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时间:2023-05-30 10:45: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知识

第1篇

首先,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吃东西以前和大小便后洗手。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是通过不干净的手、不干净的水、不干净的食品传染的。在我们手上、水中、食品中的一些细菌和病毒很小,我们的肉眼见不到,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它们,这类有生命的微生物是一些传染病的病源菌,大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给人体带来疾病。

2、 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食物不能长期保存,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消毒、杀死细菌,防止各种传染病。

3、 养成勤剪指甲,衣服干净整洁,指甲里面会藏有能使你生病的细菌和病毒。

4、 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一口痰中有很多细菌和病毒,可以传染很多细菌和病毒,会传染很多疾病,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我市有“十不”规定,其中有“不随地吐痰”的规定,希望我们小学生能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 适当休息与运动有利于学习和身体健康。小学生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每天睡眠以10个小时为好。睡眠太少或太多,对于健康和学习都不利,除了要有充足睡眠外,还要有适当的运动式的休息,才能更好地增进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我们要有健康的心理:

1、我们要正确认识健康,不能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具有快乐的、积极向上的、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性格,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如碰到困难,受到了挫折、要振作精神,经常保持一种乐观愉快的情绪。

2、平时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文体活动,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不要去网吧和游戏室等成人去的场所。

最后,我们要注意眼睛的卫生保健:

1、小学生预防眼睛近视要做到“六个不”:不走路看书、不乘车看书、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暗弱的光线下看书学习,不在强光下看书学习,不歪头看书学习,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

第2篇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出现了一些理解和实践上的偏差,师生互动有余,问题思考肤浅,迁移拓展太快,选择内容违背学生健康,教学内容庞杂,形式紊乱,过多的非体育活动喧宾夺主。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下滑。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当前体育教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健康知识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的教学内容,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就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切合实际的事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知识是非常实用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从学生的自我需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是必须的,身心健康也是必须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讲和练的形式,把“课本”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矛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给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在力量素质“俯卧撑”练习时,讲解“双手扶地”可以说扶的是“华北平原、太行山脉”,扶的是“崛起的中华大地”等,这样就淡化了“脏和累”,创设了积极向上的锻炼意境;再如“蹲踞式起跑”练习时,可以设问“预备动作”为什么要求肩超起跑线,这样会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增强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层次,他就会主动地去尝试,自觉接受来自教师各个方面的信息,积极思维,较快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学生就会无动于衷,心不在焉,以至于发生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低下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季节等情况合理搭配教材,创造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入手,与实际相结合

在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时,通过一些运动损伤的事例,使学生了解运动中安全的重要性。在运动中如果被撞倒或被绊倒时怎么办?此时结合前滚翻动作技巧讲解,学生就能较快接受前滚翻技巧的学习,并能很好地掌握动作方法。运动损伤一旦发生,有时就很难完全恢复,所以无论是体育课还是其他体育活动,在运动之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样一环套一环的讲解,学生听起来就不会走神,不仅掌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能提高自己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

三、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兴趣化

从体育课的内容来讲,除教学生运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战术,增强体质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开阔视野,明白道理,从思想上促使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激发其主观积极性。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战术的掌握都很欠缺,在上体育课时女生总是比较害羞,练习时不积极主动,总想错过练习机会,针对这一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而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垄断了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我们过去“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机械地执行教案中所要求的“划一性”、“军事化”的教学,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观念,也导致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在授课中,“快乐体育”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学生也就得不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体育实践课,班与班,级与级的篮球、田径教学比赛,让学生当实习裁判,健康知识的传授等内容,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3篇

对住院产妇实施产后保健知识和新生儿保健知识的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弈,也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为完全实现健康教育的日标,产后健康教育除需对产妇本人实施外,还应对产妇的家庭护理人员实旋健康教育。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受教育者因身份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明显差别,并因此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对所有参加健康教育的人员进行“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和实施健康教育后“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5~2007年间参加产后健康教育的产妇2342人,产妇的丈大1630人,产妇的婆婆或母亲1753人,共计5815人。其中产妇及其丈大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婆婆或母亲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l2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1人。

1.2 方法每周两次组织产妇及其家属参加产后妇女儿童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包括:(1)观看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2)讲授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曰常护理和产褥期心理保健;(3)现场咨询;(4)发放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授课时间为1.5~2小时/次。

每次授课完毕发放“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利“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要求参加学习者当场独立填写后回收。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采取先列举出课堂讲述的五项内容,由答卷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填写,最后算出需求率;核心知识知晓率洲试办法为:在每项授课内容中选出1~3点重要知识点共10条,能正确同答8条以上算合格。最后将全年合格人数比参加培训的该类人员总数即为该类人员的核心知识知晓率。

2 结 果

见表1、表2。

3 结 论

3.1 对健康知识需求的欲望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由表1、表2提供的信息得知:产妇本人由于对健康教育的所有内容都有浓厚的兴趣,经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丈夫由于受我国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心理护理知识需求率不高,而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和儿童保健要点等知识却有较高的需求,表现到培训后各项内容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明显的差异。婆婆和母亲则由于文化、身份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除对直观讲授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内容有兴趣并乐于接受外,对其他几项内容均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仍很低,无法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3.2 产后健康知识教育必须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产后健康教育内容涉及产妇的保健和新生儿保健,要实现目标往往需要家庭中的多人配合。因此要求家庭中的相关成员都麻掌握有关的保健知识。若在健康教育时将所有相关家庭成员集中一起同时讲授所有,往往会因兴趣、文化水平的差异和内容混杂而难以令所有人接受,致使讲授后核心知识知晓率太低。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日的。若将产后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解。根据各类人员的兴趣、文化特点和在产后保健中可能承担的工作分别进行教育,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婆婆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时,仅重点介绍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简单介绍产褥期心理。同时讲授时针对婆婆等的文化特点尽量少讲理论多讲实例,多采取提问的方式。如讲产妇的休养环境时询问其家庭居住条件,讲产妇饮食时询问饮食习惯、传统做法等,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新生儿生列特点利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心理及护理等知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且非日常护理所必须,则详细告知产妇及其丈大,以期在遇到问题时能顺利解决。

第4篇

一、小学生饮食十二条原则

1、注意营养平衡。在日常饮食中要吃各种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奶等,不要偏食。

2、多吃豆制品。豆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既便宜,又容易消化。

3、讲究食品加工方法。加工食品时掌握好火候和方法,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4、变换食品花色品种,增加孩子食欲。

5、愉快进食。进餐时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进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6、细嚼慢咽。吃饭时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更应该把食物嚼得细些,因为多嚼有益于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护肠胃。

7、不过量饮食。吃得过多会伤胃,同时降低了消化率。

8、不乱吃加药食品,如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加药食品要认真考虑是否真的需要。否则等于无病吃药,对身体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9、不吃补品。传统的补品虽然对老人和体虚者有益,但对学生却利少弊多,以不吃为好。

10、少吃糖。因为每天的饭菜中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转化为糖,因此对孩子零食中的汽水、巧克力、甜点心、奶糖等应加以适量控制,不可过多。

11、早餐要吃好。因为早餐所吸取的营养应占全天吸取营养的30%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应有足够的营养,可在蛋、奶、肉松、咸蛋、芝麻酱、蜂蜜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中作些选择。

12、定时定量。这样可使大脑皮层里的食物中枢形成功力定型,使消化吸收系统成为有规律的活动,促进消化吸收率的提高。

二、选购食品时应注意的事宜

1.不买露天销售的食品。

因为各类食品的成分都很复杂,经过日晒、光化、发热分解,会引起内部变化而变质。如:有包装的糕点,经日晒水分蒸发不出来,容易发生霉变;含油食品经日晒会发生“酸败”;酒和饮料经日晒,会发生脱色、沉淀,出现絮状物;啤酒、汽酒经日晒会发酵产气,引起变质或爆炸;奶粉会潮解结块;罐头会胖听;糖果会发烊;茶叶会干枯;有的还会使细菌大量繁殖而发生食物中毒。特别是儿童小食品更容易发生变质。总之,露天销售的食品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发生变质。

2.不买包装标识内容不全的食品。

国家《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食品包装上应清楚地印上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或代号)、规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等内容。”标识内容不全、不清楚者,质量无保障、检验合格出厂的定型包装食品,一般不会出现以上情况,因此发现这类食品不宜购买。

3.不买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感官性状异常是指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发霉、生虫、结块、异物、酸败、发粘、腐败变质等现象。无论哪种食品,都有各自应有的色、香、味、型,感观不合格的产品都是变质的表现。

4.不买伪劣假冒、掺杂使假的食品。

伪劣假冒、掺杂使假的食品是指一些不法分于为谋取暴利对食品采取掺兑、替代、抽取、粉饰、混充、假冒等手段,使食品质量降低,有的甚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5.经营条件差的食品不能买。

指无证或露天经营而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器具等摊点,其食品极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和合法权益,大家应高度警惕,一经发现,可就近到卫生监督机构举报。

6.不买过期食品。

各类新鲜食品,它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都很好,其保质期都是在科学的试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安全食用期范围。一旦过期,其感官性状就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甚至会变质。因此,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三、儿童食品袋中纸制玩具和卡片有菌有毒

1.硬纸玩具及卡片会有大量细菌

用废旧回收纸及下脚料等廉价材料生产的厚纸及版纸,只要作简单的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检验便一目了然。某大城市食品包装纸的抽查结果,每平方厘米纸的细菌数可达几千个以上,26.7%有大肠杆菌。这标志这种纸有粪便或肠道病细菌污染;而儿童食品在加入纸制玩具及其卡片又会第二次细菌污染。试想孩子买回儿童食品,在街上打开食品包装袋,肯定先找玩具及其卡片,玩够后又不洗手就拿小食品吃,再经第三次污染,那么孩子吃的小食品会含有多少细菌?难怪中小学生寄生虫尤其蛔虫症和蛲虫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肝炎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高,谁敢说这与他们玩玩具及其卡片无关?

2.硬纸玩具及卡片含有大量化学毒物

回收报纸及废纸都含有大量的金属毒物铅和砷等,玩具类及玩具卡上的彩色油墨中其主要毒性也是有毒金属,且在食品袋中接触食品污染更重。儿童体内铅的危害主要来自食物及食品包装材料,进入体内的铅约5-10%被吸收。回收报纸及废纸都含有大量的金属毒物铅和砷等,玩具类及玩具卡上的彩色油墨中其主要毒性也是有毒金属,且在食品袋中接触食品污染更重。儿童体内铅的危害主要来自食物及食品包装材料,进入体内的铅约5-10%被吸收。

四、瓜果、蔬菜清洗消毒后才能生食

瓜果、蔬菜含多种营养成分,有的可以生食。生食瓜果、蔬菜可以减少在熟制过程中热对其营养素的破坏,尤其是维生素等怕热营养物质的损失,并保持了果蔬的原色原味,增加了食欲。但瓜果、蔬菜由于在种植、生长过程中浇水、施肥,以及采集、搬运、存放、销售过程中,多次与外环境接触,其表面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污染,也可能附着有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如果只用自来水洗一下,是不能有效去除上述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生吃瓜果、蔬菜前,必须对果蔬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去除农药、微生物及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以保证食用的卫生安全。

瓜果、蔬菜清洗主要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清洗的方法,经过反复用清水冲洗至感官上清洁为止;消毒则多采用食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用流动清水把消毒液冲净。浸泡时应注意消毒液浓度和浸泡时间,浓度不宜过高,并非浓度越高越好,按消毒液使用说明上规定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使用即可保证消毒效果。

五、学生要重视早餐

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很重,晚上写作业到很晚,早晨上学很早,因此有些学生来不及吃早餐,而有些学生由于早晨时间紧张,没有胃口,吃的量很少。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学生的重要课程都安排在上午,早餐就成为上午学习的能量保证。头天晚餐到第二天清晨,已经过去7-8小时,头天晚餐的食物早已从胃中排空,小肠已将其消化吸收,血糖也降到了低水平,这时血糖水平已不能为上午紧张的学习提供充足的热能,也不能保证大脑对糖的需求。人会出现精神不振、全身无力,从而使学习效率低、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有人觉得已习惯不吃早饭,并未影响学习效率,这是一种假象,原因在肝脏,不吃早饭,没有热量和糖的补充,为保证一定浓度的血糖,就要动用肝脏储备的糖原,肝脏内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将其释放进入血液。肝脏储备的糖原,在完全禁食的情况下,仅够身体使用3天,由于肝脏损失了储存的糖,脂肪乘虚而入,肝内就发生了脂肪的沉积,久之脂肪肝就发生了。肝脏由于丢失了糖,也就失去了糖对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很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所以肝脏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肝功能也是极易被损伤。

因此说早餐很重要。中国人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的特点是吸收快,在体内代谢也快,可以很快升高血糖,在体内分解利用也快。单纯吃主食,人可以很觉饥饿。上午10点左右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无力,甚至会饥肠辘辘。所以,早晨除主食外,还应该吃些牛奶、鸡蛋、香肠或豆制品等,还要吃适量蔬菜,这些食品不仅供应了6种营养素,并且在胃内存留时间长,消化慢,可以连续不断维持血糖水平。因此说早餐很重要。

为了使早晨胃口好,达到较好的效果,要做到晚上按时睡觉,早晨按时起床,头天晚餐要吃的清淡,不要过饱。应该在睡前3-4小时用餐,不能少于3小时,睡前不可吃甜食和油煎炸食品,起床后立即饮用一杯温开水或温热淡茶水或稍有咸味的温热盐水,做适当活动。比如在阳台上或院外做深度腹式呼吸20次,或做早操,或慢跑;早晨要吃质量好的食品,要干稀搭配,配少量咸菜、泡菜,泡菜有助于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可增加食欲。

六、小学生肥胖原因及预防措施

儿童少年时期发生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其发生原因既有环境因素又有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营养过剩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原因,吃进去的食物过多,以致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同时,又缺乏足够运动,那么,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儿童少年肥胖的最重要因素。饮食习惯与肥胖密切相关,有人研究,大量吃甜食、动物性脂肪和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发生肥胖。主食吃得过多,吃饭速度过快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医学家认为,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同在一个家庭,他们的饮食方式和活动方式相同,而且父母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后代,那么从小继承下来的饮食嗜好还很难纠正,如从小爱吃油腻食物的人,往往到了青少年时期还不会改变。

肥胖的预防措施:

1、认识肥胖对机体的危害,肥胖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预防肥胖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量适中,不过饱,为了增加饱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少吃糖果、点心等甜食,少吃油腻食物,吃饭要细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两餐间的零食可以以水果和玉米花一类的小食品来代替糖果糕点。

3、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睡眠时间不要过多,饭后不要马上看书或看电视,晚饭与上床睡觉之间最好有3小时的间隔。

4、如果已发胖,千万不要强行采取饥饿疗法或减肥药物来降低体重,这样会影响青春期正常发育甚至发生青春期厌食症,应该及时进行饮食成分的调整,如减少主食,限制吃肥肉、奶油、精制糕点、糖果;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瘦肉、鸡蛋、黄豆。

5、加强体育锻炼,增加热量消耗,如做减肥体操、游泳、跑步等各种活动。应有一定的运动量,并坚持锻炼,持之以恒,这样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又可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6、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中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

七、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也称为食源性疾病,按中国传统说法“病从口入”――凡因饮食而引起的疾病均应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围。

食物中毒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有害物导致食物中毒。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常见,它是指细菌污染水或食物后,随水或食物进入人体而导致人体感染或中毒性疾病。作为小学生预防食物中毒,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把住食品采购关,即在购买食品时必须到取得卫生合格证的单位购买合格的食品。注意食品销售单位是否取得了卫生合格证,销售场所、包装容器是否干净卫生,销售人员是否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是否取得了健康证。烹调加工所用原料是否新鲜。

2、热菜贮存温度应保持在60℃以上,保温温度低于这个温度则可能加速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加食品的危险性。

3、剩余饭菜是常见的中毒原因之一。剩余饭菜,应妥善保存放入熟食专用冰箱保存。次日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第5篇

一、结合实践特点,巧用可检性

案例:一堂篮球课教师发现班级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课后教师询问这些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其中有位学生小声的说:“热身整理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打会篮球呢。”接下来的一节课,教师让全班进行两个小实验,实验1.通过热身前后的“坐位体前屈”情况对比;实验2两队学生篮球教学比赛后,一队积极整理放松,另一队静止休息,比较两组心率恢复速度。实验后发现:热身后韧带拉开,“坐位体前屈”成绩好;积极整理放松,则心率恢复的快。两个实验用事实证明,热身准备以及整理放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分析:案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不认真对待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甚至还有学生对整理放松的作用提出质疑。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并没有急于逼迫学生认同自己观点,而是利用室外课的实践性特点,用实验证明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的作用。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想学生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两个实验。因此笔者认为平时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时,可结合室外课特点,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二、结合季节特点,凸显时效性

案例:一节春季的室外课,教师发现班级里部分学生因流感请病假,于是教师根据春季温差变化大,流感易发生传染的特点,进行春秋季流感预防知识教授。孩子们听的聚精会神。

分析:案例中的教师结合春秋季流感易发生和传染的特点,在实践课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立足于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春夏秋冬都有相应健康知识需传授,如:疾病预防:春秋预防流感、夏季预防中暑和冬季预防冻伤等;养生知识:春养肝、夏养心脾、秋养肺和冬养肾等。因此在实践课中教授健康知识时结合季节特点能突显健康知识的时效性。

三、结合内容特点,体现针对性

案例:在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教师针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特点,向学生讲授参与该技术动作的主要肌肉,骨骼和关节。并提供了相应肌肉和关节韧带的练习方法,供学生课余时间练习,为单元考核做好准备。

分析:身体健康目标乃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四个学习方面之一,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对应着相应的健康知识。案例中的教师在教授跨越式跳高,让学生知道参与跨越式跳高这一动作的运动系统构成,达成技能目标的同时,也有效落实了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这一健康知识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必将促使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双丰收。

四、结合突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

案例:耐久跑教学时,一位同学有哮喘,但她没有向老师说明情况,导致其在练习的过程中跑到一半就喘不过来了。于是教师利用这一突发事件,向全班讲授那些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特殊疾病及相关的健康知识。

分析:体育课由于其开放性和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等特点,较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如:扭伤、晕厥和患病生发作等。教师应在处理好突况后,通过这一事件向学生讲授这些方面的健康知识。我想案例中的学生定然可以记牢那些疾病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健康知识。有时讲一百遍还不如经历一遍,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结合一些突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把突发事件当成一次教育教学的资源。

五、结合生情特点,针对阶段性

案例:一堂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一名女生因例假向老师请假。这是班级里第一位因例假体育课请假的学生,这让部分学生好奇,于是问老师什么是例假,教师向学生讲授了青春发育期特点和女生经期体育锻炼注意事项等。

分析:因为各阶段的学生都有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健康知识需要向学生传授,如:小学阶段水平一的龋齿预防、水平二初步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水平三初步了解青春期知识等。如案例中的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青春期健康知识传授。笔者认为教师在实践渗透健康知识时应结合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传授。

六、结合环节特点,技能知识两不误

案例:耐久跑教学考核课,部分学生出现“极点”现象,其中还有两三个学生甚至停下来,放弃了本次考核。在学生放松,恢复心率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极点的相关知识以及克服极点的方法。讲解结束时学生的体能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于是教师又开始了下一环节的练习。

第6篇

关键词:融媒体;互联网;卫生健康知识;传播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5个专项行动,第一个就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重点工程为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传播媒介形式从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网络,到新兴媒体的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直播平台,多种媒介形式实现融合。在融媒体时代,医学健康知识的传播更加快捷,传播效率倍增,更好地满足了大众不同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媒介形式持续性向大众传递医学科普知识、科学的健康观、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提升了大众的健康综合素养[2]。同时让大众在获得正确科普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医院的认同感与信任感,从而树立了医院品牌的权威性,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医院持久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作为首批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国健康管理体验示范基地、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基地、昌平区健康科普基地,20年来致力于“小汤山大健康”品牌建设,真正将“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贯彻落地。2017年—2021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共组织医务人员发表科普文章4400余篇,举办讲座、义诊、健康教育等相关科普活动660余次,参加拍摄1000余部科普微视频,受邀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央(北京)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BTV)等科普节目650余次。医院以健康传播为抓手,不断加大医院品牌宣传,为推动首都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做好医院品牌的健康传播,以宣传康复医学、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综合医疗、预防保健知识为主,充分发挥医院的优势学科,积极组织医院医务人员将临床实践工作与科普写作相结合[3]。鼓励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搜集、挖掘线索,找准科普报道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紧跟大众关注的健康热点,从科普创作的选题、标题的吸引力、内容的故事性等多角度进行创新。通过写作医学科普文章、拍摄医学视频,以自媒体图文、短视频、一对一咨询、电视台(电台)节目、专题讲座、义诊咨询、科普作品比赛等多种形式全方面开展特色医学科普,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防病治病理念和健康教育防范传播给社会公众,进一步促进了医院业务的推广,加强医院品牌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打造多媒体综合健康科普宣传平台

1.1利用好医院内部传统科普宣传平台

利用电子屏、门诊等候区电视及健康教育宣传栏向患者提供健康资讯类知识;在各临床科室开展出院健康处方工作,为出院患者从用药指导、居家康复、照护和自我健康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制作系列宣传展板、海报、手册、文化墙、宣传栏,向广大患者传播疾病知识、健康科普知识、防疫知识等。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促进中心在健康体检期间,为体检客人免费提供内科、营养、中医、运动等健康讲座和现场咨询,年接待量可达5万人次左右。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将筛出的慢性病人员按不同病种分期分批组织健康管理工作,多次为国航飞行员、在京两院院士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为大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1.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不断创新,整合媒体资源,加强与电视、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同时探索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入驻科普中国科普号、北京号、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等,扩大科普平台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科普作品的传播。充分运用互联网多种平台,推送医学知识、疾病常识、重点卫生健康日、科普视频等内容,让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健康知识;科普专家通过参与网络直播节目,利用评论区互动功能,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系列活动,利用院内宣传栏、电子屏、闭路电视系统等宣传设施常规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广泛开展讲座、义诊、健康教育活动。2017年—2021年累计举办660余次讲座、义诊、健康教育等相关科普活动,发放上万份健康宣教资料,惠及5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媒体形式,全方位向大众传播健康理念,打造立体化健康知识宣传新格局。文字、图画、视频相结合。随着网络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普从写文章衍生出图文、视频等其他传播方式。科普图文可以全面、多角度,详细地介绍疾病知识;科普视频则具备知识传播即时化、复杂知识通俗化的特点,更利于人们理解。北京小汤山医院在科普工作中的不断创新,凭借报纸、图书、网络等传播媒介,采用文字、图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传播工作。2017年—2021年发表科普文章共计4400余篇。积极组织专家参加主流媒体节目的访谈、短视频录制。2019年、2021年先后与薄荷医生、泽桥医生等新媒体合作,组织专家参加1000余部医学科普微视频的拍摄,并在百度、搜狗明医、爱奇艺、优酷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广泛传播。2017年—2021年医院专家650余人次受邀请参加CCTV、中央(北京)广播电台、BTV、新华网等节目,与市民直接对话说健康。

1.3科普内容的创新

由疾病预防向健康促进转变。“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大众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4]。北京小汤山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探索出了一套集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预警、检后追踪监测、慢性疾病及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体检者在健康体检期间可以现场咨询医生有关自身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问题,医生会给予详细的健康指导。根据体检报告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按不同慢性病种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康复临床中将医疗康复手段,与作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手段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小汤山特色的新型康复管理模式。由注重患者向全人群转变。医学科普不仅能够给患者提供疾病知识,更能有助于公众关注自身健康,做好疾病预防。北京小汤山医院通过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采取不同的途径,全面传播健康知识。走进社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为社区百姓提供中医、内科、康复、营养、运动、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及科普知识。走进军营开展《聚焦健康睡眠拯救失眠的你》宣讲;走进校园开展“预防青少年近视”“脊梁少年,柱力成长”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走进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公益活动,指导老人如何自我锻炼。“药+”志愿团队志愿者走进社区老人家中,为用药复杂、腿脚不便、空巢居家患者提供一帮一专属药学服务,把安全用药常识送进社区、送到家庭,从而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药意识和安全用药常识,2020年,医院“药+”志愿服务荣获、中央文明办等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将运动与疾病防治相结合。由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慢性疾病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运动对于多种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北京小汤山医院充分利用有氧运动中心,开展各种球类运动和健身活动,安排专职运动教练讲解运动常识及损伤防护知识,将运动与医学防治相结合,年均接待量达2万人次左右。组织运动专家编写《偷菜不如偷健康》《微运动———最最简单的塑型健身法》《高效微运动》等科普书籍,教导公众如何通过运动强身健体,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将康复科普作为科普的重要分支。随着我国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康复产业的发展,存在康复需求的潜在人群数量巨大,北京小汤山医院利用医院多个康复专科特色优势,围绕公众关注的康复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医学知识科普。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成立“金拐杖之家———骨关节病康复病友会”和“脑卒中康复病友会”,在平台上交流共享科普知识。线下举办了60余次健康大课堂系列活动,讲座内容涵盖《脑卒中发病的原因》《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指导》《骨关节病康复》等,向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解答患者关注的问题、进行康复动作的指导。

2建立一支科普队伍

北京小汤山医院积极发动全院医务人员加入科普队伍[5],经过多年来对科普人才的持续培养,医院建立了以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昌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阳光长城微博专家、科普达人、科普红人、健康科普志愿服务团等500余人组成的科普专家团队。目前有专兼职科普人员305人,中级职称及以上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275人。包括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1名、北京健康科普专家8名、北京市科委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11名、昌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4名、“阳光长城”微博专家4名、注册志愿者485人。打造一批科普明星科室、明星专家,同时也吸引众多媒体平台来院寻求科普宣传合作。

3科普传播机制创新

为切实做好科普宣教管理机制的创新,北京小汤山医院专门成立宣传中心和健康教育部统筹管理。医院制定了《科普宣传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宣传奖励办法》,成立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明确,形成了医院内部健康教育网络。培育机制创新。一是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参加科普宣传技能的培训,从科普写作的基本认知、技巧和方法、思维方式多方面讲解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医学科普文章的编写,助力营造良好的科普发展环境。二是制定科普创作者奖励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这些手段充实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科普人才团队,有利于提升科普文章的质量,创造利于科普推进的有利环境,为科普宣教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鼓励医院职工开通个人科普抖音号、公众号,人人成为健康的传播者、助力者。运动专家开设科普公众号“老牛微运动”,用户数达32000多人,推送1400多篇科普类文章,阅读量累计96万人次。北京卫视《养生堂》录制抖音64期,累计点击7200万人次。药剂科中药师主编的《位妙用养全家》《小本草妙用养全家》《小偏方妙用养全家》多部药学科普图书多次再版,广受欢迎。四是鼓励职工利用个人自媒体(微信群、朋友圈、抖音、视频号等)广泛转发医院官方自媒体的科普文章、媒体节目、科普微视频等,积极参与科普讲座、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五是激励医务人员参加互联网+健康大赛等各种比赛,不断挑战自我,提升科普能力。2019年和2020年度,在人民网组织的“互联网+健康中国”科普大赛中,北京小汤山医院两次荣获优秀组织奖。药剂科陈尚岳荣获“科普达人”和“科普红人”奖;中西医结合康复科刁倩荣获“科普红人奖”。六是聚合媒体资源,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策划品牌活动,在科普内容、渠道、技术、参与临床科室等方面不断汇聚力量,由独立传播向联合传播转变,协同传播科普知识,共担科普社会责任。CCTV新闻频道媒体记者来到医院健康管理促进中心,邀请体检部、放射科、超声科、健康评估部等4位科室主任共同参加现场直播节目《科学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央视新闻、百度直播、bilibili直播、今日头条等多个频道进行直播,其中快手@新闻联播直播平台观看量突破170万,点赞10.1万。运动康复科主任武亮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健康中国直播节目《健康大家谈———康复不是锻炼那么简单》,11个平台直播,超145万人观看,宣传康复科普知识,广受百姓欢迎。

4健康普及效果评价

通过推动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系列活动,借助图书、文章、视频等多种传播媒介形式,多媒体全方位向公众传播正确、科学的防病、治病理念,让科普知识更易懂、易记、易学。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大众健康素养,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大众利用掌握的健康预防保健知识,日常做好营养、睡眠、运动和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管理和干预,使更多人少生病。有小病时也能够及早发现,及早就医,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保护大众健康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个人节约大量的医疗医药资源。

参考文献

[1]黄征宇,张梦婷.自媒体时代公立医院开展健康科普实践与思考[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9):861-863.

[2]姜航.公立医院开展医学科普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4):538-540.

[3]林佳滢.KF医院品牌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4]池杨.运用医学科普打造公立医院人文品牌[J].中国医院,2019,23(8):43-44.

第7篇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xx-20xx)》及《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xx-20xx)》,在广大农村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此达到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农民健康素养,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为了使我县农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争取取得好成绩,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公卫科,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

二、竞赛内容

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读本内容为主。

三、竞赛形式

1.现场答题:各单位推荐1支参赛队参加县级比赛,经过必答、抢答、风险题三轮竞赛后,最终推选一支参赛队参加市级比赛。

2.平面答题:市健教所组织专家负责竞赛命题,由市健教所联系一家新闻媒体,刊登竞赛试题,分发6000份到我县,各单位至少组织1000人次参赛。

四、竞赛要求

1.各单位原则上发动辖区内全体村民及农民工参加竞赛活动,选拔1个代表队参加县级竞赛,全县最终选拔1个代表队参加市级竞赛。

2.参赛队员要求:现场竞赛参赛队出场队员由3人组成,男女搭配,年龄18~65岁(其中1人年龄40岁以上)。

3.参赛人员必须是农民(以户口薄及身份证为准),在校学生除外。竞赛时要进行身份核实,保证竞赛的公平性,违反者取消资格。

4.各单位要精心组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五、时间安排

1.20xx年7月25日前制定方案和召开动员大会

2.20xx年8月5日前上报联系人名单.

3.20xx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开展参赛队伍培训和平面答题组织工作。

4.20xx年9月下旬组织各参赛队伍现场知识竞赛,选送市级参赛队。、

5.20xx年10月10日参加重庆市现场知识竞赛。

六、竞赛奖励

(一)现场知识竞赛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平面答题奖项:各单位组织答题完成后交县卫生局,县卫生局统一交市健教所,然后,由市健教所组织抽奖。

七、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人们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各单位的重要职责,举办农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各参赛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这项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制定竞赛组织方案,给予经费保障,落实工作部门及人员,确保竞赛顺利开展。

(二)积极宣传引导,认真组织参赛。各单位要配合竞赛活动的开展,大力倡导健康知识学习实践,在全县形成重视健康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对竞赛进行宣传或报道,宣传动员形式可结合各地的文化,尽可能扩大参与的覆盖面。

第8篇

首先介绍了营养的原则:全面、均衡、足量、及时,还介绍了饮食健康十六字即:合理膳食、晕素搭配、戒烟限酒、少量多餐;通俗易懂的食谱口诀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每天喝一杯奶、“二”每天吃2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两米饭或麦面。节制主食,以达到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等;正确认识一日三餐早餐:轻视早餐要不得。中餐:不得只吃面条、米饭及素食,晚餐:从健康角度看,“丰盛晚餐不可取”,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着重介绍了老人们每日需求的食物有:

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500克

动物性食物:肉100克、鱼虾类25克、蛋50克、奶及奶制品100克

豆类及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150克

蔬菜和水果:水果100克、蔬菜300克

烹调用油:食用油15~25克 

     通过此次健康教育讲座虽然居民们了解如何能够合理膳食,但是想要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行有氧运动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

                                    

第9篇

通讯作者:宁宏伟

【摘要】 急性腹泻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传染性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上发现患儿家长对急性腹泻及其治疗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本院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患儿家长实施宣教,使他们对急性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监测病情,掌握了相关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使患儿的疾病得到了合理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急性腹泻; 儿童; 健康知识; 宣传教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36

肠黏膜的分泌旺盛与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致排便频率增加,粪质稀薄,含有异常成分者,称为腹泻(diarrhea)。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起病急骤,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时常伴腹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严重急性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异常等内环境紊乱,救治不及时甚至导致死亡。特别是在小孩和老人等更加严重和危险。急性腹泻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传染性消化道疾病。根据1988年国内21省(市)腹泻病防治现状入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每年约有8.36亿人次发生腹泻,其中5岁以下儿童约为2.09亿人次。又据1989~1991年在鲁、闽、滇、陇、湘及北京等6省(市)开展的22次城乡腹泻病入户调查,5岁以下儿童年平均发病频率为0.86~3.9次/人,6省(市)的平均水平为2.5次/人,其中农村地区为2.9次/人[1]。在临床中发现患儿家长对急性腹泻及其治疗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本院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患儿家长实施宣教,使他们对急性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监测病情,掌握了相关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使患儿的疾病得到了合理的预防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急性腹泻患儿102例,均符合儿童急性腹泻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63例,女39例。平均年龄3岁,病程0.5~3 d。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后对所有患儿家长进行了系统的健康宣教。

1.2 方法

1.2.1 入院宣教 入院后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及医护人员,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利用科普读物、录像、讲课等形式,详细介绍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发病的常见诱因、急性腹泻发作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以及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提高患儿和家长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

1.2.2 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 急性腹泻具有起病急、症状明显、反复发作等特点,易使患儿产生焦虑、紧张、恐惧、脆弱、依赖性强等心理反应,甚至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针对患儿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急性发作期让家长陪护,满足患儿的安全、爱与归属需要,多做安慰、鼓励和解释工作,多关心患儿,使患儿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2]。

1.2.3 日常生活护理

1.2.3.1 在做好注意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饮生水和质量不合格的饮料,不食腐败变质食物和不洁瓜果,饭前便后要洗手等一般性的卫生常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食品要严格杜绝感染源。冰箱现在已经广泛地进入家庭,一部分家庭对食物的储存出现了“冰箱依赖症”,殊不知冰箱已成为腹泻的重要感染源。

1.2.3.2 家长应仔细观察急性腹泻发作先兆,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现有上述症状,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合理用药,脱离感染源。

1.2.4 用药指导 一些家长担心患儿年龄小,药物的毒副作用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对此应耐心教育。常用的止泻药有思密达、黄连素、鞣酸蛋白、次碳酸铋、颠茄等,均无毒副作用,不会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消除家长的顾虑。急性腹泻的治疗应强调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原则,在缓解期也要不断预防用药,重视急性腹泻的规范化治疗,提高用药依从性,训练指导患儿的正确服药技术[3]。

1.2.5 建立自我管理档案和指导急性腹泻日记的填写 教会家属记录急性腹泻日记,如急性腹泻发作的日期,天气情况,急性腹泻的诱因,如饮食,接触感染源,急性腹泻发作时间,2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等,提供资料给医生,有利于对急性腹泻病情的自我评价。

1.2.6 增加机体免疫力活动指导 家长应注意对患儿的体能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锻炼要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持之以恒,对天气、季节的变化要更加注意,避免引发急性腹泻。

2 结果

102例急性腹泻患儿及家长均对急性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掌握了急性腹泻的预防知识和诱发原因,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监测,能积极配合,连续的治疗,仅有11例两次住院治疗。

3 讨论

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长了解了病因、发病机理和急性腹泻的诱因后,在生活中不再因患儿有病而过分地保护,给予适当的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同时注意监护好患儿,减少诱因,以免引发急性腹泻,在心理上给予较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增强患儿信心,使其坚持用药、规范用药,能较好地控制急性腹泻的发作,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4]。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中国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J].疾病监测,2008,23(1):4.

[2] 司徒敏雄.住院儿童临床心理护理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40-3342.

[3] 魏承毓.我国甲型副伤寒的流行趋势及对防控对策之探讨[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32(2):65-67.

第10篇

【关键词】 性教育;知识;对比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R 179G 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 (2007)06-0512-02

Sexu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 in a Rural School in Gu iyang City/ YANG Jing-yuan*, YAN Jia-sheng, FENG Su-zhen, et al.*Public Health Schoo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Guizhou(55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sexual knowledge awareness amo ng students in a rurua l middle school in Guiyang,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ealth educat ion. MethodsBy using the method of typical sampling, the stu dents from a rural school were questionnaired. ResultsThe st udents had poor health knowledge. Girls hadlower correct answer rate than boysin some items(P<0.05). Differences of information came from school, healtheducation or magazin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About 33.6% thought it wasnecessary to develop school-based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nd 10. 2% held opposite opinion.ConclusionThe sexual knowledge of a dolescents is poorin rural school, especially among female students. School-based sexual healthe 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adolescents’ sexual knowledge and conce ption.

【Key words】 Sex education;Knowledge;Comparative study;Student s;Rural population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急剧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儿童向成人的 过渡阶段,往往存在很多的青春期卫生问题,其中性卫生问题是青春期常见的卫生问题之一 [1-2]。提高青少年性知识水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强青春期性健康 知识的普及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为了解贵阳市农村青少年性知识掌握现状, 笔者对贵阳市百花湖乡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清镇百花湖乡中学,对该校初 中12个班级全体7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32份,收回有效问卷703份(初一年级 240份,初二年级239份,初三年级224份),回收率为96.0%。年龄为(14.10±1.16)岁, 最大20岁,最小11岁。男生331名,占47.1%;女生372名,占52.9%。汉族595名,占84. 6%;少数民族108名,占15.4%。

1.2 方法 按预先设计的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问卷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性生理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对待性健康 教育的态度等。问卷填写实行匿名方式,由学生自行填写,填卷时学生不准讨论和离开座位 ,填写完装入信封再收集。

1.3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调查数据整理、核对后录入。使 用SPSS 10.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表1显示,男生对产生的器官、产生卵子的 器官、遗精、能否避孕、能否预防艾滋病正答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值均<0.01);女生对月经的正答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男生与女生的正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值均>0.05)。

2.2 性知识来源 调查对象性健康知识来源途径依次为电视与广播(59.6%) 、书籍或杂志(49.5%)、健康宣传(49.1%)、学校(47.2%)、父母(16.9%)、网络(14.7%)。表2 显示,来源是否为学校、是否为健康教育、是否为书籍或杂志的性健康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余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对性健康教育的态度 在被调查学生中,认为非常必要的有236名,占3 3.6%;认为有必要的有322名,占45.8%;认为没有必要为72名,占10.2%;无所谓的73名, 占10.4%。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城镇中学生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基本的性生理卫生知识都 不太了解。青少年性生理知识缺乏,往往会对性过度敏感,容易受黄色书刊、音像制品 的影响,甚至走入歧途,从而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结果还显示,青少年认为开展性健康教 育没有必要的占10.2%,认为无所谓的占10.4%。提示贵阳农村地区尚有部分青少年对性健康 知识认识不够。女生在性健康知识掌握上除月经外,其他项目正确回答率均较男生差,提示 该地区女生性健康知识十分贫乏。该结果与国内文献[3]报道一致。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有很多青少年面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以及性病/艾滋病的威胁[4-6],女性往往 是这些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应加强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教育,尤其是针对女性进行性知识健 康教育,增强自我防护知识。男、女生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低,提示贵阳市 农村青少年艾滋/性病预防知识十分薄弱。青少年是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该地区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重点是加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普及。

研究结果还表明,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主要获得途径是学校、健康教育、书籍或杂志的性健 康知识。提示在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可获得较好的效果。Kirby等[7-8]也认为, 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重要途径。国内也有研究者建议,在学校开 展多种形式性健康教育,如在学生家长、教师、监护人、校医中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的培训 等[9]。总之,在学校开展和加强性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获得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 ,树立正确的性态度、性观念,拥有负责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

4参考文献

[1]梁淑丽,伞颖,宋文东.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疏导方法.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20(5):53-54.

[2]COWAN FM.Adolescent reproductive health interventions.Sexually Transmitte d Infections,2002,78(5):315-318.

[3]殷淑兰,刘章清.在校女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调查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 3,5(91):290-292.

[4]高尔生,涂晓雯,赵双玲,等.中国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研究结果文献综述.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

[5]Jr FURSTENBERG FF.When will teenage childbearing become a problem? The im plications of western experien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Studies in Family Pla nning,1998,29(2):246-253.

[6]McCAULEY,SALTER AP,KIRAGY CK,et al.Meeting the needs of young adults.Popu lation Reports,1995,41:41-43.

[7]KIRBY D,COYLE K.School-based programs to reduce sexual risk taking beha vior.Child Youth Serv Rev,1997,19:415-436.

[8]KIRBY D,DICLENMENTE RJ.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unprotectedsex and HIV among adolescents.New York,NY: Plenum Press,1994:117-139.

[9]齐玉玲,唐维红.对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教育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国人口 科学,1999,6(75):59-62.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知识;渗透;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38-02

将科学锻炼身体的健康知识巧妙地渗透到每堂体育课中,是实施体育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然而,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健康知识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渗透健康知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以下“五个不要”。

一、不要华而不实

健康知识的渗透不是抽象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必须注重与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要体现出健康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如果不注意渗透知识的实用性,一味向学生渗透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的知识,效果必定适得其反。如,学生较为关注的“怎样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教师如果滔滔不绝的就抽象的生理指标知识,包括血压、心电图、尿蛋白、血色素等渗透给学生,就会让人觉得高深莫测,表面看好像很有知识内涵,可是学生听了以后却不知所措,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以后紧接着渗透健康知识可能更具有实用性,比如选择在一个身体动作练习、一项学习内容、一节课堂教学完成后进行。其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课中学生的身体练习体验、课后学生生活中所需的健康知识,如睡眠质量、饮食习惯、运动欲望等。如果学生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吃得香,睡得熟,虽然运动后肌肉有轻微酸痛,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就能够恢复正常,则说明运动量安排合适。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头昏脑胀,吃不香,睡不好,易出汗,不想动,则说明运动量过大需作适当调整。再比如教师渗透消除疲劳的方法时不必要说什么水疗、针灸、推拿等放松方法,只需要强调洗一个热水澡好好休息就行了。

所有的这些知识都是与学生平时运动密切联系的,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更好的运用好这些知识。

二、不要杂乱无章

学生身体练习的内容与渗透健康知识的相关知识点,在同一水平教学内容中都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教师在渗透时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一点说一点,而要做到系统有序。首先,将教学内容与相关的健康知识内容进行排列。其次,选择其中适合本次课教学内容的健康知识进行渗透,并根据需要确定每个知识点的渗透时机,形成一个包括“健康知识”和“渗透时机”相关的计划,并根据该次课的教学内容将健康知识渗透在其中。在具体操作时,需从以下三个主要时间段着手。

第一,课的开始部分。利用课的开始时机,教师可用1分钟左右时间,渗透一些与即将进行的身体练习有关的健康知识。这时的渗透是利用本次课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渗透,学生在将要进行的身体练习中会得到充分的体验。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渗透“耐久跑的好处”,让学生知道耐久跑能促进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增大肺活量,培养人顽强的意志品质。第二,课的基本部分。基本部分时间较长,会有多次身体练习的转换,可利用这个时机来渗透一些健康知识。但此时,最好要结合学生已经进行的身体练习内容或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渗透。比如:学生在身体练习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为此,教师应在开始参加运动时,量要小一些,以后逐渐增加;如果酸痛已经产生,可适当减轻运动量而不必停止运动;如果酸痛较厉害时,可以采用局部热敷,按摩或用活络油揉擦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肌肉内乳酸的排出。第三,课的结束部分。一堂课教学完成需要小结,此时是最佳的渗透健康知识的时机。如采用“当你上完体育课后感到特别累,为什么?”“运动消耗了大量体力,你认为哪些食物能够尽快为你补充能量”等的提问方式进行渗透。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向学生渗透运动恢复等相关知识。如在运动后我们的肌肉有酸疼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内脏器官(如呼吸、循环系统)的活动跟不上骨骼肌活动的需要,供氧不足,使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刺激到感觉神经末梢,从而产生酸疼之感。此时若食用蔬菜、甘薯、柑桔、苹果之类的蔬果,由于它们的成碱作用,可以消除体内过剩的酸。

系统地渗透,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在身体练习中,通过各种方式来验证该健康知识的科学合理性,其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获得的锻炼效果会更好,体验也更为深刻。

三、不要错失良机

抓时机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时机,把握住时机。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渗透的时机有许多,发现时机是经验,更是教师的智慧。

在体育课中渗透健康知识,教师要在课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素材化处理,确定渗透的内容,预设渗透的时机。如,在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有些学生认为没必要,这时,应向学生阐明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适当举例不这样做所造成的伤害事故。再如,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时机,渗透夏天预防中暑和冬天预防感冒的知识等。体育课堂教学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些良好的渗透切入点,教师应该抓往此时机,将之活化成体育教学的健康知识。如,有学生在耐力跑后晕倒,教师应该立即向学生渗透“重力休克”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学生应立即将患者平卧,足部垫高,并注意身体保暖,同时可做自小腿向大腿方向的按摩,以帮助血液回流心脏。体育教学中偶尔会有突发事件,而作为教师就要适时渗透相关的健康知识。如,在一次足球课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踝关节,肿起了一个“包”,同学们都围上来,帮他脱鞋脱袜,打算又揉又捏。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渗透扭伤后的处理方法,告诉学生扭伤后应及时进行冷敷处理,在24~48小时后,等到患处的出血和肿胀停止,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热敷、按摩和药物治疗等,并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时讲明治疗的原理。

四、不要小题大做

教师对有些健康知识的渗透不要过于复杂,只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讲清楚基本的、实用的知识就行了,切不可小题大做。如,当耐久跑中出现腹痛时,可告知学生应适当减慢跑速,按压疼痛部位并加深呼吸,同时坚持有节奏的慢跑,一般就可以缓解。如仍不见效果,甚至越来越厉害,就应停止运动,请医生诊治。可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故弄玄虚向学生传授更为深层次的知识,比如进行“新针疗法”。如上腹痛,可用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如果下腹痛可以针刺关元、中极、足三里等穴位;如果脐周痛,可以针刺天枢、气海、足三里穴位等等。此形情之下,学生会听得一头雾水,原因是该老师对运动中“腹疼”这个问题小题大做了。试问有多少学生家里有穴位针,又有几人带在身上,即使有若非经专业医学培训学习的人又有几人敢用。再比如运动中腹痛问题,有些老师往往夸大事实,动辄打电话给120救护车送医院。其实,腹疼是运动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只须及时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健康知识,讲明是因为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到剧烈运动时,骨骼机能迅速转入工作状态,而内脏器官如呼吸、循环系统的惰性较大,不能很快发挥其最高的机能水平,造成体内缺氧,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积聚,使植物神经中枢和躯体性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性遭到了暂时的破坏,出现了“极点”现象,这是人的身体机能作出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

五、不要喧宾夺主

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教材内容设计其所能承载的健康知识,将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之中。渗透的内容要适度,对学生行为上要有指导,情感上要有触动,切不可喧宾夺主。

第12篇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病程年限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及不同文化层次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结果:病程年限<1年的患者对糖尿病的治疗与预后、药物指导、日常自我护理技能、心理指导、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与诱因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关注;病程年限1~10年的患者侧重于了解慢性并发症的预防、检验项目及指标、运动指导、急性并发症与处理、自我护理技能、胰岛素注射等方面的知识;病程年限>10年的患者对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新理念新进展、急性并发症与处理等方面比较注重。医护个别讲解、操作示范与训练的健康教育方式均受到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欢迎,除以上共同点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希望通过病友经验交流的健康教育方式;初中文化程度患者对专题讲座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关注;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也较强,可采取发放资料小手册、健康宣传栏与网站宣传、举办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形式。结论: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取得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48

作者单位:225300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陶云华: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通信作者:白玉琴,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demand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for the health knowledge

TAO Yun-hua,BAI Yu-qin,CHEN Lan-ying

(Taizhou Fourth People’s Hospital,Taizhou2253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individual demands of diabetes patients for health knowledges,which were targeted for health education to these patients.Methods:1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o compare the needs for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Results:Fixed number of the course of less than 1 year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diabetic patients,medication guidance,daily self care skills,psychological guidance,clinical manifestations,pathogenesis and incentive knowledge more attention;Course duration of 1 to 10 years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patients of chronic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inspection items and indicators,exercise guidance,acute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self-care skill,blood sugar monitoring knowledge.Course duration was more than 10 years the patients of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prevention,treatment,new concept of new progr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more attention.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ulture levels differ with respect to the manner of health education demand,primary school and hope that through the following patients patients experience exchange,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ultur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ducation w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of seminar,pati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have strong learning ability,accept ability is strong,can take out pamphlets,health information publicity column and site promotion,hold seminars,and other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Conclusion:The nursing staff should give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demand,select proper ways of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effects.

Key wordsDiabetes;Health education;Demand;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000万[2]。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为了能够根据患者健康知识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笔者对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0例不同病程年限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依从性较好、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认知存在严重障碍、失语及其存在精神障碍、不能很好配合调查的患者。

1.2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0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调查表由3部分组成,第1部分患者的一般情况即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学历等;第2部分为对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包括糖尿病发病机制与诱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血糖控制的目标、用药指导、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血糖的监测、急性并发症与处理、慢性并发症、饮食指导、检验项目及指标、心理指导、日常自我护理技能、运动指导、治疗新进展15个方面的内容;第3部分为获得健康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包括医护个别讲解、专题讲座、病友经验交流、操作示范与训练、健康宣传栏及发资料小手册、网站宣传。问卷第1部分如实填写患者的一般情况;第2部分为单选题,采用是与否回答;第3部为多选题,可选择一项或多项。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发放问卷,问卷发放后向患者讲明填表的要求,采取自愿填写的原则,由患者填写,不能填写的患者采取口答,可由家属或调查者代为填写。填写后当场回收统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24~72岁,平均59岁。病程年限:<1年29例,1~10年43例,>10年2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4例,初中29例,高中及以上27例。

2.2不同病程年限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1)

2.3不同文化层次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其病情复杂,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要求特别严格,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糖尿病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4]。Hibbard等[5]研究结果也表明,根据患者所处的积极水平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本研究通过全面分析不同病程年限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按其需求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表明,病程年限<1年的患者对糖尿病的治疗与预后、药物指导、日常自我护理技能、心理指导、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与诱因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关注,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比较缺乏,护士通过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控制病情。病程年限1~10年的患者侧重于了解慢性并发症的预防、检验项目及指标、运动指导、急性并发症与处理、自我护理技能、胰岛素注射等方面的知识。刘丽等[6]报道,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是治疗预防疾病及解决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护士需对患者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准确发现患者知识的欠缺点,根据不同患者的知识需求进行健康教育,保持健康教育的及时性、有效性、实用性。病程年限>10年的患者对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新理念新进展、急性并发症与处理等方面比较注重,护士应根据他们的需求,讲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治疗的新进展、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以减少与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指导患者改变日常行为,患者的行为改变是衡量糖尿病教育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7],但是,患者个体化性质决定了教育过程不能一成不变,需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8]。表2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个别讲解、操作示范与训练的健康教育方式均受到不同文化程层患者的欢迎,除了以上共同点,调查结果还显示,患者自身文化素质不同,选择的健康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及以下患者希望通过病友经验交流,如同伴教育或现身说法等方法可值得我们借鉴,对文化层次较低者较为适用,患者易于接受,易于掌握;初中文化程度患者对专题讲座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关注;高中及以上患者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也较强,可采取发放资料小手册、健康宣传栏与网站宣传、举办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形式。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文化程度明显相关,我们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因人而异,根据文化程度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将会逐渐出现不可逆性的肾、心、脑、周围神经等器官的并发症,所以一旦患者患有糖尿病,即可出现焦虑、急躁、悲观、失望、自卑、抑郁和无所谓心理[9]。有研究显示[10],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加剧了糖、脂代谢紊乱,而治疗时进行有效的糖尿病教育和心理干预收到的效果优于单独的常规治疗。本调查结果显示,病程年限<1年患者最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大部分患者刚确诊时心理紧张、对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抱怨声不断,存在负性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少部分患者以往体健,抱无所谓的态度,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病程年限长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病情反复,自身遵医行为差,易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甚至绝望情绪。因此,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认真听取患者倾诉,进行心理指导,配合治疗,同时护士通过对家属进行教育指导,可使家属明白家属支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促使家属对患者进行督促和协助,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11],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积极控制糖尿病。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治疗手段[12]。护理人员作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需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教育全面、系统的意识,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人的因素,研究人的需求,根据不同病程年限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注意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且根据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疾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糖尿病群体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正芬,陈绍坤.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401-402.

[2]宋春丽.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5):37-38.

[3]李海洋,黄金.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9B):54-55.

[4]关莹莹,郑一宁,张澍田.糖尿病治疗中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853-1854.

[5]Hibbard JH,Greene J,Tusler M.Improving the outcomes of disease management by tailoring care to the patient′s level of activation[J].Am J Manage Care, 2009,15(6):353-360.

[6]刘丽,谭佳容.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及自我保健意识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A):142-143.

[7]卢娜.糖尿病健康教育[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4):81-82.

[8]李领侠,周西,王妮,等.知信行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0):3640-3643.

[9]陈桂英,梁峰.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A):48-49.

[10]李飞飞.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0):3604-3607.

[11]赵玉香,刘焕叶.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2):2665-2667.

[12]黄功兰.我国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