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年级数学下

一年级数学下

时间:2023-05-30 10:4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数学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年级数学下

第1篇

13-7 = 14-5 = 11-9 = 12-4 = 16-8 =

2 + 44 = 30 + 63 = 53-8 = 50-6 = 75-9 =

13-9 = 14-7 = 17-8 = 11-5 = 12-3 =

5 + 71 = 48 + 5 = 6 + 26 = 67 + 9 = 58-5 =

14-8 = 11-7 = 15-8 = 18-9 = 16-7 =

43-30 = 37-7 = 56-20 = 15-6= 12-5 =

二、列竖式计算

52 + 17 27 + 68 35 + 35 61-53 73-45 50-24

三、填空

1. 看图写数。

( ) ( ) ( ) ( )

2. 6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的数是 。

3. 看图写算式。

12-=

12-=

4.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7 >8 52 < 5

5.

( )元( )角 ( )元( )角

6. 可以换 枚 。 可以换 张 。

7. 先算出得数,再把算式填入合适的 里。

8+31 8+37 50-9 73-37

四十多 三十多

8. 6元 17元 3元 10元

(1)买一条 和一个 ,一共要 元。

(2)买2个 要 元。

(3)买1枝 ,付出20元,找回 元。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

1. 从小到大数,39后面是几?

三十八 四十 四十一

2. 比50大得多的数是几?

50 52 80

3. 如果54+1的和是七十多,里是一个什么数?

比6小的数 6 比6大的数

4. 60个鸡蛋正好装满一盒,如果用这个盒子放苹果,能放多少?

比60个少 正好60个 比60个多

5. 买一个 要8元, 有6元4角,还差多少钱?

2元 2元6角 1元6角

6.由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五、在方格纸的左边画一个长方形,中间画一个正方形,右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六、解决实际问题

第2篇

这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是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整体水平: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部分掌握较扎实,特别是计算部分、小小统计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几题学生基本都得满分。不过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发现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58后面的第五个数是部分学生写成了53这说明学生对数的顺序还没有掌握透,还有最后一题如果你有20110元钱你想做什么?这题看似简单的题目,从学生的答案中可以发现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我在出这道题的本意是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利用这次汶川地震事件的发生,把这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部分学生在答题中还把它当成了提问题,又重新提了一个数学问题再进行解答,造成了画蛇添足的后果,有点另人遗憾,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出一个新的课题。

第3篇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得 分 评卷人 一、我会算。(19分)22 + 7 = 37 – 20 = 90 + 9 = 98 – 70 =51 + 8 = 7 + 83 = 85 – 5 = 60 – 30 =96 – 7 = 65 + 5 = 39 + 8 = 4 + 65 =24 + 6 = 45 – 30 = 28 – 9 = 16 – 5 =18 + 50 – 7 = 80 – 60 + 35 = 3 + 37 – 4 =二、我会填。(每空1.5分、第10题2分、共44分)1、如右图写作:( ) 读作:( )这个数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读数和写数都要从( )位起。3、4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4、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之间相差( )。5、40比( )大1,比20多9的数是( )。6、(1)6角=( )分 (2)5元3角+4元=( )元( )角 (3)1元3角=( )角 (4)60角=( )元7、54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 )串。8、找规律。(1)、27 29( )33( )( )39(2)、 、 9、我会比。(1)6371- 8 (2)9+80 98 (3)3元2元9角10、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上画“√”。(2分) 86朵 25朵 92朵 红花有89朵,黄花比红花少得多,黄花可能有多少朵?三、我会数,还会填。(10分) 四、解决问题。(27分)1、(4分) =(袋) 答:原来有( )袋牛奶。2、 (4分) =(本)答:还剩( )本。

3、(6分)

=(人) 答:车上现在有( )人。4、(13分)

(1)、一辆小汽车和一个羽毛球一共多少钱?(3分) (2)、一支铅笔和一个布娃娃一个多少钱?(3分) (3)、一辆小汽车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3分)(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分)

第4篇

1.  (1)3元=(   )角 (2)70角=(   )元

2.  (1)4角=(   )分 (2)60分=(   )角

3.  (1)5角8分=(   )分 (2)19分=(   )角(   )分

4.  (1)3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   ). (2)10个十组成的数是(   ).

5. 56的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个位上的数字是

(   ),表示(   )个(   ).

6.  (1)1角5分-4分=(   )角(   )分 (2)4角+9角=(   )元(   )角

7.  (1)5分+3分=(   )分 (2)1元-6角=(   )角

8.  (1)1角2分-6分=(   )分 (2)9分+5分=(   )角(   )分

9.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圆柱有(   )个.

共有(   )个图形.

10.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下面各数排列起来.

45  54 40  50 34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用30、8、38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12分 共 24分 )

1. 12-5=  18-9=  6+8= 11-9=

6+9=  7+4=  14-5=  12-4=

16-7=  13-6=  8+5= 15-8=

2. 36-(9-7)=  15-(12-7)= 76-70+8=

4+(15-8)=  8+(11+30)= 50+10-30=

29-(13-5)=    60-20+5= 40+(16-9)=

三、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一个加数是26, 另一个加数是50, 和是多少?

2. 从68里减去5, 差是多少?

四、 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24分 )

1. 一辆公共汽车,到和平路下车35人,车上还剩20人,公共汽车中原有多少人?

2. 妈妈买上衣和裤子共用去79元,买上衣用去50元,买裤子用去多少元?

3. 林林已经写好30个生字,还有40个生字没写,他要写多少个生字?

4. 少先队员学雷锋,一班和二班共做好事39件,其中一班做20件,二班做多少件?

五、 选作(每道小题 10分 共 20分 )

第5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下列现象是数学中的平移的是

A.树叶从树上落下 B.电梯由一楼升到顶楼

C. 碟片在光驱中运行 D.卫星绕地球运动

2.若∠1与∠2是内错角,∠1=40°,则

A.∠2=40° B.∠2=140° C.∠2=40°或∠2=140° D.∠2的大小不确定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 D.

4.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 、 被直线 所截,若 ∥ ,∠1=135°,则∠2等于

A.30° B.45° C.60° D.75°

6.如图,不能判断 ∥ 的条件是

A.∠1=∠3 B.∠2=∠3 C.∠4=∠5 D.∠2+∠4=180°

7.若 则

A. B. C. D.

8.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a,4,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个

(1) (2) (3) (4)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从边长为 的大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

A.

B.

C.

D.

二、填一填(3分×10=30分)

11. 若0.0000102=1.02 ,则n=_______ .

12.化简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13.已知 =4, =3,则 =__________.

14.若(x+P)与(x+2)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P的值是 .

15.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6,则其周长为 .

16.如图2所示,是用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的。如果∠1=100°,那么∠2=______°.

(第16题图)

17. 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24°,则它是_____边形.

18.已知 是方程5x-( k-1)y-7 = 0的一个解,则k = .

19.如图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cm,再向右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cm2.

20.如图,它是由6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点A、B、C、D、E、F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以这六个点中的任意三点为顶点,可以组成________个面积是1的三角形.

三、做一做

21.计算:(4分×6=24分)

(1) (2)

(5) (6) (a-2b+c)(a+2b+c)

22.因式分解:(4分×4=16分)

(1) (2)

23.(本题6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

(1)请画出平移后的A′B′C′.并求A′B′C′的面积.

(2)若连接AA′,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4.(本题6分)已知 ,求n的值.

25.(本题6分)已知a=2-555,b=3-444,c=6-222,请用“>”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起来,并说明理由.

26.(本题8分)已知 ,

求:①

②xy的值.

27.(本题12分)如图甲,在ABC中,ADBC于D,AE平分∠BAC.

(1)若∠B=30°,∠C=70°,则∠DAE=________.

(2)若∠C-∠B=30°,则∠DAE=________.

第6篇

27 + 14 = 72 –19 = 43 –30 = 70 + 26=

59 – 5 = 70 + 8 = 6 + 28 = 24+ 54 =

5 + 34 = 63–5 = 24 + 60 = 4 0+ 18 =

二 、 填一填。

1、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2、59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3、与39 相邻的数是( )和( )。

4、五十九后面一个数是( )

5、2元7角 = ( )角 1元 =( )角 1米=( )厘米

6、读数和写数都从( )位起,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7、找规律。 10、15、20、( )、( )。

8、早晨太阳从( )方升起,傍晚太阳从( )方落下。

9、一张桌子高80( ),黑板长约4( )。

10、60里面有( )个十,50里面有( )个十。

11、8个十是( ),10个十是( )。

12、( )个十是90,()个十是40。

13、七十九后面一个数是( )。

14、写出三个个位上是4的数()( )( )。

15、比78大1的数是( );比100小1 的数是();

16、50比( )大1,比( )小1。

17、 1元=( )角 1角=( )分 18角=( )元( )角

16分=( )角( )分 2角9分=( )分 60分=( )角

三、在O里 填〈 、 〉、 = 。

78 –8 O78 –50 35 +50O35 +5 1元O100分

49 +4O49 +40 57 + 7O60 + 4 4角8分O50分

48 + 6O52 –8 23 +7 O2 +26 20厘米O2米

四、我会用竖式计算

26 + 13 = 73 – 17 = 63 + 29 =

49+ 6 = 69 – 7 = 53– 24 =

五、连一连

正方形 圆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六、应用题

1、小明有5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34元,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8元,小明还剩多少元钱?

2、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摘了9个,还剩4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第7篇

46+5= 50-6=

92-52= 34+28=

100-37= 25-8-5=

答对6题

答对5题

答对4题

答对3题

二、填空说一说

1、“55”中左边的5在( )位上,表示( ),右边的5在( )位上,表示( )。

2、10元可以换( )张5元,也可以换( )张1元。小胖买一支2元的铅笔,付出10元,找回( )。

3、 小胖( )时上学,

( )吃午饭, ( )放学。

答对9——10空格

答对7——8空格

答对5——6空格

答对1——4空格

三、解决问题(说出算式就可以)

1、右图中,AD长多少厘米?

2、小胖排队买东西,他排在第70位,前面走了24位,现在小胖排在第几位?

3、一1班有学生40人,一2班有男生26人,女生18人。

①一2班共有多少人?

②一2班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③两个班级一共多少人?

答对4题

答对3题

答对2题

答对1题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口试(B)

班级 姓名 成绩

以下检测题请学生口试,准备5分钟。 检测者在等第上打勾

一、直接说出答案

7+22= 70-9=

44+21= 80-22=

100-55= 33+10-3=

答对6题

答对5题

答对4题

答对3题

二、填空说一说

1、5个一,6个十组成的数是( ),与它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2、1元可以换( )个5角,也可以换( )个1角。小胖有8角,妈妈又给小胖2角,现在小胖有( )元。

3、 小胖( )时起床,

( )上第三节课, ( )睡觉。

4、右图表示( )个( )。

答对9——10空格

答对7——8空格

答对5——6空格

答对1——4空格

三、解决问题(说出算式就可以)

1、小胖有一根100厘米长的绳子,用去38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树上有34只小鸟,飞走一些后,还剩下18只,飞走了多少只?

3、爸爸今年35岁,妈妈比爸爸小3岁,小胖今年8岁。

①妈妈今年几岁?

②爸爸比小胖大几岁?

③5年后小胖几岁?

答对4题

答对3题

答对2题

答对1题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口试(C)

班级 姓名 成绩

以下检测题请学生口试,准备5分钟。 检测者在等第上打勾

一、直接说出答案

33+9= 61-8=

7+16+3= 100-39=

29+14= 82-17= 答对6题

答对5题

答对4题

答对3题

二、填空说一说

1、9个十,2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相邻的数是( )和( )。

2、100元可以换( )张20元,也可以换( )张10元。小胖买了一个40元的书包,现在小胖还有( )元。

3、 小胖( )时上学,

( )第二节下课, ( )吃晚饭。

4、从下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高3(米、厘米)

答对9——10空格

答对7——8空格

答对5——6空格

答对1——4空格

三、解决问题(说出算式就可以)

1、池塘里有52只鸭子,游上岸一些后还有28只,那么岸上有几只?

2、一根长绳,用去34米后,还有48米,这根长绳原来有多少米?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25页,第二天看19页,第三天看30页,正好看完。

①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第8篇

每学期的开始,教师都应该做个教学计划,以便于工作顺利进行,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1人。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总复习。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

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四、预期效果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同学创建自主合作学习的契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一、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二)、(三)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

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

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

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达到100%,均分达到105分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

五、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多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挖掘提高成绩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6、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第9篇

一、我会填。

1、请将计数器上的数位补充完整,这个数写作( ),读作( )。 9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 ,表示( )个( )。和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是( ),的一位数是( )。 最小的两位数比的两位数少( )。

3、20比37少( ),比20多9的数是( ),比37小1的数是( )。

4、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 )位。读数和写数都从( )位起

5、和6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和60相邻的两个整十数是( )和( )。

6、8个一和6个十组成( ),它前面的连续三个数是( )、( )、( )。后面的连续三个数是( )、( )、( )。

7、50再加上( )个十是80,100减去( )个十是80,4个十加( )个十是70。

8、在里填上>、

第10篇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小学一年级 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常有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最难教。究其原因,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知识准备少、学习习惯不到位,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从“零”教起。但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对学科知识的强化、学前培训的兴起,一年级老师面对的现实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学生间知识基础分化日趋加大,教得浅了孩子本来就会,教得深了部分孩子又吃不下,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因此与早期幼儿园关于幼小衔接研究“一头热”的现象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对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时期的教学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在教学中做了探讨和研究。

1990年至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的关于幼小衔接的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迄今为止我国开展时间较早但涵盖范围较广、具有权威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作为“幼小过渡时期”,便于教育者在这一年中增强衔接意识,明确衔接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1]。根据此项研究,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处于“幼小过渡时期”。

2008年秋季起,上海市教委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学校综合活动两部分,围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展开,以期使初入学的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本学期(2012学年第一学期)我执教一年级2个班的数学,每班48人,正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班内学生有的来自公办幼儿园,有的来自民办幼儿园,入学前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而我校所用教材又是注重思维训练的中科院实验教材浙教版《数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期初开展的学习准备期课程,在数学学科方面更多针对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常规训练,在后续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然而小学阶段又有着严格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因此做到小学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方面的顺利衔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中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相关的研究。

二、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对比

(一)教学内容对比。

对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有明确的分段要求,以“数的领域”相关内容为例,列举如下表。

我校所用一年级数学教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选取“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相关内容,按单元排列如下表。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数学学习内容除第四单元外,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已有所涉及。

(二)教学形式及教学目标对比。

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操作、游玩中渗透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味”较淡,教学方式比较自由灵活,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尽管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目标的达成要求比较低,主要以幼儿的体会、感知、了解为主,学不学会不作过高要求,因此幼儿的掌握程度差异很大。此外,近年来也有一些幼儿园教育呈现小学化的趋势,片面强调教学效果及学习结果,偏重机械记忆,针对读、写、算等数学技能进行大量训练,使一些幼儿虽然掌握了技能却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相对比较严格,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达成度要求,教学形式以讲解法、讨论法为主,教学活动中游戏色彩减弱,即便是动手操作也更强调学生在操作中的思维过程。在目标的达成度方面,对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基本达标。

(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绝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有所涉及,两者重复较多,其实这不仅表现在“数与代数”领域,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具学科特点,但儿童对重复的内容往往不感兴趣,那么小学一年级特别是第一学期教师究竟教什么?如何教?

2.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对幼儿目标达成度的要求不高,或者说从幼儿身心发展来看这些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因此这也导致了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数学知识基础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师在教学时又该怎样处理呢?

基于此,我和组内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做好数学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意味着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数学意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其学习兴趣。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数学学习以游戏为载体,其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对形式的兴趣,而不是数学内容本身。近年来由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加之一些家长盲目机械训练,使一些幼儿在入学前就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降低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我在暑假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访时,很多家长就说:“老师,我孩子的数学不是很好,10(或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大会,希望老师多教教他。”试想学前的孩子已经被自己的父母评价“数学不好”,那么他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还有多少兴趣可言呢?因此在小学一年级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但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多来自教材、教师的教法或为了提升自己在教师和同学中的地位等外部动机[2],但外部动机常常不能持久,一旦达到目的动机就会下降。因此有趣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故事、动画等)固然重要,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外在形式转向数学知识本身,使其发现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其学习与探究的内部动机。《新课标(2011版)》也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即在学习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看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3]。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数学知识鲜活起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初入学的小学生由于自身水平所限,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很少,或者说比较单一与片面。开学第一天我问学生:“你知道数学课学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局限于“加、减、乘、除”或“数数”等基本的算术知识。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诸如“比较”、“度量”、“图形与位置”、“统计”等内容都与数学有关,即使计算也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这是初入学的幼儿所不能体会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双向联系与运用,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这么紧密,数学知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认识了“立体图形”后,我们设计了小练习,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去寻找和辨认家里的物体形状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的几何图形,更让孩子的视角从课堂走向了课外,从较小的学具模型关注到较大的具象实物(一些孩子在学习几何图形时能辨认课上展示的教具学具,但对较大的物体如冰箱等却不能把握其形状),使他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也有联系,拉近其与数学的距离,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其次,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本质与表现形式往往具有简洁、明确、强烈的规律性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从而激发其好奇的天性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学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4+5=5+4=9”这一形式后,结合书上的练习(见图1),我启发学生:“这里的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吗?”学生很快能口答出“1+6=6+1=2+5=5+2=3+4=4+3”,当看到这样的等式时,孩子们由于新奇感顿时兴奋起来。这时教师追问:“你还能继续往下写吗?”有的孩子马上想到了“0+7”和“7+0”,此时教师再追问:“再往下写呢?”学生由兴奋转入了沉默。当教师将形式改为“-”时,大家顿时醒悟过来,个个举起了小手,最后当一条长长的等式“1+6=6+1=2+5=5+2=3+4=4+3=0+7=7+0=7-0=8-1=9-2=10-3=11-4=12-5”出现在黑板上时,教室里沸腾了。学生对这样的等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潜移默化中他们自发感受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规律性。两个班的孩子在写减法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按规律续写,连还未学的退位减法也根据规律写了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对等式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还有学生意犹未尽地对我说:“老师,数学真有趣。”

(二)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挖掘其思维深度。

之前的比较显示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与幼儿园在数学学习内容方面多有重复,但限于幼儿当时的思维发展水平未必对所接触到的数学概念都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其理解大多是模糊的、表面的,很多知识与技能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和机械记忆而已。如一些孩子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却不能看图列出正确的算式,说明其对加减法意义还未明确;有的孩子能背诵数的分与合,但在做加减法时仍要依靠扳手指解决,说明其对数的组成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及作用并不了解。但是在小学阶段,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觉得似曾相识或已经知道结果,从而失去学习的新鲜感导致注意力下降,继而影响后续的新知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展示其原有的知识基础,同时适时补充、点拨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渐清晰、深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所学内容中的思维深度,加强应用,进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在学生掌握水平较高的数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深入挖掘内容的思考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如,在认识“1―9”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数概念,能手口一致地点数,顺数与倒数,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明了,说明他们在学前对这部分的知识已掌握得较好。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做了两个改动:其一深化对数字“1”的概念理解,并强化其作为单位“1”的意义;其二强调对物体数量的多元化表征,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对于“1可以用来表示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始时学生的回答较为单一,大多是“1个苹果、1支铅笔、1个人”等,具有如下特征:视角较微观,多为孩子身边视线所及的具体物体,只有个体而没有群体的概念。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对于“1”的基数意义掌握得较好,但是比较狭隘。于是我们在教学时进行适当深化,将“1”的意义由形象向抽象、由单个向整体、由基数意义向序数意义拓展,通过图片观察、启发交流等,孩子渐渐发现:“1”还可以表示1个正方形(学过的图形)、1滴水(微观)、1片大海(宏观)、1个教室(空间)、1盆苹果(整体)、1排队伍(群体)、1阵风(无实体)、1个想法(抽象)、第1名(序数)……从而丰富了儿童对数的感知与体验。在其后的教学中,我们又用“几个1是几”这样的结构来深化“1”作为计数单位的意义,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组成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材在认数环节已逐步建立“实物―符号―数”的认数结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意识,如“9只蜜蜂你可以用什么来表示?”(9个小圆点、9根小棒、数字9等),加强学生的多元表征能力,逐步渗透以形代物、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掌握水平较弱的板块,教师要注意深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适时补充、加强指导,从而使孩子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如,在学习了加法意义后,教材并没有独立的课时学习10以内加法的算法(而是附在加法意义一课中以练习形式呈现),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一小部分孩子对10以内的加减已熟练掌握,但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计算很慢,有的孩子仅能靠扳手指完成,甚至个别孩子连扳手指都不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以外,与其身心发展水平也有关系。研究表明: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所要求的数抽象能力与入学前幼儿实际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数的组成与加减实质上是一种抽象水平上的数运算[3]。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补充一节10以内加法的算法课,引导孩子探索加法的算法,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的需要:对于会算的孩子来说为其提供多种解题策略,优化其自身算法,并使其了解到数学的解题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对于计算不熟练或扳手指的孩子来说,主要任务为学会一种较便捷的算法。在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2+5”的算法,学生提供的算法多种多样:①直接算,即已形成条件反射;②数数,经讨论后优化为从5往后数两个或在数射线上数;③想分与合:2和5合成7;④心里想小

的优势,课后扳手指的现象明显减少,计算熟练度与正确率有所提高,同时对接下来10以内的减法算法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本节课出乎我意料的是最后两种算法,由于计算简单及例题中“5”的特殊性,学生把之前学的量的多元表征直接应用到了计算中,这也体现了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性,同时给了其他孩子一个启示:原来我们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进行应用的。事实上,这节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明显提高。此外也给作为教师的我一个启迪:一年级孩子虽然年龄小、思维水平比较低,但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则学生同样能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水平与应用意识。

(三)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

相对数学知识方面,幼儿园和学生家长在幼儿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关注程度都比较低,此外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关,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都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内部思维外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能推动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初入学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是零碎的、简短的、形象的,如何使他们生活化的语言逐步转向精确的、严密的、科学性的数学语言呢?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

首先,在语言表达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名词来表达某些数学现象。如刚入学时在表述方向、位置时,学生常用的是“这里、那里、这个、那个”等指向不明确的词语,那么教师要及时介绍方位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并在平时的表述中不断强化、运用。又如在学习了加减法后,教材中常常有这样的练习(见图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这些学过的数学名词来表述规律,如:“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次减少1,和也每次减少1。”尽管一开始的起步有些艰难,但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与鼓励,学生还是可以顺利做到的,而当他能够流利表达的时候,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又前进了一步。

其次,数学语言的训练也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循序渐进。如对于“1、2、3、4、5……”这样的递增现象来说,学生的语言表达由粗略到精确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耐心等待。刚开始认数时孩子会说:“我发现它们是顺着数的。”思维水平较高的孩子会说:“它们是从小到大的。”对这样的表达教师要表示允许,特别强调后一种表达并完善:“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到了加减法阶段,学生对数与数之间递增的数值感知更加清晰,他们会说“它们一个比一个大1”,或“每次增加1”,即使一些学困生对此不能表达,但他们也能对此类话语进行理解。这时教师要强化这样的表达:“它们从小到大排,每次增加1”,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日益精确。

最后,在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儿童语言的趣味性。如开学初用“数宝宝”来称呼数字,能给刚入学的幼儿带来亲切、趣味的感觉。又如“比轻重”一课中,在讲到三个物体的比较轻重时(见图3),由于里面涉及了不等量的传递性,加之语言表述过长:“小狗比小猴重,小猪比小狗重,因此小猪也比小狗重(这个结果学生往往不能表达到位),所以小猪最重、小狗最轻。”学生即使知道最终的结果也表达不清。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它们像在打比赛,小狗打败了小猴,小猪打败了小狗,那么小猪肯定能打败小猴。”虽然这样的表达不够精确,但形象化的语言使孩子们一下子豁然开朗。此时再让学生用比较的语言来说一说比的过程,就相对容易很多。因此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并不是说要摒弃儿童自己的说法,使之生硬地使用教师的框架套路,而是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使他们的表达更规范、更精确、更有数学味。

四、收获与反思

“当一粒种子被移植到另一片土壤时,这粒种子可能会长得更加茂盛,也可能会枯萎。辛勤的园丁会寻求最好的方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而不是遭受挫折。”这是我们在探索研究中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研究,在促进学生的适应与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

一是对幼小衔接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有了更好的把握。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认知基础更为关注,也常常通过口头调查、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等情况。

二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行为上的专业自觉。在实践中我们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来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更加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与学习反应及时作出教学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应变能力与教学能力。

三是为数学学科方面做好幼小衔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策略。目前幼小衔接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衔接,或是围绕学生初入学的适应情况而展开,针对某一学科开展的研究比较少,我们的实践研究可以为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帮助。

同时反思我们的实践,还有以下需要在后续实践与研究中加以关注与改进之处:

其一,如何更好地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平衡。在实践中我们希望学生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本身,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现象,习得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教材所要求的符号意识、函数思想等),从而增强数学意识;但一年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抽象的知识学习有时会发生困难,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其二,加强两个学段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幼小衔接的研究关乎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必须增进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研讨,研究才能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地区项目领导小组.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J].教育科学研究,1994(5):23.

[2]冯维.小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7.

第11篇

这篇《人教版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是

= 朵 = 个7、在里填上“>”“<”或“=”。 7982 432948+948-9 5656-88、找规律,再填空。 ① ( )( )。② 3、1、2、3、1、2、3、1、2、3、( )、( )。 9、根据要求填空。

☉ ■ 10、按要求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在( )里打“×”。(5分) 1、一个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3,这个数是83。( ) 2、34读作:三十四。 ( )3、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 ( )4、最小的两位数是10。 ( )5、比20大得多,比100小的数是21。 ( )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29分)(1-20小题各1分,21-26小题各1.5分) 27-10= 58-50 42+8= 50-9=6+24= 35-5= 27+30= 75-40=30+15= 56-8= 72-30= 34+6=75-7= 58-30= 40-8= 50+30=70-20= 9+6= 14-6= 55+7=50-40+6= 72+8-30= 45+9-30=5+30-20= 20+46-6= 34-20+40=得 分 评卷人 五、数一数,填一填,画一画,再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把小朋友课余生活的人数填入下面的统计表中,并在右边的统计图上涂上色,再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小朋友的课余生活中,( )的人数最多,( )的人数最少。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写出来,再解答出来。

得 分 评卷人 六、解决问题。(20分)(1小题16分,2小题4分) 1、开学前,妈妈带小红去买文具和新衣服,价格是这样的:

20元 8元 30元 25元 ①买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②一个书包比一个铅笔盒贵多少钱?

③ 妈妈带了5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还剩多少钱? ④ 如果妈妈带60元钱,要能买上面三件东西,可买哪三件?列出算式算一算。

2、一年一班有52名同学,准备乘两辆车去公园,一辆车上已经坐了30名同学,另一辆车要坐多少人?

第12篇

1.5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个十和( )个一是68;( )个十是一百。

3.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个,其中的是()。

4.比28大比31小的数有()、()、()。

5.按规律写数。

37、47、57、()、()、()。

54、56、58、()、()、()。

6.一捆铅笔有10枝,3捆再加上6枝一共是( )枝。

7.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教室长约9( ),橡皮长约2(   ),数学课本长26( ),

教学楼高约12( )。

8.比一比。 9990   3m30cm 76-2332+9

9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

位是(  )位。

10.有一筐桃子不超过20个,三只小猴分余1个,五只小猴分余2个,这筐桃子有( )个。

二、计算小神童(28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34+25= 59-21= 23+66= 87-37= 53+6=

48-30= 47+12= 53-3= 6+41= 15+7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59-26= 24+45= 34+63=

5+34= 78-73= 86-80=

三、公正小法官 (对的打√ ,错的打×,共5分)

1. 小明8岁,小明的哥哥比小明比大一些。( )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有170m。( )

3. 8个十和80个一同样多。( )

4.“55”这个数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

5. 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0。( )

四、想一想,画一画(每题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看图写数(每空1分,共4分)

( ) ( ) ( ) ( )

六、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分)

小红身高130厘米,小明比她高一些,小明可能有多高?

180厘米 135厘米 125厘米

七、看一看,连一连(每连对一个1分,共3分)

八、解决问题(共26分)

1.聪聪有35本故事书,小红有12本,聪聪比小红多多少本?

=(本)

答:聪聪比小红多 本。

2.

有多少只?

=(本)

答: 有有 只。

3.停车场开走了13辆小汽车,现在还有35辆,停车场原来有多少辆小汽车?

=(辆)

答:停车场原来有 辆小汽车。

4.学校乒乓球队有32人,足球队有46人,篮球队有24人。

(1)乒乓球队和足球队一共有多少人?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