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组织活动

公司组织活动

时间:2023-05-30 10:4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组织活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司组织活动

第1篇

讯:本报讯基金业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产品推广或应急式营销收效甚微,部分基金公司已率先革新,迈入重视品牌宣传的整合营销时代。

无论是新基金销售还是老基金持续营销,基金公司营销工作都瞄准广告投放、渠道费用和组织活动三大领域。大部分基金公司集中火力猛攻这三大领域,尤其是在广告投放和组织活动方面力求创新。“我们现在组织活动是为了打造品牌形象,而不是单纯刺激投资者申购旗下基金。”据业内一位资深营销人士介绍,现在不少注重品牌建设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全面布局整合营销。

以公益营销为例,上投摩根耗费百万元在5月初启动第7届“上投摩根杯”科学教育公益巡讲;光大保德信基金在5月22日成立“耀·未来”慈善基金,初始投资为100万元;汇添富基金公司捐资800万元发起的上海汇添富公益基金会。在这些耗资巨大的营销活动中,基金公司并未将营销重点放在旗下基金身上,而是转而重视塑造良好的公司品牌形象。

“从培育忠诚客户的角度看,力争帮助投资者财富增值是基金公司应尽的义务,但仅仅靠赚钱还不够,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会使对于基金公司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信任,而不仅仅是买和卖的关系。即使市场波动,投资者也会基于信任,愿意把钱交给基金公司长期管理。”上海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与过去考量单次营销效果不同的是,目前该公司更注重考察长期品牌建设效果,而这也是基金公司寻求营销转向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将业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结合,不单纯突出单次曝光或是业务量增长,这比单次营销花费的财力大得多,短期来看也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改变过去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而这会起到细水长流式的效果。”

“市场呼唤基金差异化营销和以品牌文化内涵构建的新营销时代。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是基金营销的发展趋势。”一位业内人士说。随着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扩容速度提速,基金业中的差异化竞争将逐渐取代同质化竞争。因此,基金公司营销工作应当顺应这种趋势,主动找准定位后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无论是广告投放、活动组织乃至新的营销策划方法,都应当围绕该策略实施。

据全景财经搜索统计报告显示,基金品牌月均曝光度数据指标不断升高,今年前4个月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该指标反映出基金公司对品牌重视程度大幅上升,整个基金业越来越重视自身品牌建设。(来源:证券时报)

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服务青年;共青团工作

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履行好服务青年的职能。对此,国有企业团组织要以青年成长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团组织活动方式,切实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

一、以青年成长为工作切入点的原因

青年不断成长成才和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双重实现,才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能力提高的真实体现。通过将国有企业团工作突出问题和现代青年的特征相联系,不难发现,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是切实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的良好切入点,对解决企业团工作瓶颈,实现青年个人价值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着一举多得的积极意义。

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力度不断加大,国企共青团工作也面临各种困难,团组织凝聚力不够强、团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团组织及团员之间缺乏交流、基层团干部业务水平不均衡且出现思想不稳定现象,团员青年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等,是其中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青年则普遍呈现以下的共性特征:个性突出却又容易陷入自我,追求成功的需求旺盛却又承受着巨大地竞争压力,勇于探索追求创新却又缺乏经验容易走向盲目,思维广阔充满激情却又受挫能力弱,焦虑、急躁情绪易发。

国企共青团组织以青年成长为切入点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帮助青年更好的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明确成长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积极为青年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和平台,激励青年努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样,团组织对广大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帮助体现在了实处,满足了青年自我成长、追求成功的需求;这样的团组织,青年自然会积极主动的靠拢,热情自觉的参加活动;而在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团的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加强了,团组织与团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了,青年思想更加稳定,组织凝聚力更强了,各项团组织工作也能够更好开展产生更好实效;同时,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热情团结、努力奋斗的良好氛围,企业青年享受到成长平台的实惠,也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真正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二、创新团组织活动方式,切实提高为青年事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以青年成长为提高服务青年能力的切入点,推动共青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提出来这样简单,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要确保对青年的服务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必须不断创新团组织活动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团的活动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共青团工作提升整体水平、实现全面活跃。

(一)更新理念,强化团组织为青年服务的意识

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经济及精神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对青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益深刻,以往单纯的说教式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迁,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切实体现出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的态度,在活动中弱化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搭建者的角色。2011年,在隧道局团委号召下,多个团组织开展了参观革命圣地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组织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服务:为青年搭建一个能更加深入了解历史的平台,尽量把带领队伍、旅行准备、行程安排等细节做到最好,让青年都能够亲身参与进去,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体验、感受。调查发现,同被动地接受座谈教育的个别基层单位青年相比,实地参观革命圣地的团员青年对党的光荣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主动查找书籍学习光荣历史、先进人物的愿望更加强烈,切实收到了学习、教育的效果。

(二)整合资源,为更好地服务青年不断充实力量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团组织的职能、角色也在不断变化,一味的单打独斗绝不能达到广泛联系、全面动员、循序推动的效果。对此,在恰当时机下,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推动各方面联合互动,为青年服务不断充实力量,能更有效地发挥团组织作用,切实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在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隧道局宁安铁路项目团支部、南京地铁项目团支部从帮助青年提高工作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联合项目安质部门,分别开展了隧道应急安全预演和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培训活动,不仅有效的整合了安质部门掌握的人力、技术等资源,也为基层青年切实加强安全意识和提高风险防范及应对能力提供了良好地活动载体,确保活动开展同基层青年工作联系更加紧密,参与度更加积极。

(三)打造品牌,为青年个人成长创造良好载体

青年是一个崇尚自我、思想新颖、难以掌握的群体,除了文艺演出、体育运动等传统活动,国企共青团组织还要花大力气研究青年不断变化的思想状态,制定工作方法,打造广受青年欢迎的品牌活动,为激励其个人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载体。活动过程中,也能增加共青团组织活动对青年的号召力、吸引力,加强团组织凝聚力。今年初,隧道局五公司团委举办了首届书画摄影展,广大青年踊跃参加,共征集到书画作品上百幅。这次精神文化交流活动,为青年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广大青年在欣赏、品评过程中也收获了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不仅是青年个人成长的一个良好载体,更富有实效的达到了丰富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激励青年团结奋进的效果。

第3篇

以 “服务企业、服务青年”为宗旨,激励青年团员爱岗敬业,带动全体青年团员重技术、练技术、比技术。不断完善团的各项机制,团结带领青年团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公司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第一季度具体工作

1、做好新老团员注册工作。

2、加强团支部管理制度化和管理组织化。

3、在2月份组织举行公司团员新春联谊活动。

三、第二季度具体工作

1、绕“三月学雷锋”、“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带领青年团员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并发展进步青年入团。

2、“五一”组织一次青工拔河比赛。

四、第三季度具体工作

1、“推优”工作。在党建的带动下不断推进团组织建设,团支部要根据党员的标准,选拔优秀团员青年,计划本年度向党支部“推优”2—3名,为党的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同时,团干也必须按照党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做团的合格干部,做青年的表率。一要坚定思想;二要勤奋学习;三要埋头苦干;四要开拓创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以作为求发展

2、组织青年团员参加公司内部篮球比赛。

五、第四季度具体工作

1、在公司内部树立进步青年典型,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学习。

2、在12月份组织一次卡拉ok比赛

第4篇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提供各种科学精准的数据,有助于企业内部各种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且建立信息数据库,使数据的获得、存取和提取都更要快速精准,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计划编制的自动化,由过去传统的管理转变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其次,管理信息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充分的反映出管理经营活动的成效、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企业管理者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精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加以分析,通过吸取准确的数据,选择最佳方案,为企业预测经营活动、制定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深化,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传输更加迅速,易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而这些都有利于领导更准确的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提高领导的决策水平。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企业管理的组织职能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改革管理组织的的必要技术基础,网络时代的到来,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信息系统的的开发与应用更是企业提高效率、规范自我的法宝。将信息化技术引用到企业的管理系统,必然会引发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机制的变革;而管理系统引入信息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之后,也会带动企业其他部门进行调整或变革。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深远,利于企业进行“管理重塑”和“企业再造”。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之后,从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到最后的重组业务流程,根据分析减少迂回,找到问题,提出措施,消除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过去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多为层级传递,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之后,各部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信息传递方式逐步变为水平型,组织结构逐渐从“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阵”型。而且,由于信息传递的方式为水平型,员工与高层领导之间的联系方式也有所增加,高层领导较以前相比会更了解基层员工的各种想法,而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也会增加。总之,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减少了员工与高层之间的层次和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各部门的管理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管理的领导职能的发挥近几年来,管理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管理成功的重要战略手段。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必要的技术支持基础,开发与应用信息系统可以促进企业规范组织管理,并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的工作方式,如企业可以利用多媒体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来远程控制流水线的产品生产、与客户进行会谈、与客户达成网上交易等,而这些都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而且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总公司高效便捷的管理跨地域的分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加强了企业内外的信息沟通,使高层能够及时掌握各种动态,辅助其决策制定,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支持企业管理控制职能的实现管理控制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企业各部门的一切组织活动都必须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来进行的一个过程。控制的职能得以实现是基于既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的研究宋磊(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和计划,然后管理人员以此为基础对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既定目标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采取一定措施,加以纠正,促使组织活动可以按照计划进行。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根据企业工作情况的客观变化,对既定目标做出些许改变,使计划规定更符合于实际。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可以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对控制职能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常企业控制职能的实现主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

①收集数据;

②处理数据;

③解释处理结果;

④采取相应措施。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收集和处理数据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实现,在解释处理结果和采取相应措施方面给与一定的辅助作用。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管理层次的控制都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作业层是确保有效实施作业;战术层是可以及时掌握基层的实际作业信息,将实际作业情况与计划要求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提供几种措施;战略层根据各种横向与纵向数据分析,预测未来,进而制定战略计划。企业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控制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协助实现,如库存控制(定量控制、定时控制等)、质量控制(散点图)、行为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财务预算控制等。

二、总结

第5篇

20__年,是协会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攻坚之年,也是实现辉煌业绩的关键之年。为更加充分发挥直属个私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四自作用”,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市个私协四届二次理事会的工作部署、全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分管领导的讲话要求,现结合直属个私协会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念,破解难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个私协会科学发展,为推进“四大战略”,“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再立新功。

二、工作要点

(一)全面加强协会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市个私协会制定的《__市个私协会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办法》中(来源:文秘站 )对基层协会的建设和管理做出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干部配备、职责任务、会籍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行为规范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规范基层协会组织的运行。一是筹备换届工作,将会员中的中青年骨干选拔进协会,担任理事或行业组长,增强协会活力;二是继续推进协会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会费收支管理,收好、用好、管好会员费。四是建立分层分类诚信档案和行规行约等自律公约,引导会员单位依法经营,强化自律,勇担社会责任,共创社会和谐。

(二)创新创优服务方式,保持工作的常态化

要确立“大服务”理念,选择会员最关心、最需要的服务项目,切实为会员办好事、办实事。20__年服务工作的重点是: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将举办一期范围更宽、人数更多的《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帮助在资产重组、改制和新设立的会员单位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的需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结、推介工作,打造协会品牌;维护会员合法权益,降低管理成本,20__年协会将聘请资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帮助会员在生产经营、商务交往中纵向和横向方面的诉求,达到自我保护能力;开展文明创建,提升市场信誉;搞好公益福利,关心会员疾苦。同时,从会员实际需求出发,继续与相关职能部门保持常态的工作协调机制和请示、报告制度,加大力度帮助会员解决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信息等迫切问题。督促会员做到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安全生产,为实现__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积极组织活动,团结凝聚会员

积极组织活动,把广大会员团结在协会组织的周围,以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联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搭建会员间广泛交流的平台,教育会员、宣传会员、陶冶会员情操、净化会员心灵,增进会员间的团结和友谊,帮助会员减压降荷,保持身心健康。将在成功举办首届“企业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再次举办第二届“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开展活动中,广泛发动会员参与,特别是要发挥好理事们的作用,深入扎实地开展活动。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会管理;措施;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垄断行业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而我国的电力行业也随时面临着公司运作的是,各项制度的改革将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提升了一个层次,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形式和环境,我们的电力企业工会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要做到工会工作与企业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开拓创新。

1.电力企业工会的现状

(1)企业工会的组织机构与企业的实际改革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因为企业是属于经济组织范畴的,在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始终都对企业的工会工作有一些偏见,还有的企业认为工会工作越少,我们的工作就越好做,这样的一种思想就说明,企业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工会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2)工会的工作模式与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符。这一点主要表现为工会的思想观念滞后,工作始终都习惯上级来安排,如果不安排,那么工会就会觉得没有工作做,而且工作方式仍旧停留在搞活动上,工作内容也存在滞后性,目前企业职工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希望我们的企业工会能够切实的维护员工自己的利益,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会的权限往往决定不了职工的利益,而且职工群众代表的发言作用也不是特别的明显。(3)企业职工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得工会在维权上的难度有所增加。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分配制度上,早已摒弃传统的平均主义,现阶段所实行的一般都是年薪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因此导致分配的方式和工资的档次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再加上企业逐渐重视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是更加的关注,为了能够留住企业管理人才,因此企业在制定分配政策的时候,有些像人才偏斜的倾向,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企业内部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逐渐加大。这些问题也是真实的反应了企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以及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对工会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研究不足,这也就导致工会工作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2.电力企业工会现状

在工会中,其核心是企业员工,同时也是工会的主要维护对象,从我国目前的工会发展来看,还是有很多不足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会组织活动保守陈旧一般企业的工会活动大部分都是以娱乐性质的活动为主,而活动的内容也都是以球类运动为主,有的企业还会举办一些书画比赛,但是所有的活动项目也就这几种,一到工会组织活动,就是这几种,没有什么新意,也导致企业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不高。(2)职工意见渠道不充分在企业的内部工作中,很多工会干部的配备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他们都将精力放在了企业日常的事务上,使得企业职工的工作激情没有激发出来,再加上工作中的思想不同,常常会出现很多矛盾,而工会的维权职能也都是在出现矛盾之后才出现。(3)工会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够很多企业的工会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都是按部就班,只是根据工会工作的思维模式去执行工作,上级领导安排什么,工会干部就做什么。根本没有企业大局意识,企业的服务意识也很低。

3.电力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研究

企业的发展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电力企业要实时根据社会的发展步伐,来改善自己的理念和观点,用实际行动去实践,面对面的与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企业的管理层也要及时的听取职工的意见,因为虽然说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去统筹大局,但是企业内部的很多细小环节并不是管理层能够面面俱到的,所以说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了解企业内部的发展状况,还能够让职工真正的感受到企业在关注他们,能够增进职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感情,最终职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1)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企业是在不断前进发展的,而基于这一情况,我们的工会员工也要适应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去迎接全新的挑战,在迎接挑战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更新观念,要用市场发展的大局势去看待问题,要摒弃传统的观念,不断的完善自我,此外还要勇于创新,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用全新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将所发生的所发现的都当做是前进路上的阻碍,不断的去跨越它解决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坚实的发展下去。

(2)做好企业的基础工作

经常的组织企业工会干部以职工访谈、人户走访、慰问、巡视、组织活动、升展竞赛等形式,深人基层一线班组、职工、职工家属开展服务活动,问需于职工、问计于基层,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基层工会主席要坚持走调研路线,率先垂范,带头深人基层,开展挂钩联系工作,做到“听心声、摸实情、办实事”,让工会工作与职工实现共鸣、共振和联动。以“育人、铸魂、凝心、树形”为主线,围绕重大节日、特殊时期,开展职工广泛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力争职工参与全覆盖,通过活动凝聚力量。做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祝福、生日慰问、退休欢送”等人文关怀工作,关心关爱员工。

4.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工会在构建健康和谐稳定幸福电力企业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推进作用,因此电力工会要坚持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在巩固好已有格局的基础上,建设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和谐发展的工会,围绕本企业中心工作,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不断进取,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作者:李红 单位: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潘露茵.电力企业厂务公开浅论[J].硅谷.2008年05期

[2]赵晓军.浅谈如何抓好当前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3]雷庆伟.浅析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对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2期

第7篇

外来务工青年在集团各项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团委内容摘要随着集团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并逐步成为一支促进生产建设、推动集团发展的重要力量。本课题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解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实际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就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截至年月底,从年起招收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口装卸作业。随着口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集团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突破10000人,占集团职工总数的比例不断攀升,逐步成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实现全球卓越码头经营商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外来务工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管理缺位现象逐渐显现,管理难度逐渐提升,迫切需要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为此,集团团委从进一步了解掌握外来务工群体实际状况、分析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加强对务工青年的服务和管理入手,开展了本次调研。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截至年月日。其中外来务工青年8930人,占总数的79.8%外来务工青年中,25岁以下又占到39.7%从整个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来看,从事技术工种的占49.2%从事装卸工种的占47.6%学历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含中专、技校)占97.7%2004年以来,外来务工青年队伍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人数增长快,从年的4000多人发展到年底的近9000人;二是装卸一线人数比例高,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一线生产主要力量,特别是捆扎、集卡司机等岗位,外来务工青年数均已超过岗位从业人数的90%三是技术型工种从业人数逐步增多,目前除桥吊司机外,外来务工青年已覆盖集团38个操作岗位,包括门机司机、大型机械维修等诸多技术性岗位,但外来务工青年技能等级普遍较低。

(二)劳务公司团组织设置情况截至年月日。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等八个省市。由于各劳务公司人事管理情况不一,因此在团组织设置以及团员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除了少数劳务公司具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外,大部分在团组织建设和团员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目前,集团共有外来务工党员382人,有15家劳务公司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党总支(党支部)共有外来务工团员2561人,仅有11家劳务公司建立了外来务工青年团支部,有团干部27人。此外,集团各下属单位团组织也对本单位外来务工青年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的来说,团的组织性和团员的先进性在外来务工青年中还难以得到有效体现。

(三)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现状分析1满意集团现状。进入新的生活、工作环境后,外来务工青年显示出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对集团所提供的各方面待遇比较满意,与本地职工相处的和谐度也逐渐提高。但由于地域、观念、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单一的社会关系,使得外来务工青年在融入集团上存在一定困难。大部分外来务工青年表示,虽然能与身边同事较好相处,但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务工青年以及本地职工之间的交流还不够深入,也缺少相互融合的文化氛围。2文化技能相对较低,但提升自身素质的愿望较强。外来务工青年的学历、技能普遍较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将近七成;各类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具有正规技能证书的仅一成多,且绝大多数持有的初、中级证书。但外来务工青年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较高,对接受各类学习培训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最希望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上。3团组织建设薄弱,但参加团组织活动的愿望较强。由于多数劳务公司没有设立基层团组织,加之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大部分外来务工团员游离在团组织之外。即便是已经成立的11家外来务工青年团支部,基础建设也相当薄弱,很难正常、有效地开展团内活动。但调查也发现,外来务工团员对参加团组织活动表现出较强烈的愿望,约八成的外来务工团员积极要求参加所在企业团组织的活动;有84%外来务工团员认同集团的团费缴纳标准,并愿意按期交纳;有91%外来务工团员希望能被团组织“推优入党”。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外来务工青年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外来务工青年大部分为初中学历。多从事口作业一线的简单体力劳动。即便是从事技术操作岗位的青年,技能等级也相对较低,缺乏高等级技术骨干。此外由于人员更替和流动频繁,外来务工青年的现场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容易造成现场安全隐患。

(二)外来务工青年的企业责任感有待提高随着集团外来务工青年人数不断增加。增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凝聚力,对集团的稳定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缺少主动参与集团发展的意识,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态度,更多关注个人收入和生活状况,缺少相应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外来务工青年业余文化生活有待丰富外来务工青年业务爱好广泛。工作占去了外来务工青年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吃饭、干活、睡觉”成为标准化行为模式。缺少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多余的金钱进行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而大部分劳务公司和用工单位也缺少相应的引导,较少为外来务工青年丰富业余生活、活跃工作氛围、提高综合修养搭建平台。

(四)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有待加强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普遍处于无序甚至瘫痪状态,特别是外来务工团员的团籍管理、组织关系挂靠、团员教育、团费收缴等团建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此外,虽然部分用工单位在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各劳务公司对于团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工作的力度和效果也相应地存在较大差异。

第8篇

(一)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为了协调及控制成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而创设的结构体系。古典的组织理论是静态的,它主要研究组织结构本身的设计。但一个组织能否实现精简效能,单有一个良好的结构设计是不够的,还须有一套系统的运行制度和方法,才能保证原定的组织结构得到顺利实现。因此,现代的组织理论是动态的,它全面包括了组织结构本身的设计及结构运行体系(包括制度)设计两个方面。

(二)构成组织结构的三项要素:

1、复杂化:代表组织内部分工粗细的程度,包含了三种分化程度:

水平分化——指同层级部门的细分程度。组织需要拥有专业和技能的人才种类越多,则其内部同层级部门就越多,水平分化程度也就越高,这样的组织很容易产生协调上的问题。

垂直分化——指组织内层级的深度。从高级管理阶层到低级员工之间存在的层级越多,组织就越复杂,这种组织在沟通时很容易产生误解。此外,垂直分化程度高的组织内,管理者之间的决策会较难协调。

空间分化——指组织设置或人员在地理上的分散程度。当空间分化程度越高时,沟通、协调及控制都较难,所以组织会越复杂。

2、正式化:指组织中工作被标准化的程度。组织中正式化程度越高,则员工自主的余地越少。反之,则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就有较大的自由处理空间。不同的组织,正式化程度会各自不同;不同部门或不同职务,其正式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3、集权化:指组织中决策权集中的程度。通常高层管理者在决策时很少参考低层员工的意见,这种组织就比较集权;反之,低层员工的意见能成为决策参考,或低层员工也有权做某些决策,则就是一个较分权的组织。

(三)组织结构的形式:

管理者有多种方式来搭配组织复杂化、正式化及集权化这三个结构要素,而任何组织结构都可归类为机械式或有机式结构。

1、机械式结构:具有高度复杂化、正式化与集权化的结构。特点是高度复杂化(特别是水平分化),高度正式化,有限的资讯网路(沟通多是由上往下),以及低层员工很少能参与决策。典型的机械式结构是以严密的金字塔型组织为代表。

机械式结构较严密,依赖职权及界定明确的层级来协调组织活动。

2、有机式结构:是复杂化及正式化程度低,资讯网路通畅(除了向下外,还可向上或横向沟通),允许较多员工参与决策。

有机式结构较具弹性与适应力,籍由频繁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活动。

(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1、策略

组织结构是用以协助组织达成目标的方法,既然组织目标是来自其策略,所以策略与结构的关系自然十分密切。一般而言,组织结构随着策略而确定,也随着策略的改变而改变。可以说,策略决定结构。

现代策略——结构学说:组织策略的改变将会使结构随之变动,目前大多以创新、低成本、模仿这三个构面来衡量公司策略,再找出最能与策略配合的组织结构。

(1)创新策略:强调引入新产品或劳务的策略。

(2)低成本策略:强调严密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创新或行销费用,以及低价的策略。

(3)模仿策略:当新产品或新市场有利可期时,公司才会进入的策略。

下表显示了各种策略需要不同的结构来配合。创新需要有弹性之有机式结构;追求低成本的则需要有效率而又稳定的机械式结构;模仿者则两者都需要,机械式结构有助于控制及降低目前活动的成本,但当公司进入新领域时,也需要有机式结构的帮助。

现代策略——结构学说:

2、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指组织中员工的人数,其对组织结构存在着必然的影响力。

当组织雇佣的员工增加时,就会以专业分工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加深水平分化的程度。聚集相关人才,虽可提高各部门之内部绩效,但各部门各自为政,又将损害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管理者只好加深垂直分化,以协调部门间的活动。而组织规模的日渐庞大,同时也会加深空间分化的程度。加深这三种分化,无疑将提高组织复杂化程度,这将削弱管理者直接监督组织活动的能力,因此,只好利用正式的规则及处理程序来弥补人员控制的不足,而会进一步加深组织正式化程度;最后,由于高层管理人员脱离作业层,无法再像以往可以迅速做出决策,只好舍集权而分权。从上述推论中不难看出规模的改变,会导致组织结构的改变。

3、技术。是指组织将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过程,其也是决定组织结构的一大因素。这里讲的技术含义比较广泛,不仅包括设备、生产工艺,而且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

4、外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以外,但足以影响组织绩效的机构及势力。组织的外部环境越是复杂和多变,则组织设计就越要强调适应性,其中包括增加组织结构的柔性。

5、权力与控制

策略、规模、技术与外在环境加在一起,也只能解释组织结构之所以不同的50%~60%.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权力与控制可以解释其余大部分的原因。如同一个行业内的不同组织,所面对的内外环境比较接近,但为何有五花八门的组织结构,除了前面的4个原因外,关键是组织的掌权者多会选择方便他们控制的组织结构。说得白一点,掌权者会选择最符合自己利益的结构设计,即低度复杂化、高度正式化与集权化的结构,因为这种结构最能稳住掌权者的权力。

目前大多数组织多采用机械式结构,只有学术界才会重视有机式结构。

(五)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这是组织设计总的指导原则。

2、精简效能原则。在完成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应当力求做到机构最精干,人员配置最为合理,管理效率最高。

3、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有分工,同时必须有协作。现代组织的管理工作量大,专业强,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有利于把管理工作搞得更细,提高各项专业管理效能。但伴随专业分工而来,各专业管理部门之间,会在管理目标、价值理念、工作导向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差异,必须在企业组织设计中十分重视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加强横向协调,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4、指挥统一原则。要保证组织的行政命令和经营指令集中统一。措施有:实行首脑负责制,正职领导副职,一级管一级,直线——职能制。

5、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是指各管理者直接领导下属的人数。由于人的精力、知识、体能等各种限制,一个人能够有效地领导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古典管理学派把有效管理幅度确定为5~6人。其实,有效管理幅度并不是一个固定值,不同组织、不同管理者,其有效管理幅度大小不同。

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责任与权力相对应,责任与利益相结合。

7、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组织内部既要有必要的权力集中,又要有必要的权力分散,两者不可偏废。

8、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组织的稳定性是开展正常活动的前提条件,但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会经常发生变化,要求组织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克服僵化状态,能及时而方便地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了的新情况、新要求。

9、执行和监督分设的原则。要求组织中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性机构分开设置,不应合并成一个机构,如质量监督、财务审计等工作应与生产执行部门分设。

(六)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包含了众多的工作内容,因此,科学地进行组织设计,须根据组织设计的内在规律性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组织设计有三种情形:一是新设立的组织需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二是原有组织结构因内外环境变化需要评价和设计;三是组织结构需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完善。

二、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1、房地产企业的特点:

(1)资金密集。从事房地产业对资金的要求很高,一个房地产项目,少则投资上千万元,多则几个亿,它完全是一种投资行为。所以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应高度集中。

(2)管理密集。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进一步明确,涉及到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如项目评估公司、策划公司、设计公司、建筑公司、装饰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但这些资源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优势为我所用,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在管理上加以控制和协调。

(3)产品生产周期长。房地产项目从投资决策到项目施工入伙,短则一、二年,长则三四年,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因此,其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可变因素比较多,要求对变化的情况反应灵敏,反馈要迅速,所以管理层次要尽可能减少。

(4)生产环节多。从投资评估,到营销策划、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物业管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环节较多,而且每个环节互相制约,因此,应强调对过程的控制。

(5)高风险。投资则意味着风险。目前房地产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瞬息万变,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对风险的预测预控和规避。

2、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的要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和管理密集型的高风险企业,其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环节多,因此,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须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管理权要高度集中,特别是资金和人员应统一调度和管理。

(2)宜采用扁平化管理,尽可能减少中间管理层次。

(3)专业化分工,按照项目的开发过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按照公司的运行管理体系设置相应的综合部门。

(4)职能部门的管理层次要高,人员要精干。该由社会机构完成的工作就由社会机构去完成,不要越俎代疱。

(5)在部门设置时,应偏重于对市场的研究、项目的策划和规划设计的管理。工程管理宜依靠施工企业的监理公司。

3、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除遵循组织设计理论以外,受企业背景、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发展规模、管理者风格的影响,所以组织结构的形式和运作模式各有差异,可以说没有一个最佳的固定模式可以照搬。但常见的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有以公司整体运作项目的公司制和以项目为整体运作的项目公司制,其中前者具体到项目的管理又可分为项目代表制和发展经理制。

(1)公司制:以公司整体运作项目的模式,其架构由公司职能部门和项目组成。在项目代表制中,项目是公司的代表机构,没有决策权,是一个偏重于工程管理的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协调整个项目的发展计划、管理设计变更、工程管理(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物资管理,也有的将工程的质量、进度、现场协调交由监理公司负责。这种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优点是管理集中,分工明确,人员精干,但由于项目上无实际的决策权,又要面对多个部门的管理,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影响决策的速度和效率,另外也会有推诿、扯皮等现象。

为了解决项目有责无权、提高决策速度和效率的问题,有的采用了项目发展经理制,基本架构同上,只是将部门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项目的发展经理,项目上适当增加人员,这样项目发生的许多问题可以直接在项目解决,提高了效率和决策的速度。但管理权就不如前者集中,在项目多的情况下,人员也会比较臃肿。

第9篇

【关键词】 管理 管理职能 管理者 角色认知

【作者简介】 周晓东,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6-0010-02

管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在人类为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开始劳动协作、形成部落族群、组建国家机构并发展各种企业组织的过程中,管理的内容日益丰富、职能不断具体、环境也复杂多变。因而,管理者若能准确认知在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将会更好的把握重点、应对变化,继而提高管理效率。对管理者角色的认知是管理的最基本问题,我们需要探讨什么是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基本要素决定了管理者的角色。

一、管理者必须思考“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组织和协调内部成员的活动,从而达到个体活动所不能收到的集体效能。不同的管理学派按照各自的管理理论,对管理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其中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即“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斯蒂芬・罗宾斯对管理的定义则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不论他们表述的侧重点如何,都可以看出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一项实际工作或一项具体行动,它是管理者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其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职能的认知及内涵

管理职能,究其本质是对管理工作中普遍性过程和基本内容的理论性概括。在认知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时,我们常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计划职能,即管理者对组织预期实现的目标和预设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并安排具体活动的过程。二是组织职能,即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特定组织的社会结构和物质结构进行创建和维持,进而在其创建的结构中,把为达到目标而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分类整合,并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三是人事职能,即管理者对组织内部成员进行合理高效的选择、培训和考核,目的是对组织机构规定的各项职务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从而确保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最终实现组织预设的各层次目标。四是领导职能,即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使组织的成员个体能够自觉自愿、愉悦高效地投入到组织的活动中去,恪尽职守,富有创造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五是控制职能,就是管理者确保组织的行为活动与预先制定的计划相符合。在管理行为中,管理者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对组织的运行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并迅速高效地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使工作按原定计划进行。

当然,对管理职能的认知也是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入和更新。最早系统提出管理五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法国管理理论的代表人亨利・法约尔重点强调了计划职能;之后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对其完善,提出著名的管理七职能,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而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则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

到20世纪中期,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相继产生,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决策问题在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管理决策学派逐渐产生,其代表人西蒙等人在解释管理职能时特别强调管理的决策职能,认为组织活动的中心就是决策。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学科的大量出现,希克斯等人又在管理职能中加进了创新,提出了创新职能,其核心论点就是:创新可以使组织的管理不断适应时展。

三、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管理者即战略者。当管理者在对组织的预定目标进行调研、立项并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中,必须在对形势的预测、目标与策略的决策、行动的规划和部署三项基本任务上有着战略性的考虑。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不断的观察和预判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结合组织自身发展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或校正组织目标、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此外,优秀的管理者还要实时提出实现既定目标和战略的策略与计划,规定和完善组织的决策程序。所以成功的管理者必须是优秀的战略者。

管理者即决策者。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的制定到方案的选择;从设计组织结构到具体人事配备管理;从选择控制手段到调整组织活动运行,每个环节无不显现着决策的力量,彰显着决策者的智慧。所以组织活动的中心就是决策,决策也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基于决策影响的范围,管理者还要具备指导组织发展的战略决策力,具体行为的战术决策力。

管理者既是领导者又是关系协调者。这种协调见于组织成员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不同的组织结构之间。管理的组织职能要求管理者要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组织权力、明确具体责任、优化配置资源、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网络。管理者要授予主管不同类型业务活动组织内工作人员所必需的职权,规定相关职责关系并有效进行相互间的协调;管理者还必须不断对特定组织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不断优化结构配置。而管理的领导职能要求管理者既要调动组织成员的个人潜能,使之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又要促进组织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使组织中的所有活动趋于统一和谐。

管理者即实践者。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可能导致人们的活动或行为与组织的要求或期望不一致。为了保证组织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管理者必须对组织绩效进行监控,并将实际工作绩效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如果组织运行的实际效果和预设目标之间的偏差超出一定限度,管理者需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组织工作始终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管理者在不断的实践中要明确判断标准,真实衡量工作绩效,细心寻找偏差根源,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管理者即开拓者。如前所言,管理职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的进步更会导致管理主体即组织不断变化,所以管理的行为和管理者的思维也要不断求变,也就是说,只有管理者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才能领导一个组织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第10篇

一、村级能力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村级能力是指村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农民增收,增强村民社区归属感,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发展集体经济能力、组织农民合作能力、服务农民致富能力、实施民主管理能力、提高政策执行能力等“五个能力”上。

全市村级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村级集体发展与农民自身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当前,着重在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上下工夫,夯实自身发展和服务农民的坚强物质基础;着重在服务农民上下工夫,增添服务手段和推动农民增收;着重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工夫,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村级能力建设目标。

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入、服务增手段、干部增活力、管理更民主、村内更和谐、群众归属感明显增强的工作目标。

(二)村级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2010年,消除21个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20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的村,基本达到每村600平方米;可支配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增加15个、50万元以下的村减少100个;实现村务财务公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化平台全覆盖。

2011年,村级可支配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占全市总数的10%,消除可支配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任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全面达标。

2012年,全市村级可支配收入总额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参加“四大合作”的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比例达到60%;村民对村集体的满意率达到60%以上。

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确保村级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多予”就是各级政府抓住重点,排出具体政策和项目,把能够给村的利益都让渡给村,为增强村级能力提供有利条件。“少取”就是逐步规范村级事务,减少村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资金配套。“放活”就是“非禁即可、非限即许”,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项目带动,创新内生发展机制。全市重点扶持189个村级可支配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每个村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工业标准厂房,培育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一是以镇街为单位,在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配套)区内建立村级标准厂房专属区。二是在办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批准手续后,允许每个村使用整理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10—15亩,置换至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内,用于建设标准厂房。三是建立以多元投入为主、财政补助为辅的筹融资机制。除市、区县和镇街财政共同扶持外,村集体可以探索以新形成的集体资产打包抵押来获取贷款的途径,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也可以通过村企联建、村村联建,多渠道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四是新建工业标准厂房统一发放集体资产产权证,实行“村级所有,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经营,收益保底,按股分配”的运营新机制。

同时,鼓励其他村通过建设工业标准厂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关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到区县开发区或镇街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厂房等政策,可以参照执行。

(二)因地制宜,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加强调查研究,逐村分析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理清发展定位和思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积极鼓励村集体发展物业和租赁型经济,支持各村结合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利用宅基地整理复垦节余的建设用地建设村集体物业项目。鼓励村级利用集体资源,参与或组织领办各类合作社,增加集体收益。鼓励村企结对,合作开发,企业所得收入中定向用于结对村社会事业的资金,可按规定在税前列支。

(三)强化管理,推动资产保值增值。建立集体土地和房产租金递增机制,有条件的镇街可以探索建立以镇街为平台,统一经营、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市场,有效配置农村集体资产。通过公开拍卖、招标、招租、发包等市场运作方式,规范村级集体经营性、资源性、非经营性资产的购置、处置和交易等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强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严格控减村级不良债务。

(四)明确事权,不断规范村级负担。强化村级负担监督,实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规范村级事权,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时,按规定应由政府承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村级组织承担。对委托村级组织开展工作,但需要出钱出物的,有关部门要安排相应工作经费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健全村民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将村民福利纳入集体股改红利分配。对村级兴办小型公共服务项目,要按村所能,因地制宜。要严格执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落实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政策。

(五)加强培训,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关注农民就业状态,切实组织好农民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比重,让部分农民不当农民,让部分农民当好农民。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农民的团结、合作、奉献精神和凝聚力。传承农村“熟人文化”精髓,弘扬乡村文明,提升农民互助合作理念,使农民更诚信、更团结,齐心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政策法规知识培训和经营管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领头雁”的作用。

(六)创新机制,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不断提高村级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对于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特别是村集体投资项目的建设方案、资产经营或处置方案、年终收益分配方案等,必须实行民主决策,让群众知情、放心,使群众满意。认真做好村级组织干部选用、选派、选训工作,坚持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和新形势下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的能力,作为选拔村级干部的重要标准,培养一批“双带型、双强型”农村干部。继续拓宽村干部的选拔渠道,逐步把大学生村官放到重要岗位,充分发挥其才能。大力实施“引智”工程,鼓励把致富能人或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聘任为村级经济发展顾问。切实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的标准,妥善解决村干部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切实做到工作有动力、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

(七)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一是税收奖补。对村招商引资到区县、镇街工业园区和三产聚集区的项目,企业新增税收的区县和镇街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直补到村。对市里确定的重点扶持村,两年内实行全额奖补。二是规费减免。凡市级村级能力建设项目安排的标准厂房,其建设环节中,市级及以下所有规费予以全额减免(详见附件)。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作为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额用于村级能力建设;省集中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部分,以及其他土地涉农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村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三是财政扶持。市、区县(镇街)共同出资,设立村级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扶持两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兴建标准厂房,区县(镇街)财政按照1∶1的要求配套投入。同时,继续安排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专项资金。四是金融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项目要优先提供金融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集体资产打包抵押贷款途径,并严控此类款项用途,不允许直接参与经营投入。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和镇村银行。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村级能力建设工作责任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市里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农工委,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税务和金融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市村级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村级能力建设工作。其中,市委农工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跟踪督查等工作;市委组织部负责村干部班子的配备和能力培养;市国土局负责指导各地实施土地整理和置换;市民政局负责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村务公开;市财政局负责财政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落实扶持政策。

第11篇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3-0024-04

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促进政社合作互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公益性组织,在多元互动的社区里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在运行过程尚有一些问题和困境需要破解。基于此,笔者对长沙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了解长沙市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本调查找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成员,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发成立并自觉参与,以公益或互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支撑体系,参与公共服务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社区社会组织既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具体实施者,又是政府服务社区的合作者,在多元互动的社区里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社会救助、健康咨询、社会矫治、邻里互助、慈善活动、环境保护、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日益凸显其独特的优势与功能。

(一)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绩效水平。社区社会组织以实现社会利益为宗旨,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社区社会组织在组织体制、组织结构以及活动方式上灵活高效,这就使其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比政府和市场具有更高效率,降低了社区管理成本。长沙市天心区怡智家园依托家庭(家属)和社区,有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资源,专门为16岁以上的成年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服务,健全了智障人士社会支持和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智障人士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果。新开铺街道与辖区内公司合作,由政府出场地,公司出资金,采用社会化管理运营,成立家庭服务中心,救助社区困难群众400多人。

(二)有利于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社会的多元化使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在数量、类型和质量上都要求异质。政府和企业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而社区社会组织以需求为导向,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能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弥补了政府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与最普遍的服务而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的缺陷。如长沙市“婚姻医院”以帮助维护夫妻情感、化解婚姻危机为目的,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三)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购买服务意味着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但是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轻对社会福利的投入责任,退出服务市场,而是要承担宏观管理方面的责任,把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能完成的事项交出去。这样既缓解了公共服务上的供需矛盾,减轻了政府工作的压力,又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组织载体。坡子街街道借助湘雅三医院心理学专家和博士的力量,成立了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中心。金盆岭街道成立了天心志愿者协会,开通了义工服务网,建立了区、街(镇)、社区三级志愿者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已有注册登记志愿者3.2万余人,并组建了多支专业服务队。通过开展“天心文明行,争做文明人”志愿者服务活动日、《湖湘志愿者金盆宣言》仪式、“创建我有责,夺牌我出力”大型志愿者服务等大型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二、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困境

社区社会组织对于促进政府改革、加强社区建设、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社会组织在参与服务供给时也经常遭遇一些“瓶颈”。

(一)社区居民社会服务需求的调查。一是需求内容。从表1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社区居民最想获得的社会服务是就业帮助,其次是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等。

二是需求的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于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社区矫正、便民服务、就业咨询、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程度比较高。

(二)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困境。首先,社区社会组织获取资源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阻碍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是自发自愿形成的,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源(见表4)。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社区社会组织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依靠自身收入维持经营,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捐赠极为有限。在社区社会组织中,认为经费充足的仅1个,占0.9%;认为比较充足的8个,占7.8%;而存在经费困难的组织却占到84.4%,其中经费十分困难的62个,占53.4%。因此经费问题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二是活动场地不足,限制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在被调查的112个社区社会组织中,72个有固定活动场地,22个有活动场地但不固定,11个完全没有活动场地,另外还有10个组织没有回答。目前服务类组织主要依靠市场或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中心来解决活动(办公)场地问题。维权类组织活动较少,主要利用社区办公室开会、讨论、组织活动。三是无专职工作人员。社区社会组织大部分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具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科学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都是离退休人员或业主委员会相关人员兼任的,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使得社区社会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其次,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如何定位、怎样定位,如何借助社会力量改善民生、完善服务,一些政府部门缺乏认识与了解。在开展工作中,存在重使用、轻管理和重利用、轻投入的思想。社区成员对社区社会组织仍然持观望的态度居多,觉得其可有可无,缺乏一种真正“结社”和公益的意识,没能真正认识到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对于整个社区乃至自己的生活会带来多大的变化,因此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时往往带有随意性和无组织性。二是政府资助和购买服务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依据是《政府采购法》,但是该法并没有将公共服务项目纳入采购范围。一些地方政府为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

买公共服务,尝试制度创新,出台了相关的措施。然而,这种制度建设多数与领导的意识相关,而且资金大多是预算外资金,专项业务基金和财政预算偏少,表现出随意性和临时性。此外,目前政府购买服务体制也不够健全,在购买程序、购买内容、定价、评估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三是社区社会组织缺乏工作平台,发展空间受限。由于经费、人才、场地等资源大多掌握在各部门手里,一些部门直接或间接在“办社会”,且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信息沟通渠道、招投标和监督评估机制的缺乏,对社区社会组织扶持政策的不足,导致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四是与组织合法性的相关制度安排存在缺陷,限制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领域与效果。《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的资金、场地、人员等要求,对社区中的绝大多数社会组织而言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使社区社会组织没有资格正常参与社区的社会事务与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因尚未纳入登记管理轨道,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不明确,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只能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无例可循的状态。没有合法的组织身份,就意味着缺乏法律的保护,势必为其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扰,而且这种限制竞争的规定,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完善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从理念变革开始。一方面,要确立公民本位的核心服务理念,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赋予公民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服务为了公民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这就要求政府从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购买者”和“监督者”,真正满足居民需求,惠及服务对象。使公共服务由人治模式下的随机性、零碎向法制模式下的长效机制转型,由行政化单一供给模式向市场化的多元供给模式转型,由业余关照式服务向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范式转型。

(二)着力引导。推进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公共服务是一个社区社会组织与公众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形象、正当性和成绩等方式有效动员公众参与到社会组织活动中来的过程。社区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经营能力的强弱,表现为捕捉发展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制定规划和策划项目的能力,渠道建设和细化服务的能力。为此,社区社会组织应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提升资源的整合、发展与创新能力,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以获取政府与公众的认可和支持。首先,指导和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上,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应当加强指导和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制订和完善各种制度。以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培养成员服从自己制订的规则的习惯,开展活动以章程为依据,维护本组织的社会信誉和地位。建立详细的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和管理评估制度,专职工作人员持证上岗。通过制度和自律建设,提高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其次,通过必要的行业规范与公共道德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与监督。社区社会组织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时刻都在与各政府组织、社区内的企业组织发生关系,因此社区社会组织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互动合作,形成共赢局面。最后,提供人力资源,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培训和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招纳优秀人才、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社会组织中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社区工作队伍。

第12篇

求职意向;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年__月__日所在地区:___________

学历: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婚姻状况:_______________目前年薪: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

住宅电话:公司电话:_____________

BP:_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_

个人主页: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学历学校: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时间:____年___月至____年___月

第二学历:_____________第二学历学校: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时间:____年___月至____年___月

教育情况描述:(此处可注明:所修课程、在学校所参加的组织活动、担任职务、获奖情况、发表的文章等,请依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语能力:

外语一:基本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标准测试:__________________

外语二:基本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标准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

工作经历: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工作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工作

(此处应为整篇简历的核心内容,应聘者可以着重叙述此项,并根据个人工作情况不同而重点突出说明工作具体内容与经历,尤其是与求职目标相关的工作经历;一定要说出最主要、最有说服力的工作经历和最具证明性的为公司获取的利润和相关成绩;说明的语气要坚定、积极、有力;具体的工作、能力等证明材料等;写工作经验时,一般是先写近期的,然后按照年代的顺序依次写出。最近的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在每一项工作经历中先写工作日期,接着是工作单位和职务。在这个部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陈述了个人的资格和能力经历之后,不要太提及个人的需求、理想等。)

个人能力:

(如电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或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爱好:

(突出自己的个性,工作态度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