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5-30 10:4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1篇

一、课堂理答的误区

综观当下的课堂理答,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没有思维的碰撞。很多教师缺乏理答意识与技巧,面对学生个性纷呈的回答往往束手无策,引导无方,以致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1.多元误化

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对价值观的体验有可能是错误的、不健康的,如果教师只盯着答案的“多元”“独特”,就会模糊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出现理答的偏失。请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教学片段。

师:你觉得小猴子怎么样?

生:我觉得小猴子很讲民主,会尊重别人!

生:小猴子比袋鼠好多了,它不高高在上,能听别人的意见!

……

教师频频点头,文章的主旨也似乎明晰了。这时一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认为小猴子太虚伪,拍大家马屁。”教师显得很惊喜,连连表扬他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在这一表扬的激励下,小手越举越多,小猴子这个文本形象也从正面变成了反面,完全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

2.主宰强化

与上述案例相反,有些教师受标准答案的影响,只要学生的答案与自己课前设定的或参考书上的答案不一致,便会毫不犹豫地加以否定。教师处在主宰地位,成了学生学习的“裁定者”。请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生:主要写鲸长得特别大。

师:是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翻了一下手中的辅导用书)是写鲸的大小。

师(一脸笑意):对,是写鲸的大小。(随即板书“大小”)

为什么说特别大不行,只能说是大小呢?因为教师预设的板书是“大小”,所以要以预设的答案来一锤定音……这样的课堂理答不但会禁锢学生的大脑,还会影响学生自主性人格的形成。

3.赞美滥化

毋庸置疑,鼓励确实是教育的法宝。因此,课堂上“棒极了”之声不绝于耳,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反正一“棒”到底。曾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菜园里》一课时整整说了19个“棒,棒,你真棒!”到最后只要有人回答后学生就小声地跟着“棒,棒,你真棒!”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理答不仅弱化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消除了应有的教学压力,还会使学生产生自负心态和躁动情绪。

4.预设僵化

有些教师在课前(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前)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预设,上课时完全按照自己预想的环节进行,根本无视学生的真实现状及生成,成为“文本的诉说者”和方案的“执行者”。

如有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有个环节是指导朗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这句话。

师:请大家读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英子的痛苦。

师:好!请你来读一读,读出英子的“痛苦”。

学生朗读了一遍,语气非常平静,根本没有进入英子的情绪,而执教教师却说:“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痛苦的英子!”……

事后看她的教案,发现教案旁边注着:“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痛苦的英子。”“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自卑的英子!”……课堂上教师的理答完全被预设框住,课堂理答也就成了僵化的程式。

二、优化课堂理答的策略

教师课堂理答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意识上讲,既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漠视,也有对所谓尊重个性的片面理解;从能力上看,既有对文本理解的缺失,也有自身对话能力的欠缺。要优化课堂理答,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力。

1.文本解读要准确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这必然导致学生反应的多元,但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需要教师的课堂理答及时发挥诊断功能,给予正确引导,避免学生的思维步入误区,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像上述《从现在开始》的案例中,面对这独特的想法“老师,我认为小猴子太虚伪,拍大家马屁”时,教师既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与众不同,更应通过理答“照亮”他认识上的误区: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赞扬,但你认为文中的猫头鹰、袋鼠、小猴子,谁的提议更受大家欢迎呢?如果你是森林中的万兽之王狮子,你认为谁做得对呢?这样的理答既肯定了该生的求异思维,又引导他重新思考答案,促使他再度审视自己的思路,主动建构正确的认识。

所以教师要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准确解读文本,不能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努力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2.与生对话要平等

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教师总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尤其是当学生的回答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或错误时,教师就急不可待地予以否认,亮出所谓的“正确答案”。其实,有些错误恰恰能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来开发。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玲教学《一粒种子》,在学生说到“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就想出去”时,问大家“热闹”在课文里指什么。不料一位学生说“热闹”就是很乱。这时,程老师不急于纠错,而是不慌不忙,因势利导:“你说的乱在课文里是指哪些事情?”学生读课文,“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教师便趁热打铁,问:“它们在唱什么歌呢?”学生答,春风在唱:沙沙沙,沙沙沙,小种子,快长大!泉水在唱:哗啦啦,哗啦啦,我要流到小河里!小鸟在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教师笑眯眯地追问:“这个热闹是‘乱’吗?”那位学生说:“这不是乱,是可爱的春天来了,大地醒来了,在欢迎春天!”正是这机智的课堂理答,抓住教学即时生成的亮点,才能彰显课堂的一股张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生本课堂。

教师要真正心有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切忌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教师还要善待课堂中的“横炮”,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或来一句责备、嘲弄,这样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蹲”下来,和学生“平起平坐”,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3.理答指向要明晰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理答时要指向明晰,不能含含糊糊。比如,课堂理答时经常用到表扬,但教师的表扬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能只是空泛地说“好”或“棒”,而要告诉学生好在哪里,棒在哪里。教师的思维要跟上学生的思维,理答要跟当时的真实情境相符,让表扬具体化、细节化。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一文中“欣然怒放”与“舒展”两个词语的教学片段。

师:自己读读这两个词,试着用动作来表达你的理解。

只见一学生先把双手合拢放在胸前,刹那间双手往上并向两边散开,抛出的弧线既圆滑又优美。

师:你的手真像一朵怒放的花儿,美极了!

学生听到表扬自然地露出了笑容,教师紧接着又表扬道:“你这一笑,就是欣然一笑啊!”……

案例中,教师的两次具体化表扬使学生在愉悦轻松中理解了“欣然怒放”这一词语的意思。

再看另一案例《掌声》教学片段。

师:从哪些词中你能感受到英子内心的忧郁?

生:我从“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中的“默默地”感受到英子的忧郁。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去体会,真了不起,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谁也能这样来说说?……

此案例中教师的理答指向了具体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这样的理答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回答问题正确在哪里,才会给他们的学习指明努力的方向。

4.引导方式要多样

从课堂情况看,教师由于理答缺乏策略,导致方式单一。学生回答对了,就从精神上、人格上表扬一番:你很棒!学生回答错了,最多说声:你再想想,或许你还没有想好,下面我们请另一位同学来回答。稍好一点的就从内容情感上引导一番。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说了一半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教师说:你心里清楚,但说不出,老师帮你说出来。是否真有“心里清楚但说不出”的事呢?其实是没有的。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思想与语言是同时成就的。学生不能准确表达,只能说明他的思想还处于混沌状态。那么,可以凭借哪些方式进行理答引导呢?

(1)抓重点信息理答引导。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时,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有学生这样回答:“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拍拍翅膀。当小鸟拍打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他却感觉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位学生的回答头头是道,但大多数学生听后却把握不住这些话语的重点信息。因此,教师可通过抓重点信息的方法让其他同学共享这位同学的独特感悟:是小鸟让每一片绿叶颤动起来,多么独特的感受呀!

(2)抓学习方法理答引导。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在学生抓住三个“最”字体会到航天人的苦战攻关后,笔者这样引导:“抓住关键字眼来体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还能从其他写法中体会出航天人的苦战攻关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说道:我从“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明白了工作单位非常多,课文是用列数字的方法来写的;我从“风华正茂”与“华发早生”的对比中读懂了科学家的艰辛,“风华正茂”是说科学家正处在身强力壮的时候,而“华发早生”却表明他们很衰老……

(3)抓语言表达理答引导。如《小露珠的梦》教学片段。

师:谁见过小露珠?

生:我在草叶上见过小露珠。

师:你说出了小露珠依存的地点。

生:小露珠是圆圆的。

师:你说出了小露珠的形状。

生:小露珠是无色的。

……

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答案连起来说一说,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质量得到了提升。这也正是语文课价值增量的具体体现。

5. 理答原则要遵循

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理答科学规范,巧妙得体,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答原则,概括来说,课堂理答不但要有准确性、反思性和转移性,还要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有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2篇

关键词:电子白板;语文课堂;激趣;互动

如今,电子白板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它引进课堂已经近四年了。最初对它的陌生、好奇,过渡到学习、尝试,再到现在的熟悉与喜欢。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一大变革,为此,教师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地投入到电子白板的使用中,优化了课堂教学。通过这几年的使用我充分感受到电子白板与语文课堂整合形成的优势,它带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领域,而不局限于有限的教材。下面,我仅就我的白板教学课的实践来谈几点思考。

一、巧用电子白板,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学生仍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中,这时如果贸然采用枯燥乏味的讲解导入,效果肯定差。若能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则能像磁石般把学生吸引过来,集中其注意力、拨动其心弦、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时,我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京,了解一些名胜古迹,一上课我就通过电子白板播放自己制作的一组图片,配上动听悦耳的音乐,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故宫、水立方、鸟巢、天坛等一幅幅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幻灯片的放映,让学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这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讲解。这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高了,他们看得更认真,听得更入神,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巧用电子白板,加强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电子白板技术出现之前,我们上公开课,往往使用多媒体,都要写好教案、做好课件,上课时就按照这个过程进行讲解,课件就是一个简单的播放过程,要出示的重点词句事先必须在课件中设计好,以点击按钮播放的形式呈现出来。课堂上缺乏互动性,老师一言堂,一节课下来教师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瞪着一双大眼睛听,有的则左耳进、右耳出,有的甚至一点也听不进去,教师偶尔也会向学生提问,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利用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教学内容的改变随时在白板上书写绘画、批注,解决学生的疑问,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找出视频或音频资料,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加入教学内容中,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记得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鲸》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说说通过书本预习了解到什么?学生有的说鲸很大,伺机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并用电子笔做好批注,然后在白板上呈现出鲸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到鲸的“大”。接着我再问作者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叙述清楚的?学生说出不同的说明方法,我让学生上台拿电子笔用红色字迹在白板上画出句子并做好批注,写上说明方法。这样激励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三、巧用电子白板,化抽象为具体,使遥远变接近

电子白板,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还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教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对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比较陌生,进而对“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惨重的理解有难度,教学时我就借助资料和电子白板等教学手段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并通过今昔的对比,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在课前交流时,先出示圆明园昔日的美景图,如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蓬莱瑶台等,同时展现收藏的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及奇珍异宝。通过看图学生脑海中形成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情景,从而促发他们内心无比惋惜的情感。

在了解毁灭时,我插入影音《》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实画面,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和清的无比憎恨,在爱恨情感中生发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强烈感情。电子白板中的影音播放功能独有的播放和停止功能为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观看提供了便利。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互动、丰富了教学内容。让我们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使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使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