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偷窥妈妈

偷窥妈妈

时间:2023-05-30 10:4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偷窥妈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阳阳等男幼儿偷看女幼儿上厕所的现象,在三岁左右的幼儿身上比较普遍。该年龄幼儿对两性差异充满了好奇,当他们发现男女生殖器官不一样时,会自发地观察这些区别。父母、同伴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关注对象。为此,该年龄幼儿可能趁同伴上厕所时偷窥其排便的样子。男女幼儿在一起时,他们有时会脱掉裤子,互相观看对方的生殖器,甚至会动手抚摸。幼儿对两性性征的观察,本质上是一种探索行为,如同对一朵花、一只蚂蚁、一辆汽车的观察一样,他们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搞清楚事物本身的样子,并没有什么不良动机。阳阳等男幼儿偷看女幼儿上厕所的表现,正是在好奇心的作用下进行的探索行为。这种行为与成年人的类似行为有本质不同,教师切不可以“耍流氓”论之,也不要以对待“问题行为”那样进行“救助”,而应以此为契机,根据幼儿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与家长一起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性教育。

一、教师应了解幼儿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的性心理的迅速发展始于两三岁,大致经历“性别认同”“性角色认同”“性社会行为学习”“早期性情感指向”“性体验”等阶段。两三岁左右,幼儿进入“性别认同”阶段,开始知道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女的,并发现两性身体构造的差异,对此充满了好奇,从而表现出偷窥别人身体或相互观察生殖器的行为。对两性生殖器官的认识,促进了幼儿性自我意识和性别认同的建立,进一步发展出“性角色认同”,即认可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同时,幼儿也在父母和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性社会行为”。社会文化规定了不同性别角色应具有的社会行为和责任。对此,幼儿要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进行学习。例如,男幼儿多玩枪、汽车等玩具,女幼儿则多玩布娃娃,并在娃娃家游戏中分别扮演爸爸、妈妈,模拟不同性别的社会角色,形成相应的性社会能力。幼儿的性情感也逐渐发展起来,并有了一定的指向。通常,男幼儿的“性依恋”对象是妈妈,女幼儿“性依恋”的对象则是爸爸。例如,有些男幼儿要“独占”妈妈,认为妈妈是他的,不许爸爸碰,看见妈妈和爸爸坐在一起时,就要把爸爸赶开。有些男幼儿和妈妈亲昵时或晚上搂在一起睡觉时,会出现生殖器无意识的现象。事实上,在婴幼儿身上已经出现,且伴有性。半岁多的婴儿,会在吃奶时抚弄自己的生殖器。两三岁时,男、女幼儿分别会有主动的、擦阴行为。幼儿这些追求性体验的行为,一般在五六岁时会自然消失。自然、适度的性体验有助于幼儿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 教师应正确对待幼儿有关“性”的行为表现

依据幼儿性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教师就能对幼儿的有关行为表现做出准确判断,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幼儿窥视同伴生殖器官的举动属于求知行为,而非“流氓行为”。对此,教师应提供有关图片或资料,帮助幼儿了解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如搜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尤其是小时候的照片,让他们由此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清楚了解了男女第一性征的差异后,神秘感自然消失,幼儿也就不再会有偷窥同伴的行为。再如,对于幼儿偶尔出现的现象,教师不要给予特别关注,以免强化幼儿的此类行为,也不要将其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给予严厉的呵斥或制止。如有的老师会怒斥幼儿:“脏!不能摸这个地方!”“羞死了!以后不许摸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幼儿形成错误观念,会认为生殖器是脏的、摸不得的、见不得人的,因而凡是与生殖器官有关的活动都要抑制,否则便受到惩罚,有害的性心理便由此形成了。但如果幼儿有频繁的现象,教师应给予个别引导。如教师可以把幼儿拉倒一边,以平和的语气告诉他(她):“这个地方是用来小便的,不能当玩具玩。如果把它弄伤了,小便时会痛的。要好好保护它,不要经常摸啊!”一般来说,经过教师的告诫,幼儿会减少行为。

三、 教师应和家长一起,共同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性教育

在幼儿园里,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有关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性角色并掌握相应的性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回答幼儿的问题,如“为什么女孩要蹲着尿尿?”“为什么生殖器官是我们的隐私部分,不能随便给别人看,也不能随便给别人碰?”等。在组织游戏时,应鼓励幼儿选择与自身性别相配的玩具和游戏角色,鼓励男幼儿应勇敢、大胆,鼓励女幼儿应温柔、大方,由此促进幼儿性角色认同,并形成相应的性社会行为。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有关图片、视频、绘本丰富幼儿的性知识。如通过阅读《小威向前冲》《我的故事》《认识身体》等绘本,幼儿可以了解人类的第一性征和生殖知识,解决他们“男幼儿为何能够站着撒尿”“我从哪里来”等疑问。同时,教师也应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实施好家庭幼儿性教育。这包括:鼓励家长与五岁前的幼儿一起洗澡,让幼儿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认识两性的生殖器官和性征;告诫家长应教给幼儿各种性器官的名称、自然地回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适当处理幼儿的行为,从而让幼儿形成健康的性态度;提醒家长给幼儿取的名字、穿的衣服、买的玩具、玩的游戏都应与其性别相称,以便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角色认同和性社会行为模式等。

第2篇

妈妈,请别偷看我的日记!

临泽县鸭暖学区曹庄小学四年级 田建伟

昨天我发现妈妈在我房间找东西,一开始,我就没在意。后来才发现我妈妈在房里找日记,知道这个消息后,我急得不得了,因为我日记里有许多我自己的小秘密,而这些秘密都是我不想让别人看到的秘密,包括我妈妈。趁日记还没被妈妈找着,我应该把日记藏哪呢? 藏书包里?不行,藏抽屉里?那就跟不行了,哎到底该藏哪呢?对了!藏床底下。哈哈!这下妈妈就找不着了。

我藏好以后就出房间吃饭去了,在饭桌上,看着妈妈无精打采的,还连声叹气,我就暗暗自喜,心里想着:哼!谁要你看我日记呢!突然,妈妈看着我。对我说到:“儿子,你日记藏哪了。”啊?暗的不行来明的,我该怎么回答呢?那时,我已经意识到我那日记要遭受悲惨的命运了。我结结巴巴的回答到:“在,在床底下。”我刚说完,妈妈就跑进房间,手伸进床底下:“找到了。”妈妈惊喜的叫了一声,“哎!我那可怜的日记呀!”我摇着头说了一声。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要我天天写日记是为了看我的日记,没办法,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可是妈妈也要想想我的感受啊!这时候我想对妈妈说一声,不,是对全中国的父母亲说一声:“请你们别看我们小学生的日记,我们小学生也有我们小学生的秘密,请你们别偷窥我们的小秘密。”

(指导教师:王海霞)

第3篇

回头,望着满柜子的书,我不由得自言自语:“我究竟是什么时候爱上看书的呢?”

大概,是从那时候起吧。

那天,我正在看电视,用余光瞥见,妈妈躲躲闪闪地拿着一箱东西进了房间,还把门锁上了。我不禁想:那个盒子里究竟装了什么东西,零食?玩具?正当我苦苦思寻时,妈妈打开房门,一声不吭的上班去了。

今天怎么这么安静?有鬼,一定有鬼!

我缓缓的起身走到妈妈的卧室门口,心中仿佛有两个小人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进去吧!去看看妈妈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别进去,偷窥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更何况,这说不定是个阴谋!

我去你的!想象力也忒丰富了!就凭你这样的,被人骗了,还帮人家数钱吧!再说了,那可是你妈,你妈会骗你吗?

对哦……不对!你不能去……

去吧!

最终,我还是敌不过强烈的好奇心,进了房间。一扭头,发现床上安静地躺着一个白色袋子。我急忙拆开袋子,瞥了一眼,切,只是几本书而已。但是很快,我被书的封面所吸引:女孩抱着熟睡的猫,安静地躺着,下面有一行小字“Q商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书名《不畏浮云遮望眼》。我翻开第一页,“跳出心灵的牢笼”七个粉色的字体映入眼帘。接着,我被一个又一个有趣而又充满人生哲理的故事打动了,开始如“书呆子”般贪婪地阅读着,一段又一段,一页又一页……

正在专心读书的我未曾发现,半开着的门和门外微笑着点头的……妈妈……阴谋的味道。

第4篇

一、争吵

这是我第一次和母亲争吵,就因为,她偷看了我的日记。我愤怒,我不满,凭什麽……凭什么这样偷窥我的内心世界。我向母亲发怒,当时的我,只有一念??我恨母亲我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出来,深深的伤了她的心。

只是在熹微的灯光下,轻轻的哭泣,没想到母亲对我的话这样在意,我忽然觉得不应该这样对待母亲。

对不起,妈妈。女儿知错了。

就着样,妈妈没有一句斥责,于是我读懂了:母爱,是忍耐,是宽容。

二、我长大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从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长成大女孩了。母亲还是那麽关心我,照顾我,我知道,我读懂了,这是母爱。

终于有一天,我郑重其事地向她宣布:我是大人了,妈妈你放手吧!母亲面带微笑的说:好啊,你来试试吧!

但渐渐我发现,自己独立后,生活的力不从心,还是失败了。母亲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就是孩子,你还不到独立的年龄……

嗨,原来我还没有长大呀!

由此我又悟出:

母爱,是尝试,是放手。

三、离别

去年夏天,我心血来潮地决定独自去旅游,母亲虽然口中答应。但是,在心里却是一千一万个不放心,但还是让我锻炼一次。离别地日期渐渐临近,母亲也越来越不安,直到那天下午,即将启程了,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说不尽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终于,火车启动了,母亲沿着站台使劲跑,口中不停地喊着:路上小心!

我眼前垂下了一道道水帘,朦胧中,看到的是母亲随着火车奔跑的身影。

第5篇

“尚节堂”实在是太小了,只有雷祖庙的一个旮旯大。

“尚节堂”原是兴隆东巷内军阀时期一位陆姓将军的家庙。民国初期,陆将军在巷内修建了一处相当规模的府邸。因为其胞妹年龄大了,不愿出嫁,陆将军为妹妹专门设置了一个离陆府只10米的独立四合院,方便妹妹吃斋念佛。陆妹妹也接纳了一些游方化缘的尼姑住进来,一同打发青灯古佛的漫长日子。

其实,贵阳的尚节堂有好几处。抗战胜利后,一些较有地位军官们的遗孀衣食无着,政府就在现成的道观庙宇组建了这些孤儿寡母的栖身之所,名曰“尚节堂”,政府拨给部分生活补助,其余用度就靠这些寡妇们自己动手制作蚊烟香、火柴盒、刺绣等营生来维持生计。兴隆东巷的尚节堂也被统辖其中。解放后这些尚节堂逐渐被解散,地方大多作了机关用地、小学、幼儿园等。

我家搬进尚节堂时已经没有了尼姑,说是解放后尼姑们大都还俗了,只有一个叫三公的老尼姑不愿还俗,住在尚节堂内犄角处的两层小木屋里。我们搬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三公,出于好奇,我们差不多每天傍晚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偷窥三公家,但只听见每天夜里“嗑嗑嗑”的木鱼声和晌午时分喃喃的诵经声。后来,三公的侄孙子小龙、小花和我们一块儿玩,才知道三公俗家姓陆。

一天太阳落坡时,我终于看见三公了。我很失望,因为三公是一个胖胖矮矮、满脸麻子的短头发大妈。

“三公来啦!三公来啦!”因为三公家的小龙与唐老师家的小五一打架,小花急得回家喊了三公来。三公大声地呵斥了小五一,拎起小龙就往家去了。好凶的三公,我们以后都不敢再偷窥她。

后来的一天,幼儿园大门(每家都有后门)来了一位身材硕长、低眉颌首的年轻女子。这女子前额顶盘着一小条细细的辫子团成扁扁的发髻,压得脑眉心朗都朗不开,剩余的头发编成两条依然细细的辫子,在两肩上逶迤着;身穿一袭月白色长衫,挎着一个长扁形提篮,提篮里装着一小把一小把的马齿笕以及刺梨串串、山楂圈圈,红红绿绿黄黄的,很是好看。我们只顾看那女子提篮里的野菜野果,我大姐突然指着那女子的头顶叫了声:“糖鸡屎!”可不是,那女子脑眉心上黑、白、灰杂陈的小小扁平辫髻,真的就像一坨糖鸡屎。我们“哗”的一下笑嚷开来。

突然,一棵竹竿依次地轻轻敲打在我们身上,大家回头一看,是三公!三公几乎是哀求我们:“快走开,回家去。”说着,用身子挡在那女子的前面。小孩们不依不饶地叫着“糖鸡屎,糖鸡屎”。院子里的喧嚣声引出了我妈妈。妈妈拿过三公的竹竿,拦住所有在场的小朋友,让我们排成一排,齐齐地向那女子鞠躬道歉。我们院子里的孩子都向那女子道歉了,只有两个大门口对面刘委员与徐老太家的小孩没有动。妈妈还在坚持,三公过来说:“算了,算了,詹园长,不用,不用了。我们的这种身份……”我看见三公的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三公不但是陆将军的妹妹,还有工作。还俗后的三公因为要自食其力,被政府安排在富水中路的“觉圆素斋馆”工作,这还是喜欢与后院小孩玩的小弟告诉我的。难怪妈妈发薪的日子,时不时地会带我们去“觉圆素斋馆”吃豆花饭,就是为了见见笑眯眯的三公。

尚节堂后大院是陆将军家的地盘,那些小孩大多是陆家各房的后代。但三公从来都不与后院的陆家往来。

1966年冬天的一天晚上,同院的肖老师家黄伯伯不知什么原因被一伙人抓了。我妈妈上前询问,可那时节抓人是可以不要什么理由的。当时黄伯伯正在家里将一大本辞海分成一本一本的单行本,用线一针一针地缝合着,那伙人冲进屋去不由分说地将黄先生手上、身边的辞海撕成片片,扔得满地都是。倏地一阵风,黄伯伯与那伙人就不见了。大家都看傻了,只有三公弯下身,将她身穿的父母装大襟翻卷起,把警察撕破的纸片一片一片捡起来放进去,转过脸来对我妈妈说:“我把这些拿回去,粘好了交给您,您替黄先生保存着。”也不管我妈妈同意不同意,转过身,回家了。

妈妈已经不再带我们去“觉圆素斋馆”了,但三公家的木鱼声、诵经声依然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只是好一段时间都没有见三公出来,一问小龙,才知道三公病了。正好我妈妈从“思想学习班”回来,听我说三公病了,放下漱口缸和洗脸帕就去看三公,三公把一摞齐整的辞海交给我妈妈,说:“这是黄先生的宝藏,请您收好。我怕是也过不了这一关。”我妈妈与三公都留下了眼泪。

果然,一天晚上,天还下着雨,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工友杨妈妈开了门,呼地进来一伙人,直直地朝着三公家去,将躺在床上的三公抓走了。第二天我妈妈去了解,说是因为三公是封建社会的残渣余孽,我妈妈要求看看三公都没有被允许。第三天中午三公回来了,脸泡泡的,头发只剩下了半边。我妈妈赶紧把三公送进她家,让我回家烧水,我与妈妈给三公洗了脸和头发。三公抬起红红的双眼看着面前说:“剃了吧,您帮我剃了吧。”妈妈为难地不知怎么办。那时节,被剃了阴阳头的人,是不允许自行剪成光头的。三公说:“不要紧,我自己担着。”

给三公照镜子时,我才发现,原来三公的头上真的有两行戒疤嘞!有了戒疤的三公真漂亮。看到我的惊奇,三公笑了笑。从此,我喜欢去三公家,听她讲一些不外人道的苍远渺茫的故事。

这天,“糖鸡屎”又来了——整个尚节堂的小孩都约定俗成地这样叫。也好,直截了当,不过还是没有谁当面这样叫过她。妈妈说她也是师太,让我们特别要尊重她,不要触着人家的伤心事。

因为三公生病了,“糖鸡屎”来我们院子的次数多了些,每次来都为我们带来山里可食的野花野果,什么蜂糖罐、野茶苞、山包谷秆;刺梨、山楂是最常见的了。冬天“糖鸡屎”就带来盐葵花、包谷花、酥豌豆、酥胡豆等,她的提篮简直就是我们解馋的宝葫芦。随着时日的推移,“糖鸡屎”也坦然面对我们了,我们对她也愈加好,甚至喜欢她起来。

三公虽病重,可深夜的木鱼声不能停,晌午的诵经课也不能不做。于是“糖鸡屎”就住进了三公家,她将屋里的所有家具、物什,用碱水洗得跟她的手一样白生生的。从此,三公家大门敞开,当西晒的阳光照进三公家,干干净净的,一股太阳的香味散发出来。我去三公家,都不好意思坐下。

快过年时,三公殁了,硬是没等到黄伯伯回来谢她一声。三公是快天亮时走的,“糖鸡屎”喊妈妈的声音吵醒了我。我用竹竿撑开窗户,一堆灰黢黢的长衫子站在我家台阶下,好像在等着我妈妈答应什么。她们交谈之间我妈妈飞也似地跑过院子、走廊,将大门关上,下锁。

“……哄……哄……”一阵一阵、听不真切的“哄哄”声念得我一咕噜爬起床,跑出门一看,所有的长衫子们从三公家门前一直盘坐到院子中央。

快傍晚了,“糖鸡屎”说了些什么我听不懂的话,所有的长衫子们一起对着我妈妈双手合十,这回我听清楚了,是“南无阿弥陀佛”。我妈妈也微微鞠躬,回了一礼。接着,“糖鸡屎”连同长衫子们齐齐地涌入了三公家。

第6篇

[关键词] 偷窥;精神脉搏;《非诚勿扰》;《征婚启事》

“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怎一个“爱”字了得。生活在变,生活的节奏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变得没有时间慢慢了解一个人,慢慢接触一个人,慢慢去爱一个人。于是,相亲便成了21世纪剩男剩女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并且相亲不再是受人排斥的一种谈婚论嫁的方式。而是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被现在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万般推崇。

而今大片林立,但好像唯有冯氏“贺岁电影”总能找到社会的神经脉搏,抛出一个又一个埋藏于“大众”心中的话题,和中国观众一起共鸣。《集结号》里关于 “寻找生命和死亡的价值意义”、《唐山大地震》里关于“大爱与小爱”以及《非诚勿扰》里关于“相亲与真爱”,等等。冯小刚的每一部作品在紧扣时代脉搏和把握社会大众精神需求方面,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做得都很好。

《非诚勿扰》的故事是从相亲开始的。而相亲却又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正如片中葛优所说,相亲其实是件挺不靠谱的事儿,歪瓜裂枣的咱看不上,但凡长得有模有样看着顺眼的不是性冷淡就是身怀鬼胎,心理健康历史清白的姑娘都哪去了,我怎么一个都碰不上啊?

先后遭遇了男同性恋的老同学,墓地推销商,为肚子里的宝宝找爸爸的未婚妈妈,选男人如选股票的精明女股民,一年一次的性冷淡寡妇,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击,却又百折不挠地一次又一次地拎上背包踏上相亲的漫漫长路。

这是一幅多么写实的画面啊!我们这群单身的剩男剩女中间,多少人都是这样,在爱情中翻江倒海,在相亲中斗智斗勇,却一次又一次地遭遇着各式各样的不靠谱。

话说伤痛刻在心里,但表面上,我们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强颜欢笑地在人生的路上寻找另一半。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强大到可以一个人孤独终老,并且心甘情愿坦坦荡荡。可是我们身边的人们,无论他是低眉顺眼地讨你欢心,还是言行暧昧地向你靠近,他们各自心中到底藏着掖着多少不能说的秘密,又岂是通过相亲所能知道的?

就像初见秦奋时的笑笑,眼神忧伤,自卑自弃。而初见笑笑时的秦奋,油腔滑调,话挺多却很少提及自己。 反正成不了恋人,那就当个酒友吧。只是没想到,那么不靠谱的外表下面,却是一颗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上还算老实的心。 秦奋在教堂忏悔的那一幕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在异乡的小教堂里,面对一个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的老神父,才敢让多年来渴望倾诉的欲望如开了闸门的洪水般一发而不可收。 现代的人们啊,心里藏着多少秘密和故事,却找不到人来分享。我们厌倦互相了解、互相磨合的过程,而希望用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另外半个圆。

多年后,与当年一起喝酒一起吹牛的朋友们天各一方。最后却发现,身边还是找不到可以分享自己故事的那个人。 乌桑唱着那首笔者听不懂的日本民歌,寂寞袭来,终于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痛哭失声。 镜头拉开,一幅多么美丽怡人的田园风光。可是,如果没有人分享,再美的风景也是荒凉。

自从电影《非诚勿扰》后,另一个以《非诚勿扰》为名的电视相亲节目出现在了中国的电视荧屏。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工具,比起电影更进一步把握了大众精神脉搏和情感需求。一时间,这档节目火爆异常。捧红了很多想借助电视成名的人,也像炸弹般向社会抛出了一个又一个辛辣的话题。“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的女嘉宾和招摇过市的“富二代”,甚至是在电视屏幕前直截了当地问男方有多少家产,等等,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人们的“人性”和内心世界,公布于大庭广众之下,让人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而进一步深剖这些影视现象,我们发现它们都是拥有广泛社会心理需求基础的。它们的出现,正是这些心理需求的结果――偷窥的欲望。

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成员通过电影、电视这样的工具,了解不同人的人生故事,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通过影视作品,实现了语言馈赠、思想碰撞、感觉交换,同时也包含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

看电影本身就有一种窥视另一种生活的欲望,而每天麻木生活的男女们,更是有一种全民窥视欲望的隐讳。窥视本身就是一种病,每个人都在跃跃欲试地试图窥视别人的秘密以弥补自己的缺憾,人性存在的先天性的弱点,一次次的征婚过程充满着偷窥的行径,挂着征婚本来就是要互相了解的名目,把对方身高、年龄、薪水,甚至恋爱以及性的经历都问个遍。这样大大地满足了自己内心对于偷窥别人生活的欲望。

这时,笔者又想起了较早前的另一部有关相亲的台湾电影《征婚启事》。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部现实纪录片,记录着城市里的红男绿女,影像里晃动着各式各样的面孔,还有面孔之后的故事。在看片的过程中,情绪越来越共鸣,的确,这就是一部都市预言,诉说着每个角落里每个寂寞的男人、女人寻找和落寞的故事。

城市越来越拥挤,空间越来越狭窄,人群越来越孤立,爱情也就越来越远离。

这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让你笑中有泪的好电影。

征婚其实是一个令人疲累的过程。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出现在杜家珍的面前。像是那个香烟、槟榔不离口的王朝明,对她来说就是个怪角色。月入三万多,一心想买房子,而且第一次面谈就要求女方嫁给他。又或者那个坚持要帮她试穿鞋子的餐厅经理,还是满口日本经的房地产经理,都远远超过她过去的生活经验所能想象的。

逐渐地,杜家珍的征婚历程像是一个怪异的记录,记录着这社会中各式男子的“群丑图”。有时候家珍会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偷窥者,她伪称自己姓吴,也不说是医生,只是用征婚做饵,聆听着这些子的内心秘密。

日子还是如此荒诞地往前进行着。家珍仍旧怀抱着漂浮的期待,每天应付着那些来来去去的应征者。这些人有老有少,有女扮男装的,有拉皮条的,也有只是来推销防身器材的。

难道说只有这些欠缺社会认同的人,才会无聊到以征婚来发泄自己吗?当然不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像教书的余先生,还有买卖乐器的俊霖先生,其实都是诚恳本分,条件也不差的。余先生的年纪稍大了一点,45岁,人也有点怪癖,但他的诚意倒是挺感动人的。他直盯着家珍说出他为什么那么一把年纪了才来征婚:我以前不想结婚是因为我觉得生命很脆弱,就是说,生老病死,我很不能忍受。假如我老婆、我孩子、我的亲人,老了、病了、死了、分离了,我觉得会伤心,所以我觉得很残忍。那我现在年纪比较大了,也改变了,可以承受这些东西了……

这些话家珍听了是很受用的,余先生似乎替大多单身男女说出了他们潜藏在内心的秘密。至于乐器先生的例子就更有趣了。他一脸草莽,留了一头长发,讲话细声腆见,完全与造型不符。家珍鼓起勇气跟他约了一次会,结果被他带去打弹珠台。看着他专注打弹珠的神情,家珍突然觉得自己离他好远好远。

她那一天回家,循例打电话给音讯全无的吴先生,她对着答录机留下:“……我是不是应该干脆承认,这样是找不到对象的,我只是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你带给我的痛苦……”家珍的自觉让她可以在痛苦的时候稍稍地置身事外,但是也使得她在需要孤注一掷的时候难以投入。一直到一表人才的陈先生出现。

陈先生出现在家珍几乎已经完全放弃希望的时候。他坦承自己坐过牢,因家中的债务,坐了一年多的牢。家珍喜欢他的坦诚,喜欢他的笑,之后跟着他去钓虾,跟了他上床,结果躲在浴室里哭得死去活来。她又想到了旧爱吴先生,想到了她曾经怀有的孩子,想到自己那么不情愿地把小孩拿掉了,而整日沉沦在悔恨孤寂之中。陈先生听着她歇斯底里的哭泣声,穿了衣服悄悄地走了。他喜欢这个女人,但是他实在搞不懂。

最后来应征的是一个拄着拐杖、带着墨镜的人。他是个瞎子,天生视神经萎缩。人家跟他说了启事,他好玩地打了电话,结果他听出那是帮他看过眼睛的杜医师。但是杜医师为什么自称自己是吴小姐呢?这一点家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伪装太久了,都忘了自己当初动机为何。不过瞎子给了她很大的震撼,一方面揭穿了她的身份,另一方面提醒她,隐藏自己的人是找不到真感情的。

她回到家,打算留下最后一通录音。她说,她要停止征婚,这种躲在暗处偷窥的行为让她感到害怕。这时话筒彼方传来“喂”的一声――是吴先生的太太。

吴太太其实一直躲在答录机的一旁听着杜家珍的每一通留言。家珍窥看着那些无聊的征婚男子,而吴太太则窥听着家珍扭曲的心声。吴太太终于拿起电话,是要告诉她,“你不用再打来了”。事实上,她先生不是不回她电话,而是已经在空难中死亡了。她自己的愤恨不平,在一通通家珍同样苦痛无奈的留言中,得到了奇异的抚平。她不忍心再让家珍在黑暗中如此挣扎,也就鼓起勇气拿起了电话。

家珍哭得更伤心了。吴先生的死是解脱,还是最后一丝希望的幻灭?她能不能从此放开心胸去接受其他男人的感情,还是跌入悔恨自闭的囚笼中?最重要的是,以医治眼疾为专业的她,是要选择张开自己的眼睛,把目光放远,还是仍旧视而不见,躲在无垠的黑暗中?

笔者想这样的结尾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沉默。我们随着电影随着家珍不知不觉地走入了一个个不同的人生经历的人们的内心世界,与其说是偷窥还不如说是拿别人的生命样态来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做个相互参照。好找到一个足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地继续现在人生旅程的借口抑或是在学习和模仿中调适一个全新的轨迹。

《征婚启事》是小说改编的,小说又是用真事写的,它的原著者陈玉慧多年在欧洲从事戏剧工作,通晓多国语言,“常能与外国元首谈天喝茶”,1989年11月,她在报纸上刊登出了电影中出现的那则征婚启事,随后与42个应征者见面,并把见面的经过写成了小说《征婚启事》,这部小说最先改编过舞台剧,获得成功,在1998年被陈国富青睐,改编成电影。

笔者想从电影《征婚启事》创作的背景来看,更能说明“征婚”在当代社会具有的广泛群众基础。

看电影本身就有一种窥视另一种生活的欲望,而每天麻木生活的男女们,更是有一种全民窥视欲望的隐讳。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成员通过电影、电视这样的工具,了解不同人的人生故事,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通过影视作品,实现了语言馈赠、思想碰撞、感觉交换,同时也包含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所以,影视作品中的“征婚”现象正是当代社会人们真实心理需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潘知常,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 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陌生的城市让人想哭,又一次爱情已经辜负,能不能把未来看清楚,寻着流星方向可不可以找到幸福?

越害怕越孤单谁的付出多一点,越躲藏越相爱越怕输,越长大越怀念少年时有多勇敢,骑单车摔多痛也笑着哭。

越单纯越幸福心像开满鲜花的树,努力的深爱过就不苦,越单纯越幸福心像开满花的树,大雨中期待着会有彩虹。

——锦瑟

幸福,什么是幸福?我一直不敢深究。幸福的含义太大,大到胸怀世界人民的喜悦,小到零星碎片。幸福,是个甜到有些忧伤的词。

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坚持了应该坚持的,放弃了应该放弃的。这,就是一种幸福

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选择性遗忘这种病,但是我却真的对我上学以前所有的记忆都是空白。最早的记忆就是那天我闹着要上学,然后我妈妈就带我到庄里的小学报名了。一年级的记忆也仅限于马路经常欺负我和考试不及格。重修一年级后,当我第一次得到奖状时,那时孩子气的拿给爸妈看时,炫耀就是幸福,一种能力与期望的证明。后来,一直拿着这些所谓奖状和礼品再也没有第一次时的雀跃!

一直很难分清和我弟弟的感情,有时我们真的很相亲相爱,他尊重我,我爱护他;有时我们又像寻了彼此几百年的敌人,见面分外眼红。可是现在想想那些下雨泥泞的日子,我背着他上学,他给我撑伞的场景,都会不由自主的勾起唇角。你说,等我出嫁,还要给我打伞送我出门。你喊,姐,谢谢你。是啊,前生需修得多少世才能如此?

你,算是我的第一个知音吧?记得你第一次走进教室给我们上课明显羞涩的模样,记得第一次你恨铁不成钢对我发脾气时的情形,记得当我在全镇拿到第一时,你以为我傲的微笑。这么多这么多,都是藏在心底最深的幸福,不敢偷窥,怕上帝嫉妒,怕自己不小心给弄丢了。回想起来,那些不起眼的片段好像全部是幸福,就连指尖溜走的也溢满甜蜜的气息。

是什么时候开始害怕,害怕突然之间失去全部知觉,害怕回眸间,早已沧海桑田。

如今,行走在陌生的城市,拥挤的人群,喧闹的音乐,而我仿若沙滩中的一粒沙尘,默默守在自己的位置,静静地等待机会,历经磨练幻化成珠。

第8篇

一个小伙子每天晚上在安格吉莎对面单元的窗口用望远镜看她,这使她很生气。有一天清晨,她走到小伙子的门口,摁响了门铃:“你好,我就是对面单元里的姑娘。你还记不记得,昨晚我脱下的长筒袜子放在哪里了?”

你猜

我出差到外地,在公共厕所出来正要洗手,却不见洗手池的龙头开关。请教旁边的人怎么打开水龙头,那人用浓重的乡音答:“你猜。”

这有什么好猜的?于是我又请教他一次,他依然回答:“你猜!”

我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赶紧走吧。那人拦着我说:“叫你猜你怎么不猜呀?”我只好问:“这怎么猜呀?”那人用手指指水池下面,说:“当然是用脚踩呀!”

第一次成功

我患了感冒,连续几天都去医院打针。这一天,护士长问我,是否介意让一个实习护士锻炼一下。

“今天上午,我已经帮13个病人打过针了。”实习护士对我说。我同意了。

一切很顺利。可是就在针头被的时候,我听见她轻呼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第14个总算成功了。”

都一样

一个大户股民和一个散户聊得很投机,临走时,大户拍着散户的肩膀说:“兄弟,好好炒吧,以前我和你一样。”

散户微微一笑,也伸出手拍着大户的肩膀说:“你也好好炒吧,以前,我也和你一样……”

没戴手套

冬天乘公共汽车时,大家都爱戴手套,这样,握着金属扶手时就不会有冰冷的感觉。但我怕麻烦,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一次上车后,两个中年妇女在我身边旁若无人地大声聊天,一个说:“快春节了,小偷特多,坐车得多注意。”另一个说:“可不是!我跟你讲,一般小偷别管多冷都不戴手套,就是为了干活方便……”

我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全车就我一个没戴手套。

手机不见

一次,我在街上走,突然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于是和他边聊边走。在与几个人擦身而过后,我下意识地伸手摸裤袋(放手机的那个裤袋),发现手机不见了。全身上下到处摸过也没有,我急得出了一身汗,于是对着电话那头的朋友大叫:“糟了!我手机不见了!”

一不做二不休

阿呆:妈妈,数字1至9里,谁最懒,谁最勤快?

妈妈:不知道。

阿呆:当然是1最懒,2最勤快啦!

妈妈:为什么?

阿呆:一不做二不休嘛!

此只非彼只

毛毛刚上幼儿园大班,妈妈总是抓紧时间训练他的运算能力。

有一次,妈妈问他:“一只猫有四只脚,两只猫有几只脚?”

毛毛说:“八只。”

妈妈接着问:“你真棒!那走丢一只,还有几只脚?”

毛毛不假思索地说:“七只。”

诺曼底登陆

我的同学自小移民美国。因为他的祖父是抗日英雄,他一直引以为荣,并因此报考了西点军校。入学第一天,教官让大家介绍自己的亲人有哪些从军经历。他骄傲地说:“我的爷爷参加过。”老师夸奖道:“真了不起!”这时,另一个同学小声嘀咕:“我的外祖父还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呢!”

“那更了不起!”教官听到了,要求大家为他鼓掌,并继续问他:“您的外祖父是第一批登陆的吗?”“不是。”对方突然忸怩起来。“那他应该是101师或者82空降师?”教官很好奇。“也不是。”对方顿了顿,鼓足勇气说,“当时他在德军服役。”

还没打

我和小欣的父亲是学校同事,他教语文,我教地理。小欣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经常会因为他闯了什么祸而体罚他,所以小欣在我的课堂上如果表现不好,我都尽量不让他父亲知道,只把小欣叫到我的办公室批评一顿了事。

这天,小欣又犯错了,偏偏我说漏了嘴,被他父亲知道了。放学前,我拦住小欣问:“爸爸打你了吗?”小欣说:“没有。”“那就好。”我放心了,转身离去。走出几步之后,却听见小欣低声补充了一句:“还没有。”

作为语文教师的儿子,小欣遣词造句之精准,令我绝倒。

评论花市兰

甲乙二人对花木兰从军发表评论。

第9篇

“单翼天使”张晓伟一直感到很孤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离开妈妈,和开朗的朱子同成为好朋友……这两个男生的友情中包含着许多成长中的“秘密”,包括早恋、沉迷网络游戏等等,张晓伟从这些秘密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经验及教训,而这一切,又都成为了他自己成长过程中永远的秘密!

其实,成长过程就是一幅画,秘密就是画中的一道景、一件物,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记在我们成长的足迹,陪伴我们一生。家长们可能会这样认为:什么秘密!有什么话不能跟家长跟父母分享吗?如果大人们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宝藏,是不想让人发现的。而且,不是所有的话都能和亲人分享的,嘻嘻……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隐私嘛!也许,这样做,家长们会不理解,他们可能会偷偷的去揭发孩子们的“秘密”,这样是不对的!每个人都不能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吗?让这样秘密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吧!

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总是那么不务正业,可是大人们哪里知道,我们每天都是学习学习,难道连轻松放松一下也不行吗?3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抓得很紧,一放学就要先写作业,写玩了好要在预习一下明天的课程,快要考试的时候连电视动不能看。就连课外书也不能动一下。那个时候的课程也很简单,我就没有多想,爸爸妈妈也是为了我好嘛。可是现在呢?那些题目都那么难,家长也不知道鼓励孩子,他们那里知道这题有多难?尤其是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开始活跃了。让孩子们做一堆一堆的卷子,笔水都废了几万吨。我似乎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一天到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我好累啊!加上作业一下子增多,又要复习,我似乎对学习产生了压力。可政府一天到晚在说为我们减负,可还是那么多作业。

小时候你们常常教育我们要会尊重人,可是你们知道“尊重”是什么意思嘛?或许这两个字你们写都不会写吧。

每个人都会有秘密,有些是可以说说的,但是有些秘密只能留在自己心里懂吗?

我已经长大了,成长的烦恼会永远伴随着我。有的你们可以帮助我,但是有的你们冰棒不了我。当我失望的时候烦恼的时候,你们不能或没有时间听我说,我却只能给日记本倾诉。当我对您有意见的时候又不敢惹祸上身。就只好对日记本说说。当我犯错误时,我会捂着耳朵不听你们的唠叨,在日记本上检讨自己。

“最有效的途径,不是千方百计以‘侦探方式’获取‘情报’,而是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这对家庭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科学家分析,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关系,良好的教育依靠关系维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如能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则胜过一切教育。“试想,如果孩子在心中坚信,‘妈妈是尊重我、信任我的’,这要比所有‘侦探手段’都管用。”反之,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隐私遭到偷窥,则势必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没有秘密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他们从小的时候就像学习机器一样在那里不停的学习,没有一点坎坷什么的,他们会比那些学习差、有许多秘密的孩子差很多,他们也是永远也赶不上那些孩子的!

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青龙街小学六年级:徐文婷

第10篇

因为妊娠反应太强烈,完全没有食欲,小儿呱呱坠地时才4.6斤!心里非常愧疚,因此从

小只要他想吃的便竭力满足,如此似乎能减少那份自责。

牙牙学语时便买棒冰给他,看着那冰棍冒着冷气,小儿拼命地一边叫一边吹

着:“呼...呼....妈妈,想...想吃,烫...烫哦!”看他那迫切想吃又不敢送至嘴边着急

的馋样儿,我们忍俊不禁。

看我拖地,倒挺乖挺孝顺。歪歪扭扭的向我走来:“妈妈,我也来帮你拖地吧。”我顺

势把拖

把递给他:“嗯...宝宝真乖!你...能拿动?”他想了想:“我拿小拖把帮你拖吧。“

我挺纳闷:“你还有小拖把?呵呵...那好吧,真乖!”他突突的跑去书房,没一会儿传

来了兴奋的稚嫩声:“妈妈快看,我的小拖把!”

啊?手里拿着一 杆粗毛笔!把毛笔当成小拖把!

哈哈哈...这小子想象力倒是挺丰富的!

每逢潮湿季节,我总是有水肿症状。爱人听说泥鳅有驱水肿的功效就买了一斤回来

。煮午饭煎泥鳅时,不经意间小儿跑过来了,没想到他看了会有那么大的触动,马上夺过我手

中剩下的泥鳅央求道:“妈妈,放了它们好不好。”我根本没当一回事,随口应他:“行

啊”...

中午,我在卧室休息,不知他在弄什么,砰砰作响。突然,声音从卫生间传来:“妈

妈,你快来看,我想到放泥鳅的办法了!”我忙出去一看,傻眼了:竟把泥鳅放在马

桶里,小手一摁,水“哗啦”一声,漩涡带着泥鳅远走低飞了,一起漂泊于地下道了!

上幼儿中班没几天,叫嚷了好些天:“妈妈,我们为什么姓汪啊?”“因为我们祖祖辈

辈姓汪啊。”

这天又叫道:“妈妈,你跟爸爸接着姓汪吧,我准备改姓了!”我倒被他逗乐了。“从今

天开始,谁都不可以翻看我的书包!”儿子继续叫着。我们从不翻看他的书包,今天

是怎么了,肯定有什么秘密!趁他不注意时,翻开书包一看,这小子还

真改姓了:汪字去掉三点水了,直接姓王了!嘿嘿嘿...这不此地无银三百两嘛!行,我给

你添上不就得了?”

下午接到幼儿园老师相当礼貌的电话,说有点事跟我商量,立马去了幼儿园。

老远就看见小儿把袖子卷到胳膊肘上,脸涨的通红,那特有个性的刘海因为怒汗严严实实

的粘在额头上与另一个孩子对峙着!。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向我道缘由:前几天上了一课:汪汪和猪猪,讲的是一只小狗和

小猪的故事。儿子刚好姓汪,还有一个姓朱的小朋友,每天被几个淘气的孩子说成小狗小 猪!

今天,那孩子触及小儿的底线了,就跟他干上了....

原来如此,不怪他天天嚷着要改姓呢!

回家查资料告知他历史上汪氏也有过名人,虽然知之甚少:汪士鋐, 康熙三十年(1697

年)会元。还有现代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汪国真...

呵呵,这下儿子可来劲了,从此,天天把这仅知的俩名人挂在嘴边炫耀着,回击那些调侃

他的同学....

放学回来,小儿便向我汇报了所有孩童一致视为灾难性的,极度恐惧的事件:下午打疫

苗!

带着哭腔:“妈妈,我身体多棒啊,就不用打了吧?”

告知他:打疫苗是为了让身体更强壮。

可怜巴巴的看着我?:“那从明天开始,我天天锻炼身体好不好?你不是说锻炼也会更强

壮!”----曾经他是多么的不以为然!

看着他恐慌的神色,竟心生同情...

他心情沉重的扒拉了几口饭,心神不宁的坐一下又站立着.....

心疼的让他努力回忆,曾经因发烧时与他有过深入肌肤之亲的注射器:不会很痛,不过是

被它扎了一下,男子汉嘛,这点痛算得了什么?

终于不能自控的哭出声:“妈妈,我怕,我不想去学校!”

“只因为打疫苗就逃避不去学校?还说要当解放军呢!这点痛都承受不了,你还有什么能力

保家卫国的呢?”

“可是当解放军不用打针啊!”

“解放军叔叔需要承受的何止是这些?他们要扛枪打鬼子呢!子弹擦破皮的痛比这疫苗可疼

上上千倍!这些小小针头就让你害怕,你有资格当

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这点困难就被吓到,你是男子汉?看看以后情馨(小儿的女同

桌)会不会小瞧你!”

眼睛里有股不认输的倔强:”我才不会让她小瞧我呢!“

好像起了那么一点儿作用,进一步的循循善诱:“就是啊,她是个女孩子都不惧这点事儿,

你个男子汉还拍?以后她怎么看你?全班同

学怎么看你?听他们都叫你”胆小鬼“?连女孩子都不如?!”

表情坚定起来:“哼,我才不怕,打就打,有什么了不起?!”

“嗯!就是,走!咱们去迎接疫苗去!做个勇敢的男子汉!”

"好....吧....“一听就没底气。

一路上,小手一直冰冷出汗。

惴惴不安地走进教室,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我,我向他挥了挥紧握的拳头“加油”!给我的是

多么牵强的微笑。

今天,倒要看看他如何过这关。

上课铃声终于响了,医生与老师终究不可避免的同时进入教室,教室里异常安静的氛围令人

有点崩溃。只见小儿神色紧张到了极点,如坐针毡。

打疫苗开始了,教室里从静谧冰点升级为哭闹连片的沸点....这只是更为折磨小儿。

紧皱的眉头一直蹙着,双手使劲地搓着....终于叫到他的名字!忽的站起来,却

只是彷徨着,踟蹰不前....老师再一次点到他的名

字,只见他一阵激灵...终于做出来决定:紧闭双唇,眼睛直视 医生,急步向前,大有一副

视死如归之大义凛然!

挽起袖管,别过头任凭那万恶的针扎入血肉之躯!医生毫不犹豫的一针下去,那小小身躯

微微颤抖,很快拔出针头。惨白的脸上露出如释

第11篇

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些人大抵都怕孤独,怕与寂寞为伴,可又常常得享受饮泣难耐的孤独和寂寞。每每向幻想世界迈出一步,就打碎了在无数个浪漫月夜下酝酿的温馨乐园,额头上便增添了微妙的厚实、豁达、坚毅和成熟。

星移斗转,桑田变迁。我的目光在寻觅生活中的那份诚挚和友善,在求索生命的升华和永恒。

八月十五的圆月升起,异乡的月光总不如家乡的柔和。家乡的月光里孕育着我的童年的传说故事,在那些故事里妈妈也是逍遥的,多想用洁白的月光抒写一束思乡的诗行。

日月星辰总是潇洒自如地坚持着它们的征程。它们的恒心和意志常让人羡慕和妒忌。我的翅膀有时总是沉重的,故作潇洒也是徒劳。但我不颓废,不消极,我内心始终不渝地燃烧着忠于现实、忠于生活、热爱生命的烈焰。

然而,脚踩在异乡的泥土上总是显得发软。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马思聪的《思乡曲》好动人,时时催我泪如泉涌。平淡无奇的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也格外亲近。恍惚间仿佛触摸到了故乡的泥土,闻到了家院的犬吠。春去冬来,我远离养育我的那块土地已多少年了?其间失却了许许多多、零零碎碎的习憧憬,也因此而打捞到了无穷无尽的思念与怀旧。

岁月的河永恒奔流。我张开记忆蓦然回首。纵然生出千丝万缕的追悔——悔我求索路途中的迷失,悔我坎坷历程中的冒险,但那定然也只是莫名的惆怅。我太像一个不懂世故的孩子,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径。我仰望苍穹深处的北斗希望它给我几许照亮迷途的光明。我也曾醉心于黄昏,暗恋于黎明;尽管心里像是茫茫的大漠,足下的路是那样生疏。有时我好渴,企盼故土就在前方,喝一口故乡的井水,舒舒坦坦地叫一声:奶奶!

历史的车轮辗过,留下清晰的辙印。我的脸膛印下了沧桑,长出了岁月的苔藓,布满了陈年的老藤枝蔓。在弯弯曲曲的生命流程中,我醉过,也醒过;我得过,也失过。如今的我,行囊有时空空,有时丰实。

我是我生命的舵手,沿着我选定的波涛的浪尖漂泊,采摘着大海的奇葩,领略着人生的智慧。北国冬天以外的世界无限博大,我欲走出冬天,又怀念冬天。我是大自然的子孙,我毕生也走不出包罗万象的美好山河。我想找一块宁静的蓝空,吮吸反思的空气。

我想找一个透风的窗口,偷窥故乡的山水。我多想清纯,如君子兰;我恋童真,多想再次投入妈妈宽厚温暖的胸间。故乡的流云似水,从广袤的北国蓝空漂流到了梅雨如柳的南方,如我一样的流浪。

哦,流浪的日子有时也像隽永的风景画。在流浪漂泊的岁月里,有时也有花环和曙光。

第12篇

清晨,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朝霞如锦缎般绚丽多彩,晨风如千万双温柔的小手轻轻抚过我的额头、发梢。我和妈妈一行人,在这充满生机的清晨来到了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进入大门,我看到了一条林荫小道,小道两旁是一排排参天大树,在晨风的吹拂下,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树上的鸟儿也欢快地歌唱着,“唧唧喳喳”“啾啾啾”“布谷、布谷”,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犹如一场绝妙的音乐会。

在这动听的鸣叫声中,我们来到码头,坐上了古色古香的摇船。在“吱嘎――吱嘎――”悠扬的摇橹声中,我见到了西溪的水,那水是那么的平静,一眼望去一片绿色。那绿色从船前、从船边轻轻地溜过,就像顽皮的孩子,悄悄地偷窥着你。船四周微微泛起的细浪,像优雅的凌波仙子轻托着我们的船儿轻盈地前行。岸边烟柳缭绕,长长的柳枝在风中轻舞,有几条已经触及水面,仿佛娇俏的女孩正对着河水梳妆。柿树长出了点点新芽,那新芽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显得那么生动。我微闭双眼,听着这悠扬的水声、嗅着这清新的草木气息,仿佛看到了春姑娘正在舞蹈:她的足尖点过大地,小草便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头,轻轻地挠着春姑娘的小脚丫;她的裙摆拂过花丛,百花们就竞相开放,空气中充满了迷人的花香;她的纤手触到了树木,新芽便爬上了枝头;她的眼睛望向空中的太阳,阳光立刻变得柔和而又舒适。突然,“刺啦”一声把我从冥想中惊醒,呵,是一尾银色的小鱼跃出水面,看来这美好的春光,不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它。我微笑着看它又跃入水中,轻摇着尾巴,消失在绿色的水面下,只留下一道浅浅的波纹。我禁不住伸出手去,想轻轻地抚平那水纹,没想到水是那么柔,仿佛无数双婴儿的嫩手,我的心在那一刻变得柔软无比。水面上那跳动的点点金光,似乎是春姑娘的眼波在流转。

春天真美啊!春天的西溪更令我流连忘返,我多么希望就住在这西溪边,亲近这水、这船、这美妙的自然!

【指导老师:夏天美】

点评

西溪湿地公园之所以令小作者如此难忘,全在于那份未被破坏且不经任何雕琢修饰的自然美:树叶沙沙作响,鸟叫声此起彼伏,春姑娘漫步走来,银色的小鱼跃出绿色的水面……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令人驻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