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台湾海峡宽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教育本质上应蕴含着“快乐”,但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只体验着僵化和枯燥。完善、丰富、充实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破解现实难
>> 冲破听力的樊篱? 山东:冲破技术壁垒的樊篱 袁洪梁冲破晋级樊篱 走出孤独的樊篱 如何让中学生作文突破传统作文的樊篱 冲出自责的樊篱 走出“男权话语”的樊篱 走出传统教育的樊篱 着力践行新的教育观 冲破功利化藩篱的语文教育 教育要冲破窄而深的学科思维 突破节日营销同质化的樊篱 受辱少女,何时走出精神的樊篱 跨越自我封闭的樊篱 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樊篱 打破“城乡樊篱”的开县探索 筑起土地管理的制度樊篱 挣脱男权社会樊篱的女性 让学生走出乏味作业的“樊篱” 传统樊篱里的空谷足音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冲破中学教育的樊篱 冲破中学教育的樊篱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教育本质上应蕴含着“快乐”,但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只体验着僵化和枯燥。完善、丰富、充实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破解现实难题、“走向现代高中”的有效路径,“学科知识多元化”、“培养探索精神”、“学以致用”是 “走向现代高中”路途中应被高度重视并努力付诸实践的理念和精神。 关键词:高中教育 学科建设 方法路径
教育的本质中应该蕴含着“快乐”的因素――教师从中获得成就感的“快乐”,学生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但事实上是在整个高中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至多能深刻体会的只是繁重工作和学习之后短暂放松,乏有“快乐”可言。
“升学率”“分数”的高低,是目前评价一所中学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唯一标准。相对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中教育目标而言,其中的“德”“体”目标被忽视和弱化了,而“智”的发展则被高度重视、强烈追求。为了实现获得高“升学率”高“分数”以及因此带来的社会高评价,“教法”“学法”就成为日常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绝大多数从教者及学习者格外倚重的方法则是训练量、作业量的“高负荷”,于是,现在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共象就是学生应有的休息时间几乎被残酷无情的剥夺了,彻底被补课、提升侵占了,被大量的作业侵占了。教师屈从于“升学率”,学生屈从于“高分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情的压抑。
对学校和家庭长期的双重压抑,大多数学生都是配合的,他们不自觉中压抑了自己青春少年时期应有的活泼快乐,包括分数以外的许多青春年少时期最宝贵的东西。对这种压抑的服从,有些学生通过了考试机器,获得了高分步入了高校。客观地说,这绝对不是我们现行高中教育的成功和胜利――这实际上是一场压抑的胜利,最终赢得胜利是应试教育。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曾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所以,在我们探寻走向现代高中的正确道路之时,根深蒂固的唯高“升学率”高“分数”是求的观念,首先要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在讨论、探寻“走向现代高中”的众多路径中,有一种路径格外令人心动,那就是完善、丰富、充实现代高中的学科建设,由此使学生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能够获得更加宽泛的接触、学习及实践。
有个叫坎贝尔的西方人说过:“我发现,大多数人对生活所要求的是拥有选择的机会,这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得多。”既然走向现代高中倡导重视高中教育的学科建设,其中就应该包括学科知识的多元化。我以为这就不乏对学科知识教学的自主选择以及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及喜好对所学学科的自主选择。当然,要想使这种教与学的选择得以实现,其重要基础就是让现有的高中学科知识体系更加丰富。诸如美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完全可以成为可供教师确定教学以及学生主动学习的选择性内容。学科知识丰富、选择性充分,这在国外的一些中学教学课程课中体现 得淋漓尽致。英国的高中课程总共有70多个科目,除了基础的数理化生外,还有文学、会计、摄影、音乐、歌剧等众多科目可供选择。在美国的中学学科体系中,选修课构成了其中学教学内容极重要的部分,除自然及人文科学知识外,现代社会实用知识和技能几乎无所不包,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基本上都有相应的课程可以选择。反观我们现行的高中学科知识,毫无选择可言。所以,加强丰富学科知识建设,应该是走向现代高中的必由之路。
“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探索精神”也是“走向现代高中”再次呼吁、高度重视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中国人不缺乏学的精神,滚瓜烂熟的背诵、准确无误的记忆就是具体的体现;中国人也不缺乏“教”的技能,自商周起就“谨庠序之教”,到后来就私学兴起、官学兴盛,再到现在名目繁多的种种教法就是具体的体现。
但是,时至今日,“学以致用”“探索创造”却始终没有在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中被高度重视。多年前曾经有这样两则材料被曝光,结果是令无数的国人为之震惊和忧虑。材料的核心是告之中日两国的中学生谈对台湾海峡的了解。我们的学生充分的陈述了台湾海峡的宽度、深度、面积以及资源,相关的数据精准之极;而日本的中学生陈述的内容要点却是台湾海峡是日本国的生命线,如果中国大陆和台湾统一,台湾海峡就自然成为中国的内海,如此,日本的油轮从波斯湾驶出后,路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最后只能绕道台湾的南部,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日本的运油成本,所以,台湾海峡是日本必须拥有的海上通道。中日之间为此极可能爆发战争,日本要因此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这一材料是否显现出我们的高中教育中存在着多么严重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似乎更专注“死”知识的教授和传递,而知识力量中应该培育出来的探索力和创造力无外可寻;化用一名人话来说,即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没有穿透力,不能够通过现实的迷雾看到理想和未来。究其原因,正如钱理群所言:“当今中国教育的败绩始于中小学。”所以,在我们追寻“走向现代高中”的路径时,“学以致用”“探索创造”同样是应该被高度重视并努力使之能够在学生心中培育、成长、发展起来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精神。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
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太平洋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世界海沟最长。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
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最小的洋――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平均深度为1097米,最深处为5499米。
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英国伦敦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英文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2012年8月26日,北冰洋海冰面积达观测史以来最小。
最大的海――珊瑚海
珊瑚海,又称所罗门海,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南北绵延伸展2400公里,东西宽约2~150公里,面积479.1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243米,最深处新赫布里海沟深达9175米。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也位于珊瑚海。其上有珊瑚海群岛;西侧是澳大利亚,经托里斯海峡与阿拉弗拉海相通;东侧是新喀里多尼亚岛和瓦努阿图;东北为所罗门群岛;北为新几内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日珊瑚海海战而闻名世界。珊瑚海中生活着成群结队的鲨鱼,所以,珊瑚海又被人们称之为“鲨鱼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
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迷你的海,长280公里、宽77公里,呈椭圆型,其面积约11,350平方公里,只有五个太湖那么大。在地理位置上,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是因为欧亚大陆断层下陷而形成的内海。
马尔马拉在希腊语中是“大理石”的意思,因这片海域的小岛盛产大理石而得名。马尔马拉海虽然不大,战略位置却极为重要。它向东经由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黑海,向西则由达达尼尔海峡连接爱琴海,既是通往黑海的必经之路,也是可以深入欧洲大陆的咽喉要道。
最大的内海――地中海
地中海由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东西共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积(包括马尔马拉海,但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
地中海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突尼斯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处5092米。盐度较高,最高达39.5‰。地中海有记录的最深点是希腊南面的爱奥尼亚海盆,为海平面下5121米。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历史比大西洋还要久。
地中海也是世界最脏的海。每年倒入地中海的废水达3.5亿立方米,固体垃圾1.3亿吨。最为严重的是邻海18个国家的石油港口装卸石油时给海水带来了严重石油污染。
最深的海――白令海
白令海最深处为4191米,其深度为各海之最。它位于白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北以白令海峡同北冰洋楚科奇海相通,面积230.4万平方公里。由于海深,这里鱼产丰富,其中鲸鱼、海豹最多。
最浅的海――亚速海
世界最浅的海是亚速海,海水终年为灰黄色,形似不规则的三角形,平均深度8米,最深处也只有14米。在塔干罗格湾,水深甚至不足1米,西面有长达110公里名为阿拉巴特岬的沙洲和锡瓦什湖。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乌克兰独立以后,它成为俄乌两国的“公海”。主要的河流有顿河和库班河。长约340公里,宽135公里,面积约37600平方公里。海洋生物丰富,沙丁鱼格外多。塔甘罗格湾为最大海湾。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可通航。
正在生长的海――红海
红海是世界最年轻的海。红海是指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红海由埃及苏伊士向东南延伸到曼德海峡,长约2100公里。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然后通往阿拉伯海。红海最宽处为306公里。西岸的埃及、苏丹、衣索比亚(旧称阿比西尼亚)和东岸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隔海相对。
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后来,在今天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
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红海的主海槽。
今天的红海可能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海洋,一个正在积极扩张的海洋。1978年,在红海阿发尔地区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使红海南端在短时间内加宽了120厘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按目前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张的话,再过几亿年,红海就可能发展成为像今天大西洋一样浩瀚的大洋。
红海也是海水最咸及水温最高的海。红海水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盐度为4.1%,夏季表层水温超过30℃,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海域。8月表层水温平均27℃~32℃。海水多呈蓝绿色,局部地区因红色海藻生长茂盛而呈红棕色,故有红海之称。
最淡的海――波罗的海
欧洲的波罗的海是最淡的海,靠近外海的地方盐度为20‰,中部海域6‰~8‰,而北部只有2‰,几乎同淡水差不多。
水温最低的海――罗斯海、威德尔海
水温最低的海是罗斯海、威德尔海,终年结冰,水温-2℃-0℃,位于南极洲边缘海。
最清澈透明的海――马尾藻海
世界透明度最大的海是马尾藻海。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葡语葡萄果的意思)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即大西洋洋中之海。
马尾藻海是没有海岸的海,位于北大西洋百慕大群岛附近,由于海流界线的变化,无固定边界。
马尾藻海远离江河河口,浮游生物很少,海水碧青湛蓝,透明度深达66.5米,个别海区可达72米。一般来说,热带海域的海水透明度较高,达50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达66米,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海洋有如此之高的透明度。
所谓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至达到看不见的深度。每当晴天,把照相底片放在1000余米的深处,底片仍能感光。这是所有其它海区所望尘莫及的。
马尾藻海也被称作“魔藻之海”和“海上坟墓”。为什么会有这么恐怖的名字呢?自古以来,误入这片“绿色海洋”的船只几乎无一能安全返还。在帆船时代,不知有多少船只,因为误入这片奇特的海域,就被马尾藻死死的缠住,船上的人因淡水和食品用尽而无一生还。
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是哥伦布,他们在这里被围困将近一个月,最后在全体船员们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到过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海藻表面有极大的粘性,吸住人的手后,竟会留下血痕。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似乎要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博斗,精疲力尽的他侥幸得以逃生。
在航海家们眼中,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坟墓。在这片空旷而死寂的海域,几乎捕捞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鱼类,海龟和偶尔出现的鲸鱼似乎是惟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单细胞的水藻。
在众口流传的故事中,马尾藻海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陷阱,经过的船只会被带有魔力的海藻捕获,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最终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残骸。而百慕大三角作为这一海域上最著名的神秘地带,则将这些传说推向了极致。
在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来了。原来,这块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4个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东面的加纳利寒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暖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平静”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会使古老的依赖风和洋流助动的船只,在这片海域踟蹰不前。因此,马尾藻海盐分偏高、海水温暖的问题,也都纷纷迎刃而解。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已被证实,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是爱琴海,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它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爱琴海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爱琴海的东北部经达达尼尔海峡与马尔马拉海相连。
关于爱琴海名称的起源有各种解释:一说源于古爱琴城;二说源于一位名叫爱琴的亚马逊女王,她葬身于海中;三说源于忒修斯王子的父王爱琴斯,他误以为忒修斯死了,心碎地跳海自尽。爱琴海还有一个说法是它的希腊词源是波浪起伏的海。
爱琴海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共有大小约2500个岛屿。爱琴海的岛屿可以划分为七个群岛:色雷斯海群岛,东爱琴群岛,北部的斯波拉提群岛,基克拉泽斯群岛,萨罗尼克群岛(又称阿尔戈-萨罗尼克群岛), 多德卡尼斯群岛和克里特岛。爱琴海的很多岛屿或岛链实际上陆地上山脉的延伸。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中最大的一个岛屿,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东西狭长,是爱琴海南部的屏障。克里特岛上有大面积的肥沃耕地,但是其它岛屿就比较贫瘠。爱琴海岛屿的大部分属于西岸的希腊,一小部分属于东岸的土耳其。
沿岸国家最多的海――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是沿岸国家最多、最大的陆间海。加勒比海面积约275.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位于大西洋西部边缘,北纬9°~22°,西经89°~60°。它东西长约2,735公里,南北宽在805-1,287公里之间,容积为686万立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491米。现在所知的最大水深为7680米,位于开曼海沟。
加勒比海以印第安人部族命名,意思是“勇敢者”或是“堂堂正正的人”。有人曾把它和墨西哥湾并称为“美洲地中海”,海洋学上称中美海。
加勒比海南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海岸;西接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伯利兹和犹加敦半岛;北接大安地列斯群岛,东接小安的列斯群岛。由于处在两个大陆之间,西部和南部与中美洲及南美洲相邻,北面和东面以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为界。
在全世界50多个海中,沿岸国达两位数的只有地中海和加勒比海两个。地中海有17个沿岸国,而加勒比海却有20个,包括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南美有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大安的列斯群岛的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联邦、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湾,位于印度洋东北部,南部边界线长约为1609千米,宽约1600千米,面积217.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为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总容积为561.6万立方千米。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 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岛、日本、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95米,是地球的最深点。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
最长的海沟――秘鲁-智利海沟
秘鲁-智利海沟是全世界最长的海沟,距秘鲁和智利海岸约160公里,最深处是在海平面以下达8065米的理查德斯深渊。长5899公里,平均宽度64公里,面积约59万平方公里。海沟沉积物为混浊物和海洋沉积的交替层,研究表明沉积物中含金属。
最宽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是最宽的海峡和最深的海峡,位于南美火地岛与南极半岛间,宽度900~950公里。最小深度2,800米、最大深度5840米。
海沟、海峡都是海洋的一部分。海沟,是海底的深沟。一般指的是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米的沟槽。
海峡,指两个水域之间的狭窄水上通道。一般都扼守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比如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是西印度洋的一条水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东为马达加斯加岛,西为莫桑比克。科摩罗群岛横列海峡北端,印度礁和欧罗巴岛位于海峡南口。
莫桑比克海峡全长1670千米(一说1760千米),呈东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峡两端宽中间窄,平均宽度为450千米,北端最宽处达到960千米,中部最窄处为386千米。峡内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与南端超过3000米,中部约2400米,最大深度超过3,500米,深度仅次于德雷克海峡。
最年轻的海峡――利姆海峡
利姆海峡,也称“利姆水道”,是丹麦的峡湾,呈西南-东北向,位于北欧日德兰半岛的北部,把北部地区同丹麦大陆分开,原是北海和卡特加特海的两个峡湾,形成海峡仅100多年历史,长180公里。
利姆海峡有许多不规则形的分叉,中段形成宽24公里的湖泊。最深处原仅15米,后为航行方便,已加疏浚。
最大珊瑚礁――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大堡礁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观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里,北端较靠近,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连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本文以闽南地区为例,按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福建省闽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 区域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6-0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几百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具有几个特性: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区域经济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涉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 2、它是一个产业系统和地域系统,所以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必然的关系,区域的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3、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等多层次构成的。 4、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二)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构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判体系,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作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评价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各项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二、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一)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资源的总量和资源的品种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富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贫缺已人所共识。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储量、投资、产能、价格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的过程,而且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力决定着生存、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可行标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实现了以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向以节约资源技术为主的转变,称之为“竞争力突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工业生产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而且需要采取自然资源作为加工制造过程的动力。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生产过程还会产生废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造成环境的改变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后果。总之,处理好工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利用区域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即区域环境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变区域环境。下面就以闽南地区为例,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政府职能、金融发展等方面来论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1、从地理区位来看,早在唐代,泉州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商贸港口城市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发展成为世界东方贸易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是当时盛况的生动写照。这些都说明闽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区域优势。俗语道:“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闽南地区依山傍水,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脉相通,生活习惯也差不多,文化、民风、民俗相同。这种地缘和血缘、历史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是实现祖国统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基础。
2、从资源禀赋来看,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方式都会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关。闽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德化的银杏、南方红豆杉、刺桫椤和永春牛姆林的半枫荷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遍布全地区的古树名木、名花。这些不仅是珍贵的植物景观、旅游资源,还是活的历史文物,为闽南地区这块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增添了绚丽风采;丰富的动物资源中,有华南虎等国家保护动物和不少的珍稀动物以有海洋生物。闽南地区是一个临海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动力资源和红树林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闽南地区地少人多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闽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在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必需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结合。
闽南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密切注意周围地区的环境保护,实现采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闽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自古以来就素有“地肥水好花果香”的土地资源,使闽南地区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以生长。“四季有花常见雨”就是闽南地区气候的真实写照。闽南地区暧湿的气候为植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光、热、水资源,也为闽南地区发展生态产业打下基础。
3、从经济发展来看,在闽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人均GDP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地区人均GDP水平的差异较大,如沿海的厦门、石狮、晋江较高,内陆地区水平较低。从全国范围横向比较来看,一方面,闽南有些地区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这些地区进入新一轮大开发时期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亚热带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优势和后发优势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在沿海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将通过其发达的服务业为内地产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平台,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4、从政府职能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1)以一定的经济区为依托;(2)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3)以有限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4)以各种资源要素间、产业间和地域间的经济技术、市场供求为联系的基本纽带。区域经济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发展战略。需要相关的地方政府提出和执行有利于各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各项政策,甚至实行打破行政区界的经济管理机制。只有在区域内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早在20世纪厦门就被定为经济特区;21世纪,提出大力发展海西经济建设。闽南地区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岸,担任建设海西经济的重要地区;因此,闽南地区应该利用这与时俱进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5、从金融发展看,福建、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是华人华侨港澳台胞最多的地区;根据统计,闽南地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就有上千万人,占福建华侨总数的80%左右,占全国华侨总数的30%。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的华人华侨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一份浓浓的家乡情。他们珍惜“摇篮血迹”,尽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他们所居住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语言,与家乡相同,应利用资源优势纳投资,弥补开发资金的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从区域文化看,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是一个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指标,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后台依托,闽南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对于推动闽南地区经济区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闽南文化内涵丰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闽南地区人文区域的思想、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加快闽南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大形势下,弘扬闽南文化对于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
(三)、对闽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构想
闽南地区具有四大区域环境优势:第一优势是海{西岸、的优势。第二优势是对接长、珠两个三角洲、背靠江西,湖南、安徽,广阔腹地的优势。第三优势是人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势。福建的人、文化,和台湾的、香港的、|南亚的,和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相同,这种优势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地域优势,很多地方难以相比。第四优势是产业集聚,城市布局的优势。福建的产业发展到F在这个层次,应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世界,包括和香港、台湾的产业加快对接,实现优势互补。而BT、福州、泉州、漳州四大中心城市构成福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蔚恪R愿V菀发挥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厦门要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泉州要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漳州、莆田、宁德要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三明、南平、龙岩从山区腹地,成为要发挥纵深推进作用的前锋。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地区,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闽南地区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区域经济合作蕴藏着巨大商机。鉴于闽南地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决定了闽南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只能是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总的构想是整合区域比较优势,拓展金融媒介宽度。整合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思路是加大四个“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加大主导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5―10年内,把闽南三角区域建设成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在泉州、厦门和经济发达的县市形成扇形辐射的高新技术网络,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业带;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结构重组。二是加大大工业产业建设――现代制造业。应大力发展临海工业、临江工业和山区工业发达产业带,构建制造业体系及产业链和基地群。在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性集群式的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核心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在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扇形辐射工业制造、服务和控制中心。三是加大大农业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和海洋江河产业。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建设能发挥各地资源和特色优势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把海洋与江河资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把海洋与江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加大消费产业建设――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制定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从纵横两方面重点规划精品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线路。
闽南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血缘优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风和日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加之特区体制创新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以自身的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工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制造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等,加速工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创造美好明天时候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只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经济发展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高度重视解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总结
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就要讲求科学,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可以利用区域环境的优势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当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的时候, 就必需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华锦码头靠泊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6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2-0068-02
泉州港华锦码头位于泉州市石狮锦尚湾,是一个新建的公共码头,所以该码头的航道水文资料还不完善,在相应的航海图书中尚不能查找到该码头的资料,对于不少初次到华锦码头的船舶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1华锦码头的气象及水文条件
气象条件本海区的气象属于南亚特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湿多雨,夏季晴热多台,秋季天高云淡,冬季晴冷少雨,3~6月为雨季,5~10月为台风影响季节。
风况本海区是福建省内出现大风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海区常风向为N-NE向,统计频率为58%,次常风为SSW-SW向,统计频率是17%;强风向为NW~NE向,最大风速为16m/s,次强风为SW-SSW向,最大风速为15 m/s。从各月风向统计6~8月最多风向为SSW向,其他月份以NE,NNE风向为多。福建沿海地区是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次数较多的地区,7-9月份为台风盛行。据资料统计,自1951年至2002年台风在福建登陆的次数共83次,平均每年发生1.6次。在闽江口至厦门段登录的台风占56%,台风多出现在7-9月,约占全年的88%,其中八月份最多,占32%。
雾全年雾日数平均有29.7天,上半年较多,2-5月各月平均在2.8-7.9天以上,最多的为4月份的7.9天,下半年较少,8-12各月平均只有0.1-0.8天。雾出现最多的年份为1993年,为57天。雾的最长持续时间为1991年4月份的71.8小时。该港区在春夏季有时候会有一种突发性的,小范围的团雾,使能见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这种雾预测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特别的注意。
本海区潮流性质属于正规半日潮流,呈往复流特征。大,小潮期间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落潮最大流速为95cm/s,涨潮最大流速为58cm/s.潮流的方向因为是收到周围地形,风向等的影响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在鸿山热电码头的码头角由于地形的影响,流压较大。同时码头角的位置在落潮时候因为整个港区的水都是通过该航道口流出,所以向右流压很大。
2华锦码头的码头布局、掉头水域、航道、锚地
2.1码头布局
华锦码头呈L型,1#2#泊位在一条轴线上,3#泊位与1#2#泊位呈直角相连,该码头的结构为实心的沉箱式码头。
1#泊位长213.2米,高程-15.5米。泊位设计船型:190* 30.4*15.8*11.2米(3.5万吨级散货船)。
2#泊位长度220米,高程-15米,理基-11.85米。前沿停泊水域宽61M。泊位设计船型:124*18.4*10.3*7.4 (5000吨杂货船),兼顾船型:190*30.4*15.8*11.2(3.5万吨级散货船)。
3#泊位长度180米,高程-10.8米,理基-7.65米。其中过渡滚装段20米,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38M。设计船型:124* 18.4*9*7.4 (5000吨杂货船)。
2.2掉头水域
华锦码头前掉头水域考虑的是3个泊位公用,并兼顾到了3.5万吨级散货船需要,按照椭圆形布置,长轴采用3倍的3.5万吨级散货船船长,短轴采用2倍的3.5万吨级散货船船长。所以该旋回水域为约570米X 380米的椭圆形区域,基深为-8.6米。
但是由于现在港内有大量的施工作业船舶,所以实际的掉头水域并没有这么大。
掉头水域的浮标构成为:锦尚7#;锦尚8#;锦尚9#浮筒
2.3航道
华锦码头进口航道的轴向为313~133度,航道的宽度约为150米,航道的基深为-8.6米。通航水位,设计船舶采用乘潮通航,乘潮水位为乘潮历时2小时,乘潮保证率90%,潮位4.80米。通航密道按单向航道设计。航线从设计的鸿山电厂码头进港航道至华锦码头船舶回旋水域,航程约2.1KM。
该航道的浮标构成为:锦尚2#;锦尚3#;锦尚6#浮筒。
2.4锚地
鸿山热电厂码头新设置的锚地,位于泉州湾口外南侧,距离华锦码头东南约2.4海里,水深在21米左右,设计面积1.0平方公里。中心坐标北纬24°40.90′,东经118°46.15′。
3华锦码头进口及靠泊方法
靠泊方法大致可以分为风流压向左和向右两种情况
3.1风流压向左
在冬季东北风较强的季节,或者落潮靠泊的情况下进口航道流压向左
在锚地起锚,掉头后向正北方向行驶,不必借用10吨级进口航道。东北风强的情况下,在风和涌浪的作用下,向左转向需要大车,满舵,所以需要在航道延长线上及早调整好航向。
在华锦码头的进口航道延长线附近转向上线,在进入锦尚2#浮筒和鸿电3#浮筒之前观察流压的大小,及时向右调整航向,保持在航道右侧靠近鸿电3#航行,速度可以保持在5节左右。由于冬季风较强,此时风致偏转效应会比较强,船舶此时难以把定,需要用大舵角,短时间进大车把定。
进入航道后流压会逐渐减小,可以调整航向让船舶在航道中轴线附近航行。船舶通过锦尚3#浮筒后可能流压会向右,且此时流压会较大,一定要向左调整船舶航向,保持船位在航道内,速度应控制在3.5节左右。
经过码头角后,在拖轮的协助下转向,同时倒车控速,对于吃水较大惯性大的船舶,需要早点用拖轮顶推,协助转向,防止因为倒车偏转效应导致船舶转向太迟而前冲搁浅。倒车应该使船速降到1节左右。
控制好横距,进车把定。在泊位前找到锚点,抛锚,倒车,掉头,在拖轮的协助下靠泊码头。此时的锚应该是稍向前的前八字锚。在东北风的时候横距应当适当的加大。
3.2风流压向右
在夏季西南风较强的季节,或者涨水靠泊的情况下航道流压向右
在锚地起锚,可以借用10万吨级航道进港,也可以在华锦进口航道的延长线上进港。
在接近锦尚2#浮筒时候调整航向,让船位保持在航道内靠近锦尚2#浮筒的位置航行,航速保持在5节左右。
进入航道后流压会逐渐减小,可以调整航向让船舶在航道中轴线附近航行。船舶通过锦尚3#浮筒后流压会向左,一定要向左调整船舶航向,保持船位在航道中间,速度应控制在3.5节左右.
经过码头角后,在拖轮的协助下转向,同时倒车控速。速度也应该控制在1节以下,同时进车把定。
控制好横距,在泊位前找到锚点,抛锚,倒车,掉头,在拖轮的协助下靠泊码头。此时的锚应该是稍向前的前八字锚。
4华锦码头靠泊注意事项
浮筒。因为华锦码头和鸿山码头共用部分的航道,所以对于初次到港的船舶浮筒的设置容易混淆。进入锦尚码头进口航道一定要从锦尚2#浮筒和鸿电3#浮筒之间经过。这是两个红色浮筒,和左红右绿的进口航道浮筒设置不一样,一定要注意。
流压。因为该码头的航道外面没有遮蔽,在台湾海峡以内,所以该码头流压很大,且流场很没有规律。流压最大的时候大概有30度左右。所以在进入航道之前一定要根据流压大小提前大角度的调整航向,使船舶保持在最有利的位置。进入航道后,还要注意流压的变化,根据流压的大小和方向及时调整航向。
礁石。在锦尚3#浮筒和锦尚7#浮筒的连线中段外侧,是礁石区,水深较浅.所以在流压向右时候,船位一定要控制在航道中央,速度也要适中,太慢的话,船舶会被压向礁区触礁,太快的话过码头角不利于转向,对于控速制动不利。
拖轮的使用。大部分的船舶只配备一条拖轮,所以拖轮的位置也是需要注意的。拖轮可以在船舶右肩处顶推,协助在码头前转向掉头,这样拖轮可以发挥最大的顶推效果,在风浪大时候便于进行顶推操作。拖轮也可以配置在左舷船尾,可以拖以便控制船速,也可以顶推协助转向掉头,但是在大风浪中由于船舶和拖轮的的颠簸,拖带缆绳容易绷断。而且在大风浪中拖轮的拖带马力不能有效的发挥,所以协助效果会变差,操作者应该了解。至于如何配置拖轮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靠泊时间。因为落潮时船舶经过锦尚3#浮筒时候,流压向右比较大,此时如果船速比较慢,且船位偏右的话,船舶会被流压向右侧的礁石区。所以在进港时间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前有一定的富裕水深进港,避免急涨急落时候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