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买椟还珠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字词的掌握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童志斌老师在《文言文教学岂可轻视文言》一文中说: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文言语言教学,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问题,并且针对当前一些年轻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无视文言教学的独特性,干脆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淡化甚至省略掉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习积累,节省了一些重要句法语法的训练,抹杀了文言文学习中疏通词句、去掉阅读障碍的任务,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当然,也并不是说文章中的所有文言词汇都应面面俱到讲解,比如现代少用的字词、词性的研究等,既不要深挖,也不必讲得很复杂。以《论语十则》为例,课文的“焉”的用法有很多,有时充当助词,有时又可以是兼阅,我们就不必讲得太深入,以免学生“精神疲倦”而“无所得”。但一些主要的、常用的实词、虚词、句式和注释,是一定要重视讲解并要求积累的。
二、整体感知文章主题和段落大意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
作为离现代汉语久远的文言文,很多句子、字、词翻译后,学生还是不能流畅地通晓大意,甚至因为一个词理解错误,与上下文衔接不连贯,误解了大意。教文言文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载体,而不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那是“买椟还珠”,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
教学时重视学生通晓文章的主题或段句的大意,对学生学好文言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更可避免学生咬文嚼字,甚至断章取义。适当的篇章,甚至可以布置学生把现代文翻译和原文一起背诵。所以,有的教师在教授课文前,就把文章的翻译抄写出来,或让学生先感悟大意,也不失为一种学好文言文便捷的方法。
三、进行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诵读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特别适用于古代诗词和初中所学的浅易的文言文。其实,不单是学生,老师课堂上也要范读引导和感染学生,而且,学生在课前、课后更要注重诵读。
诵读,不应该是简单的熟读和死记硬背。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更要联系文章主题、段句大意,读出语气语调和感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文章第一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为后文抒情设伏,是全篇文字的导引,应平调朗读;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用一个问句启发第三段的悲凉和阴沉;第四段与第三段是两个排比段,由悲到喜,过渡到明朗和欢快,第五段抒发自己的胸怀和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最后以时间作结,与开头照应。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古文的诵读,只有理解了感情,再用心,用力地真正做到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练习和评价是学习和巩固文言文的最佳途径
很多教师在上文言文课堂时,偏重于自己讲解,忽视了学生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过程;学生对文言知识理解本身较难,课堂时间又太过仓促,有几人能在极短时间里“脑筋急转弯”?在文言文教学时,对于重点知识,教师可以把它化成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理解甚至讨论几分钟,然后提问学生,甚至请学生上台练习,之后进行评点和总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又能让学生有一定时间理解和感悟,评点又增强了学生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课文中的要点,尚且可以把它化作练习,课文后的练习更应当先布置,后评点,以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学生刚接触文言文课文的时候,作为教师,对于重点,更应当评点得细致和周到。
关键词: 成语 翻译原则 翻译技巧
一、引言
成语源于中华民族,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其定义为: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更强的表现力,历来为人们喜欢的一种精粹的寓言材料。成语往往还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成语具有如下的特点。
1.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整齐匀称,顺口悦耳。
2.语言统一,结构固定。换言之,即它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整体意义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中揣测出来。
3.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要让英语国家的人准确无误地理解、欣赏甚至运用成语,就要注重对成语的英汉翻译过程。
二、成语的英文翻译原则
准确地对成语进行英文翻译必须联系实际,遵从以下原则。
(一)等效性原则
等效性原则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翻译目标,等效论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将读者反应的快慢作为衡量信息传递是否成功的标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悠久的历史,其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如何让英语民族的读者体会到成语的精妙,达到与本族读者同样的感受,这是成语翻译的关键所在。
(二)简练性原则
成语一般以四个字为主,有时字数更多些,但其蕴涵的意义非常丰富。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应体现简练性原则。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用一句英语成语:“While there’s life,there is hope.”更为简练;“竹篮打水一场空”就不如把它译为:“All is lost.”更为恰当。
(三)生动性原则
成语,一般都有着生动的形象。有些成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来一直为人所运用,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汉语中广泛存在着这些成语。如:望梅止渴,刻舟求剑,买椟还珠,瓜田李下,龙腾虎啸,沧海一粟等。因此,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必须坚持生动性原则。如:顺水推舟译为:push the boat with current.
三、成语的英文翻译技巧
在成语的英文翻译过程中,必须多种技巧相结合,译出成语的精髓,从而使译文更精彩,增进文化的交流,使汉语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读者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尽可能保留成语的形象,民族特色和修辞。对字面形式和语言形象都能为译文读者所理解的成语,我们一般在采用直译法。
1.完全直译
完全直译,即把成语的每个部分都直译出来。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Everyone must die,but one's death might lighter than a goose feather or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
这样翻译形容鲜明,语言明确。若译成“insignificant or significant”则索然无味。
有些成语并没有形象的比喻意义,他们的字面意义也就是他们的实际意义。这些成语,当然可以按字面直译。例如:
有钱能使鬼推磨。
If you have money you can even make the devil turn your mill.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to rear people.
2.部分直译
有些成语则不用完全译出,对由两个意思相近的部分组成的成语,可以只翻译出其中的一个部分,即可代表整个成语的意思。如:这个问题搞得他晕头转向。晕头和转向都表示很疑惑,没有方向感的意思。那么翻译的时候“晕头转向”译为:be utterly confused即可,“转向”(1ose bearings)不必译出。所以整个句子可以译为:He is utterly confused by this problem。类似的还有:一朝一夕(overnight),根深蒂固(sow-stirring)等。
(二)意译法
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就很容易引起错误联想,而且在英文中也没有合适的同义成语可以借用,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法,即需要把原成语蕴涵的意义翻译出来,而不仅仅从字面入手。例如:“扬眉吐气”和“人山人海”这两个成语,如果按字面分别翻译成“to 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和“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就不能准确传神地把意思翻译出来。因此需要注意这类成语蕴涵的感彩和夸张修饰成分。其实“扬眉吐气”是用来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所以英翻译为“to stand up holding one's head high”而“人山人海”则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所以应译为“high crowd of people”。再看下面的译例:闭门造车(act blindly),不到黄河不死心(Not stop until one reaches one’s goal)等。
(三)注释法
如果成语的含义不能被目标语读者完全理解的话,译者翻译时就需要给予更多的补充说明和注释。“补充说明”是指增加相关的信息,以帮助读者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这种补充说明通常是简洁的。比如:“事后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他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历史,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最好补充说明一下诸葛亮是何许人,这样一来,目标语读者就更容易理解汉语成语的意思了。再比如:
班门弄斧——showing off one ’s proficiency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the master carpenter
八仙过海——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the eight fairies are characters in the Chinese myth story)
(四)省略法
成语有些是对偶词组,前后两对含义相同,修辞上优美匀称,尤其在四字结构的成语中,多呈现“同义反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崇尚简洁的英语中是最忌讳的。为了避免“同义反复”,翻译这类成语时,译者准确地译出其形象的含义就可以了。比如:“无影无踪”中“无影”译作without an image,“无踪”译作without a trace,两者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用without a trace就足以表达这个成语的含义了。类似的成语还有:愁眉苦脸(gloomy faces),天长地久(eternal like skies)等。
四、成语的英文翻译应注意的事项
(一)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有一部分的成语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有的源自神话、寓言,有的出自历史事件或典故。对于这些成语在翻译时只能采用意译的方法。而有时意译的方法时常不能准确表达原成语的意思,就会使成语的意思发生改变,从而文章的整体意思也不能准确地表达。一个成语可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表达,英汉双方意义是否对应,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狡兔三窟”和“the mouse that has but one hole is quickly taken”比喻不同,表达方法不一样 (一用兔喻,一用鼠喻,一正一反),但含义相似,都指为了安全多找隐蔽处。又如:“亡羊补牢”与“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表面看相似,实则无法等同起来。汉语中“亡羊补牢”暗含为时未晚之意,而英语中却表达的是为时已晚,意义正好相反。可见形象相似的汉语与英语的固定表达法,比喻义有时却常常并不一样。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反映的是两种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因此,进行汉语成语的翻译时,应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切莫胡乱硬译或不假思索地套用。
(二)从语境出发
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成语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成语表达形式,而文化语境正是提供理解和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成语的重要依据。如果把成语放在句子中、作品中就要注意不能简单地照搬词典释义,而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的处理。请看下面的例句:
全客厅顿时显得一团和气了。成语“一团和气”的原意是指一些人只求和睦相处,不讲原则。含有贬义色彩,而在例子中却指气氛融洽,感彩属于中性,所以译成了complete harmony prevailed in the hall。
再例如:可是青年热烈的求知欲望和好高骛远的劲头,管它懂不懂,她还是如饥似渴地读下去。译为:Yet her youth craving for knowledge,her aspiring spirit,made her read on eagerly whether she understood or not.成语“好高骛远”原是贬义词,指人们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目标,而在例子中意为胸怀壮志,含有褒义色彩,所以译成了aspiring,以上两个译文说明在特殊的语境中汉语的应用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翻译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和揣摩,切不可照搬字典上成语的释义。
五、结语
由此可见,成语的翻译比较复杂。我们必须注意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充分考虑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避免死译、硬译。因此,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考虑多种译法而不能拘泥于一种,灵活地处理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但究竟如何使成语英译文与整篇文章珠联璧合,这个问题还值得我们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
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霍恩比(A 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商务印刷馆,1997.
[3]朱艳.话里话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然而现实的《(论语)选读》课堂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误读、俗读、盲读。所谓误读,就是错误地解读,误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儒家的观点。这一方面是由于《论语》年代久远,许多要义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歧见;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系统地学过《论语》,对《论语》一知半解,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如学者所说:“孔子的道,是中国文化的宫墙。凡是未得其门而人的人,不可像叔孙武叔那样妄出言语。”所谓俗读,就是庸俗地解读孔子思想和儒家观点。这一方面与浮躁的世风和恶搞经典有关,以庸俗功利的眼光解读《论语》;另一方面是学习的目标指向高考而不是传承文化。所谓盲读,就是盲目地读。教师带领着学生匍伏在地上仰望着孔子,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不加辨析、反思、批判,照单全收。
针对误读、俗读、盲读,我们提倡正读、雅读、思读。
一、正读
所谓正读,就是正确地解读,通过系统地读、参照着读、联系着读等途径走近真实的孔子。
1.系统地读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各则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要准确理解儒家的义理,需要结合整本书系统地读。比如儒家的核心概念“仁“,前后出现了一百多次,只有前后勾连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仁”的思想内核。《(论语)选读》编者按照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等主题对《论语》进行了重新编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同时又打断了原本相连的话语,给理解带来了新的难度。如学习《周而不比》中“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时,有教师提出问题:“儒家倡导‘仁者爱人’,怎么这里又厌恶人呢?”师生讨论一番后得出的答案是:从这可以看出儒家认为仁者应该爱憎分明,既要爱护好人,也要憎恶坏人。这是典型的误读。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紧接着后面的一句话是:“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对好人固然要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两句话连起来看,意思就明确了: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看天下是没有―个人说可恶的,对好人要爱护她,对坏人也要怜悯他、关怀他、感化他。
前后关联系统地读,不仅可以减少误读,还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内涵,体察人物个性。如《沂水春风》一课,子路直爽自信又轻率自负,冉有则谦虚谨慎,体会这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时,可以回顾《诲人不倦》中的一段话,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结合这段话中孔子对两人性格的评价就能更加深入体会两人在谈志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了。
2.参照着读
《论语》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后,历朝历代就有了很多研究注释《论语》的大儒、大家,古人如何晏、朱熹,今人如杨伯峻、钱穆,时代背景、个人立场的不同,使得他们对孔子的思想有着不同的解读。因此,在涉及到有争议的地方时,教师应把不同的观点择其要告诉学生,然后讨论辨析,看哪一个更接近孔子的本意。如学习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时,教师可投影出对这一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解读。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人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参照各方观点讨论,学生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3.联系着读
系统地读主要是着眼于《论语》本身的内容,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儒家思想;联系着读则着眼于《论语》和其他著作的关联,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空间来领悟孔子的思想内涵。如《仁者爱人》一课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认为管仲是一个仁者,学生对此难以理解,教师可投影《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从中看出管仲之所以不死是为了最终显名于天下,这恰恰符合孔子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主张,所以他才会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奠之知也。”再加上管仲用和平的手段帮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使百姓免遭涂炭,符合孔子推行的“仁政”思想,正因为这两点,孔子才认为管仲是一个仁者。
二、雅读
所谓雅读,就是高雅地读。以高雅的姿态、积极的心态读,为传承文化而读,而不仅仅是为考试而读。
1.以高雅的姿态读
对《论语》的解读,自然要受到当下语境和各自思想意识的影响,但如果功利地拿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甚至为某种权力服务,那就有些庸俗了。如有位教师在阐释“民无信不立”时,引用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解释: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认为人民的死亡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人民没有信仰。于丹教授的解释是从人民的角度展开的,而考察其本意,孔子是从统治者角度提出的,认为统治者宁可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景凯旋《(论语)“民无信不立”补释》,《书屋》2009年第10期)因此,教师这里不加辨析地引用,不仅曲解了儒家思想,而且显得有些庸俗。
2.以积极的心态读
《论语》内容大都体现着儒家积极人世的心态,但时代的变迁使得有些内容今天看来有些消极和保守。如体会“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时,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观点一方面阐述了7L子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他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看到孔子积极一面,以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它有价值的地方。
3.为传承文化而读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论语)选读》课程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但现实中教与学双方大多是以考试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的。当然,考试是无法回避的,但一味着眼于考试显然是买椟还珠。如学习《沂水春风》时,师生一起探讨为什么孔子赞成曾点的志向时,投影了两个不同的观点:①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②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可是教师接着说,如果考试考到了,大家还是答第一点吧,说去年期末考试就考了这道题,而答案就是第一点。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有些研究者认为第二点更符合孔子当时的处境,如果单纯从考试出发追求唯一的答案,那距离儒家的文化可能就远了。
三、思读
所谓思读,就是辨析着读,反思着读,批判着读,而不是盲目接受和崇拜。
1.辨析着读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要读出新的问题,读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做两只脚的书柜。《(论语)选读》注释详细,翻译完备,如果只停留在字面翻译上,是不可能读出其精髓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辨析问题,进而生成自己的体验。如《高山仰止》中有一则孔子和颜渊的对话,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有学生提出问题:“孔子这里提出的‘用舍行藏’的做法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之间是不是矛盾啊?”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孔子的人格精神有了一定的理解。师生讨论后明确:“用舍行藏”主要指从政为官而言的,而“知其不可而为之”主要指推行儒家理想而言的。这样一番探寻后学生对孔子和儒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2.反思着读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的许多思想都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儒家倡导的忠、孝、仁、义等都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审视,这样才能更健康地吸收其文化养料。如学习《克己复礼》时,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就要进行反思;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将“孝弟“作为”仁“的根本,既要看到“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要看到儒家倡导的孝道是从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是为忠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