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一个人走

我一个人走

时间:2023-05-30 10:46:10

第1篇

一个人,走在凄清的冷夜,路灯,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已过午夜的街头,早已没有了白天如织的车龙,而前夜的一场雪,更是给京城添了一抹寒.因此也便让我在这萧索的午夜多了一份淡定.

有凉凉的水滑下脸庞.是清晨的露珠么 还是调皮的星星不经意的划落

我不知道,我不想说!

(二)

总是很伤心,总是很难过,因为你!

于是想要逃离,逃离一切的朋友,逃离网络,消失于世界的尽头,从此,消失在你的眼底眉梢.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从前的日子一一数过,又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配上插图.虽然不是很好,但我已经尽了心了.我想,你一定明白.

(三)

一直不敢一个人走,怕。于是,总忍不住想哭.

可是,你说,丫头乖哈,不哭,有我陪着你,看着你!

可是,我不知道,你能陪我走多远 你能看着我多久

其实,我不应该这样的,有你陪着我走了这么久,这是多么难得的际遇!我应该好好珍惜的.

于是,我告诉自己:一个人走路,不哭!

第2篇

那段路,有妈妈陪着我走。

六年级的暑假,妈妈带我去玩蹦极。刚开始看到蹦极时,我心里非常害怕。妈妈鼓励我说:“别怕,你看别人都不怕,再说有妈妈在呢!”可我还是不敢,冷汗一直往外冒。妈妈又说:“这样吧,妈妈先上去,如果觉得不恐怖,你再上去,好吗?”“那好吧!”我终于同意了。

妈妈爬上去,试着蹦了几下,看起来轻松自如,这让我有了勇气。于是,我也爬上去,一点一点地蹦,一下,两下……慢慢地,我终于尝到了去面对,去挑战的喜悦!

那段路,有同学陪着我走。

“你没事了吧?”同桌问我。“没关系,有点头疼而已,一会儿就会好的。”为了不让她担心,我勉强地笑了笑。

就在刚才进行的校运动会200米预赛中,作为参赛运动员的我,在快到终点时不慎摔倒了,一起参赛的同桌停下把我扶起来后,我俩继续向前跑,结果我俩都落选了。

“要不是因为扶我,你一定能选上的。”“别多想,以后有的是机会。”她轻描淡写地说。虽然我没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但我感受到了友谊带给我的快乐。

那段路,有陌生人陪着我走。

下了公交车,却不见答应前来接我的爸爸。爸爸是从来不迟到的,可是,我足足等了五分钟,还是不见爸爸的踪影,我想给爸爸打个电话,可我没手机,附近也没有公用电话。

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位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玩着手机,我忐忑不安地走向前去,结结巴巴地问道:“哥哥……你能把手机借给我一下吗?我找不到爸爸了!”

“你找不到爸爸了?”他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嗯!”“你说号码是多少,我帮你拨号吧!”我喜出望外,流利地说出了爸爸的手机号码:“138……”在接通了爸爸的电话后,我才知道爸爸在路上堵车了,爸爸安慰我说让我再等一会儿他就到了。

挂了电话,我向陌生的哥哥道谢,心里充满了感激。

那段路,我不是一个人在走,有了他们的陪伴与呵护,心中洋溢着成长的喜悦!

点评

首先,文章排比铺陈,较有气势。作文中间的三段采用了排比的方法,每段开头的一句话,结构相同,内容不一,不仅扣住了题目“不是一个人”,还增强了语言气势。

第3篇

原以为上坪镇是很落后偏远的,但去到之后,那里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街道挺热闹的。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住宿环境,有厕所(冲凉房),阳台。虽然要去提水,晚上宿舍没灯,蚊子成群结队,但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伙食也很好,四菜一汤,把我们养得胖胖的。每到吃饭的时候,每一桌的人都会一边吃一边聊天,特别是说到课堂上的事情、某个学生或学生的日记,大家都说的格外兴奋,常常会哄堂大笑,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我们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我想说我们23位队员都很棒。去之前,我们都准备好了课表,可去到之后才发现不适用了。重新进行活动报名,班级分配,新课表安排,教师清洁,开幕式·····这些都是大家亲力亲为的。爱怎么搞就怎么做。所以说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只要肯去尝试。白天我们要上课,和学生交流,批改日记,晚上进行总结会议、交流经验,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做的最成功的是把综合测试、优秀个人、优秀班级这些内容删掉,取而代之的是每班一个奖项。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要搞就得搞得有新意,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主义。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必要的时候要随机应变,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

在沟通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想方设法去与学生聊天,打开她们的心扉。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他们混熟了,他们自然会尊敬你、听你的话,而不是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以严厉的话语批评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的,你尊敬他,他也会尊敬你。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他们爱讲义气,爱面子,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和赞许。然而有一点大部分老师都是做的不好的,好像把太多关注都放在活泼、调皮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那些沉默是金的学生。我们都是过来人,只要老师多关注内向的学生,多给点支持与鼓励,她们心里会乐开花的,而且会慢慢变得活跃起来。

要想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我觉得以写日记这种方式相当不错,让不爱说话的学生向我们表达自己的心声,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性格的平台。每当看到她们的日记,我都会很开心,写上评语,给他们鼓励,就像跟他们谈心一样,结果是学生把心交给我们了。同时,每位老师很有必要尽快记住学生的姓名。在上课的第一天,我当晚就把一班学生的名字都记住了,第二天上课叫他们回答问题时,我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名字叫出来,还记得那个学生的日记里提到:“数学老师居然知道我叫什么名字,真的很开心······”记住学生的名字就会让他觉得你关注他,他一定会信心百倍的。

说到批改日记,这是每位老师都喜欢的事情,因为日记里有学生的心里话。他们信任我们,跟我们谈心了。为了能赶在下午把日记本发给学生,有些老师舍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忙着批改日记,仿佛这不是什么任务,而是一种享受。日记里学生对你说的一句话就足以让你激动一个晚上,感觉他们慢慢地被你感化,这是我们欣慰不已的。

在上课方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开始我用自己的方法上完了一节数学课后,发现没调动起课堂气氛。于是我去听了其他数学老师的课,借鉴了一些经验,果然第二次数学课的课堂气氛很好,说话技巧,肢体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每到晚上,我们吃了晚饭,洗完澡和衣服后又回到我们的办公室。有的备课,有的批改日记,有的排练节目,有的跟学生聊天······总之各有各的忙,到了8:00是我们的总结会议时间,我们各自汇报了一天的教学情况及遇到的问题,然后一起商讨解决,而最精彩的部分是经验交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想,我们也在交流过程中慢慢成长、进步。

然而我觉得这次下乡的宣传活动搞得不够成功。第一,会讲当地方言的队员没有派上用场。第二,带去的设备不足,没有麦克风,不能把群众吸引过来。第三,传单不够。结果在那里搞了半天,来看宣传的人很少。回去后我们总结的经验教训是:会讲地方方言对宣传活动很重要,同时很有必要做一些宣传小册子派发给路人。

其次,我想说,我们的学生很棒。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我给他们的脑筋急转弯都回答,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而已。一个女学生曾经对我说过:“其实我们不是很害羞的,只是在一个新的班级,几乎都是生面孔,而且参杂了不同年级的同学,话自然会少一点·····”是的,从认识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有说有笑,真的不容易。老师上的课,他们很认真地去听:布置的作业、日记,很认真的写;军体拳、健美操、手语、队歌,他们很认真的学。见到老师他们会脸带笑容的大叫一声:“老师好!”有的小男生还天天帮老师抬水······因为他们知道老师辛苦,学会了怎样去感恩。每次批改日记都会看到这样的字眼:“老师每天要给我们上课,备课,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每次看到这些话我都感动不已,有时还会偷偷掉眼泪,有这样乖巧的学生,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其实我很遗憾,因为还有很多学生没跟他们聊过天,我很想教他们太极拳,但是没有机会了。 [1]

还记得在最后一次的班会课上,班会不再是有班主任主持,站在讲台上的是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走出了自卑的圈子,主动上台讲述这几天的感受,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尽管他们站在讲台上还会满脸通红,两手发抖,但能站在讲台上已经是一种进步,不敢上台的也会主动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短短的几天,他们的确成长了不少,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还记得上完最后一节数学课,我碰到了一个调皮的学生,他尊敬的叫了我一声老师,简简单单的一声称呼让我激动了一整天。我想我们的哦教育方法是行得通的,瞧,那些捣蛋的学生已经端正了他们的态度,来了上课,他们会静静地听,不会捣乱课堂。所以没有绝对的坏学生,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也许以前他们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收到同学的排斥,他们爱张扬个性,自尊心强,总希望做一些事情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他们累心深处是很孤独、自卑的,渴望别人的关心、肯定,因此我们有耐心、爱心,鼓励感化他们。

闭幕式那天,我们和学生的节目都表演得很出色,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创造了奇迹。看完军体拳的表演,真的让人太振奋了,他们打得很整齐,很有气势。在这一天,我们让从来没上台表演过的人一次上台的机会。我们知道他们的内心一定很兴奋紧张,但他们仍然表现得很出色。谁说上坪中学的孩子是书呆子,今天你们就来见证一下,他们都是千里马,只是伯乐还没出现而已。

众所周知,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的领导总是说这里的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通过这些天与学生的相处,在这里,我想说,出现这种情况,与学校也有很大关系。据学生反映学校是从来不搞文艺活动的,游戏、第二课堂也从不开展,只是一天到晚读书写字,还有一点也做得不好,就是没做到公平公正,从重点班和普通班桌椅的区别就可以知道了。

第4篇

很多人都以为,生活中最潇洒快意的事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走就走,意味着人像一只自由的蝴蝶,了无牵挂,无拘无束,自由而率性地奔向自己钟爱的芬芳之所。

可是,有多少人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够成行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真正来一场远行,恐怕要经过一番计划,需要深思熟虑。我们在走之前,都会好好打算一下:工作要妥善安排,孩子要托人照顾,父母也要嘱咐一番,如此多的牵绊,总会让我们的脚步迟疑,无法兑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时候,想想自己背后这么多的负累,忍不住要长叹一声:“长恨此身非我有!”我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太多的行不由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是三千俗尘中的一分子,必定要受到各种困扰。生活无奈,不能说走就走;人生受限,不能随心所欲。

生活中也有极少数人,牵挂很少,他们说走就走的话,相对容易些。不过,他牵挂得少,证明牵挂他的也少。能够轻易放下,说明他的世界缺乏剪不断的温情。有的人羡慕流浪民族吉普赛人,他们是漂泊的蒲公英,飘到哪里算哪里,一生居无定所。不过他们即使说走就走,也要携家带口,带着属于自己的一切走。我们一般人,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慢慢地把根扎在此地,把血脉融入此地,形成一个以你为中心的磁场,从此便牢牢地驻扎下来,无法说走就走。

人在一个地方呆得越久,牵绊越多,说走就走就成了一个梦想。人生岂能说走就走?即使是暂时离开,也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剪不断,理还乱”,生活就是这样。

不过仔细想想,谁的人生不是如此?正因为有那么多的牵绊,才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链条,如果你从中脱逃,很多事就会溃散崩离,很多人也会无所依靠。平日生活虽然庸常,但是按部就班,就像一台正常运转的机器一样,平稳有序地进行着。可如果我们说走就走,丢给身后的将是一片狼藉。这样说来,我们是生活的棋盘上重要的一个棋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本来就是辩证的,即使我们有负担,也是甜蜜的负担;即使我们有枷锁,也是温柔的枷锁――人生不能说走就走,是因为我们让自己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树,与周围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与这个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便不再是孤单无助的。我们与世界的每一点牵系,都是我们努力生活的动力。我们认真工作,教育儿女,孝敬父母,关心爱人,帮助朋友,与同事合作,与周围人共处……生活圈子形成一个温暖的圆,而我们在其中享受着人世间一切凡俗的幸福。

有人说,人生应该经历两件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我以为,旅行不必说走就走,慎重计划一番更容易得到快乐。爱情不必奋不顾身,认真衡量一番更容易获得幸福。毕竟,人生有那么多甜蜜的负担和幸福的牵绊。

责编/安然()

第5篇

有个说法很流行:生活中最潇洒快意的事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走就走,意味着人像一只自由的蝴蝶,了无牵挂,无拘无束,自由而率性地奔向自己钟爱的芬芳之所。

可是,到底有多少人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最终能够成行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真正来一场远行,恐怕还不能如此随性,还要经过一番计划,需要深思熟虑。我们在走之前,房贷要准备好,工作要妥善安排,孩子要托人照顾,父母也要嘱咐一番……如此多的牵绊,总会让我们的脚步迟疑,无法兑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生活中也有极少数人牵挂很少,他们说走就走,相对容易些。不过,我不羡慕他们,牵挂少,证明牵挂他们的人也少。能够轻易放下,说明他们的世界里剪不断的感情余额不足。有的人羡慕流浪者,飘到哪里算哪里,一生居无定所。不过他们即使说走就走,也要带着属于自己的一切走。我们一般人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慢慢地把根扎在此地,把血脉融入此地,形成一个以你为中心的磁场,从此便牢牢地驻扎下来,无法说走就走。

人在一个地方待得越久,牵绊越多,说走就走就成了一个梦想。即使是暂时离开,也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剪不断,理还乱”,这种牵绊随着年岁增长还越来越难以断舍离去。

不过仔细想想,谁的人生不是如此?正因为有那么多的牵绊,才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链条,如果你从中脱逃,很多事会溃散崩离,很多人会无所依靠。平日生活虽然庸常,但是按部就班,就像一台正常运转的机器一样,平稳有序地进行着。如果我们说走就走,丢给身后的将是一片狼藉。这样说来,我们是生活的棋盘上重要的一个棋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我们有负担,也是甜蜜的负担;即使我们有枷锁,也是温柔的枷锁――当你感到自己不能说走就走,说明你已经让自己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树,与周围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与这个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便不再是孤单无助的。我们与世界的每一点牵绊,都是我们努力生活的动力。我们认真工作、教育儿女、孝敬父母、关心爱人、帮助朋友,我们友好地与同事合作,与周围人共处……生活圈子形成一个温暖的圆,我们在其中享受着一切凡俗的幸福。

有人说人生应该经历两件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我认为,旅行不必说走就走,慎重计划更容易得到快乐。爱情不必奋不顾身,认真衡量更容易获得幸福。人生最可贵、最不易的其实不是潇洒,而是担当,人生也因此有了甜蜜的负担和幸福的牵绊。

第6篇

陈坤:我在《突然就走到了》里面简要提到过。对我自身来说,我拥有的财富和名利或许是个考验,曾让我迷失。在2008年的某个时刻,通过行走,我发现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在2010年8月的时候,我离开了原来的经纪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对于我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到一个我一直想做的项目中去。也刚好是在那个时候,我在出差时遇到的一件小事,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工作过程中情绪崩溃的过程,激发了我想要做一个心灵项目的念头。

所以我和团队一起,开始一起做头脑风暴,如何把行走这个理念传递开去,如何做一个心灵项目,慢慢才有了 “行走的力量”这个项目。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行走,在每个参与者心中播下正面的种子,并期望这种子未来能开花结果。

OUTDOOR:您最想在活动中传达的理念是什么呢?

陈坤:行走,观心。我希望每个人可以通过最本能的方式,用双脚行走的方式,在禁语的行走环境中,能摒弃外界的喧嚣和诱惑,静下来观望自己的呼吸、内心,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内心。只有了解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才会有真正改变的可能。

OUTDOOR:据说在行走期间您不禁落泪,有什么感触吗?

陈坤:其实我算是一个蛮容易被感动的人。可能因为是做演员的关系,我时常会跳出自己这个小框架,从外界、他人的观感去看待事物。在行走期间,看到和我同行的志愿者们,在行走中从开始的不理解,到一点点地体会行走的意义。而且在行走中,因为禁语的缘故,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为敏锐,所以每个人身上发生的细微的情绪变化或者状态变化,都会非常的明显,能够让我感受到。在今年10天的行走过程中,很多人在途中都落泪,可能因为环境的艰苦、可能因为看到自己内心的脆弱、可能因为自然环境的神圣、可能因为自己终于战胜了环境的骄傲。这些情绪在我行走的过程中同样也都会发生。

OUTDOOR:您觉得这次行走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呢?

陈坤:首先,我觉得亮点不是在外面的各种包装,而是在每个人内心产生的触动和变化,每个人可能感悟到的“亮点”都是不一样的。这次青海行,有很多地方都和去年不同,我们是全程徒步露营,经常要渡河,会经过无人区,会遇到暴雨冰雹,整体强度是去年的数倍。而且,这些年轻的行者在行走之后,还要去青海支教半年以上,他们能抛弃既得的一切名利,去偏远地区支教,这点非常了不起。

OUTDOOR:这次徒步经过了很多无人区,难度非常大,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陈坤:只能说到了最后完全应了我在出发仪式上说的那句话,“体力不行毅力补”。走到后半段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已经不是靠体力在行走,而是靠意志力和一个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任何外部环境困难。当然,除了信念之外,外部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专业的协助团队和工作团队,来保障大家用最好最专业的方式,去应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困难。

OUTDOOR:您如何看待“行走的力量”这个活动以后的发展方向?

第7篇

作为一个生命,我每天也在奔走,但已是必须依附拐杖。我每天丑态百出的奔走,全为了一种低级的需求。我这样仅为一己自私的奔走着,索取的是一路内疚。回报这个词对我形同虚设。很想背离一次自我,给心灵一点慰藉。这样空想多年,未曾想脱离自我的一次奔走却是为亲情的一场灾祸。这灾祸改变了自我的轨迹、目标和方向,将我推向一个无休无止的地方。

坐在一辆以车代步的公交车上,一副拐杖横竖找不到安放它的位置。“位置”,我久久思考的一个词。妨碍成为最好的解释,需求纯属个体。无论如何我已坐进没有差别的公交车里。无需腿脚,健与残借着驱动的车轮奔跑在同一条路上。差距无需拉拽,融合得没有了丝毫缝隙。平等,很自然的展现。展现连接着短暂,差距注定着久远。久远中,我常常拄着双拐低着头小心翼翼看着脚下的路,失去了饱览旅途的人流物象和美丽的风景。

透过一层薄薄的车窗玻璃,看见街道上奔走着缓急各异的人群、时速不同的车辆。差距在奔走中缩短或拉长。看着那些奔走的腿脚、飞奔的车辆,怎也辨不清那行进中的方向。奔走,目光抵达的一种表象;奔走,一个难以定向的动词,使所有的思考陷入混沌的抽象。奔走,蕴含着私欲、疯狂、良知、高尚;奔走,展现着清爽的干净,也展现着腐朽的肮脏。街边清洁工手持扫帚不时调换着方向的奔走,富有与权力阶层借助滚滚车轮飞速的奔走,使我常常思考着他们的高低贵贱和美丑。我知道一个贼的奔走和一个警察的奔走,其目标是伸与抓的反向。

公交车在目的地缓缓停下,等我多时的表妹快步奔至车前。车门,一道难以舒展的出口,深知所有的出口从不会如此简单。不知一个乡下农妇,一个暂居城里的残者,以什么形式和力量撬开一个小小出口?先我一步钻出的是横着的拐杖,可我必须作一次艰难的伸缩运动。看着公交车驶离很远,我才小心翼翼的移拐挪步,一拐一拐的向着那道面朝大路体现着威严的大门靠近。小心前行的同时,不时听着表妹说着自己无能和歉意的话。我不敢看她,不敢看她那双深陷如洞的眼睛,不敢看见从那深陷的眼

睛里涌出的体现人类固有情感的泪水。泪水,一种多么美好的物质,它不需要寻求,也不需要奔走;它可以储藏,也可以喷涌;它可以欢乐,也可以悲伤。它是属于自己一笔私有财富。它以湿润、滚动、滴落、细流的形式尽情的展现。

重复着走进一道门,叫做家门;重复着走进另一道门,叫做单位之门;偶然重复着走进的那道门,只能以门上挂着的招牌为准。重复,生命的展示,人生的体现;重复,年纪的增长,日子的累积;重复,希望的过程,生活的浪费;重复,愿望的驱动,判断的违背。违背着进出一道道大小不一的门,违背着面对一些绕不开的人。我几次费心竭力走进这道威严之门,全为了割舍不下的亲情,为了寻找道理的骨髓。宽阔的大院标有“公安、交警”的车辆,静动有序的体现着权威;宽阔的大院奔走着乱中有序威震一方的交警,奔走着越走越多进出无序的身影。光亮如镜的大院,让我总是想着一个词:如履薄冰!

我与拐杖依附着一面院墙时,表妹说着“你等等,我到楼上的事故科看看人多不多”就迈步离去。看着表妹瘦小的身躯被豪华的大楼上的那个空洞的大口吞吸进去后,我的大脑就仅剩她一张苍白的面孔。表妹被那张大口吐出时,弱小的身躯似乎又弱小下一圈。表妹说事故科人很多又没机会了。事故科人很多,我心头一阵惊悸。又没机会,意味着一再失去机会。当机会在恶性的底盘上诞生时,这机会就陷入黑色的旋涡。

机会是个复杂的词语。一个举着刀的杀人犯,一个举着枪的警察,机会在瞬间必争。机会是需要理由的,可机会往往靠近理由又背离理由。所有走进事故科的人都有一个理由:事故!事故是一个碰撞的词语,又是一个虚脱的词语,虚脱在奔波、寻求、争辩和考验意志的隐忍中。它又是一个摇摆的词语,摇摆在曲折离奇,迷乱无绪。事故,是一个让人情感尽情宣泄的词语,它让人的个性有力张扬,让人的才智有效发挥。事故科,不是战场的战场,是简单与复杂纠缠的地方。这样的阵势,将表妹心中那些真实的话语吓得跑了个净光。为了伤难的表弟,表妹想借我残体上那张可倾吐语言的嘴还原事实的真相,岂不知草率的决定将机会一次次错失在身旁。

没有经历过事故的表弟突然填补了事故的空白。一直站着行走的表弟突然横卧到床上,一直清醒的表弟突然陷入深度昏迷。世上很多事物需要由浅入深的认识,唯独事故愿其永远陌生不要熟悉。不想,不等于它不来。一个人倒下,打破了亲友正常的脚步。奔走,需要健康的体魄;呼求,需要呼求的能力。我架拐站在缠着一头血染的纱布的表弟病床前,面对昏迷不醒的表弟,我大脑的屏幕上就不时的出现表弟被撞时惨烈的场景,猜想一个生命从清醒到昏迷那个瞬间切换的过程,猜想那个肇事司机将表弟甩在医院一扭身离去的身影。事故,最可显露人心的善恶美丑。表弟的脸肿胀如鼓,双眼各留下一条如线的缝隙。表妹贴着表弟的耳朵一声声呼唤,想以此唤醒昏迷的表弟,可表弟像块冰冷的铁没有丝毫反应。

30年前,我伤残后的并发症频频复发,我一次次住进那个叫做公社的医院。同样是一张病床,同样是血染的纱布,不同的是,我是病患,表弟是车祸。那时我这个表弟才十多岁年纪,他为了我放弃了对知识的吸取。冷变热,生变熟,他以弱小之躯肩负起伺候我的重担。今天,我面对倒下的表弟,却无能为力为他寻求一个公正。

站在表弟的病床前,我猜想着表弟如不是车祸把他击倒在这张病床上,他此刻是奔走在养育生命的土地、还是奔走在送子女上学的路上?还是奔走在工头手下的建筑工地?猜测永远背离着有情无情的现实。

医院,到处是车祸倒下的躯体。殷红的血迹,染红的纱布,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轻重有别,部位各异,但都离不开曾经完好无损的躯体。这里听见最多的两个字叫“逃跑”,知道书面语叫“逃逸”;这里听见最多的一件事是欠费,欠费的结果是停止治疗;这里看见最多的眼神叫期盼,听见最多的声音叫无奈的叹息。一张张病床接纳一个个倒下的躯体,一个个四壁合围的病房,成了目光处处碰壁的天地。倒下,事故的质地。所有的倒下,将所有的亲友连为一

体。看着病床前忙碌的身影,我问自己:如不是车祸,他们在这样的时间,是以何种的步伐奔走在宽广无边的大地?!

拐杖、残体,构成我在马路边等待返程的姿势。表妹一次次举手向公交车做着示意停车的摆动。一次奔向目标的启程,一次怀揣失望的返程,都是经宽敞的大路完成。看着一辆辆公交从身边不停的驶过,我想着我的存在是个错误。经验告诉我,不能和表妹站在一起,身边一个残者,那司机永远不会停车。缓慢,增加司机的成本。在这宽敞的大路上我真正理解了作为残疾人的自己。奔跑的车轮停止、车门打开,就是一种人生的机遇。

一对夫妇争吵着从那道叫做交警队的大门走出。隐约听见妇人对丈夫的埋怨。表妹和妇人的对话,让我知道了妇人的父亲被车撞伤司机逃逸的不幸遭遇。妇人埋怨丈夫无能,埋怨丈夫舍不得给交警送礼。

突然,一阵紧接一阵的嚎哭声覆盖了所有的声音。一具棺木,一溜儿披麻戴孝的人群展现在马路对面。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如犀利的刀,将穿流的空气撕扯得七零八碎。一个走过我身边的男子停下脚步,低声说道:哭的最凶的那女子的丈夫被车撞了。男子没有说出那个令人心悸的字,但我知道那女子的丈夫已去了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那个世界只能以死亡的形式才可抵达。一个世界减去一员,另一个世界就多了一员。历史就是这样加加减减向前奔走着。奔走是自然规律,但把死亡交给事故,事故就会狂妄自大。

如不是越走越宽的道路、越走越多的车辆诞生前我就已伤残,说不准我在这宽敞的大路上冷不防会伤残或者死亡。侥幸我提前伤残。万幸,我无车无钱。

表妹仍在向公交车摆动着那只粗糙的大手。放眼宽敞的大路,由西而东、由东而西的车辆如决堤的洪流滚滚向前。目光迷离中,我恍惚感觉在这驱动有序的流动中,在这目光难以抵达的前方,有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岔道口,让这奔涌的车流飞着奔着就突然的一声,让一些鲜活的生命突然消失在那道潜在的岔口。那道岔口是道黑白分明的分界线,线的一边是阳光普照,另一边是无边的黑暗。黑暗让奔走停止,让鲜活腐烂,让生命一去不再复返。因为没有复返,让我们永远难以将谜底揭穿。一个叫胡斌的人,一个叫孙伟铭的人,一个叫刘平的人,很多我不知名的人,都是以同样的疯狂将无辜的生命葬送进那岔口无边的沉寂和黑暗。一个叫谭卓的大学生,一个叫马芳芳的19岁少女,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一个怀有身孕的等等数也数不过来的鲜鲜活活的生命,都是在宽敞的大路上以揪心的惨烈不再回身。从媒体得知,平均每天有175条生命死于交通事故。我凝视着这个数字,不敢随意找个数字或乘或加,我怕那个最后的数字刺痛我脆弱的神经。逝者已逝,大路上奔走的仍在奔走。站在奔流不息的大路旁,我只能为所有的生者祈祷,对车祸中亡故的生命沉痛的哀悼。

坚持就是机会,等待会有结果。终于一辆公交车在表妹的跟前嗄然停下。这样的结果是我与表妹拉开距离给司机造成的错觉。表妹手扒车门向我频频招手,唯恐一松手一个机会从手中失去。我挥拐向近在咫尺的目标拐拐靠近。明确了方向才有进步,一扇门打开一条通道。

公交车缓缓启动,表妹已拔腿向医院的方向匆匆走去。

返回陋室片刻就接到表妹的电话,告诉我表弟的病“又重了”就没了言语。重了!重到什么程度?重,让我想到生与死的搏击。

第8篇

我们不能不去上班,但我们可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上班,试试走路上班吧,你会发现一些令你高兴的变化!

背景链接:走班族(walkingcommuters)作为一项运动上个世纪80年代起源德国后,迅速在德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到欢迎,后传入国内,受到白领阶层推崇。他们利用上、下班时间,不挤公交,不骑车,甚至卖掉私家车,每天提前半个到一个小时出发,通过走路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目的。

目前,在上海、北京、重庆、武汉、广州、沈阳等城市,每天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坚持用这种步行的方式上下班,并且这个人群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走班好处多

1.能强身健体

走路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可以让机体处在运转状态。相关资料显示,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步行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有利于减肥。所以,对于那些正为自己的肥胖犯愁甚至打算采用节食或吃减肥药等方法减肥的女人来说,试试步行上下班,倒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走路可以避开在上下班高峰期坐车,减少传染疾病的机会。

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每天都走一个小时左右的路上下班,刚开始你也许会觉得很吃力,但是坚持下来后也就不觉得辛苦。这还是一个减轻紧张和压力的好方法,自己大脑的思维也由于锻炼而变得更清晰、更活跃,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

3.减压的好方法

走路对人的心理调节很大,早上可以在走的过程中享受清新的空气,愉悦自己的心情,然后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晚上,可以在走的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把一天的劳累和烦躁丢掉,高高兴兴地回家。

4.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走路时能走人行道我肯定是走在人行道上的,走在人行道上就算和其他行人擦碰一下也不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5.省钱

骑车上下班,每月固定要出15元的保管费,开车的话,还要出汽油费800元左右。因此,每月能省不少钱。

6.更放松

走路比起骑车和开车来,速度和节奏慢,可以多看看路上的风景。而且,骑车和开车时要随时注意路上有没有情况,思想走神时容易出事。走路时(特别是在人行道上走),就可以放心地想想事情,甚至发微博、短信。

“走班族”的幸福生活

走班,让我保持好身材、好气色

张玲 29岁 文秘

我上班的时间正好是学生上学的时间,每天早晨汽车堵在路上,根本开不动。如果骑车,好多小学生在路上走,需要不时地停车让路。我的工作相对较忙,平时没时间锻炼,办了张健身卡,可是就去了一次,之后再也没时间去了。早晨走路上班,下班散步回家,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我的身材也保持得很好。每天走到办公室,脸红扑扑的,透出健康的颜色。我去年冬天一直没感冒,可能也跟走班有关吧。

走班,让我有了思考的时间

姚仪 27岁 销售

在3年前一个轻风吹拂的黄昏,我突然改变了开车上下班的习惯。那天下班了,几个同事一起往家走,因为人多无法都搭我的车,大家让脆一起步行回家。那天天气很好,我们沿着锦江一路走一路聊,聊得非常愉快,走得也很轻松,不知不觉间也就到家了。“对呀,为什么非要开车回家呢?像这样走着回去,边走边观赏周围的景色,多好呀!”

从那天开始,我就加入了“走班族”的行列。刚开始,我觉得那一个小时的步行还真有点吃力,有时会走得直喘气,但一天天坚持了下来,坚持中感觉到了乐趣。走路时,不用像开车时那样精力集中,上班的途中可以思考马上将要面临的工作,下班的途中可以总结一下一天的得失。有很多平常忽略了的事,行走时在脑中变得清晰起来。

走班,工作效率提高、心情好

孟欣 32岁 会计

我加入到走班一族是非常偶然的。有一次,我起得特别早,觉得时间充裕,就决定走路上班。我经过的道路绿化很好,漫步其中,感觉空气清新,迎面拂来的风里还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很自然地,我喜欢上了这种上班的方式。自那以后,我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起床,走路上班。下班后,我还是选择步行回家。在行走中,将一天的生活沉淀下来。顺路在菜市场买菜,回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和家人共享,真的是其乐无穷。

这还是一个减轻紧张和压力的好方法,自己大脑的思维也由于锻炼而变得更清晰、更活跃,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材真的一天天变得苗条、匀称,爱美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每天都能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

做个专业的“走班族”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健走方式:

甩臂式:行走时利用大幅摆臂的动作(手臂摆动的高度与肩持平),来达到活动肩部的效果,这样的步行方式对预防肩周炎、脊椎病很有帮助。

第9篇

一提起出书,陈坤就会称自己作为“花瓶男演员”干了件“附庸风雅的事”。去年他的第一本随笔集

《突然就走到了》销量接近30万册,凭借110万的版税收入他进了作家富豪榜。今年他又出了新书《往西,

宁静的方向》,他以出品人的身份,打算推出《行走》一系列杂志书。

谈到自己客串作家身份,陈坤表示,“无论是《突然就走到了》还是现在的《往西,宁静的方向》,这两本书的出现都不能说明我是一个能用文字表达的人,只是因为时机的巧合到了一个可以分享的时刻。”

作为内地一线小生,陈坤一直有不少机会出书,但是他最后选择了行走、灵修的题材。像个文艺青年一样,往西走,走到了,走到了青海,大谈特谈“在路上”的故事,像凯鲁亚克笔下的达摩流浪者一样,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自己。

第一次出书,陈坤说自己是在做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的时候,找到了提笔书写的兴奋点,顺利地完成了近10万字的写作。而这一次,《往西,宁静的方向》并非陈坤的个人作品,陈坤解释,“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真实的东西可以跟大家继续分享,但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行走有不同程度的共鸣,他们有行走的故事,也有行走的精神。这本书的出现,是想让不同人在行走过程中找到跟自己内心的对话方式和思维方式,所以把很多个故事集结成一本书跟大家分享,分享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陈坤找来了学者费勇做《行走》这套书的主编,计划按照季节出版,每年四本。“第二本书费老师用心就成了,我能做的是为第二本书去推广。”

陈坤称费勇是他“非常尊敬的人。”费勇个人曾出版过多部佛经书,但作为主编,却是第一次。书中辑录了陈坤与慕容雪村等人的对谈,还有志愿者对于行走的感悟,发生在西宁的故事等。慕容雪村认为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样行走,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样生活,“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以漫无目的为目标,以不务正业为业,以无所用心为心,差不多是这样一种方式。”

对于陈坤来说,他不介意身上的标签是演员、作家或者出品人,他看重的是“行走的力量”这个公益项目,而书是记录、传播行走精神的最好媒介。今年,陈坤带领超过2000名市民在西宁城区花费近三小时完成了十公里的行程。很多人质疑搞这样的项目作秀成分更大,不如直接捐款更实际,对此陈坤回应,“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尤其是目前我们的慈善公益信誉岌岌可危,质疑别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那是我赚的钱,为什么别人要计算我钱包里的钱该怎么花?我当然可以直接去捐款,这样还更有宣传点,但其中的过程我没有享受到,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对?”

今年陈坤的影视作品并不多,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行走相关项目的运作中。他称此为“心灵建设项目”。“之前有人采访我,问我‘行走的力量’这个项目我是以什么态度在推动,我说我是在做一个不需要存在的项目,因为行走每个人都会有,我只不过通过这个项目唤醒大家,让大家花点时间思考自己内心、面对自己内心。我做演员也是这样,没有太多的目的性,必须要赚到多少钱、必须赚到多少名气,我没有这个概念。”

至于写作这件事,陈坤表示,“写东西能做就做,写不了无所谓。我们做了一本不需要存在的书,我也做了一个不需要存在的项目,但是它既然存在了,寻找到那些觉得这件事有意义、跟它有共鸣的人就好。”

第10篇

走婚是云南省少数民族摩梭人的习俗,摩梭人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结婚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透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随着“走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想去摩梭体验“走婚”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虽然摩梭人婚姻自由,随意“走婚”,他们却不乱婚,让记者带我们进入摩梭“走婚”之旅吧!

一、走进泸沽湖,认识漂亮摩梭阿妹,小库

在云南北部的宁蒗县永宁乡那美丽的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古老、神奇而宁静的民族,那就是被人称之为“没有父亲,没有丈夫,女人当家的摩梭人”。同众多的游客一样,抱着好奇、探密的心态,我也走进了神秘的泸沽湖摩梭人族落。在那里,我摸索到了摩梭人的衣饰、风俗、习惯、文化,也摸索到了摩梭人的爱情与理想世界……

一家8口人没有一张结婚证

为了真正了解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与感情世界,到泸沽湖的当天下午,我们便走进了摩梭人的家。

从湖畔驱车30多分钟,找到了位于泸沽湖北岸,与四川交界的里格岛村。到了村头,我们正在为找不到摩梭之家犯愁时,突然遇到了几个刚放学的摩梭族小朋友,其中一个叫塞诺独支的10岁小男孩表现既热情又大方,当他得知我们是来自河北时,主动带我们找到了小库家。

原来小库是一个只有16岁的漂亮的摩梭姑娘,她身穿一袭现代城里姑娘常穿的汉族服装,衬上她那摩梭人中少见的白皙皮肤、匀称的五官、会说话的迷人大眼,很难令人想象她是一个摩梭阿妹。

小库家是一个典型又普通的摩梭家庭,家里共有8口人,分别是祖母(实为母亲的母亲)、舅舅(实为父亲)、阿舅(母亲的弟弟)、大阿姐、二阿姐、阿哥(二姐的情人)、阿甥(二姐5个月大的小孩)。小库对我们说,她祖母,她母亲,她二姐都是走婚,祖母生一女二男,大舅早逝,母亲在她11岁那年患病去世,死时只有37岁,为了照顾她们,经祖母允许,舅舅便离家与他们一起生活。已过半百之龄的二舅虽也走过婚,但始终没有找到愿意与自己厮守的阿夏(摩梭人对女情人的称谓),更无一个子女。而大姐与她暂时也没有“走”到一个合心的阿都(摩梭人对男情人的称呼),所以也都没有孩子,只有二姐有一个男孩。算起来,小库一家四代同堂8口人,竟没有一张结婚证书,真是一个典型的摩梭人家。

小库父亲说,一家8口有10亩地,20多头猪,一匹马,两头牛,50多只鸡,家庭主要劳动力是他、大舅仔、二女婿及三个女儿,为了照顾老祖母,还请了个30多岁的保姆,可想小库家还算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小库父亲虽然只有47岁,但看上去仿佛有50多岁,他告诉我们,他们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多就睡觉,一天吃4顿饭,早8点吃一顿土豆茶水,10点钟上午饭二菜一汤,下午又一餐二菜一汤,晚上6点一餐一菜一汤,菜多数为自己种的青菜、土豆,有客人来或逢年过节才会杀只鸡,炒几个鸡蛋及一碟花生米,以及添加上过年自己腌制的猪膘肉。

二、摩梭阿妹,小库10次走婚经历

我们到达小库家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我走进了对正大门黑黝黝的祖屋,按摩梭人的规矩,祖屋是一家人最具权威的活动场所,这里住着一家之主,多数为祖母与舅舅,摩梭人最崇拜的火堂也在这里,所以祖屋是一家人吃饭、拜神、祭奠与聚议的地方。

当我同87的老祖母交谈时,阿舅与保姆开始动手炒菜,一个架在燃烧着的木材上的漆黑漆黑的锅里摆着半锅土豆丝,阿舅不停用铁铲翻炒着,50岁的舅舅默默无声坐在一边,耐心等待着几乎天天都一样的晚餐,可能见我这个河北来的比较随和平易的缘故,一家人个个都好好倾听,有问即答,阿舅还斟了一杯他们自己酿的酒给我,我饮了一口,甜甜的,辣辣的,顿觉心口热乎乎的。

走过10次婚的小库仍然向往城市

从祖屋出来,我们又来到小库的花房,按照摩梭人的习惯,女儿们不论走没走婚,都会有自己的花房(也叫花楼,通常是两层木楼,座落在祖屋右侧)。小库住在楼下靠左一间房里,楼上是两个姐姐的花房,楼下中间一间好像是会客室,里面放着一台大彩电及一些家具,另一间为客房,暂时为保姆休息的地方。小库的花房很别致,右边摆着一张床,床头有张简易木台,台上除一些摆设品外,最为抢眼的是有部银灰色的电话,电灯、电话加电视,象征着摩梭人已经走进了现代文明生活。最有意思的是,正面墙上一边挂着巨幅像,画像还印着对联,上联是:红日东升山河壮,下联是:东风浩荡气象新,横联是:红太阳。另一边则挂着香港歌星、影星及一个胖小子的彩像。房间左墙上挂着她鲜艳的民族服装,经过动员后,小库才同意着上摩梭服装与我们照张像。

“小库,你这么漂亮,一定有好多阿哥追求你了?!”当我们轻轻而含蓄地触摸她的感情世界时,想不到这位初次晤面的摩梭姑娘竟然落落大方地说,她已经走了十次婚。第一次是她刚刚行过成人礼(摩梭人13岁行成人礼,此后便可以走婚)的第二年,阿都(男情人称阿都,女情人称阿夏)是她的同学(小库只上过小学5年级),俩人上学放学都走在一起,有一次湖水突然涨潮,要淌很深的水才能进村,后来是那个男孩背她过去,从此,俩人开始相好,放假不久,俩人便开始走婚。一年后,那南孩到外地读书,两人就此失去了联络。“他是我成年后的第一个阿都,我当时真的好爱他,我将我的第一次真情给了他,但他很怕他母亲,借口到外地读书离开了我,一开始还有信来,慢慢信也没有了,人也没有了。”从小库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她至今仍然挂念着他。

小库的第二个阿都也是本村人,在同第一个走婚前,这个男孩曾经追求过她,但她不爱他,当第一个离开她后,为了报复,她才回头与他走到一起。不久她就发现,晚晚走到她身边的男人原来是个酒鬼,而且是一个只想占人便宜,不想尽责任的酒鬼,三个月后,他们就分手了。

三、走婚光明正大,年青人都愿意走婚

小库的第三次艳遇有小小传奇性。有一次,她去落水村接一个朋友,由于从落水村到里格岛村的公路非常难走,她朋友的哥哥主动提出开车送她们回家,不料路上与对面一辆车相撞,结果朋友哥哥受伤住进了医院,为了答谢这位阿哥,小库经常去医院看他,久而久之,小库便喜欢上了这位阿哥,等阿哥伤好出院,两个人就走上婚了。

与朋友哥哥是她所有10次走婚时间最长的一个,维持了一年,要不是男方成天开车出外做生意,可能孩子也有了,但是怎么也想不到,半路出现另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恰恰还是司机师傅的女儿,最后司机还是为了经济利益选择了与小库分手。

小库经过三次走婚后开始对男人失去信心,很长时间不再去篝火晚会。但是她毕竟是个过来女子,时间久还是经受不住男人世界的诱惑,结果又先后走了7次婚,其中有一个是本村的,其它分别有乡里的,县城里的,除农民外,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教师,还有一个是来自广东的大学生。结果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各自分手。

与小库谈话结束时,问她将来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到外地发展时,她表示,希望能够找一个有文化、有才华、有事业的阿都,如果有机会,当然希望到外地工作和生活。

四、年轻人都愿意走婚

来到泸沽湖的翌日上午,我们乘坐猪槽船从落水村泛舟游玩湖心岛,为我们操桨划船的是37岁的阿西扎玛与17岁的阿峰两姐弟。虽然两姐弟比实际年龄老成很多,但开朗、活泼、热情的性格却印证了他们年轻的年轮。

“阿峰,你有没有走婚呀?”我问。

“还没有。”

“没有?你已经17岁了吧。”

“还没有赚到钱嘛,走婚也是要钱的嘛。”

“你喜欢结婚还是走婚?”

“喜欢走婚。”

在哗啦,哗啦的桨声中,我们开始了与阿峰姐弟之间的对话。

阿峰告诉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走婚,因为现在的走婚与过去的走婚不同,与结婚更不同。传统中的走婚太老土,需要偷偷摸摸,白天俩人也不能在一起,没有自由。现在的走婚已经与过去不一样,除了可以随时更换情人以外,不论黑夜还是白天俩人都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不论生活还是有了孩子男女双方共同负责,十分公平,男人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得知,现在摩梭人追求的走婚实际上与城市里的同居差不多,法律上称为事实婚姻。在问到他为什么不喜欢结婚时,阿峰表示,“摩梭人世世代代都是走婚,到了上边才逼迫我们结婚,所以我们的父母许多都是结婚的。他们虽然领了结婚证,但有的一样走婚,不但影响到摩梭人的家庭结构,也影响到家庭和睦,令许多摩梭人都不接受。”

听阿峰说现在的年轻摩梭人都喜欢走婚,我有点不相信,总认为肯定是大男人占有欲的心态,所以转而问他姐姐阿西扎玛喜欢结婚还是走婚,没想到阿西扎玛也说喜欢走婚。

“男人天生风流自然喜欢走婚,走婚可以合理同多个女人有情,但做为女人是否吃亏了呢?”我问阿西扎玛。

阿西扎玛回答,摩梭人是以母系为主,女人有多个男人爱被当作是一种荣耀,没有人取笑,被人看不起的反而是没有人爱,或没有子女。离开阿西扎玛时,她还大方而风趣地表示爱上了我们同行的阿左与洪源,并希望他俩可以做她们的土司呢,引得船上一片笑声。

虽然阿峰姐弟俩都认同走婚,但笔者还是怀疑摩梭女未必赞同走婚,上岸后,我悄悄来到一个摩梭人的院落,我见院中站着一个少女,便走上去同她交谈起来,三言两语过后,我的问话还是落在了她对走婚的看法,这个叫荀盛花的16岁少女同记者表示,她并不在乎结婚还是走婚,但希望找到一个有理想有事业的阿都,为了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她还是赞同走婚,因为一旦结了婚,就很难再离婚,即使不喜欢对方,也得忍耐。看来,年轻的摩梭人真是愿意接受自由自在的走婚。

五、摩梭人走婚不乱婚

在前往泸沽湖的路上,导游已经向我们讲解过关于摩梭人的传说,诸如摩梭人是一个母系家庭,女人是社会的主角,掌管一个家庭的经济、财政、礼仪大权,并且实行走婚制,男不娶,女不嫁,以及摩梭人一生可以同众多异性发生关系,而且不用向女方甚至所生的子女负任何责任等。并且告诉我们,黑夜走婚时,不需金钱厚礼,只要带备一包松籽与一顶帽子即可,而松籽是为了对付女子家的狗,帽子则是到了女子花楼后将其挂在门外,告诉后来的男人,此时名花已经有主,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到泸沽湖后,经了解,所谓的走婚根本不是导游所讲那样简单,真实情况是,走婚之前的男女双方通过平时的接触了解,尤其是篝火晚会的跳舞对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之后男女双方约好暗号,男方才能进入到女方的花房里。但这种爱情关系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男方多数在夜阑人静时进入女方房中,第二天天不亮,男方必须在女方家人未起床时离开。经过一段时间后,男女双方情意笃定,山誓海盟,尤其是有了爱情的结晶后,便可以公开出入,家人也就认可。之后虽然还是走婚,但不必再偷偷摸摸。

房东告诉我们,走婚双方有了子女后,男方无须到女方家生活,也无须对子女负任何责任,只是每逢过年过节买些衣物给孩子即可。

由于孩子一直同母系亲戚生活在一起,所以虽然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但始终没有同舅舅的关系那么亲密,可以说,对于摩梭人来讲,最亲密的男性亲人是舅舅,因为一个人生下来见到的第一个男人不是父亲而是舅舅,以后在漫长的人生中相亲相处时间最长的男性亲人也是舅舅。

房东特别强调,摩梭人虽然实行走婚,但不乱婚。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男子可以选择自己的阿夏,女子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阿都,但是不可以同时与几个人相好,只能选取一个。一旦双方感情破裂,断了关系后才可以重新与另一个走婚。另外,除了姑表以外,摩梭人还严禁与三代近亲走婚,如果发现有近亲走婚将被乡亲视为牲口一类,被人耻笑。

夜幕轻轻地覆盖了泸沽湖与美人山那柔美的身影,一旺篝火点燃了摩梭人爱情与欢乐的火焰,一对对身着艳装的青年男女“人约黄昏后”,他们手拉手围着阿波罗与缪斯神下的爱情火种尽情地跳啊,唱啊,将自己的情爱传送给对方。轻盈的舞步叩动着情人的窗扉,动人的歌声回荡在月光下的夜空……

小阿妹,小阿妹,隔山隔水来相会。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

小阿哥,小阿哥,有缘千里来相会。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

情妹妹,情妹妹,满山金菊你最美。你是明月当空照,我象星星紧相随。阿妹,阿妹,玛达米,玛达米,玛达米……

第11篇

爱上暴走,是在一年以前的事。那一次只是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步,走进新开发区一条宽阔的马路上,当时我并没有参与暴走,走了几里路就说体力不行了,干脆坐在路旁看他人的暴走,看出门堂来了,我觉得这项体育运动简单自在,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就可以变成奥运竞走冠军。一套运动服,一双运动鞋,就是我的装备。最开始我的目标是五里路,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一个大大的上坡就让我走得气喘吁吁,走一阵子坐一阵子,反思暴走冠军并不好当,抬头一看,迎面而来的暴走人群一个个脸上虽然流着汗水,但是笑容如花,神气十足,颇有王军霞的派头,他们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一股子不服气的劲头占了上峰,我下定决心,继续暴走,要让轻风抚弄我的肌肤,阳光沐浴我的体魄。走着走着,发现路上一些很有意义的暴走小调,值得在这里回味。

歌之一:时尚新潮洪老太。当这位年老的暴走队员走进我视线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她的年龄78岁,她的暴走路程是20里,她老人家身段适中,精神抖擞,暴走得非常轻快和自然。人生本有这句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暴走就有这么好,不在乎这个,一切心与心的沟通,在大自然的眼光里大大方方地进行,来自于乡下的洪老太笑靥如花,尽管掉了四颗门牙,旁边是她那20岁的小孙子,胖乎乎笨重重,听说他孙子开始死活不肯走20里,是洪老太一个劲地往前冲,孙子肩负安全重任,无可奈何只好咬紧牙关跟着老太太往前冲。

歌之二:赤脚男人彭中医。古稀之年的彭中医是个中医医生,退休前身体肥胖,脸色通红,嘴唇发绀,身体状况不好,一个能为他人把脉的人,却管不好自己的身体,于是他也爱上了暴走,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走得稀奇古怪,让人一见就想笑,手提自己的鞋子,赤脚走在宽阔的人行道上,还唱着《刘海砍樵》的花鼓戏,坚持不懈风雨无阻,如今身体棒棒,自己开个私人诊所,每天坐诊8小时,业余时间还要学开车上网偷菜。他常说,赤脚暴走,人的脚板涌泉穴接收地气,而导致阴阳平衡,身体自然就好了。

歌之三:战斗男人李晓峰。李晓峰是在机关上班,整天坐着身体肥胖,刚刚五十就出现了“三高”现象,“三高”让李晓峰苦不堪言,经常头晕头痛,干什么总是力不从心。看上去,他的身体很肥胖,缺乏锻炼让他显得老气横秋。他的暴走更有意思,左手托着一团东西,右手时不时地摆动,由暴走变成快跑,目光向前,身体倾斜,当他进入我的视线,我还纳闷着,这是哪来的演习民兵,要像一样,去执行战斗任务炸敌人的碉堡。后来才知道,那雪白的东西是一块擦汗用的毛巾,而不是炸药包。

机体需要运动,生活需要调节,而暴走就是一贴最好的调节剂,不花钱就能出力又出汗,排毒养颜减肥加快血液循环一齐来,更为重要的是,暴走能调节人际关系,能使人变得大方和自然,能赶走职场上的焦虑,能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不是吗?热爱生活,坚持不懈,面对困境,毫不退却。一路暴走一路歌,清新阳光,徐徐清风,白云流动,小鸟啁啾,春季亲吻杜鹃花,夏季亲吻月季花,秋季亲吻丹桂花,冬季亲吻腊梅花。走在幸福的路上,唯有心旷神怡。编辑/吕毅

第12篇

两人交手,甲用“力劈华山”,举棍向乙砸去,乙则用“霸王举鼎”,双手举棍相迎。其结果是,甲力大,乙败;乙力大,甲败;甲乙势均力敌,则两败俱伤。武当棍法,遇敌砸来时,也是双手举棍相迎,但在和敌棍接触的瞬间,不硬顶,而是一手倒把斜向上,向前击敌,另一手斜向下、向后,把敌棍化向我侧下。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打击了敌人,起到了以小力胜大力的作用。这就是太极拳谱上说的“化即是打,打即是化。”

同志说:“在许多情况下,走是必须的,走是脱离被动,恢复主动的主要方法。”游击队的“会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不“走”了,和敌人“顶”上了,打起了阵地战,结果失败了。所以,能“走”是以弱胜强的法宝。而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正是太极拳的特点。

走化在太极推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太极拳理论强调走化的地方很多,如“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不丢不顶”中的“不顶”,“遇刚则柔”等等。尤其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下简称《王论》)。整篇文章只字未谈进攻的方法,就是当对方处于背势时,也仅仅指出了要将彼粘住(“我顺人背谓之粘”)。《王论》中最后有一句“本是舍己从人”,就是说整篇文章谈的就是“舍己从人”这么一句话。所谓“舍己从人”,就是不主动用力(不主动进攻),随人而动,就是“走”、“粘”两个字,即“人刚我柔谓之走,我J顷人背谓之粘”,就是“随屈就伸”――彼伸我屈(走),彼屈我伸(粘);“忽隐(走)忽现(粘)”。《王论》中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前五句讲的是人进我退,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是走化。仅最后一句讲彼退我进――“我顺人背谓之粘”。由此可见王宗岳对走化的重视。我认为这六句话的正确解释应当是:彼推我左或右方时,我都不顶而走化,使彼感到其用力之处毫无着力点(虚、杳),敌高处推我,使彼感到高不可达,彼向下攻我,又感到如临深渊,彼进我退时,使彼感到长不可及,彼退时,我又能将彼粘住,愈退,反而觉得我距其愈近(“促”字当近解)。对这样的解释,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左重则左虚”,就是“左手重则左足虚,上下不同实则避免双重”。太极推手的走化主要是靠走圆来完成的,单纯的直退很少使用。走圆就可使彼身高手长的优势起不到作用。

太极走的圆也叫轮、圈或球。

关于走圆的好处,《太极拳表解》中说:“劲之动作俱作圈形,一圈之中即含有无限走粘,不外一个顺字,我顺彼背,故有四两拨千斤之句。”李亦畲说:“胞弟启轩尝以球譬之,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譬语甚明,非舍己从人,一身一家之证明乎,得此一譬,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理可尽人简明矣!”由此可见,“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都是由于走圆促成的。试想,如果用力去推一个极其灵活并能高速旋转的球,那是很难找到其着力点的,当你的右手去推球的左半部时,由于球的快速旋转,你的力会沿球的左边向球的左后走化,这就是“左重则左虚”;同样的道理,你推球的右边,你的力会向球的右后滑走,这就是“右重则右杳”;向球的上方用力,你的力会向球的上方滑去;向下用力,则向下滑去,彼所以有“虚”、“杳”、“高”、“深”的感觉(注意:是感觉,而不是我真的向高、深而退),主要是由于我走圆起到了“引进落空”的效果使然。何况真球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而身体和手、臂可以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做不同方向的旋转。一个好的推手运动员,全身任何地方都应当能作圆运动,四肢非骸,不动则已,动则处处成圆,绝不能离此圆圈。触其任何部位,都犹如在推一个旋转的球体,让对方的力都沿着我所作圆的切线走化。这就是拳谱上说的“浑身无处不太极”(太极者圆也)。

走圆主要靠躯干或手臂的旋转来完成,其中包括平圆、立圆、斜圆。

平圆:所作圆的圆面与地面平行。即以躯体或手臂向左、右平行转动。使彼力向我身侧走化。比如对方推我左胸部,我身体则向左后转,这就是“左重则左虚”。

立圆:圆面与地面成90度。转动的方向为上、下、前、后,或方向相反。方法是躯体或手臂打一个立圆。比如对方双手抓住我一横小臂或双臂时,我小臂则可向我怀中、再向下、向前、向上打一个立圆,即可把敌力化掉,又可将我力加在敌身上。化、打几乎同时。

斜圆:圆与地面有一个角度,角度的大小根据情况而定,一般以45度为宜。斜圆可以化掉对方任何方向的来力,无论对方用双手或单手,无论是推我手臂或身旰,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走化。方法是我左半身或左手、臂向左、上、外、后转,动,同时右半身或右手、臂向前、左、下、里转动,我左、右同时各打了一个不同方向的半圆,将对方右手之力化在我的左上外方;将对方左手之力化在我身前下方;这时一般会造成对方失重,给我造成进攻的机会。当对方单手推我时,我也可半边打斜圆。斜圆效果最好,所以我在推手时经常使用。

走圆时要注意:一是平圆和斜―圆往往靠身体的侧转完成,所以在化掉对方之力后,要马上把自己身体摆正,不能以我之偏对彼之正。二是化后马上要进攻,这就是“遇刚则柔,刚要紧随其后”,或者叫“引进落空合即出”。三是走圆要以腰带动,不能光靠躯干的一小部分或手臂的旋转。而且在腰的带动下,所走的圆愈小愈好。

走圆有两种理论依据,即圆的切线论和太极图论。

关于圆的切线论:即对方发力时,我躯干或手臂走圆,把彼力“引”到我所走圆的切线上或切线外,但不得进入圆内。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彼力未挨近我躯干时,我即拨化(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