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离别的诗词

离别的诗词

时间:2023-05-30 10:4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离别的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离别的诗词

第1篇

愁苦的流水。水因其柔顺灵动、滋养万物的秉性被世人所珍爱,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水更成了文人最钟爱的一种形象。在《道德经》中它是至善的品行;在《诗经》中它是爱情的背景;在《论语》中它是时光的倒影;而在更多的古诗词中,它则是文人骚客借以抒写无边愁绪的意象。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绝命词《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用比喻手法将内心之愁比作一江东流的春水,这种比喻不仅没有使人感到夸张做作,反而把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的流水,使读者更能清楚地感知作者的情绪,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咏愁名句。李煜,一个曾享尽人间尊崇的皇帝,在沦落成囚居异邦的阶下囚后,于夜晚登上小楼,凝望明月,前尘的种种仿佛画片一样涌现在眼前;想到故国的雕栏玉砌可能还在,而自己已失了当时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千,此时心中翻涌的愁绪也只有那恣肆、波涛翻滚、奔流不息的春水才足以描摹。

自李煜后,以流水作为意象来写愁绪似乎成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共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用斩不断的流水喻自己难消的不得志之愁;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滚滚东流之水对比自己长期的羁旅之愁;唐五代韩氏《题红叶》“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用繁忙不歇的流水反衬深宫宫女岁月难遣的闲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用迢迢不断的春水喻无边无际的离愁。

寂寞的梧桐。或许是能引神鸟凤凰来栖的传说,让其有了难以接近的孤傲,抑或是“一叶落,天下皆知秋”的自然习性,使其有了萧瑟难耐的清冷,梧桐在中国的古诗词中逐渐成了寂寞的代名词,诗人词客把它作为一种意象揉进作品中,用以表现寂寞凄苦的心境。

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词后半部分,词人通过“梧桐更兼细雨”描绘孤独没有依靠的梧桐遭到清冷的细雨吹打的景象,使读者联想到这位背负亡国之恨、丧夫之痛的瘦弱女子独立于黄昏窗前凄苦无助、哀痛欲绝的图景,从而强烈地感受到词人寂寞孤苦的情绪。

而将梧桐作为意象入词,写寂寞心绪,并非李清照独创。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梧桐孤立院中来象征曾经被前呼后拥的自己在亡国后被囚禁在一隅小小的院子中无人陪伴的寂寞落魄。坡在《卜算子》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人用不完满的月亮及稀疏的梧桐比喻自己因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而致被贬于荒凉蛮地的孤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诗人用梧桐落叶时的萧瑟比喻唐明皇痛失心爱的杨贵妃后的寂寞。

离别的杨柳。翻开中国的古诗词,杨柳的身影随处可见。杨柳通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婀娜,比喻春天的勃勃生机,而更多的时候杨柳被视作离别的象征。最早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到一起始于《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到了汉代,折杨柳以送别成了一种习俗;而唐以后,杨柳更逐渐成为古诗词中表示离别的一种意象。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除了通过描写沉沉的暮色,凄切的蝉声来烘托气氛外,更是把象征离别的“杨柳岸”这一典型意象运用进来,从而将词人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成为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而杨柳作为离别的意象,并非总是凄苦不堪的。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虽是送别,却不同于以往离别诗的黯然神伤,它表现的是轻快而富有希望的情调。因此,作者选用被朝雨滋润后青翠的杨柳作为离别的意象。

相思的明月。可能是有感于自己漂泊在外,恰似偷吃灵药飞升月宫的嫦娥;也可能是有感于月的盈阙,恰似人间的团聚离别,望月思人、望月思乡早已成为无数羁旅客的情怀,他们把那一轮皎皎的明月当作相思的意象写进自己的诗文。

东坡居士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望着天上圆圆满满的一轮明月,想到自己不能与家人团圆,不仅心生怨懑,因此诘问月亮为何总是在人离别的时候才圆满。然而一转念,词人想到人有离合,而月亮也有圆缺,自古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就渐渐释然了,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也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第2篇

1.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3.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步骤。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大家知道哪些?

学生说出自己学过或在课外学习到的相关诗句。

二、讲授新课

1.题解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象征离愁别恨。

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

2.柳永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v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3.整体感知

播放《雨霖铃》原声朗读,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整体感受,引导学生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请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和感情。从整体把握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和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

4.名句赏析

赏析思路:手法+依据+作用,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例: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寒蝉、长亭、日暮、雨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进行赏析。

5.分析下阕中的典型意象

下阕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酒、柳、月、风。)

6.讲解虚实结合

实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虚写: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联想:由此及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和无奈的感情。

三、诗词小结

第3篇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渲染,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们的动作行为、心理情感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雨霖铃》的上阙开篇写送别的环境,就成功的运用了这种手法:秋雨蒙蒙,暮霭沉沉,在送别的长亭外,寒蝉高一生低一声地鸣叫。作者抓住三个意象:离别在清秋时日节,“寒蝉”本已透出了愁意,“凄切”之声更令人感到凄凉、冷落;“长亭”乃分别伤心之地,更何况天已黄昏;本可以为阻止这次离别的大雨,却又刚刚停歇。触景生情,愁思渐浓,离别双方情意绵绵、恋恋不舍,而舟子催发之声又不绝于耳,此情此景,只能让“一对离人执手泣,两双泪眼相对愁”。这里词人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可见,渲染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层层铺叙,使描写的形象或抒发的情感更鲜明突出。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好比画月,如果孤零零的画一个月亮就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几朵云彩,以云衬月,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

此三句本是写离别时景象,但细细品味,句句含情。千里烟波,即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唐人崔颢曾有“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烟波浩渺,令人顿生生惆怅,以烟波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暮霭沉沉”,词人写傍晚云雾浓重,这与其沉重的心情其相似;“楚天阔”,明写楚地天空空阔辽远,暗示词人愁绪的无边无际。置身于这种景色之中,词人那原本伤感的情绪就变得愈发黯淡了。词人所选择“烟波”“ 暮霭”这两种暗淡迷惘景物来烘托怅然空虚的心情,。并以“千里”“沉沉”“阔”衬托出“去去”的水远山遥和离情的深沉凝重。以景衬情,情景相托相生,浑然一体。

同时,二句以“念去去”领起,表明词人越走越远,是在设想别后的情景。天光水色,近远相连,乃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眼前景象地描绘自然过渡到下片的抒情,体现的构思的巧妙。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与“实”历来是古人诗词创作极其重视的手法之一,“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多指空灵、超脱或引人生发联想、补充的笔墨。判断虚实,在诗词鉴赏中有几个具体的原则:总的原则是眼前的景、事、物为实,回忆、想象、梦仙、誓愿等为虚;在参照总原则的基础上,从表达上讲,记叙描写为实,议论抒情为虚;从事物特点上说,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实,抽象无形的事物为虚。

这两句承接“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叙写想象中的别后之景。今夜借酒消愁,待到酒消人醒,已是令人断肠的杨柳岸,晓风凄清,残月朦胧,形单影只,情何以堪!词人将“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具体形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起来构成了一种极凄凉的意境,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融情入景,化虚为实,意与境谐,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而且画面又恰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离开心爱的人的次日清晨“酒醒”之时,昨日离别历历在目,今朝酒醒人在天涯,淋漓尽致的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词句以鲜活形象之景,达哀凄感人之情,因情设境,虚实相生。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第4篇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重要的艺术范畴,是组成诗歌意境的微小细胞,是构成诗歌大厦的基本砖石。《周易·系辞上》中虽早已出现“意”与“象”的概念,并提出“立象以尽意”的方法,但第一次将“意象”并提并引入文学理论的范畴,是南朝刘勰,其《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即作家先观照自然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然后开始动笔写作。按照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解释,意象是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主体对外物的一种知觉方式,是有一定意义的形象。意是象中之意,象是意中之象,意和象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物我同一,主客交融的和谐统一体。作为审美意象的柳,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几乎是呈几何级数增大,它的含义也有一条历时性发展演变的轨迹可寻。《诗经》中言柳诗凡四首,基本上处于借物抒情的初级阶段,但已开诗中言柳之先河。《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借杨柳表达士兵的思乡恋亲之情,情景交融,堪为千古佳句。“柳”因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且易种好活,可以寓示远行之人落地生根,随遇而安,清人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故在汉代又产生了折柳相送的民俗,流传至今的地理学著作《三辅黄图》卷六“桥”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乐府中像《小折杨柳》《折杨柳行》《折杨柳枝》《攀杨枝》之类的题目几乎被人们用滥了。魏晋时代,人物品评之风颇盛,柳又成了君子比德之物,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文化人格的象征。《世说新语·容止》曰:“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南史·张绪传》言武帝夸赞张绪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这说明魏晋六朝时期柳的人格化对象基本上还是男性,并且是有美好品格的男性。这种用法在唐宋诗词中几乎绝迹。

柳文化内在的流变规定并制约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迁移。齐梁宫体诗以至初盛唐诗歌对柳意象的审美关注,除了在渲染离别情绪上胜前一筹外,从中又发现并赋予了更多的柔情媚意,人们惯于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与眼,用柳枝比喻女子们的腰与舞姿,用柳絮比喻女子的生死由人与情意无定,柳的女性化意味在逐渐增强。据有人统计,《唐诗三百首》中柳意象出现达二十九次之多,且大多与女性有关。清代诗评家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时即云,“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中晚唐迄至宋代诗词中,柳意象又多与青楼女子相联,成为贱称女的贬义词。于是汉语词汇依附着柳意象殖生、扩展出一系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贬毁女子轻浮为,讥讽男子为寻花问柳,女居住之处为柳市花街,甚至连性病也被称为“花柳病”。所以,柳意象经过长期积淀,逐渐成为一种凝聚着中国人特殊情感和思想的大众意象。

艺术的天敌在于重复、雷同,咏柳诗词数以千计,然而首首不同,各有妙处,这是因为不同诗人以不同的审美心境关照客体对象,使柳多方面的属性都得到了反映,也使诗人各不相同的情感得到了表现。只要想象存在,艺术将永远不会枯竭,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中说:“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完的”。据初步统计,《全唐诗》中咏柳诗约有四百首,每首立意各不相同,柳意象的蕴含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谜面。下面即以此为例略加绎述。

1.柳为自然之物,本无情感可言,然诗人吟咏,往往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思。如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皆言柳之无情而恼人。

2.柳寓示离情别绪。如王之焕《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雍裕之《江边柳》:“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正因为柳与留别相连,柳促人离怀,故与前此相反,诗人有时不愿攀折柳条,不欲柳条生长。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此可为情痴之语,非伤心之极者不能道此言语。

3.柳柔弱细长,多喻娇好女子。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故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说:“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首联以楚王爱柳之典,写与美人的交往。颔联写美人的可爱,颈联写与美人的离别,尾联回忆昔日盛筵的欢乐,以反衬眼前离别的痛苦。正因为柳似美人,故唐代诗人往往因柳怀人。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4.柳作为春光春景,寓示着青春、欢乐与幸福。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柳象征人的青春与欢乐,此时本当欢聚团圆,却要无奈分离,故曰“悔”、“愁”。后诗中的“杨花”与柳絮实为两种不同的花卉,植物学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故古人多混为一谈。

5.杨柳春荣秋凋,寓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诗中大有人世沧桑,美人迟暮之感。又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通过柳荣、枯的对比描写,融合着诗人对生命、政治与爱情的慨叹。

6.柳絮为素白之色,又是暮春的标志,故多以喻白发,寓示人生老迈。如白居易《柳絮》:“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以柳絮之白比喻头发之白,别出心裁。雍裕之《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是雪,莫近鬓毛生。”此诗绘柳絮传神逼真,呼之欲,由柳絮联想到白雪,再联想到白发,最后写到人的苍老,贴切自然,形态毕肖。

7.柳絮无根,随处堕落,这种飘荡无依、不能自主的状况寓示天涯游子漂泊不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存状态。薛能《咏柳花》:“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二诗借随风飘荡的柳絮抒发作者俯仰由人,不能自己的身世之感。与此同时,柳絮因微小繁多,暮春漫天飞舞,撩人思绪,且 “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故又寓示闲愁多而广。如刘禹锡 《柳花词三首》其一:“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又如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

8.柳絮随风飘荡,落入水中,化为浮萍,随波逐流,故多寓示女人的轻浮,谓之“风流之花”;又因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多寓示小人的轻狂,被贬为“颠狂之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柳絮同桃花一样为轻薄之花,在唐诗中成为倡女的代名词。而李绅的《杨柳》则曰:“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这里柳絮又是颠狂嚣张,得意忘形的小人的象征。

从上分析可见,柳意象是一种因物感于心而生出的包含人的情感、意念的感性形象,它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单纯说理或直接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意象赖以存在的条件是物象。其次,意象要求诗人不能对物象进行简单复制,甚至照相式描写,而必须运用审美经验对物象进行淘汰与筛选,以符合自己的美学趣味。两千余年来,柳意象被历代诗人反复地加以运用,由此呈现出诸多特点:

积淀性:历史从来就不是割裂的,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审美意象也是这样。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感染力很强的典型意象,一旦被某位天才诗人发现、使用,后来的诗人就踵而效之,反复沿袭,并将其类似的情感体验投射于审美意象中,从而稳定为经典含义,使之能为更多的诗人接受。内容积淀为形式,形式一经形成,就能唤起读者类似的联想。如上分析的柳意象,经过历代诗人长期使用,便已成为凝聚着具有较为稳定含义如离别、伤感、柔弱、漂泊、轻浮、轻狂的典型意象,尤其是在唐宋诗词中,柳意象蕴含的丰富与稳定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再生性:诚如文化一样,柳意象亦具有极大的再生性。它经过历代诗人不断的使用,随着文化背景与社会现状的变化,该意象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柳意象在先秦时不过是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普通词汇,在魏晋时代多用于形容具有美好品格的男性,初盛唐则转而形容柔弱的女性,中晚唐迄至宋代又多与青楼女子与小人相联系,成为一个具有负面道德人格象征意味的贬义词。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诗人的审美心境也有别,因而对同一客体事物便会赋予不同的情感,从而使意象的含义更新。其二,客体对象具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些属性便会不断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突出描写,从而导致意象的多重含义。柳意象的这一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表情层次,使古代诗人的抒情方式趋向多元。

差异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诗人对柳意象的理解、运用有时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伤感的诗人可能会钟情于残花败柳,富有朝气与激情的诗人多着意于繁枝绿叶,阅历深厚的诗人会由杨柳而生发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慨,多情善感的诗人则会因之而联想到离情别绪与意中人。如身处高位的贺知章所写《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漂泊异地他乡的郑谷所写《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第5篇

关键词:古代诗词 黄昏意象 情境交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3-01

黄昏,是表述时间的词语,其表示一天的某个时辰。纵观我国古诗词,黄昏不再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而是蕴含了丰富意象的词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黄昏意象主要是:夕阳、残阳、日暮、落日以及余晖等等。学者在探究这些古诗词时,主要分析这些意象词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黄昏是诗人们较为钟爱的意象词,诗人运用黄昏来寄托离愁别绪。黄昏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们经常运用黄昏这一意象来实现心境与物镜的交融。

1 黄昏意象的审美内蕴

从时间上说,黄昏是指一天中昼夜交替的关键时分,其标志着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而步入休息时刻。黄昏的到来,暮霭沉沉的落日给人心理带来一种黄昏的感觉,其告示一天的终结。自古以来,时间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人们对时间的流逝总是特别的敏感,也特别的感伤。一天天,一年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生命也在慢慢流逝,人们也会越发觉得生命短暂。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雄心壮志,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建功立业,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怀才不遇,甚至请缨无路。当文人感受到个人生命的有限以及现实的无奈时,他们总是会将自己对生命以及时间的悲叹转为自然界或者沧桑的历史。在此背景下,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达,文人青睐黄昏这个意象。在文人感情世界里,黄昏代表了一种深沉的氛围,其传达出了一种历史的变迁、青春的流逝以及功名无成的悲叹。例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岁月更替、江山代移,多少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1]。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诗人们总是为黄昏涂上了厚厚的冷水调,其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愁、孤寂、伤感以及郁郁寡欢的情感。黄昏在诗人眼里,总是代表了一种哀景。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生活中的失意以及事业上的挫败习以为常,其造成了文人们宦游天涯的羁旅情怀。在文人们的心理态势中,黄昏总是附以冷色调,如,孟浩然的《秋等万山寄张五》中“愁因薄雾起”让学者产生一种悲怨孤苦的情感共振,进而营造出富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据资料记载,最早运用黄昏这个意象的古诗词是《诗经.君子于役》。在此诗歌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是描写景色的句子,但是,该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经过仔细品味,学者会发现,词句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愁情,而黄昏就是寄托情感的主要意象。在静谧的黄昏,学者可以看到女主人公翘首以盼的状态。由此可见,黄昏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其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物。要想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学者一定要自己揣摩黄昏这个意象词。

2 黄昏意象的赏析

2.1 离愁别绪

黄昏历来备受诗人们的青睐。黄昏意象丰富,诗人可以运用黄昏来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对于离家游子来说,黄昏是他们最容易产生思乡情的时刻。夕阳西下,万物都归于平静,然而,游子仍漂泊在外,此时此刻,游子们心里倍思乡。在我国古诗词中,黄昏时分,山川草木以及亭台楼阁等都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诗人对离别阻隔的深深哀叹,对团圆欢聚的深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这暖色消尽、冷色袭来的苍凉冷落的黄昏之中[2]。例如,王维的《送韦评事》中“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诗人送友直至居延,在此时刻,诗人不禁想起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落寞,因此,诗人倍加感伤。又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描写了此时此刻的景色,而这些景色无疑都被笼罩在暮色中,进而营造出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情境。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特备受欢迎。如,马致远曾写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表达出了诗人浓厚的离别愁绪,以及思念之情。

2.2 迟暮叹老

在我国古诗词中,伤时感物经常出现。黄昏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应时分。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其也意味着一次生命的结束。在黄昏时分,人们极易产生对生命短暂的喟叹,以及生命的脆弱等。在古诗词中,黄昏具有浓厚的忧患色彩以及忧国意识。在黄昏时分,诗人们总是会思索个体生命的意义,由此感叹生命的短暂以及壮志未酬。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在其诗歌中,黄昏被赋予迟暮的喟叹以及仕途的坎坷等意象。在《离骚》中“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等,这些诗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情感,即时光易逝以及功业难成等等。

黄昏意味着白日将近,而夜晚即将来临。在黄昏时分,在外游子异常渴望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的关爱,然而,游子无法回到家人身边,因此,游子在此时刻总是感慨时光的飞逝。由此观之,黄昏时分各自愁,始终是个体生命无法回避的一种情愫,且朝往夕至周而复始地扣击与掀动着诗人的心扉[3]。黄昏极易让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并追忆往昔,进而喟叹功业围城。中国文人大多具有积极入世以及建功立业的理想,然而他们总是怀才不遇。这种失落的情感无法得到排解,在黄昏时分,文人便在此时寻找排解的机会。

3 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与感受黄昏以及描写黄昏。黄昏已成为人们的心灵与自然融合的主要媒介物。黄昏作为一种特定的情感表现,其极受诗人的青睐。黄昏是一种文化隐喻,是人生的一种象征,其渗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当前,很多现代人无法体会黄昏折射出的诗人心境。如果现代人也感受深处两地而备受相思煎熬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会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品读古代诗词时,现代人才会感同身受,并发出真切的感慨,即相思了无痕,黄昏情更怯。

参考文献

[1] 李文佳.唐诗黄昏意象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5):26.

第6篇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推荐理由:

一首超越时代的骊歌

肖文 周冬梅

《送别》是一代艺术大师李叔同于1915年前后在逝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填写的一首著名的骊歌。骊,是一种黑色长足的马;骊歌,离歌的别称,即送别时所唱的歌,现今多指毕业歌。骊歌在中国甚多,但首屈一指的当推李叔同填词的《送别》。

第7篇

眺望,一种若有所思的心情

拿幸福作赌,用回忆收舞,夕阳下,拉长的背影辉映着疲惫

若想念只是一颗心的澎湃,何处安放灵魂的悸动忐忑

岁月染上面颊,成长早已成熟,只是年少的期待还在继续

摔碎了眼泪,折断了双翼,苍老了念念不忘的容颜

望穿看不透,不安四处蔓延,泡沫拥抱海面诉说远古美丽的爱恋

青丝缠绕指尖凉透了往事一幕一幕,向左走向右走俗套的情节一遍一遍

颤动的羽睫,欲起的红唇,青春的纠结,伏笔了结局的悲伤

一首离别的诗词,一曲泪落的旋律,雾隐在那年那个季节

温暖的话语,深情的眼眸,单纯的日子里烙下美丽的羁绊

第8篇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揭开了《诗经》的封面,只见一片北方的水色河光,照入眉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翻开《楚辞》的篇页,你会看到南方的湖波江浪,浸透了屈原带泪的诗行。先秦时代的水流,流过汉魏六朝,流过唐代诗人的篇章,在宋词中也波光潋滟,浪花飞扬。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现的意义是表示阻隔,这就有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凄美的画面:“所谓尹人,在水一方”。还有那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素手,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描写了织女的机杼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流如雨,最令人感叹的是:诗中不写河汉的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盈盈的水光含情相视。

水是相思

水难以逾越,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给人带来了痛苦,因此大多说诗词抒发的是相思之苦,或为友情或为爱情,成语“柔情似水”便是最好的例证,且看王观的《卜算子》:“永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道新鲜脱俗的送别词。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眼的眉眼

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这首词,宛如一活泼的轻音乐,没有离别的伤感,而只有俏皮的描绘与祝愿。

水是愁情

古代诗人总喜欢以流水来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是愁情挥之不去,这方面的名篇名句不胜权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思,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更写出悲愁难断,纵观所有诗句佳词,均从不同角度,恰当地在愁情与水相似特征之间建立联想,使之流芳千古。

由此观之,水之意,像千古流芳,见证了历史的古往今来,见证了古今人类相通的情感,在它的身上,凝结了永恒与短暂,亘古与瞬间,水不仅是世上生命的源泉,更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它催生出诗词的绚丽之花,并吐露出永恒的芬芳!

河北承德围场县围场县第二中学初一:青青草原124

第9篇

中国在母系文化社会解体之后,长期的处于古老的男权宗法社会制度下,自古以来,着书立说,立言立功者,一直为男性所为。这样的社会塑造的必然是“无才便是德”的女子,而李清照与朱淑真的存在则是大不同。两人均善诗词,属才女之流,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明清以来,研究者多以“淑真易安,并称隽才”作评价。但二人因境遇不同,其诗歌情感、题材、风格等亦不完全同。

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词的主要共同特点有:一是以花喻已,以季节寄幽思。在她们的词中,随处可见各种花的意向,黄花、梅花、梨花、海棠、红杏等等。女人如花,娇艳却不能持久,所以,在二人的笔下,花朵成了具有悲剧性的意象,“人比黄花瘦”,“寂寞梨花落。”季节更替,相思不变,“咏春词”也好,写景词也罢,抒发的并非是自然的美好,而是盎然生机下孤单寂寞、相思怀人的伤感情怀,寄托诗人的幽思,诠释幸福、爱情的可贵,现实境遇的痛苦、无奈。

二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作为写作的素材,塑造了处于感情困扰之中的女性形象,拓宽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李清照、朱淑真的词都大胆表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离别的不堪忍受。“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诗人情深意切,使这样的离别词别具一格。朱淑真则更为直接的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对婚姻不幸的感叹,对相思孤寂的哀怨。“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菩萨蛮》)文字的抗争不能改变这不幸的命运,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方式获得了解脱。

同为女人,同样有着灵秀的才气,注定了她们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遭遇悲剧性的境遇,有着同病相怜的命运。她们的诗词必然有着风格与感彩上的类似,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特点,这让她们的词同样有着不同之处。一对才情难得一见的才女,在作品中的表现各有千秋。

一是情感所指不同。李清照和朱淑真有着类似的生活背景,以致才情兼备,但是,在出嫁之后,两人情感归宿大不相同,所以其作品内容的所指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李清照的情感归宿是喜中有悲,作品内容则是对婚姻的满足,对离别的忧思。“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行香子》)在那个理性、礼教束缚的社会里,大胆、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苦,忧怨之思,她的词是忧思之词。而朱淑真则大不相同,她没有能够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婚姻成了她致命的牢笼,人生从此开始了悲剧化的进程,她的词只能是哀怨之作。“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江城子赏春》)虽然词句描写婉约柔美,感情所指却是心中的爱情。这样的感情在同样的时代,是被伦理纲常所唾弃的,是一种抽象的对丈夫的不忠,不能够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我们可以说她的不幸掩盖了她文学造诣的光环,但也成就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是作品中题材及风格的差异。同样作为女人,李清照作品中多婉约抒情的相思之词,但是,爱屋及乌,丈夫为官入仕,自然让她会去刻意关注国势,关注时政, 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出现了那些对时局动荡几多担心的作品,尤其是南渡之后“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武陵春》)的浓重忧思。这让我们看到的是李清照更为全面的创作才华,丰富多样的风格。而朱淑真一生的不幸由感情始,又由感情终,她的作品题材也就集中在自我的感情上。“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 何似休生连理枝!”(《愁怀》)。虽然她的丈夫在外为官,但是夫妻二人行同陌路,虽然朱淑真写有一些相思之词,但是她相思的是自己可望不可及的爱情,而并非在外的丈夫。所以,她的作品题材只是多哀婉忧怨风格的作品,使她的作品看起来题材过于单一,风格有些单薄。

她们诗词的这些不同导致了人们对她们接受过程的不同。纵观历史,李清照走过了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其文学地位一直处于文学史上的优越之地,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自宋朝至今一直受到礼遇与青睐。而朱淑真的词则经历了一翻备受洗礼的过程,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其词经历了一个被人唾弃到被人认可,从流散遗失到结集出版的曲折历程。

在她们生活的宋代,李清照的诗词就已在其有生之年广为流传,其本人也受到当时文人的礼遇与厚待,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喜爱,作为数量极少的女性作家之一,地位得到了认可。但在当时,朱淑真的词则因其感情指向问题不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几乎不能够流传。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明两代,才开始有所转变,人们逐渐开始重新认识朱淑真诗词的价值。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朱淑真的文学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文人研究者开始将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词的文学价值相提并论。到了20世纪,她们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价值日益体现,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词被译成几种文字,被海外读者接受认可。而朱淑真对爱情、自由的追求与当今时代的庸俗、物欲横流截然相对,曾经被束缚的追求成为了人们自我意识的体现,现代的人们开始从自我意识的视角反观朱淑真,重估并肯定其文学价值。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时代对文化、文学的不同认可。

冰心曾经写到:“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李清照与朱淑真的美被这个时代认可,被文学认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她们的作品有着相同之处,同样存在着差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文学,她们的价值是巨大的。

第10篇

《梁祝》是我最爱的一首曲子,它温柔、凄苦、文雅、宁静、缠绵等诸多情感相交织,宛如夜之皓月般的旋律感染着我,抚摸着我,震撼着我……

听《梁祝》,就如欣赏一幅美丽古朴的古代山水画,一轮明亮的圆月将它那皎洁无暇,凄清柔和的光洒在明镜般的清泉上。在这样凄美的月光下,他们同窗共读,此时他们的生活里写满了华丽的诗词,载满了悠悠的情思。她看着他一身简朴的长衫,折扇轻摇。这一切都落在了她静如止水的心湖,漾起涟漪,一圈、两圈……从此,也就注定了一世的情缘。

听《梁祝》那一串串悲凉隐忍的音符,道出他们分别的无奈与痛苦。自古多情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是他们此时最真实的写照。她本以为三年的朝夕相处换来了长相厮守,殊不知悲剧才刚刚开始。一道人为的屏障将他们隔开,剩下的就只有曾经的誓言。

听《梁祝》如同在倾听一位女孩在诉说,诉说她的无奈与痛苦。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白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月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是那样落寞。

听《梁祝》使人感到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是那样让人刻骨铭心。缘定三生,却又注定分离,在世俗的威胁下,他们选择了永恒—— 殉情。他们拥有痛彻心扉的幸福,这已足够了。在《梁祝》中他们很执着,为了那曾经的誓言,他们不惜付出全部,甚至生命这么沉重的代价。

《梁祝》就如那柔情似水的明月;就如离别时的那几滴伤心泪;就如碧水中铿然而出的一枝芙蓉;就如花丛中缠绵飞翔的那对蝴蝶,温润、妻妹、坚强、缠绵便是它的性格,它的内涵……

第11篇

一直以来,高考都比较重视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由于诗词意蕴较深而我们学生基础薄弱等原因,古诗词鉴赏题成了语文考试中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在平常的诗歌学习中,如果连基本的诗意与感情基调都未能领悟,那么那些要求相对较高的技巧类鉴赏题将无法正确解答。因此,在古诗词鉴赏中,对基本诗意与感情基调的训练尤为重要。

一、积累一些特殊的意象。

领悟其象征意义: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物象便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常借助这些意象来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之目的。就读者而言,对这些意象的领悟也成了解读全诗,探究诗人情感意图的抓手。比如“柳”这一意象,正是由于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以及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达出亲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故而古代诗歌中离愁别绪的抒发常常出现“柳”意象。像这样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还有许多,如被称为“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赋予“竹”“刚正不阿”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古诗词中的意象还有很多,如:喻高洁,梧桐代凄苦,鹃啼显愁思,蝉鸣喻高雅,皎月表怀人,望云而思友等等,凡此种种,均已浸润了诗人特定的情感,读者阅读时往往见物引思,在情思上对接。我们可以对此类常见意象进行归类,并不定期地抽查掌握情况,使学生能够铭记于心,这对正确解读诗歌意蕴,理解诗人情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掌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写作时往往不会直接将情感流露出来,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物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抒情则借景达情,写物则托物咏志。换言之,这些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就是所谓的“意象”。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必须从诗中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入手,掌握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一般说来,景与情的组合关系有正衬与反衬两种。所谓正衬是指景物与情感相统一,包括以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漫接天边的翠绿的莲叶以及在阳光下分外艳丽的荷花,表达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极度喜爱和赞美。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了一个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色作为分别的背景,使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反衬则相反,是指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天景色,流露出自己漂泊异乡强烈思归的感伤。再如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之句,写尽了江南风光之美及生活之闲适,反衬出作者亟欲归家而不得的悲哀:“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正因为诗人常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所以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意象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理解诗意。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将景与情的组合规律作为解读古诗词的突破口,通过熟悉这些规律,进而实现从“景语”到“情语”的飞跃。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

第12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一)抚慰学生心灵、陶冶个人情操

初中的语文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让学生能够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古诗词本身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特殊的美感能够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好像音乐一样,控制学生的性情,从而更为有效地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的心里能够得到一份慰藉与舒适。通过古诗词的诵读,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配合教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文学的殿堂中体会到古文的美。除此之外,现如今的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能够在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通过诵读古诗词,能够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一次作文书写中,一位学生在描写春天时使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文艺斐然、意境悠长。此外,在语文教学课上进行古诗词诵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在充满文学气息的环境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

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从观念入手,打破传统思想,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艺术就是思想观念的结晶,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以最小的语言负载最大化的情感内容。中国的古诗词不仅仅是语言的精品,更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神的底蕴。学生在进行诵读时,能够将这些优秀的诗篇当作是自身文化的基础,让自己充满文化的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杜绝为了背诵而背诵的作法,准确地抓住古诗词的精髓,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应及时将“读书明理、明报国之理”的精髓告诉给学生。尤其是“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要让学生在诵读时体现出那种诗人高洁品质和英雄气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古诗的精华,让学生能够带着非常丰厚的感情投入到诵读之中,从而在心底里理解古诗,理解诗人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思想精华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时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为了分析技巧而进行教学,教师必须着力于学生们的整体感知,发挥诗词的育人功能,利用精炼而富有深意的文化语言教育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心里埋下文化的种子。

(二)从方法入手,突出吟诵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意识

古诗词诵读最重要的就是吟诵的方法,中国的古诗词没有朗读,只有诵读。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隔墙为妙玉“朗读”诗词,这一点其实并不符合当时的习惯,只有利用饱含深情的“吟诵”才能够真正地将诗声与诗情传到远处的栊翠庵当中。诵读古诗词,方法最为重要,在吟诵时教师要强调韵律的重要性,让节奏感鲜明,体现出跌宕起伏的感觉。

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教师应当建立起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个性,只要引导的方向正确,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表现。只要学生在诵读时真正地进入到诗词中,同诗中的人物、景色、场合等融为一体,就可以诵读出特定的感觉。古诗词是文化、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但是意味深长,每一首诗就好像一幅画卷,能让学生享有充足的想象空间,自由的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幅幅场景,教师也可以从中引导,让学生如见其景、如见其人,最终实现情感的融合。

(三)从操作上入手,让学生自由诵读,充分发挥出自主性

第一,在教学中可以将相似的古诗词归结到一起,共同进行讲解与诵读,这样的方式就是“相似块”的教学方式。例如,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春晓》、《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等;描写离别的古诗,《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样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更为标准的诵读,更好地将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