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改造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广场作为的门脸所在,一直是对外的形象展示窗口。于2008年竣工的新城商业中心与广场隔街相望,早已在民众心里形成了与广场相互关联的商业街区,因此,在民众心里,新城商业中心亦为的一张形象名片。
由于长期无物业管理,导致目前新城商业中心街区脏、乱、差现象严重,不但有碍市民观瞻,更是有损城市形象,因此,迫切改造新城商业街,提升城市品位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更是作为置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围绕快速有效、高品位地改造好新城商业街,把它打造成城市的一张名片,置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主管部门领导的组织下进行了大量的实地与民意调查,并聘请了专业的策划和设计队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力求将新城商业街区改造成形象商业街区和物业管理模范小区。
二、改造的项目和内容
(一)当前新城商业街现状
1、商铺和居民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是导致脏、乱、差的首要原因。据调查,目前广场建筑占地约120亩,仅新城商业中心住宅房374套,其中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64套;商铺93间,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58间;二楼商铺有9500㎡,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6400㎡;内环步行街商铺240间,未纳入物业管理的有97间。没有管理就是没有约束,长此以往,直接导致整个新城商业中心脏、乱、差。
2、商业布局混乱。缺乏整体系统的商业规划和布局理念,有烟酒、土特产、服装、手机、电器、银行、餐厅、网吧、沐足、美容美发店等等散布其中、杂乱无序。
3、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没有定点停车位,没有统一管理监督,人多、车多、空间小,乱停、乱放、乱摆现象严重,导致市容不整、交通不畅。
4、设施破旧。主要包括地板破烂不堪、路灯、广告牌破旧、临街墙面装修五花八门,墙漆褪色,随处可见“牛皮癣”广告。
5、环境卫生差。主要有商贩乱搭、乱建、乱摆现象,花草树木零散稀疏,垃圾较多。因缺乏管理,常有破坏设施、环境现象,经常发生乱扔垃圾、有碍观瞻的人和事。
具体的改造方案及措施将结合广场功能多样化、区位集中等特点。改造的总体理念是“年轻、时尚、潮流”,并通过多样的承载平台、时尚的点缀元素和潮流的设施风格加以体现。
(二)、改造的主要内容
1、规范物业管理。参照发达城市的做法,聘请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对新城商业街实行统一管理,主要包括卫生、停车、设施维护维修、广告牌、场地出租管理、秩序监督等。物业管理收益用于该区域的日常维护和改造建设。
2、划行归市。重新布局商业店铺行业经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促使商业区整体升级。
3、规范停车管理。划设定点停车位,实行停车收费制度,禁止乱占乱停行为。
4、改造外观。主要针对建筑临街外墙、广告标牌等,统一样式。
5、改善设施。重新设计方案,一方面要修补现有残缺的设施;另一方面要增添各种新式、有品位、有意义的布景、绿化、美化和休闲设施。
6、更新卫生设施。增设新式果皮箱和垃圾桶,实行果皮入箱、垃圾分类存放。
(三)、主要目标及指标
1、实现划行归市、集中统一、秩序井然、面貌一新、时尚潮流,为市民打造一个和谐、美观规范的安居、商贸、休闲环境。
2、造价预算:总价约488万元,其中,街道路面改造约140万元、排水疏通约20万元、街道亮化约120万元、街道绿化约70万元、其它约138万元。
3、具体工程量:路面12000多平米,采用广场吸水砖铺设;墙面28000平米,使用外墙涂料进行粉刷;街道亮化将安装LED亮化设备,绿化面积达1800平米,同时对80个下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更换等。
4、工期:约3个月,
三、改造后应达到的效果
改造后的新城商业街区,将以充满时尚化和潮流化的街区形象炫现在世人眼前。
1、经过对路面铺设坚固瓷砖配合颜色与造型的绝配,街区路面将呈流线型和动感的路面形象;
2、经过详实划设停车位之后,杜绝汽车和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同时在街区进出路口设置植入地下的钢管汽车门禁,只允许摩托车进入,并且在街区内划分摩托车位,使之规范停放,方便市民出行;
3、针对居民生活垃圾乱倒乱扔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现象,改造后在每条街区相隔50米的距离摆放分类垃圾桶和分类果皮箱,对垃圾进行回收,杜绝环境污染;
4、针对墙面油漆脱落和布满小广告“牛皮癣”的现象,对墙面柱面进行粉刷,利用颜色搭配,扮靓新城形象,呈现活力街区;
5、对长期困扰居民和商户排水排污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疏通,对下水道及管线进行疏通和改造,解决居民长期困扰;
6、设置景观小品。通过植入具有特色的雕塑及景观,为外地来的朋友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及元素的街区,同时供市民休憩纳凉;
7、购买超大变形金刚,摆放于街区汇合处,提升街区形象,供市民观瞻;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县东城大道南路周边旧房改造工程
2、项目基本情况
县东城大道南路周边旧房改造工程位于镇仙源村。一是修建东城大道南路及支路:东城大道南路起于县体育馆,止于迎宾大道,长约820米,宽30米;支路即井岗大道西段(连接清华大道),长约125米,宽18米,征收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60米范围内农田及旧房。二是仙源村上、下排旧房改造。改造范围:东临清华大道,南临防洪堤二期仙源段安置地,西临东城南大道延伸段,北临庙背塅居民住房(具体以征收红线范围为准);修建连接清华大道支路两条(上、下排北侧南侧各一条),北侧道路长约180米,宽18米,南侧道路长约220米,宽12米,总用地面积约81000㎡,其中道路建设用地约32800㎡。
二、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实施东城大道南路及支路建设,第二期实施仙源村上、下排旧房改造。
(一)第一期实施内容:
1、征地面积:约26000㎡;
2、房屋征收情况:该项目房屋征收涉及私房约24户,征收房屋占地面积约3400㎡,建筑面积约6400㎡,附属建筑面积约750㎡;
3、东城大道南路建设:全长约820米,路基宽30米,以及道路范围内的排水、排污管道,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
4、井岗大道西段:长约125米,宽18米,以及道路范围内的排水、排污管道,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
5、管线搬迁:供电、供水、移动、联通、电信、电视等管线的搬迁;
6、土地整理及安置工作:需提供约7200㎡土地作为房屋征收安置用地,对房屋征收安置用地进行整理,完成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安置工作。
具体项目建设按规划部门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审定的施工图组织实施。
(二)第二期实施内容:
1、征地:约15000㎡;
2、房屋征收情况:该项目房屋征收涉及私房约120户,征收房屋占地面积约15000㎡,建筑面积约48000㎡,附属建筑面积约3000㎡;
3、连接清华大道支路两条(上、下排北侧南侧各一条),北侧道路长约180米,宽18米,南侧道路长约220米,宽12米,以及道路范围内的排水、排污管道,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
4、管线搬迁:供电、供水、移动、联通、电信、电视等管线的搬迁;
5、土地整理及安置工作:项目范围内需提供土地30000㎡作为房屋征收安置用地。对房屋征收安置用地进行整理,完成“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安置工作。
具体项目建设按规划部门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审定的施工图组织实施。
三、安置办法
采取土地异地安置及货币补偿两种安置方式,由房屋被征收户任选一种。第一期安置地拟选在防洪二期仙源上排安置地东侧,面积约7200㎡,拟安置标准为1:0.75,第二期采取就地安置,拟安置标准1:0.75。
四、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约11120万元。
(一)第一期建设投资估算:合计投资约2450万元。
1、项目建设前期费用(含勘查设计、规划等)30万元;
2、征地费用(含征地报批、补偿、工作经费、测量等)约300万元;
3、房屋征收补偿(含房屋补偿、评估、搬迁补助、工作经费、奖励等)约1250万元;
4、工程建设费用(含道路建设、土地整理、监理费、建设管理费等)约870万元。
(二)第二期建设投资估算:合计投资约8670万元。
1、项目建设前期费用(含勘查设计、规划等)20万元;
2、征地费用(含征地报批、补偿、工作经费、测量等)约150万元;
3、房屋征收补偿(含房屋补偿、评估、搬迁补助、工作经费、奖励等)约8100万元;
4、工程建设费用(含道路建设、土地整理、监理费、建设管理费等)约400万元。
五、资金筹措
该项目为政府投资工程,城建公司为代建管理单位,通过工程招标发包方式确定施工承包单位。
关键词:信号 过渡
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既有车站,由于新建线路的引入、单线改复线等需要,需要对既有站场进行改造,为了减少对行车的干扰,保证行车安全,节约投资,同时考虑到运输要求及站前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站场改造需逐步进行。
在进行站场改造过程中,信号专业需配合站前专业施工,对于较大的站场改造,信号过渡具有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单位部门多,安全隐患多的特点,是既有线改造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信号过渡方案在满足工务进行站场改造的同时尽量在既有联锁基础上进行改造,进行站场改造过程中需与站前站场改造施工单位紧密配合,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优化方案,确保站场改造的顺利进行。
下面就站场改造过渡方案进行探讨:
1信号过渡方案编制步骤
第一步:现场调查
在站场改造施工单位已经确定了新增道岔的现场位置并交桩后,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新增道岔就位后对既有信号设备的影响
第二步:初步制定过渡方案
根据站场改造专业交底结果,结合既有信号设备情况和新设计图纸,会同站场改造专业制定初步的过渡方案,方案要能够同时满足站前和信号专业的要求,还要尽量做到“永临结合”。改造顺序一般为“先辅后主,先外后内”。“先辅后主”就是对于整过站场来说,先进行简单、辅的过渡施工,为后续重大过渡做好准备和铺垫。“先外后内”就是对于整个站场来说,先进行靠站场最外侧的道岔拆除及插铺施工,再进行内侧过渡改造,这样是保证前面施工为后面施工腾出空间,有利于站场改造。
第三步:进一步细化方案
会同设计等相关人员对初步过渡方案进行分析,对方案进行修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第四步:讨论方案
组织电务、工务、运输等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评审,结合各部门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形成较为合理的过渡方案。
第五步:根据过渡方案进行过渡设计
根据确定好的过渡方案进行过渡设计。
第六步:现场摸底
根据过渡设计图纸对既有信号设备进行摸底,确保图纸的正确。
第七步:进行过渡设备安装及调试
第八步:根据过渡方案逐步进行过渡直至站场改造完毕。
在进行过渡改造工程中,过渡方案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优化,保证过渡改造顺利推进。
2典型信号改造的过渡方案
在进行站场改造过程中,需要拆除部分既有道岔,插铺新道岔,同时对线路进行改造施工,为了尽量减少对既有联锁系统的影响,确保行车安全,需要进行过渡施工。制定过渡方案时,需要对拆除和插铺的道岔进行统筹考虑,确定各组道岔拆除或插铺的时机,在满足运输的情况下,尽量不修改或少修改既有联锁。
下面就在站场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探讨。
2.1拆除既有联锁道岔的信号过渡方案
拆除既有联锁道岔可以在既有联锁基础上完成过渡。
对于拆除单动道岔,在站前专业拆除道岔的同时,进行电路修改,直接对本道岔的DBJ(或FBJ)的1、4线圈送KZ和KF,使DBJ(或FBJ)保持常吸状态,满足联锁要求,并拆除本道岔在分线盘的电缆配线,。
对于拆除双动道岔中的一组道岔,在工务进行拆除施工的同时,对电路进行修改,把双动道岔改为单动道岔,同时断开转辙机动作电源,只保留表示电源,同时把没有拆除的道岔钉固在规定位置。
2.2直接插铺新道岔的信号过渡方案
对于直接插铺新道岔的情况,需要把新插铺的道岔的表示纳入既有联锁,监督道岔状态,保证行车安全。
为了节约投资,插铺道岔过渡尽量在新设电缆已经敷设到位后进行。
纳入既有联锁前外转辙设备安装到位并调试好,并在既有信号机械室安装过渡组合。
如果新联锁设备和既有联锁设备不在同一信号机械室,需要在新信号机械室分线盘和既有信号机械室分线盘之间敷设过渡电缆,如果在同一机械室,在两分线盘之间敷设过渡缆线即可。
新插铺的道岔由于不需要转动,只需把新插铺的道岔表示纳入同一轨道区段的相邻的道岔表示电路中。如果是微机联锁设备,也可以把插铺的道岔表示继电器接点串入相应道岔的表示采集电路中,示意图如下:
2.3用新插铺道岔代替既有需拆除道岔信号过渡方案
在站场改造过程中,由于运输需要,需要用新插铺的道岔替换拆除的道岔。为了减少对既有联锁的修改,如果新插铺的道岔与既有需拆除的道岔相对位置相同,逻辑位置没有变化,可以用新插铺的道岔代替拆除的道岔,满足铁路运输需要。
在插铺新道岔前,需要对相应的信号机和轨道电路设备进行迁移,确保符合既有联锁条件。在对既有轨道电路及信号机进行迁移前,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定测和图纸核对,确保不能影响其他信号设备或是由于设备位置的变化影响联锁关系。特别是枢纽内,站(场)距离很近,列车信号机的移动可能引起两架相邻同向列车主体信号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如果由大于800米变为小于800米,或由大于400米变为小于400米,都会造成联锁变化,并且牵涉面很大,需要谨慎考虑。
用新插铺道岔替换既有需拆除道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转辙设备类型没有变化,可以利用既有电路或对电路进行部分修改进行控制;
另一种是转辙机型号发生变化,既有为非提速道岔,更换后为提速道岔,如果既有信号机械室没有提速电源屏,需要增加提速电源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室外提速道岔的转辙机控制电缆按设计敷设到新信号楼,在新信号机械室和既有信号机械室分线盘之间敷设联系电缆。
第二步:在既有机械室内设置临时提速电源屏和提速道岔组合架,用于在过渡期间控制提速道岔转辙机。当临时电源屏和提速道岔组合安装到位后,进行的配线、导通及调试。
第三步:对预铺好的提速道岔进行转辙机安装,并调试好。
第四步:要点更换道岔。由于既有联锁条件没有变化,直接纳入既有联锁,并用临时设立的提速电源屏和提速道岔组合进行控制。
2.4特殊站场改造信号过渡方案
在站场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把既有站场拆除后进行路基填方等改造,需要的时间很长,新设计线路不能及时施工到位投入使用,但是为了减少对运输的影响,需要通过过渡线路行车保证运输,这就涉及到发车口或接车口的变化,这就需要进行过渡设计,编制过渡联锁软件,室外根据过渡设计进行施工。
在站场改造比较大的施工时,由于工务一次封锁点内施工能力及工作面的限制,只能开通正线及部分侧线,暂时停用其他室外设备,首次开通的道岔及股道数量应满足行车运输的基本要求,但是信号联锁室内设备需要按正式全部开通,室外不能就位的信号设备紧跟工务施工进度及时就位,施工完一处,试验开通一处纳锁,逐步完成站场施工,直至启用全站信号设备。
三、工程应用
关键词: 城镇电网; 工程方案; 规划
中图分类号: TM7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125-01
一、总体规划原则
随着人口进城的增加,用电负荷每年也在持续上升,作为供电部门,如何规划电网发展供电能力、电网升级改造方案的规划,实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如有政府部门大力的支持和同领,其次电力管理部门结合城建规划发展方向,合理地加以升级改造,形成城区电网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升级改造顺利实施。
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走廊和地下空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规划,实施不到位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重复建设。在电缆入地工程中还用考虑路灯和电力通讯线路的入地,在条件允许经济效益客观的情况下,力争同步建设环网供电,配电自动化系统。
二、整体负荷预测
根据城镇街巷商业繁华集市地域状况,地理位置,居民集中区,工矿、企业、人口、用电、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各功能分片的市局和发展规划,结合县域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负荷预测。近年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区用电量每年均提增在25%以上。10kV配电网络将按照升级改造有关规程、建设规范要求、标准规划水平按15年,10kV以下低压部分按照规划负荷水平10年较为合理。
三、10kV供电干线、支线改造
1.城区干线一般不超过8公里,郊区干线一般不超过12公里,城区尽量形成环网供电方案,郊区尽量形成手拉手工程,支线尽量形成东西或南北都有电源接入的可能,这样便于负荷调整,拓展捷及,利于今后发展及平衡负荷。
2.架空线路设计应重点考虑大街、小巷建筑、对地是否符合安全距离,直线、转角、拉线是否影响道路交通,避免造成车辆撞杆碰线事故。
3.电缆沟设计应合理考虑通道,沟体坚固耐抗外力损坏,尽量与其它官网远离,确因条件限制,应做隔离保护,尤其对洪水、街道雨水进行特殊处理,譬如:电缆地沟结构、出水、渗井、接地网的处理等。
4.电缆设计应考虑好易于检修,更换。高压分支箱、电缆(中间接)头等处的长度,尽量测出准确的段长,蛇形固定与电缆沟中的电缆支架敷设时应按5%考虑电缆曲折率,且不易于遭受热力、火情、刺伤、振动之灾,干线电缆规划时要做出1/500电缆敷设图,十字路口、管线密度地段应为1/100并标明层数、揽向、双重命名编号、警示、标示、区位与实际相符,便于查找发生故障原因,尽快恢复供电。
5.高压电缆敷设干线段长度最好不超500m,以减少电缆的割接及中间接头,也便于施工,根据目前符合发展情况,选用YJV22-3×185~240铜芯电缆能满足要求,分支可根据用户发展做出适当选型配置。
6.公变低压配电盘出3~4路,YJV22-4×185~240低压电缆到低压电缆分支箱再由分接箱出5~6路YJV22-4×50~120电缆进每个单元。接户线可采用绝缘线沿墙敷设或利用电缆接入。
四、高压分接箱及箱变
1.变台确定后,根据主干线走径,合理地规划高压分支的走径和敷设方式。高压分接箱,箱变的安装位置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应充分考虑电缆长度和分接箱的价格比,合理布点,分接箱一般按2进3~5出设计较为合理。
箱变选择要因地制宜,尽量选用干式变,多级容量较为合适,减少重复投资或增容所带来的不便。
2.高压分接箱应考虑一定的备用出线,以满足供电区负荷发展适时出线的要求。订购高压分支箱时,应考虑一定量的肘型接头和T型接头等备件,以方便运行与维护。
五、10kV高压供电系统设计
1.10kV配电系统实行环网建设,电缆一般沿大街人行道和公路,形成格状网络,相对独立,不交叉重叠。环网具有足够的联络容量,事故停电能通过道闸操作向用户连续供电,负荷切换转移不致使载流体元件过载发热。环网线路中间设有可靠闭锁的联络点,正常时开环运行,事故时联络开关运行。
2.分支线应尽量便于运行和故障隔离。如采用开关、刀闸、跌落式丝具配合等。
3.无功补偿尽可能的设计在架空线间,根据线路长度尽量安装在2/3段处。
六、设备选型
1.电缆主干线选用YJV22-3×185~240铜芯交联电缆,支线应选用满足稳定性要求高的几种截面,如YJV22-3×70~120型的10Kv铜芯交联电缆。接件过渡一定要牢固、可靠、接触面符合载流要求。
2.箱变以400kvA为宜,一般不超过630kvA。在主要街道,路间绿地尽量采用以美化环境,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中应尽可能地设置于房间。但要求防止水火灾,不能置于地下室或锅楼房内。
3.箱变高压室、配变、低压室一定要有防雨、防碰撞措施,接地应符合规程要求,且必须独立接地,不能与电缆沟或其它官网链接,且有良好防雷措施和保护装置。
4.环网开关的选型,一般应为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流及动稳定电流大于16kA,开关部分具有远方功能的RTU接口,高压分接箱选用带有故障报警指示器,保护霹雷器、带电指示器及试验用的电流插座和检修用的接地插头。
5.低压分支箱内置铜排加绝缘护套,配不饱和聚酯压制而成的PMC绝缘支架,出现采用RT16型熔断器和漏电保护空开。高、低压表内加电子智能装置实现防盗功能动力出线户设空气断路器。
七、施工
1.电缆沟开挖和砌筑中,设置好沟内的排、渗水、防火墙、接地体、电缆支架、挂板、电缆支架每层间取电缆外径加60mm,分接箱基础要根据图纸设计做好尺寸预留。回填土之前,缆沟一定要凝固好。
2.电缆排管敷设时,管低土壤逐层夯实,管顶部距地面大于700mm,直线段每隔50~100m,以及转角和分支设置竖井,以便电缆穿入和拔出。下排管时,要排裂整齐,距电缆入口处留1%坡度。管孔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每一根电缆穿一根管,不能同时设入。
3.电缆敷设要统一组织,安顺序施放,排列整齐,预留好电缆接头,安电缆外径10倍以上控制好转弯半径。多层敷设按“高压电缆在上。低压和路灯电缆在下,通讯电缆在最底层”的原则。
4.做好电缆试验工作,试验项目包括:连续性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直流耐压、电容和相序等。中间竖井还应做好电缆编号工作。交叉管道要在图纸上标示清楚,作为设计补充部分,计入竣工图纸。
5.电缆通电之前,应分段、分片进行,编写出细致的验收试运行方案和漏电保护试验程序,并组织好抢修排险工作。
6.电缆通电器,一定要做好防人身、防设备事故预案,投入运行后,为及时消除接地、断线及闪络等故障,尽量缩短故障修复时间,需准备专门仪器设备,如SDDL-2008、QF1-A型电缆探测仪、1500V直流电源器、线路故障脉冲遥测仪等,便于故障检测。
八、运行、维护及其它
关键词:建筑工程;改造方案;模糊综合优选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建筑工程改造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改造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影响业主决策的决心。方案优选的目的是从确定的方案中选出相对最优方案,但优与次这一对立的概念在划分过程中并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具有中介过渡性,是客观存在着的模糊概念,这是优选的模糊性。同时,优选是在确定的n个方案之间作优次比较,与所确定之外的方案无关,这是优化的相对性。只要能确定各方案相对于优的排序,即可得到最优方案,据此思路我们在某建筑工程改造中运用模糊层次综合优选法进行了方案优选实践。
2 运用实例
(1)、基本情况:某办公大楼,建于70年代,旧房为4层砖混结构,根据需要,准备在其上加4层,建筑面积2747m2。
(2)、可选的加层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种加层方案。
直接加层法(方案1):首先根据计算将基础及一层墙体局部加固,然后再在其上直接加层(并补构造柱)。该法不用重新设置基础和柱子或墙,且刚度均匀,施工简单,但由于墙体加厚,影响使用面积自然增大,且立面改观不大。
外套结构加层法1(方案2):原旧房屋不变,在外部加设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框剪在原房屋顶层设一首转换大梁或桁架,其上再用砖混结构做加层。
外套结构加层法2(方案3):其底层加层方法同方案2,但上部结构仍采用框架,可使新加层部分使用面积加大,使用方便且立面可有较大改观。
(3)、建立指标体系:根据该工程情况,其指标体系见图(以上三个方案均可行)。
图1某旧房改造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 方案综合优选
(1)、确定评价指标特征量
为选择合理方案,聘请10位专家对图所示的评价指标(定性)u1~u5,u8,u9给出评价区间,用集值统计法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特征量xij;对定量指标u6,u7则可采用实际物理量或货币量表示评价指标的特征量xij,即
(2)、确定指标隶属度R
(3)、确定理想方案R*和负理想方案R
R* = [0.56, 0.56, 0.52, 0.56, 0.59, 0.64, 0.59, 0.58, 0.77]T
R = [0.44, 0.44, 0.48, 0.44, 0.41, 0.36, 0.41, 0.43, 0.23]T
(4)、确定指标权重
表1列出了B1,B2,B3相对于总目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结果。
表1 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结果
O B1B2B3 Mr Wr
B1 1 3 5 15 2.446 0.637
B2 1/3 1 3 1 1 0.258
B3 1/51/31 1/15 0.405 0.105
同理求出u1,u2,…,u9分别相对于B1,B2,B3的权重分配。最后用式(8)综合得出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分配向量W,即:
W = [W1, W2, …, W9]T
= [0.237, 0.188, 0.032, 0.155, 0.024, 0.102, 0.155, 0.063, 0.042]T
(5)求出各方案和理想方案与负理想方案的差异度,。
由式(9),(10)可分别求出:
= 0.145,= 0.184,= 0.134
= 0.139,= 0.066,= 0.146
【关键词】机电工程项目竣工验收;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
1.前言:工程实施及验收方案编制前提
目前,我市运行的16座35kV变电站均为单电源供电,不能达到N—1的标准,因而造成运行方式单一,负荷调控、转带能力差;部分35kV变电站建站时间较长,目前有三座变电站二次保护仍为常规电磁式继电器保护,7座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为运行年限较长的GG1A柜;为适应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设备急需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此外16座变电站目前没有加装视频安防和门禁系统等,不具备“遥视”功能,还达不到现代化无人值班变电站条件,需要进一步改造。
本文以东新庄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方案为例,通过结合具体项目及竣工验收管理的特点,阐述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程序、依据,供同行参考指正。
2.单项工程名称
东新庄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
3.单项工程编号
ZD2011-B-JGDX-04、ZD2011-B-JGDX-05
4.工程概况
改造前:东新庄35kV变电站投运于1987年,该站主变两台,历经几次增容改造后,目前主变为12500kVA+8000kVA,总容量20500kVA;35KV进线1回,35KV母线1段,10kV母线不分段,共有10KV高压开关柜13面,开关柜型号为GG1A,包括10KV进线柜2面,PT柜1面,所变柜1面,电容柜2面,出线柜7面,电容总容量为1770kvar。二次保护为常规电磁式继电器保护,包括主变保护屏、信号屏、控制屏、整流屏共四面,10kV出线为架空出线。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在主控室第一排北侧,共两面机柜。
改造后:该站主变两台,主变容量不变,总容量仍为20500kVA;35kV进线1回,35kV母线1段,10kV母线两段,使用KYN28A型手车柜16面,其中10KV进线柜2面,PT柜2面,所变柜1面,电容柜2面,出线柜7面,联络柜1面,隔离柜1面,改造后10kV出线为双电缆(YJLV22-3*240)出线。二次保护改为综和自动化保护,设5面控制保护屏:1#、2#主变保护屏、交流屏、直流屏、蓄电池屏。淘汰原块状电容器组,在设备区内增加两套自动调压调容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分别为4000kvar,总容量为8000kvar。通信光端机根据综合自动化屏位置变化移至第二排北侧第二面,接线基本无变化。将原光端机(600*300*2000机柜)与综合数据网机柜进行了整合。将原光端机、PCM设备全部安装至新机柜,并利用此次机会完成了综合数据网设备、光配线架、网络配线架的安装。由于设备的移位,光缆进线有所改变,对原光缆进线进行了切改,接续4头32芯。接续后对光缆线路进行了测试,接续损耗满足要求,对光接收信号进行了测试-22DB,满足通信需求(>-27DB)。总投资341万元。
5.运行方式情况
东新庄变电站原10KV开关柜运行方式为单母线不分段运行,改造后为双母线分段运行;原PT为单PT运行,改造后为双PT并列运行。
6.交接试验内容
一次试验内容:真空断路器接触电阻、真空度、10kV所变高低压各分接头直流电阻、PT一次、二次线圈直流电阻、电容器容量测试、放电线圈直流电阻、自藕调压变压器高低压线圈直流电阻、10kV电缆泄露电流及核相、10kV母线及高压开关柜整体耐压、电容器、电抗器及自藕调压器整体耐压试验,上述试验数据全部合格。
二次试验内容:CT伏安特性、极性及变比、二次回路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主变差动保护、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出线过流保护、速断保护定值校验、PT互投试验、主变非电量保护校验、电容器非电量保护校验、10kV接地保护等,上述试验数据全部合格。
7.10KV出线调度名称及CT变比变化情况
原512工业区改为513工业区,CT变比400/5不变;原514东新庄改为512东新庄,CT变比由200/5变为400/5,原515骆各庄改为511骆各庄,CT变比由300/5变为400/5,原516金马改为521金马,CT变比800/5不变;原517轧钢厂改为522轧钢厂,CT变比300/5不变;原518王各庄改为523王各庄,CT变比由150/5变为400/5;原519备用改为524备用,CT变比由300/5变为400/5,新增581、591电容柜CT变比为400/5。
8.设计单位
遵化市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
9.电气安装施工单位
东新庄供电所、修试所
10.土建施工单位
宏扬劳动服务队
11.建设单位
遵化市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
12.运行单位
东新庄供电所
13.参加验收人员基本情况:(略)
14.验收时间和内容
14.1 验收时间:2012年3月10日
14.2 验收依据:现行设计规程、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工程设计及合同约定内容。
14.3 验收方法:由局领导和生产技术部、用电营销部、安全监察部、施工单位、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运行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针对东新庄35kV变电站的施工图纸设计、建筑施工质量、电气安装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对照现行设计规程、施工标准,并结合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及现场交接试验报告,进行验收和等级评定,对发现的问题与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进行意见交换,下发《35kV变电站验收存在问题及缺陷登记表》,并限期进行整改。
工程经空载验收合格之后,清理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之后,实施试运行。
验收重点内容:查验工程设计及合同约定内容是否已经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查验工程资料档案是否齐全(主要包括立项审批文件、施工设计图纸、工程合同及重要设备物资采购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记录、质量记录、设计变更和施工中各类种养管理记录、与施工有关的重要的各种会议纪要和报表、竣工图等);查验施工采用的材料、设备进场报告及试验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相关人员印鉴盖章;土建工程是否有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使用说明和保修证明等。
配电柜检查验收要求:
1)盘、柜的固定及接地应可靠,盘、柜漆层应完好、清洁、整齐。
2)盘、柜内所装固定电器元件应齐全完好,安装位置正确,牢固可靠。
3)所有二次回路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标志齐全、清晰,绝缘符合要求。
4)手车或抽屉式开关柜在推入或拉出时应灵活,机械闭锁可靠,照明装置齐全。
5)柜内一次设备的安装质量验收要求应符合相关规程规定。
6)盘柜内即电缆管道安装完毕后做好封堵。
15.改造后效益分析
东新庄变电站经上述改造后,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大大增加了电器元件载流量,增强了过载能力,无功补偿容量由原来的8.6%增加到目前的39%,大大改善了东新庄地区电压质量,提高了功率因数,达到了节能降损。
16.验收结论
项目质量合格,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路面结构拼接;加铺层防裂;经费预算
洛阳市小浪底专用线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洛阳市中心北部区域,项目起点位于西工区红山乡(K0+000)与国道G310丁字交叉,由南向北途经孟津县麻屯、常袋、横水、终点止于小浪底镇官庄村(K24+020),全长24.02公里,本项目修建于1995年,原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期间施工专用线路,由于该路超期服役,加之近年来小浪底库区旅游发展和沿线西工孟津县多个工业园兴起等因素,交通量上升,路面病害严重,提升后道路技术等级虽仍为二级道路,但路面状况,路容路貌整体会得到极大改善。
本项目于2012年3月 日开工,2012年10月初通车。通车后至今将近一年回访路况察看,各方面技术状况良好。
1.老路改造路面结构拼接关键技术研究(路面加宽处)
研究目的:消除新旧路面拼接后产生的纵向沉降缝。
1.1新旧半刚性基层侧面过渡方案
由于新旧基层弹性模量有差异,可将旧基层与新基层间形成梯形,采用抗压缩能力较强的沥青冷补料处理弹性模量反差较大的新旧结构层纵向结合带,吸收消散两种路面结构受荷变形应力,如图2所示;
1.2新旧半刚性基层的纵向拼缝的不同处理方式
对于碎石化路段:
①在碎石化路面调平层和新加基层接缝位置处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②接缝对应的基层表面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9m碎石化与加宽路段
对于开挖路段:
①旧路基(石灰土)接缝处顶面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②旧路基(石灰土)接缝处顶面和两层20cm厚水泥粉煤灰基层之间相应位置处均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2.旧水泥路面加铺层防裂技术
研究目的:旧水泥路面加铺水泥粉煤灰基层和沥青砼面层在行车荷载应力作用下出现的裂纹。
2.1干法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
2.1.1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70号重交基质沥青,石灰岩矿料,矿料级配范围采用原设计,40目橡胶粉,橡胶反应剂CTOR。
2.1.2采用干拌和法,沥青和橡胶质量比为80∶20, CTOR橡胶反应剂∶橡胶粉质量比为4.5:100。沥青与胶粉采用内掺法,胶粉取代一部分沥青,则生产配合比的油石比为(最佳油石比―胶粉含量),但宜再加0.2%左右的沥青含量。
2.2应力吸收层
(1)玻璃纤维应力吸收层
沥青洒布车洒布2L/m2的快裂乳化沥青,然后人工撒布玻璃纤维100g/m2,碎石撒布车撒布4~6m粒径的碎石100kg/m2,最后碾压成型。
(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按照沥青和橡胶质量比为80∶20、CTOR橡胶反应剂∶橡胶粉质量比为4.5:100的配比,沥青温度150℃在沥青洒布车里面搅拌60分钟制成橡胶沥青。然后沥青洒布车洒布1kg/m2的橡胶沥青,碎石撒布车撒布5~10mm单粒径的碎石10~14kg/m2,最后碾压成型。
2.3低剂量水稳粉煤灰碎石
拟降低水泥剂量和掺加水泥激发剂来增强抗裂,初步确定水泥剂量为3.5%,水泥激发剂剂量为水泥的6%,最终剂量由室内试验确定。
碎石化路段路面防裂试验路方案如下:
3.经费预算合计
关键词:自制提升设备 特种吊装 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某写字楼工程中屋面造型部分采用钢结构框架的结构形式。目前,该写字楼主体工程已经全部施工完毕(20层),20层屋面绝对标高为80.4m。主体施工期间的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已经撤场,现场除在核心筒处有施工电梯外,无其他垂直运输设备。受现场条件限制,屋顶造型部分的钢构件垂直运输只能采取260t以上汽车吊吊装或自制提升架土法运输两种方式。经原设计核算,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能满足260t吊车的自重荷载(260t汽车吊整车自重约80t)要求,而现场又不具备吊车行走及停放场地条件,如用260t吊车运输构件,只能对场区东侧马路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将吊车停放在马路上进行吊装作业,此举势必对城市交通造成较大影响。对两中方案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在屋顶安装自制提升支架,利用屋面卷扬机进行构件垂直运输的方案。
二、吊装方案
1、垂直运输:本工程采用在屋面设置提升支架,利用卷扬机将构件由地面运输至屋顶的方法。钢结构构件单根最大重量不大于1.5t。提升支架布置在屋面北侧。利用现有屋面钢结构柱(1.8m高)作为固定点,悬臂向外挑出楼边500mm。支架悬臂部分采用H200*200型钢制作,与屋面现有1.8m短柱焊接,悬臂下方设2根H200*200型钢斜撑,并用2跟φ14钢丝绳做为缆风绳将悬臂支架与相临轴线的屋面短柱可靠固定防止其水平晃动。自屋面向下设置2根φ14钢丝绳作为滑道用于控制提升过程中钢构件与玻璃幕墙距离及防止构件翻转。钢丝绳在地面距离玻璃幕墙(楼边)约7米处锚固与砼地面上,并在锚固点打入长度不小于1m的脚手管作为附加地锚。屋顶女儿墙处用外挑300mm支架配合导向滑轮锚固于屋面楼板砼内。钢丝绳滑道安装间距为5m,安装时将钢丝绳绷紧。每根滑道钢丝绳上安装一组带卡具的滑轮组,将钢构件用卡具固定在滑轮组上(如卡具固定在钢梁上翼缘)沿钢丝绳平稳上升,且不对钢丝绳造成磨损。钢丝绳在构件上升过程中会随之有一定变形,但始终保持钢构件水平位置距玻璃幕墙300mm以上。屋顶设置3t卷扬机用来提升构件。卷扬机用φ20膨胀螺栓固定在屋面砼楼板上,利用屋面现有短柱用钢丝绳做备用固定点。
2、构件安装吊装施工:屋顶造型钢结构安装过程采用自制桅杆进行钢柱吊装。钢梁采用自制小拔杆进行吊装。钢柱安装用自制桅杆做法见下图:
活动支架上的配重为600Kg。
3、配合水电安装进行构件垂直运输
本工程中B、C座有均有部分水电专业构件需运至屋面,且C座屋面有冷却塔机组。水电专业构件及机组构件运输采用与钢结构构件相同的方法运至屋顶。运输时单个构件重不大于1.5t,超重构件应先分解成小构件后再提升。机组构件外形不规则,将构件通过钢丝绳与吊钩及滑道上的滑轮组可靠连接后再起吊。
三、计算书
1、提升支架构件承载力计算:按最不利条件考虑,将计算简图中倾斜的悬臂修正为水平悬臂后进行受力分析。支架整体受竖向集中力P=13 KN。内力分析简图如下:
整体稳定控制的单向弯矩承载力设计值(绕x-x轴): Mx2 = 1.00× f × b × Wx/1000. = 1.00 × 215.00 × 0.959 × 477.00 /1000. = 98.35 kN・m综上, 若该构件只承受与腹板平行的剪力时, 可承受的剪力设计值为185.91kN,Mx1 > Mx2, 整体稳定起控制作用, 构件受弯承载设计值为 Mx2 = 98.35kN・m。由此可见,悬臂杆弯矩值M=11.7KN.m
2、钢丝绳容许拉力验算:本吊装工程选用的提升用钢丝绳为d=14mm,6*19+1纤维丝钢丝绳。所选用的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为124KN。用作机械起重设备时,钢丝绳安全系数K=5~6,
根据容许拉力公式: P=p破*φ修/K其中φ修取值为0.85求得d=14mm,6*19+1钢丝绳容许拉力 P=17.6KN~21.1KN。本工程中最大构件单重约为1.3t,折合成竖向拉力为13KN。由此可见,本吊装工程所选用的钢丝绳容许拉力满足要求。
3、钢结构安装用自制拔杆承载力验算:
自制桅杆集中荷载简化为端点弯矩后对受力体系进行力学分解如下:
可见,缆风绳受力3.66KN,约400Kg力,钢丝绳满足要求;配重处受力为3.38KN,约350Kg力,因此配重600Kg满足要求。桅杆受轴向力16.38KN。对桅杆进行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验算如下:依据规范: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计算方式: 计算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受力状态: 轴心受压,强度决定的构件承载力,构件截面的最大厚度为 4.50mm, 根据表3.4.1-1, f= 215.00N/mm2 根据GB/T 700-1988及GB/T 1591-1994, fy =235.00N/mm2 根据公式5.1.1-1,
4、滑道钢丝绳地面锚固点受力情况分析验算:
构件上升过程中,滑道钢丝绳会随钢构件上升而有折点变形,上部近似为垂直、下部与地面大约成45-60度角。受力分解后得出滑道钢丝绳锚固点拉力约为2.6KN(260Kg力)。
由此可见,地面锚固点拉力较小,利用现有砼路面及钢管锚杆的地锚做法可以满足滑道钢丝绳锚固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 TN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047-02
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站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由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两部分组成,在原有37CH单频网和42CH多频网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基础上,又新增21CH多频网和36CH单频网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和1套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实现12套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和承担4套中央广播节目无线覆盖模数同播试点工作。为推进此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报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发射机配套系统改造方案的通知》(宁新广技术[2015]2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站原有广播电视发射机的重新布局安放、新增发射机安装位置、天馈线扩容、供配电扩容、暖通扩容、防雷接地、卫星地面接收天线安装、信源监测和自动化系统等进行此《方案》编写。
1 发射台站现状
1.1 发射台站概况
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站始建于1973年,原址在惠农区红果子镇半山坡上,当时称石嘴山市差转台。1976年迁至惠农区沟口301省道(平石公路)以北的台址,称石嘴山市转播台。1990年,石嘴山电视台成立,在转播台建立183m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2003年,“西新工程”淘汰了转播台电子管发射机,全部更新为全固态发射机,更名为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发射中心。2013年又更名为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沟口发射站。
目前,沟口站成为自治区三大发射台站之一,总发射功率达47.5kW,其中中央一套、中央七套、宁夏公共电视发射系统各1套,发射功率均为10kW;石嘴山综合电视节目发射系统1套,发射功率为5kW,调频广播中央一套中国之声、宁夏新闻和石嘴山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各1套,发射功率均为3kW;宁夏交通音乐98.4MHz发射系统1套,发射功率1kW;手机电视CMMB发射系统1套,发射功率1kW;“户户通”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单频网和多频网的各1套,发射功率分别为0.5kW和1kW。所有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信号源来自于光缆或卫星信号。
1.2 机房及办公用房使用情况
沟口站各机房、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楼均为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超1000m2,其中动力机房120m2,大发射机房100m2,小发射机房27m2,操控机房72m2,办公用房137m2,库房60m2,职工宿舍楼440m2。
1.3 供配电情况
1)现有大武口简泉变513简林线和平罗简泉变512简林线两路10kV高压输电线路,拥有2台S9-M315/10变压器,变压器到动力机房的输电线均为铠装多股铝芯240mm2*3+1三相四线规格电缆,并由施耐德WTS320开关柜完成自动切换。
2)沟口站2台变压器同时为本站和台影视基地供电。
3)原有三相交流电源稳压器已损坏并停止使用。UPS电源有2套,分别为易事特EA660-60和科华FR-UK33100,其中EA660-60使用了30%的容量,FRUK33100使用了75%的容量。
4)新增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和1套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及配套系统设备后,供电系统容量将增加30kVA,显然原供配电系统不能满足要求。
1.4 信号源系统
1)各发射机信号源来源情况:视中央一套节目发射机主信号源均为中星6B信号,备用信号源光缆信号,切换方式为手动;电视中央二套节目、中央七套节目和调频广播中央一套节目中国之声92.0MHz、宁夏新闻101.2MHz、宁夏交通音乐98.4MHz发射机主信号源均为中星6B信号;电视宁夏公共、石嘴山综合、和调频广播石嘴山广播以及数字电视单频网、多频网和CMMB发射机的信号源均为光缆信号。
2)光缆通达情况:有2条4芯光缆到达沟口站机房,能使用的是5芯,正在使用的3芯;卫星接收天线有5面,能使用的2面,并正在使用。
3)广播电视节目台内监测切换设备1套,可以监测5套模拟电视和3台调频广播的信源和发射回收信号,能进行信源切换和故障记录等,不能监测数字电视。
1.5 天馈线系统
1)铁塔高度183m,在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项目中完成了塔身除锈上漆和地锚加固。
2)在铁塔上已有16副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正在使用发射的天线有10副,停用2副,不能使用的4副,并占用着较好的位置。
3)使用多工器的情况:只有3套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即调频广播中央一套中国之声92.0MHz、宁夏新闻广播101.2MHz和石嘴山广播95.4MHz使用1组多工器。
1.6 机房通风散热情况
大发射机房配置了制冷量60kW的精密专业机房空调1台,家用级5P空调2台。小发射机房配置家用级5P空调1台。动力机房配置家用级3P空调1台。操控机房配置家用级3P空调2台。
以上空调机为多年不间断使用的陈旧空调机,性能指标大大下降,已经过多次维修勉强维持。
1.7 防雷接地情况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在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项目中全部完成。
2 台站改造方案
2.1 新增发射机的安置方案
1)将新增2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分别安置于60KW精密空调左侧位置和电视中央七套节目39CH发射机与电视宁夏公共15CH发射机之间原宁夏交通音乐调频广播发射机位置。
2)将小发射机房的数字单频网37CH和数字多频网42CH两部发射机搬迁到大发射机房,并安置到原三部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位置。
3)将新增1部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和3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安置于小发射机房,使其成为广播发射机,具体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
2.2 供配电系统增容方案
1)大武口简泉变513简林线变压器迁移到本站院内,与平罗简泉变512简林线变压器同排,并更换相关电缆。
2)更换施耐德WTS320自动切换开关电器为施耐德WTS630自动切换开关电器和其柜6只电流监测表头(包括配套电流互感器)。
3)更换动力机房低压配电柜到各发射机房发射机的配送线路。
4)增加1套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2.3 信号源系统改选方案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信号源采用接收直播卫星信号源(主)方案和地面光缆网传输(备)方案来解决。
1)卫星天线安装主方案:在动力机房屋顶有适合安装中星6B、中星6A和亚太6号卫星天线。
2)地面光缆网传输(备)方案:操控机房光缆有冗余,可在前端机房和操控机房增加相应设备将所需信源传送过来,为广播电视发射机再增加一个备用信源。
3)地面多路微波传输(备)方案: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通往沟口站的16km直埋光缆中有10km在郊外,其中直埋在沙丘下的6km光缆,由于风吹日晒已露出地面,现需要架空处理。另外郊外光缆,时有被撕断的现象发生,为此建议设立地面微波传输系统做备用。
4)在操控机房增加2台机柜用于安装数字卫星接收机、各类适配器和码流切换器等信源设备。
5)配置地面数字电视综合测试仪(包含测试天线)1套、数字电视ASI解码器1台和多功能数字射频电功率计1台,主要用于台内与台外广播电视信号测试。
6)台内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方案:从主要能监测的3套调频广播、5套模拟电视节目、5个数字频道的主备节目源和各发射节目质量回收效果监视测量考虑,增加1套具有自动监测、自动(短信)报警、自动诊断、自动切 换等的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系统。
2.4 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
将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系统与发射机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电力及空调管理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一并纳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对发射机、变压器、柴油发电机、配电设备、UPS等重要设备的信息采集、控制和(远程)报警;在动力机房、发射机房、操控机房、库房、宿舍楼以及重点部位和关键点设置高清视频摄像头、温、湿、烟、水等感应器,实现异常自动报警;实现自动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有力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主机安放于发射机房,监视报警设备安放于值班室,实现对便于值班人员监视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消 防安全情况。
2.5 天馈线系统扩容方案
1)首先拆卸发射塔上原有废弃的天线,为新装发射天线创造有利条件。
2)新增的2 1CH电视天线,暂定安装到铁塔从上向下第四层天线南角,新增的36CH电视天线安装到铁塔顶层,两付发射天线需要主馈管-50-80馈线2×200m。
3)增加1多工器,将原37CH与新增36CH合成到一起经220m主馈管-50-80送往新增36CH发射天线。
2.6 机房通风散热改造方案
1)经过重新布局的东侧大发射机房,包括新增2套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在内共有10部发射机,总发射功率比重新布局前降低了5.5kW,耗与产生的热量也随下降,因此空调可以暂不考虑。
2)经过重新布局的西侧广播发射机房,正常发射时发射功率近9kW,耗电量达40kVA左右,因此考虑安装1部10P恒温恒湿专用机房节能空调。
2.7 防雷接地方案
发射站接地体总体的接地电阻较好,在1Ω左右,这次仅考虑对外接地体进行检查维修,不进行大的改造。为了确保设备接地良好,对机房内的接地引线系统进行全部改造,并对电力系统进行防雷改造,增设高压防雷器、配电柜加装三级防雷器。
参考文献
[1]纪康宝.广播电视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标准[M].北京: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硫煤日本三菱双塔 单塔脱硫改造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ulfurization project of a 3 kinds of reform of technology solutions is that using mitsubishi Japan's double absorption tower technology to sour gas desulfurization soot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with prominent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Keywords: high sulfur coal desulfurization tower Japan mitsubishi towers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燃煤紧张短缺,火力发电厂对燃煤的使用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多数电厂煤质不稳定、电厂实际燃煤较设计煤有很大的变化,煤的含硫量呈大幅上升趋势,个别电厂煤含硫量甚至超过原设计值的2~3倍。这就导致锅炉烟气的SO2浓度严重超过设计值,现有的脱硫系统无法承受如此高的负荷,不仅SO2浓度达不到现行排放标准,还影响了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多个脱硫工程均面临系统改造的问题,但由于脱硫系统场地较小,资金短缺,采用常规的湿法脱硫技术,系统改造存在很大的困难。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独有的双吸收塔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1 日本三菱双吸收塔技术
日本三菱公司自主开发了两项湿法脱硫专利技术,一项是单液柱塔技术,简称单塔技术;另一项是双液柱塔技术,简称双塔技术。这两项技术与奥地利AEE公司脱硫技术、德国斯坦米勒公司脱硫技术齐名,是国外应用较广的湿法脱硫技术之一。2001年,中电投远达环保公司引进吸收了该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脱硫工程。日本三菱双液柱塔实际上有两个方形液柱塔串联而成,但它结构紧凑,并不是两个吸收塔的简单连接。前面一个是顺流塔,由于其空塔流速高,塔体较小,后面一个是逆流塔,空塔流速与一般湿法技术差别不大。两塔中间浆池连通,整个外形上看起来像个“凹”字,又称U型塔,如图1所示。锅炉烟气首先进入顺流塔,在此与液柱逆流接触,先去除一部分SO2,然后通过连接通道进入逆流塔,在逆流塔里面烟气与液柱再进行两向接触,可进一步去除残余的SO2,整体去除率高达95~99%。
附图1 三菱双塔结构图
2 三菱双塔技术在脱硫改造工程中的优势
下面以国内某脱硫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三种改造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三菱双塔在改造工程的突出优势。在脱硫改造工程中,对吸收系统的改造,是整个改造工程关键点,而对于公用系统,不论采用哪一种吸收技术,其改造的技术和费用基本相同。因此,本文仅对三种改造方案中的吸收系统改造作比较。改造方案一为三菱双塔技术,改造方案二为三菱单塔技术,改造方案三为圆形喷淋吸收塔技术。
2.1 改造工程基本设计条件
2.1.1 改造工程煤质条件
该电厂采用我国的褐煤,其空干基硫量为2.5%,低位发热量为19.5 KJ/kg。
2.1.2 改造工程烟气条件
脱硫装置入口烟气量为1230034 Nm3/h(标、湿、实际O2),入口二氧化碳浓度为6477 mg/Nm3(标、湿、实际O2),入口粉尘浓度为200 mg/Nm3(标、湿、实际O2)。
2.2主要设计原则
2.2.1改造后的FGD装置完全适应锅炉现行燃烧煤种所产生烟气,改造目标为FGD装置能够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
2.2.2改造工程在设计工况下,脱硫率按≥97.0%设计,烟囱出口SO2污染物浓度
2.2.3 改造工程以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拆迁和还建工程量以及不影响电厂主机运行和尽量缩短FGD装置改造工期为基本前提。
2.2.4其余各项设计原则与原工程保持一致。
2.3改造方案技术说明
从改造工程的烟气条件来看,改造工程烟气量增加并不大,主要在于SO2浓度的大幅度上升,必须对现有吸收系统进行改造。下面简单介绍3种改造方案中吸收系统关键设备的改造方法。
(1)吸收塔
该工程共有两台机组,一炉一塔。原有吸收塔采用日本三菱单塔技术,吸收塔尺寸为10.9m(长度)×9.9m(宽度)×29.8m(高度),浆池液位6m。
方案一:完全保留原有吸收塔,作为双塔中的逆流塔,另外新增一个顺流塔,塔体尺寸为4.4m(长度)×9.9m(宽度)×24.8m(高度),顺流塔与原吸收塔浆池相连,形成双塔,吸收塔浆池正常液位高度变更为7m,由此浆池容积加大到1309m3(比现有浆池加大662m3)。
方案二:将原有吸收塔大部分拆除改造,浆池区尺寸由10.9m×9.9m加大到22.8m×9.9m,浆池液位高度保持不变(6m),由此浆池加大到1354m3(比现有浆池加大706m3),吸收塔喷淋区由10.9m×9.9m加大到15.4m×9.9m,总高度由29.8m加高至33.55m。
方案三:将原有吸收塔尺寸全部拆除,并拆除原有的脱硫空压机房,新建一个圆形大肚喷淋塔,其浆池区直径为15.4米,喷淋区直径为12米,总高度尺寸30.4米,液面高度为14.1米,浆池容积2625m3。
由上可以看出,方案一浆池容积最小,这是由于三菱吸收塔塔内浆液浓度为30%,而一般喷淋塔内浆液浓度仅为15~20%。
(2)喷淋管和喷嘴
每台吸收塔原有喷淋管22根,喷嘴440个。
方案一:改造后喷淋管和喷嘴全部利旧,每塔另外增加9根喷淋管,180个喷嘴,单独供新增的顺流塔使用。
方案二:原有每台吸收塔喷淋管和喷嘴全部利旧,每塔另外增加9根喷淋管,180个喷嘴。
方案三:原有喷淋管和喷嘴全部拆除,每塔另外新增5组喷淋管,540个喷嘴。
(3)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循环管
原有浆液循环泵流量为7140m3/h,压头为19.1mLC,每塔4台。
方案一:原有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循环管完全保持不变,另外新增1台浆液循环泵,单台流量9000m3/h,压头为20mLC。新增的浆液循环泵单独供新增的顺流塔喷淋用。
方案二:更换原有4台循环泵电机和减速箱,同时对泵体进行改造,将泵的参数更改为单台流量7500m3/h,压头为22.5mLC,改造后的泵全部利用。同时,另外每塔增加1台浆液循环泵,单台流量7500m3/h,压头为22.5mLC。原有浆液循环管全部拆除更换。
方案三:更换原有4台循环泵电机和减速箱,同时对泵体进行改造,将泵的参数更改为单台流量8000m3/h,压头分别改造为17.4/19.2/21.0/22.8mlc。另外新增1台浆液循环泵,单台流量8000m3/h,压头为24.6mLC。原有浆液循环管全部拆除更换。
(4)氧化风机
每塔原有氧化风机2台,一运一备,单台流量为7500Nm3/h,出口压升为860mbar。
方案一:由于吸收塔液位仅增加1米,原有氧化风机余量足够,可以全部保留。另外每塔新增1台氧化风机,单台流量为9000Nm3/h,出口压升为860mbar。
方案二:同方案一。
方案三:氧化空气布置采用格栅式,氧化空气管上部浆液高度为6米,所以原有氧化风机可以全部保留。另外每塔新增1台氧化风机,单台流量为9000Nm3/h,出口压升为860mbar。
(5) 吸收塔搅拌器
每塔原有三台侧进式搅拌器三台,叶片直径为1.4m,电机功率为37kW。
方案一:原有搅拌器全部保留,每塔新增搅拌器4台,叶片直径为1.4m,电机功率为37kW。
方案二:同方案一
方案三:原有搅拌器全部拆除,每塔新增搅拌器4台,叶片直径为1.6m,电机功率为45kW。
(6) 除雾器
每塔原有除雾器1台,尺寸为10.9mX9.9mX2.5m。
方案一:由于原吸收塔吸收区的尺寸保持不变,原有除雾器利旧。
方案二:由于吸收塔吸收区尺寸发生变化,原有除雾器拆除,更换相应尺寸的新除雾器。
方案三:同方案二。
3结论
从对3个方案改造说明可以看出,采用方案一进行脱硫工程改造,有如下优点:
(1)对原有关键设备的利用程度最大。方案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设备,除吸收塔浆池外,对原有系统基本可以不作改动,而仅仅需要增设少量循环吸收设备满足即可满足要求。而方案二、方案三均有不同的设备需要完全拆除重新更换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方案一一方面节省了工程投资,另一方面可缩短了工程工期,可谓一举两得。
(2)从下表可以看出,方案一在吸收塔、喷淋层和喷嘴、循环泵、循环管、除雾器改造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经济优势,氧化风机和搅拌器虽然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但也和其它方案持平,总的来说方案一在整体上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一次性投资最省。
(3)土地面积利用率高,地形适应性最强。很明显,双吸收塔外形呈长方形柱体,比方形吸收塔和圆形吸收塔,更有利于面积的利用。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长方形吸收塔的布置更为灵活。
(4)在高硫煤的情况下更具有优势。假设某脱硫工程入口SO2浓度为10000mg/NM3,根据出口排放浓度标准(200mg/NM3),则脱硫率需达到98%以上。常规脱硫技术,脱硫率一般为95~97%,当脱硫率达到98%时,虽然技术上可行,但由于去除率过高,所需浆液循环量剧增,所花的代价太大。而双塔却可以轻松达到,假设顺流塔去除率为70%,逆流塔为95%,则总去除率即可达到98.5%。而顺流塔去除率为70%,逆流塔去除率为95%,这都是可以轻松达到的。
4结束语
由于本工程原有吸收系统采用的是三菱单塔技术,采用三菱双塔技术改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可行,优势明显。如果原工程采用的是圆形喷淋塔,即使全部拆除后重新修建,三菱双塔仍然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这需要根据改造工程煤质含硫量、占地情况、资金来源等多种因素,作方案比较后再行决定。
参考文献
(1)李晓、段振亚液柱喷射脱硫塔的研究进展第二届 全国塔器及塔内部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7年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一、市场规模
二、竞争态势
三、行业投资的热点
四、行业项目投资的经济性
第二章 改造方案项目总论
第一节 改造方案项目背景
一、改造方案项目名称
二、改造方案项目承办单位
三、改造方案项目主管部门
四、改造方案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改造方案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改造方案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改造方案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改造方案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 改造方案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改造方案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改造方案行业准入政策
三、改造方案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四章 改造方案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 改造方案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改造方案行业发展规划
二、改造方案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改造方案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改造方案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改造方案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改造方案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改造方案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改造方案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 改造方案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改造方案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改造方案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改造方案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改造方案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改造方案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改造方案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改造方案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 改造方案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
第二节 改造方案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改造方案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第四节 改造方案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五节 改造方案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改造方案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第一节 资源和原材料
一、资源评述
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第二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
一、自然条件
二、基础设施
三、社会经济条件 四、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厂址选择
一、厂址多方案比较
二、厂址推荐方案
第九章 改造方案项目应用技术方案
第一节 改造方案项目组成
第二节 生产技术方案
一、产品标准
二、生产方法
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六、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二、厂内外运输方案
三、仓储方案
四、占地面积及分析
第四节 土建工程
一、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三、建筑材料
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第五节 其他工程
一、给排水工程
二、动力及公用工程
三、地震设防
四、生活福利设施
第十章 改造方案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第二节 改造方案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一、主要污染源
二、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改造方案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节 治理环境的方案
一、 改造方案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 改造方案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 改造方案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五、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第五节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一节 企业组织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工作制度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十二章 改造方案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节 改造方案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 改造方案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第二节 改造方案项目实施进度表
一、横道图
二、网络图
第三节 改造方案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勘察设计费
六、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改造方案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二、流动资金估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 改造方案项目筹资方案
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四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一、生产总成本估算
二、单位成本
三、销售收入估算
第二节 财务评价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五节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一、改造方案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二、改造方案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三、改造方案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四、改造方案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五、改造方案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六、改造方案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七、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十五章 改造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 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 金融风险
第四节 政治风险
第五节 法律风险
第六节 环境风险
第七节 技术风险
第十六章 改造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改造方案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改造方案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促进改造方案行业发展的对策
第二节 我国改造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改造方案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
一、改造方案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二、改造方案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我国 改造方案行业投资风险
一、政策风险
二、环境因素
三、市场风险
四、改造方案行业投资风险的规避及对策
第十七章 改造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一、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二、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三、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四、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五、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六、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第二节 我国改造方案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投资受益分析表
第三节 损益表
第十九章 改造方案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
1 、改造方案项目位置图
2 、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 、主办单位近 5 年的财务报表
4 、改造方案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5 、改造方案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6 、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
8 、改造方案项目投资概算表
9 、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
10 、现金流量表
11 、现金流量表
12 、损益表
13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 、资产负债表
15 、财务外汇平衡表
16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7 、流动资金估算表
18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9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20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关键词】旧楼 改造 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与现代园林式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智能建筑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影响城市的整体美观。纵观各个城市的老旧小区要么位于城市繁华中心,要么位于人口密集地段,对这些老旧小区进行拆除重建,显然不科学、不是明智之举。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对这些建筑进行改造。旧楼改造已成为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在改善居民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又符合了城市整体美观的要求。和新建的建筑物比较,旧楼改造工程具有总体面积小,所需的投资少,但工程涉及到的范围广、施工环境复杂,需考虑到小区各类管网、通信系统等不确定因素且不影响居民正常日常生活。旧楼改造主要目的在于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整体美观得到提升,而不是改变原有结构,因此旧楼改造基本边设计边施工, 从而使得我们对旧楼改造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把握难度较大。笔者按照旧楼外墙改造实例,对造价控制要点进行以下几点阐述。
一、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小区改造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旧楼改造设计不同于新建房屋设计,不能按部就班,范范的套用其他房屋的设计模板,更不能套用外形结构相似的建筑图纸,指定改造方案。设计人员承接任务后必须要到小区现场实地考察,了解小区环境及相邻建筑物外装饰风格,并翻阅原设计图纸,通过搜集得到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旧楼的使用环境、荷载状况、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材质及其性能,基本构件的截面尺寸、节点的连接等情况,通过施工图纸可以确定工程预算量。旧楼改造,需满足业主的要求进行改造,特别是对于居民区的旧楼改造,应满足不同业主的意见,所涉及的范围广,因此需制定不同的方案,这就使得项目方案的制定的难度相当大。在充分掌握所得的资料并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比较各方案的合理型、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在对旧楼改造工程进行评审中最好有专家参与,可以从中发现是否有缺项漏报问题,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同一建设项目,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二、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1、加大施工现场勘察的工作力度:过去对于招投标双方来讲,对此项工作并不十分的重视,他们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的审核上,特别对于旧楼外墙改造项目,现场环境复杂,居民都已入住,各种防盗窗、雨棚、晾衣架、空调外机等等墙体附属物的拆卸装问题,殊不知,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变更费用的增加,对投资者来说不能做到有效造价控制。为了避免追加造价,编标人员,根据改造方案,深入现场,了解改造小区现场情况,将有可能发生费用尽量考虑详尽。因此,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应放在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勘察、施工现场的综合概况的勘察。
2、严格审查改造实施方案,对方案中做法考虑不详的、现场容易出现项目,对于方案中不明确的工程做法应在开标前加以明确,因此为了能够使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下来,作为招标方有必要对改造方案或图纸不完善的地方,做一个统一的明确,如在施工中需要调整的话,那再以变更的形式调整。
三、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1、控制材料用量和价格
材料费在工程中的直接费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可以说是控制材料的费用。我们在施工阶段中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主要是按照合同中关于材料用量的规定,在材料用量控制后进行材料价格的控制。而旧楼改造的施工过程经常会变更,因此要使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得以实现,就必须要了解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并掌握材料的信息,及时审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价格。
2、施工过程中由于旧小区不确定因素,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不能符合现场实际方案无法实施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工程变更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者或承包商的利益,对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承包方为了适应日益竞争的建设市场,通常在合同谈判时让步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索赔获取补偿。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最终投资超出原来的预计投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减少变更费用在项目的施工阶段,业主或者监理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应严格控制。由于旧楼改造涉及的工程综合量多而且范围广,在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进行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因此必须做到变更前了解工程变更的原因,是否有不用变更的方案和措施等。对于必须变更,让施工单位证明不采取变更措施出现的对旧楼改造不利的结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需要相关单位参与并同意,并且及时办理签证,特别是要有文字记录变更的过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变更,因为变更会带来由于工程量的变化,由此造成工程损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明确了变更的原因,在满足项目目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此外,一定要严格遵守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制度,在隐蔽工程中要有监理参与,并做好验收记录,对于施工中的每一项隐蔽工程都要严格执行。针对旧楼改造工程的变更内容,作为造价工程师需重新核查工程量,并合理估算变更价格,在此基础上可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对工程中每个子项单价、数量和金额的变化应重新审核,最后可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旧楼改造的工程中,有一些情况在原先的设计时未考虑到的情况是正常的。比如在旧楼改造工程后,发现由于原先各家各户安装的雨棚、防盗窗、晾衣架因外墙粉刷厚度的变化无法安装,须重新修改及煤气管道覆盖等问题,这项费用也就没在概算得以体现,诸如之类的情况在旧楼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3、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
施工中的现场签证是由建设单位、跟踪审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负责人对以下情形达成一致而共同签署的一种书面手续,这情形是指对合同以外施工活动且产生的每个增加工程和这个增加工程所耗用的工料、其他费用等。现场签证有很大的作用,它是施工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记录着现场的情况,是各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现场签证在旧楼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 因建设单位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变更,造成施工单位不能正常施工或者窝工的损失;(2)在旧楼改造已经开始实行,因为建设单位的原因造成水电供应不稳定,使得施工未能正常进行,且施工时间延长,施工单位无法安排停工引起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旧楼改造的工程中,造价工程师应及时了解现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施工中必须的变更,应做到及时签证。此外,在旧楼改造的施工过程中,还可能由于有其他客观因素会对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变动,这些情形也可以用现场签证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