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欧阳询的故事

欧阳询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4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欧阳询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欧阳询的故事

第1篇

欧阳询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与褚遂良、虞世南和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家”。又被列为“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赵(赵孟頫)”的楷书四家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楷书第一”。他虽然五体兼备,但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楷书,世称“欧体”。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至今仍是初学书法者的首选临摹范本。现在我国使用的印刷楷体,即是脱胎于欧体。

我发现一个现象,许多事物在异地会有不同的待遇,受到不同的关注。在中国,李白是诗圣, 在日本则首推“白乐天”(即白居易)。在书法上,欧阳询虽然在中国也有着较高的地位,而在日本,似乎他更受推崇,其影响甚至超出了书法的范畴。

《朝日新闻》是日本三大综合性报刊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刊,1888年迁往东京。2008年,该报每日发行量超过800万份,排全球日报发行量第二位。而这样一份世界闻名的日本大报的报头,却是由欧阳询的法书集字而成的。

据史料记载,欧阳询一生共书写了三通隶书碑,《朝日新闻》四个字选自其中之一的《大唐宗圣观记》碑。该碑刻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二月十五日,立于长安终南山楼观台。是碑高365厘米,宽112厘米,螭首龟趺。碑额为楷书,文23行,行60字,欧阳询撰序并书写,陈叔达撰铭,现存碑石系元代以原石重加开镌。该碑内容是记述伊喜在终南山迎接骑青牛而来的老子,聆受《道德经》的故事。该碑书法圆中有方,取法于汉代的熹平石经,前人对其评价:“隶甚淳雅饶古趣,犹是汉法。”

当时,《朝日新闻》的创办人决定从《大唐宗圣观记》碑的碑文中集出该报头的四个字。当他们从该碑的第42行、第10行和第24行分别选出了“朝”、“日”、“闻”三字后,才发现全碑的1000多字中没有所需的“新”字。于是将“亲”(第19行)字左侧的“亲”与“柝”(第26行)字右侧的“斥”合在一起,又去掉“斥”字最后一点(隶书中写成一横),勉强造出了“新”字,成了现在的报头。该报出刊后,有读者致函报社,说“新”字左侧多一横画,是个错字。孰不知这不过是为了平衡汉字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常用写法一一加减笔画而己,在书法中是常见的。

如今,由欧阳询法书集成的《朝日新闻》的报头已使用了130余年,已经成了不可更改和替代的文化标志而深入人心了。

无独有偶。为纪念明治神宫建立70周年,日本政府决定在明治神宫正殿右侧修建神乐殿。该殿于1990年破土动工,1993年10月13日正式落成。地上一层,地下二层,主会场可同时容纳800人参加祈祷活动,规模宏大。我于2002年1月首次到该殿参观。当我看到该殿匾额上的“神乐殿”三个大字时,不禁大吃一惊。这三个字竟是从欧阳询所书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的碑文中集字而成。看到此匾我感慨万千,如果说《朝日新闻》以欧书集字作报头是个企业行为的话,那么神乐殿作为皇家神宫也用欧书集字,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对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高祖就有一超前预言,他赞叹道:“询之书名,远播夷狄。”

第2篇

1、宋代《高斋漫录》有载:司马光与苏轼论茶墨俱香云:“茶与墨二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苏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可见茶墨之芬芳,茶墨之秉德。

2、我虽无饮茶之嗜好,也不懂饮茶有四季之究,倒也每天泡一砂壶“茉莉大方”,咀嚼着清新的幽香,闲适的惬意,品尝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对茶一知半解,对墨的感受却也浮浅。有则故事说:一日,唐玄宗看见御案墨上有一个小道士如蝇而行,当即叱之,小道士三呼万岁,自称是“墨精”。得此故事,颇觉有趣,一时雅兴,想领略古人弄墨之妙,便找出女儿用过残缺不全的“文房四宝”来,再翻出欧阳询字贴,先从点、横、撇、捺练起,字习了一案头,只是未曾闻到什么墨香,方知这供学生之用的墨,是远远逊于古人所用的徽墨的。于是,便也买了瓶上档次的“一得阁”。半年下来,“永”字八法还领会不到要领,倒是钢笔字长进不小,原本写字潦草难辩,天连水,水连天,“清景一失后难摹”,今初见成效,真是获益匪浅。每天坚持,虽练不出什么名堂,然一杯香茗,一笔在握的那份佳境,颇有回味,有茶、墨相伴,欲虑一应尽去;有茶香、墨香扑鼻,能气定神闲。练到情浓,对自己认为较满意的字体,还收藏起来,那是笔墨的缱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我校适应时代要求,以语文写字教育为德育突破口,确定“翰墨飘香,立字立人”的办学理念。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出台了《桂林中心小学书法教程实施方案》,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书法培训;还制定了《桂林中心小学关于学生写字作业批改补充要求》,实行“一次作业,两项评价”制,即第一项对学生作业的正误进行评价,第二项对学生作业写字的质量进行评价。学校每年还定期举行学生书法比赛,有力地促进了写字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在今年开学初,学校在操场周围的围墙上,塑造了主题书法艺术墙。这样,在学校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教师精心准备,认真上课,悉心指导,在教会学生正确、规范、流利、漂亮地书写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达到“立字立人”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使写字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一、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书法艺术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精髓。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氏父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形成了颜体、欧体、柳体等各种美丽多姿的字体。汉字从产生到现在,绵绵几千年,一脉相承,而演变得更加精练、完美。我们在上写字课时,结合学校“翰墨飘香”艺术墙,向学生介绍文字演变的历史以及历代书法名家的爱国故事,如 “颜真卿忠心为国”、“郑板桥体察民情”等。在这种浓郁的故事气氛中向学生进行介绍笔画、笔顺的教学,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果明显。有时我还会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作品在各大拍卖行拍卖创历史新高的事例。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加深了学生写好汉字的热情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二、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文化无处不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文字也同样承载着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在实施写字教学的同时,渗透人格教育,让学生在学会写字的同时学会做人。中国文字的结构有着主从、收放、疏密、避让、呼应等关系,这些结构关系的原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人处事的原则。如在教学“从”字的笔画、结构时,问学生:“这两个‘人’为什么左边的‘人’第二笔是点,右边的‘人’第二笔却是捺?”“如果两笔都是捺好看吗?”经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怎样写字更美观。教师及时点拨:互相谦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从”字的左边“人”第二笔改捺为点,使右边的“人”更挺拔,整个字就更紧凑美观了。如果不做变化,互不相让,整个字就不美观了。字是如此,做人也是这样。同学们在一起应从全局出发,团结友爱。再让学生回忆还有哪些这类字形,加深对字的笔画、结构、写法的理解,让学生对这种文化现象产生认同感。字写好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渗透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可见小学生写字教学,其根本宗旨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同时还发挥着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学生写字时总会出现握笔不正、墨汁弄得到处都是等不良现象,教师应耐心教育。用历代书法大家勤奋苦练的故事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如:从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成“墨池”的故事中学到写字要勤奋刻苦;从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中学到对书法的热爱与痴迷等等。

四、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国的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独特创造,从文字的演变到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学生学习写字,不仅要继承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更要发扬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改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翰墨飘香”艺术墙,让学生仔细观察文字的演变过程,认真欣赏名家的各种字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写字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对书法艺术独特的领悟、新奇的想象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之中。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书法比赛,并利用书法展示橱窗,踊跃参与。努力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索、自由创造。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写字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写字教材的内在潜力资源,在教会学生正确、规范、流利、漂亮书写文字的同时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让学生感受着汉字的形体美,进行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着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等人格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实现写字教学目标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使之达到“知行合一”,真正实现我们桂林中心小学提出的“翰墨飘香,立字立人”的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4篇

1 讲书法故事,激发兴趣

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书法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去领悟要领,逐步掌握方法,坚持不懈,最终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版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学生从故事中不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字兴趣。

2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教室、学校甚至家里张贴名人、老师、学生作品(书法样品),并适当点评说明,营造一种书法艺术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写字兴趣。如点评:这是我们班XX同学的作品,他参加写字特长班才短短几个星期,经过刻苦学习,有很大进步。写字就如做人一样,只要你能虚心、专心、持之以恒,都会取得很大进步,我们跟XX比一比,看谁进步最大,能获得进步奖、优秀奖。这样能燃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

3 讲书法美,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从这里可以看出书法(写字)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其内容博大精深,造型生动优美,陶醉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老师精辟的讲述,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兴趣盎然。

4 谈育人功效,激发兴趣

郭沫若讲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是总要把字写得合符规范,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是容易误事的。这句话道出了写字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规范地书写祖国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细心、谨慎、沉着等良好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生长发育,培养健康优美的体形等。学生知道这些后,必动向往之心,书写之情。

5 教法活泼,激发兴趣

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操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可在教学中采取穿插写字游戏、编顺口溜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激发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顿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求直,认真练习工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6 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写字兴趣;培养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这一基本功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这一种现象:往往初入学的儿童爱写字。放学回到家后,就嚷着我要写字。过一段时间后,却对写字失去了兴趣。把写字成了应付老师的一项“苦差事”。这种现象说明,对于年龄尚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品质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少年儿童来说,重复单调,枯燥无味的写字训练是收益甚微的。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是至关重要。

一、高雅悠扬的音乐导入

练字是一项高雅的活动,练字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过程。为了营造良好的练字氛围,我打破了“一心不能二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根书写心理的以《渔舟唱晚》《汉宫秋月》《高山流水》等古筝演奏的乐曲中取其慢板,制作了一盘音乐带,在导入新课和练字时播放。导入时,我设有“坐功”练习,即让学生摆好写字姿势,闭上眼睛,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听老师轻声描绘: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吸气、呼气……就这样,学生怀着舒畅平和的心情,在幽雅安静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写字练习。

二、引人入胜的故事激趣

少年儿童爱听、爱讲故事的特点。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让他们从故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她培育造就了众多名垂青史,光照后人的书法名人。他们勤学苦练的故事就是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写字兴趣、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最生动的教材。比如,我为了教育学生要勤奋、持之以恒,对书法的痴迷,自强不息,等等。就利用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使他们学到勤奋;从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中,学到对书法的痴迷,从怀素写字写穿木板的故事中学到持之以恒;从岳飞沙士练字的故事中学到自强不息。

三、紧张有趣的竞赛评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树立能很好地解决“学要有对象,赶要有目标”的问题。开展多种写字竞赛,既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敢为人先的意识,还能培养班级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竞赛方法。

(一)星级作业评比法:学生的写字作业累计三次得满分(100分为满分)就在班级作业评比册上个人的名字的名字下面加一颗“五角星”,学期末评选出星级作业。

(二)个人评比法:每月进行两次写字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进步奖,优秀作业在板报上展出。

(三)小组比赛法:在每一节写字课上,按照座位排列分成几个大组进行写字姿势比赛。每周总结表彰。此法较好地纠正了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难以保持的问题。

四、恰到好处的言语激励

每个少年儿童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的鼓励能使他们有信心做好能做的事。面对学生的写字作业,老师可以亲切地鼓励,也可以中肯地提出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手把手”的指导,切不可以说出“你的字像鸡爪挠的一样”,“你的字太丑了”之类的挫伤学生积极性,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过分的批评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一句“你的字越写越好了”,“努力吧,未来的书法家”,却可使学生受益一辈子,燃起他们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

五、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

直观性原则是指导学生写好字的一条重要原则,无论是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像直观,还是语言直观,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分析字形和间架结构。为了强调“闸”字书写时,它的最后一笔是“悬针竖”,就制作了彩色投影片,强调突出了那一竖笔。再如,指导“鲜”字书写时,为了说明“鱼”作为字的部件就要把鱼字下面的一横改写成一提,并且写的窄一点,就制成复合式投影片,把作为独体字的“鱼”与“鲜”字中的“鱼”字作比对比。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掌握起来就容易了。

我还注重发挥老师示范作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字范例,使学生在识字时就能知道该怎么写。看到教师美观、规范板书,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了他们用心模仿以写好字的主动性。

六、形式多样的作业设置。“提笔即是练字时”。学生写字不要求写多

重在正确人体。所以在课外作业的设置上,要力求“少而精”,“活而实”。做老师的不要看到学生作业潦草时,就加倍罚写,或者罚抄课文,这些做法都将导致学生对写字兴趣的丧失,以致恶性循环。

第6篇

其实,孩子练习书法不宜过早。孩子升入小学二三年级后,汉字笔顺清楚了,结体有基础了,又拥有一定的识字量,这时开始学习书法一点也不晚,而且效果更显著。

我们教育大环境强调的是减负,这与提高教学质量并不矛盾。那么如何提高效率,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学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中乐

少儿书法教育,带给孩子的应是快乐,而不是单纯的传播知识。书法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率更无从谈起。枯燥的说教与机械的练习,只会让孩子离书法越来越远。

l.故事导趣。要引领学生进入书法艺术的天地中,喜爱上写字课,讲述书法家小故事无疑是个好办法,因为没有哪位学生不爱听故事。例如“张芝学书染墨池”、“欧阳询碑前不厌三日看”、“怀素秃笔成冢”、“柳公权观人用脚写字后刻苦学字”、“邓石如日尽盆墨”等等。每节课讲述一个历代书法家的小故事,让学生对书法课满怀期待。

2.言语激趣。教师还可利用小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多鼓励,多找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在教师的激励中,学生往往能体会到写字的乐趣。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及时反馈不能太笼统,不能仅说“你写得真棒!”应具体指出“字的位置安排得好”、“用笔很到位”、“你观察仔细,但这笔长度不够”等等。教师恰到好处的赞扬会使学生向老师指点的方向加倍努力。

3.内容维趣。教学内容安排从易到难,让学生顺利过初学关。教材中的难字、生僻字,暂时不教。例字选择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学生一开始就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我努力,我能行!写字中有了快乐的心态,学生们落笔大胆,笔画有力,用笔规范。如果机械地照搬教材,只会把相当一部分学生挡在书法艺术的大门之外。

二、教有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要有计划,不可随意性太大。讲课时重点、难点突出,讲解少而精,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练习和体会。

l.练好基本笔画教师要注重基本笔画的教学。练好基本笔画是为进一步学习书法奠定基础。学生字写得不好,往往是由于基本笔画不到位,不规范。为避免笔画练习的枯燥单调,可以结合学字进行,但应以练习笔画为主,学字为辅。切忌没学好笔画就大量练习新字,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第7篇

目前,农村小学生写字教学相对薄弱,学生写字不规范、不美观、不大方、字迹潦草是普遍现象。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除了写字不认真外,对写字的认知也不够,习惯不好,不掌握技巧。所以,我就在教学中积极的去探寻解决的方法。

1.我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性

告诉他们写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根本保证,是学习语文和其它学科的基础。同时,通过写字教学,对于良好的写字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都有重要作用。通过我的教育,改变了学生对写字思想上的偏见,都认识到了写字的重要性。

2.让学生掌握写字方法,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

写字要求就是要做到"写对、写好、写快"三者结合起来即所谓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写字的方法才能把字写得漂亮。

2.1 "写对"即正确。此为最基本要求。必须遵守笔顺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多笔少画等。

2.2 "写好"即端正、匀称整齐。把字写得横平竖直、间架结构比例适当,笔画清楚,这是我的要求。我经常要求学生练习分析字的结构的习惯。汉字的书写,用笔是一个方面,字的结构也很重要。西方人说中国的汉字具有建筑的美,就是指汉字的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在结构方面最起码要做到平正端庄,要横平竖直,重心要稳定,从视觉上让人感到平稳,不歪不倚,挺拔端正,特别是那些比较长的笔画,在字的平衡方面都能起关键的作用。如:"大"字中间的"横","中"字中间的"竖"等。所以一定要注意它的位置、方向;还应做到上紧下松,这也是汉字书写的一个原则,就笔画的分布来说,上部要紧密,下部的笔画要疏阔,这样字才显得秀美,能立得住;另外还应做到伸展自如,笔画要有伸有缩,有聚有散。在一个字中有的笔画要伸展出去,有的笔画要能收得住,有的部位要密集,有的部位要疏松。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要做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学生在笔画和结构方面最大的毛病是没有正确的书写意识,笔画书写该重的不重,该弱的不弱,该长的不长,该短的不短,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自己观察来解决,等有了正确的书写意识之后,字也就很容易写好了。

2.3 "写快"即有速度。随着技能形成要求写字有一定的速度,可开展汉字书写大赛等。但要与潦草有严格区别。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所谓"习惯"乃天长地久之功,而绝非一时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地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做到有耐力、有恒心、有毅力,从而去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我的具体做法是:

3.1 故事熏陶。爱听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轶事趣闻。我在写字教学中向学生有重点地介绍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观了三天才离去的故事。一次他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不远万里到京城长安去请人指教。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3.2 展览激励。好胜之心,人人皆有。我经常把字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展览出来,登在学习园地上,老师适时对部分作品进行讲解说明,引导学生欣赏、品评。让学生耳濡目染,对照比较,激励学生按要求写字的品质。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生 写字 习惯

学好汉字、更要写好汉字。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体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浅谈自己的一些探讨:

1 编写字口诀

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通过幻灯片、语言,详细生动形象地教给每一位同学,然后把书写姿势编成减化的口诀:“写字时,要做到:坐姿,头正、身直、脚平;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心平气和,态度认真。”让学生熟记成诵。把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图在家长会上教会家长,图和口诀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2 查病果,治根本

对于学生写字出现的错误姿势,要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查出不正确书写姿势的病果,方能治根本。如学生写字时常见错误执笔八例:笔尖太低、四指分家、靠点不对、拇指包笔、关节突出、毛笔姿势、勾腕执笔、抱拳锄地等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教师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学生就容易改变掉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3 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4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

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的做法是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我在写字课中有重点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观了三天才离去。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我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

5 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第9篇

王羲之书法之所以能在后世“范围诸家,程式百代”,除了用笔矫健丰富外,张怀瑾《书断》称其妙在“研精体势”,董其昌则进一步指出:“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转左侧右”,此语真能形容右军书法巧妙者!其实不仅字势,用笔、章法也莫不如此,包世臣强调“峻落反收”用笔,章法布势上的“s”形左右摆动,内在即是转左侧右的腕运结果。我国书法,正是到了王羲之手上,楷行草的用笔、结构、章法三者才内在地统一起来,从容练达,顾盼生姿,赋予其自然之妙,使书法成为一门真正的技进于道的艺术。

“转左侧右”的关系运用,在大小篆中尚不明显,东汉八分书中已有所体现,隶书碑刻多皇皇巨制,笔势左右展促,行间茂密,结体布白开始注重左右呼应。但用笔上,要到楷行草兴起,改平势展宕为斜侧执使、强调腕的回旋使运之际,才趋于成熟。

王羲之身处魏晋这样一个文士云蒸、书家鳞萃的时代,“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以其善于剖析前人名迹,探妙测深,尽形得势,晚年用笔、体势曲尽其妙。在用笔上,此前书迹如Ⅸ李柏文书》等,点画尚多横势展拓,俯仰单一,钟繇小楷,也犹时沿隶法(图1)。在王羲之尺牍Ⅸ姨母帖》中,也能看到这种篆隶古法向今法的过渡,而《兰亭序》及其他尺牍中,其用笔之左右使运便已非常娴熟。我们拿《姨母帖》与《丧乱帖》中的“痛”字用笔比较一下就可看出,前者点画厚实而单纯,腕用半圆,后者则腕用整圆,一画之中上下左右无不相顾,转左侧右,极尽婉媚(图2),此也米芾所谓“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者。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的用笔实由两个方向的运动走势组成:一是顺着笔画方向而“一波三折”的展开之势,其笔法源于八分之波发;一是手腕转左侧右的回旋交代,赋予点画起承转合,自我具结。楷行草用笔之妙,正在于此,古人强调学书篆隶、楷行兼攻,目的也是为兼取此两种笔势。唐之后篆隶不兴,一般学书者用笔多缺乏内在的波发展宕笔势,致使点画板刻中怯,所以包世臣有“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之感叹。而腕运之左右回顾,则不可过分强调以至刻露,王羲之讲“落锋混成”、“灭迹隐端”。就是要求用笔变化自然。

王羲之的字体结构,是在行笔中生成的,上下左右也极尽顾盼之能事。董其昌称欧阳询楷书“如造凌云台,一一皆衡剂而成者”,王羲之则手法更高一筹,能于行草中极尽揖让呼应之妙而妙契其微。在尺牍中这种感觉是很明显的,一些上下左右极度扭转的字如“省”、“当”、“雾”、“静”等字(图3),在作品中更起着重要的过门交代作用。在王羲之的笔下,字已成了一个个人,其参差错落,开合顾盼,可谓俯仰多姿,各尽态势。其情致之微妙,有道尽世上人情况味者。孙过庭《书谱》中讲“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取诸身”的不仅是身体的造型和内在的筋骨血肉,还有氤氲共间的人间世情。

王羲之的字群构成也是如此,左右摆动成“S”形转换关系,其手法之多端,视文字和行气需要而随机调节。如《哀祸帖》中“不能自”和“奈何奈”两组字群,转左侧右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中间“能”、“何”这些左右结构的字调节的,而“何省慰”三字,则将“省”字上下大幅扭转,一字完成了空间布势的转换,手法高明至极(图4)。王羲之字群的转左侧右交代,内在是一个起承转合关系,仿佛乐曲中的一段和音、长篇故事中的一段情节,有起始、展开、转折、、具结,层层铺垫,展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而在一行与整体章法上,仍以《哀祸帖》为例,画出其图示线(图5),就更能看出其中的巧妙来。

在行气上,《哀祸帖》的三行字,上下转左侧右具有多重关系,而自右往左,三行摆动幅度不断加剧,见出其情感的变化。

作品整体则有一个统摄全篇的“S”形转左侧右大势在,其末行上部“省”字和下部“增”字,是这个“S”形的转换点。在这两个转换点,上部的字画多往上仰势多重打开,下部的字画多往下多重收束。

王羲之作品内在关系之复杂,一如交响乐,在时间和空间上多重展开,又首尾关联,是一个多变而又完美的整体,细加分析,体会是很多的。张怀罐感叹其“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其内在正有赖于转左侧右这种“扭”势的运用,如同陈式太极拳所用之绞丝劲,得其巧妙,则左右回旋,连绵一气,使书法在势巧形密中见出一种盎然情趣。

第10篇

关键词:审美实践 美术创作 审美特征

一、前言

审美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主要是指人对世界的一种无功利性美的感受,它可以说是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把这种审美感受用艺术的形式实践于生活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1]美术,是一种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的以供欣赏的艺术,也是人的审美感受外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因此它也被称为“造型的艺术”。美术创作活动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创作的活动,美术作品则是美术家审美理念外化的结果,美术家的审美特点决定了其作品的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美术家所创作的各种美术作品都来源于其自身生活中的审美实践。

二、关于“审美实践 ”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杰出的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曾指出了美的本质即“美是生活”,这说明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生活中的体验息息相关。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事物的一种属性,但是美的产生除了与生活有关以外,它还依赖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朱光潜曾在其《谈美》一书中说过,“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不仅仅指的是一种空间上的距离,同时还包括了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影响人的审美体验。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审美感受的统一。而审美实践就是要将审美的感受付诸艺术家的作品中,审美实践的形式主要依赖于人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在现代美学中主要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辨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人的审美体验在人的创作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潜意识的心理感受,能够充分地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但是审美体验必须要经过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创作欲望的萌动和动机的生成三个阶段,它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预构性四种特性。[2]原构性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属性,它显现了审美体验的力度。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属性,它体现了审美体验的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属性。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属性,正是这四种特性为审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而审美实践就是要把人的这种审美体验实践到自己的艺术创造中,使其艺术作品反映个人的审美特点。

三、审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

审美实践与审美认识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审美实践有助于不断地提高艺术家的审美认识,而审美认识则有助于知道艺术家的审美实践活动。美术根据其特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每个门类又可以根据表现的题材和使用的题材,再分成若干小类。美术家在运用自身的审美感觉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实践之后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笔者将详细分析审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绘画创作

绘画是美术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强调线条、色彩与形体等艺术语言的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通过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调节以及各种构图手段的变化,来达到塑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融入绘画创作者的审美情感。绘画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画、风景画、插图画等。采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创作出来的绘画其审美特征会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不同国别的绘画创作,会深刻地反映出各国历史文化的不同。不过绘画虽然强调笔墨纸的应用,也强调创造手法的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蕴含着人对美的认识,中国的绘画有其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与其他国家也有所区别,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结合,诗反映画,画能够表现诗的主题,形成其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这是审美实践最直接的体现和运用。

(二)雕塑

雕塑是美术创作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审美实践的产物,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塑按构造材质可分为铜雕、石膏像、木雕、根雕、玉雕、冰雕、漆雕、骨雕、牙雕、贝雕、泥塑、面塑、玻璃钢雕塑、陶瓷雕塑、石雕等。雕塑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功能性,有的是用于纪念的,称为纪念性雕塑,有的是用于表达一定主体反映一定思想的称为主题性雕塑,也就是说雕塑是一种功能和美相结合的艺术,也都是雕刻家结合自身的审美实践所创作出的重要的极具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

(三)手工绘画

手工绘画又称为手绘或者涂鸦。在中国应该算是近些年(2000年左右)新起的一行,如手绘鞋、手绘T恤、人形抱枕、手绘钱包等,都是主要的手绘对象。手绘即在原纯色物品基础上,根据产品的款式、面料以及顾客的爱好,画师在鞋面上用专门的手绘颜料绘画出精美、个性的画面,在不影响产品使用性的基础上,更增添其可观性。如一双鞋子的画面,可以是漫画卡通、真人素描,亦可以是风景、图案或装饰纹样;可以是故事片段配上文字,亦可以是顾客自己的所爱图片加真情告白。只要是可以绘画的,基本都能在鞋面上呈现出来。这种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受制于消费者个人的审美特点,即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为标准,是将消费者的美实践于美术创作者个人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实践,具有动态性特征。

(四)中国画(国画)的创作

中国国画(与“西洋画”相区别)主要是指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自成体系的一种民族绘画。[3]它比较强调“笔墨”的应用,其创作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墨和颜料,同时还强调纸质的选择,主要采用的是特制的宣纸或绢素。其创作的题材一般不限,主要有山水、花竹、禽鸟、畜兽等,但是其创作的手法却很有讲究,强调阴阳向背以及疏密的结合,强调作品的创作必须要“形神的结合”,要以“形”显“神”,中国画不仅讲究各种创作的笔法,同时更注重的是画中的意境,是创作者个人的审美体验的一种外化形式,因为同样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大有不同,这就是创作者不同审美实践的结果。

(五)建筑艺术的创作

建筑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的要求,而是要求其集居住功能和艺术美于一体,建筑艺术是“美是生活”观点的深刻反映,它主要是按照美的原理,采用建筑艺术语言所创作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也是大众审美的一种直接实践,但是也融合了建筑设计者的个人独特的审美理念,从总体上而言,建筑艺术就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六)书法的创作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中国书法主要是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运用点画构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中国的书法比较强调笔法和结构的组合,各种书体对提按、藏露、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的要求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隶书就强调笔画要圆,而楷书则主要强调笔画的规则性,这种在笔法和结构组合上要求的不同,其实反映出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审美特征的不同以及创作者个人的审美品位。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最高峰,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但是就是同一种书体(楷书),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点也各不一样。颜真卿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这主要是跟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审美特点有关,我们知道,颜真卿是一位将军,所以其字体显得比较大气;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欧阳询是一个集大成者,它吸收了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独具特色。简而言之,这都是创作者的不同审美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实践。

(七)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进行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指人们对美术作品中创作的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的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作品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美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因此,鉴赏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实践,[3]它依赖于人的丰富的知识积累,不仅包括历史常识、风俗习惯等。另外,还必须具备许多与美术作品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造型、工艺、釉面、画法等。

四、结语

美的本质是生活,美的产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还要依赖于人的心理机制,审美体验对人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地调动创作者创作前的情感、联想等心理因素,审美实践与人的直接的审美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美术创作既要依赖于审美实践,同时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实践的活动,而审美实践则为美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陈彦如.怪诞在美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J].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011(27):22-24.

[2] 林培杰.审美实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1(7):114.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就要从语文课抓起,从小抓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方面,具体有哪些实践策略呢?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写字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首先,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三字一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特别是针对刚刚入职的新员工,要提高认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提高教师认识,将写字教学提到日程上来。写字是其它课程的根本,只有写字水平提高了,其它技能才会随之提高,教师不能吝啬教学进度,要给予写字教学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深入钻研写字教学,提高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例如,在进行写字教学时,由教师带来示范的效果要远远比引导学生按照字帖临摹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老师是他们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最多的人,也是给孩子施加影响最大的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规律,并且充分重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一手好字的前提,也是预防近视、驼背的关键。我对孩子们的坐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坐姿: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同时还可向学生教授《写字姿势歌》,让孩子背诵并应用: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寸一尺一拳头,正确姿势顶呱呱!正确的握笔姿势:①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②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和虎口之间。③食指和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④手掌和手臂呈一直线。⑤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接近一寸。⑥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骨上。这样的描述过于抽象,教师必须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同时,我们还编了个介绍五个指头在写字时正确姿势的《五指歌》,以便于孩子记忆:“老一老二不打架,老二喜欢弓着背。老三抵在笔杆后,老四老五抱成团。”

三、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①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版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学生从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中不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②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③解字f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和探究之情。

(二)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完成后,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8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2)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举办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3)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

四、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疑问,作为教师,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教训学生,而是应该以慈母一般的关怀去温暖学生,让学生在此期间收获自信和能量。这样,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于生字、词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要知道,汉字与汉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将会越来越熟练,汉字的掌握量和积累也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的记住生字词,并准确地写出来,汉字分为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假借字,每一个汉字之所以会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独特的意义,每一类字也都有共同的相似之处,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些规律并传授于学生,这样学生的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因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会学生几个生字,绝没有教给学生一种写字的技巧和方法重要。

五、制定合理的写字任务

第12篇

一、学会欣赏,“引”出兴趣

懂得欣赏才懂得什么是好,才能为写好字打下基础。我们要孩子写好字,首要就是教会学生欣赏。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汉字的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农村写字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年龄段,采用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著名书法家作品图片,和学生一起欣赏品评,向学生介绍名作的艺术特点及价值,引导学生崇尚书法艺术,让学生领悟书法艺术中蕴含的线条美、节奏美、章法美、风格美,使学生由欣赏而羡慕,由羡慕而产生尝试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写字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程。同时,还可结合实际带学生进入学校“书画展览室”,让他们参观欣赏出自本校师生之手的作品,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感到书法的可亲可近。特别是一些同学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或熟悉认识的人的作品在展览之列,更是自豪、羡慕不已。这样,以直观的形象,无声的语言,使学生产生了要学习书法的强烈欲望,从而“引”出兴趣来。

二、“德”“字”结合,“品”出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 “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写字,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更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所教内容进行品德、情感教育,如在写“人”字撇画要抬头挺胸,做个抬头挺胸无愧于天地的人;“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等,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从中“品”出兴趣。

三、利用故事,“听”出兴趣

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书法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去领悟要领,逐步掌握方法,坚持不懈,最终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版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钟鹞学书,划破被里的故事;智永写字,退笔成冢的故事……学生从故事中不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听”出他们的写字兴趣。

四、营造氛围,“熏”出兴趣

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良好的艺术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其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因此,为使学生开拓视野,有一个经常接触书法语言的环境,在校园及班级的环境布置上,应尽可能的体现书法艺术气息。可以在教室、宿舍等地方,结合实际张贴书法家的名作及本校教师的习作,在班级内设立“书法园地”适时展出学生书法作品,利用黑板设立书法一角,每天一人写上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让校园、走廊及班级内应处处充满“墨香”的味道,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兴趣自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油然而生,不自觉的“熏” 出来。

五、树立榜样,“带”出兴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模仿力奇强,如果老师喜欢写字,并且写得好,那么,平时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喜欢写字,并把字写好。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的板书、作业批改、都要认认真真一笔一划的把字写好。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的动作,亲眼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的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在教室的布置上力求做到书写美观、规范,使学生在学习中耳濡目染,“带”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善用教法,“变”出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字教学的中所涉及的很多语言非常抽象、深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动讲解、直观演示、多方示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变”出学生的兴趣。在比较枯燥单一的笔画结构讲解教学中,可以用 “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横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要直,认真练习功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等“打比方”“编顺口溜”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适时采用比喻法,使学生们准确而便捷地理解了知识,增强学习写字的兴趣,调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捺”,捺具有一波三折的特点,可把“捺”比作一个穿着一条长长的裙子美丽的姑娘;教学“撇”时,可将其比作尖刀;“卧钩”比作敞口的锅,“心”字底就像锅炒豆子;学生在写长撇、长捺组合的字的时候,容易写成撇捺收笔处高低悬殊,重心不稳,可将这类字比作站立的人、平放的凳子如果腿一高一低,必然站立不稳、放置不住,就得倒下。百变的教法就可“变”出兴趣来。

八、激励评价,“乐”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