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作文精选

中学生作文精选

时间:2023-05-30 10:4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作文精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生作文精选

第1篇

一、创新具有人文素养的写作评价

作文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是教学活动改进和完善的重要参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经过广泛的了解,目前许多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往往是在几个分数段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没有清晰的向导性,学生可能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多地是会去模仿,而不会去思考去创新。参考国内外一些评价方式,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标准,但是根据国外一些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笔者尝试整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到高中作文评价系统中。综合打分可以将高中学生作文分为几个分数段的档次:35分以下,36-41分,42-49分,50-60分,以此划分学生作文的优劣,或者会加上一些四字词组:层次分明、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首尾呼应、字迹工整、构思巧妙等,这些公式化的评语让学生的写作热情遭遇了冷却,内心的真情实意被冰封起来,以至于为什么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更倾向于翻开一本《优秀作文精选》来复述别人的故事。其实学生的作文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老师的对话。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用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评语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传达的文字信息得到了回复,跟教师的感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交流,更多的人文情怀才会流露出来。

二、阅读名著名篇吸纳人文精华

作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把握好课内阅读的资源。这里是指学生要充分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在对语文教材的阅读中很容易形成对写作能力的迁移”,因为教材里面的选文既是阅读教学的范文,也是写作仿写的典范之作。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后花园。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有丰富的史实故事、名言警句、哲理故事,有传统气息的地方民俗、令人神往的异域风情,这些学生都可以当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表达自己正确的情感价值判断。其次,重视经典著作的阅读,课内阅读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训练、慢慢发展提高的过程。经典之作有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是真正中国特色的文化。阅读经典著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

目前,国内对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人文素养能力培养重视比较少,学者们把更多的眼光投向了大学生,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素质能力趋于成熟的高峰区,甚至越来越多的素质教育研究就趋向于低龄化。因此,青少年的各个成长阶段的人文素养培养都不能忽视,不能缺失。更要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一个系统教育,从幼儿抓起,实现一定的衔接性。

作者:谢玲

第2篇

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却往往一味地追求作文外在形式上的华丽,而忽视作文内容的选择与提炼,忽视真情实感的抒发,造成作文中虚情假意、空话套话连篇的状况。或平淡叙述故事,无情可抒,苍白单薄;或杜撰模仿,人云亦云,情感失真失度;或情感不够健康,使人难以接受。因此,记叙文写作教学注意真情实感,既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育人的需要。其实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从生活中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我们应该让作文成为学生表现生活,抒写真情实感的工具,成为学生做“真人”的写照,把有真情实感视为学生作文的生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么怎样才能写得感人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真挚”。 所谓“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感情真挚”是中学生作文最为基本的写作要求。在写作记叙文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写出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来。

1观察生活,精选材料,事情要真实

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记叙文的写作要做到事“真”情“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材问题。为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培养丰富的情感。生活是作文之源,没有生活,作文便会失去源头活水;生活是作文之根,没有生活,作文便会成为无本之木。面对生活中的素材,还要会选择和取舍,讲究真实、新颖,即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并能赋予其新意。自己熟悉的领域,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当然,阅读也是形成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优秀高考作文《爸,你进来吧!》,考生选取的就是自己考试前夕的生活经历。临近高考,“我”和父亲一起住在校外,劳累过度的父亲得了腰椎病,疼得起来了,使“我”不能安睡,于是“我”呵责了父亲。可是,随即自责涌上心头,面对着心灵的选择,作为儿子的“我”终于喊出了颇为动人的一声:“爸,您进来吧!”这一声呼唤,浓浓的父子之情突现出来,心灵深处的人性浮现出来。如果学生每天都能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欣赏我们身边的世界,去寻找让我们感动的、欣喜的、值得思考的点点滴滴,就不至于麻木、冷漠,他们也就能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2感情真挚,妙笔生花,刻画需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叙述语言可以把人物事情场景说清楚,但不容易写生动。因此,写记叙文,不能只会叙述人物的言行和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学会细节描写,生活中那些打动人、震撼人、冲击心灵的细节往往成为真情实感的直接载体,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感情真挚程度。朱自清的《背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承载父爱的难忘背影;余秋雨的《门孔》中弱智儿阿四催人泪下的举止;高考作文《站在老屋的门口》中就有许多成功的细节描写:“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一个“优哉游哉”状态描写就写尽了爷爷的悠闲自得。这些描写都是典型的细微之处见真情。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深切的感觉。

3真切深刻,言情明理,情理要结合

写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学生抒写真情,还要从思想发展实际出发,这里的“思想”就是“理”的体现。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哪怕是一些琐碎的细节,也可以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言情明理,情与理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使文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精要而有深度的认识与见解,在让人感受真情的同时,更能体味更高的认知境界。高考优秀作文《父亲的布底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作文以父亲一直穿布鞋这一不合时宜的举动为引子,用父亲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来表现“人不能光活自己”的道理。情与理有机结合,读后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4表露真情,情感跌宕,表达巧构思

第3篇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 能力培养

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知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

一、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任何语言活动都是一定情境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语言”的重要命题。这里所说的“劳动”,不是个体的操作,而是群体的共同劳动。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了交际的需要,于是语言便这样产生了,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除了让学生自由作文之外,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策略。作文课中的情境教学,一般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1、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如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实话实说” “新闻调查”等栏目中,精选有关内容,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学生看、议、写。这些电视栏目的特点是:所选内容或是国际、国内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或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话题集中,又往往能多角度地阐发议论,深入开掘。学生经常看这样的栏目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和情感。他们既有所思,又有所感,自然会产生发表的欲望。

2、帮助学生开掘他们的“胸中积蓄”

具体做法是再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这时,他们同样会活跃、会激动、会兴奋,从而产生表达的需要。例如“班会感悟课”。课的内容是“班会”,老师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学生听了老师的发言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悄悄的变化,在深刻地变化。这种变化又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3、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积累,起练笔。无论是平时随机的观察,还是在有组织的活动中去观察,都会引起小作者“无限的遐想”,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容易写出激情洋溢的习作。

二、反复推敲词句,让习作更完美

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要使文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还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下工夫。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上的砥砺,而且是意境的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应该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

1、文字上的锤炼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吟诗,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就用手做推、敲的动作,太专心了,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想说,还是用“敲”字好。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文章上锤炼,立足于“实”,讲究于“准”。

鲁迅也是十分讲究语言锤炼的。他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这样写道:“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上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避”有“躲开、回避”之意。“逃”也有“避开”之意,在“避开”这一点上,他们是同义词。如果叙述鲁迅的这段经历,当柔石他们走向刑场的时候,说自己为免于受害,逃避在客栈也可。当柔石他们“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的时候,说自己在炮声中躲避在英租界也行。然而,既然在同一句中,后文用了“逃”,前文就不能再用“逃”字了,因而,前文选用“避”来叙述躲避的情景。又因为后文中有“在炮声中”这样的字眼,所以用“逃”更能突出形势之严峻,情况之紧张,回避之必要。这里,不仅是为了避免词语的重复,而且是为了适合各自的语境。

再看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有一间的”这几个字的添加,使文章更准确,更令人信服。尤其是三个“咚”,选用得别开生面,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激愤之情。

2、情感上的锤炼

语言是情感的产物。当我们读着富有情感的语言时,心灵为之震撼,感情与语言“共振”。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打开讲文”时的一段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藤野先生对于留学生的关怀、无私的帮助、毫无民族偏见的人间真情。“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该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落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寥寥几笔,就把藤野先生真诚的性格、无私的品德、一丝不苟的态度、呕心沥血的情态描叙得真真切切。作者寓情于真实的描绘之中,体现出真挚的师生之情,与其说这是情与景的交融,不如说这是情与景的交汇。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对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着墨并不多,但描写得细致入微。“两手攀着”“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对常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举止。但对于祸不单行的作者父亲来说,却像在无望中寻找希望,他对自己的职务无依,对自己的家庭无靠,此时他只得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作者对背影的描写,集中表现了其父对儿子的一片厚望,就是这一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足以说明情感上锤炼的功力之深。

情感锤炼,主要是从情感的角度锤词炼句。首先得有情感体验,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成倾注激情的文字的 。其次,写作中要注入作者的感情,使笔下的语言涌动着作者情感的潮水。

3、哲理上的锤炼

语言不是文字符号的堆砌,而是思维的结晶。鲁迅于1921年1月写的《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联系当时的背景,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闰土前后的变化,判若两人,这不仅是岁月的流逝给他流下的记忆,而且是精神上的压迫给他增添了麻木的痕迹。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旧中国农民依然贫困。因此,鲁迅对于“路”的理性思考,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故乡》中如若不是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的(下转第145 页)

(上接第135 页)也许是同情,也许是叹息,依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于1924年写的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道:“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活该。”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一切封建统治者和卫道士终究不能逃脱历史的惩罚这一必然规律。这里作者寓深刻的哲理于诙谐的议论之中,从而显示了鲁迅作品语言锤炼的功力。

第4篇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2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括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学习乐趣,增强综合能力。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过多的倚重这种学习方式,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则常常被忽略。语文教学从课堂到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想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在自主式学习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取必要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积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对学生做一个像朋友一样热情的支持者,而不再一味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有争议。具体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学习、同桌交流、分层教学、相互评价、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一段活、一个句子。比如说在中职语文进行小说的学习过程中,刘心武的《班主任》、余华的《活着》等,都可以推荐给学生们阅读,这样和在课堂内的一些小说,比如说《孔乙己》等,就能够进行比较学习,加大学生们对于小说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有必要时帮助学生"跳一跳",让他们摘到"桃子"。当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给予表扬、鼓励,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分层提出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善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二.营造良好的宽松学习环境

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读书、讨论、做笔记。同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自身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扩大阅读量,开阔知识面,用课内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外读物,以增加信息量,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自主学习更要求教师大量制作课件,运用电教设备等,还要恰当地运用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增加学习氛围。教师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谐的乐曲,在教学开始时营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还可采取配乐朗诵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练习机会

首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应融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其次,在自主学习中,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但语文的练习机会应当是真实的、情景化的,并且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同时教师要严格地控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切不可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感。

四.处理好双主体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当稳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从他主到自主,从依赖到独立是一人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从学生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不断从完全依靠教师到基本依靠教师到相对独立基本独立直至完全独立的过程,这是转化的方向和目标;从教师角度讲,教学过程就是把教转化为学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强和提高,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自主独立,教师作用告终,这是转化的条件和机制这意味着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自主学习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其次,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自主性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那么语文学习便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会衣带渐宽终不悔。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师之责,不在教学生,而在教学生学。"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通过点拨、启发、精讲,将一把一把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始知识的大门,开启知识的宝藏,就一定能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和达到增强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茹.自主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