5 尽量减少辅助设施的设计

各个企业之间应加强互相的协作,不能够单纯的追求企业的全和大。而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机器维修、汽车维修、交通运输等内容也都是可以作为外委或是协作的。另外在企业中常见的如供电、供水以及污水处理等公共性的辅助设施,这些公共性的设施只要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集中建设或是合并建设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而企业的道路养护设施、铁路养护设施以及生活性的福利设施和绿化管理方面的设施也是应该外委或是协作的。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用地的面积,也能够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

1.6 开展综合利用

一些如冶炼厂和矿石废石厂都是需要大量的用地面积,所以对于这些废石和废渣就应该开展综合利用,将这些废料变废为宝,在减少了用地面积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我国的大红山的铁矿厂的废石经过处理后,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已经作为道渣、路面、墙基以及桥墩的材料被广泛的使用了;而我国成都电冶厂的水淬渣在经过化学的处理后,也已经作为水泥厂原料的添加剂被广泛的使用。

2 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厂址选择

所谓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厂址选择,就是指建厂地区的选择以及工厂场地位置的选择,同样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也必须考虑到在此厂址会对这些生产型的企业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同时对于一些如运营成本、投资金额、运输距离以及利润率等较为复杂的因素,还必须运用到数量概念对其比选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当然在进行厂址选择时,并不是仅仅用量化的数据以及经济上的效益就能够完全决定厂址的选择。

3 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运输方式选择

一个生产型的企业实际上并不应该有多种的运输方式,但是由于所运输的物料的性质、数量、用途、操作条件甚至是运输距离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发挥设备最佳的使用性能,就又不得不选择多种的运输方式。

如在对一个露天矿进行设计时,对于一些矿石和废石一开始采用的运输方式应该是自卸汽车,这种运输方式具有运输速度快、运送效率高以及运转灵活的优点,但同时汽车运输也受到了道路条件、备品备件供应以及成本等条件的限制。所以经过设计人员的研究得出,汽车和火车联合运输的方式应替代单一的汽车运输的方式,如果火车运输总量的30%的岩石,那么就能够减少一半的汽车用量。而在采场内,铁路是单独进线的,各个阶段也不会受到影响。在采场的外面,线路的布置也是很简单的,各个方式的运行也不会彼此受到干扰。所以引入铁路系统,采用火车和汽车联合的运输方式运输物料,运输的费用就能够节约将近3000万元。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节约用地、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厂址选择以及企业总图运输设计中的运输方式选择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一个生产型的企业的总图运输设计的工作是一项艰巨并且复杂的工作,但是它的作用又是极其关键的,优化总图运输设计的方法和措施有很多,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所有的总图运输设计工作者应不断的钻研和探索优化设计的方法,只有这样,总图运输这门学科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生产型企业才能够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吴敦流.试论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几个主要问题[J].化工厂设计,199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