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时间:2023-05-30 10:4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脊轩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第2篇

内容摘要:林纾在《畏炉论文》中赞誉《项脊轩志》“叙细琐之事,能使熔成整篇”,“琐琐细细,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的确,文本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通过细节的描写来抒情,笔者以为文本在状物写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尤其在取境之中很善于营造“意静”美。

关键词:《项脊轩志》 “意静”

所谓取境,即因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某种意境。唐僧皎然认为,诗歌意境的审美品位、风格和价值,都取决于“取境”。因而他对“取境”问题特别重视,对此提出了审美的具体要求之一是静,即“意静”,“非如松风不动,林未鸣,乃谓意中之静。”

《项脊轩志》的“意静”首先是内心深层的清静。从轩的来历看:“项脊轩,旧南阁子”,项脊轩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老房子,“百年老屋”,“雨泽下注”,简直不堪居住,作者进行修葺后作为自己的书屋,所以大家庭的叔伯“异爨”后,应该很少注意或光顾这间茅屋,这里当然少有家庭事或家族事的烦扰。从房子的结构来看:房子坐南朝北,原本“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修葺后虽然“前辟四窗,室始洞然”,但又“垣墙周庭,一当南日”,所以即使是白天小屋也显得清幽。从庭院的环境看:院内“杂植兰桂竹木,旧时栏,亦遂增胜”,环境相当幽静。这些都是“意静”的充分条件。再从与外界的关系看:作者在这里学习,很少与外界接触,文中说“一日,大母过予,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看来作者整天关门读书,基本与外界不接触,这也是内心深层的清静。这种内心深层清静的强化就是“冥然兀坐”,“以足音辨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借书满架”,足见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成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冥然兀坐”呢?显然是作者陶醉其中,这里简直就是作者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居所。“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这一件事就把作者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和行为活现纸上。“能以足音辨人”,是由长期的“扃牖而居”的宁静生活养成的,这既写了人,又写了环境。这里,环境与性格高度统一与“意静”之中,而高度的和谐就是美!

“意静”之美还表现在“动静”与“视静”上,它们是“意静”之美的外化。

所谓“动静”即以动写静。如王维的《鸟鸣涧》,以桂花落下这种细微之声响来增加四周的静谧感。《项脊轩志》的“动静”美与此同理。“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王籍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但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依然富有生机,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的有声和无声正构成辨证关系。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把抽象的“静”具体化。小鸟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这就是用一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之语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有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

所谓“视静”即用视觉方式呈现清静之情境。作者对亡妻一往情深,不直说如何思念她,而是睹物生情,以视觉方式表现深沉而又含蓄的感伤之情。“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睹物生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清人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六》云:意则起念于此,而取境于彼。心则固有焉而不待起,受境而非取境。总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通过取境之中营造的“意静”美,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对项脊轩这所百年老屋的热爱和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厚感情。

李晖,福建宁德一中教师。

第3篇

【关键词】《项脊轩志》 情感 忽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7-02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因洋溢在文字之间的真情而富有感染力。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提到:“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情”字,从文章中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写作背景,品读文章细节,探讨文字里隐藏的被忽略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文章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写作背景简析

据资料记载,归有光祖籍昆山,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9岁能属文,通晓经史,擅长古文,博学多才,但他生平坎坷,历经家族衰落破败、丧母丧妻丧子、8 次会试不第,直至 60多岁才考中进士,可谓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 18 岁写了《项脊轩志》(补记部分是 30 岁左右写的),当时他尚未考取功名,面对家道中落,文中三位至亲的女性角色祖母、母亲和妻子都对他充满了期望,因此,他极其渴望通过科举应试,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遗憾的是,屡试不中的结果让他倍感失意,因此,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对逝去亲人们的怀念之情,而且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

二、品读文章细节,探讨被忽略的“隐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课本中 P49“文本研习”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这道思考题从“悲与喜”的情感脉络入手,涉及探究情感触发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这类问题。学生通常以“项脊轩”为线索,梳理文本并归纳出情感生发的缘由,且能分析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教师通常分析文本前部分写“喜”,后部分写“悲”,但仔细思量,作者在文中传递出的情感是否如题仅用“悲与喜”两字就能概括?这两种情感是否能够割裂存在?其实,我们不妨品读文章的几个片段,立足作者身世背景,就不难读出归有光隐藏在字里行间中的一种精神苦闷。归有光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将难以言说的情感隐藏“悲”情之中,这点往往被授课教师忽略。

(一)向往慈母之深情关爱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哭,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段文字是归有光的乳母怀念母亲一个片段,笔调内敛,情真意切。据归有光《先妣事略》中记载,他的母亲周桂出生于公元 1448 年,至 1503 年,她虚岁16 岁嫁到归家。1505 年,归有光出生,至 1513 年,归有光的母亲便与世长辞,年仅 26 岁。当时归有光仅有八岁,对母亲的印象模糊不清,只能依靠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的乳母来回忆往事。这位乳母是祖母的婢女,乳养两代人,见证大家族由鼎盛时期的辉煌到分崩离析的衰败的情景,因此,与归家人有深厚的感情。

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文段通过乳母忆母,将一件看似极为琐碎的小事,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富有感染力。乳母向归有光讲述了他的母亲如何关心刚出生的女儿的一件小事,作者通过“以指扣门扉”的动作,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淋漓尽致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关心、焦虑和担忧表露无遗。乳母在母亲过世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依然深沉的母亲感动流泪,甚至几度哽咽说不下去。母亲关心小女儿衣食冷暖,这是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件琐事,虽不是发生在归有光的身上,但对于早年丧母的他而言,即便是乳母对母亲的回忆,依然可以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温暖,可谓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可想而知,母亲对一个尚在襁褓中女儿都体现深情的呵护,那么,对大家族极具希望振兴家业的长子更是如此。此时,归有光不仅有对英年早逝的母亲的怀念之情,更有对自己功名未建、尚不能为家族分忧的愧疚之情。这段描写寥寥数语,借他人之语写尽对母爱的向往,悲情中饱含歉疚。

如果说母爱是触动作者情感的一个方面,那么祖母对孙辈的期望更是加深作者的愧疚感。

(二)愧对祖母的殷切期盼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自 15 岁起便在幽静的项脊轩中发奋读书,一直揣封建士人对考取功名的梦想,可谓踌躇满志。他每日埋头苦读,极少踏出房门与同龄人一样玩乐嬉戏,难怪祖母嗔怪他像个躲在房中的大家闺秀,调侃之语的背后是对他的整日苦读心疼,对他一心读书的赞许和欣慰。

祖母看着大家族分裂衰败的现状,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不仅是无奈之语,更是寄重望于孙辈,希望他通过读书应试考取功名,谋取一官半职,使得衰败破落的家业重新恢复起来。作者抓住了“比去,以手阖门”这一动作,通过“阖门”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祖母迈着蹒跚步履,悄悄地退出书房,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读书小儿郎的情景。作者还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祖母喃喃自语道:“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几个字表达对孙辈期望和鞭策,重振家业指日可待。祖母的祖父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可以说大宦官大家了,祖母对孙辈的期待自然也不低。当祖母特地拿出祖辈用过的象笏来给归有光看时,这块珍藏已久的象笏代表着家族显贵与荣耀,是对孙辈的激励和鞭策。祖母坚信他将来一定可以一脉相承,走上仕途,为官从政,光耀门楣,重振世家门第,祖母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期望便一览无余了。“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尚在读书求功名的归有光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然而,作者久读无果,仕途尚未明朗,而祖母已然去世,当他瞻仰回顾遗物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想着自己功名未遂,家业难建,必然是辜负了祖母的谆谆教诲,可谓愧疚到了极点。文中“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见作者情感全然崩溃以至放声痛哭,悲痛之中表达了未达成祖母期望的无奈和遗憾。

年仅十八岁的归有光面对已逝的祖母和母亲,饱尝“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滋味,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和家族的依托,辜负亲人们的厚望,因此,情感除了怀念故人的悲痛,还有无法言说的自责与愧疚。

(三)痛失燮薜木神陪伴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此段为补记,在情感文脉上从悲转喜。据记载,作者的妻子魏氏出生于中下层仕宦家庭,对读书充满了向往,对读书求上进的夫君充满了崇拜,她常陪伴着整日苦读的归有光,向他学习写字,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妻子的到来给平淡的读书生活增添情趣,让鲜有人拜访的项脊轩中充满了夫妻其乐融融的情调,轻松愉悦的的氛围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寄托。

聪明、爱学、温顺的妻子希望他学业有成,也对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回娘家探亲回来,也是句句不离项脊轩,从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小妹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她是以家有读书小室为自豪的,希望丈夫学而优则仕,可谓望夫成龙,用心良苦。然而曾几何时,妻子也去世了,当作者回想往事,他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在项脊轩中的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自己未达成妻子的期待,所以心中难以言说的悲痛中亦有愧疚之情。若干年后,项脊轩虽有整修,作者却不常居住,可谓爱之深,痛之切。

纵观归有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为功名忙碌,一种不懈追求的“家”与“国”的理想与信念贯穿文章的始终。通过品读这三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家道颓败衰落,亲人相继离世,作者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无尽的“悲”情。然而,归有光没能实现埋头苦读振兴家族的愿望,无以回报亲人的愧疚感让“悲”情更为深刻。可以说,“悲”字背后含蓄地表达了有志难抒、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养育和期望的沉痛的心情。这点对于解读“悲“字的深意,尤其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第4篇

《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散意凝

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余既为此志”以下是作者30多岁以后补写的。从内容来看,全文涉及项脊轩整修前后的状况、自己在其中的生活和项脊轩的环境,家庭的变迁和对母亲、祖母以及妻子的回忆。文章跨越两个时期,涉及多项内容,可谓繁而杂,多而乱。想要把这些内容在极短的篇幅中呈现出来,写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本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以项脊轩的空间环境为经,以项脊轩内的人事为纬,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外有项脊轩的变迁,前后绾合,经纬交织,内外相应,将人、事、物缝缀在一起,可谓一线串珠,结构绵密。此真可谓举重若轻的大手笔!因为项脊轩正是作者人生的关节点,是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点。首先,项脊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至亲至爱的人;其次,项脊轩牵系着作者的诸多往事,其变迁反映了家族的荣辱兴衰;第三,项脊轩是作者曾经长时间居住的地方,是作者喜与悲、希望与梦想的见证。如此,抓住“纲”,“目”自然可张了。从结构安排来看,文章前一部分,叙写项脊轩修缮前后的变化,紧扣“喜”字;后一部分,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往事,紧扣“悲”字。两部分分别以“悲”和“喜”绾合琐碎的事件,再以一句“多可喜,亦多可悲”点出了全文情感的两个点,承上启下,自然衔接。

此文读来既不觉两个时期的文字风格有异,也没有因所记繁多而生散漫琐碎之感,反而感觉前后情感贯通,格调一致。因而,评家以为本文将“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性,发挥至于极致”。

二、景淡情真

《项脊轩志》寓情于景,重点描写了两幅风景画。

其一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环境,“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此处,人以鸟为伴,鸟与人为邻,明月,兰桂,清风,树影,明与暗,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相映相衬,合于一景,融为一境。作者只寥寥数语即描绘出一个月白风清、桂影摇曳、花香袭人、疏朗淡雅的诗情画境,作者内心喜悦得意之情也随之自然抒发。作者把情感融化在景物之中,凭借景物的形象诉诸读者,蕴藉含蓄,委婉动人。

其二描绘庭院中的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是安排在文章结尾处的一个大写意的抒情特写镜头。枇杷树本来是并无思想情感的自然景物,但作者把它与妻子“手植”联系起来,把它的栽植时间与“死之年”联系起来,也就把对妻子的怀念融入其中。对于枇杷树,作者也未面面俱到、浓墨重彩地描绘。只以“亭亭如盖”状枇杷树之貌,展现枇杷树的柔美姿态,使读者联想到其妻亭亭玉立、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联想到作者凝望这棵树时孤独无助的身影和眼角的颗颗泪珠,也让读者触摸到作者与枇杷树一样浓密的深情和与枇杷树一起越长越高的思念。其前再以时间词“今已”强调栽植的时间,与“吾妻死之年”鲜明对比,突出时光的流逝推移、枇杷树的生长变化和人事的变迁。一棵寻常的枇杷树,联系往昔与当今,链接人物与情感,用语极简,传情却深,语言平实,韵味极浓,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事淡意切

感人心者,情为首也。《项脊轩志》不写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也不写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只记录平常琐屑的个人生活。而且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都仅记叙一两件与她们有关联的事,事情不大,笔墨不多。然而,人物形象却形神毕现,如在目前,感人至深。这正如游国恩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他把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因而也写出了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

比如回忆母亲,作者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叩”一个极普通的动作,“儿寒乎?欲食乎?”一句极平常的语言,溢出言外的却是母亲对孩子的无限的牵挂、深切的关爱、最平常却最深情的呵护。作者没有一字描写母亲的肖像,读来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在目前。对此,林纾曾恰当地评价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再如回忆祖母,只写祖母“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两句话,“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两个动作,但平淡的文字把老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语淡味浓

归有光属“唐宋一派”,推崇《史记》和唐宋散文,提倡朴素简洁的文风,反对“以琢句为工”。并且他始终以创作实践力矫时弊,坚持以不事雕琢的文笔记叙日常生活琐事,自有风味,尤为真切感人。

《项脊轩志》语言质朴,不加藻饰,着墨不多而神采生动,平淡自然而情深意长。作者不张声势,不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运用色彩强烈的词藻,不作恣意的渲染,只是运用疏淡平实的语言,自自然然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将抚今追昔的悲痛融入平和冲淡的语言,将家道衰落、壮志难酬的悲伤蕴于清淡朴实的文字,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使人物毕肖。开头一段,“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对往事的怀念,只在一“旧”字中。接下来,“室仅方丈”写其狭窄;“百年老屋”写其古旧;“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写其破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写居住者的困窘;“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作者对此只作客观的描述,不仅没流露痛苦与窘迫,甚至也并没借居处的简陋来表现自己的志向操守。这对于古代的文人往往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孔子赞颜回“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刘禹锡住陋室而炫耀“唯吾德馨”,文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常常被当做夸耀自己品行节操的手段。不能说归有光没有这个意思,但归有光比刘禹锡高明得多。他只是客观地写景,作者的性情和对生活的理解都隐藏在景物的背后,含蓄蕴藉,不言自明。

第5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很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在门外—一向你母亲作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激动的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了?”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长声悲号不已啊!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

第6篇

一、景物的细致

《项脊轩志》开篇即写项脊轩是一所百年老屋,破旧而昏暗。经过作者一番修葺,面貌一新。增开窗户,室内洞然;室外兰桂竹木,错落有致,与栏J相互掩映;白日里庭前无人,小鸟幽鸣;月光下万籁有声,树影婆娑。修葺后的项脊轩非金碧辉煌,却如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它给予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幽静。这“静”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我们在作者诗一样的语言中感悟到的是生机。这是因为作者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意思是说,项脊轩外自然界的一切音响都清晰可闻,可小屋的庭阶显得特别的寂静。南朝梁代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这是两句颇含哲理意味的诗,蝉与鸟的叫声非但不显噪杂,反而使得“林愈静”“山更幽”。万籁有声,同样更显出庭阶的无声;由于庭阶的无声,才得以显现万籁的有声。再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作者用一件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写环境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认识作者。这“静”让人体会到的是作者的自在安闲。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主人公该是怎样的人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短短几个字,作者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个性跃然纸上。轩清雅,人宁静,轩的“静”让人体会到的是作者的自在安闲。而这正是作者内心的追求。书斋主人那份心灵的宁静,那份精神的洒脱,早已同项脊轩融为一体。

二、场面的细致

《项脊轩志》没有繁复的情节,但是片段的记录让人在品味过后,百感交集。

归有光生活于大家庭中,家道中落已是不可挽回的事实,分家已是不可避免,这让他心中既落寞又哀伤。作者用了几个片段式的镜头将其展现于读者眼前,以细节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镜头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原本一个整体的家因分家而各立门户,增加的小门墙是各自范围的保障,又是大家庭在分家后人心隔膜的现状的反映。“小门墙”既刺人耳目,更伤人心。镜头2:“客逾庖而宴”,客人要穿过乱糟糟的厨房去吃饭,诗书之家最重礼仪,如今却要让客人行经厨房,这是分家前不可想象的事,可见家族的衰落,连体面都不讲了。镜头3:“东犬西吠”“鸡栖于厅”,这是多么混乱的景象,鸡大大方方地在厅堂上,狗在狂叫,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惊心动魄的。作者早已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了,“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作者用蒙太奇式的手法将这几组镜头置于眼前,冷峻而苍凉;作者不言悲苦,是因为早已被这悲苦笼罩,不知如何倾诉了。这些细节将他无法言说的无奈与愁苦细腻地披露在我们面前。

三、人物的细致

项脊轩串联起作者一段段的人生,每段人生都有因亲人相伴而得的喜悦,亦有因亲人离世而来的哀苦。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位女性,于淡淡的叙事中,用细节牵动了我们的情怀。

母亲是每个人心里最难忘的人。归有光对母亲的记叙可谓字字动情。母亲听到在乳母怀中的姐姐的哭声时,作者写到“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扣”字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听到孩子哭声的焦急之情和惟恐用力过大会让孩子受到惊吓的担忧之情,如果将“扣”换为“推”“拍”“打”便大煞风景:“推”动作莽撞,母亲会担心冷风冻到孩子,断不会推;“拍”“打”用力过猛,母亲会担心惊吓到孩子,也是不会这么做的。母亲的一句询问更是显出母亲全身心都在孩子的身上。“一扣一问”饱含深情,将母亲的慈爱细腻而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读来声在耳边,人在身侧。归有光以寥寥数字,传达出母亲温柔慈爱的神韵。乳母说完,“余泣”。流泪的又岂止作者一人。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归有光自幼丧母,反倒是对祖母的记忆更多来自自己的体会。祖母的三句话,两个动作都让人难忘。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长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将用之。”两个动作:祖母离开轩中,“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祖母对归有光这个早早失去母爱的孙子,疼爱怜惜,担忧牵挂,看到孙子苦读,又看到家族振兴的希望,殷切而急切。三句话,两个动作,情真意切,让作者“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长号不自禁。”作者睹物思人,又想到自己肩负的振兴家族的重任及自己在仕途之路上的艰辛,“长号”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沉重与辛酸。

回忆妻子,作者也是以生动的细节来表现,含蓄内敛,但又深情满怀。作者写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琴瑟和鸣的幸福和甜蜜跃然纸上。妻子从娘家回来,叙述姊妹询问“什么是阁子?”只此一句却让人猜测姊妹从何而知阁子,当然是妻子向姊妹讲起的,妻子仅仅讲了阁子吗?当然还有与阁子有关的丈夫。作者写下这一句时,想起的应该是与妻子所度过的所有的时光。

第7篇

关键词:文言结合 整合 炼字炼句处 补充资料

“文”、“言”并重的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却并非件易事。一部分教师所谓的“文言并重”,只是简单地处理为两课时,一课时讲“言”,另一课时则讲“文”,“文”与“言”分离开来,各为一家。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既能有效掌握“言”的部分,又能让“文”的学习体现古典文化内涵,让“文”和“言”教学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融合,童志斌老师执教的《项脊轩志》一课,为我们开展文言文教学研究、实践“文”、“言”真正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言”到尽处有新意

“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所定的培养目标。学生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对古代语言比较生疏。对古代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了解得很少。所以,以“言”为中心的教与学,抓住关键字词,夯实学生文言基础,这的确是文言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讲解“言”,如何进行字词教学。这节课,在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生:有一天,我的祖母过来看我。

师:哦,“过”是“过来”,“看”从哪里落实?

生:还是“过”。

师:确切说,“过”究竟解释什么?

生:来看我,拜访的意思。

师:很好。按照工具书,古汉语中“过”有个基本义项是“拜访”。唐代孟浩然有两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首诗的标题叫――

生:《过故人庄》

师:(板书“过故人庄”)那,“过”是什么意思?

生:拜访

师:非常好,请注意,若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过故人庄”就是“经过故人的农庄”,那么诗句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该怎么理解呢?所以事实上,我是受邀而来,专程拜访,绝不是“不速之客”。

师: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娘以指叩门扉曰”,请翻译这句话。

生:母亲用手指击打门

师:击打门?

生:哦,敲着门。

师:问题是“叩”是什么意思?

生:敲击

师:“扉”是什么意思?

生:门

师:很好。我们学过一首短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什么叫“扣柴扉”呢?敲柴门嘛,至于为什么“久不开”呢?标题说“游园不值”,就是游园没遇见园子的主人,吃了一个闭门羹。这里的“值”是“遇见”的意思。

以上是童老师指导学生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的含义。这一环节的处理,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回答了“拜访”和“门”,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然而童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就势联系了学过的“过故人庄”和“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两个已有的经验知识,“言”的学习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借助已学知识形成迁移,从而理解所要学习掌握的新知识,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

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同学生以往接触过的其他文言现象作对照,尤其是同经典古诗词句、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其中保留了丰富的文言字词与文言现象)进行参照,也是很有效的路径。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语是新课标要求的“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关键,理应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往往耗费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记忆文言字词,效果却并不理想;而基于学情,适时激活、调用学生原有文言储备,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消除了,距离却拉近了。

二.“言”到尽处有深意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最核心的是“文化”、“文学”部分。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文言文学习最终的落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而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以下片段中对“室”和“轩”两字的探究中,发现了“文”“言”结合的点,从而探究出了作者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

生:记

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这个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

生:室。(师投影呈现突出原文中“轩”、“室”二字的语句。)

师:文章里有称“室”的,有称“轩”的,作者是很随意的用这两个字的吗?

生:不是。

师:就是说是有一定的讲究和意图在里面的,他的意图是什么?

生:一下用“室”,一下用“轩”,是有感情基础吗?

师:有感情的变化在里边。

生:“轩”就是对那个阁子特别有爱意的感觉。

师:称“轩”的时候特别有爱意,包含着感情。如果称“室”呢?

生:就是一个普通的室。

师:很好。称“室”的时候作者着眼的就是作为一个建筑的外在存在,而称“轩”的时候,其实是对它满怀着特殊感情的。

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是不是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特殊所在呢?不是。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是吧。我们前面提到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就是从束发读书中开始称“轩”了。而在这之前,作者在讲到这个阁子的时候就是称它为“室”,后来就称“轩”。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外部装修了。

师:请注意,当他称“轩”的时候,这个房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呢和意味。在成为书房之前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物,而当他因为妻子去世,冷落了这个地方,它又恢复为一个普通的建筑物存在。

这是师生讨论“室”和“轩”的一组对话。“轩”和“室”两个字在这篇文章中不属于重难点实词,很多老师不大会去关注这样的词,但童老师并没有就此放过,而是从这样两个看似浅显实则情感丰富的两个词中挖掘出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来。从“室”到“轩”最后又回归“室”,由一个普通的建筑物的“室”,到能在书房里读书因此对阁子满怀着特殊情感的“轩”,最后因为妻子的去世而又变成了普通的屋子的“室”,作者的情感脉络因此变得清晰明朗。

梳理文章的脉络情感和写作特色最忌凭空分析,贴标签、概念化地讲解。“文”的品赏要落实在“言”上。于“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通过“分析”,通过“细读”,进入文章最核心的情感、思想、文化中去。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其主要工作就是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中,找到这样的“文”“言”结合的关键点,在教学设计中获取纲举目张的抓手。

三.感受言之美、文之内涵

因为文言作品时代背景的遥远,语言习惯的巨大变化,使得学生在领悟文言文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时感到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翻阅大量的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从中选取能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资料,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地补充讲解,这样往往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效果。请看教学片断:

师:前面回忆的是母亲对什么方面的一种关注呢?

生:日常生活。

师:哦,生活方面的,“儿寒乎?欲食乎?”我们平常想到的,就是嘘寒问暖。母亲的表现集中为对晚辈的生活的呵护上,而大母的话更加触动他的心情。

刚才有同学讲到了,母亲对他的期望可能和大母对他的期望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投影: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没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归有光《先妣事略》

从这两个细节里面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只有大母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其实母亲也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只不过因为有另外的专门回忆母亲的文字,而在这篇是集中回忆大母了。所以大母的这种期望和期待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想起来长号不自禁。――有压力就行了吗,还要有什么?

生:有行动。

师:那么他有没有呢?是有行动的。“竟日默默就此,”闭门苦读。后面还有一个细节“余扃ǘ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在房间里待的时间长了,能够辨别出外面走过人的声音。那表明什么呢?对,在房间里待的时间确实很长,很专注。

那么,他仕途的前途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始皇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师:这是教材中删掉了的原文当中最后一段话。一个是蜀清,一个是孔明,原先都是“昧昧于一隅”,什么叫“昧”,“拾金不昧”的“昧”就是“隐藏”的意思。名扬天下之前是怎么样的?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他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可能也想到什么啊?

生:自己。

师:归有光一直待在项脊轩,处败屋。归有光是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身上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

以上有两处补充了材料,第一处补充了母亲对归有光学习上的期待。当原文中没有具体交代,而学生对母亲之“泣”和大母之“长号”这两个情感又难以把握的时候,童老师适时地引入了这段资料,这样将母亲之“泣”与大母的“长号”二者比较,家庭的衰败、亲人的早逝、自身的命运与责任感等多种情感相互碰撞、糅合在一起,从而让作者“长号不自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体悟到作者在“悲”字背后所深藏之意。这段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对作者情感有更为真切的体悟。

第二段资料引入的是被删去的原文最后一段话,当学生在理解归有光在项脊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产生疑惑的时候,童老师在此处适时补入被教材删去的最后一段,以理解归有光“竟日默默在此”闭门苦读的动力源泉,相当有效。归有光写作本文的时候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这时的归有光对自己的前途是充满了自信和憧憬的,这一段也最能表现归有光写作此文的最大目的。

当然在信息量极其丰富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极其慎重地补充材料,绝不能让资料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文言文教学设计同时要考虑文言、文章、文化这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绝不能将文言、文化等不同维度割裂了之后再加以“拼合”;或者将文化狭隘地理解为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之类的具体内容。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时,也绝不能孤立地讲“言”,这样课堂一定枯燥索然无味;也绝不能拔高地讲“文”,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两者在教学中应相生相融,“言”的讲解要渗透“文”,“文”的理解要因循“言”,“文”“言”相生相融,文言文教学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真正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第8篇

被称为“明文第一”的唐宋派古文家归有光,有人归纳其文特色为“事琐语浅情深”,称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为归氏在“唐宋家”之后的一种创造。自然,作为归氏久负盛名的代表作《项脊轩志》也不例外。该文要在抒写亲人离合之情,人生聚散之悲,而以结尾段尤为深婉惨恻,臻于为文化境。对其“事琐语浅”,一般读者理解应无大碍,那么,对其“情深”,他所寄何情?有何等深?如何悟深?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归氏是如何深情地向我们展示其“多”“悲”的吧。

一、树“有”人亡,婉转言悲。明写树“有”,暗写人亡,人亡物在,睹物思人,倍感悲伤,这便是一般人所指出的借物抒怀、托物寓意手法,其法好在含蓄蕴藉,达情婉转,令人回味无穷。此法肇自诗骚(如屈原《橘颂》)而大行后世,但归氏用之,则又别有创意,而使此结尾“曲终奏雅”,不同凡响。那么,再看作者创意何在,又是如何“奏雅”的吧。

二、“吾妻手植”,悲因情深。换个角度暗示“人亡物在”之悲,强调“手植”,用心颇深。此文先写归氏修葺项脊轩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吾妻来归”后,夫妻相处欢恰,恩爱有加。妻深知夫的爱好品性(喜静乐书),于是也“手植”一树,以与“兰桂竹木”相依相伴,如夫妻相亲相守一般。按说,作为旧时闺秀的女主人,完全可指派个“仆人”去植,却亲为“手植”,其用心寄意不是十分深长绵邈吗?

三、“死之年”植,悲忆尤深。又换一角度,渲染“人亡物在”之悲。不难设想,归氏每当观睹枇杷(物),追忆其妻生时的音容笑貌,行事品性,如今阴阳两隔,见树而不见人,从而激起更大伤痛,更增无限悲凄,此悲不悲,更有何悲?

四、“亭亭”妻、树,悲而有赞。写树之“亭亭”(高耸美好),实乃描妻之“亭亭”(高挑娴美,所谓“亭亭玉立”是也)。“亭亭”一语,对亡妻充满无限赞美爱慕之情。“亭亭”树与“亭亭”妻,人、物双美,相映生辉;而今,一美犹在,一美已逝,岂不痛彻心肺,哀入骨髓乎?有什么比美的毁灭更令人扼腕嗟叹、震撼悲悼呢?

五、情、树长青,悲中有慰。树之“亭亭如盖”,繁茂长青,如夫妻恩爱,万古长青。这“亭亭”之树,又如一座突兀挺立的碑石,永久地镌刻承载着夫妻那美好如歌的岁月,和永生难忘的至爱亲情,则悲中当含些许安慰――慰乎悲乎,悲乎慰乎,怎能分清,怎好分清!由此,我们或可窥见归氏(包括人类)感情的天空是多么幽远深细,心灵的圣殿是多么瑰丽多彩呀!

仅此数端粗疏的品析,亦足见其情之深浓、思之绵长、意之丰厚、文之美妙了,远非“睹物思人”“托物抒怀”这类泛泛说法所能包容涵盖。笔者之论,或可姑算“一得之见”或“一孔之见”而已。正如学人柴墩村深情评赏:“这个美丽的抒情镜头安排在作品结尾,宛如风雨过后天空出现的一道彩虹,又如日落时涂抹在天际的一片晚霞,是这般明丽、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兴味。”妙哉斯论!本人更认为《项脊轩志》结尾这段文字,真好比一曲悲歌的最强音,誉之为归氏之文“皇冠上的明珠”而无愧!算得上古今文章中臻于化境之结尾。

作者简介:贵州省瓮安二中语文教师。

第9篇

关键词:文本阅读;生命化教育;教学策略

G633.3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篇目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察内容。改变对传统篇目阅读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以文本为载体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传统篇目的兴趣,真正实现生活化的文本阅读,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下面结合《祝福》、《项脊轩志》、《品质》等文章具体谈谈我的教学改革。

一、 今为古用,碰撞特殊的时代气息

教了几遍《祝福》,笔者要么以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沦为乞丐”三次肖像描写为主线,了解不幸经历的同时探究祥林嫂的心理变化及悲剧内涵;要么以鲁镇的各色人来反观祥林嫂死亡的必然性。但时代的局限性和距离性让学生很难,甚至不想走入。课堂上当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时,学生竟然脸上挂着笑意,我的内心波澜起伏,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无情?后来的尝试让我懂得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学生和鲁迅的亲密接触。

在新的教学尝试中,我试图以近期越南新娘集体逃跑为引,通过农村迎娶一个越南新娘花费15万左右为例,联系现代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文化分析在《祝福》中出现了的一些数字及其背后隐藏的文章内涵。比如婆婆能从鲁家轻易支走祥林嫂的工Y,并且能以80千把祥林嫂一抓一困一塞就卖到深山野ァO榱稚┑纳砑凼怯伤来定?婆婆有资格定吗?以此引出封建宗法制中的夫权;而贺家サ娜嗣娑韵榱稚蛩雷油龅谋惨遭遇采取了收房、赶走的态度,让学生了解封建族权对祥林嫂的残害;祥林嫂辛辛苦苦一个月只能挣500文钱,两个月才能买一盘“物美价廉”的清炖鱼翅,将其与现在的保姆工资和鱼翅的价格进行比较,反思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经济上的盘剥。且深层次探究鲁四老爷的“吝啬”原因,可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在祝福中的花销、祥林嫂的处境、对祥林嫂前后的态度变化等几个方面思考封建政权对劳动人民的煎熬,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走投无路的祥林嫂用2年不吃不喝的工钱捐了门槛以获得“神奇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的心理安慰时,可见封建神权对下层人民的毒害之深。由此以现代生活关联特殊时代,让学生在好奇和探索中乐于接触、研读文本,以构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的良性学习模式。

二、 以言利导,感知细微的情感内核

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讲解《项脊轩志》之前,我就在思考这节课的育人价值何在?我们应如何把这些价值传递给学生?由“多可喜”转到“多可悲”的探究,作者背负的沉痛学生很难体验。为了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用悲凉的《二泉映月》作为背景,让学生感知文本。

语言是文本的核心,是学生走向作者生命的密码。没有对语言的品味,学生便不能触摸到作者曲折隐晦的情感。这篇文章被誉为“明文第一”,它在琐碎平淡背后蕴含感人的情怀,于是请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句。例如分家的部分,从一个“百年老屋”到如今的“陈泥渗漉,雨泽下注”的陋室,学生从第二节中抓住了一些细节。“内外多置小门墙”,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国家,注重享受天伦之乐,分家后门多了,墙多了,形象地呈现出大家庭四分五裂的现实状态,昔日的暖意融融的人情往来产生了隔阂。血缘亲情被“往往而是”的小门墙隔断和割裂得支离破碎。“鸡栖于厅”中“厅”是古代大户人家用以会客、宴请客人的地方,室内讲究,装饰典雅,体现出家族的声望和实力。而此时“鸡栖于厅”,足见大家族的衰败和颓废,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东犬西吠”有的认为这句是东西家的狗相互对着叫喊,但古语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形”。因此笔者认为,此处表示住处相近犬声相闻,以此来展示从原本的钟鸣鼎食的大宅院变成了鸡犬不宁的大杂院。“庭中始为篱,以为墙,凡再变矣”,由“篱”到“墙”,“篱”通常是临时性的,是有空隙的,而“墙”则冷冰冰的,彻底地决绝地分割了家庭内部关系。再如作者在描写大母的时候,“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中充分展示了喜忧参半的复杂情感。 “以手阖门”,去想象一位老妇人在看到自己的孙儿认真苦读后的动作轻微,怕惊动了勤奋的孙儿的情景,担心轩外人来人往的走动声影响到孙儿。《项脊轩志》借助日常生活的细节场景抒发作者的感情,“于无声处听惊雷”,只有不断品味、慢慢咀嚼才能体味和发现文本的精妙和蕴含的深情。我们带领学生从语言的品读开始,紧抓细节,读出作者,更读出自我。

三、以辩带思,挣脱现实和理想的决斗

第10篇

编号:G40(2014)1-04-03

作者:李 晔

自接到了优质课展示,就在平常的教学中多了一重压力,自忖自己处于一个不进则退的年龄,上有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老师,下有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老师。作为一个已知轻重又必须不断提升的中年教师,我带着深深的忧患参加展示,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做好。

先是选课。选课时几乎没费什么周章,只剩下一个文言文单元一个诗歌单元,刚好结束了前一个单元是讲诗歌,反复讲诗学生没有新鲜感,果断选择了文言文。文言文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种树郭橐驼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项脊轩志》。其中《种树郭橐驼传》与时弊联系紧密,公开讲解容易引起争议;《项脊轩志》曾经做过公开展示,想挑战自我必不选;最后就剩下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论语》中的文章,是经典中的经典,我私心想着借此次展示的机会,让自己在《论语》的研读上有一个质的突破。

再说准备。没有看教案没有网络查询,我用了最笨的办法,从图书馆借了三种版本的论语,挤一切时间刻苦研读。眼看离成熟教案的时间越来越近,这壁厢读书活动心得缓慢。无奈靠自己消化理解实在需要时日,备课时还是参看了北大的选修课本的观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年复一年的积累,可能也只得出了几句个人的观点。

轮到展示。我们高二备课小组的老师主动找到我,提出小组内部先展示提升一下,时间紧迫,大家提出了有价值可操作的方案。展示课那天,总体课堂如人意料,大体属新课程课堂。但我和学生都不够放松,许多应该精彩的发言变得不尽如人意;前期读书储备的许多精彩分析也因课堂容量、心理因素、新课程形式以及教学设计等原因没有很好地展示出来。

课后反思。从课堂构思上,我没有很好地思考时间和展示内容以及自身特长的关系,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课文的精华和个人的亮点;从课堂形式上,我对新课程课堂形式的突破过于期待,纠结于课堂重难点知识让学生自己得到,许多老师该说的话让给学生说,浪费了许多精彩点拨的机会;从课堂展示上,有一个学生打破节奏发言,精彩又有突破,是师生关系良好的集中体现,可惜我教学机智不足,没有在大的变化中把握方向。

在一场难与易的展示课角力中,我深深感受:教学是一种艺术,在知识齐备的情况下,如何更艺术地呈现实在是无法复制模仿的个人化努力。在教学的小天地中,我们正俯首甘为着孺子牛,一心传达着智慧和心血。愿努力能有收获,愿学生多多受益。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师院附中 030000)

第11篇

归有光《项脊轩志》历久不衰,能打动千万读者的心,在于作品诗意背后所蕴藏的悲情。文章如一首如泣如诉的人生哀歌,让人为之动容。

家道衰落。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转化。文中,作者通过前后的对比,道出了内心的担忧和悲哀,开始时“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接着是“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先前那种和睦的大家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纷乱的景象,由于家道中落,家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各怀鬼胎,纷纷独立,小家成了国中之国,想想以前,兄弟之间,长辈之间,长幼之间,妯娌之间,其乐融融,而如今,至亲的人却形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先前,月白风清,桂影珊珊的图景不见了,相反,狗在庭院中乱叫,鸡竟然跑在厅中,可以想象,一片混乱,此情此景,怎能不另让他的内心充满悲情愁绪呢?

亲人离世。家族的衰落已经让作者感到寒心,亲人的离世,更是雪上加霜。归有光少年失去母爱,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试想,他的家族衰落,原本是亲人的关系,现在则形同路人,在这个连亲人都漠不关心的环境中,作者失去了最亲近的人――他的母亲,这个本可以给他温暖,给他关怀的人,却早早地离他而去,虽有他的祖母相伴,可那毕竟远了一代。正是年少就失去母亲,他对母亲的记忆是模糊的,小时候的零星的记忆,只能从他祖母的口中得知,儿寒乎?欲食乎?”这只言片语,足以让从小就缺少母爱的人潸然泪下。

仕途不顺。作者在项脊轩中“偃仰啸歌”,绝不是闲情逸致,也不是消磨时光,而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即希望自己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祖母的殷殷期盼,无形中增加了作者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家道中落,复兴家业的重担只能由作者承担,但事实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当他“瞻顾遗迹”的时候,他只能“长号不自禁”想想自己的身世,想想自己的家庭背景,想想自己的前途,无不让他失落,无助,痛心。

作者用娓娓的笔调,叙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同人生的一首哀歌,在缓缓地流淌。而能打动人心的,正是这些细节。作者善于通过富于特征的典型细节,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篇写得质朴自然,毫无矫饰。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作者单位: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第12篇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