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

时间:2023-05-30 10:46:19

第1篇

近日晚上闲来无事,也无心聊天。搜索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读,被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这个名字吸引,又看了获奖作品的短评,决定就看这部了。小说刚开始是关于上海的弄堂、闺阁、留言、鸽子的描写,虽然文字细腻,描绘得像工笔画,我还是看不起兴趣来。这样的环境描写,粗略看起来??隆⑷叱ぃ?吹萌送菲し⒙椤W邢傅奶寤幔?憔筒坏貌慌宸?髡弑柿ι詈瘢?菰ξ淖值哪芰Τ?俊W髡卟幌в眉刚挛淖掷唇?谢肪趁栊匆仓徊还?俏??魅斯?某龀∫约氨?绲囊簧??衅痰妗M蹒??さ煤苊溃???錾?谏虾5囊桓銎胀?彝ァU庋?呐?⒉桓市淖鲆桓銎椒驳呐?耍?男愿撸?钟凶派虾E?说木?鳎??美?米约旱拿烂惨约巴??馀逭洹⒔?隼龅纳缁峁叵等フ?∽约合胍?亩?鳌N?缩疑砩狭魃缁幔?毖?ldquo;上海小姐”以后,不惜给一位高官“李主任”做“金丝雀”。就是这一决定和短短一年的情妇生涯,为她此生的悲剧拉开了序幕。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短暂的生活,李主任给王琦瑶留下一个雕花箱子,里面装的金条成为王琦瑶在李主任死后物质上的依靠。王琦瑶和李主任之间没有爱情,他们互取所需。李主任看重王琦瑶的青春美貌和单纯,在王琦瑶这里他可以得到放松。王琦瑶看重李主任的权和钱,在这里她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李主任对王琦瑶虽然没有爱情,但是他却以自己的方式对王琦瑶承担着责任——他给她留下一箱金条,成为她以后活下去的一个依靠。康明逊——这是王琦瑶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是二房所生,又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从小就看到生母受到大房的欺负,也因此学会了生存的技巧。他有生活情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却有着致命的弱点——软弱。王琦瑶和他同病相怜,日久生情。明知自己不能娶王琦瑶,康明逊还是与王琦瑶暧昧。得知王琦瑶怀了他的孩子之后,没有勇气与家庭决裂,甚至连陪王琦瑶上医院的勇气都没有。王琦瑶怕影响他的名誉,不惜抓有着苏联血统和共产党遗孤背景的萨沙来做替罪羊。为了这个男人,也为了给自己有个依靠,最终,王琦瑶生下了这个孩子,并将她抚养长大。从心底里王琦瑶不恨康明逊,因为她知道自己做过别人的情妇,没有资格正常的嫁做他人妻,也就没有资格怨恨。与王琦瑶有情感瓜葛的还有一个男人——程先生,这个男人是真正的爱王琦瑶,也有担当。他最先发现王琦瑶的美,并尽力的发掘出这种美。他给她拍照片并推荐给杂志社,还鞍前马后的支持她竞选上海小姐。王琦瑶当选上海小姐之后,疏远了他,投入有权势的李主任的怀抱。李主任死后,王琦瑶怀了康明逊的孩子之后,生活陷入困境,他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就是这样一个真心爱着王琦瑶的男人,王琦瑶对他只有感恩,没有爱。像程先生这样的男人,想要的并不仅仅是王琦瑶美丽的躯壳,他要的是王琦瑶的心。当他知道王琦瑶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在服侍王琦瑶做完月子之后选择了离开。在独自抚养女儿的艰难日子都过来之后,王琦瑶到晚年却爱上了一个有怀旧情结的年轻人——老克腊。这位老克腊爱上的是老上海的影子,王琦瑶身上正好有着老上海的影子。当王琦瑶提出用金条来换取老克腊陪她渡过余生时,老克腊选择了拒绝。这情形有点像当年李主任用金条来换王琦瑶的青春,可惜王琦瑶想错了,老克腊不是当年的王琦瑶,老克腊始终是一个要融入主流社会的男人,不会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一位年老色衰的女人。于是,王琦瑶只能感叹:只有靠自己。想要有所依靠的王琦瑶,一生都没有什么依靠。亲情是隔膜的,在她最孤苦伶仃的时候,母亲对她也是一番刻毒的羞辱。辛辛苦苦养大了女儿,女儿对她也不贴心,从小就跟她作对,长大后随丈夫去了美国。或许,唯一看得见的依靠就是那一箱金条,这是支撑她活下去的一个念想和指望。到最后,长脚要抢夺她的金条时,她不顾力量对比悬殊,死死抓住不放,还想把长脚送进监狱,最终让长脚掐死了她。这个女人靠金条而活,最后又因金条而死。纵观王琦瑶的一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一辈子活在寂寞与回忆当中。她的悲剧是由自身的依赖性和软弱性造成的,她本来可以找个下层小人物过着平淡的生活,甚至她也可以和真心爱她的程先生结合。这些机会他放弃了,她一辈子都不放弃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看看她后来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与她交往的男人都是些有小资情调却靠吃祖辈产业过日子的人,当然这些人身上也就少不了软弱性,她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对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望,自然也知道这些男人都是靠不住的。想依靠男人这条路行不通,最终想用金条来换取一个男人的陪伴也不可得,悲剧也就到了极点。小说取名《长恨歌》,可通篇看下来,没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恨在哪里,或许作者是想通过一个女人四十年的人生经历来揭示社会的变迁对一个人的影响。王琦瑶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美丽女人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的美丽

初一:匡修江

第2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板书:借题发挥

商女豪门贵族

第3篇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同时,婉约地表达了箴贬之意。所以就使全诗的主题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从结构和内容、《长恨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作者个人经历、《长恨歌》中的故事和《长恨歌》题材的选择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论述了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

从结构和内容上看,《长恨歌》是一首篇幅宏大,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情节曲折的传世之作,生动地描写了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长恨歌》共有一百二十句的长篇歌行体叙事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有三十句,写的是李、杨相爱的经过,充分地渲染了杨妃的天生丽质和玄宗对她的宠爱。第二部分,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夜雨闻铃肠断声”,有二十句,写的是安史之乱暴发,致使明皇入蜀避祸,杨妃马嵬坡惨死。第三部分,从“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有二十四句,写的是安史之乱过后,明皇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别梦难成。第四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有四十六句,写的是临邛道士作法,上天入地寻找杨贵妃的魂魄,从而引出两人的七夕誓言,生死遗恨。全诗篇幅宏大、结构谨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围绕两人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精心创作的。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诗人对于两人的爱情悲剧的感叹,是对于爱情受政治伦理摧残的伤情。

《长恨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诗人在创作《长恨歌》中选择了爱情悲剧的主题,但即使是在风气较宽的唐代,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传统道德规范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这样的感情问题时,他也不得不进行斟酌。这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早年的恋爱经历。在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位名叫湘灵的女子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门第观念和社会风尚的阻碍,没能结婚。诗人被迫与自己相爱的人分开,乃是迫于世俗礼法和所处环境的无奈。诗人对此惟有痛苦无奈何地接受,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的选择上也常常陷于困境。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由《长恨歌》中的故事来看,其涉及的事件都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回顾当时的历史,在政治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同时,社会风气的开化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所没有的。在中唐时代,人们回顾这段历史还反映着当时人们追求富贵和美色的风流时尚以及怀念盛世的思想潮流。因此,李、杨故事的魅力不可避免的与它包含的政治内容有关。这个故事又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引线。在封建社会中,其权力结构将皇帝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和最高地位,天下兴亡系于皇帝一身,因此,当时人们在总结安史之乱的教训时,李、杨的关系自然就成为议论的中心。然而,在诗人创作《长恨歌》过程中,李、杨故事并没有向失德荒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歌颂忠贞爱情的爱情悲剧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这说明在这种主题转变中,民间叙事模式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大众心理,起了关键作用。它遵循了美妇题材和爱情题材类作品的一般趋势,满足了人们感情的一般需要。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轻爱情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本诗的认识,便常常混淆起来,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的评价,从而产生了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

《长恨歌》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具有大胆的创新。作者在选择题材时没有选择政治题材,而是选择了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大众心理题材。诗人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

由此可见,诗人的真正意图是描写玄宗与贵妃的爱情悲剧。并由此表达对不幸爱情的惋叹和同情之意。“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对不幸的爱情的叹息与伤情。

第4篇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2012年12期

【考点分析】

该考点是同学们阅读古代诗歌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内容主旨的概括和评价,二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知识汇总】

1. 诗歌的内容主旨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人、事、物或所阐释道理和写作用意的总和。对内容主旨的评价既包括诗歌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也包括诗词中常识典故传说的评价、背景现实的评价和经历主张志向的评价。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会诗作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按内容分类,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山水田园、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咏怀和羁旅行役等七类。

2. 思想情感的评价,就是要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情境,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个高度上(如政治、思想、人生等方面)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并能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表达积极情感的大致有:欢乐、恬淡、闲适、仰慕、迷恋、激愤、寄情山水、热爱自然、坚守节操、登高览胜、蔑视权贵、忠于爱情、归隐田园等。表达消极情感的大致有:寂寞、伤感、忧愁、惆怅、孤独、烦闷、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惜春迟暮、羁旅乡愁、忆友怀旧、离愁别恨、相思相知、恋人情结、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等。

3.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景物风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诗人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

【考查方式】

考查题型均为简答题,属主观表述题,分别考查或综合考查诗歌内容主题、思想感情、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可和表达技巧等方式交叉融合考查。

“对内容主旨的概括和评价”常用的设问方式有:

①这首诗(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②这首诗(词)的主旨是什么?

③这首诗(词)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对思想感情的评价”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①结合诗(词)句,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②××句诗(词)蕴含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③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④作者为什么要写某物?作者借此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①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有人评价这首诗(词)……,也有人评价这首诗(词)……,你同意哪种看法?

③这首诗(词)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例题讲解】

例1 (2012·南京一模)

幽州夜饮

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 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题目 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析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一句是说“正是在这风雨寒冷的夜晚,我们在高敞的厅堂中摆开了夜饮的筵宴,但我又岂能忘却自己的衰老和内心的悲伤呢?”“能忘”句以问句形式将诗人内心的愤郁之气曲折地表露了出来。这种迟暮衰老之感,在边地竟是那样强烈,挥之不去,面对“夜饮”也排遣不开。诗中化用了屈原《离骚》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将诗人心意表达得更加婉曲深沉。许多同学答成:“表达了诗人虽感年老体弱,却感激朝廷恩德,以在边城作将为荣的心情。”属于答非所问,因为此句考查对“迟暮心”的理解。

答案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了诗人因迟暮衰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

例2 (2012·江苏卷)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题目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析 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妇的悲戚和哀伤。解题时应结合诗句仔细品味。比较多的同学答成:“游子离家在外,有家不能归的惆怅怨恨之情。”属错误理解。“梦江南”属词牌,与内容无关,而许多同学把主人公当成游子,未能结合原诗仔细品读。

答案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例3 (2012·南京市中华中学月考卷)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祖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①簪祖:古代官吏的服饰。②榜(pēng):摇船的用具。

题目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

分析 本题既考查了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也考查对别人观点态度的判断能力。

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自在,但字里行间却隐含着强烈的忧愤孤寂。如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开头两句却从反面着笔,说自己久为做官所“累”,而以这次贬谪南荒为“幸”。看似豁达开朗,实则暗含辛酸之意。“闲依”“偶似”相对,一则包含无所事事的寂寥,二则说明诗人并非真正淡泊、闲适的隐士。“来往不逢人”一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也含有孤独、寂寞的味道。典型错误答案:诗人对自己能来到边地,过着隐居生活感到非常幸运,所以“不怨”。但这种生活让自己产生来往不见人的孤独,所以“怨”。答题未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人的情感理解浅显化,赏读不够,也未能结合诗句评析。

答案 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了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庆幸被贬谪,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又隐含着贬居时的抑郁孤寂,故言“怨”。诗中字字句句都是写被贬谪之后的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又暗含苦闷之情,所以是“不怨而怨”。

【方法归纳】

解读诗歌时,必须确立“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备考策略。

“宏观把握”,就是要做到:①知人论世,

通解文字。“知人”也就是了解作者,掌握其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审美情趣等;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所处的时代风貌,从而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②投入情境,体物动情。要投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体察诗人所表现的景物,体会诗人所抒发的真情,从而把握哲思之趣,体味境界之妙。

“微观切入”,也就是掌握一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技巧。具体来说,①关注题目。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如杜甫《倦夜》中“倦”既暗示了作者彻夜未眠,实写“身倦”;又是为国家而忧心,点出“心倦”。②关注注释。命题者有时在原诗之后附加注释,有意识地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从而降低阅读难度。关注这些注释,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注释中出现“隐居”,则可大致推测出“全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思想感情”。③关注用典。从用典入手,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如陆游的《秋晚登城北门》运用了“鸿雁传书”这个典故。“鸿雁”带来的不是好的消息,而是边疆的战火,由此引出作者对国土沦丧的愤慨和忧愁。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②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③尘!

【注释】 ①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②翠楼:泛指富贵人家。③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1) 试分析诗中“松”的形象,并说说诗人所寄寓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②俭③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 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②时世:当代。③俭:通“险”,怪异。

(1) 本诗题为“贫女”,但有人说本诗写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贫女。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春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

陈涣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①似妇人。

【注】 ①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摈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1) 同样是咏梅诗,都抓住梅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王冕和陈涣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感情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

《春望》是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代表作,后人评论《春望》承《离骚》之“发愤以抒情”的风格,“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语语沉著,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唐宋诗举要》),笔者认为,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深沉含蓄”和“真切悲壮”。含蓄深沉和浅薄直露相对,意味着言简意丰,片言明百意,精练的语言生化出无穷的情味,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真切悲壮,意味着诗人真情流露,幸福和平的梦想被残酷的战争粉碎了,他的热血苦泪在字里行间流淌着,愁苦悲愤中浸润着壮美崇高。

一、诗歌每一联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不同,但都体现了“深沉含蓄”和“真切悲愤”的特点,还可以从杜甫其他诗作中找到印证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无比郁愤之情。诗人望见长安城春意浓浓,草木繁盛,郁郁青青,想起昔日的繁荣安乐,春光悦目怡人,然而今非昔比,在叛军的践踏下国都长安已经破碎不堪,百姓惨遭战祸,怎么会不令人悲愤呢?杜甫是忠君爱国,“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是他始终如一的原则,他每时每刻都牵挂着社稷的安危存亡;杜甫痛恨战乱,悲天悯人,“穷年优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由衷的感叹,他时时刻刻地关心民众疾苦。当国家危亡、生灵涂炭的时候,他对这片国土爱得更加深沉,更加痛苦,因为他心中的祖国山河应该是完美无缺、万古长青的。所以,诗歌写眼前之景从“破”到“在”再到“深”,对照呼应,跌宕起伏,纵横变幻,把读者带入了意象丛生变化多端的天门大阵,其中包含了诗人爱恨交加、悲痛不已的强烈情感,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在杜甫的其他诗篇中也可见,例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肃杀凄凉的景象蕴含悲秋之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以景衬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感伤时局、痛恨离别之情。春暖花开,花儿上晶莹的露珠流转,好似泪落连珠;鸟儿在低回的鸣叫,好像惊啼哀鸣,这是孤独的诗人在悲切的呼唤,呼唤自己的亲人。花儿为什么会溅泪呢?鸟儿为什么会惊心呢?因为诗人感伤时局、痛恨离别的情感投射到花鸟上,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诗人以有情之眼视景物,则景随情化,物亦生情,物我合一。这种移情手法在古诗词中很常见,而此联为什么特别动情呢?因为花鸟平时是可娱可乐之物,春花娇媚,鸟鸣婉转,用此乐景来衬托哀情,哀感倍生,无限美丽的春光给人带来的是痛苦,渲染了美好事物遭遇毁灭的悲剧气氛。杜甫善于用这种反衬的手法来加强抒情效果,比如《绝句漫兴九首》第一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当人失意时,春色降临是莽撞无知,花开是轻率随便,莺语是唆,反衬出诗人的烦恼忧愁。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了叙中抒情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离愁别恨。一个“连”字叙写了当时烽火不息、干戈不止的环境。据史籍记载:这年一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与安庆绪战于太原,败之;邹子仪与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三月,尹子奇又引兵寇睢阳,安守忠引兵寇河东。诗人被困于长安,像笼中鸟一样孤寂窘迫,和亲人天各一方,他的妻儿在州,写于《春望》之前的《月夜》中,诗人曾感叹“今夜月州,阁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就写出了诗人对妻儿的眷眷之怀,但他无法回到梦魂萦绕的州,因为战争在无休止的继续。战火越是无节制的蔓延,诗人就越思念自己的亲人,心急如焚,愁思像战火一样越燃越旺,何以解愁?唯有家信。家信确实比万金还珍贵,因为它是载着深情冒着战火而来的,凝聚着他对妻儿的无时不刻的思念。诗人在纷飞的战火中颠沛流离,产生了愤恨、苦闷、忧虑、担心种种复杂感情,这种根植在社会土壤里的情感就像春天的花木一样油然而生,沁人心脾。作者善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抒写个人情感,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诗人自家的茅屋顶被风掀掉后,又遭大雨的无情侵袭,浑身又冷又湿,彻夜难眠,和广大苦难的百姓一样,他默默地忍受着战乱带来的生活上、精神上的无尽痛苦,盼望着遥不可及的光明和温暖。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承受的是整个民族的痛苦,他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杜甫的忧国忧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所以说,杜诗的境界是很高的,正像《人间词话》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自我形象的描写中抒发了愁苦之情。诗句一层一层的暗示愁苦,第一层即愁白了头(诗人当时年龄只有四十多岁),第二层即愁得搔头,心情焦急无可奈何才搔头,花白的头发愈抓愈稀疏,想要插上簪子都不可能,这是第三层,诗人为什么愁苦之至呢?因为他有“时危思报主”(《江上》)的拳拳之心,因为他“一洗苍生忧”(《凤凰台》)的壮志未酬,可怜白发生;因为骨肉离散,乡泪客尽,不知何时能和亲人相聚。杜甫刻画了一个苍老颓唐的自我形象,就把这种愁苦的情感形象化了,更能感染读者引发同情和怜惜。这种写法在其他诗作中也经常见到,如《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自己白发日多,体弱多病,不得不暂停借以浇愁的酒,更添一层愁。

二、在《春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其抒情特点并接受情感的熏陶,建议在教学中采取背景了解、感情朗读、品味语言、想象感悟等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春望》写作的时代背景及杜甫的为人。《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为杜甫眺望长安沦陷后的春景而作。此前,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了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今陕西省寓县)的芜村,只身一人去灵武投奔肃宗。在路上他不幸被安史叛军俘虏,万般无奈而羁留长安。这段时期,叛军似洪水猛兽,时局如飘摇风雨,诗人为此写了这首感时忧国的诗篇。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杜甫的为人,不知道诗人在战乱中的困顿煎熬,就容易误解诗歌的情感倾向,比如说最后一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字面上理解仅仅是形象的滑稽可笑,其实是可怜可悲。

其次,通过有感情诵读来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诗情。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常常是,字词归字词,句子归句子,情感归情感,思想归思想,一首文质俱美、意境深远的诗在学生的脑子变成四分五裂,一鳞半爪,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生对诗歌缺乏整体感知,而诵读是进行整体感知的有效手段。《文心雕龙》说“声画妍媸,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语气、语调、节奏,诵读出作品的声音种种形态变化,如轻重缓急、流畅涩滞、抑扬顿挫等,不仅可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而且可以直接把握其思想情感,诵读《春望》,是一种低缓、沉重、痛苦的情感语调,尤其像“破”“溅”“惊”“连”“抵”等字,特别能引爆学生的情感。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文心雕龙》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引导学生扣住诗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断琢磨,反复咀嚼,含英咀华,教学《春望》,如果只是局限于字面意思翻译,则浅浮于“忧国忧民”的教条,《春望》的语言如“破”“深”“溅”“惊”“连”“抵”“搔”等词语,富有形象性、概括性、情感性、模糊性、跳跃性、暗示性,因为杜甫在诗歌语言上刻意求新,呕心沥血的遣词,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就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诗人因感时恨别,见到花开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另一种是“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如“感时花溅泪”一句中的“溅”,可以想象到“花儿伤感,泪水在风中流转飞射”;也可以想象到“诗人伤感时局,花儿为之迸洒下同情的泪水”,也可以想象“诗人看见楚楚可怜的花儿,伤感的泪水如地泉喷射”等。诗歌是想象的艺术,想象更是开展创造性阅读的基础,对诗歌在审美再创造的时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个性化阅读的过程,因为这时学生个性体验和诗歌情感渐渐融合,由此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能从语言走进诗歌情感又能从诗歌情感生发语言,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诗歌教学。

第6篇

【关键词】 诗词教学 起承转合 缘景明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汉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常阅读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诗歌鉴赏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被列在第一点;另外还提出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取新的阅读体验。诗歌虽然篇幅短小,叙事简单,但它意蕴深刻,情感内敛,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浓缩历史,观照未来,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远、文化底蕴深广、学生文言功底浅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探究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教学诗歌中一些方法做点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1 从古代诗词的行文脉络——起承转合教学生把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虽灿若星河,浩如烟海,但归结起来,在结构上总不过“起承转合”(这是我的浅见,但后来发现也是大家的共识)。也就是古人作诗基本上都有一个行文脉络,就是用一事一物或一景开起全诗,起到统领全诗的作用,,为诗之起句;然后承所起展开描述,起到贯穿前后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承接句;接着由承而转,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为深化主题服务,是转句;最后在诗文的结尾,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整合全诗,深化意境,突出主题,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它往往就是诗眼或词眼,是合句。我觉得如果学生把握了古代诗歌的这一结构脉络,便能很容易的把握诗歌内容,从而达到进一步鉴赏诗歌,挖掘内涵,赏析艺术特性,陶冶性情,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古诗的开始,我就让学生在诵读成诵的基础上,探究诗歌结构的特点,找寻古诗结构的规律。

首先探究古诗结构起承转合特点。如:在教学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时,就让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探究其思路脉络。全诗如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它:“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这正是诗的起句。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承前两句昭君村而写到了昭君本人,这句诗写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仰天叹息,关山无限,茫茫朔漠,家国有恨。笼罩四野的只有黄昏的天幕,漫漫无期的人生之路。昭君永远地留在了草原,异域他乡。但是,她心中的苦悲,她对家国的思念,她的怨愤之情,又有谁知晓呢?只有孤独的青冢。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是承接句。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揭示王昭君悲剧命运的根源及其思念故国的不变情怀。王昭君虽然骨留青冢,而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心还永远向着汉朝。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是诗歌的“转”。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此为全诗的合,也是全诗的诗眼。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全诗通过起承转合的思路,自然地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思想。

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全诗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是全诗时间的开起,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的壮阔之景,是承接句。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是诗的转句。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全诗起句叙事,承句接前之景描写,转句由此抒情,合句总结,点出主旨。通篇“起”于时间的抚今追昔,”承”空间的包吴楚、越关山。”转”身世之悲,合”国家之忧,浩浩茫茫,此浩茫之忧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总之,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就能很自然的梳理出全诗的思路,把握诗人的思想。掌握了这一规律,学习古词,元曲,也一样的容易,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结构特征。

以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例。全词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是全词的“起”句,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和背景。第二句“浓睡不消残酒”,紧承上句写出了在此环境中,词人的情状。第三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则由“浓睡不消残酒”而转入词人醒后对天气的询问。末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承问的又一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是承而合,既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又是诗人通过“风骤”而推知的“海棠”的真实现状,从而借“绿肥红瘦”形象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寂寞。

“合”句在诗词中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的诗眼词眼所在,所以还要在探究“合”句上多下功夫。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词人由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表达出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出了词人在孤苦冷寂凄凉之境下的悲痛、遗恨、愁苦难耐的复杂感情。都表达了诗词的主旨。

总之,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变化,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因此,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古诗行文思路的探究方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赏析诗歌,深究诗歌内涵,提高赏析能力,确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应当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古诗,都运用起承转合的章法来写,也有一些诗词它的结构是“起-承-承-合”,或起合易位,或根本就不用此法。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千古绝唱,却只是像电影特写一样,拍摄了四幅美景,也许正是这一原因,才无法安排标题,只好冠以“绝句”。说明这些的意思是,我们只是教学生学习诗歌时要有把握诗人思路的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赏析习惯,不可机械的照搬硬套。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沈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我们应从古人的见解中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2 教会学生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欣赏诗词

欣赏诗歌,除了从梳理结构入手外,还可以从探究诗歌的景境情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挖掘其诗蕴内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谢傣在《四溟诗话》中曾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由此可以逆推,诗歌是由景而境,由境而融情。所以欣赏一首诗,首先要看诗歌都写了哪些景物或人事,这些景或人或事都有什么样的特点,诗人凭借这些景(意象),即诗中的形象,要构成一幅怎样的“意境”。而这个“境”正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人正是通过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来实现自己表情达意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中,要有意渗透景境情关系探究方法的教学。

比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如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先找出作者都选了哪些意象,比如首句用12个字写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各有特征:“枯藤”萧条,“老树”凄凉,“昏鸦”怪叫阴冷,三者都造成冷凄暗淡之境;而“小桥流水人家”,虽显得清新幽静,却经不住下面的“古道西风瘦马”渲染,又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了一层荒凉感。

诗人把这些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意象,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这些字的语言特点,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忧伤凄冷孤寂之境中,由此引出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之笔。学生找出这些意象很容易,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诗人为什么要选这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以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最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或勾画出自己脑海中的深秋村野图,想象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肝肠寸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的情景,以更深入地领悟诗人的内心。

第7篇

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

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网络下的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2、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

3、当堂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今天我们来学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投影显示“欣赏”片断)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1.提问学生

2.教师补充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知识)

三、简介作者

由学生简介后,教师补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四、配乐朗诵(范读)

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五、集体朗诵(多媒体显示朗读MTV)

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导。

六、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

七、品味诗歌

采用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宇宙之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

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愁思恰如春水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5.知识延伸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由“月”而“柳”、“长亭”。

教师点拨: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八、播放歌曲《虞美人》

屏幕播放邓丽君演唱的MTV。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体会词的意境。

九、学生背诵全词。

加深体会词人的感情

十、延伸阅读(课堂练习)

1、课后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练习: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2.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3.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得。

4.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象东流水一样滚滚东去,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无忧了。

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1.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这首词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词作之一。

2.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

3.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4.这首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D2、A

十一、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

学生学唱,体味词的意境。

第8篇

在教材入选的古诗中,有不少篇目是带有这种备注式的序的。如《孔雀东南飞》,其序寥寥几十字,故事的概要已清,诗歌的调子已明。这种伤感的调子与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沉重凄苦连为一片。《归去来兮辞》中,相对于不足400字的诗歌,200多字的序未免有点长,陶渊明在序里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被迫出仕,到“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盼望“敛裳宵逝”。这些交代,为后面诗歌情感的抒发做了充足的酝酿。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其序不足40字,写尽阴晴变化,有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对比,我们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中诗人“吟啸徐行”的淡定、从容,感受到苦难里用豁达酿就的那一份诗意。

《琵琶行》的序,也在向读者交作的缘起,但除了这一层,我以为,《琵琶行》的序还有更丰富的意蕴深藏其中。

首先,在《琵琶行》的序中,暗藏着作者最想说又不能明言的幽愁暗恨——迁谪意。

《琵琶行》的序,文字虽少,信息却十分丰富,诗歌主体中的离别、演奏、讲述、倾诉,这里都有。把这些“序”中有、诗中也有,“序”与“诗”呼应的内容抽离,我们就会发现,留下的是这样的几句话:“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在这两句话中,重复率最高的几个词是:“左迁”“出官”“迁谪”。没有这几个词,《琵琶行》的读法可能是这样的:异乡的离别——江畔闻乐——弹奏者的故事——听乐人的故事——漂泊者天涯同悲。有了这几个词的暗示,我们读到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迁谪意”。无论是开头的萧瑟苍茫的离别意,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曲中意、零落难堪的身世意,传递的无不是孤独感伤、磊落不平的“迁谪意”。

其次,序中半显“迁谪意”,诗中极隐“迁谪意”,显与隐相互呼应,收放有度。

我们读这个序时就会发现,一方面,作者在反复强调这种迁谪的难堪之感,一方面却又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果真是“始觉”有迁谪意吗?若仔细读来,就会发现迁谪意是始终伴随的,不独“是夕”。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谪居”是“卧病”的因。“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也许在外人看来,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但在谪居的诗人看来,是人在低处的难堪,芦不精神,竹也恶苦。“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安静的环境,刘禹锡认为是无丝竹之乱耳,白居易说是寂寥和落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和“猿”不是此地的特产,但入耳的缘何只有“啼血” “哀鸣”这两种声音?无非是“以我观物,物物皆著我之色”罢了。“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如果说环境的偏僻、潮湿,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不开心的理由外,春天、花朝、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能唤起作者的快乐呢?最后,作者辩解似的说了一句“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山歌与村笛在别处可以说是山野之音的质朴,在此处是却“难为听”。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因为“迁谪”,作者已经自动屏蔽了所有的快乐。从迁谪的那一刻便开始了不快乐。但白居易如何敢对贬谪他的皇帝说——你从贬谪我的那一刻开始,我便有“迁谪意”呢?

因此,序中反复说“迁谪”来显露心中之意,又用“始”虚晃一枪,将读者瞒过。诗中再谈“谪居卧病浔阳城”,显而又隐,隐而再显,虚虚实实、欲说还休,将被贬谪的牢骚发得恰到好处。

第三,《琵琶行》的序除了表露和掩饰自己的心迹外,也是文章叙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琵琶行》,人们看到的多是其抒情艺术、描写艺术,但叙事的艺术也是《琵琶行》不可忽视的精彩。其叙事不是单一的直线式讲述,而是曲曲折折,反复讲述。

以琵琶女的故事为例,序中讲了两遍。第一遍是对于别人问的回答:“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第二遍是“曲罢悯然”的自叙:少小欢乐,“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第一遍重在讲命运的跌宕,第二遍重在说情感的落差。第一遍,是不动声色的讲述;第二遍是带着情感的讲述。第一遍,是线条,第二遍是着色。与诗歌中的奏曲、讲述遥相呼应,有了这几次的呼应,这个故事日益饱满,读者的情绪一再被推动。而在诗中,诗人又详细讲了一遍:“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这一次的讲述,多了渲染对比,年轻时的风光、年老时的落寞,世人的重色轻才、商人的重利轻别离,都清晰地呈现给了读者。

同一个故事,为什么要多次被讲述?如同“迁谪意”被罩上“始觉”的幌子一样,诗人把自己的故事也放在琵琶女故事的重重包裹和暗示之中。包裹,依然是掩饰真实意图的需要。琵琶女的弹奏不是故事的终点,弹奏是为了引向琵琶女的故事;琵琶女的故事也不是终点,终点是诗人自己的故事。作者讲述琵琶女的故事时,后面始终伴随着诗人自己的故事,伴随着诗人沉重的叹息。这一声深沉的叹息,是为琵琶女,更是为自己多舛的命运。在多次的讲述中,琵琶女已经俨然是诗人的化身,是诗人命运的一面镜子。出于“隐”的需要,故事讲得曲曲折折、回环往复,但又因为这多次的讲述,诗歌的意图得到暗示和强化。

《琵琶行》的“序”,如同房屋的一扇窗,如同一道回廊,既是一道风景,也是我们抵达透视作者心声的关紧之处。穿越诗人设下的重重迷障,我们才能抵达诗歌的核心——被作者掩盖的“幽愁暗恨”。

因为愁和恨居于“幽暗”之处,它们被掩藏得好,所以诗中虽有磊落不平之气却不让人觉得尖锐,虽有牢骚却不让人觉得难堪。诗歌的情感,明亮而不刺眼,文章在“哀”和“不伤”中找到了平衡。无怪乎作为一国之君的李忱在白居易死后也写诗悼念他:“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种“幽暗”的隐藏艺术,为《琵琶行》赢得了庞大的读者群。[本文转自wWw.dYLw.nEt 教育教学论文]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解读情感

毋容置疑,一个“别”字已经告诉读者这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共同回忆曾经学过的送别诗歌:王维《送元二之安西》,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柳永《雨霖铃》,李叔同《送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商隐《无题》,杜甫《春望》,白居易《琵琶行》……回忆激发了兴趣,也强化了记忆,加深了理解,为学习《再别康桥》打下了基础。

二、解读风格

《再别康桥》虽为送别诗,但全诗中看不到一点感伤,一点眼泪,甚至一丝愤怒,一丝怨恨,而是飘逸豪放、淡如烟雾。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采用中正、平和、静穆方式抒情,你觉得跟我们学过的哪些古典诗歌相似?学生陷入沉思,但也很快在记忆的大海中找到了惊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学生的幸福在脸上,学生的收获在心底。不经意间,抽象的诗歌风格问题变得十分清晰而具体。用诗歌解读诗歌竟是如此愉快而有趣。

三、解读内容

1920-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康桥留学两年,期间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并且疯狂地爱上了她,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922年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1928年他又来到英国,重拾康桥旧梦。他感慨万千,情动辞发,吟成了这传世名作。请同学们结合我的描述和诗歌的学习,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诗歌对《再别康桥》的内容做一概括。学生很快喊出了:“烟水(康桥)数年魂梦,何(无)处可追寻?”肯定、鼓励学生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诗人来到康桥,看到一幅幅的美景图画,他又想到了谁?你又想到了哪句诗?有人瞬间开悟:“画图省识春风面(徽因面)。”笔者接着启发,诗人留念康桥,最终与康桥挥手作别,康桥送他离开,我们用哪句诗概括好呢?“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学生几乎脱口而出。在此期间,学生也想到了很多诗句,虽不十分贴切,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生意外的收获已让笔者激动不已。

四、解读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首诗中才子隐秘的情思就是深深隐藏在意象中的。解读意象,我们就能走进才子的内心世界。比如云彩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它常常被喻为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和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彩云”都喻为心爱的美人,纯洁的爱情。遗憾的是《再别康桥》中的彩云和白居易《简简吟》中的“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中的“彩云”一样难以坚守。下面我们就用诗歌解读其它的意象。笔者没有想到的是效果如此之好,简直是一场诗歌的盛会。笔者筛选整理如下:柳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水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青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水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潭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星辉,“南极星辉彩云边,律转黄钟一日前”;笙箫,“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五、解读形式三美

接下来引用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咏性情也”,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诗者,无形画也”,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诗者,守法度也”对诗歌进行总结。重点解读“守法度”,解读“三美”。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创作的“三美”主张与古典格律诗的要求一脉相承。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再别康桥》体现了语言外壳上的古典美。一是注重音乐美,强调音韵和节奏。本诗一节一韵,首尾同韵,首节和未节又节奏相同,回环呼应。二是注重建筑美,强调节的整齐和句的匀称。本诗四行一节,每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多用六七字句,夹杂着八字句,整齐中显出参差的变化。三是强调绘画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再别康桥》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并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如“挥手作别云彩”“青荇水底招摇”“撑篙漫溯寻梦”“笙箫夏虫沉默”等等。

总之,笔者感觉用诗歌解读诗歌是必要的,也是有趣的,广大同仁不妨一试,相信师生都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小华. 诗意的心灵――《再别康桥》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2011,(7).

[2]王东殷.云彩的秘密――解读《再别康桥》[J]. 语文月刊,2015,(2).

[3]李金松. 穿越灵魂的三界,守望永远的家园――《再别康桥》的性灵解读[J].文教资料,2007,(1).

[4]邬建芳. 用诗情召唤诗情――《再别康桥》课例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6,(12).

[5]陈绪石. 多情自古伤离别――《再别康桥》解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3).

第10篇

关键词: 小说《长恨歌》 上海弄堂女儿形象 女性叙事分析 悲剧淡化处理

有人说最能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莫如这个城市的子民,而在中国千百座或是古雅或是传奇的城市里,上海是最让人记挂的。半个世纪前,张爱玲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半个世纪后,王安忆谱一曲《长恨歌》,书写弄堂女儿的别样人生。在小说《长恨歌》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张爱玲的影子,流言、旗袍、爱丽丝,那些旧式的繁华和落寞,也因此王安忆为一些学者所诟病。本文主要对《长恨歌》中上海弄堂女儿形象的女性叙事分析和悲剧淡化处理两个层面进行细读。

一、上海弄堂的女儿

首先,细节描述向来是女性叙事的特征,因为细节同“国家”“统一”“革命”等宏伟的见解相抵触,它常常是感性的、繁琐的、冗长的章节。[1]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是典型的待字闺中的女儿,总是闭月羞花的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上海的时装潮流,她们是勤恳老实,忠心耿耿,亦步亦趋的……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姐妹怯怯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泪……”。[2]小说一开篇用三个小节介绍“弄堂”、“流言”和“鸽子”,前三者细密地铺垫让主人公形象蒙上了一股温婉迷离的色调,半推半就间王琦瑶登场了。她是美丽的,乖巧的,谦虚的,不那么高不可攀的,可亲可爱的小家碧玉。用作者的原话说:“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的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做王琦瑶。”此时的王琦瑶还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偶尔同朋友吴佩珍耍点小心计,维持在小姐妹情谊间的优势状态罢了。最有意味的一处细节是王琦瑶在片场受挫的经历,当时吴佩珍的哥哥让王琦瑶去试镜,王琦瑶满心期待到了片场,当镜头灯光打照在她身上时,缺乏生活经历的她木然了,拍摄扫兴而归,为此她同吴佩珍的友谊也就撕裂了,因为她觉得自己太没有面子了。

弄堂的女儿是富有心机的、爱慕虚荣的。和吴佩珍分手后,很快蒋丽莉成了王琦瑶红花下的绿叶,如果说开始住在蒋家里是蒋氏母女热情促成的,那么之后王琦瑶一面迎合蒋母,一面哄着蒋丽莉,都说明王琦瑶的深谙世故,利用她们家的优越条件,过她小姐般的生活。而后程先生同王蒋的“恋爱悲剧”,亦入木三分地展现了弄堂女儿的世俗面貌,不觉可憎,反而有些可爱的味道。及至同李主任相遇,有了第一段充满冒险的爱情,不得不说是一种虚荣使然。即使是成了女儿都出嫁了的母亲,她依旧憧憬着风姿绰约地吸引异性,依旧要在舞会和派对中缅怀往日的罗曼蒂克。

作者一次次写道:“王琦瑶的美不是那种文艺美,她的美是有些家常的,是在课堂供自己人欣赏的,是过日子的情调。她的美里缺少一点诗意,却是忠诚老实的。”[3]在这里,作者反复这样描写,正是为了表明王琦瑶虽然有出众的相貌,但至多不过是个平凡的女子,可以说已经暗暗埋下了伏笔,王琦瑶上不了大阵仗,抬不起大局面,她不属于十里洋场中倾国倾城的交际花,如陈白露、葛薇龙一般,爽爽利利过一把梦幻泡影的生活。她是上海所有弄堂女儿的代表,所以她是选美比赛的“三小姐”,冠以“沪上淑媛”的名目,“这名字有着海上生明月的场景,还是人海,月是寻常人家月”。[4]

其次,女性主义叙事在王安忆小说的创作中显现出一种普遍男弱女强的两性关系叙事模式,解构了传统的男强女弱的性别秩序,显现出女性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

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是王琦瑶,故事围绕她的一生进行叙述,从整体来说王琦瑶作为弄堂女儿的化身始终处于被高举的地位。虽然作者也揭露王琦瑶的弱点和她的市民气味,譬如描写她如何自甘自愿当李主任的情人,如何勾引毛毛娘舅,如何同芳华正茂的女儿斗气,但都是带着理解的温情笔调来叙述,并且十分明显地显现出一个弱女子在大时代中的随遇而安。值得一提的是,像王琦瑶似的女性,行走在传统与现代间的一条路,既区别于女权主义作家笔下的“出走的娜拉”,投身革命事业或者现代化职业,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在家相夫教子的瑞珏。她受过高等教育,但她选择类似交际花的生活,似乎屈身了,似乎堕落了。

不过张爱玲在散文《谈女人》里说:“几千年来女人始终处于教化之外,焉知她们不在那里徐图大举?”[5]屈从只是暂时的,沉默是更激烈反抗的前兆,王琦瑶是弄堂的女儿,身上散发着这个都市特有的物质气息和欲望气息,这是一个普通都市女性的平凡甚至平庸。这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出作者自身的女性观,王安忆所认同的女性是那种内心足够强大,能强忍着压力面对生活的风云变幻,而不从道德的圈子对这个女性进行品评。

二、“悲剧”的淡化

哲学家叔本华在揭示悲剧内涵时,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悲剧,其一是“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其二是“盲目的命运”;其三是“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6]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当推第三种悲剧,用今天小说的语境解读,也就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自然生成的悲剧,包括意念悲剧、性格悲剧和心灵悲剧。

相比于白居易笔下的唐明皇与杨玉环的悲欢离合,我们在审视小说《长恨歌》的时候,会发现披盖在充满悲情意味名字下的这个故事似乎不是那么的感人肺腑,让人唏嘘怅恨。可以说,《长恨歌》所呈现的故事似乎刻意淡化了悲剧意味,她的一生也将只是平凡的,李主任的匆匆来去,犹如惊鸿一瞥,即便偶有波澜;同毛毛娘舅和老克腊产生的爱情,面对岁月沧桑的洗礼,同朴实的生活相比,也变得无足轻重了。王琦瑶式的弄堂女儿有几分浪漫,就有几分实际;有几分风光,就有几分惨淡。王琦瑶的人生既不是意念悲剧,又不是性格悲剧,更不是心灵悲剧,读完小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共鸣。

王琦瑶最后在“碧落黄泉”一节里死于小流氓“长脚”的手下,这也是长恨哀歌,繁华一梦中少有的一次怪诞之美与忧郁之力。和这个死亡联系起来的是裸的金钱和一个妇女老态的细颈脖。没有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严肃意味,而留下了一种被轻侮的肮脏罪恶,这把小说先前各种美好流丽的画面全部瓦解了,这样的一种结尾处理是作者特意地反叛,因为王安忆本来就要写一部别样的上海故事,从一开始就表明了,这是一个由“流言”编织而成的上海故事,它是小“历史”。

此外,不知道是否因为部分运用了文学经典《长恨歌》的名字和其中故事的意味,作者在叙述王琦瑶的故事时,时不时特意安排了伏笔,例如主人公一出场有一处闲笔写道:“爬山虎的长寿也是长痛不息上面写满的是时间的字样,日积月累的光阴的残骸,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这是长痛不息的王琦瑶。”还有当王琦瑶逃难回到邬桥外婆家时,外婆有这么一番心理活动:“外婆看着眼前的王琦瑶,好像能看见四十年以后。她想这孩子的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如此的经营描写,把王琦瑶的最后结局又推向了命运说。而这样的一种处理,同样也淡化了小说的整体悲剧意味,因为这不关乎王琦瑶在人生选择上的挣扎和抗争,不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激愤。

三、结语

“张爱玲的人生观走在了两个极端之上,一头是现实现刻中的具体可感,另一头是人生奈何的虚无”。[7]王安忆试图在张爱玲影响的焦虑之外另辟蹊径,《长恨歌》作为一种模仿中的创造可以无愧。但小说失却了艺术张力上的壮美和苍凉,精致装帧的图卷虽然极繁复极华丽,还是让人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

参考文献:

[1]周蕾.现代性和叙事――女性的细节描述.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上海三联,2008:268.

[2]王安忆.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7:19.

[3]王安忆.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7:30.

[4]王安忆.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7:36.

[5]张爱玲.谈女人.色・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咏史诗 歌咏 批判 现实性

【论文摘要】本文从徐寅所处时代背景出发,着重讨论了徐寅咏史诗的内容,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性。咏史诗是徐寅诗歌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品,对我们研究徐寅起着具有重要的作用。

怀古咏史是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在晚唐五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咏史诗更加繁盛。诗人们漂泊乱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照历史兴衰,使这时的咏史诗融汇着对现实的讽喻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冲击力量。此时的徐寅写了一系列咏史诗,这些诗不落窠臼,别有寄托。这部分诗歌也是徐寅诗集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代表作品。从诗歌内容上看,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的描写,有对 占代先贤的歌咏及对历史上反面人物的的深刻批判。

首先,对历史事件及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抨击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情怀。徐寅有一首咏史诗描写过去的战争场面,《和人经隋唐间战处》:“卷旆早归国,卧尸犹臂弓。”、“草间腥半在,沙上血残红 。”通过对战后战场环境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战争的惨烈。时代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主题唐末五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当时中原 一带经常处于战乱之中。徐寅曾经长期寓居京城,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烽烟千里、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这些都在他 的诗歌中真实地反映出来。

徐寅在诗中对几次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揭露。如唐末黄巢起义时攻破长安,僖宗被迫逃往蜀中,徐寅有诗 《闻长安庚子岁事》记载此事,“羽檄交驰触冕旒,函关飞入铁兜鍪 。”写出了前方金戈铁 马的危急战事;“皇王去国未为恨,寰海失君方是忧 。”写强敌压境 ,国君弃国逃亡,天下百姓流离失所;“五色大云凝蜀郡,几般妖气扑神州。”“凝”、“扑”突出了当时形势的险峻;尾联表达了对明君的渴望,也写出了诗人的悲愤与无奈。起义过后没多久,天佑元年即 904年,朱全忠纂唐,徐寅作诗反映了这场浩劫:“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风凰饥。”(《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其次,徐寅在咏史诗中歌咏了古代先贤的高洁品行,有的表达了对圣贤 的仰慕 ,如“布衣空手取中原,劲卒雄师不足论。楚国八千秦百万,豁开胸臆一时吞。”(《读汉纪》)“能均汉祚三分业,不负荆州六尺孤 。”(《蜀》)对诸葛亮的丰功伟业高度赞扬。唐末由于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的混乱局世,造成小人 占高位,而贤人则备受摧残。作者 自已也是屡试不第,怀才不遇,正是 由于有这样 的生命体验,徐寅在诗中对历史上的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给以了极大的关注,流露出末世知识分子忧患意识,对自己的艰难处境深表愤慨。《读 史》一诗对范增的不平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亚父凄凉别楚营,天留三杰翼龙争。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读史》)诗中亚父即指范增,范增曾辅佐项羽 ,但意见不被采纳,愤然离去,后忧愤而死。“高才无主不能用,直道有时方始平 ”是本诗 的主旨,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增的惋惜之情。徐寅足一位 自视很高的诗人,在诗中曾以李白自诩,“借将前辈真仪比,未愧金奎李谪仙。”(《咏写真》)同时他也确实很有才华,早年在长安时就已有赋名。所以他又不甘于就此沉沦,心中仍对 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逐臭苍蝇》:“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诗中运用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对他们特立独行的品行推崇备至,并借以自况,曲折表达自己不肯随流俗的处世哲学和高尚节操。“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 (《龙蛰二首》)表达了诗人盼望早 日看到政治的清 明,能够一展鸿 图的愿望。

第三 、徐寅咏史诗中充斥着对历史上反面人物的无情批判。身处乱世的徐 寅有感 于唐末混 乱的政局 ,借咏史诗针砭晚唐统治者的用人之道,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并表达了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徐寅善于运用对 比、反衬的手法,如 “在井蛰龙如屈伏,食槽骄马忽腾骧。”(《魏》)将蛰龙与骄马进行了对比。“宣尼既没苏张起,风鸟不来鸡雀喧。刍少可能供骥子草多谁 复访兰荪 。”(《寓题述怀》)此诗中把孔子与苏秦、张仪,凤鸟与鸡雀、杂草与兰荪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不合理的用人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徐寅还在诗中表达了对奸佞小人 的无情嘲讽,如 《张仪》:“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 。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将张仪比作令人厌恶的苍蝇徐寅有些咏史诗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徐寅借咏史诗讽刺封建 帝王 昏庸误 国以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楚于与陈后主作为亡国之君的代表对象 ,借古讽今,抒愤 寄慨。诗中这些人物形象的选取都具有典型意义。因晚唐社会危机四伏,而皇帝仍是整日游乐嬉戏,荒于酒色,至国家安危于不顾。作者选取的这些人物具有封建统治者残暴、荒淫、骄奢与昏庸的共性,联系起来写引发读者的思考,作为历史的警钟,具有有深刻的现实讽喻意义。陈后主是南朝陈的最后一位君主,荒淫误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徐寅曾作一首《陈》,“兵戈半渡前江水,狎客犹闻争酒巡。”此句将盛与衰 、乐与哀作了鲜明的对 比,写出了陈后 主国破身亡的狼狈之态,与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有异 曲同工之妙。“六国商于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君王不剪 如簧舌,再得张仪欲 奈何 。”(《楚国史》)写楚王亲佞幸、远贤能,结果偏听偏信,上当误国的史事,恨最多”起笔不凡,把古人悼古伤今的强烈感慨传达 了出来。

“良弓休绾剑休磨”说思想上解除武装,听信奸言。此诗是对楚亡历史教训 的总结,同时也为当朝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在《明妃》中写昭君出塞的原因“不用牵心恨画工,帝家无策及边戎 。”将批判 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徐寅此诗自出机杼,别有新意。“不用”一词 即否定了前人的结论,“帝家无策及边戎”一语中的,对昭君出塞的原因成功的翻案。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帝王,具有辛辣的讽刺作用。由于唐代文人思想较少拘束,甚至敢直接以前朝帝王唐玄宗为讽刺对象,对玄宗不理朝政,信用奸佞,排斥忠良的昏庸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如《开元即事》:“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点明了诗歌主 旨,说明了昏庸无道的唐玄宗才是罪魁祸首,单单一个杨妃又如何能破国呢?此诗对安史之乱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否定了杨妃破国的片面观点,以敏锐的历史眼光,将斗争的锋芒直指唐 玄宗,对统治集团的远贤近佞,荒淫腐败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首 “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马嵬》)更是成为翻案之作的代表。表达了对唐玄宗的愤恨之情,蕴含强烈的家国之悲。

徐寅进行诗歌创作活动的时间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黑暗、矛盾尖锐,徐寅通过自身的坎坷经历,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其诗歌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现实。这些咏史诗大多先写史实,后发议论,写史是为了咏怀,其写作基调大多比较低沉,借诗歌创作抒发了个人内心郁积的苦闷,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但又不甘于隐的沧桑之慨。徐寅的咏史诗具有鲜 明的现实性 、思想性和重要的社会意义,显示出作者强烈的时代意识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其作品的思想性得到升华。

第12篇

2016年,根据小说改编的手游“阴阳师”以其不落俗套的剧情深受众多网友的喜爱,其热度至今未减。2017年,《妖猫传》仍旧延续了这类奇幻风格。巧合的是,这两部作品也是梦枕貘同时创作的。而与《阴阳师》相比,《妖猫传》更多了一分入世的味道。

梦枕貘被誉为“日本奇幻小说超级霸主”,他的改编作品近几年获得了中国大众的高度关注。梦枕貘本名米山峰夫,1951年生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197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日本文学系。这些经历使作者能够站在真实的现场,呼吸到那里的空气,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场感”。这给予了他构思《妖猫传: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这个庞大故事强大的力量支持。

无论是游戏化的《阴阳师》,还是影视化的《妖猫传》,梦枕貘的这两部作品都因为相关的改编作品而受到了中国大众的广泛关注,日本这类奇幻小说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妖猫传》无论是玄幻诡谲的叙事风格,还是淡雅闲散的人物刻画,都令人兴致满满深受吸引。电影开拍前原著作者梦枕貘和导演陈凯歌还一同去襄阳实地勘景,这也显示了电影《妖猫传》对原著的尊重。

早在六年前,陈凯歌有感于襄阳“有美丽的汉江,有诸葛亮的故居,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是一座恰到好处的城市”,与当地达成协议,要在襄阳拍摄魔幻大片《妖猫传》)。陈凯歌的专业美工团队在唐城呆了6年,从头到尾参与了设计和建造,所有的布景都是为陈凯歌的电影服务,整体风格以盛唐为主,按真实比例还原古唐建筑,虽然是古建筑,但是也用了现代流行的蓝色。陈凯歌每次去唐城考察时,都十分关注建筑的细节问题,力求充分展示盛唐文化风格。

有趣的是,电影主角猫咪也经历了海选。书中所描述的这只有着通天眼的猫妖非常讨人喜欢,它戏谑地看待人世,很多事它都看得通透,却仍然不肯置身事外。在人世大为折腾的它,完全享受融入其中的乐趣。在现实中,经历多轮评选后,一只名为Luna的黑猫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电影中最大牌的演员。

出人意料的是,梦枕貘曾先后15次来到中国,最喜欢的小说是中国的《西游记》和《搜神记》。1986年,他从西安出发,循着玄奘大师的足迹一路向西,沿途探寻古迹,收集写作素材。1987和1988年,又继续《西游记》征途,游历了吐鲁番和天山。

从中国历史中采撷素材创作出来的小说,也使得梦枕貘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认可。梦枕貘的作品在日本小说界得到了一个新的评价:“这位作家如果充分发挥的话,也是可以写出古典作品的。”

梦枕貘说,日本人所理解的杨贵妃之美,与她的悲剧色彩有关。因为悲,才更显得美。再加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平安时代,《长恨歌》传到日本,这首诗是绝对的经典,日本人在学校里学习中国古诗词时,老师通常会告诉他们,只要能够背诵《长恨歌》全诗,便可以读懂中国的汉诗了。“我自己到现在也背诵不了《长恨歌》,却一直没有忘记老师说过的话。” 梦枕貘说。

《妖猫传》故事以九世纪的历史人物、入大唐求密宗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为主角,以《长恨歌》为主脉,大胆且狂妄地利用李白、高力士、安倍仲麻吕、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人物作为衬托,讲述了因杨贵妃之死而引发的一连串诡异且柔情的事件,抒发作者本人的宇宙观,构成了一幅庞大的历史幻想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