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南方有佳人

南方有佳人

时间:2023-05-30 10:5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南方有佳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电影;《乱世佳人》;文化内涵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是少数几个仅以一部代表作便享誉世界的作家。她于1936年发表了其惟一的一部作品——《飘》,当时引发的社会轰动效应至今无人能及,以至于自诞生之日起便被人们争相传阅。作品塑造了一位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光辉形象,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最畅销小说。小说问世不久就被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曲折震撼的内容,加上主演克拉克·盖博与费雯丽的精彩演绎,使之成为一部美国史上最具浪漫传奇色彩的电影,曾经红极一时,现在看来,也依然能够带给观众美与力量的震撼。

一、《乱世佳人》影片简介

《乱世佳人》由大卫·塞尔兹尼克导演,克拉克·盖博与费雯丽分别饰演白瑞德与斯嘉丽,于1939年首映,在票房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等八项大奖。电影以内战前后的美国南部为背景,讲述了美国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女主人公斯佳丽曲折纷繁的爱情故事与奋斗经历,最终她成为一名新生代的资本家。电影以斯佳丽以及家庭的种种遭遇为叙事中心,精心刻画了在历史转型时期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表现了导演对爱情、民族以及美国历史的思考。

二、《乱世佳人》的女权思想

通过影片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我们看到了苏醒的女性意识,她们思想和行为的叛逆性表达了女性应该走一条自重、自尊、自强、自立的路,诠释了她们对独立、平等、自信等的理解和实践。在婚姻、家庭、妇道问题上,斯嘉丽的骨子里有着背叛道德规范的意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三次婚姻都是在坚持独立、坚持自治、追求权利平等未果的情况下进行的选择,她用自身的行动证明她完全有能力摆脱依附于男人的地位,满足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实现和对自身权利的追求。首先,她少女时代的反叛是一种下意识的独立意识,她年轻漂亮,赢得了影片中几乎每一位青年男子的青睐,即使是贵族青年,也对她爱慕有加。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年轻的女孩们只能等着父母为其安排婚姻,斯嘉丽痛恨这风俗,最终斯嘉丽接受了查尔斯并很快与其完婚,这就是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在那个年代,没人敢违背父母的意愿,而斯嘉丽却坚持这么做,体现了她初期对女权主义的坚持。其次,婚后不久,查尔斯牺牲在了战场上,她去了亚特兰大,之后,战争爆发,南方种植园经济随之崩溃,在这期间她逐渐摆脱女性的束缚,不再完全依赖男人,开始干起了挤奶、劈柴、种菜等粗活,这些都体现了斯嘉丽的独立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斯嘉丽显示了她的坚强和自信,她理智地面对这个新兴的功利主义世界,这也使她变得越发独立、越发坚强。最后,为了偿还账务,斯嘉丽嫁给了弗兰克。此时的她,公开架着马车在城市里谈生意,与男人们进行激烈的竞争,最终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成为一位成功的女商人。影片进展到此,斯嘉丽的形象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她美丽、自信、坚强、乐观,她积极追求现代女性的平等权利,可以说,斯嘉丽形象的塑造对打破传统伦理道德观、争取妇女地位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乱世佳人》的婚姻观念

婚姻这一主题在《乱世佳人》中多次被涉及,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影片中斯佳丽与玫兰妮两种不同的婚姻观:斯佳丽选择的是物质婚姻观,而玫兰妮选择的是精神婚姻观。纵观全片,斯佳丽12年间共经历了3次婚姻,这三次婚姻经历虽然发生在不同时期,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点:由于她唯利是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斯佳丽的三次婚姻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这也注定了斯佳丽不幸婚姻的必然性。斯佳丽三次婚姻皆以失败告终,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令人同情。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发生之前,斯佳丽曾不顾一切地向阿希礼倾吐爱情,但遭到了拒绝,这使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负气地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人。通过影片进一步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她这次婚姻所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刺激报复阿希礼。嫁给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完全是为了解除当时塔拉庄园的经济困境。斯佳丽的第三次婚姻即与白瑞德的婚姻,同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钱。可见,主人公的这种带有目的性的婚姻观注定了她在婚姻上必定遭受失败。而与斯佳丽截然不同的,玫兰妮更相信婚姻相信爱情,她有着纯洁的灵魂,善良而宽容。也正是这个原因,阿希礼最终选择与玫兰妮结婚,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婚姻基础是牢固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同时玫兰妮也很信任她的丈夫,这正是我们现代年青一代所需学习的地方。

四、《乱世佳人》的民族情怀

影片《乱世佳人》以史诗性的视角,折射了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片中的斯佳丽作为不朽的艺术形象,其主要的内核是美国民族的精神象征;斯佳丽的奋斗经历,间接折射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真正内涵,凝聚了美国历史和精神的文化积淀。一方面,战前的塔拉庄园十分气派和富足,电影《乱世佳人》将战前塔拉花园的恬静、十二棵橡树以及庄园的豪华做了全方位的描绘,此时的斯嘉丽,作为一个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女儿,拥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影片把看似简单的民族情结以及当时的民族文化内涵,植入了塔拉庄园中。战争使塔拉庄园洗劫一空,从富饶到贫瘠,塔拉庄园见证了古老美国南方的沉沦,而且也造成了人们的心灵创伤。经过亚特兰大战火洗礼的斯佳丽逃回到塔拉庄园时,她突然感到自己的灵魂和身体已经找到归属,她觉得她的根已经深深地生进这些红色泥土里,这实际上也是斯嘉丽追求的灵魂的归宿。可以说,电影选择塔拉庄园作为电影的主线之一,在对塔拉主题的阐述方面比原版小说更胜一筹,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古老南方的土地传奇,把令人扼腕的民族内部冲突,展现给了所有观众。此外,影片最后的蒙太奇,映显出斯佳丽的背影,表达了斯嘉丽对故土的眷恋,也间接表达了作品的民族内涵。

五、《乱世佳人》对坚韧精神的宣扬

电影《乱世佳人》生动地刻画了斯嘉丽在各种恶劣处境下所做出的种种无奈的选择,这从侧面体现了斯佳丽反叛、乐观、能干以及勇敢不屈的性格特点,这也正是美国民族普遍具有的心理素质。本是塔拉庄园大小姐的斯佳丽,家里有上百的黑人奴隶供她使唤,但是随后是生活的变迁,南北战争这场风暴摧毁了斯佳丽的美梦,也使她彻底抛开了往日淑女的浪漫梦想。面对完全陌生而又极其残酷的环境,年轻美貌的斯佳丽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智大勇用行动冲破了黑暗、沉闷的生活环境,并用自己刚强的意志去克服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顽强开辟着自我生存的空间,并以她特有的机敏和果断,去适应新的经济规律和竞争原则,最终她从实际出发,抓住时机办起了锯木厂,这是南方贵族所不容的,也正是她敢于正视南部贵族对她的轻贱和鄙夷的这种精神,恰恰表现了她的勇敢和叛逆。另一方面,对待爱情,她执著追求,在对爱情的自主把握和在执著、渴求爱情的艰难奋斗中拥有永恒的信念。因此可以说,斯嘉丽,是绿色生命的象征,是不懈奋斗的化身,她始终相信只要能够付出努力,任何困难都能解决,只要拥有这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就算深陷绝境也依然能够抗争到底,因此无论是在十二棵橡树庄园的酒会上,还是在战争的恐惧中以及在战后的贫困情况下,斯佳丽始终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而这些恰好是当时美国社会中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新生力量。

六、《乱世佳人》对奴隶制度的影射

影片《乱世佳人》对当时黑人奴隶制度的影响从侧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美国内战爆发之前,南方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奴隶完全听命于管理阶级,而战后黑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首先,内战前,由于种植园经济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黑奴的自由买卖,导致许多黑人家庭被拆得七零八散。战争结束后,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黑奴自由买卖的历史一去不返。第二,内战前,奴隶作为白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战争尾期,军队开始招募奴隶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此奴隶开始有了自己的权利。影片中通过刻画斯佳丽家的黑奴山姆被挑选去挖地道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可以看出黑人对于参与政治的渴望。第三,在内战前,黑人都是随种植园奴隶主的姓氏,内战过后,黑人也有了自己选择姓氏的自由。影片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内战前后黑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变化,使我们更客观更清楚地看到了黑人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血泪史。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影片中白人战后对黑人态度上没有变化,仍然歧视黑人,而且塔拉庄园里的所有黑奴对南北战争无动于衷,战争的结局也对他们的处境毫无影响。

综上所述,《乱世佳人》是美国电影发展史上一颗最闪亮的艺术明珠,生动地刻画了斯嘉丽反叛、乐观、能干和坚强的个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并以其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调、饱满的内涵,书写了19世纪美国南方社会乃至整个美国文化史上的一部传奇,成为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影片之一。

[参考文献]

[1] 魏楚豫.一生要看的50部经典电影[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美]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上)[M].王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3] 胡智峰.影视传播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盖珺.扭曲的人格张扬的个性:中西文学人物性格的双重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03).

[6] 谈小兰.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乱世佳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02).

[7] 陈晓红.郝思嘉:一个寓言式的叛逆女郎[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6).

第2篇

《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是美国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代表性影片。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奴隶主庄园中的爱情故事。女

主人公郝思嘉与两位男性卫希礼、白瑞德的感情纠葛贯穿整部影片,而这种乱世中的爱情所体现的,是人们列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和希望的不懈追求,这是战争的力量所不能摧毁的。尽管影片的结尾处,随着梦幻的破灭而有一种怅惘与忧伤,但仍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品格。影片制作精美,场面壮观,加上明星盖博和费雯·丽的个人魅力,使得影片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评论界的好评,一直被认为是好莱坞全盛时期的经典作品。

第3篇

[关键词]乱世佳人;斯佳丽;反叛精神

《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庄园主的女儿斯佳丽盛衰沉浮的命运,可以说它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人生活的一个缩影。人们通过本片,对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及南方人的思想都可见一斑。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一向骄傲的南方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降贵屈尊,努力奋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条。斯佳丽就是一个先行的代表,这个时代造就了她顽强拼搏、不向现实低头的勇气,同时她顽强的生命意识驱使着自己在这里慢慢成长,俘获亲情、爱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斯佳丽由一个塔拉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独具魅力的女人和精明能干生活富足的商人。她在传统观念中不是一个正面角色。她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反传统的和反叛的。斯佳丽的名字“Scarlett”是“scarlet”,的谐音。“scarlet”的意思是一种红色,然而斯佳丽生就一双绿色的眼睛,这是一对矛盾。绿色的眼睛是天生的,不可改变,象征南方所有陈旧的观念和思想;而“Scarlett”象征她的反传统行为和意识形态,这使她能适应变革的时代,支撑着她和艰难的现实作斗争,从而改变困境。我们的女主人公不是一个传统的固守者,而是一个旧时代的反叛者,一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先锋。女主人公的反叛性体现在好多方面。

一、与世俗礼教的抗争

从小时候起斯佳丽学习礼仪只是为了她能受欢迎,在内心中却从未喜欢这些行为。她从心眼里讨厌这些矫揉造做的行为。但这时,她的反抗只是停留在心里、口头,并不敢不学。在关系到自己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上,斯佳丽更体现了她对旧习俗的反抗和个性的叛逆。在斯佳丽的父亲杰拉尔德看来:“最美满的婚姻就是父母作主的。”可在斯佳丽看来,他的父亲代表的是旧的思想观念,正是这种旧思想产生的教条阻碍着她对爱情的追求。因此,在斯佳丽的内心里,对那种束缚人的礼教、教条更厌恶了。这对她将来摆脱原有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战争虽然令斯佳丽厌恶,但战争也为斯佳丽从旧的教条中脱离出来创造了条件,在混乱的环境中,框框条条的束缚必定会有所松动,帮助斯佳丽从枷锁中挣脱出来。她的第一任丈夫在战场上死了。斯佳丽觉得不公平,她不能参加为前线筹款的舞会,但她还是找机会参加了筹款舞会。在义卖会的舞会场上,在瑞特“不怀好意”的邀请下,斯佳丽终于走上了舞场,开始跳她守寡一年后的第一支舞曲,同时开始的也是斯佳丽的新生活。斯佳丽也有过顾虑,也有过已经无比兴奋接受了。此时,斯佳丽性格中反叛彻底的展现了出来。在此之后,斯佳丽更是把传统的观念和礼教丢在脑后。她不顾世人的对她作出怎样的评价,做出了越来越多令当时的人们惊叹的事。她可以为了庄园的生存,抢走了自己妹妹的情人,和一个根本不爱的人结婚;她可以为了赚钱,丢开妇女足不出户的规矩,抛头露面地经营木材厂;为了更多的利益,采用“上等人”所瞧不起的“卑鄙”方法;还可以和一个被所有人责骂为、下流的人结婚……但是斯佳丽已经根本不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了,她想的只是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不再贫穷挨饿。

二、与爱情婚姻的抗争

当她得知卫希礼要娶梅兰妮的时候,她没有消极地坐以待毙,她跑去求卫希礼和她私奔。但卫希礼不可能接受她,他娶了另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梅兰妮。告白失败后,斯佳丽毅然答应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男人。这是她的第一次与爱情的抗争。可是所有这一切根本不能改变她的爱,为了离他更近一点更多的得到他的消息,斯佳丽离开塔拉,离开妈妈,留在亚特兰大和一向憎恨的情敌生活在一起。当自己的丈夫病亡时没有一丝的伤心,好像他是无关自己的陌生人,可为了参战没有归来的卫希礼却焦虑的死守在能听到他最新消息的报社门前,天天都看伤亡名单,回回心儿都提到嗓子眼,生怕卫希礼出一丁点事。在答应卫希礼照顾梅兰妮之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她都坚守承诺。即使卫希礼从战场回来的时候,斯佳丽仍没有放弃让他同她私奔。

如果说斯佳丽的第一次婚姻是出于小女孩的赌气,那她的第二次婚姻则完全是处于钱的逼迫。为了得到保住塔拉的300元钱,她欺骗了弗兰克,把他从妹妹手中抢了过来。她自己也如愿保住了塔拉,摆脱了贫困的境地。可这当然不能使她得到爱情。她心里仍然深深地爱着卫希礼。战争使她失去了第一次盲目的婚姻,战后的困境促成了她的第二次婚姻,即使是第三次的婚姻中,她依然无法摆脱对卫希礼的爱。爱情就这样充斥在她的生命当中,只有在梅兰妮病逝之后她才意识到真正的爱情原来就在这起伏动荡的生活中在她的生命里生根发芽。

三、与艰难生活的抗争

第4篇

“像古希腊艺术,匀称和谐……”

这本书的魅力之一是人物形象描写得十分细致,让读者很容易被一个个角色所折服。本书有两个主角,一个是斯嘉丽。奥哈拉,漂亮活泼,敢爱敢恨,那么倔强又那么可爱。他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人,面对战争的打击毫不退缩。但是除了瑞特,谁也不了解她,不了解她所承受的痛苦给她那孩子般的心灵投下怎样的阴影,但是她也不了解别人,甚至自己。瑞特就是另一个主角,他和斯嘉丽有些地方很像。他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自尊心使他不愿承认自己对斯嘉丽的爱。可怜的瑞特,他只得把他所有的、无法表达的爱都倾注在那个像斯嘉丽一般的小女儿身上,后来孩子去世了,他觉得全完了,他爱的太累了。于是斯嘉丽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个他,那个幽默,看待一切都淡然,爱嘲讽人,震惊亚特兰大,她爱着却又一直忽略的那个瑞特!结尾留给人无限遐想,斯嘉丽回到了塔拉庄园,那个无论有什么困难都是她的避风港的地方,我相信,斯嘉丽。奥哈拉,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后,会击败挫折,留住属于她那颗心的爱。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时代背景和人物代表性。每一个人的个性、态度将战争时期美国南方人民的生活、信仰、战争带来的苦难都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本书就像150年前的一幅历史画卷。不知不觉将我们带入其中,它的魅力让我陶醉,让我叹服。

《乱世佳人》如题,乱世中的佳人。它围绕着这位“佳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旧时代的更迭。一切关于旧时代,都会随风飘去,就像“众神的没落”,唯有历史上演的一幕,通过哲理文字的表达,永远不会失去那份淡雅古典、匀称和谐的古希腊式的美。

初二:李卓尔

第5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是一首诗,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诗中的丰富情感却是从冬天的浓浓诗意里酝酿出来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蜡梅是诗意中的一景。蜡梅中有开黄花的,有开红花的,黄的热烈,红的奔放。不管开黄花的,还是开红花的,她们都是冬日里的绝唱。蜡梅的香气淡淡的,幽幽的,没有牡丹的富贵之气,也无郁金香的邀宠之味。真不知如何夸赞这香气了,也许朱自清先生那句“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再恰当不过了。香气是蜡梅的品德,颜色是蜡梅的情操,然而真正铸就其灵魂的是她傲寒独立、“且教桃李闹春风”的坚强与高洁。不畏严寒是蜡梅的本性,只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在腊月一枝独放的用意。她不想与桃李争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只有诗人才知道她的内心。

雪也是冬日里不朽的意象。今年的雪下得格外大,诗意在白雪的世界里也就格外浓。“骚人搁笔费评章”的梅雪之争没有分出高下。我不是骚人,只是在寻觅雪的诗意罢了。虽然都是雪,不过也分为南北两派。北方的雪总是透着北方汉子的血性。“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都是名篇中关于北方雪的描写。当然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北方雪的血性。鲁迅先生说雪是有战斗精神的,“是死去的雨,是雨的精魂”。南国的雪便温柔了许多,也多了些诗情画意。“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西湖的雪是那样灵动飘逸,宛然一个妙龄少女,令多情的人无限遐想。

家乡的雪格外特别。我的家乡就全国而言,在南方;就南方而言,在北面。所以,家乡的雪既不乏南雪的诗情画意,又不乏北雪的战斗精神。家乡人在雪的潜移默化下,也就具备了雪的品格。国难当头,爱国志士辈出,雪的血性表现出来。雪也见证过家乡文人的凄美爱情。雪后初晴,水绘园中的香樟树发出一阵沙沙的声音,不知是才子的诗情化作,还是佳人的眼泪使之动容。

冬天里梅雪的诗情浓浓的,正孕育着充满诗意的春天。

第6篇

关键词: 中西电影 跨文化交际教学 电影 冰山理论 对比

一、前言

目前,跨文化交际在现实生活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外语学习的本质要求,还是时代的需要。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群体接触时,很容易受到文化冲击而产生交际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掌握对方的文化常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其浮于表面的现象而难以触及其本质,这就是我们时常提起的“冰山理论”:表面现象是“八分之一”,而情感、思想及文化底蕴是“八分之七”。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电影的取材和场景都来源于生活。优秀的原声影片是承载着各种文化现象的载体,除了有地道的口语表达,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源语国家社会、生活、宗教及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英语原声电影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获取文化知识,学生在“半真实”的环境中能真实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利用冰山理论对比电影《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冰山理论简介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文学作品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八分之一),水下的部分(八分之七)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在文化中,水面的“八分之一”主要指表面呈现的东西,包括人、事物及行为等;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指隐藏于文化内部的因素,包括观念、习俗等。“冰山理论”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简约的艺术。即略去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其二,小说家马原认为“冰山理论”的更内在的质素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他认为海明威提倡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空白理论不能混为一谈。

(二)《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

电影《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拍摄于1939年和1946年,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电影。鉴于此原因,两部电影从历史背景、拍摄方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大的可比性。

1.从历史背景而言,两部电影都是讲述的战争故事。《乱世佳人》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传奇故事,其中既包含黑奴解放运动的因子,又囊括美国由北向南蔓延的新兴资本主义运动;《一江春水向东流》描述的是发生在中国中的历史抗战故事,侧重点在于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

2.从电影的拍摄方法而言,两部电影都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一,两部电影都是根据时间线索来进行拍摄的,即对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都遵循战前―战争中―战后;二,两部电影都明显使用了对比的方法拍摄电影。例如,《乱世佳人》展示了很多幅塔拉庄园和十二橡树庄园在战前和战后截然不同的场景;而《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有很多的类似对比场景,最明显的是在王丽珍继张忠良抵达上海后,在何文艳的住所举行的宴会上,与宴会上风光无限的张忠良相比,在何公馆当女仆的素芬则显得贫穷落魄,只能厚着脸皮向厨师讨要剩饭剩菜给家里挨饿的婆婆和孩子吃,这时窗内的繁华奢靡和窗外寻找孩子抗生的素芬形成鲜明对比,真正符合了“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唱词。

3.两部电影都沿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戏剧表现形式。《乱世佳人》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和线性叙事方式,以女主人公斯佳丽和几任丈夫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明线,以新兴资本主义和南方旧贵族的斗争为暗线,阐述了一个生动的战争浪漫故事,折射出了以“from rages to riches”为中心的美国梦和美国国民精神;《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中国戏剧的传统叙事方式,用字幕清楚地交待出人物、事件和场景,并按顺叙的方式逐一铺开情节发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极少跳跃。正如导演蔡楚生所说:“我们中国人的艺术有我们自己的风格和习惯,我国的小说、诗歌在事件介绍、人物出场、情节处理方面都简洁而明了的,都是有因有果、层次分明、线索井然的;写诗作文,有所谓‘起、承、转、合’,节奏十分清晰明朗。我们的广大观众,不喜欢看如同某些外国作品那样跳跃很厉害,故弄玄虚的东西。”

(三)以冰山理论为基石来看两部影片的文化因素

作为影视文化,影片中的人物属于浮现于表面的“八分之一”中的文化因子,同时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等来体现隐藏的“八分之七”。女主角素芬和斯佳丽都经历过战乱中与亲人的生离死别,都在战乱的缝隙中艰难地求生,都有坚强的一面。但斯佳丽叛逆坚韧,有时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而素芬集中国传统女人的美德于一身,是一个难得的孝媳慈母。不同的外部表现必然有其内部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美国的个人主义根深蒂固,它深深影响了斯佳丽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事业观。这也是斯佳丽可以不顾他人眼光肆无忌惮地爱恋艾希里、勇敢地成长为新兴资本主义中一员的原因;其次,美国当时正处于南方农奴经济与北方新兴资本主义交战时期,新兴资本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决定了斯佳丽这个人物的个性塑造,这符合美国式英雄的成长经历;最后,《乱世佳人》也通过斯佳丽从战后不名一文到家财万贯的经历,展示了美国梦的精髓――“from rags to riches”和美国人所崇尚的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和个人成就等。而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芬则深受儒家文化熏陶,遵循孝、悌、忠、恕、礼等,将家庭置于生活的中心位置,以致于在得知丈夫叛国叛家后,愤而投江自杀;《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的东方家国故事,其悲惨的结局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反抗精神。

三、利用电影对比欣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电影主要从听、说两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语言的运用场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利用电影欣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通过欣赏各自题材的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运用能力,让学生流畅自如地使用英语,有效避免交际失误。

以《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前应先安排学生分别查阅这两部电影的大致内容、拍摄背景、主要人物等,以加强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和中国的了解,查阅资料时既能掌握一部分词汇,也能加深对历史背景的认识,一举两得。

其次,在学生充分了解影片背景的情况下,使用中英文双字幕放映。教师应在出现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和讲解,加深学生对该词汇用法的了解。例如,在《乱世佳人》结尾部分,瑞德在离开斯佳丽时,两人进行的经典对白(“R”指瑞德,“S”指斯佳丽)

R:“Frankly,my dear.I don’t give a damn.”

S:“I can’t let him go,I can’t!There must be some way to bring him back!I can’t think about it right now,I will go crazy if I do!I will think about it tomorrow!”

瑞德对斯佳丽说的话中,“not give a damn”是一种口语用法,意为“毫(或满)不在乎,根本不管那一套,漠不关心”。教师可以事先只给出英文词组,让学生根据当时的交际场景猜想这个词组的意思;然后进行讲解,并进一步使用例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组的运用。例句:Dorothy Parker wrote:I shall stay the way I am Because I do not give a damn.(多罗茜・帕克这样写:我要做我自己,因为我不在乎。)

从电影中的交际场景和例句的使用语气可以发现,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组时,一般是一种凛然、无畏的感觉。

斯佳丽的台词中有一句是“I will think about it tomorrow!”。从当时的交际场景看,斯佳丽说出这句话时并没有因为瑞德的决然离去而放弃他,她是勇敢的、坚强的。从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式英雄的内涵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至此,我们对比《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女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可以发现:她们同样被爱人抛弃,一个决定去勇敢面对和争取,一个却饮恨自尽。这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英雄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冲突、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冲突等。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既能丰富英语词汇,提高英语水平,又能通过掌握文化而大大提高交际能力。

电影观看后的课堂讨论环节也至关重要,此时教师应当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是充当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写的影评和观后感拿出来讨论,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主动构建影片中英语使用的交际意义,并通过中英文电影的文化对比,挖掘其深入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与跨文化交际中,以文化促交际,从深层次消除交际障碍。

五、结语

中西电影同中有异,既表现人类文化共性的一面,显示出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命运等主题;又展示人类文化差异的一面,产生世界上多姿多彩的文化。因此,通过观看原声电影,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进步的同时,也可以在一种“半真实”的环境里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璐.试论原声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 [J].民族论坛,2010,(8):60-6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3.

[3]刘燕茹.浅谈原声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141.

第7篇

优势香港市场很成熟

张伟雄:(港片低潮)十年前是这么说,现在也这么说。但你会发现很奇怪的,香港有空间让人想一些很古怪的东西,也始终有人肯去拼,始终多元化很重要。香港有这样的空间,就像《打擂台》,去年也有《抱抱俏佳人》,黄真真两部都是,先不想外面,先想香港的市场,也杀出了一条血路。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但游戏规则你不管它,也有东西会出来。

韦家辉:拍一些很强风格的东西……大部分时间是很难的,这个饼越大的时候越难的。如果以后再拍只聚焦在香港市场,可能越容易成功,因为香港市场其实挺成熟的。可能有些观众会告诉你,一些很科幻、千军万马的我不喜欢看,我喜欢看的是有质感、有些不同的电影,这时候你的戏可能就有空间。

隐忧本地制作投入低

陈果:本地制作就只能拍很小,除非你去影展,但制作费太贵,在商言商也只会亏钱。你资金独立,个人去做这个事,你也有生存能力才行。

张伟雄:我们实事求是,没可能像当年《阿飞正传》那样,给很多钱拍一部文艺片,现在没这种事情了。给年轻导演、发掘年轻工作者,也是中型的,没什么包袱的戏。只要有这个市场在,将来就会有变化,也要慢慢来。我觉得像黄真真,《分手谁爱你》很低成本拍,但也有一千多万票房,只要有这个梦就行了。

郭子健:如果是大一点的戏,就一定是华语电影。香港也回归这么久了。如果要地方特色的电影,你去四川拍戏也会有四川特色,香港人拍戏也是会有香港特色。

曾志伟:香港上世纪80年代最厉害的是中型电影……但中型市场题材广泛,观众选择性多了,就会有更多电影种类出来。《我爱香港开心万岁》投资只有2000万左右,但从票房上看,单从香港一地就已经收回成本。

机遇港片在南方更吃香

曾志伟:我拍了两年贺岁片之后,想将香港电影再慢慢做起来。《72家租客》、《我爱香港》在广州也有很好的票房,这不是因为香港题材,而是因为我用的是电视艺员,在北方人们可能会对他们陌生,但在南方能看到TVB,人们不会陌生。再加上我用了虎艳芬这样的南方演员,所以南方市场我们是能保底的。我们有一点小野心,说不要只拍香港电影,拍一部珠三角的电影,以前我们只是拍一部七百万人看的电影,但现在珠三角上映看的人已经多很多了。

第8篇

[关键词]《飘》;《乱世佳人》;斯嘉丽;勇敢

长篇小说《飘》(原著为Gone with the Wind,也译作《乱世佳人》)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1900—1949)的代表作,该作在1937年荣获普利策奖,1939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获当年奥斯卡八项大奖。目前,《乱世佳人》已被译成35种语言,75年来在全球已售出了上亿册。

电影《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女主人公斯嘉丽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纷繁复杂的人生,无情的战争终结了她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但她凭着勇敢和坚强,重返毁坏的庄园,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最终成为战后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可以说,小说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成长经历,同时也是那个历史时期美国南方各州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乱世佳人》之所以几十年以来魅力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其成功塑造了文坛上最耀眼的一位“乱世佳人”—— 斯嘉丽。[1]她的人格能够在女性世界中引起热烈反响,是因为她们心中都蕴藏着与之共鸣的心理结构,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斯嘉丽情结”。虽然斯嘉丽并不是个完美的人,她骄傲任性、自私自利,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她的喜爱,她魅力十足、敢爱敢恨、独立坚强,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形象,一个在历史的巨浪里奋勇拼搏、不服输、率真大胆、勇敢坚定的小女子。斯嘉丽不愧为战火中永不凋谢的野玫瑰——虽然命运一直让她在风中飘零,她却顽强地站稳了脚跟并开出了更加鲜艳夺目的花朵。

斯嘉丽人物形象剖析

几十年来,斯嘉丽令无数的观众着迷。但人无完人,斯嘉丽也有其优缺点,而一些学者和评论家较多地关注她人性中的缺点。笔者认为,斯嘉丽身上的闪光点要远远多于其身上的瑕疵,故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斯嘉丽的性格进行分析。

(一)斯嘉丽的任性叛逆

斯嘉丽是一个从小生长在美国南方庄园的贵族小姐,其父是爱尔兰移民,白手起家终成种植园主,而其母出身于法兰西名门望族。斯嘉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母亲也为她树立了道德教育的典范。按理斯嘉丽应该会是个举止端庄、优雅大方的大家闺秀。可事实上,淑女的各种品德在她身上一点都找不到。她向往外面的世界,不愿走一般人走的路,她拒绝女性塑身的腰带,拒绝与其他人一样生活。她任性而且极具反叛精神,这充分体现在她对“男尊女卑”等世俗思想的挑战上。可以说,对世俗的反叛深植于斯嘉丽的头脑中。她忍受不了父母给予的严苛的家庭教育,尤其不能容忍封建礼教中“女人对男人的依赖”,她质问:“为什么一个女孩子要找男人,就该装得这么傻呢?”[2]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欺骗性和虚伪性,也表达了斯嘉丽对于传统信条的痛恨之情,充分显示了她对传统礼教的反叛。同时,她还勇于反抗父亲强加给她的婚姻。其父与其他封建贵族一样,认为婚姻是为政治服务的,在婚姻中,家族利益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而爱情只是婚姻的附属物,必须等结婚之后才会有。斯嘉丽敢于与父亲唱反调,极力主张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因此她拒绝接受父亲强加给她的男人,也不接受父亲给她的房产。她敢于走出世故,不像其他女孩一样,与一个或许不是自己所爱的人,在平庸中完结一生。斯嘉丽这种勇于反对家庭包办婚姻制度、敢于追求个性解放的性情,充分显现了她敢于与传统世俗礼教决裂的决心和勇气。斯嘉丽的故事就是一个叛逆的故事,她叛逆母亲,叛逆正统,叛逆伦理道德规范,叛逆男权社会。[3]

(二)斯嘉丽的敢爱敢恨

电影《乱世佳人》主要围绕三个人物展开:斯嘉丽、卫希礼和白瑞德,而斯嘉丽与卫希礼和白瑞德的感情纠葛则构成了全书的主要情节。斯嘉丽从未放过对爱情的追求,从少女时代对卫希礼盲目而纯真的爱,到最后发现白瑞德才是她的真爱。首先,斯嘉丽对卫希礼执著而自私的爱。当少女时代的斯嘉丽遇到卫希礼时,就被他的神秘特性所吸引,因为卫希礼不是那种整天沉湎于功名和享受、不谙世事的贵族子弟,为此她在意念中为卫希礼披上了一件华丽的“精神外套”,里面包含了她对意中人的种种期望,于是她很快就深陷爱情之中,并勇敢地奉献着她略显盲目但非常纯真的爱。当她得知自己心爱的卫希礼要与别人结婚时,她并没有像一般的公主千金那样大哭大闹,反而显得非常冷静和果断,她要向即将结婚的心上人告白。在庄园舞会上,斯嘉丽主动约见卫希礼寻求两人独处机会,斯嘉丽终于说出了自己对卫希礼的爱。而卫希礼马上用手捂住了她的嘴,明确表示自己要同梅兰结婚了,拒绝了斯嘉丽的表白。她恼羞成怒,并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骂道:“我将到死都恨你,你这王八蛋! 你这下流坯!”[4]即便如此,她的世界里仍只有卫希礼一个人,即使在南北方即将彻底变化的时候,她所做的事情无一不与卫希礼有关。在卫希礼结婚后,她对他的爱依旧没有减退,她的爱是那么执著,并把这种情愫当作精神支柱。她甚至可以为了卫希礼,牺牲任何一切,不管卫希礼让她做任何事情,她都会答应下来。在卫希礼即将上前线时,托付斯嘉丽照顾他的妻子梅兰。虽然当时斯嘉丽感到非常残酷和失望,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照顾自己的情敌。甚至在炮火连天、孤立无援时,她毅然留下来照顾即将分娩的梅兰并助其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在这一过程中,斯嘉丽显露出了人性最美的光辉。她对于卫希礼的爱情其实就像水中花、镜中月那样虚无缥缈,但是她的这种真爱,并没有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因此,它是伟大和神圣的。

在她疯狂迷恋追求卫希礼的时候,真爱却悄无声息地降临。与白瑞德的第一次偶遇就给了她最特殊的感觉,而她却正沉浸在对卫希礼盲目的爱当中,完全无视身边的真命天子。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就是白瑞德,因两人有着同样的价值观。白瑞德总能激起她心中的波澜,而当危机降临时,也是他帮助斯嘉丽走出困境。从炮火战乱中救出斯嘉丽之后,白瑞德鼓起勇气向斯嘉丽表达爱慕之意,这也是白瑞德第一次向斯嘉丽表白。可是斯嘉丽并没有深深领悟这真爱,她甚至把白瑞德的这次表白当成白瑞德脱身去战场的借口。后来,白瑞德的第二次表白才让斯嘉丽醒悟,白瑞德才是她理想的爱人。梅兰的死更让她彻底醒悟,原来她爱的不是卫希礼的人,她爱的只是那份披在卫希礼身上的“幻想”。她再次回到白瑞德身边,并为他生下女儿邦妮,白瑞德为这份来之不易的爱而感到惊喜,他似乎又找到了留在斯嘉丽身边的理由。但不幸的是,随着女儿的意外离去,他最后只能带着满身的疲惫向斯嘉丽挥手告别。斯嘉丽经历了三次婚姻,她的婚姻之路是坎坷曲折的,但她对爱情的执著依然令读者感动。

(三)斯嘉丽的勇敢和坚强

斯嘉丽没有贵族小姐身上的娇柔做作,她勇敢而坚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培养了一种独立自强的性格,使得她在日后的重重困难面前仍然勇往直前。诚然,命运之神曾经对她非常眷顾,给予了她令人艳羡的美貌与聪明,但她同时也遭受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先后经历了情场失意、南北战争、两度守寡、家园破败、女儿邦妮的不幸夭折和丈夫的毅然离去等等,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屈服,从来都是坚强地面对现实,勇敢乐观地继续生活。她的那句“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已成为励志名言,其实活着本来就是个奇迹。战前那个美丽娇小的斯嘉丽不见了,经过战争和磨难的洗礼,一个勇敢坚强的斯嘉丽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并没有奴隶主阶级骨子里那些腐朽不堪的教条和信念,全凭自己坚强的个性和对红土地的挚爱而进行着一场一个人的战争。随着母亲的离世和父亲发疯,家园破败,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曾经的贵族小姐整天像黑奴一样辛勤地耕耘,甚至光着脚在荒地里刨土寻找食物;为了信守承诺,她毅然选择在战火中留下来照顾心上人的妻儿;曾经连袜子掉在地上都不需要自己弯腰去捡,却有勇气举枪杀死来犯的北方佬。父亲辞世后,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她能在备受创伤和打击之后决定白手起家从废墟中重建塔拉庄园,谱写了红土地上的辉煌篇章。

时至今日,影评家们对斯嘉丽人物性格仍褒贬不一,主要因为她的性格矛盾又复杂,她任性叛逆傲慢,却又勇敢坚毅;她自私贪婪,却又敢爱敢恨;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却又乐观执著。米歇尔笔下的斯嘉丽被刻画得鲜明活泼。可以说,斯嘉丽是战火中的野玫瑰。南北战争爆发前,她爱漂亮爱打扮也爱舞会,她任性甚至蛮不讲理,不允许她喜欢的男孩子喜欢另外的女孩,却又赌气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孩,此时的她天真烂漫,桀骜不驯。战争的来临改变了这一切,随之而来的是种种磨难,但是她没有屈服,逐渐成长为敢作敢为、有所担当的铿锵玫瑰。战争的残酷让斯嘉丽对金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赚钱,她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甚至挑战传统雇佣犯人来工厂做工。生活的惊涛骇浪没有让她屈服投降,反而使她变得更加坚强和刚毅。为了保护家人和保卫故土,她不顾一切地掩饰柔弱,并用智慧反抗战争。她从一个自私、爱漂亮、爱玩的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蜕变成一个热爱自己家园、有责任的勇敢智慧女性。

结 语

电影《乱世佳人》成功塑造了斯嘉丽这一女性形象。她算不上是一个温柔完美的女性,但是她是那样的真实自然。她敢于反对世俗传统,敢于向“男尊女卑”思想发起进攻;她敢爱敢恨,为了心中那份迷爱她愿意付出一切,却又一次次将爱她的人推向失望的边缘;她勇敢执著,为了家人生计,放下贵族小姐的颜面像农奴般劳作,并用双手重建破败的家园。虽然斯嘉丽是矛盾的统一体,但观众还是不能不被斯嘉丽身上散发的巨大魅力所倾倒,因为她是生活的强者,更是战火中永不凋谢的野玫瑰。

[参考文献]

[1] 周洪洁.生活的强者:重读《飘》中郝思嘉的形象[J].重庆工商学院学报,2009(07).

[2]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M].Pan Book Ltd.,1974.

[3] 柯云路.童话人格[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第9篇

一提到七台河,就会想到它是一个煤矿。那里能有什么好的?只能是煤烟满天飞,抹哪哪都黑。其实,那都是想当然的结果,等你真到了七台河,才发现那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怡人的好地方。

驱车临近七台河的时候,就会看见巍峨的群山旁是一条绵延的桃山水渠,跨过这条宽阔的河道,就进入七台河的区域了,市区周边正在大兴土木,进行棚户区改造,放眼望去,群山环绕、高山流水,高楼簇立,繁花似锦。

在七台河市区内,桃山、仙洞山、万宝山成“品”字相拱在市区周边,万宝湖、桃山水库如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两端,在这“三山两湖”的映衬下,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独特山水园林风光,这里还被授予省级园林城市的称号。

清晨醒来,推开高层住宅的轩窗,一个油墨重彩、清新娟秀的画卷就呈现在眼前,不远的前方,就是层峦叠嶂的山峰,朵朵浮动的白云似飘逸的仙子,舞动着妩媚旖旎的长袖,在群山峻岭间旋飞缭绕,明媚的阳光穿透清晰地空气,反射在亮洁瑰丽的高楼大厦、红墙绿瓦上,街道旁的垂柳泛着新绿,路边蜿蜒的河水涓涓地流向远方,一缕缕清新的风拂面而过,令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

这个小城只有92万的人口,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个区域里,早在远古商周时代,就是祖国古老民族之一肃慎族的地域。曾经历了满洲、渤海国、辽等时代,上下几千年,尽管近日的七台河尚存的遗迹微乎其微,但在这片领域里曾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国盛民衰、歌舞升平、衣香鬓影、战鼓雷鸣、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壮丽场面。

如今的市区内,仍保留了丘陵地带的地貌,街道坡度很大,在街上看不见骑自行车的人,只有动力摩托车、汽车才适合于这样的地势街道。繁华的商业地段要数步行街了。步行街上人流传动,熙熙攘攘,街道两侧的商铺里也很繁华,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拿服装来说,人们常穿的比如:哥弟、玖姿、粉红玛丽、雅戈尔、沙驰、金利来等等都在陈列之中。

在市区内生活,要想爬上,用不上走20分钟的路程,就能走到仙洞山或者桃山,仙洞山方圆大约4公里路程,山里种植着苹果林、山梨林和樱桃林,环山道都已经铺成了水泥路,附近的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到这里晨练散步,环山走上一圈,也就1个小时的光景。这里成了人们修身养性的好场所。

紧邻着仙洞山,就是桃山水库,水面很宽,蜿蜒曲折,沿着绵延的群山,悠悠荡荡的河水不缓不急地漂流着,登高远望,让人心灵得以舒缓宁静,身心得以放松安宁。

这就是我意想不到的北方小城——七台河。在我的印象中,要想找到有山有水的城市,只能去南方,比方说桂林,那里的山很有特色,每一个山体都是独立的,像一个个秀丽的车模一样,给世人展示最婀娜的一面,再比方说丽江,来到丽江,你就来到了一个梦里水乡,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午后都会有清澈的小溪流过,从高空往下看,美丽的丽江被镶嵌在纵横交错的河道里,显得那样亦真亦幻,朴素迷离。而俊秀的七台河正是桂林和丽江的缩影。

我为我们北方有这样的山水小城而感到欣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七台河,就像北方的一位佳人一样,亭亭玉立在茫茫的旷野上,倾人、倾城、倾国,不可多得。

第10篇

当斯佳丽握紧双拳从土地上缓缓站起,咬牙对着天空发出誓言时;当斯佳丽宛如一只张牙舞爪的猫奋力搏击北佬时;当斯佳丽得到他人称赞而露出狡黠的笑容时;当斯佳丽伤心欲绝地伏倒在地毯上却又马上缓缓抬起头自我鼓励时――她身上的女性品质,无不熠熠生光。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觉得斯佳丽怎么能算得上是佳人,虚荣、残忍、自私、无知,有这么多令人讨厌的缺点,反而对玫兰妮抱有特别的好感,她善良、仁爱、宽容、勇敢,简直像个天使,才应该成为女性的榜样。可当我再次温故这部影片,渐渐感受到了斯佳丽的魅力。她的缺点变成了一种真实,而玫兰妮却像童话,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之中。

经过战乱、饥饿、压迫后的斯佳丽,不再是当初那个十二橡树园下的单纯少女,她为一家的生计而变得无情。吆喝妹妹们种植棉花,甚至为接揽一个工厂而扼杀妹妹的幸福,委身于一个老男人;为了金钱逼着朋友们还债,奴役囚犯,一个人驾马车抵抗北佬。这时的她是残酷坚韧的,是会为了梦想而不择手段的。但她仍旧充满幻想,幻想她以为爱着的温文尔雅的阿希利能够回到她身边,幻想以为阻挠他们的只是礼教,而全然无视瑞德对她的一片深情。当她沉湎于豪华的生活而感到满足时,她的虚荣引起自己内心的契合,她没有掩饰,没有做作,就是很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到真切与共鸣。同时,她也有善良的一面。当她可以尽快逃离硝烟回到更平静的家园时,她记起了自己曾经的许诺,留了下来挽救了玫兰妮母子俩,不辞辛劳。当她在流产后失去女儿美蓝时,当玫兰妮死后她猛然醒悟阿希利爱的不是她、而瑞德又离她而去时,她并没有绝望,而说出了“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话,记起了父亲曾说过“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在土地的包容中释怀,多么伟大乐观的女性!影片在斯佳丽与玫兰妮的对比中,烘托出了斯佳丽的人格魅力,完美地塑造出了这样一位女性:虚荣贪婪自私却又真实坚忍强大,像狡黠的猫一样让人讨厌让人爱。几近拥有完美缺点的完美女性,不失为女性的模范啊!

同时,本片中的男主角瑞德也在阿希利软弱的映衬中凸显了潇洒、玩世不恭、敢爱敢恨的真性情。他并非莽夫,在南方人都骄傲得头脑发热时,他能够冷静分析当局,知道当时参军是多么不明智之举。他也并非懦夫,当他看到这么多南方兵为保卫国家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他也被震撼,于是在半路与斯佳丽吻别。

如果没有玫兰妮的淑女风范,怎能体现出斯佳丽的桀骜不逊;如果没有阿希礼的懦弱,怎能体现出瑞德的潇洒倜傥呢?

影片还塑造了黑人奶妈、父亲、男仆、医生等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他们的善,犹如黑暗中的点点光亮。

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不要被不真实的幻影所欺骗,只顾纠结抱怨,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像斯佳丽那样,刚强,真实,乐观地活下去,热爱生活,充满希望。

天空似被染色的画布晕染开,以流向这片广阔厚重的土地的写意姿态静止,所有的爱恨在这刻沉淀,在最后一道晚霞中消融。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11篇

关键词:武侠电影;音乐;赏析

一、引言

一幅幅刀光剑影的江湖画面,一段段恩恩怨怨的儿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盖世神功,一座座侠肝义胆的英雄塑像,武侠电影带给了我们这些神奇。武侠电影音乐是专门为武侠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武侠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武侠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使武侠电影观众把听觉形象与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和享受。我国武侠电影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我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我武侠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

二、当前我国武侠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武侠电影音乐应服从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武侠影视作品特定的主题思想、内容情感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表现需要,并与其有机结合,从而在内容情感上呈现出某种特定性。武侠电影音乐可以根据武侠作品表现的需要随时改变自己的结构形式,根据不同的情节、人物、环境,运用不同情绪的音乐去渲染和表现。武侠电影音乐往往可以运用分散穿插的结构方式,在特定的人物活动或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穿插点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此外,武侠电影音乐的艺术效果必须通过武侠电影艺术整体各构成元素的有机融合去实现,通过与画面、人物语言和音响的共融,去服务于武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

总的说来,武侠电影音乐可以为武侠电影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以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武侠电影音乐在发挥渲染气氛的功能时,通过音乐这种听觉手段为影片部分或者整体地创造某种气氛,增强听觉感受,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气氛对于音乐和画面而言,既抽象又具体,而武侠电影音乐就是把这种难以捉摸的情感色彩,借助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使武侠电影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三、近期主要优秀武侠电影音乐赏析

《黄飞鸿》系列电影可以说是我国武侠电影作品中电影音乐的成功运用的代表之一。在《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的歌曲或以此改变的旋律反复出现,将威武中华男儿的形象传颂四方。音乐作为声音主导动机的关键环节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方面走在前列,同时也是烘托氛围、创造节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从《卧虎藏龙》的获奖,到《英雄》的中西合璧,到《十面埋伏》的好评,再到《功夫》的不断创新,武侠电影音乐从单纯的民族乐器的突现已经发展到交响式的中西合璧新民族风情,在大众文化中得到广泛流行。

张艺谋的武侠作品《十面埋伏》从中国古乐中汲取了很多特殊音乐元素,是出色利用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的典型代表制作,其中最突出的是运用了奇崛而独具震撼力的琵琶曲,在影片中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强烈作用。《佳人曲》这段二胡和琵琶协奏曲在《十面埋伏》中被一再应用。片尾小妹死后也响起了金捕头悲伤的歌声。《佳人曲》中的佳人和小妹的形象是互相映衬的,南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貌。

作曲家谭盾充分地发挥了自己跨越中西、古今不羁的创作特长,在《卧虎藏龙》和《英雄》中使电影配乐发展到交响式的中西合璧新民族风情。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反映了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让人感觉人即是江湖,人的爱情和人生也如江湖一样不可把握。在《卧虎藏龙》中,大部分音乐旋律单纯、朴素、统一,和声简单明了,配器清淡。《卧虎藏龙》选用了多种中国民族乐器进行补充,使整部影片的配乐统一而富有变化。《英雄》中的电影音乐也是一次视听的盛宴,是视听艺术的大胆实验。《英雄》从头至尾有一支主旋律萦绕在人心头,时而凄切、悲凉,时而雄浑、激越,时而像如泣如诉的马头琴讲述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传奇。影片中,作曲家谭盾发挥自己跨越中西、古今不羁的创作特长,让这些乐声彼此对话。影片一开始,出现了交响乐与鼓声相间的“序曲”,西洋交响乐宛转流露出二人转的曲调。而东方的鼓点却打出爵士、摇滚的节热“棋馆古琴”的一幕,使小提琴和中国古琴的乐声2000多年以来首次融合到一起。

周星驰的影片《功夫》在武侠电影音乐的运用中又创新了一步,近年来首次运用了不少时代的音乐,令人亲切,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激情。周星驰的《功夫》带来的这些怀旧音乐是扎根民族,扎根民众,扎根中华文化的,只有如此,电影音乐才会有生命力。在《功夫》中,激昂慷慨的音乐几乎贯穿整部影片,尤其是在精彩的打斗时,每每有振奋人心的民乐响起。影片中出色地插入了《闯将令》《小刀会组曲》。《闯将令》以高亢的唢呐引领,具有逼人的豪迈气势,非常适合在武侠片决斗时刻引用,这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粤语武侠电影中经常采用。《小刀会组曲》受到香港武侠导演普遍欢迎,它本是舞剧《小刀会》的配乐,但因其慷慨悲壮的基调和浓厚的民族色彩而成为民乐经典。此外,《四川将军令》《十面埋伏》《东海渔歌》以及《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都能够使人不禁油然而生一种男儿当自强的豪情。

四、总结

我国的武侠电影一向留意于细腻的表达手法;我国的民族音乐,纯净而深邃,文化底蕴深厚,在表达细腻感情时如玉一样温润婉转;抒发激情时,似山河般坚定壮阔。这独有的特色与我国的武侠电影正是相得益彰。总之,武侠电影音乐是武侠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是武侠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今后,在导演们和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武侠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在武侠电影中发挥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参考文献

1.韩璐.论武侠电影的声音艺术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2.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1)

第12篇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诗性精神

在人们的心目中,林黛玉仿佛就是一个整日流眼泪、耍小性的气量狭小的小女子,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绝不能代表林黛玉性格特征的主要方面,林黛玉的精神实质是中华传统诗性文化的代表,是具有诗性精神的绝代佳丽。

一、林黛玉诗性精神的渊源

“诗性”一词出自维柯的《新科学》,是指原始民族所具有的特殊的、惊人的文化创造能力,它具有诗的精神。钱志熙先生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认为:“所谓‘诗性精神’,就是指主体所具有的诗的素质、艺术创造的素质。”[1]主体所具有的诗的素质就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其内涵不仅仅指作诗的才能,更应该是一种审美的能力、高尚的人格、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识和不屈不挠的反抗意志。

这种诗性精神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生生不息,不绝如缕。又因中国北方儒家文化繁盛,世俗功利文化更易于在北方流行,而边远地区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受儒家文化影响相对较小,中华文化中的诗性文化更易于流行,特别是在富足的南方,人们在消除了贫困之忧后,诗性文化更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刘士林先生即云:“北方话语哺育了中国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从江南话语中则开辟出这个以实用著称于世的古老民族的审美精神一脉。”[2]林黛玉就是在江南诗性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浓厚诗性精神的奇女子。

首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是以南方女子为原型塑造的。第三十七回探春云:“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潇湘妃子”是探春送给林黛玉的雅号,从中可以看出娥皇、女英是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型之一。

《红楼梦》第三回中又有黛玉容貌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贾宝玉据此又送给黛玉一个“颦颦”的雅号,是说黛玉病如西施,则西施亦是黛玉形象的原型之一。

《红楼梦》第一回又云林黛玉的前身是一株绛珠仙草,而据专家考证,绛珠仙草和《楚辞・山鬼》中的女神所采之“三秀”实为一物――灵芝,黛玉也和《山鬼》中的女神一样多情善感……则《楚辞・山鬼》中的女神也是黛玉形象的原型之一,故解庵居士在《石头臆说》中云:“《红楼梦》一书,得《国风》、《小雅》、《离骚》遗意,参以《庄》、《列》寓言,奇想天开,戛戛独造。”[3]

其次,林黛玉的出生地正是最具诗性精神的江南名城――姑苏,这块热土培养了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浪漫特质和审美情趣的诗性精神,刘士林先生云:“江南之所以成为江南,或者说江南文化的最高本质恰在于要比齐鲁的‘礼乐’多了些什么。在我看来,与人文积淀深厚悠久、‘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礼乐之邦相比,它多出的正是几分‘越名教而任自然’、最大限度地超越了文化实用主义、代表着生命自由理想的审美气质。……在中国区域文化传统中,正是由于充分关注到人的审美需要,才使得江南文化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诗性与审美代表着个体生命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实现,所以说,人文精神发生最早、积淀最深的中国文化,是在江南文化中才实现了它最高的逻辑环节,以及在现实中获得了最全面的发展。”[4]张兴龙先生亦云:“在历史上的审美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只有江南文化是最名副其实的审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而不是同为南国的巴蜀、荆楚、闽粤,演绎出了宗白华先生所说的‘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5]地域环境无疑对林黛玉的诗性精神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也是黛玉诗性精神形成的原因之一。

再次,林黛玉出生名门,《红楼梦》第二回云:“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已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黛玉出生高贵,又是书香门第,从小被当男孩儿抚养,饱读诗书,气质自然高华,这是其诗性精神养成的又一因素。

二、林黛玉诗性精神的具体表现

具体说来,林黛玉的诗性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趣高雅,志节不凡。《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有一段描写:“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却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面对如此幽静之处,贾政忍不住说道:“这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而在众女儿搬进大观园时,林黛玉欣赏的就是这一幽静的处所,《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道:“黛玉正盘算这事,忽见宝玉一问,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而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品节的象征,故黛玉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不仅仅反映了林黛玉的审美情趣,也象征着林黛玉的品行如竹子一样有节。

林黛玉又有芙蓉花之称,而芙蓉又名莲花,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赞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由此可知,莲花又象征了黛玉高洁的品行,其清高孤傲的性格也最适合做芙蓉花神了。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在“黛玉葬花”一节里表现无遗,《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这样的描写:“宝玉笑道:‘来的正好,你把这些花瓣儿都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罢。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了。’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犄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落花是女子的象征,更是黛玉自己的象征,其葬花即是表明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故其《葬花吟》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

在林黛玉的诗词中有《咏菊》《问菊》《菊梦》三首吟咏的诗,在这几首诗中,林黛玉不仅表达自己孤标傲世的情怀,还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倾慕之情,如《咏菊》中的“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梦》中的“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傲霜不凋,是黛玉气节的象征,而对陶渊明的倾慕,表明林黛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竹子、莲花、都是品行高洁的象征,林黛玉对竹子、莲花、的喜爱,既是其高雅情趣的表现,也是其志节不凡的象征。

2.重情轻物,情如生命。林黛玉对情的珍重,一方面表现在其对人情冷暖的重视,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当林黛玉得知最后两朵是别人挑剩下的时候,她当即说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以往的评论家大都认为这一段表现的是黛玉的小性儿,其实,这其中何尝不蕴含着黛玉的自尊,更蕴含着人情的冷暖,说明黛玉渴盼着人间的温暖与关爱。

另一方面,林黛玉对情的重视还表现在其对亲情的渴盼上。林家人丁稀少,黛玉又自幼丧母,父亲也中道离世,黛玉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孤苦无依的生活,这使其内心特别容易产生对亲情的渴盼之情,《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黛玉自怨自艾其“无父无母,无兄无弟”,当黛玉看到宝钗有母疼爱、有兄照顾时,只能自叹不如,内心不由自己地产生一股悲凉的感情;而当黛玉和宝钗尽释前嫌时,又非常温馨地叫薛姨妈为娘,其对温暖的亲情的渴盼显露无遗。

当然,林黛玉最珍视的还是她视如生命的爱情。王昆仑在《林黛玉的恋爱》一文中云:“林黛玉似乎不知道除恋爱以外,人生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生活内容,也看不到恋爱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她把全部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中,呼吸着咀嚼着这里边的一切,从这里面酿造出她自己的性灵、嗜好、妒恨,以及她精巧的语言与幽美的诗歌;以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6]蒋和森《林黛玉论》也云:“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她似乎除了爱情之外,就不知道世间还有其他任何的哀乐。”[7]李辰冬在《林黛玉》一文中亦云:“林黛玉的人生观完全同宝玉一样,只求一个爱。贫富贵贱,兴衰际遇,也是不闻不问。”[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恋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其和宝玉自小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两小无猜、自然而然培养出来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一经产生,对于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来说就是生命中的唯一,让其难以割舍,使其不得不在任何场合维护自己的感情,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卫。

黛玉在重情的同时,她对物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轻视。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宫花是皇宫所赐,应该是极为珍贵的,即使不那么精美,也是荣誉的象征,黛玉却对其十分轻视:“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却问是否单独送给她的,以此来探询其在贾府的地位,是否受到别人的尊重,这说明其看重的是人情的冷暖,而不是物质的享受。又如第十六回写道:“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n_香串珍重取出来,转送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遂掷还不取。”黛玉对感情坚贞,不愿为物欲所玷污,既不管此物是什么贵人的,也不管此物有多么珍贵。而在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之后赠送给黛玉两条旧手帕,黛玉却十分珍重:“这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想道:‘宝玉能领会我这一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由不得余意缠绵,便命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黛玉还在这块旧手帕上题写了三首饱蘸血泪的诗歌: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这说明黛玉明白虽然手帕的价值不高,其中却蕴含着宝玉的深情,这两条旧手帕见证了他们的爱情,黛玉对手帕的珍惜就是对她和宝玉之间爱情的珍惜。对此,王昆仑先生在《黛玉之死》一文中即云:“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9]在宝钗的现实精神的比较之下,黛玉的诗性精神更加鲜明生动。

3.热爱自由,具有反抗精神。明清是理学统治的时期,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被视为洪水猛兽,为统治阶级所不容。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的贾母就曾借对才子佳人戏剧的评论发表自己对自由恋爱的鄙视:“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像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的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却对这些清规戒律视而不见,一任自己的情感自由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反抗精神。在第二十三回,黛玉和宝玉共读《西厢》,“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可以说《西厢记》、《牡丹亭》等传情作品是宝黛爱情的启蒙老师,正是在王实甫、汤显祖等人“以情反理”观念的影响下,宝玉和黛玉走上了自由恋爱的道路,显示了他们对个性解放的渴盼,也彰显了他们热爱自由的天性。

但这条自由恋爱的道路并非金光大道,也不是毫无阻碍的坦途,其中充满了荆棘和艰难,没有抗争的勇气就很难到达光明的目的地。首先,黛玉要和天定的“金玉良缘”相抗争,虽然她和宝玉前生也有“木石前盟”,但海誓山盟毕竟是私定终身,难以和众人心目中完美无缺的“金玉良缘”相媲美。黛玉却不顾世俗的偏见,以其瘦弱的身躯、敏感的心灵对抗着来自宝钗和湘云的压力……其次,黛玉要和封建家长们相抗争,当贾府上层决定先给宝玉完婚,再给黛玉找人家时,按照常理,如果黛玉服从家长们的安排,心安理得地嫁入一个平常的人家,也许黛玉会过上如常人一样的生活,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但那就是一个寻常的女子,而不是视爱情如生命的黛玉了。当她听到宝玉结婚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的道路,以此来殉自己纯洁无暇的爱情,以此实现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人生理想。

尽管黛玉生活的环境是“风刀霜剑严相逼”,但黛玉却从不屈己从人,仍然是我行我素,洁身自好。其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其对封建家长的反抗,表明了黛玉对自由的热爱,彰显了其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三、结语

脂砚斋在《红楼梦》第八回回评中评黛玉云:“用此一解,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裙钗矣!”[10]足见黛玉兰心蕙质、冰心玉洁的诗性精神早已为人所知。而现代人常以庸人的现实的角度去曲解林黛玉,误把林黛玉日常生活中的敏感气质当作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总之,林黛玉的个性特征不是小心眼、爱哭闹、不识大体,她绝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女子,而是一位情趣高雅、志节不凡、重情轻物、热爱自由、敢于反抗的具有诗性精神的大家闺秀与绝代佳丽!

注释:

[1]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一粟编:《红楼梦研究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84页。

[4]廖明君,刘士林:《在江南探寻中国民族的诗性精神――刘士林教授访谈录》,南宁: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30页。

[5]张兴龙:《江南文化的区域界定及诗性精神的维度》,南京: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第75页。

[6]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7]蒋和森:《红楼梦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8]李辰冬:《知味红楼》,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9]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