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时间:2023-05-30 10:4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态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雾的物态变化是水经过汽化——液化形成的。

2、在空气中的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之为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2015年茂名)今年3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空气中水蒸气由于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即形成雨.

点评本题是根据生产实际创设的物理情景.主要考查物态变化的识别与应用.中考经常出现考查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现象的题目,大部分同学对此虽有感性认识,但由于方法不当,在分析其物理过程时往往缺乏逻辑性,常常导致词不达意,因此,掌握方法尤为重要.解答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首先分析物理现象,找出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然后对照物态变化的定义,确认物态变化过程,即四部曲:

掌握此法,再遇到此类问题,定能做到过关斩将、百战不殆.

二、经典变式

变式1考查识别物态变化的能力

例1(2015年威海)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

D.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化.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A是错误的;雾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造成的;雾霾不属于分子运动现象,故B是错误的;燃料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是错误的;电能清洁无污染,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是有效减少霾的措施,故D是正确的.

点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问题.本题是以社会热点问题“雾霾”创设的物理情景,通过分析“雾霾”的形成过程,不但能考查学生识别和判断物态变化过程的掌握程度,而且通过本题的解答,可引导学生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关注社会问题、生活现象及日常行为.让学生意识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变式2考查应用图象分析物态变化的能力

例2(2015年厦门)图2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

解析题图是熔化过程的图象:由题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ab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选项错误;ab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固态物质变少,液态物质变多,两种状态同时共存,故B选项正确;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d段处于沸腾状态,故C、D选项错误.

点评应用图象分析物态变化是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用图象法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首先,看清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对于物态变化图象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物体的温度;其次,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第三,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交点和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如温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意义表示某一时刻对应的物质温度的高低及其所处的物态.第四、根据图象对题进行数据计算或给出判断性的结论.常见的图象有熔化图象、凝固图象、液体沸腾图象等.

变式3考查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能力

例3(2015年桂林)如图3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1.

表1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8989898(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3篇

关键词:物态变化、科学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1996年初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其核心是科学探究。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科学探究也都成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我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初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我认为,初中阶段可以从学科内较为简单的探究式学习入门,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知道的探究式学习为主,为后续学科或高中高层次的探究式学习做好准备和衔接。教师应筛选出那些适宜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

初中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还较浅薄时就接触到“物态变化”这一章,他们概念多,过程复杂,特别是吸热、放热过程难以区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时较困难。如果这一章学不好,也许学生就对物理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不能只应用常规方式教学,这样学生多是课上明白,课下死记硬背,又回到“雾里”,不能达到从“雾里----悟理----物理”的学习真谛。因而我教学中,在常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又应用了探究式教学,下面是探究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教师教学知识上的准备: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过程,教师应把什么是物态、什么是物态变化、物体存在都有什么状态等基本概念介绍给学生。

知识准备:学生预习什么是溶解、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个基本概念。

实验仪器准备: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自备材料和工具,准备演示其中的一种物态变化,必要时学生可向教师借实验室的工具和仪器装置。此项工作教师必须进行统筹规划,以免实验的内容雷同太多。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在活动中设立“最新奇、最能说明道理、最佳协作奖”等奖项。因为此项工作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做好到位的指导。如做好安全教育,做好协作教育等。教育学生“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幺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大文豪肖伯纳的这些话道出了协作的真谛.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协作学习都优于个别学习。协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学习业绩等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以乐观态度对待学习内容,在与他人交往中相互尊重。

二、课上探究:

每两组之间相互演示,并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过程及是吸热、放热。我深刻的体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疲倦、厌倦。正如牛顿善于继承前人的成果,这是和他的奋发好学、勤于思考分不开的。有人问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回答说:“靠不停的思考”(3)(Bythinkingonitcontinually)。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有创意的问题要“靠不停地思考”不是单单靠课堂上45分钟就能完成的,“素质教育”并不排除勤奋刻苦,刻苦学习也不等同于大量做题,关键是要乐于思考,肯钻研、有创新。最后,评出较好、并可重复做的一组,给全班演示并讲解。

从实践的角度看,协作学习不仅指不同学生研究问题,还包括不同科目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启发,特别是“3+x”的高考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除了夯实本学科的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思考创新、动手操作、论述总结等。

三、评奖:

为了这一节课,有很多学生都动了脑筋。为了使学生的付出得以承认,老师的许诺得以实现,全班进行了严肃的评奖。

本次课上学生共准备了各种实验二十个,其中有3组是重复的,有8个是书上的事例,如冰融化为水的溶解过程、把水加热汽化为水蒸汽的过程、水蒸气遇到较凉的玻璃片液化为水的过程、把水涂在身上水汽化为气体的过程、灯泡内钨丝的升华和凝华过程等,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分析出物态变化到底是吸热还是放热。

有个学生的实验很有创意。他要探究凝固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看到书上水凝固成冰的实验,他认为虽然把一杯水放到冰箱内就可以了,但在课堂上不好实施。于是他就点燃蜡烛,然后让蜡油滴到放在手上的薄纸上,由于手感觉到有些热,所以他得出结论:手吸热所以觉得热,即在此同时,油滴在放热。结论就是:液体凝固成固体,需要放出热量。

有个学生的设想非常的合理,推理非常正确。不但用实验讲解了液体汽化要吸热,还想说明为什么100℃的水蒸汽比100的水对人的伤害性更强。他在化学老师那里借来沸点很低只有20几℃的化学药品,用酒精灯对其加热,我们能观察出汽化需要吸热。然后他让同学去试是同温度的液体和气体那个对人的伤害更大。然后他还进行了推理,得出100℃的水蒸汽比100℃的水对人的伤害性更强。(当然,在每个学生实验之前,教师都要进行审查,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四、成果的展示: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小小的改进,进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动手动脑”大赛,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只是校级的比赛,但学生获了奖也非常高兴。更令人兴奋的是由于这次课的成功,很多学生从此喜欢上了物理,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感想:

物理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动手(实验)动脑(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以学科知识为主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探究式学习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探究式学习”教改实践还刚刚开始,所以要先从学科内的课堂知识为突破口,逐步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

以学生为主题、师生互动的原则。教师还缺乏“探究式学习”的案例积累,学生也缺乏“探究式学习”的经验,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姿态介入,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探究途径,引导学生思维,但不要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

全面关注的原则。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课本知识,也要关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哪些课外知识和收获,既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也注意其意志品质、社会责任、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重视知识达成的显形成果,也重视科学态度、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等隐性成果。

感受与问题: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中,还有一些其它问题和观点现陈述如下:

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的想法即使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没有一个有利于教学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在那种刻板僵化、追求形式、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压力下,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会真正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教室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质与量。

我们要提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学术观念,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产生内动力,推动学生进步,体验成功。所以,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就要随时把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来探索、研究,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并始终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宽松的多元化的自主发展机会,在课堂上不能有“你的回答不对”、“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之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你能不能再补充一下”、“你能再换个角度分析一下?”等等。因为表扬是人的高级需要,学生需要表扬,要根据他的分析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先给予肯定,以鼓励他积极参与和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再请同学们帮助他补充和完善。这一点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更为重要,使他们也能感受到“胜利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了自信心。给学生创造出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建。科学史上的探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物理教师》2002年9月。

2、夏彤。在探索中学会学习。《物理教师》2002年11月。

3、注:这句转引自郭奕玲、沈慧君主编《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37页

第4篇

水在自然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态――云、雨、雾、露、霜、雪、冰雹、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着,而且三态之间不停地进行转化。正是因为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及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成为水循,环的物质基础,加之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以及昼夜温度的变化促成了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及空间的循环变化,

其实水循环中物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它促成了自然界中天气的变化,在各种天气现象中,同学们最熟悉和关注的。恐怕是云、雾、雨、露、霜、雪、冰雹等现象了,因为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交通和日常生活,那么,它们产生的原因和物理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从云说起,在白天气温较高,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蒸发后,致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种看不见的气体,虽然在大气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却是造成天气变化中一个必要的“角色”,当这些水蒸气上升到较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就共同组成了天空中的云,

再说雨、雾、露、冰雹、雪和霜,

雨:当天空的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随着气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运动,其中大水滴吞并了小水滴,壮大了自己,吞并的结果是很快增大到空气再也承托不住它的状态,这时,它便会从高空掉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冰晶吸热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雨,

雾: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空气中又有较多的浮尘,气温足够低时,水蒸气遇冷便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雾会使地面附近的能见度降低,从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雾较浓的时候,我们要关闭高速公路以及机场,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比较湿润,当夜间温度下降时,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会向植物的茎、叶表面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并附着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

冰雹: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不过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它和一般的云有些不同,这种云上升运动特别剧烈,常升高到几千米甚至一、二万米,且云层也特别厚,人们常把它叫做积雨云,在积雨云中,空气的上升气流挟带着大量的水汽,急速地上升到高空。然后又很快地变冷,这时水汽立即凝华成小冰晶,又从高空掉下来,经过一层温度在0℃以下但还没有冻结的冷水层,于是冷水便在冰晶上凝固,成为一层不透明的冰,这样,小冰晶变成了较大的“雪珠”,由于雪珠比一般的冰晶重,一旦上升气流较弱时,便马上下落,且表面开始熔化;如果这时它又遇到强烈的上升气流,又会使上述物理过程重新循环,如此在雪珠外面,不断地裹上一层层“冰衣”,直到上升气流再也承托不住它的时候,雪球便掉了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冰雹,

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气温降到0℃以下,云中的水蒸气便会凝华成为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不断地聚集在一起,当其所受重力足够大时,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霜:深秋和初冬季节,由于晚上温度很低,有时可降到0℃以下。这时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茎、叶上放热,凝华成小冰晶,这就是霜,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就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升华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它常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地球上的水圈就是如此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不断地发生着丰富的物态变化和不停地运动着,促成了全球范围内水的大循环,由此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水循环是一个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这部分水容易被人类社会所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水资源,

当前人们已经把水循环看作为一个动态有序的系统,水循环对于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水循环的存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成为一种再生资源,从而可以永久使用,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此外,人类的活动也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尺度上影响着水循环,比如目前“人工增雨”已经成为人类向天空这个天然大水库索要水源以缓解旱情、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研究水循环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进而改造大自然具有深远的意义,不过,人类活动也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很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27115亿立方米,少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人均水量只有235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27%,根据149个国家按1990年人口统计的人均占有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中国排在第110位,可见我国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是人类生命的资源,是动、植物的好朋友,但据专家统计:地球在2100年,地壳上的水将会给人类用光!可目前仍有很多人不留意水是多么的珍贵,我们应该警告这些人:不应该把宝贵的水资源白白地浪费掉,应该依

据水的物态变化规律和循环特点,努力建立节水型社会,有效地利用生命之水,滋润绿色的生命,滋润人类共同的家园!

读完此文,请同学们牛刀小试一下:

1、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地球表面,江河湖海中的水,潮湿的土壤,动、植物中的水分,时刻被

到空气中变成气态,寒冷地区的冰雪,虽然温度远低于0℃,但也在缓慢地______这些水蒸气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有的______变为霜,有的______形成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

2、液态的水。可以______为固态的冰,也可以______为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可以

为液态的雾、雨、露,也可以______为固态的冰晶、雪、霜;而固态的冰、雪、霜可以为液态的水,也可以______为气态的水蒸气,因此雨、露、霜、雪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3、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

4,下面关于云、露、雾、霜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凝结成小水滴和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B、雾是浮在浮尘上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C、露是云中的小冰晶熔化形成的小水滴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为小水珠,而后又凝固成小冰晶

5、冬天,小刚的奶奶早晨将洗好的衣服拿到室外晾晒,小刚发现晾晒的衣服在冒热气;中午,他放学回来,发现这些衣服变硬了;傍晚,奶奶将衣服收到室内,小刚发现衣服干了:过了一会儿,一小部分没干的地方又湿了;第二早晨,小刚又发现本来湿的又干了,讨论一下上述情景中有哪些物理现象?

6,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第5篇

1. 主要概念和公式

(1) 物态变化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物体的形态可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其中把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如图1所示. 物态的这六种变化通常是由温度来决定的.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图中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放出热量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

(2) 熔点、沸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① 达到熔点或沸点,② 继续吸热.

(3) 人工降雨

在含有丰富的水蒸气而温度又不太低的天空抛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如图2. 干冰先急剧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而凝华成小冰晶(也可能液化成小水滴) ,这些冰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逐渐变大,到了较下层温度较高的气层中,熔化成水,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雨,这个过程中有升华、凝华(或液化) 及熔化等几种物态变化过程.

2. 基本物理方法

(1) 对比法: 通过对比感知蒸发和沸腾的共同点及其区别.

(2) 归纳法: 通过水循环为载体,可归纳出物质三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3) 图像法: 如熔化(凝固) 图像.

3. 易错易混的问题

(1) 熔化和溶化

熔化表示物质从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此过程要吸引热量才能完成,例如,0℃的冰吸收热量后可以熔化成水. 而溶化是一种化学术语,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扩散的过程. 此过程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例如,糖溶于水是一种溶化过程,无须吸收热量即可完成.

(2) 蒸发与温度

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进行,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它不受温度的限制. 晒在地上的水无论冬夏都会干,但温度能影响蒸发的快慢,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降低液体的温度可以减慢液体的蒸发. 液态的化学药品,一般都放在阴暗处密封,原因之一就是防止其蒸发.

(3) 白气、白烟和白雾

在烧饭时常看到锅盖上方冒出一股白气;夏天刚剥开的冰棍冒白烟;冬天早晨看到沟面的上方有一层白雾. 对于上述的“白气”、“白烟”、“白雾”,有些同学认为是水蒸气,这是一种误解. 实质上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 我们能看见的“白气”、“白烟”和“白雾”,显然就不是水蒸气了,它们都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

二、 考点聚焦

1. 命题趋势

中考命题除注重基本概念考查外,还出现减少蒸发与食品保鲜跨学科试题,出现了环保节水与水表读数等拓展性试题,出现了探究冰熔化规律的探究性试题. 试题创设的情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与图像、表格相结合,注重方法和过程的考查.

2. 典题解析

题 1 海波是晶体 ,石蜡是非晶体. 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3所示,海波的熔化图像是________(填写序号) .

分析图像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像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

解析 根据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可知图A是海波的熔化图像. 海波熔点为48℃,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而温度升高.

点评 用图像、图表表示物态的基本特征所涉及的知识和题型有: ① 从图表中判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② 从物态变化的过程图像判断出不同阶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题2小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 然后如图4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 小明指出了她的以下错误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应该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热水温度降低

B. 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水中

C.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 为了方便,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

解析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问题考查温度计正确使用的试题. 在A选项中,小明指出“测量热水温度时,热水倒入另一杯的过程中温度会降低,这是正确的. B、C两选项都是小华的错误做法. D选项中小明所述的做法,也恰恰是错误的.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应选D.

点评 此类题主要考查: ①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② 温度计的读数;③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题 3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室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5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 应在 ℃左右.

(2) 根据图5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

解析 由于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最后达到室温后保持不变. 由表可知,该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22℃左右;由图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下降得越来越慢,最后达到室温后基本保持不变.

点评 此类题涉及以下内容: ① 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②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③ 探究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④ 探究水雾的形成.

题 4 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 当温暖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 由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问题:

(1) 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2) 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 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天空中的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和凝华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 “白气”,是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中的烟尘上而形成的,只要某些地区空气中湿度大、烟尘多,雾天也就多.

点评 此类题涉及冰化为水、水结成冰、霜、露、水的沸腾、“白气”、雾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判断它们之间循环时,吸热与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物态变化情况.

三 创新试题

1. 探究: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6甲所示.

3. 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A.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 真空环境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4. 据《北京晚报》报道: 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瞪目,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 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2) 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5.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升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6.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 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8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 则:

第6篇

1经不起推敲的解释

笔者某次随堂听课,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水的沸腾实验.可能是实验条件所限,部分学生用小烧杯盛水,另一些学生用大试管盛水,还有两组学生用大烧杯盛水,进行实验.结果,各小组测得的沸点大多不同,最高的达105℃,最低的为98℃.对此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猜想、解释.有的学生说,是温度计不精确造成的――教师点头赞许;有的学生说,是水不纯造成的――教师说这也有可能;有的学生说,是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或者是水的多少不同造成的――教师立刻否定,说沸点是水(物质)的一种属性,无论火大与火小、水多与水少,都不会影响水的沸点;还有一位学生说,是大气压不同造成的(课后笔者询问得知,是该生在预习时上高中的表哥辅导他的)――教师对此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解释说这是以后要学到的知识.最后,教师总结: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温度计不精确造成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大多会组织学生进行误差讨论,也大多进行类似的程式化的点评,学生最终都能“信服”地接受老师的解释.但本课的误差讨论其实是存在两个命题的:一个是“为什么实验中测得的沸点不等于理论值100℃”;另一个是“为什么各小组的结果不一样”.上面的“水不纯”、“大气压影响水的沸点”的理由,是不能解释学生们的测量值为什么高的达105℃、低的只有95℃的,因为学生们用是同样的水,在同样的大气压下实验的.所以在上面的课例中,真正观察入微的学生在课后就提出了问题:“我注意了我周围的小组,我发现凡是用大试管加热测得的沸点,都比用小烧杯进行实验测得的沸点高.难道这是温度计不精确造成的吗?”

笔者还看过一则学生兴趣小组的研究报告.兴趣小组的学生用多种容器进行了水的沸腾实验,对实验室条件下用大烧杯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测得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是因为烧杯大,散热快,温度计上面的玻璃是冷的,下面玻璃泡中升上去的煤油冷却,导致显示的温度变低.此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仍然有待商榷.

冰的熔化实验存在类似问题.笔者就曾经遇到过一位很苦恼的青年教师,他在准备室做冰的熔化实验时,测得的熔点很接近于0℃,实验非常理想;但到了实验室里,绝大部分学生测得的熔点都在2℃~3℃之间.学生间测量值的差异大多在1℃左右,测量值的平均值比冰的熔点0℃要高得多,更不要说他预先做的实验又是0℃了.他自己觉得用“温度计不精确”、“冰(水)不纯”等理由进行解释都有点心虚.事实上,在实验室里做冰的熔化的学生实验时,所测得的冰的熔点通常都是高于0℃的.

过去,用萘、海波进行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对实验结果不精确的经典解释就是物质不纯――萘本身就难以提纯、海波容易受潮.现在用冰做实验,如此明显的“误差”也是同样原因吗?温度计不精确、物质(水)不纯,都不能解释(水的沸腾实验)容器不同实验结果不同的现象,也无法解释(冰的熔化实验)地点不同(在准备室和在实验室)结果不同的现象.

2对两个实验的再研究

对以上两个实验,笔者进行了再研究.反复实验后发现,实验“误差”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水的沸腾实验,使用实验室里的单头酒精灯为热源.用大试管盛水进行实验,水沸腾非常剧烈,往往会一阵阵地在试管底部形大个儿的气泡,使得水与试管底部完全脱离接触,测得水的沸点都较高,通常在103℃~104℃;用小烧杯(100mL)盛水进行实验,水正常沸腾,不是特别剧烈,测得水的沸点“最准”,基本在100℃~102℃之间;而用大烧杯(500mL、1000mL)盛水进行实验,水只能勉强烧至沸腾,杯底有气泡产生,但都较小,且上升时也不明显变大,测得水的沸点都较低,一般是98℃左右.难道,水的沸点与盛水的容器大小有关吗?

冰的熔化实验,在温度较低(十几摄氏度以下,越接近0℃越好)的地方做,结果就较准确;在温度高(二十几摄氏度以上)的地方做,误差就明显变大,温度越高,误差越大.若说冰的熔点与环境温度有关,这无疑是荒谬的.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以上问题都与“准静态”理论有关.所谓准静态,是指热力学过程中任何一个中间步骤都在无限接衡状态下进行的过程.这意味着,进行这两个实验时,理想的方式是要控制热源与冰、水的温差很小,使实验的加热过程十分缓慢才行.上述测量值不精确的现象,就是与“准静态”条件偏差较大的结果.

用大试管盛水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由于试管的受热面积很小,试管中的水量也少,加热相对集中,试管底玻璃的温度很高,水沸腾时汽化迅速,在试管底产生很大的气泡;当管底的水蒸气将试管中的水推向上方时,管底的水蒸气被管底玻璃继续加热.于是,刚产生的水蒸气温度是100℃,但很快就高于100℃了.处于高温水蒸气中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自然就可能达到103℃了.实验表明,合理控制加热时火焰的大小,并在试管中加入能促进水汽化的物质(如把试管底弄脏),尽量使气泡一产生就离开试管底,以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有充分的接触,测得水的沸点就要低一些.而用大烧杯加热时,不仅烧杯的底面积大、杯中的水量大,导致加热不集中,而且水的表面积大,蒸发更快.这样烧杯中的水只能勉强烧至沸腾,甚至没有到达沸腾状态,所以水温只有98℃左右,这也就解释了实验中为什么观察到沸腾时杯底的气泡上升时变大不明显了.从本质上说,在实验室条件(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还是100℃,但由于温度计测量的是被进一步加热了的水蒸气的温度或者是只是接近沸腾的水的温度,所以结果就有“误差”了.

对冰的熔化实验,笔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是取足量的冰进行实验,结果就较理想.二是取少量碎冰,放入底部有洞的容器,将熔化生成的水及时排掉,确保温度计的玻璃泡只跟冰接触,测得冰的熔点就很接近0℃.所以,对上面的青年教师遇到的困惑,笔者的分析是:学生实验过程中,冰熔化时的温度即冰的熔点仍是0℃,但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并且学生实验时为节约时间,所用的冰的量都较少,生成的0℃的水的温度很快继续升高――实际水温介于0℃与室温之间并偏低.实验中温度计主要与水接触,实质上测量的是水温而不是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所以就可能达到3℃了.该青年教师在独自准备室实验时,房间温度较低,生成的水的温度不易升高,实验结果就较准确.

3改进实验教学的策略

“准静态”问题是无法跟初中生讲清楚的,对初中生也不可能按照“准静态”要求进行实验.但教师要在“准静态”理论指导下,在实验设计与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应该选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最好是用100mL小烧杯和普通酒精灯,既能合理控制实验时间,实验误差也较小.

而做冰的熔化实验时,如果直接依照苏科版教材提供的方案,由于实验室条件的原因,实验时取到的冰通常都已开始熔化,不可能从(课本指导的)-5℃开始观察,不能得到熔化过程的完整图像;另外,为节约时间,教师发给学生的冰的量都较少,加之实验室气温高,想要在实验中测得冰的熔点[HJ1.75mm]为0℃十分困难.一些教师为了缩短实验时间,还指导学生用酒精灯对冰加热,实验误差就更大.笔者的做法是:学生分组实验,先做水的凝固实验再做冰的熔化实验.实验桌上事先准备足量的食盐、一支插有温度计的小试管(试管中的水量刚好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取100mL的小烧杯,装入3/4体积的碎冰,事先存放在大泡沫箱中.实验时让学生现场制冰:将装冰的小烧杯发给学生,让学生迅速倒入食盐至接近杯口;立即用手捂住杯口,迅速上下颠倒摇晃几次,使冰、盐混合均匀,制成一个“小冰箱”;再将小试管插入冰、盐混合物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和水的状态(提醒学生在温度接近0℃把小试管取出观察一次,在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片刻后再取出观察一到两次,次数不宜太多,且不能取出温度计),此过程中不用计时记温度.当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到-5℃~-8℃时,取出小试管,放在空气中,观察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严格按时记录相应的温度和状态.

此实验的效果相当好.一是学生经历了制冰的过程,观察到了水凝固时温度较长时间保持0℃不变的现象,印象深刻;二是学生观察到冰的温度下降到-8℃甚至-10℃时,十分震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解决了实验的一个关键问题,制取低温的冰――有了-8℃的冰,才能完整地观察到冰的升温、熔化的全过程;四是本实验最终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冻在一薄层冰中,到冰熔化时,仍能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充分接触,如果温度计准确,其示数就会较长时间地保持在0℃,理想地保证了实验的精度.

第7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4)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及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尝试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中形形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探究碘升华和凝华实验.

三、教学难点

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四、教学用具

碘的升华和凝华管、酒精灯、火柴、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上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关于水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奔腾的江河水、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翰的海洋、飘荡的白云)

师:这些图片展示了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本节课我们将探究教材第五章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

(板书课题:第4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二)新课教学

1.导出地球上多姿多彩的水

(多媒体播放雾、雪、露珠、霜等图片)

师:自然界中,水以各种形态存在,雾、雪、露珠、霜等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它们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你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吗?

生: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师:你知道常见水的固态、水的液态、水的气态名称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答案写在学案上.

(板书:地球上多姿多彩的水)

生:水的固态:冰、雪、霜……水的液态:露珠、雾、白气、雨…… 水的气态:水蒸气.

2.引出猜想:水的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

师:自然界中的水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景色,请欣赏水在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多媒体播放水在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师: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物态变化,并形成云、霜、雪、冰、雾等现象,你想知道它们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吗?回忆复习前面我们探究了哪几种物态变化?以水这种物质为例.

生:

师:你还想知道水的三态之间可以发生哪些物态变化吗?你对水的物态变化有其他猜想吗?

生1:固态的冰能否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生2:气态的水蒸气能否直接变成固态的冰?

师:即物质能否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中间是否要经过液态过程?

3.介绍探究实验装置

师:在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盛有碘,请观察玻璃管内的碘是什么状态?(学生观察)

生:碘通常是固态.

师:若给固态碘微微加热,碘吸热会发生物态变化,能否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气态碘蒸气冷却放热,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能否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你们的猜想,能否举例说说你的猜想?

生:小组讨论.

师:请各小组说说你们的猜想,并举例说明你的猜想.

生:我认为固态碘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生活中放在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中间没有经过液态过程.

师:同学们讨论了自己的猜想,你的猜想是否正确?需用实验来验证.

师: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固态碘微微加热,你认为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1: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生2: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

生3: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外,老师还要提示同学们在用酒精灯对玻璃管内碘加热时,要均匀加热,否则玻璃管受热不均匀膨胀程度不同,会引起玻璃管的破裂.

师:所谓均匀加热就是在火焰上方轻轻来回移动玻璃管几下.(边讲边示范动作)

师:实验中,重点观察碘的状态变化,中间是否出现液态碘?并分析引起碘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吸热所致还是放热所致?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上.(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4.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归纳结论

师:请同学讲述实验记录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质可以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过程要吸热.

师: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升华.

生:物质也可以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过程要放热.

师: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凝华.

师: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物质三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发生物态变化时,物质要吸热或放热,伴随着能量转移,我们在判断物质发生哪种物态变化时,你认为最关键是要弄清什么?

生1:弄清是吸热还是放热.

生2:弄清物质的初始状态和变化后的状态.

师:最关键是要弄清物质的最初始状态和变化后的末状态.

5.学以致用

师:分析下列现象中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多媒体播放)

(1)北方寒冷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

生: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生:固态樟脑丸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

(3)寒冷冬天,冰雕作品一天天变小.

生:固态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4)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遇冷附在草木上形成霜.

生: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固态霜.

(5)用久的灯泡内壁会变黑.

生:固态钨丝先升华成钨蒸气,钨蒸气遇冷的玻璃凝华成固体钨附在灯泡内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升华后凝华.

(6)-5 ℃时寒冷冬天,在窗户玻璃表面会有冰花形成.

生: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师:冰花形成在窗户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呢?为什么?

生:冰花形成在窗户内表面,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

(7)北方寒冷冬天,树枝上出现“雾淞”.

生:雾淞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师:同学们,你见过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景象吗?你知道它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吗?我们先来认识一种叫干冰的物质.(多媒体播放介绍干冰的视频)

师:现在,你能解释舞台上利用干冰来形成烟雾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生1:干冰升华吸热.

生2:干冰升华吸热,导致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即看到的白雾.

师:由于干冰很容易升华且升华要吸热,运输食物常用干冰作致冷剂,防止食物变质.

师:利用干冰还可以进行人工降雨,同学们课后讨论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6.引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师:水是生命不可缺的要素,它不断循环着,变换着自己的形态,假如你是一滴水,你将怎样在地球上旅行?下面请欣赏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并思考水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多媒体播放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

师:水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生1:地球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

生2: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生3:小水滴相互聚集形成大水滴下落形成雨,若遇更寒冷气流,再凝固形成冰雹.

师: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你知道地球上水的覆盖面积大约是多少吗?

生:约70%.

师:海水和淡水分别约占多少?

生:海水约占97%,淡水约占3%.

师: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人口增多和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遭到污染,并出现严重危机,请看这些图片.(多媒体播放图片)

师:大自然正向我们敲响警钟,地球干涸.(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认为我们中学生该怎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生1:要节约用水.

生2:珍惜水资源,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

生3:做好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标志吗?(播放图片)

生:国家节约用水标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伸出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让地球上的水更清、更蓝、更美!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的一滴水!

(三)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四)交流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滴水,你将在地球上怎样旅行?请欣赏某某同学带来的“小水滴的自述”.(多媒体播放)

第8篇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解题是复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使复习过程进行的生动而深刻。然而长期升学竞争的压力,使得题海、疲劳战术屡禁不止,造成复习效果低下,学生负担繁重。为了实现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基础知识,更准确、更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中考复习中,我们在深入俯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精心编选习题这一关键环节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习题的形式要富有趣味性

复习课的难度在于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因此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课本内容,随便地做些练习,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针对这种情况,编选习题时可联系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虽是复习功课,却使学生有一种新的新鲜感,学习兴趣盎然。

二、习题的难度要具备阶梯性

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查漏补缺,就是要巩固、要提高。要让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题太易了,学优生觉得没劲;题太难了,学困生又感到高不可攀。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我们把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改编、分解成若干单一性的问题,并且注意使前面的问题成为后面问题的"伏笔",后面问题是前面问题的深入和发展。这样有顺序地发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习题课中的习题内容要渗透启发性

复习课中的习题除了能够引导、锻炼学生们准确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积极地探索研究得出新的结论,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更深刻的理解。

四、习题的结果要体现总结性

复习课中的习题,应根据复习的种类尽量多的包容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将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协同作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获得一个较全面的知识整体。这样不仅使学生便于在知识体系中容易记忆,而且增加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获得更加简明扼要、更加巩固可靠的结论。

例如,在复习"物态变化"时,由于这章概念多,特别是对于各种物态豪华的吸放热规律。学生不可能彻底理解,只能机械地记忆。为了让学生记得准,记得牢,我们选择了这样一道题:凡是向右方向进行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凡是向左进行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并利用课本上在解释自然现象时,把"液态"说成"凝结"。让学生看,凡是向左进行的物态变化都有一个"凝"字,并以生动形象的动作手势把"凝"字与这类物态变化一般都与体积减小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记忆。通过此题使学生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吸放热规律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总之,在物理复习中,我们提出"宁可老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费题",“要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的要求。按照以上原则编选习题,习题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解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9篇

溶液过热现象即为溶液加热到沸点以上仍然没有沸腾的现象。

过热状态,指把物质加热到通常发生物态变化的温度以上而仍不出现这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如过热液体,是指液体被加热到高于其沸点的温度而没有沸腾的现象,其处于亚稳态,如果略有扰动,则液体立即强烈沸腾,其温度即降到与其所受压强相应的沸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 青岛市初中物理 教学模式 复习课 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策略,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但是一节完整的复习课的设计,仅仅靠一种(个)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够完成的,必须要靠诸多不同层次、不同作用的各种教学模式形成的群体和系统——教学模式体系才能完成。下面介绍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创立的“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

1 青岛市初中物理“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

将复习课的各种教学模式划分为由大到小五个层次,即:“课前——课堂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各环节操作模式”、“透镜式模式”,从而构成“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

1.1 课前——课堂模式。把一节复习课原本由课堂45分钟组成,拓展到课前、课堂两个部分。也即将课前自习作为复习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这是规划一节复习课的第一步。

教学程序:课前(自习)——课堂(复习)

说明:①课前:下发复习要点提纲,学生在家中进行课前复习,回顾知识结构,记忆概念规律、现象举例,准备下一节课开始后的检测。②课堂:课堂45分钟的内容,包括“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各环节操作模式”、“透镜式模式”这四个层次的教学过程。

1.2 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这是贯穿在一节复习课45分钟全过程的整体模式,是规划一节复习课的第二步。

教学程序:在课堂中,一节完整的复习课45分钟,由如下5个环节所组成:整——分——合——补——测

说明:①整:出示本节课题。检测课前自习情况,并订正和矫正。将这些概念、现象划分为几个复习问题,并出示复习目标。②分:分别复习这几个问题。这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③合:小结复习内容,总结知识结构、方法。④补:师生找知识缺漏,查漏补缺。⑤测:本节检测,检查复习效果。

1.3 小循环多反馈模式。这是进行具体内容复习过程中,为实现教学信息反馈、巩固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它将“分”环节变成多个反馈循环。这是规划一节复习课的第三步。

教学程序:以一节复习课划分为3个复习问题为例,“分”环节可以组成如图3个小循环。

说明:逐次复习这3个问题,并在复习完每一个问题后,都马上针对该问题练习反馈,构成一个小循环。从而使整个过程形成多次复习、多次反馈、多次循环的过程。

1.4 各环节操作模式。“各环节操作模式”就是“整”、“分中各个小循环”、“合”、“补”、“测”这些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有了这些模式,就可以对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以及各复习小循环进行具体的实施,这是规划一节复习课的第四步。每个环节都有多种操作模式,下面仅列举常用的。

1.4.1 “整”环节模式——“分支——目标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检测——矫正——分支——目标

程序说明:①问题:出示本节复习课题。②检测:检测课前布置的复习问题:记忆本章(单元)的基本概念、现象。③矫正:对检测情况进行反馈矫正。④分支:根据本章(单元)知识体系,将这些概念、现象划归为几个分支。⑤目标:结合课标,提出每个分支的复习目标。合在一起,就是本章(单元)复习目标。

1.4.2 “分”环节中各个小循环反馈操作模式——各种“复习模式”:不同小循环的不同复习内容,需要不同的操作步骤,这就构成了多样化的“复习模式”。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

1.4.2.1 结构——要点复习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结构——要点——练习——矫正

说明:①问题:提出本分支的复习问题。②结构:建立本分支知识树。③要点:在知识树中提炼出该分支要点、易错点和注意事项。④练习:让学生运用要点,进行该分支练习。⑤矫正:订正练习情况、进行平行矫正。

1.4.2.2 结构——范例复习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结构——要点——范例——方法——练习——矫正

说明:①问题:提出本分支复习问题。②结构:建立本分支知识树。③要点:提炼该分支的要点、易错点和注意事项,找到包含的重点内容。④范例:做一道有关重点内容的典型例题。⑤方法:通过范例,提炼解决此类问题方法。⑥练习: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有关练习。⑦矫正:订正练习情况、进行平行矫正。

1.4.2.3 结构——要点——分解复习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结构——要点——范例1——练习1——范例2——练习2

说明:①问题:提出本分支复习问题。②结构:建立本分支知识树。③要点:提炼出该分支的要点、易错点和注意事项,通过选择、判断题练习、巩固要点。然后找到本分支包含的两个(或多个)重点内容。④范例1:做一道有关第一个重点内容的典型例题,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⑤练习1: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有关练习,并进行订正和矫正。⑥范例2:做一道有关第二个重点内容的典型例题,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⑦练习2: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有关练习,并进行订正和矫正。

1.4.3 “合”环节模式——“网络——浓缩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横向——纵向——网络——浓缩

说明:①问题:提出小结问题。②横向:展示通过前面环节形成的本章(单元)的完整知识树(相当于横向结构)。③纵向: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如,方法角度、异同点角度)梳理知识脉络。④网络:上述两个结构形成了“网”。⑤浓缩:以网络各交叉点为中心,浓缩整理知识。

1.4.4 “补”环节模式——“个别——全班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留白——个别——全班——矫正

说明:①问题:让学生自查未解决的问题。②留白:给学生一点反思时间。③个别: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问题。④全班:全班一起解决的共性问题。⑤矫正:出示共性问题的备用习题,巩固补漏。

1.4.5 “测”环节模式——“独立——反思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问题——独立——订正——批改——反思

说明:①问题:出示本节检测题。②独立:学生独立完成。③订正:教师出示正确答案。④批改:学生用红笔自批。⑤反思:学生反思、整理错误之处。

1.5 透镜式模式。这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不断的信息交流所采取的模式。它使我们在不断信息交流中,解决一节课所有复习问题。这是规划一节复习课的第五步。

1.5.1 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如同一只在凸透镜与凹透镜之间不断变换的“透镜”,学生思维如同“光线”。师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如图所示。

1.5.2 说明:通过教师的“透镜”作用,使学生思维呈现“发散思维”与“会聚思维”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性思维的状态。

1.5.3 教学策略及操作程序——“小问题串教学模式”:将整节复习课设计为一系列“小问题串”(从引入到最后检测,包含了“各环节操作模式”中的所有问题),每个小问题都先让学生思考或练习,然后订正和矫正,形成了一个个思维“发散——会聚”的小循环,这样就实现了“透镜式教学模式”的过程。图示如下:

2 运用“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进行复习课教学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运用“课前——课堂模式”,将复习课分为“课前”、“课堂”两个阶段。课前布置让学生将概念、现象进行记忆、回顾,从而为课堂提高效率、加快节奏做好准备。第二步:运用“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将课堂45分钟,划分为五个部分。并在“分”中,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划分为几个分支或专题。第三步: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将“分”中几个分支规划为几个小循环反馈。第四步:运用和选择合适的“各环节操作模式”,设计“整”、“合”、“补”、“测”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分”环节中各个小循环采用的各种“复习模式”。第五步:运用“透镜式模式”,将整节课变成从头至尾的一系列“小问题串”解决和矫正过程。通过上述五步,就可以将一节复习课从粗线条到细节,完整地规划好。

3 “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应用案例

下面通过《物态变化》一章复习课的设计,体会“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的作用:

3.1 第一步:用“课堂——课前模式”,将本章复习全过程划分为课前、课堂两大部分,并对课前自习内容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记忆本章基本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吸放热过程、实例。

3.2 第二步:用“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将课堂部分划分为五个环节。

3.2.1 整:出示课题,检测课前要求记住的概念,并订正。根据本章体系,将复习问题划分为四个分支:温度及其测量、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出示复习目标。

3.2.2 分:逐次分别复习划分的四个分支问题,包括:结构、要点、题目练习。

3.2.3 合:小结本课内容,比较六种物态变化,将四个分支结构合并成完整知识树。将知识浓缩为几个概念、几个方法、几个表格、几个图像、几个公式、几个易错点……

3.2.4 补:重新出示复习目标。学生根据目标找出自己疑点,师生通过个别交流和全班一起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

3.2.5 测:针对本章目标和发现的问题,出示检测题,进行课堂检测并订正。

3.3 第三步: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将“分”中的四个分支问题规划成四个小循环反馈结构。

3.3.1 第一小循环:①复习分支一:温度及其测量;②反馈练习一:温度及其测量。

3.3.2 第二小循环:①复习分支二:熔化和凝固;②反馈练:熔化和凝固。

3.3.3 第三小循环:①复习分支三:汽化和液化;②反馈练习三:汽化和液化。

3.3.4 第四小循环:①复习分支四:升华和凝华;②反馈练习四:升华和凝华。

3.4 第四步:采用不同的“各环节操作模式”,分别规划各环节、各小循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3.4.1 用“分支——目标教学模式”规划“整”环节:

3.4.1.1 问题:出示本节课题:《物态变化》一章复习。

3.4.1.2 检测:检测课前布置的基本概念。

3.4.1.3 矫正:边提问边对检测情况反馈矫正。

3.4.1.4 分支:根据本章知识结构,划分为四个分支:温度及其测量、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3.4.1.5 目标:结合四个分支,出示具体复习目标如下:①温度及其测量:知道温度概念、摄氏度规定,知道温度计构造和使用方法;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②熔化和凝固: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吸放热过程、常见实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规律,知道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能用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规律解释现象;会设计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规律的实验。③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吸放热过程、常见实例、汽化种类、液化方法,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蒸发快慢因素、水沸腾的规律、水的沸点;能用水沸腾规律和蒸发快慢因素解释现象;会设计探究水沸腾规律的实验。④升华和凝华: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吸放热过程、常见实例。

3.4.2 用不同的“复习模式”规划“分”环节中的四个小循环:

3.4.2.1 用“结构——要点复习模式”规划“分支一:温度及其测量”:①问题:现在复习温度、温度测量。②结构:建立本分支知识树(如图)。③要点:在知识树中点出要点:摄氏度规定、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④练习:出示规定的判断题、测量温度的实验题。让学生定时训练。⑤矫正:订正答案。若发现对某个点疑难较多(如,测量温度方法改错),则订正后,再出示平行题目矫正。

3.4.2.2 用“结构——范例复习模式”规划“分支二:熔化和凝固”:①问题:现在复习熔化和凝固这两种物态变化。②结构:用分类法(固体分为晶体、非晶体)、逆向思考法(熔化、凝固互为逆向过程)和比较法,建立本分支知识树。③要点:在知识树中点出要点:晶体熔点、晶体熔化两个条件、熔化凝固图像及其意义。然后引出重点知识:用晶体熔化、凝固规律解释现象。④范例:出示例题解决过程(如,解释:黑龙江省北部为何不能用水银温度计?)。⑤方法:通过例题强化“熔点”(“凝固点”)这个要点以及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提炼解决此类问答题的方法、步骤。⑥练习:出示如下习题:一道晶体熔化实验题(突出实验方法、图像),一道运用晶体熔化、凝固规律解释现象问答题(如,在0℃房间的冰能否熔化?)。⑦矫正:订正答案。对疑难较多的点,再出示平行题目矫正。

3.4.2.3 用“结构——要点——分解复习模式”规划“分支三:汽化和液化”:①问题:现在复习汽化和液化这两种物态变化。②结构:建立本分支知识树,并强调其中的注意事项、易错点。③要点:在知识树中点出重点:水沸腾规律、蒸发快慢因素。下面分别从实验题、问答题角度对这两个重点进行“范例——方法——练习——矫正”的复习过程。④范例1:出示“探究水沸腾”实验报告,提炼出实验方法、要点,使学生不仅清楚相关实验题内容,且加深对水沸腾规律的认识,为后面解释现象做好准备。⑤练习1:练习水沸腾实验题,并订正、矫正。⑥范例2:对于用“水沸腾规律”解释现象的点,由于在分支二中已经通过范例教学让学生获得了解答问答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以及运用晶体熔化、凝固规律解释现象的具体方法,因此可以将上述一般方法迁移、具体方法类比到用水沸腾规律解释现象的解决上。对于运用“蒸发快慢因素”解释现象的点,可以通过一个典型范例,强调知识与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能张冠李戴。⑦练习2:解释为何衣服需摊开晾晒、为何可用纸盒烧水等,并订正、矫正。

3.4.2.4 用“结构——要点复习模式”规划“分支四:升华和凝华”:①问题:现在复习升华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②结构:建立本分支知识树,包括定义、吸放热过程、实例。③要点:在知识树中点出要点:概念中“直接”的意义。④练习:出示一道升华、凝华概念的判断题,一道在各种实例中挑选升华、凝华现象的选择题,进行定时训练。⑤矫正:订正答案。

3.4.3 用“网络——浓缩教学模式”规划“合”环节:①问题:下面小结《物态变化》的复习内容。②横向:将“分”中的四个分支知识树进行组合,形成本章的完整知识树。③纵向:找到知识树各分支之间的联系点。如,六种物态变化之间的比较、完整的物态变化图、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包含多种物态变化的现象,等等。④网络:两个结构合在一起,形成“结构网络”,并在网络中重新点出复习目标。⑤浓缩:将本章知识浓缩为:4个方法(转换法、比较法、分类法、逆向思考法)、3个规律(熔化凝固规律、水沸腾规律、蒸发快慢因素)、2个表格(蒸发沸腾比较表、六种物态表)、5个图像(熔化凝固图像4个、水沸腾图像)、3个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

3.4.4 用“个别——全班教学模式”规划“补”环节:①问题:让学生自查未解决的问题。②留白:给学生一点自己的时间。③个别:教师巡视并解决个别问题,如:温度计使用的易错点。④全班: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师生一起解决(如,图像的物理意义,学生刚刚接触有难度,可以和学生一起联想数学图像的意义,与物理情景结合)。⑤矫正:出示共性问题的平行题目进行矫正(如,图像问题,让学生说明图像中各点、段的意义),巩固补漏。

3.4.5 用“独立——反思教学模式”规划“测”环节:①问题:出示检测题。可考虑:一道基本概念现象题(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一道实验题(晶体熔化实验,其中可包含温度计的使用和本章的几种图像)、一道解释现象问题(加快或减慢蒸发的日常实例)。②独立:规定时间,学生独立答卷。③订正:用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④批改: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⑤反思:学生把自己的错误整理、纪录好。

3.5 第五步:用“透镜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全过程规划为一系列首尾相连的“小问题串”。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课的“小问题串”如下:小问题1(检测并订正课前自习任务)——2(划分复习分支并出示复习目标)——3(建构分支一知识树并点出要点)——4(分支一反馈练习矫正)——5(建构分支二知识树并点出要点)——6(晶体熔化规律问答题范例及其方法)——7(分支二反馈练习矫正)——8(建构分支三知识树并点出要点)——9(水沸腾规律实验题范例及其方法)——10(水沸腾实验题反馈练习矫正)——11(分支三问答题范例和方法)——12(分支三问答题反馈练习矫正)——13(建构分支四知识树并点出要点)——14(分支四反馈练习矫正)——15(本课小结)——16(课堂补漏)——17(本节检测)。通过设计,使上述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然后再订正和矫正,从而实现整个教学的“透镜式过程”。这17个小问题所组成的教学全过程,是具体课堂教学实施的流程,也是学生所感受、经历的课堂教学实际过程(因为学生不必知道“课前——课堂过程”、“整——分——合——补——测五环节过程”、“小循环多反馈过程”等这些规划层次,这些只是教师需要的)。

这样,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和层次,将《物态变化》一章的复习课完整规划好,剩下的问题就是具体情境、题目、语言等的加工润色了,然后就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了。《物态变化》复习课的“五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如图所示。

4 “五层次复习课教学模式体系”中各类(层)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课前——课堂模式”从课内外角度锁定复习过程,“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锁定一节课内的整体布局,“小循环多反馈模式”锁定教学主体部分,“各环节模式”锁定每个环节、每个小循环的操作思路,“透镜式模式”锁定教学全过程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可见,通过上述“五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实现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层层锁定,实现了教学控制论,使课堂复习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教育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王 .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第11篇

固体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固体不一定都有一定的熔点.如,冰是晶体,有熔点,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熔点.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的说法是错误的.

2. 晶体的温度达到了熔点,不一定熔化

晶体的熔化条件有两个,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晶体的温度达到了熔点就一定熔化的说法是错误的.如冰的熔点是0℃,但冰的温度达到0℃还需继续吸热才能熔化.

3.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物体的吸、放热过程包括两种,一种是物态不变的过程,另一种是物态变化的过程.在物态不变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温度升高(或降低);而在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保持不变;在晶体凝固和气体液化过程中,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一定升高(或降低)的说法是错误的.反之,物体温度不变,不一定没有吸收(或放出)热量.

4. 液体的沸点不一定是不变的

液体的沸点不一定是不变的,它的高低跟气压有关,并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如,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时才是100℃.在高山上煮饭不易熟,就是由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造成的.

5. 气体不一定通过降温液化

所有气体只要温度降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但降温并不是使气体液化的惟一方法.增大压强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液化石油气就是通过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入钢罐里的.

6.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不仅与物体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

7.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或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两种情况同时作用,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或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的说法是错误的.反之,物体的温度降低,也不一定是放出热量或物体对外界做功.

8.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温度不一定升高(或降低)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不一定升高.判断温度的变化,要看是否包括物态变化,如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却保持不变.同理,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却保持不变.

9. 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不一定保持不变

第12篇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吸收/放出)热量.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在汽化过程可以从周围吸收热量.

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挥发,即会发生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会从身体吸收热量,这样会降低身体的温度.

答案 汽化 吸收

例2 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在炎热的夏天,能够降低室内平均温度的最好办法是( ).

A.打开电风扇

B.向地面洒些水

C.关闭房门

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

解析 要降低室内的平均温度可以根据所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分析;汽化、熔化、升华要吸热,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选项A,打开电风扇只能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人身上的汗液蒸发快,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但不能改变空气的温度;

选项B,向地面上洒水可以通过水蒸发吸热来降低空气的温度;

选项C,关闭房门不会改变室内温度;

选项D,冰箱工作的原理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不断地汽化和液化,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同时压缩机工作时还会放出热量.打开冰箱门会增加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向空气中放出更多的热量,会使空气的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

例3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D.BC段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

解析 (1)由图像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2)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由图像可知BC段物质的温度没有改变.

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0℃.故选项C正确.

例4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煮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低于水的温度

C.稍后沸腾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达到水的沸点

解析 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汤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汤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沸腾.因此A、B、C不符合题意,应选D.

例5 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3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 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

解析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加快蒸发的办法有: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上表面面积;加快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敞开的杯子B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蒸发就快,而蒸发要吸热.

答案 B 蒸发

例6 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种“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解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珠形成白气.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应选C.

例7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