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杜郎口中学的高校长的教学改革简介和这位老师上的课来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不外乎两点,一是老师敢于“放” 二是学生学得“活”。
1、教师敢于“放”
(1)相信学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学生交头接耳、粗声大嗓、随便插话、信口开河成了“课堂纪律”,不这样反倒受批评。因为老师们认为,这种“课堂纪律”才真正能够保证学习质量。学生在看起来无秩序的氛围中,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这样,你想让学生成绩不高,反倒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转换角色。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不是把“我”知道的告诉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并确认,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了亲历、有了体验,形成了“生成”的能力。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宏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矫正学生学习方向;作为合作者,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说,教师的学科知识的体现受到大幅度的限制,教育知识却显得十分重要。从教师作用的领域和显隐程度来说,教师从微观退到了宏观,从过去的凸显退到了时隐时显。我们说,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里,教师并没有消失,而是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换。
(3)“放”而不乱。这里的“放”不是放任自流、漫无目的,要把握一个准确的“度”。衡量这个“度”的标准就是学生活动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教师干预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两相结合,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10+35”就是杜郎口中学教师对这种“度”的把握的经典表述。还有,研究“放”的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只有给“放”规定一个边界线,才能保障“放”的效果。比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师还是攥在了自己手里。
2、学生学得“活”
传统课堂里,教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的思维要围着教师转,学生的学习方式服从于教师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我的课堂我主宰”,在学习面前充满着自信,具有主人公意识。教师的思维要围着学生转,教师的教学方式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回到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上来。
(1)围绕任务。任务是活动的平台,也是活动的目标。在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反馈”各个环节中,任务都是明确的。“预习”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展示”主要解决理解、内化、提升的内容,“反馈”主要是解决缺漏的内容,特别注意解决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缺漏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ji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在、体现在三个环节之中。
(2)突出表现。与传统的接受学习响应,我们的课堂多强调学生的“听”与“思”,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引起的内在变化,所以,学生就显得特别规矩,课堂气氛就显得特别安静。当然,我们不可抹杀这种学习方式对于知识传承的功用。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特别热衷于“表现”:或说,可长篇大论,可只言片语;或写,可在预习本上,可在黑板、地板上;或演,可唱歌,可跳舞。他们把学习收获传递出来,外显出来,在“传递”“外显”的过程中使“收获”得到梳理、整合、丰富、矫正、弥补和提升,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人才所需要的“表现力”在学校的真实场景中得到了训练。“听”与“思”成了“表现”的前提,因为“听”不清楚,“思”不明白,何谈表现!
(3)小组合作。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流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对同一题目做出不同解法,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形成学习的合力。然后,组织交流,将小组的合力扩展为全班的合力。
从整体上看,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初具形态,但我觉得还远未真正成熟。从我们观察到的数学课堂看,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做的还不够,而且10+35从一定程度上还末真正体现,虽然每个小组都分有一定有任务,但在一个小组发表见解的时候,其它小组均不参与,只是在听,这样可能有利于一些优秀的学生,对于弱势群体可能没有多大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抛出一个问题时,应该有一段供学生全神贯注、凝神思索的相对安静的时间,应以“个体——整体——个体”的操作模式为好,这样才能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杜郎口;“三三六”课堂模式;教学模式
走进杜郎口中学,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自信、阳光,人们会为这些孩子身上释放出的学习热情与激情所感染。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人们会为杜郎口中学课堂的活力与实效而赞叹。查阅了大量有关杜郎口模式的资料,笔者试图对资料中的论述进行验证。
一、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一走进杜郎口中学的大门,首先看到是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围绕“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杜郎口中学提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以教师为本,关注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教师生命的意义。”
第一,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里看不到三尺讲台,学生由听众变成“主角”,在平等中参与,在平等中合作,在平等中学习,在平等中成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遵循着这样的主题: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要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其教学意图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身上的潜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展现出来的是自信、主动、快乐与高效。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被称为是主体性教育下的生命课堂。
第二,转变历程。1998年之前,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上课就是一味地讲授、灌输,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学生学习进度跟不上,学习成绩差,没有信心,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退学、辍学。学校领导者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到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又经过反复研究,学习有关先进教学理论,决定进行彻底的教学改革,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杜郎口中学教学理念。
第三,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三三六”课堂模式。
“第一个三”是指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关于这三个特点,笔者在进行大量的课堂观察时深有体会。立体式指在课堂学习中,每个学习小组又任务分工,承担相应的任务。大容量指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涵盖量大。快节奏是指课程进行中节奏快,效率高。
“第二个三”是指课堂的基本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在笔者着重观察的数学课堂中,常常将预习和展示课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上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也有小组讨论,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再经过展示模块,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反馈模块则主要进行反思与总结,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是指六个环节: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课堂改革的效果
课堂改革,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1、自信。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一个自我展示、互动的平台,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老师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了学生,并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大声说。为了说清说好,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这样,课堂上就形成了一个“场”,有了一个氛围,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学生们互相感染、互相激发。
2、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杜郎口中学的预习课上,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出示预习要求后,由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笔记;在展示课上,学生讲解、点评、反馈,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对文本知识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并能结合实例、公式等进行表述,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例如,在研究者进行的一项关于自主阅读的测试中,教师交给学生一些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材料后,几个学生就提出了可以推广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想法(这部分内容学生以前没有学过)。
3、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中,学生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就如上述例证的自主阅读测试,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令当时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折服。但学生确实需要老师随时的协助,需要老师刺激他们的大脑思维,促使他们以更深入的视角思考问题。
4、表达的能力。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每位老师感受最大的就是学生表现的自信和他们很强的表达能力。杜郎口学生表达时语言流畅规范,声音清晰洪亮,语调抑扬顿挫,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也都非常到位。
5、合作的能力。杜郎口中学教室中课桌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桌排列,一班6桌-8桌,一桌8人-10人,学生对桌而坐。小组分派情况是按照成绩S行分组。这样保证了每一小组中的每一成员水平的差异性,这样也确保了每组成员之间的水平的平衡。这样的分组可以通过小组的合作过程,对部分同学成绩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在小组讨论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互相碰撞,在每一次交流中学生的合作技能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总结能力。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总结能力很强,数学课堂中每一次展示后,班里都会有同学自愿出来把知识做个梳理,条理性很强。而且学生的笔记本记录和总结都很清晰,有很强的条理性。板书时书写规范,条理有序。
(二)课外――学校文化特质
“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是总和,其核心是学校内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与信念。”杜郎口中学学校报告厅里有一条横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走在杜郎口中学的校园里,你能感受到这种“场”的力量。走廊里黑板上学生写给自己激励的话语“成功来自勤奋”、“自信就能成功”、“挑战”、“创新”……,操场上笔直的队列,充满活力的兔子舞,图书馆里安静地阅读……处处都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建构是学校内教师与学生群体接受、认同特定文化所要求的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在杜郎口中学,学生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他们的信念和行为影响着杜郎口学校文化的建设,同时,杜郎口的学校文化对其学生的个体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三、建议
第一,创新与思考问题的深入。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的学生不善于提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在杜郎口中学的下一步发展中,希望老师们能对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引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更深入一些,积极开动学生的思维。还有杜郎口中学课堂中就提问环节还有待改善的地方。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建议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例如,针对命题,可以改变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也可以对命题进行推广等等。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无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小学,教师之间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力量。因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传统的个人自我修炼,组织参加培训,参与教学与学术交流等以外,还要构建各种平台,创造各种机会,使教师加强专业合作。专业合作的内容既可以是较为具体的知识性探讨,也可以是学法教法的交流;合作者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的方式既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总而言之,一切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式、媒介等都要加以运用。
第三,图书的种类。建议图书的种类不仅仅只停留在小说等文科类图书上,是否考虑也相应地增加一些趣味类的数学图书和科普类数学图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增长数学知识。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学和阅读的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数学相关书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同时,还可以请一些数学界权威专业人员筛选推荐好的书籍和相关文献。
第四,辩论会。建议开展一些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课外活动,例如,辩论赛等。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充分发挥了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身上的自信和表达能力强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亮点,让学生的强项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杜郎口模式也需完善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09-24.
2、(澳大利亚)鲍勃・林嘉德,黛布拉・贺氏,马丁・米尔斯,帕姆・克里斯荻著;张健译.领导学习――达成教育者的愿景[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景斌.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8(3).
4、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场域,所有学校都应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但从“杜郎口现象”发现,我国大部分学校存在明显的他者情怀,缺乏必要的自我意识,无法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学校校情为行动出发点,集学校全体成员的智慧优化创新实践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中小学;自我意识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学校通过自我革新,转变学校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实践中,学校应扮演何种角色,采取何种应对之策,是决定中小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要对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角色意识,给予更多的关切。
一、“杜郎口现象”之冷视
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这期间,不少地区和学校取得了骄人成果,成为全国的“模范”,基于此,不少学校索性无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直接向“模范”取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一味炮制他人模式,就不免产生诸多问题。
(一)“杜郎口现象”肇始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山东边远乡镇初级中学,位于鲁西欠发达地区的茌平县,在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提出并实践学生自主参与的“三三六”和“10+35”课堂教学模式。[1]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并因此成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成功典型。一时间,各地中小学争先恐后地到杜郎口中学学习经验,纷纷向“杜郎口”看齐。截至2007年,杜郎口中学接待的全国30个省市的专家、领导、教师达19万人次。[2]杜郎口中学被教育界一再追捧,并为全国很多学校所效仿的教育现象,被称为“杜郎口现象”。
(二)“杜郎口模式”价值反思
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表现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3]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垂死挣扎的学校活了起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当时正是新课程改革探索期,该模式确实为基础教育树立了榜样。尽管不少媒体对“杜郎口模式”进行大肆宣传和评说,大谈特谈其教学模式是如何之好,但仍有研究者辩证地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早在2008年就有研究者提出,“杜郎口模式”存在学生个体学习得不到保障、教师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学生搜集学习资源能力不足、时间分配方法不适合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等问题。[4]由于学校的地域环境、师生特点、发展规划和特色文化等各有不同,其课堂教学的目标、原则以及评价等均存在差异,所以,很难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合所有学校的需要。此外,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环节和不同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来自全国的专家和中小学教师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学习,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只能了解其部分环节,而且缺乏对学校内外部环境以及学校发展情况的整体性认识,也缺乏对其教学模式内在作用机理的深入分析。正因为这样,“杜郎口模式”对全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借鉴意义也是值得商榷的。
(三)“杜郎口现象”反思
事实上,类似杜郎口中学的学校还有很多,例如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等。这些学校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转而成了教育界的璀璨明星。这些“榜样”的发展路径真的适合所有前来取经的学校吗?个别学校实践成功的教学模式,一定是指导所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吗?这些教学模式能完全反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吗?“杜郎口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他者情怀”,即过分地迷信、照搬、模仿其他学校的经验,也反映出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自我意识缺乏及能力的不足,这是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性因素。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解不到位,刻板地复制榜样学校的改进模式;二是复制其他学校的经验,自然会表现出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中新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不足,不少学校至今还沉迷于杜郎口这类中学的“课改神话”中。
二、课堂教学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他者情怀”会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学校,应逐渐从“他者情怀”的困境走向“自我意识”的觉醒。
(一)中小学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哲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用词。如从哲学角度出发,维之认为“自我意识”是指人的群体与个体对自身的地位、自主性、影响力的一种自觉意识。[5]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卢家楣认为“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从形式上可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形式,即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6]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从“人”的视角去分析自我意识的概念,即作为人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即个体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主体和客体均为人自身。借用在课堂教学方面,中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觉察和发挥其自我主体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自我意识的特质
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我意识在特质成分上来看,应包括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本校基本情况以及对学校发展改革的自知性、自觉性、自主性和自创性等四个部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知性即指自我认知,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本校基本情况,如外部环境、设施条件、学生状况等各个方面有清楚的认识。事实上,这是中小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也是前提条件和基础。学校只有了解自身的足和不足,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从而确定更适宜的改革策略。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实践中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上,也就是说,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应被迫于外部力量,而是学校主动探索、自发组织实施的改革行动。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国家教育政策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驱动,因此,大部分学校仅仅将课堂教学改革当成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便是学校缺乏实践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原因之一。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主性,是指中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的自主意志行动,不受外部其他因素过分干扰。伴随我国政府职能的现代化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给予中小学相关的政策性支持和帮助,发挥其理念引导者和改革辅助者的角色,而不是过分介入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创性是自知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三个特质的整合和升华,是自我意识的核心特质。自创性意味着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团队的自我创造力,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发展之路,而不是一味复制那些“榜样学校”的做法。任何改革的核心都在于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亦是如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重视自创性的发挥。
(三)自我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纵观那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成就的学校,无不是通过自身主动探索而取得的,中小学的自我意识对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之现实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中小学具备了自我意识,可以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动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更能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主体的团队力量,保证学校主体在提高课堂教学上的参与性,使教师主动去思考和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重要问题。其次,中小学自我意识可以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发生转变,从之前的模仿甚至照搬他校的成果经验,转变为以自我创新为核心的校本探索,更能发挥学校自身的创造力。最后,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自我意识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学校自身展开,更能找到适合本校教师、学生和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校本创新:中小学自我意识的觉醒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学校自身力量和资源才是真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中小学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正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则要起于校本创新,即以校为本,不断创新。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杜郎口中学等学校能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优异成果,确实有值得其他学校学习的地方,只是最重要的是学什么?如何学?学习榜样学校的改革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应当在吃透其教学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学校环境中。[7]“杜郎口模式”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予其他学校实践创新的开放性启示。对于其他学校来讲,学习“杜郎口模式”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和路径上,而不是其最终成果上。
(二)以校情为出发点
很少听说某学校在“取经”之后取得明显的成绩。不少学校在学习榜样学校时,把目光聚焦在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过分突出对教学模式的崇拜,同时对自己的学校缺乏认识和愿景构想,导致学到的教学模式很难付诸实践。在认识榜样学校的成果时,学校应该秉持一种客观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吸收他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包括师生情况和教学资源在内的校情,并根据本校的需要进行扬弃,而不是一味模仿或复制。
(三)依靠学校主体的智慧大胆创新
目前妨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向前推进的症结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改革主体到底是谁,二是改革中的创新力来源于哪里。从实践来看,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常会有两种方式———请进来和走出去。所谓请进来,指请一些课堂教学领域的专家对本校教师开展讲座,或者通过听课、评课来进行培训。所谓走出去,指学校领导和教师到榜样学校学习经验。这两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缺陷,即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本校教师均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本校智慧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些习惯模仿和复制他校经验的学校,常常淹没本校智慧,更缺乏大胆创新的魄力。发挥学校主体的智慧积极探索,才是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改进是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目标和归宿之一。中小学只有理性地看待和学习他人经验,本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初衷,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我意识,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实践创新。
作者:霍国强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
参考文献:
[1]宋宝和,等.农村中学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7-60.
[2]山东省杜郎口中学[EB/OL].(2007-11-14)
[3]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18-26.
[4]毕景刚.关于“杜郎口风暴”现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9):17,18.
[5]维之.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1996(10):34.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杜郎口教学模式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探讨,要取杜郎口英语教学之长,舍我英语教学之差,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创造可行高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杜郎口教学;预习;展示;反馈
最近,我校掀起了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活动,受益颇深。我想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成功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理念”。
一、 杜郎口教学模式
杜郎口教学模式是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初中自1998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新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不多于10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不单是从表层面临摹其课堂流程,依葫芦画瓢,更重要的是领悟其课堂精髓及各教学环节的含义,设置合理的教案,有效组织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If I try , I can fly.”这是他们英语教师常说的话。
二、自主学习模块的思考
1. 预习是学习的起点
杜郎口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这就要求老师备好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
1)让学生在课前有几自主学习分钟的英语交流时间,以二人对话为主,在课前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
2)对于英语课,单词是第一大难关,因此碰到是晚自习是预习课时,他们的老师仍然要求学生要进行组内对学、群学、展示单词的学习,充分做好单词关。如果是课文的预习,要求学生朗读、熟读课文,还要概括文章的大意,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纵观杜郎口英语课堂教学,我还深深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比如课前的板书,一方面让学生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充分保证了有效教学,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互动、展示和反馈。教改除了要改革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2.展示课
展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其主要途径是展示体现教学重难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展示对规律方法放的总结,不能贪多。所以展示课上选其作为展示的内容,以达到巩固所学之目的。
展示课的主要任务是:1熟练掌握新单词2.讲解预习课中找到的重点短语或句型,边讲解,边造句(如果重点短语或句型较多,可以给各组分任务展示。这时,要注意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最后要面对全体统一穿插提问和巩固)。3.仿照课文编对话,注重基础。对话的形式不是唯一的(双簧、三句半)取决于文本的内容。4、达标测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浏览达标测评题,然后学生主动讲解,采用学生提问学生来巩固穿插。5.整理预习笔记(摘录本堂课中的重难点、收获,或者整理错题等。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关键词引导
在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随处可以体现。随便的几个重点短语的呈现,学生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编出对话来,而且很流畅。我想我们的学生也需要这方面的锻炼,老师尽可能设计多种形式的情景活动,营造英语气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编出对话,对所学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整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探讨给于及时的反馈,及时的评价与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成功感。即使较差的学生同样会有很多收获,这部分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反馈课的主要任务是对近来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和检测。可以口头练习和书面检测(以板块的形式,名字有新意,如:学会归纳,重点链接,轻松变一变,永攀高峰,能力提升等)相结合。先让大家用10分钟做完,然后分组展示答案和相应的知识点(视情况也可以不写知识点),在讨论几分钟并核对答案后,又各组讲各组的难题即可,最后课穿插提问并整理笔记。学生在展示过程当中,在读书、表演、编对话、讲解语言点的同时,他们就是在反馈所学语言,另外,展示语言点的组可以设计相关习题与同学互动、讲解,这也是一种反馈。
杜郎口中学的英语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付出,杜郎口课堂是以学生为主讲人,活动形式多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兵练兵,兵强兵,使英语知识学在课堂、用在课堂、测在课堂。
三、学习杜郎口教数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因而,我们在学习借鉴其模式的过程中也不能照搬照抄其模式,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对时间节奏把握不太准确,学生进行展示时,可能费时太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2.部分学生预习不太充分,展示内容单调或对展示内容不太了解,没有掌握和领会展示板块的重难点知识。课堂呈现任务完成不了,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
3.由于差生多,帮扶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兵教兵有时会影响优等生的成绩。
4.组内讨论不分层次,基础好的同学包办代替现象严重。组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很多工作不细化。活动任务单一,所有的小组全是一个任务,然后依次展示,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容量与密度跟不上,没有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教师在布置小组活动任务时要注意多样性,每组都要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注意练习的同步性,凡是组内能够自行解决的任务就不要在依次展示了。
关键词:新课改;杜郎口;模式;差异
前些日子,学校安排我们一行28人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就是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形势,争取做改革的参与者。学习者中有同事神清气爽,见人言必杜郎口如何,仿佛是从印度取经回来的唐僧,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毕竟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作为一名山东人,很清楚地知道,山东是我国的教育大省,是中国教育文化的发祥地,儒道墨家学派都产生于齐鲁大地;山东的很多教育经验,一直是全国学习的样板,烟台、青岛、沂蒙山地区都出过很多的值得全国学习的经验,甚至我曾经生活过的小县城,也曾有一所学校同时出过省文理科状元。
其实,说起杜郎口经验,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大理论,他们的经验实际上就是找准一个突破口把它做实。他们的突破口是什么呢?就是“课堂”和“精神”。他们的课堂招数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源于苏霍姆林斯基、钱梦龙、魏书生,源于尝试教学法,源于目标教学法,源于自学辅导法。而这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我们学校都学习过,试验过,而且一直在实践中,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关注杜郎口中学,学习杜郎口经验?
下面,本人就我校和杜郎口中学的一些情况作以下简单对比。
一、环境的差异
杜郎口中学地处鲁西南的一个农村,是山东贫困地区,学校周围都是荒野,即便出去也没有什么可以玩的,活动较少且范围小。而我校位于西安市中心,周围环境复杂,网吧就有好几个,对学生来讲,城市诱惑太多。
在农村,特别是比较贫穷的地区,上大学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最主要的途径,甚至可以说,成绩差可能一辈子待在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从小就深知祖辈生活的艰辛,只有考大学才可能走出去。相信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也是如此,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来他们较淳朴、单纯,生活的艰辛对他们的影响很深。而城市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当好,几乎从未对生活、对未来有过担忧,即使成绩差也不是问题,甚至有学生家长找校长明确提出不想让孩子学习太辛苦,就学习内驱力而言,农村学生普遍要大于城市学生。
二、学校构成的差异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全校共有教学班20个,一个班大概有35~45个学生左右,学生总计1000人左右;而我们学校,一个年级有22个班级,每班至少60个人,共有学生4000人左右,两所学校规模差距太大。杜郎口中学教职工不到100人,大部分教师专科毕业,极少部分拥有本科学历。反观我校,教职工近200人,至少是本科学历,当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至少反映了一个基本素质的问题。
三、生源和成绩差异
能进入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过五关斩六将,即使成绩不很优异那也是家庭条件优越。反观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其生源是当地的农村学生,整体素质和省城的孩子确实有较大差距。我校在整个西安市教学水平至少稳定在前六(也有说前三的),而杜郎口中学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后,在茌平县处于领先,这也不在一个档次。
四、关于家长情况
根据我的了解,我校学生家长基本有两类:一是高级知识分子,二是学问低,但很有钱,而且其中有比例不小的离异家庭。而杜郎口中学学生家长绝大部分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收入较低,都极其渴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在他们眼里,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所以在与学校沟通时效果大不相同。城里的部分孩子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家长忙于个人事业,缺少对孩子的教育、指导。如,前阵子我校召开家长会,个别家长甚至与会十分钟不到就离开会场。而在农村,即使家长水平不到,不能有效指导孩子,也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学校和杜郎口中学不具有可比性,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是最好的,杜郎口中学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将适合我们的杜郎口经验、精神借鉴过来,针对我校的实际进行调整或改革才是可行之路,毕竟我们不是杜郎口中学,我们也不想成为杜郎口中学第二,我们就是西安爱知初级中学。
通过学习对比,我觉得,学习杜郎口模式的核心应该在于:让学生动起来!
根据我所搜集的材料,还有一些老师口中的评价及网络论坛上的意见,说明它改革成功的很大一点原因在于:让学生动了起来。我们看它本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就是说,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其实,我们学校也一直在强调师生的互动,只是还没有形成体系,模式还不够到位,但既然讲究因材施教,当然可以因人而异,切记盲目照抄照搬,经验主义害死人,邯郸学步不可取,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关键词 新旧教学理念;碰撞;思考
昆铜的教学理念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和欲望,实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于是很多学校就向杜郎口中学学习实行“三三六”或“10+35”模式,学习安吉县昆铜中学:“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六步三查”的课堂教学改革。老师积极撰写导学案,进行集体备课,学生按成绩好坏分成较均匀的几个小组,教室前后黑板各被分成三块,前面黑板上还有一大表格,记录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得分……在新旧教学理念的碰撞下,旧的教学理念有没有东西值得我们保留的?哪些要保留的?保留多少?怎么样协调新旧教学理念,来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呢?
从整体上看,不管杜郎口中学还是昆铜中学的改革初具形态,还远未真正成熟,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类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所以教育是一项长远的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当然一所学校教育水平怎么样与学校发展条件有关,也有可能是我们考察不够全面,分析不够深透。以下是我考察几所中学后认为其教学模式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来帮忙,看看有些地方能不能用旧的教育理念来填补。
一、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足
独立思考就是自己个性的标新形式之一,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自觉地、主动的、鲜明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习惯与思维养成的过程。独立思考可以锻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以后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可以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学会提炼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良好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因此,个体学习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
新课程理念的预习课在课堂中的一般操作如下:
首先给学生五至七分钟的阅读文本知识的时间,接着小组长带领组员进一步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并对课本上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疑,教师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导学生。结合预习提纲,为下面的预习展示做准备。以组为单位,把自己组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文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拓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最后反馈,对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做好预设。
整个预习课就第一步有几分钟时间是个体时间。接下来的展示课和反馈课更是群体时间多。从我们观察到的语文课情况看,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给学生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学习时间。比如,在预习环节,教师确定目标、布置任务以后,应该有一段供学生全神贯注、凝神思索的相对安静的时间。再比如结束预习环节之前,也应该有一段自我整理,自我消化的相对安静的时间。我认为,预习环节的组织形式以“个体――整体――个体”的操作模式为好,这样才能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旧的教学理念中的模式,也就是说旧的教学理念中有我们要值得保留的东西。
二、教师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不恰当的,是妨害学生学习的,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的探究、大胆的展示。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思想,但学生毕竟年龄小、知识面狭窄,阅历浅,加上条件限制,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和展示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时就要我们教师恰到好处、点石成金式的予以点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时间内,给学生活动留足了时间。但是,从我们观察到的课堂看,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做的还不够。怎么解决就涉及到新旧教学理念的协调,对于老师一节课讲多少不能一刀切,只能说尽量少讲,学生已经知道了的不讲,讲了以后学生还是不懂的也不讲。我们知道不同的课,比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就是同一种课中的不同内容,老师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会不一样,不能一律说10分钟后教师就要闭嘴的。
三、学习资源的来源
传统课堂中,学习资源的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为学生搜集资源,并整理加工提供给学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学生掌握了主动权,意味着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做。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要有足够的资料来源,还要学会整理加工。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城里的小孩这种资源的搜集和整理能力要强一点,但农村的学生能自己做这些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象杜郎口中学地处农村,条件比较差,迫切需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置计算机设备等,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到学校建设、财政等方方面面。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查阅和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具体的他们的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是怎么实施的,我也不太清楚。那么在这些条件的局限下,传统课堂中老师在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中是不是也在起主导的作用呢?
教学改革也是不断摸索的过程,新的教学理念出来,有它的优点,也会有它的不足,我们在学习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模仿和抄袭,只有将新旧两种教学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更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杜郎口小组合作初中语文反思初一学生应该是初中阶段学习语文兴趣最浓的一个阶段,可是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甚至辍学。除却家庭的原因,我认为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也有一定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在课上一言不发,沉默寡言,课下却异常活跃,是不是课堂要求太过严厉呢?语文课本来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呀,能不能把课下的状态转移到课上来,让课堂重新活跃起来呢?
一、我校语文学科传统教学
1.典型“师生问答式”教学,课堂形式单一、缺少生气
师生问答式教学,是我校进行“杜郎口”教学模式改革之前一直延续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语文课堂为例,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一般都以问题的设置为主要形式,如我校某位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课文《三峡》时,试图让学生回答“作者在写三峡的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这一重点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有些学生没有思路,此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①为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第一段和二、三、四段之间的关系。
②总结三峡的景色在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四个季节都突出了哪种景物。
学生在回答了后面两个问题后,就容易回答出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整个课堂都以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会感觉到乏味吧。
2.教师成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上的“观众”
由于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展示,缺少学生展现学习思维的过程,教师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难题。可以说,语文学科的传统教学阻碍了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了障碍。
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我校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2011年,我校开始实行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新的教学模式。
1.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中的预习课
在杜郎口中学有着这样的规定: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同样,没有预习充分的课也不能上,预习上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至少要占到一节课的百分之七十。
语文课上的预习更加重要,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预习好的课,才能更好的展示、反馈。
2.以初一年级的一节语文预习课《乡愁》为例
学案下发之后,同学们按照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老师简单说出一些要求,就为各小组分配了不同的任务。首先一部分同学提炼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常识,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并帮助改正错误。全班同学很快的行动起来,教室内、外的四块黑板前都站满了学生,学生们的粉笔字熟练、清晰、工整,着实令人赏心悦目。更让人惊讶的学生们的写字速度和准确程度,大概十分钟左右,教室里的所有黑板上都写满了同学们提炼的重点内容,有的学生还在自己写的文字内容之后附上自己查找的额外的一些相关资料,如“著名作品”“生平事迹”“主要成就”“相关著述”等。
上述环节完成后,全班学生开始自由诵读课文,而后老师在说明要求后,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诵读诗歌比赛,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诗歌诵读一个比一个精彩。诵读过后,学生按照教师下发的学案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每个组员都由组长布置不同的任务,思考3~5分钟之后,每组派出一名学生表述本组同学共同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其他组员进行评析、解疑并提问。
课程的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预习情况和每个组及每个组员在本节课的得分情况(总结后汇总到学生各项得分总表,每学期末进行量化评比),并解答个别学生提出的疑问。
杜郎口式的语文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堂,它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杜郎口式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每个学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学习、借鉴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找到适合本校的最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杜郎口教学模式中不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要认真的反思,并改良、优化,使之发挥最优的效果。
三、针对我校学习杜郎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的优化策略
1.减少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将原来展示课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减少到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反馈检测四个环节,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有效。在减少课堂教学环节的同时,对预习课的过程也进行优化,问题的设置不再全部由学生生成,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预设一些重点问题,减轻学生的预习负担。一般情况下,教师预设的问题是符合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是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学生首先预习教师布置的预设问题,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之后,再由学生根据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自主生成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样,依旧可以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果运用得好,学生预设的问题还可能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并对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再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升华。
2.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课堂纪律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独角戏。杜郎口在倡导学生自主、个性发展的同时,无限地放大了学生的活动,学生自由言论,想说就说,随时随地,这就造成了课堂纪律的混乱,而教师又无所适从。这可行吗?学生再健谈,再主动,也是学生,学生要遵守课堂的纪律,学生要尊敬教师,所以教师应重视并强化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扎实有效地引导课堂学习,让课堂内容真正的生动起来,而不是只有表面的热闹。
3.真正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流于形式
为了赶在早上八点钟准时到达杜郎口中学,我们五点十分起床,五点半就出发了,早餐也在大巴车上解决。虽然大家都好困,但怀着“朝圣”的心情,我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大巴车下了高速路后又在乡间窄窄的水泥路上前行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的杜郎口中学。导游介绍说,杜郎口中学有2栋教学楼,一栋办公室,一栋实验楼,一个多功能报告厅,2栋学生公寓,4排教师宿舍,一个食堂和一个标准化的运动场。后来当我们深入实地时,发现学校校舍、设施、设备在农村也许算很好的了,但比起城市,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一下大巴车,我们马上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校园的铁栏杆内,花圃的一角,四位站着的学生根本无视周围那么多前来参观学习的各地的老师,他们边用英语在交谈,边设计动作,孩子们的眼神都专注于讲话的同学,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和微微的喜悦,他们是那么的投入,根本不受人来人往的影响,可以想象,此时他们正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的搏击,快乐地遨游!他们也许是在为课堂的展示做着准备。导游说,杜郎口中学目前也就五、六百学生,但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的教育工作者,最多时一天有二千余人。学校的教学工作丝毫不受影响,学生都习以为常了。
因为下雨,更因为急于看到教室里的实况,我们下车后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走进教学楼。踏上教学楼的楼梯,映入眼帘的是每级阶梯、每个房梁下面都是关于聊城市或茌平县的或地理、或历史的一句知识简介。假如学生们每天记住一个知识点,日积月累,收获也是惊人的的,至少说起自己的家乡,可以如数家珍。每层楼的楼梯转角的墙面、走廊的墙面都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们的作文、以各个科目为主题的手抄报琳琅满目,如:英语随笔、创作平台、学有所获、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心灵放飞、成果园地……,学生们充实的学习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我先在两栋教学楼走了一遍,发现每个教室都是开放的,来自各地的老师自由进出教室,就像参观书画展览一样随意,只是没有人随意交谈,学生们丝毫不受影响。接着,我主要寻找英语课堂。走进九年级的一间教室,发现下一节是英语课,便在教室里等待。教室里的课桌分成六个小组摆放,有的八人一组、有的九人一组,学生约有50人;学生们三三两两,有的站在窗边聊天、有的为准备下节课在做着笔记、有的在黑板上板书:板书分为几大板块,如单词园地、新闻吧(课文要点)、拓展延伸、快乐达标。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快步回到座位,一位也许是班长、也许是课代表、也许是值日生的女生,走到讲台前布置当节课的任务,学生们很快四人一组、五人一堆,都按照任务活动起来。因为有好多听课的老师,我好久都没发现当节课的任课老师,直到课进行到一半,才发现有一位老师在教室里走动,不时倾听各小组的讨论,间或指导几句,任课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整个教室气氛热烈却不杂乱,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能形成这样的课堂氛围,我觉得很神奇。不过,疑惑的是各小组都小声而热烈地讨论着,老师只是来回走动,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多少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任务的预设和生成的情况怎样?老师真的了然于胸了吗?
随便走进报告大厅,很巧,一节七年级的英语课马上开始了,课题是National heroes(民族英雄)。整个报告大厅坐满了各地来的听课者,台上就是一位英语老师和一个班的学生们。老师手执麦克风,发言的学生们轮流传递四个麦克风。不论是个人回答,还是小组表演,学生们都落落大方。下课时,任课老师总结说,只有5位学生没有发言,下节课他们将是优先发言者。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师生们之前付出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走出报告大厅,身旁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男生的声音“快!快”两队戴着白手套的学生排队快速通过,我以为他们是要赶到哪个教室上课,目光追随他们的身影,原来是去操场做课间操。身旁没有老师在,但学生们却能自我管理得很好。做完课间操,又有几个学生在主席台上进行英语演讲和新闻播报,然后主持的学生宣布各班带回,也有个别班级留下,当场在操场师生共同点评做操情况。杜郎口中学时时、处处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
中午的报告大厅,朗诵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师和学生们都精神抖擞,全情投入到比赛之中,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们如此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呢?
在杜朗口中学,我们用眼睛看、耳朵听、笔记记、相机拍,力求全方位了解这个吸引了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学校。直到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我才有时间思考:
据介绍,杜朗口中学的教师素质并不高,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毕业的老师仅一人,全日制大专毕业的教师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学生就是周边农村的孩子。他们的英语口语也许不很标准,曾被调侃为“杜郎口英语”,但他们却能形成自主、合作、高效的杜朗口教学模式。杜朗口教学模式无疑是成功的,但如果我们全盘复制定然是失败的。首先中小学学生年龄不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同。其次杜朗口中学学生住校,他们每天的教学任务基本是生生、师生共同完成;我们的学生走读,学生中午、下午放学后都回家,所以每天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还与家校能否配合关系密切。再次,杜朗口中学地处乡村,周围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干扰较小,而且学生们都有股努力学习、跳出农门、改善生活环境的劲头,而我们的学生地处闹市,放学后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易静下心来学习。
我们要学习、借鉴杜朗口教学模式,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杜朗口人的精神。杜朗口中学是在生源流失严重,面临被撤并的绝境中开始改革的,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杜朗口人身上有一股积极、主动、向上、坚持的精神,有一股不断努力的钻劲、韧劲,他们可以在中午时间把朗诵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他们师生都已经习以为常,可见他们的时间也是挤出来的。下课时间看不见老师的活动,但几乎看不到学生们追逐、打闹、嬉戏,相反却有许多的学生在排练课堂要展示的节目,似乎这就是他们娱乐、放松的方式。能形成这样的校园学习氛围实属不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路漫漫兮,吾辈应上下而求索。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摸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营造出本地特色的校园学习氛围!
1 关于学习方式的界定
关于学习方式研究的范畴,首先出现在心理学领域,在《教育大辞典中》把学习方式定义为个人在学习时接受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国内对于学习方式概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说法,许多学者对学习方式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它是指学生在变化不居的环境中从事学习活动时,经由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历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带有认知、情意、生理三种性质的习惯性特征。”[1]林崇德在心理学大辞典中把学习方式定义为:“学习方式是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有多种不同类型。”[2]陈德琥在《现代学习方式》中指出:“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习新知或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贯方式。”[3]美国学者大卫·纽曼(David Nunan)认为:“学习方式是个体进行学习的首选方法。”[4]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发现多数教育者认同“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取得最佳学习状态的一种方法”[5]。亨特(Hunt,1979)的定义比较宽泛:“学习方式描述了一个学生采用的那些他或她学了什么内容的方式。”[6]
在我国,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对教育的高要求,新课程改革对现代学习方式的概念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个方面做了界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一章中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将其从一个不起眼的乡镇中学发展成为一个走在课程改革前沿,普及素质教育,值得大多数教师学习的教育基地。
2 对杜郎口中学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
2.1 倾向自主学习
学习者不再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在此担任的是引导课程进行的组织者的责任,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完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根据教师的问题呈现方式,能够积极主动地搜索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内容。此时,学习者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的需要,会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被动地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在每堂课上课之前,学习者会很自觉地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上课时,在教师的示意下,迅速到黑板前面展示劳动成果,每节课课前的自我检测是促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应用[7]122。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中,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将建构主义的这种思想带到课堂中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2.2 倾向合作学习
从学习者的座次来看,学习者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的,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习者迅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思考。需要借鉴的是,学习者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参与性很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学习者也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根据学校的教师介绍,每个班都会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设立一对一的帮扶小组,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在促使学习者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弥补了一个教师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考虑不周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7]119。
2.3 倾向于探究学习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引起思想的碰撞。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杜郎口中学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确立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这就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
2.4 倾向于较长时间的课堂讨论
杜郎口中学取消了三尺讲台,这就预示着教师和学生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言,不用担心说错后受到同学或老师嘲讽,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更加自由,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杜郎口中学采用“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每节课教师的引导不超过10分钟,剩下的35分钟全部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有35分钟的课堂讨论的时间,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地与他人共享,大胆地发言,又不缺失礼貌,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信息及时获得,错误及时纠正。
3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缺少精彩的评析和点拨,给学生的自我展现留了很多时间,使教师不容易对授课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学生在课堂中唱主角,这就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是提出了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在预习课时能对课堂进行整体的筹划,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进行把握;在展示课上发挥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经典的点拨和总结;在反馈课上进行整合、纠错和检测,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的构建。这就对教师各个方面都提出高要求。
其次,由于教师的引导时间综合起来只有10分钟,难道在课堂上,仅仅凭借教师这10分钟的点拨,学生就能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吗?在复习课上,这样可以,要是在展示课上,该怎么将45分钟讲授完的知识凝聚到10分钟的时间里讲完呢?这10分钟的时间,真的能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吗?文科的知识或许可以,理科的知识呢[8]?万一遇到理化的实验,又该怎样把这种“10+35”的课堂进行实施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能够理解实验中的反应原理吗?因此,笔者认为,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的精力或许还没集中到学习中来,教师已经把授课内容讲完了。留给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仅仅为10分钟。
最后,采用的合作式学习方法中,针对各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一对一的帮扶小组,这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或许是件好事,但是对学习成绩较好、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然而,并没有发现教师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与讲解。所以,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不能够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案辅导的,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尽管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的确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就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选其精华,应用到新课程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13.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82.
[3]陈德琥,李本友.现代学习方式[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4]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91:168-172.
[5]赵亮.论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视野下的学习革命[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NASSP.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R].1979:27-29.
[7]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郭慧海.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学知报,2010-9-27(1).
[9]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杜郎口教学模式;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17-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杜郎口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较具影响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怎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好教、能教好呢?笔者结合多年指导毕业生试讲和教学实习的经验,对杜郎口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杜郎口教学模式简介
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教学模式,[1]其最显著特点就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仅用极少的时间实施“点拨”,课堂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主动式学习为主”转变。[2]教学中民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有了实践训练的机会,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了积极自主、敢于创新的意识,这也是课堂活力的源泉和学习能力的升华。
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延展理论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相互合作、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出发点,值得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和探索。
1.实施策略。①重视预习。预习是顺利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前提和保障,如果预习环节缺失或准备不充分,就会严重影响到后面几个环节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前,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掌握实验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弄清实验仪器安装、调节及注意事项等;
②充分展示。实验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预习中取得的成果、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展示、交流与探讨。该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最后构思和设想解决方案;教师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③反馈和总结、撰写学习心得。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实验器材对预习、展示阶段的构思和设想进行验证和检测,把出现的问题和疑虑及时进行反馈。此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间“兵教兵”、“兵强兵”的作用;实验完成后,把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形成心得体会,以便在后续学习中借鉴和反思。
2.实施步骤。[1][3]①预习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学或交流,知道要学哪些知识,并根据知识目标,对识记的知识进行记忆,对要求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初步熟悉其认知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时,设计自学提纲,使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思;②分配任务。学生预习完应该学习的知识后,把每个知识点分配给各个小组;③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都有了任务,通过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的主要知识点研究透彻,有实验的要完成实验;④展现提升。各小组把自己的任务通过演示实验、讲解等方式表演展示给大家,让所有的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⑤穿插巩固。对其他组的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可“问”同学,争取最大数量的学生对所有的知识都能理解和掌握;⑥达标测评。教师按照本节课程要求出示典型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巩固本节知识。
3.实施的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和生活常识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感性化,[4]也使学生意识到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物理学是如此的有用,从而激发其探求物理奥秘,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2)预习。确定教学目标。[5]由学生讨论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往往在循环指导,参与到学生们的讨论当中去。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②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④是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我们将全班分为几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来探究一个猜想。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在实验桌上放一些器材,让学生从中选取合适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发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于是很快地想到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时,学生选择了质量相同、面积相同、运动方向相同的两个物体进行实验。同理,在其他实验中也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4)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做实验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开始在全班交流、讨论,把自己实验探索的结果同全班同学分享。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各个小组可以把问题提出来,全班汇总,再由各小组研讨,找出答案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中,允许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辩论、阐述,无需举手,站起来就发言,形成了全员参与探究型、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形式。[6]自己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然后组员相互交流与切磋。最后全班汇总,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讨论完成。
(5)反馈。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并且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探究活动。
4.实验教学效果对照及探讨。在教学实习中,从十个初二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组进行了教学效果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把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人数相同(每组30人)的两组,第一组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而第二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为:①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②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实验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计算和应用、分析和设计。考核结果见下表:
数据显示,在两次对照验的考核结果中,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第一组学生在三个知识板块的考核中成绩都明显优于第二组学生,尤其是涉及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应用、分析探讨及设计部分,这种差异更为显著。这也充分说明杜郎口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一种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实验教学模式。
总之,杜郎口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很多不足,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基础与能力、智力与非智力等因素的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爱红,等.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2]罗杨合.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转变化学学习方式[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5).
[3]王坦,等.走向自主――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陶冶学生情感、思想;
3、赏识学生点滴进步;
4、加强班级凝聚力;
5、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6、激发学生内在潜力;
7、展示学生的才艺。通过观摩考察,大家一致认为,杜郎口中学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杜郎口教学模式简介: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这种模式被称为“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⑴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⑵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⑶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⑷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使用课桌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
从踏入杜郎口中学大门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回来的路上,我们都在想,杜郎口中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惊人之处,可取之处,每天都有那么多人不远千里万里前来学习?没有流生,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能考上县重点高中;没有人懈怠,每一位教师都在竭尽全力地工作,秘诀是什么?!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就个人肤浅的认识而言,杜郎口中学能够把大家熟知的管理概念真正解读透彻,把看似简单的改革道理真正弄明白,把大家经常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实践的行动,把学科专业理论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教师的实践经验,把那些看似最简单的推进措施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杜郎口中学能够把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起来,把平常的事情做精致,把常见的事情做出新意,让教师职员工都紧张地工作起来,让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起来,让所有的人都能精神起来;杜郎口中学能够创造一个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改革,置身改革,享受改革的人文环境,建设一个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良好的运行机制。
杜郎口中学的课程改革体现了学校领导一班人的一种勇气和胆识,一种智慧和科学的态度,一种求是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
杜郎口中学的课程改革历时数年,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正在支配着、影响着,促进着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生存和发展。杜郎口中学的价值追求就是在促进个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唤醒人的责任意识,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施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价值追求就是解放人的手脚,激活人的心智,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身效能的最大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如此。杜郎口中学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铺设了一条平坦的通道,架设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教室内、走廊内、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黑板和来自于本校学生的“名人名言”,课桌上的空间、教室的空间、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展示,自主发展的舞台。
杜郎口中学的黑板多,多到成为该校的一道风景线了。每一个教室里外都有四块黑板,学生几乎是人人一块黑板,一块挨着一块,那是供学生学习演练、交流互动、汇报展示用的;综合楼的走廊里教师几乎人人一块黑板,一字儿排开靠在墙边,那是供教师自我反思、相互交流、持续改进用的;综合楼的大厅里教学管理人员几乎人人一块黑板,分列在大厅的两侧,那是供中层教学管理人员跟踪检查、及时反馈、指导教师改进工作用的;报告厅的门前是一排溜的黑板,那么宽大,那么抢眼,上面贴满了教师的教学方案,方案上都有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签字,那是供一线教师和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展示工作过程的平台。
在这里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家都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交流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工作的过程,改进的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众人的面前,这黑板自然就成了人的“眼睛”,就成了自己的“脸面”,就成了自己的“责任田”——“收获”、“不足”、“改进”都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好,那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板”就有了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就具有了一般的工具所没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意义上的作用。
其实,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要搞许多黑板,而是认为要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找到唤醒师生责任意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责任意识的缺位,所有工作都将是被动的。
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追求主体作用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开放的课堂”是杜郎口中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开放的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开放的课堂”促进教师彻底转变角色,改变了教学方式;“开放的课堂”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的“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中国教育报》以《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为题报道了江苏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的杜郎口中学。而杜郎口中学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课堂。课堂的开放首先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学校不怕“亮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教育原生态,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教师没有了讲台和讲桌,学生的课桌上没有了“书山”和“掩体”。“直至死地而后生”。这种“开放的课堂”把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推向了一种“绝境”,从客观上对“主体”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
杜郎口中学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解,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而学生在课堂上则必须是服服帖帖,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杜郎口中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的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室没有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有了权威,教师和学生每一个人都享有同等的话语权。10+35和0+45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限定了教师的无效讲解。学生发言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控”成了学生的信条。这种内在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生命意识的觉醒,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根源之所在。
其实,我们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要全面地开放课堂,而是认为:推进课程改革必须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想办法,要为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想办法。所谓的开放课堂只是学校领导者推进课程改革的胆识和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一种手段,也许是在课改之初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唤醒人的精致意识,追求管理机制效能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应该说明的是,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想全面解读一所学校的内涵是不可能的,想全面了解一所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从杜郎口中学的一些简单的、个别的管理表象上作一些主观的推断——高效的管理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强大的、有力的、精致的、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支配着。杜郎口中学就是靠机制来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的,是靠精致化管理求得高效益的。
“开放的课堂”。对于杜郎口中学来说,开放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课堂管理机制。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人人能做成事;开放的课堂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中下等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感觉,找到了做人的尊严,“为尊严而学习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心理要求”;开放的课堂成为实施课程改革的平台,成为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管”与“理”的方式的转变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课堂管理的精致化是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
“管理的时间模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管理时间模块最小的设定为半天,即半天反馈一次监控的情况,半天实施一次整改。每天早上班前十分钟会议和每天下午班前十分钟会议由业务管理人员准时反馈前一个半天的教学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直奔主题,点名道姓,寥寥数语,一针见血。这种“短平快”的管理模式令人吃惊。如果从过程性跟踪管理来看,应该说该校管理的时间模块是每一节课。我们不得不反思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自认为有效的“周检查”,“月评比”的管理方式是不是时间跨度大一些了,管理的方式是不是粗糙一些了,管理的硬度是不是软一些了,管理的效果是不是小一些了。
“管理重心前移”。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控”。所有的教学方案,训练内容在进入课堂之前都要经过集体研究,并经由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审核签字,进入课堂之后又有教学管理人员和验评小组跟踪监控。这种针对每一堂课的“把好入口,紧跟出口”的做法,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主渠道上下功夫,在关键环节上做文章,避免了“马后炮”、“堤内损失堤外补”现象的发生。
“课代表、备课组长的管理权威”。在杜郎口中有两种现象令人不解。一是课代表的权威性,二是备课组长的权威性。在初三(2)班,我看到英语课代表正在监督检查所有同学默写英语单词的情况,点评好的、纠正错的,批评差的,制止抄写的,做得理直气壮,忙得不亦乐乎。原以为她是老师,一问才知道竟然是同学。在当天下午班前反馈会议上,我看到另外一种情况。在业务校长简短的反馈之后,各备课组迅速拉开,就近开小会。没有桌椅板凳,没有人拖拖拉拉,没有人东张西望,也没有人遮遮掩掩,模棱两可。我跟踪了解英语、数学两个备课组长的工作情况,两个组长随即在备课组的小会上针对个别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秩序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说得简单明了,听得认真仔细。我对十分钟会议开得这样及时、迅速、有效感到由衷的佩服。这足以证明该校层级管理机制的健全和运行的有效。
其实,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要照搬杜郎口中学的管理模式,因为各校都有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认为:在有了宏观决策之后,靠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把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做实了,把“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的事情也都管理得有条不紊,有质有量,这才是管理的功夫之所在,精致之所在,否则,再好的蓝图和计划都将是一纸空文。
唤醒人的文化意识,追求文化浸润效能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表现在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杜郎口中学正是看到了学校文化的浸润作用,并且紧紧抓住校园的主体——学生,大做课程改革文化的文章。
对于杜郎口中学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就不再叙述了,着重谈谈该校的课改文化建设。杜郎口中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来自于学生的,关乎与课改的“名人名言”多。教学楼的走廊上,目之所及,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置身于课程改革的感言、名言。用本班、本校学生的“名言”营造课改氛围和课改文化,而不是常见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名人画像,这是不多见的。我真是十分敬佩学校领导的独特视觉和惊人的创意:让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来推动课改,把蕴藏在学生中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这些“名言”,有的是对课程改革理论的感悟,有的是对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认同,有的是参与课程改革的态度,有的是参与课程改革的收获,真可谓是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引领人。如:
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让别人占为己有那还了得。——初二(2)班张成龙
每节展示一分钟,必定改变你一生。——初二(3)班孙晓丽
善于合作的人,将是进步最快的人,也是实力最强的人。——初二(4)班高加良
最有力的回答是行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参与。——初二(4)班张殿亮
我的心情随课堂的生动而快乐,我的收获随课堂的细节而硕大,我的视野随课改的存在而开阔。——初三(8)冯海峡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风采我展示。——初三(4)班刘飞
课堂上的机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就看你如何把握。——初三(4)班张梦霞
你争我辩,争辩课堂精彩;你说我论,论说课堂阵地。——初三(4)班张承龙
……
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也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无所谓成功的课改;没有让学生享受到课改的益处,也就无所谓成功的课改。既然学生是课改的参与者,是课改的主体之一,那就完全有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课改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就有必要把课改的理念、理论、要求具体而又形象地灌输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就有必要用文化浸润的方式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课改文化,以求课改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师生的参与、互动,合作、发展,实现课改的价值理念。
杜郎口中学就是要通过面对学生的(不仅仅面对教师)全面的、持久的、系统的学习、宣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文化追求已经通过每一个细节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已经成为该校的每一位成员的自我追求。这正是该校的发展实力之所在,发展潜力之所在。该校的整体教学质量高,或许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其实,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要张贴和悬挂学生的头像和所谓的格言,而是认为:要用课改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浸润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心田里建设一种能真正推动课程改革一路前行、持续发展的文化。否则,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是没有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