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

时间:2023-05-30 10:4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

第1篇

关键词:肉鸡疾病 预防 控制

商品肉鸡的生长周期一般只有49-56天,所以,养殖场鸡群若发生疾病,在出笼前多数来不及恢复。但商品肉鸡的及时出笼对于养殖场的收入、资金流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养殖场商品肉鸡的经济效益,为此,养殖场在管理上必须制定一个理想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案,重点是预防。本文将商品肉鸡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疾病和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肉鸡疾病可以分为以下两类: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疾病又可细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

1、 传染性疾病

1.1 病毒性疾病

1.1.1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因难,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的高热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夏秋季节较少。

(1)病症。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缩颈、排黄绿色的粪便、眼肿胀流泪、头部和颜面肿胀、鸡冠、肉髯肿大发紫,个别出现抽搐、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腿脚鳞片出血。

(2)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隔离和消毒工作,提高鸡体的抵抗力对鸡舍和场地进行定期消毒;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可用中药黄芪多糖、洋霍、黄芩、大青叶等进行预防;预防其他并发疾病的发生强化疫苗免疫接种,提高鸡体免疫力 合理治疗,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1.1.2 鸡新城疫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多发,夏冬季节较少。

(1)病症。精神沉郁、鸡冠及肉髯呈暗红或暗紫色、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后期排蛋清样的粪便、个别肉鸡出现神经症状。

(2)防控措施。35日以内的肉鸡发病,首先把病鸡隔离,健康鸡用克隆30疫苗,4.5倍饮水,紧急接种;坚持抗体监测制度,大型现代化养鸡场,通过鸡新城疫血清学监测手段,及时了解抗体水平,以确定最佳免疫时间;小型鸡场可参考供鸡场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和方法进行。当鸡发病时,应马上将病鸡隔离、淘汰,注射蛋黄液抗体,同时马上对全群鸡作紧急接种。

1.1.3传染性法氏囊

传染性法氏囊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的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6、7月份发病较多.

(1)病症。病鸡排白色奶油状粪便,食欲减退,饮水增加;羽毛逆立、无光泽,嘴插入羽毛中,严重的卧地不动;个别病鸡有啄肛现象,胫爪脱水干瘪。

(2)防控措施。给病鸡施以适当温度,严格消毒,对6-12天的鸡群进行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饮水中加5%葡萄糖、0.1%维生素C 和食盐;对发病鸡群提高鸡舍温度2-3摄氏度;并注射高免蛋黄1ml/只。

1.1.4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

(1)病症。主要特征是咳嗽、打喷嚏,气管有锣音,流鼻涕。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肿大呈“花斑肾” 表面有槟榔状花纹,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肿大、出血、呈球形。

(2)防控措施。在肉鸡7~8日龄时,用新支二联疫苗进行点眼滴鼻预防新城疫的同时预防本病。当鸡群发病后,呼吸型传支可用红霉素、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环丙杀星进行治疗。肾传支可用乌洛托品、小苏打、碳酸氢钠、进行饮水治疗,消除肾肿及尿酸盐的沉积。

1.2 细菌性疾病

1.2.1 大肠杆菌病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夏季节多发。饲养环境不卫生、通风不良、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温度过低或过高、过冷过热或温度骤降、温差过大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1)病症。主要的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粗乱,消瘦,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有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颈震颤、角弓反张,呈阵发性。

(2)防控措施。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最多、最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为了防止发病,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配合适当的药物预防还可以用当地的分离菌株制成多价油苗在肉鸡7-10日进行免疫注射。

1.2.2雏鸡白痢

雏鸡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在出壳后 周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1)病症。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采食量下降,怕冷,常扎堆在一起,闭眼嗜睡,排灰白色石灰渣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污染,泄殖腔孔燥粪便糊住。

(2)防控措施。在平常的饲养管理中要及时投药预防雏鸡出壳后用的葡萄糖饮水在用 头孢类等药物进行预防。发病时可用庆大霉素、氧氟杀星、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头孢类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

1.3 寄生虫疾病

1.3.1球虫病

该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比较常见的主要是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两种。

(1)病症。病鸡精神沉郁、羽毛逆立、贫血、鸡冠苍白、食欲废绝、排水样稀薄带血或含未消化的饲料的粪便。

(2)防控措施。选用抗球虫药物,如地克株利、球痢灵、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甲基三嗪酮等药物治疗。肉鸡发生球虫病时,往往伴发坏死性肠炎或大肠杆菌病,治疗时要注意联合用药。

1.3.2住白细胞原虫病

第2篇

[关键词] 羊疾病 预防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38-01

一、羊疾病的种类

羊作为一种食草型家畜,它的食谱很广泛。再加上羊本身的活泼好动而且非常喜欢清洁与干燥,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之下,羊自身的抗病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不容易得病。但在现在的集体大规模饲养的条件之下,羊自身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体质很好,差别不大。大规模饲养的羊群在体质与进食方面差异性很大,因为大规模饲养的羊群在进食方面存在着竞争,导致了优胜劣汰。那些被淘汰的在体质方面的缺陷很容易导致它们染病,造成羊群其他的羊感染,使得整个羊群发病造成死亡。所以在大规模饲养的时候应做好疾病的防治方面。羊疾病的种类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传染病类的、一种是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是普通的疾病。

1.传染性疾病

羊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外界的病原体造成的,外界的病原体感染了部分的羊之后会通过羊与羊之间的接触而迅速的在羊群之间进行传播,从而导致了整个羊群染病。羊的传染病主要包括了羊痘,羊的口疮以及口蹄疫,口蹄疫是最常见的。还有部分的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包括破伤风羊快疫等疾病。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羊的发病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发生的,主要发生在高海拔的地区,因为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所以此类疾病一般出现在新疆地区,此处海拔较高。

2.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蠕虫、原虫、蜘蛛等等的寄生虫在生物的体内引起动物感染疾病称为寄生虫病,寄生虫寄生在羊身上,会对羊的器官造成损伤。寄生虫也会吸取羊自身的营养为己用,或者产生毒素释放给羊,会造成羊的生理机能下降,营养不良,更加严重的会造成羊的死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肝片吸虫和螨病等。

3.普通病

普通病的成因主要是因为群体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同时也包括一些外界的因素,普通病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不具有传染性,个体患病不会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健康。普通病包括了内科病、外科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一系列的疾病。例如内科病比较常见的就是前胃疾病。引起这种疾病主要的原因就是饲养管理的不当,比如喂养的草料发霉腐烂,长期喂养的饲料难以消化以及羊群的放养与饮水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羊的胃积食,胃迟缓等一系列的羊的健康问题。营养代谢疾病的成因主要是因为营养的缺乏或者营养的过盛。在饲养的草料选择方面,如果饲养的草料中某些维生素与矿物质不足会造成羊本身的营养失衡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从而最终导致了羊的发育不良,生理机能失衡更会造成羊的免疫力降低,更加容易感染疾病,造成羊的死亡。羊缺乏微量元素本身就会造成羊营养不良,比如缺碘就会造成白肌病。然而微量元素过量也会导致羊中毒。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中毒性疾病,这类病症稍加不注意就会产生,在现在的农业条件之下,杀虫剂的大范围使用造成了羊食用的牧草还有残留的杀虫剂过多,食用这样的牧草会使得羊群造成中毒反应;而且给羊进行治疗是使用药物过量同样也可能引起羊的中毒反应。

二、如何对羊疾病进行预防

1.做好羊群卫生与饲养的管理

要想保证羊群的整体健康与安全,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羊群居住环境的的安全与洁净。羊舍建筑的选址首先就要选择高地势,环境要干燥,羊群活动的范围内不能有积水,同时要确保羊舍使羊群在冬季的时候能够晒到太阳。还有就是羊群的饲料饮水必须洁净,不能够有霉烂。在羊群中消毒工作要做好,对羊舍饲料以及喂养工具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喂养人员进入羊舍应该先进行消毒处理,平时非饲养员应禁止进入羊舍。在饲养方面,要求做到能够统一调度,首先要保证羊本身的营养需求,其次才是提升羊群整体的营养价值。对于成年的公羊羽母羊,更应该在其营养的搭配上面做到更加全面与优化,从而保证好羊群的生长。尤其在新疆等地区,由于当地的水源缺乏,所以选择羊舍的位置首先考虑好饮水的问题,不仅是水源同时水质必须也要有足够的保证,所以说环境的条件必须要做好。

2.落实羊群的自繁自养工作

要进行大规模的羊群发展,自繁自养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在羊群初期的选择时,必须购买健康无病的母羊来保证羊群后代的健康。采取这种措施的优点是让羊群不引入外来的羊种,减少羊群患有外来疾病的可能,这样对整体羊群都会有益处。

3.做好羊群的检疫与驱虫

做好对羊群的统一管理是开展免疫工作的前提,在这方面,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在羊群的饲养过程中,不能够出现喂养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也不能出现含有残留农药过多的牧草,这些必须保证。在检疫过程开始之前,还要在羊饮水方面做好工作,保证羊的饮水的清洁,整体的羊舍同时也需要进行清洁与消毒工作。羊群的检疫工作是羊群进行疾病预防的重要环节,只有在进行检疫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够较为迅速的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的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羊群的养殖过程中,驱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驱虫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羊群的营养的流失。在驱虫的防治过程之中,一般采用的是定期的预防性驱虫方式。避免了在羊群轻度感染之后进一步的恶化造成对羊群更加严重的危害。同时,进行驱虫的时机要根据当地羊群寄生虫的季节动态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在秋季和春季可以各安排一次,春季容易患病的概率比较高,而秋季开展驱虫活动,能够保证羊群在冬季能够平稳的度过。

三、羊疾病的防治

1.传染病防治―以口蹄疫为例

一般情况之下在羊群发生传染病时,需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控制住传染病的范围把传染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当发现传染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扑灭已传染的羊群,防治传染病的扩散,同时,要向上级部门进行疫情的报告。同时要隔离健康的羊群,防治被传染,如果有与染病羊接触的羊也应该单独的进行隔离观察,确认不会发病后再并入羊群。对于隔离的羊群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对于羊舍要及时的进行消毒,而病羊的尸体需要进行焚烧或者集体掩埋,不能够出现随意丢弃的现象。

对于口蹄疫的防治,需要更加的重视,因为口蹄疫作为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一旦发生如果不加重视一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口蹄疫一般是季节性的发展,一般在秋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流行,冬季更加严重,等到春天时会有所减缓。当发生口蹄疫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做好羊群的隔离与消毒工作并接种疫苗,对于已经患病的羊,不进行相应的治疗,二是直接进行扑杀并焚毁。

2.寄生虫防治―以羊肝片吸虫病为例

肝片吸虫是养殖产业危害最为严重的寄生虫中的一种,它的幼虫一般寄生在螺蛳体内,它会通过羊群食用的水草等进入到羊的体内,进入到羊的肝脏之中,这种虫子引起的疾病分为两类,一种快速,一种慢性。快速的会导致体温身高、食欲减退、口眼黏膜苍白等症状,受感染的羊一般活不过五天。慢性的会导致受感染羊贫血,逐渐的消瘦、消化紊乱、胸下产生水肿直到最后死亡。这就要求放牧时需要注意不要到低洼处进行放牧,对羊进行治疗时使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灌服。

3.普通病的防治―以前胃迟缓为例

前胃迟缓会导致病羊的正常食欲的下降,反刍与胃蠕动的减弱,严重的会引发酸性中毒。造成这样的病因主要是羊本身的体质衰弱,加上长期喂养难以消化的粗硬的草食,或者突然进行了饲料的更换,饲料的霉变都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治,过食可采用饥饿疗法,然后喂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已经患有该病的羊,可以先喂泻药兴奋瘤胃蠕动,防腐止酵。

四、对于羊疾病防控的总结

在羊的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我们科学的对病害进行预防与治疗,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源上解决疾病的发生与扩散。对于疾病应该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过分依赖治疗会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而且后期的治疗会带来更加大的费用消耗,所以需要我们在疾病的防治上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牛新建. 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75.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64-01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加强农村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师生的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下面结合对校园安全工作的认识,谈谈我们粗浅的想法和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制定科学的目标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通过各处室、各班级的通力协作和不懈的努力达到“三有、三无、三不发生、三加强”的目标。“三有”,即有周密细致的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有规范、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奖惩考核机制;要有与我校安全任务相适应的“三防”(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和强力到位的工作措施。“三无”,即校园内无打架斗殴现象发生,无盗窃学生财务现象,无明显地安全隐患存在。 “三不发生”,即校园内部不发生严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案件,不发生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三加强”,即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形成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争创零犯罪校园;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努力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使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的安全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想做好此项工作,没有制度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来管理,才能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学校安全责任分工》《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制》《学校安全工作岗位》《学校安全一日常规》等。就拿学生一日常规安全管理来说,要想管理好学生在校一天得安全,让学生知道,在学校里,有些什么规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会受到学校什么样的处理,这就是制度。在学校,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做好宣传教育

学年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听好各种安全专题讲座,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讲解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师生受到法制教育。我们还利用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外,我们利用班会、板报、广播、录像、标语、图片、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基本懂得一些法律法规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我们把学生在校内存在的各种隐患制成ppt,利用班会时间播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去避免,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安全。我们每学年都要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安全培训,让教师掌握在工作中如何预防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在出现问题时我们如何去解决问题等。

四、抓好季节性的安全工作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注意季节性的安全教育。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教育、火灾预防教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夏季安全教育重点: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自然天气预防教育、防溺水教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犯、用电安全教育;秋季安全教育重点:运动受伤、建筑安全、消化道疾病预防教育;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防寒保暖、煤气中毒、户外运动、冰面溺水、火灾、雪雾天气交通安全的预防和教育。可以通多过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火教育,禁止学生在教室等密集的场所使用明火、电热器、烤火器、堆放易燃物品等。做到经常检查,并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

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安装个人电脑;与许多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地拿手机上网的热情相比,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诚然,确实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热衷于网恋、浏览黄色信息,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值得广大学校的管理者借鉴和学习。学校积极利用而不是打压学生的上网热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因势利导,建设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第4篇

胡 克

H1N1病毒的“来龙去脉”

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罪恶深重的病毒了。大名鼎鼎的H1N1流感病毒,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末或1918年初开始的西班牙流感。自1918年三月的第二周在堪萨斯州军营士兵开始发病,到1920年最后的余波,西班牙流感感染了全球约97%的人口,并造成至少5 000万人死亡。不过,目前正流行于北美并播及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西班牙流感H1N1病毒的一个子代,其基因与它臭名昭著的前辈并非一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A型禽流感病毒通过随机突变而明显改变它的外部特征。虽然西班牙流感病毒、甲型H1NI病毒(最初被称作新型猪流感病毒)以及近几年冬春季流行的人流感病毒都称为H1N1病毒,但它们的外部特征却明显不同。通过对自1918年死亡患者肺组织样本中提取的病毒片段进行重组,发现西班牙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主要在于H蛋白。而甲型H1N1病毒尽管拥有广义H1N1病毒的特征,但并没有相同的致病因子。

研究表明,近几年感染过流感的人虽然对大多数普通H1N1流感具有免疫力,但对甲型H1N1病毒缺乏抵抗力。原因是因为人H1N1流感病毒每年冬天流行,其H基因和N基因渐渐发生突变,抗原特性也逐年缓慢改变,即“抗原漂移”。若干年后,人H1N1流感病毒发生质变,H或/和N蛋白与其祖先大不一样了,病毒八个基因片段中一个或两个或更多的基因被替换。另一种可能是,二株不同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并复制时,RN段可能随机重组,产生新的病毒变异株。不管以哪种方式出现,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的可能性均存在,由此发生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的变化。

1957年一种被称为“亚洲流感”的新流感病毒以H2N2的身份出现。这是一种新的整合体,人类缺乏免疫力,四处传播,远胜于H1N1病毒。现在它虽在人类消失了,但仍然存在于猪体内。

1968年,另一株流感病毒以H3N2组合出场。人们同样对其没有免疫力,全球易感,导致了当年及次年“香港流感”的大流行。

1977年,在人类销声匿迹数年的H1N1病毒重出江湖。令人惊奇的是,它与20世纪50年代的H1N1病毒几乎一致,以致有人怀疑可能是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冻存的H1N1病毒从实验室冰柜中释放了。但不管它来自何方,很快蔓延,感染了许多20世纪50年代H1N1病毒消失后出生的人们。这就是“俄罗斯流感”。

此后,H1N2和H3N2病毒一直在人间传播,年复一年感染新的易感人群。现在一个全新的H1N1病毒出现了,它最初来源于一位圣地亚哥的10岁男孩。人们对于这种新型病毒缺乏免疫力,只有感染了这种病毒或者接种了这种灭活病毒的疫苗,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这表明地球正面临着自1968年发生H3N2流感以来最为严重的流感大流行的危险。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点

根据近期基因分析提示,引起本次疫情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两种猪流感病毒融合而成,有8个基因片段。其中6个基因片段来自北美猪流感病毒,对此6种基因溯源提示为猪、禽、人三种基因来源。另2个基因片段来自欧亚猪流感病毒,含HA和M基因。

新近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对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该研究分析了2009年4月15日至5月5日美国确诊病例642例,这些病例分布于美国的41个州。年龄跨度大。自3个月至81岁,但60%患者的年龄小于18岁(40%的年龄在10-18岁之间),仅有5%超过51岁。18%去过墨西哥,16%为学校聚集发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发热94%,咳嗽92%,咽痛66%,腹泻25%,呕吐25%。9%的患者需入院治疗。有11例并发肺炎,4例发生呼吸衰竭,其中2例死亡。

来自墨西哥的资料显示,死亡病例多与继发细菌性肺炎、病情危重、未能及时就治以及慢性基础疾病恶化等因素有关。易发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儿童和成人,妊娠期妇女。

分析美国的病例资料,可以发现一些特点。(1)多数病例为自限性,无并发症,发热等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2)相当一部分病例有恶心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与季节性流感不同。(3)60%的患者在18岁以内。这一方面提示儿童和青年人可能更为易感,另一方面可能与青少年的社交网与成年人不同有关(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与外界接触机会多,接触病毒的机会相应增加),还可能与病例选择存在偏倚有关,因为学生更多接受检测,而接受检测的老年人较少。(4)新病例持续出现,提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还在继续。(5)人群间的传播方式尚未完全明确。虽然感染者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但接触受呼吸道或胃肠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此外,由于不少患者发生腹泻,粪便中病毒排毒以及粪一口传播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一般来说,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在7天左右。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不同的是,甲型H1N1流感在潜伏期里就具有传染性。根据季节性流感研究结果推测,感染患者可能从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7天或直至症状缓解均可排毒,而且,儿童或免疫功能抑制或病情危重者传染期可能更长。

甲型H1N1流感的发展态势预测

病毒性疾病造成大流行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出现新的病毒亚型,人群对其没有免疫力;二是这种新的病毒能在人体内复制并具有致病力,即致病性;三是新的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即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目前逐渐播及全球的甲型H1N1病毒完全具备此3个特点,已具有造成流感大流行的生物学特性。如果防控不当,我国难以幸免。

在北美洲乃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虽然总体病情温和,但已经造成了大量病人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剥夺了一些健康成人的生命。然而,真正甲型H1N1流感病毒到底会怎样变异和发展,仍然悬而未决,其答案可能随时间而改变。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开始时相当温和,但病毒辗转几个月之后却变异成了一种更为致命的形式。本次甲型H1N1流感会不会出现与此相似的情况,尚难以预料。

侯云德院士在“5月4日全国甲型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议”上分析认为,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间尚短,病毒不断变异,人群尚处于适应中,难于准确预料其走势。可能存在三种走势:一是呈现1918年流感大流行态势:病毒在人群中进一步适应人体,变异重组,毒力增强,导致秋冬季第二波大流行;二是呈现季节性流感流行态势:病毒趋于稳定,疫情继续保持温和流行,不高于现在季节性流感中的H1N1病毒的流行强度,或替代原有的A/H1N1病毒流行;三是呈现1976年美国猪流感流行态势:在人群中流行几个月后消失。

从1918年、1957年以及1977年三次流感全球大流行来看,很少只有一波,一般是两波甚至三波。在第一波后,流行的面貌和严重性在一些国家或大多数国家可以出现显著的变化。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常常发生突变,存在出现毒力更强的病毒的可能性。世界卫生组织近日以1918年的流感为例,从战略角度警示本次甲型H1N1流感有可能出现第二波,而且第二波可能更为严重。但是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第二波何时会出现?或者说第二波毒性是更强还是更弱?现在没有人能够预测,因为偶然性太强了。如果出现的话。北半球可能是入秋后、天冷的时候比较容易爆发,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现在应该保持警惕,因为这些地区快进入冬天了。

世事难料,疫情难测。本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景未卜,只能是做到有备方能无患。现今世界的流动性很大,相互依赖的程度高,即使是轻症的严重大流行。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坚持不懈,流行必能控制,使严重程度降至最小。应当说,我国以及国际社会都在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在我国,国家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以及过去数年间在处理SARS、禽流感时所积累和总结的很多经验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储备的抗病毒药物则是治疗患者不可缺少的武器。与国际社会合作,研制出一系列拯救生命的技术和抗病毒药物,尤其是研制行之有效的疫苗,才是战胜这一疫情的最终法宝。

解读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李 莉 时仲省

对甲型H1N1流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果断有力的防控措施。卫生部办公厅及时研究拟定了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方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美国、墨西哥临床经验也证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避免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原本就有其他慢性病者和孕妇、体弱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更要早发现、早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

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

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现已证明,该毒株包含有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可以在人与人间传播。

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1-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其临床症状早期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但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腹泻、呕吐、肌肉痛或眼睛发红等非典型感冒的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哕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合并肺炎时胸部x光片可见肺内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实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象、血清学诊断、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病毒分离。由于RT-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已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可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现有的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法是较敏感的,但需要2-3周时间。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约为6%。据国外报道,死亡病例多数在发病前患有慢性疾病,孕妇、体弱者也易造成死亡。美国一例患者在发病4天后才接受治疗。也导致了死亡。

甲型H1N1流感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

诊疗方案指出,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为:

1,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应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在家或医院隔离)。

2,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痰液或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

3,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4,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此外,甲型H1N1流感应与普通流感、禽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或支原体肺炎等鉴别。

甲型H1N1流感应早期、就地隔离治疗,以综合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期,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应拍胸片,查血气。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及中药辨证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可试用奥司他韦(达菲),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

关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诊疗方案强调目前只有用于猪的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就目前情况看,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人类甲型H1NI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人群普遍对甲型H1N1流感易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较易灭活,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即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诊疗方案指出,H1N1毒株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传播。人群普遍对甲型H1N1流感易感,患者多数年龄在25-45岁之间,目前报道以青壮年为主,应注意老人和儿童。从事养猪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养猪、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

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控是预防关键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健康人群、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这四项来实现。

诊疗方案指出,通过开展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猪之间流感疫情监测来控制传染源,一旦发现猪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以及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收治病人的门诊和病房按照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应按

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对于健康人群,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使用快速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

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对甲型H1N1病毒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绘制了流感病毒两个重要基因的多样性全景图,为抗击甲型H1N1流感病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分离了我国内地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疫苗、分子流行病学、传播机制等各项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中科院、军事医科院等,研制出全新速效安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口罩,经系列检测证明,可在5秒内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虽然对甲型H1N1病毒的变异及蔓延状况还有一些未知数,但从目前情况看,只要各国加强协作,加大防控力度,加强科学研究,阻止甲型H1N1病毒大面积流行,进而制服它,是大有希望的。

附录1

国家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节录)

(三)预防性消毒

指没有病例发生的情况下,在家庭、公共场所、学校、交通工具和医院开展的相关消毒活动。

1,家庭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无患者家庭,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次~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衣。有客来访后,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

2公共场所和学校

(1)无明确病例发生的公共场所和学校应以清洁为主。消毒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意义有限。应加强通风,保持好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按已有法规即可,不需专门针对甲型H1N1流感开展消毒工作。

(2)甲型H1N1流感流行地区。居民应尽可能避免前往人多拥挤场所,公共场所和学校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其他相关规定采取关闭和停课措施,没有关闭的公共场所和学校除加强通风、保持好环境卫生外,可对门把手、电梯扶手、收银台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定期进行消毒。

(3)公共场所和学校应有洗手设施或者手消毒剂。相关人员应及时洗手,必要时使用免洗型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甲型H1N1流感个人防护知识问答

张 禹

问:甲型H1N1流感和以往的流感病毒一样吗?以前注射的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是否有效?

答: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以往的普通流感(季节性流感)病毒不一样,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症状也基本相同,通常是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7天,比季节性流感、禽流感潜伏期较长。

因本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故以前注射的流感疫苗对本型流感无效。

问:甲型H1N1流感病情是否特别严重?国家为何这样重视?

答:本型流感与普通流感相比较,病情并不特别严重。如能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容易治愈的,治愈后也不会留下后遗症,死亡率与季节性流感相仿,而且治愈后会对同型病毒产生免疫力。

本型流感是一种新流感病毒所致,人群普遍易感,较易流行和传播。如果这种流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播蔓延,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影响,对人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形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我国对此非常重视。

问:夏季常见普通流感,患了普通流感是否会变成甲型H1N1流感?

答:不会。因两者的病毒基因不同,普通流感病毒不会转变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此不必顾虑和害怕。

问: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答:预防主要是:(1)避免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烧及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筒,不要乱丢。(3)洗手是预防本型流感(也包括其他传染病)重要且有效地措施,要经常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如果没有水和肥皂,也可使用卫生洗手液。(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丰富,以保持身体的免疫力。(5)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6)多喝水,注意坚持锻炼。(7)不要扎堆或到人多的地方去。(8)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勤洗澡、勤换洗衣服、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和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

问: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为什么在个人防范措施中强调洗手、通风、运动、营养、睡眠、不扎堆?这些措施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有什么意义?

答:手是传播病毒的重要媒介,不论是自己还是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手拿卫生纸或手帕掩挡咳嗽、喷嚏时易受染,故要强调勤洗手;在不通风的室内,病毒聚积程度稠密,易于感染,故要勤通风,以驱散病毒,减少流感传播的机会;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骑车、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及加强营养,充足睡眠,对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至关重要。这些方面做好了,对预防流感非常有益。在出现确诊病人的地方,人们应减少聚会,不扎堆,尽量不去人群密聚的场所,尤其是通风效果较差的商场、超市、拥挤的公交车、电影院、剧场等,尽量减少或不接触病人。

问:甲型H1N1病毒用什么消毒效果好?

答: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敏感。在200毫升/升浓度的乙醚溶液中,环境温度保持4℃,一夜之间病毒感染力就被破坏。

此病毒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敏感。用750毫升/升的乙醇处理5分钟,1毫升/升的碘酊处理5分钟,1毫升/升的盐酸处理3分钟,1毫升,升的甲醛处理30分钟,均可消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病毒即可灭活。

问:已经证实甲型H1N1流感与猪流感病毒有关,那么吃猪肉或猪肉制品安全吗?民间流传“大料八角

炖猪肉预防甲型H1N1流感”,成都中医药大学提出的“鱼腥草炖猪蹄”预防甲型H1N1流感。有没有科学依据?

答:该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到71℃,就能杀死这种病毒,故食用烧熟的猪肉及其制品不会感染该病毒,即人不会因吃猪肉或猪肉制品感染该流感。

至于上面说的偏方预防甲型H1N1流感,因这是一种新型变异性病毒,尚无大宗病例实践的机会,很难说预防有效或无效,但不妨一试。

问: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是否需要在露天环境戴口罩?普通感冒飞沫传播病毒有一个“1米安全距离”要求,甲型H1N1病毒的飞沫传播途径是否也遵循这一要求,即1米以外是安全距离?

答:关于戴口罩问题,以下情况一定要戴:(1)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2)自己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在去医院就诊途中;(3)前往医院看病和探视病人;(4)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购物、办事。

不建议健康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包括露天环境)戴口罩,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戴口罩可以阻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以不正确的方式戴口罩,反可会增加感染风险,比如一个口罩使用太久,就无法有效抵挡病毒;若摘口罩不得当,还会将病毒传播到人的手上和脸上。

甲型H1N1流感也需要安全距离,要注意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WHO推荐为6英尺)。当遭遇咳嗽或打喷嚏的人时,要扭转身体背对飞沫,以减少飞沫飞人自己眼睛或口鼻的机会。

问:有无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

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瓦莱特5月初估计,针对人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制,最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其中包括研制样品约3个月,以及随后投入生产也需要3个月左右。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即可制成。

问:何谓密切接触者?如系密切接触者该咋办?

答: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密切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与患者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患者污染的环境及物体的人员等。

如果系密切接触者,应按以下方法去办:(1)医学隔离观察7天,因此种流感潜伏期最长7天,如从接触起7天未发病,说明未感染,即可解除隔离观察。(2)积极配合疾病控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相关信息。

问:怀疑自己得了甲型H1N1流感该怎样做?

答:如果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发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出现这些症状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应该及时就医。请注意:(1)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疗机构。(2)若乘坐出租车前往医疗机构,要索要并保存好票据,以备将来查找患病可疑者。(3)自己和陪同人员务必戴口罩掩盖口鼻。(4)抵达医疗机构后,要详细说明为什么怀疑自己可能患了甲型H1N1流感。

问:甲型H1N1流感发生期是否还可旅行?如允许旅行应注意什么?

答: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建议因甲型H1NI流感流行而限制旅行。现在的重点是通过迅速确诊以及为患者提供适当医疗,尽量减轻病毒对身体的损害。染病的个人应推迟旅行计划,返回的旅行者如染病应及时就医。

只要您近期乘坐飞机或火车出行,请您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信息:请您记住您的航班号、座位号、登机日期、登机地点、换乘的航班及换乘时间、换乘期间居住的酒店以及居住酒店的房间号等,还要保存好您的登机牌。一旦有人发病,您可以确认自己是否与其同机,是否居住过同一酒店等,以协助疾病控制部门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附录2

国家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节录)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苏叶饮:苏叶3克,生姜3克,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苏叶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水:桑叶3克,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克,鸭梨一个,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

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O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