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诗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歌是人类抒感的一种方式。某些特殊的时代,还一度出现诗歌的空前繁荣,像古希腊的荷马时代,中国的唐宋王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诗歌始终与人的生活同在,并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不断地演进、变化和发展。19世纪末,西方世界兴起了,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文艺思潮;到20世纪初,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又盛行一时,西方现代派诗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成为当今世界诗歌的主流。受西方文艺浪潮的影响,我国现代派诗歌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金发的象征派,戴望舒等人的“现代”派;进而到四十年代的“九叶派”,六、七十年代的“朦胧派”、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派”以及以纪弦为代表的台湾“现代派”,演绎成中国新诗史的风景线。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一度音程嘹亮的中国现代诗,随着20世纪的结束新世纪的到来而不再嘹亮,它的声音越来越喑哑、怪异,以至被铺天而来的物质的声浪所覆盖。
和海子一同湮没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朦胧诗、先锋诗可谓代表了中国新诗的主体风貌,诗坛一度呈现出热热闹闹的景象。但是,随着海子、顾城们的决绝而去,中国现代诗也好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出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中国文学(含新诗)读者面日益萎缩,在社会层面上越来越边缘化,正急剧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人甚至评价说“新诗时代已经终结”。
被称为“麦地诗人”的海子,以其短暂的一生充当“麦田守望诗者”,用麦地意象编制他内心隐秘的痛楚和理性的花环,用近乎悲悯的声音表达对于土地的关怀。他站在孤独的夜里凝视着大宇宙,因悲悯而悲情,又因悲情而悲悯,于是从灵魂深处滋生出诗人的“弃世”之想。或许正是这样,“生命个体最辉煌光芒的顶点,在于个体生命的消失”,因之他毅然选择了“形而上死”的方式。“先一锋”就这样殒落了,口中念叨了数声《亚洲铜》。有人这样哲学而诗意地描述“海子死了”的意义:“海子是农业文明的殉葬者,而技术文明的象征物一火车,碾过他的身体,他从技术文明与工业文明交叉的迷雾中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家园。”
海子选择从坚硬而冰凉的铁轨上去了,留给我们几大捆麦子。当我们目睹着金黄麦穗的时候,我们分明听到一个声音在天空回荡:姐姐,今晚我在德令哈/我两手空空……
对于海子而言,独对那个血色黄昏是不需要勇气的,因为他有的是信念和绝望。他要用灵魂的飞升来完成他生命的诗行。他做到了,尽管这最后的诗章运笔过于冷酷。(这一决绝的行动完全出自诗人个体的动因,却连带得“先锋”诗歌群体分崩离析)有关“麦子”的诗歌渐渐稀少,代之以后现代的“语言断裂”。
有人认为中国新诗作者的主体成员是直接小农和变相小农的文化代表,这种说法未免编颇,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不无道理。就中国当代诗歌而言,不能用这种观念来框注诗人的品味和盘识,而只能从叙述话语的层面进行诠释。有关麦地,有关农业,有关家同,它只是一个角度,一个切入点。先锋诗人们正是从这个人口进入诗歌的世界,经过理性与情感的双重阵痛而分娩出打上鲜明时代烙印的现代派诗歌。一时之间,逼入我们视野的都是麦子的光芒。“麦地在山丘下一望无际/我们在山岳上穿起裸麦的衣裳/迎着地球走下斜坡/我们如此贴近麦地”(骆一禾《麦地》)。“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海子《答复》)。这里,“麦子”在诗人的眼睛中不只是麦子,它是一个超越了凡俗心态的新的境界,寄托了诗人所特有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遗憾的是,麦子的光芒闪耀的时间太短暂了,随着海子、骆一禾等“先锋”者的沉落,急速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进入永恒尘封的岁月。
“先锋”走了,“后现代”来了,只是“麦子”的光芒已然黯淡。
暗夜里飘忽的孤独
在人们看来,诗人总是高昂着头颅,一边拉动着他们手中的那架“竖琴”,站在某个高度庄严地抒情。在民间,诗人们痴迷地结成各种群团,打出各种各样的旗号,为维护各自的主张而喋喋不休。这些现象给我们的感觉是:诗坛还是挺热闹的。
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我们的社会已不再纯真,诗人们只好抱成一团。他们自己写作,自己阅读,自我欣赏,全然不管外在世界的感觉。他们浮游于物欲横流的时代,若明若暗,若隐若现。他们述说着,声音很大,甚至有点儿歇斯底里,像一些神经过敏者,但是,更多的人们却什么也没听见――因为他们没有预备这只欣赏的耳朵。
诗陷入某种尴尬之中,诗人则站在尴尬的原点。
在时代风潮中,在生存维艰的现实前,诗人们垂下了高傲的头。
诗人们在黑暗中抒情,抒情的诗人像一座孤岛。他们从嚎叫到悲泣,在物质主义的夹缝中。尽管他们姿态很优雅,时而发出一两声美妙的声音,却不被世人理会。而音乐却流行开来,那些流行的音乐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浸。到处是城市恋曲和乡村小调,纯粹的诗歌遭遇掠夺,并被漠视、轰赶和驱逐。
诗歌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
而诗歌自己进行着拯救。海子站在旷野上痛切地呼喊,汪国真在肤浅的真理上天真地弹唱,顾城独立大海的一角绝望地独白。而这一切努力相对于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都显得太渺小,他们的努力拯救不了诗歌。现代人的心态浮躁,理想和信仰一同幻灭了,太多的人道德沦丧人格缺失感情苍白,他又何来诗歌的耳朵,又如何不失聪于纯粹的文学?
先锋离去了,后现代进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诗人们用精神构筑了一只诗歌的魔方,诱使后现代们进入,于是诗人们像幽灵一样游走在诗的迷宫,像蚕儿一样结成一颗颗的茧。其结果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诗歌,幻化成语词的恶意组合、荒谬的联想与嫁接,噩梦般的呓语以及无关痛痒无病的文字游戏。诗歌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参考、情感的寄托、希望与梦想的存取所。
诗歌何以被主流生活所拒绝?是世人背离了诗歌,还是诗歌背离了世人?或许,是诗人背离了诗歌,而诗歌背离了生活。
终结或复兴
随着信息速度的加快与物质主义的泛滥,时尚文化的时代到来了。那砦休闲的、快餐的、娱乐的、煽情的“新文化糕点”纷纷挤上现代人的餐桌。君不见在哪个书店书摊里不是充滞着知音家庭、倾情讲述、明星隐私,还夹杂着哈利波特式的玄幻 或厉鬼?曾经散居在报刊杂志上的诗歌你还能读到几行?还有哪一种诗歌杂志被堂而皇之地挂在书架上?若说主情而精短的诗歌,该是最有理由成为人们的文化快餐了,何以却游离于流行文化元素之外,远离现代人的视线?是我们的诗歌作为一个生命体行将萎缩并消亡了吗?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产物,永居人类精神之巅。只要人类还在这浩淼宇宙中生息繁衍,诗歌就会伴随着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重要佐料。
诗歌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终结,某种特定形态的诗歌却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终结和消失。或许当今的某些诗歌正呈现出这样的形态:它扮着古怪的脸谱,以晦涩滑稽的声音继续着无望的,沉迷于诗人个体而非公众的情绪,自鸣得意地组合着汉语词汇,以诗的形式排列并予以发表,很难想象这种完全个人化的古怪的扮相会让世人心甘情愿的接收,此类诗歌的面目不吓倒读者才怪呢。
我们不能不为中国今日之“现代诗”的走向担忧,因为今天的一些诗人们把荒诞离奇的手法当作高明的创意,他们大多藏身于阴影之中,浅唱低吟,无异于让自己迷失于幽暗之中,他们彼此孤芳自赏,却无视大众的审美情趣。他们决意要与读者捉迷藏,不是公众看不到他们,而是他们主动撤离出人们的视线。他们的态度与他们的创作产生了一种离心力,不难想象,这种离心力越大,诗人们就越有被抛离生活圆心的可能。试观今日之诗坛,有多少诗人还在摇旗呐喊,又有多少诗人偃旗息鼓转投别的怀抱了。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读程式化现象的存在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观念禁锢着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给学生灌输一些固定的、程式化的答题模式,而并未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身对诗歌的主动体验。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中,部分教师钟情于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诗歌流派等表面知识,对诗歌中诗人的情感也从应试答题的角度指导学生,大大降低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读随意化现象的存在
虽然对现代诗歌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独立体验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所谓个性化阅读并不是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随意解读,而应该立足于文本和诗人的自身经历进行科学的解读,最大程度的尊重诗歌文本的客观性,继而在此基础上根据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进行重新构造。然而,脱离文本进行随意解读的诗歌阅读活动仍然广泛存在,严重束缚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文本细读法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联系
(一)文本细读的概念
何为文本细读?顾名思义,文本细读就是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充分的阅读,但是并不意味着将每个字词放在显微镜下进行仔细的检查,而是要以语言为基本点,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方法,通过创建特定的语境,从而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将文本细读法应用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来,应该更强调其包容性,始终以文本的语言为出发点,在对文本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文本细读和现代诗歌问题的内在联系
之所以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文本细读法,是因为苏教版教材中所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对于这些经典的作品,就应该对其文本进行细致充分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取文学审美价值,提高文学修养。首先,现代诗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如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诗人就透过精炼优美的文字传达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其次,现代诗歌所具有的高度凝练性也需要对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如在艾青的《北方》一文中,作者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凝练为优美的语言,但与此同时,必然会造成情节的跳跃,而这正是现代诗歌的特征。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现代诗歌结构的细读
在进行现代诗歌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基本的了解,如果缺乏对诗歌整体的把握,将会很难深入到诗歌文本中去。要对诗歌的文本结构进行细读,实际上就是要把握好诗歌阅读的节奏和旋律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既是约束和奔放的协调,又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因此在对现代诗歌进行细读的过程中,应该把读放在重要的地位,尽可能的把握好节奏和旋律。首先就是要找准诗歌的感情基调,其次要感受诗歌内在的韵律起伏。如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一文中,整篇文章都是高昂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以一种激昂明快的旋律进行阅读。但与此同时,由于该篇诗歌的整体情感比较积极,所以要处理好情感和节奏的关系,在文章最后可进行情感总爆发,使整个阅读过程有一气呵成之感,给自身和别人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现代诗歌语言的细读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的现代诗歌中,都是以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人文价值选入其中的,诗歌语言自然是极其精炼优美的,同时具有就较强的张力,不仅对所写的事物进行描述,还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最终达到人与物的有机融合。因此,我们教师在对现代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语言进行仔细的阅读,反复品味,有时一个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含义。如冯至的《别离》一文,其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对人世间美好友情的歌颂,通过“挥手”、“辽阔”等词语表达出了友情的价值,传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3页)
(三)现代诗歌意境的细读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都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优秀现代诗歌作品,而优秀的诗歌,总是能够传达出一定的艺术意境,可以说是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将一系列的诗歌意象进行整合,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的过程。因此,在运用文本细读法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对个别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推敲,还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对诗歌所营造的意象进行探析,从而真正领略到诗歌的魅力。
四、以苏教版中的《北方》为例对文本细读法进行探析
在对艾青的《北方》这一现代诗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笔者把该诗歌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背景,进而从整个诗歌的意象出发,深刻把握诗歌的意境,并能够体会到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爱国情怀。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运用文本细读法对该诗歌进行具体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对文章的细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其次,要带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细节进行分析,例如在诗歌的第四小节中,诗人艾青三次重复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诗人重复该句话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强烈意志和由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对祖国最炽热的爱。最后,通过指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如“暗淡的灰黄”、“孤单的行人”等,让学生在对意象的理解中深刻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升华主题。
一、 发现现代诗歌的音韵美
虽然许多现代诗歌不大讲究押韵,但是毫无疑义押韵的现代诗歌,读起来在听觉上更具美感,而苏教版小语教材所选用的现代诗歌,无一例外都是讲究押韵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常会引导学生去找出每一行诗句的韵脚和押韵的字。比如《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青波。在学生都能背诵、能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作者情感之后,我让学生分别圈画出“多”“波”等字,然后,让他们再读诗歌,重点关注圈下来的这些字,说说听起来动听悦耳吗?
让学生体会到现代诗歌押韵所带来的美感,当然不是仅仅靠一两首诗歌的教学就能完成的,还要向学生多提供一些押韵的诗歌,当然包括古体诗歌。只有诵读多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独特的音韵美感才能得到熏陶,才可能产生热爱现代诗歌的情感。
二、 读出现代诗歌的节奏美
现代诗歌特殊的表达方式,有强烈的节奏感,诗歌的节奏美由此体现。教学中,没有必要对学生讲解这些理论,而是结合具体的诗句一起“敲打”诗歌的节奏。《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中有这样的诗句:“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在教学时,这种节奏感只有通过朗读来呈现和感悟,如果学生对节奏的把握还不够的话,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诵读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先范读,再让学生充分朗读,让诗句抑扬顿挫和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强化,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心灵的节拍。
三、 再现现代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现代诗歌的灵魂所在,每一首现代诗歌都通过某些意向的叠加来表达特有的意境。在教学现代诗歌时,还不能仅仅依靠诗人所提供的文字符号,来获得诗歌意境的体验,还要搜索和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丰满的、立体的信息资源,读者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想象和补白,从而尽可能地再现和还原诗歌本身所要呈现的意境。《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歌,以饱满激昂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而运河就在我们身边,淮安是著名的运河之都,这样,就让学生对运河有了亲切感。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追溯运河的起源,了解运河的发展历史,体验灿烂的运河文化,当学生获得比较丰满立体的意境体验之后,再去诵读这首诗歌,感受就会更加深刻了。
四、 感悟现代诗歌的修辞美
修辞是诗歌写作的重要技巧,从古体诗歌到现代诗歌,比喻、排比、拟人、反复、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读者徜徉于诗情画意之中的同时,也不得不惊叹于诗人运用修辞所带来的精妙神奇的表达效果。在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比比皆是,而通感、象征等手法也不少见。再如,《水乡歌》中的“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当然,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机械地向学生讲解这些修辞手法的理论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感悟这些修辞的运用带来的美感。
感悟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还需要学生凭借积累感悟,这样,学生对现代诗歌中的修辞的作用才能心领神会,领会到修辞所创造的美,学生也会从中学习到如何用恰当的形式去表达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淮阴实验小学)
【关键词】现代诗歌;现状、成因分析; 方法探究
一、初中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现状及成因
笔者曾对某中学初三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喜欢现代诗歌的;现代诗歌优美的意境、饱满的情感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学生认同学习现代诗歌有助于美好性情的养成;但是学生课余却很少主动诵读现代诗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能张口说出的现代诗句。
结合问卷中学生给教师的建议来看,笔者分析认为,目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分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中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使现代诗歌处境尴尬
翻看一下历年中考试卷,很少有涉及现代诗歌内容的。在紧跟中考导向的前提下,很多老师很难把现代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的美,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较弱的农村学校。
(二)选编教材的现代诗歌文本内容缺乏时代感
很多语文教师又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延伸拓展,语文课本似乎是中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唯一途径,从而造成除了从课本上学到的为数不多的几首现代诗歌外,学生们基本上再也说不出其他的现象。当然选入文本的这些诗歌都是中国现代以来很好的作品,但有限的篇数,还是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广度。
(三)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认知有待改进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没有足够重视。对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并且阅读的现代诗歌作品数量有限,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美,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缺乏兴趣,不能很好地完成大纲要求。
二、现代诗歌教学新实践
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当下新形势,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现状和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究现代诗歌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得到高尚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打开现代诗歌的一片新天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现代诗歌,自然要投其所好,采用一些方法,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1.让学生为现代诗歌选择朗诵的背景音乐
诗歌是诗人用文字构建的拥有音乐感的意境。诗由歌起,歌由意生。语文教师要把脉学生生命的律动,他们爱唱爱跳,爱新奇的东西,现代诗歌是诗!是音乐!是舞蹈!那就把诗歌交给学生自己玩吧!
学习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学生有的配阿炳的《二泉映月》,有的配电视剧《士兵突击》主题曲,有的用纯钢琴音乐《TEARS――眼泪》,比较效果之后,学生最后一直认为小提琴《沉思》既不过于激昂又不过于忧伤,更适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此一番比较,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高了,唤起对诗歌的向往和追求。
2.从普通话版到方言版诵读现代诗歌
诗有最精粹的语言,是文学的经典。如何读诗?才能让学生感受诗人情感,领悟诗歌哲理呢?单一的诵读模式,程式化的朗读指导,学生习以为常,诗歌教学不妨来点“麻辣烫”。班级的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省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言朗读歌诗,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让诗歌教学课堂充满情趣,不同的乡土文化在课堂形成碰撞,诗歌语言悄然发出新芽。
(二)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联读优秀现代诗作
1.上好单元小结课
让学生在比较中品评诗歌,不同时代,不同思想情感,学生把学习体验提升到语言表达高度。认识诗歌的视角多样化了,视野就会越广阔。学生内心世界是跃动的,眼中的世界也满是诗的元素。
2.对现代诗歌拓展联读
学习现代诗歌单元,引入《雨巷》《致橡树》《再别康桥》等优秀诗作。通过一些撼人心魄的诗句,让学生心灵跃动起来,既是从内容上吸取个性思想的滋养,又是从形式上学习时代句子的创新。学生心灵就会开出自我的花朵。
(三)由仿现代诗歌到诗歌创作
诗歌与生活、生命联系紧密,初中生有着懵懂丰富的情感,就其天性来说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诗人,教材中选录的现代诗歌篇目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仿写的最好范本,模仿的目的不是机械移用,而是站在名家经典的肩膀上,激发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创作热情。从模仿到创作,学生完成了对现代诗歌认识质的飞跃,就会把写诗当成一种生命能量的释放。
语文教师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和情怀,这种气质和情怀表现在:让你的学生爱上诗!你的课堂要多角度呈现诗歌的魅力,带给学生诗歌的感动,慢慢浸润在文学气息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理解穆旦这首《春》,首先必须掌握“他”和两个“你”所称代的内容:“他”承前,指的是“绿草”;第一个“你”为启后,代“花朵”;第二个“你”,没有具体所指,用以启迪读者。在这里,诗人用全知视角写“他”,写“他”与“你”的关系,既展示自然春天的美好,又具“满园春色尽在眼底”的气势。
在现代诗歌中,人称代词往往有独特的意义。它最能体现诗人独具的匠心,也是读者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现就以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的课文为例,简述各类人称代词在诗中的重要作用。
1.第一人称:“我”在现代诗歌里出现频率较高。跟小说不同,它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的寄托物。它有时以己代物,有时以物喻己,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诗人情感。
郭沫若的《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宇宙的一切来吞了”。由第一人称“我”来代表天狗。通过“我”具有的强烈自我意识的大胆宣泄,以排山倒海之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特点的崇尚个性解放的五四精神。
昌耀的《河床》:“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干枯的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等, 都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这样既消弭了河床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又赋予河床以象征意义。在这里,所有的形象特征既是河床的,又是远远大于河床的,诗人从中渗进了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以此达到河床与诗人、物我同一的境界。
2.第二人称:现代诗歌中“你”、“你们”的出现,往往与抒情主人公构成对话情景,便于抒情主人公向对方的感情倾诉。
杜运燮《井》:“我是静默。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诗歌开头以第一人称“我”自述形式来表现井的品格。可到了第二节:“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引进了一个“你们”。 这里的“你们”,是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通过“我”与“你们”的对话,凸显“井”的献身精神以及高洁、自持的品性。
何其芳《预言》:“一定要走吗,请等我与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你可以转眼地望著我的眼睛。”“你”是诗人心中“年轻的神”,倾慕的对象,整首诗通过抒情主人公对“你” 的感情的倾诉,完成一次由期盼、接待、挽留、恳求同行到绝望的感情历程。“你”在完成了抒情主人公的一次爱情缠绵同时,也让读者对“你”的美好形象倾慕不已。
3.第三人称:在小说或散文中,“他(它)”作为作者全知视角叙述角度出现,能客观全面地展现社会生活。在现代诗歌中,“他(它)”也是作为诗人客观观察物的身份在诗中出现。然而诗中的 “他(它)”面上冷静,内则波涛汹涌,更含蓄地倾注诗人的感情
牛汉《半棵树》:“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住了它。”诗人以第三人称“它”来称代“半棵树”,用白描手法来表现树的残缺;客观再现遭摧残、迫害的“半棵树”形象。语句看似平静,实则沉郁顿挫。“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用“它”也更能表现作者对 “半棵树” 倔强性格的景仰之情。在诗人笔下,“它”成了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坚持秉守正道与自觉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象征。
臧克家《老马》:“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用“它”称代“老马”。八句诗,诗人连用四个“它”,刻画老马的一俯一仰,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老马被迫驮着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的形象,如在眼前,挥之不去。在这里,第三人称“它”的巧妙运用,达到了其他人称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明确各类人称代词的特点,并能根据诗歌意境体会人称代词的妙处;从而深刻准确地解读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王荣生《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61-00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埤城中心小学搞诗词特色研究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很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和研究,却对现代诗的教学比较忽略,认为现代诗浅显易懂,只要让学生读通会背就可以了,忽略了这一文学样式。对于小学现代诗教学,我的感悟主要有:朗诵,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品味,走近诗人内心深处;模仿,彰显学生自主创造力;积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加强朗读训练,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朗诵是诗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由于小学课本中的现代诗内容浅显,行文流畅,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成为现代诗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反复自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1.学生听读,创设氛围,初步感知
创设良好的诗歌的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前提。这可根据不同的诗用不同的方法,播放影片、古诗导入、歌曲联想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让学生听听录音范读,或教师亲自范读,就能初步感受到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轻松活泼还是激愤昂扬,不必急于分析或是大声的齐读。
2.自由朗读,个体感悟,体验情感
学生对诗的内容、基调有了大概了解后,让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边读边拿笔标注重读音节及节拍的划分,即节奏的划分。请几位学生根据他们划分的节奏试读,并要他们说说这样读的理由,从中感悟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必强求一致。
3.高声诵读,抒感,完成审美创造
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合作读,已对诗歌有个完整粗浅的把握,与文本有了如此亲切自然的接触,多少有了些共鸣,这时再要求学生大声的读,读出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自己与作者情感共鸣,读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实现审美再创造。
二、品味,走近诗人内心世界
现代诗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诵读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反复推敲咀嚼赏析字句,探究体味关键字句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生动形象的画面,高雅的意境和所寄托的深邃的思想,就能走进诗歌的境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品味难解字词句。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例如《老师,您好!》中“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洒向茁壮的新苗。”这句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体味春蚕、新苗指的谁,和老师、学生有什么相似点。理想的丝线、甘露又是指的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抓住诗歌的意象。诗人往往通过构建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一首诗也就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意象系统。可以这样说,意象既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没有了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换言之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作家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3.赏析写作技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含蓄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模仿,彰显学生自主创造力
模仿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仿写时要注意借助联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现代诗以优美凝练的语言,巧妙完整的结构,充沛强烈的感情吸引着学生们,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美诗歌的同时,难免有抒发内心美好感情的动机,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如学完《老师,您好》后,让学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每个学生写一首赞美感激老师的诗送给自己的老师。不管他们的语言多么稚嫩,都体现了他们美好感情的抒发创造。当然,教学中要把现代诗的一些结构方法逐步教给学生,让他们仿写。如《我们爱你啊,中国》第2至6节以“我们爱你――”为主线统领全诗,句式工整,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祖国的爱。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结构方法,仿写一到两节。
诵读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久的学习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诵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并需认真实施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现代诗歌节律明显、抑扬顿挫、句式自由流畅,学生更容易入情朗诵。为了探究阅读教学中现代诗歌朗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笔者在所教班级讲授了一堂现代诗歌朗诵课,现将课堂设计和课堂实录总结如下: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现代诗歌。
2.感受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和建筑美。
3.培养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
【活动要求】
1.朗诵范围:《现代文诵读(下)》附录25首现代诗、学生原创作品。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由组合,每个小组安排一个主持人。
3.自备音乐,鼓励多种形式朗诵。
【评价环节】
各小组点评,教师总结c评,评出优秀朗诵小组。
【课堂实录】
组别:一组,个人朗诵。
所选诗歌:原创《我多想》
教师评价:你如高贵的花朵,一枝独放却芳香满园。
组别:二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徐志摩《再别康桥》和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穿插朗诵;个人朗诵:叶芝《当你老了》。
教师评价:两首诗,两个人,却有着难忘的情;一个男人发出的深沉的呼唤。
组别:三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教师评价:四个飘在天空中的音符,真美啊!
组别:四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戴望舒《雨巷》。
教师评价:四个丁香般的姑娘,美妙的声音在雨巷里回荡。
组别:五组,个人朗诵。
所选诗歌:原创《未知》、原创《不知何时想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教师评价:青春如梦,你正青春,你正美丽绽放;青春就是经历,青春,我们有梦。
组别:六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郑愁予《错误》。
教师评价:你们都是哒哒的马蹄声,在我生命中走过。
组别:七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师评价:祖国,我们的归宿,深情的朗诵献给我们深爱的祖国。
组别:八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戴望舒《雨巷》。教师评价:希望你们也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以上是这次课的课堂设计和课堂实录。本次朗诵会旨在鼓励学生欣赏现代诗歌,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下发出自己的感慨。当然,在教学设计上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一节课时间过短,学生虽按组别逐个朗诵,但仍有大部分学生的原创作品未能得以展示。其次,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设置小组评价。第三,没有小组间的相互借鉴环节,往往出现很多学生情有余而技巧不足的现象。有鉴于此,今后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现代诗歌朗诵教学。
一、整体感悟内容,体味诗歌意蕴
朗读不能只作为初步感知课文的工具,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很有帮助。
二、感情需完全投入,渐入佳境
诗歌朗诵本就是一个感情充分投入的过程,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在诗歌朗诵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时代隔阂。
三、注重节奏,感受诗歌音韵美
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韵律。抑扬顿挫的朗诵不但使人产生情感共鸣,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朗诵的节奏大致有语调轻重、语音高低、节奏快慢、气息强弱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语音高低和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诗歌朗诵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产生。
反复地诵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歌情感的感悟。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即使当时没有足够的能力鉴赏,但只要坚持诵读,阅读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总有一天会心领神会。
中西文化都有“意象”一词,并在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归纳起来有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审美范畴。即为表象之意,可以理解为象征。朱光潜根据这个概念的希腊文本义,翻译为“审美意象”,并把它界定为一种理性本文由收集整理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的显现。显然,作家、艺术家追求的已不是普通的观念意象,而是它的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正如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一样。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艺术的许多流派也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他们创造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特别是在“五四”新诗创作的初期,为了反对诗的概念化和抽象化,著名学者就指出意象强化的意见。意在创造一种“鲜明扑人的影像”。他指出“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在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他所说的“影像”即为“意象”的意思。其中“意象”的意思,一是指诗的具体写法产生的审美效果。二是诗歌本体的形象所具有的隐藏性。具有独立象征的价值,超出了一般形象化所传达的效果。
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象征派的产生才真正自觉地将诗的意象观念与西方的象征诗学范畴联系起来。
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对新诗意象的探索,更加自觉地将法国象征派与意象诗运动的“意象”结合起来,使之进入现代诗学的美学范畴,并赋予这个范畴以新的内涵。戴望舒指出,诗应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用巧妙的笔触描绘出来。这就包含了创造意象以表达情绪的内涵,但没有明确意象的范畴。将美国意象派诗介绍到中国并以自己的实践躬行倡导中国意象派诗的是施蛰存。他先是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组意象抒情诗,接着又译介了美国意象派女诗人陶立德尔、史考德、罗慧儿等三人的作品。施蛰存的创作和译介激起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热潮。中国诗歌明确了“意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融进了现代诗学。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现代诗歌的自身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很强的理性思考时代。
戴望舒译注的法国新俄诗人高力里的论著时说,据他们的意见,意象应该算是一切真正的诗的基础,而诗人的意象老是从自然界和农民的生活中借来的。而徐迟则更多地关注了美国庞德等诗人的介绍和城市生活中的意象构造,并努力实践。从而促进了三十年代现代派
城市诗的崛起。
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的译介和探索研究,一些诗人和理论家在建设诗歌意象的新诗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给意象创造问题以新的诠释的是李健吾,他的价值在于他对意象创造的贡献。他对诗歌意象的幽深、含蓄与晦涩的追求,企望从意象的联结,完成诗的“使命”。以“意象”为新诗创造的“首务”是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所追求的一种诗意境界。他们所表现的是人生微妙的刹那。运用许多意象,去唤起一个完美的想象世界,这些诗人将意象创造的途径、意象内涵与象征的关系融合起来,
用自己的艺术创造使意象产生了全新的艺术效果。正是这些诗人的实践,确定了象征意象的创造在新诗现代主义脉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中国新诗”派的诗人,强化了他们象征意象重新构建的自觉意识,把“现实、象征、玄学”结合起来,使诗歌意象的象征性质和审美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践了一种新的意象的创建原则。这种原则包括四个方面:
一、意象创造的间接性原则
追求“诗之艺术特质”,强调意境创造、意象形成等因素在诗歌创作中的价值意义,在感觉传达的“暗示性”与“间接性”的“感性革命”的链条上,确定了意象和比喻的“特殊构造法则”。
二、意象创造的一致性原则
所谓的一致性即指象征意象与它所象征的意义之间融合为一。无论是托物抒情,主观突出的意象,或是间接抒情客观暗示的意象,都应该是一种诗歌“内在精神的感应与融合”。意象与意义不可分离。
三、意象创造的沉潜性原则
追求意象的创造中,潜在意识的内在心灵活动起很大作用。戴望舒就认为,诗是一个人在梦中泄露自己的潜意识,是隐秘的灵魂。在诗歌创作中自觉地将潜意识引入到意象的创造中,使意象创造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四、意象创造的雕塑性原则
关键词:高中现代诗歌教学 反思 建议和体悟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诗歌曾经在中国掀起一场全民读诗、写诗的浪潮。是现代诗歌点燃了人民心中久已凝固的对美、爱、真诚、理想的追求。无独有偶,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各方纷纷伸出援手,这其中就包括诗歌这一人类的精神援手。“悲愤出诗人,灾难发诗情”,一时间诗人写的诗在四处传诵,诗歌的报纸、刊物和书籍也都把视线聚焦灾区人民。诗歌成为中华民族人性提升的又一推手。可见,诗歌在这个曾经的诗歌大国有多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诗歌普及的最前沿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举步维艰。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语文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又因为教材中现代诗歌的篇目很少,许多语文老师对寥寥几首现代诗歌常常简化处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现代诗歌的普及、诗歌人才的培养、中国现代诗歌水平的提高都是件令人揪心的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试图在新课程的视野中窥视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我归纳起来,它有三个特点:
1.重体验。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传统教育中,片面放大教育者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活动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在个人既有的遗传素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个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主体性特征,活动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在这个越发重视人才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体验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好理念。而体验教育的核心是情感,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整个语文教学应该改进的地方。
2.重对话。概括起来。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包括文本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文本和人的对话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块,人与人的对话又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两种。对话,是一种交流;对话,是一种互动;对话,更是一种创造。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体性。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素质的提高。这其中文本与人的对话是基础,人与人的对话是阐发和升华。新课程重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就体现为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成为师生充分互动、充满活力的场所。
3.重人文。新课程重人文在语文教材上有集中的体现。在《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书中,介绍教科书体例结构时有如下描述:“教科书编写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旨在突出综合整体的恩想,专题名称旨在对内容起标识性作用。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①语文教材打破按文体编排的体例,改以人文主题为编排体例,是一个创新,对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大有裨益,避免教育培养出的只是具备一些语文知识的半成品,仔细审视一下过往的语文教育,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多吗?所以,使学生的学习既能掌握语文的工具功能,又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这是语文课改为我们指的一条路,也是学生完满人格建构的保障。
二、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反思
1.注重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诗歌被教师肢解成段、句直到词,扎扎实实的吃透诗歌的每一个意象成了诗歌教学的终极追求,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挥下,教师把诗歌课变成了一成不变的诗歌的注释游戏,学习者的审美主体地位被完全置之一边。事实上,要感受诗歌的魅力,必须去激发阅读者作为审美主体的积极性,也就是产生一种发自内心地对诗歌美的爱和迷恋。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迦(1898-1936)的诗,“在远方,大海笑盈盈。浪是牙齿,厌是嘴唇”(《海水谣》);“绿啊,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在山中,影子裹着她的腰,/她在露台上做梦……”我就此迷上了洛尔迦的诗。这样的诗,具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我也因为这种诗歌的美记住了诗歌。我们教诗,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如果学生学习诗歌只记住了诗歌《再别康桥》里面涉及的几个意象,那《再别康桥》的语言的美感和和谐的韵律又会被读者丢到哪里呢?我们应该相信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而“教育”,不过是“开启”或“蒙发”。
2.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忽略了诗歌的情感性。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偏重于思想教育意义,忽视并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教育目标。更有甚者,在多年来的惯性作用下,许多人依然习惯于把文学教学、诗歌教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但它的艺术生命力已超越了具体时空。它揭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以及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悲剧性情感。其中的“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的渴望。但有些教参上的理解就过“实”,认为这句诗“可看做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的解释就大大局限并削减了这首诗的意义。尽管诗人对解放区确实怀有一种向往之心。但诗歌就是诗歌,不能等同于政治图解的文字。
诗歌除了情感什么都不是,这样的说法有些绝对,但却道出诗歌的一个本质特点,它是情感的文字载体。如新课程所选的穆旦的《春》、舒婷的《神女峰》、冯至的《蛇》是对爱情的抒发,而昌耀的《河床》、洛夫的《边界望乡》、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对大地、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即使郭沫若的《天狗》也充斥着激情和变革的动力,任何诗歌都不能跳出情感的圈子。所以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实现诗歌教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诗歌观念落后,解读方法单一,忽略了诗歌的多维解读。诗歌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事,但现在的教师解读方法普遍单一,和教师以往的知识结构、师范教育的偏差和视野狭窄有关。现代诗歌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19世纪古典主义诗歌,到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到现在后现代诗歌,诗歌的方法和理念突飞猛进。就在国内,诗歌以朦胧诗为现代诗歌的发轫。80年代后朦陇诗的崛起,非非主义的崛起,各种诗歌民刊的流行,到第三条道路,或者诗歌、北回归线诗歌、自行车诗歌等诗歌文流的此起彼伏,现代诗歌在理念和方法是有了长足进步。而反观我们的教师,忙于应试教育而无暇顾及现代诗歌运动,更不用说必要的文学创作,这就给教师教学现代诗歌带来很多现实的困难,这一切也不
能都怪老师,都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惹的祸。 传统诗歌讲意境、讲气和术、讲情景交融、讲诗言志,而现代诗歌涉及的范围更广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入诗。口语、书面语都可入诗,通感、矛盾修辞、反讽都可入诗,诗歌的隐喻、嬗变、悖论、解构、复沓、幻想、戏仿、博弈、荒诞、极简等一些新的写法层出不穷。这需要所有语文老师努力学习,也需要教育培训部门加强研究和培训。而同一首诗以往教师的解读往往限于教参和教辅资料,这势必造成教法的单一,解读诗歌方式的单一,比如诗歌《再别康桥》,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康桥”被解释成“大自然”和“母校”的象征,然而只要深入阅读诗歌,我们会发现“康桥”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校了,它的美,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美。诗人在这里,已经把康桥当作自己灵魂的一个栖息地了,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甚至我们再深入理解,康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对这种以英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既有留恋,又有对故园文化的思念,所以他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4.诗歌教学可持续性差,忽略了从学生兴趣人手,培养读诗和写诗的习惯。诗歌也需要可持续的发展,这发展的源头就是写作,任何一个写过诗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记住诗,不管他以后生活中需不需要诗。诗歌只要写过,就已经流进你的血液里了,是洗不掉的。所以我教诗歌。首先要求学生试着写写诗,有了这一次初啼,他们就能理解诗歌了,知道写诗也是件不难的事,这种体验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把学生和诗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使学生觉得诗歌遥不可及,不仅老师觉得诗歌难,学生更觉得诗歌拒人于千里之外,要想让他们觉得诗歌可亲可敬可爱,绝对不可能。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诗,走出这一步,一切就事半功倍了,不是吗?我现在教的高一的两个班,就有很多学生在写诗,有的写古诗,有的写现代诗,个个乐此不疲。一个喜欢诗歌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人。我会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去传播诗,传播美的艺术。
三、一些建议和体悟
1.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多读诗歌,中国是个诗歌大国,无论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都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去寻找您喜欢的诗歌。使自己对诗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诗歌有兴趣。
2.读读诗歌的理论文章,这些东西在许多的文学刊物上找得到。用新的诗歌观来指引你教学的方向,肯定会更让您教得更放心。
3.自己也试着写写诗,对您理解诗歌会有帮助的,对您去给学生做示范也绝对有好处。
4.诗歌需要激情和想象力,要使您的课堂充满诗意,无形中去感染学生欣赏诗歌的热情,欣赏文学作品的想象力。
5.鼓励学生写诗,不管他初学诗歌写得如何的微不足道,开始得多么困难,用鼓励的话去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诗歌的种子是否生根发芽在你的一念之间。
6.读诗写诗这些年,我越发感觉到诗歌对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它使我有一个可以抒情的窗口,也使我的审美热情不断。创造激情喷发,诗歌是我的好朋友,也希望它能成为所有语文老师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关键词: 新课程 现代诗赏析课 “五字”策略
现代诗,是诗歌家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受到许多人特别是年青人的钟爱,北京高考甚至把总理的《仰望天空》转变成题目,使现代诗的热度又升高了。但在功利思想弥漫的今天,我们面对现代诗赏析教学时,却有些许无奈,几多尴尬不能言说。那么,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看――触发幽幽情愫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使教育最优化目标的实现变得越来越近。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现代诗赏析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感知的形象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现代诗鉴赏的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教学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学第一节时展示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在观看过程中学生深深震撼,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只是做主观分析讲授,就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本诗内容,更难以感悟到本诗的优美意境,且学习效率较低,学习目标不易实现。以信息技术作辅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所学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诗情画意之中,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造力,提高鉴赏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创设视听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听――沉浸渺渺意境
名家朗诵是学习与模仿的典范,他们或浑厚或甜美或低沉或明亮的优美的音色,抑扬顿挫的声调与节奏,生动地再现了诗歌高低起伏的思想感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优美感人的朗读,营造了优美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自然地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如学习《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一课,让学生在纪云梅的课文朗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这样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对这首词印象很深,也背得很熟。
三、读――挖掘隽永内涵
诗的韵味是读出来的,赏析现代诗,要含英咀华,品味其中的美。古人说:“读书切戒在匆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语文学习的传统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涵咏”,而美读与朗诵恰恰是“涵咏”之重要一法。含蓄精练的诗歌,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美读与朗诵,仔细认真的涵咏,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如教艾青的《北方》时,我请学生上台朗读。学生朗读时辅以饱含感情的表情、动作,读得凝重而真切感人。学生有真正置身于诗境中的实感,诗人和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完成了感情的直接的交流,形成了心灵的对话。学生感受到了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感。这样的朗读把学生携入爱国主义感情的浓烈氛围中。
四、画――放飞想象翅膀
人们常用“诗情画意”来表达最美的情感和意蕴。优美的诗歌总是具有诗情画意的。特别是闻一多等现代诗人更是融画于诗中。因此,教学诗歌,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想象诗歌的诗情画意,并把自己融入到诗歌的诗情画意之中,进而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因此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把诗歌所表现的画面简单地画出来,进而将自己化为诗人,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充分体会诗歌的诗情画意。
例如,教学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可以让学生画出“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让学生画出对诗的理解,学生在对画面的观感中,就比较容易进入诗歌的境界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五、写――触摸诗的门扉
现代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语言新颖、凝练,学生学习了现代诗,赏析了诗歌,有了读诗的独特体验和兴趣,就会萌发写诗的冲动。教师在现代诗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指导学生做好写诗的尝试,鼓励学生大胆仿写诗歌。如下面是学生学完现代诗单元后写的《拾忆》:时光匆匆、人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斑斓处。\但那青春的笑声回荡在耳边不曾远去,\我泛起淡淡的笑声,\但忧伤不是笑声。\我忘了是哪一年,\在哪一面墙刻下你们的名字。\还记得?我们曾经的誓言,\我们誓言一直当兄弟。\再回首,往事如烟,\但依然记得你们的笑脸,\你们熟悉而又远去的声音。
笔触虽略显稚拙,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因此,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现代诗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仿写,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观千剑然后识器,操千曲然后晓声”,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读、多画、多写,以提高他们的现代诗鉴赏能力,这也是现代诗鉴赏教学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谢龙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诗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10,(06).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词;意境美;美育原则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学生们通过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从中得到鼓舞,奋发向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该通过自己的文学积累和审美体验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去接触美,发现美,从而欣赏美和领悟美。以便使其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体会到最广博、最深厚的诗词韵味并印象深刻。
一、把握现代诗词的主旨
抓住主旨,就能便于理解,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例如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时,第一段写“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这段中,作者通过描写“炊烟”、“住房”、“小河”、“冬麦”、“高粱”、“荷塘”等一系列的意象,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随风而动的“炊烟”、“小河”、“冬麦”、“高粱”等与静止不动的“住房”、“荷塘”等相结合,组成了一个整体的田野印象,“希望”也就通过反映农村的变化,农民逐步富裕,村庄逐渐兴旺等体现出来。通过意象的分析,重点词语的剖解,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到诗词的主旨,从而理解作者心中的情感。
二、体会现代诗词的意境
诗词的写作都围绕着意境展开。现代诗词中当然也有其自己的意境。同样,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体会其意境,是无法使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的。意境能够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审美魅力。因此,引导学生去体会品味诗词意境,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词营造的曼妙美丽世界。
三、升华现代诗歌的情感
相对于古代诗词教学,现代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被忽视。有的语文教师认为,现代诗词没有格律又缺乏韵味,没什么教头。再加上中考试题中涉及很少,这也就造成了现代诗词教学多流于形式的状态。其实,我们应明确,现代诗词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教师需立足其意,从审美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接触现代诗词的美,并进行深度的感悟和理解。
现代诗词的写作,秉承了古代诗词的含蓄特点。往往是有话不直说,有情不直抒,而是通过一些情境的描写进行婉转曲折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好好把握诗词意境,感知诗词情感,并升华感情。教学冰心《纸船》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紧扣“纸船”这一个意象,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人渗透在“纸船”中的浓厚感情。诗人通过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纸船越多,情感越浓。通过“不灰心”、“每天”、“总希望”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对母亲思念情感的执着与强烈。通过“留”到“叠”再到“抛”这一系列的连贯动作,也细腻地表达了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与眷恋,而这一切的思念都将寄托于“纸船”。我们通过领悟情感,把握“纸船”意象后的深刻寓意,体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使情感得到升华。
(1)美读品情。
美读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更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要做到美读,需要做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诗词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中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如《回延安》的荡气回肠,《再别康桥》的婉转悠扬,完全可以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2)美景引情。
古诗词写作的艺术,就在于诗人常常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创造出情境交融的美好境界。例如教学的《沁园春・雪》,这首诗的上阕一共描绘了五个画面,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美丽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再现诗歌中的美景,并让学生们选择一个最吸引你的画面,从描绘的形象性、语言运用的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来赏析。
(3)美乐导情。
诗词与音乐相伴,优美的曲调能创造出特定的情境,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氛围。因此,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伴以优美的音乐。例如在学习歌词《我的中国心》(黄),《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切景的情感音乐,轻柔婉转,让学生沉浸于美妙的氛围里,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情感是诗词的生命和灵魂,诗人通常就是借诗言志。诗词中短短的几行几句,却饱含了丰富的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忧,都表达的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诗词的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来进行整体的审美体验,感受其情感表达,陶冶情操。
四、结束语
诗词蕴含美,其深广的意蕴和精湛的艺术绝非浏览一两次便能领悟。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体味到诗词所要表达的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美育原则的教学体现,让学生真正的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吴宏慧,开发想象力 品味诗境美[J];中学语文;2010年06期
[2]董占荣,着一“品”字 境界全出――诗歌教学浅谈[J];中学语文;2010年06期
关键词:玄学诗;艾略特;诗歌;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03—02
一、引言
“玄学诗”一词统指17世纪英国一些深受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影响的诗人的诗歌作品。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玄学派诗人一反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特点,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不同于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是,玄学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式存在。因玄学诗怪诞奇诡,不合传统,不入俗流,故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受到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极力推崇,其地位日益上升。王红海、刘立军的《20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从玄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以及新批评派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复兴的根源加以探究。魏霞的《由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分析了艾略特的《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萎缩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试图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象入手,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中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本论文将T.S.艾略特具体诗歌特点与玄学诗歌特点比照分析,试图更好地让读者了解玄学诗对艾略特诗歌的深刻影响。
二、玄学诗歌特点
以约翰·邓恩为代表的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以“夸喻”(metaphysical conceit)的使用引世人瞩目。“玄学诗人”一词首次由Samuel Johnson使用,他说:“玄学诗人是有学问的诗人,而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学问是他们全部的努力所在”。关于玄学诗歌,Johnson说:“玄学诗将最不相关联的思想强迫联系在一起。”
玄学诗所使用的夸喻与惊世象征,被包裹在新颖原创且富有挑战意味的语言结构中,主题大都深奥难懂,采用奇特的推理形式,环环相扣。邓恩在诗歌《跳蚤》中运用了一系列复杂怪异之事来引诱一位女子的爱。“It sucked me first,and now sucks thee. 先是咬了我,然后又啮你。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于是我们俩的血液混在了这只跳蚤里。” 这的确看似一种高度复杂的劝说方式,但又极具逻辑性:因为它吸了“我和你的血”,两个人的血由此交融在一起,所以“这跳蚤便成了缔结爱情的床”。诗歌结尾处竟有了理性思辩下的断言:这位女子与诗人交媾的损失和杀死跳蚤的损失没什么分别,“Just so much honor, when thou yieldst to me, Will waste.”。邓恩的语言与行文并无“诗意”,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被生拉硬扯到一起,确有做作之嫌。但这正是玄思妙想的特质所在:两个不相干之物通过令人费解的比喻放在一起,“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together”。这种极端的技巧使读者耳目一新。
三、艾略特诗歌中玄学诗特点的体现
1.因绝望怀疑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的宣泄
在玄学诗歌中,诗人主要关注了人们在中的悲观、怀疑、探索和个人拯救,这表明科学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传统。约翰·邓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政治极度动荡的时代。他的家庭信仰天主教,而天主教徒和清教徒在当时都由于新教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镇压。因此邓恩看到的未来充满了悲观和绝望。为了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他不得不违心地依附英国国教会的权势阶层,这必然导致他悲观绝望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些情绪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玄学诗歌中。而这与T·S·艾略特诗歌《荒原》中描写的现代人形象如出一辙,在现代人生存的荒原世界里,精神崩溃,消极面对人生,幻想破灭,个个垂头丧气。怀疑和悲观是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出的情绪的突出特点,表明了现代人所遭遇的精神危机。
2.运用象征、隐含意象和夸张的比喻(conceit)
现代诗人与玄学诗人共同使用的文体手段包括象征、隐含意象以及夸张的比喻。正如T·S·艾略特指出的那样,玄学诗歌是将理智与情感融合的产物,远远超越了前一个时期的抒情诗歌的层面。诙谐的诗句、夸喻、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事物,这些都是玄学诗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艾略特诗歌中描写的现代人的复杂的感情和不安的情绪。艾略特在其诗歌《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以这样的场景开篇,“Let us go then, you and I, / 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正当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将“黄昏”比作“病人”,这与约翰·邓恩的将“跳蚤”比作“婚床”真可谓异曲同工。
3.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运用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分析
约翰·邓恩在他的Break of Day中采用的写作手法与现代时期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完全吻合:时间顺序被打乱颠倒,现实世界与梦想世界融为一体,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个体意识的存在: “TIS true, 'tis day ; what though it be? / O, wilt thou therefore rise from me? / Why should we rise because 'tis light? / Did we lie down because 'twas night? / Love, which in spite of darkness brought us hither, / Should in despite of light keep us together.”对内心世界的揭示是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而这也正是邓恩诗歌的突出特点。读者在品读他的诗作时,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运用具体意象将抽象概念传达出来,约翰·邓恩的诗歌表达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复苏与觉醒,而这恰恰就是艾略特诗歌关注的焦点。
四、结语
诗人也好,读者也罢,凡是对现代诗歌感兴趣的,他们都会感觉自己更贴近17世纪而非19世纪。而17世纪的那些让他们感到亲切的品质特点,无一例外地在玄学诗歌中得到了体现。约翰·邓恩对人性、宗教、爱情以及死亡的探索以及他的人生思考,都赋予他的诗作以独特性,而这些独特性对现代诗人艾略特的诗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邓恩的诗歌将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在诗歌体裁、诗歌意象、诗歌结构以及修辞手段上,都与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人的诗歌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王海红,刘立军. 二十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 [J].河北学刊,2007 (11).
[2]魏霞.由《荒原》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增刊).
[3]Parfitt, George. English Poetry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M]. London: Longman,1992.
[4]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