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第一课标

第一课标

时间:2023-05-30 10:4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第一课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目标意识 训练意识 主体意识 扎实高效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兴趣、感悟语言的起点,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第一课时的夯实基础,就没有第二课时的深入探究。“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提出的。在日常教学中,第一课时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目标单一,不同年段一个样,不同文体一个样,缺少个性化的设计;内容单薄,基本是读读书、认认字、分分段;方法单调,往往是一套固定化的流程,学生闭着眼睛也能猜出老师下一步的教学。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一年级教材《咏华山》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加强目标意识

目标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因素,有效教学目标要凸显年段特点,关注文体的特点。其中基础目标要砸实,从而落实“举一”目标,选择发展目标。就《咏华山》这节课来说,是苏教版独创的文体――文包诗,根据课标和年段要求,这一课担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识字写字、学词学句、朗读背诵、习惯培养等方面。根据文包诗这一题材的特点,教学目标中还要突出:借文学诗,借文赏诗。落实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具体为:(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了解“咏”“山顶”的意思,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通过观察朗读,感受华山的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感叹句。(4)继续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突出训练意识

这里的训练不是单纯的做习题,而是综合地进行技能、智能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训练不是形式化的浅薄展示和表演,而是引导学生沉醉于情境,陶醉于语言文字的赏析、体验。少些空泛,多些实在。即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书就让学生自主地读,写字就让学生充分地写。

片断一:揭题谈话。

1.齐读课题。

2.看老师写课题。

“华”要求小朋友会写,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边写边指导生字笔画书写要点。

小朋友,这个字你还在哪儿见过?(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出这个字在本文读第四声,与“中华、华联”等区分清楚,落实了多音字教学。)

评析:以板书课题为契机,说写同步,进行生字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华”的教学训练扎实:在字形上与“花”联系,回顾旧知;在写字指导上,抓住重点笔画,要言不烦;在字音区别上,启发学生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片断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正确:(1)教师范读;(2)自由练读。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音都读正确,不会读的地方用铅笔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导读流利:(1)组织学生自由练读;(2)检查反馈。

评析: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有多种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是教师的示范。在组织学生听读时特别要注意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拿好书、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认真倾听等,习惯的培养就是这样抓反复、反复抓。给学生自读环节留足时间,训练学生在自我朗读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生字认读能力。以识促读,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

片断三:认识人物,读顺段落。

1.认识故事人物。

是啊!古时候,有个小孩跟着他的先生就登上了高高的华山。他是谁呢?谁来叫他的名字?

出示“寇准”,读准字音。

师:对,他几岁呢?

出示“七岁”,读准字音。

看来寇准跟我们差不多大,比大多数小朋友小一点。不过,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时代,那个时代叫……

出示“宋代”,提示注意平舌音。

2.引导学生复述,读顺第一、四自然段。

现在我们知道了,登上那座高高的华山的那个小朋友叫……那年他……岁,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

评析:“寇准、宋代、七岁”这些生词都集中在开头、结尾两个自然段,教师创造语境,通过对话,依次认识生词,读准字音。最后通过口头运用,复述内容,既巩固识记了生词,又读顺了段落。精当的设计将生字认读、理解段落、复述内容等巧妙整合,学生的多项能力得到训练。

三、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体现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欲望走进生活,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一节课下来孩子要有所收获和提高,不能上完课后,还和预习时差不多。要以学生的疑点作为教学的起点,把学习的难点作为点拨的重点,把资源的生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推进点或转折点。

片断四:学习生字词语

1.学习三个与“山”有关的词语卡片――山顶、山腰间、山路:(1)读准生词字音;(2)简笔画山,把词卡贴到相应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词义;(3)“顶”的字义适度拓展运用:

山最高的地方,我们叫它山顶,树最高的地方叫什么?(树顶)房子最高的地方叫什么?(房顶)人最高的地方呢?(头顶)

2.采用登“词语山”的形式学习、生词――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爬上山顶、情不自禁、吟诵、称赞。

评析:低年级课文生字词多,在词语教学的处理上就要动动脑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已有水平为起点,对生词进行加工,分散处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简笔画,形象地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词语和图像建立联系,化难为易,理解词义。其次,字字落实,引导学生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由“头顶、山顶”理解“‘顶’的引申义是指事物的最高处”。最后,以有趣的登“山”形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这一组生词是精心选择的,既是识字重点,又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此时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领读词语,既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片断五: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间、代、岁。

2.看书,自学笔顺,然后在下面描红,一边描,一边想这三个字怎么记,怎么写的。

3.以“谁来教教老师?”为话题,逐字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范写,择要讲述。

第2篇

不能弱化的引领——关于习作指导情境创设的点滴思考

系统观照,凸显汉字的意义教学——以“栽”字为例谈汉字教学

把平淡的内容教得风生水起

长城啊,长城——《长城》教学解读

本位不同,同样精彩——特级教师王崧舟《与象共舞》同课异构教学赏析

延迟性评价:与精彩有个约会

作文教学要粗讲解、细修改——人教版四上“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教学思考

读出味写出味——以《石榴》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教学“羊”字的故事

怎一个“绝”字了得——《伯牙绝弦》备课历程

小语五年级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领略景观之奇妙——“自然景观”习作指导课实录

给孩子一段“奇思妙想”的生活

写字教学,赢在起跑线上——一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手记

追求变化——创造第一课时的精彩

回到原点,提高效率——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理性思考

精导妙引,有效感知——第一课时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的几种途径

还第一课时以完整的教学目标

遵循学习规律,实施有效教学——《菩萨兵》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语文教师应该像中医

行走在作文教学改革之路上——访上海特级教师徐鹄

《一枝白玫瑰》教学片断及赏析

走在绿草如茵的路上

仅有感悟体认是不够的

言语表达与阅读积累

《上好小学语文课》:诗意与理性精神的交融

说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兼谈“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说课教研

改弦更张教服务学

开心一刻

古文教学的可贵探索——朱文君老师执教《蜀鄙二僧》的启示

“水”到渠成——《水》体验习作教学实录

享受本色之美——读贾志敏老师《我们怎样看课》有感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与你相见恨晚

朴实些,再朴实些——三教《钱学森》

让写“挤”进课堂——对《望月》不同效果的“写”引发的思考

小语常识性课文教学例谈

让课堂呈现文化的源远流长——《孔子游春》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第3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从广义上来讲,它是语言、文化、社会、学习者、教师等诸多要素综合起来的一个综合系统。就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它涉及政治、历史、经济、天文、历史、音乐、美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诸多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综合系统。从狭义方面来讲,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包括文学)。这些特点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也决定了它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实际上,“第二课堂”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是一种综合理念,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以教材和教学新课标为中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机制,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与学的共同参与。那么,“第二课堂”又该如何开展呢?我谨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走出课堂,走向自然

俗话说:“世事洞名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次春游,可使学生领略山河的壮美,感受同学间的真挚友情,升华心中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光阴、努力学习的激情。一次参观,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文字介绍有身临其境的体悟:参观路线的选择、立足点的交换,都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理解、巩固课堂所学,自然将课堂所学融入生活之中。

二、多多开展社会活动

教师可以精心组织一些社会现象调查、新农村建设调查之类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设计主题。比如:让学生上街道去寻找、发现现实生活中错别字存在的现象。到农村去,用他们纯真的心灵、真诚的情感去感受农村生活、了解农村变化。这样,创新精神的芽苞也会随之潜滋暗长。

三、多多利用校园条件开展课外活动

在教学课余,可以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辩论会、自办墙报、时事报告会、知识竞赛、征文、阅读书籍等等,不一而足。这样既丰富、活泼了教学生活,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活动的能力,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学问。我们要带着语文这个知识的背囊去尽情体味生活,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第二课堂的园圃里培养语文的奇葩。

第4篇

关键词:目标定位;数学问题;活动组织;数学情境;练习设计

在2011版新课标的学习、实践、反思中,我更深刻地感悟到: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亟需将新课标理念准确地转化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艺术,备好课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第一步。下面,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如何备课提出自己的五点体会。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1.凸显教材编排重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解读数学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知识本身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性和结构性,我们只有遵循教材的编排规律,根据这一点知识在这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价值和要求,准确定位一课堂的教学目标,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旧有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知和技能的临界点,精心构建认知冲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一次同课异构的赛课中,教材内容是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72页的例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我们发现本节教材呈现三个重点:一是分数加减运算顺序,二是学生关于一次通分和分步通分的计算方法的确定和运用,三是假分数改写成带分数。教学点处于一个三难境地,孰轻孰重、如何取舍,成为我们课后讨论的重点。联系教材前后分析发现:分第一点可以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正向迁移即可,第二点学生尝试完成计算后自主归纳而成,而真正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第三点。通过精心探讨和再次备课,将重点放在探究假分数如何改写成带分数上,课堂层次脉络清晰、重心突出,富有实效。

二、关注学生思维流动,精心预设数学问题

我们深知:思考是数学课堂的核心,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然而问题是思维的心脏,只有充满挑战、情境的数学问题才会将学生引思维的深处。如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的有余数除法第一课时:用竖式求商“用竖式求商”一课中,我始终坚持将“学生如何探究发现竖式的写法和如何正确使用竖式进行求商”作为课堂主问题,设置了以下小问题:(1)为什么要写竖式?情景引出,通过有余数的除法引出竖式求商的必要性。(2)怎样写竖式?一次尝试、猜想竖式的写法,意在鼓励学生大胆采用旧有经验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观察中审视将除法竖式写成乘法竖式的不足,该竖式不能完整的反映出除法中分的过程及五部分。(3)如何规范的写竖式?二次尝试、合理推想,要求学生将除法中这五部分完整的写进去,并对照学习书本规范书写和练习。(4)为什么这么写?通过交流、规范,形成用竖式求商的方法的思想。即想商、写商,再算用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最后用被除数减去积,得到剩余的数。

三、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巧妙组织数学活动

我们常常以学生一堂课是否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来评判一堂课的优劣,而巧妙组织活动是我们达成目标最有效的做法。我的做法是:课堂教学活动化,让数学活动贯穿始终。例如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的“有余数除法”第一课时:用竖式求商。为达成“让学生真正理解竖式生成的必要性、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及用竖式正确求商”的课堂目标,我设计以下课堂活动:(1)实践中的学问――分一分,想一想。利用填表构建竖式书写的要素雏形(被除数、除数、商、分走了多少、还剩多少)及初步感知用竖式求商必要性。(2)探究中的新学问――猜猜、试试、想想、议议、写写。通过尝试、试错、分析、结合表格五要素对比、合理书写除法竖式五要素,进而建模。(3)我能行我会算――算算、写写、说说。最后让学生回首照应:解决13÷3,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用竖式破解,而不再陷入口诀求商的僵局。

四、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全程预设数学情境

情景创设好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一条“内线”。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开课、新知、技能展开学习的情景创设,更要注重课堂全程教学情景的预设,做到:一是创设引入情境――点燃学生的内在需求。二是创设发生情境――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三是创设探索情境――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四是创设归纳情境――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五是创设应用情境――让知识技能回归生活。六是创设反思情境――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以此,让学生的“认知线”与“情感线”同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关注学生能力形成,精心设计数学练习

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正面强化―侧面对应―反面对照―深化拓展”四个步骤进行练习设计。如平行四边形的练习设计为:

1.填空:温习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和结果(正面强化方法的得来)。

2.计算:(1)实物图片的计算;(2)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计算;(3)平行四边形图形的测算(正面强化方法的运用)。

3.分别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底和高,计算面积(侧面对应认知对应的底和高才能相乘算面积)。

4.判断分析――通过学生实践中错例,反面对应其练习。

5.问题解决――实践中自主分析运用,深化拓展。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整合;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学形式,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产物,也是广大教师对文本进行解构、对教学进行设计、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的有效方式。本文就以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4为实例,本单元围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这一话题展开,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用英语表达天气状况,对天气状况进行询问、预报及讨论和确定相应着装,描述各种天气情况下可开展的各类活动。本单元和Clothes,Activity这两个话题紧密结合,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的方式,在巩固和丰富“表述天气”这一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笔者将此单元整合如下。

一、第一课时:Let’s learn,Let’s play

第一课时是核心版块,不仅要联系前一单元的单词教学,也要为第二课时的句型教学和语篇教学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在这一课时就提出了单元主题,并呈现旅行计划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比较整体地学习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主要句型,并能初步用英语描述天气,用英简单的天气报告。这课结束时,学生听录音,记录下旅行城市的天气情况,完成计划表第一部分。并能让学生说出教材中提到的地名,并能听懂这些地方的天气状况。

二、第二课时:Let’s talk,Let’s chant

顺着第一课时围绕主题,引出话题:了解了天气情况,那我们的行李该准备什么衣服呢?这堂课实际上是对话课,让学生能自主地使用功能话题进行交流。课时结束前学生将根据上一节课所了解的旅游城市的天气情况,以小组合作活动,用本节课所学句型以问答的形式确定自己旅行时所需准备的衣服。在对话中复习服装类词汇,巩固描述天气的单词。

三、第三课时:Read and write,Let’s find out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把这一课时设定为综合课,将复习、新授、整合和拓展融为一体,把话题延伸到不同天气状况下可以开展的各种活动。通过表述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可开展的活动,新旧知识相结合,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旅行计划表把他们打算在旅行目的地安排的活动写下。让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及句型warm, sunny,cool,cold,snowy.It’s warm today.Let’s play football.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第四课时:Let’s do,Let’s talk

继续延伸话题,如果你在外地旅游,打电话给你的亲人朋友,可以聊聊当地的天气情况,从而了解谈论天气所具有的寒暄功能,让所学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得到体现。Let's do部分则是活动与复习巩固融为一体,通过TPR活动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学生能够听懂指示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如:It’s rainy.Open up an umbrella.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How about New York?

五、第五课时:Read and write,Let’s check

这一课时我们重在让学生掌握单词sunny,warm,cold,snowy的拼写和句子It’s cool.Is it cold?的书写,能听懂并独立完成Let’s check.了解华氏与摄氏的区别。并学唱歌曲Thunder。在掌握了主体语言知识后,阅读内容在重温话题,复现句式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第六课时:Pronunciation,Story time

让学生能够了解字母o的发音规则,听懂并能分组表演Story time 的故事。旅行中的小故事增添了许多乐趣,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扩展语言和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七、结语

纵观本单元教学设计,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巧妙地构建了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用“旅游计划”这条主线将本单元串联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每一节课的内容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节课都是上一节课的衔接与升华,教学过程实施整体教学,注重整体感知,引发学生探究与理解,体现了整体教学由对语言的理解、初步体验,到初步应用,在到巩固运用,最后到综合运用,形成能力的指导思想,真正实现了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推进,帮助学生建构整体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方月芹.聚焦整体教学,打造有效课堂――“整体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2011(11)

[2]何云霞.建构单元整体教学,提升英语学习效率[J].新课程学习,2012(02)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导学教学模式 运用方式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新教学方式虽知晓与接受,但是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走入课堂。英语课堂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应用想脱离,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鉴于此种情况,本文试图对初中英语导学教学模式提出几点看法。

一、初中英语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教学模式是有着相对稳定的教学步骤与实施体系的,同时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下指导建立的。它具有能简化表达教学思想和指导教学目标的功能性作用,这种作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英语导学教学模式是在新的教学思想下建立的,将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优化整合,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将能动的有效机制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使单一的老师教授方式改变成教学与学生互动的教授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更加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英语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实施性较小。在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们竭力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努力的构建新的课题教授构架。但是在实际的课程中却要紧跟教案,在无形中被困在了传授知识的固有模式中,无法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自主探讨深层意义。这种情况下导学模式陷入僵局,教师实施性小。

2.师生关系定位不准。新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与学生价钱沟通,巧妙地在沟通中架起知识的桥梁。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很多老师无法把握师生定位,对学生无原则的平等化,失去了组织管理。同时在一些教学片段中过于激烈的讨论,七嘴八舌没有主旨的进行对话,看上去是交流思想,实质上已经丧失了对课堂的掌控,失去教学效果。

3.学生差异性下导学模式缺失。学生是有着差异性的个体,差异性不仅体现于性格方面也体现于学习接受度与学习成绩上。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英语成绩是处于两级分化状态。差异性下,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会更加容易掌握课堂老师所讲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无法掌握,无法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使成绩落后掉队。这种情况下实施导学教学模式会造成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更加无法掌握知识。

三、对初中英语导学教学模式提出的建议

1.提高教师素质。导学教学模式受到教案大纲的约束是无法避免的,同时课堂是动态的,很多突况是无法预料的。无法改变外界因素的时候,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仔细研究课程内容与教案大纲,不断地尝试用新的方式来演绎课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语三年级第一课时,因为是学生来校的第一天也是单元的第一课。上课铃响起后可以用诙谐的方式对学生说“welcome back!”,正式上课后让学生运用本科需要复习的过去时来告诉大家,假期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巧妙的将过去时的用法融合进对话中。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对课程的了解和熟悉,才可以将学习与活动相结合。

2.情景教学 身临其中。在新导学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教师的行为要颠覆并给于新的定位。在此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气氛的中心。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状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课堂之中。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一册第一课时,老师与学生是第一次见面,那么当老师走进教室先做自我介绍,随后告诉学生今天不进行课程教授,为大家讲个关于英语的笑话,根据笑话引出话题,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所认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当学生说完后教室总结所有的答案。最后,播放英语视频短片或者英语音乐,引导学生一起体会英语语言的艺术。这种方式将学生引导进相对的交流或者情景中,有利于学生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教师便可再加入新的情景元素。

3.小组配合 完成课标。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着明显的差距,为了能够有效的缩短这种差距,可以组建小组形式的学习。一个小组之内分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再分配学习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学生便可以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领下可以受到促进作用:如,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一册第二课时,要求学生能听会说并向他人介绍自己身体部位的交际用语。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内模拟对话,在模拟对话过程中能力弱的孩子在能力强的孩子带领下掌握本课要求的能听会说任务。这种小组配合的方式使学生相互帮助更加直接,更加容易接受,轻松地就可以完成课标任务,掌握本课时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四、结语

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模式,她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符合对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这种模式对于教师们是不小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当教师不断努力掌握这种模式后,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入;存在的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34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正如一场戏的序幕一样,作为首要环节,精彩而有效的导入能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指的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这也正符号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所提出的“首因效应”。有效性导入能够激情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性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循环往返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1. 忽略导入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认为,课堂45分钟十分有限,课文导入不导入并不重要,他们往往用一句“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来进入正题。这样长期以往,只会使学生兴趣低下,进而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2. 忽略导入与课文的联系性。一些教师为了形式去导入,这些导入并没有为课文的展开做铺垫。比如,很多教师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上课的开场白不外乎以下几句:“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today?” “...”

3. 忽略导入在课堂中的时间比重。有些教师在处理导入这个问题上可能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例如一节新课出现大量的生词,有些教师会花上十几二十分钟去逐一导入这些新单词,而不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否完成。

二、有效导入的方法与建议

有效导入的方法很多,但不论是什么导入方法,它们的标准都是:这种导入是否对这节课的教学有效,是否有利于达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助于让学生获得发展。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

1. 任务型导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进行各项活动,而自然地进入到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如何当好这个“导演”的呢?大家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看出:

(1)复习导入法。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例如在新课标英语九年级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的第二课时教授新课前,笔者先让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What happened to Tina? 让学生用过去完成时态把发生在Tina身上的事先复述一遍,然后笔者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课时的内容:What happened to the writer?

(2)预习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最好事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对即将要学的内容有些了解,所以他们对教师的提问会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不是全部了解,这就促使他们能更加全神贯注地去学这些内容。

(3)谈话导入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根据新授课的主题而确定一个相应的话题,通过师生间的谈话,自然而然的导入到新授课的内容。例如在新课标英语九年级Unit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第一课时,设置了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Why do you like it?通过一系列学生的积极回答,既导入了一些所学动物,又导入了一些描述动物的形容词。笔者又设置了Where can we see these animals?学生们大声回答in the zoo.笔者问道:“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当然学生们会说:“Yes”,笔者说:“OK, let’s go!”就这样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引出了新的内容。

(4)悬念导入法。例如在新课标英语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第一课时2a,2b的听力前,先让学生们仔细看图,并回答:What unusual things have you found about the boy? 然后过渡到:What will Kathy and Molly talk about? 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地听。悬念导入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上。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2. 兴趣式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充分创设情景,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形象地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法。“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必须有效抓住和利用这一特性,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相应的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教学游戏。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英语、喜欢英语,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例如有些教师会在一个单元的复习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选数字,回答跟本单元有关的问题并获取相应分数的游戏。这种游戏往往以分组形式进行。游戏导入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培养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学习使用英语的信心。

(2)歌曲导入法。节奏欢快、简单易唱的英文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美妙的音乐和歌曲营造出那种特殊的亲切感和欢快的氛围,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转移到课堂中去。例如在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一课的导入中,运用歌曲《If you are happy》可以很自然地导入到课文。歌曲导入法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导入学习,愉悦情绪,为接踵而至的课堂教学提供精神与情感的保障。当然,我们并不是每节课都牵强附会的放些英语歌曲,而是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挑选合适的英文歌曲。

(3)故事导入法。讲一个学生耳熟能详或接近生活又通俗易懂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你所设计的故事情节中。例如在新课标英语九年级Unit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的复习课上,笔者先给大家讲了《狼来了》的故事,然后紧跟着提问:What happened to the boy at last? 等学生们滔滔不绝地发表完他们的看法后,笔者又提问到:Tina overslept this morning. What happened to her?这就巧妙地让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很自然地复习了一遍。

(4)多媒体导入法。例如在新课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一文的导入中,笔者利用多媒体(下转第40页)(上接第34页)截取不同种类的电影,在课堂中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导入法使材料由抽象化为具体、形象。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

当然,导入方式还有很多,例如从学生的课前演讲导入,从一些偶发事件来导入等等。这些导入方式是相互联系,教师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时,不同的学生等来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方式。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课堂的有效导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初中的英语教师应结合课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常思考,多探究,发现和设计出更好、更有实效的导入方式,以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

第8篇

说课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说教学结构构建的思维过程及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不但要说课堂教学程序,而且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有目的、有计划的说课教研活动,不但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隐性思维变为显性思维,而且活跃了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呢?下面我谈谈见解。

一、明确说课内容,积极开展说课活动

1.说教材。教材分析就是说讲授某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所授的内容。例如讲授《荷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自学为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6个新词的意思;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理解并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其中重点是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难点是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说教法选择。说教法主要是选择何种教法和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例如讲授《荷花》第一课时,对教材的处理是首先激趣导入。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荷花》一课的导入,可用谜语激趣:“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回忆三册27课《学画》,王冕画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接着是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外,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然后是深读悟情,学法迁移,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非常活跃。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懂得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读学写,水到渠成,训练技能,形成学力。最后总结课文,课外练习,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得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为重点向以学为重点转变。

3.说课教学程序。这主要是说怎样处理教材、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说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及板书设计等。例如讲授《荷花》第一课时,其课堂教学程序可这样构思:激趣导入―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深读悟情,学法迁移―总结课文―课外练习。这种教学程序,在构思上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说学法指导。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学的本领,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教给学生的方法。说学法指导,就是说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高效的学习方法。

5.课堂设计的特色。(1)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思路清晰,脉络分明。(2)抓住作者写荷花荷叶的精妙之笔,咬字嚼句,反复品味,不仅让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落笔的生动准确,而且通过迁移学习,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3)多法品读,内化语言。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抓好读的训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4)学路分明:抚―领―放。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二、通过说课教研,提高语文教师素质

这学期来,我校通过语文说课教研活动,语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风气越来越浓,教师的素质逐渐得到了提高,对我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说课教研提高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语文教师人人参与说课活动,要说好课,首先要说教材分析。这就促使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促使教师认真阅读语文参考资料和教育理论书刊,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这样,教师就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大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

2.说课教研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在说课教研活动中,教师不但要说选择何种方法及理论依据,而且要说出课堂教学程序,明确怎样设疑、解疑,怎样启发、指导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等,还要说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说出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就促使教师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的教育理论书刊,正确运用教学原则和教育教学规律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业务水平。

3.说课教研,促进语文教师交流教育教学信息。通过说课教研,一方面促进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方法、教研经验等教育信息的交流,加强教师之间互相切磋、相互学习的教学风气。另一方面促进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第9篇

首先,要理清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的任务是认识字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书写部分生字。第二课时的任务是巩固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并书写余下的生字。

其次,要明确第二课时的目的、程度是不相同的。第一课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通过读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第二课时的读是对第一课时的升华、深入,要读出感情,是有层次的读,再通过有感情读表达出理解。读要贯穿整节课,两课时中“读”的作用很重要。

掌握了以上两方面之后,我在第二课时的具体做法是:

一、复习巩固

开课前应对第一课时教授的知识进行复习,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比如我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在复习导入中通过分自然段指名读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之后开火车读词,从所读词中引出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期”和“轮”,这样又把会写生字进行了分散教学。

而《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课时刚一开课,老师出示鹿哥哥和鹿弟弟的图片,带领学生回忆课文内容,顺势指导书写了“哥”和“弟”两个生字。这样教学生字既节省时间,又不会感觉枯燥乏味。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知识的积累、想象力的丰富及理解力的增强。怎样让学生的读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1.在读中思考,但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找出真正的问题,并要对问题进行整合,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不要去问,不要单纯为了课堂秩序的良好而设计问题。还如《从现在开始》一课,我就是通过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串联全文,提出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三位小动物轮流当万兽之王,结果猴子当选,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整节课学生都围绕三个小动物上任后命令的语言,展开形式多样的朗读指导和语言学习,到了学习最后,问题得以解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又如《三个儿子》一课,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可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来引导学生读书,并启迪他们怎样做人。

2.在读中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是对理解课文,人与文本交流的一种情感上的升华,要想使学生读好课文,必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其思想感情,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句、理解的词句再结合书中的画面或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拓展,最后进行美读训练。如《从现在开始》,指导读猫头鹰大王发命令的文字,为了让学生体会猫头鹰的神气,我让学生结合图,观察它的神情和动作,再由图上升到文字,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又如理解“议论纷纷”,不直接讲解词语的意思,而是先让学生对于猫头鹰的命令与周围的伙伴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总结出“这种场面就是议论纷纷”。而“叫苦连天”用采访的形式将学生转化为森林中的小动物,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课文中“叫苦连天”的意思,更能带着这种痛苦、无奈的感受去读好这一自然段,进而学懂整篇课文,可谓事半功倍。又如《称赞》一课中“粗糙”一词,大部分学生不理解,如果单纯讲解字典上的意思,学生也只能是听得模模糊糊,所以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一块粗糙的木板,让学生通过看、摸、坐三种方法说出自己的感受,他们充分说完后,老师再归纳总结“板凳不光,做得不好就是粗糙”。由实物上升到文字,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物体是粗糙的。

3.以评价促读,即通过多种形式的鼓励性评价来激发朗读兴趣。如《从现在开始》一课中“真是一只神气的猫头鹰!”“谁能读得更神气些?”“谁想当激动的袋鼠大王?”“你的声音真好听!”等评价语。又如《三个儿子》一课中,“车轮转得可真好看呀!”“这歌声可真好听!”“好有力气的儿子!”等评价语。这样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朗读训练的积极性,让他们越读越起劲,越读越好。对于读得有问题的学生,要先指出优点,再用“如果……就更好了”来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给他们信心和勇气。

4.通过朗读形式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采用自由读、创设情境读、转换角色读、师生合作读、想象读、小组分角色读、模仿表情读、表演读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读书,还乐在其中,又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教师的范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学生自读树立感性直观的榜样。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就一定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下转61页)

(上接23页)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三、阅读课也要保证充足的写字时间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写字教学,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写字的时间。生字分散在各个环节,让学生随时动笔。如《从现在开始》在开课复习巩固时学习了“轮”和“期”,而在课的结尾部分,我将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因为小猴子命令尊重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所以他成了万兽之王”,又引出最后两个字“之”和“令”,再一次巧妙地过渡到了写字。

又比如《小鹿的玫瑰花》在课的结尾处,老师从课文再一次巧妙地过渡到了写字“小鹿种出了这么美丽的玫瑰花,让我们一起写个‘谢谢’送给小鹿吧!”通过对比书写“谢”和“躺”,然后让学生观察其他左右结构的字,自主书写“渐”和“微”两个字。

四、巩固拓展,课内外结合

在课的最后可将生字融入到新的语言环境中,例如《从现在开始》一课在结课时,我出示了一首儿歌,“万兽(之)王(轮)流(当),一个任职一星(期),生活习惯被尊重,小动物们笑眯眯”。通过填空,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又巩固了生字。

第10篇

2014年11月,我有幸在上海参加了国培,在活动中聆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讲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吴忠豪教授和沈大安教授的讲座。吴教授和沈教授从课标的解读谈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变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讲解,使参加培训的老师受益匪浅。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但是我国多年来的语文课的教学形态就是讲读课文,通过课文来达到理解思想内容、理解表达形式,教师把感悟思想内容、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而我们这样教学分明是将学习课文内容当作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教语文”就成了“教课文”。这样的语文课就缺少了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吴教授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认知―实践―迁移的过程。语文教学要侧重于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读学写。

回忆自己的语文教学不也是没有把握课标的理念吗?以我设计的《傲霜篇》第二课时目标为例。以前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畏的高尚情操。2.了解作者的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3.激励学生向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改后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热烈、茂盛、争妍斗艳”等重点词语体会不畏的高尚情操。2.了解作者的表达特点,学习对比的写法及作者选择落叶植物时的选材严谨。3.模仿课文最后一段,用“我爱它们――我爱它们――我爱它们――我更爱它们――”的句式写一段话。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前面的教学目标过多侧重于教学内容,并且笼统。改后的目标比较明确,详细地说明要完成的任务。

再如:《永不放弃》一文,我把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为:1.学习本课生字,会读“迪、详”等6个生字,会写“篇、详”等6个生字,重点指导“激”“篇”“资”的书写。2.按课后习题2的提示,按“描述梦想”“坚持梦想”“实现梦想”分出段落。3.引导学生通过题目概括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详尽描述、慎重、原封不动”等词语复述课文内容。感受概括和复述的区别。

只有认真把握课标的理念,才能走出语文课堂的误区,阅读教学才能告别内容分析。

第11篇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提纲

备课人:刘启强使用人:冯建斌时间:2010.1

姓名:班级:

〖课标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了解和掌握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学习重点:

北京人(以发现头盖骨闻名世界,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

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相同点: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黄帝——“人文初祖”。(炎黄战蚩尤——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习难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所学内容距今遥远,只有依靠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论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民主选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51―01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兴趣是新课标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关键所在。新课标强调的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学习采用完成课题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兴趣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文着重从明确学习目的着手,探讨了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学习目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各种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同时也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生按教学目标努力学习、提高能力,才能促进他们达到或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一开始,学生往往是带着好奇或好玩的心理来学这门课的,所以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很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基于这种状况,本人在上第一节课时就重视讲解为什么要学英语的问题,在以后的授课中,适时进行英语学习的目的教育。如英语教材第一课通常是打招呼用语,我对学生说:“2008年奥运会将至,若你在路上碰见foreigners,你可以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如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明确的学习目的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教育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确实,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据此,在教学活动中,我把各种各样的实物、自制的教具、挂图、简笔画、人物、情景和实地表演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与学生交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听说,使他们在有趣而又轻松的气氛中感到学习英语并不是件苦差事。这样潜移默化,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兴趣也越来越浓。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美引趣。即尽量注意用美的语言、表情、动作、板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以奇诱趣。即注意用新奇的内容和方法诱发学生的兴趣。如当讲到“打电话找人”的情景对话时,我会在课前几分钟就将手机调好闹钟,在组织课堂复习之后响起,然后运用课文中涉及到的句子。如:“Speaking.”“Who is that?”“Sorry,she is not at home/in.”“Can I take a message?”。然后问学生如果他们是打电话者,应如何发问。这样,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且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

3.设疑激趣。注意抓住知识的关键设疑引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要使学生学会“Is watching TV too much bad or good for your health?”时,教师可在铃声一响后就一边捂住肚子一边吃面包,满脸痛苦的样子,走上讲台自言自语道:“Is watching TV too much bad or good for my health?I think it is bad.”然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is good(bad) for your health?”让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