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4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羽本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文字中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答:
2.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答:
3.第三自然段中哪些文字最能表现司马迁对项羽一生功过的评价?请简要说明。再找出最能表现司马迁观点的句子是哪两句?
答:
4.评价历史人物应做到“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从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请搜集古今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并谈谈你有何感想,再谈谈自己对项羽的评价。
[作者] 江苏 胡海舟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第一步,引导发现问题。“鸿门宴”是项羽、刘邦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楚汉相争”的第一回合。这段极重要的史实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都有记载,为避重复,必有所详略。鸿门宴上项羽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段史实详细描述理应归于项羽名下,所以《高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仅一百六十字。但是《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却是宾显主隐,项羽基本上是陪衬式的“许诺”、“默然不语”、“未有以应”,镜头始终对准刘邦及其谋臣武将,这是为什么呢?
我要求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反复阅读,体味文章在选材立意、刻画人物、安排情节上的妙处。
第二步,要求学生将《鸿门宴》放进《项羽本纪》这个整体中去考察[课前印发《项羽本纪》(节选)]。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发现,司马迁将主要笔墨放在刘邦一方是匠心独运的。
《项羽本纪》是把鸟瞰全局的概括叙述和神采飞动的工笔刻画结合起来的,最能表现项羽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段。钜鹿之战,项羽勇敢过人,力挽狂澜,一变而为诸以及四倍于刘邦的兵力,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但他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远见卓识,在“鸿门宴”这个灭掉刘邦的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轻信内奸,又独断专行,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大好时机一失再失。
而刘邦这个政治冒险家由于洞悉其对手项羽的弱点,才敢于赴“鸿门宴”,并在宴席之上巧舌如簧地骗取了项羽的信任;他狡诈多谋,极尽欺骗拉拢之能事,才能化险为夷。至于以后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也就不足为怪了。
讨论至此,同学们都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答。我又追问一句:“《鸿门宴》真的是宾显主隐、喧宾夺主吗?”大家一时语塞。我告诉他们:国画大师潘天寿作画时说:“我落墨处黑,我着眼处却在白;”戴熙《习苦斋画絮》言:“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这是艺术的辩证法。同学们因此更进一层领会到:宾显主隐,实是为了借宾突出主。项羽的致命弱点,正是从他的宿敌———刘邦那方面才反衬得最为明显,明笔虽写刘邦,暗笔却写了项羽。
这样,不但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而且对比了双方策略才智高下的悬殊,预示了胜负的必然趋势。
1、破釜沉舟,汉语成语,拼音是pò fǔ chén zhōu,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来源:文章屋网 )
可以组成以下成语:沐猴而冠、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解释: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乃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示例:我们作壁上观,不参与此事。
沐猴而冠: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示例:那些肥头胖脑的绅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着西洋礼服。
(来源:文章屋网 )
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汉高祖刘邦,虽然成就了帝业,是个成功者,但他没有心,也许原来是有心的,但早已被重重硬壳包裹得不留一丝缝隙。为得天下,他厚颜地向项羽借兵才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后又恩将仇报地与项羽一争天下;为得天下,他可以像小人似的挖项羽的墙脚,把他的手下大将用挑拨离间、小恩小惠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挖过去;为得天下,他可以不要父亲,不要妻儿。至于功臣、士兵,全不在他的眼里。他把梦寐以求的帝位高高地顶在头上,而把其余的所有一切都狠狠地踩在脚下。
项羽有什么?――魂。
他的魂在于一种抗争精神和裸的自我表现欲。从24岁登上历史舞台到31岁乌江自刎,他将足够烧完一生的光与热,集中在这短短八年中焚尽,一点也不吝惜,一点也不节省能源!刘邦是神,连他手下的大将韩信也说刘邦的帝位是天授的。当时13岁的楚怀王说:“谁先攻入函谷关,就立他为秦王。”起先,项羽跟刘邦争着要去。楚怀王寻思,项家是贵族,有势力,有影响,项羽既可以立我为王,也可以废我这个王。如果项羽当了秦王,我这个楚王就更没有权力了。他便偏向了刘邦。恰巧赵国使者来求救,说秦朝大将章邯侵犯,赵国危在旦夕。项羽一听就来了劲,便改变初衷,愿去救赵。如此,对秦王这个位置不太感兴趣的项羽,就把绝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刘邦,不仅如此,他还竭尽全力为刘邦扫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使刘邦顺利地侥幸当上了秦王。
但项羽一生从头到尾,没有异兆,没有祥瑞,没有白蛇、赤蛇,只有一个“人”!从登场到谢幕,舞台上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聚光全打在他一人身上,他是主角中的主角,没有任何配角能抢他的戏,分他的光!
他从小就立下奇志,“学万人敌”;秦始皇巡视,项羽对其不屑一顾,“彼可取而代也”,并为之奋斗;他为天下百姓早息战祸,破釜沉舟,巨鹿大捷,诸侯军将领入营帐拜见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是何等的英雄;每次参战,项羽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他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从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是何等的神威;“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是个“爱心大使”,无论哪个被侵犯的诸侯国求援,他都义无反顾地前往,解救国民于危难之中;他恨皇帝奢侈,怒发冲冠烧了阿房宫;他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专挑刘邦较量,使刘邦闻风丧胆,疲于奔命;鸿门宴上,却又忘干净了敌我;他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对当了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但没虐待他们,而且还毫发无损地还给了刘邦;他在战场上杀人无数,偏偏常为部下的疾病流泪;一生不听别人劝说,却听了一个13岁小孩的话,饶了一城性命;他是个好丈夫,垓下被围,他与虞姬情深意切,难分难舍,互洒情泪,其亘古未见的夫妻之情催人泪下;直至他败至乌江边,他既有自尊又有尊严,无颜见江东父老,割头赠友。这一笔最有力,为他的画像点了睛。
项羽尽情泼洒的是年轻人一往不悔的青春之力;刘邦斤斤计较的则是中年人处心积虑的狼子心机。项羽与刘邦争,怎么会赢?他失败了,但他仍是英雄。在乌江,他拒绝了生,选择了死。大丈夫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却不可以被人怜!
项羽没有称帝,但司马迁对他格外偏爱,不仅把他列入帝王的“本纪”中,而且把《项羽本纪》写得特别生动有趣,足见人们对项羽的敬佩与仰慕。汉高祖刘邦祭祀项羽时,好像看见项羽又挥动长矛,骑着乌骓马杀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定了定神,才想起霸王已死,没什么可怕的了。刘邦心里不由得不承认:项羽是个英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还有什么比项羽的死对头从心中发出的感叹更有说服力的呢?
刘邦算不上个英雄,充其量不过是个成功者,他是小人中的小人,而项羽则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
【关键词】《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互见法”
《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它是一曲英雄的颂歌,更是一部英雄的传奇,《史纪》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除却其史学价值之外,其浓郁的文学色彩更是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史记》的文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叙事描写的艺术、悲剧气氛的渲染,抑或是抒彩、散文风格的体现,简洁、精练的语言技巧等方面,都为历代作家所推崇,沾溉后人,绝非一世。本文试从《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上谈谈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对比,一是双方人物的对比;二是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如“鸿门宴”一节写了四组人物:主帅项羽与刘邦;谋士范增与张良;部将项庄与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等。作者善于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映衬来揭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感情。作者既通过惊险紧张的场面以表现人物性格,也通过平静细小的情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因此,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鲜明具体,个性突出。项羽的骄矜直率,刘邦的机智权变,范增的远见偏激,张良的多谋恭谨,以及樊哙的粗犷刚勇等等,都视之可见,跃然纸上。至于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在鸿门宴中也明显可见。项羽开始听说刘邦“欲王关中”便“大怒”,最后刘邦逃走了,却一言不发;亚父范增开始劝说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最后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等都是鲜明的对比。
二、运用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我认为,《史纪》对后世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史学价值方面,其丰富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已大大超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任意一部。用文学化的色彩去表现人物形象,这也是《史纪》区别于其它史书的亮点之一。《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一段话深深地体现出英雄末路的悲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外在刚毅而勇猛的项羽此时此刻之脆弱。而然项羽此段之自述是否真实,项羽兵败至司马迁时代相隔七十多年,而在《史纪》以前的其他作品中均未见此段出处,试想饮帐之内,项羽与虞姬抱头痛哭,那么此段叙述由谁来记录,又由谁来流传呢?所以我认为此段语言描写乃司马迁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当的想象和虚构,而此短话在全篇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语一处而全盘皆活。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豪气、霸气又侠骨柔情的英雄形象,虽败犹荣,三军为之动容,读者潸然泪下,《史纪》人物语言对其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再如《史纪》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荆轲悲壮的语言极富文学色彩,天地为之叹息,草木为之动情。“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读过《史纪》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生死离别,“易水桥上送君去,黄泉路上踏辉”,这是何等的悲壮,又是何等的苍凉,身负国仇家恨的荆轲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西去,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再加上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言,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而此短话或为流传或为艺术加工,同样缺乏史实加以印证,但达到了“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所以说《史纪》中虚实相生的语言对人物的塑造已跨越了时代,足以流芳百世,《史纪》中类似的语句很多,我不再一一列举。
三、采用“互见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互见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因为《史纪》是以人物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这样就既突出了每个人在这件事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如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代雄主形象,而在《史纪・孝武本纪》中,司马迁只单单叙述了“武帝求仙”这一件事,如通过这一件事去全面评价汉武帝是有失公允的,我们要全面、细致、深入了解汉武帝,只能在《史纪・李将军列传》《史纪・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相如列传》《汲郑列传》《儒林列传》《货殖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去寻找。如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我们会发现汉武帝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卫青又一个奴隶擢升为大将军,霍去病17岁带兵打仗,这样的用人魄力也许只有武帝才有。在《司马相如列传》中,我们看到的武帝不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形象,原来武帝也重文治,也推崇文章,那么《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语句也就不足为信了。《汲郑列传》中的汲黯更颇似唐代的魏征,而汉武帝虚怀若谷的气魄不也跟唐太宗很相似吗?
再如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代英主,他聪明机智,善听臣言,善于用将,有一统天下的辉煌业绩;但作为一个人,刘邦也有不少的缺点,他的流氓无赖,他的将兵无能,他的自私残忍就在《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张丞相列传》中附带几笔。再如在《田单列传》中的田单,在燕国灭齐如同摧枯拉朽的特殊情况下,被推上了保卫墨城的位置,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地同燕人展开了较量,一步步收复齐国的失地。但聊城之战却打得异常糟糕,损兵折将、久攻不下。如果把聊城之战也写入《田单列传》中就会给人“智者不智,勇者不勇”的印象,损伤田单的形象。而聊城之战又不能不写,故而司马迁九把聊城之战写入鲁仲连的传记中。
司马迁通过“互见法”,既留给我们真实的历史,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动,鲜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丰富饱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后代作家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西。司马迁继承了他父亲司马谈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博采众家,去其之短,取其之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高超的创作技巧而名垂青史。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世纪新论[M].求实出版社,1981.
[2]司马迁.田单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3]司马迁.刺客列传[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4]司马迁.太史公自序[A].韩兆琦,译注.史记[M].中华书局,2008.
1、破釜沉舟主人公:项羽。
2、破釜沉舟,汉语成语,拼音是pò fǔ chén zhōu,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3、近义词 :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背城借一、孤注一掷、济河焚舟。
4、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抱头鼠窜,望风而逃。
(来源:文章屋网 )
释义
为人像羊一样凶狠,像狼一样贪婪。形容凶狠贪婪。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故事
秦朝末年,赵歇在巨鹿屯兵称王。秦朝派兵攻打赵歇,赵歇向楚求救。楚怀王任命手下的谋臣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兵救赵。部队开拔到安阳,就驻军不前。
众将就如何进攻秦军而商量对策,这时项羽献计道,从外围进攻,里面有赵王协助,一定会攻破秦军的阵势。
宋义回答说:“将军不能这样看问题。如果现在我军用尽全力去攻打秦军的话,势必造成伤亡,到时候就不可能救得了赵王,倒不如干脆让他们打去。即使秦军打赢,也肯定疲惫不堪,我们可以乘此机会一举打败秦军;假如秦军没有打赢,我们领军再攻打秦军也不迟。这一招叫坐收渔翁之利。”
宋义没有再听项羽的意见,就给全军下达了命令要求全军暂时驻兵不动,但在出击的时候要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这样才能打败强大的秦军。
项羽本来就看不起宋义,加上宋义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就在军中煽动说:“众将士吃不饱,穿不暖,军中又无存粮,实在可怜,如此不体恤将士的人,决不是国家的忠臣。”第二天,项羽假借楚怀王之名,将宋义斩首示众,并自封代上将军。
历代学者对《史记》《汉书》研究不断,在清代之前,研究的重点大多在于评定这二史“孰优孰劣”,如东汉的王充、晋朝的张辅、宋代郑樵、裴、程颐,这种研究角度在清代也略延续,如清代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1]有记“苏子由称太史公‘疏荡有奇气’,刘彦和称孟坚‘裁密而思靡’。‘疏’、‘密’二字,其用不可胜穷。”但又有记“子长精思逸韵,俱胜孟坚。或问逸韵非孟坚所及,固也。精思复何异?曰:子长能从无尺寸处起尺寸,孟坚遇尺寸难施处,则差数睹矣”由此可见,刘熙载研究角度仍为判定孰优孰劣,然他已不似前人极端的偏于某史而彻底的贬斥某史的观点,而能客观见二史各自之精华。但这种客观的研究角度并不只见于清代及以后,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集・卷八十三》[2]有记:子长叙事喜驰骋,故其词芜蔓者多。谓繁于孟坚可也,然而胜孟坚者,以其驰骋也。孟坚叙事尚剪裁,故其词芜蔓者寡,谓简于子长可也,然而逊于子长者,以其剪裁也。此二人皆能见客观的《史记》、《汉书》各自的长处。近代学者大多继承客观的观点,并有大量研究专著出现,如施丁《班马异同三论》、徐朔方《史汉论稿》,另还有许多优秀的期刊论文,此处不以列出。笔者现以《高帝本纪》、《高帝纪》为例从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以了解《史记》、《汉书》各自语言的特点以及《高帝纪》对《高帝本纪》的继承和发展情况。笔者采用的《史记》为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11月第2版,《汉书》为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6月第1版。
一《高帝纪》对《高帝本纪》删字情况
(一)、删谓语
《高帝本纪》[3](刘邦)纵观,观秦皇帝
《高帝纪》[4](刘邦)纵观秦皇帝
按:《史记会注考证・卷八》[5]引杨慎曰:当时车驾出,则禁观者,此时则纵民观,故曰“纵观”,古之帝者,出称警,入称跸,岂能任人纵观乎?又有王先谦曰:《史记》多一“观”字,则纵观属上为义。纵观是一个词,即是君王出行时允许百姓不回避,百姓借此可一窥君王,故刘邦可乘此时观秦皇帝,《高帝纪》删去原作谓语的“观”字,使文意变化,班固删之,或不当。
《高帝本纪》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阳山泽岩石之间,
《高帝纪》高祖隐于芒阳山泽间
按:《高帝纪》删谓语、宾语“即自疑,亡匿”,造成原因不明,因刘邦知道自己平时诸怪,疑秦始皇是借出游来杀自己,故而亡匿,《高帝本纪》此记载逻辑严密照应前文,窃以为《高帝纪》删之,句子虽简洁,但文意晦涩,前因后果联系减弱。
(二)、删宾语
《高帝本纪》泗川守壮,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
《高帝纪》秦泗川守壮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
按:《高帝纪》删宾语“泗川守壮”,却无碍文义的理解,删去宾语更简洁。
(三)、同时删谓语、宾语
《高帝本纪》(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高帝纪》(刘邦)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按:《高帝纪》同时删谓语和宾语“喜施”,窃认为不如不删,“喜施”为“意豁如也”之表现。
(四)、删定语
《高帝本纪》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坡,梦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高帝纪》母媪尝息大泽之坡,梦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
按:《钦定四库全书・史记集解・卷八》[6]引孟康云:媪,长老尊称。左师谓太后曰:媪爱燕后贤长安君。《礼乐志》:地神曰媪。媪,母别名也。即孟康认为媪是对母亲的另一种称呼。《史记集解》又引文颖曰:幽州及汉中皆谓老妪为媪。参考《高帝本纪》和《高帝纪》下文皆有“王媪”“吕媪”,然文中并未说王媪为谁之母,故笔者认为孟康之解释不足采信,《高帝本纪》称刘邦之母为刘媪《高帝纪》称刘邦之母为媪,与下文的“王媪”“吕媪”相似,或为当时妇人称,在媪前冠以夫姓或为当时的称谓习惯。
(五)、删补语
《高帝本纪》尝从王媪、武负赊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帝纪》尝从王媪、武负赊酒,时饮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怪
按:笔者认为《高帝本纪》“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不如《高帝纪》“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怪”。《高帝本纪》中的“怪”为动词是以之为怪,《高帝纪》中的“怪”为名词是表奇怪的事,联系《高帝本纪》下文“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弃责”是承接《高帝本纪》上文“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一句,与《高帝纪》此句相较,“及见怪”并未承接“及见龙,怪之”周俊勋先生在其论文《校读札记》[7]中疑“此处当依《高帝纪》作‘其上常有怪’。当时人就附会高祖出生时有龙附身,于是就于‘怪’字之前加‘龙’字,但又觉得‘龙怪’连文不妥,就又加上‘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较通。
(六)、删同义词中的一字
《高帝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高帝纪》吏卒皆山东之人
按:两句话内容未变,《高帝纪》删去同义词“军吏”中的“军”,删去同义词“士卒”中的“士”,军、吏是同义词,“军”本有军官之意,吏,本就是官。士指穿盔甲的兵,卒指未穿盔甲的兵,士、卒也是同义词,笔者窃以为《高帝纪》删去两字使文章更简洁。
《高帝本纪》吾(刘邦)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弟子。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高帝纪》吾(刘邦)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弟子此大事。愿更推可者
按:相,表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推择”在此为三个连续的同义复词,《汉书》删“相”“推”文意未变。
(七)、删句子
《高帝本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
《高帝纪》高祖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
按:其实根据《高帝纪》的内容不难推出,刘邦当时是亭长,因为当时制度是允许官吏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休假回家。笔者窃以为班固删之更为简洁。另外《史记》有一个写作特点: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或原因。这类例子很多,笔者认为,这或也是《史记》通畅、易读,《汉书》简约、晦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帝纪》对《高帝本纪》增字情况
(一)、增宾语
《高帝本纪》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高帝纪》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按:颜师古曰:上坐,尊处也。无论《高帝本纪》或是《高帝纪》下文都有记: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因此,推测,单公应先是引刘邦入座,后因他与诸客亲近,诸客谦让,让刘邦坐上座,若单公一开始就引之入上座,司马迁无故嗦加上“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一句,笔者窃以为《高帝纪》在此处增“上坐”二字不当。
(二)、增状语
《高帝本纪》居数月,北攻亢父,救东阿,破秦军……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
《高帝纪》沛公与项梁共救田荣,大破章邯东阿……军濮阳东,与章邯战,又破之
按:在《高帝本纪》第三四七页有记: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挡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喜;第三四八页有记: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周俊勋先生在《校读札记》中认为《高帝本纪》此处应该按照《高帝纪》把“心喜”改为“又喜”,然对比《高帝本纪》第三七一页有记:齐皆降楚。焚烧其城郭,系掳其子女,齐人叛之。《高帝纪》第七一页有记:齐皆降楚,楚焚其城郭,齐人复叛之。司马迁并未将“齐人叛之”改为“齐人复叛之”。又对比《高帝本纪》“救东阿,破秦军……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和《高帝纪》“大破章邯东阿……军濮阳东,与章邯战,又破之”司马迁亦未将“与秦军战,破之”改为“又破之”据此两例可见,司马迁在表再一次意义时或不加“又”或“复”字,笔者窃以为周俊勋先生的猜测或不成立。
(三)、增史实
《高帝纪》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废屋,扬砂石,昼晦,楚军大乱,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
按:此句未见于《高帝本纪》而见于《项籍世家》。笔者拙见,司马迁这样安排是叹息项羽的功绩,由盛转衰,班固本就是赞同汉室正统,也相信天人感应,将此句安排在《高帝纪》更显出班固的观点天助刘邦,刘邦是真命天子,在《高帝纪》中天人感应这类例子很多,如: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与东井,沛公军霸上。
《高帝纪》食其还,汉王问:“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是不能挡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挡灌婴。步卒将谁也?”曰:“项它。”曰:“是不能挡曹参。吾无患矣
按:这句话不见于《高帝本纪》,然,班固连用三个“谁也”、“是不能挡”,读起来感觉气势强,也能表现刘邦的知人善任。
《高帝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灞上
《高帝纪》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灞上
按:《高帝纪》喜用天象来对应人事,如《高帝纪》第四二页有记: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汉王得韩信军,复大振。
结语
通过《高帝本纪》与《高帝纪》的对勘有如下结论:第一《高帝纪》并不是完全依照《高帝本纪》,《高帝纪》有自己的用字特点、记载特点;第二《高帝纪》对《高帝本纪》的大多数删字让内容更为简洁,这就显得《高帝纪》用字简洁,加之《高帝纪》本就多古字,也增加了《高帝纪》语言的晦涩,相反地《高帝本纪》也就显得较为通畅、易读;第三《高帝纪》有增加《高帝本纪》未载的史实内容如:《高帝纪》第七0页有记: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为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为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但《高帝纪》增加的史实多集中于刘邦战胜项羽后的史实描写;第四《高帝本纪》的史实记载似乎投入了作者的感情,如有对能人失败的惋惜如《高帝本纪》第三七三页有记: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较之《高帝纪》第四十页对同一事件的记载:羽果疑亚父,亚父大怒而去,发病死。《高帝本纪》的写法似乎更能我们接受。由此可看,《史记》、《汉书》都有各自的优点,不应笼统评价,应就一个问题查阅资料具体分析。(作者单位: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13页。
[2]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54页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4]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5]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第70页
关键词:二元对立;性格形成;动态观察
在《鸿门宴》《项羽之死》等文本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对项羽人物形象的分析。笔者从大量的公开课或教学参考中发现人们对项羽的评析常常各执一端:或者是对于他的凶猛强悍、重情重义、豪爽坦诚极尽溢美之词;或者是对他的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残暴贪婪等大加挞伐。而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缺乏对项羽人格形成的一个动态观察和理性评价。本文则尝试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思路和角度,对项羽性格形成、命运悲剧的内在原因进行解析。
一、项羽的出身
项羽系出名门,为楚国的贵族后裔,名将项燕的孙子。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陈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由此可见,项氏作为望族地位之高、号召力强。
如此显赫的家族,其家学渊源必然在项羽的身上有所继承和体现。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士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可以想见,贵族家庭的耳濡目染,决定了项羽的一些行事原则和待人原则。如“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这是许多贵族礼贤下士的表征,是仁者爱人的积极践行。而在《鸿门宴》中,适逢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项羽如泥塑的菩萨一样,迟迟不愿动手,一是被刘邦的言辞打动,顿生羞愧之心,不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二是不愿落个恃强凌弱的骂名,想求个光明磊落的口碑。纵观项羽的一生,《鸿门宴》上的表现应该是真实、清晰的,一是《史记》在此笔墨最多,细节最丰富,二是酒席之上,主客之间,间不容发,充分展示了项羽纯粹自我的一面,他对名誉二字看得格外重,这是贵族的自我道德约束和家风熏陶造成的。
对分封制的态度,也是与其出身有着深层次的关系。祖辈的荣光,“世世代代为楚将”,在他的心里是挥之不去的。重建祖上的威名和功勋,与恢复曾经的政治制度和格局,是项羽人生价值观的两个方面。同时,周代的政治制度历史悠久,余韵未消,也成为项羽成长和思维的起点和归宿,这如同孔子要恢复周礼一样,身处天下革灭殆尽之际,无法预见未来,只好重拾过去。
二、项羽的年龄
26岁,破秦军于巨鹿,随后诸侯军皆属项羽。27岁,大摆鸿门宴,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29岁,以3万兵破汉兵56万于彭城。俘获刘邦父、妻。30岁逐亚父范增。32岁,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盘点项羽人生最重要的几个时刻,不觉让人感慨,项羽如同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在懵懂之间被推上了舞台,成为意外的主角。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社会历练和经验苍白如纸,特别是在与刘邦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老江湖对擂中,他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例如,在项羽的思维中,楚汉战争可以简化为他和刘邦的一次“单挑”,他的充满了正义感――“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的请求提出后,即使刘邦不回答,我们也会瞠目结舌了,在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角斗场上,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提议,我们再也看不到如此青涩的角斗士了。当然,这次滑稽的闹剧正由他的涉世之\和少不读书共同导演的。
另外,在《项羽本纪》中有人游说项羽道:“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年轻的项王用两个理由否定了这个提案,第一个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这当然不是关键原因,完全可以如同历朝历代那样重建,第二个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锦衣夜行”这样的浅层次认知能力,是一个青年人所无法避免的,青年人所能梦想到的一切,财富、女人、权力,项羽都拥有了,他还缺乏安全感的年幼性情,迫切需要寻找到得以皈依的归属地,家乡和父老让他迅速膨胀的自我认知可以得到慰藉和安顿,他需要停一停,缓一缓,至于江山永固,清除余孽,这些需要一个男人至少走过青春的躁动,到了中年时候会思考和面对吧。
对待义帝,项羽年轻人的叛逆心理作祟,刚刚长大成人,不谙世事,又赫赫战功在侧,群雄俯首帖耳,项羽鞭笞天下,唯我独尊,哪里会容得下个皇帝在上面碍手碍脚,于是当初项梁、范增辈立怀王以求“楚将蜂起争附”“收楚族心、鼓楚族民”的良苦用心全抛在脑后,从而造成了在政治上最大的被动局面,而一发不可收拾。
三、项羽的天分
项羽的天分体现在无师自通、所向披靡的战力和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魄力。“初,项籍学书、剑,不成” ,但我们惊奇地发现,没有认真系统学习剑术的项羽,一次次手起刀落,从未遇到任何有效的反抗,即使在穷途末路之时,征战一夜半天,他“持短兵接战”,仍“所杀汉军数百人”,这就是跃然纸上的万人敌,项羽的击杀能力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项羽一招鲜,吃遍天。两次以少胜多的大战役,一次著名的破釜沉舟,使项羽威震华夏,另一次率3万精兵千里奔袭,犯兵家之大忌,却将56万汉军联盟打得落花流水,成为千百年战争史上奇之又奇的案例。但事情的反面就是,这样的成功,导致了项羽对武力攻伐的迷信。年轻的项羽相信,兵锋所向,必然势如破竹。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与他的虎威相比,顿时黯然失色,于是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刘邦的一面。
个人能力卓绝的恶果之一就是完全挤占了身边人的施展空间。韩信、陈平、黥布等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但后来却一个个的离开了他投奔刘邦去了。这些人为刘邦夺天下立了巨大的功劳,尤其是韩信,给了项羽致命的一击。但对于项羽来说,随着战事的进展,敌人愈发不堪一击,在摧枯拉朽的征伐中所获得愈盛,他愈发现,周围人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几次关键战役中,我们看不到范增等人在其中的无法替代的价值,韩信、陈平等人更是无用武之地。在项羽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项羽的个人作用太大,以至于即使像鸿门宴这样关键时刻,项羽不觉得没有听从范增等人的安排,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此前没有,此后也不会有吧。
其次,是对身边人信心斗志的无情碾压。项羽的一骑绝尘,所攻者破,所当者死,让对他忠心耿耿的将领心生敬畏,缩手缩脚。所以我们看到,当楚汉战争后期,项羽面对两线作战的时候,就出现了分身乏术的局面,楚军阵营里,再没有独当一面的人物,甚至在防守端,也会出现致命的错误,即“大司马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这场巨大的挫败,直接导致了垓下之围。
关键词: 《鸿门宴》 项羽失败 政治无知 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
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天生神力,八尺有余,力能扛鼎,英勇豪迈,孔武有力,“吴中子弟皆惮之”。他是名将后裔,“才气过人”,少有大志,始皇游会稽见而呼曰“彼可取而代之”。他在秦始皇大帝国动荡之际举事而起,从者云集;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能征善战,光明磊落,北上救赵,破釜沉舟,逐鹿中原,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令天下诸侯“莫敢仰视”。他本应成为继秦始皇之后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出身草莽、“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刘邦与之对峙争锋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让他尝到了四面楚歌的滋味。最后,他兵败乌江,英雄末路,自刎而死。项羽之败,他自己归结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然而,他的失败,真的是上天让他灭亡吗?就让我们从《鸿门宴》中寻找答案。
灭秦之后,项羽对刘项两军事集团的利害关系认识不清。秦亡之后,刘项两军事集团就由以前的“盟军”转化为“敌军”,要么项羽对刘邦称臣,要么刘邦对项羽称臣,两虎相争。如果当时项羽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大军在驻军新丰鸿门时,接到曹无伤的告密后,就会一鼓作气拿下刘邦。拿下刘邦,对于能征善战的项羽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的眼里,只有区区十万人马的刘邦,又岂是拥有“四十万军”的他的对手?而刘邦则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灭秦入关后,他听从樊哙、张良的建议,“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这样,秦国的老百姓唯恐刘邦不做关中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得十分清楚,“沛公在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现在的表现与他的本性判若两人,这绝非是“浪子回头”的表现,而是他为了达到目标,极力克制自己。
在项伯为刘邦说情时,项羽不怀疑、不调查、不取证就轻信了刘邦的谎言,竟然“许诺”“善遇”刘邦,并且在未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就取消了第二天消灭了刘邦集团的军事行动。他是多么武断,多么寡谋轻信。这不是一般的幼稚,而是政治糊涂。而刘邦在得知项羽要灭他的紧要关头,张良向他推出项伯,他还不忘问一句“君安于项伯有故”,和刘邦相比,项羽至少也应当来一句“君安与张良有故?”,更不要说他听到项伯的话,就能立即警觉到项伯泄露了自己的军事机密。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项羽太大意轻敌了,政治警觉极差。这就与奸诈多谋的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大的事件,刘邦连谋士张良都未告诉,真有心计。在项羽要灭他的紧要关头,他又摇尾乞怜,连着两问“为之奈何”,向张良求救。他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产生了“君安与项伯有故”的疑问,继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以至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他,并在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时,刘邦就那么卑躬屈膝地一称臣,一低头,一叙旧,就让项羽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就忘乎所以,更糊涂了。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之后,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一句话就葬送了曹无伤的性命。看似直率,实则鲁莽。如果只牺牲曹无伤就算了,但他此时竟相信了刘邦的一派胡言,他惭愧得不得了。当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后,项羽竟然“默然不应”,使范增的第一套“杀邦”方案流产,错失了“杀邦”的良机,迫使范增启用第二套“杀邦”方案。他的这些举动看似光明磊落,宽宏大量,实际上是政治无知的表现。而刘邦的能言善辩在拉拢项伯时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去鸿门谢罪实属迫不得已,但明知山有虎又不得不向虎山行。同时,谢罪时又卑躬屈膝,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称王的野心,又与项羽叙旧拉关系,把造成他们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结到小人的挑拨离间上,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这样,他的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就让项羽攻打他的军事行动彻底流产。特别是在鸿门宴中,刘邦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坐”,看似低三下四,实则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表现。
宴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对把守军门的卫士“侧其盾以撞之”,直接闯入帏帐。按理说樊哙是不可以进入会场的,对他的撞闯会场之举应予以制止,但项羽非但未将樊哙逐出,反而以欣赏的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特别是复又问“壮士能复饮乎”,给了樊哙一个机会,樊哙抓住机会在“义”字上做足了文章,慷慨陈词。没想到樊哙的一派胡言竟让项羽尴尬地只说了一个“坐”字。一个“坐”字写尽了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糊涂,缺乏政治手腕。在宴会中,刘邦逃席,让张良留谢,项羽竟然对刘邦的逃席没有任何反应,根本没有意识到放虎归山会后患无穷。项羽太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我们再把镜头对准刘邦。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际,他早已如坐针毡,所以,他借“起如厕”之际而“招樊哙出”,布置脱身方案。精明的刘邦脱身离开的手段太高明了。先看他选择的善后的人选。留下善后的是何许人也?张良也。此人智勇双全。他“独去”之时交代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他自己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还令他的四员大将“持剑盾步走”。安排得甚为周密,就是万一范增的追兵来了,没有马的四员大将只能转身拼死力战,成为刘邦最好的一道防火墙。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远见、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造成了他最终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悲情英雄,就算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相信他以后也会败于李邦、赵邦、王邦。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
一、关于“食时”与“蓐食”
首先,古时候有天色计时法,共分12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由天色计时可知,一般情况下,古人是一日两餐,“朝食曰饔,夕食曰飨”,朝食在辰时(现在7―9点之间),这个时段叫“食时”;夕食在申时(现在15―17点之间),这个时段叫“晡时”。如:“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晡食,夕食,这是指吃第二顿饭。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也正因为古人只吃两餐,才有项羽的一大清早吃饭的反常举动,犒劳将士,目的是攻破刘邦的军队。因为刘邦军霸上,拒关,勿纳诸侯。
其次,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男子早上出去干活,一般中午也在田里,直到晚上才回家。因此,一般平民的吃食都很简单。虽到汉代已经出现磨粉制饼,但日常还是以粟或黍做的米饭为主食,甚至连麦也要做成麦饭。《说文・食部》中,曾举出不同地域对麦饭的叫法。
《方言》卷十二:“蓐,厚也。”《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王引之《经义述闻》:“食之丰厚于常,固谓之蓐食。”可见,【蓐食】意为饱食。【晨炊蓐食】意思是说,清早做饭并饱食。
民以食为天,常常是因为人们往往饿肚子,才把吃作为头等大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殷契,母曰简狄,有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第三》)据后人推测,简狄正是因为饿了才食用鸟卵。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帝范・务农》)因此,南昌亭长的妻子清早做饭吃,意味着他们至夕食的时间延长了,故须饱食才能耐饥。
二、大丈夫不能自食
教材注【食】读shì。
笔者按: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关于[食]注音有二,(1)shí(2)sì;而《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多一注音yì,用于人名。如汉代有郦食其、审食其、赵食其。
此处,[食],应是一个动词,义为“给吃,喂养”之义。如《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也,食以草具。”《史记・商君列传》:“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诗・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墨子・非攻中》:“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
是以[食]应注音为sì。shì音,此处或为排版错舛。
三、“信能死,刺我。”
教材注【能死】不怕死。
笔者按:教材注不甚准确。“能死”之“能”,应看作通假字,通“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08年版)能,通“耐”。受得住。《汉书・赵充国传》:“今虏朝夕为寇,土地寒苦,汉马不能冬。”杜牧《罪言》:“故其人沈鸷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晁错《言守边备塞疏》:“鸟兽希毛,其性能暑。其他如权威的《辞源》《汉语大词典》等也几近之,释为:“受得住;禁得起”。笔者以为,“能死”,准确理解,即为“禁得起死;受得住死“,言外之意,即“韩信你不怕死,就刺死我”。
四、关于“赤帜”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
由此可知,赤帜,好像相当于现在的一种吉祥物、或者称为祥瑞。然而,这毕竟具有神化色彩。刘邦的神话也有穿帮之时,据《史记・封禅书》载:
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
秦朝宗庙里供着白青黄赤四帝,假如刘邦说自己是赤帝,明摆着是冒牌货。刘邦的伟大就在这里,他要跻身于上帝之林,管他是什么颜色!金木水火土,白青黑赤黄,这里不缺少黑帝吗?那我就是黑帝好了。
司马迁确有心机,“不虚美,不隐恶”。此时,他摈弃惯用的互见法,特意把高祖斩蛇故事又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
如此写法,读者自会明断:“此类神话信不信由你,我司马迁不过是照实记录而已,不要只知道乐着看故事,辨明还需你要有头脑!”
五、关于“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史记》惯用互见法,据《史记・高祖本纪》有很多关于高祖的神化故事,兹赘录于下:
1.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2.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3.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4.高祖醉……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5.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