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茨威格的名言

茨威格的名言

时间:2023-05-30 10:5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茨威格的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茨威格的名言

第1篇

1、忠诚是人生的本色。——清·黄宗羲

2、与恋爱相同,忠诚也常常会有被肚子左右的时候。——茨威格

3、你若想证实你的坚贞,首先证实你的忠诚。——弥尔顿

4、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驴的耐力,患难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谊的忠诚。——米南德

5、一片忠诚是长寿之本,满怀善良是快乐之源。——佚名

6、忠诚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塞内加

7、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清·魏裔介

8、客户满意不等于忠诚!——余世维

9、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维吾尔族

10、世上没有百分之一百的忠诚。—— 张小娴

11、大块的石头,是忠诚的标记,因为它不会使人跌倒。——伊朗

12、人生最可爱者惟其人之忠诚。——教洛基

13、胸怀忠诚比漂亮有钱强。()——蒙古

14、钱财的奴隶决不会对上帝忠诚。—— 托·布朗

15、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16、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埃勒里

17、无知是忠诚之母。—— 亨·科尔

18、爱情要用忠诚播种,友谊要用谅解护理。——米南德

19、忠诚因为努力的狂妄而变得毫地价值。——莎士比亚

20、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左拉

21、金钱买来的忠诚一定会被金钱所收买。——塞内加

22、对真理之神的忠诚,胜过其他所有的忠诚。——甘地

23、先求忠诚再求能力,更加安全。——曾仕强

第2篇

1、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7、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8、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9、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艾肯

20、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21、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2、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23、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24、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25、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26、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爱迪生

27、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28、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2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30、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31、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3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3篇

[关键词]癔症 父亲缺位 父亲的律

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中说“我写作最大的乐趣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展现人们的性格和人生”,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女主角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细心照顾和关爱,表面上这似乎与她的个性形成无甚深关系,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她的心理构成就会发现“父性丧失”的经历已经在她的无意识中形成了极大的创伤。她的害羞,胆怯,自我封闭都体现了心理学上偏执狂和强迫症的症状,这些都与父亲心理上的缺位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阐释这个问题,我将主要讨论以下的两个问题:女性性格发展中父亲的功能以及女主角性格中父亲缺位是如何导致她的人生悲剧。

一、女性性格发展中父亲的功能

父亲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性格构建和欲望引导上。对女孩而言,恋母情结在此处转化为恋父情结――希望自己能代替母亲的角色,而对父亲有一种性的欲望,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渴求自己所没有的父亲石祖的欲望。根据雅克・拉康,著名的法国精神分析家的理论,随着后来父亲的介入,女孩们发现了性别的不同,并且怀疑是母亲剥夺了她们的石祖而不是事实上的父亲从而使她们进入了恋父情结中最重要的阶段:情结,开始了她们寻求石祖的欲望和过程。通过。女性有了选择正确的对象能力。拉康认为父亲在这里并不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个能指即一种构建象征界的规则称之为“父亲的律”是进八象征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意识到“父亲的律”,女性才能认同自我去建立象征界――用语言很好的诠释自身,否则她们就无法战胜的威胁以及恋父阶段的混乱,而这个阶段正好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时刻。通过父亲的功能,女性能通过父亲的超我获得一种可以打破与母亲关系的能量从而帮助她们成功渡过恋父阶段,更顺利的去发展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超我,即弗洛伊德说过的“意识的声音”。

父亲缺位极大的影响着女性发展自身性格的过程,有时甚至可能形成潜在的癔症。拉康曾指出在癔症患者的心理机制中,根本没有建立起“父亲的律”。大多数父亲缺位的女性就在心理体系中建立“父亲的律”这一概念上有很大的困难,她们沉溺在想象界中对父亲的欲望,尤其是对父亲石祖的欲望里面,希望以此来弥补打开潜伏期和压制超我形成的焦虑。通常她们的恋父情结中包藏了一种隐忍的欲望,希望生一个父亲的孩子作为自己的礼物来弥补自己不完全的遗憾。因此父亲缺位的女性都有个共同特征:她们易于爱上有成熟感和安全感的男人,这事实上可以看作是对缺少父亲参与早年生活的补偿。弗雷克,弗勒,马琳,米勒等人做的研究表明心理上父亲缺位的女性更容易早孕,在约会中产生焦虑,也有更多的倾向成为同性恋。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父亲在女性形成健康性格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父亲缺位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角性格之影响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塑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女主角,由于父亲缺位的影响,她的性格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她心甘情愿吞下了命运的苦果,坚信这是唯一的出路:同时她也诅咒并试图去改变命运,虽然最终仍是失败。她的性格在那些在恋父阶段中父亲缺位的女性中极有代表性,显出了妄想和强迫症的综合症状。

1 因父亲缺位产生的强迫症如何影响她的命运

强迫症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角来说是她坎坷命运的催化剂,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强迫症是脑中两种相反欲望的妥协物。强迫症有多种形式,此处主要表现为女主角性格上的强迫封闭。当她搬去因斯布鲁克与母亲和继父同住的两年中,她完全的封闭了自己过着一种囚犯和流放的生活。每个人对她都很好,但她却拒绝了所有的善意而选择关闭自己的心:

“我不愿过幸福的舒适生活,我把自己埋进一个自我折磨、寂寞孤独的阴暗世界。我拒绝参加音乐会或者快乐地结伴郊游。我差不多连门都不出。”

我们发现她的自我封闭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一种欲望的妥协,对父亲替代品的渴求与现实的诱惑之间的妥协。这种强迫症同对父亲缺位的遗憾也有着极深的关系。为了填补这种遗憾,她把所有的爱投射在新邻居身上将其视为父亲的替代品。一旦她离开他,自我封闭就成了维护想象界中爱的对象的唯一武器。强迫性自我封闭让她更深的陷在想象界中,但她的强迫症中混有着妄想症的特品,二者共同决定着她的命运。

2、分析父亲缺位导致的妄想如何影响她的性格而产生的人生选择

妄想症影响了女主角人生选择,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并最终导致毁灭。一般妄想分为两种,一是慢性的精神疾病,伴有一定的抑郁但无损智力。患有这种妄想的人在性格上多表现为害羞,紧张,冷漠且沉溺与幻想。另一种是偏执,坚定自己认同的东西尤其是爱的对象。妄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恋父或恋母情结的衍生物,因为妄想主要多发于想象界阶段。针对父亲缺位的女性,拉康曾指出她们没有建立起“父亲的律”的概念,更不要说借此打破想象界的束缚而进入象征界最终达到实在界的范围。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主角身上有着这两种妄想的迹象。

沉溺于妄想也许是女主角性格中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在这种幻想之中她爱上了邻居作家开始了无尽的等待,在信中,她回忆:

“我在脑海里想象你的形象:你是位戴着眼睛、留着长长白胡子的老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肯定你是漂亮的,应为我把你想象成为一位老人。”

可以看到这时她期待的是一位知识渊博,举止幽雅的老人。但是为什么她不由自主地想象他是位老人呢?其实她对老人的幻想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她试图弥补早年丧父的遗憾。精神分析家现在已经注意到父亲缺位的女性有一种倾向去找一个就像父亲一样成熟肯定的男子做伴侣。在女主角的身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恋父情结的影子。因为这种父亲的丧失,她在无意识中有种强烈的欲望去抓住一切可以代替父亲以及他的石祖的东西。这样,从一开始她讲邻居当作了爱的对象,赋予其父亲的角色。尽管最后发现想象锚了――新邻居是位只有25岁的年轻人――但这种幻想可以满足她追寻像父亲那样的爱的对象的欲望,自然地她将爱转移到这个年轻邻居的身上,希望以此找回没有父亲的悲哀。

执爱是她性格中最显著的特征,也正是这种执着注定了她的毁灭。有人也许会质疑她为何只爱这个男子,就算分开多年,就 算他认不出她,她仍保持从13岁起开始的忠实。为了他,她拒绝了绅士的求婚:

“在我的下意识里,我还一直做着往日的孩子梦,你也许还会把我召唤到你的跟前,只是为了你的一声召唤,我要保持自己的自由。”

正如我上文提过她成长在一个单身家庭,早年丧父的伤痛在无意识中留下了一个需要父亲的欲望。最终,当她找到一个可以治疗这份伤痛的人,她又怎么可能轻易放手呢?只有首先满足她的欲望她才可能产生爱其他人的移情,否则,父亲缺位形成的创伤会阻碍她的移情。她的悲剧也在于她相信这些伤痛可以通过生一个他的孩子而减轻,这是她执爱的另一种方式。拉康将这种行为归因于未完成的恋父阶段。她们常易将孩子看作是父亲石祖的替代品。本书的女主角也一样,她内心的欲望让她希望生一个孩子作为失去父亲石祖的补偿。在她的独白中,我们可以透视她的欲望:

“他是你生的,但他再也不是我无法控制的你了而是那个永远跟我的身体结合在一起的你了。因此我把此事瞒着你:因为你再也无法从我身边逃跑了。”

尽管如此,她并没有意识到就是她这种用孩子来弥补爱人的欲望直接导致了她的悲剧。随着孩子的消逝,她也就丧失了替代父亲石祖的能指。

三、从精神分析角度理解父亲缺位对女性性格影响的重要性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父亲缺位对女性个性发展是第一次从心理机制入手对父亲的功能的探索。拉康认为,没有父亲的介入,女性无法建立“父亲的律”这一能指概念,无法进入到言说为主体的象征界。经历父亲缺位的女性一般都会沉浸在自己的想象界中,幻想父亲和他的石祖当作这种缺损的补偿。因此她们无法完成恋父阶段,害怕的焦虑会伴随一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女性或多或少表现出一种神经症的症状例如妄想和强迫,这其实是在无意识中希望找到父亲替代品,至少是他的石祖的强烈欲望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妥协。这种妥协会塑造出害羞,固执以及自我封闭等性格对她们在人生和行为选择上造成伤害。有研究表明,父亲缺位是青少年早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女孩和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人际交往和约会中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使她们无法享受亲密的关系。

从精神分析这个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性就是它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心理之路。我们知道父亲如何在女性发展良好性格上起重要作用。那么父亲就有一种责任更多的参与照顾自己的孩子,通过互动给孩子树立榜样,在无意识在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机制。如花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学习。分析家们建议父亲更多的和女儿做沟通,通过语言来构筑和谐。拉康的他的讨论班中有句名言“无意识像语言那样构成。”言说可以帮助主体逐渐进入无意识中,找回自己,重构自我和超我。因此父亲要鼓励女儿多说。这种内在感情的宣泄能够使主体中因父亲缺位导致的伤痛愈合。许多精神分析个案都证实了这点。一旦不再抵抗言说,她们的症状要么消失要么减轻。

第4篇

关于青春期的名言(经典版)

1)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作者:欧文

2) 时间是一种冲淡了的死亡,一帖分成许多份无害的剂量慢慢地服用的毒药。最初,它会叫我们兴奋,甚至会使我们觉得长生不老--可是一滴又一滴一天又一天地吃下去,它就越来越强烈,把我们的血液给破坏了。即使拿未来的岁月作为代价,要买回自己的青春,我们也办不到;时间的酸性作用已经把我们改变了,化学的组合再也不是跟原来一样了。作者:雷马克

3)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作者:(唐)杜秋娘

4)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作者:马克思

5)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6) 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作者:别林斯基

7)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结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作者:歌德

8) 幸福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实际的方面,就是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也就是说,头脑清醒,不干蠢事。作者:冯塔纳

9)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裉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作者:雨果

10) 如果你的心灵很年青,你常常会保持许多梦想。在浓重的乌云里,你依然会抓住金黄色的阳光。作者:斯沃伦

11)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作者:捷连斯基

12) 痛苦和寂寞对年轻人是一剂良药,它们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崇高,还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泽。作者:大仲马

13) 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作者:丰子恺

14)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作者:贝多芬

15) 造福于人,无疑是千真万确的幸福。作者:阿密埃尔

16) 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作者:爱默生

17) 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作者:爱默生

18) 幸福只会给予不怕劳动的人,多年忘我劳动的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19)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作者:林宽

20) 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关于青春期的名言(最新版)

1)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作者:叔本华

2)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3) 我学到了寻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作者:弥尔顿

4) 水流东海不回头,误了青春枉发愁。作者:谚语

5) 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作者:小塞涅卡

6) 与其先享福后受苦,不如先受苦后享福。作者:萨迪

7) 对人来说,不幸要比幸福多两倍。作者:荷马

8) 从梦幻中清醒过来是多大的幸福呀!作者:雨果

9) 年轻的朋友啊,春已经翩然而至,就像阻不住的生机已经降临枝头,青春已经降临你的生命。让我重复一句吧:它得之不难,失之也易。因此,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就得想到应该如何珍爱它,不久之后又应该如何与之揖别,以及将来应该如何使之终于化作我们称之为"果子"的东西。作者:岑桑

10) 时间不是金钱,不是任何可以失而复得的物质。你一旦把它轻易失去,它就永远同你无情的分别。最可怕的事情是:它离开你时,还从你身上窃去了最珍贵的财产--青春和生命!作者:箴言

11)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12) 在每个国家,知识都是公共幸福的最可靠的基础。作者:华盛顿

13)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作者:苏格拉底

14) 有两种东西丧失以后才发现它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15) 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作者:拉布吕耶尔

16) 承担不幸是困难的,但要负担幸福更是难上难。作者:荷尔德林

17) 青春啊,难道你始终囚禁在狭小圈子里你得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作者:泰戈尔

18) 获得幸福的惟一途径,就是忘掉目前的幸福,以除此之外的目的作为人生目标。作者:米勒

19) 这批战后长大的十七八岁的女孩虽然长得不好,却并不安分并不是耐心等着男人看中她们。她们追求吃喝玩乐,觉得这是她们权利,而且追求得异常强烈,似乎她们不光要享受自己的青春,还要代替那几十万葬身战乱的青年补享青春的欢乐。作者:茨威格

20) 一支拉普兰歌曲的诗句,直到如今也不能遗忘:"孩子的愿望是风的愿望,青春的思想是悠长的思想"。作者:朗费罗

关于青春期的名言(热门版)

1) 青春不只是秀美的发辫和花色的衣裙,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做黄金;青春的所有者,也不能总是在高山麓、溪水旁谈情话、看流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大胆的想望,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郭小川

2) 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吴运铎

3) 青春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它有前途。——果戈理

4) 孩子们,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要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高尔基

5)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斯大林

6)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7)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罗素

8)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9) 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

10) 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11) 保存自己的个性,但不要把它在人前炫耀,或故意侵犯别人。

12) 在举止方面如要自然,要靠你的自信,不必过于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太注意了,反而会手足无措。

13) 要认识自己,并且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认识自己”可以使你走上属于自己的适于你自己的路。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是让你推已及人,知道什么是你所不愿忍受,从而想到这也必然是别人所不愿忍受的。

14) “尊重别人”并不是圆滑,而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礼貌和谦虚的表现。

15) 年轻人容易对不顺眼的事格外敏感,这是你们的可贵的地方,可是一个有为的年轻人,应该是当他看出环境中有事情令他觉得不顺眼的时候,去想办法解决它,面对它,克服它,或者根本不屑于去计较它。

16) 假如你对社会不群失望,你并不算错。因为那证明你有眼力,有理想。但是,假如你真的有眼力,不理想,你就不能止于失望,而要拿出改革和创造的精神来,否则,你就和那些令你失望的人们没有分别了。

17)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作者:莎士比亚

18) 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作者:托·卡莱尔

19)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作者:权德舆

20) 丝染无复白,鬓白无重黑,努力爱青春,一失不再得。作者:旋国章

看了关于青春期的名言还看:

1.青春期励志名言

2.关于青春奋斗的名言

3.关于青春的名言或诗句

第5篇

1、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理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雨果

2、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泰戈尔

3、发现的历史表明,机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即使在那些因机遇而成功的发现中,机遇也仅仅起到一部分的作用。——贝弗里奇

4、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得到的机会要多。——培根

5、良辰难再,人生中大好的时刻,不要去作旧梦重圆的事。——佚名

6、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

7、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

8、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9、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0、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时机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的浪潮冲刷成废物的。——艾略特

11、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没有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卢梭

12、天使来访我们,但我们在他们走后才知道。——佚名

13、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14、在婚姻大事上,机会和命运常常良莠不分,叫人难以捉摸。——奥斯

15、仅仅天赋的某些巨大优势并不能造就英雄,还要有运气相伴。——拉罗什夫科

16、没有哪个胜利者信仰机遇。——尼采

17、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培根

18、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坐失良机。——卢梭

1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施耐庵

2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21、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培根

22、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佚名

23、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莫尔

24、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许多复杂因子运行之间,偶然凑成一个有利于你的空隙。——佚名

25、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巴斯德

26、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佚名

27、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莎士比亚

28、要留意任何可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遗憾终生。——佚名

29、一个人既有成算,若不迅速进行,必至后悔莫及。——但丁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31、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32、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懂得何时抓住机会,其次便是懂得何时放弃利益。——狄斯累利

33、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佚名

34、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35、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柏拉图

36、当良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及时抓住它们,利用它们,这是生活的一大艺术。——约翰逊

37、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

38、一个人必须为自己创造机会,就像时常发现它一样。——培根

39、运气是镜子,照得最明亮时便碎了。——蒙田

40、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亚里士多德

41、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培根

42、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托·富勒

43、事业有成,且别以为是“命运”之神为你带来的。“命运”之神本身没有这个力量,而是被“辩别”之神支配的。——约翰·多来登

44、糟蹋了机会,怨不得别人,是你自己的事。——佚名

45、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狄斯累利

46、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巴尔扎克

47、人若神经紧张,说东道西,就会犹豫不定,反把事情耽误了。耽误的结果是叫人丧志乞怜,寸步难移。——莎士比亚

48、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罗曼·罗兰

49、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欺迈尔斯

50、一个聪明人所创造的机会比他所发现的机会更多。——培根

51、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苏轼

52、世间唯一最可证明的因果;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获。——佚名

53、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雪莱

54、良机只有一次,一但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勃朗宁

55、运气就象一个球那样圆圆的,所以很自然地,它并非总是滚落在最善良最高贵的人的头上。——贝多芬

56、将人生投于赌博的赌徒,当他们胆敢妄为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认为大胆的冒险是唯一的形式。——茨威格

57、人类假如不能利用机会,机会就会随着时光的波浪流向茫茫的大海里去,而变成不会孵化的蛋了。——乔治.爱利渥特

第6篇

1、爱,可以创造奇迹。乔迈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来更宏伟,更美,更顽强。——英·莎士比亚

2、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法·彭沙尔

3、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泰戈尔

4、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罗曼·罗兰

5、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冰心

6、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没有学会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温世仁

7、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白金汗

8、应当善于同情,而不是善于严惩。——罗佐夫

9、有人问我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能走多远而不至出错,我们应该欢迎他,把他当作朋友。——泰戈尔

10、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罗曼·罗兰

11、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西塞罗

12、应该尊重彼此间的相互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高尔基

13、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14、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高尔基

15、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起变成弱者。——罗曼·罗兰

16、无论是朋友或是生人遭到了危险,我们都要大胆地承担下来,尽力帮助人家,根本不考虑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马克·吐温

17、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美·富兰克林

18、心心相印的人,在悲哀之中必然会发出同情的共鸣。——莎士比亚

19、信心是:抱着足可确信的希望与信赖,奔赴伟大荣誉之路的感情。——(古罗马)西塞罗

20、它(爱)叫懦夫变得大胆,却叫勇士变成懦夫。——莎士比亚

21、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22、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希腊·柏拉图

23、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4、信心是积极的,在此时此地充实人生。疑虑是消极的,剥夺人生的热情与意义。因此,我虽对不朽并不了解,我宁信心不朽。——(美国)韦勃?格立逊

25、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26、善待那些具有爱心的人。——梅特灵克

27、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28、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的伴侣和亲友的不足处,以爱心劝慰,述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尊从,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穆尼尔·纳素夫

29、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美国)惠特曼

30、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需要关心的人。——温世仁

31、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32、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茨威格

33、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托尔斯泰

34、朋友,熟人是靠山,但不能一味地依靠他们。——樱井秀勋

35、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泰戈尔

36、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法·拿破仑

37、爱是自然而来的,不是买得到的。——美·朗费罗

38、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梵高

39、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40、帮自己的忙,帮到后来,只忙了自己,这是常常要遇到的。——鲁迅

41、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德·格林贝克

42、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43、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44、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45、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

46、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埃·哈伯德

47、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歌德

48、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卢莎公爵夫人

49、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50、当人们一旦遇到自己寻找的人时,心中将会充满惊讶和喜悦之感。如果找的时间越长,越难找,这种心情就会越激烈。——蒙古·洛岱丹巴

51、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洛

5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3、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左拉)

54、地球无爱则犹如坟墓。——英·勃朗宁

5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爱因斯坦

56、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巴而扎克

57、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阿德勒

58、父子兄弟间相爱,本出于天性,而要讲究利害,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本出于情爱,而要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希腊·苏格拉底

59、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西谚

60、那种只愿听顺耳之言的人,对他人又有什么帮助?——伊丽莎白·比贝斯科

61、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62、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德·席勒

63、爱人不以理,这是害人;恶人不以理,这是害己。

64、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65、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66、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67、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焉而亡。

68、爱可以战胜一切。——瑞士·希尔泰

第7篇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3、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4、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5、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7、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8、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12、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1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4、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5、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6、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17、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18、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9、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2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1、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22、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4、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2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6、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27、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28、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高尔基

29、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30、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1、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32、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3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34、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35、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36、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7、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3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4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4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4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3、书是良药,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4、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45、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比切

46、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47、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48、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49、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50、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51、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5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3、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54、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55、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56、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爱迪生

5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58、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吉本

59、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6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1、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62、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巴金

63、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本才行。——巴比达

第8篇

2010年5月,ARM生态圈重要成员nVIDIA公司创始人黄仁勋对英特尔凌动第二代处理器如此评价,他暗示英特尔这款处理器能耗过高,不适用于智能手机。

英特尔副总裁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回应:“这位著名的仁勋老兄……他需要搞清楚事实,还得检查一下自己的数学水平。”

对于竞争对手的“挑衅”,英特尔以往多采取不予理睬的做法,以显示自己的“王者风范”,但2010年之后,英特尔高层常常主动或被动地对ARM频频“置喙”。那么英特尔为什么对一个大众来说并不太熟悉的ARM这样在意呢?我们先从ARM的发展源头说起。

BBC主导下英国电脑问世

1982年,一部《强大的微处理》纪录片在英国由BBC播出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这部片子向英国观众介绍了电脑时代即将全面来临。

反过来,受到观众对此热烈欢迎的鼓舞,“不务正业”的BBC决定向英国电脑爱好者提供一款价格更为合理的国产设备,他们认为美国苹果公司的电脑太贵。而剑桥的Acorn电脑公司获得了BBC的合同,开始生产一种被称为英国版Apple II的Micro电脑。

随后,Micro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预计销售1.2万台,最终却卖出了150万台。1984年,这个苹果山寨机还获得了英国女王技术奖。这让人想起了西方那句谚语:“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Acorn公司是克里斯・卡瑞、赫尔曼・豪斯尔、安迪・霍伯联合于1978年创办。赫尔曼是英国最成功的风险资本家之一,他的名言是“企业家必须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如果有人说自己的公司可以做两件事甚至是一件半,那么绝对不要相信此人。”

安迪教授是Acorn研究主管,但为了不影响自己剑桥大学的本职工作,他刻意保持低调,而将代表公司公开露面的机会留给了另外那两位创始人。

生产BBC Micro一段时间后,Acorn公司的规模发展到400多人。为了在计算机领域走得更远,Acorn认为公司乃至整个产业未来将需要一种性能更好的处理器,他们决定开发当时属于非主流的RISC结构的处理器。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Acorn实力有限,没有能力开发CISC结构的处理器,只能选择开发晶体管数较少的RISC处理器。

1985年,Acorn的ARM1处理器诞生了,随后改良版的ARM2也研发出来,并被用在BBC后续推出的电脑上。不过,此时IBM的电脑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产品,销售渠道已覆盖英伦三岛。BBC电脑逐渐落伍。

《人类群星闪耀时刻》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曾写道:“历史一向如此,它从来不会顾虑任何人的感受,它用它的残酷告诉所有人:第一意味着胜利,第二则什么都不算。”

Acorn面临困境。随后,当时的IT巨头Olivetti收购了它,并将它演变为自己的一个独立的从事研究的公司,任务是继续进行“五花八门的应用研究”。

在与剑桥大学达成协议后,安迪教授成为了该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但安迪很快就给其雇主提出了一个难题。美国著名媒体人士杰西卡?萨维奇说过:“天才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至少不会平和。”

ARM再次破茧而出

“我们强迫他们表态。这是个非常具有挑衅性举动。在那种情况下,我很可能会被解雇。”安迪后来回忆说。原来,他直言不讳地告诉Olivetti,他打算从研究公司的实验室中分拆出一家商业性公司。

他甚至提出所谓的“安迪共同财富创造框架”。其主要内容是:无论什么时候,当一项新技术在实验室中出现时,母公司都有权首先得到它;然而,如果母公司无所作为,就会失去拥有它的权利,这项成果将与研究人员和支持部门一道,分拆成为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作为补偿,母公司可在分拆出来的公司拥有20%的股权。

开明的Olivetti管理层对此没有疑议,也不反对他的分拆建议,芯片公司Virata便起源于此,这家公司于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此后,该实验室每两年左右就分拆出一家新公司,这使得安迪成为学术界人士连续创业的典型例子。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在寻找他们想要的环境,如果没有的话,他们就自己创造环境。”

1990年11月27日,ARM公司也被分拆出来,正式成为一家独立的处理器公司。ARM的目标是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对低费用、低功耗、高性能的芯片的需求。ARM采用设计基础技术,然后将其知识产权授权给客户的商业模式。

ARM自诞生后,就引来了业界质疑的目光,人们认为这种模式难以取得成功。在公司成立初期,ARM面临着很严重的财务危机。为此,它的办公室不得不设在剑桥附近一个改建过的谷仓中。

ARM诞生初期,业界正热衷于设计相对较大的处理器,由于资源所限,ARM也像它的前身Acorn那样选择开发小规模处理器。

随后,ARM开始为苹果公司设计专用的处理器。其间,苹果成为了ARM公司的大股东。ARM处理器后来被用于苹果的牛顿掌上电脑,可是阴差阳错,这款产品最后失败,于1997年停产。不可否认的是,牛顿掌上电脑为苹果后来成功地推出iPhone打下了的基础。

作家威廉・吉布森说过:“未来(技术)其实已经在这儿,只不过它的分布不那么均匀罢了。”

90年代中期,当苹果面临财政危机时,曾将手中的ARM股份以8亿美元出售,获得了宝贵的流动资金。曾任苹果CEO的约翰・斯库利表示:“当时如果没有这笔钱,苹果已经走向破产。”

1993年,ARM把自己的技术授权给了德州仪器,结果此项合作很成功,给ARM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这也证实了其授权模式在商业上的可行性。ARM随后将其授权业务常态化,不久,三星公司也加入了获得授权行列。此后,DEC公司也参与,促成ARM完成了ARM 10的开发,DEC将其命名为Strong ARM,这款芯片在业内曾名噪一时。

1997年底,ARM成长为一家年营业收入达到2660万英镑的公司。1998年4月17日,ARM同时在伦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在随后10余年里,ARM开始了狂飙之路。

2010年的一天,ARM中国区总经理吴雄昂说:“我们现在在全球有超过700家的合作伙伴,ARM的价值是给它们提供一个领先的CPU架构以及生态环境。我们只是获取很小的一部分收益,所以我们的销售额很少,但反过来说给我们的生态系统伙伴提供了很大的价值。”

他举例说,高通每售出一枚芯片,纯利润大概是6美元,而ARM只拿几美分。这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2009年共有约39亿片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在各类电子设备中应用,而ARM公司的销售额却只有4.89亿美元。

从泾渭分明到势成水火

“英特尔这么做,岂不是要和ARM产生竞争吗?”一位听众问道。这个问题让英特尔的讲师“懵”了一下,他停顿了一下,“你这倒像是个记者该问的问题。”全场一片哄笑。

这不是一场新闻会上的场景,而是发生在英特尔2010年4月13日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一场专题技术讲座上。其实,英特尔与ARM之间的火星,早已擦出。

2010年1月,ARM CEO沃伦・伊斯特表示,在智能手机市场,英特尔没有任何优势,远落后于自己的公司。他称:“目前英特尔尚未真正进入该市场”。

在5月11日英特尔年度股东大会上,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则称:“ARM根本算不上是竞争对手。”他从投资的角度做出分析,英特尔的毛利率远远高于其他的芯片代工厂商,这是英特尔的优势,“你很难通过架构授权赚取和我们一样多的钱”。

历史上,有一段时间,ARM与英特尔不仅不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1998年,英特尔曾通过收购获得了DEC的Strong ARM设计许可权,并从ARM公司获得了相应的使用授权。在此基础上,其研发的芯片一度在黑莓、Palm Treo和摩托罗拉Q系列手机中使用。

欧德宁2005年5月出任英特尔第5任CEO后,认为英特尔在移动芯片上的研发投入太大,导致持续亏损,因此在上任第二年便宣布要集中精力开发传统的PC芯片,而将移动芯片业务以6亿美元卖了出去。此后一段时间里,ARM与英特尔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虽同为芯片厂商,二者的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并不相同。ARMR注重于芯片设计,它自己并不生产,而通过授权,让三星、高通、飞思卡尔等芯片公司使用ARM设计,各芯片公司再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改进后生产出产品。英特尔则是研发、设计、制造一条龙自主经营,是PC市场的“主心骨”。一言以蔽之,英特尔依靠高性能CPU称雄PC市场,而ARM做的是低功耗处理器,在手机等小电子产品领域起主导地位。

随着PC出货量增长趋缓,加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计算与通信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英特尔又把目光投射回自己一度放弃过的市场,为移动互联网市场专门打造了凌动处理器,意在全面进入手机领域。但要进入这个市场,功耗是英特尔面临的比较尴尬的问题。有人说,“手机只是一头小牛,不能把火车套在它头上。”

美国科技博客Ars Technica联合创始人乔・斯托克斯曾在文章中分析,如果让英特尔凌动第二代处理器只执行部分功能,那么能得到正常的智能手机体验,但假如让它像x86处理器那样正常工作的话,“英特尔对这些功耗数据保持沉默,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们会很难看”。

中国手机设计公司德信无线CTO贺昌科也曾说,他们尝试用过英特尔凌动第二代处理器来做产品,“但是用了之后感觉那东西还是不属于移动领域的,它在耗电方面和ARM还是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英特尔副总裁阿南德辩解:“x86架构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能耗要求。问题不在于物理限制,也不在于缺乏独创设计,而在于专注度和心理因素。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将x86智能手机的能耗水平作为目标。”

2010年7月5日,英特尔表示搭配英特尔处理器的智能手机计划于2011年初。看到英特尔铁了心要做智能手机芯片,ARM准备发起反击,其总裁杜德・布朗说:“英特尔想通吃电脑和手机两块市场,我们的答复是NO!”而且,他明确表示,“为什么他进入我的地盘,我就不能直接跑到PC市场上去呢?”

ARM反击英特尔的突破口选在上网本这样的低功耗,而且对性能要求并不高的产品上。小试身手后,ARM CEO沃伦进一步宣布公司将进入计算机微处理器市场:“我希望能在未来的12个月内,在服务器市场看到一些我们的东西。”

从财务角度看,ARM很难与英特尔匹敌,英特尔2009年的营收达到351亿美元,ARM只有不到6亿美元。但是ARM的份量却并不是销售额所能完全衡量的。ARM对峙英特尔,引起了IT领域生态系统的微妙变化。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曾提到,“看看你周围的那个世界,只需要在正确的位置轻轻一推,它就能够被倾斜,倾斜……”

ARM企图进军英特尔传统势力范围的计划,吸引了IBM、戴尔等计算机厂商的目光。“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着ARM架构服务器的发展。”戴尔企业产品部门CTO保罗・普林斯表示,他们在ARM架构服务器上的测试已经进行了一年多。

而20多年来让英特尔受益匪浅的Wintel联盟也在ARM的冲击下,发生了裂缝。急于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突破的微软,冒着英特尔投过去的“白眼”,对ARM频送秋波,称将提高对基于ARM架构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主动性。ARM首席技术官迈克・穆勒则投桃报李,称微软是自己公司十多年的合作伙伴,新的授权将让微软的应用与开发“处于最前沿”,并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苹果的诱惑

不过,ARM阵营在直面英特尔日益增强的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自身阵营的分解力量。

2010年6月中旬,传出原属于ARM阵营的苹果有意以80亿美元收购ARM的消息。根据苹果当时的财报,他们手中有417亿美元现金,收购似乎成问题。这个传言让ARM的股价涨至8年来的最高点。

据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收购成行,对于苹果有三点好处:

首先,为苹果的持续创新提供原动力,因为苹果在未来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创新空间,与处理器的性能密切相关。

其次,可以为苹果降低成本并增加盈利途径。ARM按厂商销售的处理器数量来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虽然单笔费用低廉,但随着苹果产品销量的不断增加,就会集腋成裘。苹果收购ARM,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继承了ARM的授权提成的盈利途径。

最后一点,是苹果可以下“狠手”的地方,停止对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授权。在智能手机领域,包括诺基亚、RIM、HTC等苹果主要的竞争对手,使用的均是经过ARM授权后再次设计的芯片。如果苹果收购了ARM,其它智能手机厂商将面临困境。

这最后一点让当时众多的智能手机厂商不寒而栗。好在ARM公司CEO沃伦及时站出来,称该ARM作为独立公司更有价值。

“船长如果遇上了惊涛骇浪,就得照看好自己的水手。”这是索尼公司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的一句名言。

“从经济角度讲,这笔收购不划算,”沃伦认为,芯片制造商向ARM仅仅支付“数千万”美元的授权费,因此他们没有理由支付50亿美元收购ARM。“买家展开收购的唯一理由是消灭竞争对手。”沃伦称,ARM的芯片设计比英特尔的方案更高效,而且能使多家客户收益,但如果一家公司独占这些技术,相对而言不会带来足够高的回报。沃伦掷地有声地对企图购买ARM的买家表明自己的态度:“你还不如把钱扔进火里。”

随后两年,ARM在智能手机领域地位日益巩固。英特尔对移动互联网努力收效平平,《PC Magazine》专栏作家甚至用“失败、不幸和愚蠢”来评价英特尔为进军移动互联网设备领域所作的努力,他还说:“英特尔越来越像恐龙了。”

《创世企业》一书作者安迪・劳曾说过:“除非你准备放弃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否则你根本不能真正变革,因为你永远摆脱不了你无法放弃的东西的控制。”

2012年11月19日,英特尔宣布CEO欧德宁将于2013年5月退休。根据这家公司以往的惯例,CEO的退休年龄应为65岁,而欧德宁到2013年才62岁,因此他宣布提前退休着实令外界感到意外。

第9篇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主流社会里,乐观主义的声音仍然占据着上风,不管是政治活动、经济领域、思想阵营,还是新闻媒体、互联网、民间话语中,都毫无尺度地放大着这种声音。另外,经济全球一体化论者也积极参与这种声音的鼓噪与合唱之中,叫嚣着天下大同、经济一体、和谐发展的论调。可以这样说,这个世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要陷入乐观主义论调的巨大阴影之中,并被乐观主义者所持续挟持与垄断。从人类的纵向思想发展史来考察,主流思想史的谱系秩序之中大量充斥着宣扬乐观主义学说的名字,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乐观主义学说才更具普世价值,才可以推动人类的进步并书写人类的文明史与发展史,而与之截然相背的悲观主义者及其他们的悲观主义学说则被主流社会一脉相承地斥为异端学说,并因此而惨遭厄运。那些超一流的悲观主义大师们在主流社会中与他们所秉持的学说一样命运多舛、坎坷多难,他们或横遭非议,或受诟病终身,其著作最终被大量销毁,并被肆意歪曲、篡改。从而造成了乐观主义学说横行并垄断世界进而高度集权的事实。事实上,从人类思想史的纵深脉络来给予考察并研究,我们不难得到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真正推动人类文明与思想进步的恰恰是那些悲观主义大师们,诸如老子、庄周、楚狂接舆、嵇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斯宾诺莎、斯宾格勒、萨特、卡夫卡、加缪等等,他们与这个狂热的世界保持遥远的距离,以其克制、冷静、残酷、犀利、理性的深邃目光逡巡着这个世界,并对这个世界所盛行与垄断的各个价值体系予以考察并重新估衡,而尼采的那一句“重估一切价值”的至理名言道出了多少怀疑者的心声。而他们又极其善于融和自身身上弥漫的各自表现形式差异各不相同的独特的“绝望性”,并提升到学理化的体系来予以考量、认识其内涵与本质。因此从理性光芒的高度来说,这些悲观主义者们反而更容易深入到世界存在的本质内涵之中去,厘清被刻意回避或遮蔽,或潜意识中回避或遮蔽,以及惨遭人类篡改、扭曲、变形的世界之真实所在,使人类直视自身及其自身语言所带来的粉饰、欺骗、矛盾所带来的尴尬、荒谬、怪诞、可笑的自身境地,从而对其自身言行的审判以及对自身所改造的世界或被称之为异化的世界的重新反思与认识。这正是那些悲观主义大师们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乐观主义者历来就宣称,整个世界是完全属于他们的并且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关系来推论,这个世界是不是至少有50%属于悲观主义者呢?这样才符合中国古老哲学阴阳相克相生的旨理。事实上,这完全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命题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来讨论世界的归属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人类的利己性与排他性。这个世界不从属于任何一方,只从属于神(造物主)。神性主义如是说;而这个世界只能从属于这个世界本身。唯物主义者如是说。这个世界从属于人的“心眼”。唯心主义者如是说。乐观主义者本质上是愉者,在于对其生命张力的纵情毫无节制的挥霍之上,他们沉湎于自身所分泌的浪漫激情氛围的毒液之中不可自拔,并试图专制性地把自身所分泌的诸多兴奋氛围强制性地注入世界模式之中,从而自内向外式地妄图驾驭整个世界模式。他们很享受这种强加的高控制因子,并当做自己的自然优势与情绪意志。从这个层面来说,乐观主义者是被自身情绪所绑架的臆想份子。他们以享受并传播情绪化的分泌物的能力为炫耀对象,最终落入到他们自身虚幻的假象之中。

悲观主义相较之其他认识体系而言,思想更具彻底、怀疑、反思、开启、超前等诸多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的大智慧型,而其目光则更趋于犀利、雄浑、苍凉、厌世等为代表的生命底色的先锋特性,更趋于理性、智慧、边缘化地来认识人类所栖息的这个世界,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各种棘手的现实问题、精神的终极问题以及直面现代文明由于焦灼、困境、麻木所带来的各种窘境。在乐观主义者看来,绝望业已成为他们攻击悲观主义的第一大罪证,并扣其罪名曰:反人类,,反道德。毋庸讳言,“绝望性”恰恰构成了悲观主义者的精神底色,即独特性。绝望性其表现形式为悲观厌世、怀疑一切、抑郁忧天、焦虑恐惧等等众多被乐观主义者斥为的消极情绪。在乐观主义者看来,恰恰是信仰弱的体现。弗兰茨・卡夫卡说:“厌倦不一定意味着信仰弱……厌倦无论如何意味着不知足。我在所有意味着自我感觉转不过来,甚至我所意味着的永恒对我来说也太狭窄了。……从认识的一定层次开始,厌倦、不知足、狭窄感和自我蔑视必然会消逝,这个层次就是我能够有力量把以前做为一种异体使我振奋,给我满足,使我解放,让我升华地认识为我自己的本质的时候”。以卡夫卡为代表的悲观主义者可谓是一语中的,从这个层面来推论,悲观主义者恰恰是思想解放者,解放各种人文文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遮蔽真实存在性,使世界回复它应有的真实,以其绝望性厘清乐观主义者刻意穿凿附会或有意识升华、规避的自然与社会认识为其本质的诉求。悲观主义的思想解放价值在于,对既有生存秩序以及墨守成规的蔑视并继而永远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从哲学的理性高度去俯视一切既有价值形式与价值尺度,并包括价值其本身。悲观主义者以其手中的利器“绝望性”来厘清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的虚妄、自大、无知的价值体系以及价值模式,进而松动板结式占垄断性主导地位的乐观主义价值模式。

海德格尔说:“信仰的真正生存意义便是:信仰=再生。我们必须事先把存在的本质当做值得思的东西加以沉思,在这么思的时候,我们首先体会到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被召唤着为这种经验探出一条路,并将它辟为一条通向至今仍无路的地方去的路。”而这种“经验探出一条路,并将它辟为一条通向至今仍无路的地方去的路”正是“绝望”所面临的境地与窘境。正如鲁迅所说:“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从这个价值层面来说,悲观主义者并不是信仰的破坏者,很有可能他们正是真正信仰的坚定拥戴者,只是他们一直还没有找到那种可以称之为“信仰”的强大的内向型的精神动力。至于乐观主义者诟病悲观主义的种种弊端实在都不过是凭空捏造、夸大其词罢了。

思想上的“绝望性”成为所有悲观主义者的共性及其刺穿这个荒诞世界的利矛。而这种特性一旦辐射在艺术领地之内,就必然决定了这种艺术所持有的“绝望”的品质与烙印。其内敛、深邃、厚重的美学特征也被所有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除此之外,绝望性还表现为其他的一些艺术特征,如怀疑、低沉、阴郁、冷峻、敏感、阴冷、抑郁等等,诸多精神上晦暗阴沉与情绪化色彩浓郁的词语所相关,以至于被悲观厌世情绪所左右。荷尔德林、里尔克、波德莱尔、卡夫卡、尼采、西尔维亚・普拉斯、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安妮・塞克死顿、茨威格、庄周、徐渭等等,可以开列出来一长串一流杰出艺术家的名字。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直接剔除了伪饰人生艺术的影响,直面真实、痛苦、抗争的生命个体并异常重视个体对这个世界的反照与反思的个体生命体验感。这种生命体验有其形而上的哲学基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悲观主义者内化哲学的生命体验过程并予以放大与加重,以其质感化并可触摸的内省化的生命哲学体验过程进而多层次有步骤地呈现了立体化世界与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悲观主义哲学家大抵是以艺术做自我精神救赎为出发点而不自觉地步入世界艺术精神的长廊之中,并以教化开启世人的精神世界,实现其精神启蒙之作用,比如画家蒙克、诗人荷尔德林、波德莱尔、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莫不如此。从广义上来说,每一名悲观主义艺术家其精神底蕴的气质上都近似于诗人,有着诗人敏感、真挚、执着、偏激多重性格特质。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时代’一词在此指的的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时代。对于荷尔德林的历史经验来说,随着基督的出现和殉道,神的日子就日薄西山了。夜晚到来。自从赫拉克勒斯(Herakles)、狄奥尼索斯(Dionysos)和耶稣基督(Chistus)这个‘三位一体’弃世而去,世界时代的夜晚便趋向于黑夜。世界黑夜弥漫着它的黑暗。上帝之离去,‘上帝之缺席’,决定了世界时代。……上帝之缺席意味着,不再有上帝显明确实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周围,并且由于这种聚集,把世界历史和人在其中的栖息嵌合为一体。但在上帝之缺席这回事情上还预示着更为恶劣的东西。不光诸神和上帝逃遁了,而且神性之光辉也已经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灭。世界黑夜的时代是贫困的时代,因为它一味地变得更加贫困。它已变得如此贫困,以至于它不再能察觉到上帝之缺席本身了。”海德格尔接着阐述道:“在贫困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因此,用荷尔德林的话来说,世界黑夜就是神圣之夜”。海德格尔虽然谈及的是荷尔德林的诗歌,但是推而广之可以延伸为整个现代艺术。诗人用语言、画家用线条或颜色、音乐家用音符都来诠释这种“上帝之缺失”,当众人还在狂欢或庆幸他们所认为的重生之时,只有悲观主义艺术家坚定地意识到了“这种上帝的缺失”以及上帝缺失所造成的一切恶果以及昂贵的代价,包括人的精神的陷落与缺失、物欲的横流、人欲的无限放大与高涨,究其根本其实还是在当代时代里人文精神的丧失以及人性的异化,悲观主义艺术家以清醒、沉重、痛苦、挣扎的深度思考与绝望反复复述这种被人们所淡忘或乐观主义者所刻意回避的事实。悲观主义的艺术以其颓废、绝望、断裂恰恰自身构成了一种对当下的颠覆,以期待呼唤着一种新人文精神的重新构建。由此可见,悲观主义者着眼于艺术的立足点决不仅仅是当下或历史,他们对当下以及历史更多的是持一种怀疑、审慎的态度,更不会被任何价值体系所左右,尤其是在这个时代里肆无忌惮地所横行的消费主义的立场,他们更关注的是这个时代里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所企及的未来意义的价值构建。每一名悲观主义艺术家都是殉道者,同时也是前行者,只是他们的前行步伐更趋于审慎与遮蔽性罢了,基于对他们的种种攻击主要是被他们所持有的颓废、放浪、滥交等表象所误解与歪曲。一言以蔽之,悲观主义的“绝望性”更趋向于向内挖掘人的精神的被忽略的潜意识的本质,通常运用艺术家手中的那把手术刀以自己的生命为其解剖标本,从而直突入艺术的范畴拷问生命价值的厚度、深度以及硬度,在试金石上摔打他们自己,其艺术家命运的悲惨皆成为日常生活的话题,但是其艺术创作精神与勇气实在是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悲观主义艺术其美学特征是复杂的现代主义式的、后现代主义式的,除“绝望性”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种种特征,如反思、虚无、恐惧、阴郁、焦虑、敏感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见悲观主义艺术的色调是多重而复合式的,呈现明显的“黑铁式风格”。悲观主义者非常重视艺术的功效与作用,尼采说:“艺术是生命的最大刺激”,意味着艺术是生命的强心剂而非麻醉剂。尼采是通过它的强力意志层面来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加强强力意志首先完成其本身,并且激励强力意志去超出自身。海德格尔阐述道:“艺术是在强力意志之本质中被设定起来的条件,就是强力意志作为它所是的一致能够提升入强力之中并且能够提高强力这样一回事情的条件。……艺术乃是开启着一切上升高度的价值。艺术是最高的价值。与真理之价值相比,艺术是更高的价值。一方以常新的方式召唤者另一方。两种价值在它们的价值关系中规定着在自身中设定价值的强力意志的统一本质。”从而印证了尼采所言“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由此可见,切莫被悲观主义的表象所蒙蔽与干扰,不能一味地把悲观主义的现象当做悲观主义本身作为第一要旨。

悲观主义艺术在其艺术发展史之中自成谱系,并且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高品位的艺术所取得的成绩业已成为悲观主义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从而多层次多方面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史以及文化史。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悲观主义在被遮蔽之中逐渐自明其显著价值并使人类予以正视并不可忽略。

悲观主义是一种历史性的运动,而并不是任何人所主张的任何观点,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以一种极具尚未为人们所认识的基本过程的方式来推动历史。因此来说,悲观主义不只是其他历史性现象中间的一种现象,甚至不是一种潮流,一种时尚运动,而究其本质是一种持续地不断发展壮大并一脉相承的客观规律。由于悲观主义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与被遮蔽中所诋毁、销禁,本应该早已成为一门显学而被忽视,感于悲观主义及其所有悲观主义者的尴尬境遇,特为之一辩。

栏目责编 青柳 塞壬

相关文章